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意义范例6篇

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1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从师资构成、课程设置和校园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发挥国际文化交流这一大学基本职能的作用。文章并认为,确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地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文化交流在大学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借鉴世界现代文明的成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大学人才的培养方式,逐步走向国际化,是一条可以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并可获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好路子。这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原始创新性不足的瓶颈问题,阐述了大学的国际文化交流职能对增强高等教育的创新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一、从高等教育的职能看国际文化交流及其作用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针对21世纪的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指导原则和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强调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在论及“高等教育的功能”时报告指出,大学的第四项职能是国际合作。报告着眼未来的大目标,从全球范围内透视教育问题,视野广阔,见解独特而深刻。它强调了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学会共处是做人做事的基础,而学习的关键是掌握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应被看成是激发学习的过程,一种终生的整体体验。在一定的意义上,每个人都是终身学习者,这种终身学习不再只是完成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它同时也是人们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更新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面对21世纪的挑战,人们有必要对教育重新审视,改变对教育纯功利主义的期望。

大学的任务是探索、创新和传播高深知识,而知识具有普遍性。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文化学术交流成为时代的主题,知识的传播已跨越了国界。大学国际文化交流由于其在文化创新和融合、促进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方面的独特优势,已成为大学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项职能。世界许多大学的发展史已充分证明:一所大学的创新力和生命力由其与外界交往的机会与频率、学术文化吸收的强与弱、学术文化所依存的社会活力及活动范围等因素所决定。

据悉,目前已有1130多个国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相呼应,全力推进各自的教育改革。例如,美国大学的教育改革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领域为基本内容,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以理智能力为核心,形成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以促进个性自由发挥、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心灵世界的完善为课程设置的终极价值取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为顺应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美国许多大学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竞争中,许多创新型国家就是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其提高人才与科技优势的制胜源泉。他们把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推动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制订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就明确提出采用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的教学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标准”。他们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将学生出国学习、精通一门外语等均纳入教育计划,调动一切资源支持和鼓励公民与学者的国际交流。前不久,美国还通过立法,计划从2010年开始,每年派出大约100万学生参加海外学习项目。日本则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韩国则专门成立了“21世纪委员会”,将努力提高和增强学生“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和对各国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作为其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国家成功的人才战略充分说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均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的必要手段。

然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不容乐观。美国《新闻周刊》2006年首次将大学国际化作为评估指标之一,评出了全球100强大学,排在前10位的除了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大学以外,其余均为美国大学;进入100强的亚洲大学有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的9所大学,中国大陆无一大学入榜。另据2005年麦肯锡报告称:缺少训练良好的毕业生,将会妨碍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这份报告实际上是把国际文化交流及其所起到的作用联系起来,该研究报告根据对83名人力资源执行经理的采访后得出结论,中国每年培养出近160万各类工程师,但与印度25%的大学毕业生具备了去外国公司工作的技能相比,中国这个数字不到10%。报告认为:中国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和老师传授的方法,英语教学对口语能力也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中国学生在校时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的实用创新技能和团队精神。报告还预测,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不断扩大业务,他们将面临在中国难以招聘到高质量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现代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才的培养标准、教育发展改革的空间和资源、教育质量的评价与规则等均发生了变化。国际文化交流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全球化社会中教育发展水平、大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学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中担负着日益重要的职责。为此,高校应从长远发展出发,确立国际文化交流在学校国际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机制的建立和政策的制定中加大国际文化交流的内涵与力度。

二、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解决高等教育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1 高等教育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中国新教育的创新性不足与国际文化交流的不足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症结之一。中国的高等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与体制影响,缺乏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日显:

其一,教育思想和观念缺乏先进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专业化,素质教育滞后;强调单一规格的大一统教育,忽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

其二,课程设置还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课程体系仍然是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重单学科系统性教学,轻多学科综合性教学。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结构单一并常以现成结论为主,缺乏补 充前沿性的新知识。

其三,中国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科研创新训练不足,难以得到名师指点;教师往往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以及学生对经典的死记硬背,不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学习主要依靠教科书,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许多学生习惯于从书本上找现成答案,学术视野窄,科学思维与判断性思维能力较低,创新意识不强,团队协作能力不强。

其四,正如中科院路甬祥院长所指出的那样,中国高等教育的弱点之一是缺少更广泛深入的国际性教育交流与合作。一是多年来,虽然我国许多高校以国际教育合作推动学科的发展与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的发展还不平衡,渠道不广,层次不高,深度也不够。原因之一是观念陈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体不明,国际化意识不强,相当部分学校和学者缺乏了解国外教育、管理和文化的先进性的机会;其次是教师的整体外语水平不能适应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泛开展;三是我国大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使得在与国外高校的教育合作中较为被动。

2 构建具有国际化意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主要要素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教育国际化、大学功能一体化、教育信息化、学科交叉综合化的总趋势,尤其是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已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须。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促高等学校创新性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的教育体系、培养模式和国际化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我们认为,该项工程的有效实施应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师资构成。“办学之道,教师为本”。只有具备国际意识和世界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相关领域前沿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相应要求的人才。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教育水平所积淀出来的人文精神、教育理念、学术思想、科技水平对于我们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因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可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师资和管理队伍的学术、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

其次是课程设置。当前处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全球意识。学生应掌握一门外语并了解别国文化,除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法律、国际贸易、金融、管理、科技等方面的宽广知识,善于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并合作共事。也就是说,通过国际文化交流促使学生不仅学会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而且具有学科交叉的优势,广阔的国际知识和战略思考能力,能够聚焦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化,能理解和处理快速变化的周围世界。

