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学历教育范例6篇

国民学历教育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1

【关键词】初中历史国学教学民族意识有效策略

引言

国学教育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在推动历史发展、维护民族独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初中历史课程的学科熟悉决定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即培养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其实,国学教育在内容上就与中国古代和中国近代有着紧密的联系,有进行民族意识培养的丰富资源。

1.国学教育与民族意识的基本理论

1.1国学教育与民族意识的内涵

国学教育是指与国学内容相关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了传统文化、民族技艺、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人的民族意识、传统文化素养、人文和民族精神、健全的人格等。就民族意识的培养而言,国学教育有民族价值和民族结构的整合、民族行为规范、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等功能。民族意识是对民族认同与民族尊严和利益的自觉感知,没有民主意识的个体,是无法对民族认同与民族尊严和利益的自觉感知的。

1.2国学教育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国学既是文化,又是历史。从文化角度上看,国学有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而国学教学是实现这种功能的具体途径。作为一种文化,国学有着凝聚人心的作用,保障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历史文化依据[1] 。国学教育,通过以教育的形式将国学体现出的文化和历史知识充分的传承下去,帮助人们树立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精神。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国学教育有历史教育功能和价值,有承担进行民族意识培养的责任。依据历史研究教育理念,国学的学科划分包括了哲学、历史学、文学、伦理学、宗教学、礼俗学、版本学等,这给培养民族意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初中历史课程中运用国学教育培养民族意识的有效策略

2.1充分挖掘国学资源,选择有针对性的国学教育内容

国学教育之所以能在初中历史课程中进行民族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其拥有独特的历史教学资源,而民族意识培养的目的性又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中运用国学教育培养民族意识在内容上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国学资源,采取针对性的国学教育内容进行教学。具体体现在:国学教育要与初中历史教学紧密结合,在内容上要把握好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与国学的关联性;国学教育要有明确的教育指向性;国学教育必须与民族意识培养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即民族性取向、时代性取向、文化性价值取向。同时,在利用国学资源进行民族意识培养时,其形式和内容都要符合初中生的思维认识和发展水平[2] 。

2.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建立健全的民族意识培养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是以积极的国学内容为主体的国学教育活动多少都能作用于初中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程中运用国学教育培养民族意识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健全的民族意识培养模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入手:①阅读经典。国学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经典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用一些经典的国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3] 。如在中国古代史“百家争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阅读一些经典国学作品,如《大学》、《孟子》、《老子》等。②音像赏析。这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便捷性国学教育活动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音像作品,如百家讲坛中易中天的“品三国”,进行民族意识培养。③讨论辩论。这是开放式教学的体现,学生能在教学中主动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在中国古代史中“秦朝的统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场“秦始皇是功大还是过大”的辩论赛。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对国学内容的理解,还在新颖的形式下培养了民族意识。

2.3开展课外教学课堂,注重课内与课外教学的结合

在初中历史课程中运用国学教育进行民族意识培养,不仅在课堂教学上得到充分落实,还要在课堂外开展实践性的课堂。实践性课外课堂作为运用国学教育进行民族意识培养的教学延伸,必须保障实践活动要与教学内容相关,同时也要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即不能淡化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趣味性。如在“文化艺术-汉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一场以“魅力四射的中国汉字”为主题的国学教育活动,整个过程寓教于乐,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感受了汉字的魅力。观看后,教师让学生在课后观看八集历史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然后比较汉语与英语在词汇结构上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或者鼓励学生搜集汉字对培养民族意识的优势。通过设置这样的任务,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中华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自豪感。

3.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课程拥有丰富的国学教育资源,给国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国学教育渗透着多样的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明确国学教学的目标,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支撑构建国学教育模式,注重结合课内与课外教学,才能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更好的运用国学教育进行民族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蔡书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考试周刊,2011,17(15):26-27.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2

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做人,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而历史教育则可以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人类历史进程的角度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审视历史教育在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历史教育在德育建设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1.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脉络。

(1)中国大陆。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有开设历史课。小学历史教科书前有过4次修订,1980-1990年代对教材进行了3次修改,从1993年秋开始,小学取消历史课,一些历史知识安排在社会课里讲授。初中和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前进行过3次修改,主要讲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1977年后,重新开始编写初中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材。1990年秋开始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因材施教,得到广泛好评,1992年秋季为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采用。1990年初,国家教委规定高中开设历史课,2000年教材作修订。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历史教学内容,共有9次修改,先后开设过“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

