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概述范例6篇

生物质能概述

生物质能概述范文1

关键词:初中科学 概念教学 思考

科学概念的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科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怎样针對不同的概念,怎样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概念,阐述一些做法和观点。

一、联系实际,建立科学概念

科学中的很多概念、原理和规律源于自然和实际,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多数概念是對自然现象和生产生活实际现象的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充分了解并认真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联系实际,正确建立科学概念。

惯性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要让七年级学生正确建立惯性概念,必须联系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实际,比如跑到100米终点后,为什么一时停不下来;坐在车厢里的人当车子向左转弯时,人却向右倾;车子启动时,放在车厢里的物体往往会向后滑;为什么载重大卡车比小轿车启动难,刹车也难。只有结合这样一些生活实例的分析,学生才能建立正确的惯性概念。

二、通过实验,形成科学概念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提供生动的实验过程、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和科学精确的实验数据,自然而然的提出概念、形成概念,并提高学生對概念的感性认识。

如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可先通过实验测出不同体积的铁块、铝块和水的质量,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

针對上述数据,教师可设问:對铁、铝和水各自而言,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质量和体积比有什么特点?三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比值是否相同?我们可形成一个什么科学概念?

实验结果本身并不会自发地出现概念的本质特征,但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對实验过程获得的事实、现象等进行思考、辨认和总结,通过思维加工和科学抽象,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这也是科学概念教学的基本任务。

三、发掘或赋予概念的心理意义

奥苏贝尔认为概念除了内涵、外延外,每个概念还具有一定的心理意义,即能唤起学习者独特的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反应及心理认同感。概念的心理意义能有效地促进概念的意义学习。例如“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这两个概念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学生较容易接受这两个概念。像这类具有心理意义的概念在初中科学中是比较多的,如受精、有性生殖、无性生殖、遗传与变异、健康等。

但也有些概念心理意义不明显,甚至對有些同学而言几乎为零。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赋予概念的心理意义,拉近概念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如在讲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时,對胚和胚乳理解比较困难,教学中可赋予这样的心理意义:“我们每天都吃饭,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吃的是稻谷种子的哪个部分?大家是否观察过,有些米粒其一端缺了一小块,这掉下的一小块又是什么?”最后告诉学生“我们吃的是胚乳部分,这个掉下去的小块就是胚,稻谷种子萌发时胚乳提供营养,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分别长成叶、茎和根。”经过这样的教学,“胚”和“胚乳”已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信息,使学生感受到原来这两个概念离我们生活这么近,心理认同感很快增强,这时意义学习也发生了。

四、将日常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

日常生活概念即前科学概念,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概念,一般从直观出发,注重事物的外部特征,因此具有主观性、模糊性和弥散性的特点。日常生活概念虽然往往是科学概念形成的重要基础,對科学概念的形成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有时往往也会起干扰和抑制作用。

在教学中应明确学生的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间的异同,然后以日常概念为基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形成科学概念。

如“鸟”的日常概念是“会飞的动物”,因此学生就会产生“鸵鸟不是鸟,蝙蝠是鸟”这样的错误观念,应指出“会飞”不是鸟的本质属性,鸟的本质属性是“有翼有羽毛,能进行双重呼吸,膀胱退化”等,帮助学生形成“鸟”的科学概念。

五、运用概念的变式和再现

1、运用概念变式

是指對同一个概念从多维度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的描述方式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所学概念,避免学生對概念的孤立、机械的记忆。如“生态系统是由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也可表述为“是由一定区域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所有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各种生物组成”,还可以表述为“在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

又如對于磁场方向的表述,也可以采用概念变式加以认识,“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北极的指向”的说法其本质上是一样的。

2 运用概念再现

是指学生對所学概念重新回忆表述的过程。概念的再现其实是概念的再学习过程,能检验学生對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让概念再现。陈述性复述。是指学生對新概念进行完整准确复述的过程,目的是增强對新概念的熟悉程度,促进對新概念的记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通过不断的复述还能进一步感知概念的本质特征。复述在学生概念习得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意义性表述。是指学生根据對概念的理解,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概念的过程。表述的清晰与完整程度,除了取决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對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如“若某类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则该类原子总称为某种元素”;此外还可表述为“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六、對相关概念进行對比或网络化