三是校园环境建设。课程设置除提供国际化的系列课程外,还应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跨文化活动环境与平台。招收和派遣留学生,同样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同时注重校园学生构成的多样化和异质性,通过多元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和碰撞,激活思维和灵感,并形成创造因素。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了解不同社会和文化间的差异并体会到这些差异存在的价值,视野将大大开阔。

三、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增强高等教育的创新性

1 引智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构建新型的国际教育合作关系

引智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构建新型的国际教育合作关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考察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合作科研;二是通过强势学科的“强强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或联合培养,在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诸方面构建一整套的应对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是采用长短期结合或特聘、兼职、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聘用机制,把国(境)外高水平专家教授请进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等。尤其是争取与国境外高校或机构联合共建教学、科研中心或实验室,开展讲学、联合培养、科研、开发的“综合型”引智,推动教学、科技创新和产学研一体化;四是重视外语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课外籍教师聘请与各类资源的短期讲学或报告相结合,使各专业开设的外语课程或讲座逐步增加,为师生创造语言环境和开阔视野的机会;五是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不用出国就可以取到“经”。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引智可达到以引进吸收促创新、开拓教师国际视野的目的,使他们尽快掌握国际上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学术信息,了解处于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最新进展,开拓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同时可尽快提高外语应用水平,掌握双语教学技能。

2 赋予鲜明的国际化内涵,加强课程重组整合和文化素质教育

应在课程内容上加快改革,如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学科的课程体系,与国际上通行的学术规范接轨。此外,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仅靠专业教育是难以形成的,辅之以文化素质教育则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意识,为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得到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开设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以及课外学术活动,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课程,增设国际学习和研究以及跨文化研究的课程,使学生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注重介绍国外最新科技文化成果和动态,同时增设具有国际性特征的专业选修课。在教材的选用上,尽可能选用国际先进教材。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加大双语教学力度,并尽可能多地聘请外国专家和学者前来授课或短期讲学,尤其是充分利用海外政要、知名大学或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著名企业家等资源,邀请他们来访、交流和讲学,逐步建立起海外专家名师课堂,开阔学生视野,创造外语环境。教学计划中尽可能增设国际化的实践环节或合作教育,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境内外的国际交流经历。要大力开展外语教学的改革试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与技巧。

3 积极推进国际间的学生交流与培养

首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与国(境)外学习,增加国(境)外学习经历。如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机构的教育合作,在国外设立学习点,开展双边或多边和多层次的交换生项目,攻读学位、海外实习、技术培训、夏令营、暑期课程、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国际会议、联合培养、国际竞赛等。通过上述素质拓展、学习交流和学位教育等不同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而且也促进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更趋于“中西合璧”,为培养有国际背景的创造性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校园环境是学生国际化教育的重要 载体,一方面,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主办的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及其服务工作,参与学校外事活动及服务,到外企实习或培训,参与导师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加强在校中外学生的文化交流,促进国际语言环境的形成,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

4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目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加强智能发展、加强教学实践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三个趋势。

首先,要注意增设适应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国外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鼓励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容许有不同意见。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入门的引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辨别和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教学方法都很值得借鉴。我们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或出国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引进国(境)外长短期教师,加强学术交流,潜移默化地促进我方教师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鼓励教师设计一套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环节,用课外活动、专题及个案学习、专门设计的作业和实践环节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创新应用于学习和研究工作上。同时,借鉴和采用国外通行的合作教育方式,开设讨论课、开展各类课内外创新研究活动,使学生接受学科研究方法训练,在合作环境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开阔视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此外,要鼓励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推动课程教学的转型。

其次,提倡中外教授为学生开课,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的进展,激发学生了解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中外教授的进取精神、治学态度、创新意识和研究方法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这一方面,美国大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尽量安排最有名、最有经验的教授教本科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同时聘请优秀研究生作助教,带领学生分组讨论。又如,建立联合导师制度,学科背景不同的教授以群体教学的方式授课,或联合开设一门跨学科复合课程,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角和知识结构。有的学校还要求资深教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本科低年级学生开设专题讨论课或独立的研究课程,供学生选修,使学生得以结识优秀的老师,从教授们的研究成果中受益。

第三,多设一些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和开展的科学研究,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加强学校与跨国公司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与工业界相互联系的实践教育体系。创造条件让学生到这些公司实习,或共同推行对学生的培训或资格认证,传播最新的知识与技术,促进技能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与跨国公司、国(境)外大学或机构开展科技合作或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学生通过接触企业和参与科研,初步掌握科研方法,积累研究经验,激发勇气和提升创造力。同时加强企业家精神和技术领导才能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影响力(包括实力、智慧、诚信、责任感和独立精神等多个因素)的形成。通过合作,高校可积累与国内外产业界合作的经验,获得世界范围内产业技术前沿发展的信息,用以指导科研方向,带动学术研究和教学。

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2

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为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对外

文化交流活动。它是沟通各民族、国家人民心灵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提升国

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本国文化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化外交是时

展的产物。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文化外交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思维,都是一种历史

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1](p.465)回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多来文化外交战略发展、演进的历程,

对于进一步深化新世纪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和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战略地位:从依附性到本文由收集整理独立性的转变文化外交是一个国家总体外交的构

成部分,发挥着经济、政治外交难以取代的地位。因此,新中国建立之初,

中国政府就高度重视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注重加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文化

交流与合作。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明确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

