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作用范例6篇

社会治理的作用

社会治理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道德文化 社会治理 教育

2012年7月3日晚,湖南省娄底市孙水河公园河段,27岁的邓锦杰为了营救溺水的一家三口,奋不顾身跳入河中救人。不幸的是,因体力不支他被湍急的河水吞噬。 而让人心寒的是,当邓锦杰遇险生死不明时,被救的一家三口不但没积极施救,也没留下来关注事情的进展,而是漠然地选择了离开……近些年来媒体上相关报道及长久以来的社会现象使得大家认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容易惹祸上身,如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但是这次事件却是有人不顾一切出手相救,为此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然而被救者不仅没有去营救溺水者,甚至连一声谢谢都没有,还说出了“关我屁事”这样让人心寒的话。针对这种现象,本文认为若要改变全社会这种缺乏责任感的风气,一个良好的文化道德环境是社会安全的最佳屏障,能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一、道德文化社会治理的依据

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样的,我们认为,其中既包含传统道德文化的断裂,例如从20世纪末至今,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或者从快餐文化中寻找精神寄托,又或者是在微博上、网络聊天工具中来尽情宣泄自己道德欲求,人们性情越加冷漠;也有对道德认同感的降低,对道德约束的不屑,对道德缺乏敬畏这一方面的原因。基于这些原因,我们更应该重拾道德文化以实现对社会的良好治理作用。首先,我们需要寻求道德文化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

(一)道德文化的社会治理是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方面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法治”与“德治”二者结合起来,不仅要强调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强调社会道德对于我们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约束。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做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加强道德文化的社会治理作用,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是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方面。实践证明,“法治”和“德治”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二者范畴不同,法治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精神文明,但两者在地位和功能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1]

(二) 一定的道德情感能成为维护制度的又一道心理防线

倘若人们在行为处事中只怀有赏畏罚之心,而没有羞耻感、罪恶感之类的荣辱之心和是非之心,那么,在出现制度诱惑时,人们进行抵御的防线就会弱化,整个社会将处处暗藏杀机,令人防不胜防。特别是在有名利可图而制度监督不到位、 惩罚又无效的情况下,违反制度的情况就更容易发生,并且已有的制度也会遭到更多的破坏。相反,人们若有荣辱之心和是非之心,在行为处事时更愿意遵守社会制度,就会在遵守制度方面多增加一层保险,使制度的实现变得更加可靠。这说明,“人人畏法” 并不是理想法治社会的基础,只有当人们对法律从单纯的畏惧到自觉之时,才是理想的法治社会。

(三)我国公民道德现状的现实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政策与措施,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2012年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要求“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就体现了这一点。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道德领域和社会政治生活方面也易受到最大利润化原则、优胜劣汰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的影响,从而引发人们的见利忘义、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的思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也绝不参与,导致一些人的道德素质下降,道德意识薄弱。同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已经腐蚀了一些道德意志薄弱的人,使他们陷人了道德沦丧的泥潭。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缺失的方面,其中又以社会公德为主。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道德的社会治理作用,努力改善公民道德现状,从而在全体人民中形成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以促进社会稳定进步。

二、道德文化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文化社会治理的根本任务

道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规范文化,不同于法律、制度等强制性规范文化。如果说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所有成果, 那么,道德文化就是人所创造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所有创造物。在道德的社会治理功能中,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生价值观。

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受自己的价值观支配的。而价值观又决定着个人的社会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引导人们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相反,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则使人们变得自私自利,使人步入违背道德规范的歧途。所以道德文化社会治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道德文化社会治理的原则

道德文化社会治理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特别是个人对待他人、社会整体利益的态度的角度,去调节人的各种行为活动和关系的,所以,我们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去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这个原则就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作为道德社会治理的原则,有着科学而丰富的内涵。

第一,集体利益的权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表现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为社会主义集体作为一个真正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体,集体利益中包含着每一个成员的利益。集体利益代表每个成员长远的、全局的利益,它是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和保障,这就决定了集体利益必然高于个人利益。其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

