教育工作方案范例6篇

教育工作方案

教育工作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紧紧围绕我市教育中心工作,以治理教育乱收费为重点,以减轻群众负担、造就高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和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纠建并举、注重预防,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办行风违纪案件,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开创全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保证。

二、主要任务

深入贯彻“辽政办发*号”、“鞍政办发*号”和“辽监发*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和中小学办学行为。

1、做好免费教育的监督检查。认真做好免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费,以及免费试点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的监督检查工作;继续推动“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对困难家庭学生建立健全扶困助学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体现教育公益性,让群众受益。坚决杜绝“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2、加强教育收费监督管理。严格遵守省定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范围,严禁出台违反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军训和社会实践活动,严禁各类学校以家长委员会名义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充分发挥教育审计作用,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严厉查处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教育经费行为,认真落实教育收费听证制度和收费公示办法。

3、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围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配合上级部门纠正脱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设奢华校园的行为;进一步巩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办学行为的成果,继续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初中学校新生“按成绩蛇形分班”的原则,积极探索小学新生分班的有效方法,不得以任何名义招收择校生、择班生。严肃查处中小学违规招收择校生收取择校费、开办重点班收取择班费等行为。

4、严格落实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规范公办高中招生行为,严格控制择校生比例,将择校生纳入统一招生计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不得在择校生之外以非计划生、旁听生、借读生等其他任何名义招收学生。

5、加大对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坚决查处违规办学、超出许可范围的办学行为。继续清理虚假民办学校。

6、加大治理乱补课工作力度。继续开展治理乱办班、乱补课专项整治行动,扩大整治范围,把小学高年级列为整治重点;严肃查处学校乱补课、在职教师乱办班和参与社会有偿补课等顶风违纪行为。通过召开行风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座谈会、宣传树立师德典型等形式,加强广大教师的师德教育,使其自觉远离、抵制乱办班、乱补课等违规行为。

7、强化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管理,遏制教辅材料过多过滥状况。各类学校均不得违规强制征订、统一购买各类教辅材料和报刊杂志。

8、大力推进校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公开透明工作机制,以*教育网为主要载体,拓宽公开渠道,深化政务、校务公开工作。适时召开校务公开经验交流会。在*教育网上开辟廉政建设专栏,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制度,大力宣传党员干部、广大教师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先进事迹与光辉业绩,及时曝光影响较大的违规违纪案件。

9、继续综合整治教育考试环境。以信息公开、程序公开、结果透明、操作规范为目标实行“阳光招生”。进一步加大对各类招生考试工作的执法监察力度,尤其中考体育测试、高考加分和中考招生的各个环节,纪检监察部门要确保监察及时、监察到位,避免出现监察盲点。认真落实奖惩规定,强化招生违纪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考试纪律,狠刹舞弊之风。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严把责任落实关。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局直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行风建设工作,把行风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继续坚持两级签状制度,确保纠风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注重纠风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做到一手抓纠风治乱,一手抓教育发展。对因领导不力而导致不正之风问题严重,甚至发生恶性案件或引发严重的单位,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2、严格要求,严把案件查处关。各(县)市区教育局、局直属各单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从维护广大师生、家长利益出发,把行风违纪案件的查处作为纠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重点抓好以治理乱收费为重点的行风违纪案件的查处,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力争查处一案、治理一线、教育一片。对那些顶风违纪的典型和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要做到该曝光的坚决予以曝光,以此震慑违规违纪行为,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教育工作方案范文2

(一)学前教育

1加强公、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引领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做好民办幼儿园年检工作。继续推进学前教育试点项目工程,增加公办幼儿园容量,巩固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

2加强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管理,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全面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

3组织开展学前教育系列培训活动,通过教师业务比赛、成果展示等方式,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二)义务教育

1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入学、划片招生”政策,实施“阳光招生”,进一步规范学生有序流动,逐步化解超大班,控制“大校额”学校规模。

2继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深化贯彻执行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加大对教学过程的监管和督查力度,大力倡导质量立校、特色兴校。

3.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尤其是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情况,督查学校行政上课、听课、评课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4.积极组织参加全市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好汉字听写大赛、阅读等系列活动。

(三)普通高中教育

1.进一步实施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坚持普通高中规模与质量的均衡发展,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升高中教育质量。

2.继续加强高三毕业班工作督查,全面完成2015年高考目标任务。

3.完成中学省一级示范校、长赤中学省二级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管理工作

1.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和教学责任事故追究制,落实“校干包级,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科、包学生、包质量”的管理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定期对中小学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及时召开阶段性质量分析总结会,确保新课程教学质量目标的全面落实。

2.改革教学评价办法。实施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全面考评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学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从起点看提高,从入口看出口,从基础看发展”的原则,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3.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学期召开一次全县暨学区教学质量分析会,真正建立和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4.加大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督查力度,组织实施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定时和不定时检查考核,加大对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的抽考和评估。

二、职业成人教育工作

1.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把稳定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宣传进“乡村、社区、学校、家庭”四进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氛围。

2.进一?打造我县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有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培养、培训、引进、聘用等办法,加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到企业接受实习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建设一支满足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全力做好中职招生送培工作,严禁非法招生和招生欺诈行为,禁止有偿招生,全面完成中职招生目标任务,进一步搞好藏区“9+3”学生免费职教工作,提高中职惠民普及面。

5.进一步加强中职与高职的接轨,建立中职到高职的直通车,探索中职文化课和个别专业课的抽考监测,开好中职学校师生技能大赛,推广和提高创业教育的规模和影响,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中职的社会认同度。

