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学论文范例6篇

民族医学论文

民族医学论文范文1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笔者在整理研究湘西民族医药论文、专著并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特色,在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上指出以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方法保护民族医药文化是目前的当务之急,突出民族医药的优势特色是保持民族医药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认为将民族药物资源合理开发、实行产业化发展是弘扬民族医药的有力措施,建立合理的民族医培养管理机制是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 湘西;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1-0001-03

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为主,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其聚居区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等。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医药文化,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口耳相传,延续至今。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医药文化近三十年来研究者较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族医药和中医药都属于古代留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目前湘西民族医药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与困境,因此加强对这些民族医药文化的研究,制定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尤为重要。

1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1?1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以口承文化为主湘西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医药文化史,从历史资料来看,他们都是没有文字的民族,但是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因此民族医药文化主要靠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等流传下来。苗族医药经历了九黎蚩尤、三苗和荆蛮三个时期的发展,以古歌或神话的形式得以保存[1]。湘西苗族有祭祀神农的习俗,而神农曾“尝百草”,是药物的创始神。湘西苗族称自己的祖先为剖尤或绞黎够尤,其实即传说中的九黎族部落首领蚩尤[2],蚩尤与黄帝部落大战失败后,九黎部落从黄河流域迁徙到长江中游,形成了三苗国。苗族历史上“蚩尤传神药”的故事一代代传了下来。湘黔边区的苗族人民至今还有一首流行的歌谣讲“药王”采药和治病的故事。湘西土家族也有悠久的医药文化,土家人民秦汉时期就定居此地,深受巴楚文化和荆蛮文化影响,有关医药的民间故事也很多,如药王菩萨为民治病,乘白虎升天成佛;药王发现茶叶的解毒功效;英雄卵雨射下十个太阳,其中一个太阳落下成为温泉,土家人可以洗浴祛病等。 湘西侗族则有古歌《玛麻妹与贯贡》,讲的是孝子贯贡遇到仙医玛麻妹治病救母的故事。玛麻妹是侗族的女性神医,这个传说有母系氏族社会的影子[3]。湘西各少数民族的先民在与自然、疾病斗争的几千年中,积累了大量防病治病经验,发现了医药知识,虽带有原始色彩,但是作为早期医药文化弥足珍贵。

1?2湘西民族医药文化具有朴素的自然科学性质湘西各民族的医药文化早在三千年前的部落时代就已经出现,后来由于地域关系,山区险阻,与世隔绝,各民族医药文化独自发展,保留了早期的朴素自然科学特点。土家族医药学具有“天人合一”的认识观,发展出土家特色的“三元学说”。土家医认为天、地、人共同构成自然界,并用天地人或天地水三元关系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如人体上元为天统领心神,中元为地统领脾胃,下元为水统领肾。气、血、精三大物质促成生命活动的正常。 苗医也有“三界”学说,用自然界中树、土、水三者关系说明人体功能和相互关系。头颈部为树界,胸腹部为土界,下腹部为水界。分别主心智、营养和生殖[4]。湘西侗族民间流行的医书《医家垒》,记载侗族医学有“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理论,天与气生人,水与土养人,气多气少人都会生病,五位一体理论将病因、病理、药物性味等理论联系为一个整体。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都带有秦汉早期医药文化的特点,即用自然界的天地水土等自然物质、自然界的层次来类比解释人体,这与中医学基础理论一样,是中国上古医药文化遗存的特点。

1?3湘西各民族医药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在长期的发展中,湘西各民族医药都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如土家族以三元学说为指导,认识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气血精的失调、异常是疾病的基本原因,诊病方法上土家医发展出了“看、问、听、脉、摸”五诊法,治疗学上有“七法”、“八则”,特别是外治法上“五术一体”,“刀、针、水、火、药”综合治疗[5]。湘西侗族医生有看、摸、划、算诊断方法,包括观面色、看异常部位形色、辨指纹、摸脉、摸皮肤、摸筋骨、阴阳推算、画字驱邪等,治病方法有推捏法、熨烫法、针刺法、拔罐法、熏蒸法、烘烤法等[6]。湘西苗医创立了三十六症、七十二疾学说,最早研究苗族医药的欧志安先生提出了苗族医学的“英养学说”、“斩茄学说”、“萎雄学说”、“生恩学说”四大系统,苗医的外治法有放血疗法、生姜疗法、气角疗法、化水疗法等二十多种[7]。

1?4湘西民族医药简便廉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尽管有现代医药,但是湘西的民族医药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医疗作用。民族医生多亲自上山采药,或用井底泥、茶枯、京墨、灶心土、烟矢、黄泥等生活常见物治病,治疗费用便宜,方法简单,但是治疗效果却很显著。根据笔者课题组湘西学生工作者对家乡21个民族县乡地区的问卷调查,老百姓对民族医药有广泛的了解和应用,腹泻、感冒、跌打损伤等病痛都会服用一定的草药和采用刮痧、熨烫等民族医疗法。侗族医药在骨折损伤方面有独特疗效,苗族医药在解毒、克毒方面独树一格,土家医药封刀接骨疗法,服侍护理技术卓有成效。至今民族医药在湘西百姓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1?5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具有“神药两解”“巫医一家”等巫术色彩由于地处古代的荆楚和巴蛮之地,湘西民族深受楚巫文化影响,各民族医药都带有宗教色彩,巫术特色浓厚。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医药都有“神药两解”、巫医不分的特点。土家族有“梯玛”文化,梯玛即巫师,集占卜、算命、祭祀、治病于一身。土家族的“梯玛神歌”中有大量的医药文化内容。如生病要驱邪、驱瘟,消除瘟疫要去除风、寒、湿、火四种邪气,梯玛祭鬼可以消灾祛疾等[8]。 侗族“巫傩医学”有送鬼法、招魂法、驱邪法、祈福法等,以精神疗法结合药物疗法,加上按摩推拿,起到“神药两解”的作用。

