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行业研究范例6篇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坡 旅游 文化产业 集群效应

苏轼坡是中国人人崇敬的大文豪,在文章上他称为“唐宋家”。在宋词上坡创“豪放派”,直接引入文学殿堂。在诗作上,苏轼也是两宋的代表。书法史上宋四家“苏、黄、米、蔡”,东坡第一。绘画上,苏轼提出了“士人画”,正式形成文人画体系。在从政为官上,坡不顾个人得失荣辱,不趋炎附势,坚持自己的政见理想,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到处留下美名,官声卓著。贬谪流放,坡也不沉沦消极,仍然积极经营人生,苦中寻乐,活出滋味。在饮食上,他一生倡导美食文化,至今坊间还流传着以东坡命名的许多美食。另外,坡在医药上,营造上、宗教上,教育上,都有卓越的建树,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

尤其是坡一生的足迹,遍及北宋当时的疆域,出生眉山,初恋青神、应试汴京、初仕凤翔、两任杭州、首主密州、次主徐州、再主湖州、初贬黄州、再贬汝州、复出登州、转主颍州、后主扬州、戍边定州,又贬英州、再贬惠州、连贬儋州、病逝常州、移葬郏县。西到眉州,东至杭州,北及定州,南达儋州。坡行迹如此辽远,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中也不多见。因此,当代我们完全可以“东坡行”为穿引线,将这些留有坡文化遗迹的地域打造成有价值的旅游文化产业走廊,改善以往各地各自为政的、分散的,缺乏集群关照的状况。“东坡行”旅游文化产业城市的串联既可以放大倍增产业集群的效应,挖掘各地旅游文化产业的潜能,重新张扬“东坡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延伸产业价值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文化学术研究和经济开发更紧密结合,形成传统文化推动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东坡行”旅游文化产业走廊(以下简称“产业走廊”)以东坡文化为核心内涵和产业文化基础引擎,以“东坡行”为品牌引领,以各相关城市为产业关节点和互动关系,集成景点观光、餐饮名吃、工艺礼品、影视演出、传媒出版、教育培训、传统医药、宗教修行、书画展览、投资收藏、衍生开发等诸多领域,形成主题性旅游和文化产业特征,有形物质产品和无形文化产品并举,高端文化学术研究和民间观赏体验互动,由最初各地松散自主的经营模式逐步走向紧密统一的经营实体,最后完成成熟资本运营模式,在形成核心经营主体基础上,吸纳相关经营体合成多元经营方式,以股份制、合营、联营、租赁、连锁加盟、BOT、电子商务等各种可行的方式完善“产业走廊”的治理模式和盈利模式,使各方都能在“东坡行”的品牌下获得共赢。

“产业走廊”的最初设计先由各相关城市成立“东坡书院”作为牵头主抓机构,由当地主要领导领衔协调,由主管旅游、文化的领导主抓负责,由当地的旅游、文化、经济主导部门领导落实,实施“产业走廊”的框架设计和项目规划,组织东坡文化专家、文化产业专家、文保专家、营销专家、企业家、投资家、艺术家、出版家、收藏家等各种专家定期在有关城市轮流举办“东坡文化产业论坛”,形成固定的“产业走廊”磋商机制,像“关贸总协定”最终走向WTO那样形成一种产业共同体。像“丝路经济带”那样引发利益联合想象。将磋商成果推进为“产业走廊”的成熟运营机制,最终吸引各方参与进来,打造“产业走廊”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成为可持续经营的产业模式。

