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例6篇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1

1.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1)教育社会学研究战略问题在新环境下,教育社会学面临着战略性抉择问题,如果要想保证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成熟,就需要从“体系取向”角度进行研究,如果要想提高教育社会学的实践性要求,就需要从“问题取向”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新环境下,对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人们更加倾向于教育社会学的实践性,也就是“问题取向”的方向,但是为确保教育社会学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加大对“体系取向”方向的研究,因此,当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战略应该是考虑如何实现“体系取向”和“问题取向”的全面发展。

(2)教育社会学功能问题教育社会学承载着社会各界的压力,人们都希望通过教育社会学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实际中,教育社会学往往会令人失望,教育社会学的功能并不是针对教育实践的问题对症下药,而是科学的阐述教育实践的内涵,真实的还原教育现象,并从因果的角度分析教育实践活动。由于人们对教育社会学的功能理解不全面,导致实践中,教育社会学没有取得想象中的作用。

(3)教育社会学方法论问题对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有多种方法论,最显著的就是教育社会学的规范性研究和教育社会学的验证性研究。其中教育社会学规范性研究是指,根据人们生活中建立的规范,对教育、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强调教育社会学的价值及具体应用。教育社会学的验证性研究是指,利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对比等对教育、社会进行研究。从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看,规范性研究占据主导地位,但从当前情况,验证性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如何实现规范性研究与验证性研究的有效结合,成为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困境。

(4)教育社会学价值取向问题对于教育社会学,如何实现科学主义取向和人文主义取向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教育社会学思考的重要问题。对于教育社会学,其研究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及活动,因此,应该将人文主义看做教育社会学的核心价值,但是在进行教育社会学研究时,也不能脱离科学,忽视了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对教育社会学的科学化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如何准确把握教育社会学的价值取向,是当前教育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5)教育社会学本土化问题在我国的教育社会学体系中,不仅中前苏联教育社会学的影子,还有日本、欧美等国家的理论框架,我国教育社会学的本土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学者的重视,只是简单的将国外教育社会学体系复制到我国教育社会学中,从而导致我国教育社会学逐渐迷失自我。如果没有处理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问题,那么我国的教育社会学就只能看做是一种例子,去验证国外教育社会学体系,可以说我国学者所做的研究只能当做别人的研究成果,因此,如何使我国教育社会学立足于本土,结合本土文化,发展成独立的教育社会学体系,是当前教育社会学发展的一大困境。

2.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及发展存在的问题

(1)指导方针的确立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一直有两种指导方针,分别是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和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社会学,这种指导方针各抒己见,相互冲突、矛盾,对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持“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观点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教育和西方国家的教育有很大的差别,我国应该坚持我国的教育方式,走我国的教育道路,在构建教育体系时,应该建立符合我国特色的教育体系,这部分学者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具备独特的教育方式,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立足于世界教育领域,才能与世界教育进行有效地沟通。持“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社会学”观点的学者认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曾经中断过,而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事业,则发展十分迅速,在教育领域上,我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教育,我国要想跟上时代步伐,立足于世界教育领域,就需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国家的教育方式,取其精华发展我国的教育领域,实现我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接轨。这两种观点冲突使得我国教育社会学指导方针一直没有明确,这也对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2)学科性质的选择我国教育社会学出现以后,其学科性质就一直存在争议,其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教育社会学应该属于规范科学,教育社会学很明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社会教育实践,其研究重点是如何在社会中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教育社会学应该属于规范科学范畴。二是认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是揭示事实真相,该种观点的学者将教育社会学看做是一个独特的领域,其本质是探索社会的结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教育在社会中的本质,从而形成一种逻辑紧密的科学理论。三是认为教育社会学既属于规范科学,又揭示了事实真相,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如果教育社会学仅仅是一种规范,那么其与教育学在本质上没有差异,如果教育社会学仅仅用于揭示事实真相,那么教育社会学就不会对教育实践产生指导作用,教育社会学只有集两者于一体,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由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确定上存在一定难度,导致教育社会学的发展难以准确把握方向。(3)研究层面的贯通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不同学者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层面有一定差异,有的学者从微观层面对教育社会学进行阐述,有的学者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教育社会学,还有的学者从中观层面上分析了教育社会学。对于微观层面上研究的学者,其主要是通过实例来分析研究教育社会学,微观层面上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情况。对于宏观层面上研究的学者,主要是分析社会活动与教育的整体关系,其研究活动是最先在我国教育社会学中开展的,通过宏观层面上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于中观层面上研究的学者,主要是对当前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和检讨,对于这个层面上的研究,其深度很有限,在实践应用中也比较少。由于每个层面都有其相应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并且各个层面的研究没有彻底贯通,从而导致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

3.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要点

(1)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化阐述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中,相关学者并没有合理的疏导和评价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教育社会学体系中,这就使得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中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进行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阐述,并将其精华部分融入我国教育社会学体系中,从而增加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底蕴。对于教育学,并不是以发现事实,或者通过知识积累为目的,也不是以严谨的逻辑为支撑,开展科学活动,而是以阐释意义和构建价值为目的的价值科学。教育不仅具有民族特性,还具有相应的文化性格,因此,对于教育社会学,必须提高对其的文化性格认识,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此加深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发展的根基,解决教育社会学本土化不足的问题。

(2)不同教育社会学思想的整合我国教育社会学重建以后,大量的国外教育学观点、社会学观点、教育社会学思想等涌入我国,可以说,我国的教育社会学知识积累已经十分深厚,这一点从近年来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书籍就可以看出来。我国教育社会学在学习、引进国外知识的同时,忽略了从科学体系的角度对这些知识、思想进行整合,从而导致我国教育社会学各种理论、观点相互抵触、混乱无章,在实践过程中无所适从,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因此,在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整合不同教育社会学思想,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需求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而为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提供明确指导。

