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范例6篇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范文1

一是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环境制约。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能耗偏高,万元GDP消耗标准煤0.96吨,低于全国1.43吨的平均水平,高于江苏的0.89吨、浙江的0.81吨。万元GDP耗电量1490.76千瓦时,低于全国1610.58千瓦时的平均值,为江苏的1.23倍、浙江的1.14倍、上海的1.25倍、山东的1.33倍。万元GDP耗水量为298立方米,为上海的1.17倍、江苏的1.18倍、山东的1.9倍。我省既是能耗大省,又是资源小省,粗放型增长方式一时难以改变,预计*年资源能源供应不可乐观。电力方面,由于油价高企影响燃油机组正常发电,电煤供应仍有一定难度,西电枯水期供电减少,以及一批先油后汽机组问题未解决,预计*年上半年我省电力缺口将达400~500万千瓦。煤炭方面,预计*年全年消费量达1.05亿吨,几乎全部要从省外调进,货源组织和运输压力相当大。成品油方面,预计*年我省成品油需求量将达2050万吨,比今年增长8%。我省油品对外依存度高,由于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年油品供应不能掉以轻心。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面临出口竞争加剧的制约。我省大部分产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数量不多。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我省企业将面临着跨国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品牌、营销网络等各方面全面占优的重大挑战,产品出口也会受到国际贸易保护加剧和人民币升值带来成本上升的影响。

三是工业投资力度减弱,经济发展面临后劲不足制约。*年,我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61.65亿元,居粤鲁苏浙沪五省市第四位,比山东、浙江、江苏分别少2287.95亿元、342.05亿元和40.25亿元;我省更新改造投资759.42亿元,比山东、江苏分别少489.3亿元和45亿元。工业投资总量小,发展后劲不足,使我省工业在全国的排头兵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四是现代流通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面临服务业支持不足的制约。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生产观念的束缚,在思想上、工作上仍存在着“重工轻贸”的现象,对现代流通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其引导和支持的力度不够大,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总体上滞后于工业,对工业的支撑力不足。

五是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经济发展面临微观层面投入不足的制约。*年以来,我省工业企业一方面利润增幅大幅回落,一方面亏损额大幅上升。1-10月,全省企业利润总额增长4.2%,亏损总额增长40.9%,亏损总额达到206.99亿元,占利润总额的17.9%。效益下滑状况*年估计难有大的改观,加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不但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筹措的压力,更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阻碍经济发展的步伐。

针对上述制约因素,全省经贸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在发展中解决制约因素,推动我省工业商贸经济发展切实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做好*年经贸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贸工作全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经济运行调控水平,注重经贸合作质量,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工业商贸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为实现“*”规划目标开好头、起好步。

*年全省工业商贸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从经贸工作角度确保实现省政府提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的目标,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5%左右。

*年是我省“*”规划的起步之年。根据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年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工作的部署,结合经贸工作实际,做好*年经贸工作,要紧紧围绕走新型工业化这一总纲,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抓住转变增长方式这一关键,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环节,努力实现“六个加强,六个提高”。即: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加强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发展现代流通业,提高流通业对新型工业化和扩大内需的支撑能力;加强发展内源型经济,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加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力。

根据上述要求,*年全省经贸工作要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保障煤电油运供应为重点,切实抓好经济运行调节

提高经济运行调节的时效性和质量。加强县(区)级经济监测分析平台建设,建立全省联网的实时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完善省、市、县(区)三级监测分析网络。以重点县(区)、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为联系点,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制度,对突发性、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向省政府专报。健全工业商贸经济运行预警机制,增强经济预测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深入分析和把握全省经济发展的走势和趋向,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实现对全省经济运行的即时预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密切关注企业流动资金供需状况,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关系,促进资金供给的增加。加强季度信息工作,将信息内容从目前的经济运行扩大到国家和省产业政策、金融信息、市场信息、国际能源供求状况等内容,引导企业调整结构,做好应对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经贸职能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认真抓好民爆器材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继续做好企业治乱减负、产业安全、国防科技工业、交通战备等工作。

千方百计保障煤电油运供应。一是力保电力供应。协调增加西电东送,妥善解决电力技术改造项目的并网运行,加快594万千瓦电源建设项目投产和系统接入,多渠道提高电力供应能力。推广部分市用财政资金补贴地方燃油机组顶峰发电的有效做法,调动地方燃油机组加大出力。争取国家在我省煤电联动方案中将运费纳动范围,提高我省燃煤电厂抗御煤炭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确保电厂正常运行。合理安排工业企业错峰、避峰用电,推进调整电价政策,推广蓄能技术,实施可中断负荷控制以及节约用电,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督促电网公司、发电公司建立应急机制,制定反事故措施和应急预案,保障电力生产和供应安全。二是加强组织煤炭资源。完善煤炭供应应急预案和跨部门应急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增加我省煤炭的配置指标,组织用煤大户与煤炭大供应商和国有大矿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引导企业运用市场手段充分利用国际煤炭资源,拓宽煤炭供应渠道。三是加强成品油市场监控和协调。密切跟踪油品市场,完善成品油市场供应日监测制度,及时掌握成品油价格和供求动态。落实成品油供应计划,加强储备监测,督促企业增加油品库存。四是协调重点物资运输。加强与铁路、海运、港口等部门的沟通,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优先保证煤炭、石油、化肥、粮食和进出口等重要物资的运输。继续做好春运工作,确保客运安全有序。

(二)以大项目和产业集群为抓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按照总理视察广东提出的“谋划率先发展,视野要宽、思路要新、起点要高”的指示精神,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途径。

以大型工业项目和产业集群为抓手,发挥大项目和产业集群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带动作用。根据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和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找准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有目的地引进建设一批符合我省实际、科技含量较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建设,带动地方产业的大发展。重点推进具备条件和能力的珠三角城市发展TFT项目、中药现代化项目、装备制造项目,加大对广州汽车及零部件项目、惠州、茂湛、珠海西部石化项目等的支持力度,大力扶持体育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建设步伐,继续组织评选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加大力度推进产业集群“三大建设”,特别是加强技术开发与推广、信息咨询、人员培训、质量检测、产权保护、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等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上新台阶。

研究制定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配套政策措施。立足科学发展,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结合“*”规划,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制定不同功能区土地投资强度和单位面积产出率;开展工业主要行业技术标准、能效标准研究,制定产业技术、产业能效指南,为招商引资和市场准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流通业的发展。

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步伐。要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总结推广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经验,建立园区信息交流渠道,加速珠三角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同时,注重将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与发展产业集群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的更大集聚和优化升级。

加大对大型企业集团的支持力度。把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工作摆上经贸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我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型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与大型企业集团的“直通车”联系制度,加强对大型企业集团的指导和服务,着力解决电力供应、项目技改等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龙头骨干企业。同时,要着力发展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建立完善大中小型企业在整机与零部件、硬件与软件、科研与生产、核心产品与辅助产品等的分工协作体系。

继续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把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与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继续推动优强企业冲刺世界名牌,落实扶持企业冲刺世界名牌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名牌产品的扶持力度,推动名牌做强做大,成为带动力强的拳头产品。在潮州枫溪、汕头澄海、东莞大朗等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创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工作,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创建区域品牌的路子。将名牌带动战略扩展到服务业特别是流通业。从商贸流通业入手,开展服务机构创优活动,在服务业中形成培育、发展、宣传、保护名牌服务的氛围。