概念与概念之间或抽象隐蔽,或文字相似意义相反,或存在包容并列关系,这些因素往往会干扰学生對概念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概念间的实际情况,可對相关概念进行對比或网络化。

1 對相关概念进行對比

有些概念在关系上相互并列,但在内容上差异较大甚至相反,适合采用并列比较法进行教学。如蒸发与沸腾,晶体与非晶体,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压力与重力,质量与重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化与异化,动脉血与静脉血,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遗传与变异,热量与热能,氧化剂与还原剂,等等,

生物质能概述范文2

概念的学习过程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共同观念”在人的大脑中从无到有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全面认识概念及其建立的过程,即概念的特征和概念建立的心理过程。

1.1概念的特征

1.1.1内涵和外延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通常是通过下定义的方法来表示的,如“物质的量”的定义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给概念下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在一定阶段上的总结。概念不仅对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有质的规定性,有些概念还具有量的规定性。因此,一般来说,概念既可以用文字或语言的形式来表述,有些概念还可以用数学公式予以定量阐述,如“物质的量”又可定义为“n=N/NA”。

外延是指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如“物质的量”的外延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这一本质属性的粒子集体的类型,如分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

1.1.2客观和可测

概念是从客观事物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因此,具有客观性。如“物质的量”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粒子的集体。

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规定性的概念叫物理量。一切物理量都能被测量,用仪器进行直接的测量,用公式进行间接的计算,还可以通过测量其他物理量进行间接的测量。如“物质的量”的测量,可以通过间接测量质量、气体体积等方法进行。

1.1.3抽象和精细

一个概念能够反映出大量形形的物质的共同属性,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它超脱了具体的现象而说明了事物的本质。一个被抽象的概念,还可派生出新的概念,称为概念的多重抽象性。如“物质的量”可派生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等。

客观事物的方方面面的属性,表面上看来有些属性是相似或相近的,但用不同的概念能够把这些属性精确地区分开。例如,“量”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含混概念,人们说“量”的多少,可能是质量、体积、纯度、质量分数等等。然而,概念却能准确地区分它们。

1.1.4发展和变化

概念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的内涵是否正确,外延是否恰当都要用实践来检验,并随着科学实践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得到补充、修正和重构。原子的概念从德谟克里特提出,经历了“实心球模型—布丁模型—行星模型—卢瑟福模型—分层模型—原子核模型—电子云模型”。由此可见,科学发展的历史,也是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应该成为概念学习发展的过程。

1.1.5联系和结构

概念和概念之间虽然可以进行精确的区分,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其主要形式是从属和并列。在从属关系中,下位概念从属于上位概念,如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属于上位概念,而氧化反应属于下位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是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学习之后进行的,称为上位学习;反之,在具有上位概念的情况下学习下位概念称为下位学习。并列关系指的是概念与概念间既不产生从属关系,也不产生总括关系,但相互之间具有潜在的联系,如质量与物质的量等。

1.2概念学习的过程

关于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列宁曾做过这样的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辩证的途径”。认知心理学认为,形成概念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概括、推理、提出假设,并将这一假设应用于日后遇到的事例中加以检验。由此可知,概念的形成是以感觉、直觉和表象为基础的,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为主要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因此,可以将学生概念学习的过程划分为:

1.2.1感知现象

感知是由于环境对感官的刺激引起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认知过程中的感性阶段,概念学习的感知来自于客观环境(对客观事物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环境(教材、图片、模型、录像和实验等)。但要注意的是:人的知觉系统摄取和加工外部环境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应该对刺激进行选择和过滤;同时感知受到人的需要、愿望、兴趣、以往经验(前概念)的影响。

1.2.2思维加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主要包含抽象和概括两个过程:抽象就是在思想上区别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从而抽取本质属性;概括则是将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这一过程依赖于各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不同概念的形成,其思维方法不尽相同,最基本的有:①分析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如化学反应、糖类、蛋白质;②抽取物质的某一属性,得出表征物质某种性质的量,如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③用理想化的方法进行科学抽象,如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原子模型;④概念的组合及发展,如摩尔质量(质量和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和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此外,还有运用演绎、类比及等效的方法等。

