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调研报告范例6篇

教育资源调研报告

教育资源调研报告范文1

研究目的:总结“十一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寻找存在问题,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经济社会背景和教育发展趋势,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发展总体设想和建议。

研究要点:①“十一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和基本经验;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基础教育发展政策环境和经济社会背景分析;③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对基础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④“十二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发展总体设想和建议。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十二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发展总体设想。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2、陕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研究目的:了解我省近几年来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展情况,理清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研究要点:①陕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状况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③推进陕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学前教育工作者、教师等。

3、市(县)域内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践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明确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对推进市(县)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探索市(县)域内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途径、办法、措施和督导评估制度,为我省有效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要点:①市(县)域内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意义;②市(县)域内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基础;③市(县)域内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措施和督导评估制度研究:④我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陕西省关于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指导意见。

参加人员:市(县)政府领导、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等。

4、我省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动趋势与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对近年来我省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动数量和流动趋向的调查统计和分析,提出当前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城市化流动趋势所带来的教育和社会问题的办法,以及我省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家长正确对待学生上学问题的政策建议。

研究要点:①近年来我省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动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②农村中小学生流动趋势和主要成因;③引发的相关教育和社会问题分析;④兄弟省市的比较研究及主要经验:⑤合理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关于合理解决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动问题和科学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的政策建议。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5、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省农村中小学发展模式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对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分析,提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农村特色的中小学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发展思路等。

研究要点:①我省农村中小学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②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中小学发展的主要诉求;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办学理念和发展途径:④推进农村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建议。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推进农村中小学特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6、高中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内外精英教育计划的了解分析,重点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环境、学习方式、性格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作比较研究,总结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索其培养模式。

研究要点:①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②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及成长要求;③当前学校教育模式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关系分析;④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式;⑤对我省高中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建议。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我省高中学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7、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对我省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管理情况的调查研究,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典型经验,创新我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手段与方法,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

研究要点:①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特点及行为习惯养成问题分析;②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的现状与问题;③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应遵循的基本规律;④改进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的建议。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8、陕西省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

研究目的:建立和完善全省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和工作机制,设计、开发一套陕西省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动态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问卷,每年对全省市、县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中学(高中和初中)、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一次动态监测与评价,通过聚类分析,及时发现和掌握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全省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措施。

研究要点:①建立和完善我省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意义;②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动态监测与评价的标准问卷和指标体系研究;③2009-201 0学年度全省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动态监测与评价结果分析;④加强和改进全省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措施。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陕西省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动态监测与评价的标准问卷和指标体系;2009-2010学年度陕西省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动态监测与评价结果分析报告。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9、我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制度研究

研究目的:在全面掌握我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要求和我省实际,明确各级基础教育管理、督导机构、考试(招生)管理部门或教科研单位在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提出具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实施意见或方案。

研究要点:①我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②质量监测与评价过程中各级教育管理和督导机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任务;③我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的建议和设想。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我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案。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10、陕西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对我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现状调查和有关省市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了解,结合免费义务教育、课改和学生流动情况,研究分析建立我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提出陕西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研究要点:①我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现状调查;②有关省市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③我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性研究;④我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议。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11、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现状和利用方式研究

研究目的:摸清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真实情况,明确界定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的产权和管理主体的办法,提出解决义务教育资产闲置问题的途径和政策建议。

研究要点:①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现状:②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的产权与管理主体界定;③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的置换与利用途径和办法;④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问题的政策建议。

成果呈现方式:调研报告;关于解决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问题的意见。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12、陕西基础教育特色学校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对我省具有鲜明发展特色和成功管理经验的学校进行深入研究,梳理和总结其发展路径、成功经验和具有的鲜明特色,为其他中小学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案例,推动我省中小学内涵式、特色化发展。

研究要点:①特色发展学校概念界定;②特色发展学校的主要特征及国内外特色发展学校介绍:③我省目前具有鲜明发展特色的学校及其发展路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研究;④特色发展学校的成功经验对我省中小学校发展的启示。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媒体宣传文稿;陕西特色发展学校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汇编(8-10所)。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13、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品牌研究

研究目的:全面调查了解全省各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基本做法和特点特色,全面总结我省自2004年中央8号文件下发以来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突出“三讲两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的特色,对打造我省中小学德育品牌活动提出创新性、建设性的意见。

研究要点:①2004年以来我省中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典型经验、品牌活动及优秀案例:②全省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主要特点以及鲜明特色;③我省中小学德育品牌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形成规律分析;④打造全省中小学德育活动品牌的意见和建议。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陕西省中小学生德育品牌活动优秀案例汇编。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14、陕西省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研究目的: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摸清目前全省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发展状况,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发展前景和方向,提出推进民办中小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研究要点:①我省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②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发展的政策环境及前景分析;⑨教育发达地区关于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政策研究i④推进我省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成果呈现方式: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

