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技术论文范例

国民技术论文

国民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国民间图案;艺术设计;艺术特征;研究分析

中国民间图案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且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是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其主要内容和具体表现来看,主要包括剪纸、蓝印花布、刺绣、泥玩具、风筝、石刻、陶瓷等在内的民间艺术形式。对民间图案的研究,需要结合现代设计的特点,对传统图案进行重构,在此基础行以现代设计思维对其中的优秀元素加以提炼,这一过程也能赋予传统图案更多的艺术价值。尤其是新的发展时期,现代艺术家受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观念的影响,更加关注本土文化和现代艺术发展的结合,挖掘传统的、民族的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艺术魅力,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对传统民间图案设计中审美特征的研究,能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1我国民间图案的表现形式研究

艺术来源于生活实际,我国民间图案的寓意所包涵的内容较多,是在反映我国各族人民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社会发展中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从本质上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表现形式的研究,可以从民间图案的外观外形和具体的色彩方面进行研究。从民间图案的外观和外表看,传统的民间图案多强调联想和想象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在创作中多会运用比喻、夸张的形式,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视图案的神韵,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外形上也有更多的象征性意义。同时,在民间图案的设计创作中,也体现出了文化传承的特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地区或者民间的风俗,已经形成了地带传承的文化,如我国民间有用虎符辟邪的说法,过年贴对联来祈求神灵保佑平平安安,我国民间图案很多独特的造型都是对抽象的概念加以具象化,包含丰富的内涵,这些外观设计都值得现代艺术家借鉴。另一方面,民间图案的色彩上分析,民间图案的色彩多使用原色,一般采用造型原本的色彩,在色彩方面比较鲜艳但是也不失协调,借助绚丽的色彩,反映视觉心理。如用大红大绿,代表吉利,这两种鲜艳的色彩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也能体现人们对吉利和安享生活的追求。而民间的剪纸色彩也比较固定,一般都是红色、黄色或绿色,通过直观的颜色让人产生联想,且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色彩,甚至和人们的情感因素联系在一起,让人产生联想。这些色彩的使用,体现出人们对朴实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艺术家的想象能力。

2民间图案的构成要素和特征分析

2.1题材分析

民间图案的题材内容比较丰富,在人们真实劳动生活场面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艺术造型和艺术语言,反应出人们的情感和生活以及对生命的追求,民间图案的不同纹样,不同形象和不同的构图设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历史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在同时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民间图案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信息,在民间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一些地区有绣荷包的习俗,荷包作为一种文化风俗读好,不同的荷包纹样和针法,表现出来的寓意也大不相同,如“并蒂莲”“鸳鸯戏水”的纹样,多是作为定情之物,不同的纹样,都体现出了设计者的不同思想。

2.2造型设计

主观设计和建造在内的物质形态,多是以自然和人为形态基础之上形成的,民间图案强调的是主观表现,更加重视的是本质的神韵,而不重外在的形态,一般会用几何形对自然万物加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这也是在对自然本质的理解上,对其更好的把握,这种造型手法和现代追求中所追求的是简单纯粹的,民间图案造型包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如借助自然界中的花虫鸟兽,代表一定的象征意义,一些常见的图案,通过文化传承,逐渐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还有一些图案,借助想象,以神灵鬼等为表现形式,体现对美好生活的祈求,这些造型以深刻的内涵,成为民间图案造型中具有美学价值的内容。

3我国民间图案的创作特点分析

民间图案的创作,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在创作中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民间图案创作特点的研究,能更好地吸收传统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更好的方法。在民间图案的创作中,其主要是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从而会对图案进行抽象的表达,也会存在一些不符合实际生活的情况,很多图案设计源于生活,一些图案设计也是对现实生活更高层的想象,通过对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些奇特的又富有独特寓意的图案,民间艺术家通过自身的想象联想,对原本自然界中的精妙图案进行再次的创作,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一些事物通过抽象或想象表现出来,这业摆脱了客观规则的束缚,另一层面也反映出艺术家精湛的艺术技巧,这些大胆的创作手法,也是当前艺术家需要思考的地方,当前艺术发展和设计中,很多艺术家在创作和设计中会受到事物原本造型的影响,部分设计也只是对远有造型的一小部分改造,但是整体设计中缺乏创意,很多造型失去了新鲜感,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可以借鉴传统民间图案艺术家的创造手法,敢于打破设计规律的束缚,创造新的艺术造型。

4民间图案创作对现代艺术创作和思维的启示

民间图案创作与现代艺术创作,前者是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后者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现代艺术创作活动,这两者都具有广泛的联系,将二者进行结合,对民间图案的创作手法和理念等进行研究,能为现代艺术创作和设计所用,从而诞生出更加具有艺术气息的作品,同时也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艺术创作的发展。

4.1拓宽现代艺术发展的思路

现代艺术设计的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设计的理念和思维创新,我国艺术发展中,近些年多元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也给艺术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好的发展,现代艺术设计者也能意识到传统的艺术发展和文化元素的重要性,重视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底蕴。民间图案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艺术形式,因为这些图案和作品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如一些标志、logo的设计,都可以借鉴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不断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内容。

4.2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创造性

民间图案的设计创作,天马行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将艺术与生活的有效结合的产物。当前社会处于一个创造时代,在艺术设计中要想作品能具有生命力,也需要推陈出新,不断思考和实践,敢于打破常规思维,设计师可以从民间图案的色彩、形态、外观和具体的内容上着手,分析其背后的内涵和思维特征,不断提升自我在创作中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与时俱进,找出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4.3借鉴民间图案的寓意

民间图案是寄托和抒发美好寓意的载体,体现的是人们美好生活的信念,我国文化也讲求厚重的寄寓之情,如牡丹代表富贵,红色代表喜庆等,现代艺术设计中,也可以重视寓意的应用,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结合,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将我国优秀的文化积淀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融入内涵和文化,这样也能体现出古典的美感,达到更好创作的效果。

4.4富于联系和想象

传统的民间图案中,想象和联想的成分较多,如龙凤龟麟等灵兽,这些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艺术化的处理手段表现出来的。在现代艺术创作中,也可以借鉴和吸收,不断创新思维,将创作的手法不断拓宽,想象可以是浪漫、美观的,将整体和局部结合,多种手法并用,让作品更加多姿多彩。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民间图案是传统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形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也能与多种形式结合,绽放出新的的色彩。现代艺术设计发展中,也可以去民间图案中找灵感,不断拓宽思路和素材,并借鉴和吸收其创作手法和灵感,同时对民间图案的研究,也能让民间图案招到新得发展途径,在不断的实践创作中,设计更优质的作品,推进我国现代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昱霏.中国民间图案艺术特征对平面设计的启示[J].大众文艺,2018(20):84-85.

[2]刘烨.浅析民间图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08):148.

[3]姬康飞,鲁成记.剖析中国民间图案特性在设计中的应用性[J].中外企业家,2013(16):249.

[4]李洋.中国民间吉祥图案的审美特征与现代艺术设计[J].电影评介,2008(16):77+88.

[5]田辉龙,吴宏敏,吴岚.中国民间图案的艺术设计特征[J].包装工程,2006(06):353-354.

国民技术论文范文2

(一)文献数量和趋势

通过检索数据分析,从1988年陈维民等在《军事经济研究》期刊发表文章《战争准备的国民经济动员计划》开始,截至2013年9月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共有556篇学术论文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明显低于其他领域研究成果。556篇学术刊物中包括期刊文章512篇,博士和硕士论文44篇。内部发行的《中国国防经济》2002—2012年11年间共发表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文章242篇,占所有公开发表文献数量的近一半,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根据发文数量可以大致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88—1993年)、起步期(1994—2000年)和迅速发展期(2001年以后)。国民经济动员起源于战争动员,我国学者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研究是在和平时期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将战争动员转变为国防动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故而,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此外,由于国民经济动员涵盖较多国防、军事、政治领域涉密信息和内容,许多实践指导性的应用性研究不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公开成果较少的原因之一。但总体上,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基本代表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研究进展。国民经济动员领域文章数量从2001年以后开始迅速增加,到2005年最高值82篇,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的趋势。硕士、博士论文能够体现一个领域全面系统的研究状况,国民经济动员领域44篇硕士、博士论文都在2003年以后,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7篇,博士学位论文为7篇,说明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逐步系统性和深度化。

(二)载文期刊统计分析

除硕士、博士论文外,1988—2013年间所统计到的754篇文献分布在115种学术期刊中,这些期刊涵盖经济、军事、法学、科技、流通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发现,文献分布期刊虽然面较广,但却高度集中于《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文章数量分别为242篇,186篇、96篇和58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77.2%,占据了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发文数量的一多半。由此可见,《中国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研究》《国防》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学术阵地。另外,《国防技术基础》《商业时代》《中国政府采购》《中国军转民》等期刊上发文数量也较多。除了国防、军事等领域的期刊外,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主要发表于国民经济动员具体结合和交叉领域的期刊中,如期刊《中国政府采购》中刊载了8篇关于军用物资采购方面的文章,《中国物流与采购》刊载有2篇后勤物资动员的文章,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模拟研究的文章则多发表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期刊。

(三)对论文作者研究单位统计分析

对国民经济动员文献作者单位分布的研究,可以掌握有关专业人才的聚集及所在机构的状况,从而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情况。1988—2013年公开发表的556篇文献作者来自于218家单位。这些研究单位可以分为军队系统、政府经济动员系统、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校、其他(企业等)4种类型,军队系统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为253篇,占总数的45%,其次为地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发表233篇。以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为主的政府部门发表67篇。具体到单位,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国民经济动员文章数量最多的是军事经济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均为85篇,占文献总数的15.3%。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数量分别为40篇和28篇,分别占文献总数的7.2%和5%。另外,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文章发表数量也较多,如表1所示。其中,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7家院校,博士学位论文最为集中,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同时,通过不同单位发表文章的时间和数量可以看出,从1989年5月原国家计委国防司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这一启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系统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开始,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逐渐由传统的军事院校和军工部门扩散到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主体逐渐多元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在非公开出版物《中国国防经济》发表的242篇国民经济动员文章中,来自军队系统的作者仍是主体,占作者总数的56%。与公开发表文章作者组成不同的是,《中国国防经济》中来自各级经济动员管理机构的作者比例较大,仅次于军队系统,占作者总数的35%,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仅占6%。