1.2.3形成概念

形成定义是形成概念的认知活动的最高境界,也是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基本依据。

概念的定义方法一般有:①属加种差,如酸性氧化物是在其属概念——氧化物的基础上进行的;②操作定义,如摩尔质量是将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比值这一数学操作进行定义的;③外延定义,对于外延边界清楚的集合概念,若能举出他的全部外延,就可以下肯定外延的定义,如不饱和溶液,就是指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溶液。

理解概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①明确引入概念的原因;②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③了解概念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2.4重构认知

新概念形成后,如果不能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意义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概念没有真正建立。认知结构的重构,主要是使头脑中散乱的现象和事实、概念、理论形成秩序,使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得以扩展、更新或重构,这一过程是由同化和顺应使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2概念学习的障碍

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处在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的阶段,思维的品质不够健全,使得他们在学习概念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可能形成各种学习障碍。我们认为,中学生概念学习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与概念学习四个心理过程相对应的四个方面:

2.1感性认识不足

感性材料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感性认识不足是概念学习的主要障碍之一。例如,如果没有观察过化学反应,就不能掌握化学变化。用以表征物质特殊性质的概念,如“物质的量”是对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集合体的抽象,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不能找到直接的感性材料,从而导致了学习障碍。

2.2思维方法不当

概念的学习是在获得足够多的感性材料后,利用各种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概念。没有掌握建立科学概念的正确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是概念学习的又一障碍。如果在建立概念过程中不能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比、抽象、概括、推理判断以及理想化等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就很难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形成的概念只能处于浅表的感性层次。

2.3定势思维影响

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式,当面临现实问题时,我们能不假思索地把它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路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即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益处是用来处理日常事务和一般性问题,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然而,思维定势的弊端在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需要开拓创新时,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观念、新点子的构想,同时也阻碍了对新知识的吸收。正如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的:“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学习“物质的量”时,按照汉语习惯,“物质的量”相对于“物质的质”而言,通常理解为“物质(宏观或微观)的多少”,这与科学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别。

2.4相关概念干扰

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常常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概念,这是相关概念干扰的表现之一。如物质的量与质量、物质的量与它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间的关系是学生概念学习中常见的混淆点。

相关概念干扰的表现之二是前概念的干扰。学习科学概念前,学生已经从日常生活或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与概念有关的感性经验,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其中有些是片面的、错误的,从而干扰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3教学模型的构建

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说,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以文字或其它符号表征的意义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的观念(包括表象、概念或命题)相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后,转化为个体的意义的过程,即知识掌握过程是材料的逻辑意义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个体心理意义的过程。结合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构建化学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表1):

由上述的全新概念“摩尔”和导出概念“摩尔质量”的教学实例中可以反映出,在具体概念的教学中均可以采用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模型进行教学。

4概念教学的策略

根据上述关于概念建立的心理过程和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与概念教学过程相适应的解决策略。

4.1形象直观演示,获得感性知识

通过运用生动的直观形象,如观察实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图表和模型、计算机模拟动画等,让学生从中了解有关某概念的部分信息,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为认知结构中接纳和理解这一概念奠定基础。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觉地将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与物质的微观变化联系起来思考,进而从微观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然而,由于人的感知系统的容量有限,教学中应精选直观教学的内容,尽可能采用最常见、最易得、最经济和最形象的直观内容,从而确保学生对感性知识的有效获取。

4.2分析特征信息,抽象相关信息

在教学情境中,有意提供一系列与概念相关的信息,进行辨别、提取和概括。然后从部分事例中已确认的特征信息入手分析各类事例,逐步舍弃干扰信息,使特征信息的精度和准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将有关特征以一定的方式联系组合起来,构成概念的抽象定义。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对特征信息进行抽象,有助于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述和有序地记忆这些特征,这就成为学生掌握概念的前提和关键。

