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院研究报告范例6篇

智慧医院研究报告

智慧医院研究报告范文1

学院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专 业 视觉传达设计

班 级 视觉17-1

学 号 201705002368

姓 名 杨腾渊

指导教师范颖

职 称讲师

云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 名

杨腾渊

学 号

201705002368

专 业

视觉传达设计

拟定论文

(设计)题目

智慧养老型APP服务结构与界面设计

论文(设计)来源

自选

论文(设计)类型

B-应用研究

指导

教师

范颖

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选题背景:

截止到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总数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5岁的人口已经突破一千六百万,意味着我们身边每一百个人里面就有大概11位老年人。其中2019年65周岁及以上人口比 2018 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为最大增长额。来自云南省人口老龄办的数据显示:我省于2005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截至2016年底,我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570.1 万,占总人口的 11. 59% ; 预计到 2020 年,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607 万,占总人口的12. 4% ; 其中约有 3. 6% 的老年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2%的老年人需要适度照护。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居住在昆明市的老年人口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昆明市人口老龄化十分突出,老龄化现象已经十分严峻。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它们的健康和生活问题将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近年来很多地区已经开展老年人的死因监测工作,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死亡率为2567/10万,占全人群死亡比例为82.0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直都是导致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身理和心理伤害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老年人死亡比例较大,其死亡谱决定了全人群的死亡谱,老年人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是非常迫切的。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同时推动了老龄产业的发展,从而也带动了老龄产业信息数字化的发展。而要怎么做来充分满足国内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交互设计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这也直接影响到我国交互设计领域未来能否得到良好发展。当今市场下的智慧养老型APP仍存在较多问题。目前市场主要服务与老人的APP主要有交友类、健康科普类、医疗类三种类型。交友类如“养老平台”“幸福行”,依托于强大的社交网络媒体,使老年人群体能够进行线上交友并发表动态,分享生活。健康科普类如“养老管家”“老年云课堂”,搜集各方健康相关信息置于平台供老人浏览,为老人提供外界信息,并力求做到信息准确。医疗类APP如“黄金急救”“天使救援”,整合当地医院信息,使大众能够就近急救,不过要老年人和年轻人使用一样的功能软件,困难度会大大提高。使以上几类APP都有服务于老人,却都是带着设计师的主观色彩来进行设计的。首先是色彩方面,老年人的视觉感官已经衰弱,需要强烈而具有刺激性的颜色才能使老年人看清APP界面,当下养老型APP基本都采用弱色来颜色填充,虽然做到了颜色和谐,却让使用APP的老年人看不清楚。其次是字体大小,老年人的视力是不如中青年人的,进行APP设计时需要用大号甚至特大号字体来进行填充,可当下的养老型APP与常规APP字体大小相同,降低了老年人的使用满足感。接着是图形,养老型APP在进行界面设计时,考虑到老年人思维缓慢,应当还原图形本真,使图形一目了然,而当下养老型APP的图形结合当下时尚元素,使老年人不能理解,必须进行文字辅助才能明白其意。最后是版式方面,当下养老型APP版式设计与常规APP无异,其连接点和换页功能不能很好地服务与老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老年人群体而言对信息产品几乎处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最末端,只有极少的设计者们会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来进行产品设计。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将老年人群体作为产品受众群体之一,充分考虑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求,帮助老年人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这也是设计师在当前时代下的重要责任。

1-2研究意义:

本文是基于老年人群体而研究的移动应用程序,本程序的主要对象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基于老年用户的信息需求摸索出有效解决老年人使用APP的各种问题,然后结合界面交互,设计出一款服务于老年人的老龄产业的智慧养老型APP,做到:

(1)安全化:能让老人进行线上问诊,能使老人在危难之际使用智能设备进行呼救,使老人就近治疗。

(2)智能化:提高老年人APP使用率,使老年人们享受科技生活中的乐趣;完善智慧养老型APP功能,革新传统养老模式,更好地将老年人与信息社会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信息,使老年人能够独立自主运用智能设备进行自救,赋予智慧养老型APP新的价值使其更加具有较强的的冲击性与吸引力,为老年人量身打造高适用性的智能产品。

(3)全面化:提供社交、科普、急救等功能,更好的让老年人在生活中通过智能手机来满足自身各类需要,从而丰富老年生活,改善老年生活状态,培养老年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2.文献综述

2-1国内智慧养老型APP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智慧养老型APP的相关应用型研究不足国内关于智慧养老型APP的界面和功能研究主要集中于健康科普和社交等方面。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主要对老年人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信息欲望两个方向为主要研究方向,其中对于老年人的急救需求没有涉及和说明。朱媛、段慧敏(2019)提出老年人在智能时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三层次需求模型,并在现有智能手机上与老年人强相关的应用APP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设计策略;经研究得出基于“老有所养”需求的智能手机应用APP应凸显专业性、基于“老有所乐”需求的智能手机应用APP应更多元化、基于“老有所为”需求的智能手机应用APP应深挖价值的与老年人智能时代三层次需求模型相对应设计策略;根据老年人三层次需求模型深入分析老年人需求,能够为开发与设计出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的智能手机应用APP提供建议。李邵静(2018)指出,中国老龄化人口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看病就医拿药比例普遍高于年轻人群,由于医院路途遥远,老年人看病问题成了社会急需解决与关注的首要任务。在互联网模式下医疗类APP的设计与开发为老年人看病难找到了良好的解决方案。针对老年人自身特点,老年类就医APP在界面设计上应做到简单明了,方便老年人理解记忆。在功能设计上尽量做到从老人需求出发,操作简单,一键解决就医过程。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设计调研调研分析概念设计设计应用技术路线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SWOT分析法设计定位概念提出概念确立设计流程图设计图效果图