主要参加人员: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高校专家、民办中小学校长、教师等。

15、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应用研究

研究目的:以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为平台,为全省各级基础教育相关单位和师生提供内容丰富、质量优良、访问安全、操作简便的资源建设及应用服务,形成全省基础教育网络和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

研究要点:1、当前我省区域网络教学资源及校级资源建设现状与问题调查;2、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3、省级资源管理平台的维护及服务拓展;4、形成全省资源应用的推广、宣传及激励机制的研究。

教育资源调研报告范文2

大约五年前,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等召集全国二十多所幼儿园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议题为如何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课程资源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尤其把重点落在加强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上。几年来,参会的幼儿园分别对幼儿园的表演区、民间工艺区、种植区、养殖区、炊事区、阅读区、科学区等区域活动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出版了“幼儿园课程资源研究丛书”。① 课题组在总结前期研究成果之后,认为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课程资源和活动多样性的研讨,以不断提升资源的多样化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因此,本次大会在梳理和分享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如何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多样化、生活化、游戏化,以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大会特邀内地和港台多位学前教育专家出席,聚焦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学前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主席孔美琪博士介绍了当前国际学前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学前课程领域的专家虞永平教授等通过主题报告的形式阐释了对学前课程及课程资源的认识,内地的18所幼儿园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来自台湾的周淑惠教授和来自香港的黄书诚教授也分享了各自在台湾和香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一、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程资源对于幼儿活动的重要性,对于幼儿获得多样化经验的重要性。幼儿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的,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环境和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同伴和教师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新经验。本次大会围绕以下议题进行了探讨。

1.关于资源意识的树立

东北师范大学姚伟教授在她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不足是当前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她指出,如果用发现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即使是阳光、空气、水,也可以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她以日本幼儿园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等社会资源开展教育为例,谈了如何树立资源意识。虞永平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指出,教师要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需先转变资源观念。他强调要用“过程意识”引领幼儿园课程改革,让幼儿的学习变得有趣一点,有效一点。

2.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教授在主题报告别指出,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成为课程资源,资源必须经过收集、整理、筛选和改造,充分解读,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以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切合幼儿发展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才能成为课程资源。她强调了乡土资源、民间文化资源和图画书资源三类为许多幼儿园所普遍重视的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3.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

大会安排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8所幼儿园分四个会场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还安排了参会代表参观南京的五所幼儿园,让代表们能从多个角度直接感受到不同幼儿园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如,利用民间文化资源、乡土资源、图画书资源,创建田野课程、种植课程,开展饲养活动、炊事活动,建设幼儿博物馆……不同幼儿园的实践遵循的是同样的理念,即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的以直接经验的获得为目的的活动。教师们在实践中发现:不必花大钱去买很多精美的成品玩具,也不必照搬照抄别的幼儿园的做法,重要的是根据自身实际,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身边的资源。

二、关于区域活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基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本次大会就区域活动的价值、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1.关于区域活动的价值

虞永平教授在主题报告中强调:必须明确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特性。他提出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三个内涵:一是幼儿园课程应该游戏化,不是个别环节要有游戏,而是一日生活中要充满自由、自主和创造的游戏精神;二是应该充分保证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这是儿童的权利;三是其他环节尤其是集体教学环节应尽可能采取游戏的方式,真正让教学活动游戏化。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周淑惠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提出了区域活动的六大功能,香港教育学院黄树诚教授在其主题报告中也强调了区域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

2.关于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周淑惠教授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提出教师的鹰架可以成就幼儿高品质的游戏。她提倡师幼共构高品质的游戏,即基于幼儿兴趣开展游戏,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则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需要并给予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以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内化经验。南京师范大学邱学青教授的主题报告专门论述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指导的问题,涉及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提供、活动中的观察和引导以及活动后的总结和提升等问题。虞永平教授也强调,重视“过程”并不意味着抛弃“目标”,所谓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三位专家的发言肯定了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也澄清了当前区域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的问题。

在分会场的经验分享环节和幼儿园观摩环节,多所幼儿园分别展示了各自挖掘自身拥有的课程资源,创建民间工艺区、表演区、种植区、养殖区、炊事区、阅读区、科学区等区域活动的实践。如江苏无锡市港下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引导幼儿收集各式纽扣、瓶子等建设幼儿博物馆,让幼儿充分地感知和操作;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开展饲养活动,让幼儿接触自然,感知生命的成长;山东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将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玩出了新花样……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诉说着资源的魅力,多样的活动见证了幼儿的成长。周淑惠教授和黄树诚教授也分别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台湾和香港开展区域活动的经验。

