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论文范例6篇

文学名著论文

文学名著论文范文1

什么是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文学名著的改编就是在文学名著原作的基础上由不同的编剧根据不同的对名著的分析与思考将名著改写成适合拍摄的影视作品。什么是影视教学?影视教学是指将影视作品欣赏与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影视作品的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观看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

二、影视资源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大多都是按部就班,按照书本知识和教学大纲要求来进行的,从而导致中学生们掌握的语文知识也基本上都是很浅显的课本知识,对于课外读物掌握的很少很少,每天更多的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的一种应付模式,思维仅仅限定在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的状态,而且语文教育不仅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趣味与展现出中国深厚的语文文化魅力,反而越来越枯燥无趣,令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

三、怎样把影视欣赏和语文课堂结合起来

1、影视教学策略分析

影视教学并不意味着简单得在课堂上放映影视作品给学生们观看,单纯的放映的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影视作品与课堂中去,但是当影视作品放映结束,下课后学生们不会在脑海中留下更多印象,除了感叹这节课真是新奇和停留在影视作品浅显表层的情节内容外,再无任何对该作品的思考与联想。这样的话即意味这种影视教学是极其失败的。所以要想将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有效的和语文课堂结合起来,还需要有计划地,有策略地慢慢开展,切忌不可一蹴而就,否则势必会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可以分析下影视教学走进语文课堂的策略。1)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可能突然没头没脑的来这么一句话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呢?首先,学生在潜意思里总是认为影视作品是用来轻松娱乐的东西,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学生们也能很容易的吸引进去,但影视作品总是影视作品,学生对待娱乐放松的事物向来不“走心”,通常是看过便丢了,对那本改编的名著也不会加深多少了解,更不会课后还念念不忘的对其进行展开思索与研究讨论。因此想要有效地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将名著植入学生的心中,则需要老师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知道在上影视课时不仅要看到影片本身,更要看到影片的内在,影片中人物的内心,更有甚者,还要看影片的细微小处,从而引发对这部影视作品更深的思考和对原著的思索与探究。这样,影视作品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目的就达到了。2)其二,采取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们在进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大多是按照教科书上来讲课,这样的课堂教学十之八生都不感兴趣,再加上又是语文课,更是会令学生们昏昏欲睡,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中学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低效率的。3)其三,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影视资源进行课内外自学训练,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学校,不管是小学、中学、大学每节课课时仅为45分钟,而且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课时都用来进行影视教学,条件的不允许使得教师们需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影视资源进行课内外的自学训练,这样形式的“作业”不仅可以解决某些条件限制的矛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因为这样形式的“作业”想必会很受学生的欢迎。

2、影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学名著论文范文2

第一份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开展了一次“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论文”征集评奖活动,获奖的优秀论文编辑出版了《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文集》一书作为向大会的献礼。

论文征集评奖活动从2006年3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截至2006年7月10日,共收到来稿200多篇,经编委会审阅评选出特别荣誉奖3篇、一等奖17篇、二等奖62篇、优秀奖80篇。

第二份是为全面展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风貌,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举办了2006中国“城市发展”摄影大赛。活动以“发展・绿色・和谐”为主题,以城市的人文内涵为主要表现内容,用影像记录和反映成长中的中国城市,是我国以城市为主题摄影的高水平展示。

2006城市发展摄影大赛所有作品经评委初评和复评决出本次比赛的金奖1名,银奖5名,铜奖10名,佳作奖50名,优秀奖50名。

第三份是为总结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在城市经济理论研究和城市经济建设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展示学术成果,特征集了二十年来学会领导、专家学者、理事、会员以及城市工作者已经出版的城市经济学专著共计200余本,经评选共有九十余位作者荣获城市经济“优秀著作奖”。

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特别荣誉奖

科学发展小城镇 推进农村城市化/王茂林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汪光焘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谱写山西煤炭经济新篇章/

一等奖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途径――绿色经济学与经济转型/张兵生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生产力质量/董进才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税收工作的三点启示/戴子钧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推进就业服务体系“新三化”建设/陶年根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姚晋川

以人为本 以德治行 建设和谐团队/龚蜀雄

以人为本 安全为天――试论建立太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胡德照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张建政

