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习范例6篇

职业教育学习

职业教育学习范文1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学习型社会技术与就业

近代职业和技术教育是伴随着产业革命和工业社会的兴起而逐步发展的,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提高,经历了以技能为主向以技术技能为主的转变;从为制造业服务向同时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服务的转变;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职业技术教育也必然要经历这种历史性的转变。

1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社会需求

(1)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当前,我们既面临着国内市场的需要,又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这种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我们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境外教育机构的进入,使我国的职业教育面临国际教育的竞争。

(2)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工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要求我们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但是,我国的技术进步是在有大量的低素质劳动者、教育问题非常严重的对比下来推动技术进步的,这就产生了一个“两难”问题:推动技术进步就会加剧低素质劳动者的失业,而要满足低素质劳动者的就业,就必然会影响技术进步的推动,所以,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探索出一条新路,既能为技术进步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又尽可能地适应中国的实际,为解决低素质劳动者的就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3)二元结构和城乡教育统筹。工业化过程中,要面临一个从二元结构转向发展城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乡教育资源统筹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包括城镇制造业的相当一部分就业人员向工业转移的问题,均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的调整。

(4)工业化与信息化。我国的工业化处在全球信息化,尤其是网络发展的背景下,因此我们需要新型工业化发展。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加快信息化发展,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产品,要求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为工业化服务的同时,为加快信息进程提供更多的教育。

2 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职业教育必然经历相应的转变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形态和教育形态的深刻变革,它是以知识革命、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兴起为前提的,将从以制度化教育为主要形态的工业社会,转变为以终身教育为主要形态的知识社会。这个转变是覆盖全社会和全部教育的,职业教育也必然会经历相应的转变。

2.1学习者

制度化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学习者主要是学习某种职业技能(技术)的谋职者,学习只是他谋生(职)的手段,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就实现了学习目的。而在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体系中,学习者面对的是职业、职业岗位以及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各种职业岗位的知识含量也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一方面对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会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要求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断变化的有预见的应变能力。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在对学习者的培养上提出几个问题。

(1)近期需要与长远发展的问题。我国的职业教育要针对岗位群的需要来培养人,但是这种针对性地培养人和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是不可兼顾的,我们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同时又能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里面有一个近期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学生应在现有的职业学校里更好地学习各门基础课,打好基础,具备再学习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再学习以后转换经验的能力。同时,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2)培养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关系。(3)技术技能与人文道德的关系

2.2学习机构

在制度化教育体系中,学校是惟一的学习机构,而在学习型社会中,各种社会机构都应该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即所谓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不是仅仅靠学校来支持的,各种社会机构都应该成为学习型机构。所以,需要探讨的是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环境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机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学校

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更新速度加快,学校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会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学校教育再也不能局限于传授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二是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且受经费、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不能与企业和工作场所的技术更新同步,所以实行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或者学校教育与工作场所的交替学习,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2)工作场所(企业)

在逐步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条件下,企业将成为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机构,其主要作用是:与学校联合进行职前教育,企业应该成为职前教育的合作伙伴;进行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未来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不断的继续教育。

(3)社会教育培训机构

(4)网络(虚拟学校)

依托互联网开展的网络教育,正在成为新的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它既可以作为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的技术补充,又可以独立承担某些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尤其是它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前景更是值得关注的。

利用网络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公共场所教育的一个补充,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当然职业教育如何利用网络这个问题还有待探讨。

职业教育学习范文2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99-01

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随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各行各业中的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好的道德修养可以使某一行业的发展插上理想的翅膀,否则它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教师更应该尊顺自己的道德职业范畴,在这里仅对体育教师在外堂上课时易出现的不必要的习惯作简要的论述。

1 体育教师的仪表形象

教育是培养、塑造人的过程,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表现,是培养、塑造的自然反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贯坚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就会获得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就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这说明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不同,是由于培养教育决定的。这就是巴甫洛夫指出的:“我们的教育教学,任何纪律,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着装习惯,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这方面要求是比较严格的,特别在体育外堂时的着装要求,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肢体活动的幅度,要有不同的着装要求,这是我们所从事的专业所决定的,体育教师的服装和工人的工作服性质是一样的。如果不按要求着装,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还会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体育外堂课是以肢体活动为主的活动课,师生间是互动的,并且有教师的示范性动作,因此,教师在着装上要有严格的要求,如不能按着装常规去做,将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其次,一些小的生活细节,或者不经意的习惯也会给自己的形象造成损害。“身正为范”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上给予,还要在形体上给予好的榜样。育人要从细微的小事做起,事事无小事,在学生面前做出好的榜样,树立自己的形象。

