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 农村经济工作;问题;原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D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96-01

在新的形势下,搞好农村经济工作,必须总结经验,查找问题,针对问题及时找出解决措施。

1 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从上至下已经习惯了抓农村工作“唱四季歌”的做法,抓春种秋收的工作方法比较适用于原来集体经营的管理模式,而如今农户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导,政府再延续这种抓法已不再奏效,因此,乡镇工作者抓工作的方法有点四不像,明知不是计划经济却计划着抓,明知是市场经济却抓不好市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下指示

用计划经济的老办法抓市场经济。例如:政府年初下达种植业结构调整指标,要求乡镇完成,而实际上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意愿自主经营,忽视政府下达的指标。

1.2 要场面

比如按常规到了春耕季节,农民还没动作,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指导,追求视觉感观效果,无奈之下,干部们只能不计成本、不讲效益,造个场面、树个形象出来,形式主义严重。

1.3 跟风跑

过多的强调对上级负责,忽视了对群众负责,缺乏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合理规划以及常抓不懈的劲头,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1.4 无头绪

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面向市场、优化结构、注重效益的新阶段。如何引导农民由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变到发展市场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轨道上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面对具有庞大内涵的开放型产业,从何抓起,如何抓起,落到实际中却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和方法,或者即使有规划和方法却没有实际行动,导致现阶段抓农村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脱离了群众,工作难以取得切实效果。

2 存在问题的原因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取消,政务公开全面实施,降低了农民对乡镇政府的依赖性,削弱了对基层政权的信赖[1-3]。政府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加上乡村2级债务缠身,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吸纳、应用。

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30多年取得的重大成果,一家一户的家庭经济确实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事实上,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很多地方更注重发展家庭经济,忽视集体经济,导致集体经济与家庭经济的发展比重失调,社会化生产难以组织,乡村2级的收支矛盾突出。

3 解决措施

从一哄而起的项目引进中解放出来,转向对市场前景的分析,瞄准科研院校的最新技术,搞好前瞻性、开拓性工作;从只注重生产结构调整中解放出来,转向完善产业链、建立中介组织,规范市场秩序上来,加大技术、信息、无形市场的建设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4-5]。

3.1 变指挥员为指导员

积极给农民当参谋、搞服务,指导农民发展生产,把国家和地方的宏观目标变为农民能够接受的实际行动,利用各种形式把致富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

3.2 变泡官场为跑市场

通过跑市场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农民,切实加快“走出去”步伐,借鉴外来经验并传授给农民,并引进先进技术。

3.3 变要钱财为要人才

注重人才的培养,通过借脑子,找点子,注入活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为他们进入市场经济铺路搭桥[6-8]。

4 参考文献

[1] 文尚卿.试述新形势下乡镇干部工作方法的改进[J].地方政府管理,2000(4):32-33.

[2] 李晓红.当前乡镇基层政权面临困境的理性思考[D].济南:山东大学,2006.

[3] 刘学强.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6):26-28.

[4] 农业部关于做好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J].当代畜牧,2013(5):7-13.

[5] 任翔.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难点和对策[J].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5(3):51-54.

[6] 杜青林.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6):1-3.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2

1 存在的问题

1.1 医疗保险制度有待完善,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农村负担仍重。由于医疗费用的上升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尚不完善,农民对防病治病存在后顾之忧,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1.2 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尤其是骨干人才、专科专病人才人才缺乏。人才问题是制约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

1.3 医疗人员的待遇低,不能安心工作。随着农村卫生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乡镇卫生院在发展中资金不足。许多乡镇卫生院职工工资都无法保证,更没有钱更新设备,市场竞争力不足。

1.4 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设备既闲置又短缺。近年来,国家投入不少资金,乡镇、农村医疗机构的房屋得到了维修,配置了B超、X光机、显微镜等设备,但由于懂专业操作技术的人员缺乏,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的房屋和器械闲置,而其他一些常用的治疗和检查设备等又很短缺,村卫生室基础检查设备更是少得可怜。

1.5 管理松懈,服务跟不上,一般都是在医院坐等病人,不巡回医疗,不上门服务。一些黑诊所在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乡村医疗机构的发展。

2 对策和措施

2.1 通过农村卫生医疗市场化改革和建立、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途径,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目前合作医疗制度能够承担的医疗费用还比较低,今后将逐渐将商业医疗保险引入农村,充分分散农民的健康风险,同时应大力促进卫生医疗的市场化改革,加强有序竞争,降低医疗价格,争取更加彻底的解决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

