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方案范例6篇

城市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1

第一条为使城市规划的编制规范化,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编制城市规划,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大、中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第四条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五条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第七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对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第八条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第九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第十条编制城市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勘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

第二章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十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二)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三)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四)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第十三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第十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十五条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五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十年至二十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三年至五年。

第十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二)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三)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四)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五)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六)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七)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八)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九)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十)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十一)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十二)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十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十四)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建制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可以根据其规模和实际需要适当简化。

第十七条城市总体规划的文件及主要图纸

(一)总体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以下有关条款同);

(二)总体规划图纸包括:市(县)域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用地评定图、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及近期建设规划图。图纸比例: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1/10000,其中建制镇为1/5000;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的比例由编制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三章分区规划的编制

第十八条编制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地衔接。

第十九条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二)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

(三)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

(四)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五)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第二十条分区规划文件及主要图纸

(一)分区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二)分区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分区位置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及建筑容量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

第四章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二十一条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十二条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二十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二)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三)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

(四)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

(五)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六)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二十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规划文本中应当包括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

第二十五条对于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第二十六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二)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三)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四)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五)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六)竖向规划设计;

(七)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第二十七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2

【关键词】龙江西路;宽度;局部线位;调整;规划;建议

前言

龙江西路是顺德区龙江镇325国道龙江段以西的一条南北向规划城市主干道,全长6.14公里。上位及相关规划曾多次对该段道路进行整体方案的调整,但是在具体的道路宽度、横断面方案或者是整体的绿化方案布局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处理好道路走向与已建设用地的关系,使城市道路在满足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同时,尊重道路沿线已有功能布局,创造人性化的城市道路空间,将成为城市道路建设中越来越重要的主题。因此,有必要对龙江西路进行功能分析和定位,以便更加精准的对其宽度以及局部线位进行调整,进而使道路更好得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

一、龙江西路选线及宽度的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线位与现状已建设用地发生冲突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顺德区及龙江镇对未来几年的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进行了限制。根据《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相关指引:龙江西路的红线宽度控制在50米,两侧的建筑物与主干道相隔10米,整体的道路宽度就在70米。龙江西路整条线路长6.14公里,据此可以计算出道路红线占用土地规模为460.5亩,所消耗的建设用地规模非常大。且在龙江西路南段以及北段等地区现状已经建成了很多的工业区,如果按照总体规划中的提案建设整条道路,还需要面临对工业区进行拆迁以及与群众的协商等问题,必然会增加道路建设的难度。

2、对慢行系统和绿化控制规模进行优化调控

从龙江西路的周边位置分析,该区域都是以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建筑,因此可以推断整条道路的主要作用就是满足南北向的交通运输。而在总体规划层面中未曾对龙江西路沿线的地区的用地功能以及建设对象进行分析,在横断面方案中包括12米的绿化带和14米的慢行交通路线,加起来总体宽度26米,占用了整体道路的52%的宽度,大于了机动车的行驶宽度24米。因此,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慢行系统和绿化带进行调整和优化,可以体现节约用地的方针,突出龙江西路的交通运输功能,进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对龙江西路区域路网结构和布局的分析

1、区域主要道路布局规划

从佛山市顺德区的交通状况出发,该区域主要道路包括佛开高速、珠二环高速、325国道以及禅西大道等,区域路网结构相对完善。从整体的道路建设和布局上看,禅西大道将会分担325国道一部分的交通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325国道的交通状况。故从区域的角度分析,龙江西路虽然能承担一小部分325国道的交通量,但片区性主干道的定位基本明确了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城市内部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

2、沿线用地功能结构和布局分析

对规划的龙江西路沿线用地功能和布局进行分析,研究龙江西路的服务对象,并初步分析龙江西路的交通构成。

根据《顺德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方案,龙江西路沿线的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道路东侧,并且主要以工业用地和商贸用地(专业市场)为主,居住以及其他用地规模相对较小。

其中,工业、仓储用地规模为202.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2.79%;商贸及公建用地规模为133.5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4.99%,居住用地规模为114.2,占建设用地的12.83%。

城市用地功能对交通的构成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从龙江西路沿线的用地功能和布局来看,机动交通方面,货运交通无疑占据主导。