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

都要学。毛泽东把其称之为“古今中外法”。他说:“我想把它叫做‘古今

中外法’”,“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

国,就是己方和彼方”[2](p.400)。在毛泽东看来,“近代文化,外国要

比我们要高,要承认这一点”[3](p.81)。因此,他提出了要向外国学习的

要求。周恩来总理在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中也明确指出:“我们的外交包含政治

、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而且往往是经济、文化打先锋,然后外交跟上来…

…外交的做法也要变,要打破旧的格调,各驻外使馆应重视贸易和文化工作

。”[4](p.255)这是因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相反,中国的

社会主义不是诞生于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而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实的中国社会主义与

经典的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落差”。用毛泽东的话说,国家不

仅贫穷落后,而且“还没有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而“没

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

就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5](p.399)。所以,中国要“迅速地恢复和发展

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

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6](p.1437),就必须积极发展同世界各

国的文化往来。这是中国摆脱“一穷二白”的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建设和

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便处于一个“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的冷战的世界环境中。一方面,奉行冷战思维的世界两霸美国和苏联为了

争夺世界主导权,处于激烈的“零和”博弈之中。他们或直接对抗,或通过

分别以自己为首领的“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集团形式对立。美苏的

对抗对世界的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由于20世纪60年代的中苏交恶

,迫使中国在国家安全威胁敌人的名单上添加上了除美国之外的苏联社会帝

国主义。与世界两大超级国家敌对的直接后果,就是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对“

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的认识,夸大了世界战争的威胁,促使新生的中国把

加强军事力量,捍卫新生政权的独立和国家领土完整作为国家安全的首要内

容和外交的主要任务。

因此,战争与革命时期的中国文化外交是紧紧围绕政治和军事外交而展开的

,军事外交处于龙头地位,牵引着国家总体外交的展开[7](p.129)。以致

于无论在外交观念、战略规划上,还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外交变成了单纯

的政治外交或安全外交。这一时期的文化外交被定位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对资本主义斗争的喉舌”,文化外交主要是出于政治和军事外交的战略

需要而进行的。也就是说,相对于巩固国家政权和维护国家安全而言,文化

外交处于次要的地位。文化外交不仅因政治和军事斗争的需要而逐渐失去了

文化的特性,也由于文化的外延与政治的边界的重合而导致了文化沦为政治

的附属品[8]。作为国家政治关系的延续,这一时期的中国的文化交流无时

无刻不是同中国的军事外交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外文化交流反映着军

事外交关系,是中外军事外交关系的晴雨表。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外交,或

是服务于联合苏联,打击“美帝”的需要,或是服务于中美合作,抗击“苏

修”的要求,没有独立地位可言。当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同盟

友好互助条约》,结成战略同盟联合抗衡美帝国主义时,两国的文化交流也

是最热络的时期。而当中苏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即军事外交关系紧张时,文化

关系也是受波折和影响最大的领域。中美文化关系亦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初

期,当美国出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考虑,以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的

思维方式看待中美两国的关系时,两国的文化交流也就不存在。而到了20世

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两国在面对苏联这一共同敌人巨大威胁的情况下,出

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战略考虑,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此后,进入了两

国文化外交从无到有的转折期,和走向交流机制正常化的健康期。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文化软实力作为国际政治

中除了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之外的“权力的另一面”而出现在

国际关系较量的舞台上。“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和凝聚力之中。”[9](p.558)针对这一变化,中国政府紧紧围绕“文化为什

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主题,在对世界文化发展和

自身文化经验审时度势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文化的力量,科学分析文化软实

力的实质,逐渐形成和树立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化外交战略和政策。

首先,科学定位文化外交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

府对对外关系中过于突出政治因素,忽视文化独立性的弊端进行了深刻反思

。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现在

“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

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10](p.213)

。鉴此,邓小平要求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一样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

标之一,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具体到对外关系上,就是明确提出

经济上实行开放的同时,文化上也要实行对外开放:“对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

文化,我们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

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11](p.43)根据邓小平这

一思想,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近代世界和中国的历史都表明,拒绝接受外

国的先进科学文化,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发展进步都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

只能停滞落后。……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

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12](p.1177)中共十五大报告

中又重申了这一思想:“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

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发展。”要“开展多种

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

”。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

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将扎实推进

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中国海外合法权益”的要求和任务。这表明,中

国对文化外交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深入的认识,文化外交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得

到了国家的积极认同,文化外交已经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的高度。

其次,文化外交机构的设立。为充分发挥人文交流的优势,增强文化外交“

四两拨千斤”的战略作用,确保文化外交的正常进行,中国政府还积极探索

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文化外交的新机制。2004年外交部成立了专门负责对外

文化交流事务工作的机构——公共外交处。2010年外交部新闻司又将“公共

外交处”升格为“公共外交办公室”。2010年8月,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

会正式成立。此外,为增进中外人民理解与合作发挥平台和桥梁作用,上海

、天津和广东等省市先后成立了公共外交协会。这些主管文化外交机构的设

置,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外交在国家外交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又为更

好地推动国家对外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总之,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文化外交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逐渐增强起来

,在对外交往中越来越重视文化外交,文化外交已逐步从原来依附于政治和

军事外交的地位中走出来而发展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在

国家总体外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外文化工作作为我国总体外

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对外关系中继政治、经济之后的第三个支柱。

”[13]