(三)加快产业技术进步步伐,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自主创新。突出抓好以重点大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继续大力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特别要支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批九大产业中的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围绕主业,整合资源,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鼓励企业间组成“技术联盟”从事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加强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领域技术和重点产品的自主创新工作,按照支柱产业优先、关键共性技术优先、实用技术优先的原则,研究确定关键领域重点共性技术创新项目目录,争取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等支柱产业和关键领域的重点技术取得突破。

加强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对技术改造重要性的认识,把技术改造作为改变目前我省产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继续组织实施“优化重点行业结构和提升优强企业竞争力”的十大双优技改工程,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技术改造力度。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实行技术改造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

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继续采用招投标和开放式选项两种方式安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推广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以奖代补办法,公开、公正、公平、科学安排省财政挖潜改造资金。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重大项目的绩效评价办法,科学评价重大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认真总结项目实施的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四)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推动流通工作上新水平

加强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和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不断推动流通工作上新水平。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流通业竞争力研究,加快完善《广东省流通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研究提出加快连锁经营、现代物流、中高级批发市场和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流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提高流通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年要重点抓好“3个10”(即培育10家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10家现代物流龙头企业、10个大型中高级批发市场)和“3个100”(即扶持百强餐饮企业发展、培育百家绿色饭店、树立百家诚信经营美容美发经营企业)工程,通过扶持这批企业的发展,带动我省流通业发展上新台阶。

加强流通业基础工作。我省是流通大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但是从我省流通工作看,突出问题是基础工作薄弱,与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我们要引起重视,大力加强。一是要提高认识,改变“重工轻贸”观念,像抓工业一样抓流通。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流通理论知识及业务知识,促进政府管理尽快适应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二是加强与当地政府统计部门的合作,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流通业行业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连锁经营、现代物流、中高级批发市场以及酒类、拍卖、典当、二手车流通、报废汽车回收、居民服务业等基本情况的统计制度,为了解情况、研究问题、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三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提出解决工作问题的办法。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加以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发展。四是加强互相学习交流,努力学习发达国家、兄弟省市和本省各地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借鉴成功经验,提高流通工作水平;五是加强分析预测工作,对消费市场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提高决策能力。

规范行业管理。规范对酒类专卖、二手车流通、报废汽车回收、拍卖、典当、生猪屠宰、居民服务业等方面的管理,积极探索加强盐业行政管理的有效办法和途径。重点是要转变思路、转变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完善法规规章,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加快完善审批和办事制度,依靠良好的制度规范审批行为;建立健全有关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组织作用,促进行业自律。特别要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发挥省整规办的综合协调服务作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商品市场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努力扩大内需。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通过财政补贴等多形式的政策扶持,推进各类“农家店”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确保*年建成20个县级配送中心、125个乡镇级农家店和3000个村级农家店,形成购物方便、货品齐全、消费安全的农村商品零售网络,吸引农民购物,拉动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加快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尚未完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的市,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长远规划的原则抓紧编制。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的市,要积极引入大型商业网点建设听证制度,确保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加快社区商业发展,落实有关扶持政策,规范和发展服务于社区居民生活消费的各类中小型生鲜食品超市、便利店等,努力开拓社区购物、餐饮、服务、休闲等消费领域,扩大社区居民消费。

(五)切实抓好“一个亮点、四个重点”,提高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水平

突出抓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一个亮点”。认真贯彻落实总理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把会办成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更好地促进中国中小企业与国际中小企业的合作与发展”的指示精神,借助前两届会所打下的良好基础,认真筹备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意中小企业博览会,把会办成国际性展会,真正为全国中小企业搭建一个走向国际的平台。

继续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年将召开第三次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要以此为契机,推动民营经济各项工作更加扎实,更加有效地开展。一是抓好政策落实。深入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推动《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尽早通过,完善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办法,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及12个配套文件进行补充修订,切实把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落实到企业,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二是加快“两个体系”建设。按照两个体系建设的意见,积极构建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探索建立担保机构评价体系。三是加快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步伐。做好评选百强民营企业工作,积极引导百强民营企业创立品牌、创新技术、改革体制、规范管理,鼓励其创立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国内和国际知名品牌,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和企业素质,提升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经贸合作,实现内外源经济在资金、技术、市场等层面的相互交融,促进内外源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四是推进管理培训工作,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通过认定培训示范基地,发挥示范机构的作用,积极组织广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参加培训,全面提高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综合素质。

(六)深入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加强与泛珠三角其他省区的合作。落实泛珠三角区域经贸(经协)系统加强经贸合作方案,发挥经贸(经协)部门在经贸合作中的衔接协调作用。突出重点,着力做好在**举办的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的组团工作,组织经贸代表团随党政代表团到有关省区开展经贸洽谈活动。要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强与其他兄弟省市的合作,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积极组织引导企业,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重点促进与这些国家在纺织服装、家俱、能源开发等产业的合作。按照确保重点,讲求实效的思路,有选择地组团参与其他一些重要经贸合作活动。

落实CEPA第三阶段安排。完善粤港澳三地政策咨询服务、信息互通“两个机制”,继续搭建物流、金融、中介“三个服务平台”;组织修订CEPA框架下港澳投资者进入广东服务业的《投资服务指南》,加大向港澳宣传服务业投资便利化措施,吸引更多港澳投资者前来我省投资;以中小企业合作为重点,开展双向考察、双向推介、双向参展、双向投资等活动,全面推动粤港澳中小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粤港、粤澳在物流、会展、分销等领域的合作。

全面推进省内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山洽会”辐射范围,认真办好珠江三角洲与东西两翼、山区经济技术洽谈会,不断探索深化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及山区经贸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加强跟踪落实“山洽会”签约项目,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和发挥效益。

(七)注重抓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大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力度。发挥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强指导和协调,突出加强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推进形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宏观指导,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法规和规划的制订实施;三是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来加快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建立资源节约的支撑体系;五是着力深化改革,推进建立扶持政策和激励约束机制;六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协调机制。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高效利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资源节约的监督管理,推进企业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制订以能耗为重要指标的产业政策,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促进工业整体上的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重要手段,加快推广节能技术和工艺,改造提高传统产业能耗水平。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种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研究制定《广东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加快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规章和政策体系,建立跟踪检查和考核制度,依靠制度的力量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在三个层面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在企业层面,依法推行清洁生产,构建企业小循环;在工业园层面,抓好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试点工作;在城市和社会的层面,抓好*6个市节约型城市试点和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与产业利用体系建设。

(八)坚持不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为做好经贸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办事。组织与经贸职能密切相关的法规、规章的起草和修订。启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关立法的前期研究,保障产业结构调整规范运作。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粗放,某些行业和领域高耗能、高耗材、低效益等问题,重点研究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办法和手段,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社会经济发展范文2