4.3准确表述内涵,清晰界定外延

引导学生将与某概念有关的本质特征组合起来,用语言或文字形式加以概括和提炼,即表述,可分为具体性表述和定义性表述,具体性的表述“口语化”特征明显,所反映的信息一目了然,把握比较容易;而定义性表述则更能反映概念的丰富内涵,文字简练、表达精确、逻辑性强。如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概念的外延常常通过定义中反映特征信息的关键词来限制。如化学键概念定义中的“相邻”、“强烈”。

4.4深化发展概念,形成概念系统

人的思想是由现象到本质、由肤浅到深刻不断深化、以至无穷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断深化,必然促使概念不断发展。如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经历“氧的得失—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的过程,从而使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趋于完善。这说明概念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如其分地描述和表达不同阶段的概念。

学习心理学认为,一个重要概念,是在概念的系统中形成和发展的。引导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概念系统来接纳和学习新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方法是:将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概念相联系,并促进对新概念的关键属性或定义的理解;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分化,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相似和相异之处;将相关的概念融会贯通,组成整体结构,便于记忆和运用。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认为在概念教学中均可以采用上述构建的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来设计并组织教学,但教学的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的标准是有效教学。我们认为,应从学习内容、学习者和教育者三方面思考和探讨“因材施教”中的“材”:具体概念的教学过程模型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它应随着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它应随着学生年龄、学习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它还应随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资源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选择何种教学过程,概念教学都应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和基本过程,都应遵循有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林海斌1梁凌志21.温岭市温中双语学校,浙江台州3175002.温岭市新河中学,浙江台州317502

[1]胡卫平.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2]陈至为,贾秀英.中学科学教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吴琼.中学化学教学建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生物质能概述范文3

关键词: 概念图 高中化学 作用 应用策略

一、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的作用分析

在对化学这一学科开展学习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不能在各大知识点之间建立应有的联系,学习的知识内容为一盘散沙,没有整体的化学知识系统,因此建立的化学知识是不牢固的。老师需要使用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系统的构建,使学生真正对化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方能达到高中化学的教学目的。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使用概念图能够很好地对以上的要求实现全面满足,开始课堂授课时,老师首先通过概念图让学生把新知识和老知识进行联系,并对之前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陈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并且让学生更好地连接老知识和新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接下来的课程开展学习。例如,教师讲解关于有机物内容时,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会了物质分为化合物与单质,并且化合物又能够分成无机物与有机物等,便让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有机物学习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概念图的使用

(一)关于“钠的性质”的概念图教学

学生在对“钠和钠的化合物”章节进行学习时,需要把初中阶段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开展新的化学知识学习。在本章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使用概念图对关于钠的新旧知识

开展学习。

教师在进行概念图的制作时,最重要的是对概念图的中心内容进行判定,如图一所示,在本章节教学内容当中,钠即为概念图的中心内容,绘制的概念图全部都需要围绕钠的化学特性展开。再有,判定出概念图的中心之后,便需要紧紧围绕中心概念开展相关知识阐述,如在图一所示的概念图当中,在左边部分,写出了钠在大自然当中以何种形式存在,并对钠的用处进行了一定的阐述(高压钠灯、导热材料等)。并且讲解了单质钠的制取方式,可以使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进行钠的制作。最后对初中阶段学习过的钠的保存方法进行阐述,为何钠需要放在煤油当中进行保存。学生观察图一所示的概念图的左边部分,就能对之前学习的关于钠的知识进行详细的回顾和温习,由此帮助学生在接下来关于“钠”的新知识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的学习当中,老师再对该概念图的右半部分进行讲解,阐述关于钠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从概念图中不难看出,钠的物理特性为质地软、颜色为银白色、密度低于水、导电导热能力较强和熔点沸点都比较低等。钠的化学特征十分显著,那便是凭借钠和非金属物质进行反应、钠和水进行反应、钠与盐进行反应,通过上述常见关于钠的化学反应的列举和论述,让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关于钠的化学性质。