4.研究内容与论文提纲

4-1研究内容:

(1)设计调研

①通过文献调查法查阅相关期刊论文,归纳总结出本文所需的理论支撑(2008 年,原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 2020”战略研究; 2012年,《“健康中国 2020”战略研究报告》; 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2017 年 3 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的 通知》( 国卫家庭发 〔2017〕12 号) ,表明我国健康老龄化规划正式实施);

②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有效提取老年人的想法,并通过问卷数据的总结分析,可以更好地针对老年人需求进行研究;

③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的老年APP界面和功能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当下老年APP设计的主要趋势以及发展前景,结合自身使用体验以及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同行水准,总结出可行性强的设计方案。

(2)设计分析

S(优势):国家鼓励银发产业发展,拥有市场前景;APP界面结构针对老年人群体进行专门设计。

W(劣势):知名度难以打响,研发的产品及服务同市场上其他智慧养老型APP同质化严重,需寻求突破口。

O(机会):产品使用者对其他智慧养老型APP已经使用疲劳,需要新的产品刺激活力;大多数养老型APP的设计都没有从老年群体的立场出发,是以设计师主观情感为主的产品设计。

T(威胁):替代品多,市场竞争大。

(3)概念设计

设计定位

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昆明市区、智慧养老

概念提出与确立

地区性智慧养老型APP

地区性意义指的是局限性的在某个特定范围中某种事物的存在对这个范围的意义。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基于研究内容,为了使老年群体的老年生活更加地安全化、智能化、全面化,根据老年人群体的娱乐社交需求与当地医院的协同性、急救的便捷性选择了“地区性智慧养老型APP”这个概念。

(4)设计应用

主要通过电脑辅助如“AI、PS”等设计工具和“墨刀”等交互设计工具来完成整个设计。过程主要为:首先查找相关的素材及资料并提取有用的材料进行考察并对比现有的智慧养老型APP进行方案草图的绘制,完成草图并征询老师意见,进行方案草图的确定与修改;收集市场信息,分类整理完善,再进行设计方案的深入与修改,完善APP产品功能,最终完成APP设计制作,完成毕业设计报告、毕业答辩。

4-2论文提纲:

一、绪论

(一)设计背景

(二)设计目的

(三)设计思路

二、调研与分析

(一)发现问题

(二)调研分析

(三)分析结果

三、概念设计

(一)设计定位

(二)概念提出

(三)概念确立

四、设计应用

(一)设计流程

(二)设计图

(三)效果图

五、结语

5. 论文进度安排

(1)设计调研阶段 (2020年9月1日-11月30日)

(2)设计分析阶段(2020年12月1日-12月31日)

(3)概念设计阶段(2021年1月1日-1月15日)

(4)设计应用阶段(2021年1月16日-4月15日)

(5)答辩准备阶段(2021年4月16日-5月10日)

6. 参考文献

[1]关爽,刘会衡.基于Android的老年人养老服务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0(01):52-54.

[2]张玲.基于老年人使用的手机创新性研究[J].设计,2018(14):128-129.

[3]何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的老年广播——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为例[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07):40-42.

[4]JHONY CHOON YEONG NG,陈思璇,谭清美.信息化对老年人生活影响研究——基于智能手机使用情况与感受[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2):58-64.

[5]张阁,于琦,贺培风.我国移动医疗App核心功能分析及发展建议[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7,4(26):21-25,3.

[6]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 人口学刊,2000,121 ( 3) : 30 - 37.

[7]邓诺,卢建华,周业勤.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 4) : 1805 - 1807.

[8]张琼,韦焘,刘敏,等. 昆明市城区居民对养老模式和服务认知及需求调查分析[J].民康医学,2017,14: 76 - 79.

[9]刘小路,丁虹月,韦鑫珠.基于老年人认知需求模型的资讯APP界面设计研究 [J] . 设计,2018(01):26-27.

[10]张玲.基于老年人使用的手机创新性研究 [J] . 设计,2018(14):128-129.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日期:

学院意见

学院领导签名:日期:

学院盖章

论文(设计)来源:教师课题、社会实践、自选、其他

智慧医院研究报告范文2

在这100年中,IBM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2010年,IBM的中国研发也走过了第15个年头。

10月15日,一年一度的IBM 2010年大中华区研发中心开放日,正是IBM对研发创新队伍的一次大阅兵,也是IBM的重要创新成果展示。

不只是IBM,跨国公司的“中国研发潮”正在袭来。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各类研发中心已经超过1200家,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实验室”,外企对“中国大脑”的争夺日益激烈。

作为IBM的中国“脑库”,IBM中国研发体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样的研究机制支撑着这个宏大而复杂的研发体系?