6.继续加强中职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编写有影响的校本教材,提高教学实训水平。按照教育部专业设置标准,大力实施专业考核,形成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职业学校既要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又要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宣传、举办活动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学生喜爱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8.加快发展成人教育,面向就业市场和新兴产业,依托工业园区,充分发挥职业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构建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完善县、乡、村三级职教体系。争取人社、农业等部门支持,扩大职业培训规模,实施“五大培训工程”,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

三、德体卫艺教育工作

1.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红领巾心向党”等为主题,扎实开展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系列活动和少儿书信大赛。

加强家校联动,建好家长学校,开展“教师家访进万家”、“平安红领巾行动”、“红领巾手拉手”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加强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和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2.做好省、市、县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的验收评估和复查工作,组织开展省、市级绿色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创建工作,创建省、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各一所。做好省、市、县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评选工作。

3.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坚持科学的作息时间,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继续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活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和挫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深入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创建工作,丰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内涵,强化特色项目建设,形成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加强宣传工作,要总结出本校文化建设的成果,扩大学校特色文化影响力,有经验交流文章在省、市主流媒体上发表。召开特色文化论坛、现场会,对申报特色文化建设四、五星级的学校进行复查验收,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建成10所以上在全市有影响的特色学校。

5.举办好全县中小学生“三大球”比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组织好艺术节活动,并推选优秀选手和优秀艺术节目参加省、市相关评比活动。组织好全县文艺汇演、中学生演讲大赛和高中生辩论大赛。努力承办好市中学生运动会,力争在省、市艺术节活动评比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6.做好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和高中一年级新生军训工作,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运动、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和特色体育兴趣小组活动。

教育工作方案范文3

根据《中共*区委关于在全区党员中开展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区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意见》的部署和要求,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从*年7月开始,到*年12月基本结束。为切实搞好我委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搞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进一步把“*”重要思想贯彻到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对于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委基层党组织切实加强党建工作,以“凝聚力工程”和“高兴、放心”活动为抓手,以“*级联创”、“亮身份、作承诺、比贡献”示范工程建设为载体,认真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总体上看,全委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党员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体现。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团结带领群众,为*的建设和管理事业不断作出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委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中还存在着一些与保持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有的党员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思想作风不够端正,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的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有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亟待改进和完善。因此,开展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我委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涉及领域广,党组织和党员数量多,绝大多数处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和群众接触更直接。在这些单位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更要注重解决群众关注、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更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更要注重统筹安排,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搞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强领导,扎实工作,下最大的决心、尽最大的努力,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抓紧抓好。

二、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和区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各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严格遵循中发[*]20号、*委[*]19号、南委[*]10号文件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指导原则、方法步骤,认真借鉴运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1、坚持学习实践“*”重要思想这条主线。要把学习实践“*”重要思想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以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为重点,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为抓手,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平为突破口,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2、坚持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要始终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目标要求开展活动;要把是否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要坚持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整边改;要组织开展“*联系”等活动,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

3、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通过学习培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和主题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明确新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要组织广大党员在充分征求意见和广泛谈心的基础上,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深入进行党性分析,认真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增强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解决自身问题的内在动力,自觉保持先进性。

4、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要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利,认真听取党员的意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开门搞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价。

5、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在下功夫抓好本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要以普通党员身份积极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带头学习,带头上党课和作专题报告,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个人整改措施。

6、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党工委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特点和不同群体党员的情况,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使先进性教育活动贴近基层工作实际,贴近党员实际,更加生动、更有活力。各单位要着眼于服务群众、促进工作,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

7、坚持舆论先行,努力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和简报、宣传栏等阵地,大力宣传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示精神,宣传各方面的先进典型,特别是身边的先进典型,宣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实际成效,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8、坚持教育活动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本单位中心工作,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妥善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在制定方案时,充分考虑本单位工作实际和党员的岗位实际,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既要确保学习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又要确保生产和工作的正常进行,防止脱离中心工作搞教育活动或以工作忙为由忽视教育活动等偏向。

*、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阶段的主要安排

我委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共25个党组织,其中3个归口党委,2个新经济组织,10个事业单位和10个企业单位,有党员551名。

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总体时间是6个月,集中学习教育原则上为3个月左右,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坚持高标准,落实严要求,务求取得实效。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1个月左右)。重点抓好*个环节:一是搞好思想发动。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开好本单位的动员部署大会,第一责任人作动员讲话,讲清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讲清楚中央、市委和区委的部署和要求、本单位的具体安排,讲清楚对党员和党组织的具体要求。二是搞好学习培训。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和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及中央和市委领导同志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学好《》,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0小时,确保学习培训的效果。根据党员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人自学、专题辅导和上党课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和十六届*中、*精神的理解,增强实践“*”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明确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组织党员对照《》规定和中央《意见》中提出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以及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的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明确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分析评议(1个月左右)。重点抓好七个环节: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党组织要采取适当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将征求到的意见如实向党员反馈。党员个人也要主动征求和听取群众的意见。二是开展谈心活动。党员之间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思想,互相提醒,增进了解和团结。*是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对照《》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总结自己近几年来在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检查存在的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认真剖析思想根源,领导干部还要从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方面进行剖析,最后形成党性分析材料。四是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每个党员按照准备好的党性分析材料,逐个进行对照检查、自我批评,党员之间进行相互评议、相互批评。党员要根据评议意见,认真修改好自己的党性分析材料。五是提出评议意见。党支部召开支委会,根据民主评议的情况、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和党员的一贯表现,提出对每个党员的评议意见。六是向党员反馈意见。党支部向每个党员反馈评议意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帮助认识问题,要求其认真改正。七是通报评议情况。各单位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通报“两个会议”的情况。

