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范例6篇

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

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范文1

论文关键词:军事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现状,趋势

一、发展历程与现状

从世界范围看,教育技术学是从最初的视听教育和影视教育演变发展而来,军事教育技术发达国家,如美、俄、德、印等国,在长期的军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中,依据军事教育技术发展规律和本国的实际条件下进行了长期探索,形成了既符合普遍规律又反映本国实际的学科建设模式。美国是发祥地、前沿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技术学经过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等几个阶段,直至20世纪末提出的e-education,e-learning。但美军并没有明确提出军事教育技术这一概念, 美军优化军事训练的多数技术是按照“先军后民”的思路来发展的,其专业性和军事特色都非常明显,教育技术在军队也有应用,但多集中在军队院校教育领域。因此, 美军军事术语中没有“Militar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或 “Military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一词,而只有“Military Training Technology”一词,直译为军事训练技术,其专门的军事训练技 术 网 站 (military -training -technology.com)[1],主要倾向于介绍军事训练领域中尖端的模拟仿真技术。美军将“斯巴达军事教育技术模式”与“雅典军事教育技术模式”创造性和结合而形成的院校、部队相结合的军事教育技术模式;俄军则实行基础专业贯通、指挥技术结合的军事教育技术模式;这些模式都以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军事人才培养目标为牵引,以战争需求为基本着眼点,以信息网络和大数据为关键进行军事教育和学科建设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从1983年开始创办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本科专业。从对媒体研究角度来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以幻灯、投影、电影、广播等媒体为研究阶段;再至90年代初,以电视、录像为研究方向;之后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研究阶段。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地方高校已设立60多个教育技术硕士点、5个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部级重点学科,师范类院校90%以上组建了教育技术系,形成了多层次、多方向、多性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2]。

军事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已有近20年发展历史。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为初步发展阶段,电化教育初见成效、电教设备初具规模、电教教材制作逐渐正规;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为全面建设,协调发展阶段,在软硬件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8年实施正规化学历教育;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为深化应用和改革发展阶段,在部队和院校的应用全面推开,1992年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招收第一批电化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军事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正式拉开帷幕;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是创新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进行了教育技术设备的数字化建设,加强了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推广多媒体网络教学,启动远程教育试点。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开始与地方联合培养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学科建设进入普及发展新时期。2001 年 10 月,总部举办了全军教育技术管理干部集训,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现由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转变,由一般教育技术向军事教育技术转变”的发展思路,指明了军队教育技术工作发展的方向,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军事教育技术”这一专有名词,并明确提出要在未来军事学学科体系中的军事训练学一级学科下,构建“军事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的要求,成为军事教育技术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和转折点。此后,军事教育技术工作者完成了 “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等重大理论课题,出版了《军事教育技术学》、《军事教育技术学教程》等系列专业教材,初步构建了军事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2003 年,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首次招收军事教育技术方向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军军事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军事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一个重要方向,军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军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体系,军事教育技术逐步成为军事教育训练主体的一部分。

二、发展趋势

军事教育技术已经从军事训练的辅助手段发展成为基本手段,成为军事训练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军事训练创新中发挥了积极有效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军事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方向必须与部队建设实际需要紧密联系,把提高军事教育训练的水平和质量、为部队提高战斗力服务为现实目标。未来的研究热点包括:(1)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如定义域范畴、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绩效技术与应用等;(2)教育信息管理,包括政策与法规标准、信息化条件下教学规律等;(3)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教育应用研究;(4)网络化技术应用;(5)教育训练媒体开发与应用等。

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武器装备水平的提高,军事训练的复杂度急剧增大, 借助科学技术提高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科技兴训,科技练兵,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全军上下的共识。 部队训练对技术支撑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客观上要求军事教育技术必须由院校教育领域向部队训练领域深入拓展[3]。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军队教育技术工作者逐步意识到,部队训练和院校教育作为军事教育技术的作用对象,两者有很大的区别,部队训练活动的对抗性、协作性、强制性等特点非常鲜明, 相应地使得军事教育技术在部队训练中的应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三、结束语

在当前我军大力推进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形势下, 军事教育技术将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重心适时转向部队训练领域,军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将努力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中的军事教育技术保障的特点和规律,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将得到广泛应用,训练信息网络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大数据运用将更加普及、信息系统研发和训练大数据信息资源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安全防护和运行管理将得到规范和加强,学科信息化建设水平将得到层进式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乐,袁艺.对“军事教育技术”名称的思考和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0,5(205):29-32.