2.2建立解决农村医疗人才缺乏的长效机制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城乡差别的影响,多数医务人员不愿到农村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卫生人员向农村流动。解决农村卫生人才必须靠政府组织、,支持,并建立长效机制。

2.3通过政府和社会两个途径加以解决乡镇卫生院资金缺乏问题政府应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尽量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通过立法等手段将农村卫生经费的投入纳入法制轨道。此外,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乡镇卫生院等公立卫生机构。可以以合资入股方式近行产权制度改革,也可以以设备共投收入分成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这样既解决了公立卫生机构的发展资金问题,又可以解决公立卫生机构人浮于事,成本不合理上升等弊端,有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其相对于民办医疗机构在人员素质和医疗水平上的比较优势。还可避免在农村卫生体系市场化的过程中出现无序竞争,医疗水平下降等现象。但在引入民间资本的过程中,应避免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公共卫生职能的消弱。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3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动物疫病也不断增多,一些传染性疾病如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猪高热病等对人类身体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动物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农产品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是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动物防疫工作仍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及畜牧业的不断发展,陈旧的动物防疫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存在防疫密度不高、防疫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1 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

(1)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主要包括对猪瘟、羊痘、鸡新城疫、口蹄疫、禽流感等疾病的防疫,其防疫形式,一种是由乡镇政府和所辖村签订动物防疫承包合同,由乡镇政府人员带领村动物防疫员逐村对动物实施免疫;另一种是由乡镇基层防疫人员组织村动物防疫员逐村对动物实施免疫。

(2)村动物防疫员一般由村动物诊疗员兼职,是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没有固定工资和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主要是从事动物诊疗或第二职业,往往是在需要进行动物防疫时,才由乡镇兽医站组织起来开展防疫工作,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3)农村家庭散养动物防疫工作主要在春、秋两季进行,动物疫病的程序免疫技术主要应用于畜禽规模养殖场。虽然政策规定要求月月补防,但是由于没有专职的防疫员,落实不到位。

(4)有的乡镇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防疫工作,但部分乡镇政府由于财政紧张,仅拨少量防疫专项经费,致使畜禽防疫工作开展困难。

(5)部分山区的人口和养殖量小,经济比较落后,村动物防疫员防疫难度大,这些地方往往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最薄弱的地方。

2 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重要性未充分发挥

基层畜牧兽医站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对此也给予高度重视。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对基层畜牧兽医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目前来看,基层畜牧兽医站绝大多数定性为自收自支的集体事业单位或是被解散,仅仅保留2名左右的检疫人员,基层畜牧兽医站只能在防疫检疫中收取极少的费用,无法保障兽医工作人员的经费开支。很多在编的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也靠从事第二职业来谋生,有的干脆转行下海打工,出现了“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近年来,就国内外而言,重大动物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急需一支能战斗在基层、工作在基层的畜牧兽医队伍。

2.2 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力量薄弱

首先,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报酬无法解决。一部分村级防疫员每年的补助费很低,仅靠春、秋两季防疫的注射收费连基本生活都很难保障。其次,村级防疫员社会地位不高,甚至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据报道,四川某市畜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牧兽医人员陈某、王某在强制免疫时遭受暴力反抗,导致受伤住院。笔者也亲历过多起养殖户拒绝强制免疫的情况。因此,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普遍出现厌“战”情绪。再次,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因为报酬低,社会地位不高,大专院校毕业生很少有愿意从事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导致现有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文化程度较低,知识结构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动物疫病防控的需要。

2.3 防疫意识淡薄

少数地方政府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以至影响了防疫工作的落实。而广大农户受经济条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重养轻防,重治轻防”的思想严重,动物防疫意识淡薄,更有个别农户抵制强制免疫,认为免疫是为了赚钱,致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相当被动。还有部分动物防疫员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技术较差且培训、交流机会少,认为做好了畜禽防疫工作,就会影响诊疗收入,这种“以病养医”的思想也严重影响了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2.4 科学防疫执行难

