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研究范例6篇

教育信息化研究

教育信息化研究范文1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校长;领导力;信息技术

中D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72-02

1 引言

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是网络技术的时代。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教育部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指出学校应注重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信息化在学校的应用水平。我国学校执行校长负责制,因此,校长在学校的信息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 领导力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领导力是一种力量,领导在领导群众的同时也被群众的力量所影响。有学者对领导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领导力其实指的就是在愿景的实现过程中,领导对被领导人员以及一些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概念对领导力的特征予以突出:第一,领导力的目标是实现群体以及组织目标的愿景;第二,领导力并不是指某个人的个人能力,而是领导对其他人产生吸引或影响的能力。

对于领导力而言,信息化领导力是其一个子概念,它是对领导力概念的延伸。有学者将信息化的领导力定位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领导对追随者以及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并且不断为群体或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领军人物,校长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应不断提高其信息化领导力。

3 信息化视野与学校发展

迎合市场,主动变革 信息化社会给学校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校长所面对的是动态变化的领导环境,他们要在各项挑战来临之时抓住其中的机遇主动进行变革,维持教学秩序,不断对教学质量予以提高。这要求校长具备积极变革的思想,在教学工作中鼓励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否则,校长没有变革的这种理念,学校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阻碍。

积极寻找外部合作 学校不是独立的存在,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学校在发展中应加强与外部的合作,加快资源优化配置进程。学校应时常与政府及相关组织、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制订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明确办学方式,并不断扩充学校可利用的资源。

信息分享,有效沟通 沟通对学校的信息化愿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学校的信息化,要求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有效的沟通可以将沟通双方的壁垒予以打破,推动信息更好更快地实现交流,加快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4 信息化视野下全面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信息化既对行业的变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又对教育理念予以改变。在现阶段的教育工作中,校长并不参与教学,但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鼓励教师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校长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教师是否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应定义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校长及学校的领导者应精准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是一个组织,毋庸置疑,在制定学校的发展方向之时,不是校长一个人所能决定的,需要众多人的参与。但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校长应该起到带头作用,督促引导学校的正确定位,并鼓励教师参与到学校决策中来,充分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众人共同制定信息化的愿景,规划学校的发展方向。

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愿景 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愿景应该是条理清楚、逻辑分明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职员工应完成什么工作,细节工作应如何完成,从而通过内容的制定增加教师在工作中的职责感。鼓励他们在工作中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实现真正融合,使学校信息化处于一个更快速的建设进程中。不仅如此,信息化愿景还应被视作一个指路明灯,用于为学校的发展指明方向,对教职员工的参与予以充分支持,最大限度激发出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让学校的全体人员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信息化愿景的实现而努力。

增设教师培训内容 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改革应实现课程与信息的真正融合,教师需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信息化教育提供技术上的支撑,实现由传统教学向现代化教学的转变。如果教师只知道利用传统的方式开展教学而忽略了技术的变革,会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上增设教师的培训内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获取更高的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学校信息化愿景。

因此,校长应向教师提供数量更多且内容更加丰富的机会,在整体上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对于那些囿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提供机会给他们了解新的信息技术,打消他们对高新技术的顾虑,让其真正体会信息技术的便利性,进而坚定采取信息技术开展各项工作的决心;针对已经比较熟悉信息技术的教师,校长要对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其利用这些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通过新技术与传统教学的结合,营造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于课堂内部,组织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学习知识,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

校长本人提升信息素养 不同的校长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与基础水平,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利用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虽然部分校长知道信息技术的出现是时代的发展,应鼓励教师多利用高新技术,但是因为受到原有知识的影响,他们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因此,面临信息技术的到来,一些校长很难做出决断,对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校长在工作中除了应关注学校的整体学习环境、教学环节之外,还应增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了解信息技术最新以及最实用的内容,这样就能够在学校内形成一种示范作用。至于信息技术到底有没有提高教学质量,校长可以视实际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从而在开展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手段等,提升教学水平。

另外,校长在鼓励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同时,自己应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生活中以及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例如:使用文字软件处理工作,采用网络资源进行知识扩充,利用电子邮件跟教师进行沟通。这样不仅能提升校长的工作效率,而且能促进学校的信息化发展。

建立信息化管理团队 一个人并不能够完成学校的全部工作,因此,为了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予以完善,校长应有专门的管理团队辅助其进行管理。要建设信息化的学校,校长可以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团队,发挥组织的力量。在建设信息化团队过程中,校长应努力做到权力下放,授权给教师,让其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发扬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开展工作。在进行授权时,校长需特别注意的是要让团队成员掌握充足的信息,对多种信息与技能的掌握能够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学校要建设信息化院校,必然需要信息化团队的支撑,因此应积极引进技术人员,通过技术的改进,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使用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弈标.信息技术何以未能有效变革教育的框架分析:兼论技术变革教育的“社会变革中介论”[J].电化教育研究,

2012(2):12-15.

[2]张爽.学校变革中的校长领导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教育信息化研究范文2

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高校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了近20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分别是单机信息处理阶段,局域网信息处理阶段和校园网信息处理阶段[1]。大多数军队院校也都开发并使用了相应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基本能够满足各学校当前一般性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化管理和信息服务。但是,当前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关注和研究。

1.1对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与投入不足,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许多高校虽然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本科生教育管理和学科建设上,忽略了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投入,致使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投入不足。同时,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复杂性与灵活性,许多信息管理工作要比本科生教育管理复杂,实现信息化的难度更大。在校园网络化普及的今天,我们的一些信息管理工作仍然处于手工管理、单机分散管理与网络化管理并存的状态。如一些学校研究生的教学、成绩和课程安排仍然处于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人工编排研究生课表;教员的工作量审核还是依靠人工统计计算;办理研究生的成绩,还是要手工找到该生的各科成绩,才能制成成绩单等等。现有的研究生的各种数据信息难以在各级部门共享,许多数据需要反复重新录入。各级管理人员花费大量时间,整天忙于应付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效率低下,大大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2多头多级管理,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

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有许多不适宜信息化管理的因素,信息化管理要求严格规范的管理,协调一致的工作流程,这与我们管理部门中的一些“条块分割”的组织结构之间的利益相冲突[2]。研究生教育包括招生、培养、学位等主要环节,具体事务上包含了招生信息管理、研究生选课及成绩管理、学籍信息管理、论文答辩及学位信息上报、导师信息管理等等诸多比较繁杂的内容,同时,还需要提供许多数据为其他专项工作给予支撑。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同一批数据,在不同环节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招生的数据不能传递给培养,培养的数据不能传递给学位,每个环节都需要重新录入一遍研究生的信息,既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工作量,又容易产生差错。另外,系、学院和大学,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数据信息标准,或是每隔一段时间,上级部门需要的数据格式进行了调整,由此造成了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致使教育管理信息的纵向传输与横向交换很困难,给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诸多不便。