(3)成功教育社会学实验的整合为提高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实践性,在进行教育社会学发展时,要注重整合成功的教育社会学实验,首先要统揽全局,高度提炼现有的实验成果、成功经验,将其整合为有利于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材料,其次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科学、全面、客观的整合教育社会学现有资料,不断充实、完善我国教育社会学体系,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社会学的稳定发展。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社会学的结构、学科功能、研究方法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社会学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因此,在进行教育社会学研究时,要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育社会学格局,以此来促进我国教育社会学的现代化发展。

(4)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不良倾向的避免对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如果没有把握好方向,就会引起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不良倾向,从当前情况看,低层次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普遍集中在教育社会学界的研究,忽视了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研究,使得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趋于片面。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急功近利,跟随者国际上最新研究热点,对我国教育社会学进行研究,从而导致我国教育社会学越来越零碎,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停滞不前、杂乱无章,导致我国教育社会学严重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使得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走向极端。因此,在进行教育社会学研究发展时,要特别注重避免不良倾向的产生,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健康、稳定发展,才能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引导作用。

4.总结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2

论文摘要:文章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的认识做了分析,认为教育社会学必须着眼于当代人类科学文化广阔的有机整体,克服狭隘思维模式,按大教育社会学、系统教育社会学的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建构和发展自身学科体系。

教育社会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争论主要在于:它属于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是属于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教育社会学是研讨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的一门学科。有些学者根据教育学的观点研究教育社会学;有些学者则利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西方这两大派别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辩论。

我们认为,这种关于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争论是历史地造成的,具有人为的因素。分歧的产生在于所强调的侧重面不同。把教育社会学作为教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或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都是允许的,不能用一个来否定另一个。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学前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探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条件及机制的一门社会科学,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初步形成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学研究与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教育适应社会的认识水平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能用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辩证的与发展的观点,科学地发现、分析和解释各种教育现象,并培养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学习兴趣和学术水平。

这样一门学科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学科意识以及又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学前教育中一些教育现象?

1、对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认识

1.1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美国的赫尔巴特主义者苏则罗(henry suzzalo)认为教育社会学是对教育的基础和实际加以系统的研究,阐明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将现代社会学的思想应用于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

1.2 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史密斯、韦伯等认为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而非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1.3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教育社会学的这种学科性质由上述两种学科性质推导而来。

因此,教育社会学必须着眼于当代人类科学文化广阔的有机整体,克服狭隘思维模式,按大教育社会学、系统教育社会学的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建构和发展自身学科体系,与相关学科建立起动态积极的开放式学科对话和交流机制。

2、对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2.1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教育社会学以教育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教育社会现象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与教育有关的社会现象。二是指有社会学因素的教育现象。

2.2 从目的论角度讲,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及协调发展的规律。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走向精细化、学科化; 也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现今未被充分重视的或重视不够的社科领域开始在教育社会学中出现。

3、教育社会学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3.1 从社会学的角度,把学前教育看作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过程、一种社会制度来研究。

3.2 运用社会学的观点与方法对学前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深化对学前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日渐趋向于成熟,理论的深入和对实践的关注并进。因为学前教育学是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学、心理学为基本理论基础,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奠基作用。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了解学前教育与社会及儿童发展的关系,明确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熟悉学前教育的基本组织与指导方法,了解学前教育与家庭及小学的衔接与合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教育社会学研究必将同时承担起学术使命、道德使命和社会使命,在融合百家之说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土,在积极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同时,使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和教育实践的沃土之中。

参考文献

[1] 鲁洁. 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

[2] 叶澜.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o教育学卷[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9月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3

一、青少年价值观的多元化与学校德育社会主义一元化导

向之间的矛盾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其中不容忽视的是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人们的价值取向由单一变为综合,由一元走向多元。各种价值观交错并存,既有与社会主义要求相一致的积极进步的价值观念,又有与社会主义要求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混杂、相互冲突的现状必将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影响,促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据调查,当前青少年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多元复合、偏重自我、注重务实、变化不定等。这样,一方面,我们学校德育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一元化导向,即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一代,从而使他们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青少年精神生活的空间拓宽了,接受影响的媒体增多了,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也多元化了。这种状况势必导致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一元化的导向和青少年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倾向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我们认为,这两者的矛盾是导致当前学校德育有效度较低,学校德育困难度增大的一个根本原因。学校德育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因此,学校德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道德进步本身的渴求及其对社会意识和道德准则的内化程度。而这种内化的过程与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价值观制约着学生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及行为方式的内化过程和选择模式,它在由社会意识、道德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中起着一种中介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德育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

(附图{图})

〔注:在这里,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对教师的教育影响起着分析、选择(接受或抵制)、自我加工的作用。〕

当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符合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即两者同构时,教育影响就会顺利地被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被受教育者内化的程度就高,学校德育的效果就好。反之,则学校德育的效果就弱。当前青少年价值观相互冲突和多元化的倾向与社会主义德育一元化导向之间的矛盾,破坏了学生个体内部的德育接受机制,从而造成了当前学校德育的困难。正如犹太教育家布贝尔在《品格教育》一文中所说的:“否认那些具有绝对效力的普遍价值和标准的存在,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倾向。……以致不再可能重新确定一个人类共有的价值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能完成培养品格的任务呢?”[1]

