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背景范例6篇

社会经济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范文1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新教改革;功利主义

无论从中国的孔孟,还是从古希腊的色诺芬和亚里士多德开始,中外经济伦理思想可谓是源远流长。然而,假若单纯地追溯“经济伦理”这一名词的历史,则会发现它首次出现在20世纪初德国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书中写到:“17世纪这个伟大的宗教时代遗留给其后的功利主义时代的,首先是一种惊人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伪善的获取金钱之心,只要采取的行动是合法的,于是,‘总非上帝所悦’的思想便踪影全无了。…‘一种独特的资产阶级经济伦理已经形成。”…韦伯书中的资产阶级经济伦理与我们现代所言的市场经济伦理并非同一个概念,但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渊源。市场经济伦理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最初是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因此,追溯市场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必然追溯到市场经济产生的背景和西方资本主义生成的背景。由此,人们在寻寻觅觅、多方论证的基础上认定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现代市场经济伦理思想的滥觞。周中之教授在他与高惠珠合著的《经济伦理学》中就认为:“现代经济伦理学思想的发端可追溯到18世纪著名思想家亚当·斯密。”_2斯密“充分肯定人对正当自利的追求”,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下互利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道德准则和应有的伦理秩序”。而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实际出现在韦伯的“经济伦理”概念提出之前大约200年。那正是西方市场经济开始发展时期。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此,让我们摈弃斯密的个人背景和人生经历,翻开西方中世纪后期的历史,寻求市场经济伦理思想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宗教背景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各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他揭示了社会系统发展的复杂性。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各方面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16、17世纪在英国、荷兰、法国等经济发达地区兴起而后几乎传遍整个西欧的新教改革之所以触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宗教改革也并非只具有宗教上的意义。它对政治、市场经济及其经济伦理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影响。在此,我们试图说明新教改革这一宗教背景为市场经济伦理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宗教环境,有利于市场经济伦理的形成。

首先,新教宣称只信仰上帝,认为上帝与教会不是等同的概念。传统基督教认为教会是上帝与人之问的中介,人们只有通过教会才能接近上帝。因此,中世纪“黑暗时期”教会具有绝对权威,不仅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采取愚民政策限制一般世俗人接受教育的机会,严格规范人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细节,竭力杜绝与宗教教义不相容的思想与行为。但到了16世纪,以路德和加尔文为代表的新教改革兴起。新教拒不承认一向被推崇为基督教世界精神领袖的罗马教会的权威,认为《圣经》中神的启示才是唯~最高权威,人只要通过诚心诚意的对上帝的信仰,和上帝的“义”发生了联系,就能得到神的启示。由此,新教将上帝与教会分开,虽然仍要人们信仰上帝,但已摆脱了中世纪欧洲宗教神权统治时期教会对政治、经济生活的严格控制。

其次,新教肯定了从事物质生产的世俗活动的道德意义。新教教义的核心即“天职”观念,提出上帝所接受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用修道的禁欲主义超越尘世道德,而是要人完成每个人在尘世中所处地位所赋予他的责任与义务,这是他的天职。必须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以履行自己的世俗责任。而“一项职业有用与否,因而它受上帝的青睐与否,主要从道德角度衡量,因而也就是从这项职业所产生的物品对社会的重要性如何的角度衡量。”

第三,新教并不排斥对财富的追求。在古代中国,对商业的反感主要是通过儒家表现出来,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对商业的反感则主要是通过基督教表现出来。基督教要求人们安于贫困,阻止商人去心安理得地发财致富,并且认为商业经营与宗教教规不能调和,追求财富会使人陷入贪婪的境地。托马斯·阿奎那就认为,外来的客商会使任何人民的道德受到腐化。因为当商人想要增加他们的财富的时候,其他的人也会充满着贪婪心理。如果市民专心于做生意,他们有作出许多恶事的机会。商人则因离开手工劳动,享受舒适生活,而身体软弱、心灵委靡。为了这个原因,~个国家对它的商业活动,应加以限制。而新教认为“假如上帝为他指出一个盈利的机会,一个忠实的信徒必须利用这个机会以遵从上帝的召唤,你可以为上帝劳动致富,但不能为肉体的罪孽而致富。”j不仅把人们获得财富的冲动合法化,而且把它直接视作上帝的旨意。把人们获得财富的要求从传统基督教伦理中解放出来,同时对勤劳、节俭、守诺、诚信等给予了积极的道德肯定。

由此,一方面,新教改革客观上缓解了宗教对人们追求利益的精神约束与伦理压力;另一方面,新教伦理的这种天职观念曾一度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促使市场经济伦理的形成。

二、经济背景

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伦理孕育与发展的土壤。在欧洲,市场经济从萌芽到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经历了几个世纪。由于欧洲封建社会实行分封制,国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庄园。庄园经济是互相隔绝、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内,贵族领主对隶农们具有经济、政治、司法等一系列权利,而隶农们则在各个方面依附于贵族领主。因此,一个个庄园俨然是一个个小王国,各庄园主依靠自己拥有的土地割据为政使王权削弱。

