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个人思想汇报范例6篇

交通事故个人思想汇报

交通事故个人思想汇报范文1

1、了解童话,产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学会看目录和插图。

3、简单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能积累一些词语。

4、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文本表达的主旨,与自己的生活产生链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故事人物形象,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能积累词语。

2、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文本表达的主旨,与自己的生活产生链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封面信息。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小狗的小房子》(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这本书大家都读完了吗?(出示课件)你能从封面上了解哪些信息?

(书名、作者)

二、了解作者,认识目录,了解插图。

1、指名读作者简介。

2、认识目录。

看《小狗的小房子》这本书的目录,我们会发现,除了《小狗的小房子》这个故事以外,还有其他的故事。

指名说一说。

你知道故事名对应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吗?

3、认识插图。

出示插图,指名说说插图对应的故事。

三、日积月累

1、量词我会填

二十( )瓜子儿 一( )小狗 两( )椅子 一( )小柳树

三( )朋友一( )油漆 一( )蛇 一( )冰

2、ABB式词语我会选

()的草地()地说()的眼睛()地吃枣子

①亮晶晶 ②乐呵呵 ③毛茸茸④笑眯眯

四、简单认识人物,了解故事情节。

1、将下列故事名字和对应的主人公连一连。

《小狗的小房子》小柳树

《西瓜房子》小猫和小狗

《湖里的故事》 小刺猬

《小柳树和小枣树》 圆圆

引导孩子们看目录,分别说出每个故事的主人公。

2、你最喜欢这本书中的哪个故事?最喜欢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

以“我最喜欢《 》这个故事,因为”或者“我最喜欢《 》这个故事中的(),因为() ”的句式说话。

3、读《小狗的小房子》,看对话,猜一猜是谁说的话。

① “门口没意思,咱们到小河边去吧,小河边可好玩啦!”

“小河边远吗?“

“不太远,穿过树林就是。“

“我不!碰见大灰狼怎么办?”

“大狼怕什么!我可有劲儿啦!我咬他,把他咬流血!”

②“咱们不要小房子,好吗?太沉啦!咱们带着雨伞,好吗?”

“那我不去啦!”

“好!好!咱们抬着小房子!”

说一说,看了对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4、分角色朗读,与生活链接。

和同桌分角色朗读小狗和小猫的对话。

出示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小狗说:“不对,你讲错啦!我也听过这个故事,根本不是小狗,是小猫!这个故事就叫‘小猫钓鱼’!“

小猫说:“小狗钓鱼!“

小狗说:“小猫钓鱼!“

小猫说:“就是小狗钓鱼!小狗钓鱼!小狗钓鱼!“

小狗说:“让我想一想……啊,对啦,我想起来了!有一个故事,叫‘小猫钓鱼‘,可是还有一个故事,叫‘小狗钓鱼’,就是你讲的这个。”

思考:你愿意跟他们俩中的哪一个交朋友?为什么?

指名说一说。

小结引导:交朋友这件事,重要的不是你会遇到了谁,而是你会成为怎样的朋友。

出示关于交朋友的名言警句:

谅解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毛泽东

朋友间必须患难相济,那才叫真正的朋友。——莎士比亚

要结识朋友,自己得先是个朋友。——哈伯德

五、总结

其实,不只是《小狗的小房子》这个故事跟友谊有关,这本书里面的好多故事都跟友谊有关。希望同学们读了这本书之后,都能交到宽容、温和、重视友情的朋友,也希望同学们自己就是宽容、温和、重视友情的人,这样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读书、知理,这也是我们读书的意义所在。

《小狗的小房子》阅读教案申慧

 阅读目标:  

1、通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数学故事的兴趣,使得学生乐于思考,进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有序思考,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阅读,让学生发掘数学特有的美,引导学生去欣赏、体会数学的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狗吗?  2、你见过小狗的小房子吗?关于小狗的小房子还有一个故事呢?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

3、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二、师生一起看故事:  

1、遇见小猫。小狗和小猫说了些什么呢?

(小组合作、汇报)  

2、被主人骂。小猫又说了什么?

(小组合作、汇报)  

3、和小猫商量出去玩。 

(小组合作、汇报)  

4、背着房子去游玩。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小组合作、汇报)  

三、总结:  

交通事故个人思想汇报范文2

关键词:电网调度 运行 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厂和电网的容量都有了质的发展,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发生事故的几率也在逐渐增加,而作为电网的核心部门,电网调度就担负着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的重要任务。电网调度工作运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新时期的用电形势带来了新的问题,同时对新一代电网调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强化调度运行方式管理,实现安全运行无缝链接

1、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

继电保护既是电网运行的安全屏障,同时又可能是电网事故扩大的根源。我们一定要做好继电保护的管理。

(1)管好控制保护设备:控制保护设备不同单元用明显标志分开,控制保护屏前后有标示牌和编号,端子排、信号刀闸有双编号,继电器有双编号且出口继电器标注清楚,便于运行中检查。

(2)管好直流系统及各个分支保险:定期检查直流系统及储能元件工作状态,所有保险制订双编号,定期核对保险编号及定值表,检查保险后的直流电压。

(3)管好压板:编制压板投切表或压板图,每班检查核对,做好投切记录,站(所)长抽查,压板的投切操作写入操作票。

2、加强调度运行管理,把好安全操作观。

(1)调度工作要流程化、规范化,并严把“五关”。“五关”即:申请单各项内容填写的规范关:一、二次设备运行方式安排的合理关;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的完备关;调度指令票拟写的审核关;调度下令的监护关。