(四)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对文献关键词和研究内容的提炼,将798篇国民经济动员相关研究文献分为8大内容,分别是:国民经济动员问题与对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与仿真模拟、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特征和趋势、其他分散内容。针对国民经济动员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是国民经济动员业务部门工作者的理论总结和提升,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起点,文献数量最多,为157篇,占19.7%。国民经济动员模式与体制机制研究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持续发展的核心,文献数量次之,为136篇,占文献总数的17%。针对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革命、军事变革等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指导国民经济动员的健康持续发展,该类文献数量为118篇,占文献总数的14.8%。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首要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研究者所重视,文献数量116篇,占文献总数的14.5%。另外,军民融合视角的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与特征研究、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研究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重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总体上,目前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还较为单一,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中绝大多数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章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占文献总数的68%,这些论文多从不同层面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现状、问题,并针对解决对策、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类描述性研究文章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另外,经验总结法、模拟法、个案研究和文献研究法也为一些国民经济动员研究者所运用,其中模拟法类研究论文主要源自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

二、重要领域研究概述

以上研究内容划分的八大研究内容涵盖了798篇文献所涉及的国民经济动员研究领域,本部分选取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动员能力与潜力、动员模式以及新形势下对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的研究4个重要领域进行概述,以便更清晰地把握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主要脉络。

(一)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

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认识和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它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实践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发展和成熟。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1998)回顾了我国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前瞻性地提出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需着重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市场经济接轨、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动员融入国民经济整体布局规划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朱庆林(2000)指出,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创新热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内容涵盖了动员的范畴、地位、功能、模式和快速动员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其特征表现为全面性、本土性、阶段性和探索性。陈德第(2003)从16个方面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澄清了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并提出了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研究框架。孔昭君(2005)借鉴决策理论学派和管理理论学派的观点研究了国民经济动员学的研究纲领构建,建议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评价和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两方面入手,形成国民经济动员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完善国民经济动员学科体系。焦智立等(2008)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苗野(2008)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认为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新型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培养体系和模式。王欢欢(2009)通过对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法律概念比较分析,指出“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之间有交集也有区别,并不是包含或相离的关系,并表明在现实立法中,应将国防动员与国民经济动员分别立法,以满足现实所需。

(二)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与潜力

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是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目标,也是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的核心内容。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国家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国家形象等软实力表现方式在不同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经济动员的质量与效率,应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国家形象的战略设计等方面提升和积累软实力,以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邵丹(2005)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内涵、构成、影响因素及其重要地位,并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优化理论的数学模型,对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赵新海等(2007)研究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从财力动员的体制、财力动员信息建设、财力动员的规模、财力动员的结构、财力动员的时效评价5方面构建了国民经济财力动员评价指标体系。禹红霞、甘瑶(2008)在分析军工企业在战备状态、紧急状态和其他各类国民经济动员中作用的基础上,着重从信息技术、军民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军工企业应急动员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和保障措施。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是指蕴藏在国民经济中为国家安全服务的人、财、物资源,是各部门、各单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实力和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有着密切关系,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蕴含在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经济实力水平决定经济动员潜力水平。崔博(2005)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类建设,弥补了原国家潜力指标体系的不足,完善了整个潜力指标体系。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供给视角、产业链视角、战争财力动员对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潜力进行了研究。

(三)国民经济动员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新国民经济动员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其中,宁波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发挥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组织协调作用,利用独特的区域经济优势系统整合动员资源,创立了有效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保障能力的“宁波模式”,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随着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传统的经典动员模式逐渐表现出局限性,促使了敏捷动员模式的产生。与传统动员模式相比,敏捷动员模式具有动员需求的敏感性、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物资保障的快速性、动员结果的可靠性、动员成本的经济性等优势。国民经济动员“寓于式”发展模式则是多种安全威胁下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最佳模式,是指着眼保存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急时应急”能力和“平时服务”能力,将“急时应急”和“平时服务”能力寓于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之中。另外一些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国民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研究,如国民经济动员联盟组织模式、财政金融动员模式、行业协会和经济动员机构的“授权-合作”模式。

(四)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研究

围绕市场经济、军民融合、信息化战争、网络经济等背景条件,我国学者对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的功能定位、发展趋势、对策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顺利开展。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国防理念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不断拓展自身功能。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如何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相衔接是拓展“急时应急”功能的关键,从规划计划、预案编制与演练、物资储备、法规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实现应战应急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国家应战应急体系一体化建设。构建以需求为牵引的军地“融通式”物资应急采购模式能够有效地将国家经济力量转化为军队后勤保障力,同时也是军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库桂生(1994)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的新问题,并从动员准备、法律法规、预案和国防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网络经济时代的信息化战争对国民经济动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国民经济动员的动员形式和内容产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同时也给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从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组织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把网络经济时代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做得更好。李连宏(2004)根据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现状,提出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动员的发展策略,强调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加强武器装备信息化,形成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工业。张国权等(2007)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的七大新理念:一体化、精确化、快速化、法制化、数字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理念,对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同时,许多研究者针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具体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推动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结束语

国民技术论文范文3

我国现有科技期刊4800余种,其中仅360种左右来自民族地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占比不到8%;期刊的学科分布比较全面,涵盖理、工、农、林、牧、医、地质、天文等领域;学术类、技术类、综合类、科普类期刊各有侧重;办刊主体中,高校学报占多数,其次为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少数科技期刊为企业创办。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也逐渐普及了电子版等版本。

(一)2014年CSTPCD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部分地区分布

根据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数排名前三的地区是北京、江苏和广东,分别是66999篇、46555篇和31481篇。民族地区科技论文数以5个自治区为例,排名最高的是广西为9296篇,最低的是西藏230篇,5个自治区科技论文总数为23931篇,比全国排名第三的广东省还少7550篇。我国民族地区的科技期刊整体上排名较靠后,无论是论文数还是比例均较低。

(二)2013—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CSTPCD)

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2013—2014年基金论文数比最高的是北京、江苏、广东,5个自治区排名较靠后,单纯从基金论文比上看,差异不大,但从基金论文篇数看,差距极大。排名第一的北京基金论文篇数为40688篇,排名最后的西藏仅168篇。5个自治区合计16289篇,比排名第三的广东少2622篇。

(三)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基金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数变化情况(SCI)

2014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国际论文方面(SCI),排名前三位是北京、江苏、上海,5个自治区排名最高的是广西1400篇,总体来说,均排名靠后。

(四)部分民族地区高校科技期刊被引指标等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17个高校自科版科技期刊为样本,统计了扩展总被引频次和扩展影响因子等被引指标。研究表明,17种高校科技期刊扩展库总被引频次平均为805,低于全国平均1419,扩展平均影响因子0.372,低于全国平均0.573。基金论文平均0.66,高于全国平均0.388。一方面,说明民族地区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在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中水平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说明民族地区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三个主要问题:经济、科技、文化等相对于内地和沿海发达地区滞后,优质稿源不足,使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的质量与国内先进同行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办刊团队及人员素质不够高,吸收国内外先进办刊理念的模式与创新不够强;精品期刊较少,影响力不够高。

二、我国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发展对策

(一)突出地域优势,提升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影响力

从自然条件来看,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以新疆为例,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我国西北的农业大省。丰富的光热资源,独特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孕育了棉花、哈密瓜、加工番茄、葡萄等优势特色农业生产资源。“十五”规划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010年“中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的召开,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沿核心区,新疆农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围绕和依托棉花、粮食、畜牧业、林果“四大基地”和棉花、粮食、林果、畜牧、特色农产品和设施农业“六大产业”的建设,大力发展优势农作物和特色林果种植业。截至“十二五”规划末,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约2800万亩,总产30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的60%以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另外,近年来新疆不同地区,结合各自优势发展适宜本地区的特色作物,如打瓜、甜菜、红花和亚麻等。其中,打瓜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之首;甜菜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占全国甜菜种植面积的1/3左右,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甜菜糖制糖基地;新疆红花种植面积、红花产量和种籽产量均占全国80%左右;新疆亚麻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是仅次于我国黑龙江的第二大纤用亚麻主产区。随着新疆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到“十二五”规划末,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业不仅成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编辑要多了解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和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跟踪、参与科研工作,向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积极约稿,使其创新成果得以及时发表。刊出原创性成果会引起同行重视,并能影响读者下一步的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方向。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地域优势,大胆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科技期刊影响力,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二)适应市场环境,打造精品科技期刊品牌

品牌是期刊质量和品位的象征,它代表着出版单位的信誉、实力和权威。由于受地域、学科、专业技术的影响,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不容易吸引大众读者,影响力不够高,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打造市场认可、质量过硬的品牌。要不断创新,以质量为本,靠上乘的学术质量来树立期刊品牌形象,培育期刊品牌文化,为民族地区科技期刊赢得良好声誉。努力开发期刊的特色品牌栏目及优势学科,品牌声誉与期刊的发展能够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三)更新办刊理念,服务地区科技进步

民族地区科技期刊既是作者发表科技研究成果的平台,又是读者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服务于科技事业的交流中心。因此,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的办刊方法,多刊发基金项目论文,尤其是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产出论文,多刊发科技进步奖项目产出论文,充分利用科技期刊的信息来源展示科研成果,推进民族地区科学技术进步。

(四)培养优秀期刊人才,壮大民族地区科技期刊编辑团队

胜任编辑工作的人员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对人员能力要求很高,他们应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学习的积极性和出色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能清楚认识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一方面,要对编辑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鼓励编辑参加培训,并及时进行责任编辑注册;另一方面,要鼓励编辑部人员多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为编辑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在交流培训中吸收同行的先进经验,发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成长为民族地区科技期刊产业的重要力量。