逐渐地,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中出现了—些游离于庄园之外的人。比如在饥荒或战争期间离开故乡谋生的人,或者庄园不能再提供给土地的那些有过多子女的隶农的次子、幼子们。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离开庄园后,以做一些手工制品出售给附近的居民们为生。另一部分人则从事商业活动,根据需要,从—个地方把粮食等物贩卖到另—个地方。他们往往会在平常来往人流较多的地方进行着一次性交易。由此,作为现代市场最早雏形的集市得以逐渐发展起来。随着集市贸易的发展,在集市地点或附近开始有—批长住的居民,他们沿道路修建房屋店铺,夹道的房屋为来往商旅行人提供饮食住宿等相应的服务,具有_定规模的手工业和商业的社区形成了。丽社区一旦形成,居民们为了自身的防御需要,就会建造城墙以保卫自己。于是,商业城市逐渐出现。新兴商业城市则利用自己手中积累的货币建立并维持自己的军队,并通过战争或通过同封建主进行谈判以赎买的方式取得城市的自治权或争取得到独立的地位。“但就全国范围来讲,城市不过是这块版图上的若干个点……全国广大地区仍被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割据着。乡村表现为‘面’、‘点’与‘点’、‘点’与‘面’的贸易还受到限制。”为实现贸易自由,城市力量支持王权夺权成功,国内统一市场形成,商品生产、商品贸易得到较大的发展。

l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后,主要工业相继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以工厂制取代作坊工厂制和手工工厂制,使商品生产在西欧逐渐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到了18世纪整个欧洲已进人商业的世纪,商品市场在各国形成。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自由、平等、互利的经济交换关系决定了自由、平等、互利的市场经济伦理关系的产生,这种市场经济伦理关系反射到人的意识中便形成了以自由、平等、互利等为内容的市场经济伦理观念。

三、政治背景

新兴城市力量支持王权消灭了封建主割据之后形成了以国王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府。于是,在中世纪末期的欧洲,民族国家相继诞生了。“一个前所未知的新社会集团,即市民阶级或资产阶级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财富的方式开始流行。”新兴起的专制主义的国王们既需要资产阶级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又要建立自己在国内的专制统治,要求资产阶级对自己俯首帖耳,任自己拿走很大比例的财富。所以,此时国内市场虽然统一了,但城市的自治权不复存在。城市为斗争的需要而凝聚市民力量已不再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中有权势的富人与上层人物不再有意模糊市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资产阶级从一般市民中分离出来,他们不满足王权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利益,不愿再忍受国王政权凌驾于自己之上,对自己诸多限制、诸多干预,要谋求政治上的充分权利。16世纪后期荷兰资产阶级通过武力斗争的方式推翻了西班牙国王在荷兰境内的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7世纪后期、l8世纪后期,英国、法国先后成立资产阶级政权。到了19世纪,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相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后,理所当然地要保障商品经济关系的运转,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扫清道路,建立起市场经济伦理体系。

四、伦理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范文2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医疗保障是在社会成员面临疾病灾难、生存权利等威胁时对其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内的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同时逐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并针对弱势群体建立了相应的医疗救助制度和社会慈善互助体系。这对于健全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由于保障基础薄弱、保障基金不足和保障需求日益增大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只能维持对日常门诊及普通住院医疗费用的保障。面对重大疾病所造成的大额医疗费用需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报销额度和保障水平上就捉襟见肘,社会成员只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因而,低收人的弱势群体在摧患重大疾病后往往会陷人“无钱医治”的生活灾难之中。为了有效缓解重大疾病对社会成员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我国逐步建立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根本目的是希望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但大病保险运行机制不完善,现实补充效果不明显。在实践运作中,大病保险虽承保范围较广,但审核标准严格,加之各地实际情况不同,符合条件的患者数量有限,无法普遍惠及急需救助的广大重病患者。同时,由于依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为筹资来源,大病保险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受到很大限制,报销比例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居民“二次报销”之后仍需承担巨大的医疗费用压力。对于贫困家庭而言,个人承担的自付费用也难以筹措。

为有效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卫生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会整体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还应从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中的社会救助、个人商业保险和慈善互助等方面着手,互补联动,建立覆盖范围广、保障水平高的医疗保障体系,从而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病治疗问题。现实情况是,社会成员的大病医疗需求主要是依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予以满足,个人商业保险和社会救助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医疗保障特别是大病医疗保障的功能。在此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大病众筹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互助模式,在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补充作用。

在现代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交流高效便捷的时代,伴随着分享经济的兴起壮大,为筹措大额治病费用求助他人而出现的大病众筹应运而生,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互助模式。它显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受到广泛关注,并被普遍使用。针对大病众筹在实践运作中不断涌现的问题和纠纷,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进行了研究。有关大病众筹的研究主要涉及两种研究路径:网络募捐模式研究和公益众筹模式研究。前者主要探析我国网络募捐的发展状况、模式特征和实现机制问题,焦点在于网络募捐的现实困境以及法律监管等关键问题。后一研究路径则围绕分享经济展开,将公益众筹看作是分享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研究公益众筹的概念、类型、发展应用及商业价值,关注公益众筹作为一种全新网络融资手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慈善公益事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以及发展中的法律监管和制度完善问题。

学术界专题研究大病众筹并不多,往往将大病众筹问题分别融于对网络募捐和公益众筹的整体性研究之中。有关大病众筹的一些重要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解答,例如如何界定大病众筹中个人求助和网络募捐两者之间的关系,大病众筹除具有网络募捐和公益众筹的一般性特征外,产生于分享经济时代的大病众筹模式是否还能被看作是一种分享经济,其内在的伦理价值和外在的融资形式又是如何相互影响作用的,它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现有医疗保障制度有何意义,等等。可以说,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解答不仅能凸显其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互助功能,更能为大病众筹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阐释和理论指导。

社会经济背景范文3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角色;经济管理

第1章引言

1.1本课题的依据和意义

政府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应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需要发挥哪些作用,达到哪些目标?特别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政府应该如何作,政府的经济管理角色定位需要有什么转化,如何实现这些转化?这些是我们面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大的时代主题时必须回答的问题。近代以来,许多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在发展道路上已走在了我国前面,借鉴他们在经济发展史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方面的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自由主义的“守夜”角色到社会秩序与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者。当代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学者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与角色又有了新的主张,查尔斯·沃尔夫在他的《市场或政府一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认为,市场有失败,政府也有失败,政府干预经济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个范围就是市场长久失败的地方以及政府去干预并不会带来“政府失败”的方面。而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来看,政府的职能与角色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一些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社会化,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增强。