二、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滞后性

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实际在变化,但学校传统德育模式却相对不变或变化不大,学校德育模式与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出现了滞后性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各个领域发生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表现得相当明显。这种滞后性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有两个表现:1.学校传统德育模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没能及时反映出社会发展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然更谈不上帮助学生去分析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2.学校传统德育模式落后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没能及时地反映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就学校德育内容而言,其滞后性主要表现在德育学科及其内容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没能及时地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学科和内容体系。就学校德育方法而言,有人对它的滞后性作了如下描述: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新一代,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儿童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训练,忽视德育过程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形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的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是重外律、轻内省,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要从多渠道吸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只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2]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造成学校传统德育模式滞后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外部原因。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当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变化了,教育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意识形态改变了,但学校德育的改革没能与之配套进行,没能及时反映变革时期的社会现实,这样,学校德育势必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2.内部原因。这涉及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即教育并不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化而立即发生变化,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出现一定的滞后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就学校德育内容而言,教材本身的特点也是造成这种滞后性的重要原因。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而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教科书有相对的稳定性,更新要有一个过程,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两者不相适应。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滞后性,降低了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它是造成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对学校传统德育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关键就是要使学校德育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青少年的教育需求。改革学校传统德育模式,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1.要变训诫式的德育为自律德育,变封闭德育为开放德育,变单维德育为多维德育,变被动受教为主动求教,形成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自主选择的德育方法体系。2.要精减教材内容,删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没多大实际价值的内容,特别要删去那些与当今市场经济相矛盾的内容。同时,也要增加有关市场经济和商品观念的内容,如价值规律、竞争意识、利润原则、风险意识、开拓精神、独立意识、开放意识、时效观念、创新意识等。

三、学校德育过程中的离散因素增多,内耗加剧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阻碍因素增多了。我们从两个方面对此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从学校德育的外部联系来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离散性

这种离散性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的离散性。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就是要使这三个方面影响协调一致,并形成教育的合力。在50年代,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这三方面一致性程度高。而当前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差异较大,其间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地方增多了,造成了三方面教育相互离散的程度加大,内耗加剧。有的教师形象地列出一个公式:6+1=0。意思是一个星期在学校里受到的六天正面教育的效果被星期日一天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所抵销。

2.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离散。德智体美劳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人的发展和在教育的整体结构中都占有重要的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这几个方面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在看到它们之间的统一性时,也不能忽视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矛盾性。学校德育与其它各育也具有离散性,在这里,我们着重要指出的是学校德育与智育的相互离散。由于当前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主要还是“应试教育”的模式,虽然在中小学中都开设了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并以此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但检验学生对这两门课程学习情况的标准并不是看它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而是看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知识点掌握的多少和考试成绩的高低,在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智育化”的倾向。这种在实际教学中重智轻德,甚至以智代德,否认学校德育独立实体地位的做法也降低了学校德育的效果。

(二)从学校德育过程本身来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离散性

学校德育过程主要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要素构成。

1.教育者中存在的德育离散因素。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校德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轨时期,随着全社会对学校德育认识的提高,随着青少年一代品德问题的急剧增加,客观上强化了教育者(尤其是教师)的德育功能。然而,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及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教师德育意识、德育能力及师德修养不高。这样,就形成了强化教师德育意识与教师德育素质下降之间的矛盾和离散。

2.受教育者中存在的德育离散因素。主要是:①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构成要素的相互离散。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构成要素,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无论先从哪方面进行,都可以达到思想品德的整体优化的目的。然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内部构成要素并非完全一致的,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和离散因素,其中突出的是当前中小学生中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离散程度加剧了,在学生中知行脱节或知行不一致的现象有所增加。②受教育者内部德育接受机制的离散。受教育者作为学校德育过程的客体,他要接受学校的德育影响,并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这是由他们自身的地位和社会角色所决定的。但是,由于过去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大”、“空”、“套”等弊端,学生对这种形式主义严重的德育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样,受教育者要接受学校德育与他们对学校德育方式的逆反心理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这实际上是受教育者内部德育接受机制的离散。

3.学校德育内容中存在的离散性。主要表现在:①从学校德育内容的性质上看,存在着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内容与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和离散,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离散。②从学校德育内容与时展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来看,存在着学校德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和发展,这两者也构成了相互矛盾和离散。

4.学校德育方式中存在的离散。主要表现有重传递,轻思考;重灌输,轻交流;重说教,轻训练;重外律,轻内省;重显性,轻隐性等等。

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上述矛盾和冲突过去就存在,只不过在社会经济转轨的今天,表现尤烈,给当前学校德育带来较之以往更大的困难。减少以至消除学校德育工作中诸因素的离散性,无疑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教师的德育素质有所下降

当前部分教师德育意识有所弱化,德育素质有所下降,这是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度较低,困难度增大的又一重要原因。教师劳动与其它劳动形式相比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劳动对象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使用工具去实现,而是通过自身的知识、才能、情感、意志、个性、思想修养和道德作风等方面去影响学生的,即影响受教育者的是教师本身的言行。因此,教师自身具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属性和功能,教学自身即具有教育性。然而,当前部分教师的德育素质下降了,教师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减弱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上的原因,如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传授好本学科的知识,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则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政治课老师的事,与己无关。对教师职责理解的狭窄化和片面性弱化了这部份教师的德育意识。也有客观的原因,其突出表现是重智轻德。衡量教师劳动成绩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比例,这必然弱化了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另外,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市场经济逐利性原则的诱惑下,一些教师忍受不了教师职业的清苦、劳累和寂寞,难以继续安贫乐道。下海弄潮者有之,“跳槽”从事第二职业者有之,出国“淘金”者亦有之,而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教师更是大量存在。教师队伍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有所抬头,极少数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淡漠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符。这样,一部分教师的德育意识弱化了,德育素质下降了。无疑,这也是造成当前学校德育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困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无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国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个问题都客观存在着。很显然,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大学新生;家庭教育;教育前置;社区教育

一、引言

大学新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的转变期。在入学前的近三个月时期,父母或其他年长者的家庭教育替代学校教育,成为大学新生入学前逐渐完成角色转变的依托。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会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事实上,与中学相比,现代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与大学生不良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之所以不在中学阶段呈现出来,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阶段普遍延后,另一方面是“高考的沉重压力暂时掩盖了因不良家庭教育带来的心理问题”。[1]大学新生入学前,如何避免家庭教育的误区,探究依托家庭教育推进大学生新生的前置教育,对于促进大学新生适应未来大学生活,培养独立的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就此对所在学校大学新生进行了调研,以此来分析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误区以及解决的路径。