国民技术论文范文4

高校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平台,长期以来对我国教育、科技、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据统计,中国现有科技期刊5000多种,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协系统主办,中国科技期刊已呈现“三分天下”之势,高校学术期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学术期刊中坚力量的高校期刊,近年来发展迅猛,整体质量逐步提高,对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建设,提高国民科技文化水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高校期刊能在国际学术期刊中拥有话语权的则是凤毛麟角,能被国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更是屈指可数,离真正国际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种状况与作为教育大国和科技大国的我国是不匹配的,没有真正反映出目前的科技和教育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呈现出发展与繁荣景象。21世纪以来,网络、计算机等技术的大量使用,革新了高校期刊传播技术,同时也加强了国内高校期刊与国外优秀期刊的联系。我国期刊要想在国际期刊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要前提是提升国内高校期刊的影响力,因此有实力的高校以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作为重要目标并为之努力,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成为与世界接轨的快车道[3]。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20172018年度其共收录的来源期刊中,英文期刊201种,中文期刊1028种。目前,许多有实力的高校已经创办了中、英文双版期刊,在论文的排版格式、表格形式和摘要等方面都模仿国外主流期刊,以期引起国际优秀期刊及作者、读者的关注,增加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检索的成功率。但在求变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英文期刊刊登的论文大部分只是将中文论文翻译过去,并没有真正形成学术交流的互动。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期刊国际化不仅是搭建中国与外国平等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适应国际现代期刊出版业的发展潮流,更是提高自身实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探索提高我国高校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提高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意义

1.1展示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18年1月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5%。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高校有2000多所,创办期刊有2500多种,但高校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不相符的。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国际上迫切希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而我国也需要更加开放和拥抱世界。然而,我国学者对世界上发生的重大问题发表的见解往往不被国际所关注,更谈不上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一些诉求也难以被认同甚至被曲解。此时,只有通过交流平台和渠道的建立,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沟通,才能让中国和世界彼此了解。2013年,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等多个部门为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水平交流平台”的指示,共同组织和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科技期刊进行了力度很大的专项支持。国家投入技术和资金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介,已经不单纯是传播文化,更是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求。为了顺应这一需要,较为可行的方式之一就是把中国学者优秀的研究成果,以国外读者能够读懂的文字表达方式传播出去。而高校期刊平台,正是世界了解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担负着一定的重任。因此,提高高校期刊国际影响力,对促进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适应现代期刊出版发展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优秀期刊率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编辑出版中,通过大众媒体、建立网站或者与成熟的平台合作,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出去,让世界各国互相了解,分享科技与经济成果。例如,国际知名出版集团会将所属期刊的内容共享到社交网站上,有些期刊通过开通博客或自媒体将期刊内容发表到博客上,吸引读者,宣传期刊。中国知网创办的“OKMS机构知识管理及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了全媒体、沉淀知识资产的知识仓库,成为集研究、学习、创新、共享于一体的,面向具体问题的多媒体、多模式、多终端的群体实时协同研究、研讨和创作平台,实现了机构内外各种知识资源的一站式发现和获取[5]。当前,高校期刊已逐步认识到信息及数字化技术发展对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正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提升自身实力,追赶优秀,以适应现代期刊出版发展的需求。

1.3提高办刊实力的必然选择

高校期刊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有些高校已创办了中文和英文双版期刊,在实现高校期刊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的是中文版期刊只能发表中文论文,而多数英文期刊也只是以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论文为主。这样被动的方式,可能会造成既无中国读者也无国外读者的情况,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交流,使英文期刊并没有达到学术交流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2014年,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在第十届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指出:我国每年产出数百万篇论文,但9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投向了国外期刊。目前,我国一些学者热衷于将自己高水平的到国外高引频次期刊,充分说明了国内期刊影响力不够。因此,高校期刊作为国内期刊的主力军,应当加快提升国际影响力步伐,将国内优秀的学术论文留住。高校创办的英文期刊不能再自己唱独角戏,应该吸引国外优秀论文加入,真正形成学术交流平台。

2高校学术期刊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2.1英文期刊数量有限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外文期刊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英语是当前国际主流语言,对于非英语国家而言,创办英文期刊可以消除因语言不同而引起的学术交流障碍。目前,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家已经创办了许多优秀英文期刊,可以为中国创办英文期刊提供借鉴。20172018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来源期刊1229种,其中英文期刊201种,中文期刊1028种。但是,我国每年依然有大量优秀论文向国外输送,说明国内英文期刊的数量太少,质量还不高,大部分国内英文期刊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亟待提高。高校创办英文期刊不仅可以减少国内优秀论文的外流,还可以吸引国外优秀论文。高校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科研仪器,在传播科技信息、推动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能力的高校可以积极创办英文期刊,逐步提高办刊质量,以便留住国内优秀论文、吸引国外优质稿件,为提升高校期刊国际影响力打下坚实基础。

2.2高质量国际化论文数量不充足

目前,高校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大部分来自高校内部,其他行业优秀的学者很少向高校期刊投稿。刊登优秀论文是高校期刊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条件,缺乏优秀论文不足以支撑期刊走向国际社会,其中吸引国外优秀论文是实现高校期刊走向国际化的重中之重。刊登一定数量的国外优秀论文,可以提高期刊论文被引次数及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可加强高校期刊与国际学界的联系。当然,高校期刊实现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步一步去实现,因此应先成为全国知名期刊,进而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国际优秀论文需要努力去争取。一份期刊具有国际影响力,必须要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的优秀论文来支撑。不可否认的是,国外发达国家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高,优秀论文在国外高质量期刊发表是一种水平的象征,这为中国高校期刊走向国际带来了现实的挑战。高校期刊必须积极迎接这个挑战,攻坚克难,为我国高校期刊走向世界努力前行。

2.3论文写作规范与国际规范有差距

目前,一些高校期刊已意识到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对论文内容和编辑工作都提出了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但是还做不到完全与国际规范的对接。论文摘要是读者认识一篇论文的窗口,要做到帮助国外读者阅读中文论文,必须要规范英文摘要。有些论文,中文摘要没有完全按照国际规范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框架去写,使摘要不能全面概括论文内容。还有一些作者未将摘要按规范进行英文翻译,英文摘要都是借助翻译软件完成,语句不符合国际通用语法习惯。编辑在审稿时也不太关注英文摘要,对英文摘要的审阅不够仔细,对英文摘要的内容和语法把握不准。这些因素都是高校期刊实现国际化的绊脚石。期刊编辑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尽快扫除这些障碍,使论文摘要英译符合国际规范。

2.4期刊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当前,高校期刊编辑部依然将工作重心放在论文送审和编辑校对上,较少注意对外宣传。因此,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加强对外传播和宣传,是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有一些高校意识到加强宣传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性,经常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利用大众媒体、网络及公众号宣传自己的期刊,提高期刊知名度。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网络和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通过网络和大众媒体可以持续地宣传高校期刊[8],但还有部分高校期刊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所以,应借鉴一些期刊的宣传策略,建立自己的宣传系统,集合自身资源,融合多渠道手段,扩大期刊的全球传播范围,通过多元化的宣传举措,使国内学术期刊能进一步加快提高国际影响力。

3提升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思考

3.1通过参与国家重点项目主动“走出去”,不断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

规划我国英文期刊发展,并在国际期刊出版界赢得一席之地,是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之一。创办英文期刊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资金,当前国家期刊资助项目大部分向SCI倾斜,例如“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力度大的项目只面向SCI期刊,使得不到资金资助的期刊积极性不高。高校没有足够的资金,对于创办英文期刊所必需的创刊经费、办刊团队、人才培养等力不从心,因此众多高校对于创办英文期刊缺乏活力与动力。国家在资助具有国际影响力期刊的同时,也应关注影响力弱的期刊,在高校申报创办英文期刊时降低门槛,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从而避免现有英文期刊两级分化的现状。与此同时,国家重点项目应向高校期刊倾斜,带领高校期刊走出去,引导高校期刊参与国家项目建设。高校作为国内最大的优秀论文产出机构,在国家的扶持下,现有的高校英文期刊不仅可以加快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进程,而且还会让打算创办英文期刊的高校积极做好创办英文期刊的规划,为留住国内优秀论文、吸引国外优秀论文做出积极的贡献。

3.2通过外引内联提升国际知名度,努力吸引优秀国际论文

出版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是科技期刊塑造品牌的必经之路。充足的国际化论文是高校期刊实现国际化的前提,没有国际化的论文,高校期刊难以提升国际影响力。高校期刊首先应做的是通过外引内联,不断提升期刊的国际知名度,全力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的科研论文。编辑部要时刻关注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热点话题,想方设法与研究团队取得联系,争取及早将这些团队的论文优先发表,并提高论文稿酬和缩短审稿时间。发表周期太长,原本很新的观点内容可能被他人、他刊抢先发表,使原本原创性的工作变成重复他人的工作。因此,应通过提供快速通道、缩短审稿周期来吸引优质的国内外论文。

3.3规范期刊文章版面,主动适应国际化要求

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核心工作是紧抓论文质量。在编辑过程中,除了关注论文的主题思想外,论文的题目、摘要等规范性方面也要不断提升档次。作为一篇论文的窗口,对其认识首先是从摘要开始的,论文摘要的结构和内容决定着读者是否能读下去。要想吸引读者,首当其冲就是要提升摘要的写作水平。目前一些论文的摘要字数不是太少就是太多,字数太少不能概括其中心思想,字数太多显得冗长。摘要格式也不符合标准,没有严格按照国际通用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去写。编辑在对论文加工时,对摘要的内容和格式须严格把关。对于英文摘要而言,不仅要准确表达中文摘要的意思,还要符合国际上惯用的语法,符合国外阅读习惯,以便在编辑和出版等环节突破语言界限,让我国期刊真正成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出版物。