3、非机动交通量分析

根据《交规》相关分析结论,结合龙江西部片区的实际情况,片区作为产业聚集区域,非机动交通量较大,但由于受用地布局、非机动交通的出行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龙江西部片区的非机动交通主要集中在规划建设区内部的主次干道以及东西向的主要城市道路,龙江西路地处城市规划建设区边缘,无需承担过多的非机动交通量。

三、对龙江西路宽度及局部线位调整的规划建议

1、前期分析结论及总体规划建议

(1)龙江西路作为龙江325国道以西区域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受沿线建设用地功能和布局的影响,其仅作为城市局部区域的联系通道,不承担分流325国道过境交通的功能。

(2)龙江西路是一条以货运交通为主的非景观性城市主干道,道路绿化规模不宜过大。

(3)325国道以西区域的大部分非机动交通主要通过325国道以及其他内部城市道路分担,而由于龙江西路处于城市规划建设区边缘其所承担的非机动交通量极为有限,故应缩减或取消龙江西路的慢行系统的控制规模。

(4)从节约建设用地和减少拆迁量的角度出发,在满通通行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道路绿化的规模。

2、局部调整的新方案

相对以前的50米方案,现提出了40米和30米的方案进行对比。在横断面的控制方案上,要确保机动车的数量与宽度保持不变,同样是六车道,宽度为24米,首先采用40米的控制方案,可以在道路的两侧设置11米的绿化带,将慢行宽度缩减为3米,周围两侧的建筑物与红线的距离为8米。采用30米的控制方案,前面数据保持不变,将两侧的人行道宽度缩减为3米,周围两侧的建筑与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为10米。由40米的方案与原来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慢行系统由原来的14米减少到5米,绿化带减少了一米,通过计算,40米方案的节约建筑用地为61.4公顷。而采用30米的控制方案,慢行系统变为6米,绿化带减少了两米,可以计算出节约建筑用地为122.8公顷。

通过对以上两种方案的计算分析,再集合龙江西路的所处位置及功能进行综合的评定,方案二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建筑用地的面积,但是在城市的景观塑造上比较差,均衡各方面的因素,规划建议选用40米的红线宽度方案。

3、对道路红线两侧建筑后退区域的使用建议

(1)要充分利用建设用地的资源,可以在道路红线的两侧后退区域内种植绿化植物并对外开放。

(2)在土地出让时强制要求开发商的建筑或围墙线只能设置在后退线以外。

(3)建筑后退控制区域的绿化参与地块的用地平衡,但需由城市规划部门统一管理。

4、龙江西路远期道路横断面方案控制的建议

本次规划调整方案为远期车行道的扩张预留一定的空间,远期货运量比较大,可以缩短两侧的绿化带的宽度,将车行道数量增加为8车道,方便货运交通运输。

总而言之,对龙江西路宽度及线位的调整,既能够发挥城市道路自身的价值,方便交通运输,还能从根本上节约建设用地资源,美化环境。此外,龙江西路的建设还应在规划、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为片区的货运运输以及道路沿线的群众营造安全、方便、舒心的出行环境。通过对龙江西路的定位分析和方案的对比,最终选择40米的道路红线建设方案,不仅可以节约建设用地资源,而且还塑造了城市的景观,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阳、徐循初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规划会看 2001年02期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3

