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论文范例6篇

国际教育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范文1

1.教育学院教师在国际教育组织的话语权提高

汪利兵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教授,在2012年汪利兵教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用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P5级高级官员,主管高等教育和亚太地区教育创新为发展服务计划(APEID)。

2.教育学院学生海外交流频繁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学生每年暑假都有海外游学活动,来自学院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机会被选拔到韩国和泰国等国进行访学活动。访学活动以学生作为主体,锻炼了教育学院学生参与国际外事活动的能力,学习东南亚东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尤其是国际化背景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二、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国际化面临的困境

1.教育国际化模式缺乏多样性

教育国际化不应只局限于国与国之间的人员的流动,还应包括课程和学位等方面的国际化。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国际化,更多的局限于人员交流,深层次的与国外合作办学,“双学位”等还未建立。

2.合作的国际教育组织和层面较单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WorldBank)等都是重要的国际教育组织,利用这些组织的不同特点,可以更好地促进国际化。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更多的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而与其他组织如世界银行等组织合作较少。并且,教育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创业层面。

3.学院国际师资不足和国际学生来源地分布不均

美国是教育国际化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国的高校学生和教师大多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有利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当前,教育学院来自欧美国家的国际优秀师资还相对缺乏,另外,当前教育学院留学生更多的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来自欧美国家的留学生还相对较少。4.处在被动“引进来”阶段,缺乏国际化的主动性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还未与海外知名院校建立合作机构,还未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分属研究机构。学院还未成立研究推动教育国际化的专门决策组,与国外院校进行学位合作还处于构想阶段。

三、推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走向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积极吸引更多的基金对学生国际交流进行赞助,加大对贫困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费用补贴,使更多的学生有条件有能力出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加快落实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双学位”合作计划,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参与该计划后,后续的升学、就业和学位等问题。

2.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议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在2014年11月举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推动国际创业教育发展,加强我国高素质创业人才培养,推动我国创业型社会与经济建设,促进创业教育、科学、文化交流与合作。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继续举办类似国际会议,提升教育学院在国际的学术声誉。当然,学院应尽力避免国际会议的形式主义,会议必须得有成果体现。

3.培养国际化的教师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充分利用浙大“长江学者”“求是特聘教授”等引进人才计划,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名师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任教。另外,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每年应派遣学院教师进行出国访问或者进修,学习西方国家优秀的办学经验。

4.拓展合作对象和拓宽合作领域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除了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以外,还应加强与OECD等国际教育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不同国际组织的特点,实现合作空间的最大化。

5.尝试在海外建设教育学院的下属研究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大胆走出去,学习孔子学院办学经验,尝试在海外建设教育学院的附属研究机构,让世界各地的学生不出国,也可以学习到教育学院的相关课程,提升汉语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四、结语

国际教育论文范文2

一、远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活动概述

(一)在国际远程教育专业组织中崭露头角

中央电大作为我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大学,在参与国际交流上不仅有着较长的历史,而且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中央电大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南非等许多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远程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进行了广泛的项目合作和人员交流,电大还作为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和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理事会(ICDE)的成员,在国际远程教育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京电大、河南电大、江苏电大、江西电大、陕西电大、上海电大、四川电大、天津电大、云南电大以及香港公开大学和香港大学等也都是AAOU的独立成员。同时,中国远程教育专家也在国际组织中担任了一定的职务,为推广中国远程教育的研究成果做出了贡献。

(二)国际会议中的学习和交流

远程教育国际会议是各国远程教育实践和研究者公开、平等、自由交流各自所取得的成果、经验甚至教训的一个良好平台。改革开放后,我国打开交流的国门,不仅欢迎外国远程教育学者到中国讲学,传递远程教育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也派出了许多专业人士参加各种类型的远程教育会议,到国际会议的大舞台上展示中国远程教育的成果。

中央电大是我国远程教育国际交流中的一支主要力量,远程教育界的许多国际交流都是由其发起的。如早在成立之初的1981年,就在北京举办远距离教学讲习班,邀请英国文化委员会官员尼尔森、英国开放大学课程制作专家麦可睦、英国广播公司(BBC)海外服务部高级编辑邓克林介绍英国远距离教学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在国际会议中的学习和交流得到了明显地增长。世界远程教育大会(ICDE)是国际上最为著名的远程教育盛会,我国从1995年开始,连续有代表参加了第17届至今的所有ICDE大会。参加历届ICDE世界大会的中国代表,有的来自广播电视大学,也有的来自普通高校,并且在会议上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或者参与世界大会的筹备和会务工作,或者在世界大会上宣读论文获得国际学者的普遍赞誉。在ICDE世界大会上中国香港公开大学还获得了优秀院校奖,这是ICDE首次向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颁奖;2001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第20届ICDE世界大会上,中国香港公开大学校长谭尚渭又获得了大会颁发的个人优秀奖,这两个奖项的获得证明了中国远程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是世界瞩目的。

在世界远程教育的学术论坛上,中国还是亚洲地区远程教育一支主要且非常活跃的力量。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成立于1987年,是一个在亚洲范围内负责开放和远程学习领域研究与交流的非政府组织机构。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组织其成员每年轮流举办亚洲开放大学年会,以促进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远程教育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到2004年,亚洲开放大学年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8届,其中有4届年会在中国举行。这4届年会分别是1995年由我国台湾空中大学主办的第九届年会,1998年在香港公开大学举办的第12届年会,1999年在北京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第13届年会,以及2004年由上海电视大学主办的第18届年会。其中,在北京举行的AAOU年会是中国内地举办的第一次规模大、级别高的远程教育国际盛会,是中国远程教育研究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在上海举行的第18届AAOU年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350人,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机构,是历届亚洲开放大学大学协会年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除了主动承办AAOU年会,中国代表也积极参加了在其他国家举行的会议,从1995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8届AAOU年会开始,中国代表参与并记录了会议召开的情况,向中国远程教育从业者传递每次会议的精神和理念。