教育资源调研报告范文3

关键词:市场;广告资源;教学引入

1 市场型广告资源及其特点

市场型广告资源是特指那些存在于广告传播过程之中,正在进行和正在发生的各类媒体广告资源。它不是过去的广告档案、也不是未来尚未形成的广告的模型,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具体的广告及其传播活动的现实。以平面广告为例:按媒体的类型可以分为: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灯箱广告、海报广告、导视与指示广告等;按广告存在的空间特点可以分为室内广告、户外广告,按广告存在的具体环境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商场广告、超市广告、地铁广告、车身广告等,可根据教学设计的目标去选取分类的角度,实施对资源的教学引入。市场型广告资源是当下存在和正在发生的广告,这种当下和正在进行的特征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市场型广告设计资源同时还具有客观、系统、和丰富的特点,这些资源特点可以补足一般教材在教学资源方面的不足。而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型广告设计资源的引入可以促进教学直接地去面对市场的现实环境并直接影响到教学中市场意识的培养。

2 市场型广告资源的教学引入

首先是市场型广告资源在专业教学中是否具备普遍的适用性?从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学与市场的接轨,市场型广告资源对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的资源形式。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的环节,市场型广告资源都将促进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并走进广告存在的市场环境,并由这种走出与进的经验来反思和创新教学活动,促进教学与市场的自觉对接。在广告理论教学中,如广告设计史、广告概论这一类偏于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的课程中,市场资源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教材中所选择的理论、原理、案例与现实中的理论、原理以及案例之间的时间迟滞现象,教学一旦实现与当下正在发生的广告资源相互结合,也更容易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促进课堂教学走向活泼与生动。(1)理论课程与市场型广告资源的教学引入。首先是课程的初始阶段的资源引入。按照传统的教材的结构特点,课首多是理论的概述或是从早期的广告传播形式开始讲起。如果是概述,概述的内容会因为时间的跨度较大,偏于抽象而不容易理解。如果从早期的广告形态进行介绍,由于与学生的认知经验太久远而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因此在理论课程的初期阶段或是第一堂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引入当下学生最熟悉的市场型广告资源实施教学是很有实效的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初期在资源的引入上以教师为主体,在课程的后期则可以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这种不同反映出的是学习能力与教学能力的相互转化:在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角色由原来的知识接受型转换为经验传授型。我们结合“平面综合设计”这一专业实践课程对之进行具体的研究。(2)实践课程与市场型广告资源的教学引入。在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将市场型广告资源进一步划分成“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再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引入到教学活动。其中,显性资源是指那些已经发生并存在的广告传播活动、事件及其案例,隐性资源是指那些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广告设计服务需求。在教学实施结构中,我们将课程整体划分为市场调研和设计实践两个基本模块,并在市场调研模块的实施阶段将显性资源引入教学。

基本的实施流程是:课程的设计者兼执行者(教师)设定广告资源市场调研的基本方向和范围将学生分组制定市场广告资源的调研方案通过市场调研获取比较完整和系统化的广告资源对资源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设计、装订成册(为模块二做资源储备)。如:针在对某超市的广告调研中将学生分组,每组4~6人,每个工作组对某一超市的广告传播和设计资源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与收集工作。其他组根据目标任务的不同,实施对百货商场、户外媒体等广告设计的资源进行调查和资源收集工作。通过一个或两班级的调研实践活动下来以后,就可以掌握多个类型、比较系统的市场广告设计资源的现状。由与这种调查和研究需要较多的学生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也将实践教学中学生数量偏多的不利局面转化为教学的优势条件。若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将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调研成果进行汇总,将形成在时间上更连续、在空间上更完整的系统的市场型广告设计资源,这些生动的市场资源在教学中往往比教材的资源更具有实用性和说服力,不仅可以服务于课程的教学实践,对于教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2]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市场意识的培养,服务意识的生成也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教学课题之一。在平面综合设计的教学中,我们结合学区周边的市场环境,在完成模块一的调研任务后,继续深入到市场环境中,开发和寻求潜在的社会设计服务需求,也就是市场型广告资源引入的第二个阶段――“隐性资源”的教学引入。将学生分组,以大学城附近商城中数百家中小型商铺的业主为潜在客户,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设计,每个工作组从一个或多个商铺的潜在客户那里获得广告相关的设计或制作项目。

3 市场机遇与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在中国迅速崛起的经济形势下,个体经济已经迅速获得成长并成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经济形态。大学生的设计实践与这种小型的经济形态之间存在较广的合作机会,教育的相关机构与部门也应该主动走出有限的内部管理空间,面向市场、主动去为促进这种院校与民营商业经济进一步深度合作创造条件。这种教学与服务市场的结合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觉,更需要根植于职业技能的评价标准在教育制度中的建立与完善,通过具体的标准实现对职业技能教学方向的引导,从而实现普遍意义上的教学与市场的深度结合,在这种职业技能标准化的教育制度改革领域,英美等国的经验可学习与借鉴,如英国的行业技能委员会(SSCs:Sector Skills Councils)在英国的实践等。[3]在职业技能标准有据可依的前提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的在整体的层面上走上自觉与市场接轨的方向。