关键词:城市雕塑;规划方案;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202-01

一、城市雕塑体系的发展及发展意义

雕塑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城市雕塑是新兴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其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早已显现出来。一方面,城市雕塑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味,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另一方面,城市雕塑满足了城市居民不断膨胀的审美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精神食粮。第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历史、人文等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如西安的“丝绸之路”、辽宁朝阳的“慕容雕塑”等,雕塑展现出来不同城市的历史、人文,是城市文化的沉淀和载体。第二,城市雕塑折射了城市发展的轨迹。我国的城市雕塑发展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在我国悠久的雕塑文化的根底上发展起来的城市雕塑蕴含了我国的悠久文化和城市发展之路。第三,城市雕塑展现了城市的自然风貌,通过雕塑艺术塑造了城市的精神灵魂。第四,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区域风情,使城市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第五,城市雕塑是城市环境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的审美情趣、艺术感受等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城市需要通过多样的艺术形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第六,城市雕塑兼具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使城市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发扬了城市的传统文化,增添了城市群众的精神食粮,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二、城市雕塑体系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城市雕塑设计简单、粗放,很难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的地域文化、风俗文化等特点。其次,城市雕塑题材单一,主题模糊。一般情况下过于关注大型雕塑,对于小型的(如公园雕塑、社区雕塑等)关注程度不够。而且大型雕塑的设计笼统、艺术方向不明确。导致城市雕塑数量少、主题模糊、缺少特色,无法展示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艺术品位。再次,城市雕塑模仿成风,缺少雕塑艺术的独特性、创造性。如盛行一时的圆环雕塑,各城市都在比谁的环大、造价高。又如大佛雕塑等跟风雕塑,影响了城市雕塑的发展和艺术品位的提升。这些模仿雕塑虽然在气势上很宏伟,但难以吸引人们的眼球,难以体现城市的区域文化。第四,城市雕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考虑不周,影响了城市雕塑整体效果。第五,城市雕塑的管理不完善,存在着严重的“重建不重管”现象。雕塑遭到损坏现象频现,严重影响了雕塑的美观性和艺术价值。

三、关于城市雕塑体系规划的思考

城市雕塑经历了初级开展阶段、结合城市文化创新阶段和全面建设阶段。目前,我国对于城市雕塑的研究已初见成效,一些城市雕塑作品也取得了很高的评价,这些和城市雕塑体系的规划研究是分不开的。对于城市雕塑体系的规划方案设计,首先,要突出城市的地域文化,塑造城市雕塑的象征意义。重点突出了城市雕塑的文化性、艺术性、美观性,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的引领,使看到雕塑的人能更深刻的体会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魅力。其次,注重城市雕塑题材的多元化、创新性,使大众感受城市悠久文化的同时能感受到新时代的气息。再次,城市雕塑具有很强的公共性、社会性。因此,城市雕塑的设计要符合大众口味。同时,城市雕塑会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长久存在。因此在选择雕塑作品是要注意作品的适当性。一不能跟风,人云亦云的作品缺少内涵、没有特色,很难成为城市的文化载体。二要设计大众能看得懂、能感受到的艺术,不要借助模糊、抽象的概念“愉悦大众”,不是所用看不懂的作品都是艺术。三要符合大众性、社会性,一些作品也许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内涵,可他不一定适合做城市雕塑。第四,城市雕塑要有城市环境紧密结合,将城市各区域自然环境分类、分区,结合人文自然景观设计城市雕塑。第五,城市雕塑要建设、管理一起抓,避免城市雕塑艺术性、美观性的破坏,进而影响城市形象。

四、结语

艺术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物,城市雕塑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他不仅要发挥其艺术价值,还要兼顾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对于城市雕塑体系的规划,一定要结合城市环境的发展,融合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勇于创新,才能发挥城市雕塑的文化引导功能,才能更好的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塑造独特的、魅力十足的城市形象。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4

关键词:城市中低压配电网;10kv;规划方案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城市电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10kv配电网。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对城市10kv配电网科学的规划,以此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城市10kv配电网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人们没有充分的重视配电网规划,这样在城市配电网建设中就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如局面较为混乱、没有合理的网络架构,这样就会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具体来讲,城市10kv配电网规划中主要存在着这些问题:

一是电源点没有足够的布点:我国城市10kv配电网因为早期规划较为缺乏,那么电源点布点不足问题就很容易出现。过少的电源布点,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就会得到拉长,这样就会有较高的线损率和较低的电压,供电能力无法与日益增长的负荷要求所符合。另外,10kv电源点不够,那么会影响到线路负载率的均衡性,对于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是没有合理的网络架构:因为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网络架构不合理现象如今在国内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存在的,那么计划检修以及其他的一些工作,都会受到这个现象的影响。

三是负荷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这样就会有较大的供电压力: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用电负荷每年都在快速增长。

四是有着较高的线路故障率,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在我国城市的10kv配电网中,主要的输电线路依然是10kv架空线路。但是在实际运行工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容易有故障出现,对供电的可靠性造成了影响。

