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范例6篇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范文1

关键词:城镇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146 ― 03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瑰丽多姿,古朴生动,有着鲜活的艺术特色和根植于民间的顽强艺术生命力。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经历近千年的传承古朴悠远。在新社会环境的变革之下,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们在欣赏少数民族宝贵文化艺术的同时,感慨艺术传承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新时代生活环境的变革对根植于传统生活环境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城镇化建设让原始村镇消失,机械化大生产改变了传统劳作模式。研究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传统脉络,熟悉现代社会化建设的步伐,让传统与现代协调统一和谐发展下去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途径,维护少数民族文化根植的土壤,让少数民族文化瑰宝世代传承。

一、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传统

齐齐哈尔市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民族大家园,自古以来齐齐哈尔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区,随着清政府加强黑龙江地区管辖,齐齐哈尔市的边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逐渐显现,大量戍边军队,南方流士进入到齐齐哈尔,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合同一家的民族大家庭。据统计,齐齐哈尔地区共有3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26.9万人,其中齐齐哈尔市管辖下有梅里斯区达斡尔自治区、富裕县三家子和扎龙满族聚居区、克东县名山和讷河市全胜乡朝鲜族聚居区、讷河市鄂温克族聚居区、富裕县登科友谊民族乡柯尔克孜族聚居区。全市共十个民族乡镇,八十三个少数民族村。新中国建立以后,曾经生活贫苦的少数民族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他们用歌声舞蹈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方式来表达对新生活的无限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下,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在各类大型民族文艺展演上,齐齐哈尔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歌舞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和观众的好评。

齐齐哈尔地区生活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这些民族的祖先大多过着游牧生活,有语言无文字,是典型的北部游牧民族后裔。在他们的生活中音乐和舞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节日中少数民族同胞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感受节日带来的喜悦,用最直接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表达内心幸福愉快的情感。家庭聚会中,人们同样用歌声舞蹈感恩亲情,美酒佳肴合着歌舞声声,家庭氛围热闹欢乐。北方民族热辣宽广的胸怀,也在这歌声舞蹈中,让人有真切的感受。

传承多年的生活方式,古老的庆祝方式流传至今,依靠的是强大的家庭力量,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二、城镇化的具体实施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是缩小城镇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一项重要的国计民生工程。《2016-2020中国城镇化率增长预测报告》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将稳步推进,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五年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曾经人们熟悉的乡村已经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化劳作的农田和集中生活区域的小型城镇。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力不断进步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这是历史的洪流在推进着城市建设的进步。人们为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欢欣鼓舞,但同时它的变化对传统产生了冲击。传统的生产方式所衍生出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是经过漫长历史积淀的,它根植于传统的生活环境,滋养于自然的生活状态,一代代流传下来。时代变迁,桑海桑田,当我们的生活方式发展改变,怎样保护历史传统文化,@是摆在少数民族同胞和学者面前的课题。

三、民族音乐舞蹈的发展途径

城镇化建设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文化传承应该怎样做?我们要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并且积极运用现代社会有力的各种契机,将优秀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统传承、发展下去。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齐齐哈尔市政府对本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工作高度重视,齐齐哈尔市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城市的魅力在于他得天独厚独特的自然资源,浓厚的文化氛围、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较高的市民文化素养,齐齐哈尔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独立立法权的十八个大型城市之一,这为城市文化建设,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保护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运用立法优势,可以积极有效地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保护工作。政府牵头,地方文化部门认真对待,对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事业展开积极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工作。齐齐哈尔有市级民资文化馆,组织齐齐哈尔各区县民间团体开展活动,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区文化馆主抓达斡尔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活动,协作研究者与艺术传承人密切配合,展开有效艺术成果整理保护工作。乡镇级民族文化站有10个,文化站工作人员对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人进行记录管理,齐齐哈尔市共计32人,还有少数民族文艺骨干人员均登记在册,常规性组织相关文化交流活动。

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为了弘扬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使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活动成为一种常态。开展了达斡尔族“库木勒节”、“ 抹黑节”、回族“尔代节”以及朝鲜族“花甲礼”家庭庆祝活动等。多渠道地鼓励创作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精品。在文献研究上有《满语研究通论》、史诗舞蹈《达斡尔人》、文学作品《遥远的钟声》等。大力发掘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用传统的民族艺术文化为切入点,让更多的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传统民族文化,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

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应该继续保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竖起来,走出去,成为齐齐哈尔城市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2.开展文化研究保护工作

齐齐哈尔地区特殊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并且存在一定发掘保护研究的困难。比如,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这些少数民族艺术文化面临着失传的严重问题。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性,多年了传承下来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失传不仅仅是艺术的损失,更是这个民族消亡的预兆。

1986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在齐齐哈尔召开第二醚术年会,这是“学会”里程碑式的一届年会,形成“齐齐哈尔共识”定下“学会”研究体系与管理章程。从这届年会开始,对齐齐哈尔地区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研究逐渐走入学者的视野。

著名达斡尔族音乐家杨士清,对本民族音乐的整理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撰写的第一部达斡尔民歌集,发表了《达斡尔族民歌特点分析》等多篇研究性学术文章,让我们领略到达斡尔民歌的魅力。

中国音乐学院张天彤教授一直致力于达斡尔传统音乐研究,对达斡尔艺术进行了多次的田野调查,多次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艺术交流,研究成果展示,促进了不同地区达斡尔文化的相互交流学习。文化工作者与各地民间艺术家、歌曲和舞蹈传承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对各地区达斡尔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变迁、发展、传承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朝鲜族的音乐舞蹈传统更加悠久丰富,齐齐哈尔甘南县文化馆对朝鲜族传统舞蹈“碟子舞”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整理,并且申请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李顺花、车元梅是碟子舞的文化传承人,在他们的指导下,朝鲜传统舞蹈依然焕发着现代艺术魅力。

众多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艺术文化珍爱有加,他们自愿投身到本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给予他们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生活保障,保护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人,使他们能够专心从事自己热爱的民族艺术事业中。

3.学校教育传承工作

教育是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的传承方式是家庭传承,民族聚居区民间活动,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活方式在逐渐改变,必须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注重运用好学校教育对艺术传承的重要作用。

齐齐哈尔地区具有悠久的少数民族传统,在学校教育上各级领导部门非常重视。齐齐哈尔市有齐齐哈尔民族中学、齐齐哈尔朝鲜族中学、梅里斯区达斡尔族中学等少数民族学校,开设民族语言艺术课程,保留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促进民族文化文化发展。其中齐齐哈尔民族中学有蒙汉双语班,教授蒙古语言文字、朝鲜族中学为朝汉双语教学、梅里斯达斡尔中学少数课程进行达语授课。在保留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各级少数民族学校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渗透本民族艺术课程,学习演唱本民族歌曲,表演民族传统舞蹈。运用好学校艺术教学阵地,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热爱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为成为艺术文化传承者做准备。

齐齐哈尔地区综合性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对所在地区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研究投入了大量精力。依靠地缘优势,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多名教师一直在从事达斡尔音乐舞蹈的研究整理工作。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学院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研究者,已故的达斡尔族音乐家何今生先生,在达斡尔音乐的研究和创作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学院设立了研究生层次“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二级学科方向,师生共同致力于达斡尔音乐舞蹈艺术的研究工作。在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教学中,设置达斡尔音乐的相关课程,促进学生对达斡尔音乐文化的学习研究,并且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达斡尔音乐文化”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齐齐哈尔大学培养了大量少数民族音乐人才,这些具备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的教师,将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知识传播下去,将他们的研究精神延续下去,对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作用。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展演中齐齐哈尔大学与齐齐哈尔戏剧院合作的《达斡尔人》荣获表演金奖等十一项大奖。2014年齐齐哈尔大学组织创编的民族歌舞《阳光下的达斡尔人》专场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展示了教学研究、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的优秀成果。

4.民间文化活动新途径

齐齐哈尔地区民族特色鲜明,运用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开展民进文化活动。齐齐哈尔有少数民族常态化的一系列节日庆祝活动,达斡尔族“库木勒节”、“抹黑节”、回族“尔代节”和朝鲜族“花甲礼”家庭庆祝活动等。