第二,个人利益的正当性。集体主义绝不像某些人所理解的那样仅仅是代表整体利益,只讲集体不讲个人,只讲集体利益不讲个人利益。相反,集体主义在 强调它的权威性或首要性的同时,并不抹煞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也强调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力求充分发挥集体成员的个性与创造力,并努力使集体逐渐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三,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协调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利益代表个人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利益的统一。同时,个人利益又是集体利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息息相关的,集体利益的兴衰成败与个人利益有莫大的关系。

(三)道德文化社会治理的着力点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很多方面,但最基本的方面概括来讲有三个:社会公共场所活动的领域、职业活动的领域、家庭生活的领域,相对于这三个活动领域的道德,就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1、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对于维护人们日常的生活秩序、促进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改善社会风气,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公德的作用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它不仅能制约人们在一般社会公共生活的言行,而且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种不同领域中,与各种不同的道德形式互相结合,共同发挥调节社会人际关系的作用。本篇文章开头的案例即与社会公德有关。

2、职业道德

在社会主义社会,尽管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365行有各自的行业文化,但无论什么职业的道德,其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个人的工作行为要与岗位的社会地位、功能相一致,从而保证行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的整体效益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家庭美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家庭道德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家庭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才能建立美满、和谐、幸福的家庭,即建立真正具有美德的家庭。

三、道德文化社会治理的实施途径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代代相传。在日常生活中,道德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指导着人们正确的前进方向。但是在拥有如此深厚精神文明的中华大地中,当今社会却出现了“冷漠”被救者对于施救者遇险时说出“关我屁事”这样的事件,披露出人们的道德缺陷。所以当务之急,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重拾道德文化以实现对社会的良好治理作用。

(一)传统人文精神的承接

实际上,我们的传统人文文化中有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关于道德方面的深邃论述,至今都值得我们去采撷、去挖掘、去吸纳。如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每个人能深刻领会这句话的意思并按着去做,出现被救者冷漠离去的现象会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去正本清源,何况道德本身也是历史的积淀的产物,儒释道三家都以其对自然、社会的敏锐洞察和深刻领悟凝聚为中华民族构建和谐社会取之不尽的源泉,中国古人的智慧对现代人类活动依然有着长远的影响和启悟。道教的始祖老子,他的《道德经》本身就是一部道德的“百科全书”,他认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2]儒家的道德因子更是经久不衰,孔子讲究仁义礼智信,特别倡导孝道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和人性的光芒。

(二)家庭学校的培育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父母是孩子道德培育的启蒙老师,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家庭是孩子道德培育最具影响的课堂,要让孩子品行端正,家庭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因子,也是一个人得以健康成长和道德人格雏形的发源地,良好地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3]。而作为学校,其道德“灌输”的功效更是不可忽视,是人生关键之所在,因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这种阶段性的教育特性决定了其道德教育效果具有非常好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勤劳、勇敢、平等、和睦、公平、正义……,这些人类道德进化的结晶,是做人的一些不可缺少的基本道德,理应在家庭、学校这两个阶段就应该完成的。

(三)宣传和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一般是采取属地原则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但上级主管部门对各单位的员工情况并不是很清楚,所以他们进行职业道德监督难免只会下表面功夫,下来检查也只是走马观花,道德监督无法正常化,所以职业道德的履行难以持久。鉴于此,社会治理职业道德的方法有下面几点,

1、树立职业道德操守的典范,将其道德修行、守德业绩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对其进行奖励。

2、要在社会和单位大力宣传本单位的职业道德规范,督促各单位将职业道德纳入单位制度管理范围。

3、“身教胜于言教”这条道德教育的普遍原理,同样适用于单位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普通员工要遵守职业道德,单位领导者要带头遵守职业道德。

(四)营造惩恶扬善的社会环境

建立健全惩恶扬善的社会环境,保护和激励人民群众见义勇为的行为。使见义勇为成为公众本能的行为、自然而然的行为,而不是事前事后谈起认识来,人人出口成章、口若悬河,但在下一个残酷的现实面前又展开新一轮的讨论,本质上仍然旧话重提。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4]。”创造惩恶扬善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的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一些备受公众瞩目的司法案例,比如令讹诈救助者、诬陷好人者得逞,对本来令人不齿的行为罩上法律的外衣加以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罗国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J],《人民日报》,2011年02月22日第九版.