待时机成熟,发起成立跨地区运营机构“中国东坡书院”,将各地“东坡书院”纳入为分支机构和事业部,统一进行产业规划,“产业走廊”各地在统一的产业政策下打造自己的特色项目和特色产品,“东坡书院”总部由各地方“东坡书院”推荐一名理事成立理事会,组成“产业走廊”的常设议事机构,由眉山、开封、黄冈、杭州、常州等地担当常任理事,再由其他地方轮流定期选举非常任理事,组成常设执行机构。保证“产业走廊”的有效决策和日常管理。授权品牌使用,指导运营模式,监管利益分配,划分总部与地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经营范围,仲裁地域利益矛盾。各地方“东坡书院”按经营收入的比例向总院缴纳管理费维持总院的正常费用开支,总院成立投融资平台,建立“产业走廊”基金会,针对各地产业项目和产品进行资金扶持,用风险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担保、甚至成立“东坡文化产业银行”、“东坡文化产业金融公司”、“东坡文化产业担保公司”、“东坡文化产业众筹基金”等金融机构,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向东坡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用资本力量整合各地东坡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

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在各地成立“东坡文化行”旅游专线产品的专业旅行经营机构“东坡文化旅游社”。“东坡文化旅游专线”,整合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组成“东坡文化交通公司”。“东坡连锁酒店”整合各地快捷酒店、青年旅舍、星级酒店、农家乐、野露营地、餐饮店等组成“东坡文化旅游系统”,在各地成立“东坡文化产业园区”和“东坡文化公园”,产业园区开发生产东坡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东坡公园可利用各地的东坡遗迹形成东坡文化项目和产品的营销平台。可成立跨区域的“东坡文化影视传播公司”,“东坡戏剧团”、“东坡画廊”、“东坡艺术品拍卖公司”、“东坡文化网”、《东坡文化月刊》等文化组织,由东坡文化延伸到两宋文化,拍摄相关题材的影视产品、书刊杂志、地方戏剧、文学作品、书画作品、工艺作品、音乐作品等等,组织“东坡研究会”、“东坡文化节”、“东坡影视节”、“东坡戏剧节”、“东坡歌咏音乐节”、“东坡书画展”、“东坡诗词节”、“东坡美食节”、“东坡文学奖”、“东坡艺术品投资拍卖会”、“东坡书展”、“东坡读书节”等等文化节庆活动,在学校组织“东坡文化夏(冬)令营”。

用阅读、赏析、游览、参拜、品尝、吟诵、练习书画等多种方式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也同时培植东坡文化旅游文化的未来市场需求。

总之东坡文化是一个丰富的文化和财富宝库,只要创意策划,精心运营,持续发展,未来的前景必定是可行的、乐观的。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范文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3.064

在新常态发展格局下,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成为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烟台银行业积极响应号召,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金融服务水平不断优化,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增强,但仍存文化产业不确定性高、信贷产品创新不足、信息沟通交流不畅、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部分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1烟台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1信贷投放规模不断扩大

银行信贷是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烟台市银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加大对烟台市文化产业的信贷投放。截至2017年1月末,烟台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余额为34.49亿元,同比增加3.16亿元,且均无不良贷款余额。其中,主要分布行业为旅游业和新闻媒体,旅游业贷款余额30.03亿元,新闻媒体贷款余额1.62亿元。

1.2金融服务水平不断优化

针对烟台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银行业积极为文化产业贷款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流程,并在贷款利率方面实施优惠政策。例如,烟台农商行下放文化产业贷款审批权限,500万元以下贷款审批权限下放到一级分行,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助力文化产业融资。工商银行烟台分行在审批文化旅游行业贷款时给予一定的支持,加快审批时效,在贷款利率方面也给予了文化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实行基准利率,降低了文化企业的融资成本。

1.3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增强

烟台市银行业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推出适用于文化产业特点的新型抵质押融资模式。结合蓬莱市旅游业发展的特点,中国银行蓬莱支行创新推出房地产抵押和景区收费权质押的新型融资方式,并成功为蓬莱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核定权益支持贷款6亿元,贷款期限10年,该笔贷款于2017年1月3日成功投放。恒丰银行烟台分行积极开展“文化+金融”的融合创新,依据文化旅游品牌特色?经营模式和发展趋势等特点,推出经营性物业抵押及门票收费权质押的融资方式?

