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范例6篇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范文1

关键词:市场经济;和谐社会;一致性

继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又明确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已经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同时,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仍然是发育程度较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是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深层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转轨过程中又面临诸多新问题的市场经济,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对外开放而需要不断创新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因此,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把握它们的一致性,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虽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它包含有以下涵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包括各个阶层之间的和谐,也包括各个社会利益群体、利益集团之间的和谐;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也包括各个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既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也包括各个部门之间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变革,各种社会思潮、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纷至沓来。然而,就总体而言,20多年来,我国政治昌明、经济发展、文化丰富、人民富裕、社会稳定、综合国力增强,始终处于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并没有因为社会转型、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调整而出现大的社会波动,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很多调查表明,人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都持肯定的态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同时,各类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从来没有遇到而又绕不开的问题,如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这些新情况使得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也会造成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在这样一个时期,协调好各个方面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和谐社会未能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计划经济主要用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其本来的用意是为了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但结果是政府却高高在上,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企业则成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劳动者甚至企业的负责人没有决策权、也没有经营管理权,而少数政府计划管理人员拥有资源配置的巨大权利,由于他们不可能充分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也由于他们也有个人的利益和偏好,更由于缺乏制约权力的机制,这就不但导致了效率的低下,而且这种资源配制不可能公平合理,这就丧失了经济平等的基础。不仅如此,政府常常使用政治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经济活动就失去了它本身的重要性,而必须受制于政治活动,经济功能服从于服务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的弱化,必然削弱对效率的追求,社会的经济和发展也就失去不竭的动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保持我党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要靠自己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阶段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回顾、总结我国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物质财富有了较大的丰富,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其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市场经济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而且它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观念的深刻变革,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居民收入已经进入世界很不平衡国家行列,其贫富差距的程度仅次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拉丁美洲,而高于西方发达国家,高于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也高于前苏联和东欧地区。所以,我们既要承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差异,又不能认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是社会不和谐的表现。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正是消灭差异,促进发展,达到和谐的条件。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个人、企业、政府有各自的定位、功能、各自的活动范围。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个体的人,应当是摆脱了依附的、能够为自己的各种选择负责的、相对独立的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应当是产权明确、约束硬化的真正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当然应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的活动必须纳入各种法规和政策的框架,包括诚信、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坑害消费者、不作欺骗性的宣传、不污染环境、必须善待员工等对企业基本的要求。实际上,企业不仅应当满足这些基本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与社会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和谐,越来越强调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适当回报社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明确和保护产权,制定、监督和裁判游戏规则的执行,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市场经济下,人们崇尚公平竞争并且能够接受在法制的框架内,由于公平竞争所带来的差距,认为合理的差距是激励竞争的必要条件。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范文2

关键词: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1.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那些拥有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剥削者就要侵吞被剥削者的生活必需品,相互争夺剩余产品。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要与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展开殊死的斗争,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也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为不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我们就不可能持续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为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这就决定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也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没有社会的和谐,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正是由于我们发展很快,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时空的急剧压缩也使我们在发展中积累下来了一系列不和谐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范文3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学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依据——市场失灵

无论是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都不可能实现一般均衡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种情况的存在被称为市场失灵。

1.微观经济缺乏效率

市场经济中的调节机制并不一定促使微观经济提高效率。

(1)市场不能满足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另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同时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如果只是通过市场来供给,同样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外部效应问题的存在。由于价格体系受到的影响是外来的,存在没有经济报偿的经济交易。这种外部性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会产生影响。似乎外部性能够通过双方的讨价还价来解决,但是当交易成本存在时外部性则被视为市场失灵的根源。

(3)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当提供某种商品的固定成本超过可变成本时,生产者为了长期保证获得稳定的生产资料,就会与上游产业联合或干脆将其兼并入自己的企业中,也就是说在市场的运作下生产必然导致联合,从而导致自然垄断。

2.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

在经济周期的作用下,国民经济仅靠市场来调节,尤似“孤帆航海”。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一旦面临狂风暴雨般的经济危机、股市崩溃、投机泡沫、金融危机,给予国民经济的打击就可能是致命的。这种不稳定性有时也表现为重复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或消费和投资不平衡。在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旦国内外市场上有些风吹草动,市场调节机制可能失灵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又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就有可能引起国民经济发展的较大波动。