1?6湘西民族医药文化有一定保守性目前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危机,老一辈民族医固守传统习惯,医药技术传男不传女,彼此学习交流少。新一代年轻人宁愿学习西医、中医理论,不愿意继承民族医术。这与民族医药文化的保守性有一定关系。在课题组访谈调查的民族医中,愿意将自己的医术心得进行交流的几乎没有。近年得益于湘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专家的努力,《湖南世居少数民族医药宝典》《土家医方剂学》《苗家实用药方》《苗家养生秘录》《湘西土家族医药调查与临床研究》等民族医药专著出版,为保存、研究湘西民族医药做出了卓越贡献。

2湘西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策略设想

2?1以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方法保护民族医药文化是目前的当务之急随着老一辈民族医年事已高,后继无人,保存好民族医药文化是目前的当务之急。由于湘西民族医药以口承传播为主,文字文献少,不像藏医、蒙医、壮医那样有传世的典籍文献,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也正在整理、重建之中,因此湘西民族医药短时间内难以建立完整、完善的理论体系,更谈不上规范化、标准化,做好保存工作才是确实可行的第一步。湘西民族医药相对于西方医学体系,甚至是中医医学体系来说,其文化性远远大于自然科学性。对于少数民族文化、非主流文化用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方法来保护、研究、整理、解读是目前国际和国内常用的方法。文化人类学运用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的方法,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文化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从而探讨人类文化的本质和意义[9]。人类学的优势在于客观对待被研究的文化,重视田野调查、实地观察,了解研究对象的深层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湘西民族医药的特色源于独特的民族文化,这是汉族文化和汉族医药难以解释的,如果从所谓实用、科学的角度去理解民族医药,民族医药将很快失去立足之地。只有从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内涵意义入手梳理,才能完整保存。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湘西民族医药,才能摒除实用的功利观念,还原文化根脉,才能理解神秘的巫医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对湘西民族医药进行研究的专家还非常少,研究方向多集中于方药搜集、民族医访谈资料整理等,从文化角度完整保存、解读民族医药的学者更是少之又少。

2?2突出民族医药的优势特色是保持民族医药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近年一些学者提出湘西民族医药保护也应该注意积极建立民族医院,重视民族医行医资格认证,将民族医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等措施。但是湘西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目前虽有学者研究整理,但是总体来说还只是初具雏形,体系的严整性构建远远不够。民族医的资格认定也不同于目前国内的医师资格认证,如何规范诊疗技术,如何进行疗效考核尚待研究。在主流医学的冲击下,民族医学要得以发展,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民族医药简便廉验,既有内治法,也有很多独特、有效的外治法,土家族、苗族、侗族医药在跌打损伤、骨折骨伤、虫蛇咬伤、中毒克毒,甚至是养生延寿方面都有优势和强项。因此,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的优势,扎根群众基层,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切身病痛才能让民族医药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在建立民族医院有难度的情况下,可以依附地方中医院建立民族特色诊疗科室,对确有绝技的民族医生可由地方扶持建立民族医特色诊所,并由卫生部门建立相应资格审查与考核制度。有了固定的行医场所,民族医才能专心弘扬民族医药,建立稳定的师徒相传培养模式。

2?3将民族药物资源合理开发,实行产业化发展是弘扬民族医药的有力措施民族医药文化的保护不仅要重视文化保存、民族医培养,药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产业化也势在必行。有学者提出建立武陵药物资源生态区的建议[10],认为武陵山区为“华中药库”,药用动植物有2000-4000种之多。湘西植被丰富,药用植物繁盛,延龄草、灵芝、七叶一枝花、杜仲、八角莲等珍贵药物可大力开展规模化生态种植,带动地方经济效益。民族医药不仅要种植产业化,药物推广也需产业化,因此民族医药应加强与医药研究部门的合作,开展民族药物有效成分或验方方剂的科学研究,并积极转化科研成果。湘西民族地区也是长寿老人聚居的地方,如麻阳苗族自治县就是著名的长寿县,可以利用民族医药资源打造养生产业、长寿旅游产业,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融药物种植、养生药膳、长寿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药植园。这样才能扩大民族医药的影响力。

2?4建立合理的民族医培养、管理机制是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目前湘西民族医以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为主,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现有民族医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民族医药理论缺乏自觉的整理提高意识。只有建立合理的民族医培养、管理机制才能保证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医药与中医药都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相似的发展历史,都以朴素的自然哲学为理论基础,方药使用上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因此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可以选送部分民族医到中医院校短期进修,加强理论修养,增强科学意识,适当与现代医学研究接轨,更好地传承民族医药文化。中医院校也可以开设民族医药的选修课,提高湘西民族地区学生对民族医药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民族医药接班人。民族医的培养和管理规范化必须在民族医整体素质提高、民族医药体系基本建立、突出民族专科优势的基础上施行,同时需要民族医疗科室、民族医疗诊所制度的完善,目前可能尚需时日,但这一步工作已经迫在眉睫,需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发展,湘西民族医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断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建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医药研究所等众多科研单位,成立了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怀化、通道、麻阳、芷江等地都成立了民族民间医药学会,涌现了一批民族医药研究专家。但是目前民族医药的发展还没有走出低谷,急需加大在文化、资源、制度等方面的保护和建设。湘西民族医药不仅是湖湘医学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植根民间的医药宝库,值得有识之士积极努力,将其妥善保护、传承,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田华咏.略论中国苗医特征及其对人类医学的贡献[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8(9):2.

