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竞赛机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体育竞赛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体育竞赛机制

校园体育竞赛机制范文1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体育竞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当人们用手机随时搜索和阅读信息时,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时代给高校校园体育竞赛工作带来怎么样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体育工作者所关心问题体育竞赛是高校体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成果最直接的检验方式,更是学生体育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本文就开展校园网络体育竞赛进行探索性的实验研究,提出新的高校校园体育竞赛创新理念,为高校校园体育竞赛工作如何走入网络时代提供参考。

1 校园体育网络竞赛实验设计

1.1 实施目的

(1)对我院校园网络体育竞赛的进行创新试验。(2)对我院举办校园体育个人、小团体竞赛项目进行创新研究。(3)对我院建立校园体育纪录进行创新研究,尝试创立和打破校园体育纪录的竞赛方法。

1.2 实验对象

选取所有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校园体育纪录网络竞赛试验,原因是新生组织纪律好,集体凝聚力强,参加校园体育竞赛兴致高。

1.3 打破校园体育纪录规定

采用同一竞赛项目和相同竞赛要求,并取得优于原来的竞赛成绩,其竞赛视频经过学院体育部审查通过,该成绩将确认为打破校园体育纪录。

1.4 实验组织步骤

组织动员工作:院体育部联合学生体育部、召集新生各班体委开动员会。介绍校园体育网络竞赛方案,创立和打破校园体育纪录创立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各班体委组织工作:通过动员开展选拔工作,选定参赛学生;设计竞赛方法和项目名称;选定录像设备;督促参赛学生进行赛前练习。

校园体育网络竞赛开幕式:召集新生各班体委开会,宣布网络竞赛为一个月时间,竞赛录像过程应注意的问题,竞赛录像后期制作要求,规定竞赛视频上交截止时间,校园网络体育竞赛项目和成绩评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创立校园体育竞赛项目情况分析

(1)篮球纪录占全部纪录的31%。由于该课题成员是大球教研室教师,赛前练习时教师的辅导,对学生参赛项目的正确选择有很大影响,有助于提高竞赛质量和成绩。(2)踢毽、跳绳、力量项目创立校园纪录多,是因为技术难度小和项目的选择范围大。(3)男生、女生创立校园体育竞赛纪录的数量较接近,是该竞赛实验另一个特点,表明女生只要极积参赛也能取得好的成绩(见表1)。

表1 2010级校园网络体育竞赛的体育纪录分布情况统计表

2.2 两次实验所产生的校园体育纪录分布情况分析

(1)篮球、踢毽、跳绳等校园体育纪录项目进一步扩大和领先。(2)乒乓球、弹跳等项目出现零增长,增加了哑铃、轮滑、自行车等新的项目。(3)2011级女生创立体育纪录情况明显下滑,原因是她们刚刚入校受心理影响较大(见表2)。

2.3 两次校园网络体育竞赛班级获得优异成绩结果分析

班级是参赛最小的单位,能够在竞赛中获得优胜有以下原因:(1)各班体委能够认真主持参赛项目设计,对参赛获得良好成绩尤为重要。(2)参赛视频数量多与取得好的成绩密切相关。(3)班级中如果有体育运动人才,要尽可能增加参赛项目,获网络竞赛前5名的班基本是由1人创立多项体育纪录。

表2 2011年级校园网络体育竞赛的体育纪录分布情况统计表

2.4 体育竞赛视频网站情况分析

将学院体育纪录竞赛上传到互联网上,是校园竞赛真正能与互联网对接,是本次实验的最终目的,没有竞赛视频就难以进入网络门槛,没有更多、更优秀的比赛视频,就无法在互联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国最著名的优酷网上,该院视频网页只有4年的历史,第一个20秒的无聊无味的视频竞有上千次点率,证明我们视频资源缺乏。从点击率看校园风光方面最多,从校园文化生活上看,如果没有这次网络竞赛产生近200个视频,文艺表演视频最多,本课题组还将50多个校园女生篮球比赛视频上传到网页,只要有好的体育视频作品,便能在互联网络中宣传学院体育活动情况,目前在百度搜索校园体育纪录视频信息,会发现全国高校只有沈阳工程学院有体育纪录视频(见表3)。