3.4充分利用新媒体,积极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的成功出版不仅与其学术质量有关,也与其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得最新信息的主要途径,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拥有大量的用户。高校期刊应充分利用微信和微博等自媒体,建立微信公众号,开通微博,在社交软件上将最新的学术成果向读者推送。这样一来,读者就不再局限于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学术论文,而是可以自主选择和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成果,同时向读者宣传期刊。此外,具有一定实力的高校应建立自己的中、英文学术交流平台,利用交流平台吸引读者注册账号,成为平台的固定用户。在网站上,读者不仅可以看到高校期刊登载的最新学术成果,并且可以进行学术交流。读者在相互交流中互通有无、开阔视野,了解国际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与此同时扩大高校期刊影响力。传统媒体的力量也不容忽视,高校期刊应与传统媒体合作,建立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将高校期刊最近发表的高水平学术成果通过新闻的形式向大众进行传播。期刊与传统媒体合作在国际上已经很成熟,国际上很多优秀期刊都会将最新的重大学术成果通过电视、杂志和报纸等进行宣传。

国民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案例教学;课程论文;“雨课堂”

一、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国民经济核算是国内高等院校财经类统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国民经济核算是概括描述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工具,通过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可以显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征、格局和趋势,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知识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选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敏雪等编写的《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为本科生教材,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框架的内容组成为依据,按照子体系的方式组织开展相关内容学习,主要包括基本核算和扩展核算两部分内容[1,2]。1.基本核算是整个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非金融交易和金融交易)、资产负债核算、国际收支及国际投资头寸核算。其中,资产负债核算和国际投资头寸核算是关于经济存量的核算,而其余部分则是关于经济流量的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是对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总和的核算,反映的是核算期内各生产单位通过生产活动新增加的价值,具体包括四张核算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国内生产总值总表。前三张表分别提供了生产环节、收入初次分配环节、最终产品的消费积累使用环节的相关内容,而最后一张表则是概括呈现三种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投入产出核算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向生产领域的延伸,通过多部门结构,揭示出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间错综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具体包括三张表:供给表、使用表、投入产出表。其中,供给表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和各类产品的产业部门来源,使用表反映了各类产品的使用去向及各产业部门的投入,投入产出表则全面反映了各产品部门间的相互关系。资金流量核算是从资金循环角度显示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如何以消费和积累目的为导向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流转过程,是对货物与服务从生产到使用的实物循环过程的补充,具体包括两张核算表:非金融交易表和金融交易表。其中,非金融交易表集中提供了各个机构部门收入形成和分配过程、收入使用过程、非金融投资和资金筹集过程的详细数据信息,而金融交易表则是就国民经济过程中各机构部门参与金融交易的状况进行核算,反映机构部门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变化以及整个经济体的资金融通过程。资产负债核算是对一国和各部门所拥有的经济资产、负债及净资产进行的系统核算,是对经济存量的核算,它与流量核算体系的内容相结合,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完整循环模式,具体包括两张表:期初(末)资产负债表和资产负债变化(积累)表。其中,资产负债表是对一国和各部门所拥有的资产(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资产净值存量结果的核算,而资产负债变化表则是呈现引起期初、期末两个时点间存量变化的各种活动和现象,涉及非金融投资和金融投资活动、资产其他物量变化和重估价变化的数据资料。国际收支及国际投资头寸核算是对一段时期内一国常住机构单位与国外单位之间发生的对外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的系统记录,可以呈现一国对外经济的整体状况。具体包括两张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其中,国际收支平衡表集中反映的是一国当期对外经济交易及其收支平衡状况,而国际投资头寸表则是反映一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存量以及各种因素引起的存量变化,可以体现各时期国际投资交易的积累结果。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是对各子体系核算内容的整合,是对整个经济体系及其当期过程的完整描述。2.扩展核算是对前述基本核算部分的补充,主要涉及SNA的灵活和扩展应用(地区经济核算、季度GDP核算、旅游卫星账户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等)、国民经济核算的动态比较(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两种思路)、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比较(汇率法、购买力平价法等)。

三、加强案例教学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的宏观性较强,统计指标较多且定义比较严格,整个核算体系逻辑严密规范。在针对基本核算部分的五大子体系开展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存在概念理解不清、知识学习片段化、前后知识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国民经济核算原理的阐释,也要加强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和方法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应用,尝试构建一个可以贯穿全课程始终的数据案例,既可以涵盖任一子体系中大部分重难点知识,同时又可以建立起子体系间的逻辑联系,突出核算体系的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国民账户体系的核算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相联系,及时更新相关的核算数据,加强相关指标概念、方法的应用性,强调核算体系内部的逻辑性。在案例教学[3]中,通过国民经济的相关核算数据可以向学生系统展示处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和能力。

四、注重课程论文

学生学习《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时,常常会感觉概念难懂、内容抽象、原理枯燥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对核心部分内容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课程小论文,让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指标和问题,通过自己搜集、整理、处理、分析数据,解答关心的经济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从发现问题到研究问题的思维训练。在组织课程小论文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撰写论文、宣讲论文达到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加深对课程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在课程小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明确论文格式规范、语言表达、文献引用等基本科研品质的养成,在提升学生对论文写作认识和自己写作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为学生后续顺利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打好一定基础。

五、“雨课堂”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概念繁多,知识复杂,不加强课程练习,学生难以达到掌握核算原理和方法的目的。因此,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课程PPT和“雨课堂”连接起来,结合课程知识的重难点有序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雨课堂”的课堂测验、投稿、弹幕、课堂红包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加强师生互动的效果,同时每次授课结束后的课后小结报告也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取相应数据信息,了解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而学生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再次回看课程PPT,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授课内容选取相应的练习题(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主),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通过“雨课堂”的试题推送发送到每位学生的手机上,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相应课后练习,既可以节省教师人工批阅作业、登记成绩的时间,也可以督促学生轻松方便地完成课程作业,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完善课程内容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敏雪,李静萍,许健.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民大学出版社,2018.

[2]周韧.《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模块教学方法探究[J].才智,2015,(04):257.

国民技术论文范文6

一、学术英文写作典型差错

(一)规范性差错

规范性差错主要体现在英文写作规范、英文常识、文献著录格式[6-9],大部分作者对以上要求缺乏系统性认识。通过普及写作规范,减少不必要的差错,可为编辑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内容编校质量。

1.格式差错

格式差错虽然最基本、最细微,但编校耗时费力,影响编辑对内容质量的加工;但同时也是对作者培训见效最快的部分。此类差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小写差错。主要出现在英文标题(文章、图表标题)中。英文标题中小于4个字母的虚词一律小写,但200篇样本中,90%出现了via,for,of等虚词首字母大写的情况。(2)转行不当。主要出现在摘要和参考文献中。单词应在音节结束时转行,差错转行的原因包括:不了解单词转行规则;不懂得如何划分音节。如“stand-ard”在“stand”这里转行,错误划分了音节,应改为“stan-dard”。(3)空格不当。英文要求标点符号前不空格、后空一格,但部分论文通篇与此规则相反。如“acceleration,and”,应改为“acceleration,and”。(4)标点符号差错。在英文摘要和标题中使用了顿号(、)、句号(。)等中文符号[4],应改为单逗号(,)、半角句号(.);另外,英文摘要中的标点符号应统一采用半角符号。(5)数字书写差错。10以下的英文基数词,应采用英文全拼,如数字“8”应写成“eight”,10以上可采用阿拉伯数字;参考文献中常涉及图书的版次,根据国标规定,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加序数词后缀,如“第二版”应为“2nded”。

2.作者信息差错

作者信息出现差错,将导致作者误认[10],对作者的科研影响力造成损失;编辑忽视作者信息差错或将导致著作权纠纷;从信息检索角度来看,将加大读者检索的工作量,甚至难以确认作者信息。应要求作者核实地名和人名的汉语拼音、所在机构英文名的更新,避免常识性差错;若作者的署名顺序更换,则应核对英文作者信息中的作者姓名及其单位的顺序是否作了相应修改,避免中英文不一致。3.外文文献著录差错完善、规范的文献著录反映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但来稿中的外文文献著录问题相当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同一篇论文、同一类型参考文献的大小写不一致;(2)外文语种混淆,将法语、西班牙语错当成英文,或小语种单词出现乱码;(3)出版单位与所在城市不符;(4)文献类型差错。为此,JCAUC为作者提供了详细且实用的文献著录指南,帮助作者提高书写规范意识,避免格式差错;要求查询到文献原文,并以原文语言进行著录,或利用Endnote等新技术实现准确著录[11],仅从网络搜索引擎复制文献信息的做法并不可靠。

(二)语法差错

根据对原稿英文质量的统计,语法差错占统计差错的90%,其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对薄弱的英文功底,导致时态混乱、词性区分不明、动词单数第三人称错用、冠词错用等;二是过于依赖翻译软件,不经过人工核查,未规避主语不明、逻辑不清、结构冗余等差错。一个句子同时出现多种语法差错的情况,在所选200篇原稿中并不少见。最为典型的就是时态和词法的差错,细节问题和逻辑混乱情况较多,编辑修改难度最大。1.时态差错时态差错是语法差错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时态选择不当(如例1)和情态动词后未用动词原形。2.词法差错词法差错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偏正关系差错占比最大,为所有差错的34%,动词原型和动名词混淆次之,占比25%,这两类差错主要由中英文用语习惯和词序差异导致,应通过外文文献引导论文作者规避母语负迁移对英文表达的影响。

(三)专业术语差错

学术论文中的专业术语是指在关键词、标题和正文中出现的固定专业词汇。航空学术英语涉及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器维护与运行、航空气象播报、航空法务等学科,涵盖大量由CAAC、NASA、ICAO等航空管理组织或Airbus、Boeing、Honeywell等航空器制造企业的规范、标准和工作。又由于航空业对时效性的高要求,航空英语存在大量专业术语的缩略语,编校过程应仔细核实,避免术语误用、术语不统一等影响技术交流的问题。随着“单一天空(OpenSky)”“空中丝绸之路(SilkRoadinAir)”等倡议的实施,航空全球化势在必行,对学术和技术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航空学术写作中的术语使用应严谨规范,避免如表2所示的术语误用或错用。表2中,例1虽然不会造成歧义,但会使文风拖沓冗余;例2为单词拼写差错,或混淆了“海拔altitude”和“姿态attitude”,易使读者误以为是“飞行海拔”,编辑也最容易忽略;例3混淆了“(仿真)云图”和“云(数据)镜像”;例4混淆了“飞行高度层(参照1013.25假想气压面)”和“飞行海拔(参照平均海平面)”,此类差错在编校时不易辨别,应格外引起关注;例5属于概念重复,道面状况指数(PCI)的全拼为PavementConditionIndex,其中已包含Pavement,无需重复使用。另外,常见的术语差错还表现为前后不一致,即相同概念采用两种不同的翻译,英文审校应做到术语的全刊统一。