2 体育教师应有规范的语言

在基本功达标中,语言是一个硬件,讲普通话是教师必须做到的,体育教师也不例外。但在现时中有些不太和谐的习惯用语出现在教师身上,即口头禅、习惯用语等,有些习惯用语或口头禅是不文明的粗话,甚至带有一定的污辱性,当然这可能是课堂上的一些小问题造成的,比如,由于学生的反应,相互配合,或者部分学生的体能与所学项目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情况下不经意识思考所发生的,即使是这样也将对学生产生极坏的影响,在教学中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让学生产生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让部分学生对该科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厌学思想,导致社会、家长、学生对相关教师产生片面的认识。

3 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

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课堂中能够反映出该教师组织能力、基本功能力、传授知识的能力等,可以说教师的综合能力在此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在现时的工作中,也有极少数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上没有尽到自己全责,没有较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特别在偏远的农村中学显得更为突出,一种是有些教师采用了“放羊式”教学,给学生指定位置,只要不出了圈就行;另一种是“自由式”教学方式,上课时教师拿出一些体育器材,让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只作简要的介绍,其他时间由学生自行安排。以上两种教学方式,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3.1 安全隐患

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我认为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学生自身不良行为习惯,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经过周密准备的大型的国际赛事中都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更何况对没有安全隐患观念的中小学生。特别是投掷项目,如果不能给学生阐明安全要素,及练习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是极易出现安全事故的,会给学生带来精神和肢体上的伤害,同时也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 不能形成系统的体育概念

“放羊式”上课没有任何的理论知识可言,更不用说掌握什么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自由式”课堂也只有教师的三言两语,同样也行不成什么系统知识。如果从小就从这种授课方式下学习,将来又能出现何种的体育人才呢?“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就让他们有正确的认识,势必会对他们的将来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有能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尽心尽责,这些不良影响会解除的。

3.3 对学生的态度产生消极的影响

“身正为范”,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是学生传道解惑者,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好的教学态度可以给学生无穷的、向上的力量。如果教师的态度消极,抱着一切无所谓的态度,那么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论证过:“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体育教师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同样应该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锻炼身体,掌握一些运动项目的运动技巧技能,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协同其他老师协调好同学们的心态,做好学生学习中的引路人。体育教学也是全民健身的一部分,只要做的尽心尽责,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的,体育事业也会蓬勃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职业教育学习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学习动力;解决方法;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4-02

我在职业教育中从事一线教学与管理工作共有十五年了,一直关注学生学习动力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大不如以前了。通过对我所教过的几届毕业生调查、电话联系和网络聊天以及对现在所教的三个年级的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当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思想变化,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分析这些现象的内在原因。

一、扩招前职业教育学生的情况

1.生源情况。扩招前高职院校很少,主要是中专,九十年代中期的中专学生生源质量很好,在初中学习成绩基本上是名列前茅,学生进入中专时都非常自信,有优越感。

2.学习动力。有好的基础,进校后大家也延续了初中时的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时常看到学生向老师问问题的情景,另外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相对现在来说要小得多,所以学生主要的时间就用在学习中,学习动力比较强。

3.就业。由于还延续了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学生基本上很少考虑就业的问题,学生到企业里工作也非常努力,企业反映也非常好。

二、现在职业院校学生的情况

1.生源情况。很多中等职业院校在2000年前后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但进校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其高中时学习成绩在中等水平,其自信心和优越感较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差些。

2.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多同行现在就感觉到现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效果差,不努力。一般认为这些归咎于学生自身,有些以前被大家都认为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现在也有同感:即使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其效果也未见起色。从事了许多年职业教育的老师也很迷茫,大家试图探索出一条新思路。近几年示范高职的建设,就派出许多教师去德国、香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考察学习。笔者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学习,目的是把其成功经验与中国的职业教育相结合,创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解决其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近几年的示范高职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实训设备,建立了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为代表的几种教学模式,通过应用到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我认为还应该就以下几个方面多加考虑。