2制约基层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因素

2.1文化产业不确定性高,市场风险难以评估

烟台市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大部分文化企业呈现“轻、薄、短、小、弱”等特征。文化产业普遍规模较小,管理方式相对落后。文化产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收益具有较强的不可预见性,市场风险难以有效评估,导致其融资较为困难。

2.2信贷产品创新不足,信贷需求难以满足

银行业针对文化产业中无形资产的信贷创新仍然不足,难以有效满足文化产业的信贷需求。如,辖内某股份制银行现行业务仍以传统业务、传统行业为主,虽然在审批政策方面,总行将文化产业作为优化调整类产业,但仍受文化产业自身风险特征、当前信用风险环境及该行作为二级分行各种权限受限等原因,没有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的信贷产品,难以有效满足文化企业的信贷需求。

2.3信息沟通交流不畅,银企难以有效对接

在信贷业务活动中,银企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缺乏专门的信息渠道,致使实际工作中目标客户的建立和选择存在困难,工作拓展过程不顺畅,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信贷融资。如,某城商行反映在文化产业方面缺乏收集重点客户的名单和相关经营信息的有效渠道,只能由各分支机构在零散营销中获得相关信息,致使工作效率低、工作效果不佳。

2.4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风险难以规避

文化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占较大比重,其中包括版权、知识产权等轻质资产。目前,对于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登记、交易流转和处置相配套的保护机制尚不健全,大部分中小文化企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企业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无形资产流转服务体系不到位,使文化企业融资面临较大风险。

3提升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对策

3.1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夯实融资基础

文化企业要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现代财务制度,增加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内涵,加大产品创新步伐,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

3.2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用评级模式

银行业针对文化产业特色加大金融产品创新,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积极试办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并形成品牌化、多元化和全方位的金融产品体系;合理确定信用评级要素,适度弱化固定资产的权重,加大无形资产、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的权重,变重资产为重效益、重成长性,使信用评级能真实充分地反映文化企业未来的真实偿债能力。

3.3积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推动银企互动对接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的有效对接,建立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构筑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分析监测体系,实现项目推介、对接洽谈、扶持发展的机制,对入库的重点企业(项目)优先实行政策倾斜,引导银行业机构找准切入点,减少信息不对称因素,并给予利率优惠贷款支持。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范文3

关键词:农村文化;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本文得到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HB12YJ093)以及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增加值测算问题研究”(2013HY18)资助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21日

一、引言

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县域经济为基础、以县域文化为资源、以建设农村现代文明为方向、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产业,是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是国家文化事业繁荣,提高农民精神文化品位和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国内外学者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二、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文化产业理论诞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在1947年形成了对“文化工业”进行批判和坚持的阿多诺和本雅明两大学派。国外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文化产业涵义及其功能的研究;二是对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三是对文化产业的个案、行业、区域以及人文理论的研究。

20世纪八十年代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引入文化产业研究领域,Graham N.(1987)研究了文化的内涵,对公共政策和文化产业进行了比较分析;Neuhauser,Bender,Stromberg (2000)从文化从业者的工资、工作时间和其工会组织情况等方面,调查了纽约音像、电视和杂志行业基本情况,分析认为纽约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可能存在偏差与遗漏;David Throsby (2001)阐述了文化产业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影响;澳大利亚著名学者Mueller Stephen L(2001)在研究别提到文化产业与农村发展之间的问题。他以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为例,指出了文化旅游产业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农村地区要想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其在文化旅游、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宝贵资源,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及富足资源让农村在旅游产业中获取收益,从而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Dr Andy C Pratt (2002)研究了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二者之间的关系;Allen J.Scott等(2004)阐述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在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Andy C Pratt (2010)根据英国的创意城市发展经验指出,政府政策制定必须突出文化产业中“艺术”的核心价值;Bin Umino (2010)等构建了日本出版业六因子模型分析,分析认为图书、报纸、杂志这三种出版媒介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效应。