二、外交理念:从意识形态性到超意识形态性的转变意识形态是一种政治文

化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框架,具有“在可以商量的限度内

决定政治活动与政治信仰可能采取的形式”[14](p.19)。二战后,世界陷入                           

美苏冷战的泥淖中。美苏之间的冷战虽然形式上表现为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

霸权,但其实质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著名国际政治学家约翰·伯

顿描述说:“在世界主要分水岭的两边,都表现出某种传教士的狂热。两种

意识形态都为双方宣传的使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互相攻击信奉不同意识

形态双方的意图。苏联和美国都相信,理性、意识形态、道义、历史以及法

理规范都在自己一方。双方都是布道者,都同样受到理想主义的驱使。”

[15](p.242)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国以“有我无他”的二元对立理

念和立场看待彼此,都把推翻、消灭或埋葬对方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长期置身于

美苏意识形态对抗的国际政治生态中,因此,意识形态因素这只“无形的手

”也曾左右着新中国建国之初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对外关系上,毛

泽东不但将文化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绝对等同起来,而且还无限拔高意

识形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他看来,文化作为观念形态,总是属于

一定的阶级的,是为特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他说:“作为意识形态、作为社

会的上层建筑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同自然科学一道,是为社会主

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为革命的政治斗争服务的。不为经济基础服务,不

为当前的政治斗争服务,是不行的。”[16](p.440)“在现在世界上,一切

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

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17](p.865)因此,中国的对外交流本质上都反映着意识形态的要求,在处理

国际文化关系时,基本上都是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标尺和依据。换言之

,革命与战争年代的中国文化外交表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一方面,中

国把“以苏为师”,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学习作为中国对

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优先方向。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曾说

:“我们要进行伟大的五年计划建设,工作很艰苦,经验又不够,因此要学

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不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而且学习他们先

进的科学技术,一切我们用得着的,统统应该虚心地学习。……就是说,应

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8](p.87)在“

全面学习苏联”的号召下,中国不仅在经济、军事方面全面倒向苏联,而且

在文化方面也积极实施“一边倒”政策。在大力进行人文、教育交流的同时

,还把积极学习“俄语”作为学习苏联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在大批资本

主义制度的腐朽、没落,拒斥与“洪水猛兽”的资本主义的文化往来的同时

,还极力输出“中国革命”,声援和支持世界各地的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民

族解放运动。

战争与革命年代,由于中国文化外交长期存在着“以苏划线”和“以美划线

”等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处理方式导致了两大消极后果。一是加剧了与资本

主义国家的对立。中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向发达

国家学习,为此就要寻求共同利益,超越对立的方面。但由于中国的对外文

化政策过于注重意识形态因素,导致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的封闭,从而丧失了

学习资本主义,发展自己的时机。正像邓小平所说:“中国六十年代初期同

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

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这十多年,正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世界经济和科

技的进步,是按天来计算的。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这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国际上反对中国的势力,迫使我们

处于隔绝、孤立状态。六十年代我们有了同国际上加强交往合作的条件,但

是我们自己孤立自己。”[10](p.232)二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给中国

的社会主义造成严重影响。“以苏为师”虽然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发展,但这种无视国情,单向移植和生吞活剥苏联模式的弊端,给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造成的后果也是极为严重的。诚如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科学

家时所说的那样:“过去,我们很多方面学苏联,是吃了亏的。”[19]

(p.44)

历史充分证明,这种外交工作与意识形态挂钩的做法,不但授人以柄,固步

自封,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困境中而难以自拔,也不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发展的需要。中国只有“超越意识形态”的障碍,实行全方位的文化开

放战略,才能在充分吸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

立起社会主义的坚固大厦。其实,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认识到,用社会主

义还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来划分世界的时代已经过时了,因为“社会主义

阵营已经不再存在,两大阵营的概念不合乎今天的世纪,因为不但社会主义

阵营发生了变化,帝国主义阵营也发生了变化”[20](p.48)。所以,他根据

国际形势的变化,从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要求中                           

国不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必须以本国的国家利

益为最高准则,同时尊重和考虑他国利益:“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

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

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

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样,什么问题都可以妥善解

决。”[11](p.330)

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利益原

则的指导下,中国开始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桎梏,积极发展对外

文化关系。一是发展全方位的对外文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放弃

了过往只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片面做法,在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同世界一切国家、政党建立、发展文化关系:不

仅积极发展同相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文化关系,而且还勇于发展同不同意识形

态国家的文化关系;中国不但发展同广大第三世界的文化往来,而且还积极

开展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仅发展同国外执政党的文化交往,还创

造条件开展同非执政党的文化关系。当今中国的文化外交真正实现了全方位

、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二是积极同西方国家进行政治文化对话。中

国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分歧是政治文化理念问题。冷战后,西方国

家在借助多种管道向中国进行政治文化的输入和渗透的同时,还不断拿民主

、自由和人权等政治文化做幌子,施压中国,力图使中国向他们所希望的方

向演变。但在新形势下,中国并没有因为同这些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同而

与之相对抗,而是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

和主张,坚决反对它们肆意干涉中国内政的同时,调整和改善同美国、西欧

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与它们展开积极的政治文化对话。以人权问题为例

,针对人权问题已日渐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信念和共同认同符号的现实,中

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人权的交流、对话与合作,特别是同中国有重大分歧的

西方国家和组织开展政治对话。截至2012年,中国与欧盟进行了31次人权对

话。同美国举行了4届人权与司法研讨会。截至2011年,中国已参加了27项国

际人权公约。

三、交流形式:从单一性到多样性的转变文化外交是一个国家为达到一定战

略目标而采取的以文化软实力影响他国价值选择和国际行为趋向,并最终采

取有利于本国的态度、政策和行动的一种文化交流、沟通活动。因此,成功

的文化外交,不仅要有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而且还要有丰富多样的外交手

段作保证。多样性的文化外交手段,不但是实现文化互动,并产生国际影响

力和认同力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和魅力,决定“

以文化人”实现的程度的重要手段。在战争与革命年代,由于当时的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等敌视的政策,加