第*阶段:整改提高(1个月左右)。重点抓好*个环节:一是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民主评议中反映的问题,党员个人、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要分别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明确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二是认真进行整改。对那些需要解决而又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整改。*是向群众公布整改情况。整改措施和进行整改的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先进性教育活动第*阶段结束后,党组织要按要求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补课”。

集中学习教育基本结束后,要用两到*个月的时间,切实做好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的工作。一是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梳理,对应当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切实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做出说明;整改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在上级党组织的监督下重新进行整改。二是党支部对优秀党员要以适当方式进行表扬。*是搞好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组织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那些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四、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软弱涣散,不能领导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层党组织,党工委要进行整顿;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不健全的,党工委要及时调整充实;对一些人员数量比较多但没有划分党小组的基层党支部,要尽量划分学习小组;对精神状态差、工作积极性不高、党员群众反映大的党支部书记,党工委要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

2、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各单位要进一步查找长期未与党组织联系的党员,对工作地或居住地相对稳定,工作或居住半年以上的挂靠党员,原则上要将党的组织关系转移到工作地或居民区党组织;对工作地或居住地尚不稳定的党员,在征求党员意见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转临时组织关系的办法,安排党员在工作地或居住地就近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聘用、借用人员中的党员,一般应在聘用、借用单位党组织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但尚未转移组织关系、且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党员,一般应将组织关系转到其居住地党组织,在居住地党组织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暂时无法转移的,应回原单位党组织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组织关系仍然保留在学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本人现居住在毕业学校所在城市的,一般应回学校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关系虽然保留在学校,但本人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城市的,可在其现居住地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使每个党员都参加活动、受到教育。

3、切实解决少数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实际困难。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有的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党工委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困难企业党组织的支持和帮扶力度,对一些停产、破产、改制企业,无力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层党组织和因下岗失业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帮扶。要为困难企业及其党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对在活动经费、活动场所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党工委要加强督促、联系和协助的力度,切实帮助解决困难。各单位要为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和其他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基本生活保障,要把解决党员的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把解决党员的困难与解决群众的困难结合起来,要针对党员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强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要围绕实践“*”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紧扣区委关于深入开展“高兴、放心、凝聚、覆盖”主题实践和“双结对”活动要求,积极落实和拓展“*联系”和“双示范”活动。“*联系”活动即“一个党(工)委、党组联系一个行政村、居民区或企业党组织、一个基层党(总)支部联系一户贫困家庭、一名区管领导干部联系一名贫困对象”的联系帮扶实践活动。“双示范”工程就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以“塑形象、作示范、创新绩”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着力培育一批示范群体,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以“亮身份、作示范、讲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示范活动,亮出党员身份,发挥党员作用,树立模范形象。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各种形式和载体,丰富活动内容。

6、建立长效机制。要把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建章立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抓好经常性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建立健全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和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长效机制。

7、把握好相关政策。要认真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把广大党员、群众的注意力进一步引导到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要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这次教育活动不单独搞一个组织处理阶段,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要认真做好教育帮助工作;对经教育不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要根据《》和有关规定,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组织处理。对违纪党员,要按照《党纪处分条例》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五、切实加强对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1、明确领导责任。各单位要成立精干的由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机构及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先进性教育活动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党员行政负责人要积极支持、配合党组织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

2、深入督促检查。党工委将加强先进性教育的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建立联络组,派员到各单位进行了解、掌握、指导、督促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进展情况,严防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现象发生。教育活动由上一阶段转入下一阶段,各单位要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由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对上一阶段情况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

教育工作方案范文4

为更好地利用党员电化教育这一平台,在更大范围内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片用片”的积极性,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知识、能力、素质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洪组通*《关于深入开展“学片用片、富民兴赣”主题活动》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区深入开展“学片用片、富民兴赣”主题活动。

一、指导思想

深入开展“学片用片、富民兴赣”主题活动,要以省第十一次、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充分发挥遍布城乡的党员电化教育网点主阵地作用,以科技兴区、科技富民为手段,以各级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为对象,适当兼顾居民群众,围绕全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和党的建设任务,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的经济社会发展骨干,造就一批富裕的新型农民和居民,促进*社会和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先进性。

二、活动原则和目标

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把学习培训、实践运用、典型示范、推广普及、服务群众密切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实用技术培训、市场经营管理锻炼两个重点,通过3—4年时间的努力,使全区每一名基层党员掌握1-2项致富实用技术或就业技能;使基层干部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三、活动步骤和内容

1、制定方案,认真实施。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党员电化教育“学片用片、富民兴赣”主题活动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不断提高党员电化教育“学片用片”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在农村,建立“党员电化教育‘学片用片’中心”和“党员电化教育学片用片示范点”,通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科技培训活动,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街道社区,建立创业示范园地,通过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党员群众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营能力,帮助城市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同时,以丰富多彩的党员电化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促进技术技能知识的传播,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2、遴选典型,重点培育。要结合活动开展情况,在工作基础好,支部战斗力强的村(社区)及非公企业的播放网点中遴选1—2个党员电化教育“学片用片”典型单位进行重点扶持和指导,并及时总结经验,予以推广。要保证党员干部先学后用,学用结合,在他们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社区一业”的特色技术产业群。区委组织部将根据各单位培育典型的情况,遴选2—3个单位确定为区级“学片用片”示范点,并进行重点指导。