[2]田华咏.从苗族原始神话探寻远古苗族医药文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80):127.

[3]田华咏,田兰.侗族医学史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7(7):8.

[4]杜江,胡成刚,赵俊华,等.苗医“三界”学说探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3(3):8.

[5]邓星煌,萧成纹,刘逢吉,等.湖南世居少数民族医药宝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25.

[6]萧成纹.论侗医诊疗技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5):328.

[7]田华咏.苗族医药研究20年评述[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2):67.

[8]田华咏.“梯玛神歌”中的土家族医药文化解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6(6):10.

[9]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9.

民族医学论文范文2

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中医学《黄帝内经》给予壮族医药理论巨大的影响。例如,《灵枢•师传篇》讲述了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承担的社会责任;《疏五过论篇》描述了医生过错的五种表现形式,同时指出好医生应该具备的医德内容和标准;《素问•徵四失论篇》从医生的临床实践出发,总结出诊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差错,以实例对医生从思想上进行教诲。中医学的医德思想对壮族医学医德思想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在一些广西少数民族地方志、博物志以及地方文献如《岭表录异》、《岭外代答》、《桂海虞衡志》等中可以看到,中医学的医德思想以及壮族传统文化、壮族医药理论中的道德知识相互交流、碰撞和沉淀,最终形成了和中医学医德思想相通而又保持着一定特色的壮族医学医德思想。

二、壮族医学医德思想的内容

壮族医学医德思想的形成过程深受中医学传统医德的影响,因此,其内容和中医学传统医德的一些方面是相互交融、共通的,但是,由于壮族具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因而壮族医学医德思想有其独特的内容。

(一)医德基础———持身正直。医德思想基础是持身正直。壮族医家的重要品格之一是为人正直。在壮医的心中,能为本族人祛病健身是神圣的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谋财敛财的手段是不道德的。壮医看病,并不注重诊金,而看重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因此,壮医深受群众的尊敬,是社会道德的模范践行者。

(二)医德原则———仁术爱人。中医学传统医德思想推崇“医乃仁术”,行医目的在于为民解厄除疾,壮族医学医德思想同样遵循这一原则,孟子“仁者爱人”、“民为贵”的思想在壮医身上得到了体现。“仁”不仅包含了壮医仁爱、仁慈的品格修养内容,也蕴涵着医者救死扶伤的仁义道德观,这就使得“仁术爱人”的医德原则薪火相承,世代流传,因此,历代壮医都躬亲推行“仁术爱人”原则。

(三)以德治学,精研医理。壮族医学理论吸收中医学的一些内容,并加入了壮族先民的医疗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并用于指导临床。将壮族医学理论发扬光大使之造福壮族人民是历代壮医的心愿,因此,壮族医家普遍都精研医理,治学态度严谨,是良好医德的重要体现。

(四)德行合一,尊重生命。壮族医家以高尚的医德思想指导自己的医疗行为,做到德艺双馨、德行合一。在诊病过程中关心患者,一视同仁,对于不能救治的患者,也如实以告,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此外,壮族医家之间也相互尊重,以谦和慎言为处理同道之间的道德原则。壮族医家的这种道德操守,使这一群体在社会上始终享有良好的声誉。

三、医学教育引入壮族医学医德思想的方法

现代医学奉行“技术至上”,但医学的发展让人们逐渐感到单纯的医学技术并不能解决人们的疾苦,医学面临着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的不断冲击,医学界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思考医学的内涵,在认同医学技术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医学的人文社会属性。因此,要在医学教育中重视塑造医学的精神价值,培育医学人文主义价值观,建立医学教育的精神家园。下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探讨医学教育引入壮族医学医德思想的方法,以期对其他医学院校(特别是民族医学院校)有所启发。

(一)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医学的发展使专业更细,但研究成果的获得强调要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因此,对个人的要求更高。医学专业的教师要精通专业并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在重视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涉猎壮族医学知识、医学伦理学和医学人文学科新知识等,这是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教育引入壮族医学医德思想的前提。尽管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培养一支合格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队伍,有助于壮族医学医德思想的教育和传播。

(二)将壮族医学医德思想融入人文学科。现代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关于壮族的医药理论和医德思想,可先让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收集,引导学生进行思索,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使学生在教师正式介绍前对壮族医药理论和医德思想有一个认识,又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和总结文献并提炼观点。人文学科包含许多研究方向,可以结合人类学和医学伦理学形成伦理人类学,因此,可在讲述人类学或医学伦理学或伦理人类学等内容时引入壮族医学医德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教学。教师除在课堂上讲述壮族医学医德思想外,还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这有助于医学教育的深入,即鼓励学生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院系甚至全校范围内举行有关壮族医学医德思想的辩论赛或演讲比赛;或者由人文社科部牵头,邀请一些壮族医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有关的学术讲座,通过这些壮族医家的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学习壮族医药医德的热情,这对于民族医学院校继承民族医学有特殊的意义。此外,还可以通过写听后感或举办征文比赛活动这些方式,让学生有表达想法和做法的机会。第二课堂教学的成功开展,将会在校园内形成一股学习医德、提高人文道德素养的良好风气。

(四)寻访壮族医家。民族医学是传统医学的分支,都有本民族的名医大家,右江民族医学院地处壮族聚居地,不乏壮医名家,可以利用每年壮族药市(药材集市)的机会,让教师带领学生去拜访一些德高望重的壮医名医;或借助每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实地走访或跟师学习,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既可以学到医术又可以受到名医大家医德医风的教育,可以和课堂教学方式相互补充。