(2)坚持调度命令的预发制、坚持调度术语的规范化、坚持调度命令复诵制。预防因调度下令不规范而引起的调度事故。工作中要养成自觉认真执行规章制度的习惯,克服习惯性违章。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调度员交接班必须按规定内容进行交接,杜绝采用口头交底形式。

(3)要做好调度汇报工作,汇报的主要内容有:标准化自检、安全生产日常汇报、改变运行方式的汇报、停机申请以及检修申请的汇报,在上述的汇报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程序将相关的内容向上级调度机构汇报,要做到真实,实时汇报。

3、完善调度各项技术资料的管理。

在电网调度中,必须及时向调度员提供完善的电网技术资料、继保组的定值单、运方组的电网运行方式联系单等。尤其是大型检修的运方安排、应提前提供给当值调度员,使调度员能事先了解,做到指挥下令时胸有成竹。必须设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对资料定时整理归档并逐步完善,使之符合调度规范化管理要求。

4、注意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

近年来调度自动化系统由原来单一的EMS系统扩展为EMS、DMS、TMS、厂站自动化、水调自动化、雷电监视、故障录波远传、功角遥测、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和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等。数据网络是支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技术平台,一般要求数据网络安全可靠,实时性要求在秒级或数秒级,其中发电报价系统、市场信息等电力市场信息系统由于需要与公网连接,因而还要求做加密及隔离处理。所以首先要制定安全防护策略。应用系统的安全策略位于安全防范的最高一级,是决定系统的安全要素。我们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从应用系统的各个层面出发,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

二、明确责任,加强对事故的分析和预控

1、明确责任,提高所有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调度员责任心的同时坚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活动,对误调度和误操作事故进行通报,对相关的调度事故要严格吸取教训。

2、加强对事故处理时的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值班调度员是电网事故处理的指挥人,要坚持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对事故处理的正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1)系统发生事故时,有关单位值班人员应迅速正确地向值班调度员报告发生的时间、现象、设备名称和编号、跳闸开关、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及频率、电压、潮流的变化情况等。调度员根据有关内容,正确判断事故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解除对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威胁,尽快限制事故发展,解除设备过载,消除事故根源或隔离故障源,尽最大能力保持电网无故障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2)配合省调,果断、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阻止频率、电压继续恶化,防止频率和电压崩溃,尽快将电网频率、电压恢复正常,使电网具备承受再次故障冲击的能力。

(3)事故处理时,必须严格执行发令、复诵、汇报、录音及记录制度,必须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和操作术语,指令与汇报内容应简明扼要,发令与汇报工作应由值班调度员、发电厂值长(或电气班长、机炉长)、变电所正值班员担任。

三、提高素质,夯实安全运行基础

为了适应电网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与应用,达到电网现代化运用水平,对调度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1、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在加强电网调度管理的同时,也应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到每一个环节,要求调度员始终牢记“精心调度,精心运行,超前发现,快速反应”的十六字精神,养成既重视电压等级较高的主电网操作,也不轻视电压等级较低的小电网操作;既重视复杂的操作,也不轻视简单的操作的良好习惯,从思想上强化调度员的安全意识。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水平

调度人员不仅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还要不断通过实践提高业务水平。对调度人员的培训要以实用为目的,要求工作人员熟悉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及工作原理、本地区电网的一次系统图、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本地区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的操作,要求调度人员能掌握紧急事故的处理方法。此外,调度人员还应该能运用自动化系统分析电网运行情况、及时准确判断排除故障。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工作责任心

将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与经济利益挂钩,建立细致、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能更好地提高调度员的工作责任心。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1)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结合调度班组工作的特点,细化班组与个人之间签定的具体条款,明确调度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与考核要求,做到责任清楚,奖罚分明。

(2)长期开展调度员“千次操作无差错”活动,将调度命令无差错作为安全考核指标定期进行,年终作为评选先进的条件。有奖有罚才能养成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形成独特的调度安全文化。

在当前调度工作量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而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加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以调度体制机制变革创新为契机,以加强调度运行管理为手段,使调度运行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交通事故个人思想汇报范文3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故事教学;语言教学;儿童情趣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充分认识语言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努力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幼儿各种言语技能,促进幼儿语言规范化地发展。故事教学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然而,由于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单向多于互动、倾听多于想象,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如何扬长避短的进行故事教学?如何运用故事教学的形式充分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如何充分挖掘故事潜在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我们一线老师深思的问题。在几次教学中,我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借鉴与应用的地方。

1幼儿园传统故事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重单向传输,少互动交流

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还停留在“教师讲故事――幼儿听故事――教师提问等”之上,幼儿相对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之中,而且教师所使用的导语雷同,提出的问题缺乏新意。由于传统故事教学模式中师幼缺乏互动、交流,使故事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及广泛、深邃的教育价值。

1.2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重倾听复述,少判断想象

在传统的故事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运用得较少,一般都是倾听与复述,很少让幼儿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想象与预测,这对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是不利的。它影响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及听故事的新奇感与敏锐感。