4 结语

市场型广告资源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广告现实,这种资源与书籍、教材等出版物为载体的传统教学资源构成了差异与补充,也反映出教学理念的差异与不同;在教学改革的层面,将市场型广告资源积极的引入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地促进设计教育面向市场的真实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理解的深化和实现对教学的改革;市场资源的引入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中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和具体的实施技巧,这些具体的差别不是机械的,也不只是意味着某种不同,差别中应该折射出对教学目标的深入理解,并反映出基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所遇到的现实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智慧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汤霓.技能习得:职业教育应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1(107):6768.

[2] 关远见.试论职业教育的市场需求与质量保障[J].岳阳纸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3):2930.

教育资源调研报告范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 Design and Using of Native History in Teaching

Subject of Modern China History

NIU Linhao

(Modern China Institut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should depend on native history and cultural to deepen student's study of specialty knowledge and to show characteristic of native and school.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how the design, using native history and cultural, th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it, and will show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native history's construction in teaching of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Key wordsSchool-based curriculum, native history and cultural

本文所涉及的中国近现代史校本课程的设计是指该课程对乡土历史资源的设计和利用等尝试,是指学校自己设计某种具有自己学校文化特色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的社会活动专题。对于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多是基础教育中的乡土课程、历史课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探索,对于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论述稍显薄弱。

1 校本课程改革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应该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实施赋予了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权力,是从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中发展而来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强有力的政策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课程管理层面。这实质上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国家和地方所设置、规定的课程,学校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如课时的适当调整、教材的选用等方面,不过这部分的课程最终仍由国家或地方来统一管理;二是国家所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将课时分为三大块,国家和地方各占一部分,学校也占一部分,这部分课时由学校自主安排,学校独自设置课程,课程标准和教材也由学校自主决策,或者学校自己开发,或者选用他校开发的。笔者认为,基于上述校本课程的管理层面而言,历史学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为依托而开发多样化的课程方式。特别是历史专业的校本课程开发则更需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方特色,让学生们感到亲切真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改革明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强调发挥地方、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的必要性。

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历史学科专业必修、选修课程有着天然的优势。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应该成为师生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是指以学生所在地区的各种课程资源的总和。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中,高校历史学专业教师的历史学专业课程应该依托乡土历史素材,凸显地方、学校特色,使教育对象对于生硬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自然演变为“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模式。本地区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深度挖掘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对于具有丰富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河南地区而言更是如此。2009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全省旅游立省大会上提出了“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论断,更是说明了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的深厚历史资源。而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应该在历史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凸显出其对教育的价值。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改革要求和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现实,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实行了一些乡土历史资源的课程设计。

2 近现代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设计及利用

在课程体系建设环境中如何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挖掘和运用乡土历史文化的内涵,却仍旧处于探索阶段。在河南各个地区,适合校本课程需要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很丰富的,我们在教授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时就根据河南本地的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力图在课程的学习中间发掘出有地方特色又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一般而言,河南近现代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知识与能力层面。提高阅读、实践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考察,到图书馆、方志办公室、档案馆、文物馆、党史办公室、纪念馆、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地方高校等地方史资料保存单位查阅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及论文来实现。二是过程与方法层面。通过预设课堂讨论、辩论、读书、上网查阅资料、参观、访问、考察、调查等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促成学生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团队调研的能力,学习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研究近代河南地方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层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感和事物的评判价值观。我们在历史教学和河南地方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的结合上,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实际接触活的历史教材――文化遗产,在历史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触摸”近代历史。由于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内容、时间断限上的特点,本课程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各地都是比较丰富的。具体来讲,本课程所利用的校本资源包括:(1)校史资源的利用。学校的历史积淀是校本历史课程的重要资源。河南大学完全是近代的产物,曾经在近代中国产生过很大的历史作用,也即将迎来它一百周年的创建历史。在近现代史的课程开发中历史教师组织成立校史研究小组,参与建设校史陈列室与校史资料的收集、整理。(2)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主要有:①查阅历史文献,搜集乡土史教学资源时应当熟悉和掌握本省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中所存的近代书籍报刊,找出有关的方志、报刊、私人著述等书目;②参观考察。参观本地区的博物馆、展览馆和纪念馆,对本地区的名胜、古迹进行考察,能对近现代历史大事的遗存有整体的了解,可以掌握一些形象的材料;③访问调查。主要是向本地区一些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或目睹者进行调查,搜集材料。(3)利用网络中的乡土历史资源。网络资源成为当下教学和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当前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新模式和动向。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建立开放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网络资源主要以文档、图片、视频、音频、文献资料等形态存在,以古迹导游、访古游踪、历史博物馆、历史名城、历史人物等为近现代史资源的形式存在。这些网络资源必须经过筛选后才能确定,笔者认为让学生筛选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具体来讲,网络乡土历史资源主要包括:当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及其它文化事业机构所提供的网站。