[2] 张红,肖卫东等.对后勤指挥学院军事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探讨[J].后勤指挥学院学报,2007,3(92):90-93.

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范文2

1 调研内容与形式

本次调研的内容包括中小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情况、教学仪器配备情况、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应用情况,以及各镇区“十二五”期间教育装备建设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各镇区教育装备建设、管理、应用方面的做法,经验及存在问题。调研范围覆盖全市所有公办普通中小学校和绝大多数的民办普通中小学校(不含职业中学、特殊学校和个别民办小学),参与对象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主管负责人员。本次调研通过书面调研和实地调研两种方式进行,对全市285所中小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全市24个镇区根据调研提纲提交了书面汇报材料,抽选了8个镇区的25所学校(其中小学17所,中学8所)进行了实地调研。

2 教育技术装备基本情况

2.1 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情况

根据2012年度全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数据,全市共有中小学理科实验室1122间,功能室4921间,实验室和功能室仪器器材设备原价合计3.49亿元。有计算机室555间,配有多媒体平台的教室6701间,计算机总数56 298台,95%以上中小学校实现了光纤“校校通”,教育信息化装备总值5.26亿元。全市中小学有藏书室329间,阅览室421间,电子阅览室203间,图书总数1073万册,电子图书543万册,图书总值1.20亿元。具体情况见表1。

2.2 教育技术装备问卷情况

1)教育技术装备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情况。对全市285所中小学校进行问卷调查,194所认为现有教学仪器能满足或基本满足现阶段教学要求(占68%),206所认为理科实验室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占72.28%),199所认为音乐、美术和其他文科专用教室及相应设备能满足或基本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占69.82%)。237所学校认为信息技术装备能较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占83.15%),其中中小学课室多媒体平台覆盖率达到82.27%,教师办公电脑普及率达到87.04%。全市281所学校设置有图书馆(室)和阅览室(占98.12%),194所学校建有电子阅览室(占68.16%),175所学校认为图书馆(室)、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等能满足或基本满足师生阅读需要(占61.4%)。

2)教学仪器设备采购基本情况。根据问卷调查,全市有214所学校每年有一次或一次以上批量采购教学仪器(占75.09%),234所学校的教学仪器通过镇区统一招标采购或市教育装备部门统一采购完成(占82.1%),教学仪器采购经费主要来源为市专项经费(占28.68%)、镇区专项经费(占44.23%)、学校自筹费费(占23.27%)和其它(占3.82%)。264所学校表示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了解和基本了解(占92.63%),171所学校对教学仪器的生产企业及其产品信息了解或部分了解(占60%),98.25%的学校近年采购教学仪器过程中没有或极少发现有“三无”产品(无生产厂家标识、无使用说明书、无产品合格证)。

3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用情况

3.1 管理人员统计情况

据统计,目前中山市中小学实验教师和图书管理人员共有2322人,其中小学1541人,中学781人,实验教师1704人,图书管理人员618人。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师和图书管理人数、职称分布及专职情况详见表2和表3。

3.2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全市中小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功能室和图书馆(室)管理制度健全的学校252所(占88.42%)、部分有的学校33所(占11.58%)。97所学校设有实验(含小学科学)科组和信息(含电教)科组学校(占34%),94所学校只有信息(电教)科组或实验(小学科学)科组(占33%),94所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科组和实验科组(占33%)。30所学校实验、图书、电教、信息等岗位全部配有专职教师或管理人员(占10.5%),167所学校只部分岗位配有专职人员(占58.6%),88所学校以上岗位全部为兼职人员(占30.9%)。针对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检查与评价的合适周期,177所学校认为应一年一次(占62.11%),94所学校认为应一年多次(占32.98%),10所学校认为应多年一次,4所学校认为没有必要。

3.3 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情况

问卷针对影响学校实验开出率、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学校图书流通率等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影响学校实验开出率的原因中,认为教学仪器配备不足有129所学校、课时紧张的有31所学校、教师原因有18所学校;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原因中,认为电脑室条件差的有62所、课时紧张的有19所、专业教师缺乏的有69所;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原因中,认为软件资源不足的100所、教室多媒体平台不足或故障的55所、教师应用能力或意愿不足的38所;影响学校图书流通率的主要原因中,认为图书质量不高的76所、学生没时间阅读的45所、缺乏阅读氛围和活动引导的78所。针对我市中小学实验操作考核,有221所学校认为实效性很好或较好,50所学校认为效果一般,4所学校认为较差。