齐齐哈尔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也应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以展示的机会。特别是在各级学校中,组织展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级赛事,调动年青一代学习展示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积极性。

齐齐哈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每到旅游季节都会有大量游客来到齐齐哈尔一览北国风光。将旅游活动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相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有一个契机,达到了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掘整理,应该让优秀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展示在人们面前,使少数民族彰显民族风格,让民族文化大放异彩,树立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性,构建民族文化信心。

5.社会力量征集,拓宽资金来源

少数民族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研究整理保护工作仅仅靠政府的支持,或许不能尽善尽美的全部承载下来。在中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拓宽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保护的资金渠道十分必要,我们应重视民间力量对传统艺术文化保护的作用。

全国性的企业和地方性优质企业,可以借助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来扩大企业宣传,找到企业与艺术文化发展的双赢。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研究工作,开展各类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可以寻求企业的支持。

注重民间力量的支持。热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各类民间组织群体,也是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齐齐哈尔“菲燕舞蹈”学校创作的一些舞蹈,在舞蹈创作编排上,将本地区少数民族艺术元素融入其中,作品艺术感强,在各类展演中收到一致好评。

6.大力宣传传统民族音乐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植于北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生活气息。这个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各类宣传手段,会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摆脱城镇化带来的发展瓶颈,拓宽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平台。

齐齐哈尔市拥有各级文化馆、文化站,这是展示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前沿阵地,利用好各类资源,对优质文化进行展示展出,让更多人了解北方特色民族艺术。

少数民族艺术中音乐和舞蹈占的比重非常大,是少数民族生活艺术的展现,面对城镇化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冲击,我们可以选择现代化科技手段,将经典作品完整保留下来,比如建立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影音库,使其得以永久的保存。

宝贵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遗产,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不但要深入挖掘研究,更要展示在世界面前。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网站,宣传传统艺术,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艺术,爱上纯真质朴的少数民族艺术。

城镇化建设是历史的洪流,是中国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标志。顺应时代的潮流,利用各类有利资源,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将会得到更有利的保护和发展。利用好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契机,让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继续扎根在这片肥沃的黑土。

〔参 考 文 献〕

〔1〕桑德诺瓦.横看成岭侧成峰〔J〕.中国音乐, 2009,(01):61-71.

〔2〕郑丽丽.论黑龙江省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1):

156-163.

〔3〕张天彤,李秀明.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复兴喝彩〔J〕.中国音乐,2013,(04):178-184.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范文2

关键词:动画艺术设计;传统元素;应用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联系日渐增多,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加深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探究也为我国动画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对外来的创作技巧以及多种艺术手法要不断的吸收融合,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动画作品。实践表明,动画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对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提升动画作品的观赏性以及感染力。

一、动画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意义

动画艺术的设计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地位,传统文化元素乃是动画创作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动画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若想在世界动画艺术设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展现出我国动画作品的独特之处。在动画艺术设计过程中引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使人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还可以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魅力。众所周知,我们是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形形的多个方面。而这些文化元素是我国动画艺术设计素材的源泉,是动画作品创作源源不断的保障。随着世界文化大团结的推进,文化对动画设计的影响逐渐引起设计师们的重视,在我国动画作品中引入传统文化,对艺术作品的设计品质和设计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迎来了良好契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动画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引进传统文化元素,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动画作品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在推进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动画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前进,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想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建立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发展模式。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动画艺术设计快速发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艺术设计中,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使观众在欣赏动画作品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传播。

(三)是展现中国动画作品特色魅力的关键。动画艺术设计起源于国外,后被引进到中国,动画设计师想让动画设计在中国生根发芽,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但就目前的情况来开,我国动画设计水平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不过我国有着丰富且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是美、日等国无法匹敌的,因此在动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动画品牌,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动画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丰富,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应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探究,使其适应时展的需求,使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断向前迈进。

(一)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在动画角色服饰设计中应用较多,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法,是传统文化艺术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例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图案、铜鼓装饰图案都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纹样,将其应用到动画艺术设计的人物服饰造型中,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传承了民族文化特色。我国很多本土动画设计师在动画角色的创作过程中应用了传统图案纹样,增强了人物造型的特色,突出了鲜明的艺术效果,提升了动画作品的整体美感。

(二)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形式了独特的风格,是动画艺术设计发展中重要的参考元素,对动画艺术设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动画创作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这些传统的民间文化蕴含丰富的生活气息,是社会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恰当运用,将增强动画创作的乡土气息。民间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动画艺术设计的发展。

(三)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与生活环境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动画场景设计是动画艺术设计中不可获取的部分,其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使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加剧情的感染力。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是动画场景设计的重要参考元素,例如《凯尔经的秘密》整个作品中民族特色浓厚,动画场景的设计依靠民族装饰性来完成,使整个作品的感染力大大提升。结合民族元素以及装饰性风格在动画场景的设计中意义重大,既可以增加动画作品的整体美感,也可以使民族特色在动画作品中得到传播。

三、结语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动画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世界范围内也将兴起一场动画革命,为了突出我国动画作品的特色,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是十分必要的。而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就是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精髓。因此,在新形势下构建以民族文化特征为导向的国产动画是中国动画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动画设计师要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有足够的认识,能够真正的理解其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作用,提升我国动画作品的市场竞争力,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我国动画产业与传统文化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赛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0,(07).

[2]李晶晶.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的融合[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1).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范文3

关键词:哈密传统文化艺术;维吾尔族女性;影响

哈密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是新疆通向中国内地的要道,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哈密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少、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哈密地区地处敦煌与吐鲁番之间,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使哈密成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汇的地方。作为新疆“东大门”,具有发展民族旅游的优势条件。这里是新疆唯一横跨天山的地方,处于汉族聚居地与西域少数民族区域的交汇地带,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因而,哈密的维吾尔族传统文化艺术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而处在中原与西域文化艺术交汇地带的哈密维吾尔族女性也展现了她与其他地区维吾尔族女性的不同之处:在伊吾木卡姆传承中鼓手全部是女性,其歌手也占多数。哈密女性意识的觉醒不仅源自于哈密独特的生态环境,更多地受当地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

一、自然文化环境对哈密维吾尔族女性的影响

哈密,古称昆莫,汉代属伊吾卢,唐为伊州,宋入于回纥,元为蒙古贵族威武王(后改封肃王)世袭封地。所谓哈密卫政权机构,始设于永乐四年(1406),明朝在此封王置卫,目的在于迎护朝使,统领诸番,屏蔽西陲。历史上的哈密厅,是中国清代甘肃省所辖的一个厅,后改属新疆省,其地大致相当于今新疆哈密市、伊吾县一带。[1]哈密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因而成为不同民族聚居活动的栖息地,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明。在哈密地区最早活动的古代部落和民族,主要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西戎、塞人。从公元前20世纪开始,先后有多种民族在这块绿洲上生活过。据我国人类学学者研究,距今三四千年前,生活在哈密的以东方蒙古人种为主体。根据科学检验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3285年左右,哈密曾是东西方两大人种的汇集地,但以东方人种为主体。[2]哈密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公社。这类公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母系氏族公社有着明显的联系。随着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妇女和男子在生产地位上发生了变化,使母系氏族社会逐渐为父系氏族社会所代替。哈密是中西交通要道,也是古代民族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由于自然、社会或战争的原因,一些种族、民族迁来后又迁出,而部分留下来与后来迁来的种族、民族融合同化,成为新的民族,形成哈密古代史上复杂的民族成分和居民关系。目前,哈密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哈密市和伊吾县。哈密地处祖国东大门,处于文化交汇地,历来都是多宗教、多民族共存的地区。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哈密人开放的处事态度、开明的为人之道和艺术上兼容并蓄,并化为我用的创造之路。这些都对哈密女性意识的觉醒铺平了道路。因而,哈密维吾尔族女性在现实生活中享有更多的独立空间,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获得社会广泛的尊重与认同。