论城市可持续发展/李树琮

以创“四城”为主线 实现桂林可持续发展/王跃飞

发挥交通先导功能 推进上海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韩 强

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孟庆堂 赵 航

实践科学发展观 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王孝东

加强物质流分析和调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李慧明 王军锋

以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刘江华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实践/郭有明

大力加强公路文化建设 促进公路行业和谐发展/郗志刚

二等奖

“忧郁的科学”与科学发展观/靳文志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耿明俊 胡令启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思考/何彬生

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西部地区人的全面发展/左立竞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须强化五个意识/刘小平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国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三化”进程/于冬青

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规划/田高平

推进城乡产业融合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王其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编制全国重点镇规划――以武汉市

蔡甸区军山镇总体规划为例/段 飞 匡细运 刘永进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南安“三农”工作发展新思路

/潘进国 林建国

对一线指挥部实施统筹领导的几点思考/王德波 冯安平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风险监管更上新台阶/孟建波

按科学发展观设计我国的金融制度/曾康霖

在税收工作中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谢景开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楚雄市地税“二次创业”/自开有

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管理工作探微

/孙荣贵 葛余金 张 武

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环境友好新理念/葛凤岭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夏俊田

用科学发展观塑造企业文化/沈 科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发展/张少钢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业务结构的优化/马元鹏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油田物资供应的

改革与发展/陈崇清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大省建设/刘炎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广西图书馆工作的

协调发展/张金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艺术馆事业全面发展/廖昆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颜海林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军营/王大喜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应战能力

――关于消防指战员在灭火抢险救援中自我防护问题

的探讨 /孙伯春

“以人为本”与医院建设/陈 明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垦区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杨生发

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熊树春

变革理念 以人为本――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

核心问题/陈建忠 周改珠

创新规划建设管理理念 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邓伟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城市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田和平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瓶颈与变迁/陈天堂

怒江水电开发是怒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陈伊恂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景电灌区可持续发展/贾德治 负债经营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徐 颉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浦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蒋慧工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力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王泽平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崔德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王福禧

科学发展观为珠海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启示/李 英

利用财税杠杆发展循环经济

――国外的经验做法及中国的路径选择/陈 华

大力实施农业循环经济 实现开鲁农业可持续发展/汤连荣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持续发展/陈守年

循环经济在宝钢的应用/陈立嘉

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与和谐城市建设/张 锋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解决几个突出的问题/陈有毅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插上公平与稳定的双翼/谌 菲 阻止辽北地区土地沙漠化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何剑锋 做好农业文章 构建和谐南京/安开根

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邬柳成

正确处理城管工作十个关系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朱俊峰

诚信为本 建设和谐荆东高速/李先进

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工会工作/赵吉明

树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司法观/李 进

发展粮食生产 构建和谐社会/曾 生

紧紧抓住“龙头”不松手

努力营造事业发展的和谐环境/王树祥

推进校务公开构建和谐校园/虞 桦

铸造诚信人格构建和谐校园/胡章记

优秀奖

县级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科教兴农”

服务方法之探讨/赵淑萍 许美荣

体现公平与和谐主题的建设改造规划研究

――温州三温地公园沙河生态示范村建设改造实践/耿 虹

全力推进平安创建 努力构建和谐乐至/刘明根

以人为本 改革创新 努力实现宣传教育向

建设新型生育文化转变/陈凤姣 褚小翠

创造社会经济条件 促进西部持续发展/李尚勇

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王 健

谈谈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指导意义/文和彦

围绕中心抓创建 以人为本求发展/石柏林

以人为本,塑造廉洁奉公的执法队伍/李树存 王东亚

从科学发展观看中等职业学校的提前招生/张日恒

以循环经济理念实现生态与发展模式的转变/马 成

“以人为本”分层落实模型/赵玖国

论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历史科学视域中的实践观/陕大海

试论企业团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主要任务/丘 强

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教育的原则及途径/陈 为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机关后勤协调发展/武启国

以人为本 从严管理 打造一流企业/刘玉东

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实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邸少坚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营造和谐的网络舆论/孙 雷

试析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杨世松

关于价格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赵根宝

基于统筹思想的城乡空间协调发展规划探讨

――以济南市为例/邵 莉

中小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大有作为/官新民

“以人为本”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丁洪荣

公安工作中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初探/林扬宽

以人为本 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童 涛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赵贵华