4 存在问题

4.1 教育技术装备仍不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新颁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仪器种类大幅增加,如初中教学仪器种类由796种增加到1186种,增幅为49%,小学教学仪器种类由206种增加到287种,增幅为38%。对照新标准,我市相当部分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仪器配备仍需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室)、音乐、美术和其他文科专用教室等缺乏统一规划与指导,建设长期滞后。信息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快,部分学校早期装配的电脑室故障多、性能低、维护成本高,已基本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4.2 全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仍不够均衡

部分农村学校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或计划撤并而又未及时撤并,场室条件简陋,办学水平落后。部分低收费民办学校,不仅教育装备条件落后,实验教室、功能教室经常被挤占。镇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水平的差异也是造成教育装备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例如,东区和民众两镇区的小学实验室和功能教室仪器设备原价生均值分别为1247和527元,相差超过一倍,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分别为5.6:1和8.8:1,也相差悬殊。

4.3 教育技术装备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

教育装备投入多以教育“创强”或等级学校创建时一次性投入为主,学校常规装备经费没有保障,相当一部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损耗后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更新和维护,甚至有的学校几年都不添置教学仪器设备。虽然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广东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实施细则》(粤财教[2007]54号)中明确要求“农村中小学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用于购置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但由于没有建立与之配套的贯彻落实措施,无法确保学校在教育装备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比例。

4.4 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重视不够,信息技术和实验课程不能得到全面有效落实。部分学校装备管理负责人员外行,不懂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造成设备的闲置。一些学校图书室藏书陈旧,质量不高,学生不愿借阅图书,导致实验室和图书室的使用效率不高。在学校之间以及学校内部,资产共享程度不高,资产重复购置、闲置现象严重,对教育装备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

4.5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队伍不稳定

部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队伍的教师兼职多、专职少,人员不稳定。部分学校把不胜任教学的教师安排到装备管理岗位,甚至聘请无学历、无资质的人员,造成了管理人员业务不熟、责任心不强、素质偏低和兼而不管的局面。此外,从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教师评职称难、评先进难、隐性工作量大、地位偏低等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严重挫伤了教育技术装备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

5 发展对策

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现代化建设,提高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水平和使用效益,为全面这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5.1 建立健全教育技术装备专项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应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并不断拓展来源渠道。要积极争取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纳入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规划,争取各级领导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支持,争取把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与各项教育发展工程结合起来,争取稳定长效的财政专项经费投入机制。

5.2 大力加强教育装备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

在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功能室、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的标准化配备的基础上,要积极推动中小学数字实验室建设和传统实验室的数字化升级,要鼓励和支持学校加强实施特色课程的装备建设,加强中小学科技探究、劳动教育等实践活动场室的建设。要特别加大对薄弱学校教育装备建设的扶持力度,缩小学校之间装备条件差距,实现全市中小学校教育装备条件的均衡发展。

5.3 加强人员配备和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将教育技术装备教师队伍纳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按课程开设的要求配齐配足各科的实验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技术装备队伍。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队伍的整体素质。出台激励性与约束性相结合的政策,保障队伍稳定,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促进各学科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正确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技能,积极鼓励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5.4 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建立健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市、镇、学校的层级管理体系,完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物品管理、使用管理和账册管理。推动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对全市中小学校仪器设备、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动态管理,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信息化。建立教育装备与教育信息化的使用效益评价体系,定期开展教育装备工作的督导与检查,运用评估手段改善和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

5.5 不断拓展教育技术装备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范文3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水平不同,各个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也千差万别,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有资金的支持,加之人才、信息、资源等优势的存在,使得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局面,即实现多媒体教室与网络教育的形成,因此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教育任务超额完成。但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模式选用等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发展。而一些地区经济匮乏,难以为学生提供健全的、配套的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的基础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如此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机会少之又少,再加之课程安排随意、教学模式单调、教学内容单一、师资力量的匮乏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育整体水平跟不上。

二、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基于以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确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不佳与教育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匮乏、课程设施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息息相关。因此,强化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应提出有效解决对策,解决以上问题。

(一)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即加大计算机、多媒体等设施的投入。所以,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了解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合理拨款,使学校可以有资金来引进教学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升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向上级申请资金或向企业、社会人士筹集资金,投入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为学生配备教学多媒体,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

(二)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避免因教师问题而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佳情况的出现,中小学校应当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体的做法是:其一,加强教师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活动,加强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开展软件设计、软件制作等方面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其二,聘用优秀人才。从师范类学校或社会中,聘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热爱且关心学生的优秀人才,使其负责本校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范文4