二、传统服饰刺绣艺术对哈密维吾尔族女性的影响

哈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传统服饰刺绣充分显示了维吾尔族女性技术娴熟、技艺精湛的艺术魅力,是哈密维吾尔族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也是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独特艺术形式,它体现了维吾尔族妇女在服装配饰、颜色搭配、刺绣印染等方面的独到眼光和艺术天分,洋溢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唐代时期,回鹘发展成为唐北部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回鹘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在与唐朝的密切交往中,回鹘的服饰文化一度被中原妇女所崇尚。回鹘衣装回鹘马,说的就是当时唐朝居民喜欢穿回鹘的衣服、骑回鹘的马,体现了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影响。胡舞流行后,成为人们主要娱乐方式。由于对胡舞的崇尚,民间妇女均以胡服、胡帽为美。哈密维吾尔族刺绣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伊斯兰文化为基础,吸收了多民族的传统图案和文化特色。它在刺绣工艺上吸收了汉民族的一些针法,图案受满族文化的影响,讲究寓意,已逐渐突破了伊斯兰文化的范围。哈密维吾尔族妇女很重视服饰的刺绣工艺,以其纷繁复杂的款式和精巧的刺绣而独具魅力。而勤劳的当地妇女一直把它当做服饰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加以发展和完善,使其成为维吾尔族普遍使用的独特的服饰装饰艺术形式。哈密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刺绣艺术图案不仅在题材上丰富多彩,而且色彩上鲜明饱满,针法质朴,至今仍是手工刺绣。“哈密维吾尔族刺绣艺术主要体现在服装和配饰,如:花帽、枕顶、头饰、袍服、坎肩、长裙、套裤、靴子,等。在历史的发展沿袭中,各民族文化的不断交融,使哈密维吾尔族民间刺绣工艺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多种风格、特色各异的刺绣手法。从艺术角度看,无论在造型、色彩、工艺上还是在图案纹样上,哈密地区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刺绣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也体现了民族的、时代的特有的文化特征。”[3]由于和汉族聚居区邻近,哈密维吾尔族服饰不仅具有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口味,而且又受到汉民族服饰的影响,在图案、花色上有了一些汉族服饰的元素,从而表现出与其他地区的维吾尔族服饰不尽相同,极具哈密服饰魅力。在表演伊吾木卡姆的时候,维吾尔族女性木卡姆其身穿这种有着汉族服饰元素的维吾尔族民族服装,为哈密木卡姆增色不少,成为哈密木卡姆的标志之一。哈密女性亦在这种服饰文化的影响下走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在哈密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三、伊吾木卡姆对哈密维吾尔族女性的影响

哈密伊吾木卡姆在维吾尔族木卡姆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地域特征,是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维吾尔族聚居区惯常由男性木卡姆传承和传播的情态不同,哈密地区伊吾县有着一群女性木卡姆在传承和传播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木卡姆。在哈密的伊吾县流行着另外一种木卡姆,即伊吾木卡姆,它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征。伊吾木卡姆不仅在曲调上不同于其他木卡姆,在演唱风格上也是独特的。与其他维吾尔族地区由男性木卡姆奇传承和表演的不同,哈密地区伊吾县有着一群女性木卡姆奇在传承和传播着属于她们自己世界的木卡姆。哈密伊吾木卡姆在演唱风格上是独特的,在全疆木卡姆表演中绝无仅有。表演时除一人拿哈密艾吉克琴外,全是妇女来演唱,主要在1—2名艾捷克手和7—8名女鼓手陪伴下共同演唱。[4]伊吾木卡姆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日常的生活和劳作中,因为哈密地处山区,女性和男性一样每天都要下地务农劳动。因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当地的婚礼以及节日气氛都需要女鼓手来活跃。在一次哈密的实地调研中,我们前往大家公认唱的最好的淖毛湖镇木卡姆奇家做客。一进家门,感受到维吾尔族一个共通点,无论南疆北疆东疆,待客之道是一样的,非常热情,非常注重礼仪,永远只想着一定要客人高兴,客人高兴,维吾尔族人就高兴,他们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吃的拿出来招待。一边吃着奶奶准备的美食,一边倾听她诉说心灵。女鼓手的地位和认知度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族群中也有了更高的威望。目前,邀请女鼓手去婚礼表演的人们也越来越多,虽然名义上不收费,可人们为了请女鼓手去婚礼上表演,已出现许多的高价邀约。没有一定要男性或女性做家务,而是谁早下班谁就做,这样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儿。哈密木卡姆传承逐步由女性承担的现实,在岁月长河里唤醒了维吾尔女性意识的复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男女平等的观念。我们在与人们的交谈中,她们谈到哈密与喀什地区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女性的地位不同。不是说这里女性很强势,而是男女基本平等。而与个别维吾尔族男性聊天,他们也表示:在看到路上的南疆夫妻中,由女方抱着孩子的情景是他们无法理解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哈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艺术因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及文化背景而大放异彩。东西文化长期在哈密这片热土上交流、沉积,使得这里的文化逐渐丰富、厚实。处在中原与西域文化艺术交汇地带的哈密维吾尔族女性也女性意识超前,在家庭分工、社会地位、生活习俗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展现了她们与其他地区维吾尔族女性的不同之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艺术的殿堂中,她们独领,风头无人能及,在伊吾木卡姆传承中以女性特有的音色、嗓音及天赋的节奏感传递着美,展现了伊吾木卡姆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让人们领略到维吾尔族女性的魅人的女人风情。哈密女性意识的觉醒不仅源自于哈密独特的生态环境,更多地受当地的文化艺术的影响。结语哈密维吾尔族女性依附于本土文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于世,不仅维吾尔族女性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可撼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哈密木卡姆班社中展现的风采引人瞩目,本文只是调查了其生活的环境和文化空间,还需要继续进一步去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期许让哈密女性木卡姆奇在她们自己的土地上,吸收自己的养分自然生长,为伊吾木卡姆的传承行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国防.明初的哈密及其王族——兼评《剑桥中国明代史》的相关部分[J].西域研究,1999,2(2):32-37.

[2]魏东.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M].吉林大学.2009.

[3]王萍,陈文福.哈密地区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刺绣艺术探析[J].学园.2011,5(5):41-42.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范文4

【关键词】侗歌艺术;审美化生存;价值归位;歌师精神

【作 者】张泽忠,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宁,530006,韦芳,广西钦州学院讲师,钦州,535000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1-0134-007

The survival of art and regain the spirit of the singing masters Dong song Field of the immediate transmission of existence

Zhang Zezhong,Wei Fang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the artistic survive style which singing as a meaning of entertainment in the Dong community has increasingly desalted. Therefore,the singing masters called the “living state”warehouse of the Dong song assum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on how to realiz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Dong song artistic heritage field.However,the conceptandextention of the traditional,folk new, scholarly and other types of singers has already changed as well asthestate of singers’daily life as the result of the cultural market-based operations and benefit maximzation and other incentiv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artistic heritage field with a fairly modern pattern. Thus it continue to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heathy development of the Dong song’s artistic heritage field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at calling upon the traditional, folk new, scholarly and other types of singers to regain the spirit of the singers to convert to the classics and sanctity of the Dong song’s “Raising Heart”, that is to draw “the most respected singer”to focus on the loftiness,sanctity and value homing of the singers’spirit of “Raising Heart”. This is regarded as the topic containds meanings of modernity related the choice “disenchantment”and “re-enchantment”.