IBM中国15年的研发探索正在给出答案。

从中国“脑库”到全球“脑库”

2002年,当李实恭来到IBM中国研究院时,他所领导的团队只有不到100人,“当时对外接触很少,研究的课题很局限。”

IBM中国研究院从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配合、协助,慢慢到有自己的想法,把想法形成一个研究课题,然后对市场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现在,甚至可以把我们在大中华区看到的一些发展趋势贡献给全球其他的同事。”这15年是怎么走过来的,已经成为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IBM中国研究院院长的李实恭有着深刻体会。

事实上,和李实恭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IBM全球技术服务虚拟基础架构存取首席架构师王守慧,她也是IBM中国第一位本土的女性高级技术组成员。

王守慧现在负责全球虚拟桌面和桌面云计算服务产品的开发,她每天有两个工作时段:一个是早上7点到12点,与中国团队一起工作;一个是晚上9点到12点,与美国同事一起紧张地进行电话会议。作为虚拟桌面和桌面云计算产品技术的负责人,王守慧领导的开发团队里有一名中国同事、两名美国同事。她开玩笑地说,“有时,美国同事与我的交流甚至比中国同事还要多。”

“这说明我们所开发的产品是一个全球性产品,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全球化的产品研发,在产品开发的每一个阶段,我们要全程参与。”

而在以前,中国的技术研发团队,并没有这么重要的位置。

“以前,中国技术团队所承担的角色,往往是沿着美国总部的既定方向走。”王守慧感慨地说,一个产品的诞生,从市场需求形成产品需求,进而落实项目制定,形成技术架构,到了中国,研发工程师往往只是把代码写出来,“其实看不到太多的全球趋势。”

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独家采访时也提到,“最初,在开发中心只有100多名工程师,与其叫工程师,不如更简单地称为‘程序员’。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软件开发能力还很弱,在IBM全球的项目合作中,中国的开发人员,只能参与到被细剖成十几个小项目中的一个,甚至是一个环节的编程环节,或者测试环节。”

王守慧加入IBM中国10年,她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中国技术团队的负责人到全球技术团队负责人,直接参与全球产品研发架构,王守慧觉得很骄傲。从2004年到2005年,她带领IBM SOA北京设计中心为美国一家大型汽车零件和服务商成功开发了IBM全球第一个SOA大规模的应用,这一次的开发工作,全部是由中国团队完成的,将近一年之后,成熟的SOA产品开始在全球。

IBM中国研发的15年,其实是从中国“脑库”变成全球“脑库”的15年,中国的研发体系跃升为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支撑,其实是中国研发在全球领导力的变化。

今天,IBM中国研究院拥有300名科学家,而在IBM中国开发中心更有着5000人的庞大队伍。这一切与中国拥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不无关系。“事实上,IBM中国开发中心从10年前的100多人扩展到5000人,并不是中国的劳动力廉价,而是中国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而且,中国也有着比世界任何地方更多、更大的客户需求。比如中国石化、中国移动这种庞大规模的客户体验,在其他国家很少遇到过,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为它们服务。”

IBM软件集团AIM 软件服务部副总裁 Ed Harbour也表示:“我们在全球的人才团队是开放的,他们结合行业的需求,为不同的客户提供相关服务。这些技术资源以及人才储备,随时可能和国外的资源进行结合,在解决方案和应用方面提供相应的能力。我们是一个全球的团队,可以把全球的资源带到任何一个客户、任何一个地方,同时结合本地的团队。”

目前,IBM在中国的研发体系主要包括5个机构――IBM中国研究院(CRL)、IBM中国开发中心(CDL)、IBM中国科技与系统研发中心(CSTL)、IBM中国系统中心(CSC)和IBM中国创新中心(CBIC)。IBM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参与研发了新一代高端存储DS8800、中端存储StorwizeV7000和新一代x系列服务器及系统管理软件,并开始建立大型主机软件开发团队。IBM中国系统中心是 IBM 全球五大高端(包括 IBM 主机)测试中心之一,更是亚太地区第一家负责提供系统测试、参观访问、技术交流论坛等多项技术支持活动的中心。而成立于2006年的中国创新中心则是向社会全方位展示面向金融、电信、政府、零售、医疗、制造等各行业客户提供的创新平台。IBM研发体系的5大中心彼此独立,但是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它们经常以产品项目为单位展开团队合作,这种机构设置也最大限度地发挥着IBM中国“脑库”的威力。

IBM这种“大视野”的研发方式所带来的结果是大运作、大投入――今年,IBM在全球的研发投入超过了60亿美元,这并不是一个普通企业所能承受的。这样的投入值得吗?IBM新兴成长市场部门软件市场与策略副总裁Steve Wilkins对IBM的未来收益显得信心满满:“我们第三季度业绩表现是非常好的,在全球都实现了增长,在新兴成长市场增长尤其迅速,达到了13%。而中国又是表现最为强劲的地区,增幅达到了36%。”在接受记者采访时,Steve Wilkins表示,他已经感觉到了IBM研发投资的回报。

明年,IBM即将迎来100年诞辰。100年沧海桑田,全球IT界曾经奋战在一线的公司,很多已经陨落了,也有很多正在冉冉升起,IBM则稳稳地向前迈进,颇有长者的姿态。这一切的成就与IBM的创新基因一脉相连,中国“脑库”功不可没。

世界就是实验室

几年前,中国台湾《天下》杂志在采访了李实恭后,曾将他形容为“超级业务员”。

媒体的描述其实并没有错,作为IBM中国研究院的院长,李实恭并不是深藏在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在很多场合都能见到他儒雅的身影。他去过秦皇岛开发区、无锡软件园,拜访过很多中国客户,他与很多合作伙伴有着深厚的友谊,他甚至还是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基于他的活跃,媒体给了他“超级业务员”的称呼。

不过,李实恭并不太喜欢这个称呼,他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的独家采访时直言:“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在卖东西,而是在研究,in market research(在市场中研究),这就是我们的方法。”

李实恭的上司,IBM负责全球研究机构的高级副总裁John E. Kelly曾经对IBM的中国研发体系有一个精辟的定义――“世界就是实验室”。李实恭更愿意这样来形容他所领导的团队的角色:“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研究的范围,我们不是关起门来做研究,也不是扩张领土,而是与合作伙伴结合起来,成为没有围墙的实验室。”