二、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体现出启蒙性与终身性、个别性与灵活性、感染性与权威性等特点,具有不可替代性。[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离不开家庭教育。大学新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心理上还不很成熟,在进入大学前后,仍然要依赖于家庭的帮助,加强入学前的家庭教育相当必要。家庭教育作为非正规教育,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而言,前者是指“家庭成员之问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后者是指父母或家庭中的长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3]大学新生入学前的家庭教育属后者,即在正规学校教育暂时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家庭中年长者的言传身教,帮助大学新生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的各项准备工作。大学新生入学前的家庭教育有别于中学时期的传统家庭教育。传统的学生家庭教育是偏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中学生的应试能力以考取理想的高校,成为家庭关注的重点。家庭教育围绕高考指挥棒运转,除了学业成绩外,其他似乎可有可无。高考结束以后,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使得传统的家庭教育失去重心,学生家长普遍出认为,子女已经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将来要远离家庭,独立生活,无需再如以前那样严格要求,“所以现实中很多家长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向子女提供充足的资金方面”,家庭教育不太关心。[4]这其实是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新生尤其要加强家庭教育,只不过是家庭教育的侧重点由关心子女的学业成绩,适时转变到教育子女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子女在离开家庭呵护的情况成够成长。大学新生入学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适应大学生活。高校大学新生入学以后会面临的各种困扰,这些困扰归根结底是心理适应能力不够。心理适应能力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相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不高,会使学生产生“新生综合症”,严重的可能会引发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研究报告表明,在大学生新生心理适应困扰中,“资源利用、人际关系困扰最为明显,职业目标和独立生活困扰次之,学习方法困扰最低”。[5]因此,大学新生入学前,通过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围绕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确定自己职业目标、如何学会独立生活等问题,进行有针对地进行预备,是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教育尽管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教育,但是也不是简单的过程,家庭教育也受种因素的影响。整个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的家长素质、生活环境、社会关系、成员关系等内部因素,都会对家庭教育产生影响。子女考取大学,对家庭而言是件大事。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大学生活是陌生的、充满期待的人生新阶段;对于家长而言,离开家庭生活庇护的子女进行大学生活,同样也是未知的、充满期盼的新生活。调查表明,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新生入学前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但是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误区。一是将未实现的愿望设定为子女目标,误导大学新生未来职业规划。许多大学新生在对大学生的生活充满期待的同时,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并不清晰。在对大学新生未来职业规划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学新生入学前的家庭教育中,长辈的教诲影响很大。部分家长尽管并不了解新生所学的专业,甚至没有认真考虑孩子的兴趣、志向,但却对孩子将来做什么都进行了设计,而这些设计往往更多地渗杂了父母没有实现的人生目标,包含了家长对于社会功利化的理解。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做什么,成为大学新生职业规划的目标。由此,在大学新生中,由于期望的目标与现实的条件的差距,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专业兴趣不浓、追求目标不明以及学习动力不足,使得大学新生产生诸多的困扰。二是将大学教育简单理解为学业教育,忽视大学新生综合素质教育。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尽管都是正规教育,但是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却有根本的区别。如果说中学教育是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那么大学教育是综合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综合教育。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大学教育的主旨。大学新生入前的家庭教育,最常见的教诲就是:到大学以后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其他什么事也不要问。教育大学新生入学后抓好学业成绩,这并无不妥,但是仅此还不够。大学教育毕竟不是应试教育,大学新生,在有效地开展大学学习之前,“最重要的莫过于大学意识的觉醒”,而不是“急于埋头努力读书,毫无遗漏地接受新的书本知识,而是要首先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充分的认识,明确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大学的学习和生活”。[6]大学教育的内容丰富,除了知识学习外,还有知识学习、技能培养、理想信仰教育、职业道德培育、社会责任感养成,等等。三是将大学生活基本等同于物质生活,延长大学新生校园适应周期。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利用课外时间,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培训、学科竞赛、学术讲座、科研项目、文学艺术创作、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但是初进大学校门的新生面临选择困惑问题,因为在入学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关心的是孩子入学以后的衣、食、住、行,认为大学除了学习以外,生活就是简单的物质生活,鲜有家长会告诉孩子大学生活会面临什么。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家长对新生入学以后生活的关注,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在入学前的教育中,缺失帮助新生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内容,甚至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不要参与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这无形中延长了大学新生校园适应周期。四是将部分社会陋习视为社会的阅历,传递大学新生错误的价值观。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时期,大学新生入学后新生第一课,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样,入学前的家庭教育是新生迈入大学,树立人生新标杆的起步教育。以自己的社会阅历教导孩子掌握为人处事的方式,这对于提高大学新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部分家长将投机取巧、贪小便宜、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等一些社会陋习作为社会阅历,渗杂在新生入学的家庭教育中,显然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大学新生入学以后出现的功利思想、自私自利以及不诚信行为,住住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联。

四、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的路径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既要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又要讲究适当的方法,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7]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中,围绕即将面临的大学生活,有针对地选择切合实际的家庭教育方法,可以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培育积极的情感,使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事半功倍,从而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打好良好的基础。但是,大学新生入学前的家庭教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做到与大学相衔接、与社会相适应,这还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协同。现代教育学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教育形态,“家庭教育注重情感的作用,富于情感感染力;社会教育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富于兴趣吸引力;学校教育全面系统,能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方向明确”。[8]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相互配合可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与整体效率,促进教育方向的统一。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大学新生入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并辅之基本的社会教育。从中学毕业到进入大学,这段时间虽然只有二个多月,但却是正规教育的空档期,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可以促进大学新生完成角色的过渡。由此可见,新生入学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前置高校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协同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是提高大学新生教育家庭教育效果的重要路径。前置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就是将高校的专业思想教育、校纪校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入学教育内容前置新生入学以前,由家庭教育来完成。通过教育前置,使大学新生了解大学、了解专业,从而转变观念,明确目标,缩短入学以后的适应期。新生入学教育前置关键是要构建大学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相互沟通机制,学校提供教育内容,而具体如何传递给大学新生,需要家长根据家庭情况和学生个性,自行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时机。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生入学教育前置不仅可行,而且必要,这可以有效地防止大学新生“空档期”可能出现的失范问题。同时理为重要的是,借助前置教育,家长与大学之间架构起相互通联桥梁,这无疑对大学生入学以后的成长成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协同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就是依托社区社会教育资源,将社会公德、社会服务、社会交往等内容融入家庭教育,培养大学新生的社会责任感,以为大学生入学以后的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现代社会,“社区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和目标,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家庭教育本身就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形式。[9]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大学新生社区教育需要注意教育形式的趣味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方式的时效性。例如,通过社区桥梁,组织大学新生家庭,参与社会调研、社区义工、尊老帮扶活动,这些活动看似简单,但却能培养大学新良好的社会风尚,同也提升大学新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当然,前置入学教育与协同社区教育只是提高大学新生入学前家庭教育效果重要路径,但是不是唯一路径。实施新生入学前的家庭教育还涉及到家长观念的转变、高校入学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针对不同家庭环境与大学新的个性特点,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广陵学院

