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的背景范例6篇

农村改革的背景

农村改革的背景范文1

总体上看,农业仍然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村金融更是一个薄弱环节。缺乏抵押物、信息不对称、经济基础差等是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

在此背景之下,农村金融应该如何破局,才能更好地支持和配合农业供给侧改革呢?在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高端对话”现场,来自央行、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嘉宾共谋良策。

导师主题阐述

纪敏:“大金融”才能支持“大农业”

今天这个题目叫农村金融破局,我认为可以改成农村金融变局。一是这十几年来,我们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也想了很多办法。2014年人民银行编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报告里面有关政策的各种支持清单,一个一个文件能排二三页。当然,这最终结果要看农民是不是增收了。近三年来,实际上农村居民的收入的增长是超过了城镇居民,因此,这个“局”应该是破了。

当然,这个“局”还要变。无论是财税的支持、金融的支持,主要是靠大量的增加投入,进而提高粮食、农产品的产量,最终通过保证收购,进入到市场,包括国际市场。

和我们实体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一样,当前农业也同样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调整。总体来讲,农业本身是一个弱势产业。如果从横向比较来看,制造业有产能过剩的问题、大而不强的问题、效益不高的问题、供给侧结构不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的问题。而农业这些方面的问题,如果从国际比较来看,总体问题是更突出的,竞争力更弱。所以,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任重道远。

首先,比如说,现在粮食库存的压力就很大。粮食安全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对我们这样的大国无疑是应该坚持的。可短期来看,我们这几年由于国际市场粮价持续低迷,甚至内外粮价的倒挂,连年增产的同时,也就带来了丰收的烦扰,库存的压力的确是非常大。处理库存,还要不停地倒库,这当中是会有损失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成本支出。

其次,农业生产的短板还是比较突出。几十年前,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讲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一个代表基础设施,一个代表现代化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我们的短板还相当大。虽然这几年农业现代化的程度、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农业的供给侧改革,现在叫提质增效,这方面的任务是更为艰巨的。对于金融来讲,我们的金融支持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谈到农村金融就是小额信贷,虽然现在还很必要,但不能解决大问题。我们有关农业的补贴,中央要求每年一号文件里都讲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其中大量的税费补贴都是真金白银,实际上意味着对农业的支持是很大的。如果说到金融方面的政策,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监管政策,都非常多。关于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也已经连续好多年保持“两个不低于”,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速,这么一个态势保持了好多年。

我们搞现代化,搞适度规模经营,这就是大农业,没有大金融支持它,从体量上来讲也是不匹配的。我们农业要提质增效就要提高科技含量,这就要增加研发的投入。如果仅仅靠传统的信贷支持,可能这种风险就不愿意去冒。所以,得借助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一些工具。

现在为了改变农业资产的不确定性,我们更多地去推广应收账款或者基于订单的贷款,比如“订单+保险+期货”的综合性的产品,鼓励去创新。订单加上期货,锁定价格风险,加上保险,锁定自然灾害的一些风险,所以订单产生的现金流,相对来说是比较靠谱的。在订单的指引下,整个融资就有保障了,有销路,订单的价值是能保障的。

钮文新

农村金融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这蕴含着非常多的机会。中国经济不管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成长,无论金融多么的热闹,我们最终还得以实业精神来振兴中国,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想。

但中国的农业成本在不断提高,这可能是一个大的趋势。尽管现在农业的利润率还不足以吸引资本,但资本下乡仍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谁吃上了这一口,谁就是大赢家。”

任常青:信用贷款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方向

农村金融破局的关键问题,是怎么样给金融需求者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我们在金融生产方面存在金融抑制,金融抑制就是一部分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得到满足的人也没有得到他所需要的。

我个人认为现在农村金融和政府的联系还是太紧密了,什么时候能打破这种非常紧密的关系,农村金融才能真正成为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金融提供者,一个可持续的商业化的提供者,农村金融的服务才可能得到改善。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多层次,就需要满足多层次的需要。因为农村金融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既有小额分散的需求,也有大额融资的需求。我们农业正处在转型时期,新型农村主体的需求,相对于一家一户的需求可能要更大。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否建成了,我们现在看还没有。

广覆盖,现在虽然说在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方面做了一点改革,从2006年底开始,三类农村金融机构,到现在也有10年的时间。现在三类里面只有村镇银行得以生存,其他两类基本全部没有。村镇银行发展了1400多家,相对于2000多个县来说,1400多家远远不够,一个县还不到一家,这个覆盖面肯定不够的。