    从外在于漳州社会以及社会的主体(漳州人)去寻求滞后的原因,也可以说是传统的实证主义方式。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则与此不同,在胡塞尔看来,与人脱离的所谓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存而不论,或悬置或加括号,现象学要探讨的是呈现在意识中的世界即关于世界的现象学。在这种视域中,没有脱离主体的客体,也没有脱离客体的主体。也就是说,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是深层地内在于漳州社会以及普通的漳州人。这些因素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需要现代哲学的素养和哲人的眼光才能穿透。如何把握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呢?胡塞尔认为,这个我们在清静时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总已经在哪儿了,先于我们的存在,而且是所有实践的基础,不管这些实践是理论的或超理论的。现象学哲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专门描写这个观念的生活世界的结构。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现象学哲学不再以庞大而严密的思辨体系来推演生活的逻辑,也不采用经验主义的归纳方法来解释生活,而是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即具体的、严格的方法直观生活世界。从这种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来考量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就不能采用传统的实证经验归纳方法来解释漳州市的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而是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即面对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本身,我们融入进漳州人的生活世界,体验着、直观着这个特有的生活世界。体验与直观的结果就是所谓的现象学剩余。这种现象学剩余就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体验与直观的结果,这些因素是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反思对象和反思方式确认后,更为重要的和艰难的、甚至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是现象学的反思过程: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我有一个或几个个别直观,我抓住纯粹的内在,我关注现象学的还原。并且我纯粹直观地完成一般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的种类,现在个别性本身不再被意指,而是一般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我们直观它,它便存在于此,我们意指的是它,便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性质。这不是指这种个别单一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而是指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种类、程度本身是相似的;这种相似关系在这里正是一种总体的绝对被给予性,因而这种被给予性也是一种纯粹内在的被给予性,不是保持在个别意识范围之内这种错误意义上的内在。这里谈的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总本质以及在总的直观中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被给予性。在经过多重反思后,最终得出的反思成果(现象学剩余)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属于普遍而深刻其作用的文化深层次。具体说来: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内生变量或现象学剩余)是:①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②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③休闲第一的价值取向;④传统封闭的行为方式。其相应的对策理路是:①提升时空观;②推广普通话;③改变价值取向;④转换行为方式。现象学的反思是可以重复进行的,有时也是应该重复的,所以必须对反思结果进行再反思。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无论那一条因素,对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都是内在地起作用(内生变量),无论那一条都不是针对某个或某些漳州人,甚至还可以不是针对某个时空的漳州人或事。

    因为这些因素是普遍而深刻地影响和作用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比如,这里的时间观念是一种“内在时间观”。对于时间的内在化理解,是由其现象学方法所要求的“明证性”所决定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概念,是基于第三人称视角而设定的超越实存,不具备现象学思维所要求的“自身被给予性”,所以必须首先对其进行还原。漳州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像遗传基因一样内在于漳州社会,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它作为一种背景意识,伴随着所有意识行为,我们只有通过反思,将我们的目光从排列着的连续的感知对象回溯到感知对象的连续本身,才能以我们意识的意向功能将这种连续本身构造为一个内在的对象,通过这种构造行为,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内在时间意识”才得以与我们照面,我们才能由此得出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内在时间意识)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再比如,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在意识的深层次上有了一个假设:所有人都会讲漳州话。在这样的假设中,普通话不是普通话,闽南话才是普通话。这样就普遍而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交往和效率。如何言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社会实践问题。如何言说涉及观念的表达,涉及观念如何从理智的内在世界外显于一个公共的世界,涉及观念的传递和交流,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不利于观念的传递和交流,所以,它成为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之一。对休闲第一的价值取向和传统封闭的行为方式这二者的反思与对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和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的反思类似。最后,需要对“对策理路”进行反思。显然,这四个对策理路都是对应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四个内在原因而提出的。

    如果是实证性课题,接下来要做的就应该是对如何提升时空观、如何推广普通话。如何改变价值取向以及如何转换行为方式等提出在实践层面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但是,本文属于哲学课题,只提出对策理路而不是对策本身,对策的实施与展开是在对策理路的开启下进行的。本文的意义就在于开启一个崭新的视域,为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方面的智力支持。我们只需要对“对策理路”再反思即可。比如,“提升时空观”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增强时间观念,而是在意识的内在维度上反思内时间意识对人的始源性作用。或者说,内时间意识在深层中影响了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它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之一。只有从哲学层面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提升漳州人的时间观念。再比如,在漳州市推广普通话,绝对不是那种应付式的至上而下的行政行为,也不是简单的提升漳州人民的普通话水平,而是在现象学语言哲学的意义上根本改变漳州人的言语意识,普遍改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际交往方式,普遍提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际交往效率,普遍而深刻地内在性地作用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可以这样说,用三年时间、花两千万元,在漳州市整个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像普法一样推广普通话,会极大地改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发展态势,极大地提升漳州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水平。总之,本文通过由对漳州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客观世界的考虑转向对思想主体(漳州人)的现象学反思,寻求一种普遍合理的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的深层可能性。在漳州人的意识主观性中,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意向性地显现于反思主体的意识中。这是绝对的、客观有效的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的先验源泉。在这种意识主观性(时间、言语、价值、行为)中,而且只在这些主观性中,客观性的存在(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才是绝对的。

社会经济发展范文3

国家发展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乡统筹是针对城乡分割提出的,而城乡分割并不是中国的特色。马克思早就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同样,城乡统筹也是世界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普遍遵循的规律。但对我国来说,城乡统筹又有着特殊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农民大国和小农大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产业齐全、工农互促、城乡统筹

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和分散经营的小农大国,这样的国家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和印度。前者要求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民问题,特别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重点放在农村;后者要求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必然建立在自身产业齐全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不可能像一些中小国家放弃一些产业而靠另一些产业独立发展,而且各大部类之间、各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应该保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关系。这两个特殊性要求我国必须确立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从世界看,一般规律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才出现买方市场,而我国人均GDP刚达到800美元就出现了低水平的买方市场,出现了持续多年的内需不足,成为国民经济的突出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十六大首次确认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这种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产业分割、发展失衡、差距拉大,占国民大多数的农民缺少现实购买力。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而金融资产占全国的比重不到30%,社会购买力2002年只占36.7%,农村消费不旺正是近些年内需难以启动的最大问题。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减少农民与发展现代农业并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决定了城乡统筹是其根本出路