2互动式教学法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中的尝试

2.1什么是互动式故事教学

幼儿园互动式故事教学,就是在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双方都能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中,想象、预测故事的发展,创造性的共同表演故事,最终达到相互促动、共同完成故事教学的任务。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心理需要,倾听幼儿对问题的想法,及时发现其思维的闪光点,产生心理共鸣、思维共享,唤起幼儿探究故事发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又影响教师的情绪,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了良好的故事教学氛围,进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故事教学中的故事情节、所使用的词汇,都是幼儿的自主发现、应用、推理的结果,教师只是不间断地引导幼儿进行有效地观察、合理地想象,挣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教学。

2.2互动式故事教学与其他相似故事教学的差异

(1)互动式故事教学与传统故事续编的区别。

续编故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原来的故事情节中没有提到的或感到欠缺部分进行改编或续编,为幼儿提供一个扩展或延伸内容的机会。但是,续编故事只是对故事结尾部分进行了创造性的想象,而互动式故事教学从一开始就在引导孩子想象、预测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果等,而且还要运用自己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

(2)互动式故事教学与传统看图讲述的区别。

看图讲述是让幼儿通过对单幅或多幅图片的观察、分析、判断、自己选择词汇,组成句子进行连续讲述或编成小故事。由于,看图进述的情节是直接展示在画面上的,图片是静止的,讲述的内容易受到图片限制。互动式故事教学对图片的要求较高,无论单幅或多幅的图片,每一幅图中都有形象根据故事的进展添加背景、角色的表情、动作等一些细致的变化,有时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以此来逐步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帮助幼儿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互动式故事教学的图片是一个动态的画面。

2.3互动式故事教学的流程

在整个流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启发、设疑,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大胆地运用已有的词汇、言语经验进行表达与描述,在幼儿与教师积极的互动中,提升幼儿的言语技能与经验。

2.4互动式故事教学流程的应用

互动式故事教学是教师提问与幼儿回答的多回合交流,教师通过不间断地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不断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启发才智,拓展视野,促进幼儿的思维,有效的提升故事教学的整体效果。

(1)幼儿看图教师启发运用多个词汇形容故事中的主要形象。

在故事《小树的朋友》中,通过观察左图请幼儿描述:“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小班的幼儿就运用了“没有树叶的”“孤零零”“光秃秃”等词汇。紧接着的一个提问:“在整个画面中只有一棵小树,你觉得它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幼儿又运用了“孤单”“难受”“寂寞”“伤心”等让教师惊叹的词汇来描写小树的心理感受,为接下来的故事讲述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在故事《笨笨猪》当中,出示左图之后提问:“这是一头怎样的猪?”中班的幼儿运用了“可爱”“ 帅气”“ 胖嘟嘟”“笑眯眯”“开心”等丰富的词汇来形容它,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中的这一角色形象。

可见,在让幼儿看图运用多个词汇形容图中形象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词汇,更是逐步让幼儿懂得如何恰当的使用各种词汇。教师一定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包括形象的面部表情,唯有仔细观察之后,才能使幼儿运用的词汇恰如其分,这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2)逐一出示图片或角色形象,引导幼儿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故事《笨笨猪》有这样三幅图:

A:出示图一让幼儿猜想这些苹果哪儿来的?小猪看到这些大苹果心里是怎么想的?它会怎么去做?

B:出示图二印证幼儿的猜测,让幼儿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词来形容小猪行为。

C:出示图三再次让幼儿猜测“小猪一路走一路吃,越走越远,当它捡起最后一个苹果时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在逐一演示讲述图片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步步进入到故事情节的深处,牢牢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急于了解故事发展的愿望。教师在预设活动时,必须细致考虑,什么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怎样的提问能够让幼儿根据现有的经验推理出符合逻辑的情节?唯有合理、有效的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与想象。

(3)教师用提问或讲述将故事引领在预设的目标中。

在启发式故事教学当中,由于大量发散性提问的运用,可能使幼儿的想象偏离整个故事的情节,一旦偏离就成了无目的的空想。因此,在允许幼儿合理想象的同时,更要用有效的提问让幼儿沿着预设的故事目标方向深入。

在故事《笨笨猪》中,当笨笨猪被老虎抓住时,笨笨猪需要想出办法来使自己逃脱,幼儿看了图一后立刻有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报警”“喊救命”“告诉老虎,我的肉不好吃,别吃我。”“用力挣脱。”“顺势一滚。”等等。然而,故事中小猪的方法既机智又诙谐,还能够反映出老虎的愚昧。因此,在肯定并应用了幼儿的想法之后,教师边出示图二边讲述了笨笨猪的话:“我原来不笨的,是因为吃了一条笨笨蛇之后才变笨的。”然后再引导幼儿思考:“老虎听了之后,是怎么想的?”幼儿自然的想到了“它吃了蛇变笨了,我吃了它不是也要变笨了吗?还是甭吃了。”这样引导之后,既没有教师生硬的扭转幼儿想法的痕迹,又让幼儿接触了新的思维方式。

(4)教师根据幼儿的自主描述改变原有故事进行讲述。

运用了互动式教学法之后,幼儿的想象力充分展现出来。但是,此时如果仍旧按照原著进行完整讲述故事,就失去了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意义。因此,在完整讲述时,一定要结合幼儿的描述、想象以及运用的词汇,进行即兴的再创作,让幼儿对老师的讲述产生共鸣与惊喜,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下就是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故事《笨笨猪》的前后不同的故事描述。

