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例6篇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1

关键词: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 基础产业

一、主导产业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一)主导产业的定义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是对应的,这种对应关系表现在产业结构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产业的扩张速度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并非是整齐划一的。一些关键性产业往往对经济增长起着直接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这些产业被称为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创新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二)主导产业的特点

第一,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是前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度较大的产业。第二,由于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会受特定的资源、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约束,因此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它会受所依赖的资源、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演替。第三,主导产业应具有序列演替性。由于主导产业应能够诱发相继的新一代主导产业,因此,特定阶段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被新一代的主导产业所替代。第四,主导产业应具有多层次性。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既要解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又要解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问题,因此,处在战略地位的主导产业应该是一个主导产业群,并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实现多重化的目标。

(三)主导产业的作用

首先,主导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具有稳定而广泛的资源、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作用,它的发展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其次,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迅速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加快经济的发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应著不同的产业结构,这无论是从一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纵向来看,还是从当今世界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所具有的产业结构的横向比较来看,都可以得到证实。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历史。因此,人们就有可能根据产业结构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能动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层次转换,从而加快经济发展。由于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代表着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或趋势,它在成长为支柱产业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概念的区别

除了主导产业的提法外,有人也把主导产业称为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我们从主导产业概念和特征的表述中,可以领悟到主导产业与这些产业概念的确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一)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1.支柱产业的含义

支柱产业,按照罗斯托的理论解释为: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的中心,规模大。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生产率高,附加价值大,使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支撑者。

2.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联系

由于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在表象上的确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首先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1)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同属于产业结构体系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的产业。支柱产业由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遭受到重大打击,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影啊。主导产业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对其它产业的关联和带动作用。

2)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往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要求产业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因此构成支柱产业的行业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主导产业的序列更替性也与之相似,主导产业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主导产业,一旦条件发生变化,旧的主导产业就会弱化、消失,逐渐被新的主导产业所代替。

3)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有些情况下会发生重合。例如。我国一些以煤炭开发作为支柱产业的老工业基地,会逐步形成一个人口集聚的经济区域。由于煤炭生产会产生一些煤炭加工和煤炭发电企业;还由于人口的集聚会逐步发展起餐饮、住宿及娱乐等服务性行业,煤炭生产作为主导产业的地位也就体现出来。

总之,两者确实存在相似之处。如果只进行表面分析,就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3.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尽管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两者还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体现在:

1)两者在产业结构体系中重要性的体现方式不同。主导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的扩散效应,也就是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使产业结构高度化。支柱产业则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作用,而对其它产业增长并无直接影啊,且一般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2)有些主导产业很可能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但并非所有的主导产业都会成长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高增长率特性只是提供了其成长为支柱产业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发展主导产业的目的主要是发挥它的关联带动作用并不必然要求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达到很高。

3)有些支柱产业由主导产业发展而来。但并非所有的支柱产业最初都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特征在于其的高比例性,而不在于其是否具有关联作用。例如有些由工业带动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本身不具有关联作用,但却可以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二)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区别

1.基础产业的含义

基础产业指的是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一般包括生产基本生产资料的基础工业部门或提供基础设施的产业部门。往往位于产业链的起点,具有较高的有机构成。比如石油煤炭工业或交通运输部门。

2.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联系

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

1)与支柱产业一样,基础产业与主导产业也都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基础产业为与产业价值链的起点,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效益。主导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的关联性。

2)基础产业与主导产业都属于先行行业。基础产业必须优先发展以避免阻碍其它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应优先发展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3)在一些特定情况之下,可以选择基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现状、资源票赋和比较优势等来进行。在一定的特定条件之下,某些基础产业可能符合主导产业的特征从而充当主导产业的角色。例

如,日本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都曾选择基础性的电力煤炭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和发展,并取得了战略性的成功。

3.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区别

虽然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由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对其内涵作出严格的区分

1)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基础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自身得不到合理发展时对其它产业的制约作用。但是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产业――不论前向后向关联产业还是旁侧关联产业,即使没有主导产业的带动,也会按照规律不断前进,主导产业只是起了加速器的作用。

2)基础产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基础产业的地位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基础产业的种类就是相对固定的。而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所差别。因此,主导产业的确定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也比较容易发生变动。除了支柱产业与基础产业的提法,也有一些研究中提出了重点产业的概念。“重点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耍重点发展的产业。它的概念比较模糊,缺乏科学性。它可以涵盖以上所有产业概念。”