在每学年的乡土历史资源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我们的实施方案可以分为三个:课题研究、调查报告和档案调查。课题研究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拟定研究专题,组织课题小组,分工协作。其次,课题组成员共同拟订课题实施计划和纲要。再次,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实施计划制定每学期的计划。第四,挑选学生,组成课题小组,进行训练,为寒、暑假进行田野考察做准备。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我院组织学生赴省内外进行考察时进行。首先是根据考察路线,按图索骥,梳理出该处近代历史上的大事,让学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调研事件,列出调研计划。其次,在考察过程中按照计划进行口述史料、碑刻史料、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收集。再次,考察结束后撰写河南近代史调查报告呈交,并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公开评议。档案调查主要安排在寒暑假期长时间段内进行。中国近现代史课题组教师在上课的同时,组织学生考察开封市近现代遗迹,如辛亥十一烈士墓、河南省农业改进所遗迹、焦裕禄纪念馆等,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以上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既可以锻炼学生对历史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也强化和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组教师的专业课程能力。

3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教育、学习以及教学单位三方而言,乡土历史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1)有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2)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乡土历史资源作为校本课程被开发和设计,可以使历史教师对专业知识不断构建和重组,最终使历史教师也将会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成长为研究型的、专家型的、学者型的教育者。(3)有助于形成本校办学特色。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而展开的,基于这种为学校“度身订造”的课程,将更能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

我们在乡土历史资源的课程开发实践中,更加认识到,对于教学对象而言,这些多样的中国近现代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学生的获益更为明确,具体而言如下:(1)专题讨论,查阅文献,深化专业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组选择中国近现代史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和研究,指导他们到图书馆、阅览室查找资料,且长期坚持,期中过后让学生根据所查资料撰写学期论文,为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锻炼机会,并为写作打下基础。(2)实地考察,搜集文献,强化感性历史的认识。课题组教师组织学生到河南省各地区考察,让学生多角度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规律。历史文化学院每届学生都要组织到省内各地考察,如郑州、焦作、洛阳、南阳、新乡、安阳等地。考察时教学组的教师征得院领导同意,在考察中指导他们观察近现代遗迹,搜集碑刻、口碑等各类史料,撰写考察报告,通过考察,使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历史知识。(3)调查报告,档案收集,迈开学术研究第一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在河南省内考察,由课题组教师进行指导,或采访老红军、老八路及民国时期的见证人,整理口述史资料;或到部分地市查找档案资料;在资料搜集过后,要求同学们根据搜集到史料及平时收集的资料,撰写论文及调查报告,汇集成册。初步选择了一些指导的学生回到原籍县市,奔赴县市档案馆通过钞录、复制、拍照等方式,对各县市档案馆所藏档案进行整体摸底,以便从中发现有学术研究价值的课题,也使学生进一步查阅文献能力得到实效性提高。目前已经调查部分县市,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刘徐东,张宁娟,马丽主编.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2]贺建英.历史学科校本课程探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张力.乡土知识进入校本课程的三点看法.中国教育学刊,2010(1).

教育资源调研报告范文5

【关键词】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乡土资源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而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指出“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说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着眼于未来的创业生活,培养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和生活有计划性、创造性、超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笔者认为,政治教师要有效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仅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图片或网络是不够的,应该利用地方乡土资源,开发地方资源中丰富的知识因素和教育因素,一方面强化、巩固政治课堂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感得到升华,探索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特色之路,从而使政治研究性学习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认识乡土资源价值,明确政治研究性学习目标

要使政治教学与时代同步,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固有模式。《关于福建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管理的意见(试行)》中指出:“地方课程的内容以地方区域性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资源为主,既要体现地方的传统、特色,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开放性、时代性、地方性、实效性的原则”。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资源的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以政治学科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植根地方乡土资源,确定政治研究性学习方向

中学政治研究性学习,实际是一种探究性的科学研究活动,确定研究方向为首义。虽然,各地区、各学校在内外条件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不同程度上都会具有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笔者所在的漳州市,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是福建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的平原,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为文明富庶的经济开发区、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是闽南商贸重镇和富有亚热带风光的海岸地区。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称号。境内有东山岛、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南靖土楼等景点。。漳州有着我们政治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方文化资源。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发利用好漳州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探究地方乡土资源,实践研究性学习过程

政治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现、提出研究问题――提出设想和方案――搜集、查阅、处理信息资料――进行相关拓展研究――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激活已储知识――学习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提出相关建议――用文字或书面表达进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获得政治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具体操作过程为:

1.精选内容,确立研究主题。政治研究性学习强调社会性、实践性,因此,教师要进行科学的引导、管理与监督。研究主题的确立非常重要,在积淀丰厚的乡土资源中,应选择与确定那些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并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又能反映社会、地方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的理想和培养宗旨的资源,确定主题。如笔者曾指导学生开展过的研究性学习主题有《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研究》、《漳州户外广告状况的思》、《漳州市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研究》、《漳州市“摩的”市场现状调查》、《漳州市婚礼习俗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漳州拖鞋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漳州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调查与研究》、《漳州市消费品过度包装调查研究》、《漳州市民理财方式的调查与研究》、《漳州大型超市满意度调查与研究》、《漳州九龙江水资源状况调查与研究》等课题。

2.上报课题,制订目标。选定课题后,师生密切协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课题规划是课题实施的保障。设计目标前,教师根据《高中政治教学大纲》和《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方面选择提供可供借鉴的研究资料,并作专题讲座,营造有关问题情境,接着,让学生围绕主题从兴趣和爱好出发,成立研究小组,推选组织和研究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并要求能从研究的目的、研究现状与基础、实施方案、活动安排、评价方式、成果交流等方面撰写课题方案,这样可以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比较规范和有序。

3.实践考察,活动实施。课题方案确定后,教师应带领有关课题组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与课题相关的乡镇、街道、工厂、社区、历史名胜古迹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如《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研究》课题小组,通过实地参观乘坐漳州市公交车,漳州至天宝,漳州至南靖,漳州至龙海等线路的车辆,同时对乘客、司机和服务员进行采访、问卷调查等,详细记载了活动经过,收集到大量信息。《漳州九龙江水资源状况调查与研究》课题小组在老师的带队下,从加塘溪的源头开始沿溪而下进行实地考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不同溪段溪水质量的变化,溪两岸的污染源、污染物,溪水受污染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同时采访岸边耕作的农民、路过的行人等,在附近居民中发放问卷调查表,记载了活动记录,并在电脑之中储存有关资料。这一过程,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是活动能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4.筛选信息,整合材料。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后,课题组成员在组长的主持下,交流、分析有关信息资料,拓展相关研究,整合部分材料,写成结题报告,如《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研究》课题小组写出了包括:(一)公交车上存在的不文明问题及分析,分别从乘客、司机、服务员的不文明举止及公交车上的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剖析;(二)我们的思考及建议,从社会各方面说明如何加强公交车上的文明建设,提出了构建文明车厢的构想。《漳州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调查与研究》课题小组写出了“美德贵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为主题的结题报告,分别从舆论宣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市民素质等方面提出了独特见解。

5.交流评比,深化成果。在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之后,教师应把学生的主要探究成果融汇总结,参加学校的成果展示评比;同时,本人还结合漳州市级各类小论文评比,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送去参赛,近六年来有三四十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如《推动绿色发展,创造低碳生活》获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高中组一等奖;《生财有道,理财有法》、《构建和谐车厢――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报告》、《文化生活,和谐消费漳州市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美德贵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漳州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调查报告》均获漳州市政治小论文评选高中组一等奖;《飘落花瓶的诉说――交通安全的警示》、《“摩的”取缔与否――漳州市“摩的”市场现状的思考》、《贴出文明,秀出精彩》、《遏制过度包装,倡导简约生活--漳州市消费品过度包装调查报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二等奖等。这些都大大得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同时教师本人也结合自身在做的课题研究和校本教材开发工作,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加以整合、推广。二年多来,笔者结合主持《乡土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这一省级教研课题,积极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现实背景中主动对漳州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研究,使我校的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初步构建起了以漳州乡土资源文化为研究内容的的特色之路,形成了有地方和校园文化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体系。开发出了《政治小论文写作与鉴赏》、《漳州民俗风情》、《漳州旅游》等校本教材,大大丰富了地方的课程资源,同时这些教材对指导学生进一步参与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广泛,课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和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政治研究性学习,确实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实践机会。在高中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发挥教师科学指导作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就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大纲》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资源调研报告范文6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香港高等教育:院校绩效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 f2013)10-0065-05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政府特征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英、美两国应运而生。此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公营部门改革具备相似的基本价值取向。即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引人市场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90年代起,学者们对新公共管理下的政府特征进行了理论概括。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转变有:

1.政府的角色功能

奥斯本和盖布勒认为“企业型政府”有如下十大模式:(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非划桨;(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3)竞争性政府:导入竞争机制;(4)有使命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5)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非官僚政治的需要:(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2.政府的改革路径

