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

 

1.城市生态规划   如果不明白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生态城市设计的根本原则,我们就不可能在建设生态环境方面有大的进步。生态城市是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健康与活力,即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   1.1城市生态规划概念   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MAB.1984)”计划中指出:“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较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并提出了生态规划的五项原则: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生活标准、文化历史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城市生态规划是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城市这一以人工自然为特征的特殊地域的特殊应用。其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1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   1.1.2城市生态分析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依据。   1.1.3城市生态平衡是城市生态规划合理的标志。   1.1.4城市生态发展是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目标。   1.2生态规划技术方法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有如下两种。   1.2.1生态因子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方法是依靠多元统计技术方法来实现的,其中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是城市研究中常用的多元统计技术方法。主要步骤:①生态因子调查。了解规划区内与土地有关的各种因素,如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地质、地理、土地利用及社会和文化等“生态决定因素”。②生态因子的分析和综合。将各生态因子分级,在相同比例的图上以同一种颜色由浅到深三个层次表示,形成包括坡度图、土壤类型图、易冲蚀程度图、野生动植物图、游憩价值图等在内的单因子图,叠加形成复合图。③土地适宜性分析。由单因子图叠加形成的综合图可以区分出具有不同生态意义的地块,每一地块都暗示最佳的土地利用。生态因子分析方法的结果:①生态敏感性模型:从城市生态环境要求出发,分两个方面确定城市结构形态和空间模式———正向决定不可以破坏的生态支撑系统的等级以及其形态与模式,反向是引导城市建设发展的限制等级,指导城市物质空间结构形态、用地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②用地适应性模型:从城市建设发展要求出发,划定适应城市开发建设用地的等级与形式。   1.2.2生态安全格局方法。生态安全格局方法把景观生态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就必须获得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要根据景观过程之动态和趋势,判别和设计生态安全格局。不同安全水平上的安全格局为城乡建设决策者的景观改变提供了辩护战略。因此,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不但同时考虑到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而且满足了规划的可辩护要求圈。生态安全格局方法认为生物对整体景观都具有利用和控制的潜能,而景观中存在着某些潜在的格局,它们对生物的运动和维持过程有关键的影响,如果生物能占据这些格局并形成势力圈,生物就能最有效地利用景观,使景观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最有效地维护生物和生态过程。因此,识别、设计和保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是现代生物保护的重要战略。   2.生态与城市结构形态的关系   城市生态空间与城市结构形态相对应,构成共扼关系。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的生态基础,在塑造城市形态与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1从城市生态的角度   首先,城市生态空间网络基本囊括了城市的自然环境,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城市生态环境的营造和维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城市的生态支持系统。近年来“基地决定论”、“生态优先”、“反规划”等理念相继提出,使城市形态结构的规划更趋合理。例如基地决定论认为:一个场所采取适当的形式有其固有的道理,有着“承载能力”和“最佳使用”。“生态优先”、“反规划”则都是提倡将本身具有较高生态价值或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大的场地优先规划,力求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生态,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2.2从城市形态的角度   城市形态与人的价值标准和人的生理、心理要求密切相关,人们向往美好、和谐、健康、有活力的城市,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会感到压抑、沉闷,人们的自然天性会促使他们去寻找亲近自然的机会,所以出现了一到节假日凡是自然气息浓厚的地方(如公园、城市周围的风景区)游人如织的状况。即使就在城市环境中,绿化较好的地方也是人们乐于驻足之地。城市生态空间与城市结构形态相互支承、相互补充、完善,共同起着营造美好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的自然环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生态空间网络的布局结构。反过来,被纳入城市生态空间网络后,这些自然环境资源也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发展,有助于增加城市形态与结构的可识别性和特色,打造美好的城市形象。在世界城市之林中景观特色鲜明城市无不在其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的关系上有其独特之处。