从可持续角度来说,如果农村金融机构还这样严重依赖于政府提供这么多协助、帮助的话,农村金融机构可能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我们的担保体系中,农民的那些土地,需要政府来登记,政府要给支农提供补贴,所有收的东西要到政府,政府把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了,才下去发贷款,如果一直这样的话,这个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我们的矛盾就在于,现在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是供给和需求的问题。农户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需求,但是金融机构为什么不提供这样的贷款呢?它面临三个方面的障碍:交易费用比较高,农村金融的需求量比较小,交易费比较高;信息不对称,面对着千家万户,收集这些人的信息和收集一个企业、两个企业的信息来说成本差得很远;还缺少担保抵押物,农民没有可用于银行所要求的抵押的财产。

现在虽然实行“三权分置”,农民的承包权可以抵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打个问号,因为这个政策没有和金融机构商量,金融机构愿意不愿意这样来做担保?从现实调查来看,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这些金融机构,除了有经营权证抵押之外,还需要有担保人或者其他的担保,这等于是没有真正起到抵押作用。

信用贷款才是我们真正要发展的方向。农村金融机构是可以挣钱的,并且是可以挣大钱的。现在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以印尼的BRI(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典范)为例,1983年之前,它一直发放指令性粮农补贴贷款,财政补贴非常严重。1984年进行商业化改革,三年之后就扭亏为盈了。到2000年初,这个银行就已经上市了,并且受到国外投资者的青睐。在所有不良资产里面,农户的信誉是最好的,农户贷款的不良资产率是最低的,最守信用的是农户。如果银行能给农户服务好了,并且给农户守信用,农户就会给银行守信用。

苗忠有:创新设立“三支柱一市场”物权融资服务体系

从主体、产品、风险以及政府补贴和资源整合方面,吉林省的农村金融运行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从机构的主体方面,吉林省今年批了一家九银租赁公司,由九台农商行牵头;从贷款的增量方面,截止到11月末,吉林省的农业贷款余额6000亿,增长速度达到21%;从不良率方面来看,在今年经济下行情况下,下降1个百分点;在其他的金融产品方面,现在也在极大丰富,像便民贷也大量涌现。

尤其是在2015年12月2日,由人民银行和七个部门,联合了《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方案》,截至今天,运行得还不错。我们在吉林农村金改大框架中,创新设立了以“三支柱一市场”为核心的物权融资服务体系,即物权增信服务支柱、信息信用服务支柱、基础金融服务支柱和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流转市场。

在物权增信方面,成立了一个40个亿的农业担保公司,省政府委托下面的一个国有企业,成立5亿的全省物权公司;在信息信用方面,打造一个全省农民的信用平台,最终农民贷款或者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走向信用化;在基础金融方面,成立1个亿的吉林省金融服务总公司,省、市、县、乡、村,逐级把下面的农村信息收集上来,经过各种比对筛选,配合各种融资机构,让他们进行对接;在平台方面,构建一个吉林省全省的产权交易平台,解决手里有经营权而没有流转市场的问题。

此外,我们正在提出一个思路,就是财政资金金融化运作,即整合散落在各个部门当中的财政补贴和贴息。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基本用到极限了,现在就得想办法用金融的手段来放大这些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最后,加大农村互联网金融支持的手段。吉林省省域面积是18.73万平方公里,全部农户有400万,人口是2700万,耕地大约1亿亩,林权9000万亩,还有2000多万亩的水权,接近3000万亩的草场权。虽然不能说是地广人稀,但我们的农户居住还比较分散。如果一个大型的银行,给农户贷款3万块钱,成本都负担不了。下一步要利用“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手段,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李振仲:信用环境建设非常重要

农村金融改革年头已经不少了,成效也非常大。涉农贷款额度就是很好例证,到2014年底,涉农贷款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的28.3%,2015年超过29%了。反过来看农业占GDP的比重,2014年的时候是9.8%,低于10%,去年、今年比例更低。一边是贷款占30%左右,一边是GDP占11%以下。因此,农村金融应该破局了。

上海的金融非常发达,尤其是分层非常明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典型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大的金融机构,就是挣大钱,挣高的利率,小的金融机构根本没有机会,把小的金融机构逼到农村去创新和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小的金融机构为了生存一定要创新和服务,这样服务就全覆盖了。