3 结论

(1)高校校园体育竞赛运行机制创新:过去高校校园体育竞赛的内容是由竞赛组织者制定,形成了一个至上而下的竞赛运行机制,如今体育网络竞赛实验,将竞赛项目和方法、竞赛时间地点、竞赛成绩采集点全都由学生自行制定,因此,将产生一个自下而上开展高校校园体育竞赛运行机制,这种竞赛运行机制将开拓出崭新的高校网络竞赛新模式,能更加充分体现出普通学生是校园体育竞赛的主体。

(2)开创高校校园体育纪录竞赛创新:在两次校园网络竞赛中,就有100多项校园体育纪录诞生,说明沉睡几十年高校校园体育竞赛资源,一旦被释放便能像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起来。

表3 沈阳工程学院体育竞赛视频在优酷视频网站情况调查统计表

(3)在学院层面上开展班级之间体育竞赛创新工作:将高校校园体育竞赛的触角延伸到拥有上万学生的班级层面上,是高校体育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梦想,班级是校园体育竞赛最基本的单位,是高校校园体育竞赛的开展方向,本次试验就如何开展以班级为竞赛中心的竞赛模式的研究,扩大了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标志高校体育竞赛工作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校园体育竞赛机制范文2

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实践1阳光体育开展实践

1.1指导思想及总体思路

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总体思路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突出一个中心”,即突出围绕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这一中心;第二,“构建两个体系”,即构建制度管理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制度管理体系包括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机构设立、责任划分和考评办法的制订,服务支持体系包括学生体育锻炼所需要的器材设备、场地保障、建立体育教师指导队伍等;第三,“开辟三个渠道”,即发挥学校体育组织、学院组织和班级学生自我组织的多头组织作用,实现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工作重心下移,齐抓共管。

1.2目标机制

总体目标包括两个目标机制: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机制和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目标机制。

1.2.1体育课程目标机制

学校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好体育课。体育课教会学生1~2项运动,并利用体育科考试促进学生课外努力锻炼科内所学的技能,达到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1.2.2校园体育活动目标机制

大力开展群众性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另一个目标机制。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以班级开展体育活动为重点,逐步形成“班级、年级、院级、校级”四级并举的课外群众体育竞赛活动网络。

1.3管理服务体系

1.3.1管理机构设置

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服务的领导、组织、协调及实施的部门和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在阳光体育运动管理服务体系中,管理机构发挥着主导作用,规章制度的制订、服务的提供和服务方式的确立最终都要直接或间接通过组织机构的组织、督导、协调、监控等环节来实现。

各管理机构职责分工如下: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校医院和体育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全校体育工作,并对各学院(部)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学生社团和体育协会作为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体系,负责开展专项阳光体育活动。体育部除了负责全校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以外,还专门为每个学院安排1~2名体育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协助各学院(部)阳光体育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各班级成立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小组。

1.3.2规章制度

相继出台了《华南农业大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试行)》《华南农业大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细则(试行)》《华南农业大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班级比赛规程(试行)》《华南农业大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考评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了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有序地开展。

1.3.3场地设施和经费支持

学校认真执行教育部《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教体艺[2004]6号)文件要求,加快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科学配置体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场馆设施,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学校在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学校拟从学校的整体预算中拿出学费收入的1%作为体育经费。

1.3.4体育指导培训

体育培训指导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由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科学的体育锻炼理念、方法和手段以外,还专门指派部分体育教师到各个学院、班级进行体育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竞赛规则等内容的培训工作。