大型远程教育专门会议是展现我国远程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通过一些较小型的远程教育会议则可以对专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如1999年“远程教育、远程学习与21世纪教育发展”国际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共同支持。国际远程教育协会(ICDE)主席A.R.Trindade教授,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IACEE)主席F.E.Burris教授在会上都作了特邀报告。在开幕式上清华大学主会场还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分会场进行了实时的对话,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奥岛教授及“全球虚拟大学”项目的专家在东京以远程方式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五个子主题都是当时远程教育的研究热点,分别是:远程学习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冲击,远程教育和学习的新理念,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持,远程教育的课件,远程教育的管理。会议有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菲律宾、芬兰、比利时、日本、意大利、法国、葡萄牙、澳大利亚、中国及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华南师范大学和亚洲开放大学协会在广州联合主办了以“网络时代的学与教——实践、挑战与展望”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0位代表,其中30%是国外代表。

(三)国际研究作品层出不穷

谈松华先生曾说:“如何有效地延伸和拓展我国的远程教育,使远程教育能在建立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应有的贡献,是我们目前正在探讨的主题。在这方面,了解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远程教育理念,吸取远程教育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国远程教育工作者扩大视野,借鉴经验,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因此,为数众多的研究作品是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成果的一个很好表现。

1956年,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还是函授教育,当时北京函授师范学校就编辑了《苏联函授教育经验选辑》,这是我国第一本远程教育国际交流方面的著作。改革开放后,我国远程教育得到了恢复和充分的发展,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也由函授教育转向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齐头并进。80年代,我国远程教育国际研究的作品主要有:中央电大远距离教育研究室编译出版的《远距离教育工艺学引论》(1987),周简叔编著的《世界高等函授教育概观》(1988)等。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远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成果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不但是成果在量上的增加,成果的质量水平也明显提高。代表的书籍有:丁兴富主编出版的《世界远距离高等教育概观》(1990),丁新等翻译的《远距离教育基础》(1996)和《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1999),黄清云等主编的《国外远程教育发展与研究》(2000),张伟远主编的《英汉开放远距离教育词典》(2003)。以上这些成果都是我国远程教育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所积累的重要成果。

研究论文方面,从1979年至今,中国远程教育界研究国外远程教育发展状况的论文已达数百篇,研究论文的范围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有韩国、马来西亚、南非等后起之秀,还有印度、埃及、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范围非常广。而研究的内容不仅有介绍他国远程教育的概况和经验,而且有从比较远程教育的角度、从研究的目的出发,考察各国远程教育的制度、政策、质量保证等的研究分析类文章。张伟远先生根据我国已有的远程教育研究论文,把我国在国际交流方面的研究论文形式划分为三类。形式一:本国学者研究境外教育,其优点在于作者了解我国读者的特点,能根据读者需要直接参考那些认为有用的内容。形式二:特邀境外学者撰写文章,由我国学者进行点评。这类由境外著名学者按要求的内容撰写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远程教育文章,优点是文章内容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远程教育的最新发展。形式三:由本国学者和境外学者合作。这类形式的优点是,本国学者了解自己国家的远程教育,境外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视野来进行分析,这种结合能使文章的内容符合本国读者的需要又能从国际的视野来探讨。

在我国对国外远程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引入和分析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中国远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国际远程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开展时,利用google对全球远程教育、教育类的著作进行了查询,结果有3540本书都阐述或谈到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其中,由MichaleMoore等人主编的《远程教育手册》(HandbookofDistanceEducation),DesmondKeegan著的《远程教育基础》(FoundationsofDistanceEducation)等远程教育界非常有影响的著作都对中国远程教育开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另外,丁兴富教授的博士论文《中澳远程高等教育系统比较研究》(AComparativeStudyofDistanceHigherEducationSystemsinAustraliaandChina)英文版也由德国远程大学于1999年出版,是我国远程教育学者出版英文研究作品的代表之作。

(四)跨国界远程教育服务和合作的发展

引进国外的远程教育服务,在教材和课程资源上的合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从开办之初就给予了相当强的重视。如与英国开放大学在英语课程开发、远程教育专业人才培训、多种媒体课程材料设计制作等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地合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还与一些海外教育院校和商业公司(如加拿大奥兹网络公司),合作开设继续教育课程也取得了成功;上海电视大学凭借已有的在计算机教学领域和艺术教学领域中的软硬件优势,与日本京都精华大学合作开设动漫设计专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则特别下设了国际合作培训部,本着业务独立、资源共享、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以引进优质资源、孵化精品项目为目标,目前已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爱尔兰、瑞典等国家的一批优秀院校开展了合作,并将在广泛的学科领域面向在职管理人员和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展涉及国际教育合作的学历学位教育和非学历学位课程培训;英国开放大学与人大网院合作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生;加拿大阿尔伯塔理工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信息技术应用学士学位教育”;美国管理技术大学与北京国际工商管理研修学院合作办学等等。

在向外推出远程教育服务上,中央电大也在远程教育界做出了表率。为扩大对美国的宣传影响、弘扬中国文化,通过教授汉语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决定在美国斯科拉(SCOLA)卫星电视网开设全中文教学频道。原国家教委决定由中央电大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中心(/)负责该频道的节目组织、制作和播出,并与有关部门一道,在美国进行推广汉语教学、汉语水平考试(HSK)和调查研究等工作。这是向外提供主课程、及课件制作的远程教育服务。另外,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也利用函授或互联网向海外提供中文远程教学服务;华南师范大学通过与美国出版在线集团合作,在网上开展对印度尼西亚的华语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与华夏大地教育共同开办网上对外教学的学历和非学历课程、汉语水平考试(HSK)的教学与考试辅导课程,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训等相关网上教育课程,并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为考试的学员颁发国家认可的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