1.3软件开发水平不高,需求调整频繁,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目前各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状况大都令人堪忧,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各级管理部门根据自己工作业务需求,开发使用相对封闭的管理系统,无法实现上下级系统的兼容和管理人员、教员、学员的全员参与和数据的互操作。(2)信息管理软件由不同环节的管理部门开发,软件之间互相独立,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难以共享。(3)信息管理软件由不熟悉具体业务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由于对教育管理规律不熟悉,软件看上去不错但实用价值不大。由业务熟悉的非专业人员开发,虽然实用,但往往系统开发高度不够,在扩展和升级方面存在瓶颈。(4)由于管理人员的变更,原来的管理系统由于人员的调整或者教学改革培养模式的更新等原因,不能被新的管理人员使用,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2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全面优化和改造革新。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注定是一项长期的、多层次的、跨平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适应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必须要彻底转变管理观念,把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与信息化建设联系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信息化建设;将既对信息技术有深刻理解又有深厚教育理论根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放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岗位上来,将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与院校信息化建设统筹起来考虑和实施。

2.1制定并执行统一的信息标准

信息化建设要统一规划,软件系统要统一数据信息标准,做到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院校涉及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级组织应共同参与到信息标准的制定和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中来,如果可行,可在需求、流程脱密的情况下向社会招标,聘请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和技术开发人员,与学校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员、学员充分沟通,相互协作,将管理思想、服务需求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针对各院校自身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的实践情况,深入调研,综合分析,把研究生教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从招生开始,经历录取、课程学习、科研、学位评定、毕业等过程,其间许多信息是共享的,需要各个管理部门以信息传输为纽带,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互相支持和配合,实现管理的实质性突破。应多方征求各级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到信息标准的规范性、兼容性、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几个方面的问题[3]。要充分考虑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与其他信息化系统之间的移植和接口问题。尽量避免因功能需求定位不够准确而反复更改系统设计,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开发所带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损失。

2.2建立高校信息主管负责的管理体制,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

信息主管(ChiefInformationOfficer,CIO)是负责、筹划一个单位的信息管理活动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美国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入了CIO体制,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管,是相当于副校长级别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负责人[4]。我们可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在高校决策层引入CIO体制,建立高校信息主管职位和专业的信息技术部门,全面规划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大多设立了信息化建设的专门部门,主管人员大多是网管中心的主任,信息管理工作也主要是对校园网络的技术支持以及对教学、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的辅助,这样的定位使得信息管理工作很难上升到全局战略高度来统筹规划,实施推进。因此,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创新信息化管理体制,应积极探索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信息化建设部门或教学主管部门的事,需要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军队院校可以借鉴CIO体制,由相应主管教学和信息化的领导担任CIO职位,推动包括各个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在进行院校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将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整体规划中来,从而系统的解决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外部接口问题。

2.3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由“面向管理”向“面向服务”转变

目前,高校现有的管理系统重点面向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很少为导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功能和个性化功能。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导师和学生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军队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基本都是基于园区网或是内部机要网的,各项信息服务功能相对比较弱,如果不能适当增加信息服务内容或个性化功能,将大大限制其影响和使用。因此,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有必要由传统的“面向管理”向“面向服务”转变。管理信息化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要确保结构的开放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既要确保能够根据教员、学员的需求为其增加功能模块,如建立导师和研究生的个性化页面,使用户只要进入个性化页面就能看到所需的相关信息,进行网上选课、成绩查询、研究生个人信息查询,或者使用导师论坛和研究生论坛进行交流研讨,活跃学术气氛,拓宽师生双向交流渠道;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权限设置和安全认证,保障一般性信息交流、、查询和权限内的数据互操作,保证核心数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和信息服务的可扩展性。

2.4研究生教育改革对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

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进,对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基于信息化管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监控研究生培养环节,把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数据分析与决策机制,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多年来积累的海量数据信息,发现其中的规律,探索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科学的分析预测适合学校自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避免盲目跟风,将自身特点与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军队院校改革的宏观政策相结合,形成自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措施[5]。

3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研究范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研究综述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正在经历一次种重要的改革和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绩效评估也能将教育信息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效的反映,因此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受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将我国教育信息化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接下来本文就针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进行详细的研究[1]。

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概述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对教育信息化不断投入更多的资源,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现在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各级政府和部门不断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评价,通过采用绩效评估的方式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完善,同时怎样更好的找出我国影响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现阶段我国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2]。

一般情况下,教育信息化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同时大量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与科技研究过程中,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核心内容是的教学信息化。作为教育教学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通过对教学手段的科技化、教育传播的信息化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同时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也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的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对教育改革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全面的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要求,对深化我国的教育改革,全面落实和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育信息化绩效研究趋势

绩效评估作为教育信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开展绩效评估能够更加符合我国相关规定的基本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向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行学习,为我国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3]。

(一)加强对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在进行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绩效评估作为促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在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整体的思考过程中,指标体系不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将会对之后进行的绩效评估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阻碍作用。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不断加强对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和重视,逐步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教学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方向。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同时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省市都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更加符合实际的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和方案,经过这一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将更加走向标准化和科学化,今后的发展方向会更加广阔[4]。

(二)加强对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工作的结合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的过程中,我们要想更加全面的进步和发展,就要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做到完善的统一和结合。首先在进行教学信息化的绩效评估的过程中要对我国的现代教学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根据指标的反映情况掌握基本的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估的同时,要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不断对实际教育信息化的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其次在进行教育信息化的绩效评估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完善和优化。在进行量化和质性的评价过程中将两者更好的整合,能对今后的教育信息化的绩效评估产生更大的帮助作用[5]。

(三)加强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研究

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不断地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持,因此在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帮助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需要长时间发展的过程,在进行绩效评估的过程会不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完善而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在这样的前提和过程中,政府和国家不断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教育部门更应该对这项工作引起重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自身的发展。同时在对教学方式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大力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完善,不断将教学信息化绩效评估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提升和完善,帮助我国教学水平进行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加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只有不断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绩效评估和对相关工作的完善,我们才能更好的符合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进行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不断吸取外国先进的经验,对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提升和发展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通过本文对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和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帮助我国向更客观、科学和实用的方向进行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更加全面的进步和发展,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奠定更良好的基础,同时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 杨亮星,秦泗海,王国强等.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实证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12):111-115.