Keyword: Art of the Dong song;aesthetic survival;value homing;regain the spirit of the singing masters

一、传承场域衍化与艺术化生存的日趋淡化

侗族主要聚居在湘黔三省(区)毗邻地带,族源为骆越,系古代百越民族的后裔。歌唱是侗族重要的乐生手段,踩堂“哆耶”④(侗语:duol yies ;国际音标: th 323jiε33。下同)、琵琶歌、芦笙踩堂、侗戏等是侗族艺术化生存的主要方式。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别具一格的审美生存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譬如会唱侗歌(尤其是侗族大歌和琵琶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中年妇女领着一群十二、三岁女孩挨家挨户唱“嘎来油”(al lal wuh / a55l323yu11,一种多声部大歌),如今杳无踪迹;盛大的“三月三”花炮节,男女青年含情脉脉的真情对歌已不多见;月堂屋、火塘边以歌传情的动人情景亦寥寥无几。想要重温传统侗族艺术化生存美梦,必须参加人为的(非自发性民俗活动)比如有组织的旅游黄金周活动。市场化操作,侗歌艺术只作一种供他者观赏(以盈利为目的)的样式“表演式”地存活下来。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以及缘此而获得精神上愉悦和满足的传统审美生存方式,已经淡化或变异,以致到过侗乡参观的外国学者也发出了“侗歌还会再唱吗?”的疑问。形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朱慧珍在《民族审美文化》中作如是分析:一是外出打工潮的影响。即大部分青年人和一部分中年人外出打工,村子里留下的多是一些老年人和拖儿带女的妇女,侗族歌舞艺术在青年中难以传承;二是主流文化的冲击。如今电影,电视,卡拉Ok,录音,录像深入侗乡,娱乐形式多种多样。不少侗族民众(尤其是侗族青年)对外来艺术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去接纳,对传统艺术则不以为然,处于弱势的侗族艺术逐渐退居次要地位。有位美国学者考察侗族地区后这样描述侗寨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冲突问题,或者说以他的书写方式参与了问题的讨论:

鼓楼这种大型木建筑是侗族村寨的传统中心。如果说唱歌是侗族的生命之源的话,鼓楼便是他们的组织心脏。这鼓楼如今还在使用,但只是用来开村委会和唱卡拉OK了。就我了解到的情况,这些活动是要收费的。除个别例子外,少数民族的“现代”都市化生活方式越是突出,其族群自身的独特传统就体现得越少。事情基本取决于所居住的村寨与公路的远近。在这样的格局下,距离越远,就越贫穷,同时也就越传统。⑤

贵州省从江县小黄寨是侗族大歌之乡,中国音乐学院有位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小黄寨侗族音乐调查报告――兼论小黄寨侗族音乐的生态环境》中亦提出过类似的问题:

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进入侗乡到达小黄,所途径的村寨在经济上是越走越穷,而在传统音乐上却越走越丰富。起点与终点在经济和文化上决不是内部的微小差异,而是完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极大反差,这对于音乐学研究者和任何文化工作者、政府决策者而言都是不能忽视的。⑥

两位学者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考察结论却惊人相似:贫穷的地方,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丰富的地方,相对贫穷,即愈是远离物质,其精神程度愈高,而经济学意义的物质愈低下。这种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境况,已成为不可避讳的事实。面对这种经济发展、生态文化保护与发展相矛盾的现状,如何使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化发展同步,是当前侗族地区必须解决的问题。

无可否认,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这是摆在每个民族面前的首要问题,对于经济相对滞后的侗族来说更是如此。经济发展了,可以为民族的审美生存提供物质基础。经济落后,即便是审美的生存也只能停留在比较低级的或者原始的阶段。因此,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社会转型期,侗族也应和其他民族一样利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发展经济,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应予以强调的是,高度的物质文明并不等于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不能以牺牲民族生态文化,破坏诗意的生存来片面的强调发展经济,而应当通过经济发展途径去促进民族生态文化的繁荣,去提升一个民族诗意生存方式的品位。在侗族地区,各方人士已经关注和思考着这个问题;而侗歌艺术的传承人(歌师、歌者与受众)则以实践方式去探索这个问题,他们主动担当起该以何种姿态去传承这一诗意栖居方式的历史重任。尤其是歌师,传统社会里是文化精英,是侗歌的“活态”仓库,是侗歌艺术传承场域时空聚合要素的核心,于今,依然是“活态”仓库的管理者、保护者,当然是侗歌艺术传承场域的主体担当者。他们的主动性依然是推动侗歌传承场域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动因。因而,转型期侗歌艺术传承场域发生变化、传统艺术化生存方式日趋淡化,歌师的主体性地位及生存状态发生怎样的位移和变化,以及经典性歌论“养心”论缘何遭遇挑战,侗族社会应予以关注。

二、歌师类型及其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

歌师是传承场域中当之无愧的精英,在民间尤其受人敬重。侗歌传唱:“十二种花朵哪种最艳红/十二种树木哪种最有用/十二种骨头哪种最重沉/十二种师傅哪种最受人欢迎敬重/十二种花朵山茶花最艳红/十二种树木杉树最有用/十二种骨头龙骨最重沉/十二种师傅歌师最受人欢迎敬重”。⑦歌师之所以受人敬重,首先从何为歌师谈起。歌师在民间又被称为“歌师傅”,侗语称“桑嘎”(xiangh gal,国际音标: xiaη4455,下同),“xiangh”(或“sangh”)意为“匠”,“gal”为“歌”,以“xiangh”起头的类似的词还有“xiangh meix,xiaη44mεi31”(木匠)、“xiangh haic,xiaη44hai11”(鞋匠)、“xiangh nyaenc,xiaη44ηэn11”(银匠)等,指的是某一类拥有某方面技能且水平较高的人群,“xiangh gal”可以直译为“歌匠”,指熟练的侗歌演唱者。因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歌师,指是在唱歌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是演唱侗歌的精英。

然而田野调查发现,关于歌师还有其它涵义,且其概念内涵正在变动和衍化中。换言之,歌师的概念内涵既有确定性一面,也有不确定性一面。从20多位采访对象的回答中,似乎可以得出完美的传统侗族歌师形象: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会唱很多歌;会创作新歌;教有徒弟;得到群众公认。第一点强调的是歌师“匠”的本质;第二点强调的是歌师乃“歌之源头”的特殊地位;第三点强调的是歌师在侗歌传承渠道或链条中应尽的义务;第四点强调歌师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因为没有社会认可,歌师的演唱、创作能力不能得到承认,自然也就无人去跟他学歌,歌师也就不成其为歌师。调查个案表明,实际情况与这不尽相符。

2004年7至8月间,调查组成员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田野调查时,曾统计过独峒寨和牙寨歌师的数量,得到民众认可的歌师加起来约20多位,其中一部分只会唱歌不会编歌的,还有一部分只会编歌“不会唱歌”(指不擅长演唱者)。调查组成员曾寻访过吴富先歌师,民众介绍吴富先老歌师时称赞他“是一位真正的歌师”。那么是什么使众人公认吴富先是“真正的歌师”呢?原因很简单:他在本地能使用芦笙谱记录芦笙曲调,他还会创编新侗歌。吴富先用一种简单易学的记谱方法将芦笙的曲调记录下来,因而获得歌师的称号。看得出来,关于歌师的涵义已经超出了意义范围,而扩大到音乐去了。另外一例是,曾任独峒乡长的吴天益也被人称为歌师。他既不会唱歌也不会编歌,却是一个侗族文化通。可见,歌师的涵义在这里已延伸和扩展到文化范围。关于是否带徒弟,也非必要因素。如女歌师杨区面没有教过徒弟,也被称为歌师。由此可以认定,只要在某方面具有突出成就,就会被公众认定为歌师。可见歌师是得到群众认可的侗文化的传播者,他可能是侗歌演唱的佼佼者,也可能是侗歌创新的源头,也可能是侗歌传承的纽带或承担者。

根据以上的界定,我们把歌师的涵义补充、扩展后可以分成以下三个类型:

1、传统型歌师

传统型歌师其特征是以口耳相传为传承方式,以“养心”为演唱目的,以传统的民俗活动为演唱场合。传统型歌师,多是传统社会培养出来的,他们遵从传统的侗歌理念,认定口耳相传是最好的传承方式,秉承侗族传统歌论“饭养身/歌养心”的宗旨,以“养心”为唱歌、传歌的终极目标。他们传授侗歌的方式较为固定化、程式化。

当今,在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中,人们仍可以看到传统型歌师活跃的身影,他们作为侗族传统社会的文化人和精英受到尊敬。目前,这一类歌师年纪较大,人数正在锐减;他们称得上是传统侗歌的宝库和蓄存者,人们应尽快将宝库里的财宝挖掘和转移出来,这对于当今的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构有裨益。

2、民间新型歌师

新型歌师大多来自民间,其特点是正当青壮年,经历改革开放的洗礼,思想比较灵活,对市场经济规律和演唱市场运作有所了解,并积极地投身到侗歌市场化和侗歌改革发展中去。这一类型的代表较多,如:石敏帽、石志运和吴金敏等。

以上几位歌师尽管学识水平、社会地位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即都试图将侗歌艺术作为文化资源推向市场,推向外部世界。

新型歌师与传统歌师其特点不同,区别如下:

第一,表演或展演场所不同。传统歌师多在火堂屋或鼓楼里演唱,现代型歌师则多在舞台上表演及展演,或通过音像制品传播侗歌艺术。

第二,演唱的曲目不同。传统的曲目被新型歌师重新筛选、调整和改编,依照受众的要求以及审美趣味的变化,主要以“嘎唆”(侗语:al suoh,a55suo44,声音歌,大歌的一种,类似美声演唱的歌,如大歌精品《蝉歌》)和情歌占据演唱市场,其它歌种不在新型歌师的视野之内,因此相对落没。

第三,表演或展演的目的不同。过去表演或展演的目的譬如大歌旨在娱神、娱人,或旨在文化传承及传播,如今则加入更多的经济功利目的。

第四,歌师的生存状态不同。传统歌师唱歌时是歌师,平时则是一个普通劳动者。新型歌师趋向于以唱歌为业,以一个职业演唱者的身份参与到演唱队伍中去,在表演、展演过程中求生存。然而这只是一种趋向,因为完全靠唱歌维持生活的歌师为数不多。但把唱歌当作重要谋生手段,已被民众所接受。

3、学者型歌师

如前所述,歌师即是侗歌艺术的“蓄存者”、“演唱者”和“传播者”,他们既是传统传承场域的核心性要素,又是传承场域时空聚合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主体。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在现代语境下,我们完全可以将歌师尤其是学者型的歌师的活动范围及其活动能量,扩大至远离侗歌本土环境的场域来认识。譬如可以把大学里的教授,研究所里的研究员、国内外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以及网络版主称之为歌师。这些教授、学者、专家、网络版主活跃在学术界,不仅致力于研究侗歌艺术,还致力于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力所能及地推动侗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文化传承为终极目标。代表人物有:张勇、杨宗福和邓敏文。

此外,近年来,年轻学者所主持的“侗人网”、“侗族风情网”等网络,借用现代讯息及媒介手段传播侗歌,劲头极其强盛,深受欢迎;而这些网络版主,大都自称“鼓楼歌师”,其活动能量为人称道,一般都以最快速度、第一时间把关涉侗歌艺术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如“侗族人论坛”版主梁波、“黔东南凯里网”版主姚光银,是这股力量的领军者和佼佼者。“网络作业”时,课题调查组成员在“鼓楼歌师”们主持的论坛搜到大量的信息。譬如,关于“侗族姑娘吴慧想把大歌唱给世界听”的具有当下启示意义的信息,就来自梁波主持的“影音视听”栏目。据统计,热心网上传播侗歌艺术的有较大影响的网络版主,有吴跃军、吴树平、姚光银、梁波、银汉、吴景军、侯啬等。

上述文化传承人,有的是音乐人士,有的连基本乐理知识都欠缺,他们不一定亲自上台演唱,也不一定亲自去教授侗歌,但是在他们的倡导和努力之下,侗歌有了更好的发展,因此,他们算是现代转型期的优秀歌师。

以上分类可以看出,现代转型期,歌师的概念内涵,已经发生变化。民间新型歌师和学者型歌师,尽管两者同属文化传承人中的精英,但所精之处不尽相同。民间新型歌师除了精于本民族的歌谣文化,还精于市场操作,其发展趋势有可能成为新时期歌师与经纪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学者型歌师精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精于学识却不一定精于表演或展演,歌师在这里已经脱离了“匠”这一技术层面的限定或界定。另外,学者型歌师与政府官员联系密切,往往能影响侗歌艺术传承场域现代转型的整体格局或发展趋向。

三、歌师的生存状态、价值归位与精神皈依

歌师的生存状态可以分为两部分:日常生存状态和精神生存状态。日常生存状态,指歌师在表演、展演活动以外的物质生活状态;精神生存状态,指歌师在表演、展演活动中的精神生活状态。两者相互影响,互为渗透,共同构成了歌师的生命生存状态。

经典性歌论――“养心”论,可以用来概括传统歌师的日常生存状态和精神生存状态。首先来看歌师的日常生存状态――“饭养身”。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代表,歌师日常生活与普通民众没有什么区别。课题组成员在采访过程中问及这一问题时,歌师们总是笑呵呵地摆摆手,大都说没什么不同。传统社会里,尽管歌师是民族文化传承队伍中的精英和代表,但他们却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生活着,同样上山打柴,下田劳动,参与村寨事务,没有任何特权,只有在发生与歌谣艺术有关联的民俗活动时,才在角色上转换为一个演唱者、引领者或指导者。歌师们认为这种角色转换行为有如惯性式的自然,并不会以此作为获得某种特权的条件。相反,歌师们意识到自己具有特殊的能力因而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如表演、展演的义务,传歌的义务,教歌的义务,等等。那么,歌师与普通劳动者的区别在哪里呢?调查发现,歌师与普通劳动者的区别除了歌唱技艺的高低之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拥有歌师精神。所谓歌师精神,指歌师比普通民众更专注于以歌“养心”。我们知道,侗歌艺术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歌,而学歌是必须以兴趣为基础的,因此,歌师首先要对以歌“养心”有浓厚的兴趣,以及把唱歌看成是生命状态中的“唱心头”。譬如唱歌环节和编歌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全身心投入的钻研精神。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歌师,需要一种比普通人更为狂热的对歌谣艺术的热爱精神和献身精神;而传歌环节,歌师所付出的则是一种纯粹性的义务劳动。可见,歌师精神,实际上是一种“生命在场”的精神,具体表现就是一种刻苦钻研、责无旁贷和无私付出生命能量的精神。由此,“歌养心”的神圣性和崇高性特征在歌师精神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表现。

看得出来,侗族社会里,歌师精神是侗歌艺术本身提出的要求,歌师学歌、唱歌、编歌、传歌过程中,由于濡化及涵化的作用歌师精神自然得到培植、育化得到不断地强化。可以这么说,歌师精神因其深刻的文化原因,或者说侗歌艺术自身蕴含一种使人产生精神愉悦的魅力,再加上社会意识层面上对侗歌艺术的特殊性功用的需要,两相结合,必然培养出诸如歌师(包括受众在内)对侗歌艺术的浓厚兴趣和爱好,民族传统文化亦因此得以继承和传播。实际上,传统社会里的族群成员一旦加入歌师这一行列,自然嗜歌如命和对侗歌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歌师之所愿意为侗族歌艺做出牺牲的一个重要原因。课题组成员在黔东南侗寨采访晚寨时,曾与歌师吴家兴讨论过这个问题,吴老歌师认为“唱歌这种东西你会越唱越有兴趣,越唱越了解其中的意思,越了解越唱得好,就像杨月艳,一开始她也不懂,后来就越来越懂了,唱得也越来越好了。”⑧吴家兴强调的是,侗歌艺术已成为歌师杨月艳生命中的有机部分。可见,侗歌艺术对人的精神净化作用是极其凸显的,因为当受众的“心”在受到净化时,歌师的“心”同时受到净化,而且歌师首先是被净化的人,才以纯净的心灵去唱好歌,否则就无法以歌去净化他人。正因为侗歌艺术有这样的净化,歌师的精神境界才日臻神圣和崇高。由此,歌师才理所当然地受到尊重和崇拜成为族群共同体的精神领袖。这正是“唱心头”和“歌养心”的经典性和深刻性所在。