一是病死畜禽不能依法正确处理,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村组,一些农户谎报、瞒报,甚至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疫情发生后,瞒报、阻碍执法的现象严重,病死动物尸体不能依法处理,传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在乡镇环节措施无力,客观上失去执法主体,加上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力量薄弱,对依法处理病死畜禽失去有效监督,导致不少地方病死动物随意丢弃。二是不能依法对饲养的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对拒绝防疫的钉子户无法说服,免疫存在漏洞。由于村级防疫队伍组织松散,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强制约束力,不能依法对饲养的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使免疫接种密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达不到要求,综合防治效果较差,在部分村组甚至出现了免疫失败现象。

2.5 防疫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防疫工作正常开展的一个瓶颈。尽管政府对某些疫苗实行了免费供应,但免费供应外的其他疾病的疫苗费以及低值易耗品、应激反应治疗、畜禽死亡赔偿等费用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必备的防疫物资无钱购买,简陋的设备不能更新和补给,无法适应防疫工作的需要。如防疫所用的药棉、酒精、针头、注射器等低值易耗品得不到保障,极易留下疾病传播的隐患;疫苗冷链系统不完备,防疫员无专门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藏瓶,疫苗效价难以保证等。

3 对策

3.1 理顺体制,健全防疫队伍,确保村级防疫人员待遇

乡村兽医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动物防疫、检疫和畜牧技术推广任务基本都靠他们完成,总结2006年我国南方各省市猪高热病流行的教训,乡村兽医力量薄弱是主要原因之一。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当前各类重大动物疫情的频繁发生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乡村兽医力量薄弱已成为首要矛盾,如不能尽快解决,将成为我国动物防疫乃至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一是要将乡镇兽医站的人、财、物划归县(市、区)畜牧主管部门管理。同时将乡镇兽医站在编人员工资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并足额发放,以保证他们能安心从事防疫工作。二是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以增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的稳定性。三是不断完善市、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不断将有知识、懂专业、热爱畜牧兽医工作的年青人纳入到动物防疫队伍中来,使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不断壮大、力量不断增强。四是进行人员分流,将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人员推向市场,从事公益性活动的人员留在畜牧兽医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基层畜牧兽医站组织和队伍的稳定,从而在保障畜牧业发展、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和作用。

转贴于

3.2 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明确养殖业主防疫主体责任

动物防疫是一个长期的重要性工作,在宣传上要坚持常抓不懈,并要建立动物防疫责任制。当前要抓好基层领导干部、动物防疫员,特别是养殖业主的《动物防疫法》及相关的配套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广大畜牧养殖者了解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宣传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养殖业主的防疫意识,做到养殖大户主动防疫,散养户积极配合防疫,并且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动物防疫氛围。

3.3 加强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要加强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建设和经费保障。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常年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本地的动物疫情动态进行预警,制定适合本地具体情况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和免疫程序,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要对动物疫病防疫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对未达到要求的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补免,使动物疫病防控真正产生实效。

3.4 搞好动物检疫,抓好以检促防

对农村畜禽散养户,实行仔猪阉割前后给仔猪、母猪注射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佩戴免疫耳标,填发免疫证明,建立免疫档案;春、秋两季对猪、牛、羊各注射一次口蹄疫疫苗,对家禽注射禽流感、鸡新城疫疫苗,对种公猪注射猪瘟、口蹄疫疫苗。围绕“三个结合”搞好产地检疫。一是产地检疫与防疫的结合,在对畜禽进行临床健康检查时,查看免疫标识,回收免疫证明。未免疫的动物由防疫员进行补免,两周后重检合格方可出具产地检疫证明;二是产地检疫与屠宰检疫的结合,凡进入屠宰场的动物必须查验或回收产地检疫证明;三是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督相结合,凡是调出县境外的动物,必须凭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才能换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农村水利;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水利资源丰富,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在水力资源开发与建设方面的力度,水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农村水利作为我国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农村水利对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影响深远,它关系到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关系到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可以说农村水利不仅是农民、农村更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1 农村水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水利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持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水利事业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也难以满足广大的农村地区水利建设的资金需求。因为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范围大,在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水利建设;与我国的资金划拨政策有关,在投入水利资金时,我国的资金划拨政策是按照由上而下的划拨方式进行,由于这种一级一级向下拨款的方式存在资金被一些官员私吞的弊端,导致最终真正用在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资金少之又少。而资金又作为农村水利建设得以开展的前提,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是切断了农村水利发展的道路。

