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课程范例6篇

文化素养课程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1

【关键词】德育;职业;素养;教育

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内涵重点在于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在于提升我国一线人才的职业精神和整体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就是职业素养教育。那么,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如何在职业文化素养教育方面发挥自身作用,成为德育工作者迫切回答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特色及强化重点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着眼于被教育者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根据市场和岗位需求,以取得上岗资格为目的的教育。中等职业德育课程与普通高中德育课相比,虽然内容层次相近,但因面临学生就业,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中等职业德育课程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个人品德的德育功能外,更应具有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职业文化素养教育的功能。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显性的职业技能固然重要,但隐性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更是重点和难点,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也是德育课程强化的重点。

劳动者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怎样才算合格?从国民和劳动者素质的视角去看,教育部职教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界定如下:“合格公民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劳动者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合格企业法人的意识与行为规范,环境生态意识与行为规范,多元文化理解与行为规范等就是以社会主义‘尊重劳动’、‘依靠科学技术’、‘诚信敬业’、‘主张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观念主导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他还说,“一线劳动者如果没有工业文化素养,缺乏职业自尊心,产品、服务质量就没有保障,假冒伪劣就无法禁绝;企业主、公务员文化素养低下,真正的工业化就不可能实现。”

纵观社会上出现的触目惊心的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说明当前职业教育的弱项是学生职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这正是德育课程应强化的重点。

二、中等职业德育课程给力职业文化素养教育的几个问题

中等职业德育课程如何发挥课程优势,培育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笔者认为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按照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改进教学内容。

1.统整德育内容,实现双元素结合。从德育课程的内容着手,挖掘教材的德育元素和职业性元素;同时,走访相关企业、深入实训基地,了解其生产流程、企业文化、业务范围、典型案例等,编辑整理成德育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总结行业、企业优秀文化,并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形成具有行业、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系部文化、专业文化等。建立校级德育资源库。将具有行业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德育资源,融入德育课堂,实现德育元素与企业文化元素的双元素结合。将企业文化追求潮流、创造先进、领导行业的理念融入德育课堂,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识结构,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基本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构筑桥梁。

2.对国家统编教材进行校本化、专业化处理。按照教育部的教材政策,德育课教材的开发属于国家行为,学校不得自编德育教材。但是,由于区域性差异、学校文化的差异、专业的差异、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差异等,需要教师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必须有效地进行校本化、专业化处理。更多地选取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案例,由学生观察、分析这些实例,更多、更早地感受或体验职业工作领域的实际问题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具有社会生产与生活需要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文化素质。

职业教育涉及的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职业教育的质量特色除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特色和行为规范特色。因此,德育课程强调专业特色,不能泛泛要求,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缺乏竞争力。

(二)德育课程要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普通学校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基本上是以应试和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环境里的“失败者”,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极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一些学生上网玩游戏、吸烟、酗酒等,忘却了生活的目标,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如果继续沿用他们缺乏兴趣的传统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育人的效果。

(三)德育课程要着力体现德育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纯的技能型人才不能适应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道德素养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不能只是作为一门课程来讲,而是要通过德育使学生在职业道德、文化素质、核心价值观形成方面受益,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和行业要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德育课不是教完了课、考完了试就能起到作用的,需要通过课堂把德育的内容、思想和要求,真正融入学生头脑之中,并转化为现实的行为。使学生既有技能同时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德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体现实践性。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德育教学模式应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创设体现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实践教学环境。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2

关键词:综合素养;高职;数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54-01

数学素养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高职院校,应以职业综合素养为取向,进行高职数学文化课程建设。本文从教育特点、课程模式、师资力量和教材选择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应加强高职数学文化课程建设。

一、高职数学文化课程应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1、高职数学文化课程应以数学文化内容为主

数学文化课程与数学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文化性。数学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在于讲述数学思想和逻辑思维,同时也涉及到数学名家等人文内容。例如,北京大学曾经开设选修课“数学的源与流”即属于数学文化课程。这种类型的数学文化课程也是普遍各大、专以及职业院校所采取的课程形态。向学生讲解学习数学的方法、数学思想、理性逻辑和数学文化的发展等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数学文化具有双重属性,即文化性和科学性,一旦学生深入了解,就会发现数学文化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魅力[1]。