对于农商行、农村信用社这些规模比较小的金融机构,其实资产质量是比较好的。这有三个原因:

第一,它的贷款结构问题。最早的农信社的贷款结构里面,有55%以上是农村的工商贷款,乡镇企业、小企业、经营小户的贷款,当时有大量的不良贷款,可是那个阶段过了以后,它的贷款结构就好了。白城市以农业为主,但农业的收益率不低。在白城承包100公顷地,一年可赚50万元以上。从银行的角度来讲,是没有风险的,这就是后来的农商行资产质量比较好的原因,特别是吉林比全国来说可能更好。

第二,利率上浮是比较灵活的,利率高,可以实现风险的全覆盖。

第三,农业这些年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各种补贴投入,包括收购贷款,它的收益率是很高的。

从白城来说,下一步农业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规模化、现代化。规模化是现代化的基础。第二个方向就是做特色、做品牌。加拿大客户对我们的燕麦非常感兴趣,我们的燕麦品质非常高,可以做饲料,可以做保健食品,有19个国家认定的品种。好的农业基础,是农村金融支持的基础。从农村金融的角度来说,它解决有效需求的农户能够拿到贷款,并且以合理的价格拿到贷款。从贷款产品创新上,我们有一条龙的贷款产品创新,从最开始的收购、加工、饲料、养猪到销售肉,是一个贷款把一个系列全做下来。

最后,我想谈谈信用环境的建设问题非常的重要。学经济史的人可能知道一点,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当时英国买了很多美国的国债,美国欠人家很多钱。当时两种意见,一种是不还,一种是还。最后还的占上风。后来美国建国以后,借钱是非常容易的。这告诉我们讲诚信是非常重要的。

张海山:与高校联合办学解决农村金融人才短缺难题

作为一家在县域当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金融机构,我们所面临的就是三农,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这些年,我们农村商业银行本身就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了解农村、热爱农村。这一年来,把我们的根也扎在农村这块沃土上,把我们的服务主要精力也贡献在这片热土上。

九台农村商业银行,是2008年12月份由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是东北第一家。到今年9月末,集团资产是1771亿元,存款是1140亿元,位列东北第一。在2015年英国银行杂志评选中,在全球1000家银行当中,我们位列496位,跨入到500强行列。

这些年来,在县域服务,特别是农村金融的供给侧改革,我们着眼于资源、资本、土地、人力、科技和制度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第一是我们创新了金融产品,扩大了融资的服务力度。2009年,我们按照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要求,推出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和农户产权三权抵押贷款业务,很好地支撑了农业、农村产业的发展。2011年,对这项工作加大了力度。同时九台区被全国列为6个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验区之一。我们累计在三权抵押贷款上投放了2亿元。2015年12月份,九台区又作为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单位,重点推广这项业务,通过政府和财政部门相应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国土和住建部门建立了确权登记绿色通道。整体看,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起到助推作用。

农村改革的背景范文2

【关键词】农村职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0450-9889(2017)01B-0007-02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背景分析

国家教育部关于到 2020 年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中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制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中等职业学校面前的非常重要的任务。很多发达地区的职校已经在改革的路上作了一些尝试,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很多农村职校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脱节。虽然一些职校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实践课时,增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教学实施起来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很差;有的农村职校虽然与企业开展合作教育模式,建立了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但是结果是“签签合同”、流于形式,或者是合作时间不长、不深入,学生实践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学校作为偏远山村的农村职校,积极响应“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做好铺垫”的号召,怎样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已经成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专业技术应用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能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既能满足国家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又能促进课堂实践教学改革,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等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飞速发展,逐渐进入热门专业之列。根据对一部分中职学校专业人数的统计,中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包括农村职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经超过学校学生总数的 20%,但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特别是农村职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存在“方向不清、岗位不明、技能不强、不受欢迎”的现象。因此,深入研究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客观剖析其根本原因,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以及平衡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以学校为例:学校有近 50 个教学班级,其中计算机专业班 15 个,近三分之一。全校每年的新生人数达 1000 人,计算机专业有 240 人以上,但学生的质量很差。地方教育局明文规定职业中专主要招收所谓普高线以下的学生,对普高线以上的学生要限制招收,去年的线上生不超过 100 人。面对这个层面的学生的教育更是一个挑战。