除了以上4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以外,我国还通过各种形式的考察与访问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到1999年,中央和各地省市电大已接待各国和地区考察团、来访专家超过22次。而中央电大和各省市电大也派出了至少7个访问团到国外学习和交流。考察和访问在集中学习和交流双方感兴趣的远程教育问题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考察和访问也有利于增进我国与国际机构间的感情交流,有利于争取国际上对于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和帮助。如1985年,由武汉市教委和武汉电大组成的武汉市成人教育代表团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与加政府国际开发署、加成人教育协会签署《中国·加拿大共同发展武汉市成人教育中心协议书》。该协议书规定由加拿大国际开发署无偿援助武汉电大106万加元,其中26万加元为电教演播制作系统设备费及安装费,用于发展武汉市成人教育中心的9个合作项目;帮助武汉电大选派22名教师、一批电教专家、两批管理专家赴加作访问学者、攻读硕士学位和访问学习等。另外,选派人员到国外进修和学习也是国际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中央电大通过中英合作的奖学金项目和志奋领奖学金项目,选送了超过22位研究人员和教师赴英国学习。

二、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史思考

1.科学引进国外远程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是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首要原则。国外开展远程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就已起步,在远程高等教育的许多子领域都开展了广泛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也具有较高价值和较为普遍的适用性。国际上几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如英国开放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知识媒体研究所等,开展的研究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和先导的位置,是世界远程教育研究的榜样。

但是,引进国际远程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必须要注意将学习与借鉴同中国发展的具体国情、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实际进程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学习、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要看他们在解决中国教育问题方面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而绝不能把在某些国家取得成功的经验就当作衡量远程教育发展水平高低或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引进国际远程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还需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国际远程教育进入我国后,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教育水平和传统习惯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非所有先进国家的先进经验都适应在我国直接使用。

国际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地方性;地方文化;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64-04[作者简介]李徽昭(1975―),男,江苏泗洪人,博士,淮阴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周睿(1984―),男,江苏泗洪人,硕士,淮阴师院文通学院讲师。

当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丰富、多元,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撑与发展动力。在此过程中,教育国际化意识逐步增强,对教育国际化的认知有更多深刻感受。但仍还有不少办学单位的教育国际交流参与者依然存在着结构性思维定势,抱守着“国际高于地方”的思想观念,忽视了教育立足地方办学的实际。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地方文化得不到凸显,国外合作院校与人员不能深层感知教育所在地的文化特色,也就无法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

一、教育国际化的思维误区

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教育加速发展,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各级办学机构推动本地教育发展的重要发展策略。各大高校也出台了许多措施促进本单位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但“国际高于地方”“他国文化优于我国地方文化”依然是众多办学单位主要的思维方式。由此在教育中出现了忽视地方文化,盲目无主地参与国际化的现象。

(一)国际高于地方的思维误区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在全球化为主要发展趋势的21世纪,教育国际化并非某些发达国家所特有的教育,而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对教育提出的发展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与合作互助程度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乃至于基础教育不得不日益走向国际化。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发表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适切性”“质量”相提并论,认为它们是世界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也就是说,教育国际化对教育变革与发展是其必不可少的步骤。由此可见,各国对教育国际化已达成一种共识和认同,教育国际化势不可挡。

面对汹涌的教育国际化潮流,我国教育国际化也陷入了西方化、美国化误区,表现出文化弱势的卑微心态,使我们在比较和评价中外教育时失却了客观标准,失去了立足本地发展的文化主体性。各教育机构办学地方的文化无法在全球化的文化体系中与西方或美国文化比较,无法凸显本土文化价值。尤其是,不少办学机构对教育国际化的认识出现了误差,认为既然教育已经走向了国际化,那地方文化就没有意义了,教育国际化主要在于吸收西方文化,引进他国先进的教育教学体系。更有一些办学单位简单地把教育国际化理解为聘请外籍教师上几堂课、选派学校的一些“达标(达到西方高校的入学要求)”学生出国交流或留学,这就是教育国际化,或者认为与国外高校进行一些合作和交流、举办几场访谈,就叫国际化。

上述理解都是丧失本土文化自主性的陷入误区的教育“国际化”,他们把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变成了简单而狭隘的片面之词,人为地把教育国际化和地方文化分离。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化”不仅仅只是一个向强势国家学习并吸纳、融汇本土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在与强势文化比较中重新观照自身、向西方国家推介地方文化使双方互动交流融汇并适应的过程,这样的教育国际化才是教育思想、经验及资源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对话、交流的真正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是地方文化与西方互动学习借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形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可以说国际化同时也是一个地方化的过程。

(二)国际与地方的文化辩证关系

教育国际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正融于全球意识环境中的教育体验。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课程中的国际内容;二是与学者、学生的国际流动;三是国际技术援助与合作。[1] 地方文化是地方教育机构办学的立足点,各教育机构立足地方,为地方培养人才,地方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性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积淀,向人类展示着特殊而多彩的地域文化精神。教育国际化与地方文化具有内在统一性,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可以互相促进。一方面地方文化通过教育受惠于国际化,吸收国际化的养料,显现出地方文化的价值与特性;另一方面地方文化又能很好地为教育国际化吸收,由此促进地方文化与国际教育的互动,推动地方教育国际化。

鲁迅曾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今天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显然已经更为深入,民族的东西必须具有世界性、全球共融的文化特质才真正具有世界意义,否则只会被时代和世界淘汰。因此,地方文化只有通过国际化与全球其他异质文化不断碰撞,才能找到地方文化的独特位置。也可以说,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既要在两者之间坚守科学合理的文化立场,更要以本土化为目标,以国际化为手段,保持一种胸怀开阔的批判理性,通过全球化壮大地方文化。正因为如此,教育本土化不能代替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也不能排除本土化,两者必须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