1.4活动开展形式及要求

1.4.1院校级别的活动

以群众性体育项目为依托,体育教学部负责组织校一级的体育赛事,如每年召开校田径运动会、参与人数较多的单项体育竞赛活动等。各学院负责开展各年级之间的体育活动,每学期开展1~2项体育活动。校学生体育协会,每学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活动,如负责组织“阳光体育运动节”开展体育游戏、体育摄影等形式的活动,以阳光体育大联赛及体育节为载体,活跃校园体育氛围。

1.4.2班级间的活动

以班级课外体育竞赛活动为引领,全面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挑选学生兴趣高、参与人数较多的9个运动项目作为班与班之间的比赛项目,每个班组成4~8个运动队,努力掀起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

1.5考评机制

为了强化监督考评机制,建立了阳光体育运动考评管理系统和考评体系,通过校园网实施考评资料的填报。考评系统包括了基本资料管理、活动管理、训练和比赛项目管理、比赛分值管理、投诉管理、积分排名统计、新闻管理、资料管理、日志管理、系统权限和系统配置等11个模块功能,管理员根据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所上传的活动材料进行整理汇总,及时通报学院、班级开展体育活动情况。

2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实践述评

2.1经验借鉴

校园体育竞赛机制范文3

建设健康向上的高校体育文化,不仅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对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对促进体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值得高校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体育地位的逐步提高,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随着师生重视度的提高而有了长足的进步。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由于独生子女在高校中的比例较高,具有爱享受、怕付出的不良观念,在体育运动中碰到困难就畏惧不前,不敢克服困难。还有很多同学集体主义观念不强,只想个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出现失败相互埋怨,经常出现与队友不各或消极参加运动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计划。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体育管理中间环节薄弱

我国高等教育在宏观管理上制定了体育管理方针,也有相应的目标和评价机制,要求高等学校要努力构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健身能力和欣赏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缺少相对具体的管理方法,体育的管理和执行权下放到了各高校。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管理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混淆不清、层级结构不够科学、基层组织形式单一、开放性较弱、与外界的交流渗透不足。

2、高校体育对管理对象的要求缺少个性化

学校体育在国内已经步入正规,但同时还存在这一些因素使得高校体育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存在学生体育兴趣不足的现象。许多高校体育运动只在少部分喜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中自觉进行,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修学仅以修满体育学分为目标,或者将体育课看成繁重的文化课学习间放松休息的时间,体育运动没有成为高校学生的自觉行为。

3、高校体育社园管理组织水平亟待提高

体育社团是大学校园中最活跃的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高校体育社团在飞速增长和快速发展的同时,因其管理等相关知识缺乏,学校又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使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组织松散、管理水平低、发展目标不明确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4、高校内部体育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机制落后

高校内部体育管理体制机构缺乏灵活性,也缺乏与其他部门的协同性。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管理实行的是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指挥为主,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为辅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较少考虑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也较少考虑高校体育管理与高校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协同。学校体育场馆、器材管理也相对滞后。

5、高校体育健康意识不足

随着我国国民体质健康检测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国民体质状况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各级学校中学生的体质状况都远低于十年前,也低于国外同龄青少年。目前,在我国学校中,年级越高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越淡薄,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失误和悲衰。所有这些均提示,强化国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行为,强化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三、对策及建议

体育是与文化内涵比较接近的一个领域,但我国整体上体育体制改革相对于其他文化体制改革还比较落后。借鉴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宏观管理机制和政策

(1)明确高校体育组织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应根据高校各自的特点和情况,制定具体的体育活动实施方案,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则是落实这个方案的单位。高校的体育管理机构具有对方案的实施具有监督、指导的职权,甚至处罚的权力。

(2)建立高校间体育管理的统一组织管理机构

现有的各高校体育管理组织之间,相互联系较少,可根据地区或体育项目建立联合的体育管理组织机构,使各高校在体育活动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种组织也更具有专业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也较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3)加强高校体育运动与体育产业的结合

高校应该尽快走社会化、大众化体育教育,并尽可能地使体育专业向社会开拓进取,以教学、训练、科研和竞赛的综合优势,以及人才资源的优势,把体育院校产业发展纳入体育产业发展渠道。