学校是偏远山村的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 2013、2014、2015 级共 15 个班,且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均开有计算机基础课。计算机专业班主要开设高考科目《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网页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和少量的应用型科目《CORELDRAW X4》《Photoshop》《FLASH》等专业课程。在当前的形势下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核心专业课程掌握的好坏对学好相关专业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我们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网络平台建设、中高职衔接、校企共建创新实践合作平台与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实际问题,因而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不能片面地追求对口升学,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他们能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包括职业应用能力的提高。

当前虽然学校在课程体系、理论课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教学等方面已经启动改革,教学任务、项目和主要的课堂活动等方面在逐渐规范和改进,但这些改进都是浅层次的,有的甚至只是流于形式,不够深入和具体,且可操作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专业课的开设以高考为目标,没有与企业和高校衔接;(2)专业课的教学以理论为主,实践操作太少;(3)课程教学与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未结合起来,专业课程群的网络平台建设还没形成;(4)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提升还不适应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建全真实验室更是遥不可及,更谈不上对课程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二次开发以及如何开展实验室、企业创新实践基地等方面的融合,全方位的实现课程改革建设还远远不够。基于此,做好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和抓好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是配合学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工程探索的途径之一。

三、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内容思考

以湖南省慈利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为案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实践条件,针对学校创建“卓越职校”的需求提出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内容如下:

(一)把握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改革的关键

进行适合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块的专业实践课程分析,根据中高职衔接、高考和就业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类,再根据班级特点进行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研究。对部分成绩中等的学生实行和高职联办的方式对课程进行改革,对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也差计划就业的学生实行校企联办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对一部分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则重点针对高考的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实施差别化实践教学。

(二)搞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有力武器

配合学校进行“卓越职校”的平台建设,计算机专业应做好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学校派遣的方式安排骨干教师参加省级、部级培训和企业实践来提高计算机专业师资团队的职业素养,完成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

(三)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有力跳板

计算机专业应借助“名师空间”的建设逐步使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实现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模拟网络实训实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实验、平面设计实验、网页制作、指法练习实验等课程平台建设实践;利用网络论坛、微信平台和 QQ 群的建设实现师生间的无缝交流。

(四)有效地利用好实验设备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又一利器

探索符合学校计算机专业实际的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外实践教学共建方案,与企业合作建设好、用好实验室,用好校企共建创新实验室合作培养实践能力平台,深入做好《网络基础》《网页制作》《平面设计》等课程的项目教学指导讲义,深入做好项目教学的各专业课程教学的推广应用;探索项目设计实训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让两个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优越性作用,实现针对中职学生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师资优化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有效保障

探索部分专业课程实训请企业技g人员指导、本校老师参与、专任教师去企业提升理论实践双向交流的最优化的师资培养模式以及促使学生学习取得最优化效果的长效机制;增加实践课时,推广采用项目教学法,并与其他课程课时协调好;改进实习模式。

(六)多平台共用是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有效的推手

探讨两个平台建设对课程实践教学的影响效果,调查理论依据,提出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和学习指导设置;探讨课程教学方案的实施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符合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四、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重点

综上所述,目前信息化背景下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应完成如下几点:

1.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调整,使农村职校的学生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能很好地实现与高校专业课的无暇衔接和适应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教师应多到高校和企业学习,针对专业课程制定出有效的专业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制作出各科目的课件、微课或摩课等上传到名师空间。

2.根据专业课程的要求做好实验室的有效调整,使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室符合平面设计、计算机组装、网络建设和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并搞好与企业项目的实验室共建,使农村职校的计算机专业适应现展的要求。

3.作为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创建好开放性教学资源,在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中应充分地利用好计算机网络平台、实验室和讲台。讲台上的理论教学教师应注重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实现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的教学方式;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教师应做好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分解和引导作用,课前教师做好技能实训的任务分解和能力训练的安排,课堂上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和加强辅助;课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本科目的重点、难点利用微课和摩课的方式放置于网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使网络平台成为学生和教师的课外交流的重要工具。

4.学校应制定好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计划,使每位计算机专业教师拥有适应现代化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基本能力,并使一部分骨干专业教师拥有比较高的计算机专业素养,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起到领跑的作用。

总之,农村职校还比较落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还有很多,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我们要有效地利用好网络平台不断学习,有效地做好自身的能力建设,紧追发达城市的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1(10)