2、数学文化内容应与高职学科内容相关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重点在于学习职业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内开设的数学文化课程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科进行调整。一般来讲,多数高职院校有软件开发、建筑工程、设计和会计等专业,这些专业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例如,在设置会计专业的数学文化课程内容时,应该考虑到会计学科的特性,以账目和经济问题等作为案例,讲解数学文化。采用学生熟悉并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数学文化,可以提高数学文化课程的有用性。

二、建立新型高职数学文化课程模式

建立新型高职数学文化课程的模式,可分为三个过程:首先,初级数学文化课程可以作为学院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第二,为设有数学必修课程的专业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第三,为未设有数学必修课程的专业开设数学文化课程。

1、初级数学文化课程可安排为选修课程

在初级阶段,数学文化课程可不必安排为必修课程,应安排为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可以以融入式和讲座式为主,融入式表明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充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讲座式是一种新型的授课方法,课堂更具有灵活性,不必照本宣科,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性更强[2]。在初期,将数学文化课程安排为选修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文化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无外界压力的条件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课程设置应遵守固定原则

无论是在初级阶段、中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的数学文化课,其课程设置都应该遵守广泛性、创新性和适应性。广泛性意味着课程设置应照顾好所有学生,满足全部学生学习数学文化知识的需要,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逻辑能力和文化素养。创新性意味着数学文化课程的内容设置和上课方式不落俗套,具有创新性。在内容设置方面,应设置生动有趣的数学案例以及文化知识。在上课形式方面,可成立讨论小组进行资料搜集和内容展示,充分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适应性意味着数学文化课程应与职业教育和就业方向相适应,不能脱离实际,只讲一些大而空洞的数学知识。

三、做好高职数学文化课程建设应提高师资水平

由于数学文化课程需要数学知识和文化知识,且教学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而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数学的历史以及数学和文化的联系,同时也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一个优秀的数学文化教育师资团队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加强教师的培训

高职院校应派遣教师到其他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高等院校进行学习,汲取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也可以组织本院校教师进行研讨和座谈,商讨教学方案。通过交流、学习和研讨,可有效提高数学文化教师的水平。

2、开展数学文化课题的研究

除了向外部院校学习以外,也可以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最好方法便是课题研究。高职院校负责人设置课题题目,要求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水平,也促进了数学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四、选择优质教科书作为数学文化教材

教材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之一。在高职数学文化教材的选择上,应根据“数学融合文化”为指导思想,注重课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从哲学、历史和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进行内容讲述[3]。教材中数学理论和公式等不能过于高深,应配合适量的事例和图片。教师授课过程中可不必做到面面俱到,而是挑选侧重点,做到有点有面。通常来讲,只依靠教材无法完成教学过程,教师应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经验进行发挥,使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文化的内容。

总结:在高职院校开办数学文化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掌握一定的数学文化知识,从而服务于专业领域。本文认为,高职数学文化课程应以数学文化内容为主,并辅助学科内容。在课程模式方面,初级阶段应将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并遵循广泛性、创新性和适应性原则进行设置。在教师和教材方面,应全面进行培训和筛选。

参考文献:

[1] 余惠霖.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文化课程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2,05(16):183-185.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3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与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同时通过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达到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因此“培育人文精神,涵养人文品格”是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但是高校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人文教育与培养过弱问题,所以一定要扭转这种局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尤其古代文学课程是关涉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课程之一,因而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着“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为切入点”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建设师资队伍、营造文化氛围在内的人文素质教育新构想。

?一、更新教学理念

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古代文学更新传统模式的重要内容是更新教学理念,既成观念应做开放性拓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既要熔文学专业的考据、词章、义理于一炉,又要集文思、史思、哲思、艺术、审美等方面于一体。在教学中,教师以人文的视角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由人文知识教育到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形成,需要教育、濡染与培养,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内化涵养过程,最终才能达到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与提升。所以教学理念作先导,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