中国“三农”问题之复杂艰巨,堪称世界级难题。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目前较为主流的观点是,必须着眼于在“三农”之外做文章,必须减少农民。但是,基于这种观点,随之而来的两个问题是:要放弃农业吗?怎样减少农民?对第一个问题,有人提出放弃农业来最终解决“三农”问题,这一思路看似正确,实不可行。因为它超越了我国小农大国的国情。世界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产业的升级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只有低级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自然转化为高级产业。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同时也是农业发达国家,是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自然实现工业化。有学者指出,以放弃和牺牲农业来换取更高级产业的发展只能导致城乡产业畸型发展,农业和农村进一步边缘化。对第二个问题,看法比较统一,那就是要“第三次解放农民”,促进农民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就业。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表明,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彻底改变几千年来中国农业“一家一户搞单干、自给自足小生产”的基本形象;另一方面,又要加速工业化特别是城镇化进程,逐步把大部分农民从土地上、从农村中永久性地解放出来,变为非农业人口。而二者的结合,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站在国民经济的大背景中通盘考虑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力打破二元结构,解决制约“三农”问题的体制性矛盾,在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上实现从工业掠夺农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根本转变。无疑,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导致巨大的城乡差距,决定了必须靠市场力量之外的政府行为统筹才能解决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至今逐步扩大。这种结构带来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城乡差距拉大,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稳定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成为一个复杂的、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由我国城乡差距的两个特征决定的:一是我国城乡差距,不是城乡之间在自由竞争基础上形成的梯度差距,而是国家通过“城乡差别发展战略”人为形成的,是牺牲农业部门而集中力量实现工业化的结果。二是城乡差距超过了合理限度,导致了市场失灵。按世界银行1997年对36个国家的分析,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1。而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为3.11:1,而且农民收入中相当一部分要用于再生产,再加上城乡之间在住房、物价、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社会福利以及教育、文化事业等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巨大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际达到4:1,甚至更大,处于两极分化的国际警戒线上。合理的差距有助于刺激、拉动梯度发展和产业升级。但是,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目前我国城乡的巨大差距已明显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导致城乡资源和市场的正常梯级传递链条断裂,产业间互相支持的效应丧失,市场作用大大失灵。这样,弥合差距已不能单靠市场自发的力量,只能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人为统筹,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倾斜,才能将城乡差距缩小到合理的范围,继而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增长。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两个统筹”,即城乡统筹和农村经济社会统筹才能实现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上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而其低水平,主要是农村小康建设的低水平;其不全面,主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不全面;其不平衡,主要是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地域差距,群体差距,贫富差距,从根本上看都是城乡差距、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的差距。我国现在人均GDP达到800美元的小康只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掩盖了较大的城乡差距。城市绝大部分居民早已达到或超过了小康水平,而农村至今尚有3000万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人口还有6000万,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口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尚未达到小康。而未来的“全面小康”不再是平均数的概念,将“惠及十几亿人口”,使全体人民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言而喻,其重点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要达到小康。这就要求国家不能再把发展与建设的重点放在城市,而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并把小康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特别是加大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必须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农村全面小康与现在的农村小康相比,不仅在量的标准上确实比过去大大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其内涵更丰富了。现在的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强调农民生活的水平和状况,是介于温饱到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而“全面小康”不仅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而且包含了政治、文化、科技、卫生、教育、民主、法制、道德、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这就意味着未来农村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小康状态,不仅“经济更加发展”,而且“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决定了农村小康建设的过程必然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是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只有把“三个文明”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农村小康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大格局中,协调发展农村是重点;在农村内部,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是重点。“两个统筹”中,城乡统筹是前提,是根本,是关键。只有实现了城乡统筹,农村内部的统筹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但是,实现了城乡统筹,如果农村内部的经济社会不能协调发展,小康社会的“艳阳”还是不能普照。因此,在城乡统筹的同时,务必抓好农村内部的统筹。城乡统筹是宏观大政,力度的强弱主要在县以上;统筹农村内部,则主要是县及县以下的工作重点,却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落脚点。

二、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平等和谐、互促共荣的城乡关系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一)统筹城乡资源配置,重点是打通城乡市场梗阻,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市场,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城乡互通由于二元结构的障碍,目前在城乡之间,市场还未能真正成为配置城乡资源的主要手段,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贸易隔阂,制约了物资流、资金流、人力流、信息流等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正常循环。为此,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取消政府对市场不合理的干预和管制,建立城乡沟通、统一、有序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逐步解决城乡市场失灵问题,实现城乡市场对接,使城市和乡村通过市场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享受市场带来的利润,实现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当前,重点是要做好三大市场的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就业是民生之本,平等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之一。这就要求抓紧建立健全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积极完善政府的疏导和调控功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协调城乡劳动者就业关系,实行城乡劳动力就业公平竞争、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的制度,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民进城。二是统筹城乡土地市场。有关研究表明,城乡土地市场价格差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以乡养城”的新形式。有关资料显示,20多年来,国家向农民征用土地补偿少、出让土地价格高的价格差累计达20000亿元!这些资金全部投到了城镇。对于征用农民土地,既要重视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更要重视土地对农民的资本功能,要看到眼前农民得到的补偿是以断了子孙吃饭的后路为代价的,是付出“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的成本的。因此,应城乡并轨,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应得的土地利益。三是统筹城乡资金市场。目前,城乡资金逆向流动尤为突出。资料显示,1978~2001年,农业各税和乡镇企业税金由54亿元增加到2594亿元,年均增长20.3%;目前,全国邮政储蓄存款约有2/3来自农村,加上各商业银行吸收的农村资金,每年约有7000亿元农村资金流向了城市。农村出现了一方面是资金过剩、大量外流,一方面是没钱发展、投入不足的怪现象。为此,应统筹城乡资金市场,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度,采取财政、货币等手段,大力扭转这一趋势,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并逐步按市场机制配置。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重点是打破城乡产业分割,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发展一是加速城乡第二产业对接。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在两个不同的范畴里构筑起两个工业体系,各自相对封闭运行,重复建设、产品同构、资源浪费、低水平竞争愈演愈烈。为此,当前之要是推动城乡工业一体化。在农村,应按社会分工要求,加速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用工业理念抓农业,在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和经济领域里,全方位地把贸工农、产供销、种养加、农科教等相关部门联接起来。其中,关键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速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与城市工业搞好分工协作,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城乡关联产业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在城市,应把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涉农工业向城乡结合部的县城、小城镇、开发区转移和集中;把中小城镇工业品的市场锁定到农村,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更多地以国内农产品替代国外进口农产品作为消费品和工业原料;特别应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进军农村,加深农业与城市工业的关联度和融合度,直接引领农村工业化。二是城市第三产业下乡。目前,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亟需的科技、信息、中介、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明显供给不足,而同时,这些资源管理部门、科研人员、技术人才及成果、信息等大都集中在城市,与农村联系松散,供给不力,第三产业资源大量闲置。应统筹城乡三产业发展,协调配置第三产业资源,大力鼓励和引导城市第三产业下乡,开拓农村市场。三是新建产业要以城乡关联度高的产业为主。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特别应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第三产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三)统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重点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一是加大对农村投入。城乡差距的源头是投入差距。有关资料显示,1978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全国总财政支出的13.4%。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国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向城市、向国有企业倾斜,支农比重逐步降低,1990年下降到10%,到2001年只有8%。不仅如此,一部分本应由国家财政投资生产、供给的农村公共产品也转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生产、供给。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彻底扭转这种农村“失血”的状况,改变现行的城乡发展投入机制,在财政支出上强力向农村倾斜。其重点是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力度。2003年中央3号文件对此制定了一系列硬措施,特别是规定今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举措。二是调整财政支农投资结构和方式。例如,减少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补贴,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用好“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三是统筹城乡税制,减轻农民负担。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农民、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积累,无论是资金之巨还是时间之长,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农民实际上承担着比城市居民更重的负担。目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下一步,应借鉴国际上通行的统一城乡税制的做法,按照城乡平等的原则,改革农业税收制度,废除专门对农民征收的各种农业税赋,将农民视同个体工商户,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四)统筹农民和市民待遇,重点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使农民拥有和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享受同等的公民权利加速推进城市化的核心是减少农民,让农民进城。但是,农民进城了,并不等于城市化的任务完成了,更重要的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其中,最根本的是以民主、法治、人权为原则,还农民以平等的公民权利。一是劳动就业权。即前文提到的统筹城乡就业。二是迁徒和居住权。即还农民以自由迁徒和居住的权利,使农村人口的职业转移与居住变迁、社会地位变迁同步进行。三是受教育权。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把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从由农民承担转移到由政府承担,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同时,消除城市排斥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限制,使农民工子女充分享受义务教育权。四是生产经营权。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和做法,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放手让农民进入更多的国家非垄断性行业,尽快改变各行各业的“疏农”倾向。其中,特别要贯彻落实好农村的土地政策,让农民真正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五是社会参与权。有关资料显示,农村近百万人产生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城市二十多万人产生一名,城市的比例是农村的3倍多。应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农民参政议政状况,进一步推行农村基层民主,赋予农民更多的政治民利。还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些组织应同其它群众组织一样,拥有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作用,代表农民利益。六是社会保障权。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并轨,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五)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重点是发挥农村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和启动市场上对城市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志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在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以实现城乡互动。