IBM中国研究院位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的钻石大厦,两年前,大厦的一楼出现了一个综合实验室,它为IBM的众多合作伙伴搭建了一个科研环境,使它们能够与IBM工程师一起进行研究。“这是我们当年打破围墙的第一步。”李实恭这样回忆。

9月16日,在IBM中国研究院成立15周年的庆典上,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也谈到,通过协同的方式,与研究机构、国内企业乃至于政府机关共同研究技术创新,是IBM中国研究院令人骄傲的成就。

现在,在IBM,作为中国“脑库”的研发体系并不只是扮演技术创新引擎的角色,而是更多地站在产业的高度建立一种生态体系。这也是蓝色巨人IBM的一贯作风――在产品处在市场需求的调研阶段就让研发体系介入进来,在客户的应用中不断完善产品,并将其投入到下一代研发,如此滚动进行,研发与市场紧紧相连,不分彼此。物联网、云计算这些引领产业的创新技术就是在这样一种研究方法下诞生并迅速走向市场。

在传统的研发体系中,往往是研究人员走进实验室做研究,发明出一项新技术后,研究工作也就随之结束了。李实恭认为,在开放的世界里,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具备所有的技能,研究人员必须要走出实验室,进入到真实的世界中。而在这样的环境中,IBM非常需要与合作伙伴一起协作,在健康的生态体系中,孵化自己也孵化别人。

相较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IBM中国研究院,拥有庞大工程师队伍的IBM中国开发中心在打破“围墙”上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成立于1999年的IBM中国开发中心,经过11年的蓬勃发展,已经跃居IBM全球规模最大的软件开发实验室,更是IBM众多软件开发中心中惟一同时进行IBM核心五大品牌软件(Websphere、Lotus、Imformation Management、Tivoli、Rational)开发的中心。

王阳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IBM中国开发中心相继建立了涵盖金融、电信、医疗、能源与公共设施等方面的10大行业解决方案中心,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最新的解决方案。

2010年年初,昆明市政府宣布与IBM联手打造“智慧昆明”。在IBM大量技术服务人员的协助下,昆明市政府参考世界先进经验,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与优化等先进信息技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作为IBM转型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开放日当天,IBM宣布成立贵宾报告中心(Executive Briefing Center 简称 EBC),旨在为客户提供专业便利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展示,进而获得最有用的信息和价值。

IBM软件集团客户技术支持部门全球副总裁Katie Kean表示:“新成立的贵宾报告中心将为技术专家和客户之间构建沟通的平台,让更多的企业用户从中受益。”据她介绍,作为IBM全球第13个报告中心,位于北京的IBM贵宾报告中心拥有一流的设施和最先进的技术方案交流演示,可以为到访的政府官员、业界精英、企业客户与业务合作伙伴提供出色的软件技术交流内容及环境,以及专业化的贵宾报告服务。

至于针对来访客户的标准,Katie Kean也表示,IBM不会设立门槛,欢迎一切带着问题来向IBM讨教的客户,而IBM也将以优秀的工程师队伍作为后盾,为广大客户答疑解难。

世界就是实验室。以开放的胸怀与客户、合作伙伴共同合作,这不仅仅是IBM中国研究院、中国开发中心的创新态度,也是IBM中国整体研发团队的共同基因。正是这样的开放平台,支撑着IBM中国“脑库”走向全球,也支撑着尖端技术走出实验室,“飞入寻常百姓家”。

概念走下神坛

通过与社区健康服务热线联系,一位高血压患者预约了社区医生上门进行诊治,过了不久,随着门铃的响起,社区全科医生如约而至。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位医生与患者的对话并没有从“您哪里不舒服”开始,而是直奔“要害”。医生马上掏出准备好的血压仪对患者进行血压检查。

实际上,这位社区医生早已通过电子档案健康平台,获得了患者的基本健康档案和个人信息,对于患者的身体情况了然于胸。在智慧的医疗体系下,医疗系统之间已经互联互通,病人无论在哪里,当地被授权的医生都可以通过一体化的系统浏览病人的就诊历史、诊断记录,以及保险细节等个人信息,使病人在任何地方都能获得一致的护理需求。

这就是研发中心开放日上记者看到的一幕,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有这样“智慧的医疗”,事实上,这种医疗方式已经出现,有不少病人正在享受这种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IBM的相关工程师也告诉记者,“虽然此次我们是在研究院里看到未来智慧医疗的场景,但是这种医疗方式已经不再停留在研究层面,而是走向了应用。如今,IBM正在和各大三甲医院、社区医院沟通,有些已经到了实施阶段,相信不久,智慧的医疗时代就会到来。”

会到来的,不只是智慧的医疗,还有智慧的水资源管理,这也是此次开放日最为媒体所关注的应用。城市用水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之一,而如今,缺水、水资源浪费问题已经越来越恶化,为了改善这一情况,IBM早在多年前就开始研究智慧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如今,这项研究项目开始走向实用,沈阳、昆山都已经和IBM合作,共同进行城市的水资源建设。

IBM智慧的水资源管理技术,是运用当下先进的智能分析系统,随时跟踪并报告包括过滤设备、水泵、阀门及收集管、储水盆和实验室设备等基础设施的现状,帮助城市已有的水质自动环境监测站进行24小时自动监测并实现多部门之间联动。各方机构、企业、团体和个人将形成一个立体的管控网络,各级环保局、水利局、市政都可以很好地知晓城市用水和调配情况。