然而,现代转型期,歌师的日常生存状态和精神生存状态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歌师在这变化过程中如何主动、恰当地加以调适以适应新形势,即如何重拾专注于以歌“养心”的歌师精神,皈依“十二种花朵山茶花最艳红/十二种树木杉树最有用/十二种骨头龙骨最重沉/十二种师傅歌师最受人欢迎敬重”所具有的神圣性与崇高性,这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因为,当现代化和市场化实实在在地在侗寨山乡成为现实时,作为民族文化传承队伍中的歌师首当其冲,面临的挑战及道义担当更为直接和沉重。据考察,现实语境下,歌师主动调适而采取的策略不尽相同,走的路子大体有两条。一条是市场化的路子,另一条是学者化的路子。市场化的路子,指传统歌师在接触市场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时,主动将侗歌艺术转化为文化产品推向市场。这是一条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市场化路子,必然对歌师的日常生存状态和精神生存状态产生根本性影响。从市场型歌师的日常生存状态来看,歌师极有可能或成为专职的演唱者、艺术家,或成为侗歌艺术表演、展演场域的策划者及经纪人。目前,侗歌艺术的产业化市场尽管尚未完全秩序化和完善成熟,专职歌手为数不多,但已明显看出这种强劲势头和趋势。调查资料表明,较为活跃的歌师表演、展演年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的一半以上,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农民,摇身变成侗歌艺术产业市场的操作手和演唱话语权的拥有者,此时,“唱侗歌”(唱出的侗歌显然已淡化了“养心”之内涵)成为他们日常生存的重要部分,他们在日常生存状态上譬如物质拥有及经济收入,与普通民众拉开了距离。日常生存状态的改变,相应地引发精神生存状态的改变,侗歌精神注重“唱心头”原则和社会公益原则,此时已为利益驱动原则和市场原则所替代。从精神生存层面上来看,“唱侗歌”已变为赚钱的工具和谋生的手段。有学者指出,歌师作为侗歌艺术传承场域的主体一旦迷离于现实,以功利性为目的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歌师精神已不再神圣和崇高,这无疑是一种对侗歌艺术的“养心”精神的疏离与背叛。然而,人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一方面新型歌师所经由的路子,无可厚非,是现实社会变革的必须,另一方面,现代语境下,疏离与背叛歌师精神,似乎成为必然。

另一种情况是,与市场化相比,学者型歌师走的是一条推崇歌师精神的回归之路。一些有识之士立志将自我民族文化遗存之精髓――侗歌艺术的“养心”精神――弘扬光大。学者型歌师虽然不直接参与表演、展演活动,但从精神生存层面上来说,他们时时刻刻在关注侗歌艺术的现实处境。某种意义上,学者型歌师的精神状态更具有歌师精神品质及特质。他们对侗歌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民族传统文化遗存大都能作高屋建瓴的把握与理解,往往能以一种更为宽阔的胸襟和生命在场方式,为歌唱文化和侗歌艺术的繁荣、创新做奉献。因而,不管是从日常生存状态来看,还是从精神生存状态来看,学者型歌师同传统歌师一样,在传承场域中,一如既往地、更为执著地坚守经典性歌论“饭养身/歌养心”的神圣性和崇高性,他们始终是文化传承场域的主体和精英,成为侗歌艺术得以继承、流布的中坚力量。

概而言之,“养心”论的经典性和深刻性在于她从情感本体、生命意蕴和对宇宙世界的体验与认识的意义上,一方面确立了侗歌艺术的诗学理念及品质和品格,另一方面,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向往诗意人生和崇尚艺术化审美生存的精神向度。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们已看到以“养心”论为内在品质、品格及价值核心的侗歌艺术及其传承场域模式在向现代传播渠道多样性演进过程中,经受了震荡,产生了嬗变和裂变。变异的突出特征是: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口传心授”程式性模式与现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相碰撞或抵悟,一方面以歌“养心”的价值理念遭遇纷至沓来的现代性观念的撞击和挤压,侗歌艺术传承人(歌师、歌者与受众)陷入了迷惑和茫然。具体表现为传承主体(歌师)归位和站队的错乱,传统型歌师、民间精英型歌师、学者型歌师、政府意志型歌师,虽然“各就各位”,却各有各的做法,各唱各的调,一时殊途难以同归。有守望神圣性的,有崇尚世俗性的,有标举精英性的,有青睐民间性的,其情形是,各方神圣各显神通,各展身手,为了利益最大化而制造伪歌俗的,为部门政绩和形象工程而唱颂歌的(此类歌师较少顾及歌俗的人文蕴涵及文化生境),为侗歌生存境遇奔走呼号的(此类人歌师一般没有调整好心态,似乎不愿意面对现实,甚至一味斥责现代性及转型期出现的新生事物)。总之,人们认为,现代转型期,侗歌艺术及其传承场域模式如何得以传承和保护,无现成秩序可言,无文化伦理可遵循。为此,有学者指出,由于当前经典性歌论(“养心”论)的价值内涵的迷失与遮蔽,侗歌艺术的规整性、制约性品质品格亦面临着重新定位以及“祛魅”与“复魅”的抉择性问题。“祛魅”乃指世界失去了诗性魅力,“祛魅”的原由,人们以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以理性为工具来改造世界、控制自然,世界被程序化、符号化和功利化,世界因此失去神性、诗意性和审美意义,人自身的存在也出了毛病,终日奔波劳碌,“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⑨“复魅”乃指人们以“诗意地栖居”相召唤,并以此理念为旗帜,试图寻回心灵的安顿和栖息。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即出于对侗歌艺术的规整性、制约性品质及品格面临重新定位和“祛魅”与“复魅”的抉择问题的讨论,我们把艺术化生存方式的淡化与歌师的精神皈依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梳理和分析。换言之,反思“祛魅”与“复魅”问题,呼请传统型、民间新型、学者型等类型歌师重拾歌师精神,皈依侗歌“养心”论的经典性和神圣性,即提请“最受人尊重的歌师”⑩如何实现“专注于以歌‘养心’”的歌师精神的崇高性、神圣性和价值归位,为转型期侗歌艺术传承场域的健康发展继续发挥主体性作用,这乃是一个关乎“祛魅”与“复魅”的抉择性问题及颇具现代性启示意义的话题。

注释:

① ⑩侗歌传唱:“十二种花朵哪种最艳红/十二种树木哪种最有用/十二种骨头哪种最重沉/十二种师傅哪种最受人欢迎敬重/十二种花朵山茶花最艳红/十二种树木杉树最有用/十二种骨头龙骨最重沉/十二种师傅歌师最受人欢迎敬重”。参见杨通山、蒙光朝、过伟、郑光松编:《侗族民歌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2月,第29页。

② “养心”,侗族经典性歌论。《嘎捞堂》(即《进堂歌•饭养身来歌养心》等侗歌传唱:(侗语)Oux xih sangx xenp , gal sangx sais;ou31 bi44saη314 n55 sai323。即:“人不吃饭/活不长/人不唱歌/心不欢/饭养身来/歌养心/要我戒歌/实在难”,杨志一等主编:《侗歌三百首》,北京:民族出版,2002年8月。

③ “祛魅”,乃指世界失去了诗性魅力。“祛魅”的原由,人们以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以理性为工具来改造世界、控制自然,世界被程序化、符号化和功利化,世界因此失去神性、诗意性和审美意义,人自身的存在也出了毛病,终日奔波劳碌,“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清]王夫之语。参见凌继尧著:《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294-295页)。“复魅”,乃指人们以“诗意地栖居”相召唤,并以此理念为旗帜,试图寻回心灵的安顿和栖息。――作者注

④ “哆耶”,亦称踩堂“哆耶”,是一种源于人类原始社会早期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样式。参见侗族文学史编写组编:《侗族文学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12月,第28页。

⑤ [美]Daniel•B著,徐新建译:《侗歌还会再唱吗?―― 贵州榕江考察记》,载《风雨桥》,2000年,第2期。

⑥ 邓敏文主持:www . dong people . org (侗人网),“侗人快讯”,2000年7月7日。

⑦《十二种师傅哪种最受欢迎敬重》,参见杨通山、蒙光朝、过伟、郑光松编:《侗族民歌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2月,第29页。

⑧据2004年8月采访贵州黎平县寨篙镇晚寨歌师吴家兴录音整理。

⑨[清]王夫之语。引自凌继尧著:《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294-295页。

参考文献:

[1][英]奈杰尔•拉波特 乔安那•奥弗林著,鲍雯妍 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

[2] 侗族文学史编写组编:《侗族文学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12

[3] 王少如、沈晓红译:《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与厄本对话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2

[4] 杨通山、蒙光朝、过伟、郑光松编:《侗族民歌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2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范文5

关键词:陕西;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我国传统民居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各地的传统民居因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的不同,以丰富多样的形态向世人展示着传统民居建筑的自身魅力。陕西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区域,其传统建筑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化,具有不同的时代背景与地域文化特色,传统民居也是如此。多类型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人文历史环境促使陕西传统民居建筑不仅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更体现出了各自优点。