摘要:本文简述了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积极探索一条让教育技术更好服务于我国教育的途径,以进一步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教育技术 发展现状 措施

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围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进入到普及和实施阶段。虽然我国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1、概述

所谓教育技术就是指把适当的技术手段运用于教育领域当中,不仅包括物质手段,还包括智能手段和信息手段。以及教学的仪器设备和教具:教育技术也是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化理论、方法技巧及组织管理技术。教育技术是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按照教学媒体的发展,可以把教育技术划分为三个阶段:

(1)教育传统技术。

(2)教育媒体技术。

(3)教育信息技术。

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构成现代化教育的一个有机部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既是教育发展必然趋势,也是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为现代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教育技术现状

从90年代起,全国多数师范院校都新增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使我国得教育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育技术的网络化。教育技术网络化的最明显标志是Intemet应用的急剧发展。

(2)教育技术的多媒体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在迅速成为教育技术的主流,教育技术走向多媒体化。

(3)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多样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呈现多样性。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多媒体应用的教学模式有以下五种:基于传统多媒体的“常规模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多媒体模式”:基于放手系统的“远距离教学模式”:基于Internet的网络模式: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

尽管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技术有较大发展。绝大多数学校有了电化教育机构。并配置了大量的电化教育设备。全国电化教育队伍的总人数也有五十多万之众。然而教育技术在普通学校未能很好地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未能在教育现代化方面达到期望值。客观地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助于人们开拓思路。进而采取扎实的措施将教育技术现代化推向新阶段。教育技术未能发挥出巨大作用’其主要原因如下:

(1)偏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软硬比例失调

说到信息技术教育,在很多地区的教育行政计划中,直接与其挂钩的是买了多少台电脑,建多少个多媒体教室。当网络兴起后,铺设光纤、建校园网和局域网就成了新一轮的竞争。反观软件建设,却不受重视,软硬件投入比例严重失调。

(2)教师信息化水平低下,多媒体教学只辅教而不辅学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教师会简单应用,更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教学课件。任课教师只有充分吃透了教材,并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将自己的知识融于课件制作当中,制作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合格课件。也只有当教师熟练掌握课件的使用,明白自己的真正目标,才能使课件的效果发挥出来。而我们现在的多媒体课件主要侧重于如何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师为中心,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辅“教”,不是如何辅“学”,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

(3)设备配置率低,使用率低

我国目前存在的普遍情况是,很多的地方配置了电脑的硬件设备甚至是校园网局域网,但使用率低,机子成了摆设,而不能真正服务于教学。

3、现状成因分析

3.1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方面

目前,大部分老师的计算机水平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知识陈旧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及时地更新知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其次,知识体系不完善,欠缺教学设计及微格教学系统方面的知识,这会严重地影响教师的上课质量。第三,获得知识的渠道窄,绝大部分是通过职前培训。而短期培训和在职进修的机会少。最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困难,绝大多数老师认为非常有必要掌握这种理论。但运用的方法不甚明确,

3.2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方面

(1)使用的频率偏低。只有9%的老师经常使用,绝大部分老师还是遵循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授课方式。

(2)使用的目的不明确。只有少部分教师是为了自己的教学需要。而大部分是为了公开教学。

(3)对教育媒体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主要是为了让教学更直观。

(4)教学资源比较匮乏。这是导致教师无法运用现代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瓶颈。

(5)操作不熟悉,缺少相应操作技巧对教师选用媒体的影响很大。

4、改进现状的措施

4.1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

教育现代化不光是购置机器设备。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培训,没有全体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掌握。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将只能成为空谈。加强教师队伍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主要体现在:

(1)普及常规教育技术媒体技术:

(2)大力宣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

(3)让教师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4.2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科学管理

要有效地进行现代化教学,既要有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更要为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提供周到的服务,在这方面各学校的电教机构责无旁贷,应在技术指导、设备保障及软件供应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在教育经费紧张,教学设备配备不全的情况下,可采用如下管理方案:

(1)将常规设备固定到教室。

(2)多媒体播放设备统一调度、公管共用。

在媒体的选择上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教学管理因素和成本效益因素,绝不要赶时髦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4.3加强软件和课件的制作与交流

电教软件及多媒体课件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关键所在,在课件的制作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电教机构要有专人负责课件制作技术的研究和制作服务,并对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

(2)对教师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定期组织观摩评比。引入奖励机制。

(3)对时向教师提供最新软件及课件的信息。

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范文5

>> 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民族地区职教语文教育现状与对策 民族地区本科层次高职教育需求分析与发展建议 云南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民族地区财政支付转移现状研究 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中国民族地区财政精准扶贫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南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民族地区发展中职教育的思考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鄂西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析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篮球项目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民族地区的教育与发展 广东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途径探索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发展制约及发展方向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林伦伦.广东高职教育平衡发展论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

[8]李绍明,陈绣瑶.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3(9).