二、完善课程体系

依据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无需另建一套课程体系,而是使新增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原有的课程相互照应,融于同一个大的课程体系中,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整体,使课程结构更合理、更科学。具体如下:一是在通识课程中增设最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程,如人文素质教育通论、现代社交礼仪、美学与美育、中国通史、古典名著导读与鉴赏、实用书法书写与欣赏、世界名曲欣赏等,并给予相应的学分。二是结合学科课程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如古代文学教师可以结合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在教学中对文学院以及全学院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三是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与其相对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在专业必修课中增设相应的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给予相应的学分,如开设哲学史、戏剧史、教育史等。

三、调整教学内容

这是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关键。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魂魄,中国古代文学披露的是华夏民族的精气神、炎黄子孙的奋斗史、华夏江山的正气歌,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财富。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要彰显人文素质的精华。既要固守文化传承,使古代文学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培养深厚的人文底蕴,还要强化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古代文人提出众多创新思想:“守旧无功”“质疑问难”“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不泥古”等。古代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精神上的根基和文化价值取向,古代文学把创新作为新型人文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更要关注情商教育,培养现代人文精神。提升思想境界,发展健康个性,塑造健全人格,使之成为学生面对社会压力、人生挫折的动力源泉。

四、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师者深厚的人文素质储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师者应具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审美、天文、地理等各领域为一炉,以敏锐深邃的时代感受,形成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体悟。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是教之内功、师之根本。师资队伍建设,要注意师资来源,应尽量从本校现有的授课教师中挑选,个别的可外聘;师资培训,可采取校内、校外两种方式。从事必修课和专业课讲授的教师可参加校外举办的高级培训班或培训中心的学习。一般的授课教师要参加校内普通培训班的学习,以了解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知识,提高全体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水平。

五、营造文化氛围

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空间。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

如请专家学者作系列人文讲座或学术报告,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以校报、校园网和广播站为载体,开设人文教育专栏,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建立人文社团,如新闻、文学、楹联、艺术等协会或社团;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包括开展古典名著读书报告会、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等活动。老师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美化心灵、娱乐身心,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塑造学生人文情怀的有效途径。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4

关键词: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人文素养;高级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武昌理工学院自2011年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以来,开始逐步实行以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课堂授课做到讲重点、讲难点,还课堂于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既对教师的备课、课堂提问、讲授、辅导答疑以及批改作业练习设置等环节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对学生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科学有效的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师和学生而言,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既对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教学质量的改善、学生素质的提升带来了机遇。

《高级英语》课程在我国各高校英语专业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武昌理工学院2012版的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级英语》被确定为该专业两门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文化知识融入课文讲解中,注重培养高年级学生的人文精神,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吃透课文中精深的语言及其深刻的寓意。这一教学理念符合教育部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即高级英语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同时,也符合新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即从2005年3月开始,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试题中取消了快速阅读,代之以人文知识的考察。这也体现了现阶段大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正由功用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变。

二、《高级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虽然教授高级英语的教师越来越重视教授人文知识,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方面有以下困惑:人文知识哪些部分可以有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把人文知识安排在什么时候讲解更合适?以什么的形式来呈现人文知识能达到绝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以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为基础的《高级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宜安排在教学导入环节,重点是学生在完成教师设置的思考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人文知识的精髓;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安排学生就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教师最后点评和总结,使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素质。笔者以总结《高级英语》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教学督导的指导意见,谈谈以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为基础的《高级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方法与技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背景知识导入法

《高级英语》这门课程在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阶段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编者在课文的选材上花费较大的功夫。以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2011年修订版)这套教材为例,不难看出有不少篇章选自英美知名作家的作品。当教师在讲授这类篇章时,可以采用背景知识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可从作家生平,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品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对名人名篇的关注导入新课。

如讨论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2011版)第一册第6课“Mark Twain: Mirror of America”时,教师布置自学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马克.吐温的生平以及影响。在课堂上随机安排学生进行展示,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其他同学展示马克吐温的背景信息,例如:

1 Early life

2 Writing career and success

3 Awards and other recognition

4 Controversy and criticism

5 Selected works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其他人的展示和教师讲解会全面了解马克吐温的生平、写作生涯以及文学影响。本文认为,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更容易理解文章所表现的主题。