二、高等教育中的地方文化与国际化

(一)大学教育具有地方文化属性,教育内涵于地方文化中

“教育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动因。从广义上说,高等教育是制度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也必然要受文化的制约和影响。”[2]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都蕴含着文化因素。文化功能是教育众多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方院校在地方文化领域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利用地方深厚的文化资源开展名人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江苏淮安各高校对精神的研究,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有的高校通过博物馆、图书馆等载体,宣传地方文化和历史传统,使地方文化深入人心;有的高校设立专门的地方文化研究机构,把地方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与地方开展深度合作,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大学文化既是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明显区别于地方文化,高校四大职能中的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对地方文化的宣扬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和提供高科技服务的教育机构,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教育与地方文化的交融应该愈加深入。大学教育内涵于地方文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地方文化的挖掘。高校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条件,为地方文化开发和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地方文化应该成为各高校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二是对地方文化精神的研究。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但同时文化发展问题也很多,高校对地方文化的整理、考证研究将起到重要作用,高校通过地方文化精神的梳理推动学校校风与办学精神的深入发展。三是对地方文化创新和宣扬的作用。地方文化既有与时俱进的内在价值追求,也有发扬光大的内在需要,高校作为人才和技术汇集地,创新地方文化、宣扬地方文化责无旁贷。

(二)教育国际化首先须本土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指的是“将大学教学、学习、研究及管理等置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及世界教育和文化的大环境中去进行建设与管理”[3]。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多样化、民族化的地方文化逐步凸显出来。从教育本身来说,它具有对文化的生产、传播、创新功能,这就要求它既应该有“兼容并包”的系统,又要具有“海纳百川”、吸纳各民族或地方先进文化的度量。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可以互相促进。为了形象地理解上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麦当劳的本土化策略成功的事例也许是最有说服力的。首先是麦当劳公司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的本土化服务营销组合策略。麦当劳公司根据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消费者在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稍作变化。在中国,麦当劳就推出了麦乐鸡、麦乐鱼、麦辣鸡腿汉堡、麦香猪柳蛋餐等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快餐食品。其次是制定本土化的促销组合策略。本土化促销组合策略必须考虑当地的文化、风俗和传统。麦当劳公司的员工都是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当地人,本土化促销主要是通过在电视、报纸、互联网上做广告,广告主角都是普通的中国本土人民,广告充满地方文化气息。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无疑应该学习麦当劳的本土化经营策略,不断在国际化过程中凸显地方文化,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本土化,使之适应地方学生、办学环境等,这样的国际化才能真正符合地方文化的发展,也才能推动各个立足办学地方的高校的发展。

三、教育国际化的地方文化方式

(一)在全球文化中找到地方文化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教育、风俗、人情、物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中国国家文化多元性的根本表现。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发展的血液,是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源泉。地方高校和地方文化建设应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以苏州地方文化发展与苏州大学建设之间的关系为例:20世纪初,苏州得海外风气之先,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使苏州文化重焕生机,苏州文化中的精致优雅、争先发展等因素成为苏州大学的重要特质。[4]

在全球文化中找准属于自己地方文化的定位,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在此方面,不少地方做出了尝试和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扬州立足自身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抓住“京杭运河沿岸众多城市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一亮点,通过“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这个平台,推动自身走向世界,使扬州文化获得国际化发展。扬州是世界最早也是中国唯一与运河同龄的城市。历史上,扬州因运河之利几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与世界其他国家交往频繁。扬州的鉴真东渡日本、韩国崔志远来扬为官、意大利马可・波罗旅居扬州,不仅向世界介绍了扬州,也促进了扬州文化与国际文化的交流。2007年以来,扬州先后与31座外国城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向世界展示扬州地方文化魅力,成为让本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方式。[5]

(二)办学单位应以地方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国际化

地方院校要传承、发展地方文化,必须结合课程教学,将地域文化内容灵活地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文化与课程存在着天然联系,作为学校教育核心内容的课程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处于不断的互动之中。学校应该引导教师、学生正确对待地方文化、发展地方文化。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安排介绍地方文化的课程,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的相关内容,增加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确保传授国际文化知识与提高地方文化知识储备并重。具体而言,语言文化类选修课可以在英语阅读教材中设置地方文化为主的文章,介绍典型的地域特色文化;地方文化类选修课可以让学生了解、认识、传播地方的传统文化,能用中、英文双语表述地方文化的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达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双赢局面。地方文化是内容,英语是形式,两者的结合可以使外语学习言之有物,更有现实意义,既满足文化传承的需要,又能避免学生对单纯的英语基础学习产生倦怠。[6]

除此之外,地方文化建设可以从教材建设入手,注重地方文化品牌的外译和输出,将本地的历史、民俗等具有特色的文化内容翻译成英语,推广本地文化。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地方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并将这种地方文化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教育日益走向国际化的背景下,只有凸显地方文化价值,增强地方文化与国际化思潮的互动交流,才能深刻感知教育办学所在地的文化特色,才能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上得到深入发展,从而更好地以地方文化建设推动教育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赵中建.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2]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3]张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标准与实施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5(1).

[4]李徽昭.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理念误区与文化认同[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6).

国际教育论文范文4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哈佛大学教育国际化快速发展的转折点

目前,哈佛国际办公室是哈佛大学核心管理中心之一,为哈佛学院、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以及众多的研究中心、附属教学医院的国际学生、学者、职员及其家属提供服务,并在哈佛以及各种公共和私立的与大学社区有关的机构间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办公室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移民签证、食宿安排、财务问题(如税收)、信息咨询、旅游出行、医疗救护等,并积极促进社会和文化差异了解,促进哈佛大学与社区的资源共享。2.韦瑟国际事务中心的成立及其职能变迁韦瑟国际事务中心(WeatherheadCenterforInternationalAffairs,WCIA)成立于1958年,原名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1998年为了感谢阿尔伯特和凯利亚•韦瑟黑德以及韦瑟基金会的慷慨捐赠,更名为韦瑟国际事务中心。该中心的创建是基于二战后国际局势的日益复杂,当时的美国国际事务部作出判断,即世界各民族越来越组成为一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的整体,在其中,任何民族都不可能独擅其事,并将促进世界合作确定为美国国际事务部的中心任务。哈佛大学韦瑟国际事务中心的主要职能则是广泛开展国际事务研究,为国家国际事务部提供必要而可靠的信息资源。目前,该中心是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最大的国际研究中心,其职能也在悄然变化。中心职能目标是在充满学者和学生的多元化社区中,鼓励个人最高水平的实践和智力互动;该中心坚持一个理念,即知识不仅是个人学术研究的产物,还是学者与学者、学者与非学术专家间思想持续而有效的对话。为了促进这一对话,中心在不同领域广泛赞助各类讨论会、研究项目、讲习班和学术会议,以便为大学教育国际化提供多种可能、途径和方法。