1.2 农村水利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水利事业虽然是国之大计,国家高度重视,但是农村水利作为我国水利事业的一部分却经常被忽视,农村水利与我国其他水利项目严重脱节,尤其是在水利管理的管理制度方面。农村水利与其他的水利项目不同,一直以来,农村水利的管理都十分的落后,管理制度经久不变,这样就使得管理制度无法在农村水利的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管理制度的落后不能带来农村水利管理的进步发展,相反却严重阻碍了农村水利的发展。

1.3 对与农村水利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不加以重视

在对农村水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水利管理人员对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疏于监管甚至有些管理人员视而不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一些管理人员疏于对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学习,导致其相关的法律意识淡薄,在执法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辨别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农村水利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甚至增多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责任,这也与地方水利部门有很大的关系,地方水利部门理应负责对违法违规的处理规定具体的处理程序,然而很多地方水利部门忽视了这一点,这样也使得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摸不着头绪,违法违规行为的遏制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1.4 农村水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水利的管理不仅仅是在制度上进行管理,人的作用也相当大,管理人员的作用就不容忽视。但是目前在我国农村水利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农村水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管理人员缺乏在处理实际农村水利管理问题上的能力;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热情,消极怠工,没有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出现的重大问题不及时上报处理,对违法违规行为纵容置之不管。管理人员存在的这些问题都给农村水利的管理带来了难度,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任重而道远。

2 农村水利管理工作的解决对策

2.1 加大农村水利资金投入力度,严格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

针对农村水利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解决:国家继续加大在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投入,通过制定政策、下发文件等途径使各级各部门重视农村水利问题,为农村水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要对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资金加强管理,避免资金被挪作他用、被官员贪污等情况的发生,使国家投入的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在对农村水利进行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农村水利的发展要与农村其他工程项目的建设相协调不能单单只在水利上下功夫,更要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适应。

2.2 建立完善高效的农村水利管理制度

有关部门需要正视农村水利管理的意义,从思想上重视对农村水利的管理,并要把农村水利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对待;要改变农村水利管理的现状,通过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来提升农村水利管理水平。具体的措施有:加强绩效管理在农村水利方面的应用,规范农村水利的管理,借鉴一些成功的水利管理经验,引进新的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制度创新,减少传统管理制度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建立完善高效的农村水利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要尽一切可能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为指导农村水利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

针对农村水利建设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要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比如水法等对违法违规行为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准确界定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管理人员要做的就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绝不姑息。地方水利部门也要参与到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活动中来,要向下级传达精神,使各级各部门重视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地方水利部门要规范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程序,给出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帮助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总之,各部门齐心合力加强监督管理,违法违规行为一定能得到控制。

2.4 提高农村水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素质低是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十分必要,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组织管理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同时鼓励管理人员外出学习,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进绩效考核方法,通过绩效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管理人员端正工作态度;管理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增强职业道德,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不做违反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事,确保水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农村水利管理的意义

3.1 加强农村水利管理是我国水利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农村水利是我国水利事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水利事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农村水利是关键,因此加强农村水利的管理相当重要。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农村水利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成为现实,也才能在促进我国水利事业向前发展上做出贡献,加强农村水利的管理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3.2 加强农村水利管理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农村水利遍及大江南北,而且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相当大的部分,因此加强农村水利管理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是受益的。农村水利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村耕种难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加强农村水利管理对于促进农村水利的发展至关重要,更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

4 结语

农村水利的意义是重大的,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处理农村水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尽最大努力去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农村水利的重要作用也会越来越突出,有关部门要把农村水利的管理工作切实重视起来,让农村水利切实为百姓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建武.水利工程的管护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农村(黑龙江),2011(4):37-38.

[2] 陈炎.浅谈水库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0(21):18-19.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连云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连云港农村火灾多发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深入分析连云港农村火灾形势与消防安全现状,提出具体的对策,对于加快连云港新农村发展,具有紧迫而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连云港农村消防工作现状

1.1连云港市行政区划及消防工作概况

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是农业大市,农村面积5 497 km2,乡村人口403万人,下辖83个乡镇、214个居委会、1 436个村委会。连云港市在新农村建设中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工作,每个乡镇基本都编制了消防规划,依托公安派出所建立了消防警务室和保安联防消防队,配备了消防摩托车,初步实现了“小火不出村,大火控得住”。