3.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仅会引起效率低下问题。也可能引起分配不公问题。具体观察我国经济领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存地在比较严重的下岗失业问题、城市居民贫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绝对降低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腐败、不法收入、税收体制不完善导致高收入阶层没有及时足量纳税,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仍然广泛存在。近年来,在经济和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正在不断地下降的同时,同期基尼系数却在不断攀升。这表明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已经拉大。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政府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公共经济的混合经济。公共经济就是政府经济,它研究的是政府部门为弥补市场缺陷的职能活动。也就是说,政府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主体,而市场失灵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因此,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

1.政府经济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主体

(1)政府是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主体。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政府可以承担那些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期长而又是对经济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的项目,如国防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这样,既解决了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同时,政府投资在过程中还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和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

(2)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和具体的运行体制,制定各级各类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条件”。制度或体制是一个国家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如缺乏良好的激励制度,个人或企业的勤奋劳作未能获得应有的报酬,就会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而言之是企业的损失,若社会的大气候如此,损失的就是国家了。

(3)政府可以利用利率、国债、汇率、税收、预算等经济调控手段来“熨平”经济周期,使经济导入持续稳定的发展。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使西方世界走出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撑,我国顺利走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岁月,而且7年来一直保持7%以上的gdp的增长率,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枝独秀”。

(4)政府可以通过收入政策、税收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努力缩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通过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收入分配方面,政府要进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导向,通过政策的倾斜,对不同地区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公平与否评价和调整。

2.政府经济是不和谐因素的主体。目前,我国存在众多的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就业问题严重。据有关部门估算,在宏观经济运行三大指标中,就业指标最不理想,城镇真实的人口失业率从2003年的10.99%上升到了2005年的11.45%.

(2)国内的不平等程度加剧。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贫富差距严重。

(3)“三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

(4)社会安全网问题。中国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失业率高和社会差距不断拉大,而在于缺乏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第五教育不平等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在当前形势下,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单独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现在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产业化、卫生产业化甚至社会事业产业化的目标和政策实际上是很模糊的,其模糊性主要表现在缺乏对于目的和手段的准确界定。

以上不和谐因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导因素是政府,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微观经济主体所无能为力的社会问题,其解决当然也就应当具有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担当此任。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健——政府改革

政府既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而在现实社会中又存在众多的不和谐因素。那么,如何加快政府改革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健。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

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逐步制定和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建章立制。为政府自身行为、社会活动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则,为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制度安排。在制度的保证之下,应重点提高政府自身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政府引导管理其他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1)要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2)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能力,完善人口和就业管理,加强社区管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

(3)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能力,搞好市场监督和管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政府对社会秩序特别是市场秩序的监管功能。四是加强政府部门的专业化建设,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2.推动建立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方略,结合实际,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构建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在保障基础教育的同时,要不断提高高层人才的培养能力,加快培育高水平专业技术教育体系。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提高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会风险。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混合经济 经济基础

一、引言

随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界便对这一问题从各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刘赣州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及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认为迷信市场机制万能或单纯借助政府力量,矫正市场运行所产生的失衡,都不可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张荣国则从经济体制入手,认为和谐社会未能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之上,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使和谐社会的建立具备条件和可能,必须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建立大体均衡的利益机制。周新城则从所有制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反对新自由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孙立平从利益协调机制入手,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均衡机制。立足“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理当是社会主义混合经济。

二、混合经济的界定

西方混合经济理论是在自由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将近一个世纪以后出现的。它的产生,顺应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应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从19世纪后期开始,频繁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失业问题困扰着西方经济的发展,为此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们便试图寻求一剂良方,积极探索解决自由市场经济的制度效率问题的途径。在这种探讨中,他们逐步发现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在其作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所谓“市场失灵”的情况。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以外在性概念和社会费用概念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市场经济的缺陷:由于垄断和支配地位的存在而造成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因市场垄断损害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能由经济主体自行解决的外部性问题(如污染),以及不能由个人在市场上出售而由集体消费的“公益”问题等等。针对以上问题,庇古主张通过政府纠正市场的缺陷来使社会财富得到尽可能有效的使用,从而被人推崇为“混合经济”概念的真正创始人。