(二)学生———哈佛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据哈佛大学官方网站公布,2009—2010学年度其国际学生达4131人,占总招生数的20%;截至2010年元月,其国际校友有来自近190个国家或地区的299527人。成立学生组织,充分发挥这一支力量在大学教育国际化中的作用,成为哈佛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哈佛国际关系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是最古老、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事务学生组织。委员会的使命很简单,即在哈佛大学和世界范围内,促进国际问题的认识深化,利用现有资源,帮助学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该委员会的建设规划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背景下,追求创新途径,不断创造机会,更好地促进委员会使命的执行。作为一个完全由学生管理的组织,委员会为学生领导能力的发展、实践能力的训练、业务经验的积累,以及与世界各地的校友保持广泛的网络联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

(三)哈佛大学教育国际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国际局势由过去的两元对立向一元鼎立转变,美国国际霸主地位日益巩固,国际化广度、深度日益加剧,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

1.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的成立及其职能变迁

1998年,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Harva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CID)成立。该中心是一个大学范围的研究中心,致力于以政策为基础的研究,及时向大学管理层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文件和参考资料,并提前讨论大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具体而言,CID的宗旨是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繁荣和共享而努力。CID积极创造、应用和集成来自哈佛大学及校外的一切知识,以推动对发展中所遇挑战和解决方案的了解;致力于改善发展实践,解决与消除全球贫困有关的公共政策难题。作为大学的研究中心,CID的主要功能为:改变经济增长的战略构思、设计和实施方法;重新制定与生产有关的政策,以促进国家发展战略转移;扩大社会公平;改善教育、健康和其他社会服务领域的治理和交流;设计机构、政策和方法,以促进既满足人类需求同时又保护地球自然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此功能,CID积极开展诸如公平、发展(微观发展、可持续发展)、创业、金融以及移民等领域的专项研究。

2.一系列国际或地区研究中心、研究所相继成立

哈佛大学根据学校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或地区教学及科研活动开展的程度和需要,成立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研究中心、研究所,主要有亚洲中心、希腊研究中心、犹太研究中心、中东研究中心、非洲研究委员会、戴维洛克菲勒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戴维斯俄罗斯和欧亚研究中心、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哈佛中国基金、哈佛燕京学社、韩国研究院、敏达德京茨堡欧洲研究中心、赖肖尔日本研究所、乌克兰研究院、韦瑟国际事务中心等。以“亚洲中心”为例。中心成立于1997年6月1日,其基本职能为:反映哈佛大学对亚洲的承诺以及与亚洲国家日益密切的联系,是一个致力于亚洲国际关系、亚洲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积极开展各项计划的组织。哈佛大学的亚洲研究遍布大学各部门和学院,各学科在“亚洲中心”的主持下走到一起。通过这样的衔接,在探讨历史与文化、经济与政治、外交与安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中心形成了一种对学术性事件多层次、多元化的理解和描述方式;“亚洲中心”为其他有关亚洲的方案和研究机构以及大学社区提供服务,并为哈佛大学和亚洲思想界、政治界、商界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提供一个互动和交流的平台;“亚洲中心”促进哈佛大学各学院进行亚洲研究的教师、学者的相互联系,努力为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区域中心和研究所之间跨区域研究与合作提供便利。

(四)新世纪,哈佛大学国际事务部的成立及其主要职能

自1997年哈佛大学第一个在美国之外建立大学工作站的议案提出之后,哈佛大学跨越国际范围的校外工作站点迅速增加,大学国际事务不论地域范围还是事务种类、内容都日趋复杂和多样。成立一个综合管理大学跨地域和国界工作站的国际事务组织成为迫切需要。2006年1月,哈佛大学任命了第一任专门负责国际教育教学事务的副教务长,国际事务部(InternationalAffairs)应运而生。2006年秋季,国际事务部成立大学国际计划和工作站委员会,其他相关程序和机构在哈佛各学院相继建立。国际事务部的主要职责,宏观而言,主要有:致力于协调各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以改进和发展哈佛大学的国际行动;监督和审查大型国际项目;建立一套最佳的国际行动政策。国际事务部不直接管理大学计划或公务,而是将这些事务委托给学院、系、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管理核心的其他单位或组织完成。具体而言,则为:负责发展、审查与国际研究、教育、合作有关的各项大学改革和政策;负责审查有关国际事务的教师交流项目的进展状况,激励这些项目的推进;致力于加强哈佛大学在国际和宗教研究领域的行动;在各学院院长和教授的协助下,国际事务部支持大学各学院在发展国际业务中的努力,并作为这些行动的倡议者在大学范围内对此提供服务。