2 10Kv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思路

通常情况下,城市电力规划因为较为复杂,那么就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五年、十年和二十年。要结合如今城区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城区电网建设规划,对网络结构进行简化,促使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提升经济效益水平的基础上,保证供电质量。在实施策略上,需要有一定的高瞻远瞩意识,分步骤实施下去。具体来讲,在城市配电网建设和规划中,需要合理预测负荷;配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会直接受到中压配电站结构的影响,对于电网的整体发展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就需要对接线模式合理选择,并且,随着负荷的不断增长,将环网等接线方式应用过来。在网架结构方面,需要对配电网线路之间的联络进行增加,这样形成的骨干网架网有着清晰的结构和明确的供电范围;对供电电源点进行增加,对供电半径合理减少,对负荷合理分配,同时,对中压配电网的导线截面进行增大,对于那些高耗能变压器,需要及时更换,这样方可以促使配电网的电能损耗得到有效降低。

一是基础工作:负荷预测是10kv配电网规划和建设的基础,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电网规划,负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变电所的布点、网架结构的设置以及电压等级的选择等方面,因此,就需要充分重视负荷预测工作。具体来讲,负荷预测指的是综合考虑一系列的因素,如运行特性、增容决策、社会影响等,通过分析和研究历史数据,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探索,预先估计和推测。为了能够一致于城市发展的要求,要充分结合城市发展计划来进行负荷预测。要对工业企业用电需求计划广泛的收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市政生活用电的趋势和需求,对城市历年的用电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将多种负荷预测方法给应用过来,最后对各种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二是技术措施:首先是网络构架建设,要想实现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需要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网架。10kv网架包括诸多的方式,如电缆双环网方式、手拉手环网方式等等。在城市的中心地段,电网有着较高的负荷密度。在规划10kv配电网的过程中,需要贯彻相关的原则。首先是如果按照10kv环网的接线方式来进行接线,那么就需要严格控制线路正常运行时的最大载流量,如果载流量超过了相关的安全范围,就需要将转带负荷措施应用过来,进行分流,这样它的安全性方可以得到保证。另外,如果线路出现了异常现象,就需要对其载流量进行限额控制。

其次是在10kv配电网规划的初始阶段,就需要对供电的可靠性问题充分考虑。为了促使10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得到提升,需要将环网接线方式推广于同一变电站的环网接线或者相邻变电站之间。为了避免电磁环网问题的出现,在电网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开环运行是需要考虑。在10kv配网建设中,需要将循序渐进的原则贯彻落实下去。在建设初期,可以首先联络两个变电站之间的小部分10kv馈线,在中长期建设中,需要联络一个变电站的所有10kv馈线和周边其他变电站。同时,还需要对主环路成环的建设周期进行考虑,对主环路电缆迁移进行减少,这样主环路电缆迁移的开销可以得到有效节约。在主环路中,节点不需要设置的过多。

在配电台区的建设方面,在建设配电变压器之前,需要对密布点的原则问题进行考虑,以便有效控制低压配电网的供电半径。为了促使安全、可靠以及简单的目标得到实现,在低压配电网的建设中,通常将树状放射式的结构给应用过来,将分区供电模式实施下去。通常需要将联络开关设置于同一电房内的两台配电变压器的低压母线之间,这样如果有突发事故出现,可以用作备用。对于低压线路,需要对范围进行明确,避免有跨区供电的问题出现。在选择导线截面的过程中,10kv配电网规划需要与供电区域负荷的需求所满足。在环网单元建设方面,电缆化开闭所有着较大的规模和较大的占地面积,因此,如果建设于商业闹市区、市中心或者城市道路改造地区,就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电缆环网单元有着较小的占地面积,在不同的建设地区,都较为适合。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化进程在逐步的加快,10kv布点及走线有着越来越小的空间,城区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城市电源点的布点和电路走廊。因此,当地的政府部门和供电企业,就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意识,在城市的发展初期,都需要对配电网的建设以及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供电企业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规划设计。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城市10kv配电网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促使各个方面用电需求得到满足,这样与城市发展的要求方可以适应。因此,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规划设计城市电网时,就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对规划的各个阶段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城市电网规划中体现经济效益的观点,只有这样,方可以不断提升供电企业的效益,充分体现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姜洪增,侯杰.配电网建设中的实用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1):123-125.

[2]黄派兵.浅谈快速查找10kv配网线路故障的技巧[J].科技致富向导,2010,2(29):99-101.