(二)师生互动导入法

师生交流导入法是比较常见,通用的一种方法,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展现文章中重要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新课前开始前十分钟左右时间和同学进行自由交谈,或者顺着学生课前做的Oral Presentation 进行交谈,这样不知不觉地把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给学生。这种方法比较自然,而且有利于学生接受。 如教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1册第1课“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时,笔者首先与学生对文章的体裁进行了讨论,并对课文的背景知识设置了如下的自学任务:knowledge of American states and cities; information of hurricane;并让学生在自习并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绘出飓风行进路径。教师可以采用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历年真题中的相关的人文知识部分来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这样做既做到了检测的科学权威性,又体现了任务设置的针对性,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另外,第1册第3课“Blackmail”,第14课“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等课文亦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人文知识的导入。

(三)课堂讨论导入法

设置问题和情景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科学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悬念效果。例如讲授 “Every Use”和“Way to Rainy Mountains”时,教师可以提出“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frican American and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美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本课中出现的大部分与非裔美国人以及印第安人有关的文化知识被学生挖掘出来,并在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被消化吸收。笔者认为,文化信息不仅可以被记忆,也可以被吸收理解。通过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英美文化,成为更成功的跨文化学习者。

(四)学生表述导入法

学生表述导入法充分体现了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一方法的运用如下:在新课之前,教师把要讲授文章中的文化信息归纳出来,布置给学生查找,并要求课上向同学们做讲解。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例如:在讲授第1册第4课“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时,将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从课文中挑选出相应数量的文化知识,每组负责准备一个知识点。由于课时限制,课上选取3-6名同学讲授文化知识,其余制成讲义发到学生电子邮箱,供其参考和自学。

三、《高级英语》教学中运用文化导入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熟悉教材,把握教材中重点的文化知识

教师在选择文化知识点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选择那些干扰句意理解甚至篇章理解的知识点。例如很多学生不理解,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每顿饭勇于吃“鸡腿”的家庭主妇怎么就具备了牺牲精神?他们认为这里Virginia Woolf用到了Irony的修辞手法。其实,如果学生了解一定的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他们就知道鸡腿在西方并不像在中国一样受欢迎。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刚一开始就向学生大量灌输深层文化知识,否则文化教学就成了高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要适度,要考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级英语课中文化输入不能独立于语言教学之外,讲授的重点、份量和方法要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及教学目的要求相符合。

(二)注重文化导入方法的灵活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文化导入环节中,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沉淀教学的艺术魅力,使自己的课堂能引人入胜。因为《高级英语》中蕴含大量有深度的文化知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研究,精心准备,讲解时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把复杂的人文知识简单化,做到深入浅出。注意文化导入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文化导入,“导”无定法,切忌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文化导入方法。即使是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内容,文化导入也要因时因地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在进行文化导入时,应充分利用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络来丰富教学资源,增加文化导入的趣味性,使得该环节具有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注意课堂文化导入与课外自学文化知识相结合

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人们言行举动无不表现出其民族的文化特征。《高级英语》课堂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多途径、多方法、多侧面实施文化教学计划。教师应该以检测为手段,以学生内化为目的,鼓励学生课外大量阅读英语国家文学作品,积极参加文化专题讲座,观看英语影视作品等,使文化输入成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四、结束语

本文认为,文化导入是《高级英语》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人文知识的有效途径。科学有效的文化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精彩的人文知识导入能够为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思想、习得语言知识扫除障碍。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尝试有效的文化导入方法。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笔者相信科学的文化导入一定能帮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视野,增长人文知识,为学生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参考文献:

[1] 曹英华. 人文教育与高级英语课程教学[J]. 鸡西大学学报, 2010(10).

[2] 丰玉芳. 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英语专业《高级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外国语文, 2011(12).

[3] 李巧丽. “读者接受”理论与《高级英语》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1(2).

[4] 肖肃. 高级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探索[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5).