1.陕西传统民居区域性风格的成因

陕西自古被称为三秦大地,由南向北依次为陕南、关中与陕北。地势总体特点为南北高,中间低,且从西向东倾斜。整个陕西境内的地形丰富多样,北为黄土高原,中有关中平原,南为秦巴山地。气候也因秦岭山脉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气候条件,南部气候温和湿润,物种资源丰富,北部则气候干燥、冬冷夏热。而中部四季分明。又因陕西各地区不同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以及各地区民风民俗与生活习性上的不同。使得各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差异也就相对较大。

2.陕西传统民居院落的类型

与北京四合院、徽派民居、云南一颗印相比,一提及陕西民居,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陕北的窑洞民居。殊不知窑洞民居只是陕西民居的一种。陕西传统民居院落根据其自身形态差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陕北的窑洞民居院落,这一类型的民居主要集中在陕西的延安与榆林地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利用当地的地势在山体一侧挖洞建造窑洞,或是在较为平整的地面上建造成窑洞民居院落。就其类型可分为靠崖式、明箍式以及下沉式窑洞民居院落。(2)关中地区的合院式民居院落。关中地区地势较为平整,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美誉。在关中地区最为多见的民居院落就是合院式的民居院落,关中传统民居院落的建筑形态中较为突出的是“窄院式”四合院。而“房子偏偏盖”的单坡屋面式“厦房”更是关中传统民居中最具特色的代表[1]。因此,长方形的院子居多,院墙或是房屋的墙体建造的较高,就形成了高墙窄院的院落特点。(3)“四水归堂”式的陕南天井合院民居,此类民居多位于陕南地形地貌较为宽敞平整的地带,其类型有三合院式、四合院式等,最具有特点的便是前店后宅式的天井院落。前店后宅式天井院落,前面为商铺,摆放各种类型的商品供来去的商客进行交易,而商铺后则是供主人居住的私人空间。这类型的民居,常以多户民居院落沿街道相连,构成古镇或古街道。

3.陕西传统民居院落特征

3.1陕北窑洞式民居院落

窑洞民居院落多集中在陕北和关中北部,其形态分为三种,靠着山崖修建的窑居院落,平整的地带修建的明箍式的窑居院落和向地面深挖而建的地坑式窑居院落。陕北窑洞民居院落整体给人大气、粗犷、浑厚的感受,窑居建筑中没有过于复杂的建筑装饰,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类民居更注重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陕北窑洞民居院落多采用四面围合的方式,如果是靠着山体的窑居院落,则是三面围合较多。窑居院落选址多为背山面水,这就较好的满足了院落的采光与通风。院内多采用当地所谓的明五暗四六厢房的布局形式,中间是院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场所,多用来休息和晾晒谷物等。窑居建筑沿着中轴线布置,轴线上端为五间的上房,用以老人和长辈居住的房间。上房的东西两侧各设两房并向后退,旧时常用来作仆人的房间,现多为杂物间、卫生间或做饲养家畜所用。上房的对面则为相同间数的下房,供仆人居住。而轴线两侧为对称的三间的厢房。厢房供晚辈居住。窑居建筑中装饰多为石雕和木雕。石雕多采用当地的砂岩雕刻,题材丰富,造型多样。而木雕则相对较少,主要体现在门窗中。

3.2关中合院式民居院落

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院落多为高墙窄院。其民居院落选址多为平坦开阔的地带,并充分考虑采光和通风。普通百姓家多为三合院,即正房和两侧厢房围合拼合成的三合院;较为富裕的人或官宦人家则是四合院,即正房,两侧厢房和街房(倒座)。院落的布局严格的遵从传统的宗法等级观念和礼制,礼制其本质是体现一种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正是这种秩序,使民居的型制具有了明显的等级制度[2]。可以观察到民居明确的轴线和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民居房屋的面宽、进深以及民居单体开间都较为讲究。和多数传统民居院落相似,入口设门房,关中多数地区也称其为倒座,对面则是上房。沿轴线两侧分别为东西厢房。而屋顶半边盖的厢房也成为了关中民居的一大特色。一些地区有钱或是官宦人家的院落多设两进院落,局部还有多进院落。按照传统等级观念和礼制,上房供神位或祖先牌位,上房左右两侧则是长辈起居所用,若上房设二层,则多为未过门的女子居住。其他晚辈住东西厢房,两进以上的院落设有厅房,厅房为会客所用,下房供仆人所用。

关中传统民居多采用抬梁式结构,砖石围合。民居院落内的建筑多带有雕饰,特别是在一些官宦和富商人家,雕刻彩绘就更加的精美。石雕、木雕和砖雕在关中传统民居中均有体现。是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装饰。石雕多呈现在柱础、石鼓、门枕石、石狮等建筑构件上;木雕多呈现在门窗、门帘架、雀替等结构构件上;砖雕多呈现在屋脊、墀头、照壁等构件上。三雕题材丰富,雕刻精美,更加衬托出关中民居的特点,并与民居建筑较好的融为一体。

3.3陕南天井式民居院落

陕南位于秦岭以南,因地接多省的地理因素,自古多受各省多元文化的影响,因此,传统民居的风格兼南北之特色。又因气候温润多雨,天井民居院落就成了陕南民居院落的主要类型。陕南天井民居选址多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传统民居多采用背山面水的形式。陕南传统民居院落的空间在组织中,是以天井为整个民居院落的中心位置,通过天井周围房间的围合创造共享性的交流空间 [5]。由此便知,天井是陕南民居院落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陕南夏秋多雨且潮湿,因此天井就也就被赋予了采光、排水、通风换气的重要作用。民居院落中的天井大小也各不相同。

较为富有或在当地德高望重之人的宅院大于常人家宅,天井也就较大。少数区域的天井民居还有二进,三进的天井宅院,甚至是并联的二进天井宅院,因此院内天井就不单只有一个。而寻常百姓家的天井则相对较小。

陕南天井民居院落的建筑平面布局继承了我国传统民居的方式,以中轴线对称,建筑的屋身与屋顶相连,围合形成天井院。轴线上下分别是上房(正房)和下房(街房),两侧厢房则沿轴线相向而设。民居院内各建筑的高度为上高下底、正高侧低。在家庭里,长辈亦然是住上房,晚辈则住在两侧厢房,仆人住下房,如果天井院位于街道两侧,则下房会用来做店铺,这就形成了前店后宅式的天井民居。

陕南天井民居屋顶多采用“硬山顶”,在汉中等地因受巴蜀文化的影响较深,采用悬山顶式屋顶。就民居建筑材料而言,安康地区,民居建筑一般多为砖木结构;汉中及商洛等地,则多用夯土与木结构相结合,民居山墙多为穿斗式结构。而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先民在建造房屋时,将民居两侧的山墙修的高于屋面,形成所谓的封火山墙或马头墙。在古街与古镇中,一家家院落相连,两家共用一面山墙,高低不同的马头墙就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陕西传统民居院落的价值

4.1存在价值

陕西传统民居院落以其多样的形态展现着自身所独有的魅力。即有粗犷浑厚的黄土窑居院落建筑,又有高墙宅院的合院建筑,还有处处体现着浓厚生活味的天井民居院落。不同类型的民居建筑较好的体现了陕西各地区传统民居院落的建筑文化、居住文化、宗教文化、民风民俗、建筑艺术、礼制思想,以及使用与审美价值。近些年来,对于陕西传统民居院落的研究也越发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重视。并且,各地的民用建筑也不断的借鉴传统民居的建筑元素。可见陕西传统民居院落对于我国传统民居,对于乡土文化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4.2审美价值

陕西传统民居院落发展至今天,更包容纳了陕西民间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陕西各地区先民多样的生活样貌、审美与艺术创造的情趣与能力[4]。陕西传统民居院落因地域文化与建筑形态的差异,所展现着不同的建筑与艺术的形态,不论是从建筑的院落空间布局,民居建筑的形制与结构,还是民居院落的建筑构件与细节的装饰,都体现着较高的工艺。因此,陕西传统民居院落的建筑艺术、门窗艺术、雕刻艺术以及室内居住空间的装饰都体现了自身较高的艺术欣赏性和审美价值。

5.结论

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发展,陕西传统民居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发展为不同类型的传统民居院落。从秦巴山区的天井民居至关中平原的合院民居,最后到黄土高原的窑洞民居,陕西传统民居以丰富多样的形态向世人展示了陕西传统民居的特征,也展示了三秦大地厚重且独具魅力的历史和文化。因此,陕西传统民居院落是中华民居的瑰宝,是不可或缺的民居建筑元素。

参考文献

[1][4]李琰君.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M].科学出版社. 2011.06.