总体来看,以上国外学者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更多的把目光集中在城市。由于各国的历史、国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已经很高,城市和农村的划分界限日益模糊,因此只有少数研究涉及农村文化产业。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大致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学界对文化产业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相关研究日益增多,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纵观国内对于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二是国内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三是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1、国内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聂华林、李莹华 (2007)按照中央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想,对西部农村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雷喜斌、陈宜安 (2007)从诸多角度探讨了乡镇文化建设问题,来构建乡镇文化建设理论和方法系统,使其更加符合乡镇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需要;陈文珍、叶志勇(2010)对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部署和目标要求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并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等问题确定为研究重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徐世平(2013)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对农村文化产业进行了研究,提出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同时,农村文化产业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2、国内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潘鲁生(2006)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意义;李新市(2006)认为应当采取激发农村文化人才创新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产业链和集约化发展等措施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韩海浪(2006)分析了“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最后提出加大扶持力度、利用特色资源、走市场化道路等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刘彦武(2008)指出农村文化产业产生和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强调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组合性和客观性问题;周传蛟等 (2009)从农村存在着潜在文化需求、国家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方针和政策,以及城市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的渗透等多个方面指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范玉刚(2010)提出要使农村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以新观念、新思维引导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周云逸(2010)针对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的现状,从发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本”、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实施重大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三个方面提出破局之策。

3、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国内学者针对不同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孙金荣(2005)研究了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山东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郭玉兰(2007)针对山西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可选择借鉴的模式、需要解决的前提问题进行了研究;吴声怡、许慧宏(2007)介绍了福建省农村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现状,对福建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现实条件进行剖析,最后确定了其发展模式;任雪艳(2012)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云南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陈健萍(2013)提出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应走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因地因类制宜选择文化旅游、保护性开发和市场开发等发展模式,并建立文化内容企业发展、高水平文化内容生产和农村文化产权交易等方面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保障制度;张忠(2013)指出村级文化产业既是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政府应当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点放在村级农村。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文化产业研究已经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国内对文化产业研究多数停留在定性层面,针对特定农村区域文化产业的数量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外农村文化产业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类分析,以期为其他从事农村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同仁提供有益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文珍,叶志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M].湖南师大出版社,2010.7.

[2]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刘彦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析[J].农村经济,2008.8.

[4]周云逸.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J].河北学刊,2010.30.6.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范文4

[关键词]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理论述评[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75-03

产业融合现象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两两产业之间原有固定的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产业之间的边界处进行融合,甚至发展成新的产业形态,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融合。最初,产业融合主要出现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后来扩展到金融、物流等服务性行业,并逐步向制造业和农业渗透扩展。这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为契机的产业间的融合,成为产业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初步的产业融合理论。

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创意,这是一种具有天然渗透特征的要素,使得其更易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拉动双方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为新兴产业,学术界对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相对较晚,大部分文献集中在旅游业、信息产业、金融业这些和文化产业已经出现融合现象的领域,有少部分文献研究文化产业与农业、制造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问题。现有文献研究主要涉及文化产业的产业融合的内涵和意义、融合动因、融合模式、融合路径等方面。

1 文化产业融合的内涵及意义

任何新现象的出现、新理论的诞生,其研究总是最先从其内涵和外延开始。对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的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国内外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最先出现融合现象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出发,试图从这些现象中找出产业融合的内涵和意义。

Pine 和 Gilmore(1999)指出,在体验消费时代,文化旅游产业中的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会引导他们把产品供应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经营者主要利用文化创意手段和过程,通过引导游客体验去完善自己,来创造新型的经济价值。[1]Richards(2005)认为文化旅游的最大特点在于主动去学习而非被动观赏,如此在实现个人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2]Christen M.Rogerson(2006)以南非为例,专题研究了创意文化对城市旅游的促进作用。[3]国内学者李江敏等(2000)对文化旅游的创造性开发的概念、内涵以及其与传统开发的区别做了探讨。认为文化旅游的创造性开发就是指在对原有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后引入新的文化载体或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揭示出新的文化内涵,从而进行创造性的旅游开发。这种创造包括文化的再开发、文化的引入、文化的创造3个方面内涵,其与传统开发的基本区别是创新。这种创新既包括内容上对文化的创新,也包括形式上开发角度、开发方式的创新。[4]更进一步的认识是陈永正(2007)明确指出,文化旅游与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创意为前提,文化旅游不过是众多人对于一些人提供的某种创意的体验,其灵魂是创意,把文化旅游定义为创意产业,就为发展文化旅游找到了方向。[5]