[9]刘鹏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途径探索[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10]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EB/OL].(2014-02-13)[2016-3-22]..

[1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EB/OL]. (2014-02-13)[2016-3-22]..

[12]华长慧,等.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3]陈翔峰.中国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经济学系,2005.

[1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部门预算[EB/OL].(2014-4-18)[2016-03-22]. http:///ggtz/55268.shtml.

[15]蒋隽,等.东莞与罗定职校生均拨款竟差百倍[N/OL].(2014-01-17)[2016-03-22]. http:///html/2014-01/17/content_2517319.htm.

[16]张志坚.找准办学定位建设一流院校[EB/OL].(2011-12-18) [2016-3-22]. 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1218152950327&cata_id=N195.

[17]赵鹏飞.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

[18]刘怀宇.广州教育城一期规划通过[EB/OL].(2014-06-04)[2016-3-22]. http:///nfdaily/html/2014-06/04/content_7311097.htm.

A STUDY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PATH OF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ESE MINORITY REGIONS: TAKING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Liu Pengli

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校教学;地位;作用

高校教育作为社会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为改变高校教学方式,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了高校教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深入分析和探究。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从《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高校教学基础设施比较齐全,互联网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网络形成了有效的教学系统,使网络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大部分高校已经具备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基础条件。但与此同时,在高校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经常采用的是PPT等教学工具,很多信息化手段仍然没有被充分利用到高校教学当中,没有发挥信息化教学的辅助作用,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目前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相关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教学增添了很多新特点,在高校教学中,形成了师生有效互动的良好局面,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再被动学习,能够及时获得各种所需信息,在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学习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教师和学生也影响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下面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教师因素。教师在高校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负责传授知识、组织教学,控制着高校教学的整个进程,他们的观念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高校的教学质量。目前,一些高校教师虽然在理念上已经认可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的应用,但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方面表现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一些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了解不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实践教学进行很好地结合,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过高,过分关注现代化信息工具而忽略了与学生的及时沟通与交流,使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和课堂节奏,失去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的意义。

第二是学生因素。在各项调查结果中显示,当代高校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利用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这说明高校学生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利用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望而却步,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化技术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下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其地位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当代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教学方式的变更和高校教学体系的改革,为当代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为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现代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为高校教育现代化改革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使高校教育从思想、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技术手段、教学设备和管理等方面逐渐走向现代化。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丰富了高校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是当代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标志,是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2.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素质教育是当代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高校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缺乏实践创新精神,阻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对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在素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了高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为有效地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四、现代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充分发挥教育过程的互

在高校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了高校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教师掌握教学主动权,学生常常处在一种被动状态,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增强了高校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立体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感官,深切体会到所学内容的真正内涵,在实践中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自身学习情况,同时更有助于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达到教育过程的互。

2.有助于改变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境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高校教学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改变,逐渐转向发展素质教育。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和学习水平,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很大突破。多媒体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主动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师生之间实现了双赢,共同创建了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高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高校教学工作,从高校教学的思想、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整合与创新。高校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使教学方式和方法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并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提高学习效率,促进高校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4.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校教学常常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通常以应试为目的培养出的大部分都是应试型人才,实践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这就阻碍了高校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在高校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是有效改善这一状况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注重学生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和问题,并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创新发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实用人才。

5.有利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完善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在不断进行中,高校教育的发展对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注入为高校教学带来了无限活力,使高校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可以使高校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信心,使高校教学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从整体上推进了高校体制改革的进程,使高校教育体制不断得到完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社会生活。现代信息化技术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出发,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在研究中发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都离不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董艳,丁明明.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汇总的应用现状及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12):27-31.

[2]王晓松.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学科教学整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5):105-107.

[3]刘文胜,刘俊强.借鉴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思考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5):120-123.

[4]王鹏远,严立.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理科),2011,13(9):140-142.

[5]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2,15(11):110-112.

[6]陈俊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5):154-156.

[7]罗燕,孙有松.给予信息技术的三种教学模式[J].课程与教学,2012,13(2):178-180.

[8]刘静,张继福.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的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0,12(1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