二、学术英文质量系统提升对策

行业的持续繁忙运转,使航空英语更加强调沟通效率,故其涉及的语法现象相对基础,使用者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大量术语、缩略语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工程原理。在理解原理、掌握术语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套用基本句型,采用预制语块的学习方法掌握专业词汇[12],避免语法差错,是保障航空科技论文英文质量的原则。结合科技英语特点和学术写作的基本规范,参考航空英语的语用特征,JCAUC编辑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源头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英文写作水平,有效提升了稿件的英文质量。

(一)建立差错档案,有效规避复现

建立英文差错开放档案,按照出现频率、差错类别、学科门类进行深入分析,从勘误的角度帮助作者避免此类差错。现有的科技英语语料库均为“示范型”语料库,主要面向翻译工作者及高校英语教师,对于科技论文作者的参考意义有限。笔者开放了初步建立的科技英文写作差错档案,供作者借鉴,有效减少了来稿中的英文差错。统计表明,开放语料库前后,来稿中的英文规范性差错减少了70%,仅3%的来稿出现了术语差错,但语法问题仍需通过系统的作者培训来降低差错率。

(二)明确英文质量要求,提高英文审稿权重

在投稿指南中明确英文质量要求,并将英文审校提前到专家审稿之后、编辑部录用稿件之前,使得合格的英文质量成为稿件录用的必要条件[13],一旦出现格式不规范、中英文不一致、语句不通顺、专业术语不准确等问题[14,15],则返回重修,将默默无闻的英文润色工作转变为具有话语权和否决权的审校工作,以提高作者对英文学术写作的重视程度。实践表明,新的审稿制度,使作者普遍更加重视英文写作质量,初稿存在的冗余句式、中式英语等问题大幅减少。但针对单篇论文的写作指导在影响范围和影响深度上均较为局限。因此,编辑部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系统的写作培训是提高科技论文英文质量的有效举措。

(三)导读英文文摘,普及写作规范

以科技期刊英文编辑为主导,为潜在作者定期开设讲座,导读SCI检索文摘、NASA网站的技术报道以及工程手册,并利用自媒体导读内容,普及学术英文写作英文基本规范、学术写作常见句型;与权威期刊英文用法保持一致。JCAUC编辑部借鉴《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成熟经验,建立线上学术研讨链,在网站和作者微信群中写作规范、投稿须知等内容,引起更广泛的讨论;发挥学科编辑的学术枢纽作用,及时将学术论坛、国际性期刊的最新研究热点反馈给潜在作者,指导其系统分析学术写作思路和学术文本的表述特点。实践表明,浸润式的学术写作培养极大提高了期刊来稿的英文质量和整体质量。

(四)提高审校水平,教学科研沟通反馈

提高编辑的英文水平是编校质量的保证,通过对比本刊英文摘要和国外文献数据库中的摘要,建立英文审校档案并定期总结,重视同行交流(如加入“木铎书声”所建立的外语编辑交流群),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英文水平,[16]提高审校能力,保证英文审校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航空英语是相关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科技期刊英文编辑旁听这些课程,可以促进专业交流,提高编辑水平;同时,利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在专业英语课程任课教师与科技期刊英文编辑之间建立常态化的反馈机制,形成结果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利用课堂向师生推广科技英文写作规范,分析典型英文学术写作差错,可以有效地提高潜在作者的学术英文表述能力。(五)服务青年学者,提升英文质量科技英语编辑应特别关注所在领域的学术会议、青年论坛等科技论文集中提交的事件,提高学术服务意识[17]。尤其是本校的学术论坛,其讨论主体大多为青年教师,编辑部主动为论坛提供写作规范和指导,一来可以提高潜在作者的英文写作能力,二来可以为期刊争取到优质稿件。英文编辑利用专业优势,为学术论坛提供英文润色服务,不仅得到了主办方和青年学者的普遍认可,也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通过论坛建立航空领域各学科的青年学者库,利用新媒体为其提供英文写作参考,通过青年学者传播写作规范,实现了作者和期刊的双赢。

国民技术论文范文7

文化强国战略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激发全民族的文化活力与文化创造动力。为此,要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此来增强我国的软实力,以及民族号召力、凝聚力、感召力,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树立文化自信。在文化全球化视角下,文化强国就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无论是创新力,还是竞争力和传播力,都遥遥领先的国家。然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形态[1]。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确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命运,依靠文化自信,发挥了民族文化特征,实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下的传承和发展。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现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上下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所有体育活动的延伸,是历史留给现代人的宝贵文化财富,能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自信[2]。社会文化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是由基层群众打造,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对社会能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身价值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的基本价值,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能够实现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体育文化的深刻交流。

1.1体现科学价值、历史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从文化角度来看,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具备民族文化特点,还具备体育文化特点[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举办,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全面、真实地了解我国的体育历史和文化历史,还能让人们了解体育的时代性特征和事件性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含的专业和学科也是众多的,如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等,每一门学科都能体现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民族体育项目中舞龙舞狮的服装、端午节赛龙舟项目龙舟的制作方法、民族服装、工艺品元素,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都在不断创新。也正是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科学价值与历史价值的形成得以实现,为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

1.2呈现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习俗,不同的民俗元素构成了现代的生活文化网络。传统节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历史沉淀,为文化的流传奠定了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身心需求与情感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所以传播和交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服务价值。在新时期下,一切以服务至上为原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基本是同步进行的,传统节日中举办一些体育文化活动,不仅会吸引众多游客,还能推动不同地区经济朝着产业化模式发展,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体现出明显的经济价值[4]。

1.3突出教育价值、艺术价值

客观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文化活动,活动形态完全体现我国的民族符号,是以此为发展、创新的元素。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以如何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髓为主,寻找体育文化生命根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教育特色[5]。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以更生动、艺术、生活的方式进行展现,如民族体育项目、民族健身项目等,其中有一些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无与伦比的观赏感,如高跷、舞龙舞狮、抢花炮等民族运动。历史与现代的契合再加上我国历史千百年的沉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就诞生了。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要困境

2.1体育全球化、商业化的逼压

在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体育事业开始全球范围的商业化、经济化发展,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首先,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即要么以西方体育文化为核心,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奥运体系中;要么彻底抵制西方体育,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守护民族精神。虽然上述的两种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极端性,但在实际情况上,体育全球化正在深深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6]。其中,必须要认识到的是,西方体育文化仍然占据主流地位,特别是当前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体育事业发展为载体的各项体育运动,给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都造成了较大的打击。以全运会举例,体育项目除了中国武术之外,其他的体育项目与奥运会基本一致,所以也能体现出西方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这从根本上压缩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学校开展的都是一些现代性体育项目,在全国范围内专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校很少,影响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封闭性与地域性

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生活水平低劣,人们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会以群居的方式进行生活,群居过程中,人群会被分割在不同区域,导致各群体出现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逐渐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形式和生活习惯,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民族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形态,也能体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地域性特点,正是这些特点,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带来了相当多的阻碍和困难。针对地域性问题来说,存在很多的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我国不少少数民族的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不理想,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首先,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方面,由于财政和居民的收入较低,直接导致民族传统体育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体育文化资源难以得到转换,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极大程度降低了群众参与民族体育项目的机会。另外,民族体育的生存环境与现代体育相差甚远,再加上民族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不全面,导致民族体育逐渐失去了生存基础和生存目标,无法体现良好的文化内涵[7]。例如,虽然全运会把赛龙舟、赛马等项目纳入赛事中,但比赛中能看出明显的照搬模式,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脱离了现实的文化语境,民族体育中的很多功能被逐渐弱化。针对封闭性特点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是能体现出明显的空间封闭特点的,同时与其他文化缺少沟通和互动,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少强劲的文化视野。总体来说,世界、社会都是一个整体,所有事物若是独立发展,都不会太长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如此[8]。在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的封闭性特点,在新时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下,逐渐体现出了更为明显的劣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信息传播规模、强度都是非常薄弱的,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正是信息技术传播水平的薄弱,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劣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再加上我国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本就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视度较少,以及语言障碍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而难以被外人理解,甚至还会被错误解读。

2.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落后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动力上呈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的情况,具体表现在文化传承方式较为单一,缺少评价标准,普及程度不足,创新力度不够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削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动力的根本原因[9]。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形势来看,本质上可以分为信仰、民俗、家族、师徒传承四种,传承方式上的单一性较为明显,传播范围不够广泛,是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快速发展的。例如,著名的咏春拳、蔡家拳等,在当时主要以家族内部的形式进行传承,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传承方式也开始面向社会,但面向范围还远远不足,影响力较小。从评价标准方面来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竞赛评价标准一般都是照搬、借鉴西方体育事业发展经验的,依靠裁判对运动员的水平、能力进行打分,这与我国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较多的互斥性,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风筝、五禽戏等项目,就具备一定的表演性和娱乐性色彩,倡导的是不断超越自我,追求肉体和精神统一的理念,并以此促进经济载体的发展,以科学、合理、规范的方式向全世界进行传播,在全球体育文化获得一席之地[10]。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于缺少评价标准规范,在传承发展中极为艰难。从文化认知方面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比较注重艺术性、表演性,强调修身养性,轻视竞技特点的体育文化,这也就导致一些比较传统的体育项目逐渐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中。例如,起源于唐代的蹴鞠、投壶等在清代后逐渐消失。近年来,我国意识到发展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引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率过低,再加上互联网时代、体育全球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失传的地步。根本原因在于,国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不足,文化自信不足。