[2] 杨新磊.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以苏州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5,21(11):12-13.

[3] 陈巍巍,张雷,陈世平等.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研究现状分析[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48-51.

教育信息化研究范文4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1]。而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放上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学事业的第三支柱。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供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最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3]。纲要还从技术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三个方面,明确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

 

最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认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4]。规划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全面落实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

 

规划尤其认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2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使命与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纲要也强调,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重点着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形势下,高等教育信息化需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创新前沿的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和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一系列稳定可靠、低成本的高等教育云平台,建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和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一系列稳定可靠、低成本的高等教育云平台,建

设形成高等教育云环境。以此,服务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职能,发挥其支撑发展和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具体的,有如下四个部分:

 

(1)信息化支撑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构建高等教育的云基础平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环境,培养广大师生的自主和自由的学习能力;构建高等教育云资源平台,让广大师生能够自由的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构建高等教育云服务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2)信息化支撑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构建高等教育的云基础平台,打造高可用的科学计算环境,促进广大师生的科学研究创新;构建高等教育云资源平台,让广大师生能够自由的获取优质的科研资源;构建高等教育云服务平台,提升学校服务广大师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3)信息化支撑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高等教育云服务平台,提供高可用的教育管理服务和社会交互服务,促进教育思维方式转变和管理机制创新,保障广大师生的科学研究创新,并促进科学研究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4)信息化支撑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构造高等教育云基础平台,为文化传承提供高可用的云存储环境;构建高等教育云资源平台,共享优秀的文化资源;构建高等教育云服务平台,提供高可用的教育管理服务和社会交互服务,保障和丰富广大师生的社会文化交流,并促进文化传承的创新。

 

3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云平台

 

高等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形势下,需要充分整合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

 

3.1高等教育云基础平台构建高等教育云基础平台,需要整合各类信息

基础设施,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环境,帮助广大师生可以自由和自主的学习。首先,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自由学习,需要部署高可用的无线网络环境。其次,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可以自主的学习,需要建设一个高可用的网络教学平台。除此之外,还需要培养老师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们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同时,为了适应这种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增长,高等教育云基础平台还应当向广大师生提供各类信息化基础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和软件资源等等,让广大师生可以自由自主的学习,真正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环境。

 

构建高等教育云基础平台,需要打造一个高可用的科学计算环境,服务于广大师生的科学研究创新。《计算科学:确保美国竞争力》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突破将是大型计算科学所获得的成就,计算科学可以解决以前难以处理的或不能想象的问题。高可用的科学计算环境不仅要重视计算系统软件、硬件、数据采集和存储、可视化以及网络,而且要重视科学、工程以及人文学科算法和应用软件,以期形成一个计算科学的“生态系统”,大力服务广大师生的科学研究创新。

 

具体的,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信息化应用的层次也越来越有深度,这一切都对信息化基础资源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挑战。因此,构建高等教育云基础平台,应当充分应用各种自动化和虚拟化技术,整合已有各类基础资源,包括存储资源、CPU资源和网络资源等,实现资源自动的按需分配,提升资源服务的性能,提高服务的效率。

 

目前,虚拟化技术已经在北京大学的基础资源管理中广泛应用,整个电子校务环境中有大约250台虚拟机提供服务,约占所有服务器数的40%以上。接下来,北京大学计算中心还将进一步应用各项自动化和虚拟化技术,实现虚拟机的自动生成和资源的自动分配,推进云基础平台的建设。

 

3.2高等教育云资源平台

 

构建高等教育云资源平台,首先要开发整合各类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等;整合各类优质的科学研究资源,实验科研资源共享;搜集和保存各类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建设了各类资源平台,这些优质的信息化资产应当被充分利用,而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建设。因此,需要建设资源交换平台,突破已有资源平台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各类优质资源之间的交换、整合和共享。

 

结构化数据资源的交换主要有两种形式:数据库级和业务服务级。数据库级的资源交换主要是应用触发器、数据库复制等数据库技术和相关中间件技术,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这类交换方式效率高,但是有一定的技术局限,受数据库产品类型和版本的限制。业务服务级的资源交换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意义,主要是遵循一定的交换协议,如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学校信息互操作规范和教育数据交换协议等,按照通用的数据格式,设计和实现数据交换服务。

 

非结构化数据资源的共享访问是主要目的,交换则不一定是必须步骤。因此,需要建设统一的资源内容管理平台,按照统一的标准定义和定位各类非结构化资源,并且提供统一的内容访问服务和访问控制管理,最终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共享访问。

 

另外,构建高等教育云资源平台,还需要建设开发云资源服务。提供人性化和优质体验的云服务,帮助广大师生方便快捷的获取各类优质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和文化资源,感受云环境下的优质服务,促进广大师生的自主学习、科研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

 

3.3高等教育云服务平台

 

首先,需要建设云环境下的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推进电子校务平台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推动学校教育管理规范化和校务公开,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提升学校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管理的云服务平台,应当整合和开发各类教育管理服务,在管理流程优化以及规范的基础上,综合和统一各类教育管理服务,实现教育管理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教育管理的云服务平台,还应该在综合各类教育管理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各类教育管理模型的数据统计与信息挖掘,以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其次,需要建设云环境下的科学计算服务平台,提供高可用、高性能和高效率的云计算环境。按照报告[2]的建议,科学计算需要重视科学、工程以及人文学科算法和应用软件。因此,科学计算的云服务平台需要收集、建设并且提供丰富的算法服务和应用软件服务,以服务广大师生,增强高校科研创新的能力。

 

还需要打造一个高可用的人性化的交互服务平台,整合交互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帮助广大师生建立一个社会性网络。实现广大师生可以毫无障碍的随时随地交流学习经验和科研经验,以促进广大师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同时,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承创新。

 

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应当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原则,建设并且集成各种用户体验良好的服务。所谓用户体验良好,指的是内容关注突出、交互简单方便、界面友好亲切,即有用、易用和具有视觉吸引力。坚持这样的原则,能够保障用户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畅享云环境下的信息化服务,最终支撑高校整体各项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3.4统一标准和统一运维

 

统一标准和统一运维在云平台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统一标准是云资源平台建设的前提,必须统一标准,才能实现资源的交换和共享。统一标准同样也是云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统一标准下建设的云服务,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才能真正实现其服务的价值。