(二)“分析空气污染”的教学概念图

如图二所示,该图即为“分析空气污染”这一章节教学活动当中使用到的概念图,在该概念图当中,笔者把空气污染作为概念题的中心内容,之后围绕该中心内容进行知识的展开。如分析了我国引起空气污染的具体原因都有哪些?即为汽车所排出的尾气、煤的燃烧、废弃塑料的燃烧、农药喷洒等,以上原因都很有可能导致空气污染,在概念图当中,很清楚地将以上空气污染造成原因都罗列了出来,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概念图的引导,便能非常清楚地把空气污染的原因详细讲解。在该概念图的左边部分,详细罗列出了污染物的具体类型,并且与之相对的是在概念图的右边部分,罗列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这样概念图就可以把该章节课程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方便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帮助学生对该章节教学内容进行了解,由此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成绩。

三、结语

在高中阶段化学学习过程当中,有着知识点数量多、知识网络庞大、知识结构复杂等一系列特点,老师为了让学生学好化学科目,必须让学生更好地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相关化学知识网络,使学生更好地对相关化学知识开展运用。概念图的产生便很好地帮助教师构建起了相关的教学指导框架。并且在后期复习环节,教师同样可以使用概念图帮助学生复习,并获取相关教学内容反馈,以便老师开展复习活动时,更好地针对学生在之前学习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有效填补,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增玲.概念图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制作与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

生物质能概述范文4

一、概念混淆的原因

1、概念本质属性被现象掩盖

物理概念是对某一类物理事物和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的熟悉,本质属性往往隐藏在表面现象之后,生动的表面现象往往给人深刻的印象。例如,热传递现象中究竟传递的是温度还是热量?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给学生留下的表面熟悉是:一个物体温度降低,另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最后达到温度相同,表面上看是物体间发生了温度传递。要熟悉现象的本质,需要经过充分的分析、理解才能熟悉到,这种强烈的表面印象抑制了学生对热传递本质属性的熟悉。

2、学前概念的负迁移

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概念之前,往往已经接触过许多相关的物理现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些近似的概念,即学前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是未经充分的科学抽象而获得的,因此,大多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学前概念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影响着学生对新概念的同化,造成新旧概念的模糊熟悉。例如,对于光和光线,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诸如“这里光线太暗”之类的说法,显然是用光线代替了光,在理解“光线是表示光束及其方向的直线”是产生迷惑,片面认为光线就是光。

3、概念形式相似或意义相近

物理概念中,有相当多概念与其他一些概念形式上相似,更多的是意义上的相近,对这些相似概念区分不清,就会造成理解的混乱。例如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浮力计算公式F=;物体的相互作用力与物体受到的平衡力;功率与机械效率;惯性与惯性定律;汽化与升华;电动机与发电机;音调与音色等等。

4、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有一些概念尽管物理含义不同,但在同一类问题或现象中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学生由于头脑中没有完整的物理情境,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轻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不了解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就会混淆不清。例如,对于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概念,有些学生常认为:热的物体热量多,内能也大;相同温度的水,质量越大热量越多等;还有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电功与电热等等,都经常产生混淆。

二、消除易混概念的策略

正确熟悉、区别轻易混淆的物理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概念进行比较,从概念的物理意义、概念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概念的数学表达式等几个方面加以对比,从而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作为教师,进行易混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充分熟悉客观因素,组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熟悉的方法和习惯。

1、概念形成过程的比较

物理学概念是从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特征,概念形成过程的比较涉及到建立概念的目的、有关的典型物理事物或物理现象、思维过程等。这些方面的区分度一般较大,轻易起到鉴别概念的作用。例如:压力和重力。压力的形成是由于互相接触的物体发生相互挤压,而产生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其性质属于弹性力;重力是地表四周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性质属于引力。在有些情况下,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引起的,如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此时也仅仅是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但在许多情况下,压力并不是由于重力引起的,如用手握住物体时,手对物体的压力;用力往墙壁上按图钉,图钉对墙壁的压力等。从压力和重力的产生过程看,它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力。

2、概念内涵的比较

物理概念内涵的比较是易混概念之间最实质、最重要的比较。一般说来,易混概念往往描述的是同一类物理事物或物理过程的不同属性。因此,区分这样的易混概念,要非凡指明它们分别描述了同一对象的哪些不同属性,明确理解它们的不同的物理内涵。例如,功率和机械效率。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公式P=,单位是瓦特;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性能的优劣程度,定义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公式η=,是无单位的百分数。又如,平均速度和速度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但要分清前者是描述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而后者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不变。一个物理概念的表达式中,包含了它的物理意义、定义方式、单位等内涵,对表达式中的这些内涵进行横向比较,能促使学生记忆概念、活化概念和深化概念。