(5)给故事取名,总结提升经验。

在故事完整欣赏完之后,请幼儿为这个故事取名。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幼儿自己总结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并通过思维的概括与提炼为故事命名。比如:故事《小树的朋友》这一故事,在教师完整讲述之后,幼儿为这个故事取名叫《小树找朋友》《谁是小树的朋友》《爱护小树》等。可见孩子们已经完全理解了故事所要表达的意思,激发了他们爱护小树、保护绿色生命的强烈愿望。这就是故事教育价值体现。

(6)创造性地进行故事表演。

故事表演一直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形式,它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规范的口语练习的机会。故事表演时教师的积极参与、引领与渲染,使幼儿的表演更加身临其境、兴致盎然。

在互动式教学的故事表演时,对故事的内容或情节进行了丰富与扩展。比如:故事《笨笨猪》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时,不是纯粹的原有故事表演,而是添加了另外两个角色狼与狐狸,它们同样是象老虎一样设置圈套或陷阱来欺骗小动物,但是却采用了不同的手段,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明辨善恶、真伪,在遇到事情时多一点思考,以保护自己。在这样的表演中,师幼互动达到了高潮,将认识推向创造阶段,实现知、情、意、行的整体教育助能。

3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3.1有助于幼儿词汇的丰富、理解与运用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的丰富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凭借听、说练习来发展其正确、熟练地使用词汇。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

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运用之后,由于使用了许多启发式的提问与辅助引导,让幼儿在观察图片及动态的演示之后,将平时积累的词汇运用其中。在不断应用――积累――再应用――再积累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所使用的词汇的含义,丰富并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进而提高了幼儿言语的表达能力。

3.2有助于幼儿在同伴中获得新知

在互动式故事教学中,所有运用的词汇、故事的情节推理都来自于幼儿群体,教师只在当中起到引导与支持的作用。由于,幼儿对同伴所传输的信息接受的程度远远高于教师所传授知识的信息。因此,幼儿的言语信息在同伴的发言中不断丰富起来。

比如:在故事《小花籽找快乐》中,小花籽问小蜜蜂:“你快乐吗?”小蜜蜂说:“我很快乐。”之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蜜蜂的快乐在哪里?”幼儿的回答是:“我能采许多花蜜,所以我很快乐。”“我能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很快乐。”“我有许多好朋友,我很快乐。”等。在故事《笨笨猪》中,当孩子们发现这些苹果是大老虎放的时,宁宁小朋友恍然大悟的说:“这好象是个陷阱吗?”她一语惊醒了其他的小朋友,于是,教师立即又把问题抛给孩子:“什么是陷阱?”这下热闹了,孩子们纷纷向老师表达自己对“陷阱”的理解。就这样孩子们不仅获得了一个新的词汇,而且还和同伴一起用已有的经验理解了这一词汇的含义,使自己的经验得到了提升。一个人一种想法,五个人就有五种想法了;一个人用一个词汇,五个人就有五个词汇了,这比老师讲述故事中,学习一两个信息要丰富多了。

3.3有助于幼儿策略预备技能的培养

南师大周兢教授在《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向》一文中阐述了要成为流畅阅读者的四大策略预备技能,即反思、预期、质疑、假设。在互动式故事教学中,由于故事的情节都是由幼儿自己通过图片的观察,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推理、想象出来的。因此,幼儿的预期与假设的技能得到了锻炼,这是一般的故事教学与早期阅读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又因为教师不间断的使用启发式提问,也会对幼儿逐渐形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会不断的对画面及故事情节提出质疑。互动式故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幼儿形成策略预备技能的途径与方法。

3.4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互动式故事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启发、引导等方法,教给幼儿观察、联想、对比、分析等他们能理解并掌握的技巧,让幼儿可以充分地联想、想象、交谈和表现。在教学中,幼儿边倾听同伴发言的同时,要学会对同伴给予的信息进行判断,在头脑中迅速选择与其他人不同的词汇与想法,并进行表达。这就需要幼儿要有敏锐的发散、求异的思维,才能实现这一点。互动式故事教学不仅让幼儿学会了用丰富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和发生的事件,而且还拓展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也只有让幼儿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让他们的思维开出绚丽的花朵。“正如喜爱跑步的人终究会拥有一双结实的双腿一样,喜爱思考的人,也终究会成为一个逻辑推理能力强的人,同时可以拥有一个思维缜密的头脑。”

4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的局限

4.1互动式故事教学法对故事类型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

能够运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故事,有它特定的需要:短小、精悍、情节相对简单,角色形象鲜明。只有这样的故事,才比较有利于运用此教学法。情节简单、角色鲜明的故事比较有利于教师制作各种教学具,有利于幼儿想象与推测。如果,故事情节复杂、篇幅较长,那么在持续的启发提问中,使幼儿失去了想象、预测、推理、互动的兴趣,那么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教师在选择故事时,一定要仔细思考,这个故事是适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还是使用传统的故事教学法,能够机智的在不同的故事教学中应用最适合它的教学法。