 

再者,云基础平台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基础资源的性能和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运维服务的效率;云资源平台和云服务平台的稳定运行同样需要统一运维的运行监控服务。总之,云平台的建设目的之一为了提供统一运维的效率,而统一运维的服务则保障了云平台的稳定可靠运行。

 

4小结

教育信息化研究范文5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管理;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C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4)02-0013-12

不少人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常常只停留在对教育手段、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信息化,忽视了学校管理层面的信息化。事实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教育管理的方式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教育信息化管理展示着一种既新鲜又不陌生的管理方式。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而为了实现规划目标、完成发展任务,“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中也特别针对“管理信息化”目标,计划开展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这是支撑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将建立国家和地方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并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这一举措足以证明“教育信息化管理”也是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时考虑的重要内容。

虽然在政策层面上得到充分重视。但也有众多基层教师抱怨信息化在管理方面没有什么效果,未能带来预期效益。姜涛等指出当前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4个问题:“硬”强“软”不强、“形”合“神”不合、“点”通“面”不通、“建”多“用”不多。事实上,不管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还是中小学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等,教育信息化管理者在认识和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困惑和迷茫。教育信息化管理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突破国内教育信息化管理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做到和谐又充满活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我国教育信息化管理现存的问题中出发,考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具有更高水平的国家的具体政策与做法,继而联系我国实际以获得启发和创新的研究方向,无疑具有现实必要性。而在展开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管理政策和实践研究的比照之前,我们需要对教育信息化管理进行界定与理解。

一、从三个层次理解教育信息化管理

关于教育信息化管理,国内存在诸多不同角度的解读。以下简要进行介绍,继而提出笔者的观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理解教育信息化管理。

(一)关于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常见观点

1.教育管理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管理

早在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在1994年教育技术定义中便将“管理”作为教育技术五个范畴之一。到了2004年,AECT重新修订定义,但仍然将“管理”范畴与“使用”“创造”一起作为教育技术的范畴,并指出管理需要评估,继而将1994年定义中的评价范畴合并到管理范畴之中。

南国农主编的《信息化教育概论》间中有一章专门论述“信息化教育管理”,他指出信息化教育管理就是指在信息化教育形态中,为了实行特定的目标而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与决策指挥系统,并借以适当的激励机制,协调和控制该组织中各成员的关系,优化资源组合与运作,充分发挥群体的最大效益。它的管理内容包括信息化教育资源管理与信息化教育过程管理,如表1所示。它代表了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对于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主流理解,但是它关注的管理范围局限于学校电教工作的工作对象,无法涵盖学校日常管理的全部事务。

2.教育管理信息化与学校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一些日本学术文献中。林毅夫等指出:“所谓信息化,是指建立在T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陈晓慧认为,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创造为基础,在当今社会多方面产生影响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结果(静)的方面,又包括过程(动)的方面同。这些说法都不约而同强调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基于对“信息化”的理解,教育信息化管理被理解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类学校通过网络技术、信息平台,实现管理手段、过程、决策的信息化,也就是“学校管理信息化”,将学校过去的管理工作采用现代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实现,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学校的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有效地支撑学校管理的决策。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中,我们能看出,一个完整的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从内容来看,应该包括学校、学生、教师、科研、图书、仪器设备、办公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管理。

“学校管理信息化”代表了大部分人对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解,却略显片面,存在着技术化的倾向。

3.教育管理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的管理

蔡连玉在反思“信息化”变为“技术化”的倾向后指出,信息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信息文明、实现成熟信息社会的过程。他进一步从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出发,认为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管理对象是“教育信息化”这一过程,而教育信息化管理指的是对教育信息化这一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活动。这一解读具有启发性,有利于我们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全面地考虑。

4.教育管理信息化与信息化领导力

如果说蔡连玉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是对‘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这一说法更多指向了国家、地区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进程,那么信息化领导力说则把注意力聚焦于更普遍的、学校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说法每每见诸于报端,践行于学校。作为领导者,校长所担当的地位和责任举足轻重。因此,在这一波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浪潮中,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同样深远地影响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深层次应用。

顾小清等以上海市仙霞中学为例,通过仙霞中学十年发展历程,有力地说明面向信息化的学校领导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一社区互动的学习型社区创建等因素是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一项依托温州市“十五”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项目,针对不同层次117所学校进行的调查中,89%的调查对象认为校长的信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一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和水平,同时,全部校长样本都认为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信息化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有关。研究者继而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校长信息素养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总体上各中小学学校相对应的校长信息素养是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曲线上升而上升的。可见,校长信息化素养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关系基本趋同。

目前,研究者们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持有不同意见,大致形成了“能力说”和“过程说”。“能力说”强调领导者自身在促进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学校教学和管理中的能力和素养;以首都师范大学王陆的观点为例,“信息化环境下的校长领导力是指在现代化的学校中,校长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化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与处理,支持其决策并激励和影响全体师生员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超越的能力。”

而“过程说”强调了在校长或学校管理者的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更突出团队意识和能力;以北京师范大学刘美凤的观点为例,“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就是校长认可信息技术在学校中有效应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政策、策略以及日常的相关行为,让全校师生员工认同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并最终实现学校信息化的过程。”

(二)三个层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观

综合教育技术管理说、教育管理信息化说、信息化领导力说等观点,可以看出国内关于“教育信息化管理”大致有五种不同解读,如表2所示。

本文基于上述观点的分析,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重新理解教育信息化管理。其中宏观层次指的是国家、区域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中观层次指的是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微观层次指的是课堂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管理。

1.宏观层次――国家、区域的教育信息化管理

这一层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其管理客体是国家、区域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包括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相关机构建立、以及行动措施的部署、实施与监督、评价等,与上文蔡连玉对于“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解相对应。

2.中观层次――学校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管理

这一层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着眼于学校层面的管理,具体体现为对学校日常管理事务和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管理。它与上文提及的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领导力相呼应。

学校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可以抽取出两个关键词:管理、领导。前者着眼于学校日常管理的客体,包括资源开发项目管理、设备人员管理、信息化教育研究管理等,以及在同级教育部门中共享信息和数据的管理。后者关注学校管理的主体(也就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他们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领导力、发挥的表率作用,来推动学校信息化的建设,使教育信息化进程进行得更有效率,更出效果。

不管是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还是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力,它们最终的共同目标是顺利促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3.微观层次――课堂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管理

这一层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关注于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在课堂上对教育技术的使用、协调和管理。相近的概念包括“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它指的是教学者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和对于课堂中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调度。