民族医学论文范文3

1 苗族医药学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苗族医药学术的继承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第一次民族医药工作会议(1984年内蒙会议)以后,作为政府行为把苗族医药列为卫生工作的议事日程。如湘西自治州、贵州等苗族主要居住地区,组织了较大规模的民族医药调研活动,在苗族民间广泛收集医药文化资料,如抄本、地方志书及“口碑”流传资料,为苗医学术的继承工作奠定了基础。这期间,湘西欧志安先后发表和出版了《湘西苗医初考》、[2]《湘西苗药汇编》[3]专著,贵州省陈德媛等人出版了《苗族医药学》,陆科闵出版了《苗族药物集》,包骏等人出版了《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湖南雷安平出版了《苗族生存哲学》等有关苗医著作。另外,有关苗族医药专题著述,如《苗医疗法》被收载于《中国传统疗法》著作中,部分苗药被收入《中国民族药志》多卷中,苗医综合著述还被收入《中国传统医药概览》、《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大系》、《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丛书――医学卷》,以及地方志卫生篇都有苗医的篇幅。在专著、专述出版的同时,20年来,湖南、贵州、云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民族医药工作者在有关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了苗族医药学术论文近百篇,参加各级专业学术会议交流苗族医药论文300多篇。冯氏[6]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1982―1998年共17年间检索出苗医药文献30篇,占共检索出民族医药文献1637篇的1.83%,排名民族医药文献分布的第7位。其它数十篇有的是1982年以前发表的,有的是未进入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还有的刊发在有关专业报刊上。目前苗族医药文献刊发最多的刊物为《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其它杂志有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市的地方医药杂志或院校学报。

在苗族医药学术的弘扬和继承上,自1986年在贵阳召开了黔、湘、鄂民族医药研究协作组暨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以来,还多次召开省内或省际间的学术会议专题研讨苗族医药。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民族医药研究会,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从1988年以来,先后召开了10次全省民族医药学术会议,每次会议有一定数量的苗族医药学术论文参加在会交流。通过学术会议,促进了苗族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2002年8月下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召开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是一次全面总结和展示苗族医药科研、临床、教学与开发成果,加速苗族医药发展的会议。

2 苗药研究与开发取得可喜成果

苗族药物研究与开发工作起步较早,取得成果较多。贵州省是我国民族医药开发进入产业化最早的地区和民族医药,他们按照国家中药、新药的基本要求,“对药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基源清楚,有推广价值的苗族药,对其成方制剂从组分及依据、名称、处方、制备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考察、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验证研究及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再评价,共选择收载了经再评价并载人贵州省地方标准的苗族药材165种,成方剂(仅个别其他民族药成分制剂)117种。”贵州省苗药成分剂中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散剂、酊剂等剂型,如益肝草袋泡剂、仙灵骨葆胶囊(片)、咽立爽滴丸、乙肝散、咳嗽停糖浆、宁泌泰胶囊、伤科灵(烧烫伤喷雾剂、伤痛一喷灵等苗药制剂品种)。贵州省民族药工业产值增长比例高于全省工业发展比例和医药行业发展比例,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长。1995年产值0.33亿元,1996年产值1.6亿,1997年产值为4.1亿元,1998年产值为7.3元,占医药行业产值的40.5%,贵州省制药企业1998年共223家,其中民族药工业72家,占32.3%。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到,贵州省民族医药工业在全省制药行业中,民族药已占主导的支柱地位[7]。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贵州省民族医药工业总产值预计可达25―30亿元。

湖南、湖北、重庆、云南等省市的苗药开发与研究工作也取得初步成效,有的医院制剂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如湘西州龙山县骨伤科医院治疗骨伤疾病的“柏林接骨散”,凤凰县民族中医院龙玉山治疗乙肝苗药制剂,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中医院治疗风湿病的苗药风湿片(胶囊、酒)等,在临床上都有较好疗效,有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3 苗医学术理论体系及评述

苗族医药作为我国医药知识财富和重要卫生资源登上了祖国传统医药大雅之堂,这是几千年苗族灿烂文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二十多年我国苗族医药科研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结果。正是他们把散在民间千百年,搁于实践水平上的苗族民间医药知识发掘、收集,并经长期的研究,将苗族医药整理成具有理论体系的苗医学。苗医理论体系,按地域大致分以下几类。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唐永江将黔东北苗族医药整理总结为:一是病因学。主要强调外毒致病,如风、气、水、寒、火等毒气侵犯人体所致疾病。其次是饮食不调,意外伤寒,劳累过度,不节,情志所伤,先天禀赋不足等原因致病。三是在疾病的命名与分类上,苗医将疾病分为经类(36经症),证类(72症)、翻类(如朱砂翻、代构翻、大能翻)等49种,胎病(12胎病),抽病(日抽、烟抽、木抽),丹类(10丹毒),癀类(巴骨癀、火癀),花类(奶花、背花等),疔类(干疔、火疔),疮类(火旋疮、乳疮等),龟类(气龟、石龟、血龟等),据不完全统计,湘西苗医、贵州苗医先后收集苗医病种约250多种。四是在诊断上,按苗医理论将一切疾病归纳为冷病与热病两大类,

在治疗上坚持“冷病热治,热病冷治”的法则。通过望、听、嗅、问、摸、弹等方法进行检查诊断。五是在治疗上,坚持“两纲”治则,采用内外兼治方法,突出具有苗医特色的外治法。如放血疗法、生姜疗法、气角疗法、熏蒸疗法、化水疗法等二十多种苗医疗法[8]。