(2)台湾。二战后,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台湾开始使用国民政府编写的历史教材,1950年后编撰历史教材。1945年后台湾的小学历史教科书共历经6次修订,历史课程有时并入社会科,有时单独设置。初中历史教科书至今共7次修订,1948年为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编辑的教科书,正式在台湾编写的有6次,而以1994年版《国民中学课程标准》在历史课程方面的变动最大,其中关键是加入台湾史内容。高中历史课程前后有5次主要的修订,最后一次修订是1995年,增加台湾史的内容。

(3)韩国。无论小学、初高中,还是大学,韩国学生都要接受历史知识的教育。小学阶段的历史知识与社会科的其他知识是完全融合的,进入初中阶段以后,才有了独立的历史课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历史课程先后进行了6次课程改革。1954年,韩国进行第一次历史课程改革,历史课被并人社会生活科。初中高中学生在生活课中学习韩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第二次课程改革结合国家的经济政策,突出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以效率和实用为原则。1973年第三次课程改革将韩国历史课定为小学五六年级至高中和大学必修的独立课程。第四次课程改革加大了国史的教学内容,并强调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次课程改革使历史教育观念更加现代化,并突出民族精神。第六次课程改革方案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指出从国际视野审视韩国历史。[1]

2.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历史教育的特点。

(1)重视历史课程的设置和改革。韩国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二战后,韩国先后进行了6次历史课程改革。国家从课程设置和编写体制等方面保证对历史教科书的管理,教材内容上韩国本国历史部分内容逐渐增多,教学方式上更加重视历史教育的实践教学,历史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大陆历史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也是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材编写的主管部门层级在不断提高,大学的历史教育也是如此,“我国高校思政课的设置经历了一个由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规范性要求、到由教育部制定规范性要求、再到由和教育部联合制定规范性要求的过程。”[2]同时课程设置改革和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等配套整体推进。

(2)强调历史知识的完整性。韩国历史教育强调历史知识的完整性,完整性指从古到今时序完整性和历史发展的逻辑完整性,这些由国家统一安排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来保障。如韩国初中《国史》简洁地叙述了从史前时代、国家的建立、三国时代、高丽的建立、朝鲜王朝的出现、日本殖民时代一直到当代的韩国,给学生展示韩国历史的全貌,同时也为高中历史的学习奠定基础。中国大陆历史教材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完整编写各部分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编的初中中国历史4册,从远古直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初中世界历史两册,上册为古代史,下册为近现代史。高中1956年比较完整的一套历史教科书中国史下限至新中国成立,世界史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讲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之后进行的几次课程改革,体系的完整性并无变化,下限不断延伸。台湾历史教材的中国史以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主,使学生明了中华民族的演进和历代疆域的变迁,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但1994年后设立单独的台湾史。

(3)围绕各时期主要任务开展历史教育。韩国历史课程改革随着国内国外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第二次课程改革正值韩国经济起飞时期,历史教学结合国家的经济政策,以效率和实用为原则。至70年代,南北朝鲜政治对峙加剧,要求每个人都要具有精神和民族精神。随着韩国国力逐渐强大,在历史教学中突出韩国民族精神。在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的情况下,提出以国际视野认识韩国历史,以使国民成为适应世界发展的新公民。韩国的历史教育使民众具有团结自信向上的民族精神。因此,韩国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社会公德水平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韩国人充满了民族自豪感。中国大陆历史课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设置或改变。过渡时期、“”和化运动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历史课程都进行相应调整。台湾方面课程的改革主要基于学术研究成果或政治考量,“光复初期以‘去殖民化’为核心;中期以‘台湾本土化’为核心;1993年后以‘台湾主体论’为核心。”[3]中国大陆历史教育保证了各时期主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教育起到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保证全民族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重大作用。