本文从属的“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系列文章拟站在国际的视角,从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人力资源、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信息化管理、教育信息化评价六个视角对教育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展开分析。本文聚焦于中观层次――学校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在分析、反思国内目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试图通过“解剖麻雀”式的国外案例分析,从外国的发展经验、教训来寻找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新动向,预测我国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下一步发展;另外,对中观层次的分析反过来也支撑对宏观层次的把握。

二、中国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回顾

接下来以中观层次――学校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两个组成部分:管理和领导作为线索。回顾近二十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状况。

(一)管理:重视标准、规范、管理系统的建设

2002年9月,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正式和实施,这是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第一次出现标准化、规范化的具体规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分为四个部分,包括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信息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和管理软件设计规范。其中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是整个标准的核心,它涉及了我国从幼儿园到高等学校的各级各类学校,内容覆盖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教学管理信息、图书管理信息、仪器设备实验室信息等。这一标准的颁布为教育部门对教育管理数据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组织提供了规范和依据。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更新,2002年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2012年3月15日,教育部正式了“教育管理信息(系列)标准”中的《教育管理基础代码》、《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教育行政管理信息》、《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中职学校管理信息》、《高等学校管理信息》和《教育统计信息》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这是教育部第一次教育信息化的行业标准。本次的标准构建了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结构,统一了各级各类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中需使用的基础代码标准、基础信息标准和统计信息标准。而2002年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1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随即废止。

2013年11月12日,“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正式,该标准计划于2014年5月1日实施。它定义了高等学校管理信息的基本体系结构、数据元素的元数据结构、高等学校管理数据元素等内容,将为高等学校在数据建模、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数据交换的过程中提供统一的标准与规。与此同时,从2014年1月10日起,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也开始联网试运行。

从上述三个管理信息化标准的相继出台和全国学生学籍系统的运行,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学校管理信息化方面对于规范、标准制定非常重视。这些规范有利于减少管理系统低水平重复开发、系统维护成本高等现象,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学校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三大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解简单化;对教育管理系统的盲目推崇:对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认识不足。具体体现为:

第一,一些教育工作者将教育管理信息化简单理解为增加一套管理软件并应用于管理。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容易导致部分学校不考虑学校实际情况。扎堆搞信息化系统建设,甚至于互相攀比。

第二,有些教育工作者对管理系统盲目推崇,认为管理系统是先进、万能的,包含有先进的管理思想或模式;有了先进的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就拥有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流程:一个系统就可以解决学校管理和教学中的各式各样的问题等等。

事实上,再好的管理软件也仅仅是一个管理工具,它只能告诉管理者问题出在哪里,应如何管理,却无法代替管理本身。例如说,教学管理软件可以根据过往的统计数据提醒管理者,某某部门在教学质量方面存在问题,但如果管理者不去跟进、了解问题的原因何在并加以处理的话,这个问题很难得到自行解决。因此,一个软件系统究竟会对管理产生什么影响,产生多大多长远的影响,要看系统的应用范围以及选用它的管理者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管理系统既有改善管理流程的一方面,也有制约流程的另一方面。某些系统设计不佳、用户体验差、使用步骤繁琐,将会使教学管理的许多日常工作变得难以进行,以致于给教学管理套上沉重的枷锁,令人望而却步。唯有结合本校实际,在参考同类院校做法的基础上,选择和构建适合自身的信息化系统;并在应用中逐步改善学校原有管理流程的不足之处、修正软件中不适用的部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才能相互促进,两者相得益彰,真正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管理效果。

第三,教学管理十分复杂,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问题的系统工程。能否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组织教学管理是信息化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不注重管理观念的更新、良好的组织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将信息化管理推为技术人员的事情,想凭借购买或编写一套管理软件来提高效率,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无法长久。并且,在系统的实际使用中,不同部门的信息收集、处理、交互和使用也将存在困难,形成众多“信息孤岛”,不能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

(二)领导:研究渐热,政策支持不足

校长的教育技术领导力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新命题。以往的信息化培训主要着眼于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密切相关的培训少之又少。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别提到“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这是“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概念首次出现在我国教育政策规划文件中。配套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到2020年,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达到教育技术能力相应标准。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视,但总的来说,我国在领导力建设方面制定的政策提供的和资金、人力、技术支持还远远不足。

令人欣慰的是,信息化领导力近年来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李玉斌等在2012年梳理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的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献集中于2009年到2011年间发表,可见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在最近几年呈加速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开展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基础研究,集中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结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等方面。随着政策出台,我国促进信息化领导力的措施一步步得到落实,可以预见接下来针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开展的应用研究会逐步增加,研究重点转向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策略与途径、评价方法与机制保障等。

三、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国内外政策与战略比较

(一)国际教育信息化管理发展概况和典型政策简介

各国教育信息化管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发达国家,学校管理信息化大部分早已完成。因此,他们在制定宏观的教育发展政策时,更着重强调在学校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另一个要素――“领导”,也就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早在2000年,美国教育领导协会(The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简称IEL)在其报告Leadershr StudentLearning:Reinventing the Principal ship中规定了21世纪的校长应该承担三种身份:教学领导、团体领导、愿景领导。

英国也是较早关注面向信息化的学校领导力培养的国家之一,在其1998年的《校长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校长应当具有以下的知识和理解力:“有效的教学和评价的方法,包括使用教育技术,以及在教学和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学校领导力国立学院”(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简称NCSL)为不同职业阶段的中小学领导者提供面向信息化的领导力培训,如高级领导计划、咨询性领导培训项目。NCSL指出信息化领导力主要包括三方面:愿景、应用和评估;其中,“愿景”包括领导者应该具有进行规划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并让所有成员理解规划的重要性;“应用”包括教育信息化如何进行创新,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持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等;“评估”包括对资源的审查,对建设情况的评价以及应用情况的监督等。

(二)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管理发展情况的比较

我们通过收集部级教育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发现在教育信息化管理发展情况上,我国主要是在“领导”方面存在差距,具体体现为以下两点:

1.在政策上对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关注度和政策支持度不足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Technology in Educmion,简称ISTE)相继颁布了面向教师、学生、管理者的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其中2002年公布的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按照“领导能力与愿景”、“教与学”、“工作效率与专业实践”、“支持、管理与运作”、“评价与评估”以及“社会、法制与道德问题”六个方面,明确了校长作为信息时代的领导者所应具备的能力和本身应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在2009年,ISTE正式了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第二版。