1.2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本论文采用了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做到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一般研究与典型研究相结合。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回顾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的典型案例,从中择取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进行思考与分析,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第2章构建谐社会与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

2.1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特征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从国际上看,这一时期往往是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因而,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大量出现了,人民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而解决这些矛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川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强调“促进人与目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充分说明“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指出“把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从特征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第2章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1

2.2政府经济管理角色与构建和谐杜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经济管理角色的合理定位可以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一旦定位不合理,将会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准确定位政府经济管理角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定位政府经济管理角色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底蕴。在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公民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二是有助于阶层关系协调。阶层协调是和谐社会的轴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一些阶层利益的增进不能以损害其他阶层的利益需要为前提,社会各阶层之间保持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冈三是有助于社会阶层结构开放。社会阶层结构开放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大家享受同样的权利与义务,受同样竞争标准的制约,社会阶层结构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状态。四是有助于收入分配合理。收入分配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晴雨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各个阶层应当得到合理的劳动和其他报酬,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收入分配相对合理。

第3章从经济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

3.1利益平衡者:30年代经济危机与美国罗斯福新政

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局限于私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这是和当时居主导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基本信念相符的,即市场经济体系自身具有自动实现均衡的功能,任何外在的干预都只能破坏市场的均衡;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应该是裁判,而不是运动员。‘’2一旧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打破了市场经济会自动恢复均衡的神话。它不仅宣告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失败,而且直接威胁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以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为标志,资本主义可以说从自由放任阶段过渡到了国家垄断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传播,发达国家的政府不仅在宏观经济领域而且在微观经济领域都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通过平衡各阶级利益,缓和了社会冲突和矛盾。由此对各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929年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首先在美国爆发,继而袭卷世界。危机期间,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是这次大危机的又一大特点,也是这次危机比历次危机更深刻的一个原因及表现.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侧危机期间,13万家以上企业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失业人数在1933年将近1300万,大约为劳动人口的1/4。持续几年的危机使失业工人受尽饥寒之苦。〔川而当时的美国政府做了些什么呢?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一筹莫展。迫于形势,他也采取过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的行动,例如,收购部分农产品,增加公共建筑费用和在道路及国家公园上的投资等,但他基本上死死抱住“自由放任”政策而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个重大问题上举步不前。他顽固地拒绝救济失业者,认为用政府拨款救济失业者不仅会危害美国人生活中宝贵的品质,而且会打击自治的基础。在他执政期间,危机更趋严重,社会混乱,人心惶惶,第3章经济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很大一部分人对现有制度丧失了信心。在这种形势下,1932年末,罗斯福上台,并提出“新政”作为施政纲领。根据“新政”在不同时期的重点,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起到1935年初止,主要目标是医治由于严重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一些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22j第二阶段是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救治措施则贯穿始终。因此,“新政”主要内容可用“三R”来概括,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治)、REFORM(改革)。〔,,,罗斯福“新政”的第二阶段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935年8月,《社会保险法》,改变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试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2、1935年6月27日,《全国劳动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合同,不得歧视工会会员。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负责处理劳工与雇员的申诉。用政府的力量支持劳工关系委员负责处理劳工与雇员的申诉。用政府的力量支持劳工的集体谈判权。《华格纳》‘是美国工会运动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代表的美国资产阶级中较远见的那一部分人迫于大危机的压力,为挽救经济,稳定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改革。

3、1938年6月14日,《公平劳动标准法》(《工资工时法))):每周工作40小时工时,生效之日起7年后,每小时工资不得少于40美分。这一法律是政府对雇员集体议价的进一步支持。

4、以工代贩。公共工程进一步扩大。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失业这一严重问题。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达900万之巨。从以上措施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的起点和尝试。它用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办法来调整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一方面抑制私人垄断资本的某些作用,另一方面则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作必要的让步,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危机的影响。这种改革被西方国家通称为“福利国家”措施。新政式改革政策的继续和深入发展,推动了美国经济的不断增长。通过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化,改善了中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境,在一定第3章从经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阶级矛盾,恢复了社会生产力,把美国资本主义从绝境中挽救出来。通过新政措施,特别是社会保障措施,资产阶级中、下层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生存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与此同时,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到1937年9月,工业生产指数增为117,就业指数增为112.2(高于1929年的最高额),工资总额指数增为109。所有这些都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因此,罗斯福新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它最重要的作用是使美国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恢复了人们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信心,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潜在危险,是历史的进步。〔2;〕这也是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调整,是在资本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危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的世界形势下开始的。“新政”的改革范围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般的改良运动,不论其提出者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它是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可以说是一次“再生,’o从经济角度上看,“新政”改变了国家资本主义“守夜人”的角色,开启了国家干涉经济的模式。但是,更深刻的变革在于理念的变化。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一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匾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就在自由之中加入了社会平等和经济正义的元素,这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的重要修正。事后,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曾说,为了永远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新”的涵义之一,就是国家通过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限定被雇佣者的最低工资,承认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社会立法,实现平等和公正对自由放任的抑制。这次调整,使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发生了变化,自由主义中注入了平等和公正的元素,自由主义演变成“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之间有了一个平衡。这次调整也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能够协调和保护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维持各种社会力量的均衡,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3.2市场激活者:80年代“滞胀”与美国“里根革命”