[3]王新宇.10kv自动化配网的设计及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1,2(5):77-79.

[4]苏瑞雄.10kv配网信息管理与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09,2(27):144-146.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5

关键词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设计原则;指导思想;整体规划方案;江苏昆山

昆山市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位于昆山市西部城区中西地带,西临阳澄湖、傀儡湖(昆山市水源地),由河流湿地与湖塘构成,是长江口湿地与太湖天然湿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的重要地域之一。

1建设现状

公园始建于2001年,2008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第五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约占地177 hm2,其中水面58 hm2,滩涂面积10 hm2。公园建设利用原有的鱼塘、低洼地、荒地,遵循“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湿地开发与保护,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与昆山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和自然性。公园规划建设,按大风景、小景观的设计理念造园,尽量减少人工景观,从近自然风景入手,在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基础上,通过改造风景的地形、水体和树木等要素,营造富有江南特色的自然环境。根据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进行功能分区及设施配套,重点建设突出江南水乡野趣的水禽观赏区、湿地保护与展示区等。公园完成前期建设后,经近几年的管理、保护,整个公园以湿地为主题、以水域为中心,形成集湿地保护、展示、科普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雏形,植被茂盛、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特别是野生水禽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湿地景观特征日益明显。园内主要植物品种有57科、98属,共131种;湿地鸟类70余种;水生动物种类丰富,生存状况良好,传统特色水产丰富。

2设计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

设计的基本原则为:高起点,高要求;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结合(功能、景观、生态三结合);突出生态、现代观点;“以人为本”原则[1-2]。设计指导思想为:整体性原则;创造自然的生态景观;营造交流氛围,满足市民的游憩;景观的文化、审美意境;植物的乡土性原则。

3整体规划方案

3.1规划背景

根据昆山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西部城市副中心以打造生态居住区为重点,营造一流人居环境。昆山市城市生态公园作为西部城市副中心的一项重要功能,定位为:纳入昆山市城市绿地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的公园。

3.2规划总体目标

规划应用湿地生态恢复、生态重建和湿地水处理等生态工程技术,构建类型多样、格局合理、功能优化的城市湿地自然保留地,保护乡土物种、丰富生物种类,展示、传承江南水乡的湿地生态文化积淀,与城市水源地保护、城市生态休闲紧密结合,创建城市湿地自然保留地、城区水源地复合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模式,形成“城区水源、湿地乐园,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城市湿地景观,奠基山水型生态共生城市。

3.3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突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丰富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提升城市湿地的生态价值及其公众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生态优先原则:以湿地自然景观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培育及其保护、水源地环境保护为重点,在此前提下,适度规划湿地展示、湿地生态休闲及湿地科普教育功能;长期持续原则:遵循湿地生态、保护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原理,保障规划的科学性、技术可行性,并从区域湿地保护、城市总体建设的视角出发,促使规划有利于建立城市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地域特色原则:在自然景观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保持地域特色[3-4]。

3.4要点和策略

湿地生态恢复:遵循恢复生态学原理,注重水陆关系,改善岸线地形与形态、重建水陆过渡带、恢复自然或近自然生态岸线,重视乡土植物应用、重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的植被空间演替序列;水源地保护:遵循水环境策略,充分利用湿地水体与湿地植物的净化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遵循保护生物学原则,规划建设缓冲带、生物廊道与生物通道;湿地文化展示:挖掘特色主题“江南鱼米之乡”,充分展示湿地生态经济功能、地域物产及地域文化特色;湿地生态管理:突出科技支持、社会参与对湿地建设及后期管理的引领作用。

3.5规划目标

近期规划目标:重点调整园路系统,实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与控制;适当改造地形、岸线,构建“水—岸”复合生态系统,恢复水生—湿生—旱生的植被空间演替序列;建设生态岸线、自然与人工湿地生境类型和湿地水处理系统,形成湿地游览、湿地生态文化展示和湿地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区域,创建城市水源地、城市湿地保留地复合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的模式,建立政府、社会参与多渠道合作的城市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机制,为市民提供科普休闲、环境教育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中长期规划目标: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建设与周边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新时期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利用的模式范例(保护—产业互动模式);园区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提供城市湿地水处理、水源保护的技术经验与示范;建成区域湿地物种库,利用湿地公园自然调蓄功能及其控制系统,实现相对可控条件下的湿地资源保育;建立湿地生态和环境综合科研基地。