秦炜炜就前后两版的能力维度和绩效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转变就是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转向“持续的专业学习”。这一现象隐含着新版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致力于促进学生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理念,也预示着美国教育从教学文化向学习文化转变的必然趋势。

反观我国,教育部2004年12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对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2003年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制定的《中国教育技术标准》中,同样专门有一章针对管理者的教育技术素养提出要求和绩效指标,但是现实中对学校管理人员进行的配套培训与考核非常少。秦炜炜建议,我国的学生、管理者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应该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配套研制,将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硬实力转化为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教育技术软实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有教育技术标准仅限于类目与绩效指标。并没有像美国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那样,除了绩效指标、评价量规,还包括了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培训活动指南、学科课程标准以及丰富的案例。切实提升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水平,不能仅仅只是评价考核,给出一个分数;为此,在我国校长培训中增加更多技术的内容是大势所趋。

2.在研究中对校长“领导”的关注点不同

国外相关研究重视校长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的影响。我国相关研究比较重视校长的规划管理职能。国外研究谈论的多是校长在提高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水平方面该如何做,会更多地考虑到校长“领导”的最终目的,那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Qureshi A A.的研究表明,当涉及到信息和通信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领导者是关键因素。学校领导并不需要成为一名IT专家。但确实需要有采用信息化改革的想象力。他们足以胜任成为一个榜样,拥有为学校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的能力,以使教师们感觉到熟练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有助于教师在日常备课中整合信息和通信技术,而这最终将促进学生的学习。

另外,国外对校长领导力的研究都非常重视建立学校愿景这一内容,将其置于校长评价指标的首位。而目前国内很多学校都没有真正建立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愿景,在孙祯祥的调查中,只有1.14%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有明确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而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明确规划或完全没有规划。

四、案例剖析――澳大利亚:多管齐下,提升知识社会的学校领导力

通过比较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情况,我们发现在“领导”方面国内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此时更需要积极对外学习、接触好的经验和创新做法,来开拓思路,促进实践。接下来会以澳大利亚为例,详细分析其在学校层面的信息化管理中采取的政策文件和战略,以资借鉴。

之所以选取澳大利亚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长期以来,美、英、澳在国际上被称为三大“教育管理大国”,其中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教育管理大国。第二,它和我国一样,幅员辽阔,各个地区教育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差异明显,教育管理难度大。第三,澳大利亚十分注重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知识社会的学校领导也是澳大利亚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焦点。一个有力的例子是――澳大利亚有关“知识社会的学校领导”的研究文献数量明显超过了美国和英国同主题下的文献数量。因此,它在促进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做法值得我国深入考察。

1.澳大利亚的教育管理特色

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澳大利亚分为三级政府:联邦政府、州(领地)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州和地区肩负着教育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人员编制、教师资格、基础设施和设备、资金,联邦政府则发挥领导和预算的作用,与州和地区政府为一系列改革共同提供指导方针和财政支持。

因此澳大利亚本身并没有国家规划。但是它近期于2008年公布的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数字教育革命”(Digital Education Revolution)值得我们注意。数字教育革命之所以值得在本文中讨论,是因为它可与本系列文章中包含的其他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相比较。它同全国统一课程的制定、第三级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培训的全面改革共同构成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教育革命”,是澳大利亚朝着构建世界一流教育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

虽然州政府承担着实施教育的重担,但是澳大利亚有众多部级的协会承担着各不相同的规划、组织、监督、评价的功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和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和青年事务部长理事会(Ministerial Council for Eduction,Eady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Youth Affairs,简称MCEECDYA)。MCEECDYA是2009年7月在澳大利亚政府理事会(COAG)颁布的协议下,由两个先前存在的理事会――教育、就业、培训和青年事务部长委员会(Ministerial Council on Education。Employment。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简称MCEETYA)和职业技术教育部长委员会(Ministerial Council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简称MCVTE)调整职能组成。其成员包含了澳大利亚及州和领地的部长,也包含了负责新西兰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和青年事务投资的部长。

MCEECDYA负责国家教育协调和政策发展,其职责涉及各个部分和各个层次教育的协调。澳大利亚政府通过MCEECDYA与各州磋商,其的政策文件代表了联邦政府和澳大利亚州、地区政府的协议。数字教育革命就由联邦政府和MCEECDYA联合推进。

2.MCEETYA关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宣言

1999年4月。在MCEETYA组织下《2l世纪国家学校教育目标》(The National Schooling Goals In21st Century)在南澳大利亚州州府阿德莱德签署。这一战略也称为《阿德莱德宣言》,它以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明确了澳大利亚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保障学生学习成就方面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了指导和广阔的方向。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澳大利亚新青年,学校的任务和职责进一步扩大,他们必须在管理体制、课程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做出调整,方能响应时代的吁求。

在终身学习思想的指导下,澳大利亚中小学校以学习型组织的“协商式”理念进行领导和管理。若干以学校为单位参加的、以学校教师为受益主体的专业发展机会得以创设,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学校为教师设立的“教学案例研究记录”、维多利亚州的“教师到企业去”项目、联邦政府出台的"21世纪教师”计划等均是学校管理创新的举措。

“教师到企业去”这一举措普遍存在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与产业界、劳动市场的密切配合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专业课聘任的教师都是企业一线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他们在从事教学工作过程中,每年都需要定期到企业一线实践,并由企业相关专家对其实践效果会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估,实践不合格的教师学校不予续聘。这种每年一次、在教学生涯中不间断的实践学习使专业教师的教学实用性大大提高,摆脱纸上谈兵的状态,同时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充电,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掌握劳动力市场实时的需求信息,这将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不失为一种实用且高效的学校管理创新。

目前,《阿德莱德宣言》已经被MCEETYA于2008年底签署的《墨尔本宣言》取代。《墨尔本宣言》确定了澳大利亚未来10年学校教育的两个发展方向:(1)澳大利亚的学校教育促进公平和卓越;(2)使所有澳大利亚青少年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且富有创造力的个体以及主动明智的公民。在支撑目标实施的8项行动计划中,“支持高质量教学和学校领导力”这一行动指明“学校领导负责创建和维持那种高质量教学和学校可以发生的学习环境。”

《墨尔本宣言》强调了学校领导的重要性,但是关于国家层面如何支持并无具体说明。紧随其后,MCEETYA与之配套的四年计划(2009-2012),成为在实践中落实《墨尔本宣言》,进而改善学校教育结果、实施国家教育协定和国家伙伴关系的根本动力和主要措施。在“支持高质量教学和学校领导力”的具体行动上,MCEETYA四年计划(2009-2012)提出要建立一个框架来指导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专业学习,包括“如何保持儿童对于学校事务的参与度和灵活性”的策略。