从石O年代起,西方国家经济从战后增长和繁荣逐渐走向停滞和衰退;到70年代则形成了西方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的经济“滞胀”这使凯恩斯主义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并导致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这场危机是因石油危机而引发的。危机之后,西方气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经济低速增长甚至停滞、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三种问题纠缠在一起,互相制约,医治每一个问题都会造成其他问题的负面的连锁反应。‘这种以往罕见的经济现象被称为“滞胀”。“滞胀”局面的出现与战后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和福利国家的建设有关。国家开支过大,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造成通货膨胀低收入者过分依赖福利制度,中高收入的人认为自己的辛勤劳动养活了懒汉,不公平,劳动积极性受挫,致使资本投入不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就业机会减少。这表明一,、战后西方国家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失灵。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以“里根革命”和“撒切尔主义”为代表的新一轮调整。这场经济危机使许多美国人陷入困境。对那些失去农场、‘企业或眼看自己的工在衰退中消失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像大萧条时期经济骚乱时二样惨淡,就连里根也哀叹:“对许多美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惨淡的时期。”〔25,1983年6月,总统下令组织了由来自企业、劳工、政府和学术界的30位杰出人物参加的“总统工业竞争能力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认真研究,于1985年1月发表了长篇研究报告,对美国经济实力作了十分客观的评估,指出:近10年来,无论是美国的高技术产品还是非高技术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销售份额都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另外,该报告还对比研究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在1960~1983年间的劳动生产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增长状况,结果美国这两项主要指标都低于其他国家。另据1987年1月公布的《总统经济报告》披露,美国经济发展年平均增长率在1961~1965年为4.6%、1966~1970年为3.0%、1971~1975年为2.2%、1976~1980年为3.4%、1981年~1986年分别为1.9%、一2.5%、3.2%、6.8%、3.0%、2.9%。如果把这种增长速度放到国际上来审视,那就更令美国人不寒而栗据日本银行《国际比较统计》计算,1965: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的1/8,1975年相当于1/3,而1985年已超过美国1/2。从日美两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1965年日本只相当于美国的25.8%;1975年相当于62.2%,一955年当于97.6%,一986年已超过美国。【26,1980年里根成为美国总统后,实行“新保守主义”。所谓“保守”是宣扬建国时期,尤其是体现在宪法中的传统的由主义,主张联邦政府不干预地方和社会组织权限内的社会和经济事务。“政不解决问题,问题就在政府自己”的说法就是里根提出的。里根1981年2月18日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有四项主要政策。这就是大幅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规章约束和严格控制通货流量。它采纳了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被人们称之为“里根经济学”,有人称之为“里根革命”。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并不相同,但它们的经济哲学是一脉相通的.供应学派主张从需求决定供给转到供应创造需求;强调只要把高额累进所得说的税率降低,资本家就愿意投资,工人就愿意工作,消费者就愿意储蓄,经济自然就会高涨,赤字自然就会缩小甚至消灭。货币学派主张紧缩货币供应量,认为这是能够制止通货膨胀和导致繁荣的唯一办法。其共同点是尽量减少政府干预,创造一种良好的客观环境,让企业家自由发展。较好的减税刺激意味着更高的储蓄率、资本形成率和劳动生产率,实际工资的更多增加以及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那么减税事实上一方面激发了工人毛_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公司在税后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进‘技术方面的革新。供给学派在这一点上有充分的自信。他们认为,税收增加·’,从事创业冒险的意愿或者从事耗费时间的项目的影响最大,而减税政策的施行,政府行为的减少,将会唤起开创性企业的活力和英雄般的技术革命精神。正,.他们所料想的一样,减税在推动技术方面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里根任总统后不久,就积极向国会提出减税计划,不久即被通过而成为《1981年经济复苏租代法案》,其要点是:(1)将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分收入等级,一律在3年内减少25帆,第一次减少10%;(2)对企业给予加速折旧以减少税负,对房屋建筑等折旧期缩短为15年,机器设备为5年,生产和商业用车辆等为3年,并简化手续,同时增加对新机器的免税信用。虽然减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但在以后的几年中美国经济大有起色。紧接着在1986年又通过了类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税制改革方案: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均有所下降,前后从50%降到28%,后者从46%降到34%。这样,美国的边际税率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成为最低的之一。相对于里根的财政政策来说,里根的减税政策是比较成功的,这主要装现在两个方面:削减公司所得边际税率,刺激了投资;削减个人所得税,鼓励工作,刺激劳动供给,并提高了社会储蓄率。美国削减公司所得税率,折旧提成比重上升,这就为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了一个较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此外,在减税政策后,美国政府扶持和鼓励个人的风险投资,据资料第3章从经济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记载,在国资金市场上,风险资本在1977年仅3900万美元,1981年已上升到14亿美元1983年又上升到1巧亿美元,美国企业充分利用这些风险资本,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在里根上任的第二个年度,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此时大童资金的投资重点不是放在扩大企业规模上,而是加快改造生产工艺和设备,实现生产的高度现代化。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1984年制造业的投资增长率高达15.7%,大大高于以往任何一年。新资本货物(厂房和设备)投资额达1388亿美元,其中投入资金方面为71亿美元,汽车生产方面为112亿美元,电气机械生产方面为146亿美元,机械生产方面154亿美元,这些投资的大部分是用于老厂改造的。在纺织业投资了13亿美元更新设备,达到使用计算机及其它高度精密技术设备的高技术水平使原来以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为其特征的纺织业,一举跨入高技术行列。投资增加,一方面必然引起对生产资料的大规模需求,进而促使对消费资料需求的扩大,促进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最新技术和设备的采用,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这种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