(三)区分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概念的意义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2

[作者]申振东(1956―)男,山东谷阳人,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杨保建(1957―),男(白族),云南剑州人,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在经济转轨、经济发展模式变化的形势下,遵循经济发展理论,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发挥其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培育能源支柱产业,实现其资源优势最大化,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民族地区;能源资源;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3-0087-05

培育少数民族地区支柱产业是一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发达地区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发展条件的差异,使其培育支柱产业更加具有特殊性和紧迫性。因此,需要在科学分析基础之上,提出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具体实际的对策,这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为此,本文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对培育和发展能源支柱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培育少数民族地区能源支柱产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然资源禀赋富足,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少数民族地区占有资源贫乏地区所享受不到的许多有利条件。但由于缺乏有效开发,没有真正实现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历史和现实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天赋条件,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未加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只有通过开发获得的天赋资源并加以利用,自然资源才能转变为经济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现在的问题在于:对富集的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一次性能源资源的开发,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其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不仅是开发自然资源获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对国家整体能源布局和新型能源基地建设、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有积极贡献。

问题也在于:在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中,自然资源比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显得尤为突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如何开发利用,也就十分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研究。

问题还在于:如何把握时机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目前,能源制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主要瓶颈之一。这就给自然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能源资源,发展能源产业、逐步形成能源支柱产业,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具有丰富能源资源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能源资源,建立能源支柱产业是必然的选择。

问题最后在于:经济发展与产业调整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colin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指出:经济进步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体现了经济进步。因此,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能源支柱产业,以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实现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推动其工业化进程就日益显得至关重要。

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能源支柱产业的理论依据

支柱产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能够发挥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并且其产值、利税在当地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相当优势;立足于本地的优势条件,如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或独特的对外经济联系等条件发展起来的产业。一个地区一旦建立起支柱产业,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其经济起飞。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最直接的选择是发展资源型支柱产业。发挥能源资源的优势,建立能源支柱产业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其中不仅有资本投入、技术支持、市场规范、供求合理等问题,还需要从相关经济理论加以阐释。

发挥资源尤其是稀缺性资源的优势探寻具有各自特色的发展途径,符合后发优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认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明确并深入研究前进目标,从而确立起现代化理论思路;另一方面需要更加关注实现前进目标路径的特殊性,即实现前进目标的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体系,根据其中某些因素在后发优势中的突出地位,资源后发优势是在后发优势的一种类型。贵州省是我国南方重要能源资源富足省区,许多丰富的能源资源集蕴藏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以黔东南自治州和黔西南自治州为例,两洲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大;其它地市九个民族自治县也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开发前景可观;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定比例的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占贵州全省已发现煤炭资源量的绝大多数。 这些地区的能源资源不少尚处于原生状态,开发前景好,后发优势明显,能够形成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关联度大,虽然有区别,但是有的支柱产业往往又是主导产业。

在经济发展转型或实现赶超目标的过程中,整个经济结构都会发生巨大而快速的变化,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传统产业日益衰落,尤其是支柱产业的更替在这种产业结构巨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工业化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的主导产业往往是规模庞大的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前后联动效应。但是,自然资源富足地区例外,资源型产业成为它的支柱产业。由这一特殊性决定,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在选择其支柱产业时,应避免模仿发达地区的模式,选择有效的增长点,将能源产业培育发展为支柱产业。

建立资源型支柱产业符合资源禀赋理论。20世纪初,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瑞典)根据生产要素的丰欠程度来解释李嘉图所假定的贸易国比较优势存在差异的原因。他们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可产生不同效果的比较优势。在产业结构大调整、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条件下,要素禀赋仍然是其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因素,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发展优势产业,就很难使经济获得飞跃发展。依照该理论,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实施资源转换型开发战略,其基点是开发利用本区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贵州少数民族能源富足地区以其能源资源优势,实施资源转换型开发战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在国家能源大格局和经济大格局中将占据重要一席。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3

【关键词】湖北 支柱产业 发展对策

1 引言

汽车、钢铁、纺织、化工、建材是湖北传统支柱产业。湖北传统支柱产业相对于本省其他产业的支柱作用虽然明显,但与其他省市如辽宁、南京等的支柱产业比较,其支柱作用不强,而且支柱产业分散。湖北的支柱产业群仍然是以劳动密集、资本密集为主的传统结构,技术含量较高还比较弱。同时从产业结构整体上考察,湖北省支柱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均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近年来,湖北支柱产业的增长速度趋缓、支柱作用下降,所以需要应采取一些相应对策来发展湖北的支柱产业。