3.6规划总体布局

按照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以及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休闲、科普教育的需要,遵循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理,根据公园地域及周边道路、水系、用地格局,进行功能分区并规划隔离缓冲带或连通廊道,形成功能斑块—节点(生物通道)—隔离连通廊道镶嵌的网络布局模式。规划6个功能区即管理服务区、游览活动区、湿地生态文化展示区、科普教育区、湿地生态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区。

3.7分区规划指引

功能服务区:位于主入口区域,面积21.15 hm2。通过现有多媒体展厅展示昆山总体规划、湿地生态知识、经典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案例和公园总体规划建设情况,提供、增加社会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实践机会,为湿地资源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提供教育培训场所。游览活动区:位于主入口北部中心地带,面积21.51 hm2。利用湿地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规划游览活动区,开展湿地为主的家庭式休闲、游览活动。湿地生态文化展示区:位于湿地游览区东部,面积14.16 hm2。湿地植物、水生植物展示、湿地体验、特色水产及生态文化展示。科普教育区:位于湿地游览区与湿地生态保护区之间,面积16.18 hm2,进行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配以说明牌、图片等对广大民众进行爱护自然的科普教育。湿地生态保护区:位于湿地公园西北部,面积41.30 hm2。湿地自然生境重建及以鸟类为主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湿地生态恢复区:位于公园东部,面积62.70 hm2。自然湿地景观的生态恢复及湿地水处理展示。

4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规划建设中,与区域自然湿地的相关关系应进一步强化;应适当扩大水陆过渡带的湿地面积;原规划道路系统不利于湿地生物的保护;湿地植被的水平空间梯度有待丰富、乡土植物比例需进一步增加;与城区水源地保护、湿地生态文化传承相结合的主题不够紧密、不够突出;应提高湿地类型多样性、完善科普设施。

5对策

根据《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及《昆山市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由昆山市人民政府引导,昆山市园林局实施,湿地公园管理处具体管理,采用分期建设,遵循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布实施的原则,逐步完善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符合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建设方向,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了公园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参考文献

[1] 李旭.对景观规划中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认识——以银川市大西湖生态湿地公园规划方案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3,10(5):54-57.

[2] 周灵国,张新兵,冯宁.湿地公园考察成果与规划设计建议[J].陕西林业,2008(6):10-11.

城市规划方案范文6

关键词:城市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社会经济;城市规划

Abstract: the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is essential for city construction work,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city l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city construction,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to promote the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rationalization process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refore,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ir own dutie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promote the city construction work steadily and orderly,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cit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Keywords: city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 economy; city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城市的出现证明了我国人民的社会文明发展到了一定高水平阶段,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随之出现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目前,由于规划管理不善,大部分城市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进行排放,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污染;而一部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违规建筑大量存在,城市土地被胡乱占用,使得城市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另外,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的城市为了完成建设目标,则与其他城市建筑风格雷同,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因此在我国的城市的发展中还需要统筹规划,并且在制定城市发展方案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 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

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依赖于城市规划,并且以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城市要想合理发展,就必须行科学的规划,充分了解城市自身的性质和特色,分析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只有在科学城市规划方案的指导下,才能逐渐实现一座城市的最终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城市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城市规划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规划步骤主要包括资料的收集、城市经济状态分析、 城市性质和发展情况分析、城市规划目标、制定目标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以及建设规划的管理等环节。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的着眼点应该是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但是在目前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城市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城市建设缺乏有效的实施措施和必要的保护手段,导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在很多大中城市开始出现能源短缺、道路交通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城市人口密度分布不均、水资源紧张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而且给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城市规划部门应该正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是由于城市规划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实施的时间较短,城市规划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譬如,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过渡时期, 受我国城市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规划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没有有效结合在一起,而且很多城市的城市规划编制目标不明确,没有从本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 城市规划目标的盲目性较大,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情况, 导致很多城市规划方案先天不足。为此,为了保证我国城市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前提,并积极探索与城市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理论方法,保证城市经济、文化、资源、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家的资源相对短缺,城市是我国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各类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应该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保证城市发展逐渐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推动城市发展实现。

1. 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