1.2连云港市农村火灾形势总体平稳,但不容乐观

2000—2008年,连云港市农村火灾4项指标呈上升趋势。2000年,农村火灾死亡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分别占当年火灾死亡人数的23.60%、直接财产损失总数的9.13%,2008年则分别上升为66.60%、11.71%。村民住宅是农村火灾发生最为集中的场所,2000—2008年,全市村民住宅共发生火灾1 187户,占农村火灾总数的50%,因住宅火灾死亡的人数占农村火灾死亡总人数的71.60%。Www.133229.CoM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平均每户3.4人计算,在火灾中受灾的农民至少4 036人以上,相当于1个行政村的人口。也就是说,每年全市有约132户家庭、448位农民因火灾致贫、返贫。

1.3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同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农村消防管理办法》,并在《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中对如何加强新农村消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耐火等级低

连云港市农村房屋大部分为砖木结构,建造时使用大量可燃建筑材料,耐火等级非常低,大多数属于二、四级。同时,村民住宅往往同厨房、储物间、牲畜棚等连为一体,厨房内经常堆满柴草作为做饭燃料,火灾载荷非常大。农村各户之间基本上是联片建造,没有留出足够的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形成火烧连营之势,火灾隐患十分突出。2003—2008年,用火不慎和稻草火引发农村火灾分别占总数的24.5%和23.7%。

2.2农村消防水源紧缺,公共消防设施滞后

连云港市4个县为江苏省扶贫县,乡镇财政紧张,农村消防公共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大部分农村没有自来水供水管网、消火栓、消防水池,乡镇消防站处于零状态。另外,连云港市近年降雨量较少,天然池塘、湖泊和沟渠等蓄水不足,河水流量日渐下降,消防水源紧缺。发生火灾时,县城消防队到达偏远地区至少需要40 min以上,加上消防水源不足,火灾扑救不理想,特别是面对麦田火灾时,只能“望火兴叹”[1]。

2.3消防安全意识差,用火用电管理不善

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传统习惯影响,连云港市大部分家庭还在使用木柴与柴草做饭和取暖,明火的大量使用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近几年,连云港市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又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农村家庭各类电器数量增多,但是大部分村民缺乏安全用电常识,购置劣质电源开关、插座,电线乱拉乱接、接线头松动、线路陈旧老化,滋生大量火灾隐患,电器火灾逐年增多。2003—2008年,用电不慎引发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36.1%。

2.4消防宣传不到位,群众消防自救能力差

近年来,连云港市农村消防宣传有所加强,但是大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还很淡薄,防火、灭火常识匮乏,甚至有不少群众不知道火警电话号码,不懂得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2]。有些群众甚至认为消防队救火要收费,即使有火灾也不敢报警,从而造成火灾蔓延和扩大。还有些群众不知道放火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2.5农村结构发生变化,非传统火灾隐患突出

过去农村传统火灾隐患主要是建筑耐火等级低、没有防火间距、缺乏水源等。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在城市出现的火灾隐患,农村也大量出现,比如安装防盗窗、伴随个体私营经济出现的“三合一”等。1990年以前,农村发生火灾,基本上靠左邻右舍自发进行扑救。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大部分青壮年进城打工,农村出现“空巢”和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现象,当发生火灾时,由于缺少青壮年劳力,靠邻里自救火灾的传统将不复存在[3]。

2.6消防监管难度大,火灾隐患难根除

由于公安现役消防监督警力有限,主要精力集中在城区重点单位,过去一段时期,农村消防工作几乎处于失控漏管状态。2009年5月1日修订实施的《消防法》明确将农村消防监管工作赋予公安派出所,从法律层面上解决了农村消防监管工作主体问题。但是由于派出所警力紧张,工作量杂而繁多,主要精力集中在乡镇社会面单位,很少过问村组消防工作。个别村委会虽然不定期组织防火检查,但由于专业知识不多,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隐患,即使发现隐患,也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火灾隐患变成难以根治的顽疾[4]。

2.7消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消防组织难以为继

近年来,连云港市新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但是农村消防公共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速度。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没能形成群防群治的网络,且各地发展不平衡,总体自防自救能力差[5]。同时,一些地方伴随乡镇机构改革和结构调整等因素,使得原有的专职或义务消防队被取消,有些乡镇虽然还保存着原有的消防队伍,但也因经费和队员待遇等因素而名存实亡,发生火灾后也形成不了有效战斗力。