2 湖北发展支柱产业的政策原则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仍介于工业化初期与中期之间,农业还不稳定就开始了工业化、工业尚欠发达又迎来了知识经济,整个产业结构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因此,发展支柱产业在政策上应实行三个并举。

2.1重点产业振兴政策与衰退产业调整政策并举

发展支柱产业必须立足于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当国民经济进入买方市场时,产业政策的结构导向应转向产业振兴(支柱产业的振兴)与产业调整(衰退产业的压缩)并举,产业结构的优化导向应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深加工化”,也就是增长方式的集约化。湖北省问题的焦点在于提高所有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丰富产品的品种、款式,降低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业振兴与产业调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无疑需要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的振兴,以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必须压缩衰退产业,淘汰其过时产品与陈旧技术,不仅要把资源增量有效地注入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也要千方百计地把衰退产业的资源存量调度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只讲产业振兴,不讲产业调整,大量亏损企业将吞蚀盈利企业的效益,不仅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也必将大大削弱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投入能力;反之,只有产业调整没有产业振兴,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育,产业调整也很难进行下去。

2.2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与成熟产业竞争政策并举

钢铁、纺织等是成熟产业,应实施竞争性政策,通过市场竞争推动其适应市场需要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于处于成长期的湖北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产业则应给予重点保护和扶持,这是湖北产业提高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实施产业保护和扶持政策也是日美等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在日本,产业扶持政策是产业政策中比较成功和具有特色的一部分。产业扶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对产业结构进行主动调整,以实现经济赶超和最大国际比较利益。对这些支柱产业,日本政府采取许多保护和扶持措施,使这些产业在短时间内获得迅速发展,并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2.3产业供给推动政策与产业需求激励政策并举

在国民经济从整体上进入买方市场的时代之后,产业振兴政策只有供给政策就显然不够了。政策的重心必将由供给政策移向需求政策。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是供给的增长点,也是需求的增长点,今后新的需求增长点不再表现为现实的“瓶颈”、“短缺”,而表现为潜在的需求。形不成新的需求增长点,新的供给增长点也就立不起来。因此,产业政策不仅要考虑到如何增加有效供给问题,还需照顾到市场开拓和市场创造。没有需求的规模市场,也就没有供给的的规模经济。90年代以来的轿车工业和住宅产的发展证明,没有以市场发育为前提的产业发展,不仅不能使之成为支柱产业,还有拖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嫌。

3 湖北支柱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为成功实施“5线7区”(汽车、钢铁、纺织、化工、建材五条线,武汉东湖、襄樊、宜昌琥亭、荆州玉桥、黄石磁湖、鄂州葛店、孝感七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支柱产业方案,必须依据产业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在组织、财税、金融、法规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形成一个能推动支柱产业发展的支持机制。

3.1组织支持措施

(1)成立由省经贸委、计委、科委、体改委、财政厅等政府部门人员组成的省支柱产业办公室,其职能:统盘规划、制定政策、选项投资、协调管理。

(2)建立重点行业、重点地市产品结构调整责权利体系,强调上下一致、条块协同,统一目标和行动。

(3)建立政府、企业和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联合运行机制,为支柱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人才、科研支撑环境。

(4)广泛宣传支柱产业的必要性、紧迫性及长远性,使上下都认识到,支柱产业的转换与发展是湖北工业发挥优势、迎接挑战、实现新一轮腾飞的根本途径。

(5)组织联合研究,推动高新技术的渗透和发展:组织企业参与大型的国内或国际科研计划的研究开发工作。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在签订合同的基础上,就共同感兴趣的项目开展合作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允许各研究开发要素的双向或多向流动,并给予一定的资助。具体的资助方式是政府对参加同企业合作研究开发的单位给予补贴,或者对企业集团的项目拨给一定资金,或者政府立项出资,将项目委托给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研究开发。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研制溶为一体。组织企业界联合攻关,同时提高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3.2财税支持措施