[2]杨 喜.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技能型”课程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3]邹则宏.提高中职技能实训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

农村改革的背景范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农村中小学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信息社会高速发展需要与之适应的人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因此教育质量的高低就决定了其培养人才的素质。“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和课程改革,使教育信息化由“基础设施建设期”向“信息技术应用期”转型。加大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①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设施陈旧落后、教学评价偏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知识获取途径受限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思考并妥善处理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教育信息化的有利实施。

2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方式之一,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差距,能让更多的学生共享学习资源。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要保证信息环境的建设,注意教师接收新事物的态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基于一定的现实情况,才能更好的推进教育发展。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改革会给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二十世纪初晚清教育改革,来自社会压力,盲目照搬西方教学模式而制定的一系列教学制度带有明显缺憾和不足。又如1958年的教育改革,没有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现状,为扩大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规模,盲目扩招,注重数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提高,导致的是教育秩序混乱和教学质量下降。② 因此,思考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情况,有助于改善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我国教育改革通常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宏观控制调节和实施。但是很难顾全细节的,个别的特殊需求,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教育改革政策很难有针对性的解决地方性的、特殊的需求。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大部分农村地处偏远山区,农村人口较多,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信息技术发展十分滞后。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资金不充裕。部分农村学校缺乏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不善,或者信息基础设施利用不充分,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大部分教师很容易采取非此即彼的立场。一边是高呼“教育信息化”,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一方面是不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热情并不高,甚至拒斥信息技术,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我国,也出现在其他一些国家。例如美国联邦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美国教师认为只有一种信息技术是必要的:复印机再加上充足的复印纸。由此可见,对待信息技术的两种态度存在着强烈的反差。当教师使用技术不能达到自己过度期望的目标,就会产生反感甚至拒绝使用技术的心态。

虽然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信息资源短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差,相对较少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对学生而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较为强烈,知道了学习知识的形式不再是简单的依靠教师来传授,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农村中小学生中缺乏父母关爱的特殊青少年儿童,在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的影响下,是否能利用网络辅助自己学习,或是利用网络消遣娱乐,师生关系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些都是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下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 妥善处理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实践层面上,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管理;二是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从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到使用技术达成教育目标之间总是存在一些障碍。

3.1 关于信息资源管理利用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要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农村中小学也逐渐加快终端设施的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采用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但还普遍存在着信息资源管理不善,利用率低的问题。在资金缺乏,软硬件资源短缺,教学环境不健全的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中,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重视师生信息素养教育,安排计算机课,鼓励师生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技能。让教师体验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相信教师会以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为动力,努力实现教学信息化。做到妥善管理好信息资源,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

3.2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与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管理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可以把它理解为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而人对信息功能的获取,离不开信息技术环境。在此环境下,培养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叶澜教授指出教师必须会使用技术,而且会利用技术支持学生学习,促进有效学习。即要求教师学会技术、学会使用技术进行教学、学会利用技术进行学习。教师能否将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弱的表现。教师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有效利用的关键所在,但教师本身不是问题所在,没有教师也就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国农村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根本就没有接触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资源,教育信息化改革要求他们必须接受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学习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实践。这是对他们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一大挑战,一切从零开始学起。这样一来,教师得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寒暑假参加培训。原本就觉得上课已经很劳累的教师,还要在业余时间学习。对于本身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些教师来讲,自然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教师年龄结构多样化,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培训者应该给教师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减少教师的畏难心理和排斥心理。也有不少教师想要整合信息技术,但他们无从挖掘技术的潜在功能。这部分教师学习的意愿相对比较强烈,针对这部分教师给予应用信息技术的培训,更多的是提供探索式,引导式的学习模式,当他们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关技能操作后,为他们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教师进一步加强学习。

3.3 关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问题

现在优秀教师评选,教学技能等比赛中,要求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否则不能参与一切评优,评职。这又迫使大部分教师为了使用而使用。再加上有的教师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不占优势,不利用多媒体教学一样能把课上得很好。他们即使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是处于被动状态。

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反作用于意识,应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仅仅把教育局限于教室的观念有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底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用于指导和促进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让教师树立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观念意识。信息技术能实现资源共享,更多的学习者能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年龄阶段进行自主学习,避免单一依靠教师传授教学模式的弊端。为此,给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恰当的目标,促使教师努力实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让教师从心里觉得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获得奖励,还在应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技能,这与必须使用技术才能参与各项评优等规章制度相比,前者的自主性较强,是教师使用技术,就能得到奖励。而后者具有一定受动性,是教师想要得到奖励,必须使用技术。因此,可以从教师的内源性需求入手,根据教师对信息技术持有的态度,给相似水平或相似取向的教师设定相同的目标。同时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改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加快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步伐。