3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优化路径

3.1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总体来说,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前提在于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只有做好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具备文化自信,具备文化自信之后才能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真正转化成一种自觉的实践。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很多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体育全球化需要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的,这也就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平台和通信技术平台支撑了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给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其次,体育全球化能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体育文化深度交流渗透,突破地域和封闭性的束缚,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和认同,这不仅能加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还能成为东西方体育文化互相渗透的主要载体。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住体育全球化所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着眼于国内与国际的两个市场,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增强群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度,可以挖掘摔跤、赛马、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让这些项目真正被纳入到民运会当中,突破地域性的界限,让各个民族保持高度认同,并积极参与。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方面也要进一步发展,要让其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个阶段,鼓励各高校积极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体系。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入校园后,还需要确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时代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传播形式上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来进行传播。

3.2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

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进一步打开投资渠道,由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在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较低,难以依靠自身解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移动支付、设立民族传统体育的专项资金等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产业开发;各级政府要做好精准扶贫,加强在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同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投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支持。另外,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做好整合工作,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发展。可以打造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品牌、特色赛事等,围绕特色体育赛事,开发服装、运动器材、民族体育周边等产品,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3.3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入全民健身体系中去

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渗透到全民健身当中是解决体育全球化,突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缺陷、瓶颈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首先,在融入全民健身体系后,可以从根本上普及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根据以往调查显示,在全民健身当中,太极拳、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喜爱,这不仅说明群众的休闲娱乐质量和身体健康意识在不断提升,还代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民健身中一直在传承。然而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渗透到全民健身体系中,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的同时,还能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另外,融入全民健身体系还能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更多的创造性转化,如根据武术特点改编的长拳,传承了武术灵活轻巧的同时,还具备了刚柔并济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武术表演和武术比赛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并且已经被列入亚运会比赛项目中。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渗透到全民健身体系中,还能进一步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时代内涵进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高雅、娱乐、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作用,其中还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如担当意识、爱国情怀、崇德向善、礼义廉耻等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的道德行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是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一种集中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在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全民健身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特殊习惯,结合时代需求。

4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结合,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蕴含丰厚的民族精神,构筑了属于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宝库。在当前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需要不断摆脱以往困境,迎接挑战,只有开辟属于中国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承路径,才能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发展战略当中发挥重要的价值。

作者:许琰 蒋林稼 孙国友 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市成贤街小学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篇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各族人民长期交往交融的结晶。本文将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区以及县域层面的传承保护实践进行分析,进一步梳理出其研究脉络,发现其研究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查阅图书馆和检索中国期刊网上(1996年-2020年)的相关研究文献214篇作为分析样本,对时间、核心与非核心期刊、硕博士论文、研究分布、研究方法、研究主题方面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非遗文化、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县域传承的相关文献,从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发展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供学界同仁讨论与参考。

1整体研究情况概述及分析

1.1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领域年度论文数量分析

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领域的年度论文数量统计能够直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力度与发展趋势。从图1中的论文数量曲线变化可以看出有关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呈增长趋势。随着时间脉络,纵观其发展历程可以将研究文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之前),这个阶段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处于萌芽时期,从分析相关的民族文化传承文献中发现,目前这一阶段关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论文数量较少,主要以探索性研究为主,刘铁梁在《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中阐述了村落传承的发展,但尚未得到重视,这也是民族文化传承探索研究起步较晚的原因之一,而该时期主要以民族传统文化探索为主,未能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开展深入的研究。第二阶段(2005-2018年),这一阶段是文化传承快速发展时期,研究论文数量整体呈递增的趋势,由于2005年国家引入非遗后,大批学者们开始注重对民间民族民俗等领域的文化资源进行探索,也是开拓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民族体育文化也逐渐在民族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传承与保护实践也成为学者们研究方向,该时期涌现出对社区、村落、县域等各个方面进行文化传承研究,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阶段(2018-2020年),这一时期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快速上升期。从数据分析可得,关于民族文化县域保护实践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相比之下,民族体育文化方面研究极少,不利于其构建完整的传承体系,主要聚焦于村落社区研究层面上,易导致研究主体过于单一,从研究理论上不利于上下层级之间的对接。

1.2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主要从文献的主题内容中概括凝练而成,可以将关键词词频的数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和共现网络分析可以直接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热点、方向、结构等。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14篇关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研究”文献做定量分析及统计,由图2与表1可见,出现频次最高关键词的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教育、文化传承、社区,其中概念、现状、问题、对策等词频数量较多,说明了目前研究以导向类研究占据了重要比例。

1.3期刊与学位论文、文献报道数量分布

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以及发展方向,由表2可知,在统计214篇关于相关研究的文章中,按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报道文献的数量分布分别进行统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硕博论文与核心期刊论文总计72篇,占发表文献总量的33.6%,非核心期刊论文总量138篇,占发表文献总量的64.5%相比,两者相差的较大,这也说明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尚未达到较高层级的研究水平,研究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问题亟需拓展创新。

1.4研究方法分布

目前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相关研究方法大部分以事实论证为主,采用的方式以定性研究较多,主观意识的层面较多,对于定量研究和综合性研究较少,缺乏实地的调研的实效性。从表3可知,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采用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综合研究方法比例分别是82.7%、1.4%、15.9%,从统计的数据分析,绝大部分研究成果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这与文化传承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大致相同,但侧面也表明对于定性与定量综合研究的不足,两者只有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1.5研究层次分布

从图2研究层次来看,他们主要来自基础社科研究,整体上集中于社科类。论文主要以社科类的基础研究、政策研究以及职业指导为主,分别占到62.10%、3.65%以及3.20%,而工程技术占13.70%,文艺作品占1.83%。

1.6研究机构分布

研究机构(组织)是指由若干人员组成的围绕某一学科领域展开研究的机构或组织。研究机构(组织)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围绕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且能够围绕某一个学科领域持续进行研究和产出成果。[1]从图4的研究单位中可以发现,对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的研究单位分布较散。从数据可得,位列前三的分别是中央民族大学(4篇)、华东师范大学(4篇)、福建农林大学(4篇)、吉首大学(4篇)等,发表的论文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其研究问题主要围绕文化县域传承的发展现状、困境、对策等方面开展研究。

2研究主题

通过检索文化县域传承的相关文献,对主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主要从研究的非遗社区保护与传承以及非遗县域传承实践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学者进行多层面的探讨,进一步提出县域传承的创新议题。

2.1非遗社区保护与传承

随着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了非遗社区的核心地位,其中周星(2004)学者就开始从基层民间文化社区保护进行研究,提出社区保护的理念,冯敏(2005)学者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遗社区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阚如良、李肇荣(2008)开始从社区传承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进行探索,周超(2011)学者基于公约对社区非遗理念进行研究,杨利慧(2016)、安德明(2016)学者分别从非遗社区的地位界定与内涵关系进行分析,学者们逐渐开始从各领域对非遗社区传承路径进行深入挖掘,其中以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社区教育等研究内容为主。社区参与在旅游开发保护中的研究,孙九霞认为社区参与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积极效应,[3]这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得到了较多学者的借鉴与认可,周超、武魏魏学者分别从非遗国际法与两者的关系中明确其关键的作用,[4]邓小艳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下,探索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的路径,[5]而刘晖通过实践验证后发现,非遗旅游开发中存在着社区参与泛化、社区贫富分化等问题,[6]为此,黄益军提出从非遗旅游开发与社区参与之间构建传承机制,[7]邹一婧则通过实例进一步强调其必要性[8]。为社区旅游参与非遗传承提供理论基础。随着目前传承的方式不断创新,研究社区传承内容趋向多样化,社区教育也成为了非遗传承的研究热点内容之一,在传承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此,张飞、曹能秀最先提出把社区教育服务于文化传承,[9]随着文化传承的发展,社区教育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节点。周娟、鲜耀认为社区教育是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文化资源传承整合与开展中是极具重要[10],这一观点的提出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程世岳、叶飞霞基于此观点的分析下,对少数民族非遗与社区教育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探索其教育模式的变迁路径提出相关建议,[11]基于此,对社区教育与非遗传承的不同见解,宋倩雯、李建攀等分别从社区教育与非遗传承的内在逻辑性[12]、社会教化功能[13]、实际逻辑[14]、优势[15]进行研究。综上所述,社区参与、社区旅游开发、社区教育等层面已经包含在社区保护与传承的范畴,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从目前的研究总结出社区传承困境,主要在其政策治理、教育发展、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缺乏整体性的合力,主体之间难以产生联系,因此在社区传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县域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2.2非遗县域传承实践研究