3、在运用中比较

把易混概念运用于某些具体情况中,经常能获得生动的、直观形象的感受,使概念之间的区别更鲜明。例如:热量和温度,学生往往认为热量是一种物质、温度是热量的强度、热量和温度成比例、热传递中是温度被转移等等。教学过程中运用“概念冲突”来促进学生概念的转化,提供一些实例和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学生用个人的理解和解释这些实例往往会产生矛盾,只有运用科学的物理概念才能解决“冲突”,解释这些现象。再进一步运用“概念发展”深化物理概念的理解,教学中鼓励学生讨论,并充分暴露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和熟悉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和其他同学的观点、教师的科学概念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中使自己不正确观点得到转化。

4、在结构中比较

生物质能概述范文5

当今的物理教学面临大改革,一方面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变得“活”了起来,这是很好的现象;可另一方面,教学的过度“花样化”使得物理概念变得淡薄,本末倒置,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大改革的今天重申物理概念的重要性。

学好物理概念是掌握物理定理、定律和理论的基础。教师正确地讲清物理概念, 使学生正确掌握物理概念的本质意义, 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学好物理的关键。物理概念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 是物理知识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习物理, 首先接触的就是物理概念。有些概念是贯穿全章教材的基础知识, 有些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有的概念是学习和掌握整个物理学的基础。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概念, 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根本问题。那么, 在物理新课程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呢?

1 从现象到本质认识物理概念

从感性认识入手, 分析典型的物理现象, 抓住其本质特征及其产生条件, 把物理概念的本质讲清楚。物理概念是用来表征物质的属性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是由物理现象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在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正的确物理概念, 必须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从感性认识出发, 尽可能地从具体事物、事例、演示或实验入手, 使学生获得清晰的印象, 然后通过教师的解剖分析, 揭露现象的本质, 使学生从生动的感性认识过渡到抽象的理性认识,排除非本质的因素, 抓住其本质特征,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例如, 给初中学生讲导体的电阻这一概念时, 要抓住电阻是表征导体对所通过的电流有“阻碍作用” 这一本质的东西,从两个实验出发, 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建立生动的感性认识。首先, 从实验得到:“当对同一导体, 改变其两端电压时, 电流也相应成比例地变化”这一典型物理现象, 得出电压U 与电流强度I之比等于一个恒量。而这个恒量, 就表征导体的一种物理性质,即:这个比值所反映的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我们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它, 从而得出结论:电阻R是表征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用公式“R=UI”来表示。这就必然得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物理性质所决定的, 对同一导体不管电压和电流强度的数值如何, 电阻的大小总是不变的, 同时也就搞清了学生思想中的一个错误印象“导体的电阻决定于电压和电流强度” 。最后再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 深入浅出的解释一下导体产生电阻的原因, 进一步揭露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再如, 高中讲力的概念时, 抓住力就是“作用” 这个本质的东西。从生活中常接触和熟悉的典型物理现象出发, 如马拉车、人举重、吊车提货等等, 由拉、举、提来析分“施力” 与“受力” 两方面因素, 抓住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 的这一基本特征, 抽象出力的概念。另外还要抓住产生“作用”的条件, 也就是施力者和受力者必须通过“接触”(这里指接触力),才能体现作用的效果, 进而加深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休的作用” 。这就防止学生到“物体间的作用” 之外去寻找力, 也将避免脱离物体的作用, 凭空想象出什么“力” 来。物理概念的建立, 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 经过深入地分析和综合, 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抽象概括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 这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这样, 既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 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 掌握概念的本质含义, 明确其产生条件及适应范围, 不至被一些非本质的东西所迷惑。