钱大群也在开放日当天表示,继去年四季度活动以后,IBM主要做了五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IBM全球网格大同盟宣布助力清华大学“清水计算”项目,共同解决人类面对的水资源问题。而在全球,IBM正致力于研发一套与IT相关的水管理技术投资组合,预计耗资200亿美元,历时5年。

智慧交通、智慧银行、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食品、智慧的水资源管理⋯⋯这让人联想到今年3月25日,在2010 IBM论坛上,钱大群意气风发地说:“‘智慧地球’已经从预言变成现实,未来10年是进入智慧时代的黄金期,而中国会成为最大的赢家。”眼下这些已经走下概念神坛的科技创新,将成为奠定中国大赢家的最大筹码。

几年前,IBM在业界率先实践云计算,后来,随着科技不断变革,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概念,并且基于这个理念对很多社会公共应用展开了研究;如今,随着“智慧的地球”理念已经慢慢为业界理解、接纳,物联网概念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作为“智慧的地球”的两大支撑力量――云计算、物联网的研究已经成为IBM的业务重点。

钱大群表示:“云计算研究旨在让广大用户更快捷、经济地享受到信息技术创新带来的便利。而物联网则是实现‘智慧地球’的基石,也是实现透彻感知的必由之路。”

从2007年2月IBM帮助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建立云计算中心起,无锡云计算中心就成为外界最关注的云计算实践之一。作为IBM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云计算中心及中国首个商用云计算中心,时隔3年多,无锡的商用实践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如今,“无锡云”的二期也已经启用。

除了无锡,IBM相继在东营、北京、沈阳等城市建立了云计算中心。而在物联网领域,IBM也投入了大量精力。

9月16日,在IBM中国研究院15周年庆典的当天,IBM也成立了物联网技术中心,这是IBM在全球的首个物联网技术中心。这个技术中心同样是秉承了“世界就是实验室”的理念,以开放的作风、开放的环境,来做协作创新。

今天,我们不难发现,IBM正越来越注重应用的体验。概念落地,这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坚定基石,从中国“脑库”到全球“脑库”,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实验室”,IBM的中国研发力量势不可挡。正如IBM大中华区全球研发暨企业发展副总裁沈安石所感慨的那样:“每一次的科技创新,无疑都将为市场和产业带来新的冲击。IBM的研发不仅要秉承IBM一贯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也要打开实验室的大门,将市场与客户真实的应用问题共同纳入我们的研发范畴,消除二者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够真正让我们的客户迅速得益于新理念与新科技,迎接即将到来的智慧时代。”

链接

IBM迁址“大观” 开启百年庆典倒计时

10月23日,IBM在北京举办了盛大典礼,庆祝IBM大中华区总部正式迁入新址――大观写字楼,并宣布启动公司百年庆典倒计时。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前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IBM首席顾问周伟在盛典上发表了讲话。数百名政府、客户、合作伙伴、院校和学术界代表,以及媒体记者和IBM员工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1979年,IBM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来到中国。1992年,IBM在中国正式注册成立“IBM中国有限公司”,并启动了“发展中国”的大战略,助力中国的全面开放。进入本世纪,IBM先后提出了“随需应变”、“协作创新”等策略,协助中国的金融、电信、制造和流通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实现了信息化的跨越式前进。2007年,IBM提出了“全球整合企业”的概念,将中国变成全球整合的最重要基地之一。2009年,IBM更是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愿景,与中国各级政府和广大客户展开了更加全面的合作。

智慧医院研究报告范文3

作为中医养生行业的一大盛事,本届中医养生文化节将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行业协会领导、业界权威、社会名流、企业领袖与知名媒体一起,共商行业大计,共谋养生大业,共赴养生财富盛宴。

荣耀之旅:亚太百佳名店评选揭晓

高度决定影响力,首届中医养生文化节以“振兴与弘扬中国中医养生精粹、传承与创新中国中医养生文化、推广与提升中国中医养生水平”为旗帜,成立行业联盟,宣导联盟宣言,颁发联盟资质牌匾,推动行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同时,由各行业协会和行业公益团体提名,由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和亚太中医养生美容及保健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团评选出的“亚太百佳养生美容专科名店”,也将在会期揭晓授牌。

文化之旅:“文化进店”首开行业先河

由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亚太中医养生美容与保健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展的“文化进店”公益活动,主要是针对美容院休闲区、接待区的固有场地进行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帮助美容院创建公益图书阅读区、文化展示区、图书销售区等,并通过店面建设个性化扶持方案、图书及特色产品配送体系的专业保障、活动促销的经营推广等条龙合作方案,丰富美容院的企业文化,拓展美容院利润增长点。

这是改变美容行业文化传播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举措,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领导将亲自为“文化进店”授权单位颁发授权牌匾及赠书。

智慧之旅:引领潮流,关注行业趋势

据伊美传媒2009年度美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美容行业在经历“治”和“修”阶段后,正进入到“养”的时代,主张内调休养的养生已经成为美容消费的主流趋势。中医养生美容因针对现代亚健康群体、结合现代都市高素质群体的消费习惯而日渐风靡,成为美容行业的热门项目。但是,由于经营中医养生品牌的企业大量涌入,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中医养生市场鱼目混珠。终端养生美容项目如何经营与发展、谁将引领中医养生未来发展潮流等困扰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将在会议期间成为与会嘉宾探讨的焦点话题。