湘西州凤凰县欧志安以腊尔山区为中心的湘西苗医理论归纳为“英养”学说(阴阳学说),“斩茄”学说(寒热学说),“萎雄”系说(虚实学说),“生恩”学说(情志学说)等四大系统。根据以上学说,在病因上强调六种毒气(六淫)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一是外因“斩茄”致病,如寒热,二是“生恩”致病,如内伤七情,三是伤食致病,如小儿饮食不法等不内不外原因。在病变主证上,创立了三十六症、七十二疾的辨病之说,把人体的疾病大体上分为一百零八种。把三十六种内病列为“英症”,七十二种外病列“养症”,从疾病的分类上做到“英养”二者的辨证统一,还将临床疾病按门别类分为内病门、孺儿门、外病门、妇病门等四大门类。在诊断上,用摁、号、乃、冒四法,即观望、号脉、询问、触摸的苗医世代延续下来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为内外兼治的综合疗法,传统的苗医外治法有理疗法(“巴附罐疗法”、“比叨巴疗法”等)、针灸法(针挑疗法、火针疗法、灸法等),其他苗医民间疗法(刮痧疗法、补本疗法、江滚摩保法、比叨哦疗法、胯改疗法等凹余种);在药物的分类上,早期分嘎木七(肚痛药),嘎木呱(腰病药),嘎木比(头痛药),嘎木显(牙痛药)等。后来逐渐按苗药的作用分类,按药物性味分类。如苦寒药、温热药等;在药物的立方上,采用主药、从药的立方原则,在药物剂型上,分原药样剂型、粉状剂型、酊剂等三大种剂型,其他加工方法或小剂型十余种。另外,还在卫生保健上,注重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饮食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风俗。欧氏对苗医学特点归纳为“四个一家”,即早期“医巫一家”,后来逐渐形成为“医药一家”、“医护一家”、“医武一家”为一体的苗族医药学。

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老苗医龙玉六生前将当地苗医总结为:一、事物生成由搜媚若(能量)、名薄港搜(物质基础)、玛汝务翠(结构)三大要素组成;二、在病因上,由毒、亏、伤、积、菌、虫六因致病;三、用苗族生存哲学一分为三论指导病理、诊断、治法等在临床上的应用。如病理变化的三大要素,诊断上的三考察,治疗上的三大原则,在治疗中提出16大法,49套方术,对疾病分为17病候等[10]。

其它有关苗族医药研究的专著或专题论文较多,都从不同层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苗医理论体系及学术思想。但从总体上来讲,还是欧氏、唐氏及龙氏的苗医学术思想较为系统,具有代表性,基本上勾画出苗医理论体系,为苗族医药研究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为后来的苗族医药研究夯实了基础。因为,欧志安先生在国内苗医药界率先立项研究,首先从史学角度,纵横考证苗医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又现场调研民间苗医数百人,把发端远古,源远流长,内容广博,经验丰富的苗族药物学、诊断学、病理学、症候学、方剂学、治疗学、预防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收集整理。以《湘西苗医初考》和《湘西苗族汇编》两部著作为苗族医药学术代表作,绘出了亘古及今的苗医学蓝图。欧氏的研究成果分别公开发表或出版,并获上世纪80年代初湘西州科技成果奖。应该说是开创了近代苗医学研究的先河。尔后,贵州省的陆科闵(1987年),陈德媛(1992年),包骏(2000年)等人,先后出版了贵州苗族医药专著,是对苗族医药学术思想的新贡献,也是对苗医学术及理论体系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纵观我国苗族医药研究2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表现在学术的继承与提高上。经过二十多年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苗族医药学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成为我国民族医药队伍的娇娇者。二是将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的民族药物开发树立了丰碑。三是加强了苗族医药学的对外交流,使苗族医药从“养在深山人未识”,走出苗山,走进城市,为广大城乡人民服务,成为实用的卫生资源,深受患者的好评。

苗族医药研究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作为民族先进文化重要内容的医药文化的继承工作,应该还是“万里长城”刚刚迈开了第一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完善苗医学术理论体系,要把各地收集、整理的苗医学术思想或理论,通过学术探讨和科学研究,去伪存真,不断完善苗医科学理论体系。其次,在苗医的临床应用上,要掌握诊疗标准,实事求是地总结临床疗效,不要任意夸大临床效果。第三,苗药的开发利用,要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既要借西部开发的东风,搞好民族医药的开发,又要防止大开发(挖)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破坏,千万不要忘记还要给我们后代留下秀美的山川,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存空间。第四,在苗药的开发研制中,要遵循苗医基本理论和传统成方的疗效进行科学的配方及剂型的研制。设想今后苗药制剂,也包括其它民族药剂应该是“原汁原味”的民族药物及临床疗效,科学的加工及新剂型的外包装,要改变永固不变的“膏、丹、丸、散”的传统药物剂型。只有这样民族药才能正确的面对入世(WTO),才能使民族药重出“江湖”,登上世界的医药殿堂。

参考文献

1 诸国本.沉着应对,以固为进,参与竞争――中国加入WTO与民族医药的发展.中国民族医药通讯.2002,1:7

2 欧志安.湘西苗医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2:1-34

3 欧志安.湘西苗药汇编.长沙:岳麓书社.1990,11

4 陈德媛等.苗族医药学.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10

5 陆科闵.苗族药物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7

6 冯新元.民族医药文献的量化分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1:31

7 包骏,冉懋雄著.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贵阳:贵州技术出版社.1999,8

8 唐永江.苗医学体系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4(7):10

民族医学论文范文4

1.满族医学文化现存状况

1.1人员状况

现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满族民间医生,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满族医学文化继承人数量较多。很多满族医生已经将满族医学和中医药理论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很好的发展和丰富了满族医药文化。比如,北京市很多满族医生在集成以往宫廷针灸的情况下,进行了独特针灸方法的创造,这些针灸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风失语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时,疗效出色。在满族聚集的地区以及长期繁衍的过程中,满族人民积累的疾病治疗经验也较为丰富,留下的验房和偏方数量较多,直至今日,还在医疗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1.2医药资源状况