(4)建立高校体育运动与其他文化活动的联系机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的发展,综合各种媒体手段,高校体育活动要融入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体育与文化的理性相结合活动形式,融体育知识、体育游戏、体育表演、体育征文、体育绘画、体育摄影等多种体育相关活动为一体。

(5)完善高校体育运动风险防范控制机制

要从高校体育运动规范运作和建立风险保证措施两个方面形成风险控制机制。首先是根据各类体育活动的特点或比赛组织形式制定标准规范的体育运动操作流程,体育课程或比赛的组织人员要严格按流程进行组织,避免体育运动中风险事件的发生。其次,由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以及医疗机构共同建立风险评估和损害认定机构,由学生个人、高校以及政策主管部门共同出资与商业保险机构建立损害赔偿基金,保证高校体育运动的健康运行。

2、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具体的建议

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保障机制,保证体育管理的质量。

(1)树立“以健康第一”为主导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思想

学校体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培养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

(2)加强体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

应从两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是建立起学校体育管理与外部环境的联合机制,主要包括与校外单位和校内非体育部门组成具有协调配合职能的组织机构,对高校体育工作从宏观上进行有效协调。二是建立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高效有序的高校体育管理执行机构,细化高校体育管理各组成部分,实现科学有序管理。

(3)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主体作用

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体育文化活动。高校的体育活动应该保证体育活动项目多样化和体育活动生活化,根据学生的特点体育活动的形式可以小型化,并做到不同人群体育活动的差异化。

(4)积极开展高校体育竞赛活动

高校通过开设高水平的传统体育项目,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体育传统,这样才能提高学校体育的影响力,适应21世纪高校的发展潮流。高校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状况,开展校内的体育竞赛活动,通过广大师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将极大地改善大学校园的体育文化环境。

(5)规范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

高校应将体育俱乐部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来组织。体育俱乐部的组建并不削弱体育课的基础地位,体育俱乐部应由学校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和运行,体育俱乐部不能成为一个休闲娱乐组织,而是具有具体管理职责和任务的全校性官方的组织,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和教师要有备案制度,相应的档案资料要作为师生的考评资料。

(6)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

校园体育竞赛机制范文4

【关键词】运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质

根据学生体质调研所反映出来的体能素质和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眼患病率增高等现状。提高青少年体质迫在眉睫。我校根据现有的场地设施,创设运动教育校园文化,从而来提升学生身体体质,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结合场地条件,体育课教学采用单元教学模式,以发展球类运动项目为主,其他运动项目辅助的学校特色。学校以运动教育课程模式为核心,将校园大课间活动一小时、体育课、课外活动、校各项运动会整合,整体推进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动力源泉,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实施,从而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在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运动起来。同时,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关注新市民的子女,发现他们在体育方面的特长,并给他们搭建展示特长的平台。让他们体会体育带给自己的快乐,同时,能够更加自信。

一、创设运动教育课程环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运动教育课程中,从七年级以培养学生体育课堂的良好行为和运动兴趣为主,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常规标准与要求,培养自觉练习和锻炼的体育行为习惯。八年级着重传授学生并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主要以运动技能为主线,在课堂上,使90%的学生能够掌握一到两项专项技能,让学生在运动中有一技之长,建立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九年级主要着眼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针对性重点突破,以体育中考为目标,围绕体育中考的项目进行各项身体素质的练习。考训结合,以训促考,综合提高学生体育测评应用技能。按照九年级体育中考的教学工作目标,在考前组织了2次模拟考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在2015年体育中考平均分达到了39.5分的好成绩,学生们不仅在体育考试中获得自信,而且通过平时的训练也达到了强身健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二、创设校园运动环境,营造学生运动氛围