3、以点带面,务求实效。在认真学习象山社区“学片用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通过培植新典型,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开展学科技、用科技活动,提高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科技普及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促进“富民兴赣”目标的实现。

四、组织领导和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党(工)委要将“学片用片”作为长期的重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结合各自实际,科学谋划,统筹安排。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配合,帮助解决新问题,保障党员电化教育“学片用片、富民兴赣”主题活动的健康、有序、顺利开展,并取得扎实成效。

2、巩固电教阵地。各党(工)委要在20*年争创“十佳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工作站)”和“十佳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党员电化教育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党员电化教育的覆盖面;同时,要因地制宜、有重点地丰富片源片库,通过制度化的播放收看工作,保证广大党员群众能及时收看到适用的电教片,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教育工作方案范文5

一、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切实加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理论武装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三树一创”活动,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统领教育事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集中力量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加强领导能力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当前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和基础组织状况,掌握党员群众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务干部的理论培训。委(厅)机关要模范开展“保先教育”活动,高校要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贯彻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增强高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逐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规范高校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大力加强高校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坚持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制度。

坚持党的宣传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改进教育宣传和思想理论工作,不断提高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能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弘扬主旋律,不断增强教育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对课堂、论坛、讲座、网络等宣传阵地的管理,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的指导地位。大力宣传教育系统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教育事业发展成就,积极开展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引导,努力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科学确定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建立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与素质教育相关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进一步完善德育导师制,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优化育人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艺术素质。推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和美育改革,在具备条件的优质中小学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试点工作。积极推进高中生党建工作,大力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两课”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创新工作内容、方法和机制,在本科院校全面推行大学生导师制,大力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努力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大力度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大学生党员比例,争取到2010年普通高校学生党员比例达14%左右,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员比例达6%左右。加强党员发展各个环节的思想教育,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确保党员质量。

贯彻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实施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提升计划,鼓励和支持农村教师提升学历水平。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全员培训,启动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三、科学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发展

统筹发展城乡教育。贯彻落实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以让所有孩子“念上书、念好书”为目标,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巩固提高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学校比例不低于88%。继续实施“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办好寄宿制学校。省每年安排1.5亿元扶持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为到**年实现全省80%的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相对均衡水平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建立对地方党政领导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做好第二批省教育强县复查和第四批省教育强县评估验收工作,继续以创建教育强县活动为抓手,推动县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统筹发展各类基础教育。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大力加强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规范幼儿园管理,争取80%的乡(镇)建立中心幼儿园。加强农村完全小学建设,进一步规范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推广教育集团化的做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立盲、聋、培智等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落实“三残”儿童随班就读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扶贫助学力度,完成民族班招生任务。

统筹发展成人与职业教育。坚持普职协调发展的原则,继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不低于高中段教育规模的50%。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加强实训环节为突破口,开展以提高广大劳动者职业技能为重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为企业职工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服务,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服务,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开展社区教育实验,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活动,逐步建立起适应社区建设和居民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培训模式。大力发展自学考试事业,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终身学习的资源平台。根据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及时增设相关专业和非学历培训项目。加强农村乡镇成人学校建设,继续推进农民培训工程。重点建设好20个左右省级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新增100个省级中职示范专业,新增一批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和部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

统筹发展高等教育。实施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浙江大学尽快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加强省属重点高校建设。启动重点建设20个科研创新基地(重中之重学科),评选并建设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建立明确的目标跟踪考核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开展第五批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投入2000万元建设200个省高校重点学科。继续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竞争力,巩固我省高职教育的先进地位。

正确处理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继续实施“高教园区建设工程”,到**年底前基本建成六大高教园区,形成33.5万人在校生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重点发展本科教育,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招生结构。**年全省地方属高校安排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21.6万人,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达65万人,在高中毕业生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争取高考录取率不降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工作,坚持以教学评估为抓手,规范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人才,做好高校第十次博士、硕士授予单位及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审核工作。

四、深化改革、推动创新,保持教育发展的活力

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完善中小学生均定额标准,确保中小学公用经费足额到位,确保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新课程的实施机制,推进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制度,严格控制教学辅导资料的统一征订和使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检查落实新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中小学生行为失范预警机制。启动小班化教育实验县(市、区)机制,加强农村教师小班化教育的培训。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重点加快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省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争取到**年全省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都有计算机教学室,农村小学都有网络宽带教学收视点或光盘放像点,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实施《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开展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达标工作。

以提高专业课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训装备水平为手段,以推进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广职业学校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以“3+2”和“5年一贯制”招生为载体,加强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的联系和合作。全面实行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制”,实现职业教育与上岗就业的全面“对接”。

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认真贯彻第二次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建设好100门精品课程、100本重点建设教材,启动100个高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工作,开展100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继续推进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工程,在高教园区建设一批共享实验室、素质教育基地和实训基地,努力实现高校间学分互认,开展园区内教师互聘试点工作。继续开展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使省级中心达到50个;开展专业课实验室建设,迎接教育部评估。进一步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与调整、年度招生计划安排、高校评估等工作适度挂钩。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拓宽人才成长立交桥,加快推进学分制进程,实行弹性学习制度,不断增加学生就学和选择机会。继续实行专升本制度,允许一部分高校进行中期选拔,经过一定的程序招收其它高校的在校学生;允许高校自主招收具有同等学力毕业生,开展第二学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度扩大面向全省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范围,继续试行“2+2”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加大学科专业的宏观调控,引导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密切结合的应用型专业,重点建设高等职业教育100个品牌专业,不断增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调整的能力。