3对策

3.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工作网络

以新农村消防安全防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建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部门各负其责、乡镇重点防控,村委会组织管理、村民义务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度[6]。要建立和健全考评机制,凡发生重大特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实行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一票否决”。分层次组建乡镇专职消防队、乡镇企业义务消防队和农村义务联防队,探索建立连云港新农村消防工作信息沟通和消防执法联动机制,逐步完善县、乡、村委会三级组织网络,把一般化的消防工作拓展到乡镇、农村、家家户户,从而形成“县、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村办企业、个体商户、村民代表齐参与、共同管理”的三级消防工作社会化格局。

3.2编制消防工作规划,科学安排农村消防布局

采取政府规划、政策支持、主动引导和财政扶助的方法,将村民住宅和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建设、消防通道纳入到乡镇总体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中,做到同时立项、同步设计、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结合新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改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安全平面布局;结合农民房屋改造,提高乡村建筑的耐火等级,并请专门的评定企业定期评测;结合各地乡村道路的改建,合理地规划建设消防车道;结合人畜饮水与农田浇灌工程,加强消防给水管网、消防水源、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着重在新农村建设“一室一队一车”(1个面积不小于20 m2的供学习与培训的消防室;1个由村领导与基层民兵组成的义务消防队;1台配备手抬消防泵、火钩、灭火器、个人防护装备等灭火设备与消防宣传设施的简易消防车),从根本上改善当地农村防火条件。

3.3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农村消防公共设施

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把消防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力争逐年增长比例不低于当地gdp增长速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征收消防公共设施建设配套经费,改善消防队伍装备和消防公共设施。探索连云港新农村多元化消防投入机制,建立农村消防基金,鼓励社会各界资助消防事业。

3.4发挥派出所监管主体作用,及时整治火灾隐患

把消防监督管理纳入到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把消防监督管理的责任分解到各镇、乡、村的民警身上,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任务,从而形成“所领导负责、专(兼)职消防民警具体指导、管区民警抓落实”的公安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消防部门要建立与派出所、安监所定期互动工作机制,通报阶段性的消防形势与防范重点,交流消防监管工作经验,提升派出所民警专业能力。要充分发挥派出所消防警务室职能作用,配备2~4名消防监督员,定期到所在乡镇的各村进行监督,从而使乡镇、村消防安全工作基本落实。要把消防工作纳入到公安工作总体目标,在工作考评和奖惩方面,与其他公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评和同奖惩,激发派出所消防民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5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新形势下,农村消防安全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保护手段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二者要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形成浓厚的符合各地特色的消防宣传氛围[7]。要讲究防火宣传策略与方式,在冬春火灾多发季节、春耕垦荒烧荒期、清明扫墓期间、秋收季节等火灾多发时期,可以采取通告、宣传车走村串户的巡回宣传等方式或者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播放和刊登消防知识与消息等手段,广泛地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律法规知识,把消防法律法规与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到新农村的普法教育中。通过乡镇派出所民警加强对各地农村治保人员、治安协调员、供电所电工等相关人员的消防培训,再通过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把消防知识灌输到农村基层。此外,要把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拓展到农村学校,做到真正把消防常识与消防法律法规纳入到中小学生的教育上来。

3.6发展多形式消防队伍,建立适合农村的灭火救援体系

在公安现役警力编制紧张的情况,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人口超过5万人或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亿元的镇,要率先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乡、镇、村则要因地制宜地依托民兵、治安联防等组织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伍。依法建立乡镇企业专职消防队,发展政企联建消防队及志愿者义务消防队。建立村民联户联防组织,制定执勤制度,定期组织灭火演练,掌握初起火灾的扑救技能,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和巡查。争取用3年时间在农村逐步建立以镇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为主体、群众消防队或志愿者消防队为补充的消防队伍,逐步提高群众抵御火灾的能力。

4参考文献

[1] 王生春.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消防月刊,2003(5):6-8.

[2] 胡子荣.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34-35.

[3] 萧岩.浅析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理论界,2005(7):106-107.

[4] 杜峻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浅谈[j].山东消防,2003(11):49.