[5] 张向晖.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高级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 海外英语, 2011(8).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大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110-03

经济与教育的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理念的深刻变化。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肩负着培养“专才”的“专业教育”使命,更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文教育”使命。21世纪的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伟大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而且也需要文化的软实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其人文素养的提升。

一、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存在问题

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强的渗透力,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出了具体规定。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偏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最终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人文品格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浮躁,人生理想信念淡漠,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意识较强;二是道德修养较差,一些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准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三是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有些学生只关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了解,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识,缺乏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身的基本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潘光旦大力提倡人文教育,他认为:“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但无人文情怀而又自以为是的专家,这样的人是一个不健全的人,零碎的人,畸形的人,这样的人越多,合作就越困难,工作冲突也就越多,国家和谐康泰也就越不可能。”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有利于大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求实精神,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心等。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帮助他们增强非智力因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等。可见,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冲破狭隘功利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如果说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叶,那么人文素养就是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说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是船,那么人文素养就是舵,只有目标正确,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逐步具备健全美好的人格,使其自身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

(一)校园环境优势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这个大环境下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高校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受教育时间长、频率高。其次,高校教育具有内容上的优势。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多种类似课程的开设都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再次,高校教育具有形式上的优势。在大学期间,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是很重,有时间参加培养人文素养的各种实践活动。

(二)课程性质优势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政治性

政治教育是形成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种方针政策的教育,既是政治理论课程,又是政治教育课程。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目标重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和志向。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思想性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教育,科学思想方法教育,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价值观教育等,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了思想基础。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德育性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涉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德育属性。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之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教学内容,且理论本身所具备的理论体系和解释功能,无一不是实现德育的重要手段。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根据和教育部2005年的规定,高校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案包括四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然而,仔细审视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使命的实现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从微观层面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不科学,与现实情况存在脱节;教材内容陈旧与重复问题较严重。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多为空洞说教,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大学生不欢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原因。第三,讲授的理论问题对当今社会问题缺少说服力,无法解释现实问题,学生无法从中获得人文素养的养分和精华。

其次,从宏观层面看,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造成一定的冲击。第一,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高校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第二,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存在形式化和工具化。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讲,校方没有给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足够的重视,轻视教育的本质与属性。第三,授课教师与学生缺乏深层的交流。人文素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全身心投入,然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通常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首先,从课程目标来看,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注重的是其政治性、理论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课程能担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等任务,蕴含着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其作为必修课的优势,发挥其独特作用。

其次,从课程资源开发来看,要充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丰富性。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陈旧,内容设置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影响其灵魂,更难以与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潮流同步。所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具有时效性、教育性、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实现内容的生活化、多样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再次,从课程设计来看,要做到人文素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真正担负起提高大学生思想素养的重任,还要在授课的形式上下功夫。目前已有些高校通过组织系列讲座、艺术展等形式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最后,从课程实施方面,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设置上紧扣大学生的生活,不要出现纯粹的政治化倾向的口号。如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上,教师可以用案例教学法,将思想内容融于具体的案例之中,在学生对案例背后的社会问题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启发他们去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安排不同案例,促使每个个体都思考如何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问题。学生在理解案例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完成了对这些观点的内化,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油然而生。由此可见,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角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 顾晓静.“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J].江苏高教,2003(6).

[3] 徐东.“两课”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探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 范志华.人文素质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缺失与重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5] 于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改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6] 宋合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16).

[7] 侯丽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功能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

[8] 昂晴.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7(5).

[9] 王秋峰.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浅议[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4).

[10] 韩启生,卿中全.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与培育[J].高教探索,2008(5).

[11] 田燕飞.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J].中国西部科技,2008(4).

[12] 刘兴亚.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对策[J].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3).

[13] 尹朝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出国与就业,2010(9).