财政支持主要是政府通过有关政策法令,向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提供资助或补贴,以鼓励其进行研究开发,推动产业迅速成长壮大。税收支持的措施主要是在制订有利于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的税收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实行税收减免和建立研究开发税收饶让等。具体措施包括:允许企业设立多种准备金和专款;实行加速折旧制度;对重要生产设备的进口免税;为出口型企业减轻租税负担;对某些重点产品采取免税措施;鼓励个人储蓄,实行较低的个人所得税。

3.3金融支持措施

(1)积极推动效益好的支柱产业企业上市交易,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以利其壮大发展。有条件的还可以海外证券市场上市。此外,还要大力发展资金拆借、产权交易及期货市场,使尽可能多的社会闲散资金聚集、流动起来。

(2)分别设立汽车、钢铁、纺织、高新技术的产业发展基金及产业银行。

对支柱产业的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计划金融支持的具体措施包括:提供低息贷款;发放专项规划贷款;发行发展债券。

3.4投资支持措施

(1)增量投资的政策倾斜。对于增量投资,在投入资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应把对支柱产业的扶持放在首位,增加其所占的比重,对重点企业、重点技改项目要予以特别优惠,优先照顾,如设立重大技改项目基金等。

(2)存量资产的优势转移。将这一部分国有资产(货币形态和实物形态)转移出来,向支柱产业倾斜。目前,湖北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这一部分亏损企业或卖或租、或用土地政策将资不抵债的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与日益兴旺的房地产开发购置土地需求结合起来,将所得收入用于支柱产业的投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重组,支柱产业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投资。

(3)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建立包括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在内的支柱产业发展基金或投资体系,基金来源:政府财政拨款、商业银行贷款、资本运营资金、外资、证券市场;基金使用:主导产品、先导产品和特色产品的发展投入。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其一是由私人集股组成的风险投资公司;其二是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合作风险投资公司;其三是政府直接资助的科技型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

3.5法规支持措施

为硬化支柱产业的政策环境,制定和实施有关支柱产业的规模发展、金融支持、出口扶持等的法规条例,以加强支柱产业发展及其结构优化的导向、控制与管理工作。

(1)设立支柱产业的行业标准,保证规模。为防止新一轮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应设立最低经济规模标准。对于支柱产业的重点产品,产量必须达到最低经济规模才准生产,否则应坚决否决。对于已经上马但未达到最低经济规模要求的企业,应规定其在一定期限内达到标准,达到则给优惠,否则在税收、贷款方面给予制裁,迫使其退出。对于标准措施的执行,一定要严,否则,又只能是一纸空文,产生不了实际效果。

(2)加强金融立法,制定《出口银行法》、《开发银行法》等一系列金融法规,为政府干预金融活动、发展支柱产业提供法律依据。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4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三支柱;五支柱;责任分担

[DOI]10.13939/ki.zgsc.2017.10.063

1 引 言

1994年10月,世界银行(WBG)在年度报告《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中第一次提出“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其中“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分别指:第一支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养老金计划,针对于全体就业人员;第二支柱是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金计划,针对于企业内部就业人员;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三支柱”模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倡导,该组织表示:[1]“一个更为分散化的退休收入模式是必要的,而且更广泛的退休收入来源也有助于降低收入损失的风险,同时,三支柱体系应该能够增加现在仍以现收现付制为主的国家中基金制养老金制度的比重;减少公共养老金制度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规模;分离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反贫困和收入替代功能。”在世行和经合组织的倡导下,“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美国、英国、俄国、日本等,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 国外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2.1 美国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美国的基本养老保障是由养老保险、遗嘱津贴和残疾保险组成的,简称OASDI方案,其采取的“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又可称为“三角凳”模式,由普遍养老金计划、私人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构成,各个养老金针对的人员不同,其养老保险金的责任分担也不一样,具体见表1。

第一,普遍养老金计划。该计划为政府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障,是提供给全社会的联邦退休金制度,该层次养老金全部来自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的工资税,采取现收现付制,目前已经覆盖了近全美97%的就业人员。

第二,私人养老金计划。该计划带有福利性质,其资金筹措由政府或雇主承担,最初该计划仅限于工业和商业企业的工薪劳动者,随后农业工人、小商贩和个体经营者也被容纳进来,1984年,未来制度的更规范管理,将公务员也纳入了该计划范围。