[2]老子,《道德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3]朱蕴丽,《社会基本道德缺失的原因与公民道德教育的重构》[J],《求实》,2010年03期.

社会治理的作用范文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司法部门和公安机关应该管,同时也是教育部门、每个家庭和社会各行各业都应当共同承担的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特别是教育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更有其特殊的职能和作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固然是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而滋生各种刑事犯罪的土壤则是社会上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源头上对社会治安状况进行有效地综合治理,就必须从治防结合、以防为主入手,做到标本兼治。

多年来我们北林区教育党委在配合各级党政机关、公安司法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摸索总结出教育部门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自身优势和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以预防为主方面,更为突出。

一、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突出预防优势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预防、整顿、治理等过程,而做好预防工作则是抓准了根本,抓到了基础,抓住了源头,不要等问题出现了才去治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警钟先鸣,才能防患于未然。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青年犯罪已形成上升趋势,而且年龄日渐低龄。中小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如何把未成年人这一庞大的群体从小就培养教育好,给他们打下良好的科学文化基础、思想道德基础,就成了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社会义务。

从我们对中小学生素质状况的调查结果来看,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看,都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从中不难发现极个别学生身上存有的劣迹行为和不良行为习惯都时有发现。所有这些都是酿成违法犯罪的根源。几年来我们教育党委为了解决这些对社会治安有影响的不安定因素,我们加强和改善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突出和强调了全面素质教育。我们总结出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八项系统教育内容: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主旋律教育;以“三德”为内容的文明礼貌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学习先烈继承遗志为内容的革命传统教育;以“两法”为内容的法制教育;以守则和规范为内容的纪律教育;以树立科学的远大理想为目标的“三观”教育;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内容的“三新”教育和培养创新意识和奉献思想的时代精神教育。总结出八条系列教育途径:即以各科教学为主渠道的渗透教育;以重大节庆日为契机的宣传纪念教育;以主题班团队会为组织形式的自我教育;以净化美化校园氛围的环境陶冶教育;以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三结合教育;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到工厂、农村、部队参观访问、共建共育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教育;以请社会“五老”人员向学生作宣讲报告的专题教育和在日常生活中学英雄做好事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养成教育。

通过上述教育活动,中小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程度明显提高,全面素质明显增强,从而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治理了不良行为的形成和违法犯罪的滋生。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幅射功能,突出宣传优势

一所学校的校风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周边社区的社会环境,一个学生的素质如何也会对一个家庭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说这种学校教育的作用将直接幅射到整个社区。

北林区中小学现有学生21787名,这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不但关系到本人的健康成长,他们还可以成为一支数量庞大的义务宣传队,向家庭和社会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宣传工作。

去年我们在学习、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工作中,通过开展“十个一”的系列教育活动,他们把在校的学习收获带回家庭,向父母系统地宣传了“两法”,通过参加社区街道活动,又宣传了社会。

去年我们配合揭批“”,把区关工委编写的“不让‘’进家门”的宣讲材料,讲发给每个学生,他们不但自己学,受到教育,还带回家庭,向家庭成员宣传,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以来,我们在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工作中,通过开展“编、讲、看、赛、评、读”等系列活动,学生将区老干部讲师团编印的“道德四字歌”、“学习纲要”千字文等材料,带回家庭和社区,广泛向社会做到宣传,四月份我们在第六中学召开了北林区教育系统学习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现场会,总结推广了他们同家庭、社会共同学习贯彻《纲要》的经验。

在几年来我们评选“十佳小孝星”的工作中,通过典型人物事迹介绍,向社会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教育作用。通过宣传,产生了巨大的教育作用,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维护社会治安、净化社会环境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通过开展“三结合”教育,突出时空优势

青少年时代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人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般要经历二十年的时间。虽然一个人也在随时接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受到教育,但都远不如学校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更为直接和有效。学校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施以个别教育,叫做因材施教。这种近二十年的系统教育的效果,是家庭和社会影响教育所根本达不到的。这是学校教育在时间上的优势。