刘辛田和刘金元(2010)从产业竞争力角度指明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意义,认为新时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式发展是建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选择。[6]蔡旺春和李光明(2011)重点考察了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认为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与交叉,提升了制造业的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升级,也扩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7]

2 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因

关于融合的原因,每位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角度的不同各自做出不同的判断。杨颖(2008)指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来自三个方面:旅游的体验性、闲暇的二重性以及经营者对经济性回报的追求。[8]董桂玲(2009)对动漫产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进行了分析,探讨产业融合的动因,指出动漫业和旅游业之间融合的动力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推力子系统、引力子系统、支持力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共同推进产业融合的发展。[9]张海燕和王忠云(2010)从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指出技术进步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形成,而从产业构成要素的角度,技术进步通过作用于创意这一核心要素的变更而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10]

除旅游业外,有学者研究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比如林榅荷和吕庆华(2011)从非公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角度分析认为,产业下游化是推动力量,需求高级化是拉动力量,这两种力量推动着非公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11]

3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模式

就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方式而言,现有文献的研究基本上都遵循了产业融合理论的一般规律,普遍认为存在三种融合模式: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如杨娇(2008)率先利用产业融合理论剖析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机制,分析了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三种二者融合的模式。[12]蔡旺春和李光明(2011)提出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主要有三种类型:延伸融合、交叉融合与关联融合。[7]焦斌龙和王建功(2009)以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为视角提出了以转化、渗透、提升三大机制,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和关联效应,以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13]

当然,大部分学者还是从具体要融合的产业视角出发,提出更贴近所研究的产业的融合模式。如李美云(2008)从旅游景点业与动漫业之间的产业边界特征出发,提出两者融合发展的四种模式:动漫主题公园式融合发展模式、旅游景点动漫化融合发展模式、动漫产业园区景点化发展模式、动漫节会式发展模式。[14]花建(2011)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联动发展存在五大模式:从创意设计到时尚体验的联动模式、从空间再造到创意社区的联动模式、从遗产传承到创意旅游的联动模式、从影视演艺到体验消费的联动模式、从美食产业到创意之都的联动模式。袁俊等(2011)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产业融合的旅游新产品模式、产业联动的新型旅游营销模式、产业链延伸的文化产业景点化模式。占耀宗和金颖若(2011)通过对旅游资源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的分析,提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种类型:旅游业主导类型、主导倾向不突出类型、文化产业主导类型。崔向阳(2008)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关系,提出了两者互动的基本模式: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支撑的信息产业、以信息产业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新型信息文化产业。

4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路径

多数学者分析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它们的融合路径。杨娇(2008)指出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意旅游客源是二者融合的核心三要素,然后分别从供、需、政府、环境四个维度去探讨推动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对策,以促进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12]李美云(2008)认为推动我国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首先要提高认识,形成产业融合共识;其次需要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最后要培养既懂旅游又懂动漫的复合型人才。[14]杨颖(2009)从产业比较视角、业态多样性现象的视角分析了旅游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提出两者融合的三种途径:创意与旅游吸引物的结合、创意与旅游运营模式结合、创意产业的景区化。张海燕和王忠云(2010)基于技术进步的角度,提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在于重视科技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创新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养文化科技人才等。[10]

除旅游业外,部分学者研究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路径。Banks(2010)以文化产业与手工业融合为例,认为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手工业者依赖越来越大,关键是培训合格的手工业者与相关技术人员,才能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王鹏(2010)分析了澳门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互动,认为应该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因素,促进澳门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发展,提升澳门业的创新意识与文化含量,从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澳门特色的创意业。温学勤等(2011)对河北省农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尽快促进三业融合,融特色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为一体,以农业为抓手,以休闲旅游为媒介,以文化创意为动力,发展体验农业经济,既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又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林榅荷和吕庆华(2011)以非公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为视角进行分析,提出独立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应当实现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提高综合竞争力;拥有自主研发能力、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11]