参考文献:

[1]徐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31.

[2]王世意.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145.

[3]闫旭蕾,杨萍编.家庭教育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

[4]王春梅.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32-34.

[5]钟向阳,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高教探索,2009(4):128-132.

[6]赵百刚,王明哲,顾念念.大学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12.

[7]柏凤岐.现代家庭教育实践与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读者出版集团,2012:53.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社会变迁;社会转型时期;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70-02

教师教育作为教育的十分重要的子系统,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必然会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变迁的标志符号。由于我国社会当前正处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全面转型时期,而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会发生急剧的、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迁,这使得作为社会与教育子系统的教师教育也处在变革和重构的关键时期,它既要积极构建自身系统以适应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其独特功能以引导和促进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一、社会变迁、社会转型与教师教育

关于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基本关系问题,教育社会学家一般认为有三种:就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而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就教育对主要由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引起的杜会变迁所起的作用而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就教育对大多数社会变迁的影响而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而吴康宁教授则认为,“无论社会变迁的成因中是否会有教育的作用,社会变迁或迟或早,或多或少地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且最终将导致教育变迁”。即社会变迁是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微变的情况下,教育变迁表现为“教育在较长的过程中逐步进行的、细微的结构上的调整”,即教育微调;在社会剧变的情况下,教育变迁则表现为“教育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达成的结构上的异质性更迭”,即教育重构。而在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会出现社会剧变,即“社会发生急剧的、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迁”。这里所说的社会转型时期是指“由统治阶层领导社会成员对现行社会系统进行改造,以使之更符合或更接近改造者所持特定社会形态之理想的时期。这种改造虽然并不以改变现行社会形态为目的,但改造者的种种努力,多半会对现行社会形态迄今赖以支撑的许多重要的社会观念与社会制度给予基本否定”。也就是说,在社会转型时期,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变化,为了能够与社会发展尽量协调一致。教育将不得不进行自身的“重构”。

当前,我国社会的最大变迁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迁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萌芽的知识经济同时并存。这一切都对教育的数量类型和层次结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需求,对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标准,需要更全面发展的人而非仅有一技之长的人。尤其是我国在加人WTO以后,急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了满足这种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的功能开始扩展,学校教育的新范式也正在出现,教育自身的变革与重构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中,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因而,作为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相连、承担着培养育人之师伟大任务的教师教育。其传统的以师范教育为主的模式应当发生相应的转换,其自身的原有体制也应该重新构建。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教师教育适应性问题

目前我国“普九”已基本完成,在经济发达地区高中教育也基本普及,并且“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师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资格的获得更加规范化。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师职业也日益成为人们愿意从事的大众化职业。因此,无论从内涵还是从形式上,用“教师教育”代替“师范教育”来指称我国的“培养教师的活动”将更有利于教师教育的发展。这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培养教师的活动”其本身在内涵上发生了变化,可以说,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学历基本上达到了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对教师提出的学历资格要求。然而,数量上的可喜变化,并不能掩盖体系上存在的缺陷,学历的达标并不意味着质量的合格,外部环境中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客观上对教师教育的资源提出了优化配置的要求,关于职前培训机构、在职机构和不同层次间结构的调整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见,目前教师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独立定向型的教师教育制度的不适应性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教师教育自身的变革也很难获得成功。

“当我们把眼光转向未来,转向一个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时,当我们把今日我国师范的教育状态与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势头相比较时,就会发现,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地位的下滑和发展的滞后,它不但没有了世纪初教育改革的‘先遣队’的锐气,而且呈现出‘步履维艰’的老态,于是人们提出‘教师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

三、社会转型时期的教师教育变革方向

我国教师教育要解决上述问题并顺应2I世纪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势,在体制上应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从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四者间关系角度统筹兼顾,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适当调整层次和类别结构,重新组织教师教育资源,走向开放,实现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培养体制,并实现教师专业化。

1 建构开放多元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一体化政策的含义之一是强调国家对教师教育的管治。无论办学形式如何多样,体制如何多元,世界师范教育仍然是在加强国家一体化管治,因为教师是作为国家的代表来教育年青一代的。许多迹象表明,尽管教育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国家的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且非常强调师范教育的质量要求。

一体化政策的含义之二是强调师范教育的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从目前的课程一体化转变为机构一体化,即从强调师范院校教育要与教师今后发展相联系,到强调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校)的机构一体化,并把其纳入共同建设和学科发展的体系,这样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今后发展的基础,使职前与职后培训、见习以及在职提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变阶段性教师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

2 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1996年世界教育大会上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有一条是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并把它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我国教师教育面对这种教师专业化的趋势显然要进行改革,尽管有人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过疑问,但是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法律上都已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就从国家意志

的层面规定了我国教师的职业性质。而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仅有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专门的教师从业资格,必须符合职业规范的要求。