第一要解决需求问题。学生到校读书的目的不能够仅仅是拿证书,而是要获得一门技能,起码能够使用这种技能解决生活问题。很多学生毕业时证书一大摞,用人单位问他究竟会做什么,学生却茫然不知,所以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学生一门社会需求的实用的技能,而不是发证!第二要解决学生学习方向性的问题。学生进校就应该对其进行职业规划辅导,现在职业院校进行这项工作很少,他们在报考院校的专业时很多是茫然的,不知道这种职业培养的人将来会做什么,究竟适不合适合自己。有的学生干了一辈子都不喜欢的工作。第三是在上述两个问题解决后才能够谈到的学习动力的问题。学习动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素。大家知道“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利益的驱使有动力”,“成就感也会有动力”。在职业教育中如何才能够使学生学习有动力是职业教育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有压力才有动力”是我们老师最擅长的法宝,考试不及格是压力,考试前的熬夜背书是动力,中学升学压力就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职业院校这一招效果就不好,学生60分与99分效果差别不大,这门课程结束后很难再“温故而知新”了,中学课程的承前启后非常重要,必须“温故而知新”,这种动力显然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效果就不好,我们就必须考虑用其他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兴趣才有动力”,但学习的兴趣必须要持久才行,一旦兴趣失去学习动力就下降。我们如何让学生的兴趣持续下去是关键,学生进入学校之初兴趣较浓是因为大学的一切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学生起初的梦想和好奇使其开学初期学习兴趣较浓,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压力较中学时大大减少,这种动力也就渐渐减弱。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部分学生中学毕业后家长与专门的职业规划机构对该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到企业就业,企业然后就送学生到相应的职业院校进行职业培训。在职业院校培训一段时间后再在企业实践锻炼,交叉进行。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确定了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又有针对性的培训专门的技能,在企业里学习技能的同时又知道存在哪方面理论的缺陷,到学校里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论。在学校又可以接触到先进的技术,然后应用到企业的工作中。在这种交叉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动力被源源不断的激发与补充,因为有新的知识和技能要被学习,有明确的工作任务要完成,这样学习理论知识不会盲目,工作技能又不断加强,学生毕业时自然成为企业中的有用员工。

这里我们要清楚的知道“知识”与“技能”各自独立性和相互补充的关系,我国职业教育很多侧重“知识”的传授,很多验证性的实验当成了“技能”的培训,学生毕业到企业时被认为什么也不会,学生也认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幸好这方面的缺陷正在逐步完善。那么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就完全适应中国职业教育吗?我认为至少现阶段不能够照抄照搬,但其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精髓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必须是企业需要的,而不是学习企业认为过时的东西或者很久以后才能够应用的。学习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侧重在技能,因为我们是职业教育,所以必须是技能优先,知识方面的内容应为指导技能服务,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是有目标上的区别。

在教育方式上必须和企业紧密结合,在参与企业劳动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虽然我国职业经济现状,不能够把学生全部送到企业去,但是在高教司张司长的讲话中提到“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模式已经解决这种难题,高职院校建立了许多实践性教学基地。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许多和在企业完成一样的产品,目标明确,工艺水平提高,有成就感,理论知识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动力自然而然就有了,这些就是我们学习其成功职业教育的精髓。在学生技能鉴定中,考试就是考核学生完成产品的能力,应用知识指导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变革技能鉴定就是发证的模式,企业人员参与考核,对优秀人才给予就业优先推荐,在找到较好工作的驱使下,学生学习动力也会大大得到激发。通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性方面的阐述,我们就会思考谁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力性的问题。困扰职业教育多年的问题就是师资水平,既然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培养高技能,我们的老师是否胜任是关键,老师不行一切免谈!职业院校老师一部分是本科、硕士毕业,另一部分是从企业里来的有经验的师傅,前者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后者可能文化水平不够,两者共同缺陷是没有得到教师的专业培训,即使有知识有技能但不知道用何种方法传授给学生,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师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提高。只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才能够胜任,才能培养学生的技能和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动力性才能够源源不断的被激发。学生有了学习动力我们的职业教育才是成功的,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学习范文4

关键词: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引导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会计专业中的重要性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该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无私”等方面的素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作为培养初、中级财会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会计人员的使命。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会计专业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会计技术日趋成熟,会计人员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政策和方法上进行职业判断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会计造假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如果职业判断超过了“客观公正”这个职业道德底线,就会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形成会计欺诈,造成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提高选择行为和识别善恶的能力,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行业良好发展的根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决策,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秩序,会计人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行业才会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在学校期间就能得到培养,在毕业后能以高尚的道德、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从事会计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会计队伍的健康良好发展。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习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带有强制性的、最基本的部分。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守法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求。目前我国所有的会计规范都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制定、颁布和执行的,会计人员必须要熟悉并了解会计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手段处理会计事务,在会计法律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从事会计工作。中职会计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知法守法,培养学生学习和执行有关会计法律法规政策的自觉性。因此,中职会计专业学习中必须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职业道德教育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中职会计专业学习中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会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会计工作的艰巨性,引导学生热爱会计事业,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精神;其实,职业道德教育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中职会计专业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提倡先公后私,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一位,重贡献轻索取;再次,职业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原则性、坚韧性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中职会计专业学习中要让学生明白会计工作会触及许多方面的不同利益,会计人员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冲突,甚至会遭受挫折和打击,这时学生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坚持原则,积极的处理各种问题。因此,中职会计专业学习中必须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技能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是整个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职业技能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会计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会计学是一门内容及其丰富的经济管理科学,要做一名称职的会计工作者,必须要具备很强的会计职业技能,一个对会计一知半解的人,连简单的记账算账都做不了,再谈什么职业道德就是高屋建瓴了。因此,中职会计专业学习中必须将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技能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如何结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中职会计专业