4.2互动式故事教学法对教师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互动式故事教学,要求将故事画成多幅图片或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教具时,不是简单的图片汇总,必须仔细的思考怎样才能符合幼儿的逻辑思维?制作上一定要科学、形象、生动。网络上搜索的图片,必要时要进行修改,便于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以及角色的脸部表情。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一个慎密的善于思考的头脑,而且要能够熟练、灵活的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能力。

交通事故个人思想汇报范文4

[关键词]多角度读报法;对话质量;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241-02

中职学生上语文课,听的多,记的少;说的少,写的更少。形成这种“学”难以致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基础差的原因,有分析问题能力低的原因,更有训练少的因素在。尤其是后者,更是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学生应用性测试,一位连拼音都认不全的学生,把几个话题让他准备,他的说话能力测试竟然比班级其他许多同学好。原因是他在课后一个劲地在心中默默地准备说话的内容,其他同学则有点自以为是,准备不充分。由此可见,训练是提高对话质量的关键因素。

笔者觉得在当代中职学生中适当采用读报法,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一种可行手段,毕竟看报纸、读报纸比读课文本身就要有趣得多。

读报法:读是阅读,但读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一杯香茶一支烟,一张报纸读半天”的有些单位人员闲事时读报的层面,应该是读书学习的读,是做学问的读。“报”也不仅指报纸,同时也应包含刊物杂志等文化载体。从而在多种形式上满足学生的兴趣心理需求。

多角度:利用报刊载体学语文不能仅局限于应用性语文文体范畴,应该扩大到广告、时事、文学欣赏、娱乐笑话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从听、说、读、写等角度去丰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正做到语文生活化,达到“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1 什么是对话质量

常提“对话能力”、“对话水平”,那么“对话质量”是什么呢?人们从牙牙学语阶段就开始与大人对话,其实人的对话能力应该在语言定型期就基本具备了。所以我们常提的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其内涵应该是“对话水平”。

“对话质量” 的含义,(个人给它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问话响应的时间)内,对话者所说的语句与问话意图相符的准确性、回答的语言质量的高低程度。对话质量有四个要素:反应时间、答案准确度、语言的精练度、遣词的精妙度。

一问一答之间,问话者在等待,所以反应时间应该有限制,这是敏捷特性。总理在对外国人所说的“对牛弹琴”不假思索地反击:“对,牛弹琴”,语言虽然幽默巧妙,但如果反应时间很长,那听众的评价肯定不理想。准确回答是对话者应具备的一个基本能力。有一个职高毕业生,后来考上了杭州机电学院,回到温岭爱仕达电器公司应聘,公司人事经理评价他回答问题跑题。应聘失败的关键其实就是对话者回答问题缺乏准确性。“跑题”只是一个善意的评价,直接的应该是“连问题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还想应聘好职位?”语言的精练,遣词造句的精妙是对话质量的高标准,用图示法表示对话质量(见图1):

2 “多角度读报法”对提高学生“对话质量”的实践探索

2.1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提高对话质量的准确度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在他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单一原点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本课题研究的“多角度读报法”,在教学实践中,也刻意去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课题组教师在对学生语文能力基本情况调查过程中,得到一个共同的信息:本校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回答问题,在课后的思考练习,在期中、期末的试卷答题时,都存在平时教师讲过答案的题目基本能回答,遇到需要稍作思考的陌生题目就空白一片,很少有人能准确做答。学生缺乏基本的逻辑推理的能力。众所周知,在社会生活中,真正拿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工作问题的情况并不多见,此时需要的是实用的思维能力。

第一,形象思维长见识、成基础。电脑工作,靠软件;人脑思维,靠联系。语文知识,起步于形象,语文思维,则形象思维是基础。小学生学数学,先从识数开始,一个个数字由一个个苹果、梨等实物形象替代,进一步再换成抽象的数字。借用这种思维发展模式,培养中职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也可借助形象联系的初始力。报纸杂志中有许多生活事例,如小学生为了拿钱上网,杀了外婆一家四口的报道,学生读这则新闻后,头脑里一定会有一个持刀杀外婆的血淋淋的形象。这个形象会深刻地储存在脑海中,不用死记硬背也能随时提取。从这则新闻中,学生会增长见识:上网害人,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可悲的。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这些大喜大悲的火暴事例远比一首唐诗、一句名言更生动形象,它们化为读者脑海中一幅幅画面,信息易于记忆保存。这些事例多了,学生的见识肯定会增长许多,为今后的说话、写文章打下素材基础。基础性的形象对学生判断善恶产生的结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

第二,理性思维多分析,善推理。比形象思维深一层的是理性思维,即逻辑推理。学生在“多角度读报法”尝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掘文本中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信息。报纸新闻中总会出现一些“交通事故类的事例”,出现在报刊中的往往是伤亡较大的。教师可以把这一类的新闻汇集起来,让学生做一个专题关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为什么当今世界交通事故成人类的第一杀手?”、“什么种类的交通事故伤亡的数字最大?”、“和外国比,中国的交通事故情况是严重还是较轻?”、“有些交通事故是真的交通事故还是其他的事故?”、“政府或个人有什么样的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呢?”、“你认为应该怎样避免呢?”学生如果真能完成这些问题任务,他的分析能力肯定会上一个台阶。例如,中国层出不穷的矿井事故,国际上也有,同样是专题关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读 报专题归类发掘问题[FK)〗解决问题归纳整理