2 抓住物理概念的内在联系, 在旧概念的基础上讲解新概念

自然界中, 各种自然现象都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 物理量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内在联系, 因而在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这种联系, 在旧概念的基础上讲解新概念,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引出新的知识, 把内在联系自然地串联起来, 课堂不死板也不生硬,这不仅对新知识易于理解, 同时也巩固了已学知识。

例如, 讲加速度时, 可先复习速度的概念, 过度到速度的变化进而讲授单位时间的速度变化,最后得出加速度的概念。在讲授时, 要注意形成概念的循序渐进性, 在复习速度的概念时, 要明确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 表示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可以看出这里面就包含有对比的因素, 也就是说比较不同的运动物体, 其运动快慢程度不同, 比较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时刻, 其运动快慢程度也不同, 这就揭示出做变速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 这里边就隐含了加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即“速度的改变”。要明确指出, 加速度不是速度, 也不是速度的改变, 而是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的物理量。这样既抓住了加速度的实质, 又从它们的内在联系上讲清了区别。这样做不但复习了已经学过的概念, 而且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出了新概念, 同时也可以防止学生的一个错误认识: 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等等。

3 概念的定义必须简练、确切, 科学性严密、逻辑性强

物理概念是从物理现象中抽象出来, 是经过分析、推理而得出来的, 是理性认识的探化。它不再是简单的感性认识, 而是事物本质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本质的东西在描述时要求科学上严密, 讲述要符合逻辑,语言表达要简练、确切。要在学生头脑里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教师必须按物理学要求正确地讲授。例如: 在正确地表述了电势的概念以后, 要比较两点电势的高或低, 就不能用“大”或“小” 来描述, 否则就会使学生对电势零点的选择、电势的正或负产生模糊的认识。同理, 在比较电压的高低时, 也不能用“电压大” 或“电压小” 来区分, 否则在科学上是不严密的。

如果在教学中由于教师讲述的错误, 而导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错误印象, 这是极难纠正的, 甚至有的学生将会把错误的认识“携带终生” 。有一些因为讲述时逻辑上的混乱, 会造成学生认识和学习的困难。这不能不说是教师工作的失误。(新课程更要求我们不要误人子弟啊!)

例如: 有的学生认为“物体受力越大,其速度就越大”, 这种错误认识, 一方面受生活的经验片面性认识的影响, 逻辑关系没搞明确, 另一方面, 教师在课堂上强调得不够, 不注意纠正由于生活经验和物理概念的不一致, 造成对物理概念理解的错误。再者,还由于忽略逻辑关系的阐述所致。我们说, 物体受力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而物体的运动速度就更不一定大, 关键是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搞清楚, 明确力、速度和加速度三者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而且是合力不为零。 力不是生产速度的原因, 受一个很大力的作用, 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等于零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诸如“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物休因为受力作用的结果才具有速度” 等等, 这些错误认识, 在教学中都要注意防止。

另外,生活中的概念往往影响物理概念的正确建立, 例如: “工作” 一词与物理中的“功” 具有不同的意义, “铁比木头重”的“重” 字, 在建立物理模型时要理解成比重, 而生活中没有提到“单位体积” 的问题。类似的情况还有, 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别。

4 讲清物理概念必须阐明它的物理意义

实践证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只有对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牢固地掌握。所以在理解物理概念, 尤其是引入物理量时, 必须讲清它的物理意义。例如:学生对电场及电场强度E这一物理量, 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要讲清电场强度E, 就必须明确其物理意义。首先, 要让学生认识到带电体周围存在着电场, 而用电场强度E来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电场的这种性质又是通过放到场中电荷受到力的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为了研究电场的这种性质, 引入一个“检验电荷q”, 这个“检验电荷q” 在电场中不同的位置所受的力(即电场力F)的大小不同, 在电场中每一确定位置所受的力的大小与其所带的电量总是成正比的。即电场力F 与q之比等于一个恒量。q在场中不同位置, 这个恒量是不同的, 这个恒量就能表征电场中各点的力的性质。我们把它叫做“电场强度”用字母E来表征,且E=Fq。这就说明了电场强度的意义。但这还不够, 为了深入理解某一点电场强度的本质意义, 还必须交待清楚三个问题: 其一, 电场强度E与检验电荷的有或无无关;其二, 电场强度E 又与检验电荷q所带电量的多或少无关;其三, 电场强度E 与检验电荷q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F 的大小无关。这些问题的提出会引起学生认识的迷惑, 但经过教师的细致分析, 交待清楚电场力F 和检验电荷q的引入只是为了测定电场强度,并且它们仅仅能确定电场的存在, 而不能决定电场的性质。其性质为电场自身所固有。进一步指出, 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电量的比值E, 仅与检验电荷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它反映了电场的性质。这就把“E是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的性质的物理量” 的意义讲清楚了。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的错误认识: 即“没有检验电荷, 电场强度就等子零” 、“电场强度决定于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和检验电荷的电量” 等等。