一是应继续发挥农村改革对城市的推动作用。中国农民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这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强大动力源。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再到波澜壮阔的“民工潮”,我国的重大改革首先都是从农村发端的,农村改革对城市的改革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乡镇企业改革等,寻求经济体制上的新突破,为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探索新的道路,注入新的动力。我国的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也是在走从农村到城市、从底层到上层的道路。由于身处弱势、低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农民有着比城市居民更强烈的民主政治权利诉求,是推进改革的主要力量。要以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选举、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借以推动整个社会管理体制和上层建筑的逐步变革。

二是应借助农民进城的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不是来自城市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不是来自政府的需要,而是来自农民跳出土地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愿望,这是一场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层革命,它对城市化所产生的推动力之强,是难以估量的。应顺应这一历史大趋势,把我国几亿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城镇化的动力资源,把“民工潮”作为城市化的历史机遇,趋利避害,开源畅流。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把劳动力资源开发作为一种战略性、基础性产业,通过投资开发、产业化运作,大力开展对农民的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深度加工”和“能力再造”,实现劳动力资源向劳动力资本的转化,进而完成农民对工业化的“实习”过程和对城镇化的“预演”过程。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诸如子女入学、安置、招工、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不公平政策,打开城门,降低“门槛”,因势利导,把农民进城的推力化作城镇化的助力。

三应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城市经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当前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力,缓解城市产品市场实现的压力。另一方面,城市要以市场取向调整产品结构,更多地生产符合农村消费水平和农民需求的产品,缩小“城市卖难”与“农村买难”之间的距离。当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两股与城乡统筹相悖的潜流在涌动,值得高度关注。一是城乡资源恶性对流。目前,农村的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尽一切可能挤进城市,而城市的污染、伪劣产品、虚假信息等劣质资源见缝就钻地流向农村。这种城乡资源的恶性对流,使得城乡资源占有的不平衡、不对称大大加剧。二是新的二元结构出现。一方面,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泾渭分明,很难互相融合,不少农民工在城里聚乡而居,“河南村”、“安徽村”、“浙江村”等遍布大中城市,形成“城市中的农村”。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队伍中涌进大批农民工,这些人在政治、经济、社会福利等方面享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工人待遇,成为“工人中的农民”。在城乡统筹中,对这两股逆流,应尽快在政策、法规的层面上采取措施,加以扭转。

三、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内涵以及在现实形态中有关问题的几点理解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冲决了中国社会最后一道人为的等级壁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本精神任何社会差别,无不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等级差别;任何革命与改良,无不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为消除等级差别、实现利益均衡而进行的斗争。一句话,社会是人的社会,一切都是围绕人与人的差距进行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亦不例外,其核心是要消除中国社会最后一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等级壁垒———以人口出生地为分野的城乡等级差别。回首历史,中国的社会等级分割虽经几千年更迭,但其脉不绝。其表现形式有多种:先秦,人以血缘而分,王侯将相,布衣草民,确有种也。汉魏以降,逐渐形成门第等级,煌煌仕途,“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社会倾斜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地步。元清时代,人以民族而分,蒙满为贵,轻贱其它民族。民国,人以资产而分,“四大家族”垄断政治经济命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崭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从根本上革除了历史上残存的血缘等级、门第等级、民族等级、财富等级。但在一个时期内,又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人以阶级而分,出身成份不同,天生的就命运各异,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后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乡户籍制度(应该承认,这一制度在当时曾起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积极作用),又人以城乡而分,农民和市民之间等级森严。城乡二元经济制度的本质是按社会等级的高低决定发展的先后顺序,“三农”问题的根源正是这种长期积淀的等级差别思想影响下的社会运行机制和运行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阶级等级烟消云散,中国社会只残留下一道城乡等级的壁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精髓所在,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刻实践“三个代表”的精神,以人本为核心,冲决中国社会最后一道人为的等级壁垒,打破等级差别的发展观念,统筹城乡关系,统筹农民和市民待遇,建设一个人不分城乡高下、全体公民一律平等的公平社会。就当前而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应该是在贯彻落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改变长期以来“见物不见人”的政策倾向,始终把重视农民,体察农民,尊重农民,关心农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政策的根本取向。

(二)城市化进程滞后,决定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县域突破与发达国家以城市经济为主不同,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我国县域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位置,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第一,县域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巨大“底座”。县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3%,人口的73%,GDP的56%。“郡县治,天下安”。解决好县域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县域是城乡融合的联结地带。县域的社会主体是农民,县域的经济主体多为农业经济及其副业,县域发展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同时,县城上通大中城市,下连广阔农村,处于联结、沟通农村与城市的中枢位置。第三,县域是转移农民的主要阵地。我国要把几亿农村劳动力推向大中城市是不可能的,就转移数量而言,还是要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为主。这是因为,从眼前看,由于居住生活成本和对就业技能要求较低,县城更适合农民定居。从更深层次上看,“叶落归根、衣锦还乡”的传统观念已融入中国农民的血液里。“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游”。在外挣钱后回到家乡的县城居住是绝大多数农民的选择。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地方取消了户籍限制后,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并没有就地定居,而是回到家乡县城或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定居。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调整并健全县域社会管理和组织结构,以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县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为突破口,推进城乡统筹进程。

(三)城乡发展严重失衡,要求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切实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差距发展战略的突出特征是,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村为城市提供积累,农民为国家提供积累,重要生产要素配置向城市倾斜,这样导致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农业成为弱势产业,农村成为弱势区域,农民成为弱势群体,农村自我恢复、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已极其微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点发挥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但是,过去城乡差距发展的政策还有很强的惯性,这需要国家实施强有力的调控和引导,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时,把如何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市场的作用,建立一个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另一方面,城市带动农村,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农村不能仅仅依赖城市的带动,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农村最终还要通过深化改革,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自身蕴藏的巨大潜能,加快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社会经济发展范文4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小康社会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本身就体现了“全面”的含义,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翻两番,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发展目标确定以后,必须回答选择何种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问题。从国际经验看,并不是所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都能够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例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相当高,有些技术在世界领先,但它们的工业化最终是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结构受到严重扭曲,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全世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一百多个,但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并不占多数。我们说市场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条件,但市场化并不必然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实现。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受阻或出现重大波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但很多主要是因为内部经济社会严重失衡,或者受到外部世界的过强冲击等。这些经验教训对我们仍然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以及本世纪中期实现建设中等发达国家目标的过程中,解决好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将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战略目标与新的发展观,有机地统一起来。下面从几个不同方面,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主线

对工业化水平,既要看到产值结构的变化,工业和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看到就业结构的变化,即大多数农业人口进入非农产业,留在农业中的就业者,工作和生活方式也要有根本性的改变。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标准,应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分享工业化带来的成果。也就是说,对工业化的理解上,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如果存在着较大比重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无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到何种水平,都不能说工业化取得了成功。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所固有的,但我国改革开放前所实行的城乡隔离制度、以农业积累支持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使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异常突出。1952~1978年期间,我国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份额由45.4%下降到20.4%,而同期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只由83.5%下降到73.8%,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只能继续滞留在农业部门,农村实际上被排除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之外。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增长仅为57.5%,相当于同期非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的一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隔离体制受到很大冲击,城乡之间要素交流的范围和规模日趋扩大。经过20多年的时间,已有近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了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的问题。农业发展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农民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从1978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倍,年均递增7.2%。