据统计,现在还在使用的满族药物达到了300多种,这些药物生长区域大都是中国北方,并且药物中大都是植物药,矿物药以及动物药占了很小的比例。传统满族医生在用药时,往往采取就地采集、加工以及炮制的办法,药物使用过程中实用剂量较大,使用的单位药比较多,使用的复方药比较少。比如,在治疗蛇虫咬伤过程中,捣烂新鲜的马齿苋,将其外敷在伤处,煎煮新鲜的马齿苋来进行腹泻肠炎的治疗;在治疗月经不调和崩漏症时使用血见愁;治疗外伤出血时使用马勃粉外敷;治疗冻伤时,使用茄秧煮水等。

目前,在进行满族医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进行癌症治疗时使用满药核桃楸已经得到了肯定,还有通过木鸡汤研制出的相关系列产品,不但得到了患者的肯定,还进行了满族医药文化的宣传。最近几年,已经多次定期举办了满族医药国际论坛,多国专家都参与了进来,在论坛中,深入研讨了满族医药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满族医药特点和传承发展等问题。

满族民间医生现在仍在使用的满族医技医法达数十种,在给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脉诊、指诊、舌诊等诊断技术,用以治疗外伤、骨伤、寒湿病痛等北方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简便易行,且有较好疗效。如:针灸按摩(擀、点、推、滑、搓)疗法、拔火罐、正骨疗法、药酒疗法、药浴、熏蒸、水泡、热熨法、喷酒法、冰敷、热敷法、温泉浴疗法、雪疗法、食物疗法、避瘟疫法、蜂蛰、药物涂抹等,这些方法现在仍然在民间医疗保健中使用,并发挥作用。

满族医学文化在养生保健方面发展较早。在乾隆时期,养生保健知识到就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曾有“十常四勿,即:齿常叩、津常咽、鼻常揉、耳常弹、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肢常伸、腹常旅、肛常提的“十常”和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四勿”的养生方法,这些养生方法现在仍被广泛应用。满族适应北方寒冷气候的强身健体方式,如:赛马、射箭、滑冰车、跑冰鞋、抽冰嘎、雪地走等冰雪运动,都适合全民健身运动。

随着满族历史的不断进步,其医药历史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医学经验和医学知识也较多,满族医生已经全面的认识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趋利避害调制,很好的将自然药物运用到了治疗过程中去,进行了不同疾病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创造,积累的养生经验也较为丰富,这些都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很多满族医生在进行经验技术和知识传承时,都进行了中医学理论的借鉴,现在实用满族医疗技术和办法的医生大都是民间医生以及满族医药传承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医药研究相比,现在从事满族医药研发的企业和机构还比较少,满族医药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存在,导致发掘整理和研究开发的困难很大。但是作为民族医药的瑰宝,对满族医学加以抢救整理挖掘研究开发意义重大,动态保护满族医药任重道远。

2.满族医学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满族早期医学是适应环境摸索出来的生存科学,满族早期医学中利用食疗和自然环境进行医疗保健等方面,促进了满族和东北各族人民的繁衍生息。满族医学具有内涵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理论,在临床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不但对疾病的治疗产生很好的效果,而且在疫病的预防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清朝是满族医学全面发展时期,它兼收并蓄,借鉴各族医学,乃至西方医学,大批整理翻译医书,培养医学人才,留下了许多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医学典籍。因此,对满族医学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在医疗保健和临床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医学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由于满族医学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珍贵的民族传统医学,所以国外几乎没有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在满族医学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学者也寥寥无几,其研究也仅停留在满族医学发展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上。因此,进行满族医学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研究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这符合人类文明传承的需要。

首先,满族医学文化蕴涵着该民族文化的本体特质,是其原生时代人类医学活动的客观记载,具有稀缺性、唯一性、不可再生性,对它实施动态保护,才能从根基上保护该民族的文化特色,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其次,满族医学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符号载体之一,不仅属于本民族,也是人类所共有的,对它实施动态保护,就是对人类共同文明的保护、延续和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再次,动态保护满族医学文化,是为了保存,也是为了利用和发展,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3.满族医学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3.1对满族医药积极开展普查工作,抢救与保护满族医药文化

对满族医药进行普查是有效保护与抢救濒危满族医药项目的基础。通过普查摸清一个地区流传的满族医药的主要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传承范围、分布地区、传承脉络、衍变情况以及采集的历史;通过普查记录或录制各满族医药的原真形态与现状等;通过普查采集有代表性的满族医药的医书、采药经验,发现承载满族医药的传承者、采集者等。

3.2对满族医药传承人加以保护,建立满族医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

保护传承人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重要内容。培养传承人是传承机制的一个方面。传承危机是满族医学文化遗产的濒危性的集中表现,对满族医药传承人加以保护是解决传承危机的关键。通过传承人的传授,学习、接受并掌握满族医药的方法与技能,并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承人。传承可以通过正规教育以及非正规教育的办法实现,教育在传承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满族医药文化遗产保护中,不但要保护传承人,还要培养传承人,才有可能使满族医药文化遗产世代相传下去。

3.3 对满族医药特殊保护的法律建立并完善

与西方医学相比较,满族医药及其他民族医药具有独特的方法和理论,这是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在法律保护方面,中医药和西方医药也应该存在明显区别,只有建立满族医药及其他民族医药特殊的法律保护制度,才能够给我滚中医药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殊法律保护的内容应包括:医药标准、医药业务、传承制度、医师执业要求与资格认定、知识产权保护、医疗纠纷等诸多内容。