二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及启示

1.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韩国历史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上,从韩国形成发展史、韩民族遭受侵略的苦难史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不屈抗争史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大量教育,渗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为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除了系统讲授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访问历史名流的故居旧址,韩国很多公共场所都矗立着抗日英雄的雕像供人景仰。韩国学校还规定,每逢奏国歌升国旗不论是谁在何处均必须肃立,通过多种途径提升韩国人的爱国主义感情。中国历史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学目的要使学生从小就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了解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了解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但中国大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些脱离实际,应更多地与现实结合起来,使爱国主义更符合现时代,同时注意爱国主义应该不是狭隘的,而是对祖国、人民和世界和平热爱的爱国主义。#p#分页标题#e#

(2)增进政治认同感。韩国历史教材经过多次调整,始终都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渗透其中。从突出民族抗争意识以增强民族精神到倡导现代自由民主精神,爱国统一观念,韩国政府通过调整历史教学目标等多种途径将政治意识渗透其中。通过历史教育,韩国人崇尚人权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对于韩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充满信心。当然,韩国历史教育并不“唯政治化”,在具体实施上是相当程度地依赖多元教化来完成的,韩国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多元化渠道将历史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各类学校在历史教育中发挥中心作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担当社会历史教育的职责。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政府对历史教育也愈发重视。在现当代青年学生因受西方多种思想影响,政治信仰减弱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包括加强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在大学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这门课着重强调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和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突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史、国情,明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通过学习,大学生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念和立场体系,最终确定为自己的政治态度和信仰。但中国大陆的政治信仰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社会、媒体等依然各行其是,政府应以政治的权威和统领性地位来逐渐使社会、家庭、媒体等等也担负起历史教育培养政治认同的职责。

(3)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韩国学校在开展历史教育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国民精神,强调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学生不是被当作只承担‘聆听教诲’任务的单向度的静态对象,而是从一开始就被认定为会承担‘爱家、建国、服务社会’使命的具有特定发展目标的活生生的人。”[4]因而,在学校的历史教学中,历史结合现实,突出韩国发展的现实目标,让学生成为符合韩国发展需要的能积极服从社会规则,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合格人才。通过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培养出的国民,不仅是理论家,而且是担负了神圣的使命的实践者。在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时,当韩元兑美元汇率大跌时,韩国人提出“一人一元救国家”的口号。人们把自己的金银首饰卖给国家,只收欠条,民间团体和群众还自发组织起来,增加生产,购买国货,减少出国旅游,正是韩国人这样齐心合力,使韩国成为亚洲摆脱经济危机最快的国家。中国历史教育中介绍了大量不同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身上展现的不同风姿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传统,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优良品格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奋进的巨大动力。如忧国忧民,以死殉国,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通过这些动人的事迹使学生养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产生承担历史重任的神圣使命感。但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标过于理想化,理论超越现实,历史教育应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同样使学生可以报效国家。

2.中韩历史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1)中国应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支柱。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振奋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般来讲,只有对历史和传统了解很深的人,才会对自己民族、国家、文化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同时担负起民族振兴的重担。韩国在历史教育别突出民族精神教育。韩国过去是一个受压迫很深的国家,历史教育强调民族意识、国民精神,使人们形成“殖民地抗争意识”,尤其增强了学生对家园、祖国和民族等身份符号的情感接受和理性认同,韩国民众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由于过度强调民族精神,使韩国民族形成民族主义和以本国为中心的地方历史主义。在具体行动上,韩国政府甚至提倡“经济爱国主义”,拒买外国车,以坐本国生产的汽车为荣。这样的民族精神就有些盲目和自高自大了。中国大陆历史课程虽然也有涉及民族意识,但其教学内容并未将培育民族精神放在突出地位,加上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使教学中民族精神教育部分的时效性被削弱。中国大陆的历史教育应该进一步做到:国家教育部应该组织历史学家修改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在历史教育目标和历史功能的定位上,应着重强调对青年人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和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思索人我、群我的关系,以培养年轻人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强化他们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责任感;同时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历史教育在台湾对于台湾民众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起着独特的作用。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后,台湾人民心系祖国、认同中华、不断抗击日寇,终于使日本军国主义在台湾推行的“皇民化”教育以失败告终。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之后的50余年间,政府在台湾各级学校推行历史教育,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历史教科书特别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而不仅仅是他们生长之地的台湾,这对塑造年青一代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爱国情感,收到了积极的效果。然而,最近一些年来,台湾当局推行“”路线,主张各级学校国史教育只讲授台湾史,而废除中国史,甚至主张把中国史当作外国史。台湾史开始专门设立并且内容占相当的比重,这对于台湾青年一代产生不良影响,使台湾人尤其年轻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逐渐减弱。如2005年针对在沪台湾大学生的调查,在向外籍人士介绍自己的身份时,“选择‘中国人’的比例为15.6%,选择‘中国台湾人’的比例仅12.3%,有74.6%的学生选择了‘台湾人’。”[5]