对混合经济经理论做出杰出贡献的另一位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他在深入研究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认为,市场价格制度在没有政府干预时,不可能创造出足以达到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能有效地分配稀缺的经济资源以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依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也不能使市场价格能反映消费者的需要,并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的均衡价格水平。因此,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唯一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扩大政府机能,让国家的权威和私人的策动力互相合作。而凯恩斯主义的领军人物保罗・萨缪尔森,则在此基础上专门阐述了“混合经济”,他认为,两种主要的经济组织模式即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都是极端的,都不能代表美国的现实:“我们的经济是私人组织和政机构都实施经济控制的混合经济:私有制度通市场机制的无形指令发生作用,政府机构的作用通过调节性的命令和财政刺激得以实现”。至此以后,西方国家混合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步趋于成熟。

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混合,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混合”等运行机制问题的研究,显示混合经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在所有制上,实行公有制与私有制混合,它既不同于单一的个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私人财产所有制,也不同于单一的社会主义全面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是由这些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形式相互融合而生的一种新的经济成份。第二,在资源配置方面,纯粹的市场配置模式与纯粹的计划配置模式自身存在的无法弥补的缺陷,使混合法配置资源的模式即市场配置与计划调节相结合成为必然的选择。目的是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的优点,相互替代部分功能,弥补对方缺陷,合理配置资源,使社会经济活动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经济决策,而且也取决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经济政策;不仅满足个人的经济目标,而且满足某些公共目标。由此,我们可以给混合经济下一个这样的定义:混合经济是当代西方国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的目标,以社会公益目标弥补私人利益目标,以公共所有制经济弥补私人所有制经济,以计划调节弥补市场失灵的一种经济体制。

三、混合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建立以生产资料全社会共同占有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恩格斯描绘了这个新社会的大致轮廓:“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了,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这可谓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但这一境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明确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更是明确地指出:“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能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并且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马恩关于所有制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描述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基础的构建必须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考虑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状况。单纯讨论所有制问题而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的。

在1949年到1978年的30年时间,从实施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到“一化三改”到“”和“化运动”,片面追求“一大二公”,我国逐渐形成了单一公有制结构及以此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实践证明,带有高度行政化、集权化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难以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

改革开放后,也有人主张全盘西化,实行私有化改革,认为走西方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唯一出路。而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实践证明,在私有制社会里,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的不断探索实践中,认清了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针对我国生产力不发达所表现出水平低、不平衡和多层次性的特点,逐步建立了与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多样化的生产关系,建立了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成功地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稳定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它们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在竞争中实现互动、双赢,共同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混合所有制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然而,市场在利用利益激励机制激活各种利益主体成为强大的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存在着竞争过度和竞争失范等不和谐现象,逐渐显露它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及行业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失业居高不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发展过程中矛盾丛生,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增大,水、电、煤、油等资源供应紧张。在唯利是图的畸形利益驱动之下,各种安全事故频发;因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破产、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引发的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和部门利用手中权利“市场寻租”,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奢侈浪费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对一些人靠非法手段暴富和利用体制不合理牟取灰色收入的行径不满意,对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打官司难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了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出现以上不和谐现象,根源在于改革不到位,市场体制及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错位。具体表现在:在所有制层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迫切需要研究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问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还面临许多体制;现代产权制度不健全。在市场层面,土地和资本等要素市场发育滞后,重要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建立,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在政府层面,计划、财政、金融、投资等宏观管理制度和方式不健全,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体制改革步履艰难。在收入分配方面,合理调节分配的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要解决以上不和谐的因素,关键是要抓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着力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抓紧建立现代的国家资源的产权制度和环境产权制度,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推动产权有序流动,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政府两个调节主体的相应作用,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构建涵盖农民、大学生、城镇下岗和再就业人员、退伍军人等涉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渠道、不同职业的“大就业”体系。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尽快建立起一套较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尽快实现省级统筹,为实现全国统筹做好准备,加强社会保障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内部监控,促进监督经常化。政府要摆正自身与市场、自身与企业、自身与社会以及自身与中介组织等方面的关系,建立“精干、高效、廉洁、诚信、服务”型政府,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政府的工作重点从由事前的审批转变到事中的监管和事后的服务上来。二是操作方式要由过去封闭的内部行为、神秘化的官方操作转向公开透明的依法行政上来,构建阳光政府。三是管理手段要由直接行政干预转变到更多依托政策、法律手段的间接调控上来,逐步把工作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范文5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据统计,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从全国范围来看,二者相关系数为0.909,为高度相关;东部地区二者相关系数为0.895,为高度相关;中西部地区二者相关系数为0.462,为低度相关。受各区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较高,县域内县城、中心镇规模较大,经济活动更为频繁;而中西部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较低,县域内中心镇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也较低。我国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差异也正反映了各区块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县域农业的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县域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根本动力,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后续动力,县域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在推动县域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将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其财政实力也较强。