民族医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土家族医药;传承;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 R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004-02

土家族是我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土家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了自己的民族医药。近现代土家族医药学时期,土家族医药发展较快,完成了从“口承”到“文传”的过渡,土家族医药理论形成并得到逐渐完善。基本摸清了土家族医药人员的本底资料,对土家族医药“口碑”或“文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并出版了一系列土家医药学书籍,使土家族医药成为文传的民族医药学。但处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土家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冲击,如何趋利避害,顺时发展成为了土家族医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1 土家族医药学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1.1 “口耳相传”的传统传承方式古代土家族主要通过“家族世袭相传制”,“跟师、从师”,“民间流传”三种方式对本民族的医药进行传承。这些传承方式为历代土家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药匠”,不但传承了大量简便、行之有效的药物和方法,还创造了很多新的防治经验和手段。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再愿意去传承这些土方法,关于土家医药的一些民间传说和故事也不再人人皆知,很难再找到专业的药匠。而且家族世袭相传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民间许多土家医,特别是年老的土家医仍受祖传思想的束缚,不愿意把流传下来的经验方法或是方药公众于世,出现“老不愿授,小不愿学”的局面。许多宝贵的方药方法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失掉了,这给土家族医药文献收集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这些传承方式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等特点,许多方法与方药在流传中也不再完整或是与原本产生了偏差,其疗效也有所变化。这对所收集的部分疗法、方药都需进一步研究与验证。

1.2 高校教育的现代传承方式

1.2.1 理论体系的规范与完善 目前土家族医学已建立起以认识观、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7个学术支点所构造的基础理论体系。在临床诊治方面也有本民族的特色,应该说作为一种独立的、为人所认可的民族医药,具备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但在这个医药体系框架中,有很多内容是不系统的,如没有土家族医药理论专著,大部分理论论述是“口承”的,或散落在各种古籍中,虽然有关学者进行了整理、总结。但仍不够。而已总结出的“土家族医药学”,还不是真正完整的医药体系,表现在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无紧密联系,有脱节现象。土家药物的收集整理基本完成,并出版了《土家族药物志》等著作,但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许多药物出现多名、多效、多用的现象,其药物来源、命名都还需进一步规范;药物的功效与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考证。散落在土家地区的很多药物也仍没有完全被发掘和研究。

1.2.2 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纳入高校教学,师资建设是首要问题。就目前开设土家医药学的几所高校来看,有专门从事土家医药学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如鄂西的赵敬华、湘西的田华咏等,但像他们这样的专家数量太少,不能满足专业教学工作的需求,教学质量上得不到保证。从教学要求来看,土家医药学只纳入到五年制的中医本科专业必修课及其他医学专业的选修课中,教学面比较窄,学时分配也叫少。同时受特殊文化背景的影响,土家族医药学教学方法的完善与创新,也成为了土家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

1.2.3 科研与临床实践基的建设 土家医药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科研人才的培养、科研机构的建设、高校教育的后期临床教学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实施临床教学,离不开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就土家族医药设立的专门机构来看,尽管土家族地区很多医药和机构长期致力于本民族医药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但毕竟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土家族医院(或研究院所)”,造成长期以来缺乏对土家族医药进行系统地研究,成为土家药没有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其他因素

2.1 主流医药学的影响 中医学以汉文化为形成的文化背景,且我国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中医中药被广泛应用。土家医药在药物资源、指导用药的理论、发展历史等方面与中医学有许多交叉和相似之处,在土家地区许多人认为土家医就是中医,或者土家医只是中医的一部分。在思想观念上人们更依就中医而忽略了本民族的土家医学。再加上西方医学的流入与渗透,土家医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2 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科学界与政府部门对土家医药的重视力度有限,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土家医学的研究与发展,导致土家医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市场化与产业化,限制了土家医药“走出大山”与国际接轨。

2.3 从业资格的认证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妥善解决中以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仅在2008年对1989年12月31日前,经县级以上(含县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但未取得医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民族医从业人员,提供了唯一的一次医师资格认定机会。目前仍有部分具有专长的老土家医没有参加或是没有通过这次从业资格的认定。根据2007年2月1日起施行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可申请参加师承医师资格考试而取得从业资格。目前土家族地区对此“办法”的实施力度不足,许多具备条件的土家医师承人员仍没有取得从业资格的认证。

3 讨论

3.1 坚持特设与创新并重 打破陈旧落后的传承与发展模式,发扬土家医药的特色,对民间思想比较保守的老一辈土家医要进行思想上的开导,尽量把他们所传承的或是自创的土家医学知识财富收集起来。既要鼓励对低文化层次的年轻人的“口耳相传”,又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既要学习与传承传统的土家医药文化知识又要在此基础上创新出现代化的土家族医药学。解决老土家医生及师承人员的从业资格认证问题。

3.2 加大挖掘力度,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 据有关资料表明,至今发掘出的土家族医药文献大约有近百种,而大量的土家族医药知识和医籍广散于民间,是形成土家族医药理论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文献发掘方面,我们还加大力度,进一步补充和丰富现有土家族医药学理论体系。对原有的理论或技术、方法、手段进行完善和创新。