(2)中国大陆应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避免重复性,注重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上,中韩两国都强调体系的完整性。韩国初中高中的韩国史和世界史都以时间为序来编写教材,但初中、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采取不同的编写方法,避免简单重复。初中《国史》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编写,给学生展示了韩国历史的概貌,高中《国史》依然是按照历史先后顺序,不过是以模块的形式展开,主题有“史前时代的文化和国家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统治结构和政治运动”“经济结构和经济生活”“近、现代史的潮流”等,这样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认识韩国历史的发展。这种模块的编写方法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散乱,但韩国的高中历史教材总体上是成功的。中国大陆中学大学的历史教科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有一定重复,不利于学生认真投入地学习历史。#p#分页标题#e#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3

关键词: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关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一个民族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有力支柱。因此,高校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灌输和渗透,使高校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感。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讨论,提出了在历史教育中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策略。

一、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一)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整合关系

1、正确认识“民族性”。历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历史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前,要理清“民族性”这一问题。我们常说的民族性融合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两种情感,这种民族精神是整个民族拥有的共同情感,其虽然具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但是这种精神层面的历史文化积淀必须得到全体民族的统一认可。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民族精神最初源于乡土精神,是将历史进程中的点滴积累进行的有效放大。

2、历史教育的前提是认知民族精神。对民族精神的正确认识是历史教育的前提条件,要想正确的认识历史,就要首先了解民族精神。历史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本质,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高校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书籍和书籍之外的历史知识,提高高校学生对有意破坏民族精神、隔断历史教育行为的正确认识和甄别。

3、民族精神的培养基于对历史教育的认可。对历史教育的认可是培养高校学生历史精神的基础和保障,如果高校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历史教育,那么,民族精神的有效落实和发展就失去了基本的保障。只有加深高校学生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了解,其才能够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认同自身的民族文化和内涵,理性的看待和解决历史问题。

(二)历史教育是民族精神的根源

对民族精神提升的前提是人民对这种精神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认知感,形成这种高度的认同感首要因素就是全民的共同记忆,然而这种共同记忆则是通过对历史教育的学习实现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华夏文明是整个人类历史唯一没被终端的持续文明。中华民族精神不仅以政治实体形式得到了延续,而且还被各个时期的有志之士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予以记录,这不但是人类历史的一份瑰宝,同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依据和起点,更是我们后人进行历史教育的依据和标榜。

(三)历史教育是民族精神的一面镜子

历史教育能够对民族精神进行科学、合理的反应,通过在历史教育中灌输和渗透民族精神,能够使高校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积淀的文化和荣辱事件,从而加强高校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局面的渴望。为了整个民族的进步,历史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的认识,并逐渐树立起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观。除此之外,历史教育的效果直接决定着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前途和进程。因此,高校的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在历史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爱国情感,并将这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贯穿于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当中,促进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二、在历史教育中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策略

(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最宝贵的中华民族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毫无疑问,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主题,历史教育应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形式。通过学习历史,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明,让学生感到自豪与骄傲,激励着学生学习和感悟。

(二)突出优秀传统美德教育

优秀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基因。我们民族历来是推崇以德立人的民族,以美德懿行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把道德修养作为最崇高的事业。从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辉煌往往就是从学校开始的。 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知识、情感需要为本,帮助他们培育民族精神和健康人格,树立美好的道德观。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能更好地激发爱国情感与民族精神。

(三)通过历史教材内容,落实民族精神教育

课堂教学中,学习中国古代史有关史实时,充分运用教材内容,适当补充一些课外内容,让学生感受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淳厚民风,崇高气节,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感人魅力。学生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广泛渗透于道德规范、文化传统、价值取向中,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始终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始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正是这种把群体道德视为道德核心的民族文化,形成民族特有的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优良传统、美好品德总是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三、结语

高校的历史教育要依托民族精神的支撑,并把民族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通过历史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来让全体高校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慷慨激昂的民族精神。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为了高校历史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共同提高,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历史教育和民族精神的融R贯通。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4