3.4 关于师生关系的问题

传统师生关系在知识内容上主要靠教师单向传授,教师倾向于一种知识的权威。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方式渠道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了,自然会影响到师生关系。在农村中小学,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更能观察彼此的面目表情,教师能近距离的观察特殊群体的行为表现,洞察对方的心理状态,进而引出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要注意的是,有些问题,比如说学生的心理问题,面对面的交流或许不是那么恰当,因为学生由于自卑心理不敢面对教师,对老师可能存在畏惧心理。此时,如果通过网络进行匿名信息交流,可以避免学生因害羞、自卑不能面对真实的自我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从心理层面上讲,虽然学生感觉更为自由,师生之间更趋于平等。更能体现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再者,学生信息技能的学习最初仍然靠教师的传授,虽然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但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再受时空限制,师生交流更加便捷。但是教师或者学生不能单纯凭借信息技术的便捷而忽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必要性。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处理师生面临的各种问题。

3.5 关于学生发展与成绩之间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让大部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学生易于理解了。此时,有的教师会认为:或许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创造的过程会比直观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学生会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信息技术,成绩下降,影响升学率;评价标准多样化,不便于对学生的评价。关于学生发展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只看到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发展是功利的,没有弄清学生发展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只会考试取得高分,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教师在教学过程重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知识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正确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思维、听觉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发展好了能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二者之间没有矛盾之处,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好,使技术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要根据管理者、教师、学生的内源性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参与者的积极性,从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在“由上而下”的改革路线下,结合“由下而上”的学校成员的内源性需求,妥善处理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大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力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教育也是如此,要发展,必然靠改革,改革自然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

注释

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

农村改革的背景范文4

一、班级学生学习差异悬殊,使大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利用率不高。

班级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五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很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剩下来的时间无所事事,课堂时间显得反而多余。五分之三学生能够跟上节拍,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五分之一的学生一无所得,跟着凑热闹,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这样一来,一节45分钟的课堂感觉没有被充分利用,没有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二、僵化套用一种教学模式。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课改进行中,有的教师仍然使用“组、复、新、巩、布”的教学模式,有的教师对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机械模仿,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将“自主”变成“自流”,时常使用“放羊式”教学。课堂出现了沉闷或者热闹的局面,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学生没有得到实质意义的发展。

三、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等待,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体意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耐性,设计问题不能针对学生实际,问题有时过深,问题抛出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越俎代庖,直接将问题解决,没有等待学生思考与回答的时间,让人感觉教师很急促,没有耐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漠视了学生的力量。学生习惯了听教师讲,不动脑子,时间一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

四、课堂形式多,实质少,缺乏活动体验。新课标中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同虚设,师生的活动完全限制在教室之内。相当一部分教师追求课堂形式的新颖,而不追求课堂的实效,这样长期下去,丢掉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将是语文教师的悲哀,学生的悲哀。

面对以上所谈到的各种语文弊病,我们的语文课堂改革将走向何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了上述的语文课堂弊病不再出现,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目标是一节课所要达到的效果,合理的目标是一节课成功的前提。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诸如教师自身的因素,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的特点和编写意图。教师要有多方的考虑,才能设计出一定的科学性的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除了要考虑上述原因外,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性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让目标呈现层次性。让优生能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得进。

这样一节课下来,全体学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任何模式的使用都必须以学生为本,因为只有学生内心有学习的需求,否则一切的教学都没有效果,都是徒劳的。因此学生是一切教学的起点,同时也是教学的终点,而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创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如从去年开始江苏省连云港市实行的“三案六模块”教学模式,我觉得就是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让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得到发展,实现有效教学。

三、强化教师备课,要求学生充分预习

要求教师的备课分为三级备课,个人主备、集体复备、个人再备课,这样的备课既有个人智慧,又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同时又体现了教师的个性,让每个教师拥有经过两次修改的个人教案,这样的备课是有效的备课,是高效的备课。光教师备课显然是不行的,同样学生也要充分“备课”,学生的“备课”就是课前充分预习。教师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预习:“一读、二划、三查、四思、五问”。“一读”要求学生一遍遍的读文本;“二划”要求学生划出文章不理解的字词或不理解的句子;“三查”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句的问题;“四思”指学生在读书时记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时在书上做出标记;“五问”指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按照这样的习惯长期预习下去,学生会学得轻松,教师会教得愉快。