构建“和谐学校”的思考/曹 峻 肖雪冰

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民营企业环境/张 剑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王道尔吉

树立和谐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

努力探索民营企业综合治理工作新路子/任文奎

构建人事信用交易体系 促进社会和谐持续发展/卢书民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应有作用/殷荣奎

也谈创建“和谐校园”/赵英东

科学管理应以人为本/简兴权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刘世香 王昊 阳

发挥政协职能作用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张殿远

积极开展“服务社会”活动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朱文蔚

关于孝妇河干流综合整治的初步研究/高 峰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关键是用好人才第一资源/王林生

浅议征稽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李开绪

浅谈以人为本,努力做好统战工作/秦亚东

强化经济伦理观念/陈之泉

坚持执法为民 服务发展全局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鸡西消防工作/韩怀东

邓小平的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马 丹

应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江西的生态经济建设

/桂慕文 毛小林 杨淑萍 魏春娥 熊家全 彭晓剑

发展的理论与理论的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苏州发展实践/徐伟荣

用科学发展观来推动生态林业――南通市城乡林业的思考/房 健

统战工作要致力于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刁文彩

构建常州和谐社会的内涵、外延及途径/汤建中

坚持以人为本 创学校可持续发展/胡承勇

用科学发展观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周顺水

试论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郭振江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我市教育城域网的建设与应用/关德群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人大工作/康学模

浅谈邓小平的发展观/李雪梅

做好老龄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张学民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李仕秀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案件检查工作/李龙云

以人为本,开展全方位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郑 燕

树立科学发展观 推进延边州防汛抗旱工作实现

“两个转变”/王春禹 田超刚

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广综合管沟

解决重复挖掘城市道路问题/陈庆节 李 梅

浅谈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构建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何承国

政府性收费、基金管理的学习与实践/张菊芬 张永宪

加强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

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展示新作为/许占奎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天水城市建设面面观/县永平

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任运河

循环经济:西方国家的经验做法及对中国的启示/李 娅

温岭健步迈向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陈宗明

维护人民利益构建和谐社会/袁定国

加强山区地质环境工作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阿苦里火

促进管桩行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向安乐

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林光连

发挥基地作用 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培养党员干部/申 军

“经营城市”浅议/洪世久

浅谈非婚生育的防范与治理/朱 玲

学习上海闵行区 树立新的发展观

加快团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蒋世义

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环保协调发展/狄瑞芬 王 晶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朱东平

在选拔任用党政人才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沈道义

2006城市发展摄影大赛获奖名单

金 奖

阙明芬 《城市血脉》

银 奖

徐思平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李枫 《云港天鹰》

阮晓 《追逐阳光》罗大万 《晨曦》 叶海军 《沪杭铁路电气化改造》

铜 奖

梁家合 《特色》赵培森 《飞天》 黄劲 《窗口》

汪洪波 《不耐烦的等待》陈扬 《岗位》 安永庆 《东方夜明珠》

李祖棣 《城市前进脚步声》谷国文 《江城之冬》 朱泽辉 《璀璨濠江》 吴涛 《节奏》

优秀学术著作获奖名单

1. 周道炯 《投资研究》

2. 王茂林 《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

3. 罗海藩 《城市化与湖南经济》

4. 高尚全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5. 乌杰 《系统辩证学》

6. 林凌 《林凌选集》

7. 刘世庆 《中国东南沿海经济起飞之路》

8. 李京文 《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

9. 李扬 《2005中国保险前沿问题研究》

10. 李光荣 《中国金融理论前沿》

11. 傅崇兰 《生态城市论》

12. 杨重光 《中国城市经济创新透视》

13. 张巨功 《搞活企业的十大关系》

14. 朱铁臻 《城市魅力研究》

15. 戴均良 《城乡大转型时期的思考》

16. 张根虎 《山西煤炭发展前景与战略探究》

17. 翟佳林 《中国企业行》

18. 王力 《国际金融中心研究》

19. 黄育华 《国际金融中心研究》

20. 张锋 《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途径・创新》

21. 沈金华 《武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研究》

22. 王荣 《武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研究》

23. 曾翔 《武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研究》

24. 李树琮 《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

25. 张笑宇 《跨国公司秘籍》

26. 吴德春 《中部崛起与朔州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27. 许一友 《山西城镇化研究》