对于非遗文化传承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许苏民学者对文化传承展开研究,提出文化变迁发展中传承是自然而然形成的,[16]赵世林(2002)学者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17]这一观点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随着非遗保护公约的颁布,非遗社区、县域都成为研究方向,其中2002年聂幼华学者就县域层面的文化进行研究,而朱小丽(2003)是最先从县市的民族体育开展研究,随着韩成艳(2014)、高会军(2016)、等学者的深入探索,开拓非遗县域层面的新领域。随着非遗文化的引入,学者们更注重对民族文化非遗传承的研究,通过人类学、民俗学等视角对社区民俗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进行研究,其中周星、李于昆、等学者分别从非遗社区的保护理念[18]、博物馆传承[19]、实践论证、基层经验[20]、法律文本[21]等开展研究以上都是对社区传承的探索性成果。随着社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理念不断拓展,县域层面的研究逐渐开展,其中韩成艳(2014)、高会军(2016)、韩潇(2020)等学者分别从非遗县域实践个案、县域民族体育资源、县域传承现状等进行分析,从收集对县域文化的相关文献研究发现,聂幼华学者较早从县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其研究主要突出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性传承;[22]分析民族文化县域传承的文本,大多以个案分析为主,从民族体育方面最先研究县域传承的是朱小丽、陆元兆,基于地域对县域体育资源的特点、原则进行分析,提出旅游开发的相关建议。[23]随着社会的转型,传承的群体和区域也在不断变化,高会军学者进一步对湘桂黔传承区域进行研究,总结出互利共赢、整合优势资源、错位发展的原则,构建县域传承资源群体,推动县域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区域性联动;[24]从目前较为前沿的县域研究文本中发现,县域传承已应用到非遗管理层面进行分析探讨。[25]在此之前对于非遗县域理论分析尚未有完整的概念,直到2020年韩成艳、高丙中对于非遗县域理论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结合“社区保护”的经验以及费孝通学者的“文化自觉”的理念,进一步提出县域实践的议题,对县域实践的关键概念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县域实践有效地把各部分的社区文化传承主体衔接起来,形成地方认同的集合体,有利于构建非遗的文化共同体[26]。综上所述,结合笔者实地调研发现,非遗理论研究与非遗保护实践相脱节。具体来说,非遗理论研究以社区保护与传承为主,而非遗保护实践是以县域传承为主,前人对县域实践研究极少,县域非遗保护研究缺乏理论指导,与调研发现非遗县域实践“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对接产生脱节、对于县政府推动非遗传承的动力不足等实践问题相吻合,这也证明了与韩成艳、高丙中学者所提出的非遗县域实践关键概念相一致。基于此,非遗县域传承实践值得学者们深入挖掘研究,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在非遗传承过程中的整体性合力,为促进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3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对于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的相关研究较少,随着国家非遗概念的引入,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其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在不断转变,研究内容从社区保护实践逐渐趋向县域传承实践,研究视角从单一转向多元化,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内容研究,从非遗保护概念的引入,对于非遗传承是基于民俗村落社区展开研究的,对于县域与社区保护实践主要从社区参与、社区教育、社区旅游等路径,该阶段主要借鉴国外的非遗社区保护的经验进行探索性研究。随着“土风计划”的试点实施成功,村落社区也成为了传承的主要载体,为我国传承与保护非遗资源提供经验借鉴,进一步推进非遗文化传承研究落实到村落社区等民间传统文化上,随着传承的方式不断变化,传承的群体和区域也在不断扩展,研究从社区逐渐过渡到县域层级。为此,韩成艳、高丙中学者在社区保护的基础上,对县域实践的关键概念进行分析。通过检索文献与实地考察发现,目前非遗理论研究大多以社区保护与传承为主,而非遗现实保护实践是以县域传承为主,前人学者对县域实践研究极少,县域非遗保护研究缺乏理论指导,导致了非遗在传承实践过程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产生脱节、对于县政府推动非遗传承的整合力度不足等问题,进而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问题。随着非遗热的快速兴起,非遗传承研究内容呈现出多元化,主要集中于对村落社区文化传承的现状、路径、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之间缺乏一定关联性,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实践性的研究成果,对县域传承实践的研究重点,必须从县域传承的定位入手,理解其所处非遗传承的位置,自下而上把县级、乡镇、村落(社区)之间的传承联系起来,研究其传承之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宏观分析非遗传承从国家、省级、市级与县域之间的传承联系,找到县域传承的传承模式,分析其传承联系存在的问题,找到针对其研究的新方向。从研究视角层面分析,主要以散点研究为主,缺乏对其各领域视角的持续研究,未能对该领域进行深入挖掘,缺乏跨学科稳定的研究群体。

4研究展望

4.1加强多学科视角相融合研究

在研究视角上从整体层面思考并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视角下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多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打破学科故步自封、画地为牢的狭隘意识,把学科界定不清晰、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转化为跨学科或超学科的优势,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从宏观、中观与微观进行构建理论分析,寻求合作同时借鉴于不同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与实践创造发展机会。比如:借鉴于民俗学、人类学的理论知识,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从“俗”走向“民”的研究转向,其中包含了人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道德情感等,探索其背后存在的社会动因。

4.2顺应时展明确研究议题

在研究内容上应立足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首先重点应从表象研究转向内在研究,强调从服务国家需求转向服务于民众需求。比如:从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理论借鉴,结合“人”的本质特性出发,应从民族传统文化项目、三月三等节庆个案研究转向到“人”的深层次研究上,在理解民众的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挖掘其背后的社会内因,此外还可以迎合时展,依托于“互联网+”、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理念新技术,开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思路,对其保护实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议题。

4.3转换研究范式相结合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从文献研究到田野实证的转变,借鉴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在县域传承实践研究中,深入到田野研究,比如:李志清(2008)、胡小明(2010)、万义(2010)分别从侗乡抢花炮、黔东南独木龙舟、侗族舞春牛等所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开展的田野调查方法,基于前人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从整体来看,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对于社区与县域保护实践的田野调查研究较为不足,部分研究尚存在“走马观花”的现状,难以真正嗅到“田野芬芳的气息”,基于此笔者认为应从自身研究实践及研究案例出发,探索出自身特有的方法体系运用在民族传统体育县域传承研究上,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锦鸿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篇3

1983年由国务院批转的《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首次提出了体育强国奋斗目标。2008年9月29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发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1]。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分别对2020年、2035年和2050年3个阶段制定了阶段性的战略目标。《纲要》的印发意味着我国正式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之路。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全民健身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本民族人们的体质健康和体育生活方式,而且关系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健康。

1“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1.1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在语言、精神、行为以及文字等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它反映着民族的精神、行为制度、规范与习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是在通过本民族特定的生产、生活经历,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的风土人情、体育精神、道德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等本土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不论是内在的文化精神还是外在的表现形式都体现出民族性,具有民族标识意义。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产生、历史演进到今天的整合发展,都是在各民族的社会生产、社会制度中不断融入民族特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而逐渐演进。所以,民族精神、民族特征、民族感情以及爱国主义等融入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各个层面。这些丰富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结,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民族的强大,才有国家的强大,体育亦如此。

1.2传承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各民族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祭祀等习俗中产生、演进以及融合中不断传承变迁。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将我国各民族的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规范以及体育精神等得以保存和延续。因此,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核,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比赛,这项活动不仅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也是一项民俗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仅感受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更能深深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这对培养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精神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精神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体育文化,更是培养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民族发展和人类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是关键,是“灵魂”。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正是培养人们民族感情、民族凝聚力以及爱国主义思想的有力手段。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更多的中华优秀文化不断“走出去”,实现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所以,传承性在当代“体育强国”战略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内部需要,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

1.3健身性

民族传统体育自古就有,是我国各族人民非常熟悉的体育项目。虽然近来以来,西方体育发展迅速,但民族传统体育仍然是我国各民族人民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体育项目,更是民族特征,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人们的一种宗教信仰,一种风土人情,尤其是民族节日举办的体育活动。比如端午节的划龙舟,彝族火把节和春节的摔跤等等。我国地域宽广、民族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如摔跤、舞狮、荡秋千、划龙舟、赛马、踢毽子、竹竿舞、斗牛、抢花炮等等,这些项目有的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有来源于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有来源于人们平时的娱乐消遣等。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强调的竞技性不同,它更注重项目的娱乐性、健身性和思想性。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更加喜欢和积极参与的体育活动。

2“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

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文化影响力是衡量我们是否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基本要素[2]。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不仅是体育强国建设中“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而且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2.1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需要

“传承”顾名思义“传递继承”,是历史的纵向延续。广义上讲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产生、碰撞与融合,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任何文化的持续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只有将文化中的精粹不断加以继承和发展,文化才会更加繁荣与璀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展示和保存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特征,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民族精神和物质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纽带。它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各民族生产劳动文化,宗教祭祀文化、节庆习俗文化等的传递继承,非常直观和直接地展示出了民族特征。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能够很好地将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继承与发扬,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和时代需求。

2.2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需要

体育强国的建设既包含竞技体育“硬实力”的建设,也包含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因为,体育文化不仅能反映出我国体育事业物质方面的建设,更反映出我国人民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思想,体育文化层面的崛起对体育强国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3]。因此,体育文化建设也是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更好地培养我国人民的体育精神、民族感情和家国情怀。同时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国家体育事业“软实力”的建设,有利于让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能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我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地位。民族兴则国兴、民族强则国强。只有强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支撑,我国体育事业的国际地位才能更有话语权。因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提升我国体育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质”的突破口,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根基,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2.3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需要

世界体育文化是一体化的,又是多元化的。任何文化的存在都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生。近现代以来,西方体育文化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流的体育文化,尤其是目前国际国内的体育竞赛主要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不仅如此,目前国内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也主要以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反而非常少。虽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趣味性、多样性以及传承性等特征,但在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方面发展均不理想。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基本手段,也是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长期被一种体育文化强势主导,对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全球影响力的奥林匹克运动,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一元化的西方体育主导,但不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此,国家奥委会决议也指出了奥林匹克应该是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大融合,而不能仅有一元化的西方体育长期主导。

3“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价值解析

在“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有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更有培养人们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思想的价值,是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丰富“营养”的土壤。

3.1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体育强国”之根本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反映着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模式和民族心理,有着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印记,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土壤”,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丰富的“营养”,具有其强大的魅力。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现实路径选择[4]。民族兴、则国强。因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更是“体育强国”之根本,是战略实施的有力举措。

3.2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凝聚力和家国情怀的培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沉淀、演进而形成并传承下来的,蕴涵丰富的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情结等精神文化,并通过特有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培养各族人民的群体意识,增加民族认同感。因此,本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更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一种文化认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唤醒民族意识,维护民族感情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和文化交流。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东文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世界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对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浓厚的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3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我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天人合一”的传统道德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是“天人合一”传统道德思想的代表。所以它不仅是东方体育文化,也是东文文化的重要代表。“体育强国”战略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也为其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世界文化能够持续辉煌和灿烂,正是因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不断融合与碰撞。“一带一路”倡议,“体育强国”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我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些倡议与国家战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能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更能有效地推动我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3.4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安定有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崇尚礼让等以人为本的体育思想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各族人民强身健体的基本手段,也是各族人民交流,团结互助,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有效的维系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稳定问题,减少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增强民族自信。所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内容。

3.5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发展民族体育产业,振兴

乡村由于地理条件、社会习俗以及交通等因素,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开发和利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现代社会,民族的、自然的、传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更受人们的青睐。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集民族、自然、传统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对当地的经济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在传承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必须重视其传承性、民族性和特色性等,切忌过度侧重经济效益,忽视其特有色彩,为了开发而完全商业化。这样才能吸引人们来体验和消费,形成体育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解决当地人民的就业,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除此之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能加强当地人民与外界的思想、文化以及行为习惯的交流,促进当地人民的社会进步,振兴乡村。

4结语

“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体育强国”战略实施中要认真思考和审视其价值与地位。民族兴则国兴,民族强则国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新时代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5]。体育强国战略是国家战略,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推进实施。所以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保护和继承意识,要更加重视体育文化的价值,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让其不断释放影响,发挥独特作用,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

[2]张建玉.体育强国视野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研究[J].喀什大学学报,2020,41(3):87-91.