下图分别为莫斯科、巴黎的城市   2.3城市空间   “生态优化”策略在城市结构形态研究领域中运用“生态导向”的思想由来已久,将区域生态价值和服务功能与土地开发利用政策相结合,并开始从“生态优化”所强调的单纯“保护”,向利用生态来引导区域开发的“生态导向”思想方向发展,使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城市结构形态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城市结构形态的调整与优化应该与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应体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因而,制定城市结构形态的目标,应以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重点为目标,还应该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优化思路应为:具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舒适怡人、城市形象个性鲜明的城市空间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实现空间结构形态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大幅度的改善,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增强城市竞争力。#p#分页标题#e#   3.生态导向下的城市空间结构   3.1生态城市的结构形态类型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一些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的城市的结构形态进行调研,本文从集中与分散的角度总结出两大类:一类是的连片集中、外部分散的城市结构形态,另一类是组团分散、内部集中的城市结构形态。   3.1.1连片集中、外部分散的城市结构形态。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是便于集中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城市各项用地紧凑,有利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较适合中小城市,但应注意近期和远期的关系,避免城市在发展中用地混杂和干扰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城市形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网格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和环状等。网格状的城市形态较为完整,易于各类建筑的布置,但往往显得单调。环形放射状城市由环形和放射形道路组成,城市交通的通达性好,有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趋势,但易造成城市中心过度集聚和拥挤。星状城市往往是环形放射道路沿主要交通走廊发展的结果。带形城市大多受地形限制,沿主要交通轴向两侧发展,城市组织有一定优势,但过长会导致交通物耗过大。环形城市则是带形城市在特定情况下的发展,除非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否则城市用地向环形中心扩展的压力很大。   3.1.2组团分散、内部集中的城市结构形态。最主要的是组团状城市,即一个城市分为若干块不连续的用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的河流或铁路站场、森林所分隔。这种发展形态根据城市用地条件灵活布置,容易接近自然,比较好地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并能使各项用地布局各得其所。不足之处在于城市道路和各类工程管线的投资和经营管理费用较大。此类城市布局的重点在于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度,既要分工合理,又要在各个组团形成一定的规模,创造一定的就地生产生活条件,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压力。星座式是这一类型城市形态中典型的一种类型,主要大城市及其周围卫星城镇组成的布局形式。小城镇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有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为控制大城市的规模、疏散中心城市的部分人口和产业,培育远郊区的卫星城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仍要处理好发展规模、配套设施及现有基础等问题。   3.2城市结构形态生态演化的机制   什么样的城市结构形态才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集中和分散两种既矛盾又统一,是城市结构形态演化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分散论及集中论都是优缺点并存的,生态导向下的城市结构形态可以从两者中吸取优点加以运用。从集中论那里,可以吸纳遏制政策、城市更新政策及全套的新内城环境更新工程。这将会取得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但又不会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借鉴分散论,它又可以对自发的分散化过程加以有效的控制———如让人们迁移到公共交通及其设施都完备便捷但又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区。它考虑到市场的收益,而又不会完全听命于市场的支配,这将有可能形成一些具有环保功能的社区。   3.3城市结构形态生态建构的策略   生态导向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要求从城市生态腹地的大区域环境去考虑,并在城市空间发展边界的控制范围内,在城市空间开发的分区管制限定中,在生态空间的网络优化的前提下,将城市与自然融合、组织,形成一种紧凑、开放的结构形态。它不强求固定的模式或标准的图示,往往因城而异,根据城市自然生态条件、城市合理规模、现状空间布局、城市产业结构、未来发展等具体情况来确定,既可以以上述某一种形态为主,又可以几种形态相互包含,构建符合城市最佳发展的,各具特色的城市形态。每一种形态的发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可能从一种模式转变为另一种模式,甚至上升为区域关系的综合发展。因此,高效、集约地利用土地,相对紧凑布局、功能混合、均衡化发展及建立相应的社会组织结构成为构建生态导向下城市结构形态的主要规划策略。正如麦克哈格所说:“设计结合自然的重点不在设计,也不在自然本身,而在‘结合’上。”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重点在于首先充分结合规划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与水体等自然生态条件,建立新的水体及绿化网络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格局。然后在这一生态网络基础上结合区域内用地特征整合构建出规划区的布局形态,最后确定地区的用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