上述文献研究主要从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的现状出发,进行现象分析和对策研究。只有少部分学者对融合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鲍洪杰和王生鹏(2010)在产业集群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关系的分析,建立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模型选择、判别标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度与系统协同性的关系。张海燕和王忠云(2010)提出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构建出文化旅游竞争力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顾江和郭新茹(2010)通过赫芬达尔指数测算法来测算我国各文化产业和高新产业的融合程度,按照赫芬达尔指数的高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对我国30个省区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加强政策扶持等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5 对文献的述评

通过前面的文献整理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旅游业、信息产业、金融业这些和文化产业已经出现融合现象的产业,其中旅游业更是占了多数笔墨;只有少部分文献研究文化产业与农业、制造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问题。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创意,这是一种具有天然渗透特征的要素,这种天然渗透性质,使得文化产业融合的领域远不止此,文化产业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与制造业的融合,对经济的突破带动作用的研究应该成为今后产业融合方面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研究层面上,目前有关文献主要停留在现象分析和对策研究上,大部分文献只是分析具体的案例、描述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融合发展的对策,具有一定抽象度的理论分析比较少,特别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证分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现象进行一般性理论阐释,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能适应文化产业融合环境的理论体系,是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的重点。

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文化产业融合文献的研究方法过于落后,多数文献只是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如现象分析和对策研究等,较少进行定量分析,这可能与目前研究文化产业的学者多集中在人文学科领域有关,今后应该多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多交叉学科领域对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比如使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比较分析中外文化产业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拉动作用提供参考和建议;使用数量模型来衡量我国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程度,并测算其对双方产业绩效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的突破带动作用,从而探求出文化产业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等,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Pine B.J.,Gilmore J.H.The Experience Economy[M].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Richards,G.Creativity:A New Strategic Resource for Tou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2005(9):32-43.

[3]Christian M.Rogerson,creative industry and urban tourism:south African perspectives[J].Urban Forum,2006(17).

[4]李江敏,李志飞.文化旅游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陈永正.文化旅游的产业属性及其发展战略——以成都市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1).

[6]刘辛田,刘金元.基于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富厚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2).

[7]蔡旺春,李光明.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的新视角: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2).

[8]杨颖.从业态多样性现象透视旅游业转型发展——以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融合为例[J].旅游论坛,2008(3).

[9]董桂玲.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

[10]张海燕,王忠云.基于技术进步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6).

[11]林榅荷,吕庆华.与文化产业融合:非公经济发展的新视角[J].科技和产业,2011(9).

[12]杨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13]焦斌龙,王建功.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机制与路径[J].晋阳学刊,2009(3).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范文5