再从空间上看,学校教育不仅对学生要管校内“三尺门里”,同时也要管课后的三尺门外,全面负责。多年来我们所开展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就是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紧密结合,同步施教,使学校教育在空间上保持连续性,避免和防止了“5+2=0”。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创办学生家长学校,建立校外教育辅导站,单位共建共育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开辟校外教育阵地,使学生得以在校外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继续受到教育,得到了良好效果。

社会治理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管理 政治保证 精神力量 规范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245-01

张会静(1988-),女,河南濮阳人,黄河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同志说过:“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社会管理需要制度建设保障和长久机制支撑,这些都需要通过有感情的人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意识、提升人的道德品格为旨归,决定了社会管理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提供政治保证

我国的社会管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性质、政治方向决定了社会管理的性质及方向,社会管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指明社会主义方向,推动社会管理在社会主义轨道上有序开展。社会管理集社会性、经济性、政治性于一体,它不能脱离我国的政治现实,现阶段社会管理的主体中,执政党和政府仍旧是社会管理的中坚力量。我国面临着各种价值思潮的冲击时,党的领导和政府的主导尤为重要。党和政府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效方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渠道,正确阐释党的执政意图,正确阐发社会管理的内涵,使之深入人心,进而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保证社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提供政治思想基础和政治素质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社会化,提升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必须着力解决诸如人民政治知识匮乏、人民政治素质不高、政治意识淡薄等问题。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普及政治知识。政治知识是社会成员参与政治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让社会成员了解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工作制度,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为社会管理提供政治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表现出的心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凝聚精神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价值信念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价值导向,为人的行为方式提供价值指导,提高人的行为认知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为全民共同奋斗奠定思想基础,为社会管理凝聚精神力量。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提供精神动力,以保证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是社会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实际,也是两者结合的切入点。人的思想发展呈现复杂性,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人”进行人性化教育,给予人最本质的人性关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来提升社会管理的人文价值。社会管理是一项具有鲜明价值的活动,是一种具有人文智慧的实践。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提供规范保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需要运用法律、法规、政策等规范性手段,还需要运用道德、宣传、劝说等非规范性手段。在社会管理中,无论有形规范还是无形规范,都是社会管理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规范保障。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具有“生命线”的地位,要发挥其促进规范认同的作用。单纯的制度规范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依靠外在强制力促成对制度规范的认同更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个体的内心形成对规范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才能促成个体对社会管理的种种制度规范的认同。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们对社会制度规范的内化,提高人们对社会制度规范的接受度。社会管理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成人和制度规范间的一种互动过程,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对制度规范的认同、接受、支持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个体的需要,对社会制度规范进行有效选择、高效整合,个体不仅相信、接受、认同制度规范,还愿意将这些制度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体自觉将社会管理规范外化为行为,保障社会管理的有序进行。现代社会生活复杂化、利益多元化,必须着力提高人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之间的协同性来保障社会管理的有序开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个体把认同和内化的制度规范,自觉转化为良好的社会行为,并把良好的行为转变成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将反映人利益的思想、规范内化为人的习惯和信念,外化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从而能够保障社会管理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的作用范文4

Abstract: The Buddhism has som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relations between a country, market and society from conflicting to harmony integr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ational unity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e development and experience of Buddhist organizations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further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function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关键词:社会治理体系;政府管理;公共治理;善治;佛教文化

Key words: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government management;public governance;good governance;Buddhist culture

中图分类号:D9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247-03

0 引言

宗教对社会治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滋生于东方文明体系中的意识形态,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深入、持久的影响可以说是其他任何一种宗教所难以比拟的。佛教不崇尚超然物外的神,而注重内心的修炼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强调修行、参禅、悟道、成佛是达到大彻大悟这一人生最高境界的修炼道路。从语义学看,释迦牟尼是梵语,意即“释迦部落的隐修者”。无论是已悟道成佛的释迦牟尼,还是他所创立的佛教,都不相信超然物外的神,而是相信自己,坚信自己能够指引众生走上一条最终达到人生最高境界的修炼之路。这样一种启迪智慧的宗教和意识形态,对于加强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创新政府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大致与我国道教创立的时代相近,同属于古老东方文明的两大智慧性成果,体现了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先民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深度思考和卓越发现。就佛教而言,它对于修炼成人生最高境界的执着与追求,早已化身成一种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和精神信仰,超越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成为一种影响甚广、感人至深的世界性宗教。由于同属于东方文明体系,佛教自然很容易与中国本土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相契合。