财富之旅:公益活动开启行业新篇

活动期间,由蓓迪雅养生专科传播中心为国内市场提供的5000台高科智能仪器――蓓迪雅・高科智能养生床将展示于众。该智能养生床是亚太中医养生美容保健专业委员会的最新研发成果,集熏蒸、理疗为一体,可用于人体亚健康状况检测(能够清晰准确显示健康指数图表,自动生成健康报告和处分报告)。

同期进行的还有“蓓迪雅・香熏中医养生专科”千家扶持创建公益工程启动仪式。香熏中医养生专科模式是亚太中医养生美容保健专业委员会将现代医学专科诊室的模式与美容院的优势进行完美整合,并结合现代时尚香熏美容等项目,借助蓓迪雅高科智能养生床而首创的种全新美容模式,实行分店输出,可以协助大中型美容院建立“店中店”。这种“院中店”项目的引进和合作模式,是现代中医美容向专业化迈进的先行者。

健康之旅:“健康教母”马悦凌主题专场活动

被誉为“健康教母”、“民间奇医”的养牛专家马悦凌女士研究民间中医治病、保健方法近20年,独创食疗、经络疗法,已经出版了畅销著作《不生病的智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温度决定生老病死》等,其《不生病的智慧》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优秀健康图书”,题为《我用简单的方法就能治疗心脑血管病、癌症及多种慢性病》的文童还被美国的两家报纸连载。

本届中医养生文化节期间,马悦凌女士将就大家关注的养生主题做专场研讨。同时,主办方还特邀全国十佳美容连锁机构总裁就美容行业的连锁经营等系列课题与嘉宾进行交流互动。

智慧医院研究报告范文4

直指行业难题智慧从这里开始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逐步展开,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纷纷涉水物联网,从技术研发、产品制作、方案推广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为物联网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本届物联网大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大会从应用入手,与会的领导、专家、业界代表们直击行业难题,展示了以成型的应用案例与成熟的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优秀解决方案。大会传递出一种信息:现阶段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示范区正在不断研究、探索、实验,力争建立物联网产业标准。

不同于之前,现阶段提到的物联网已实体化。技术的进步促进应用的成熟,智慧城市各领域成功案例纷纷破土而出。从物联网大会智能医疗分论坛的嘉宾发言中我们了解到,现阶段我国许多医院都实现了移动护理、移动查房;拥有了移动工作站,对药品、血液进行了有源条形码管理;同时社区慢性病监管与远程就医等工作也已展开。患者一进入医院,只需戴上医院提供的“腕带”,病例、病史一扫就知道;直接就医,省去了挂号的麻烦。这仅仅是医疗物联网的一个小应用,但从这里可以看出,2013年,物联网正从概念走入现实。

民生:物联网普及第一站

伴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展开,物联网如何普及这一问题被提上了议程。2013(第四届)中国物联网大会上,东南大学的王志功教授在现场演示了智慧医疗的“阿凡达”之手:利用物联网技术与设备获取一只手上的神经信号,通过设备传输,就能遥控千里之外的另一只手。这一重大技术突破,让瘫痪病人“动”了起来,可以预想,这一设备能够大大方便病患的日常生活。

城市的智慧在于能够真正的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物联网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目的皆在于此。只有能真正方便、惠及老百姓的生活,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才能展开。民生,物联网普及第一站!

智慧城市:应用照进现实

两会期间,“城镇化”成为热词。智慧城市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可行性路径,也再度成为热点,备受关注。

伴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逐步展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展开推进。本届物联网大会上,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展示了他们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最新成果。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中国安防集团所展示的“智慧低碳产城融合示范区”新理念。该理念是综合国内外物联网发展大环境,针对我国物联网发展瓶颈,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聚焦到国家、地方各级已批复的产业园或开发区,对5至10平方公里的具有实际可操作的区域进行智慧化的建设,是中国特色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智慧医院研究报告范文5

 

移动支付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行业,而且正在加速渗透到我们生活及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移动互联网世界中,移动支付将成为继高速网络(3G及4G)及智能终端后的第三大基石。目前,国内移动支付产业呈现出电信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公司三足鼎力之势。

 

“预计未来3~5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仍将继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研究人士介绍,移动支付主要包括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远程支付指用户通过手机网络进行支付、账户操作等;近场支付则是手机通过射频、红外、蓝牙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POS机等终端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技术(NFC)。从国内市场来看,未来银行及运营商将成为国内移动支付产业主要推动者。

 

记者了解到,从市场格局上看,支付宝依靠阿里巴巴这一电商平台,积累大量用户规模和交易基础,占据了互联网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另外,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市场占比20%,中国银联的银联在线占比9.3%。因此,支付宝依靠其巨大的用户规模和线上交易量,交易规模超过90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移动支付主要有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远程移动支付客户端,以拉卡拉为代表的手机刷卡器,以联动优势和上海捷银为代表的传统短信支付和以中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移动近场支付。由于三大势力对移动支付产业的诉求不尽相同,市场推广的动力也大小不一。运营商与银联主张NFC支付技术,其中中国移动与银联形成合作关系,以阿里支付宝和腾讯微信支付为代表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机构则更倾向于基于软件方式实现的二维码支付方案。

 

“移动支付的核心问题是安全属性。”分析师向记者强调,NFC安全属性要高于二维码支付,因此被市场寄予厚望。

 