3.3 加强土家医药学的高校教育 土家族医学的传承走高等教育之路虽已实现。但这条路比较窄,还需加宽;要力求建设起一支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吸纳长期从事土家族医药研究并卓有成就的专家进行讲学。鼓励专业学生以“跟师、从师”的方式跟着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土家族民间医生学习原汁原味的土家族医药精华。要加大土家医药学的开设范围,无论从高等到中等教育、从专业到非专业、从学校到临床、从临床到民间都可以组织学习土家族医药学。在高校教育中不但要加紧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适当增加课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土家医学与本民族文化的特点,重视对相关医籍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民族医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满族医学文化;满族医药;保护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I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满族医学文化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是满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医学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民族医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

一、满族医学文化遗产现状

满族药物众多,目前仍有300多种在应用。我国北方适合多数药物的生长,其中植物药占了大部分,还有部分是矿物药和动物药。传统满族医生用药时,往往时采取就地采集、加工和炮制的办法,使用的药材大都是新鲜药材,并且剂量较大。比如,在治疗蛇虫咬伤时,将新鲜的马齿苋捣烂外敷;治疗肠炎腹泻时,煎煮饮用马齿苋;在治疗手脚冻伤时使用茄秧煮水浸泡的办法等。

目前北方各省满族医药的传承人居多,在很多地方也有满族民间医生。一些满族医生在传承满族医药的实践中,将其和其他民族的医疗理论相结合,进行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满族医药进行继承和丰富。比如,有些北京市的满族医生,便以以往的宫廷针灸作为基础,进行了多种针灸方法的创造,比如舌针法、血轮进针法、五龙针法以及透拉针法等等,这些针灸办法在治疗精神系统疾病、中风失语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等一些慢性病治疗和保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满族长期生息繁衍过程中,满族民聚集地众积累了许多防病治病的偏方验方,至今仍在使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在数十种满族医技医法在民间依旧发挥作用,满族医生在医疗过程中,使用的医疗技术还是脉诊、舌诊以及指诊等办法,在治疗一些北方常见的疾病时,效果较好,比如治疗外伤、骨伤以及寒湿病痛等,并且这些诊断方法还较为简单,可行性很强。例如:针灸按摩疗法、正骨疗法、药酒疗法、拔火罐、水泡、熏蒸、药浴、热熨法、喷酒法、热敷、冰敷法、温泉浴疗法、雪疗法、避瘟疫法、蜂蛰、食物疗法、药物涂抹等。在民间医疗保健中,这些方法仍具有一定作用。在乾隆时期,满族医学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便已经比较成熟,比如“十常四勿”,即:齿常叩、津常咽、睛常运、耳常弹、鼻常揉、足常摩、面常搓、腹常旅、肢常伸、肛常提的“十常”和食勿吉、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四勿”的养生方法,即便是到了现在,这些方法的还具备很大的作用。满族生活的环境是北方地区,气候较为寒冷,为了适应生存,创造了许多强身健体的方式,如:射箭、赛马、抽冰嘎、跑冰鞋、滑冰车、雪地走等冰雪运动,这些适合全民健身运动的形式现在也为很多人多喜爱。

随着满族历史的发展,其医药历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演变,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属于民族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在满族医药知识以及经验传承过程中已经和中医药的相关理论相融合,使用满族医疗技术和办法的大都是一些民间医生或者满族的家族传人。现在,我国进行满族医药研发的机构以及相关企业数量还较少。特别是很多满族医疗知识和手段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办法进行,这也给满族医疗的研究和整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满族医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满族医学在临床方面,优势也较为独特,其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较为丰富,不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作用,还能够进行疾病的预防。清朝是满族医学全面发展时期,它兼收并蓄,借鉴各族医学,乃至西方医学,大批整理翻译医书,培养医学人才,留下了许多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医学典籍。因此,对满族医学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在医疗保健和临床实践上也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以及应用前景。

开发和保护满足医学文化遗产具备明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符合人类文明传承的需要。首先,满族医学文化蕴涵着该民族文化的本体特质,是其原生时代人类医学活动的客观记载,具有稀缺性、唯一性、不可再生性,对它实施保护和开发,才能从根基上保护该民族的文化特色,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其次,满族医学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符号载体之一,不仅属于本民族,也是人类所共有的,对它实施保护和开发,就是对人类共同文明的保护、延续和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再次,保护和开发满族医学文化,是为了保存,也是为了利用和发展,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保护满族医药文化遗产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保护,更主要的是为了开发,使其在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作用。在开发满族医药方面,潜力较大,其常用药物超过了三百种。比如,植物类药材主要有:五味子、人参、土三七、灵芝草、北芪、血见愁、黄柏、细辛、酸枣树根、蚂蚁菜等;动物类药材主要有:蝎子、虎骨、蚯蚓、蜈蚣、林蛙、马蛇、蚂蟥等;矿物类药材主要有:雄黄、朱砂、琥珀、白龙粉等。同时,满族医学文化中一系列a的治疗和保健方法效果也非常明显,大量上网民间经方验方行之有效,为了促进满族医药的开发,促进满族医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就必须保护这些医药文化遗产。在进行满族医药研究时,取得效果也较为显著,比如,在癌症治疗时使用满核桃楸进行治疗已经得到了肯定,根据研制的满族秘方木鸡汤进行系列产品的研制,已经得到了大量患者的认同,这样不仅使人们了解和认识满族医药,而且还能够发扬光大满族医药。最近几年,还定期进行了满族医药国际论坛的建立,吸引了很多的专家学者,这对满族医药价值体现、医药特点研究以及将来的传承和发展非常重要。

在满族医药开发的过程中,借鉴其他少数民族的经验尤为重要。近些年,我国少数民族在医药文化事业方面有了快速的发展,藏族、壮族、苗族、蒙古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医药文化保护与开发较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藏族医药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尤其突出,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在藏族医药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对藏医药文献资料的深入挖掘、抢救、整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在医疗、教学、科研和藏药生产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满族医药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值得大力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