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文化战略,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的文化外交存在着

形式单一、交流范围有限等问题。一是以对外文化宣传为主。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因此1949年10月新中国刚成立,就把对

外文化宣传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首要工作来抓,不仅建立了大量的宣传机构

,而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但如此,这种对外文化宣传,突出

的特点是“以我为主”,以支持“世界革命”为主要目的。不仅对外宣传主

体比较单一,而且内容单调,形式机械、呆板,缺乏相互间的文化互动与融

通。二是文化交流对象有限。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主要是与

中国持有相同意识形态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与中

国拥有共同命运和民族解放任务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而非世界上所有的

国家。三是交流形式单一。发展并加强与国际多边组织的关系是中国对外文

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边文化交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二战后由

于联合国及其所属组织在一些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的重大决定上常常为

美苏两霸所把持、操弄,且常被两个超级大国用来作为对付中国和发展中国

家的工具。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国对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则多采取排斥、抵

制的态度。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不仅置身于联合国这一战后最重要

的国际组织之外,还长期游离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

总协定(gatt)等国际性组织之外。不仅经济政治上没有来往,文化上也“独

善其身”。因此1978年前的中国文化外交主要是以双边交流的形式展开的。

无论是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往来,还是对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文

化交往皆是如此。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鉴于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

国力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文化外交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扩大影

响力的“主战场”这一国际政治现实,中国政府以史为鉴,在广泛借鉴世界

发达国家文化外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建设“文化大国”的战略需要,                           

以孔子学院的世界建设为契机,开始积极主动地寻求与他国的大规模文化交

流,并在文化开放中不断丰富和充实文化外交的内涵,优化文化外交的方式

和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推介中国。中

国文化外交逐步实现了从过去以单一方式为主到多样化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外交主体多元化。长时间以来,由于外交被狭隘地理解为一种主权国

家的政府行为,加之认为“文化为外交服务”,“外事无小事”,因此中国

的文化外交长期以来完全是由政府担当,一手操办的。二战后,“国家已经

不是国际舞台上的唯一主体了”,“非政府国际组织、民间团体以及大众运

动等非国家主体日益发挥着一定的政治作用,使得国家以往发挥的绝对作用

大大减弱”[21](p.172)据此,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注重发挥政府文化外交主

导作用的同时,还积极动员和发挥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个人在对外文化交

流中的作用,努力打造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官民并举、相互配合的对外文化

工作新局面,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以中央为领导,“中央-省

-市”三级联动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

第二,不断拓展外交内涵和形式。文化外交是一个双向文化交流过程。改革

开放后,面对国际范围精神文化力量的相互激荡和影响,中国政府在坚持文

化“引进来”的同时,还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努力

把中国最先进的文化成果展示给世界。一是大力开展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是

文化的载体。自2004年11月,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

仪式始,截至2012年,已在10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9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所

中小学孔子课堂。2005年6月又在中国网(china.org.cn)开设了孔子学院

,以英文、法文、德文、阿拉伯文等6个文版的形式宣传中国。二是建立海外

中国文化基地。作为中国政府推广传播中国文化的基地,中国文化中心承担

着在驻在国“举办文化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教学培训”三大功能。

1988年7月和9月,新中国首批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分别在非洲的毛里求斯和贝

宁建成并对外开放。截至2011年9月,正式运营的海外文化中心已达9个。此

外,我国还与14个国家签署了互设文化中心政府间文件。三是进一步举办形

式多样、题材丰富的文化周、文化年活动。如,在1999年中法文化年的基础

上,中国政府又先后组织有关单位成功举办了英国“中国文化年”(2003-

2004)、俄国“中国文化节”(2003-2004)、爱尔兰“中国文化节”(2004)、

荷兰阿姆斯特丹“中国艺术节”(2005)、美国“中国文化节”(2005)活动。

从2006年开始,中国-俄罗斯“国家年”、“中印文化年”、德国汉堡“中

国文化节”、西班牙“中国文化节”、意大利罗马“中国文化节”等双边文

化活动也陆续上演。2004年推出了“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这些活动不但

丰富了彼此的文化交流内容,还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友谊,极大地促进了国

家间关系的良性发展。

第三,积极开展国际多边文化合作。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认识到自身的命

运与世界的整体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于是,不再以世界革命者的身份

对抗国际体系,而是以负责任的大国意识积极参与国际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一是积极参与联合国发起的多边文化合作活动。自1985年中国加入《世界遗

产公约》以来,中国积极参加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截至2009年,我国

成功申报了世界遗产3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7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

产4项,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22]。二是举办国际文化高层论

坛。2004年6月中国苏州举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发表了《世界遗

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2004年10月中国又参加了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第五