大力促进教育的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以办好宁波诺丁汉大学为契机,扩大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积极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力争在合作举办教育机构方面有所突破。加强区域性教育合作和交流,以举办独立学院为平台,吸引省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合作办学。

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推进教育投资体制创新,探索建立多元投资体制。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积极试行教育项目“拨改投”改革,提高政府资金的效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学校项目建设,理顺投资者、管理者、学校三方关系,真正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投资、学校自主办学,权责明确、运行顺畅的新体制。推进教育财务会计制度创新,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加强成本核算,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加强高校还贷计划管理,努力降低教育负债率,减少财务困难。配套建设高教园区教师经济适用房,完善园区办学功能。

继续深化学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积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更新用人观念,改进选人办法,培养和造就一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干部队伍。积极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制定《浙江省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启动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和“网络联盟计划”。

五、关注学生全面成长,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全面落实《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按照建设“平安浙江”的要求,促进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与各地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督促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安全制度,进一步降低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组织实施“平安校园”评估工作,努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着力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环境。在中小学改水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学校改厕、改食堂工作,切实改善中小学卫生条件。

加强教育援助工作,切实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和弱势群体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社会资助格局,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改革国家助学贷款办法,发挥高校资助主渠道作用。加大政府资助力度,省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支持各地基础教育阶段的扶困助学。进一步完善“教育券”制度,确保贫困学生的资助公开、公平、公正。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范民工子女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努力完成西部地区和省内欠发达地区对口支援任务。

从严治考,依法治招,切实做好高考自主命题工作。从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自、有利于科学公正高效的要求出发,做好**年高校招生考试自主命题工作,坚决维护命题的严肃性、公正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考风考纪建设,规范考务管理,加强考试诚信教育,杜绝任何群体性舞弊和腐败行为。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督查和评估制度,把就业数据纳入教学工作评估体系,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推动高校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并按不低于学生所缴全部学费的1%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经费,按不低于1:500的比例配备毕业生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继续推进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力保就业率不低于上年。

六、依法治教、强化效能,切实提高行政能力

依法治教是教育领域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认真实施“四五”普法规划,切实抓好学校法制教育教学活动。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促进依法治校。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法制意识。按照法律法规和WTO规则的要求,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加快语言文字立法进程,推进党政机关推广普通话和全社会规范用字工作。

继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建立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三树一创”活动,强化广大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制定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办法,严格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为深入推进效能建设提供纪律保障。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建设,规范政务公开程序,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努力做到除事项外,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向基层单位或社会公开。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标本兼治,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反腐败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狠抓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提高教育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建立和完善惩防体系,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治本力度,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深化教育系统行风建设。依法就学校财务、收费、基建、资金管理等开展审计工作,制定《浙江省教育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不断提高审计层次,扩大审计效应。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全面实施电子政务,推进办公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按照“公开、服务、办事”的要求,立足应用,讲求实效,建设省教育厅门户网站。强化网上办事功能,逐步实现行政许可项目的网上审批。推广网上直接受理、查询办事和审批业务,建立政府与公众相互交流的平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继续建设好“浙江教育网”,继续整合教育网络资源,努力建立省、市、县教育网互联互通的“网站群”。

加强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应急能力。制定并实施《浙江省高校及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依法建立处置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为师生生命健康构筑“防护网”。全面落实教育系统领导工作责任制,妥善解决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招生、就业、职务评审、被辞退民办教师和国企退休教师等问题。

加强机关自身能力建设。从创建“学习型”机关入手,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实际效果,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指导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2004年全省教育工作总结

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全省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打造“平安校园”迈出新步伐

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师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干部师生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以抓好校系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为重点,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工作。举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会,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全省高校书记校长、厅机关和直属单位正副处长共160余人参加学习。

全面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继续实行高校领导班子年度总结报告制度,全省有30所高校召开了年度总结报告大会,对高校党政“一把手”51人的年度总结报告进行民主评议,对212名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民主测评。在全省高校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中开展“三树一创”教育实践活动,推动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深入开展。配强、配好领导班子,新建立了8个高校的党委,5所学校的党委进行了换届,在6所高校实行了行政领导班子任期制。对22所高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考察,共调整高校校级领导干部118人次。选送了11批次77名高校领导干部到中央(省委)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行培训。目前,省部属19所高校有领导干部169人,平均年龄50.6岁,其中50岁以下的占50%,45岁以下的占16%;具有正高职称的占51.5%,副高职称的占33.7%;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39.1%,其士占11%,硕士占25%;女干部占9.5%,党外干部占5%;有5名院士出任高校校(院)长。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开展县、镇、学校三级道德教育工作,推广中小学生德育导师制,促进中小学德育的生活化和人性化。确定每年9月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组织编写《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读本,10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了以此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出台《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德育、体育和美育活动。对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进行重大修改,取消开除、勒令退学等惩戒条款,即使是正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学校也不得取消其学籍,不把在校中小学生轻易推向社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网络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网络信息的过滤与监管,不断扩大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把教师计算机技能、网络应用水平和网络文明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使教师成为学校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工作的主体。确立良好的德育导向,评选表彰41名省级优秀学生,195名省级三好学生。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编入教材的要求,组织编写《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专科版),组织300多名“两课”教师参加集中备课,培训200多名高职院校“两课”教师,努力提高“两课”教育的吸引力。认真实施大学生导师制,要求每一所本科院校都要选择1-2个学院开展导师制的试点工作,目前已在大部分本科院校推广。继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公寓、进学生社团,全省高校已建立了70多个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主题网站(或网页);对全省高校上网场所进行全面清查整顿,坚决取缔校园内的经营性网吧,禁止将学校房产和设备出租用于互联网服务场所。所有校外学生公寓实现了政治辅导员入驻,共1000多名政治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相当部分高校在公寓区设立辅导员工作室、党团活动室、社团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大学生社团已达到2000余个,一半以上大学生“有自己喜欢的社团”;积极探索党团组织进社团的新方法。