澳大利亚教育的发展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不忘公平,MCEETYA四年计划(2009-2012)还计划通过改进收入分配结构来奖励高质量的教学,包括对那些在不发达。偏远和土著地区工作的教师和管理者的奖励;同时对这些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要特别提供校内的支持。另外,澳大利亚计划增加在学校工作的工人、教师和学校领导者中土著居民的比例,为他们提供一条走向教育的路径。

为了增强澳大利亚校本管理的权限,四年计划中也提及要增强学校对于招聘、人员配置和预算的决策。

3.MCEETYA领导力策略

Learning in an online world是MCEETYA于2003-2007年间为支持教育行政单位和学校迎接信息时代挑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框架和行动计划。它包括研究策略(2003)、内容策略(2004)、教学法策略(2005)以及学习架构框架(2003)、学习空间框架(2007)等。

在2006年,MCEETYA了领导力策略(2006),该策略传达的最主要观点是“由信息和通信技术强化的领导力通过有效的,综合的和变革的方式,响应了21世纪教育面临的期望,挑战和可能性。”这是因为ICT给领导力带来了更便捷的沟通方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个性化的师生支持等可能性;同时学校领导者可以利用ICT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就,因为ICT能营造安全的虚拟仿真环境、提供对资源和教学更为便捷的访问、促进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等。

技术的出现使得新的领导力策略和实践成为可能,也对当代领导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领导力策略(2006)中,MCEETYA对领导者的能力进行了详细具体的界定,它包含了领导技能和态度。根据MCEETYA的理解,当代学校领导者需要具备以下6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1)应对学生和社区对于ICT的参与、期望和专业知识(所带来的挑战);(2)在学习、教学和管理发展使用ICT的意向和能力;(3)分析和运用数据,以提高学习;(4)建设学校劳动力的技能;(5)评估ICT,软件和系统的教育性;(6)建立和维持高质量的内容,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

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应用为领导者,提供了新的环境,以拓宽领导力,提高其质量和效果。领导力策略(2006)列举了学校和教育系统的领导者在哪些方面可以将ICT有机结合其中。例如在建设学习型社区时,学校和教育系统的领导者整合ICT来培育共同的信念和社区意识、寻求反馈和评价的组织、认识成绩并承认问题、连接家庭和学校、建立家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网络。

领导力策略(2006)呼吁政府、校长和教师,还有专业协会以及大学、研究组织等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领导力。以大学和研究协会为例,他们可以把面向信息化的学校领导力作为一个组成部分,融合到岗前和研究生的专业学习计划中。领导力策略(2006)同时号召开展关于高效率领导力和ICT的研究。这些呼吁能开阔我国在信息化领导力建设中的发展思路。

五、国际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新动向和启示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教育管理大国,它们所制定的宏观政策透露了国际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哪些新动向?这些发展新趋势对于我国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定与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又带来哪些启发和挑战?对此,我们简要总结为关注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政府掌舵式的管理、教育分权化、人本管理和教师的参与这五点。

(一)关注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

正如国际教育协会首席执行官Don Knezek所言,“数字化时代的高效率令领导者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不得不改变原有孤立的教学、学习与管理模式,为学校创建一种系统化的发展与变革愿景。”

如今,学校领导者的信息化领导力近似于工商企业界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简称C10)发挥的作用。在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改造中,会有一个高层管理人员专门从事信息系统方面的领导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首席信息官。CIO是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集成而出现的统一的信息部门的高层管理者,他们同时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通过指导信息技术的利用支持公司的业务战略。不管在什么领域,进行信息化改造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它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从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同样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既需要校长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信息素养,也需要得到来自政府和教师等更广泛的支持。

不管是美国颁发的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还是澳大利亚MCEETYA提出的非常详尽的领导力策略(2006),都强有力地说明,教育信息化管理最重要的资源是管理者(“人”的要素),而学校管理者要发挥好管理和领导的职能。同样需要得到政策的支持。

(二)政府掌舵式的管理

在澳大利亚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政策中,我们可以发现众多协会以及州政府进行了分工与合作。例如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制定跨区域的政策。由MCEETYA认可,并继续支持教育和培训系统研究信息经济问题的唯一全国性组织――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ERC)的工作。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介入教育管理,放弃“划桨”而只发挥“掌舵”的功能,引领国家、区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大方向。

追根溯源,“‘政府’这个词的词根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操舵’。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并不善于划桨。”所以,在教育管理方面政府可以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即便政府不直接介入教育管理,也可以利用拨款、项目资助等手段在立法、标准确立、机构认证、信息公布等方面发挥其他组织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正如“调节市场的两只手(有形的手、无形的手)”,能发挥政府全盘参与时难以发挥的效果。

不可否认,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地位大小和各国国情也有很大关系。中国、法国等是集权型教育制度模式的代表,强调国家办学、集中统一管理,但掌舵式的管理思想在我国也未尝不可以借鉴。吴志宏有感于一位小学教师反映的,当地教师疲于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苦不堪言的状况,呼吁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把政策制定(掌舵)同直接干预(划桨)分开的的政府,要把教育专业自回归教师。如果哪一天一位教育管理官员能由衷地说:“我们今天为学校和教师服务了什么”,而不是“我们今天到哪一所学校去检查”,那么也许我们的教育管理才真正适应了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进步的需要。

(三)教育分权化

在20世纪末,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学校管理均显现出一个发展迹象:教育管理的权力和责任向公立教育系统中的学校层面转移――政府所确定的课程框架和效能核定标准虽然有效,但学校在日常运行和如何改革发展方面,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新西兰从1989年开始改革中小学的管理体制,由教育部直接管理学校改为学校理事会自主管理。扩大了学校的自。到了1992年,新西兰所有中小学都建立了学校理事会。负责对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监控,如学校经费使用、课程设置、学校规划、对学校评估等等。理事会由学生家长选出的社区代表、校长及教师、学生代表共同组成,并以家长选出的代表为主体,“校长受学校理事会聘任,执行理事会的决定,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与理事会成员共商学校大事,协调一致地管理好学校,使学校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学校自扩大,主动性得到激发的同时,这种分权可以避免学校管理者像以往一样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但也对信息化领导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学校要发展,就必须靠自己来制定远景、规划和技术路线,还要考虑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甚至于还要积极对外拉取经费支持。“为了与社区、家长甚至还有毕业生用人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获得更多物质与非物质的支持,校长的精力就不得不更多地向校外分配”。正如洪成文等所言,“‘深度分权’带给校长的是更多的‘坐立不安’,带给学校的是更激烈的竞争”。有学者认为,这种分权导致校长将传统学校管理之中最核心的内容――教学管理托付给副校长等其他管理者,而此事是对是错,尚难定论。