28. 毛月平 《城市经济市场化研究》

29. 王明浩 《城市情结》

30. 张钊 《城市经营》

31. 冯更新 《21世纪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制》

32. 徐惠蓉 《21世纪中国经营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33. 王岚 《21世纪中国经营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34. 叶裕民 《中国城市化之路》

35. 杨中川 《节约・科学・可持续发展》

36. 于今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37. 王雅莉 《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

38. 张颢瀚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评价》

39. 陈瑛 《城市CBD与CBD系统》

40. 刘治彦 《城市经济学》

41. 饶会林 《中国城市管理新论》

42. 宋丁 《城市学》

43. 马洪 《中国经济形式与展望》

44. 郭鸿懋 《城市空间经济学》

45. 徐正元 《中国近代四大米市考》

46. 倪鹏飞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47. 李靖宇 《大开发与大发展》

48. 谈世中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49. 王圣学 《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分析》

50. 刘科伟 《陕西城市发展研究》

51. 郑定铨 《中国城市》

52. 刘殿军 《中国小城镇改革与发展》

53. 赵弘 《总部经济》

54. 王小兰 《提升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

55. 刘国光 《刘国光集》

56. 张卓元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

57. 陈光庭 《外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

58. 杨鹤鸣 《物业管理与创建文明居住区》

59. 陈福军 《城市治理概论》

60. 孙渝 《中国西部地区法制环境研究》

61. 唐学锋 《中国西部旅游发展研究》

62. 苟世祥 《中国西部旅游发展研究》

63. 李津逵 《城市经营的10大抉择》

64. 段应碧 《统筹城乡发展》

65. 蔡武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66. 李君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67. 曲格平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8. 薛忠锋 《城市系统工程探索》

69. 雷功 《现状 目标与战略启动》

70. 洪发科 《现状 目标与战略启动》

71. 方劲戎 《中国企业生产力研究》

72. 唐元虎 《中国企业生产力研究》

73. 余谋昌 《自然价值论》

74. 孙永胜 《发展混合经济的思考》

75. 杨慎 《房地产与国民经济》

76. 顾秀莲 《妇女权益保障法》

77. 陈为邦 《城市规划读本》

78. 雷仲敏 《城市与城市发展研究》

79. 李立 《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

80. 孟庆红 《区域经济学概论》

81. 张伟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82. 丁健 《现代城市经济》

83. 薛军 《中西部发展论》

84. 尹世洪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

85. 白益进 《办事学》

86. 白仲尧 《中国服务贸易方略》

87. 樊纲 《发展的道理》

88. 加年丰 《实用城市经济学》

89. 刘德三 《零售业信息化》

90. 张跃庆 《新世纪住房与房地产发展研究》

91. 王梦奎 《王梦奎文存》

92. 王洛林 《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93. 张乃剑 《经营城市宝典》

94. 廖元和 《中国改革理论创新探索》

95. 李铁映 《论民主》

96. 费孝通 《江村经济》

文学名著论文范文3

: 用于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出版地、制作地等

, 用于后续责任者、出版者、制作者、刊名、专利号等

( ) 用于限定语、期号、部分号等

[ ] 用于文献类型标识以及著者自拟的著录内容。

. 除上述各项外,其余的著录项目后用“.”号。

(二)参考文献类型与文献类型标识

按照国家标准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将纸张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划分为十种类型,并用十个单字母分别标识: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技术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如全宋词、参考工具、检索工具、档案等。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广告

(三)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排在文末,并按下列格式著录: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篇名[文献类型标识符].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此项也可在文中参考文献序号的后边用P页码加小括号的形式标注).