继续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和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领导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目前全省大学生党员总数达4.66万人,占学生总数的9.8%,比上年底上升3.4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党员比例达46.1%,本科生党员比例为12%,专科生党员比例为4.9%。教职工党员2.34万人,比例达43.1%。实施高校“党员之家”建设计划,建成首批17个示范性“党员之家”。

按照建设“平安浙江”的要求,努力打造“平安校园”。结合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培训,明确学校在防范与处理学生安全事故中的责任和义务。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优化校园安全环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中小学生逃生救护知识教育,并以考试评价为手段,促进游泳等技能训练进入中小学体育课程。狠抓学校卫生薄弱环节,制定《浙江省学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学校饮食卫生,全年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与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52%、53.7%。继续健全高校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全面推进校园技防设施建设。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集中整治工作,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大学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50%。推广下沙高教园区建设“园区110”报警求助系统的做法,努力实现高校安全保卫系统与后勤服务系统、学生工作系统的联动。

二、以均衡发展为目标,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

以农村教育为工作重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助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全面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启动“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薄弱学校改造、新增破危房改造和新一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以创建新一轮教育强县为抓手,继续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继续推进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前全省已有53个县(市、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教育强县,占县(市、区)总数的60%。

继续实施“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在8个市本级、34个教育强县(市、区)和25个欠发达县(市、区)之间建立对口支援关系,督促支援地区筹资75万—180万元,支援受援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各级财政每年单列安排10亿元转移支付经费基数,其中省本级财政安排4亿元,主要补助欠发达地区。省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补助4000万元,用于欠发达地区学校布局调整、扶困助学和名师名校长培训。向农村特困家庭学生赠送学习用录音机2.5万台。做好对口支援、新疆等西部地区教育工作,在金华市设立新疆和田地区浙江高中班。

通过财政补助、学校减免杂费、争取社会资助等方式,确保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全省没有发现一个学生因贫辍学。继续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子女、列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的未成年人、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实行小学到高中的免费教育,继续落实少数民族小学、初中学生免收杂费的规定。全年资助经济困难中小学生30万人,资助总额达1.5亿元。从2004年开始,省扶困助学专项资金从10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进一步扩大受益面。积极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保障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全面促进各类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在全国率先制定《浙江省学前儿童入园管理办法》,审核通过47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全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达到188所。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加快省级示范初中、小学建设,批准108所省示范小学,82所省示范初中,12所省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全省示范小学达303所,示范初中达254所。继续加大高中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强省级重点高中建设,鼓励将高中资源相对向城区集中,鼓励利用优质名牌高中的办学优势改造薄弱高中,全省省级重点高中已达503所,占46.4%。启动特殊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规划;深入开展“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验,下拨60万元实验经费和120万元特教专项补助经费。

2004年,全省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学率达85%,居全国省区第一;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和流动儿童少年入学率都超过97%,义务教育阶段各项主要指标均列全国前茅。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学校比例达87.76%,成为全国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提前一年实现省政府确定的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目标。

三、优化结构,提升层次,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有了新的提高

高教园区建设继续推进。到2004年底,六大高教园区已完成3/4的工程量,建成杭州滨江园区、宁波园区、温州园区,基本建成下沙高教园区西区和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完成下沙东区和小和山园区一期工程。全年完成投资34.7亿元,竣工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有16个高校建筑项目荣获“钱江杯”;高教园区累计竣工校舍面积72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162.5亿元,有36所高校、26万名在校生入驻高教园区。

高等教育结构得到优化。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并经教育部批准,今年我省有8所院校升格更名,其中学院升大学4所(含筹建1所)、专升本3所、中专升大专1所。全省大学数量增至8所,本科院校增至26所,普通高校达到73所。

独立学院办学进一步规范。按照教育部“六独立”的要求,对全省22所民办二级学院进行了清理和规范,全省有19所独立学院获得教育部重新确认。

中外合作办学有了新进展。贯彻《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提高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化程度。支持筹建宁波诺丁汉大学并实现首次招生,使该校成为我国首家中外合作举办的高校。获教育部批准,筹建杭州国际学校和宁波国际学校。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全省地方属高校及科研机构共招收研究生2608人,在学研究生5251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8.9%、55.5%。全省地方属高校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18.95万人,比上年增长13.3%;高考录取率达76.6%,在高中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与上年持平;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达57.27万人,增长18.2%;每10万人口中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达1213人。设立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自学考试项目31个,累计接纳自考生1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高校科研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超过20亿元,新增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

四、强化特色、服务“三农”,职业与成人教育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

继续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开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取消一批不合格学校独立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格。加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全省共有161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中有60所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重点职业学校占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达36%。