社会经济发展范文5

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自治州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

1.切实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经济金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落实《印发关于加强**州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伊州政办发〔2008〕10号),形成“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各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金融生态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从2008年开始,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把自治州建设成为金融生态良好区域,增强地方经济吸引外部资源的能力,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通过着力解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调整,合理配置经济金融资源,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推动金融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努力营造社会和谐、金融服务优良、支持经济有力、良性互动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自治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2.鼓励和支持信贷渠道多元化。支持成立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不吸收社会公众存款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促使合理的民间借贷成为合法金融的有益补充。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解决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贷款难的问题,严禁非法集资活动,对非法集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3.积极搭建政银企协作机制。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定期组织召开银企联席会,加强银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协调经济运行中涉及资金融通、金融服务、信用环境、债权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在重大建设项目包括涉农项目规划立项时,把有关金融机构纳入成员单位,明确项目承贷主体,使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与州直经济发展布局相对接,增强信贷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金融机构要主动向企业通报金融改革、信贷政策、金融新产品等情况,使企业及时了解信贷政策、信贷审批管理程序、新的金融产品等信息。企业要向金融机构提供包括行业情况、企业内部管理等各方面信息,提高企业财务透明度,让金融机构充分了解企业,以增强互信,不断密切银企关系。

4.加大货币政策执行的督导力度。针对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梗阻环节,人民银行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导解决,进一步完善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机制,促使信贷资金在行业间合理投放和有效配置,促使银行信贷投入能够更好地符合国家信贷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二、调整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自治州优势资源转换和对外开放战略全面落实

5.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机构要全面、科学、积极地理解从紧的货币政策,把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转化为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潜力。国务院32号文件对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其中多处涉及**的重大项目建设,金融机构要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认真落实国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工作。在支持州直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按照“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求,扬长避短,各展优势,根据州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编制各自的中长期业务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融资发展规划,形成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同支持的金融格局。国有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在支持州直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与上级行的沟通和衔接,加大银行间的合作力度,采取银团贷款等方式,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水利、交通、能源等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信贷投入。

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重点支持**河南岸干渠、**河水利枢纽和北岸干渠等列入国务院32号文件的大型水利工程,积极做好对高效节水农业、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技术推广的金融服务工作。在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方面,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大对铁路、公路、管道、机场建设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精伊霍铁路、清水河--伊宁高速公路、赛里木湖--霍尔果斯高等级公路、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公路建设以及连接**与内地、与南疆、与周边国家的主干线建设,加大力度支持县际公路、农村公路、口岸公路和国防公路建设。支持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对**河流域的水电开发项目和农村以及兵团的电网改造给予积极的资金支持。

6.加强对“三农”的信贷扶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近年来连续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将支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自治州提出“紧紧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个核心,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建设好粮食、畜牧、林果和特色养殖四大基地,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紧紧发展外向型农业,推动以内向型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外向型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以其他银行为辅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扩大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

人民银行要积极贯彻落实各项货币信贷政策,发挥好窗口指导和协调沟通作用,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农村信用社壮大支农实力,促进州直农村经济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银行要进一步深化“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改革,在坚定不移地巩固发展粮棉油购销传统信贷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政策性业务拓展到符合国家政策意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棉油加工企业、农业小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项目等领域,真正办成“建设新农村的银行”。

各国有商业性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要适当调整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扩大对县级支行的授权授信,合理调整农村网点布局,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信贷支持。邮政储蓄要进一步扩大通过质押贷款渠道将资金返还农村,支持“三农”经济发展。

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有效投入,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合贷款,尝试开办农户大额贷款,重点支持农村种养业、加工业、多种经济组织和社区重点企业的发展,全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各项新增贷款的比例不低于80%,支农再贷款要确保100%用于支农,保证有贷款需求、符合贷款条件的农牧民、农村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得到不同程度的贷款支持,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农牧民的银行”。

7.加强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信贷扶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大发展,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2008年是自治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关键一年。金融机构要围绕州党委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为着力点,制定有效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一是要支持传统支柱产业新型化。对卷烟、酿酒、制糖、粮油、纺织、建材、皮革、饮料、乳制品、肉食加工等传统产业,重点支持其改造提升。对污染少、能源消耗小、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和企业,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帮助其做大、做强。对污染严重、浪费资源、工艺落后、没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和企业,要严格执行信贷退出制度,促使其关停改造,向新型化转变。二是支持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煤化工产业是州直最具潜力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金融机构要抓住国家将**列为全国七大煤化工产业基地的机遇,在确保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积极介入**州煤化工开发建设;强化环境保护的信贷投入,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治理,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拓展对旅游服务业的金融服务领域,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发挥优势,提升产业水平。

8.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各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服务民营企业的重要性,加快信贷管理制度改革步伐,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效利用利率风险溢价方式,发挥贷款利率杠杆的作用,注重提高贷款审批的时效性,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提供优质信贷服务。充分发挥内部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逐步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不同生产周期、市场特征及资金需求特点,积极探索开发适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对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要一视同仁,不搞信贷歧视。改进服务方式,依托担保机构,开展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担保贷款业务,提高服务效率。

9.积极拓展金融业务,强势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是州直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州直外向型经济发展和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建立适合外贸企业经营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和贷款审批制度,在确定外贸企业授信额度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出口收汇情况、还款记录及发展潜力等因素,用长远的眼光发现、培育优良客户。要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对资信良好的外贸企业提供优惠利率,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还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大力拓展远期结售汇、掉期交易等金融产品,加强信息沟通,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要积极拓展银团贷款、境外筹资转贷款、国际保理、进出口贸易融资等业务品种,继续做好出口退税账户资金托管贷款,为企业建立便捷快速的多种融资渠道。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力拓宽出口贸易结算渠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提供必要的融资、担保和咨询服务。同时,配合外汇管理部门扩大自动核销企业范围,开办出口远程核销业务,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本地企业“走出去”,为**州直招商引资做好配套服务。

10.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信贷扶持力度,积极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和消费贷款。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积极对贫困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要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巩固已取得的成绩,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审查效率,明确工作时限,增强服务意识,合理制定信贷计划,确保贷款在整个学年随时办理,不受时间和规模限制,有效提高州直国家助学贷款满足率,保障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农村信用社要继续稳步推进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乌银发〔2006〕210号)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新农信〔2006〕85号),稳步推进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其他金融机构在做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发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不断完善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运行机制,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深入总结近年开办小额担保贷款和创建信用社区促进就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长效联动机制,依托社区信用建设平台,扩大小额贷款覆盖面。鼓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对符合贷款条件、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加大信贷支持。三是围绕扩大内需的战略,增加对辖区消费领域的信贷投入。要合理支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普通商品房的建设与消费,加大对自住住房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控制投资性购房贷款,促进住房价格基本稳定和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发有基础的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户住房、大宗农机具、大额耐用消费品等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广信用卡消费,更好地满足多种层面的消费信贷需求,充分发挥信贷拉动辖区消费需求增长的积极作用。