2.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析出文献中的原文献为专著时,其著录格式为: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专利的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著录格式: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8.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文学名著论文范文4

本次论坛在风景秀丽的桂林市雁山园举行。论坛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张庆善副院长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首先致欢迎辞,他说,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也是东方和西方有代表性的文化大国。两国在保护文化多样性领域各自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今天,阿尔诺・多德里夫先生和艺术院执行主席伊夫・米勒冈主席率领各位院士同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院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在这风景秀丽的历史名园雁山园相聚,共同探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法两国文化艺术界的一项盛举。

王文章院长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受到了中法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文化遗产的认知,对于文化价值观的相互尊重,以及对于葆有人类精神、情感的丰富性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阿尔诺・多德里夫秘书长在答谢辞中说,举办“中法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高层论坛”这种形式的文化合作能够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在尊重双方文化的不同和多样性的时候,应该学会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对方。希望通过邀请专家、艺术创作人员的方式和利用报告会、研讨会、进修和展览的机会来融合两国艺术人才,共同丰富我们的文化,发挥各自的文化艺术遗产价值,这些对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开幕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格胜和桂林市领导分别发表讲话,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开幕式后,中方专家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画家范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以及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阿尔诺・多德里夫秘书长和伊夫・米勒冈执行主席先后做了主旨发言。之后中法双方代表分别从各自学科和专业出发,就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新世纪以来,在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国艺术研究院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国内外举办大型展览和演出,研究、撰写和出版重要学术著作等,受到社会各界和国际舆论的充分肯定。200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法国巴黎成功地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受到了法国各界和公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法兰西学院艺术院有着密切的院际交往,曾经多次互访,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这一次法兰西学院艺术院10名院士集体走出法国本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这在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法兰西学院艺术院汇集了两国众多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共同讨论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问题,必将成为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文学名著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医家史料 遗误 指归

在海内众多有志于新安医学研究工作者的努力下,近年对新安医学研究又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整理挖掘新安历代医家工作,更趋于完善,出版的人名(物)辞(词)典中充实了新安医家的记载和介绍,更有《新安名医考》等专著问世,填补了新安医学在研究医家上的空白。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转抄刻版之笔误,致使较多医家的姓、名、字之乱者有之,生卒年代之误有之,里籍不详有之,造成了张冠李戴之遗憾,给我们今后查阅史料留下隐患。现将笔者览阅中发现的部分遗误,指正道明如下,以供同好 参考 。WWw.11665.coM

姓氏使用混乱

人类进入文字记载年代后逐步有了姓氏。由于汉字有同音字,以及笔画有多寡,故易造成误传。如“余”姓与“俞”姓虽为同音字,但在姓氏使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说文解字》对字义有不同的解释:余,“语之舒也。”而舒,“伸也。”俞,“空中木为舟也。”在《百家姓》中有“俞任袁柳”、“伍余元卜”之不同。据《新安名医考》载:“俞鹭振,字彩轩,清末婺源县人,享年36岁。……特著《瘪痧论》。” 《中医人名辞典》[1]、《新安医籍考》[2]俱载:“余鹭振,字彩轩,清末婺源县人。……著有《瘪痧论》。”另《新安医学史略》一书转载民国十四年《婺源县志》卷四十九《人物方技》曰:“余鹭振,清,婺源县人。……著有《瘪痧论》,详述此病之发生理由及治法,上海《医学报》主笔周雪樵读后,函请入‘医学研究会’,日征医案登报。”[3]当遵后三部论述记载,特别是《新安医学史略》详细转引民国十四年《婺源县志》之记述,可判定为余姓矣。据考,余鹭振是旅居上海崇明的新安医家。

《中医人名辞典》[1]、《新安医籍考》[2]载:“俞有廉,字顽夫,号宅泉。清代江西婺源县人。……著有《医学辨真》一百五十卷,未见刊行。”又,“俞德乾,字利川,清代江西婺源县泗水人。……著有《麻痘科要略》一书,借抄者无虚日。”《新安名医考》载:“余有廉,字顽夫,号宅泉,清·婺源县城东人,……著《医学辨真》一百五十卷。”又,“余德乾,字利川,清·婺源县泗水人……著有《麻痘科要略》济人,借抄者无虚日。”[4]《新安医学史略》在目录中载称“余有廉”,而在书中却为:“俞有廉,字顽夫,号宅泉,清婺源县城东人。……著有《医学辨真》一百五十卷。(见:民国十四年《婺源县志·卷三十四·人物·文苑》)”又载:“施德乾,字利川,婺源县泗水人。……著《麻痘科要略》一书,借抄者无虚日。(见:民国十四年《婺源县志·卷四十·人物义行》)”[3]从以上引证看,二位医家名、字、里籍及著述皆相同,其姓氏差别显然,都转述源于《婺源县志》,何者为准,难下定论。俞姓乃婺源之望族,施更是俞之大误。