经济社会生态/工作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在天津、陕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涌现出了一批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以知识密集的人力资源为主要资本结构,以多样化的创新服务为主要商业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这是一种能够瞄准国际前沿、集聚国际顶尖人才和团队、具有一流研发条件和水平的创新平台,以产业化和支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富为动力、以企业化运作为模式,集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为一体的多元化所有制形式创新机构。在开展科技研发、加速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人才、建设创新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学习陕西、广东等地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经验,并决定启动建设一批以技术研究院为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这是我区科技体制改革的一次重要创新和探索,将对提升自治区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进步综合指数排名从2006年的21位升至2012年的18位。但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区还是典型的科技弱省,科技还不能为自治区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2012年,自治区印发了《关于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的决定》,要在全区启动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就是要结合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围绕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在整体上带动提升全区科技创新能力。

(二)有利于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由于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科研条件等多方面制约,我区在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和培育方面一直不占优势。代表最高水平的两院院士人才从有到无,我区承担的国家支撑计划、863、 97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首席专家本土人才比例不足40%。企业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和自主品牌开发更是依赖引进人才。缺乏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已经成为我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短板。建设新型科研机构可以通过科研任务引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务实管用的引人用人措施,引进和培养一批适合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科技人才和团队,缓解自治区高层次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

(三)有利于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平台。目前,我区极度缺乏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例如在国家已认定的260家院校部级重点实验室中我区没有,294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我区仅有2家。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不足20%,具有产业特色的高水平研发机构数量偏少,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尚属空白。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至关重要。没有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就难以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也就失去了依托,最终直接影响了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就是直面我区部级高水平创新平台缺乏的现实,打造一批能在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领域代表自治区最高水平、在国内甚至国际占有一定地位的创新平台和载体。

(四)有利于形成科技体制改革的示范效应。我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管理体制僵化,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还需要深入改革。而新型研发机构则以应用科技研发为任务,实行市场化运作,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和“样本”参考,避免了传统研发机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市场观念淡薄等障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为传统科研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以增量激活存量,通过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示范带动作用来推动我区的科技体制改革,将为探索适合自治区实际,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科技体制改革道路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二、内蒙古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重点领域及工作进展

(一)我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重点领域。我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五个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的发展定位,在乳业、稀土、有色金属、马铃薯、氯碱化工、煤焦化等特色优势领域建设一批以技术研究院为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为加快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提供科技支撑。

要树立“大科技、大开放、大整合”的理念,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为突破口,结合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通过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在优势产业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重要产品和设备,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一批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切实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二)我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工作进展。目前已经在锡林郭勒盟组建了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在乌兰察布市组建了内蒙古马铃薯技术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组建了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在乌海市组建了内蒙古氯碱化工技术研究院和内蒙古煤焦化工技术研究院,在阿拉善盟组建了阿拉善高新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还将在全区其他盟市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组建以技术研究院为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主要由自治区、盟市和企业联合创办,是依托企业建设的独立法人单位。新型研发机构将结合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源头创新活动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包括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企业孵化等方面的示范作用。这些研发机构还将承担打造一批特色优势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集聚政府、行业、企业和科技项目资源,整合行业创新链条,促进项目、平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任务。

在组织架构上,新型研发机构实行理事长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长由主要发起单位担任。理事会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决策机构,负责决策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战略、政策制定、运行管理等重大问题。在管理运行模式上,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与母体企业要完全独立运行。院长人选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院长在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经费预算使用和技术转让等各个方面拥有广泛的自。新型研发机构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外进行市场化运作,采取滚动式的发展机制。这一新型管理机制和模式必将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三、我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营造有利于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环境。要打破所有制界线,加大对开展体制创新和研发活动的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要将对机构的支持和立足于研发活动的支持予以统一,尽快形成完善的支持政策体系,使得新型研发机构在用地、贷款、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请各类科技项目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支持和倾斜。自治区要抓紧制订和完善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具体措施及配套办法,实行差异化的认定标准和管理原则,对不同类型及领域的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同时加强新型研发机构的统计分析服务。