费利耶等人在《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中指出如下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1)公共部门已从直接的经济活动中撤离;(2)在公共部门中保留的社会政策职能已服从于管理化和市场化的过程,创造“准市场”;(3)出现了注重竞争绩效和成本指标的使用、加强成本核算和强化审计系统的趋势,相对绩效的评估更加公开化;(4)出现了一种由“维持现状的管理”向“变迁的管理”的转变,实施战略性的管理方式。

3.政府的组织文化

赫尔米斯和桑德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政府的表现形式:一种更具战略性的或以结果取向的决策方法、分权管理取代高度集权的科层结构、视权威与责任的一致性为改善绩效的关键、在公共部门组织内部及之间营建竞争环境、以最低成本应对不同的利益需求、通过要求汇报结果及成本等措施来增强责任感及透明度、在整个服务领域内健全预算和管理制度。

4.政府的转化机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9年度在《转变中的治理》中归纳为如下八个方面:一是转移权威;二是保证绩效、控制和责任制:三是发展竞争和选择;四是提供灵活性;五是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六是优化信息技术;七是改善管制质量;八是加强中央指导职能。乔纳森,博斯顿认为政府应强调管理而不是政策,从利用投入控制转向依靠可量化的产出测量和绩效目标,伴随着监控和责任机制的发展而下放控制权,将庞大的官僚机构分解为准自治机构。

5.政府的行为模式

陈振明归纳了以下八种范式特征:(1)强调职业化管理;(2)明确的绩效标准与评估;(3)项目预算与战略管理;(4)提供回应;(5)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与小型化;(6)引入竞争机制;(7)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方式;(8)管理者与政治家及公众关系的改变。用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香港公营部门改革

1.改革背景

香港在70年代末至80年初陷入短期的赤字,连续几年收紧财政预算,之后采取“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即公共开支增长率不得超过经济增长率。除控制开支外,政府还开始重视资源利用的效率问题,推行包括“衡工量值研究”(Value for Money Studies)等多项新措施。上述审慎理财政策使得其在回归前财政状况总体较好,公营部门改革的主要目标并非处理机构膨胀或财政危机等普遍问题。然而在遭到亚洲金融风暴及SARS的冲击后公营部门出现连续赤字,加之公众对政府服务的诉求增加,政府迫于压力须大幅增加公共开支。

2.改革措施与路径

香港财政司于1989年2月题为《公营部门改革》政府报告,主要检讨政府如何扩大理财和一般管理的力度,这标志着全面性的公营部门改革拉开序幕。在香港回归后,港府仍然强调资源的有效配置及使用。在1997年的施政报告中,董建华确立“以成效为目的、以成效定优劣”的管理目标。1998年,其在施政报告中提出“资源增值计划”,希望政府和政府资助机构的生产力有所提升及更有效地运用资源。计划要求:(1)各部门不时检讨基线开支(部门工作所需要的经常性开支),确保开支用于要优先处理的工作;(2)要求在不增加资源的情况下提供新服务或改善现有服务;(3)要求通过提高生产力来减低开支,须达运作成本的百分之五。

香港公营部门改革始终贯穿着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基本理论,强调向私营部门借鉴管理手段,运用企业精神改造政府,实施绩效评估,向顾客(公众)满意程度方向发展等。改革确立了绩效评估中的“衡工量值”原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标准。评估的内容包括:非部门性公共机构的目标是否得以明确界定、优先次序原则是否得以贯彻、有关授权的安排以及政策部门首长与非部门性公共机构之间的责任划分是否明确作出等。

三、香港公营部门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

1.实施高等教育绩效审计

受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绩效概念被广泛运用到香港公营部门改革之中,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或效能,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绩效审计是审查政府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情况并解答公众疑问,以求全面反映和评价政府组织的表现状况。公众对于公营部门资源合理分配及有效使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界的相关表现也日益得到公众的关注。

香港政府每年透过教资会投资大量资源予以院校(本文界定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院校),而教资会秘书处属于政府的公营部门,因而也被纳入绩效审计的范围。高等教育绩效审计是一种外部审计,审计主体为香港审计署,审计客体为教资会秘书处,审计内容为院校的管治方式、策略规划、财务汇报及表现、一般行政事务、职员薪酬福利条件及奖助学金等受公众关注的高等教育事务。审计署的使命是“向立法会及公营机构提供独立、专业及优质的审计服务,以协助政府提升香港公营部门的服务表现及问责性。”“服务表现”指履行公共资源责任的程度,“问责性”体现为社会公众检查公共责任的能力。审计署代表公众利益采用专业、高效的审计手段,对高等教育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且要求相关方面须对相关内容、意见和建议进行回应。署长以报告书的形式向立法会报告衡工量值式审计的结果。立法会所属的政府账目委员会按照《立法会议事规则》对报告书进行研究,院校在限期内向立法会提交复文,其中包括对报告书所提的事项及拟采取的行动作出交代。之后,审计报告面向公众公布,并影响政府在高等教育事务上的相关决策。