《中医人名辞典》曰:“汪之迈,字怀民。清代安徽祁门县十三都中涧人。精医术,有名于时。(见:《徽州府志》)”[1]《新安名医考》[4]、《新安医学史略》[3]曰:“江之迈,字怀民,清·康熙祁门十三都中涧人。” 据查“汪”乃“江”之笔误,曾被推荐至太 医院 任太医。

名、字之混淆

古时文人在名、字、号的称呼上区分严格。名一般是供长辈或用作自称,字是供平辈朋友互作尊称。号是指人的名字以外的自称作谦称。因此,名、字、号在口语、书写使用中,极容易造成记载错位。

《中医人名辞典》[1]、《中医人物词典》[5]载:“许宁,元明间安徽歙县人,生平未详。著有《学 理论 是》(《新安医籍考》称之《医学理论》),未见梓行。(见:《 中国 医学大辞典》)”又载:“许凝,一作许宁,字裕清,清代安徽徽州人。……著有《遁气符医》、《医纪黄游》诸集,今佚。(见:《徽州府志》、《江南通志》)”而《新安名医考》却相反地记载曰:“许凝,明末休宁医家,生卒年月不详。著《医学理论》。”又,“许宁,字裕清,清乾隆嘉庆年间歙县人,……著有《遁气符》,《医纪》等。”[4]《新安医学史略》载:“许宁,道光《歙县志·方技》和民国《歙县志·方技》载:明代歙县人,著《医学理论》(或作《学理论是》)。”又载:“许凝,字裕卿。清初休宁人。行医歙县、休宁,间有奇疾,以手代针,用推拿法,世罕其传。著《遁气符医》,《医记黄游》诸集,今佚。”[3]“宁”与“凝”虽然读音相同,但字义不一,不应当混淆。一为许宁,元明间歙县人,著《医学理论》。一为许凝,清初,休宁人也,善推拿之术,著《遁气符医》、《医纪黄游》(笔者注:《新安医学史略》原文为“医记黄游”,而经综析当为“纪”较合适)。

《中医人名辞典》载:“黄启东,字日初,清代江西婺源县人。”[1]《新安名医考》载:“黄起升,字日初,清·婺源县璜川人。”[4]两说都明出自《婺源县志》,“启”与“起”音同字不同,“东”与“升”有笔误之嫌。古时文人的字与名有一定内在联系,《颜氏家训》说:“名以整体,字以表德。”就是字者表其名之义,是名的解释或补充。起升为名,意太阳初升,名与字相辅相成。

《中医人名辞典》[1]、《中医人物词典》[5]俱载:“王开(1278~1347年),字叔启,又字元启,号镜潭(一作镜泽),宋元间兰溪(今浙江兰溪县)纯孝乡王家村人……,撰《增注针经密语》一卷,《针灸全书》一卷,均佚。(见:《浙江通志》、《兰溪县志》、《补元史艺文志》等)”《新安名医考》将王开增附于王国瑞条目下:“王国瑞,元·婺源县人,……曾协助父亲王开增注《针经密语》一卷,惜已亡佚。”[4]此说源于《婺源县志》,为旅外新安医家。《新安名医考》将“增注”二字从书名中分列出来,“增”用于人名,“注”为动词意在注释也,注《针经密语》解,实际上“增注”有增补注释之双重 内容 ,从中医较多书籍名称看,如有《增订医方歌诀》,有《增补脉诀》、《增注徐回溪古方新解》,还有“增释”、“增辑”等形式,因此,把“增注”理解成人名,显然是有误。

又《集古良方》作者,《中医人物词典》载:“江进,清医家,字可廷,安徽歙县人。”[5]《中医人名辞典》载:“江进,清代安徽歙县人。生平未详。(见 :《贩书偶记续编》、《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新安名医考》载:“江兰,字进,清·乾隆年间歙县人。”[4]《新安医籍考》:“道光八年《歙县志·宦绩》曰:江兰,字芳国。”[2]在《集古良方》条载有自序署名为“古歙江兰谨书”。《中医 文献 辞典》载《集古良方》条:“方书12卷。清·江进(可亭)纂辑,辑年不详。……现存咸丰元年(1851年)重刻本。”[6]上述一医家名与字混乱现象较为严重,这样将给查找该医家增加难度,也可使疑误长期延讹下去。《新安医学史略》载《集古良方》为同名异书,一作者为江兰,另一作者为江进,俱为歙县医家也。从考据学看,有资料佐证,江兰著有《集古良方》。