二、哈佛大学教育国际化组织和管理的创新分析

(一)纵横交错,合作共赢

哈佛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深度与广度都处于世界高等教育界领先水平,是众多国际知名大学无法比拟的,为了让这样一所庞大的国际化大学得以快捷、有序地运行,管理结构的科学、高效至关重要。经过建校以来三百多年的积淀,哈佛大学逐渐形成纵横交错、合作共赢的教育国际化组织管理格局。纵向层面,如大学教务处直接领导下的国际事务部是大学一级国际教学事务管理部门,内设国际计划与工作站委员会,再由上至下逐级设立不同学院、中心、部门的国际计划与工作站委员会,分别管理不同层级教育国际化相关事宜;国际事务部领导下的“哈佛全球化”网站也在大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横向层面,既有代表学校整体利益的官方服务机构,如哈佛国际办公室(HIO)、总法律顾问办公室(OGC),也有专门从事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的机构,如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CID),还有代表学生群体利益的服务机构,如哈佛国际关系委员会(IRC),更有提供合作平台的服务机构,如韦瑟国际事务中心(WCIA)),以及提供医疗服务的社团组织,如国际救援中心(I-SOS),等等。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机构与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形成哈佛教育国际化的立体化组织管理体制保障。此外,各学院及部门设立的门类众多的国际和地区研究中心、研究所,是不同学院及部门间非管理性质的合作研究机构,在促进国际事务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各境外工作站、网站、基金会,各学生委员会组织,以及各学院形式多样的国际化教学活动也是大学教育国际化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元素,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高效运行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二)横向管理结构的协作

横向管理结构是指处于同一层级、职能分工各不相同、彼此相互补充和配合的组织结构。以国际事务部及其相关横向部门的协作为例。其横向相关部门主要有总法律顾问办公室(OGC)、哈佛国际办公室(HIO)、哈佛学院国际计划办公室(HarvardCollegeOfficeofInternationalPrograms)、艺术和科学学院(哈佛学院是其四大学院之一)、哈佛大学国际律师协会(ILS)等。国际事务部在相关问题上支持总法律顾问办公室和哈佛国际办公室,这些相关问题包括美国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何影响非美国公民在哈佛的学习或工作,促进哈佛大学跨国教育、研究与交流合作活动的信息收集和维护等。国际事务部支持哈佛学院国际计划办公室在发展新的哈佛大学本科生国际教育机会方面做出的努力,也支持各研究中心和学院为研究生和专业学院学生做出的同样的努力。现任国际事务部副教务长也是艺术和科学学院院长,是国际事务高级顾问。在这个职位上,他与各学院院长、中心主任、教授协作,致力于改进国际化教育机构的管理,促进机构之间的合作,以方便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科研和教育工作提供支持。

(三)纵向管理结构的互补

纵向管理结构主要是指面向广大师生的服务型、松散式的组织结构。以“哈佛全球化”网站建设及运行为例。2008年5月,国际事务部在与主管部门合作的基础上推出了一项叫作“哈佛全球化”的网站建设计划。该网站介绍哈佛大学迅速增长的国际活动的各方面信息,主要包括课程、研究捐款、旅游、海外实习、学位、证书、教育计划及其执行以及教师科研等。从网站信息的覆盖面可以看出,网站的建立与运行既得益于大学国际事务部的宏观管理与协调,也得益于各相关学院、部门、中心以及广大教师、学生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帮助和支持。

三、哈佛大学教育国际化组织和管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以国际化视野引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其实,就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始终的、百分之百的封闭式办学都是不存在,也是不可能的。在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兴起,一是洋务派学习西方开办洋务学堂,另一则是西方教会势力开办教会学校,正如哈佛大学的起源一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国际化办学模式。民国时期对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学习更是以国家法律及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强化和执行。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的全方位学习,形成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格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别国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也有一定数量的教授、学者、专家以及留学人员交流互动。所以,追根溯源,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有其漫长的发展和积累过程。自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术界研究和探讨的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外延与之前有所不同,这一时期更强调国家出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综合国力等因素的考虑而主动选择的一种教育发展途径。美国哈佛大学也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成功地将学校发展与国家政治、国际趋势相融合,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典范,学校也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独具国际视野、海纳全球精英的世界顶级大学,其教育国际化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办学模式等都在其国际化视野不断开阔和理念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得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应该懂得分析、理解现代社会,掌握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再结合自身经验与特色,求真务实,走出自己的国际化道路。

(二)组织和管理的创新是国际化向纵深发展的制度保障

从哈佛大学国际化的经验可见,哈佛大学在其国际化进程中,体制与机制的调整和设置始终没有停止过。二战以来,哈佛大学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其机构设置也日臻完善,逐步形成目前纵横交错的立体化运行体制和机制。相比而言,我国多数高校与教育国际化有关的机构最多只有国际教育学院和外事办公室,其中部分高校的这两个机构还是一套人马,可以说,教育国际化的机构设置和组织管理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教育国际化已从二战后以政治抗衡为推动力转化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推动力,这是各国经济利益和自觉意识使然,教育界的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面对这一趋势,科学的态度不是等待观望,而是积极参与。国际上教育国际化成功的范例很多,都是我们研究和借鉴的榜样。哈佛大学教育国际化组织管理和机构设置的经验告诉我们,高效运行的国际化教育背后一定有一套健全而有序的管理结构,从学校顶层设计到各职能部门,再到各学院、各相关部门,既有横向配合也有纵向管理;各部门间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是机制高效运行的内在动力。哈佛大学这种管理结构及其有效运行,值得我国高等教育界认真研究与借鉴。

(三)教育国际化的深度发展为不拘一格的办学形式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国际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中国春节词汇;日期表达;书写方式;教学设计