同时,里根改革还有另一个目标:通过减少税收,不只是希望以此刺激经济,而且还要压缩政府规模,减少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里根强烈反对政府机构臃肿,干预经济过多。从二进白宫开始,他就努力精减政府机构和人员,压缩政府开支。1982年里根任命W.R.格雷斯组织了一个高级商业家小组来研究联邦政府工作。结果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了2478条建议,里根采纳执行了800条,从而使政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也大大减少。在里根任职的8年中,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规模下降了5%,某些政府机构人员减少了一半。政府开支也随之减少。1980年,联邦开支的年增长率为14%;到1987年则降至1%,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1987年为净下降,这是自1973年以来的第一次。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次调整,被称为“新保守主义”的改革。它是对“新政”以来“新自由主义”改革的一种逆向运动,是朝向自由,回归传统自由主义的一次调整。这次调整是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世界大环境中开始的与第一次不同,在这次调整中经济目标放到首位。与第一次“杀富济贫”寻求公正平等的调整不同,这一次是“劫贫济富”的行动。削减福利,削减补,减开支,国家给企业松绑。美国过去是建立规章制度最典型的国家,现又是取消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良好的客观环境,让市场自由发挥效应,让资本相对自由地运作,让企业家自由发展,让经济恢复自然的活力。虽然这两次大调整的方向是相反的,但实质上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不同方式。就像当初“新自由主义”的改革者们不可能完全放弃自由主义原则来实现社会平等一样,“新保守主义”改革的倡导者们绝不是,也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自由放任的老路上去。在现代科技革命所造成的新的形势面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需要寻找一个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平衡,一个效益与公平的锲合点,以期既能保障经济自由和经济繁荣,又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际上,第一次朝向平等的改革,提高劳动者的工资福利,最终是为了扩大消费提高资本家的利润,促进投资和生产:而第二次朝向自由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增加投资和就业,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从根本上说,自由和平等本来就是相通的,而自由与平等两大价值之间的张力在这里得到利用。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正是在于赋予各参与者自由以最大程度激发其活力,在市场机制能较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最佳策略是努力避免对它的抑制。

3.3优质教育提供者:二战后,德国的经济腾飞与国民教育

二战后法西斯德国战败,德国本土成为瓦砾和焦土,但联邦德国及时抓住有利的外部条件(包括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保护),使经济逐步恢复。经济的恢复迫切需要各种人才和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需求是发展的动力,人才的需求拉动国民教育的发展,同时经济的恢复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反过来,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战后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1955年到1970年平均每年增长5%,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是981亿马克,1973年增至9262亿马克,增长8.4倍;1950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4%,1970年上升为7.5%,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位;1950年联邦德国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比重的6.4%,1971年上9.8%,与日本并列2;1950年商品输出额83.62亿马克,只占资本主义世界比的3.6%,到1970年增至1252.76亿马克,增长16;3倍(同期美国增长3.19倍);资输出也增长较快,1960年为279.19亿马克,1970年达1235.52亿马克,增长4.5,超过法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第3位。‘27]·‘第3章从经济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经济管理角色定位联邦德国经济的复兴主要是靠德国人自己的头脑即通过多种教育渠道,培养大批技术工人和专门人才,为经济的起飞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首先,德国教育改革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奠定了国家发展基础;第二,德国教育改革为其科学进步、经济腾飞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第三,德国教育改革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直接导致了国家实力的迅速发展,为其成为欧洲大陆强国创造了条件。‘28]具体而言,德国教育改革具有如下宝贵经验:

(一)不同等级的学校教育

在德国,公立学校占主导地位,私立学校极少,目前仅有2900所。德国的学校教育时间比较长,一般从基础学科开始至完成高等教育的博士学位,最短的也要20年。德国的初等教育是在基础学校里完成的。一般为4年,生源是6一10岁的儿童。德国法律规定家长必须送子女去基础学校学习。4年之后,家长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成绩进行选择,是上主要学校、实科学校,还是完全中学。学习差、动手能力强的贫民子弟多上主要学校。学习中等,爱动手操作的学生上实科学校。学习好,今后想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上完全中学,以便将来能直接升入大学。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综合学校,它试图消除三类学校间的差距,给人人以均等的教育机会。完全中学学制为9年,完全中学5一10年级属中等教育领域的第一阶段,学生享受义务教育;11一13年级是完全中学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实行课程制。完全中学以毕业证书考试告终,学生通过这一考试后即可进入大学学习。实科学校是一种继续学校,修业期为6年,学生年龄一般为11一16岁。〔阂德国的实科学校于18世纪初就出现了,是一种既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上述类型学校被称为中等教育第一阶段,中等教育第二阶段既包括普通学校,也包括职业学校。普学校是指完全中学高级阶段。在德国,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完12年义务教育,否则不得就业。德国教育体系的第三级是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第四级,也是最后一级。它包括:国民大学、第二教育渠道机构、职业补习学校、主要学校夜校、实科学校夜校、完全中学夜校和职业成人中学。

(二)双轨制的职业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这也是德国教育的一大特色。这种制度是由企业徒工培训和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学习两部分组成,以企业培训为主。学员一部第3章·从经济发展史的视角透析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分时间在工厂、车间、实验室当学徒,另一部分时间到职业学校参加理论学习,这样他们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又在学校学习理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技师,对提高德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促进教育方面联邦德国一方面强调国家领导和监督,但它也较早地引入了民营资本,避免了国家财政过于紧张的局面。在联邦德国,民营资本对教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职业技术培训方面,德国的双轨制培训,其操作大部分在私人企业里进行的,企业接纳了200万人的学徒。1984年,企业用于培训支出约216亿马克。【划可见,这种双轨制的教育体制是十分有效的和有远见的,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教育经费和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

