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全市教育工作计划

2014学年全市教育工作计划

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激发教育发展的活力

一是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大力推行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教师交流制、待岗学习制“五制改革”,全面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对业务能力差、工作业绩末位的,安排其待岗、转岗,直至解聘,彻底打破“能干不能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教好教坏一个样”的局面。建立完善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把教师交流与名优教师培养、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干部选拔挂起钩来,确保每学年区域内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其中城镇学校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一般不超过2届。

二是进一步优化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调整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扶持政策的杠杆作用,撬动吸引更多的民资注入民办教育。进一步健全年检制度,明确民办学校的发展目标,对民办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投入、星级创建、校安工程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真正把政府的扶持政策和经费投入用在学校的发展上,用在内涵质量的提升上,用在学校的做优做强上。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内外企业、名校利用自身经济实力、品牌及管理优势,采取收购、合并、兼并、组建教育集团等多种形式,对运转困难的民办学校进行兼并重组;积极引导民办学校根据区域生源变化及时变更办学层次或转型发展,努力办出特色和效益。加强民办学校年检和督导,继续开展规范管理学校和诚信民办学校创建,不断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和内部管理。

二、以促进公平为目标,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

一是加快学前教育增量提质。坚持“广覆盖、促普惠、提质量”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加快做好城乡幼儿园规划与建设工作,新学年全市新、改、扩建幼儿园不低于120所;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加强创建对象培育,加强督查指导,及时兑现创建奖励,激发创建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省优质园25所,市优质园20所,最大限度地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园的需求,真正破解当前幼儿“入园难”问题。坚决清理无证园,进一步规范办园秩序。加大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力度,各县(区)要积极创造条件,找准发展差距,采取有效措施,按照序时进度,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面推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创建工作,确保本学年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达到基本均衡标准。全面启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本学年区要完成创建任务,其他县(区)也要按照省、市规划的时间节点完成达标创建。各县(区)要启动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确保到2015年50%学校达到省定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集团化办学、组织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方式扶持薄弱学校,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差距。通过调整招生政策、控制热点学校规模、限制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择校生比例、严格校内随机编班等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

三要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大力提升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按照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序时进度和目标要求,全面加快薄弱高中创建三星级的步伐。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转变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严格控制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和班额,提升教学效率;进一步规范高中招生秩序,规范执行热点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各级各类初中的政策,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

三、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内涵提升

一是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品牌意识,着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加强名优专业、基地的建设。认真制定学校品牌发展的规划,加快优质资源的创建步伐,以品牌的影响力、专业的带动力、基地的辐射力,尽快改变低层次办学的现状。全市创建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3所,创建省品牌特色专业6个,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进一步规范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快建立稳定的学制和完整的课程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规定,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习指导课,不断增强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和可信度。高职院校要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

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学方式改革为突破口,坚持手脑并重,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加快信息化建设,迅速制订三年信息化建设方案,四星级职业学校要率先建成“学校管理、教学资源、学习网络、教学评价”等数字化平台,开发网络课程,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提高教学效果。开展职业学校小班化教学试点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原则上每班不超过35人。逐步建立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指导、企业和学生家长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稳步提升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加快提高学额巩固率、毕业率、技能鉴定与获证率,高层次就业与创业率、对口单招参考与录取率、技能大赛参与和获奖率。到2014年,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率”达80%,当年一次性就业率达95%,专业对口就业率达70%,学生就业满意度达90%,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达80%。

三是加强社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对社会教育重要性认识,健全社区教育保障机制,让社区教育有阵地、有人员、有经费。加快构建以市开放大学为龙头、县(区)开放大学、培训学院为骨干,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居民学校为基础的社会教育体系。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培训和教育活动。本学年创建省级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5个、省居民学校32所,市级社区教育中心6个。统筹中心城市的职教资源,集中师资、设施设备、管理人才等优势,积极参与市直部门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深入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实现有限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开展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0.45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05万人次。

四、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突出理想信念和心理健康教育,从习惯养成和行为训练着手,深入开展“学生成长记录袋”“校园开放日”等品牌活动,不断提升中小学生基础文明水平。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开展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锻炼。开展市级艺术特色学校评比,努力办好市第十届中小学生及幼儿艺术展演。积极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加强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组织师生参加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大力提高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二是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校长课程规划建设能力,引导教师加强教材研究,加大校本课程研发力度,推进课程整合,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提高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自觉性。加强“有效教与学”的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究、消化的时间;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推进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加强习题研究,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度;加强教学质量检测评价研究,完善命题、检测、考试、质量分析机制,提高命题和阅卷水平。