届亚欧首脑会议,在会上,中法两国共同提出了《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对话

宣言》。同年10月还在上海召开了“国际文化政策论坛”第七届部长年会。

2005年在广东佛山召开了亚洲文化部长论坛及第七届亚洲文化艺术节等。三

是举办大型国际文化体育活动。2008年在北京成功地举行了奥运会。2010年

又举办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同年在广州还举行

了亚洲运动会。这些活动向世界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形象,架起了中

外人民友谊和相互理解、沟通的桥梁,极大增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亲和力和

吸引力,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出了一个更好的国际文化环境。

第四,文化交流规模、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同145个国家签订

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1000多个文化组

织和机构有着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文化交流领域除了涉及文学、艺术、图

书、广播、科学、技术、教育、卫生、体育、博物馆、文化保护等方面外,

还涉及政治文化交流、军事文化交流。交流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都是前

所未有的。如2003年10月,中国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给法国带去了                           

200多个各类的交流项目。这对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中法全面战略

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语境下,中国政府对文化外交

战略的大幅度的调整,是中国外交哲学战略思维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它表

明中国政府的国际视野和外交能力已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和新境界,同时也

标志着中国政府已完成了由革命党角色向执政党角色的彻底转换。经过战略

调整后的中国文化外交,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和发展动力,同时还极大地提

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树立了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负责任大

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语境;高语境;低语境;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100- 01

一、高、低语境定义和分类假设

人类学家霍尔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从感知和交流方面研究文化之间异同的有效方式。根据交流中所传达的意义是来自交流的场合还是来自交流的语言,它将文化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霍尔这种分类所用的假设是:“文化的功能之一是在人和外在世界中间建立一个高度选择性的屏幕。文化通过该屏幕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决定了我们注意到的内容和忽视的内容。”因此,对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认清人们注意到了什么,而且能够帮我们认识到人们忽视了什么。霍尔使用下列方法定义高低语境:“高语境的交流或讯息是指大多数信息都已经体现出来了,只有极少的信息清楚地以编码的方式进行传达。低语境的交流正好相反,即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外在的语言方式进行传达。”

二、高语境文化的成因及其交际方式

在高语境文化中,如日本、中国、韩国,人们在经历信息网络资源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同质性。由于传统和历史因素,高语境文化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动不大。在这些文化中,一致的信息会获得对外在环境的一致反应。霍尔说:“高语境文化的结果是在日常生活的大多数正常交流中,他们并不需要也不期望详细深入的背景信息。”因此,意义没有必要一定包含在话语当中。在高语境文化当中,可以通过手势、空间的使用甚至沉默来提供信息。高语境文化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更加敏感,不通过语言也能传达他们的感情。正如安德森指出:“高语境文化更加依赖和熟悉非语言交流。”在高语境文化中,通过环境就可以获得许多信息,没有必要把所有事情说出来。譬如说,诸如“我爱你”等表示喜欢的话很少直接说出来,因为这一信息已经通过语境表示了出来。

三、低语境文化的成因及其交际方式

而在低语境文化中,如德国,瑞士和美国,人口具有较低的同质性,所以造成人际交往的区别。缺少共同的经历意味着“每次他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都需要详细的背景信息”。在低语境文化中,语言传达了大多数信息,语境和参与者方面只包含极少的信息。这一特点反映在多个方面。举例来说,亚洲人的交流方式常常比较隐晦、间接和含蓄,而西方人的交流方式常常比较直接和坦率,也就是说,所有事情都需要说明白,而且是越明白越好。

四、两种导向下的认识差异

哈瑞斯和摩兰是这样概括这两种导向的差异的:“除非全球领导人都能认识到这些微妙的差异,否则来自高低语境文化的交流者在交流时会产生误解。”这样看来对差异性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1)对可信度认识的不同

与这两个导向有关的一个交流方面是对可信度认识的不同。在高语境文化里,那些主要依靠语言交流来获得信息的人相对而言比较不可信。他们认为沉默传达的讯息常常胜过语言,那些需要谈话的人没有有用信息。正如一句印度尼西亚的谚语所说:“空罐子叫得最响。”

(2)对冲突认识的不同

在这一交流维度方面的差异甚至会改变人们感知冲突和对冲突做出反应的方式。丁・图米注意到,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在交流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地表现在人们对待冲突的方式上。举例来说,因为高语境文化比较含蓄,所以他们认为冲突会破坏交流。丁・图米说:“对于他们而言,应该慎重而巧妙地解决冲突。”

(3)对信息来源认识的不同

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交流者追求,信任并乐于使用客观的,不具个人喜好的信息来源,而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交流者更加偏爱个人的信息来源。在没有人力的帮忙新环境中,,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人会感觉新环境不友好并且冷漠无情。

(4)对非言语信息的认识不同

一般在交流中,低语境文化较少注意非言语动作或行为(如面部表情,语调等),场合,交流对象的身份所传达的信息,他们的反应会更加针对言语本身。高语境文化不费吹灰之力便能理解这些语境传达的含义。当他们遇见对此类信息不能正确回应的人,他们会认为这些人反应迟钝甚至粗暴无礼。

(5) 对套话的认识不同

高语境文化认为不使用套话的交流方式是不礼貌的,而低语境文化认为使用套话的交流方式为不真诚。

(6) 对交流中的责任人的认识不同

低语境文化认为说话人和作者应对整个交流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负责。说话人和作者应该阐释清楚,争取听话者能够完全明白自己的话。高语境文化期待听话人在理解信息的含义上多出些力,对整个交流多尽点责任,甚至说话者可以不具体用言词表达完整或准确,而靠听话人能注意到说话的语境来理解话语的含义。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禅宗,它的特点之一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时常是师傅说一句高声莫测的话,留给弟子们去参透其中的玄机,当然能参透者甚寡,能参透者即是佛祖的有缘人,日后的得道高僧了。