第三,个人退休金计划。该计划为个人自愿参与的补充养老金计划,个人自行管理个人的退休账户,其筹资分担完全自己承担,多缴多得。

2.2 英国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英国的养老保险模式基本和美国相同,但制度设计相比美国更为合理,其实行的“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分别为统一费率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各种与工薪收入相关联的养老金计划以及个人自愿养老储蓄。

第一支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该支柱由每个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退休人员得到的等额的基础年金组成和根据实际缴费年限和基数确定的按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指数化调整的数额两部分组成。

第二支柱:与工薪收入相关联的各种养老金计划。一是由国家发起缴纳的,为国家收入关联计划;二是由雇员的雇主单位发起的,为职业养老金计划。

第三支柱:个人自愿养老储蓄。该支柱是由社会商业机构或社团发起设立的个人养老金计划,主要针对非就业人员,但就业人员也可自愿选择参加,多数实行个人自愿储蓄的积累制方式。

2.3 日本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日本的养老保险主要实行不同层次筹措“年金”的共济方式,故责任分担主要是有国家、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相对没有参加工作的人其分担责任较小,其“三支柱”分别为“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制度”、“企业年金”。第一层为 “国民年金”,法律规定20岁以上60岁以下部分职业都有义务参加国民年金的缴纳;第二层为“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制度”,厚生年金由受雇于企业的正式雇员参加,公务员等参加共济年金,这部分的养老金由个人和国家共同承担;第三层为“企业年金”,它是为了进一步增加老年人的退休后的收入而建立的。

3 “三支柱”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存在问题

目前众多国家普遍采取的由国家、雇主、雇员共同承担养老保险金的“三支柱”模式,其养老金较为单一,易受经济发展景气、人口结构等因素影响,不能保障养老保险支出的可持续性。

3.1 “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养老保险金支出旨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然而:一方面,养老金支出的刚性特点,在老年人口相比就业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养老金总收入与养老金总支出不匹配,收支不平衡,易出现养老金筹集与养老金支出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该模式的养老金很大程度上有国家分担责任,在体制转轨阶段,上一代人的养老金支出很大程度上通过下一代的缴费来实现,易导致下一代个人账户实质上的空账运行,实际上造成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恶性循环。可见,“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3.2 “三支柱”B老保险模式增加年轻人的负担

“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在老龄化背景下极易增加年轻人养老保险金的分担压力。老年人比重增加导致养老保险金支出急剧增加,这样以政府支出责任为主的筹资方式在财政支出约束下,势必导致养老保险金筹资责任的转嫁,导致企业和在职人员的缴费比例提高,结果:一方面企业在缴费比例提高情况下,无力缴纳或拒缴职工养老保险金现象会增加;另一方面,个人缴费比例的增加也会增加在职员工的负担,在有些企业拒履行其责任分担义务情况下甚至影响年轻人就业,这样,年轻一代人的压力进一步加剧。而现实是,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人比例的增加而且他们的相对寿命进一步延长,这样会进一步增加养老保险金支出压力。所以,“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会使年轻人负担加重的状况进入恶性循环。

3.3 “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体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不够

“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多采取现收现付的筹集方式,这样制度上将收益者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并且其筹资分担方式决定了更多的收益者应该是在职人员,所以不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保障制度应具备的公平性。具体表现为:

一是当期老人变成了纯收益者。在现收现付制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更早地享受养老待遇选择提前退休,而新人不断参与分担义务和中人分担责任不断加重却还不能享受待遇,这样可能出现社会财富逆向高收入人群,即老人转移的情况,使得养老金筹集更加困难。

二是覆盖面的限制并不能解决社会真正的养老保险需求。现行“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由于普遍采取“个人需要交纳一定年限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后才能在退休后得到养老金”的政策,于是没有能力向个人账户交纳养老金的最底层人群就得不到保障,也就失去了其社会保障最根本的宗旨。

三是同样因为更多偏向于就业人员和其收入水平为依据的制度设计,不利于妇女群体的养老保障,因为一般情况下,妇女就业率相对低,另外,即使就业也因为养育子女等因素可能获得的薪水水平相对较低,虽然他们的筹资分担责任低但相应退休后的保障水平也低。

可见,“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的责任分担机制设计虽然覆盖了多数群体的养老保险,但并不能公平地保障社会各群体的老年生活水平。

4 国外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的启示

国外典型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养老保险多实行多层次的责任分担机制,在政府计划内的养老保险制度多采取政府、企业、个人共担的筹资模式,且这些计划多采用强制性原则,在这些强制性的养老保险金外,有些国家还采取自愿形式的“企业年金”或“商业年金”等计划作为补充,充分保障各阶层群体的养老问题。这些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提供了参考。