四、讲练结合,积累运用

语文并不回避训练,在课堂上,教师要设计一定的训练项目,如读书训练,仿句训练,修改病句训练,作文开头训练,思考训练,将每一种训练自然地结合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会得到提高。同时,让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见到好的词语、好的句子,好的解题方法等,要学会及时总结,天长日久,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五、重视反思,不断生成

农村改革的背景范文5

[关键词]农民工 流动 背景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08-01

中国最大的群体就是农民。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关注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是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关注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更是解决劳动力不足,直至解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适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是根本出路。中国特殊的城乡劳动力转移背景包括人地关系十分紧张、城乡差别比较突出以及改革开放让农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流动机会等。

一、农村人地关系紧张,有人口流动的需要

导致城乡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背景之一是中国农村人地关系非常紧张。有关数字显示,中国现有耕地只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但是中国农民的数量却是世界农民总数的1/3。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农民人均耕地不到3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农民用有限的耕地养活占世界上22%的中国人口,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和对世界的贡献。但从劳动力与耕地配置角度分析,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我们在用占世界上1/3的农民去耕种世界耕地的7%。如果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的耕作水平低,不愿意承认我们的机械化水平差,那我们只能这样认为:我们在浪费鲜活的农村劳动力。据有关专家经过认真研究推算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未来中国农业有1亿劳动力就足够了,这必然预示将会有4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建筑行业、服务行业、加工行业中去。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离土不离乡,他们会在乡镇企业找到用武之地。如果扣除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么还会有大约至少2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这部分农村劳动力必然要流动到城市,或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二、改革前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压抑,阻碍城乡居民的流动

其次,改革开放前中央政府对农村和农民在政策方面的压抑,阻碍城乡之间正常流动、积蓄了乡城流动的巨大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制定了以工业化为主体,以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为两翼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这一路线的指引下,新中国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之路。为迅速发展工业,同时也受苏联经验的影响,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为了弥补工业发展的不足,对农业和农村采取了近乎掠夺式的发展策略,农业剩余产品被强制转移并投入工业生产当中。同时在城乡采取二元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而对城市采取近乎“偏向”的保护政策,这种政策导致发展滞后。这种滞后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读:一是由于城市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具有绝对的排他性,同时在身份认证上具有绝对优势,导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活力不足,最终导致发展进程极其缓慢。另一方面,农村的剩余产品基本如数上交,发展后劲不足,农民收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之严格限制农村户籍人口进城,导致农民无法改变地位和身份,其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三、改革开放后的户籍松动的制度影响农民工的流向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开始在农村和城市都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和转化。城市经济持续繁荣,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农村改革后,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渐松动,被压抑了很长时间的城乡流动潮开始汹涌澎湃,一支支农民工队伍开始流向城市。

四、政策与技术促进了人口流动

农村改革的背景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

一、引言

农业拥抱“互联网+”开启的是新一轮经济革命,农村电商的发展将大大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通过网络将相关农业要素组织在一起,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2016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从而增加农民福利。文件提出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为农产品供销和相关的管理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若干创新模式的驱动,现代化农业的新篇章即将奏响。

二、济南市万德镇“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

(一)万德镇“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供给侧改革现状

万德镇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农业生产,走规模发展的路子。东片果,西片种,从规划、管理、技术、服务上重点倾斜在“名、优、希、特”农产品上下功夫,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高品质决定高价位,知名品牌撬动了万德高端特色农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已发展成万亩蔬菜基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显示出大农业的实力,打造卧龙峪商标、西红柿、富硒藕、青椒等特色农业品牌。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作肥料,节省成本,又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这样就牢牢抓住了市场。

“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和“村委+合作社+股东、股民”的模式,打造旅游度假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掘旅游资源,以旅游为线索,发展特色农业,经营特色农产品。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形成旅游+农业的双丰收,颠覆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

(二)万德镇“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供给侧改革现存问题

1. 区域发展差异性

万德镇的典型村落石都庄、界首村、马套村等,由于自然环境、历史因素等方面差异使各村落情况不尽相同,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已有成功的改革经营模式不适用于所有地方。