体育竞赛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是体育社团的延伸,更是对社团活动成果的检阅。体育竞赛所特有的趣味性、技艺性、对抗性及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所以我校每学年都会开展几次大型的体育活动,参加的学生和老师基本上达到了100%,竞赛内容也基本围绕社团活动对口的项目开展,使得体育竞赛活动更贴近学生的锻炼方向,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每年的“体育节”、“冬三项”、“篮球联赛”,不仅让学生们展示特长,营造了校园运动氛围,而且,让学生们在运动中交流运动技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意志、促进心理健康与完善人格。最终能让这部分学生提高自信心,较好的融入周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另外,为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量,学校每周安排了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学校做好了大课间、课外活动的安排计划和活动方案,并且完善了考评机制。应尽可能动员每一位学生参与,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出彩的机会;尽量发动学校的教职员工参与,特别是积极动员班主任、“主课”任课教师、校长等对学生有较强影响力的特定人群参与。

三、教学训练一体化,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首先,在教学上,①每学年教研组都会制定好教学计划,集体备课组计划,做到每月主题明确,准备充分,提前确定教学内容,以确保每次教研组活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②研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到两项专业运动技能中的基本技术动作。③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备课,让校际间,教育集团内教师间交流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④及时总结、认真反思。每一次教研活动后及时写好活动总结,肯定活动的亮点,反思需要改进与提高的问题。

其次,在训练中,发挥运动队的引导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整体运动水平的提示。学校根据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各类体育运动社团:篮球社团(男、女)、排球社团(男、女)、绳毽社团、武术社团。另外学校组建了篮球队(女)、排球队(男)、绳毽队,武术队。2014年我校还成功申报了常州市足球试点校。这意味着,我校将足球教材纳入到教学中,尝试足球教学,逐步组建校足球训练队,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足球运动的魅力。

四、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提升教研组的竞争力

1.认真组织全校阳光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与质量。在推进“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强化特色创建。根据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制定训练计划、训练过程、训练成果、训练成绩等方面,争取创建特色校运动训练队,搞好校内外的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2.分工合作。教研组应该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也要求教师在互动合作、互补共生中成长。利用团体的力量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体育教研组的核心竞争力。

3.好的教研组长。体育教研组长要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性,要协助学校有关部门检查、评价本组教师体育教学工作质量,要以身作则,团结本组教师,合作完成学校体育工作,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教育的行家,学科的带头人,教学的领衔人。

让学校的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运动的乐趣,感受学习的乐趣。体育教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较长时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组织好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并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

【参考文献】

校园体育竞赛机制范文5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校园文化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活动,它的组成源于成员共同爱好与共同语言,是一个自由、自主的团体。高校应积极建立体育社团,并加强对社团组织、管理及发展趋势的研究,配合其他形式和内容的体育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体育社团的意义

对于大学生而言,体育社团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形成朋友圈。就社团的活动性质与形式来说,学生都是主动参与,这种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良好素质与判断力。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体质、人格、心理、道德等素质的提高,单凭理论知识教育是不能完成的。据调查显示,近80%的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参加了学校社团,体育社团就是其中之一。

二、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校内体育社团的成立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比如小型体育竞赛、体育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都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知识的重要途径。校内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对校园文化是一项强有力的补充,在加强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高校体育社团不足之处

现代高校内学生社团众多,管理社团的机构、成员比较繁杂,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在管理方面,管理者更多地注重社团活动带来的荣誉而忽视了成员内部的梳理、引导与支持。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体育社团每年所开展的活动以竞赛型为主,培训、健身、表演、社交型活动占的比例极少,活动单一,缺乏创意,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成员流动性大,极大限制了体育社团的发展。

四、促进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途径

1.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关键,也是校园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风貌与教育素质的一种综合反映。由此可见,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密不可分。蓬勃的校园文化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情操,增强自身实力,培养团队精神,结合两者之间的共性来说,学校一定要注重从价值观、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方面来培养“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

2.提高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的效率

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首先要对社团的模式与功能进行认识,要明白体育的性质不只是一种潮流,而是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团干部和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对体育社团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比如每年对各个社团进行评估,对综合素质较高的社团进行表彰,对不积极的社团予以整顿或取消。另外,社团管理层在选拔环节中要做到认真负,服务意识要强,同时要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定期通过社团活动向学生介绍体育锻炼对人体、生活、职业生涯等起到的积极作用,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全面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3.经费投资

高校体育社团的开展与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健全的体育设施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所以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体育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量,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另外,投入经费建设的设施一定要保证物尽其用,所以高校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与实力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规范机制,建立奖惩机制,按劳分配,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与效率性,充分发挥其作用。

实际上,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就是大学生自我挖掘、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常颖.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研究――以温州市高校体育社团为个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7).

