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探讨

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探讨

摘要: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找准当前的优势和劣势。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应加大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创新,营造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党的报告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这一指导思想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明确优势,剖析短板,找准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优势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诸多成就,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文化企业成长态势良好

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达55000家,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比2016年增长10.8%,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文化产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都深受影响。由于互联网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而产生的多种新模式和新业态,日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和新增长点,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与互联网技术联系最紧密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增速近两年均位居文化产业十大行业第一,2016年增速达30.3%,2017年增速提升至34.6%,2017年营业收入达7990亿元。从区域来看,2017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710亿元,占全国营业收入的74.7%,仍处于明显领先地位,比2016年增长10.7%;中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853亿元,占全国营业收入的16.2%,比2016年增长11.1%;西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00亿元,占全国营业收入的8.0%,比2016年增长12.3%;东北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占全国营业收入的1.1%,比2016年下降0.9%。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营业收入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势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营业收入虽然比2016年微降,但降幅比2016年大幅收窄12.1个百分点。

2.文化消费稳步增长

五年来,我国文化消费稳步增长。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2086元,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3%,比2013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2847元,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82%,比2013年提高0.3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1171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72%,比2013年提高0.71个百分点。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27121.7亿元,比2016年增长6.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比2016年增长10.61%。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以下时,居民主要以食品、衣着、居住等物质消费为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3000美元上下时,进入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则以文化消费为主。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6500美元,文化消费将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

3.文化产业研究意识有所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一个地区提升核心竞争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研究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文化发展规划时应把文化产业政策作为主要考虑内容。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关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和研究力度,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并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如2017年,文化部印发了《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十三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2017年立项总数达336项,资助金额超过6800万元,发挥了“十三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的引领作用。国家实施文化智库体系建设工程,截至2017年,建立14个文化智库项目,成立由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和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等文化研究机构组成的“全国省级艺术研究院(所)联盟”,推进相关文化研究机构更好地发挥智库作用,在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5家龙头企业设立首批文化智库企业联系点。

二、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文化消费拉动乏力

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6500美元,按照国际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成为居民主要消费方式的规律,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应出现明显变化,文化消费支出和占比呈现较大幅度提升且恩格尔系数呈现显著下降的阶段性特征,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国早在2011年已经迈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0美元的大关,然而近五年来,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增速缓慢,五年仅增加0.4个百分点,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足一成。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结合专项调查问卷、中国统计年鉴、文化发展统计分析报告等权威统计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后计算得出的数据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多亿元,缺口超过3万亿元,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即使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比较,我们的文化消费水平依然存在差距。这充分说明我国文化消费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文化市场供需失衡

美国学者马斯洛认为,低层次的消费需要主要依靠物质消费满足,高层次的消费需要主要依靠文化消费满足。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往往更关注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质量,而不是供给数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文化素质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个性化、多样化、精品化的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社会潮流。但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存在比较严重的供需失衡问题,文化产品和服务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要。如电视剧行业,2015年,全国完成制作生产的电视剧产量约1.5万集,高居世界第一,然而,仅仅约三成的电视剧能登上荧屏。同时电视剧的创收能力逐渐下降,2014年,我国电视剧行业制作投入金额约为190亿元,电视剧行业的版权收益约为175亿元,亏损额约达15亿元。这恰恰证明了当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能有效与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对接,还有相当数量的无效供给占据着市场,文化市场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凸显,需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3.文化产业人才缺乏

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特别是其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文化属性的特点,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相对缺乏,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偏少且高层次人才匮乏。2016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50.8万人,仅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0.84%。2012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国有单位就业人员115万人,占国有单位就业人员的1.68%;2016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国有单位就业人员102.6万人,占国有单位就业人员的1.66%,比2012年下降0.02个百分点。2017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80911人,比2016年减少111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6171人,仅占3.4%;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17224人,仅占9.5%。

三、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事关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是国人树立文化自信的有力推动器,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走出符合我国党情、国情、民情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1.加大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当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结构急需调整,低层次、低品位的文化供给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一定的脱节和错位。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应该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将供给侧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增强文化产业基础研究能力,通过提升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淘汰落后和过剩的文化产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在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既要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找准其市场定位,使得文化产品和服务能为各民族和地区的消费者享用,以满足各个消费群体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文化需求;还要推出更多的文化精品和高水平的文化服务,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力,培养消费者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2.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创新

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由于其特殊性,比较容易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的文化企业绝大多数都走上了融合发展道路。文化与体育、金融、科技等行业的融合,都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新空间。因此,是否将“融合”作为今后的发展思路是一个文化企业能否持续进步的关键因素。如“互联网+”就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互联网为供需方创设了广阔的交易平台和便利的使用终端,推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使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愈来愈普及化、大众化。“电脑+人脑”可以引发无限的创意可能,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供给的便利性,降低了文化供给的成本,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3.营造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市场环境

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有关部门应尽快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新的发展态势,加大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落实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指导思想,打破行政壁垒,减少对市场主体的行政干涉。各级政府应为文化市场的繁荣稳定健康做好支持、引导和服务工作,坚决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建立和完善有关市场机制。相关部门应加强调研,通过合理科学的顶层设计让更多的企业走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良性发展道路,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释放制度红利。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张召 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