一、中国春节词汇教学

1.教具春节对联、毛笔、红包、“福”字、笔记本电脑。2.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询问学生是否过中国的新年,是否知道中国的新年叫什么;(2)给学生讲中国的新年叫“春节”,并书写在黑板上;(3)讲授“春节”的“春”是“春天”的意思;(4)依次给学生看春联、毛笔、红包、“福”字,并且讲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询问学生是否还记得“毛笔”;(5)慢速度将生词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跟着抄写;(6)给学生讲授春联、红包和“福”字等都是红色是因为中国人喜欢红色,红色代表中国节日的喜庆,代表中国人对新年的美好愿望;(7)用笔记本电脑给学生播放有关中国春节的图片;(8)带领学生朗读两遍词汇;(9)提醒学生重点掌握“春节”的读法和写法;(10)教师抽点学生朗读词汇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3.教学总结给学生展示实物和图片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词汇;将“春联”和“毛笔”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新词汇的同时对已学词汇进行复习巩固,能够加强学习效果;利用词汇的讲解导入中国文化:“中国人喜欢红色。”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词汇的理解。4.跨文化思考中国的春节对泰国影响也较大,尤其在泰北地区,笔者所在的清莱府位于泰国北部边境,在地理位置上离中国较近,再加上这里的华人华裔也较多,所以中国春节的时候节日气氛也较为浓重,华人华裔会在春节的时候贴春联、挂灯笼、给红包等,这也对当地泰国人产生了影响,久而久之他们也就知道了春节的这些习俗,有学生曾经在春节的时候向笔者要红包,说明他们已经知道这个习俗。这节课是春节后的第一堂课,所以想到了设计教授学生一些春节的习俗。

二、汉语日期表达与书写方式教学

1.发现问题中国的春节一般在公历一月或者二月,春节相关词汇教学后泰国学生对日期的书写与表达产生了兴趣,泰国学生喜欢在作业本上写出上课日期,笔者发现在他们的汉语作业本上他们也会写出当天上课的日期,而泰语中书写日期的顺序和汉语正好相反,如:学生在作业本上所写日期为:21/8/55,表达的是2555年8月21日(2555/8/21),与汉语的日期表达顺序正好相反,笔者发现学生在日常用泰语说时间的时候也是和他们的书写顺序一样与汉语相反。2.分析问题泰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全泰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泰国人都信仰佛教,因此佛教对泰国人民的生活有深远影响。虽然泰国也用公历纪年,但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泰国主要采用佛历纪年的方法,泰国自1913年沿用佛历至今,佛历是从涅槃时候算起的,佛陀80岁涅槃,即公元前543年,加上公元2012年,因此2012年是佛历2555年。汉语的日期书写顺序是:“年、月、日”,而泰语则刚好相反,日期书写顺序是:“日、月、年”。如汉语中是“2012年8月21日(2012/8/21)”,而泰语中的写法就是“21/8/2555”,或者是“21/8/2012”。3.教学设计及实施(1)设计内容由于学生在之前学过“星期”和“昨天、今天、明天”。所以将这些时间名词也加入新的内容,同时教授学生“日、月、年”,并在学生学过的简单数字基础上教授汉语月份的说法,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日期表达的同时也让其了解汉语书写日期和表达日期的顺序与泰语的不同,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避免因受到泰语的影响而把汉语的日期表达顺序弄错。(2)实施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名词:“日、月、年”;“一月”—“十二月”;汉语的日期书写顺序与表达顺序。教具:教师设计制作写有汉语生词和相关泰语翻译的A4纸、黑板笔。教学过程:①课程导入:用泰语问学生“今天是几月几日?”;②学生回答后根据板书设计按顺序写出泰语的“日、月、年”并写出相应的汉语名称;③带领学生按照顺序朗读“日、月、年”;④提醒学生汉语的顺序与泰语不同,不是“日、月、年”的顺序,而是“年月、日”的顺序;⑤在“月”的基础上教授学生“一月”到“十二月”;⑥先让学生依次数数,从“一”数到“十二”,然后在数字后面加上“月”;⑦让学生练习“……是某年某月某日,星期……”的句型,如:“今天是2012年11月22日,星期四”;“昨天是2012年11月21日,星期三”;“明天是2012年11月23日,星期五”;⑧教师板书当天的日期并让学生再跟读一遍;⑨让学生也跟着板书当天的日期并再一次提醒学生汉语的日期书写顺序和表达顺序。教学总结:在简单数字的基础上教授“月”的说法有利于让学生理解与接受;用汉语和泰语进行比较,指出汉语表达日期的顺序与泰语的不同,在对比中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句型练习加入了上节课所学的生词,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练习所学新词的同时也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4.复习巩固在教学中应该遵循“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高重现率的原则,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言语技能的训练都是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循环往复,逐步加强的过程,保证了教学的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以及高重现率。”

国际教育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国际教育;本土教师;异域文化观;适应与创生

21世纪是多种文化相并存、相碰撞、相融合、相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如:交流合作跨越国界,国际范围内的物质精神资源实现共享,洲际或区域范围内产生跨越地理意义的更为广泛的联系等。由于教育自身具有本质的趋同性、活动的国际化和发展的产业化,以及教育新思想的传播与新理论的推动,国际教育在各国广泛地开展。面对日趋开放化、国际化的教育大背景,本土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和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授受异域文化活动中,将面临着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一、国际教育、教师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国际教育。通常,我们所谈论的国际教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超越国家之上的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或世界教育;二是指一种教育理论体系或特定的研究领域,即国际教育理论。对它的理解,普遍的认识是国际教育的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流、对其他国家教育发展的援助等。但还有一种理解,即用全球的视角,对国际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教育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问题等进行国际交流和了解(顾明远,2001)。在不同的视阈下国际教育又以不同形式呈现。广义上,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教育项目服务于主国(host country)学生,同时电吸引外国学生到主国学习。第二,某国设计的教育项目传送给另外一国学生。第三,专门为某一特定国际学生群体量身定制的教育项目。

(二)教师本土文化。教师本土文化是基于本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环境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及情绪反应等。教师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师的思想理念层次,二是价值体系层次,三是行为模式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构成了一个整体。这里所指的教师文化是比较宽泛的,而本土教师文化相对来说要具体些,更强调一种民族性的东西,同时又融合本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倾向。教师文化的本土化要求教师要有国家和民族观念、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但本土化不等于狭隘的民族优越主义、沙文主义,不是建立在贬低或排斥异域文化,而是建立在保存自身优秀传统、吸纳各国先进文化的前提下,使教师因为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而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分子,成为适应本土的一员。

(三)异域文化。异域文化具体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语言、历史、体制、信仰、习俗、价值观等方面上的差异。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异域文化实质上是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其特点表现为一种异域性,但它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应答的结果。从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目的语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