三是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以管理促进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强化“一把手”抓质量的责任意识,完善督查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定期对校长听课评课、参与教研和质量分析等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加强教研管理,引导教研员和教师研究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推进网上教研,加强集体备课的计划管理和过程管理,重视教师的研讨、反思,推进教师教研的能力,不断提升教研的实效。建立常态教学视导制度,开展调研性视导、诊断性视导和检测性视导,切实加强对各地各校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监测。健全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检测机制,研究制订各学段各学科教学质量标准,定期开展质量检测与分析,及时反馈检测信息,系统、全面地提升各学段、各学科教学质量。

五、以能力提升为根本,不断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完善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开展“园丁奖”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潜心教书育人,争做学生爱戴、家长满意的优秀教师。

二是构建名师培养体系。按照“引进一批、培训一批、培养一批”的办法,切实加强教师培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联动建立名师培养目标和梯队建设规划。聘请教育专家和名师成立专门团队,指导教师的发展规划、专业成长。根据学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制订名师引进计划,出台名师引进政策,落实名师引进责任,筑巢引凤,借助外力,迅速壮大名师团队。

三是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加大教师进修培训、基本功考核力度,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和教学业务能力。启动名师牵手农村教育工程,助推农村骨干教师成长。继续推进免费幼儿教师培养工作,确保每年为各县(区)定向培养100名公办幼儿教师。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完成万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和3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轮训工作。整合基本功大赛、师资培训和学科专业教师教研活动,层层组织培训、比赛、选拔,促进业务培训和学科教研水平的提高,夯实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充分利用“园丁奖”、普通高中“卓越奖”等表彰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树立师表形象,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六、以推进教育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提升教育发展整体实力

一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加大创建力度,完善创建规划,主攻薄弱环节,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宿豫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湖滨新城、洋河新城)2013年、沭阳县和泗洪县2014年通过省教育厅基本教育现代化的评估验收。全面启动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工作,按照省政府出台的市县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要求,在教育投入、教育普及度、优质资源创建、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关键领域,找准差距,弥补不足。特别是区作为全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制订推进方案,率先启动实施,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严格按照中小学校安工程新三年规划要求,全面完成加固改造、新建校舍6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加强对民办学校校安工程建设面临困难和问题的研究,按照市政府四届四次会议要求,建立激励机制,分类指导,分批建设,确保民办学校的校安工程顺利实施。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舍改造维修长效机制,实现校舍安全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按照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及2013-2015行动计划要求,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三通两平台”建设。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建设,解决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宽带接入问题,农村中学、中心小校光纤接入率达70%。

四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教育提升工程。进一步做好中心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做好市实验小学新校区建设扫尾工作。加快马陵高中新校区建设进度,确保2014年2月底前建成交付使用。加快青华中学、宿豫实验高中三星级创建步伐,对照创建要求,制订创建规划,抓紧组织实施,力争早日创建成功。迅速启动市钟吾初中校园布局整体规划工作,对学校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深化中心城区布局调整和学校管理体制调整的成果,调优做强教育资源,建立有利于人员流动和人才集聚的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引导学校进行良性竞争,切实提升中心城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七、以转变工作作风为保障,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一把手负总责、一岗双责”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注重抓好干部队伍的能力培养,提升各级教育干部的决策能力、驾驭能力和执行能力。深入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进一步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切实加强校务公开和财务内审,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规范理财,改变重投入、轻管理,重分配、轻绩效的状况,坚持勤俭办学、建设节约型校园。完善教育系统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审计和经费绩效审计,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到教育教学上。

二是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依法治教,开展民主评议中小学行风“回头看”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大对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教育乱收费等突出问题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行政效能,牢固树立刚性化、绩效化、精细化执行理念,深入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对既定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都要争分夺秒、紧张快干、雷厉风行,坚决做到反应快、行动快、见效快。

三是进一步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以“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抓手,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应急演练,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工程建设、校舍、饮食、交通、消防、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健全安全工作领导责任体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机制,最大限度地防止各类校园安全事故发生。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地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矛盾。加强教育信息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媒体、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牢牢把握教育的话语权,努力为全市教育改革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