(7)对礼节的认识不同

低语境文化更希望能在交流中能剔除礼节性的规范,能够更家真诚自然地以心交流,传达彼此的感受。高语境文化通过严格按照礼数行事来表达尊重和欢迎之情,并能体现自己是个高素质的人。

(8)对宴会的认识不同

高语境文化赋予宴会的含义在于食物的质量和数量,主客间的地位,与席者间的关系和庆祝的场合。如果呈上的都是些珍馐佳肴,客人就知道自己受到特别的尊敬和重视。席间,人们也会互致一些表示尊敬的恭维话。这些在低语境文化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

(9) 对合同的认识不同

如果合同双方起了争执,低语境文化的交流者会诉诸合同的条款,试图解决分歧。高语境文化的交流者除了考虑合同的条款,很可能会考虑到双方的关系和情境因素。事实上情境因素对高语境文化比起合同更加重要。

(10) 对寻求帮助的途径认识不同

低语境文化在处理低语境代码时,向会计,律师,媒体寻求帮助;高语境文化在处理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向中间人,公证人和经纪人取得帮助。

五、 结语

高低语境文化交际导向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和理解。这种文化的差异时常造成交际障碍,因为它影响信息的获得,阻碍人们的交流。在实际交际当中,一方面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文化,认同别人的交际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忘记自己民族的文化特点。扬长避短,达成共识,促进交流是我们的宗旨。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4

一、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共通意义空间

人类通过象征性社会互动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社会互动的过程就是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就是彼此意义分享和交换的过程,也是相互达成共识的过程。然而在传播过程中要“达到意义交换,交换双方必须要有共通意义空间的存在。”①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互动传播得以成立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招来误解”②;二是“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③。由于受到语言、文字、地域等多样化条件限制,每个个体或者民族的意义空间不会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共通意义空间(如下图所示)的存在,使得个体或者每个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可能。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史。中国近百年历史也是中国寻求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史。在寻求民族解放和独立过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向自觉的转变。但是,作为民族实体,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几千年过程。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④经过几千年的“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各民族单位的共通意义空间不断拓展,逐步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首先,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离不开对汉字符号及其意义的理解、掌握和使用。中华民族家园“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北到广漠,东南是海,西南是山……形成一个地理单元。这个地区在古代居民的概念里是人类得以生息的、唯一的一块土地”⑤,就是这块土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的物理空间。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经济、政治等往来需要促使了先秦各民族之间文字符号借用和兼用现象出现。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从秦汉到明清各民族语言符号互学已经成为一种实际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汉语言间的影响已从词汇层面扩展到语音、语法层面”。⑥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语言符号相互借用是非常普遍的。“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并不具备精确的表音功能,这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⑦汉字符号以其独特优势被各民族所共同理解、掌握和使用。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需要,作为中国56个民族共同财富的汉字符号“就担负起承载中华文化的重任,几千年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尽管饱经沧桑,却能同舟共济,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不朽篇章”。⑧在共通意义空间建构方面,文字符号的统一是各民族得以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其次,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华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体一致的生活经验,进而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背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的统一体”⑨,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相伴而生,又与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存空间紧密相连。中华民族所依托的生存空间西部是帕米尔高原、西南是青藏高原、北面是广漠、东南是大海。这样的生存空间使得中华民族很难受到外部影响,在“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⑩内自成独立的地理单元。这个地理单元南北和东西跨度较大,造就了农业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和狩猎文化等多元区域性文化。中国各民族在相对独立而内部自成体系的生存空间里就可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共通意义空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是中国各民族生活经验分享的结果,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第三,统一的文字符号与共享的社会经验和交融的中华文化之间互为因果。文字符号不仅承载文化,更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在共同生活的家园里,有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文字符号,还使用其他民族文字符号。汉族主要使用汉字符号,有时也会使用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同时,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促进各民族之间互相借用彼此文字符号,从而促进了文字符号的统一。文字符号统一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是各民族生活交往交流交融所决定的,也是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所决定的,更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所决定的。

二、交往交流交融的途径:建构互动空间

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由于语言文字的使用、等因素,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存在高度集中现象。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人口的分布格局为“以天山为界,南疆以维吾尔族聚居为主,北疆以汉族聚居为主;哈萨克族主要聚居于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的边境县市”。􀃊􀁉􀁓根据杨振等学者对2000~2010年新疆人口分布调查,维吾尔族人口高度集中于南疆三地州的县域,哈萨克族人口高度集中在新疆北部。维吾尔族人口和哈萨克族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连片;汉族人口与回族人口则是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与北疆西部地区高度集中,汉族人口与回族人口集中程度低于维吾尔族人口和哈萨克族人口分布,呈现出不连续的分布状态,分散分布较为明显。􀃊􀁉􀁔新疆各民族这种集中现象导致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在物理空间上的隔离,进而导致文化空间隔离、心理空间隔离,不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这种空间隔离容易造成信息闭塞,从而被疆内外分子利用。疆内外利用活动和歪曲社会事件造成各民族之间的心理隔离、社会隔离和空间隔离。空间的隔离不利于共通意义空间的建构,不利于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因此,建构互动空间是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途径,也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2014年,提出通过“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为新疆各民族群众创造你来我往,我来你往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和共享的社会条件。生活在共同社区的各民族群众可以协同做事,相互学习,共同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实现共同分享新疆稳定团结的幸福生活和“一带一路”发展的成果。幼儿园、中小学及高校实施民汉合校、民汉合班、民汉合宿等形式,让各族青少年从小到大都一起玩、一起学、一起生活、一起成长。通过建构互动空间,实现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和相互认同。