讲授物理概念, 要求学生牢记、掌握。因而必须以理解为前提。教学中为防止学生不理解其意义死记硬背, 要求教师讲授要富有启发性, 重视思维的启发和逻辑的分析, 不要背诵式的重复课本中的话。在给概念下定义时, 不要用同样的话把概念解释两遍, 也不要老是背定义, 要着重物理意义的解剖和本质特征的“揭露”, 深入浅出地交待明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5 通过对物理概念的对比, 讲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在物理教学中, 虽然有些物理概念看起来很相似, 但其意义却有本质的不同, 教学中通过对比的方法, 讲解这些概念, 让学生认清它的区别和联系, 这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有很大的作用, 如: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 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 力的本质和力的效果、 功和能、 电势和路端电压等等。

例如: 学生对“电势” 、“电动势” 和“路端电压” 这几个概念常常混淆不清, 当用对比的方法加以区别时, 就便于掌握。

当讲“电势差” 时, 先可以和“电势”进行对比, 说明“电势差” 表征在电场中两点间的性质,它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单位正电荷在这两点移动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且与零点的选择无关。而“电势” 则表示电场中某一点的性质, 取决于零点的选择。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 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就是这一点跟零电势点的电势差: 如果规定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为零, 则其它点对这个规定点的电势差就分别等于它们的电势的数值。

生物质能概述范文6

一、设置“分述性”问题,有效构建抽象概念

从概念的基本构成上看,关键词或核心语是支持概念的骨架。但生物学中的某些概念是抽象晦涩难懂的,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尝试通过将概念中需要理解的关键词或抽出其内涵的组成要素,进行一系列“分述性”的设问,引导学生经由领悟在概念中出现的核心词、关键点或组成要素来建构概念。

如特异性免疫概念对人体的获得性免疫原理作了精确而本质的阐述,但其基本内涵要素涉及有免疫、抗原、抗体等,要学生准确构建此概念可以设置以下一组与内涵要素有关的分述性问题:(1)特异性免疫是什么阶段获得的?(2)特异性免疫中人体在什么情况下能产生?(3)抗体是什么?(4)抗原是什么?(5)特异性免疫的方式有哪些?怎么样进行?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回答这些与内涵要素相关的问题,将概念中的本质加以清晰化、具体化、明确化,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概念。如“生态系统的结构”“生长素的两重性”等一类的概念,可通过设问“分述性”问题的做法引导学生学习。

对于像“特异性免疫”这些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以“分述性”问题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由此而构建正确的概念。

二、创设“对比性”问题,有效分辨相近概念

概念辨析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中需要学生掌握达成的一个目标。生物学概念中,有不少概念不管是文字上还是所包含的内容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我们在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了各自概念的要点后,如能进一步创设一些“对比性”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将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把握这些概念的实质。

例如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两者都有“激素”两字,生理功能也有相似之处――都能促进个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学生有时易把两者混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如能在学生了解了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各自的要点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完成“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何异同?你能列表进行比较吗?”这样的问题,学生便能分清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从而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把握了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这两概念的内涵。除了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例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在过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在学生分别学完了这两者的概念后,可设置对比性的问题“两者发生的场所分别在哪里?”“两者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有何特点?”“两种分裂的结果有什么不同?”等,能更有效的辨析这两个概念。此外,在高中课本中还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等的概念都可通过创设“对比性”问题,让学生有效分辨。而在后期这些相关概念的检测中,也显示了这样设置“对比性”的问题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