旅游产业融合范畴: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与关联性产业特征,决定了旅游产业融合范畴的广泛性。已有研究涉及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共25篇(图2);涉及第一、二产业的文献仅有3篇。杨阿莉认为,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是集聚城乡资源的最佳平台,该平台已开始把城市的需求和资源、农村的生态和产业等资源集聚起来,实现了资源和产业的融合[15];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了农业旅游发展,强调融合过程中劳动内容、劳动中涉及人群、劳动所在地三种转变[2];郭鲁芳在分析工业旅游融合过程及障碍的基础上,提出由工业资源、旅游体验和信息技术构成三大基石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工业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16]。涉及第三产业的文献有22篇,主要涉及文化(包括影视、都市文化、民族文化)、会展、医疗、体育、网络、金融、商业、房地产、创意产业以及整体维度的现代服务业,具体文献数量分布见图3。综合图2、图3可见,由于第一、二产业的产业特性,旅游业与其融合的实践存在较多障碍,其融合提升效果较慢,相关研究力度不足。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第三产业中其他产业融合,以及旅游产业内部六大要素所属行业之间的融合现象及研究较多,这有赖于他们之间有较强的产业关联的便利条件,进行融合的障碍相对较少,而且较容易克服。旅游产业融合应用案例: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如火如荼,但存在区域失衡现象,进而导致研究层面的区域失衡。研究的应用案例涉及广西、上海、深圳、北京、湘西、天津、山东、河南、山西、西安,文献数量及旅游产业融合内容差异较大。由于广西、上海两地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先行于国内,相关文献最多。郭峦以南宁市为例对产业融合趋势下城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展开了研究[17]。刘艳兰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必然性、融合过程以及实景演艺这一融合产物[18]。蕈振锋提出了北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19]。胡建伟对上海都市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机制[3]、陶婷芳对上海都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做了深入研究[10]。此外,蒋才芳在对国内外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综述基础上,分析了湘西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优势,构建了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模式[20]。这可谓是旅游产业多重融合的首例研究。结合图4的综合旅游产业融合应用案例可见,域内优势产业以及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旅游产业融合延展研究:部分学者从新视角进行了拓展研究,使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张海燕、王忠云认为,产业融合通过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产业融合环境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构建了文化旅游竞争力业的评价指标体系[21]。张海燕、王忠云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了包含品牌定位、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营销和品牌管理四个方面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对策。其中,整个构建过程不是单向有序进行的,品牌管理贯穿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的始终,构建过程中还暗含了品牌的再定位、再开发、不间断的营销和管理等反复的行为过程[22]。郭峦认为,会展业和旅游业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城市会展业和旅游业在产业上呈现出交叉、渗透和重叠的融合化趋势,并出现新的替代性产业体系———会展旅游业。与此同时,城市会展或旅游的相关企业或机构在空间集聚的会展旅游产业集群雏形已形成,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城市应从战略高度、管理机制、产业部门整合、企业(机构)空间四个方面来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17]。旅游产业融合观点小结:国内旅游专家均认同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明庆忠认为,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23]。马波指出,旅游业不是传统产业坐标上的一个独立的产业,它是一个融合共生的综合产业群[24]。张辉提出,中国旅游发展进入新时期后,旅游空间出现了极化现象,旅游产业出现了融合现象,这两个现象支撑着中国旅游业的转型演变[25]。宋子千认为,游业产业融合发展在当前更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还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突破,都需要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和融合功能[1]。张凌云对融合进程做了精辟总结,他指出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主要表现在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渗透和交叉方面,而产业重组则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到高级化阶段的产物[5]。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必然遇到种种障碍,对此各位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张辉指出,游产业融合对法律、管制政策等带来重大影响,既要防止垄断的产生和市场的畸形发展,又要围绕出现的新业态加强监管工作[25]。马波提出,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全方位的,要从追求游离式的超前发展转向平衡式的嵌入发展,而且要建立适应融合发展需要的政府旅游管理框架,实现从部门管理向目的地整体管理转变[24]。

研究小结

总体说来,这些研究相对较系统,目前虽然已基本构建了包括概念、内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路径、策略和保障机制的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理论体系,并开展了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具体应用研究,涉及产业行业范围表现为在一定广度上的集中,但是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密切结合案例的实践性分析和结合实践的应用性分析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深度的延展。从旅游产业融合方式视角看,厉无畏认为主要有三种产业融合方式:①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形成新的产业。②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③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求[26]。笔者综合已有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涉及的内容、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方式在旅游产业融合中表现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但相关研究极少。产业间延伸融合方式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多数倾向于其他产业向旅游产业的延伸,而产业间相互延伸现象和研究几乎没有,旅游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方式未见相关研究。

研究展望

文化产业行业研究范文6

一、“汽车文化史”研究背景

1.文化是国家及产业“软实力”的体现

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我们的汽车产业在近十多年间取得了L足进步,但我们的汽车文化相对落后,这与我们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身份不符。因此,亟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2.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汽车文化的繁荣

我国汽车产业相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起步晚,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近些年在技术层面的发展十分迅速,但都面临着一个向上走的问题,而且普遍头顶一块“天花板”。关于这个“天花板”是什么,业界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看法是这个“天花板”就是文化支撑。没有文化支撑,自主品牌始终会在低端徘徊,只有突破了这个“天花板”,我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汽车文化不仅涉及汽车制造和消费,还包括交通、能源、环境等内容。剖析并解决制约汽车发展的这些重大问题,在当前尤为迫切,这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路上躲不过、绕不开的问题。