结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一是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各种会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二是要激发学生的会计职业责任感,三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解决会计职业道德冲突问题的思维方式。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实现这几个目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譬如在讲到会计电算化岗位分工等操作时,可以提到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要求;在讲到基础会计内部控制要求时,可以提到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等职业道德要求;在会计实务核算训练中,业务处理、报表编制中都可提到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因为会计职业道德中,如“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等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可以结合社会实际设计一些道德困境的案例,课堂形式应多以讨论为主,通过讨论使学生提前了解在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道德难题,让学生结合社会实际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如何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而不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会计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工作时时处处涉及到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要做到合法合理的处理各项经济业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职业道德思维不仅得到了发展,职业道德能力也获得了提高。

(三)中职会计专业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会计文化氛围,熏陶和培养在校中职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能以会计人的面貌出现,体现会计人的特色。譬如邀请企事业单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或组织学生旁听对违背会计职业道德案件的法庭审判,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道德决策的历程及其产生的不同后果,坚定遵守职业道德的决心。或者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选择与当前社会热点、经济现象或事件相关的主题,促使学生广泛阅读,感触会计的时代脉搏,培养会计人的职业敏感度,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再者可以聘请会计行业名家作“会计与道德”等专题讲座,分析会计责任与道德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认识要在会计岗位上要认真履行会计责任,促进会计专业的学习。

(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需改革教学方式。会计职业道德理论一般比较枯燥、抽象,若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收效不大。如果在讲授时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案例资料,鼓励学生思考,这是提高会计专业学习的有效形式。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选择好案例。案例的选择要围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同时与学生已掌握的专业会计知识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案例讨论不仅能思考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怎样的决策,而且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有关会计知识,有效的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相关会计知识。其次是要对案例内容做好充分准备。教师不仅要熟悉案例,而且要尽力收集其他辅助教学材料,如各类专业性报刊上有关论文、观点等,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相关会计专业知识,促进会计专业的学习。

职业教育学习范文5

【摘 要】 中职阶段作为中职学生踏入职场的最后阶段,也是培养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中职体育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根据中职体育教学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 中职学生;体育教学;职业行为习惯;培养

中职阶段是培养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体育课程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竞技技能,而且还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这种特性决定体育教育对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教师要抓住关键期,调动多种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为学生今后的进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受益终身。

一、严格管理,培养遵守规则制度的职业行为习惯

部分中职学生组织纪律性比较差,作风自由散漫,迟到、旷课、随便讲话、玩手机等课堂违纪现象层出不穷,在游戏比赛的时候对自己的违背游戏比赛规则的行为满不在乎,却还想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来改变规则。会计专业作为我校的特色专业,它的专业性质决定了它的法制性和程序性,也决定了遵守规章制度是这个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在体育课堂上,制定规范的课堂管理制度是基础,全面落实、严格管理是手段,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制度的职业行为习惯才是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既要严格遵守课堂常规,又要严密课堂组织,抓住突发事件,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尽量让课堂管理不留死角。在严格执行课堂管理制度和游戏比赛规则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的学习,强化关心爱护学生的责任意识,用责任和爱心让每一位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的教育,在每节课每节课的坚持中逐步培养遵守规则制度的职业行为习惯。

二、因材施教,培养积极进取的职业行为习惯

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偏差。体育课中,部分学生如受身体肥胖、瘦弱、矮小、胆小等身体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往往会对体育运动产生心理障碍,失去信心。面对这样的情况,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因人而异 “定时、定量、定强度、定具体细节要求”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树立好的典型、及时积极的评价以及特殊学生区别对待等措施让这些学生逐渐树立运动的兴趣、进取的意识。比如身材瘦小的学生虽然力量素质比较差些,但身体灵活,在上技巧课时可以让他们出来做示范,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优势项目,增强运动的自信;再如身材肥胖的学生力量素质比较好,在上投掷课时可以出来做示范,让他们展示自身的优势;再如胆子比较小的学生在教学中可以降低一点练习的难度,让他们能够比较轻松的掌握技术动作后再逐渐提高难度,从而提高他们的练习的信心。同时,加强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教会他们相应的一些技术技巧,让每个人都有进取的能力。再把身体素质差不多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小组内强化竞争意识,让每个人都有进取的动力。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既要抓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又要加强学生技术技能和自身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具有进取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突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团结的职业行为习惯