2003年3月31日,审计署颁布了第四十号报告书,其中三章为就政府一般收入账目主题对教资会秘书处的审计报告,分别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院校――管治方式、策略规划、财务汇报及表现汇报》(第8章)、《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院校――一般行政事务》(第9章)及《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院校――职员薪酬福利条件及奖助学金》(第10章)。每一项目的审计报告分为四部分:(1)有关条例订明的院校宗旨;(2)审计署对院校策略规划的意见;(3)审计署对院校策略规划的建议;(4)政府当局及院校的响应。

2。树立高等教育的顾客导向

根据香港《公营部门改革》的报告,改革范围包括传统的政府部门、营运基金部门、政府创立的公共公司以及非部门性公共机构。政府在非部门性公共机构中发挥某种作用。但其在运作上与政府保持一定距离,并具备如下特征:(1)受某项法律或条例授权,替代政府提供某项公共服务;(2)其活动受政府资助,并接受政府监督:(3)政府指派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成员;(4)其绩效的评估由政府作出;(5)其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由政府决定。由于院校属于非部门性公共机构行列,香港公营部门改革涵盖到各院校。

在“顾客至上”理念被引入公共行政改革领域后,公共服务须对其使用者做出更好的回应。香港高等教育领域改革深受顾客导向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院校就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范围包括学生、家长、教学与非教学人员、毕业生等。审计署建议院校可联合委聘一家独立公司进行统一的意见调查,确保调查方法具备一致性及调查结果更具比较性,以及更具成本效益。二是政府就毕业生满意度进行雇主调查。教统局在2002年6月的立法会会议上表示:自1999-2000年度起,政府每年都调查雇主对大学毕业生的满意程度,数年来情况相若,约70%的雇主对大学生的表现感到满意。

3.调控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政府作为高等教育事务多中心治理的主体之一,引入上述绩效审计及顾客导向等私营企业技术对院校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外部监控。政府的这些干预主要体现在调控大学分工、教学及研究发展方向等。在高等教育界,由行政长官出任院校的校监,并由行政长官委派各院校的校董会(各院校最高管制机构)主席,且任命相当多人数的校董会成员(多数过半),在组织架构上即可反映出政府力量的渗透。由于外部监控结果是相应拨款的依据,院校即使对之持保留或者质疑态度,仍会偏向于顺应此类机制的运行,以取得较好的评估等级,争获更多的资源。总体而言,政府对院校的干预呈现出逐渐增强的态势。

首先,高等教育总体政策须服从于政府的经济目标。80年代末期起,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伴随着香港经济的强劲发展而出现。而自90年代后期起,因地区经济经受了连续的回落,高等教育被政府定位为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在2002年3月发表的教资会报告《香港高等教育》结论处,教资会强调了院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香港的经济发展取决众多不同的因素,而其中大部分均与本地大学和学院的未来角色有关。大学的主要功能――教学和研究是创造经济机遇的动力,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大学可培养推行只是经济所必需的优秀劳动力,而且可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和应用最新探索成果。”政府优先选择几所院校进行重点投资发展,而其他院校的发展空间则受到限制,结果会使此类院校为争取更多资源,努力顺应外部监控,导致弱化或放弃自身的教育理念。学术研究发展的方向也易受市场左右,院校会趋向选择发展研究成果较快出现的学科,具有经济价值的工科、商科等会因市场需求而取得较多资源;而人文学科等则可能被边缘化,致使学术的多元发展遭到阻碍。

其次。政府依据监控结果控制院校资源分配。政府注重对院校成本进行控制,对产出进行评估,为院校带来了一种外部强制类型的责任。经过评估院校教学与研究的表现而分配的资源额度约占经常补助金拨款的30%。与此同时,院校过分倚重财政资助,使得院校须在很大程度上遵从政府所制定的标准与程序,处于应对评估的相对紧张局面,自受到一定的削弱。外部监控机制使得基于可见度和强制性责任的体系代替了之前基于自治和信任的体系,政府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对院校的有效控制。

最后,政府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公营部门改革的一个重要影响,是通过定价政策提高各种服务收费来减少津贴及缩减津贴范围,总的趋势是政府减少津贴,用者自付。1991年初教育署署长便宣布开始大幅度增加院校学费。学费政策的转变,反映了公营部门改革的收费政策精神,表现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低成本与高效益的追求。另一方面,政府推行“配对补助金计划”,引导院校开拓财源。政府分别于2003年、2005年、2006年、2008年及2010年已经实施了五轮配对补助金计划,第六轮计划于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实施,正在进行之中。在计划指定的生效日期前付给各院校的新捐款,便有资格申请政府配对补助金。截至第五轮配对补助金计划,港府总计发放了将近49亿元的资金,为院校的教学、科研、学生活动及其他发展计划提供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