[14] 何峰兵.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教育发展研究,2011(5).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6

关键词 职教师资;素养;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9-0073-04

作者简介

董鹏中(1969- ),男,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创业就业处处长,教授(长春,130052);王建华(1957- ),男,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王伟、曲丽娜,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

教育部财政部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职教师资素养培养课程开发”(VTNE091),主持人:王建华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应重视职教师资素养的培养,在确定职教师资素养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在确立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第三课堂)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力争构建第一、二、三课堂互融互通的立体培养体系。

一、确定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目标

从组织管理角度看,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始于目标,也终于目标的实现[1]。因此,明确素养培养目标,是确保职教师资人才素养培养应有质量的前提。

(一)培养目标的确立依据

1.国家教育方针――出发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素养培养目标的出发点是德、智、体、美等方面。

2.调查研究活动――立足点

首先,依据《专业标准》构建素养培养标准“德”的目标,从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个人修养四个领域对“德”的目标作出明确规定。其次,依据现实调查构建素养培养“体”的目标。最后,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提出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的第三个目标――“文化素养与基础能力”目标。

3.工作领域分析――着眼点

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目标的确定也应基于中职教师的工作领域和社会角色的分析,因为一名职教教师扮演多重社会角色,面向社会、岗位以及自身都有不同的素养要素构成。所以,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观的指引下,基于文献研究和调研分析,结合中职教师的工作领域和社会角色的分析,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目标应包含:“信念与师德修养”、“身心素养”以及“文化素养与基础能力”三个结构要素[2]。

(二)制定德能并重的培养目标

依据上述分析,确立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具体表述为:

培养目标:在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基础上,培养具有品行素养、职业素养、身心素养和文化素养,能够在中等职业学校胜任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德能并重的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

培养规格:第一,具有坚定的职教信念和良好的师德修养:热爱职业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认同中职教师的专业性、独特性、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培养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精神,养成良好师德规范和行为。第二,具有健康身体素质和良好心理素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适应中职教师工作强度;具有自我觉察、情绪调控、自我激励的心理素养和压力管理能力。第三,具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关键能力: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文艺特长,掌握文字写作和语言表达技能;能够认知他人情绪,具备职场沟通和社会交流的能力,规划 、管理和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构建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目标,开发“信念与师德修养”“身体和心理素养”“文化素养与基础能力”三个培养方向的核心课程、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三种课堂形式开展素养培养。

(一)课程设置及安排

以“课程模块+活动平台”这种“双轨制”的方式,通过核心课程及选修课程设置,配以相应的文化和实践活动,进行职教师资素养培养。见图1。

“第一课堂”采用“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模块形式,以职业教育道德与法律、心理素养拓展训练、情商培养、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特长培养、职场市场就业与创业、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体育特长培养、表达与写作、关键能力培养等10门核心课程及3个相应的选修课程群组成。

“第二课堂”采用“拓展+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通过教务、宣传和学团部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开展,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类、师德修养类、科学技术类、创新创业类、文体艺术类、身心发展类、社团活动类、技能培训类8类活动平台进行素养熏陶。

“第三课堂”采用“企业实践+教育实习”的社会实践形式,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及其他实践等提升学生素养。

(二)课程实施方式

1.采用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导向教学、合作学习、培训游戏、拓展训练、情景教学、服务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网络教学技术、视频公开课程、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促进职教师资素养培养。

2.发挥“两课”教育在素养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两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两课”教学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融于整个学业指导中,贯穿于整个素养培养过程。

3.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素养培养

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有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教会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素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使专业教育与素养教育有机结合。

4.以第二、第三课堂为载体,强化素养培养

第二、第三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要结合学校实际,整合第二、第三课堂内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种、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的第二、第三课堂活动,在做中学、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职教师资素养。

(三)课程评价方式

在职教师资素养培养质量评价中,坚持社会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量化与非量化评价相结合,坚持全面、可操作的原则。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第三方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1.对学生评价

第一课堂采取课堂评价与考试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成绩记入学生档案;第二课堂采取《素养拓展手册》的形式,以客观记录的方式对学生参加文化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手册由学校统一颁发,由学生本人提出拟填内容,团支部及院系学团组织在审查属实后统一填写并认证。学校教务、学团部门在学生毕业时予以认证。

2.对指导教师考核

每学期对授课及指导教师进行一次全面性的评估,授课及指导教师评估考核等级为优秀、合格及不合格。经评估合格的、能胜任工作的教师,按实际情况发放相应课时酬金。经考核,若有未完成工作量者,不胜任者不再续聘。考核结果作为聘任、职称晋升、津贴发放、奖励等评定的依据。