(三)神圣的教师职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府一直把发展教育视为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在德国的国家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一直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在德国,教师是国家公务员,享有较高社会地位,可以终身任职。对于德国这样一个每年拥有约200多万失业人口的国家来讲,像教师这样一种稳定的职业,许多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德国的大学教授既负责搞科研,又是教学带头人,所以他们几乎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在公务员系列中,只有教师与警察、医生一样享有保持沉默的权利。由于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德国国籍,身体健康(需出示体检证明),不能带有任何党派倾向,要忠实于宪法,家庭要历史清白。想当教师则必须具有完全中学毕业证书,并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者才被聘用。当教授更是不易,除需获得大学教育证书、博士学位证书外,还要通过教授备选资格考试。教授中又分三级,最终能够当上正教授者寥寥无几。长时间的学习,一次次的严格考试,给教师职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德国这个崇尚科学的国度里,教师职业令人羡慕,教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教育事业。德国的师范专业已成为高校最热门的专业,平均每8个大学新生中就有1人申请就读师范。‘31]

(四)改革中注重大学先导作用

其一,德国现代化大学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大学对官僚体系中接班人的培养具有特别功能,德国现代化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培养出高质量国家管理人才起了重要作用。它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筛选出包一批批管理国家的高质量人才,从而大大提高了国家官僚队伍的人员素质,高素质官僚阶层的出现为德国向一种现代干预型社会和文化管理型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二,德国现代化大学的发展,突出了教授、学者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一支特殊的社会力量。这支力量的存在,恰恰说明了知识界与国家官僚这两个被黑格尔称之为“普遍阶层”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立与合作。这种分立与合作对这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支力量的存在和壮大,对进人的和谐发展,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早期的大学历史发展中,大学教授们为普鲁士的官僚机器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改革方案,并且还在1848年的革命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这支力量的存在为推动德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会经济背景范文4

关键词:医院;新医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新医改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医患之间存在的不对称关系,真正改变我国医院长时间以来所占有的垄断经济利益。随着新医改政策的不断发展,当前各个医院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市场当中,只有针对自身的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的优化,才可以真正达成医疗主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但是医院自身的经营管理本身属于一个极为繁杂的工程,医院经营管理怎么实现以市场为经济导向、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达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就成为各个医院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概述

(一)经济效益

医院的经济效益指的是医院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其在保健卫生活动当中的保健卫生成果同所耗费的劳动、资金的比值,实质上指的是有效产出与投入存在的比值关系。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但包括医疗服务成果的经济成效,同时还涵盖了医院自身的盈利、亏损以及卫生资源累计率。处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自身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

(二)社会效益

医院的社会效益指的是医院充分利用各类型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通过自身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相应的保健卫生服务,尽最大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而医院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社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社会影响即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不仅属于医院自身的责任,同时又关系医院自身的形象与信誉。

(三)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属于医院经营管理工作当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两者之间既是对立的,同时也是统一的。倘若医院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完全不估计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经济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医院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客观的经济利益,然而长此以往,医院必然会丧失大部分人员群众,最终致使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不断降低。而医院如果过于偏重社会效益,则会导致医院难以承载巨大的经济开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最后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竞争力。因此,医院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基础,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关键条件与最终目标,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重要联系,医院只有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才能够保障医院自身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医院经济管理体系

新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各个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济损失在所难免。医院自身的发展一般是依靠自身资金的不断积累,然而随着医院自身经济收入的不断削减,要想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就必须要建立健全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核算意识,切实加大医疗成本的控制力度。所以,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应当积极降低医疗项目、医疗工作方面的开支,减少一些不必要支出,从而有效保障医院资金的积累。

与此同时,医院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医疗器械与医疗设施的使用率,减少该方面的成本支出。此外,针对医院经济核算工作,应当积极采用全成本管理模式,将各个科室、全部类目当中的资金支出都计算到对应的成本中,通过全成本管理实现成本的高效控制,再保障医院自身社会效益的同时,切实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建立正确的效益观。正确的效益观属于指导卫生系统工作开展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的经济利润是实现两个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社会当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经济是终极原因,倘若经济关系不顺,服务关系自然也不顺。满意的经济关系是形成满意服务关系的重要基础,即医院只有实现满意的经济关系,才能够产生满意的医疗关系。这就需要各个医院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观,进一步明确医疗服务的宗旨,使得广大医护人员能够有效协调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正确处理两个效益。为避免损害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医院应当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效益目标。医院自身经济效益的主动权在医院本身,而社会与病人医疗效益的主动权同样也在医院本身。这就需要医院真正将谋求社会与病人的医疗效益当作最高准则,不仅要为医院自身谋利益,同时也应当为社会与病人谋利益。医院必须要在内部反复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当两者之间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医院应当要求广大员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而当医院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时,社会必然会回报医院,其是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基本法则。

(三)提高医院整体素质

新医改政策主要是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角度出发,然而其对广大医院来说,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由于医院传统的经济运营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医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因此,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自身的地位,就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以此来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各个医院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与传统优势的培育特色学科,通过与专科专病建设进行有机的整合,不仅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还应当避免人才的流失,针对人才队伍建设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教育力度,在医院内部树立优胜劣汰的思想,使得医院内部员工能够在良好的人才机制下实现自我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扎实的操作、优质的服务获取病人的信赖,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医疗设施,加大与各个医院的合作力度,通过互相交流、沟通,实现医院综合能力共同提升的目标,切实促进各个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各个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能够获得发展,新医改带来的不仅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这就需要医院高度重视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质量,使得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统一。通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医院自身的形象,使得更多的病人更愿意选择医院。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意味着医院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这就导致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医院要想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在不断增加自身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对应的资金投入,保障医院能够在市场调节下,充分利用增长的经济利润来填补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差额。

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高度重视改革创新,要想在新医改背景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应当加大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构建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广大员工进行科研课题方面的研究,通过不断拓展医疗事业方面的新市场与利润增长点,真正把能力创新与科技创新当作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结语

处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各个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想在新医改背景下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发展,各个医院必须要继续保持自身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并且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通过建立健全医院自身的经济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各个医院还必须要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将其转化成医院发展的重要动力,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的目标,从而有效保证医院能够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亚萍.新医改视角下公立医院管理探析[D].云南大学,2012.