确立教师的专业化地位,这不仅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且也是切实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内在需求。应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专业发展和专业训练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完整的、连续的培养与训练。此外,教师培养和培训机构必须专业化,改善现行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机制,进而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师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范式。

3 实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整合

我国教师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着“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这种争论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对立观”,即把学术性与师范性对立起来,认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及其研究的学术性高,而教育学科及其研究只属于师范性,学术性低。二是“并列观”,即把师范性和学术性看做是并列的,不是排斥的,对教师教育来说,既要加强学术性,也要加强师范性。事实上这两种观点的基本假设是一致的,即师范性低于学术性,这实质上是指师范性学科及其研究缺乏学术性,缺乏学术性的学科自然就只能作为专业来对待。这两种认识在客观上导致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缓慢。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美国; 学校公民教育; 性教育; 管窥

Tim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US civic education in schools sex education in my humble opinion

BAI Shangzhen

School of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700, China

【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on civic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has made a number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s have become a model of civic education to emulate, while the U.S. citizens in sex education is along the “No sex”, “sexual freedom” and “safe sex”,“abstinence”,“abstinence and safe sex education combined” development route development ,in their groping advance achieved many encouraging results, the citizens of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o provide sex education reference. At present, the United States civic education in schools in sex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showing a change,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model, education and force the formation of three features. From now on, in order to character-based comprehensive sex education will be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civic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United States; School civic education; Sex education; Glimpse

美国作为在公民教育中最早开展性教育的国家之一,在多年的摸索前进中,既有沉痛的教训,也有喜人的成绩,其公民教育中的性教育理念和模式无疑成为世界各国公民性教育的前车之鉴。随着美国艾滋病感染人数的飞速攀升和感染人群年龄的逐渐低龄化,由此引发的吸毒、暴力、性犯罪等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将人们的视线转向了公民教育中性教育。如何防治艾滋病感染、预防性病传播一度成为美国政府高度关注的最敏感和最棘手问题之一。在学校公民教育中如何开展性教育,培养有道德的、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具有时代使命感的合格公民,成为美国公民教育的又一神圣使命。

1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中的性教育发展及其现状

回顾美国性教育的发展历程,从美国的第一部性教育书籍《真理的教导》于1892年公开发行算起,其在公民中开展性教育的历史已有百年之久。在这样一个以“自由、民主”为主流文化氛围的国度里,其性教育主要经历了四个有明显特征的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的隐蔽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性教育在全美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性教育主要以少量的讲座和家长的家庭式教育进行,只有部分州倡导在公民教育课程中开设性教育课程,而且性教育的内容以生理知识和优生学知识为主。此时,由于不当的而造成的性病、社会责任等造成的危险性后果及道德约束着人们的思想,性道德是公民性教育的主导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嬉皮士、女权运动等一些新思潮的影响下,以“性道德”为主的保守的性教育迅速土崩瓦解,以“性自由”、“性解放”为主题的性革命浪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性教育也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正式登堂入室,以系统的学校性教育课程的形式进入学校公民教育体系之中。由于此时的性教育以对学生传授性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的行为作建设性的指导和评价,致使当时的性教育进入了“无指导的性教育”阶段。这种性教育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美国少女早孕比率一路攀升;艾滋病及其它性病空前流行;非婚引起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有效预防空前的性危机引发的一系列健康和社会问题,20世纪70年代“安全”成为性教育的主题进入人们的视野焦点。被美国教育部、卫生部和计划生育部认为是避免少女早孕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最可靠工具,使得有的“有保护的安全”在美国青少年当中大行其道。时至20世纪90年代这种与艾滋病预防教育相结合的“安全教育”一度掀起了美国性教育的高潮。但这种“有保护的安全教育”并没有将美国的青少年置于安全的保护伞之下,也并没有成为避免少女早孕和预防青少年罹患性病的安全阀。少女早孕、性病流行情势依然十分严峻。“随之而来的是吸毒、、暴力、凶杀,青少年和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监狱人满为患,致使司法和警察部门为之焦头烂额。”[1]不断恶化的社会状况促使美国政府重新审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性教育模式,民间一些保守的宗教组织推行的唯禁欲性性教育(性纯洁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尤其是这种性教育模式在部分地区试验成功后,其呼声更是水涨船高。1991年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编写的《全国性教育综合大纲》的出台及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并由克林顿总统签字实施的美国新的社会福利改革法案将以“唯禁欲性性教育”推向了公民性教育的高潮。但此种教育方式并没有取代“安全教育”。当前,“禁欲性性教育”成为美国公民性教育的主流,但“安全教育”也占有一定的市场。并且,随着“唯禁欲性性教育”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弊端,公众对这种过分强调性纯洁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疑。同时,一种以“公民的品格教育”为核心的既强调性的纯洁性,又配合安全教育的综合性性教育模式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至此,美国学校的公民性教育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即以“安全”为主的性教育、强调道德纯洁的“禁欲性”性教育、以道德品格为前提结合安全教育的综合性性教育。