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2004年全省中职学校共招生29.35万人,普教职教招生比为1:0.99。根据教育部要求,积极开展中西部职业教育合作,我省24所学校与西部28所学校合作招生1973人。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强化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建设一批省级示范专业,新增22个机电、信息、建筑、商贸、旅游、服装等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密相关的省级示范专业,使示范专业总量达122个。启动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确定首批8个示范基地。

全面开展农民培训工程。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意见》,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百万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四大农民培训工程。全省有238所职业学校和811所乡镇化技术学校被各级政府指定为农民培训基地,教育系统完成农民引导性培训102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55.4万人,完成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5万人,农村后备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近10万人;开展农民工“双证制教育培训”3.2万人,农民中高等学历教育12万人;近10万农村社会成员通过自学考试接受高等教育。

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实验。落实5个部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确定21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加强对学习型社会创建工作的宣传、发动和指导,推进学习型社会创建工作。继上年义乌市、杭州下城区等四个县区试点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来,今年又有萧山、江干、江东等10个县区正式启动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工作。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省所有县(市、区)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提前一年实施新课程。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审定地方课程33项,立项地方课程5项。出台《浙江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和《浙江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年初中毕业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举办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巡礼,表彰首批50所省级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全省11个市、88个县(市、区)59.7万名学生参加中考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合格率达98.2%。研发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仪器和学具300多套,配备仪器设备和学具2500多万元,中小学装备计算机约10万台,配备新课程电子音像教材3500余万元,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条件保障。利用农村学校学额减少的有利时机,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和推广工作,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启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在淳安、建德建成VCD教学播放点188个。组织参加全国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一等奖10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38项。

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本的中职学校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建立6个省级专业教研基地,结合实际开发校本教材,使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贴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重点职业学校的工科类、服务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以教学评估为抓手,加强对高等教学质量的监控。完成了全省所有普通高校的首轮教学工作评估,规范了高校教学管理,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加大专业宏观调控力度,审定并公布了789个本科专业、1125个高职高专专业,严格控制10种就业形势不好、招生条件较差或报到率低的专业;鼓励发展直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业,63所高校新增220个本科、高职高专专业。启动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在15所高职院校开展紧缺人才培训工作,新建3所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并顺利实现招生。继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0所本科高校选拔了1500名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262名学生通过考试选拔、转校入学等方式参加“2+2”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下沙、滨江、宁波、温州4大高教园区推出100门有特色的共享性课程,1.1万人次参加选修学习,多数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取得学分。

成功组织首次高考自主命题工作。成立高考自主命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200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命题保密工作规定》,组织专家命制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高考试题。顺利组织了高考,语、数、英三科浙江卷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难度适中,区分适当,对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人才均具有积极的作用,考生与社会各界的反映良好。

六、坚持党管人才,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开发、引进、使用工作机制。加强引进人才工作的管理与政治审查,严防“”分子向校园渗透。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范操作程序,坚持群众公认,促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深化厅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批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机关正处职干部的平均年龄为45岁,副处职干部的平均年龄40岁。选派一名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

深化人才选拔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新增省特聘教授4名,使我省特聘教授达12名;继续资助300名4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或35周岁以下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选送100名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为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开设6个研究生课程班;为153位留学归国人员提供94.9万元科研启动经费,聘请1000名外国文教专家来我省工作。高校科技人员已占全省科技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我省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

继续深化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关于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重新核定中小学编制。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省直接认定5150名高校教师资格,建立了教师资格认定数据库。继续实施“5522”名师名校长计划,412名名校长培养人选和450名名教师已培训结业;重新确认了1344名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培养人选。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统筹部署新课程师资培训,2.9万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新课程通识培训。全省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4.3%、98.7%、97.7%、92.6%和76.7%,小学专科及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分别达到59.8%、50.9%。

隆重举行“浙江省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了第三届省功勋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中小学师德楷模、第十七届“春蚕奖”和第十五届“绿叶奖”等先进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开展师德论坛活动,组织编写《师德风范》(浙江卷)。

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进一步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落实就业政策,取消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限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限制完全取消;要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人员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县、乡镇机关新增人员首先从高校毕业生中考试录用。积极培育就业市场,组织7个专场招聘会,开发“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网络平台。大学生就业日益多样化,全省高校共有5.9万名毕业生到各类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56.5%,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62%;近1.5万名毕业生从事非正式、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占毕业生总数的15%;292位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108名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94名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全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1.2%,其中毕业研究生98.04%,本科毕业生93.48%,专科(高职)毕业生89.23%。

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年共安排国家和省级奖学金1500万元,奖励学生4700余人;省财政安排国家助学贷款贴息660万元,实际发放贷款人数1.85万人,发放贷款1.11亿元;在高等学校学费中提取20%用于奖学金、勤工助学和困难补助,当年达2.7亿元,全省没有发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了大学的情况。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依法开展教育监察

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研究制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细则》、《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继续执行高校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干部考核反馈、廉政谈话、干部诫勉谈话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高校领导班子的管理与监督。

开展执法监察,加强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积极配合省委巡视组对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巡视工作。国家审计署济南特派办对杭州四个高教园区进行了专项审计,对我省高教园区建设给予了肯定。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8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就浙江科技学院办学情况作了近两个月的深入调查,形成了调查结论。组织完成基建工程项目造价审计166项,审核资金11.25亿元,净核减工程价款1.11亿元。全省教育系统立案查处违纪案件142起,145人受到党政纪处理,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为国家直接挽回经济损失535万余元。