历史地看,佛教从传入中国开始,就面临着如何与儒家和道家等本土文化相融合、实现本土化的问题。佛教文化的本土化经历南朝和唐代的辉煌之后,宋元时期开始走向世俗化;到了明代,世俗化成为佛教最为显著的特点。[1]其中,宋代佛教文化的儒化,对后来世俗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所谓佛教文化的儒化,指的是宋代佛教文化的本土化内涵和特征,即:

一方面,吸收当时儒家的心性理论,将原始佛教文化本体论意义上的“如来藏清净心”转变为现实的人心,认为“万法唯心”,充分发挥心的主动性,为宋代佛学重视心灵的超越、清净奠定了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吸收儒家孝道、忠义、爱国等思想观点,关注世间秩序,以儒家文化观念比附佛教理论,以此调和儒佛,具有明显的伦理化和调和性特征。[2]也就是说,儒学作为一种世俗性文化,强调“入世”态度,比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更注重世俗社会的治理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除了在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之外,佛教尤其重视官方的支持和满足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佛教在南朝和唐代初期两次大规模兴起是与官方支持分不开的。官方的支持,尤其皇家对于广建庙宇、大兴佛教的热衷和巨额投资,是有原因的,主要是通过佛教的人心教化抚平战争创伤、满足维护统治秩序的现实政治需要。由此可见,正是佛教的传播和对于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以及它在本土化方面的出色表现,使得佛教逐渐与本土文化相融合。

2 佛教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纵观历史,佛教的发展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佛教初兴于汉明帝。西元76年,汉明帝如梦所示,即派使者去访寻佛法,延请二胡僧回国传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家寺庙――白马寺。此后,佛教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稳定国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直为历代统治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所重视。历经2000年的传播和发展,佛教已经融入中国社会,不仅适应了中国世俗礼法,而且也在提升个人道德品质的基础上,由个体扩大到群体,从而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佛教教义和教规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佛教主张人与人是平等的,教化人们要多行善事、多修正行。除五戒、十善外,佛教还将“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四摄”,“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作为人与人和谐相处、自利利他的行为准则。这些教义教规正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以人际关系为重的哲学思想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协调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防范和化解社会危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其次,佛教有利于教化人心、促进对外交流与民族团结。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十六国都在境内弘兴佛教,争取民心,客观上加深了当时南北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联系,促进了中国各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唐代是佛教的鼎盛时期,太宗亲临弘福寺,自称菩萨戒弟子,斋供财施,在民间影响深远;中印两国也以玄奘为法师纽带,第一次建立了正式的友好关系;如意元年(692),武则天收复西域,将于阗实叉难陀法师请到京师,给予特殊礼遇,并通过在龟兹、疏勒等地建立了以汉僧为主体的大云寺,化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联系。此后,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顺治帝雍正帝等都信奉佛教。如此,“以儒治国、以佛治心”逐渐融入我国传统的治国理政思想。佛教之所以倍受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社会影响如此广泛、深远,正是发挥了教化民众、促进民族团结与对外交流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佛教有利于融合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对立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佛教所倡导的众生平等、普度众生、行善积德、因果轮回、现世报应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和修行戒律,恰与生态文明强调的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相通的,具有价值取向上的内在一致性。佛教主张诚信、不妄语,劝导人们“一心向善,诸事莫恶”,无疑是融合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关系的一剂良药。佛教的传播发展和对外交流,不仅扩大了我国宗教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而且增强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佛教组织与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

佛教组织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教徒自治使其一直超脱于世俗,避免了政权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干涉,成为独立于政府的“化外之民”,享有诸多豁免权,但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广泛参与却并未见减少,以至在历代社会治理体系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佛教组织来看,其治理体系是多元构成的。在组织体系方面,主要有中国佛教协会、佛教寺庙、佛学院、佛学研究会等外部治理机构和内部管理体系。在制度体系方面,不仅有完整的宗教理论体系,而且有着比较完备的教义教规,以及确保佛教组织有序发展的各种组织管理制度。在运行体系方面,采取教徒自治、寺庙自主管理等治理方式,并运用了与宗教自治相适应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手段。在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方面,主要是以寺院为基本单位,成立了僧团会议、寺务委员会、咨议委员会、戒律寺、执事委员会、经院等一系列决策咨询、执法监督c情报服务等内部治理机构。佛教组织的发展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多元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至少佛教组织的治理体系及其多元构成,可以启示我们: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同样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推进。