3.加强汽车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是解决汽车社会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私人汽车市场,自2002年开始呈现“井喷”态势。在本世纪最初的15年里,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几乎扩大了10倍。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并进入了“汽车社会”。在这些喜人成绩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开始显现。从宏观层面看: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已严重制约现代社会发展;从中观层面看:非法改装,地下赛车,乱停乱放,交通参与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空白等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靠技术进步和政府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公众中普及积极健康的汽车文化,最终形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4.中国汽车文化发育尚不成熟,汽车文化研究和建设任重道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始终对技术有一种过度的“痴迷”,而忽略了文化的建设,总是试图用技术手段解决一切问题。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造成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上进步“神速”,而汽车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我们现在进行的汽车文化研究和建设是在补以前拉下的课、还以前欠下的债。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文化研究和建设任重道远,依然大有可为,而且能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为汽车社会提供有益的服务。

5.产业文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缺失对“产业人”的培养十分不利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产业人”的贡献。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更需要有文化、有理想、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新一代“汽车产业人”来完成。而汽车产业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缺位严重影响新一代“汽车产业人”、“汽车职业人”的培养和造就,对学生个人职业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找到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认知产业文化的呈现方式,找到一条能够让学生有效体验和践行产业文化的教育路径,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汽车文化史”研究现状

1.汽车文化类书籍和文献“重技术、轻文化”

目前市面上发行的汽车文化类图书及职业院校教材,多以技术类书籍的面目出现。内容以介绍汽车文化的技术层面问题为主,很少从文化层面,尤其是很少从产业文化层面介绍汽车文化。在各职业院校,汽车文化相关课程,多被定位为丰富学生知识、感性认识专业,而很少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定位此类课程。

2.汽车文化类书籍和文献中以西方汽车文化为主体

这个现象的出现有其客观的原因,毕竟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比较短,汽车文化兴起的历史更短,但也与国内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关系。这正是我们这个课题需要填补的空白。

三、“汽车文化史”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构建符合我国汽车产业实际,并能兼顾长远的理论体系,通过开发一系列课程资源作为载体,将汽车文化在汽车职业教育领域广泛传播,最终实现对全社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2.研究内容

包含体系研究、课程开发、教学实验、数字化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等四个部分:

体系研究:通过对西方国家100多年的汽车产业发展史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史特点,构建中国汽车产业文化史的体系,并编写中国汽车产业文化简史。

课程开发:依据上述体系研究成果,开发出适合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的汽车文化类课程及教材。

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实验,检验上述课程和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等,对不足之处加以修正。

数字化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进一步开发以上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一方面为学生在校学习提供更富现代感的手段,一方面可向社会大众更广泛的传播汽车文化,营造更为良性的“汽车社会”氛围。

四、“汽车文化史”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总结出汽车文化史的起源及发展线索,为后续研究提供素材。

2.比较分析

通过比对欧美日等汽车强国的汽车文化史,找出其各自的特点和共性规律,为中国汽车文化史研究提供参考。

3.实地调研

通过参观博物馆、走访企业、访问当事人等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素材。

4.教学实验

对开发的课程和教学资源进行科学、严谨的教学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其进行修改和调整。

五、研究团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职业教育研究所,北京运华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六、研究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期两年。

第一阶段:

2015年3-4月,查阅资料;准备子课题开题报告。

2015年5月下旬,参加课题开题会,汇报和修改开题报告。

2015年6月底,完成汽车文化简史编写大纲。

2015年6月底-12月,编写完成汽车文化简史初稿。

第二阶段:

2016年1月底,完成汽车文化简史初稿审定并准备出版。教学实验组工作启动,研究确定实验方案、组织教师培训等。

2016年3-7月,进行汽车文化史教学实验。

2016年8-10月,完成实验报告,完成总研究报告。

2016年12月初,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七、“汽车文化史”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