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今年秋季开始,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继续实行普通高中“三限”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教育收费轮查制、收费审计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和约束学校的收费行为。开展教育收费大检查,加强对教育收费资金收支情况的审计,对违反规定的,追回资金并对责任人予以严处。全省共组织各类收费检查组770余个,检查高校25所、中小学6800余所,查处违规收费4280余万元,清退3790余万元,34位责任人受到党政纪处分。

八、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制订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失职追究制、会议管理办法、禁酒令等10项制度,在基层设立16个效能建设监督点,并把机关效能建设向高校延伸。继续保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组织开展36项调研课题,编辑出版《跨越城市化的门槛》优秀调查报告集。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清理行政审批项目,保留8项行政许可项目和2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削减61项行政审批项目,制定《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规则》和系列示范文本,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

教育工作方案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县委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立足新农业,决战新工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工业新型化,全面建设美丽富裕和谐新洲”的思路和目标,迅速统一思想,切实转变作风,促使全场上下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营造快字当头、实字为要、好字为上、廉字为先的干事氛围,努力实现新洲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方法步骤

主题教育活动以突出工作重点、务求活动实效为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总体安排至年12月底结束。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学习讨论(7月初)

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发展共识。

1、宣传发动。场党委以全场干部大会的形式对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动员部署。通过新闻媒体、编印活动简报、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活动主题和目的,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2、学习讨论。系统学习中央、省、市、县主要领导讲话精神,重点学习县委届十次全会精神。学习中,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座谈会、学习交流会、群众和服务对象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讨论和调研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我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集思广义,凝聚众人智慧,以供场党委工作决策参考。

第二阶段:落实责任、整体推进(7月初至11月底)

主要任务是围绕场党委的总体目标,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任务,抓好措施落实,整体推进活动开展。

1、落实责任。场党委制定了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思路和目标要求。针对事关全场发展大局的工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效能建设、维稳、三农工作等方面重点工作,成立了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责任人。各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的职责要求:加快推进工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培植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确保争先进位;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整治工作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做到环境整洁优美、社会秩序井然,集镇吸纳功能提高;加快推进“三农”工作领导小组要扬优成势,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维稳工作领导小组要时刻掌握社会动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及时调处化解纠纷,妥善处置事件,提高公众安全指数;推进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大督查检查力度,严明工作纪律,切实整顿机关作风,努力提高机关效能,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推进财经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大融资力度,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财经工作水平。

2、整体推进。各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要对照各自要求,将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制定和落实严密的工作推进措施,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加快推进工业发展工作成立了由场党委书记任组长、场党委委员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其工作任务是:①充分发挥棉花资源优势,以现有企业为依托,推进新亚纺织有限公司二期1.5万锭棉花纺织生产线尽快上马,并与县新洲垦殖场棉业有限公司实现联营,支持长江燃料有限公司、农发棉花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现有工业经济;②成立以场党委书记任团长、场党委委员为副团长的招商团,广泛联系熟人好友,建立招商引资关系网,通过资源招商、感情招商、环境招商等途径,在年11月底之前必须引进至少1个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实际进资5000万元或引进外资注册100万美元项目1个,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每月至少上报1条有价值的招商信息。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同志负责,场生产科协调。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其工作任务是:①实施净化工程。加强集镇范围内各经营门点门前卫生的整治力度,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制;集中开展一次有特色、有重点的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对集镇环境卫生开展整治工作。该项工作由同志具体负责。②推进素质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抓好思想引导,激发广大群众的主动参与和主人翁精神;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强化社会文明道德意识;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重点对中小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该项工作由凌勇同志会同学校组织实施。③开展集中整治。组织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除集镇卫生死角,美化集镇环境,提升集镇品位。

加快推进“三农”工作成立了由场党委副书记其工作任务是:①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业经济。一是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推广种植优质棉,优质棉种植面积确保在11000亩以上。二是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扩大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三是调整养殖业结构。大力实施“150”工程,力争今年新发展养猪150头以上的农户3户。四是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一是依托棉花资源优势,扶持现有棉花加工、纺织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引进的八方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腌菜加工项目,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利用棉花收割之后万亩闲田,发展一两到季蔬菜,确保面积不少于1000亩,促其扩大规模,并以此来推动全场农业更大的发展。

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其工作任务是:?充分利用农垦企业优势,积极向上级各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加强税收征管,确保12月初全面完成县下达我场的全年目标任务(地税300万元,国税110万元)。力争12月底完成地税收入400万元,国税150万元;?坚决实行“一支笔”审批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加强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刘英权同志负责,场财务科、场纪委等科室为责任科室。

第三阶段:开展自评、总结提升(12月底前)

主要任务是对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查。

1、开展自查。各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对本小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与目标尚有差距的要迅速赶上,已完成任务的要继续完善,迎接县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评估验收。

2、总结提升。全面系统总结主题教育活动,对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并与年度考核、单位评先评优结合起来。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场党委成立“对接主城区,融入大,实现新跨越”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场党委书记任组长,场党委副书记、场长刘英权任第一副组长,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汉银,副场长、组织委员桂步云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要督促各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迅速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2、扎实有效推进。各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要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抢时间、抓进度,加快各项工作推进进程,破解工作难题,提高工作执行力和操作力。推进推进工作倒逼机制,倒排工期限,以时间倒逼进度,目标倒逼操作,督查倒逼落实,把决策部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