随着苹果公司在2014年9月正式推出其革命性移动支付系统ApplePay,一方面将为运营商、银行以及银联推广NFC提振信心,另一方面也会迫使阿里、腾讯加速二维码支付的拓展和生态建设,因此2015年移动支付产业有望爆发式增长。尤其是中国移动在2014年主要资源倾向于向4G网络建设及推广,待取得足够的4G领先优势之后,由此三大SIM卡商——恒宝股份、天喻信息、东信和平将从中获益。相应地,正在建设校园支付生态圈、拥有TSM平台建设能力的新开普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当然,短期来看,目前阶段国内移动支付产业更可能由互联网公司主导。鉴于支付宝与腾讯更倾向于采用基于软件的二维码支付方式,即使采用NFC技术也更有可能通过HCE技术绕开电信运营商,个人消费者端(C端)无须增加硬件设备,支付受理环境(商户,B端)的改造升级却不可避免,由此产生第三方企业的投资价值。因此拥有二维码扫描枪、NFCPOS机具设计生产能力的新大陆,以及拥有商户信息管理系统并积累大量线下客户资源的石基信息具有明显优势。

 

智慧医疗拉开“大健康”时代帷幕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通过远程医疗、可穿戴便携式设备等方式进行医疗服务的互联网医疗产业正逐渐壮大。而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正纷纷涉足医疗领域。

 

1月27日,阿里健康(0241.HK)再度披露与医疗卫生领域应用软件企业卫宁软件(300253)战略合作成为业界重磅消息后。腾讯的移动医疗战略推进工作正在不断提速,据悉,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200家医院接入以微信为平台的腾讯“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并均已实现微信挂号功能,另有近100家医院可通过微信为患者提供从挂号、取药到后期监测在内的全流程医疗服务。腾讯表示,虽然多数医院仍不能通过微信为患者提供全流程医疗服务,但这些医院已具备“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雏形。通过升级,多数医院未来可为患者提供全流程服务,而微信智慧医疗也有望在短时间内扩容至全国各地。

 

目前智慧医疗主要的应用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面向医院医生的,可称之为B2B模式,另一种是直接面向用户或患者的,可称之为B2C模式。面向医院医生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主要用于医生之间的交流、医学知识库的应用和管理病患健康数据等方面。现阶段一般认为智慧医疗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实现:用户健康大数据采集、远程大数据处理分析和智能医疗认知实行。

 

国信证券研究表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18.6亿元,2014年市场规模增长至28.4亿元,预计在2015年达到42.3亿元,同比增长48.94%,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574.1亿元,未来移动医疗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对于智慧医疗行业中投资机会,上海证券认为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智慧医疗正在超级大风口上,首推万达信息,上海模式作为医改标杆,其在医改的各项创举有望在全国推广。其次,还要关注卫宁软件、东华软件、宜华地产、朗玛信息、荣科科技、海虹控股等公司机会。

 

以朗玛信息为例,公司业务转型就瞄准了医疗大健康数据,投资6.5亿元收购39健康网,目前39健康网已经覆盖了1.3亿人次,与国内500家医院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39健康网打造的药品通成为全国药品信息最全的数据库,并与微信合作向手机用户提供药品功效的说明。此外,朗玛信息还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设立了健康大数据的中心,对数据挖掘、网络科技进行系统性开发。类似的,汤臣倍健也具有智慧医疗概念,公司投资1亿元入股深圳倍泰,而深圳倍泰则已建立起“硬件大数据采集、云健康平台、智慧医疗、移动健康”的商业模式,正致力于成为智慧医疗解决方案领导者。

 

大数据发展潜力巨大

 

大数据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涉及到互联网、电信、金融、医疗、农业、教育等行业和领域。金融业是大数据的重要产生者,交易、报价、业绩报告、消费者研究报告、官方统计数据公报、调查、新闻报道无一不是数据来源。大数据的发展,对金融行业的转型、创新将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数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大数据商业应用给各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将海量客户信息特征转化为数据资源,从而精准营销获取商业效益。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分析,大数据将每年给美国医疗保健领域创造3000亿美元的价值,给欧洲公共管理领域创造2500亿欧元的价值,使美国零售业净利润增长达到60%以上,使制造业产品开发和装配成本下降50%。第二,大数据还能有效推动政务开展和智慧城市的构建,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服务效益和社会管理水平以及城镇智能化,尤指在政府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据研究人士分析,根据应用方向看,短期而言,大数据商业应用精准营销将更成熟化落地;而从长期看,大数据在国家治理-智慧城市构建方面将会大有作为。

 

1月21日,中证淘金大数据100指数的正式,其推出再次将大数据推向风口浪尖。1月22日有消息称,高盛正主导对新加坡大数据公司AntuitHoldingsPte进行5600万美元的投资。对此,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正悄然来临,数据背后所隐藏的商业价值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产业资本的大举进入将有助于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出手一贯是有备而来,此次投资大数据公司也显示出其对该行业未来发展的看好,对其他同业公司而言或将产生一定的提振。

 

光大证券认为,大数据潜在市场价值必将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分享,由于国际巨头在硬件层和基础软件层垄断优势明显,应用软件层的大数据分析产品将是未来大数据蛋糕中最大的一块。考虑到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程度的差异,未来大数据应用仍将集中于政府、金融、通信、电力四大行业。本土信息服务企业受益确定性最为明显,信息安全、IT基础设施服务、IT咨询等领域值得关注。上市公司中,天玑科技、汉得信息、同方股份、紫光股份、美亚柏科、拓尔思等值得关注。

 

记者注意到,业绩同比预增30%~50%的拓尔思明确表示,公司在行业拓展和大数据应用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天玑科技也预计2014年净利润同比上升15%~30%,公司表示,新业务数据库云平台开拓顺利且呈现良好态势。而美亚柏科则称大平台拉动公司高增长,公司2014年净利润预增83%~113%的同时,推出了拟10转10派0.45元的高送转方案。