11.进一步发展票据融资业务,拓宽信贷资金投放渠道。金融机构要积极稳妥地对以真实商品贸易为背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所有制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为企业提供简捷、高效的短期资金供应渠道。对企业提交的贴现申请,金融机构应认真审核相关资料,贴现资金要重点支持州直重点建设项目、支柱产业及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防止企业利用融资性票据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要积极引导资信情况良好、产销关系稳定、信誉高、效益好的企业稳步开展商业承兑汇票的签发与贴现业务,以满足企业正常合理的生产资金需要。

12.合理控制房地产信贷规模,严格限制环保违法企业贷款。金融机构要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与消费,主动压缩商业性地产、别墅和高档住房的开发贷款,谨慎介入房地产泡沫成分较高的项目,严格控制投机性、投资性购房贷款,严格执行第二套房贷政策,密切关注房地产开发领域的信贷风险。要严格限制对高污染企业的贷款,对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的一律不予办理信贷业务。同时,金融机构要防止信贷资金流向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和项目,重点关注“两高一剩”(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消耗型)企业的融资,有效防范产能过剩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

三、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信贷资金有效投放

13.建立完善信贷管理机制。适当降低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三农”贷款的准入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和程序。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争取贷款规模和审批权限,进一步完善与中小企业相适的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对还款有保障、经营业绩良好的优质中小客户,要继续实行“一次核定,周转使用”的授信管理方式;对暂时达不到信贷条件的有潜力企业,要积极运用资金定价手段覆盖贷款风险,有效满足企业多样化资金需求,以发现和培植优质客户群;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在注意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票据贴现业务,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手段,积极为企业提供资金、结算、汇兑、信息、咨询、理财等全方位的服务。优化“三农”贷款管理和农村金融服务,对用于“三农”的贷款,要合理控制利率上浮的幅度,尽可能给农民试行优惠利率,减轻农民利息负担;贷款期限的设定要与农业生产周期相适应,贷款额度的确定要与农业和农户的合理资金需求相匹配,以便于借款人有计划地安排使用资金,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疏通农村结算渠道,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推广自己的银行卡,并实现与其他银行的互联互通;邮政储蓄要进一步完善邮政绿卡的支付结算功能,实现银行汇路与邮政汇路的互联和畅通,提升支农服务水平。

14.建立健全贷款担保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吸取国内外担保中心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辖区实际,完善担保中心产权制度,实行商业化运作,加强行业间竞争,提高担保中心的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银担合作关系,逐步完善风险共担的银担协作模式,有效解决州直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务实有效的金融服务。建立财政资金持续注入担保基金的机制,建立担保中心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机制,每年按照担保中心担保总额的1%向担保中心划拨风险补偿资金,用于担保中心代偿损失风险补偿。按照“农保中心+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到户扶贫贷款贴息”运作模式,加速推广农户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中心建设。采取财政出资、村积累出资的方式,以村为单位在全辖范围内组建农保中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积极开展抵(质)押方式的创新,尝试开办以自有动产、有价证券以及专利权、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作抵(质)押的抵(质)押贷款业务,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农村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低押担保难问题。

15.建立完善信贷激励约束机制。认真落实《**州直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评价奖励办法》,将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小企业、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外向型经济、金融服务以及维护金融稳定、落实州党政工作安排情况等方面作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评价奖励的主要内容,每年度政府对评出的综合优胜奖和单项优胜奖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信贷营销,加大对州直新农村建设、中小企业、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有效信贷投入,加强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支持州直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四、大力发展保险业在自治州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保障服务功能

16.加快保险业的发展。财产保险公司要努力化解州直国有资产和经济建设中的安全风险,最大限度提供保险业务服务,减轻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寿险公司要加强管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根本上改善市场和销售举措,创新销售方式,提高销售人员留存力和队伍产能,提升市场竞争力。认真研究农民在养老、医疗、意外保障方面特点,开发低交费、利于保障、便于购买的保险产品,为农牧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商业保险保障体系。

17.积极探索发展农业保险。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护体系,是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要在总结人保财险**分公司试点开展棉花种植成本保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关于印发**州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伊州政办〔2008〕52号)要求,鼓励财产保险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尝试。在积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同时,鼓励现有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形成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税收、再保险、农业风险基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健全农业保险的法制建设,促进农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18.进一步做好保险理赔工作。通过高效、快捷、细致的服务体现保险的补偿职能,适时推出深化、细化保险服务的新措施,提高结案速度,方便保户索赔,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保障服务作用。

五、加强金融债权管理和金融监管,确保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社会经济发展范文6

研究社会发展战略问题,首先阐明对社会、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明确社会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研究的场域中保持清醒和自觉。

(一)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关于“社会发展”的含义,国内外大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划分标准取决于对“社会”一词的理解。广义的“社会”亦称经济社会,泛指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及其发展的一切活动,它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的)、生态多方面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由此定义的社会发展概念,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领域和范畴,是一种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在内的多位一体的发展。

狭义的社会发展概念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的社会发展,即不直接反映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并着重体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社会发展;另一种正是我们这里要研究的对象,即相对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社会发展的概念,它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与社会学研究的“社会”范围大体相当。主要包括: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丰富多彩,人口增长的适度有效控制,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安全,等等。

“战略”一词源自军事理论,概指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以后演变为发展战略,泛指经济及与经济相关联的其他社会生活发展中有关决策与指导的理论和方法。一般把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全局性方针和任务亦称之为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是由国家(或国家机关)承担主体责任的一种战略,即国家通过立法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等方式,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安全,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增强社会成员的健康水平和延长人们的平均寿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

显而易见,社会发展战略凸现全面性、长远性和根本性三个基本特征。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既有全球性、全国性的宏观意蕴,也有各个地区和相关部门自身的某一特定全局的意蕴,还有体现在社会发展战略系统空间上的整体性意蕴。这说明,社会发展战略是对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的谋划,它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大量的局部或部分优化组合而成,从而具有整体功能效应,并在质和量上都有与局部或部分炯然不同的特性。然而,由于解决全局性的问题往往不是一时可以实现的,所以又必须赋予社会发展战略以谋划长远性问题的含义。同时,一般来说,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必然都是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因而社会发展战略有了根本性的特征。我们研究社会发展战略始终必须紧紧围绕上述战略的三个基本特征,偏离了这一点就会出现方向和目标的错位,甚至不称其为战略问题。

(二)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地位

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包括人口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安全等若干方面。

1.人口问题。人的发展状况表现在一国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构成、健康状况、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人口系统既是经济系统的支持因素,也是社会系统的支持因素。马克思说过,生产包括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口再生产的发展问题。人口战略是对一定范围内较长时期的社会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生育质量的谋划。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这种谋划就是促进人们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提高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质量,调整人口结构,完善人口管理体制,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口素质,把众多的人口数量转化为重要的人力资源。

2.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作为一个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其中,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3.社会事业。社会事业是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与行政部门和企业(包括金融机构)相并列的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事业、体育健身事业、慈善事业,以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4.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等。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结构是社会阶层结构。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一般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亦称“纺锤形”)的社会结构。只有这样的社会结构,才是比较稳定、健康、和谐的社会结构。

5.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又称公共领域,通常也叫“第三部门”,指执行一定的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一般情况下,它是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区组织、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其他各类群众组织。