[2]张娜.新医改背景下宁夏人民医院企业化管理模式研究[D].宁夏大学,2014.

[3]徐君.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2(03).

[4]陈胜红.如何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

[5]李福忠,冯莹莹,杨海宁,王朝娟.加强医院经济效益分析完善医院经济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5(06).

社会经济背景范文5

引言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是激发他们内在潜能、开拓大脑功能的黄金期。孩子此时心灵纯净、天真无邪,接受事物往往可以高速度高质量。这一时期利用好了将大有裨益。此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须的,比如,可以让他们学习唐诗宋词、读经典书籍、发展一门特殊的技能等等。如不进行学前教育,势必使儿童起步更晚,发展更慢。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已是燃眉之急。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世界之大,总有更好的地方吸引着更多的人前去。为了生计,多少父母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城市打拼。这便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相比而言,幸运的孩子被父母带走,同去外地,彼此相见不曾是梦,他们成为了流动儿童;不幸运的是那些被留在了老家,孤苦伶仃,盼星星盼月亮,多少年都见不到父母的,这便是留守儿童。国家前几年实行了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一、何为流动儿童与学前教育

(一)何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在15岁之前就随父母迁至异地,户口仍为出生所在地。如此一来,他们并不能像迁移地儿童一样享受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据统计,2013年流动儿童规模比2005年同比增加41.37%,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是一个极度需要被关注的群体,他们一直被社会排斥着,亟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何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即为学龄前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灵活且快,是开发儿童脑力的关键时刻。天才的形成,往往与这个时期适时正确的引导大有关系。老师或家长可以对儿童进行多方面诱导,以激发他们大脑的无限潜能,提前激活他们的水平。聪明的有智慧的家长,大多数都会紧把这个时期,督促引导学生,无限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二、现存状况

据统计,迁移人群中迁移方向大多是由农村到城市,且农民工居多。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离开祖籍不远千里去拼搏,且这几年数量每每增多。每五个城市儿童中就大概有一个来自农村的流动儿童,可想而知,上学难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流动儿童。其实,也存在城市向农村、城市向城市迁移的情况,这里面就不乏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有涵养的人物。

另外发现,父母文化水平高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这部分父母往往阅历丰富,有独到的见解,能为孩子的教育时时刻刻去着想;还有,迁移到省内的往往比迁移到省外的家庭儿童更容易接受?W前教育,迁移到省外必定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户籍未变但人却进入另一个省,这样一来迁移地政府便不会让其享受免费教育,所以不难想象,迁移到省外的流动儿童想要得到学前教育实非易事。

三、现存状况原因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或者工作需求,不得不迁移外地,其中家庭经济背景贫困还是占大多数。人人都有上进心,总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会起身去更大的城市、更繁华的地界。这里会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给予他们以心灵的抚慰。

(二)我国国情

我国现存国情为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城市地区发达,农村地区落后,这就引起了很多打工一族的游离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少有年轻一代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务农,相反,他们纷纷外出,以求更多钱财,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迁移人口的增多及流动儿童数量的上升。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只对本地儿童履行免费教育的义务,而对户口为外地的流动儿童则受到跨域户籍的限制,导致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四、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影响

据一项调查显示,迁移人口当中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更少,可能因为农村家长思想觉悟较低,文化水平不够,故而没有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可能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比男儿童少得多。

从一个省迁移到另一个省的儿童比在同一个省内迁移的儿童更易接受到学前教育,原因可想而知,某些体制的限制导致外省的儿童并不能随心所愿地在迁移地接受学前教育。

能够知道为子女教育积极筹划存钱的父母,其教育的流动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几率往往更大。这主要与父母的素质涵养有关,这些父母常常有预见性,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各种教育。

最后调查发现,父母文化水平也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些父母大都是高学历群体,他们有素质、有涵养,可以以自己接受教育的过去来启发如今对孩子的教育,从而让孩子更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五、建议

(一)国家修改完善相应政策

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选择,尤其是跨省流动的儿童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教育拒之门外。国家曾搞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认为,有关政策还有必要继续修正和完善,譬如针对跨省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针对户籍难以变动的问题等等。只有国家做出引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格局。

(二)政府积极行动

如果说国家是事件的引领者,那么政府就是事件的实行者,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与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可以扩建幼儿园,以期收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持平等态度,从思想上纠正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另外,政府可以统计流动儿童的多少,让他们办临时户口,并积极容纳有临时户口的流动儿童。政府也可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以使更多农村儿童在本地接受教育,而不会像在迁移地那样无助。

(三)家长提高自己、积极督促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要尽量少搬迁,非到迫不得已不要迁居异地;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文化水平,从自身去真切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再有,家长要合理规划、积极存钱,有条不紊地为孩子的教育打算好每一步。

(四)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对流动儿童关注度不够,导致他们在社会愈加没有地位,愈加难以上学。我们必须要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流动儿童,了解流动儿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爱流动儿童的良好风气。这样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他们值得被关注,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社会经济背景范文6

关键词:城乡经济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路径

城乡一体化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往现代工业社会实现变革的必经过程。农村地区的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能够用来衡量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所以,强化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但与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对消除城乡之间的二元化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探索新形势下的社会事业发展途径等均具备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社会事业含义界定