2. 农民知识水平的局限性

大多数农民对于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缺乏了解,对农业供给侧改革认知有限,建设电商平台虽然容易,但后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支持。

3. 互联网+农业新模式的普及问题

万德镇的农村电商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体系不够成熟,只是在店台、马套、石都庄三处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试点,石都庄还没有建立淘宝站,电商网店未全面普及推广。

4. 农产品的季节性

农产品都有特定的季节性,新鲜的农产品最受人们青睐。万德镇带皮核桃的网上销售,每年7月前预售,生意火热。但带皮核桃季节性强,过一个月基本就不能销售,供给不能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潍坊市寿光市“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供给侧改革情况

(一)寿光市“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供给侧改革现状

做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发展农业的思路和模式是靠蔬菜领跑,靠科技助力,靠产业化提升,打造自己的品牌。能够紧跟国家政策,在“互联网+”与供给侧改革方面有着较好的示范作用。2016年寿光市从蔬菜供给侧持续发力,鼓励发展农民蔬菜合作社、蔬菜基地、蔬菜农场等新型合作组织,借助互联网技术从供给侧打造蔬菜品牌、提高蔬菜产品档次、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桑家营子等村蔬菜大棚的控制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采取互联网+生产、流通、加工、品牌、销售一起抓的办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可实现一对多,即一个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操控解决几个蔬菜大棚自动控温、自动换风、水肥一体化等日常问题。通过这种“互联网+农业”的方式,完成智慧农业的转型,解放更多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寿光市的“两改”即旧棚改新棚、小棚改大棚,作为优化农业构造、增进农民增收的主要行动。棚矮、老旧、效益低、地盘使用率低是改革前不能不认可的实际,大部分土地没有获得高效使用,借助两改”重新对土地进行调整,规划建设全新的大棚,实现高农产品质量、高农业生产效率、高土地利用率、高农民收入,一亩地比原来增收至少2万元。

(二)寿光市“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供给侧改革现存问题

1. 改革难持续发展

互联网+和农业供给侧改革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经验、没有借鉴的典范,电商未全面普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要达到理想的“互联网+农业”模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 互网+农业发展模式与传统模式冲突

互联网+农业要达到让利于农,就必须去中间化,由此与传统农业模式冲突。实现两者融合互补,考验着行业智慧。农民习惯传统模式,担心是否会多纳税和增加费用支出等问题。改革必定是打持久战。

3. 建立品牌上问题

消费者习惯购买可信赖的品牌产品,农产品在改革之前通常是传统生产、加工、销售,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没有自己的品牌,也很难建立自己的品牌,想要顺利发展是个难点。

4. 技术水平缺乏

农药化肥监控不足导致过度使用,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得不到保障。保鲜、冷藏、运输技术不完善,农产品口感质量不佳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损坏腐烂,使农产品销售范围、渠道大大局限。

四、从万德镇和寿光市看“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供给侧改革现存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 培养与引进电商人才,加强互联网知识宣传

对村民扫盲式电商知识培训,搭建培训体系,为从业人员提供创业咨询和培训,创建“电商人才孵化和创业”基地,助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发展。

2. 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宽带中国战略,制定国家宽带网络发展的目标、路线图、时间表和促进政策,着力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3. 加强农业新型实用工具的研发,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

互联网技术推动农场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工厂化的流程式运作,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实现精准农业。

4. 加强农村领导团队的构建和反腐

为农村打造一批具有改革创新精神,不贪污,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优秀领导班子。一方面加大对农村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

5. 鼓励企业发挥作用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强政企合作

鼓励各大企业在农村布局发展新型农业,促进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加强政企之间的合作、联系、沟通,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农业。

6. 鼓励大学生回村创业发展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更鼓励大学生回到家乡、农村,挖掘农业发展的创业项目,加大大学生回村的补贴力度,实现人才引流。

五、结语

“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当互联网碰撞上农业,无疑会迸出巨大的火花,带动生产、流通、营销、服务等各方面,加速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调整升级,将深深影响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青.大北农定增打造农业互联网[J].深圳商报,2015(07).

[2]杨光.联想控股战略投资云农场布局农业互联网[J].经贸动态,2015(19).

[3]郝明雷.强强联合打造农业互联网领军企业[J].济宁日报,2015(20).

[4]胡.r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互联网天地,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