三、交往交流交融的目的

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5

1.(2013・山东文综卷・22)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意大利对我国文化的吸收、借鉴,而不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与材料不符。文化交流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表述错误。故选C。

2.(2012・新课标卷・21)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澳门的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和融合的文化现象一方面可以说明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另一方面说明文化是相互借鉴和融合的具有包容性,①④入选。但这种文化现象不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中西的元素也没有主次之分,②③排除。

3.(2012・北京文综卷・26)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解析:本题以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出版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材料的做法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并不能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并没有西文饮食文化的传播;通过材料做法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D项本身错误,差异并不能因为一本书的出版而减少。

4.(2012・山东文综卷・23)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汉语热”与孔子学院遍布世界,让中国的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计,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故①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②项排除;汉语能走向世界,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③项正确;正是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传播了中华文化,故④项正确。

5.(2013・四川文综卷・13)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

解析:本题限定了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作答,是措施类问答题,应根据材料多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①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桥梁;②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中药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③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6.(2013・北京文综卷・38)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阶段的重大举措。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相关知识,淡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解析:本题以企业对外投资面临文化为背景,考查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面对文化差异,首先我们要尊重其文化,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其次要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考点精讲】

1.考点展示: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知识概览: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应试策略】

近三年对“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这一考点有14次在此处命题,属于高频考点。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涉及。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文化横向的积累这一主线,重点考查文化遗产的意义、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及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等;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现类、措施类和意义类选择题为主。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主要立足于信息的解读,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的考查以意义类为主,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考查以意义类、措施类为主。本考点的主线是文化的积累,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借助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特别是中非、中美、中俄、中法、中欧文化交流等,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措施。②结合2013年度重大文化交流事件,认识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③以“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为载体考查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及态度。④以“中国成为世界新兴媒体第一大国”为载体考查文化传播媒介发展的根本原因、发展阶段及新兴媒体对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

【创新演练】

1.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今年主题为“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保护文化遗产

①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③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决定意义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013年2月7日晚,由中国驻法国使馆文化处主办的“欢乐春节”系列新春民族音乐会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演出,受到了法国民众的极大欢迎。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3.近年随着中国崛起,学习汉语在美国持续升温,由美国国务院教育文化事务局发起了“关键语言项目”,美国国务院视汉语为“关键语言”。这表明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汉语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4.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庄园会晤”。两国领导人都认为网络安全是重要议题,双方同意,将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架构下,设立中美网络安全工作小组。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式,它

①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使信息的传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③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④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5.2013年3月底,新浪微博的总注册用户达到5.36亿,日活跃用户达到4980万,月活跃1.3亿,每日新增微博。这说明

A.文化决定着人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

B.现代传媒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C.旧的传媒方式正日渐被新的传媒代替

D.科技进步促进了优秀文化的发展

6.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在中国举行,来自土耳其的艺术家们在中国多个城市展现土耳其古代文明和现代作品。2012年在土耳其举办了“中国文化年”。中土两国政府互办“文化年”是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7.2013年6月,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新疆天山,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超过西班牙成为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关于申遗,如何申遗,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申遗”应该建立在功利或商业利润的追求上;有的人认为“申遗”应该建立在对文化、自然的保护上。

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8.2013年5月15日,《崛起的中国新兴媒体――中国新兴媒体发展报告(2012-2013)》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对外。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新兴媒体第一大国。报告说,中国新兴媒体的壮大和勃兴与国家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自1994年开通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移动通信、信息产业等与新兴媒体相关领域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新媒体发展最快的国家。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2013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42%,网民达到6亿指日可待。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新兴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指出文化传播媒介发展的根本原因及所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

(2)结合材料,说明新兴媒体对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 本题考查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①②正确表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不选;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非决定意义,④不科学。

2.B 考查文化的多样性。A项没有涉及,C项表述片面,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有问题。

3.C 美国国务院视汉语为“关键语言”体现了在世界上流传汉语的重要性,只有C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偏离了题干的主旨。

4.D ②④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互联网只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形式,①说法错误。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③不选。

5.B A中的“决定”一词夸大了文化的作用。C观点错误理解了新旧传媒的关系。D说法不符合题意。借助于网络,文化传播更加便捷,B正确。

6.D 文化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不能说是基本途径,故①说法错误。文化交流不等于文化融合和趋同,所以②说法也是错误的。应选③④。

7.我赞成第二种观点。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如果“申遗”建立在功利或商业利润的追求上,不仅不能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而且还会对自然文化遗产造成破坏,这样的“申遗”毫无价值可言。“申遗”应该建立在对文化、自然的保护上,有利于保护人类共同的财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于世界遗产我们要持正确态度,一要开发,二要保护。

文化交流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蒙汉翻译;文化交流;作用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1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2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翻译的文化意义,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虑。宏观可从文化层次上进行分析,而微观则是通过句子的构成来探究。在对语言的微观意义研究上,可从通过四种方式表现,即象形、映射、折射和暗示。我国对文字的运用手法极为丰富,人们在抒感、描写事物以及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写作的目的,通常会借助修辞手法加强表现效果,因此,在蒙汉翻译中,对语言修辞手法的解读将加强翻译的感染力,从而使译文更为生动。

3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O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

3.1文化的凝聚功能

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

3.2文化教化功能

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

4结语

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汉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乌恩巴雅尔.浅谈蒙汉翻译工作[J].青年文学家,2015(2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