首先,根据多元治理主体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组织体系。为此,必须明确党委、政府的权力与责任,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地界定多元公共权力主体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关系,突出党委总揽全局和协调统筹的领导地位,突出政府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突出依法治国的基础地位。

其次,依据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构建灵活多样的制度体系。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完善制度体系。

①基本制度层面,制订宪法与规定立法的原则,对于带有根本性、基础性、普适性和稳定性的社会领域进行专门立法,针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人类活动领域进行基本立法,进一步完善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的基本政治制度、组织制度和其他带有根本性的规章。

②运行制度层面,对社会治理实践进行规范和引导,主要是研究制订与社会治理相关联的各专门法律、法规、制度和章程,确保社会和谐有序运行。

③保障制度层面,建立完善制度之间的相互约束机制、制度运行的监督机制和推动制度落实的保障机制,以确保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制度办事。

④民间社会制度层面,规范和完善社会自治组织的 “自治章程”、企事业单位的 “管理规定”、各种社会群体的 “乡规民约”和公民个人的 “祖制家训”,群体活动的 “君子协议”等有社会约束力的各种协议或风俗习惯。

第三,按照社会治理方式改革的实际要求,构建有效的运行体系。为此,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落实与社会治理改革相一致的依法治理、社会自治、合作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动态治理等一系列治理内容。二是健全与社会治理领域匹配的信用治理体系、安全治理体系、文化治理体系、虚拟社区治理体系、社会稳控体系。三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城市网格化管理、农村民间乡绅治理等治理措施。

第四,针对社会治理的目标和任务,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此,必须从被评价主体与评价主体、评价的价值取向与依据、评价的内容与指标、评价的手段与方式、评价的绩效与转化等五个方面,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和推动社会治理实现“善治”。

第五,着眼社会治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构建相互支撑的保障体系。为此,必须从统筹体系、人才体系、监督体系和支撑体系四个方面,对社会治理体系运行进行追踪和矫正。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是一个与国家治理体系相统一的、以管理社会事务为主要内容的治理体系。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多元构成中,组织体系是主体,制度体系是依据,运行体系是路径,评价体系是标准,保障体系是支撑。正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互为前提,架构起了一个包括社会管理与社会自治在内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3]

参考文献:

[1]杨述明.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五种基本构成[J].江汉论坛,2015(9).

社会治理的作用范文5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个人获得政治信仰和价值以及这些信仰和价值的代际传递过程;是形成、维持和改变政治文化,使个体获得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过程和方式;是社会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团体,都有可能为公民提供政治信息,传递政治文化,成为影响社会成员政治意识的媒介。常见的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有:家庭、学校、朋辈、大众媒体和政府等。

政治社会化贯穿人类一生,而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阶段。所谓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是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度,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拥护党的事业、支持党的基本路线,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政治人的过程。

2.思想政治理论课。每个政治体系都有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机构,负责政治教育的机构有针对性地对主导性的政治知识、政治价值反复灌输,传播主流的政治文化,把社会成员塑造成为社会所希望和要求的政治人。除了政府、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社会团体以外,学校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大学生主要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和学习,在自觉不自觉的政治社会过程中,受学校影响非常大。

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灌输政治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发挥高校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四大块以及形势与政策、世界政治与经济等选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确立政治认同,提高大学生政治知识和政治信仰,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些作用决定了它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特定的作用。

二、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致性。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由社会来主导的,在教化内容上都体现了阶级的政治利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双方有共同的目标: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接班人,即合格的政治人。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培养献身祖国建设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除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手段外,还包括学校、政府、党团组织进行的正规的社会化活动,也包括社会和学生社团的自发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要求开设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强调系统性、正规性、强制性和控制性。相比较而言,其他政治社会化渠道特别是一些非正式的社会化手段,在调控性和反馈性方面效果较差,有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而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除了主流的政治文化,也有非主流的政治文化和糟粕的政治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掌握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使大学生分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政治文化,摒弃不良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