[5] 王宏斌.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4(5):21-22.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连云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连云港农村火灾多发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深入分析连云港农村火灾形势与消防安全现状,提出具体的对策,对于加快连云港新农村发展,具有紧迫而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连云港农村消防工作现状

1.1连云港市行政区划及消防工作概况

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是农业大市,农村面积5 497 km2,乡村人口403万人,下辖83个乡镇、214个居委会、1 436个村委会。连云港市在新农村建设中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工作,每个乡镇基本都编制了消防规划,依托公安派出所建立了消防警务室和保安联防消防队,配备了消防摩托车,初步实现了“小火不出村,大火控得住”。

1.2连云港市农村火灾形势总体平稳,但不容乐观

2000—2008年,连云港市农村火灾4项指标呈上升趋势。2000年,农村火灾死亡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分别占当年火灾死亡人数的23.60%、直接财产损失总数的9.13%,2008年则分别上升为66.60%、11.71%。村民住宅是农村火灾发生最为集中的场所,2000—2008年,全市村民住宅共发生火灾1 187户,占农村火灾总数的50%,因住宅火灾死亡的人数占农村火灾死亡总人数的71.60%。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平均每户3.4人计算,在火灾中受灾的农民至少4 036人以上,相当于1个行政村的人口。也就是说,每年全市有约132户家庭、448位农民因火灾致贫、返贫。

1.3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同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农村消防管理办法》,并在《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中对如何加强新农村消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耐火等级低

连云港市农村房屋大部分为砖木结构,建造时使用大量可燃建筑材料,耐火等级非常低,大多数属于二、四级。同时,村民住宅往往同厨房、储物间、牲畜棚等连为一体,厨房内经常堆满柴草作为做饭燃料,火灾载荷非常大。农村各户之间基本上是联片建造,没有留出足够的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形成火烧连营之势,火灾隐患十分突出。2003—2008年,用火不慎和稻草火引发农村火灾分别占总数的24.5%和23.7%。

2.2农村消防水源紧缺,公共消防设施滞后

连云港市4个县为江苏省扶贫县,乡镇财政紧张,农村消防公共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大部分农村没有自来水供水管网、消火栓、消防水池,乡镇消防站处于零状态。另外,连云港市近年降雨量较少,天然池塘、湖泊和沟渠等蓄水不足,河水流量日渐下降,消防水源紧缺。发生火灾时,县城消防队到达偏远地区至少需要40 min以上,加上消防水源不足,火灾扑救不理想,特别是面对麦田火灾时,只能“望火兴叹”[1]。

2.3消防安全意识差,用火用电管理不善

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传统习惯影响,连云港市大部分家庭还在使用木柴与柴草做饭和取暖,明火的大量使用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近几年,连云港市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又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农村家庭各类电器数量增多,但是大部分村民缺乏安全用电常识,购置劣质电源开关、插座,电线乱拉乱接、接线头松动、线路陈旧老化,滋生大量火灾隐患,电器火灾逐年增多。2003—2008年,用电不慎引发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36.1%。

2.4消防宣传不到位,群众消防自救能力差

近年来,连云港市农村消防宣传有所加强,但是大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还很淡薄,防火、灭火常识匮乏,甚至有不少群众不知道火警电话号码,不懂得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2]。有些群众甚至认为消防队救火要收费,即使有火灾也不敢报警,从而造成火灾蔓延和扩大。还有些群众不知道放火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2.5农村结构发生变化,非传统火灾隐患突出

过去农村传统火灾隐患主要是建筑耐火等级低、没有防火间距、缺乏水源等。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在城市出现的火灾隐患,农村也大量出现,比如安装防盗窗、伴随个体私营经济出现的“三合一”等。1990年以前,农村发生火灾,基本上靠左邻右舍自发进行扑救。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大部分青壮年进城打工,农村出现“空巢”和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现象,当发生火灾时,由于缺少青壮年劳力,靠邻里自救火灾的传统将不复存在[3]。

2.6消防监管难度大,火灾隐患难根除

由于公安现役消防监督警力有限,主要精力集中在城区重点单位,过去一段时期,农村消防工作几乎处于失控漏管状态。2009年5月1日修订实施的《消防法》明确将农村消防监管工作赋予公安派出所,从法律层面上解决了农村消防监管工作主体问题。但是由于派出所警力紧张,工作量杂而繁多,主要精力集中在乡镇社会面单位,很少过问村组消防工作。个别村委会虽然不定期组织防火检查,但由于专业知识不多,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隐患,即使发现隐患,也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火灾隐患变成难以根治的顽疾[4]。