4.1 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

从各国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的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看,与各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环境相适应,故我国在各类养老保险制度的责任分担机制设计上,应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区域间、城乡间不平衡等因素,从筹资标准到待遇水平要使不同人群达到同样的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力图首先实现城镇不同居民之间的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一样,其次在考虑城乡间平等的问题。实际上,2014年开始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实就是使城镇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这两类同为城镇在职人员向同一水平看齐的努力。

4.2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分工要求越来越高、收入分配差异、老龄化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单一养老保险制度无法适应社会养老的要求,由此,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多采取了由各阶层共同承担的养老保险制度,这样,可以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制度设计发挥政府、企业、个人各方的积极性,同时以完全商业化的养老保险作为补充,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充分解决全社会的养老问题。实际上,我国也基本建立起了全覆盖城乡居民的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但完全商业化性质的养老保险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养老理念等因素影响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

4.3 充分发展国家公共保险制度外的年金制度

国外发达国家除了建立多层次的国家公共保险制度外还充分发展不同形式的年金制度作椴钩洌充分保障养老水平。其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国家公共保险与强制性职业年金相结合,国家要求企业每年缴纳一定费用与国家公共保险金形成在职工人的养老基金;二是国家公共保险与自愿职业年金相结合,雇员基本上自愿参与,但雇主必须保证为雇员提供政府作要求的“最低保险年金”与国家公共保险共同构成养老保险金;三是完全自愿型的针对非在职居民实施的年金,或采取待遇确定或采取完全积累的养老保险年金。在一些发达国家,年金制度已经得到普遍发展,并形成这些国家公共年金的重要补充,而在我国,除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保三种政府、企业、个人共担形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外,国家公共保险金参与的年金制度基本还没有建立,只有一些完全商业化保险作为补充,不利于养老保险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负担问题的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15(10):65-70.

[2]杨斌,王三秀.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5):90-94.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5

这是2009年中央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新表述。十几年间,“文化产业”这个概念从一个理论界的边缘话题,上升到中心话题,现实中的文化产业渐渐地从幕后走向了前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新的表述,不仅仅是简单的措辞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文化产业的新认识和新定位。

一、为何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一般而言,支柱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支柱产业应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诱导新产业崛起,并对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支柱性产业的特征,首先是产出规模大,即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较大比重,一般是产业增加值占GDP百分之五以上的,可以叫支柱性产业。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其次是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扩大就业;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节约能源和资源。

如果仅就产出规模而言,按照现行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数据来看,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文化产业在许多地区还不能成为支柱性产业。产出规模只是考察支柱性产业的指标之一,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重要的指标是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文化产业是文化经济化的直接产物,使得文化的作用除了满足人类的精神生活需求之外,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文化。文化与经济如此高度的融合,所催生的“文化经济”,将会像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等产业形态曾经创造的经济成就一样,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升。不仅如此,文化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可以大大提升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说,文化产业给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巨大活力,能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或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就产业发展前景而言,文化产业符合当今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转入现代经济增长,靠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回报是递增的,原因在于物质资本有损耗,而人力资本没有损耗。文化产业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也就是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就这一点而言,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二、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文化产业立法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从总体上看还不够完善。文化产业立法工作比较薄弱,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产业政策还需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体制。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基本走的是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要充分利用好这种模式的优势,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从法律层面上解决文化产业多头管理的行政监管现状。应制定文化产品内容的分类分级标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政府部门要采用统一的文化产业概念、内涵和外延,建立起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树立起国家文化产业统计标准的权威,给全国各省区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建立统一的参考标准。

准确定位政府角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履行政府的文化职能,必须进一步进行政府角色转变,从以“办文化”为主转变为以“管文化”为主,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适时出台一些优惠、扶持政策,如降低文化产业的准入门槛,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出台财税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设立投资基金。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对新兴文化业态的管理体制。政府应引导、扶持全社会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文化产品,集中力量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改变现在文化产业多头管理的行政监管现状,整合行政和执法资源,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提高管理能力。

文化科技创新

总书记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充分认识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避免处于文化守势,并将自己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推向全世界的重要前提。