智慧医院研究报告范文6

《计划》提出,广东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健康服务知名品牌和融合发展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到2020年,广东省健康服务业发展总规模达1万亿元左右。

《计划》主要内容

社会办医

地方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类别、规模、数量和布局等不作限制,为社会办医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逐步扩大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试点;

力争全省2020年非公立医疗机构诊疗量达到本地区医疗机构诊疗总量的30%左右。

健康养老

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等多种方式,配置、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等紧缺型医疗机构;

大幅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的比例,着力增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广州、深圳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加快建设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研究并适时出台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行政策。

中医保健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层次特别是基层中医医疗机构; 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

到2020年,全省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Strategy战略

葛兰素史克成首个大幅降价的外资药企

日前,葛兰素史克高级副总裁洪志宣布,公司将主动降低部分原研药的价格。降价药品中包括三种针对乙肝的抗病毒明星产品贺普丁(拉米夫定)、贺维力(阿德福韦酯)和韦瑞德(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目前,已经在部分省份通过参与药品招标采购降价20%~30%。

阿里云打造基因版“本草纲目”

8月14日,阿里云与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双方达成合作,打造以海量的中国人群基因组数据为核心的数据云,实现对个人基因组数据的精准解读。据介绍,打造基因组大数据,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中国人基因版的《本草纲目》,将记载中国人群最核心的基因信息、生命信息,为中国人群重大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美国军火巨头踏足医疗保健行业

近日,美国最大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成立一个医疗保健产业联盟,正式涉足医疗保健领域。据介绍,这个被称为医疗保健技术联盟,旨在共同处理当下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Service服务

百度携医指通打造掌上智慧医疗平台

日前,百度医生与天津医指通社区同步挂号服务平台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基于PC端和移动端的医指通-百度智慧医疗运营平台,覆盖双方在全国的所有合作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检查报告查询、费用支付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微信“智慧药店”解决方案

8月4日,微信团队对外公布了“微信智慧药店”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微信实现连接人与药店的服务。接入微信智慧医药解决方案后,传统药店将变身“智慧药店”,在线上完成前期咨询、药品配送、建立档案、微信支付、积分、用药提醒以及后期的健康沟通及参与营销活动等。

Medicine药品

全球首款女性“伟哥”在美获批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来自Sprout制药公司的一款备受争议的药物――“女性伟哥”Addyi。该药是FDA批准的全球首款旨在提高女性的药物。之前,FDA已连续两次拒绝Addyi,该药异常艰难的审批之路,曾一度引发女性团体对FDA双重标准及性别歧视的强烈指责。

华海药业抗抑郁新药获临床试验批件

8月5日,华海药业公告称,其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抗抑郁新药产品盐酸羟哌吡酮已获得药监局颁发的药物Ⅰ、Ⅱ、Ⅲ期临床试验批件。华海药业表示,盐酸羟哌吡酮是目前国内首个获得临床研究批件的SPARI类化药1.1类抗抑郁药,该药靶标机制新颖明确,具有强效广谱、起效快速、促认知作用等优势。

罗氏贝伐珠单抗正式在华上市

8月3日,上海罗氏制药宣布其抗肿瘤药物安维汀(通用名:贝伐珠单抗)肺癌适应证正式在中国上市,将用于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据注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化疗可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明显的疗效,同时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Devices器械

波士顿科学心脏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在华获批

近日,波士顿科学公司的Rhythmia心脏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该产品可用于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精确定位并指导消融治疗。Rhythmia独有的高密度标测技术、连续自动化采点能力和极高的信号识别精度,可以精确清晰地展现心脏三维结构和激动传导。

胃内球囊减肥设备Orbera在美上市

继7月底批准美国市场首个胃内球囊减肥设备之后,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又批准一款新型胃内球囊减肥设备Orbera Intragastric Balloon。该设备来自Apollo Endosurgery公司,获FDA批准用于体重指数(BMI)在30~40kg/m2的肥胖症成人群体,用于减肥并保持体重。据统计,这已是FDA在本年度批准的第三款减肥设备。

欧姆龙推出新款耳式医用体温计

近日,世界知名健康品牌欧姆龙推出一款医用耳式电子体温计MC-522-HP,除了可以让医护人员及患者远离汞危害之外,还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该产品最大特点是测量准确和测量速度快,仅需1秒即可测得准确体温。此外,为了减轻医护人员每日的繁重工作,体温计还特别设置了耳套自动拆卸装置。

Technology技术

曹雪涛团队发现免疫炎症消退新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日前发现,表观遗传修饰酶Tet2在抗感染炎症免疫反应及消退过程中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为研究如何促进持续性炎症及时消退、抑制炎症反应从而阻止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提出了新证据与学术观点。该研究首次揭示了Tet蛋白在天然免疫与炎症中的调控作用,Tet2以基因特异性的方式抑制了炎性因子转录,促进了炎症反应的消退。

帕金森症有望“看图”诊断

日本东北大学和德岛大学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用患有帕金森氏症的老鼠做实验时,发现借助磁共振成像能揭示其脑部神经活动出现异常的区域。与正常鼠相比,患病鼠向大脑传递视觉和听觉等信息的丘脑和控制运动的纹状体的内部神经活动变得非常活跃。研究小组认为,是多巴胺含量减少导致老鼠丘脑和纹状体的活动出现异常。这说明对于帕金森氏症有望“看图”诊断,在出现症状前尽早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