2.7消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消防组织难以为继

近年来,连云港市新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但是农村消防公共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速度。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没能形成群防群治的网络,且各地发展不平衡,总体自防自救能力差[5]。同时,一些地方伴随乡镇机构改革和结构调整等因素,使得原有的专职或义务消防队被取消,有些乡镇虽然还保存着原有的消防队伍,但也因经费和队员待遇等因素而名存实亡,发生火灾后也形成不了有效战斗力。

3对策

3.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工作网络

以新农村消防安全防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建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部门各负其责、乡镇重点防控,村委会组织管理、村民义务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度[6]。要建立和健全考评机制,凡发生重大特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实行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一票否决”。分层次组建乡镇专职消防队、乡镇企业义务消防队和农村义务联防队,探索建立连云港新农村消防工作信息沟通和消防执法联动机制,逐步完善县、乡、村委会三级组织网络,把一般化的消防工作拓展到乡镇、农村、家家户户,从而形成“县、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村办企业、个体商户、村民代表齐参与、共同管理”的三级消防工作社会化格局。

3.2编制消防工作规划,科学安排农村消防布局

采取政府规划、政策支持、主动引导和财政扶助的方法,将村民住宅和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建设、消防通道纳入到乡镇总体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中,做到同时立项、同步设计、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结合新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改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安全平面布局;结合农民房屋改造,提高乡村建筑的耐火等级,并请专门的评定企业定期评测;结合各地乡村道路的改建,合理地规划建设消防车道;结合人畜饮水与农田浇灌工程,加强消防给水管网、消防水源、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着重在新农村建设“一室一队一车”(1个面积不小于20 m2的供学习与培训的消防室;1个由村领导与基层民兵组成的义务消防队;1台配备手抬消防泵、火钩、灭火器、个人防护装备等灭火设备与消防宣传设施的简易消防车),从根本上改善当地农村防火条件。

3.3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农村消防公共设施

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把消防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力争逐年增长比例不低于当地gdp增长速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征收消防公共设施建设配套经费,改善消防队伍装备和消防公共设施。探索连云港新农村多元化消防投入机制,建立农村消防基金,鼓励社会各界资助消防事业。

3.4发挥派出所监管主体作用,及时整治火灾隐患

把消防监督管理纳入到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把消防监督管理的责任分解到各镇、乡、村的民警身上,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任务,从而形成“所领导负责、专(兼)职消防民警具体指导、管区民警抓落实”的公安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消防部门要建立与派出所、安监所定期互动工作机制,通报阶段性的消防形势与防范重点,交流消防监管工作经验,提升派出所民警专业能力。要充分发挥派出所消防警务室职能作用,配备2~4名消防监督员,定期到所在乡镇的各村进行监督,从而使乡镇、村消防安全工作基本落实。要把消防工作纳入到公安工作总体目标,在工作考评和奖惩方面,与其他公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评和同奖惩,激发派出所消防民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5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新形势下,农村消防安全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保护手段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二者要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形成浓厚的符合各地特色的消防宣传氛围[7]。要讲究防火宣传策略与方式,在冬春火灾多发季节、春耕垦荒烧荒期、清明扫墓期间、秋收季节等火灾多发时期,可以采取通告、宣传车走村串户的巡回宣传等方式或者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播放和刊登消防知识与消息等手段,广泛地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律法规知识,把消防法律法规与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到新农村的普法教育中。通过乡镇派出所民警加强对各地农村治保人员、治安协调员、供电所电工等相关人员的消防培训,再通过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把消防知识灌输到农村基层。此外,要把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拓展到农村学校,做到真正把消防常识与消防法律法规纳入到中小学生的教育上来。

3.6发展多形式消防队伍,建立适合农村的灭火救援体系

在公安现役警力编制紧张的情况,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人口超过5万人或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亿元的镇,要率先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乡、镇、村则要因地制宜地依托民兵、治安联防等组织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伍。依法建立乡镇企业专职消防队,发展政企联建消防队及志愿者义务消防队。建立村民联户联防组织,制定执勤制度,定期组织灭火演练,掌握初起火灾的扑救技能,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和巡查。争取用3年时间在农村逐步建立以镇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为主体、群众消防队或志愿者消防队为补充的消防队伍,逐步提高群众抵御火灾的能力。

4参考文献

[1] 王生春.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消防月刊,2003(5):6-8.

[2] 胡子荣.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34-35.

[3] 萧岩.浅析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理论界,2005(7):106-107.

[4] 杜峻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浅谈[j].山东消防,2003(11):49.

[5] 王宏斌.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4(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