二、国际教育对本土教师文化的影响

(一)教育理念。随着教育进一步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际教育势必会对本土教师教育理念产生影响。一方面,本土教师为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或个人等进行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地了解、学习、探寻各国的教育,用一种教育应“面向世界”的视界与胸怀接纳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文化,树立国际教育观,走出传统、狭隘与封闭的文化藩篱,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本土教师过分担心国际教育会给本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的价值观,同时,还认为这种影响会冲击我国传统文化,会在青年学生中产生负面的效应。这样一来,一些教师会全盘否定国际教育,拒绝或抵制学习国际教育中先进理念,致使国家、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畸形”与不平衡。

(二)行为模式。国际教育中不同服务背景都可能对本土教师产生行为上的影响。其具体行为模式体现为,第一种是本土教师通常要以访问者身份去适应主国文化,参与到主国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在此过程中,本土教师需要学习和运用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第二种是本土教师作为培训对象,在本国学习或接受国外文化时,需要认同、同化或顺应所涉及的异域文化,如知识、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等。第三种是本土教师作为教师角色,在以目的语为中介向异域或本土学生传授知识过程中师生间所产生的文化上的碰撞与冲突。

(三)价值体系。国际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国际理解教育,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共存,目的是增进各民族、各国人民的相互尊重、认识与了解。基于国际教育的价值体系,本土教师在实施国际教育、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国际教育不仅能增强本国的教育,而且能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还应比较全面、客观地把握国际教育价值的实质,将促进国际教育和维护国家利益二者结合。因为某些西方国家实施的一些国际交流项目或计划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主要任务是为渗透或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颠覆别国的目的。

三、国际教育背景下本土教师对异域文化的困惑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趋势以及多元文化格局和文化间交融、碰撞的加剧,本土教师势必会经历和感受先前所未遭遇过的异域与本土两种文化相冲撞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冲突与变动,并且还陷入深深的矛盾与困惑中,具体表现在以下阶段:

(一)文化认同阶段。认同是一种意向性(有目的)反应。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是个体(群体)面对另一种异于自身存在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因此,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

在异域文化认同阶段,教师首先表现出好奇、兴趣和注意等意向,接着感知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以及来自异域文化的冲击和压力,最后反思并探寻自身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

(二)文化同化与顺应阶段。同化和顺应是个体对环境适应的两种机能。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顺应是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在同化与顺应阶段,本土教师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汲取异域文化精华并将其统整到本土文化中来,同时,在尊重本土文化前提下还适当地扩大本土文化开放度以适应异域文化,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有影响力的多元文化教育,摒弃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形成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张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

事实上,这一阶段,也是教师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正式、直接接触时期,教师体验着对异域文化的同化或内化、顺应的矛盾与犹豫。如在教育教学方面,具体表现为国际教育背景下新课改的实施、新旧教育观的冲突、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迈进、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与学校新要求的差异等,所有这些,对于本土教师而言,都是先前所未遭遇过的。

(三)文化平衡化阶段。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心理产生不平衡状态。每经过一次由失衡到新的平衡,其认知结构的改变使之能够吸收容纳更多新的知识经验,促使智力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在文化平衡化阶段,面对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互动所激发出的诸多矛盾、冲突与对抗,教师可以通过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文化场中教师发展的文化机制等手段调节,促使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达到互补与共进,趋向平衡。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处于失衡状态。

四、适应与创生:本土教师异域文化观

(一)文化适应。

1.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文化适应度。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国际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国际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倡导并实施的“联合学校计划”。其目标是以尊重人权为基础,培养对他国、他民族、他国文化的理解与世界大同意识。这里的“国际理解”要求在认识彼此文化的教育中,不应当立足于文化进步主义,而应立足于文化相对主义。也就是说,并不是认为发达国家文化进步,发展中国家文化落后,而是认为每个国家都拥有其独具特色与价值的文化。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各国、各民族所拥有的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的态度与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理解教育可以说是异文化理解教育或多元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中,需要对多元文化具有包容性、理解性。本土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面对异域文化对本族文化壁垒的撞击,应当重视国际教育中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同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从文化全球化战略高度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增强它们之间的互补性,扩大文化适应程度,客观地认识异域文化,从而在本土文化发展基础上借鉴异域文化之精华或摄取养分,丰富本土文化。

2.提升文化自觉,培养文化适应意识。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不同文化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它是一种文化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人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对待本民族文化是一种反思的、理性的态度与认识。提升文化自觉,实质上是促使本土教师从相对单一、狭隘文化和封闭、隔离的文化生存与保护机制的藩篱中走出来,意识到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性以及与异域文化的交流、互动的必要性、急迫性。

3.开展交往对话,增强文化适应力。“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人与人之间是如此,文化与文化也应当这样。具体地说,就是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间通过交往与对话,增强彼此间适应力,达到共享,如世界观、价值体系、生活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等。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对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差异进行心理上的解除,形成比较自然地应付新异的环境,走向对异文化的良好适应。而且,个体将会更加全面与客观地认识文化差异,丰富充裕的感情生活,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肩负起应有的传承与发展文化职责。

(二)文化创生。

1.文化视界。国际教育背景下本土教师要用国际性、全球性眼光检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都在推动着世界文明发展与进步。本土教师既要反对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唯本土文化是尊、视异域文化为异己,加以拒绝、排斥,又要反对文化霸权即用一种文化模式控制另一种文化模式,要求人们只接受和认同单一文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图景正在从一元走向多元,从自我封闭走向多元互动,只有遵循“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理念和具备宽阔的文化视野,才能在多元文化相互交往中谨守包容、接纳的心态,善于理解“他者”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即“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培育一种文化宽容与文化认同的社会氛围。

2.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着眼于本土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本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本土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同时,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本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因此,本土教师应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吸纳、融合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有益成分,使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进行双向适应,共同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