3.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相互促进作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手段丰富、灵活自如有效缓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机动性不足的问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有效弥补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强度不够、内容不深、教育不系统的问题。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大学生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而大学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最有效、最直接、最系统和最快捷的政治社会化手段,它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体,是大学生成为政治人的必经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集中实现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政治认知水平。政治知识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础,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识大学生才有可能形成相应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形成与完善政治人格;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的提高,是掌握一定政治知识的个体,能动性、创造性的认识、判断、评价各种政治现象,把政治知识提升到更高的理解层次。

大学生政治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大学生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文化,帮助大学生获得政治知识和正确的政治信念,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课堂教学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传授给学生,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现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观念。大学生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身素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自觉抵制非主流的政治文化,熟悉国家的政治准则,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

2.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大学生追求独立自由,有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但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情感波动比较大,容易冲动,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形成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政治态度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通常表现为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意志等。当大学生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志升华时,就会产生坚定的政治信仰,所以,政治信仰是大学生政治态度最高级的形态。

个体对政治体系的强烈的认同意识可以对政治体系具有极大的维系作用,保证国家的政治团结和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从网络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国家认同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忠诚感和朴素的爱国意识,关心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过受大学生心理发展和政治认知发展的制约,这种认同感具有不稳定性和随意性的特征。大学生认同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保证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之后,大学生作为政治人逐渐发展起来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观念趋于稳定,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政治评价和判断,不过由于大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政治实践,其社会化程度很低,容易受不良政治观念的影响,所以必需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观念彼此碰撞,各种意识形态渗透到学生当中,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异化、集体主义淡漠、个人主义盛行,政治信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政治方向出现不明确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抵御各种不良政治思想,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分析、判别政治思想的能力。面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动摇和政治方向的不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积极发挥作为其根本功能的导向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追求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认识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4.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政治参与能力。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这也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即具备最基本的参政议政能力。

社会治理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建设;检察职能发挥;具体设想

一、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必要选择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在感受物质生活的巨大进步的同时,许多人也越来越感到我们这个社会已不那么安全了。一再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忧心忡忡;各地屡发的医患纠纷事件让医患关系失去了应有的信任,人们的就医环境失去了安宁;各地频现的暴力强拆事件又让公民的生命权和财产权保护面临着灭顶之灾;不时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在提醒人们,我们随时可能被这些身边的公共安全事故剥夺生命和健康;而高昂的教育、就业、医疗成本又让贫困家庭失去了改变命运的信心和希望;执法机关执法标准不一,社会各阶层分配不公,腐败的丛生等等问题似乎让人们对我们社会的公平正义失去了信心,等等。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越发展矛盾和问题越多?说到底,这其实是我们的整个社会管理出了问题,我们的社会已到了不得不进行社会管理纠偏的时候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涉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导致我国的社会管理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大政府小社会”这种以行政管制为主的管理模式上,已经明显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种社会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在于:一是封闭性;二是粗放性、低效性;三是随意性;四缺乏科学性,等等。以这样的缺乏公开、公正、透明性、科学性的社会管理模式,去应对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或曰社会矛盾凸现期所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问题,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能是无端浪费社会资源,增加管理成本,却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管理中的根本问题,反而会使矛盾越聚越多,社会危机越来越严重。

中央适时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部署,为我们解决各类社会矛盾问题指明了方向。可以说,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和今后解决中国社会各类矛盾问题的不二选择。

二、社会管理创新应该是法治主导下的创新

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必然是社会管理发达的国家,而社会管理发达的国家又必然是法治国家。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的背景,我们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只能实行法治的主导,就是要在社会管理中突出法律法规的指引、规制、保障和制裁作用,讲究以公开、公正和公平的机制治理社会,杜绝信息封锁、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等等。对于传统的封闭性社会管理模式来说,法治主导下的社会管理模式就是创新。法律作为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最高规范,理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主导性作用。通过持续的法律治理,我国的社会管理和建设就会逐渐行走在理性、健康、正确的轨道上。在法治的语境下探讨社会管理创新,才能使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努力探索不再是一场纯粹的、不确定的、粗放式的政治运动,亦即法律规范的指引必须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常态,一切的探索才有意义。