[2] 朱向东,马军鹏. 中国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及其型制初探[J].山西建筑. 2002.01,Vol.28(1).2002.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范文6

1.利用传统节日,丰富社区文化教育载体

农民一般喜好自己的一些传统节日,而西方的洋节日在农村未必有市场,所以不妨抓住农民普遍重视的春节、元宵节、国庆节、中秋节等进行一些符合农民口味的文化庆典活动,如传统的舞龙舞狮、钱棍、大头娃娃、狮子滚绣球,还有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立蛋比赛、吃“五黄”等。通过开展这些传统民俗活动,既能联络村民之间的感情,活跃节日气氛,又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继承与创新。其实节日庆典在一定意义上是农民对世界、人生的一种认知方式,是农民生存智慧和人生经验的体现,也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所以如何利用好各种节日庆典活动,扩大群众的参与面,提高群众的积极性,丰富社区市民的文化生活,对于农村社区教育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挖掘区域性文化,加深社区文化教育的底蕴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民风民俗说到底就是不同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农村社区相对城市社区区域性更大、更散,各种传统观念和传统文化特色也各不相同,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点和优势,这正是开展农村社区文化教育的基础。江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吴建军说,作为一个农民,他所喜欢的文化一定是在内容上表现其喜怒哀乐、形式上符合其审美情趣、在潜意识里暗合其文化心理的文化,而土生土长的带着一方灵气的传统文化最能体现这些要求。白岘乡境内竹资源丰富,“虚心文雅、高风亮节”的竹精神在这里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为了弘扬竹文化,白岘乡社区教育中心每年都要开展竹文化节。文化节活动丰富多彩,不仅有社区市制品的交流展示,社区书画爱好者关于竹的书画展览,还有“弘扬竹文化,低碳我先行”主题文艺晚会,社区内学校、企业、单位积极参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努力营造“虚心谦和”的德育氛围、“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氛围、“品行高洁、与人为善”的人际氛围“、乐善好施”的助人氛围,使村民处处受到竹文化的熏陶,形成了民风淳朴、和谐友善的人文环境。语言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甚至特定区域文化特征可以在该区域的方言习惯中得到充分体现。长兴县白岘乡位于苏浙皖三省的交界处,常住人口只有一万左右,可是当地却有独特的方言,已被收录于长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岘乡社区教育中心为了这一文化遗产能绵延不绝,今年4月份举行了方言民间故事大讲赛,每个社区都选派选手,讲当地的民间故事,绵柔的口音,铿锵的语调,饶有韵味的叙述方式,把当地民间故事讲得津津有味,不仅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者的参与,连县政协文史馆的同志听后都赞不绝口,当地很多方言故事都被收录于《长兴县民间故事》一书中。

3.开发民间艺术,丰富社区教育的形式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保护、传承好一些优秀的民间艺术样式,特别是一些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对农村社区文化教育的影响深远。例如白岘社区的“十番锣鼓”,早在2008年,传承启动仪式就在乡社区教育中心举行。启动仪式上,85岁非遗传承人俞炳如向社区市民详细介绍了十番锣鼓的由来,并接受了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证书,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内学校颁发特别聘书,聘请其定期到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带徒传帮接代。现在白岘乡每个社区的十番锣鼓队都各具特色,每周都有练习表演活动,每有大型活动,十番锣鼓必不可少。十番锣鼓不仅走出了白岘,走出了长兴,还敲进了上海的世博会。其实,农民最渴望的是属于自己的文化娱乐样式。因此我们要大力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打造农村特色文化,使农村社区居民生活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使社区教育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

二、服务“农民”,把握农村社区文化教育的灵魂

农民是区域传统文化的直接承载者,农村社区文化教育也是为了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多研究农民的文化需求,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以文化为主导,重视社区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多年来白岘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扫盲教育、职业中专班、成人“双证制”高中班、成人大专班来提高社区成员学历层次,注重社区居民技能的培养,常年开设计算机、电工、焊工、花卉苗木、市场营销、蓄电池组装、汽车驾驶、社区服务、美容保健等相关培训,积极吸收农民参加学习培训。

1.借用文化墙,力求教育的直观性

浙江省长兴县从2010年开始大力推进魅力乡村建设,目前白岘乡已有五个行政村荣获了“中国魅力乡村”的殊荣。白岘乡以“魅力乡村”建设为契机,在建设魅力乡村过程中,每个社区都根据实际情况,修建各具特色的文化长廊,中间配以亭台楼榭作为市民休闲纳凉交流之地,文化长廊图文并茂的形式,起到耳濡目染的心理提示与教化作用。不仅如此,每个社区的墙体、桥栏、灯杆、绿地都会“说话”,为市民开启了一道道历史、文化、科技、道德之窗,成为社区居民随时随地可以享受的文化大餐。

2.依托文化社团,力求社区教育的持久性

社团管理是实现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的重要抓手与途径。在白岘乡,每个社区,都活跃着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那就是社区居民自觉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社团组织,由于这些社团根植于社区独特的文化土壤,是居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完全自愿组织开展起来的,因而长期以来,社区的许多文艺体育爱好者,自发组合到一起,开展秧歌、曲艺、歌舞、球类和类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他们活跃在农家小院、乡村广场等,娱人娱己,极大地满足和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做到既丰富多彩又健康向上,成为农民展示自己风采的平台。

3.开设文化大讲堂,提高社区教育的辐射力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白岘社区教育中心根据时事热点和群众感兴趣的话题,精心安排文化大讲堂的内容,每周都有新意,每月都有重点。如2013年四月:改革创新•中国梦系列;五月:生态环境•美丽白岘系列;六月:旅游•休闲文化系列;七月:军事•科学系列;八月:法律•经济系列;九月:教育•励志系列;十月:社会民生•农村政策法规系列等。社区教育中心聘请优秀专家、教师讲课,每次开课,都吸引了很多市民参与,累计听课群众达到2000多人次。文化大讲堂的开设,大大开拓了社区市民的视野,提高的大家的文明素质。

4.建设乡村大舞台,力求教育的娱乐性

随着“魅力乡村”建设的深入开展,目前白岘乡每个社区都建起了“乡村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村民们成了“明星”,他们或是邀请县城专业的文艺社团送戏下乡,或是自编自导自演,男女老少齐上阵,特别是夏天,形式多样的纳凉晚会常常是观众爆满,笑声不断。“乡村大舞台”也是各村社区广场舞、排舞集中展示的舞台,白岘社区中心仅2012年共举行排舞大赛4次,广场舞大赛6次,并多次荣获长兴县排舞和广场舞大赛一等奖。2012年白岘乡社区教育中心乡村大舞台“金秋十月”的文体活动展示还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过去一些村民晚上闲着无聊,沉迷于、酗酒、搞迷信活动,如今,每当农民们休闲之余,来“乡村大舞台”参与和观看文体活动成了他们最大的精神享受。

三、发展“农业”,注入农村社区文化教育的动力

农村社区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实用技术培训,让农民有一技之长

白岘社区教育中心根据当地的特色农业和农时特点,适时开展如白茶采摘、制作、施肥,毛竹林培养、冬笋培育,杨梅嫁接、吊瓜病虫害防治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满足农民的创业需求,灵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统筹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有效教育资源,聘请专家、能手到田间山头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对农民进行现场示范指导;带领有种、养殖意向的农民到德清、安吉、临安相关种、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实地请专家传经送宝、答疑解难。自2006年以来,乡社区教育中心联合乡农办、畜牧兽医站、林业站、农机站,以实用有效为原则,每年培训农民1000多人次,还通过科技咨询、技术承包、送科技进村入户,农民们学以致用,现在当地很多农民都创办了自己的种、养殖基地和企业,成了率先致富奔小康的典型。

2.发展文化产业,帮助农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