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工作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的,而现在的部分学生自私自利,不愿意同他人合作分享,没有集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体育教学中绝大部分的体育项目也都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进行,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进行体育游戏等集体性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中,有意识促进学生合作,用体育游戏来引导学生在玩耍中树立集体意识和初步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好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团结的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利用篮球、足球或排球等集体项目的教学比赛,引导和训练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培养他们合作能力。同时,集体行为对学生个人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作用来对每一个成员进行帮助教育,利用良好的集体影响力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集体利益,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团结的职业行为习惯。

四、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职业行为习惯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他们很少经历过苦难磨练,甚至连家务活都很少做,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往往怕脏、怕累、不愿吃苦,意志薄弱,遇到点小挫折就想放弃。然而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付出劳动和艰辛。作为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必须养成吃苦耐劳的职业行为习惯。那么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一些“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运动项目内容,例如在旅游专业班级的课上,可以根据旅游专业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来多设计一些定向越野跑、障碍跑等运动项目,并教育学生对自己应做的事要坚持不懈,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提高学生对失败挫折的承受力,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优良作风和吃苦耐劳优良品质,为毕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工作、迎接挑战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

总之,作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我们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我们的专业素质和爱心,从一点一滴抓起,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长期的坚持,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桂英.职业学校体育课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06(3)

职业教育学习范文6

关键词:学习领域;课程开发;高职导游专业;旅行社业务

一、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并不乐观,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课程问题。职业院校课程没有摆脱传统学科课程“先理论再实践”的框架,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产生严重偏差,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学习领域课程理论

1、学习领域课程内涵

在职业教育中,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与学科知识领域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通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系统化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职业资格。

2、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

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应以职业典型的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与建构教学内容。典型工作任务(Professional tasks)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是根据“培训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来的,每一个学习领域都针对一个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首先,通过实践专家研讨会形式,划分职业发展阶段,并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的框架;其次,分析并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内容。典型工作任务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岗位任务的忠实再现,更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任务或技能训练任务。一般情况下,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后,学生可从事多个岗位的工作;第三,在每个学习领域课程下,设计具体实施教学的学习情境。在各学习情境下,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各种教学文件如学习页、评价表等,组织相应教学。

三、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理论应用——以高职导游专业《旅行社业务》课程为例

高职导游专业是以培养旅行社行业一线服务与管理人才为基本目标的,但作为高等教育院校,本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旅行社行业一线服务工作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在该行业长远的职业发展。《旅行社业务》是导游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基本理论,《旅行社业务》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以旅行社服务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分析导游职业发展为出发点,由实践专家研讨确定导游职业发展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进行学习领域课程的转化。在旅行社业务这门学习领域课程下,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设计一系列学习情境来实施课程教学。《旅行社业务》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如下。

1、实践专家研讨会。请实践专家(知名旅行社管理层代表、资深导游等)共同回忆并陈述自己的职业成长历程、划分职业发展阶段,找出各阶段有代表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任务。

2、分析并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由教师和实践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共同确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内容,包括 “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对工作的要求”等.以“旅游团队操作业务”工作为例,其工作任务分析如表1

针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如典型工作任务“旅游团队操作业务”转化为《旅行社团队业务》学习领域课程。其课程标准见表2 3、设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的学习载体,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的“教学化”处理的结果。它应当满足8条要求:(1)具有轮廓清晰的工作与学习任务,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2)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且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3)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4)课题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5)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6)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7)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法。根据以上要求,结合高职导游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旅行社团队业务》学习领域下设计三个综合学习情境:学生团队业务、大众团队业务、商务团队业务。结合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专业和教学经验等制定详细的课业计划。

四、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实践的思考

1、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需要政府支持。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职教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利益,更与行业、企业、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参与进来,为职业院校、知名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开发统一的课程标准,这也可以避免各院校进行重复工作。

2、实践专家研讨会的质量决定开发课程的质量。实践专家研讨会是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必须规范、严谨。首先,实践专家必须来源于企业,且具备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家。当然,考虑到不同行业的发展进程,不一定要拘泥工作年限, 但必须是本行业资深的工作者。其次,要保证实践专家研讨的质量,要提前对各实践专家进行职教课程开发理论的培训。最后,实践专家研讨要按照七个步骤严谨的进行,即“主持人介绍、专家简述个人职业历程、确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汇总、工作任务回报与归类、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意见反馈与总结”避免专家简单发言、讨论等流于形式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