[3]刘晓锐.全媒体视阈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问题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5):151-154.

[4]刘俊伟,郭修金.体育强国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机制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7):35-38.

国民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媒体深度融合;教育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用户目标驱动

教育是强国之本,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贡献。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和传播技术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同时,中国的教育面貌也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进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阶段。置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时代大潮中,教育学术期刊面临转型的现实困境和机遇挑战。

一、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

目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在发展中依然存在内容“只合未融”、过度依赖新技术、忽视“内容为王”、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基层融媒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这样的融合是浅层的、有边界的。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1],展现了对媒体融合既有成就的充分肯定,同时,对推动我国媒体深度融合提出了新要求。那么,什么是媒体的深度融合?数据、平台和用户是媒体深度融合的三个支点。首先,数据是媒体深度融合的基本资源。对前一阶段媒体融合中积累的海量数据的应用,要重质不重量,其目的主要在于获取数据背后的价值。其次,平台是媒体深度融合最重要的形态之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革命成果,提升媒体平台的技术服务水平,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有助于增强媒体聚合能力与传播能力。最后,用户是媒体深度融合的服务对象,也是媒体深度融合的逻辑起点。必须切实转变思路,以用户满意度作为融合成效的重要评判标准[2]。

二、传统教育学术期刊的特质

国家新闻出版署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期刊与2018年相比,种数增长0.32%,平均期印数降低3.03%,每种平均期印数降低3.34%,总印数降低4.48%,总印张降低4.32%。在文化、教育类期刊方面,该类别期刊共1398种,平均期印数为2157万册,总印数为51664万册,总印张为2466975千印张,占期刊总品种的13.74%,总印数的23.60%,总印张的20.34%。与上年相比,种数降低0.07%,平均期印数降低4.58%,总印数降低3.09%,总印张降低4.48%。与我国期刊的整体情况相当,文化、教育类期刊的种类、印数均呈小幅下降态势[3]。在媒体融合浪潮中,与报纸、电台、电视台甚至是非学术期刊等媒体相比,学术期刊的融媒转型是相对滞后的,教育学术期刊也不例外,这与其固有特质有很大关系。第一,从逻辑起点来看,学术期刊关注的核心是组成期刊的元素—选题、论文,内容的选择、主要依靠期刊编辑部的经验判断。第二,从内容形态来看,学术论文的篇幅一般较长,专业性强,且以知识性、思想性为主。纸刊的呈现形式较为单一,重在学术性,互动性不强。第三,从传播路径来看,学术期刊的传播周期与图书相比虽然已较快,大多每半月或每月出版一次,但与新媒体相比传播周期显然更长。第四,从运营模式来看,传统学术期刊的运营模式较为单一,营利以期刊的发行和广告费用为主。这些特质使学术期刊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中,难免有些“水土不服”。因此,学术期刊既需要有自我变革的勇气,也需要具备在自身固有特质与融媒体时代大势之间寻求平衡点的智慧,化危为机,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三、教育学术期刊的知识服务体系建构

教育学术期刊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基于对上述固有特质的深刻理解,做出创造性转化。而其中最根本的转化是定位的转化—由“内容”到“知识服务”的转化。传统期刊的内容是围绕内容或信息建立的,而知识服务是用户目标驱动的服务。因此,期刊的内容生产、产品形态、传播路径和运营模式,都需要围绕用户目标驱动这一核心去重塑。

(一)核心:用户目标驱动

教育学术期刊关注的焦点和评价标准不再是期刊编辑部是否提供了教师读者所需的信息,而是期刊编辑部提供的服务是否解决了教师读者的问题。精准定位教师读者的需求,进行用户需求分析,是期刊知识服务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教育学术期刊面向教育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师。对专家而言,专业成长基本需求包括进一步提升知名度,组织重大课题和特色项目,凝结教学成果;对一线教师而言,专业成长基本需求除了职称评定、等指标性质的刚性需求,还包括提升教研水平,产出优秀教学成果,获得自我认同、家长与学生认同、同行认可等层面的软性需求。此外,融媒体时代用户的一般使用习惯和偏好也同样适用于教育工作者,如屏幕化、碎片化、交互性、即时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等。基于教师读者的需求,期刊知识服务体系的重构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二)内容生产平台化

期刊生产严格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三审三校的规定,严把政治导向关、内容质量关,生产周期也相应较长。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期刊在线投稿系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编辑部和外审专家的审稿效率。首先,作者在投稿系统注册时需填写包括论文标题、作者简介、关键词、作者单位、内容摘要、是否为基金项目和参考文献在内的论文核心要素,让编辑或审稿专家一目了然,方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对文章的价值做出判断,减少无效劳动时间。其次,稿件的即时分派功能大大减少了编辑之间、编辑与专家之间、不同专家之间的沟通成本。再次,投稿系统根据内容智能地把稿件推送给最合适的审稿专家,最大化地实现优秀稿件不遗漏。最后,审稿流程对作者清晰可见,编辑部也能对作者的投稿历史和修改历史一目了然,审稿流程透明,用户体验明显增强。

(三)产品形态立体化

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相较于纸质阅读,碎片化阅读不需要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就能进行,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一段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4]。而教育学术期刊刊载的论文一般篇幅较长,全文如果直接迁移到移动端或只截取文章摘要,由于前者体量过大,后者则过于精简,两者都无法适应新时代教研者的阅读需求。对论文进行新媒体语态的改造,使之更适合教研者碎片化的屏幕阅读方式和思维模式,是时代对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全新要求。形态立体化是融媒产品的一个鲜明特征。音频、视频、图表等多种形式的按需应用,可以提升教育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比如,以图表呈现观点、逻辑,以图片、微课演示实验操作,以音频、动画进行资料拓展,以视频、幻灯片展现课例资源等。读者可以在期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免费或付费获取论文立体化资源。对付费资源,期刊收益以一定比例与作者分成。论文立体化既在微观层面为作者提供了展示教研成果的渠道,使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更为丰富、深入,同时也在宏观层面上推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创新。

(四)传播路径网状化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所增长;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所下降,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6.33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2.33期(份)。与此同时,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继续较快增长,成为国民阅读新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5]。在融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知识信息的快速传播。借助网络传播技术和微信、微博、移动有声平台等新媒体,学术期刊信息从过往“出版者—读者”“出版者—作者”这样的单点传播,转化为多点网状传播。期刊编辑部、作者、读者、学术专家、一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一切关注教育领域的大众,都有可能成为期刊信息的传播者。不仅如此,传播还是双向的,期刊可以在网状传播中获得大量的用户数据,对数据的分析利用使学术期刊能更好地把握读者的关注点和阅读偏好,为更精准的知识服务提供依据。值得一提的是,有别于学术期刊只在专业“小圈子”中产生影响,融媒体时代的学术期刊也完全可以“走出以往学圈”。跨学科、跨领域的传播链条一旦形成,除了会为期刊带来更强的传播效果,更有助于教研成果的跨学科应用,对教育创新改革大有裨益。教育学术期刊只有转变角色定位,牢固树立用户思维,激发期刊受众群体的活力,才能不断拓宽教育学术资源的传播路径,增强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专业话语权。

(五)运营模式生态化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媒体深度融合浪潮中,学术期刊以往依靠发行、品牌、广告三大支点建立的运营模式难以为继。学术期刊只有有效解决期刊运营模式的瓶颈问题,更好地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才能在提质增效和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教育学术期刊是研究者学术成果外化的载体,但其如果要最大化地提升价值,促进期刊的创新转型,进而带动产业化发展,需要结合前述用户需求分析,把视线从终端前移,关注教学与研究的全链条。换言之,为教研人员提供知识服务,教育学术期刊应打破传统的方式,满足甚至引领用户需求,为教研人员提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方位、高品质的专业成长方案。教育学术期刊基于长期积累的专家、作者资源打造教育学术智库,凝聚智库力量,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课程教学素材,面向教师组织线上线下协同教研与培训,提高教师改进教育教学的能力,引导教师转化教研成果并进行发表,从而推动教育学术期刊研究生态圈的构建。除了建立基于期刊的学术研究“小生态”,教育学术期刊还可以进一步打开思路,探索基于跨界融合的“大生态”。突破传统期刊业发展思维,跨界融合,是拓宽期刊盈利模式、增强期刊品牌影响力的大胆探索,在业界已有不少成功案例。《意林》杂志在2015年刊登励志助学公益活动启事,并开始面向贫困生发放助学金,每年推出励志助学公益活动,成功开启了“期刊+公益”的跨界模式。《南风窗》杂志以其独特的视角,打造“另一只眼看世界”的跨界营销模式,是中国传媒业一支独特的标杆,其不仅兼具期刊的声作用,也进行自主研究,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是“期刊+研究”的典型案例。《徽商》杂志与多家徽京剧院、话剧院合作,通过市场化运作将安徽的地方戏曲演艺推向中国市场,使之走向世界舞台,打造了全新的“期刊+演艺”跨界模式[6]。虽然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教育学术期刊的发展思路能够且应当拓宽。教育学术期刊可以借鉴其他期刊转型成功者的经验,探索适合自身跨界融合的转型升级新路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