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的文化产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我们应该让科技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升级的引擎,支撑文化创新的手段,孕育文化新兴业态的源泉,拓展文化影响范围的方式。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研究未来十年文化产品的趋势和特征,如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内容产业、新媒体产业等。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交叉与融合,提高文化附加值,打造面向世界的文化核心竞争力。要推进现代科技与文艺创作特别是演艺创作、生产相结合,提升演艺产品的表现力进而扩大其影响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并催生新的文化业态。

打破人力资源瓶颈

文化产业是智慧型产业,主要依托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价值增长,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的构成有着特殊的要求。它需要大批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总的来看,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稀缺,精英很少,结构不协调,且分布不均。业内人员文化知识层次偏低,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大,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宏观的产业理念。

现在,文化产业还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少数开设了文化产业专业的院校,也是将其挂靠在历史、新闻、传播等学科之下,不利于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是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当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位,要积极进行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工作。

加快“走出去”步伐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文化市场政策措施,文化贸易逆差逐年缩小,文化产业不断壮大。但与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相比较,文化产品的输出还是显得单薄。文化“走出去”对于我国的国际形象提升和民族文化传播极其重要,所以未来我国必须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创新“走出去”的办法和途径。

应当把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积极制定针对于国际市场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充分利用海外资源,确立演艺、出版、影视等重点文化行业、重点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区域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依托国际销售渠道和发行网络,直接投资并购或依托国际化专业化的平台等方式走出去。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6

一、充分认识培植支柱产业的重要性,增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是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就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期,没有支柱产业就没有经济的骨架和脊梁,没有支柱产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支柱产业就没有发展后劲。从国际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是支撑经济快速发展最有效的战略途径。例如,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第一大国,*年代以前汽车、建筑业、钢铁、能源等产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引领了美国经济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从*年代起信息产业则担当了美国经济增长驱动器的角色,经济增长中有27%归功于高科技通信和信息产业,其产值占GDP的75%以上,是美国“新经济”的主力军;德国通过培育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四大支柱产业,打下了跨入发达国家行列坚实的工业基础,目前这四大支柱产业已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日本战后每10年制定一次产业发展规划,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支柱产业,60年代的钢铁、70年代的石化、*年代的汽车、*年代的家用电气和信息产业,都在国际市场占据了相当份额,带动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从国内看,沿海发达地区通过培育一批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强、区域特色明显的支柱产业群,支撑起了这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脊梁。广东省自上世纪*年代以来,依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筑材料、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开始经济腾飞,迅速实现了由农业省向工业省转变,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浙江省纺织、服装、化纤、机械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的利润在全国名列前茅,形成了绍兴纺织、海宁皮革、乐清电器、永康五金、嵊州领带、诸暨袜子等产值超过10亿元的特色产业区块200多个,*年代以来又通过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加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培植了杭州的计算机软件和现代通信、宁波的新材料、台州的医药、诸暨的环保设备等一批高新技术支柱产业群;江苏省经济发展的过程则主要就是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四大支柱产业壮大的过程,这四大支柱产业已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大、市场覆盖面广的优势产品,涌现出了一批实力、规模较强的企业集团,目前四大支柱产业中,机械产业的产值居全国第1位,电子和石化产业均居第2位,汽车产业居第4位。

2.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最紧迫的任务

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工业,不仅呈现比重上升、活力增强、产业壮大的良好发展势头,而且已显现出从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的阶段性特征。但应该看到,*仍然是欠发达省份,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规模不大、产业实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差距还没有根本改变,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相对分散、产业竞争力不强、聚集度低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支柱产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技术上的先导性、产业上的关联性,以及后续裂变扩张能力,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徽与我们一样,也是中部欠发达省份,但是现在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后劲很强,就是因为培植了钢铁、汽车、水泥等支柱产业,涌现了马钢、奇瑞、江淮汽车、海螺水泥等一批实力雄厚、成长性好的优势骨干企业。因此,“十一五”时期要实现省委十一届八次全议提出的“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最紧迫的任务、最现实的选择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增加产业有效投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突破口在于进一步扩大开放

欠发达地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最大的潜力在于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和招商引资,不仅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最有力手段,而且是引进先进技术、引进产品和市场、引进人才和管理、引进机制和体制最有效的办法。*经济的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基础不牢,靠自身积累的过程太慢,靠自身积累的投入来培育新增长点的能力不强。因此,在“十一五”这一*崛起进程中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要迅速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必须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