《中医人名辞典》[1]、《中医人物词典》[5]俱载称:“程时卿,明代安徽祁门人。……晚年辑《太素脉要》二卷。”说法源于《

《医荟》的作者,《中医人物词典》载:“毕懋衰,明医家,字君平,歙县人。”[5]《新安名医考》载:“毕懋襄,明朝歙县人,《歙县志》载其著有《医荟》一书。”[4]《新安医籍考》载《医荟》条:“明·毕懋襄,见康熙三十八年《徽州府志》卷十,《书籍》十八卷佚。”[2]同为一人,名字不同,襄本意为帮助,可见衰应是襄笔刻之误。

里籍不清

医家的里籍往往能反映出其学术渊源和学术流派(区域性)间关系,给旁证史料带来 参考 论据,对区别同姓同名医家,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医人名辞典》载:“汪汝麟,字石来,清代广东海阳县人,生平未详。辑有《证因方论集要》四卷,刊于道光庚子(1840年)(见:《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又见《新安名医考》载:“汪汝,字石来,清·休宁医家,生卒年月不详,著《证因方论集要》六卷。”[4]乃麟之误。《新安医学史略》载:“汪汝麟,字石来,清·嘉道间休宁海阳人。”[3]据查,海阳为休宁古称,建县于东汉吴永安元年(258年)。吾徽古人写籍贯亦喜用古称,现保留有海阳镇为休宁县城所在地,汪汝麟乃是新安医家休宁人氏。 另《中医人名辞典》又载:“汪文绮,字蕴谷,清代广东海阳县人,著有《脉学注解汇参证治》、《会心录》等。(见:《贩书偶记续编》、《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新安医学史略》载:“汪文绮,字蕴谷。汪文誊之弟。”又载:“汪十洲,清初,休宁县鹤山里人。县名医,子文誊、文绮,承其学。”[3]从汪文绮《杂症会心录》自序中看有署名为“休宁汪文绮蕴谷氏识”看,汪文绮很明白无误为休宁人,同时也可佐证汪汝麟为休宁人。

《中医人名辞典》载:“李楼,明代江南人,……著《怪证奇方》二卷,传于世,今存抄本。(见:《医藏书目》、《国史经籍志》、《古今名医言行录》、《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中医人物词典》载:“李楼,明医家,字小山,祁门(今属安徽)人。尝集《怪症奇方》一册,……后由其友王校正,于1544年刊行。”[5]从上所述人名(物)辞(词)典介绍看,虽里籍不同,但书名生平年代相同,当是同一人。众所周知,王为祁门人氏,多年行医祁门。“常与李楼相互论医,后校正李氏《怪症奇方》(1544年),且于书后添加附承。”[3]而《怪症奇方》是由“明·李楼编,王校,见《全国中医图书馆联合目录》存”[2]。从他们生前密切接触论医看,李楼当属祁门人。

朝代不详

古时文人著书作序记载都以帝王年号干支表明,无公元年历记载之习,而各朝代帝号相似亦不少见,故易造成人为移位而错,有的记载可误差数百年之多。

《新安名医考》载:“王炎,字晦叔,清·婺源武溪人,生于雍正三年(公元1726年),卒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享年81岁……,医著《伤寒论》编在《双溪类稿》中。”[4]而《中医人物词典》[5]、《新安医学史略》[3]载:“王炎(1138~1218年)南宋文学家,字晦叔,婺源(今属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著作甚富,总题《双溪类稿》,其中有所注《伤寒论》等,已佚。……所辑《本草正经》三卷,为《神农本草经》最早辑本,今佚。”《中医人名辞典》载:“王炎(1138~1218年),字晦叔,宋代婺源(今江西)武溪人。(见:《徽州县志》)”[1]《中医 文献 辞典》载《本草正经》条:“本草著作3卷。南宋王炎(晦叔)辑,约成书于嘉定十年(1217年)。《神农本草经》最早之辑佚本。此书在明末尚存,今佚。惟其序文存《双溪文集》中。”[6]所著皆道明为宋人。综上所述,名字书目皆相同,而生卒年代则相距约六百年左右。