2 当前美国学校公民性教育的时代特点及成因分析

美国的公民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公民教育中的性教育更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由于20世纪60年代的性解放、性自由文化对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冲击以及由此造成的深刻、持久的影响将美国社会置于性危机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的困扰之中。虽然,民众和政府都认识到了局势的严重性,但由于美国学校和家庭性教育模式自身的弊端,对青少年缺乏正确的指导,以及教材内容的不当使用,对青少年的要么以预防早孕和性病传播为主,缺少性道德约束;要么道德约束过激,适得其反;再加上大众媒体不负责的引导,致使性危机更加狼烟四起。面对严峻的形势,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性学专家及社会团体都积极致力于为青少年制定健康的性教育策略和整体的人格教育计划。尤其是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使道德和伦理教育被提上了性教育的优先地位,美国学校公民性教育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2.1 从“性是个人自由”到“性是道德问题”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美国这样一个极其强调个人权利的社会,性理所当然被认为是个人自由,“性关系永远也不应该被强制或被剥夺”。有保护的安全一度成为追求性自由的人们的性生活方式。在这种理念支撑下,学校的公民性教育以尊重公民的个人性自由为前提来实施。他们认为:一方面,性属于个人行为,是每个公民自己的事。它关乎个人的自由和生活方式,由自己的价值观决定。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每个公民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性自由,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应该干涉公民的性生活。另一方面,鉴于对社会上各种性病对公民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少女早孕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的考虑,他们认为采用这种有利的保护工具,既可以满足个人自由的性生活,又可以将少女早孕和各种性病的迅速蔓延等一系列健康和社会问题拒之门外。美国性信息与性教育协会也主张学校的性教育课程应教会学生在进行之前使用,以避免各种健康问题的侵扰。但事实证明这种有保护的安全并没有防患于未然。缺乏爱和不负责任的导致的少女早孕、堕胎、艾滋病、性病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健康和社会问题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危害人民生活和威胁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在缺乏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成为公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的保驾护航者,反而有教唆青少年偷吃禁果的暗示者和怂恿者之嫌。这种教育理念下的学校性教育模式“试图采取价值中立、客观与合乎科学的态度,试图把性当作与道德无关的话题来讨论。认为只要能为双方的健康与安全负责即可,至于非婚姻关系的是否道德则不是学校考虑的范畴。”[2]痛定思痛,面对与日俱增的性危机,“性是个人自由”的教育理念和以为安全阀的安全性性教育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安全套并不安全;艾滋病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性自由不单单是无关他人痛痒的个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吸毒、暴力、家庭解体也都不再被人们认为是单纯的社会问题,他们都与道德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所以为青少年施予道德与伦理教育的性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公民性教育的首选理念。由美国宗教团体一贯主张的“性纯洁”即“禁欲性性教育”,以“性是道德问题”为主导理念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有力地回应了“性是个人自由”的理念,在部分地区的学校公民性教育中取得成功之后,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在全国推广。特别是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编写的《全国性教育综合大纲》的出台及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并由克林顿总统签字实施的美国新的社会福利改革法案,使禁欲性性教育模式更加深入人心。美国政府投巨资资助“禁欲性”性教育,为实现性教育理念向“性是道德问题”的伟大转变推波助澜。由于“道德核心”理念下禁欲性性教育模式过分强调婚前的童贞,夸大了婚前的负面影响,在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中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使人们对这种教育模式产生了怀疑。虽然,“禁欲性性教育模式”极端化倾向造成的性教育失败已经暴露出来,但“性是道德问题”的理念毋庸置疑。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托马斯•里科纳(Thomas Lickona)提出以“品德”为基础的综合性性教育模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他认为性首先是一个道德问题,他与一个人的责任、义务紧密相关。不负责任的不仅会影响到自己和与之相关的人,更会深刻地影响社会,应该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人们应该为自己的造成的一切后果负责[3]。安全性性教育没有为孩子们提供涉及是非善恶的性道德指导而被人们认为是不负责任的误导。性教育应该与公民的品德和人格教育息息相关。正如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道德的成熟走在性成熟的前面”,成熟的道德意味着“尊重和责任,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宇宙万物,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社会承担起责任,在此基础上培养一系列美德如尊敬、诚实、公正等,最终达到个人、社会、家庭三者的和谐。”[4]只有培养公民成熟的人格,才是有效预防艾滋病、避免少女早孕及种种性危机问题的突破口。“以人格为基础的性教育对未婚青少年来说是医学意义上安全、道德上负责的唯一选择”,所以“以人格为基础的性教育必须把对孩子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当作重要目标。”[5] 美国性健康医学研究所也认为不仅是一种医学知识,更是与公民个人品格紧密相关的价值观问题,性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青少年的责任意识、义务感、尊重等一些核心道德伦理观的培养上。在“性是道德问题”这一教育理念支撑下,以品格为基础的综合性的性教育模式应成为性教育的主导模式,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以“人格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青春期性教育课程,以促进学生保持婚前的童贞,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价值、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形成尊重、自尊、节制、责任、忠诚、义务等健康良好的性道德。

目前,虽然在“民主、自由”的美国文化氛围熏陶下“性是个人自由”的理念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但“性是道德问题”的理念更深入人心,成为当前美国学校公民性教育的主导理念,引领着美国学校公民性教育的潮流。

2.2 安全性性教育模式与唯禁欲性性教育模式的博弈之争

性教育理念的转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模式的变革。纵观美国公民性教育的历史,本着一切为了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初衷,其教育模式在不断地探索中发展变化,受国家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时期性教育模式各具特色,但其发展却呈现出一条明显脉络――公民性教育中品格凸现程度而引起的禁欲性性教育模式(abstinence-only sex education)与安全性性教育模式(survey sex education)的博弈之争。在“性是你们的自由,但你们要采取安全措施”的安全式性教育理念倡导下,美国的学校实行的是以“”为预防工具的安全性性教育模式。尤其是二战后,美国社会一度掀起了“性解放、性自由”的高潮,使得安全性性教育模式中性知识的教育比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占有更大的比重,也使安全性性教育的教育重心更加扭曲,如何避免未婚早孕和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成为公民性教育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也将性知识的教育尤其是如何避孕、预防艾滋病教育置于这种性教育模式中的首要位置,从而使这种性教育模式中的道德教育成分严重削弱,此时的性教育完全成为性自由理念下的有预防措施保护的“安全性性教育”。但这种安全式的性教育并不安全,性自由造成的性危机仍然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定。这种安全性性教育模式被冠以“比较安全性性教育”的名称,也使性教育中性道德的教育再度推入人们的视野。面对严峻的社会问题,美国政府开始着手推广以性道德主导下的禁欲性性教育模式(纯洁性性教育),使得以美国保守势力和宗教团体为代表的右翼势力一直提倡的以“性道德教育为重心”的禁欲性性教育模式重见天日,并很快得到联邦政府的基金资助,占据性教育模式的上风。1999年由美国性健康医学研究所推出的《性与人格教育全国指南》(National Guidelines for Sexuality and Character Education)作为禁欲性性教育模式的指导纲要将性道德教育置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更加重要的位置。这种教育模式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性戒指所能给社会和个人健康带来的益处,使学生对婚前产生羞耻感,最终达到减少青少年所引起的社会问题。”[6]这种性教育模式在其实施过程中,道德教育的成分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使性教育中的性道德教育走向了极端。他们甚至认为对在校学生讲授性知识、性而忽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会诱使青少年去过早体验性生活,是对学生不当的教唆,并反对在学校中给学生讲授系统的性知识,强调婚前的性纯洁。