(四)人本管理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样地,在教育信息化管理中,我们要时时牢记人是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

教育信息化管理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审视我们今天在教学管理中的众多失败,从一定程度上讲其原因是教育管理者对教学结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的关注;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单纯强调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淡化了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便在今天我们强调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来增强教育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但更关注人的发展,对教育教学多用心,再多一些耐心也一样不可欠缺。

管理的服务对象最终是人。而管理的主体最重要的也是人。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就是人”。同样地,学校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即使使用最先进的管理设备和系统,管理水平也不可能得到长远提高。所以对于学校管理者领导力的培养势在必然。不管是日常管理职责,还是教育信息化领导的艺术都需要通过恰当的政策推动和激励措施得到增强。

据介绍,澳大利亚采取多种形式为校长提供进修的机会。校长培训提高活动由澳大利亚全国中小学校长业务培训提高联合会(Australian PrincipalsAssociation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ncil,简称APAPDC)组织。“校长联合会经常为新校长举办短期培划班,为有经验的校长举办研讨班,与国际合作,为很有经验的校长举办高级研究班。这个组织成功有效地开展各种帮助校长培训提高的活动”。培训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电视、电脑教育信息传播,向校长介绍最新技术,加强他们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开展教育咨询活动,组织新老校长结对子,以老带新;请有经验的校长和国外专家讲学,召开学术交流会和专题座谈会;组织校长参观考察,交流教育改革经验;帮助校长与社区保持良好的关系,密切学校教育与社区的联系。

在APAPDC的培训活动中,参与的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完全是自觉接受培训、不断进修提高,这是因为,澳大利亚建立了一套对中小学和校长的评估制度,有效地促进校长们不断充电和提高。维多利亚州实施“未来学校”计划,校长每年要作一次教育规划,教育部每年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学校形象、教学领导、学校管理、教育环境、人际关系、改进工作方面等等,先由校长自我评估,再由其他校长评估,最后经主管局长认可。评估合格称职的校长第一年增加5%的工资,第二年以后评估成绩好的再增加5-15%的工资。每六年一个周期,以此促进校长不断培训提高、改进工作,保证未来学校计划的有效实施。这一做法正好契合管理学界的一句名言:激励是管理的核心。

(五)教师的参与

在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校长不一定是技术专家,有可能还是外行。既然学校是一个组织,就要发挥组织整体的力量。在学校组织中,校长的角色要从传统的个人集权式领导者转变为支持式领导者,引领学校群体成员共同分担领导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组织的群体领导力。从而更高效地推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美国教育管理学家马克・汉森(Mark Hanson)曾作过相关的推测:“我预料,人们对领导英雄行动(成功地带来重大变革的行动1的关注将转向对微观行动的关注。在以往教育管理者的概念中和教育管理者的培训中,我们常常倾向于试图造就一个为众人所簇拥的伟大的领导者及其伟大的领导行动。然而。在教育领域中。领导的英雄行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机会上都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创造性的微观领导行动或许会成为一系列研究的主题。”可以预见的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教育信息化管理中。

六、结论

教育信息化研究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大学美术;教学特点;价值;措施

本文探究分析了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的教学特点,并提出了几点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大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方法和措施,希望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因素的中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性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学教育也受到了影响,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断显露信息化特征。本文归纳总结了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的突出特点,详情如下。

1.多元化

多元化是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学的突出特征之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区域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学美术教学工作者足不出户,就能够利用互联网收集和筛选先进有益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们接触到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资源的丰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扩宽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实现百花齐放,从而促进了大学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2.自主性

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自主性更强。上文提到,受到网络资源共享的影响,大学美术的教学资源会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发展方向也更加多元。除了能够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习,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促进了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培养。

3.交流性

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交流性增强。伴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地的交流联系变得更加便捷,交流活动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师生间交流、校际交流以及国内外学校的交流。交流的主要方式有网上教研、教学资料共享、网络课程等。

二、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美术教育的价值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美术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网络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学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也促进了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利用多种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离不开信息技术。对此,有关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和先进经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大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刺激了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的衍生和发展,也丰富了现阶段大学美术的教学方法。此外,大学美术的信息化教学,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资源贡献条件,促进了自主学习的发展,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三、探究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措施

1.完善信息化设施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美术信息化教学措施。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对美术课程的教学设施进行信息化调整,主要的实施方法有兴建多媒体网络教室、规划区域教学网络等。利用多媒体网络,将不同的教室联系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授课教师也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及时、了解每一位听课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和不解,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学习。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让学生收获到了更多的知识;也缓解美术教师上大课的压力,减轻了教师的实际工作强度。本文认为,学校建立的多媒体授课教室应该具备以下功能,分别是广播功能、转播功能、监视功能、私信功能等。广播功能是指授课教师可以将屏幕上的内容呈现到每一位学生的屏幕上,避免大屏幕授课的简单杂乱;转播功能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某一位学生的屏幕内容呈现在其他学生的屏幕上,这一功能主要是适用于示范教学、提问等;监视功能是指教师的主机能够监控所有学生的电脑运行情况,防止学生用电脑做与教学无关的事;私信功能是指教师能够接收到从学生电脑中发出的私信,主要适用于答疑环节、或者是学生向老师提出建议等。

2.收集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收集各种积极有益的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应该建立校内的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将收集到的资源存储在专门的数据库内。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可以随时访问资源数据库,调取信息资源,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利用数据库来查询自己所需的资料,用于学习研究、写论文等。

3.实践能力

大学美术教学的信息化发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信息技术为媒介。联系美术教学和其他学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如美术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画,为将来从事艺术设计的学生丰富实践能力。

四、结语

大学美术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突破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在大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参与度;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大学美术的教学水平,促进我国美学教育的整体发展。

作者:杨梦玲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邢澄.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7).

[2]王凯.中日美术教育的比较——以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的教学模式为例[J].美育学刊,2010(1).

[3]林叶红.广西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4]曹国洪,牟云刚.对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5]刘靖君.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6]殷会利.发展中的民族美术教育——记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J].美术观察,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