中国的社会事业一般是指为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各类公益之总称。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指维护社会团结的事业。主要偏重于为社会上的特殊人群提供相应支持和服务,从而让受助者能与别人一样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而绝不是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外,这样一来就能提升其福利以及社会认同感,并且实现维护社会团结稳定之目标。这也被称之为社会慈善事业或福利事业。其次是指控制社会风险与维护社会安全的事业。主要注重于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安全以及秩序上的保障,切实防止或者减轻其受到意外风险所产生的损失,进而提升社会成员的互信力和安全感,实现维护社会稳定运行之目的。这也被称之为社会保障服务。再次是指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与促进全社会的发展的事业。最后是指维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主要注重于维护社会系统运转以及发展的各种外部环境,包括了物质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其重点在于维护与创造良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此层面上的社会事业有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以及资源节约等内容。

2 基于城乡经济一体化背景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路径

(一)加大财政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比例

针对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在城乡社会事业支出上明显失衡的现实情况,为了能够实现持续提升财政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这一目标,一定要全面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所具有的体制,尽早设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现代财政支持体系。这就需要切实消除城乡二元化的固有结构,营造出城乡社会事业统筹一体化的全新格局。要全面转变我国所固有的重城市轻乡镇的观念,形成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新型社会事业发展机制,并且有效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支出领域的制度化,有效提升对于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财政支持强度与力度,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之重点往农村进行转移,有效推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程,进而实现城乡与区域之间的长期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培育农村优质教育资源

要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为目标,努力培育农村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要针对当前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在配置上显著失衡的现状,特别是城市和乡镇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容量以及质量具有非常大差距的实情下,为了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目标,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上必须有所作为。一方面是要强化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容量以及质量建设。要继续加大力度健全完善政策,通过建设优质学校、鼓励城市优质学校到乡镇创办分校、委托城市优质学校负责乡镇学校管理、搬迁城市优质学校等不同的举措,有效提升乡镇优质学校的数量,并且以乡镇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全力建设一大批实验性与示范性学校以及幼儿园,从而确保在不久以后能够让乡镇居民也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在离开家不远处或者通过快捷的交通即可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要积极改进与提高农村乡镇学校的教师队伍水平。要大力开展城市优质教师支持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动计划,运用设置农村教育专项发展资金的形式,大力推动农村学校建设项目的发展,并且在资金上进行资助。这些项目应当由教育、教学、教科研等专家组团加以实施,从而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教育质量。要通过形成合理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在政策上积极鼓励与引导更多优质师资资源到农村地区开展支教与帮带活动,要通过强化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合作,强化教师的双向交流以促进优质教师资源特别是教育管理人才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流动,进而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往农村地区进行辐射。

(三)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依据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的现实状况,为了能够实现城乡居民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之目标,当前要积极推进城镇与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一元化的重要任务,具体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健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逐步建立健全的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并且形成同步提升的新机制,从而不断缩小城镇与农村之间在救助上的差距,不断把城镇社保制度往非农就业的广大农民群众加以延伸,从而积极推进农保向城镇社会保险的过渡。要通过重新建立起新型城乡养老保险体系,持续推进农保和城保之间的彼此衔接。要不断提升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从而实现农保和城保养老保险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也能够实现全国范围内统一政策的一致性。要以法定基本保障与个人帐户养老保障为前提,运用市、县(市、区)两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以及商业性保险等诸多途径,持续提升农村医疗养老保障水平,从而缩小农保和城保间的差距,从而实现没有差异的相互转换。另一方面是要建设新型城乡医疗保险体系,从而全面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之间的相互对接。要制定落实相应的鼓励机制,合理地增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随着职工年龄的不断增长而有所提升的个人账户缴费率,以实现农保和城保医疗保障中个人账户水平能够实现一致,并且要不断提升政府部门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领域的人均筹资能力,进而让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制能够逐步朝着城镇医疗保障的目标接近,并且最终实现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之间的接轨。

(四)努力提升农村公共卫生以及基本医疗质量

首先是要不断加快县、乡镇、村等三级联动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要持续推进县、乡镇、村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建工作,形成和农民群众收入水平保持一致的现代农村医疗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农村医疗服务规范,进而提升广大农村公共卫生以及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其次是要从降低广大农民就医方面的负担,更加公平地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以及维护农村地区卫生机构的合理运转为切入点,将农村公共医疗质量的提升工作一项根本性的任务加以改进与落实。再次是要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医疗救治方面的服务,重点应当控制严重危及到农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各类传染病、地方病以及职业病等重大的疾病。最后是要强化农村地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渐健全完善符合广大农村地区卫生人才发展所具有的内在规律,塑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良好、技术一流、服务质量优异的高素质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五)大力强化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首先是要不断提升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要运用政策积极支持、资金大力支持以及人才资源支持等多种形式,建立起一制由政府部分加以领导、其他部门进行密切配合、全社会均积极参与其中的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管理机制,持续健全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依靠多方进行投入的新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资金筹集体系,积极形成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体系。其次是要大力强化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要下大力气强化县级文化馆与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以及村级文化室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工作,并且努力让这些设施设备成为广大农民需要与盼望,不仅能够用得上,而且还能用得好的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惠民设施以及文化惠民器材,从而让农村基层的各种文化设施与载体的功能作用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再次是要积极创新多种类型的文化活动。要经常性地组织各类文化艺术工作者走进农村、走进基层,充分运用积极、健康、昂扬、奋进的文艺节目内容以及广大农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类文艺形式全面占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指导农民群众脱离黄、赌、毒等各类不良生活方式,让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明辨是非,形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风气。最后是要强化农村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运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行引导,促使全社会都能形成学先进、知荣辱、求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发挥其优势,带动我国农村文化活动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以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发展与改进农村社会事业为切入点,致力于帮助广大农村贫困地区摆脱困境。要以提升农民群众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积极帮助贫困群众提升生活水平,拉近城乡经济差距,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的,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波.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山东省苍山县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2).

[2]刘建军.丽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2).

[3]符静.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农民幸福家园[J].现代经济信息,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