通过这种程序,让学生的思维在每一个环节中逐渐养成,长期如此操作,学生的思考有了方向,思维的准确度也会相应的提高,思维的全面性也会相应加强。

2.2 增加学生信息的容量、提高对话质量的敏捷度

听得懂别人说的话是因为大脑中有关词汇,这些词汇的意思已经理解。日本人说“沙扬那拉”,明白那是“再见”。因为听者头脑中早有这个词汇,早知道它的含义,如果日本人再说一句别的,怕十个中国人有九个只剩干瞪眼了。同理,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头脑中缺乏一定的积累,特别是受网络的干扰,脑海中充斥着游戏,所以游戏的词汇信息挤占了太多的空间,日积月累,报刊信息的逐渐增多,在学生脑海中的容量逐渐加大,学生的词汇、语句的成分也增加了,在对话中,可提取的用以回答问题的资料也丰富起来。一个古代笑话:孕妇碰见一个秀才,秀才叹气道:“我做文章比你生孩子难啊!”孕妇问为什么。秀才答道:“你肚中有,我肚中无啊!”“无货”当然无法作答,“有货”自然敏捷度提高。报纸杂志的信息日渐丰富,但其词语句子基本都是通俗易懂的常用词句。所以长期耳濡目染会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从而缩短回答问题的思考时间。

2.3 培养语感,力求对话用语简洁精练

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尚文教授指出,“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感是对言语对象的同化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得到补充、调整。”仿用“天人合一”的词语,语感也可以说成是“语人合一”,即人的语言化为自身潜能,使用语言时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提取。

对话写作用语的精练简洁是一个人的话风或文风。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这个人讲话婆婆妈妈的,那个人直言快语。前者说话就显得唆,后者说话就比较干脆简洁。这和前文所说的对话时短时间内思维的不同结果,说话嗦的人思维反应慢,耗时多,语感也差;干脆利索的人思维敏捷,耗时少,语感也相对较好一点。好比学汽车驾驶,有的人一次性通过,有的人多次补考,这就是教练员说的“车性”,刚学徒时多数是没有车技的,车性好的学起来快。“车性”也可以说是“车感”。

中职学生语感的培养可以通过“多角度读报法”来培养。

首先,泛读报刊文本,寻找“语感”。球技好的篮球运动员有的场次也会有发挥不好的情况,别人会点评“他今天手感很差”,“手风不顺”。但教练相信他,让他待在场上找感觉。同理,让学生泛读各种报刊文章,多读广读,出声地读,在读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唇、舌发普通话的音,力求标准。有些人读书喜欢用方言,这样不好,因为方言的用词与普通话有差别,不利于语言规范化。多读、光读做到口熟,先找口感,这就是“口到”。

其次,边读边记,捕捉“语感”。有的人说感觉是虚的、潜意识的,是不可捉摸的。这只是缺乏理性思考的人思维混乱的遁词。采用边读边记的方法,在读有所感的过程中,记下这种感觉,就像古人做读书评注那样。记的内容可以是精美的句子,可以是好的词语,可以是摘录段落,更好的是自己的体会心得,自己的感想反思。教师在操作中注意有任务布置,要求学生记感想,要求学生记什么,任务明确,学生的感觉形成书面文字,这样有利于读后的分析思考,这比在自己头脑中的潜意识易于捉摸了。

再次,讨论反思,强化“语感”。一般做语言翻译的人,语感特强,这种语感,不是天生的,因为大部分人不可能在幼儿时期再学外语,后天培养的语感,是在不断强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开车时间久了,停一段时间后不用想也能再开,车技变成人车合一的车感了。利用读报所记的心得体会,经过小组讨论,教师修正后,学生自身再进行反思,写下反思见解,必要时回炉重温,换角度再读再思考。在心中反复强化,这其实是一个文本信息变成自己知识的消化过程。也就是朱子所说的“心到”。心到后,心中的感觉明晰了,语感也强烈了。

培养语感,求的是用语习惯的干脆直接,人称直奔主题,少走旁道。不仅如此,语感强了,用语的敏捷度与准确度都会相应提高。培养语感,重在坚持、反复,在熟记的基础上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2.4 关注修辞,品味遣词造句之精妙

欧美人选总统,另有一个特别关注的标准,那就是总统是否幽默。对话质量方面,遣词造句之精妙应该是比较高的要求了。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而言,这条标准可以不做特别要求。说话也好,写作也好,善于遣词造句的人,应该是语言实用的佼佼者。学生在采用“多角度读报法”的过程中,报纸杂志为了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本中穿插一些幽默笑话,还有许多轻松诙谐的文本。

报刊中有这样一则幽默:敬爱的总理一次接见美国记者,美国记者看到外面一位中国老人弯着腰,就嘲笑道:你们中国人走路都弯着腰,而我们美国人走路是直着身子的。很机智回答,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你们美国人则走下坡路呢。幽默中暗含“中国向前发展,美国倒退”的寓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对方的嘲笑变成了自嘲。学生除了敬佩的精神,还要佩服他的机智与极强语言的能力。

对于有些新闻类的题材,文章的标题和开头部分作者往往下足了工夫,很能体现遣词造句的精妙这个特色,所以这都是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学生应该采用摘录成集,诵读识记的方法,来提高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红兵.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交通事故个人思想汇报范文5