但是禁欲性性教育模式得到很多民众和机构的支持、政府巨额资金的扶持并不意味着这种性教育模式会引领美国性教育的潮流,其它的性教育模式就此销声匿迹。因为唯禁欲性性教育过分强调禁欲,夸大了婚前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功。其实“安全性性教育模式”和“唯禁欲性性教育模式”代表了美国性教育中的两个极端,在这两种模式的博弈之争中,一直退居幕后的以“禁欲和安全预防”相结合综合性性教育模式(comprehensive sex education)开始登上性教育的舞台。综合性性教育模式是涉及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三方面的全面而又综合的性教育模式,旨在向学生传授性生理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形成学生正确的性态度和价值判断。它的核心理念是在认同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存在不同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交给学生全面客观的性知识,培养他们自律和理性选择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独立走进民主社会做好准备[7]。综合性性教育模式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根本理念,更多地从个人利益出发追求个人的天赋权力、强调个人的自由和选择。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这种性教育的模式得到美国许多教育机构和个人的支持。这种教育模式并不认为堕胎是道德问题,而是将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堕胎认为是女性在怀孕后自愿终止妊娠的个人权利。人们崇尚性自由、追求性满足的欲望与性道德教育对人一些不合道德规范的的约束形成矛盾。这种教育模式取得了应有的成效,但公民性道德败坏的问题仍未解决。近来,由于以上模式各自暴露出的缺陷,美国社会更推崇的是强调道德品性教育的“以品性为主的综合性性教育模式”。这种性教育模式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兼顾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讲授的更全面地综合性性教育模式。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安全性性教育模式”与“唯禁欲性性教育模式”的博弈之争,其实成为性道德教育与性生理知识教育谁占据更大比率的对垒,这种争论仍将长期存在。但以公民的品性教育为基础的综合性性教育模式无疑更完美一些。

2.3 初步形成了以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公民性教育合力

美国的公民教育可谓无处不有,性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受到其影响也无处不在,尤其是以品性为基础的性教育更是渗透在公民生活的时时、事事中。据有关调查显示对孩子性教育最具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父母)、学校(同伴)、社区、教会组织、大众媒体(以电视为主)。家庭是孩子接受性教育的最初和最长久的场所,也是养成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形成孩子良好品德的最佳场所。家长作为孩子的性教育的第一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学校作为孩子性教育的第二个重要的场所,其威力不言而喻。学校的课程开设、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同伴的影响及教师的榜样示范都对青少年性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深刻,特别是媒体的不负责任的误导,对青少年的性教育负面影响更大。在公民性教育的最初阶段,性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并配合社会上的一些讲座,学校没有开设性教育课程,教育力量极其薄弱。后来,随着性教育进入学校公民课程教育体系,公民性教育的主阵地由家庭转向了学校,学校成为公民性教育的中坚力量。而各种社会问题的凸现更加彰显了公民性教育问题的紧迫感,这就要求社区发挥其应有的力量,以弥补家庭和学校教育力量的不足。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委员会(Sex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简称SIECUS)成为公民性教育中社会力量的典范,为公民的性教育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社区中的公民性教育咨询和服务机构也成为公民性教育的重要力量。从前面的论述中已有所见。大部分学校从中学就开设系统的性教育课程,并将伦理和道德教育放在性教育的优先地位。有的学校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有的学校还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性教育,共同商讨孩子的性教育问题。此外,医学界、性教育部门、宗教团体、大众传媒均在性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性教育已成为公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社会已初步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公民性教育合力。

3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中性教育发展趋势展望

汹涌而至的全球化潮流给美国的公民性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正如里科纳所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暴力犯罪;越来越多的不诚实;不断增长的对长辈的不尊敬;同伴仇视;从幼儿园到大学普遍存在的偏见;越来越弱化的职业道德水平;性早熟;越来越自我中心和不断衰微的公民责任;越来越多的自损行为;道德文盲”[8]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得今后美国公民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公民道德和公民责任的培养。随着以“反色情、反吸毒、反暴力、反艾滋病”为主题的品性教育成为美国公民教育发展的趋势,今后,美国学校中的公民性教育的主导理念仍将会是“性是道德问题”。培养青少年高尚的性道德、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以养成良好的品格是其今后的发展方向。美国公民的性教育在大致经历了“反对性”、“性自由”和与“安全”、“禁欲”的发展后,在公民品性教育主导下的综合性性教育模式会更加受到人们的推崇。性教育的实施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通力合作仍将是美国学校公民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后,公民的性教育将尽可能早的进行,幼儿园将普遍开设性教育,为孩子以后的性教育打下基础。而具备一定性专业知识的师资将是公民性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今后美国学校的公民性教育方面由心理学家和性教育专家举行的专题训练将会成为所有教师的必修科目。

参考文献

1 朱琪.美国性教育的历史性转折[J].中国性科学,2000,(3):4.

2、4 杨素萍.从安全到“性纯洁”――论美国性教育策略的变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6):48,50.

3、5 Lickona,T. “Sex, Character And the College Culture: The Neglected Issue”, in Institute On College Student Values. Fed.1998.

6 蒋凌燕.当代美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两大模式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7):56.

7 Janice M. Irvine, Talk About Sex: The Battles Over Sex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25.转引自蒋凌燕.当代美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两大模式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