《中医人物词典》在介绍婺源医家朱日辉时称:“朱日辉,明医家,字充美。”[5]而《新安名医考》[4]、《中医人名辞典》[1]、《新安医学史略》[3]则明确称之为“清代婺源县沱川人”。惜所著《医学元要》、《加减十三方》、《试奇方闻见录》、《大家文翰》等书,均佚,是故确切年代,无处考证。

现代 考古大家郭沫若先生曾经明确指出:“无论作任何 研究 ,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 问题 ,而材料的真伪或 时代 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可见,在挖掘、整理、研究、提高祖国医药学文化遗产之时,考订史料的真伪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完备新安医家史料,纠偏历代医家的姓氏、里籍、生卒年代是项 科学 又严谨的工作,这项工作还靠广大医史研究者不懈努力,挖掘补正,还其真实的面目,方可避免讹错沿袭,不致贻误后学。

【参考文献】

1 李 云主编.中医人名辞典[k].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377,649,652,404,236,247,792,28,228,877,407,405, 307,55,158.

2 王乐主编.新安医籍考[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09,56,452,366,155,269,292.

3 洪芳度主编.新安医学史略[m].安徽:歙县卫生局,歙县中 医院 ,1990:237,187,111,246,211,231,220,207,134,106,168.

4 李济仁主编.新安名医考[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0:74,76,77,102,127,40,80,63,41,102,24,139,67,69.

文学名著论文范文6

一本著作可以有多个作者署名,挂名著作就是在别人写好的书的作者栏里写上自己的名字,而自己不用参与著作撰写和出版工作。最终等着书出版出来拿样书就可以参与职称评审。

评职称出书选择挂名著作有三种情况:

1、没有时间和精力。写书和出版书都是一份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很多老师忙于教学教研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亿百出版网提供的著作挂名就可以帮您解决这个问题,您只用选择挂名的书籍和位置,付费,等待收书即可。

2、缺乏资金出书。完整的出一本书至少要2万以上,不加上交通费、电话费、请假扣钱等等。但著作挂名的费用远低于此,只需要付出一个作者的费用即可获得同样的加分。

3、马上要评职称。出一本书一般在3个月以上,但马上就要评职称了,短时间就需要一本著作,来不及等了,怎么办?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为您找到合适的著作挂名机会,最短一周即可挂名出书。

以研究馆员任职资格评审条为例,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条以上,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

1、在具有CN刊号的刊物上独立发表图书资料专业论文8篇以上,其中须有4篇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

2、独立或合作出版有ISBN书号的图书资料专业著作(如专著、译著、参考工具书、检索工具书、教材及教学参考书、资料汇编、古籍整理等)1部以上。专著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其他著作本人完成20万字以上。

3、完成科研项目,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部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总项目限前5名。

(2)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

4、获得科技成果奖、社科成果奖,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部级成果三等奖1项以上。

(2)省(部)级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

可见3、4条是不容易做到的,而合作出版图书专业著作也成为了必然选择。

上面只是简单举了两个例子,还有很多行业评职称和这样的要求很类似,发表学术论文和专著挂名是最容易做到的,而通过郑州图润-百科书苑网挂名专著比发几篇论文的价格还会更低,所以挂名专著已经成为如果各行业评职称人员的首选,通过挂名专著不仅速度快而且价格低。

专著或教材挂名有哪些优势?首选,相比其他科技进步奖、成果奖或者科研项目等一些高难度要求,专著挂名最容易做到,而且成功率高。其次,相比发表学术论文,挂名专著比较省心,论文写好了万一没通过编辑部审核还得重新写,而挂名专著只需和出版社协商好就可以保证挂名成功,最后,挂名专著对评职称加分也多。

图书馆情报专业高级职称方向学术专著;主编、副主编挂名书目推荐如下:

1、《图书馆情报学***》

2、《应用图书馆***教程》

3、《图书馆学***研究》

4、《高校图书馆管理****实务》

5、《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管理****》

6、《医院图书馆***工作实务》

7、《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8、《图书馆服务***探讨》

9、《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

10、《学校图书馆检索***探微》

11、《图书馆期刊管理****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