6.社会安全。社会安全是指人群公共生活空间的安全,包括人民生命财产、生活、生产和工作的安全,它直接体现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安全利益需要。如果社会安全状况不断恶化,必然会导致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不安全。在现代社会,社会子系统发展较快,社会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

社会发展战略的地位不仅是指它对于社会发展本身的价值,而且也表明它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社会发展战略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社会领域的角度来说,发展的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相应地就有了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和生态发展战略,从而说明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是实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一种结构性必然,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社会发展战略不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补充和依附,而是与经济发展战略并列的、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涉及人口、福利、卫生和分配等诸多方面,在很大意义上是如何分配经济发展成果的问题,主要涉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或者说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同时,社会发展战略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战略之间,也是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因此,社会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二、社会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发展战略要素同一般战略要素一样,包括战略目的、战略思路、战略决策、战略总结等,其中战略决策要素包括战略依据、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以及战略对策等。各要素之间互为制约、互为条件、互为作用、不可或缺。

(一)战略依据

一般来说,一个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需要遵循三个基本依据,即理论依据、历史依据(亦称经验依据)和现实依据。社会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也概莫能外。

从理论层面看,社会发展战略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生产力观点揭示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为社会发展战略要素中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以及战略保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群众观点则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因此,社会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然必须以群众观点为基本理论依据。当然,社会发展战略还要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为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现实社会发展战略更为重要的理论依据。此外,社会发展战略还要靠诸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发展战略学、发展社会学等专业理论提供的支持。

从历史层面看,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是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前后相续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在吸收过去社会发展创造的优秀成果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明和创造。因此,了解本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成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无疑是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运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吸取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历史和经验依据。

从现实层面看,一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该国社会发展战略的最基本的现实依据。“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同样,社会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也要靠我们自己来创造,这种创造必须立足于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即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选择和确定符合中国人口多、资源少、生产力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个基本国情的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目标和对策。同时,现实又是一个宽泛的范畴,既要考虑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研究世界各国的现实发展条件和战略意图,预测未来全球发展的主导趋势,全方位地分析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和未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二)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亦即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战略方针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以及其它具体措施起着指导性作用,因而是社会发展战略的灵魂。社会发展战略决策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战略方针。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问题,事关群众的生命、生存、生活,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抓准并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等方面都突出了以人为本,强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措施,诸如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等政策。这充分表明,解决社会问题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这一价值取向。为此,社会发展战略要始终贯穿“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根红线,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

2.坚持各尽其能与各得其所。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特征,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这个原则。各尽其能,就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和释放人们的创造活力。人的活力根本来源于既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又能获得与其才能实现结果相适应的价值。当每个人(全体人民)都充满活力的时候,这个社会无疑就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各得其所,不仅涉及分配和享受,而且涉及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和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人的价值的实现,等等。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不仅是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赖以实现的内在条件和基础,而且是使社会充满活力的根本动力。

3.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说明城乡关系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统筹城乡发展,实质上就是把民生问题的解决和改善置于全国城乡联动的格局之中,在根本上有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实现社会正义。因此,社会发展战略应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继续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道路,着眼于从社会层面改善民生,进而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4.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既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只有抓住稳定这一决定性的环节,才能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就是把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和社会安全统一起来,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稳定”的基石。同时,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应贯穿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

(三)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尤为重要,它既是动员社会的旗帜,昭示着社会发展方向,也是一定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发展战略的宗旨和意图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有机的群体,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大体上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在人的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要素上的综合发展。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需求。”[3]可见,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这是我们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点。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住房、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问题,既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在这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失业人口比例过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救助能力弱、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和稳定。因此,只有科学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3.保持社会公正。公正即公平与正义,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4]因此,坚持公正原则,就是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强调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又要坚持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的合理、正当和公平的利益分配尺度。尤其要通过国家运用制度化手段,直接干预社会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有效地缩小贫富差异,调整社会关系,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状况,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4.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安定团结,既是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方针,也是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战略重点

简单地说,战略重点就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确定的主攻方向。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主要包括社会体制的完善、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社会管理的强化。正确地选择和解决好这些战略重点问题,对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建立和完善社会体制。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线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各种社会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和其他不利群体都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其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流动体制。一是地域间的群体流动,使东西、南北、城乡之间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公平地取得同等的资源;二是各阶层间的流动,打通阶层壁垒,使各社会阶层的人员在角色上处于不断更新变换之中。再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制。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最后,建立和完善社会预警和应急体制。把社会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征兆,给相关部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2.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结构合理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等。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注重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从总体上说,政府要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分配进行科学调控,理顺工资和收入分配的秩序,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实现社会结构的“纺锤形”发展。具体地说,一是要稳妥调整人口结构,关键是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改善教育、卫生状态,做好提高人口质量的工作,争取人口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二是要全面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包括调整劳动力就业的企业规模结构、就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的所有制结构等;三是要加快城乡结构调整的步伐,关键是推进户籍等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四是要实现人在社会中的有序流动,从而使社会结构在总体上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理顺和调节社会关系。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实践证明,利益关系的协调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理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关键在于调节好利益关系。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要高度重视和积极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抓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认真解决改善就业环境和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实际问题,继续采取有效的扶贫帮困的社会政策,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教育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以合理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4.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只有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因此,社会发展战略要把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作为重点任务来推进。一是,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相适应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完善社会管理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改善社会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类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三、社会发展战略对策与创新

落实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制订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既包括作用于社会发展战略本身正常运行的对策,也包括针对社会发展战略所涉及的领域和环节等作用对象,以相应采取社会管理机制、优化社会发展环境、解决社会突出矛盾、保持社会持续稳定等方面的措施。

(一)战略对策。社会发展战略对策是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究竟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这里主要包括制订战略规划(方案),综合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和文化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社会发展战略机制和方法,推进社会发展战略创新。

(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为实现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对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本身的运行及其所涉及的社会各个要素和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实施战略管理是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和实施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保障。一是,社会发展战略管理就是人们(战略主体)基于对社会发展战略运行规律的把握,通过一定的手段、一系列的措施,促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有效结合与合理利用,保证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而正常运行,并不断增强运行的有效性。二是,社会发展战略管理就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三)战略机制。战略机制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战略机体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互相连接、互为因果的联结方式,是社会发展战略各个要素环环相扣的运行过程。建立长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社会发展战略机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引导、约束机制,利益调节、补偿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等)、调控机制(领导、组织机制,协调、控制机制,导向、激励机制,评估、反馈机制等)、管理监督机制,以及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等等。同时,要加快政策法规建设,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加大开放度、增强透明度、扩大参与度,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完善社会发展投入机制,加大对社会发展战略实施的物质支持力度。

(四)战略方法。战略方法是关于如何推进发展战略或怎样达到发展战略目标的理论。从一般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统

一、历史与现实相统

一、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正确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从具体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的运作方法是一个多方面的集合体,诸如目标管理的方法、榜样示范的方法、指标评价的方法,以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战略调控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法,等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既要根据社会发展在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或领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又要注重异中有同,渗透综合,多种方法交叉并用。

(五)战略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也是一个政党进行正确决策的灵魂和动力”[6]。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前提是观念创新,即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不断更新社会发展的理念。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在于社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创新,而改革是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本质,因此,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要从改革上想办法、要动力。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还在于实现目标创新和内容创新,这是比较具体的创新体系,其中根本的在于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社会问题,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做出新的回答。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2]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355.

[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243.

[4].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6]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

论文关键词:社会发展战略要素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