法治主导下社会管理的特点:一是公开、公平、公正性。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法治倡导管理规则(即法律法规等)的透明,而透明规则的治理能更好地获得公民社会的认同,能更好地平衡社会中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从而使社会管理中的对抗和抵触最大程度地减少,从而真正地实现社会公平。二是有效性。在明确的法律规则指引下,各利益主体均能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故该种模式的社会管理能代表最大程度的民意,会得到较好的执行。三是科学性、先进性。法治主导下的社会管理会最大程度地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国民发展、创新的热情,提升全体国民的精神素质和道德水准,以致提振整个国家的软实力。

在步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已经成为大多数社会组织和个体的主要追求,因此“绝大多数社会矛盾是利益性矛盾”[1],解决这些矛盾用行政强制的手段已经是行不通了,必须引入法律治理的方式去进行精细化的调处。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应然设想

在当前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发展阶段,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将会大量出现,许多社会矛盾将通过利益诉求或激进或平和的方式进入到司法领域,因而司法机关将面临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只能更加繁重。面对新的形势,作为国家对社会实施管理的重要司法力量,检察机关只有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动力,推动各项检察职能充分地实现,才能最大程度地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作出历史性贡献。

“在庞大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司法处在社会管理体系中的特殊的环节,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体系中同样处于特殊的地位。检察机关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当立足职能、积极作为。”[2]明乎此,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就应主动创新理念,及时摒弃就案办案、关门执法的陈旧思维,依托法律监督职能,敢于监督、勇于监督,充分发挥打击、预防、保护和保障的职能作用,为整个社会各层面的管理创新提供法治的保障。

一是要贯彻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执法实践中,要真正坚守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认真办理好每一件案件,最大程度地通过办案化解社会矛盾,最大程度地通过办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消除相应社会管理环节所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在继续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对一些轻罪案件、过失犯罪案件、邻居之间因民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以及未成年犯要适当从轻处理,该不捕的不捕,该不诉的不诉,对初犯和偶犯也要较累犯予以从轻。

二是要加大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检察机关必须加强能力建设,认真研究一些行业和领域职务犯罪多发、频发的规律,不断强化职务犯罪案件的突破能力,提高查处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和效率,不断净化社会管理所必需的政务环境。

三是要加强诉讼监督力度。对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执法情况,检察机关要及时有力的予以监督,发现问题,应迅速处理,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坚决查处;对民生领域的案件要高度关注,对重大环境浸染事件要积极发声,要强力介入,要支持民间维权,必要时可代表公共利益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诉讼,维护广大民生利益,制裁侵权的经济组织。针对被监督方不愿接受监督意见的情况,要改进检察建议的方式,以向人大或被监督者的上级机关报送等更加有力的方式督促被监督方采纳监督意见。

四是要打造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要加强对检察队伍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注重专家型、学者型检察官的培养,探索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从而造就一大批忠于职守、法律素养高、办案能力强的检察官队伍。

五是要加强检察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改革当前不合理的检察人事、经费等管理制度,消除检察执法时常遭遇地方阻碍所存在的制度上的制约因素;要改进目前不合理的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优化检察权配置,从而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效率。应逐步提升检察官工资待遇,让他们不再为面包和牛奶而发愁。

六是要加强检务公开力度。要积极打造各种传播平台,努力宣传检察机关的法律职能,宣传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实践;要探索“检察开放日”、“检察执法听证”等与群众对等交流的沟通机制;主动建立检务网站,受理群众有关职务犯罪的举报,倾听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积极回应网上的涉检民意,正确引导网上舆情等等。

七是要延伸检察监督工作触角。要继续深化检察工作机制改革,通过设立乡镇检察室等形式将检察监督工作的触角向乡镇、社区等基层地区延伸,强化对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底导执法单位的法律监督,及时纠正违法现象,促进执法人员公正廉洁;对弱势群众,要以法律援助、教育援助、司法救助等形式关注其民生问题,持久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注释:

[1]郭彦:《在化解矛盾中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人民检察》2010年第22期,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