[2]刘晓莉.参与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各阶段影响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校园体育竞赛机制范文6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大众化的运动竞赛模式

1.大众化的竞赛模式必要性

运动竞赛最为一种形式引入学校体育以来,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是让学生在参与体育竞赛过程中,更深层次的理解了竞争和公平的含义,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使参与到运动竞赛中的同学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习惯及大型运动会形式的影响,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始终没有什么改变.大部分学校都是以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为主.通过对多所学校(大、中、小)运动会的人数统计,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仅占在校人数的 30%左右。学校运动会中大多数的学生作了类似服务及呐喊助威的工作,而没有比赛项目。【1】

2.创建课内外相结合的运动竞赛模式

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和运动知识,而课外体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运动中,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发展自己的运动兴趣,两者共同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但是在当前体育课中由于缺乏竞争性、娱乐性等相应属性的内容,造成学生在课上消极的学习,只能学到很少的内容,而在课外活动中又由于缺乏一定的技术指导,造成学生在经过多年的体育学习后仍旧不能掌握一门运动技能的现状。本文将运动竞赛引入课内外体育中,力图改变目前学生的学习现状,让学生在学校体育中学到更多的内容

2.1课内竞赛模式的引入

2.1.1分为不同类型的体育课

本文尝试构建以技术学习为主导的课和以分组合作学习为主导的两种体育课模式。前者是指采取合班同专项分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不断练习某种技术,体验该项目的乐趣和文化,以期形成一定的运动倾向。后者者是指不采用专项的学习方式,但是尽可能多的介绍几种常见运动的运动技术,充分发挥该专项学生的骨干作用。

2,.1.2教学内容安排

在技术学习主导的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取有基本技术到技战术练习,内容逐渐加大难度,在课的中间穿插相关裁判、规则知识的介绍。由教师规定学习计划,学生完成相应的技能后需进行相应的考核并以此来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

在分组合作学习课的教学中,选取几种常见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作为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运动项目,让其他同学开阔视野,学习更多的运动项目。另一方面让在这方面有优势的同学给其他的同学作指导,激发学生对现有专项的学习动力。

2.2创建多层次的运动竞赛模式(以高中为例)

在该模式中,竞赛作为学生获得生活经验的重要载体,让不同爱好的学生、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就必须建立一种多元化的竞赛模式,在学校中比赛的形式主要包括班级内的练习赛、班级的对抗赛、校外比赛等。班级内的练习赛主要见于平常教学中,大多数同学均有参与的机会。班级比赛作为一种中等水平的比赛,参与人数较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校外比赛作为代表本校的最高水平参赛,一般只有很少学生参与。让更多的学生能找到自己擅长的项目。

表1 中学校园系列体育比赛

 

活动名称

活动人数、次数、时间

参赛单位

赛制

活动时间

篮球争霸赛

每班1队 人数15 男女混合

高一、高二

 单循环

每年9月开学前

田径运动会

每年级男、女各18人

各年级

 

 每年4月

乒乓球联赛

人数10(男5女5)

高一、高二

   单循环         (班内选拔)

 每年9月开学前

羽毛球联赛

足球对抗赛

人数不限  每年级男2队

   人数10人 (男5女5)        

每班限1队伍每队10人

高一、高二

高二

单循环 (班内选拔)

单循环          

 每年9月开学前

  每年11月

每年12月

越野跑

男子8000米女子5000米

各年级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