(二)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指导和管理。要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指导,适时出台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性意见,鼓励区内外各类组织、企业、高校及个人以多种形式创办新型研发机构。各盟市要结合区域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重大科技创新的需求,研究制定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存量科技资源,加强资源整合,科学规划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自治区各部门、各盟市要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加强调查研究,认真解决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配合,形成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合力。

(三)明确功能定位,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适合自治区实际的发展模式。功能定位是研发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已经组建的各个技术研究院,要根据盟市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研究院的功能定位。要重点学习借鉴发达地区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经验,结合自治区的实际,在研发机构的管理模式、运作机制上先行先试,设计符合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高层次人才团队,服务产业发展。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范文6

1.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市场经济中的调节机制并不一定促使微观经济提高效率。市场不能满足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另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同时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如果只是通过市场来供给,同样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外部效应问题的存在。由于价格体系受到的影响是外来的,存在没有经济报偿的经济交易。这种外部性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会产生影响。似乎外部性能够通过双方的讨价还价来解决,但是当交易成本存在时外部性则被视为市场失灵的根源。

2.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在经济周期的作用下,国民经济仅靠市场来调节,尤似“孤帆航海”。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一旦面临狂风暴雨般的经济危机、股市崩溃、投机泡沫、金融危机,给予国民经济的打击就可能是致命的。这种不稳定性有时也表现为重复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或消费和投资不平衡。在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旦国内外市场上有些风吹草动,市场调节机制可能失灵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又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就有可能引起国民经济发展的较大波动。

3.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仅会引起效率低下问题。也可能引起分配不公问题。具体观察我国经济领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存地在比较严重的下岗失业问题、城市居民贫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绝对降低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腐败、不法收入、税收体制不完善导致高收入阶层没有及时足量纳税,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仍然广泛存在。近年来,在经济和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正在不断地下降的同时,同期基尼系数却在不断攀升。这表明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已经拉大。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公共经济的混合经济。公共经济就题府经济,它研究的是政府部门为弥补市场缺陷的职能活动。也就是说,政府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主体,而市场失灵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因此,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

1.政府经济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主体。

一是政府是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主体。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政府可以承担那些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期长而又是对经济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的项目,如国防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这样,既解决了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同时,政府投资在过程中还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和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

二是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和具体的运行体制,制定各级各类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条件”。制度或体制是一个国家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如缺乏良好的激励制度,个人或企业的勤奋劳作未能获得应有的报酬,就会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而言之是企业的损失,若社会的大气候如此,损失的就是国家了。

三是政府可以利用利率、国债、汇率、税收、预算等经济调控手段来“熨平”经济周期,使经济导入持续稳定的发展。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使西方世界走出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撑,我国顺利走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岁月,而且7年来一直保持7%以上的GDP的增长率,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枝独秀”。

2.政府经济是不和谐因素的主体。目前,我国存在众多的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是国内的不平等程度加剧。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贫富差距严重。

二是“三农”问题依然星最大的发展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科I情况应引起警惕。

三是社会安全网问题。中国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失业率高和社会差距不断拉大,而在于缺乏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教育不平等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在当前形势下,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单独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现在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产业化、卫生产业化甚至社会事业产业化的目标和政策实际上是很模糊的,其模糊性主要表现在缺乏对于目的和手段的准确界定。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改革

政府既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而在现实社会中又存在众多的不和谐因素。那么,如何加快政府改革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健。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逐步制定和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建章立制。为政府自身行为、社会活动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则,为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制度安排。在制度的保证之下,应重点提高政府自身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政府引导管理其他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要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能力,完善人口和就业管理,加强社区管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能力,搞好市场监督和管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政府对社会秩序特别是市场秩序的监管功能。四是加强政府部门的专业化建设,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2.推动建立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统筹方略,结合实际,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构建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在保障基础教育的同时,要不断提高高层人才的培养能力,加快培育高水平专业技术教育体系。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提高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卫生条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会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