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国情意识。所谓国情意识,就是观察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一切从国情出发。国情意识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公民对国家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认识和反映。国情教育就是使国情意识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成为每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

国情意识是爱国主义的思想认识基础。“知我中华”才能“爱我中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爱国和反帝反封建斗争联系在一起。今天,爱国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密不可分。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同国情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什么是国情?“所谓国情,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最基本的现实状况。任何国家的国情都不能脱离其历史和传统而独立存在”。因此可以说,“国情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沿革下来的一些最基本的状况和特点”。

中国的国情与中国的历史密切相关,它具有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某些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是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决策的基本依据。“一切从国情出发”就是尊重历史和历史的发展,就是尊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国情又具有整体性,举凡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文化体系、教育结构、道德传统、民族精神等,都属于国情的范畴。至于国土、森林及耕地面积,人口的发展,生态环境,更不待言。

国情是历史和传统的产物,知国情必先知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历史与国情的关系,就是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就是使学生知道中国的历史、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趋向。例如:通过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建立的农民协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工农兵代表大会及其执行委员会;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各级参议会和各级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建立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和由它选出的政府委员会等有关史实的介绍,使学生明确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其历史根源的,是在中国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当前,历史教学的国情教育应以下列内容为重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建国后,人民政府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而开展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这便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谁违背了这一点,谁就会犯根本性的错误。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结束了受屈辱和被压迫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和民族独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史与现实都说明:在中国如果离开社会主义,就不可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也不可能迅速发展生产力,中国就会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

第三,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尽管各族统治者之间发生过战争,但民族团结、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团结、进步的旗帜下,共同创造着祖国更加光辉美好的未来。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四,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来,尽管朝代不断更替,中间出现过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特点是社会生产、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无不取决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设计应对国情教育作通盘考虑,实行历史课堂教学与国情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中国历史》能够进行国情教育,《世界历史》同样也可以进行国情教育。这是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环境的作用,同时,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习世界历史,可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本国国情的了解和认识;离开了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容易使学生的认识产生片面性,因而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国情教育在取材方面,也可以丰富多彩。除历史教科书外,还可以组织“我爱神州”国情知识竞赛,参观国情教育展览,组织国情教育讲演或座谈等。这样可做到学校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紧密结合。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5

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多样化功能,认真落实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的重要地位,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学历史教育有

着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具特殊意义。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就

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

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

的同时,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

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和崇高

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

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

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

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

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

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

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

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

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

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

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相,展览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

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

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弥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

一而努力甚至献出生命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事例,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叛乱、郑成功收复

台湾等等。揭示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砥砺他们前赴后继、

自强不息的性格是很好的时机。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迁徙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

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民族间虽有过争斗但这是短暂的,而民族间的交往是长存的。这里可以通过各民族间

交往融合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

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

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

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如陈胜、吴广不畏揭竿

而起、于谦一心保卫国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谭

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共产党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

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模感人事迹的了解,让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

另外,可以通过学习古今名人的名言警句使学生体味其中丰富的做人道理,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霍去病的"匈奴未

灭何以为家";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品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的"身无分文,以忧天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利用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伦

理道德和优秀品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在性格的养成方面

历史史实中既有正义的、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都

可以成为我们引导青少年的正面事例;也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可以提

醒我们的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并引以为戒。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

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社会现象可以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有很多仁人志士可歌可

泣的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这些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

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至每个环节之中。

要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创新和尝试,但是一定要构建在历史知识的传

授之中,只有将德育教育置于历史规律之中,这种教育才是有说服力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历史事实,将准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6

关键词:历史教学 道德教育

初中《历史》新教材是按照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线索编排的,它把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组成了相关专题,具有显明的中外比较、前后比较的特点,富含对初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如何贯彻新课改精神和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发挥初中历史学科的道德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每个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结合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历史德育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中国历史的画卷,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现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无一不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二、结合历史教学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广大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对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对于培养他们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砥砺他们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性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很好的时机。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结合历史教学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历史中吸取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历史为鉴,砥砺自己,国守法、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合格的道德公民。

四、结合历史教学进行是非善恶观念教育

历史史实中既有正义的、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也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利用很多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这些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应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至每个环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