3.育人效果跟踪评价

在每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到活动结束后,都要有一个信息反馈或表达的渠道,及时化解不断出现的问题;活动结束后,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形成档案式管理,其文字成果应汇编成册进行经验交流或供后续活动借鉴。对学生在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中的能力、素质、经验、水平等方面的提高以及对后续发展的影响,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评价,构建出育人跟踪评价体系。

三、建立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的管理机制

(一)建立校企校联盟的宏观指导机制

培养方案的开发强调“校-企-校”三方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由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单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教师资用人单位(职业院校)以及职校毕业生工作单位(企业行业)三方构成“校-企-校”职教教师教育联盟,通过责任和利益双重驱动各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突破以往职教师资由高校单一主体培养、封闭教育的格局,建立起教育与产业、学校与就业、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对接的多元主体协同、区域统筹协调、资源互补共享、系统开放灵活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新体制。在“校-企-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下,共建教师队伍、共建实习实践岗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设计、共同研制人才评价体系,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二)建立综合部门联合的协调管理机制

由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招生就业处等部门联合成立管理机构,对职教师资素养培养工作进行协调管理、督促检查与评价:组织人才培养方案审定与论证;组织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的审定与论证;对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教学资源配置等教学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实施管理;制定与实施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组织开展学情调查,教学督导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对取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建立院系负责的组织实施机制

教学系、部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具体实施,具体实施机构由院系教学主管领导、专业带头人、部分企业专家等人员组成,主要开展以下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指导、督促、检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解决三个课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负责三个课堂建设资源信息的整理、整合和资源库的建设;负责三个课堂建设专题网站中各项建设工作信息的及时报导;组织制定三个课堂管理制度以及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估。

(四)建立质量监控机制

利用教学评估和质量信息收集与反馈网络系统平台,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按照目标性、全员性、系统性和全程性原则,强化过程管理、动态管理和信息反馈,出台《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办法》《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文件。

为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实施,在学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自身特点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管理监控体系形成有效的补充。以教务处教学管理平台为主,进行教材、教学任务、课表等日常教学管理,同时,根据院系实际运行情况补充相关的管理制度,如《第二、第三课堂指导教师管理制度》《职教师资素养拓展手册实施办法》《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日常教学的正常运行。

四、完善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的保障体系

完善职教师资素养培养保障体系,需要在师资队伍、实训实习环境、图书馆、课程教材以及互联网学习平台等软硬件建设上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统筹推进。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素养培养目标和学生规模,进行相应的师资配备。按照“德能并重”的培养模式和“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思想,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是教学授课教师,又是活动指导教师;既要具备相应的社会知识,又要具备相应的社会技能;既要有新的职教教育理念,又要有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教学实施能力。

(二)实训实习环境建设

为实现素养培养目标,满足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需要,有效开展育人服务,应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生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共享型的,包括文化活动中心、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道德讲堂、体育活动中心、图书资料查阅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以及微格教学实训中心等在内的一系列的校内实训场地。

为推进“学校-企业-职业学校”有效合作,实现素养培养目标,应主要依托地方经济,在企业、中职学校、社区、文化馆所等,建立专业技能实习场所、教育技能实习场所以及社会技能实习场所等。在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实训岗位、共建教师队伍等基础上,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三)其他资源建设

主要包括图书资料、课程教材和网络课程的建设。通过课程开发,编写适应项目引导、学做一体课程教学需要的教材或讲义。网络课程主要用于辅助教师开展课程教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丰富课程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如学习指南、活页教材、多媒体课件、练习题、测试题、动画、图片、参考资料、课程教学录像和相关辅助教学视频等素材。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素养培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2]王伟,王建华,董鹏中,曲丽娜.职教师资基本素养标准开发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77-79.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esigning of Scheme for Literacy Cultivat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Dong Pengzhong, Wang Jianhua, Wang Wei, Qu Lina

Abstract Designing the scheme for literacy cultivat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is a systematized process. In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the scheme for literacy cultivating of vocational teachers, it is necessary to firstly establish the cultivating goal, then build a uniqu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ing way based on that, establish the three-level managing system of guiding at macro level, coordinating and managing as well as organizing and implementing, meanwhil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the intern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guarantee the literacy cultivat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