一、动画激趣,准备交流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并组织学生读《骑驴》的故事。)

师:那老爷爷应该听谁的呢?我们大家快动脑筋给爷爷出主意吧! (板书:应该听谁的。)

[用动画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后,组织学生读书,深入了解故事中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不但落实了“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的要求,为后面围绕话题进行交流作了充分准备,又把学生带进了故事的情境之中。]

二、搭建平台,指导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后,让学生自愿汇报想法,发现有的同学不赞同故事中的四种意见。)

师:有人没举手,那你们是什么意见呢?说给大家听听。

生:没举手的意见是一人骑一会儿。(全场笑)

师:哦,你说你的想法是一人骑一会儿。

生:(指着后排一同学)不是,是XXX的想法。(全场大笑)

师:噢,那你是代表他说出想法,是吗?

生:是。

师:(对全班)同学们,我发现他们的想法很奇特。(对发言的学生)我非常佩服你的胆量,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棒!那我就画一个代表你的形象啰!(板画女生头像)

[在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时,从未举手的同学中,巧妙地鼓励她说出独特的想法,并给予赞赏,树立了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组织意见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加入其中一组。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中一组的代表用表演的形式汇报。)

师:(对全班)表演看完了,看懂了吗?

生:看懂了。

师:他们组是什么意思?

生:他们是一人骑一会儿。

师:你看得非常认真。你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但可以用语言表达,还可以用动作呀、眼神呀、表情呀表示自己的意思。你看,张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说什么呢?(做眼神)我喜欢你们呀!你们也用眼睛告诉我,你喜欢我吗?

生:(做眼神)喜欢!

师:哎,眼神和语言都用上了。真好!

[在学生表演之后,因势利导,启发学生采用多种交际手段进行交流,很好地贯彻了交际的要求。]

(在持“爷爷骑”与“孙子骑”两种观点的同学进行争论后)

师:唉,争来争去,我觉得又要尊老,又要爱幼,干脆爷爷孙子都骑吧。同意吗?

(持“都不骑”意见的小组学生──下称甲组──摇头)

师:摇头表示什么?用动作表示不同意是吗?那你要给我个说法,为什么不同意?

生:因为那头驴是小驴,压死了,谁来干活呀?

师:你考虑得有道理。

生:[持“两人都骑”意见的小组学生(下称乙组)]驴是很小,但它的力气很大。

师:你是说它有能力驮两个人,是吗?

乙组生:对。

师:那你把我这句话也加进去,说一下。

乙组生:驴是很小,但它的力气很大,有能力驮两个人。

师:嘿,很有道理呀。(对甲组生)服了没有?不服的继续反驳。

甲组生:驴……很小……

师:是呀!

甲组生:(思考后)我们都说要保护动物,驴也是动物。如果我们把它压坏了,怎么办?

师:哦,你很有爱心,知道要保护动物。这下可真让我为难了,你们说的也很有道理呀!

乙组生:你们爱护动物,我们是要向你们学习;但是你们要看它是什么动物呀,驴本来就是干活的。 (全场笑)

师:(竖大拇指)说得非常好!(对两组)你们是谁也没说服谁。

师:(对持“一人骑一会儿”意见的小组──下称丙组)你们是最有想法的啦,你们能不能把他们四组都说服了。

丙组生:如果爷爷骑驴,孙子走路,那孙子很累;如果孙子骑驴,爷爷走路,那爷爷很累;都不骑驴,还很笨;要是都骑驴,又要把驴压死了。我们组有一个好办法:先让爷爷骑驴,孙子走路。孙子走累了就让孙子来骑驴。这样,我也不累(孙子也不累),爷爷也不累,驴也不累。这样不是很好吗?(全场大笑,鼓掌)

师:真精彩呀!孩子们,这样一大段话她居然说得这么清楚、流利。是不是该送给地掌声啊?(全场鼓掌)

[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激烈的思维碰撞和言语交锋。在这里各组同学各抒己见,把表情、动作、语言都用上了,说的话有理有据,把各自的想法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得益于教师创设的情境让每位学生都进入了角色,也得益于教师在交际过程中的引导、启发和激励。]

三、感悟道理,总结升华

师(模仿爷爷):孩子们哪,你们的话真是太有道理了。那你们是不是很想跟我说几句话呢?

生:(激动地)爷爷,你一会儿听这的,一会儿听那的,真……(手指爷爷)你真……(全场大笑)

师:哦,你是说我没主见吧?

生:(顿悟)爷爷,你一会儿听这的,一会儿听那的,真没主见!

师:孩子啊,你说的太对了。我老了,脑筋不好使,你再说一遍,给大家听听。

(生大声再说一遍。)

[用模拟情境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和故事中的爷爷进行直接交流,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故事蕴含的道理,并通过这一学生的重复语言让全体同学加深印象,巧妙地完成了本组课文的综合性主题教育。]

总评:这节课有三个显著特点:

其一,以《骑驴》这个故事为引子,拓展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全课从故事开始,组织学生说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意见──说自己的观点──说小组交流的结果──不同意见间的争论──与故事中的爷爷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困惑,并互相出主意。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话题,这些话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顺着学生的思维提出,让学生都有话可说的。

其二,话题的提出和拓展中,多次创设有实际意义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惟妙惟肖的音像故事,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各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故事的情境,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使得他们不吐不快。教师自己也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和学生平等互动,更激起了学生交际的欲望。

其三,在交际过程生与生、生与师的互动中,巧妙组织,灵活引导,让学生有话会说。教师用示范、启发、补充、暗示等方法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学会表达,用赏识、激励等方法让有想法的学生敢于表达。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调控和引导着说的、演的、听的、看的学生。教师这些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有效地促使学生提高交际能力,养成交际的良好习惯,在交际中学会交际。

(张霜,小学高级教

交通事故个人思想汇报范文6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22-02

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同时,语言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广泛的知识。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小班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使他们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孩子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1.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说话的积极性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积极因素,鼓励幼儿亲自去看、去听,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如下午吃点心时,是用圆形的小糕点,在幼儿认识香喷喷的糕点是圆形的时,我就进行即兴提问:什么东西也是圆形的?什么东西是香喷喷的?幼儿纷纷回答出:皮球是圆形的,火车轮子,汽车轮子是圆形的,还有太阳钮扣等等也是圆形的。说苹果、松糕、香水、雪花膏等是香喷喷的;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提示性的话,诱发幼儿积极发言。如:"今天下雨,早上你是怎样进幼儿园的?""路上的行人看见下雨是用什么雨具去上班、上学的?"这时幼儿一般都会兴致勃勃地向你作介绍。又如:忽然下雨,就问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下雨的?雨声怎样?为什么雨一会又不下了?幼儿在亲身观察、思考后,都能说出春雨的声音是嘀嗒嘀嗒的,象小闹钟走动一样,有时春雨像灰尘在空中轻轻地飘下来,飘下来,春雨是淅淅沥历的,断断续续的,所以一下就是好几天等等,由于幼儿有了直接感知事物的形状、色彩、动态,教师又及时进行启发诱发,使幼儿有了更多、更有利的语言练习机会,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水平。

2.通过看图讲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看图讲述是让幼儿通过对图片观察、分析、判断,自己选择词汇,组成句子进行连续讲述或编成小故事,这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意义。家长和教师首先要培养幼儿对图片观察的兴趣,有了兴趣再让幼儿观察画面,其次要教给幼儿不同的观察方法、观察顺序。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当幼儿有了感性印象时,应注意辅导幼儿丰富词汇,使幼儿掌握更多的词汇,并能够正确理解使用词汇。在掌握词汇后发展幼儿连贯性语言,有了连贯性语言,就可以指导幼儿围绕主题编故事了。家长和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水平,进行不同的练习,口语水平较低的幼儿练习,可丰富词汇,说短语。口语表达水平较好的幼儿进行语段的创编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3.利用各种教育环节培养幼儿说话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还是健康活动,我们教师都应把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放在首位,每个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地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掌握一些儿歌,复述一些短小的故事或故事中的短小片断,幼儿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模仿,为其语言发展积累经验,在再次运用时,也就成为自己的语言了,真正为实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作铺垫。接着组织进行创编活动,为幼儿提供自我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如:在活动《我自己》的最后一个环节――创编儿歌中,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创编儿歌:这是我的眼睛,大大的,这是我的鼻子,闻东西的……非常接近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为幼儿创设语言角,在语言角投放头饰、娃娃、小动物玩具、各类图片、图书、画报、剪刀,让幼儿自由选择,选择图片进行排图讲述;选择图书进行阅读;选择画报、剪刀剪贴创编小故事。班里的图书角虽不是小班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但也有爱看书的孩子去看自己喜爱的书籍,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爱看书的幼儿去引导那些不爱看书的幼儿培养看书的习惯。托班幼儿模仿性强,往往喜欢与别人看相同的书,这时有可能会发生争抢现象,此时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幼儿想办法用与人商量的语言,如"你能给我看看吗?"、"我看看你拿的书好吗?"、"我也喜欢这本书,咱们一起看这本书可以吗?"、"你看完了给我看一看,好吗?"通过这种语言引导,可从中培养幼儿与人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鼓励幼儿多进行自由交谈

谈话是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繁荣一种语言活动。经常开展谈话活动能较好地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自由交谈令幼儿讲话无拘无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而且不受空间、时间、人物的限制,所以特别适合这种谈话方法。幼儿教师可以在课间向幼儿提出话题,让幼儿自由交谈。例如;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昨天晚上看了什么动画片?今天想为班做件什么好事?等,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幼儿在园里的草地旁的小路散步,幼儿自由交谈观摩所得:花草树木的变化,昆虫的动态等。此外,教师还能让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如"秋游",组织幼儿到花奔世界秋游回园后,围绕"秋游"这个话题展开交谈,把所看到的、听到的相互讲给同伴听,还可联想与爸爸妈妈出外旅行的见闻……在自由交谈中,幼儿的语言得到了锻炼,在原有水平上有了提高。

总之,孩子对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并伴有强烈的表达愿望。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即学习,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是提高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言教学的宝贵资源。家长和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兢;论幼儿园整合课程中的语言教育[J];幼儿教育;2003年Z1期

[2] 谢渝芳;规范语言,重在创设环境,乐在交流之中[J];教师;2010年28期

[3] 刘国红;浅议如何发展幼儿语言[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