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体育运动范例6篇

基础体育运动

基础体育运动范文1

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体育课;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11-04

21世纪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浪潮已经喷涌而至,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达里尔·西登托普先生经过20多年的研究创立了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这为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课教学理念变革开阔了新思路。自从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进行全面的试验之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并且已经成为许多研究和评价的对象。对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来说,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吸收和引进这种先进的体育教育理论是十分有意义的。

1运动教育模式概述

运动教育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先生提出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它是以来自游戏理论、全员参与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以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的教育模式。

运动教育模式是一种运用类似培养运动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运用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理论与技术基础。其核心目标是使比赛适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使学生能够成功地参与到比赛或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形成体育技能,生成体育知识。该模式提出后,以其在培养学生的运动志趣、运动能力、社会适应性以及终身体育观的形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而广受欢迎。

1.1运动教育模式的目的和目标

运动教育模式的目的是力图通过最为真实的运动情景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使之成为有能力的、有运动素养的和热情的运动参与者。通过运动教育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下:发展专项运动技能与体能;在参与运动中,具有评价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参与适合其身心发展阶段的运动;能与他人分享运动经验,具有和他人一起共同计划和管理运动的能力;担任有责任的领导角色;在团队中合作学习,能朝向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具有欣赏特别的运动仪式和运动习俗的能力;发展合理解决运动问题的能力;发展有关仲裁、判断和训练的知识;课余自觉参与运动。

1.2运动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

1.2.1运动季运动季与传统的体育教学单元不同,它通常包括练习期、季前期、正式比赛和季后赛。赛季的长度应不少于20节课。这种超大单元的安排,是为了使学生对运动项目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在运动经验上得到精熟发展的机会。

1.2.2团队联盟小组学生在运动季里可以自由组成小组,体育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在这一整个运动季中,学生以固定的团队联盟来进行学习,团队成员共同制定比赛策略,练习技术,体验成功与失败,创造小组的特色文化,捍卫团队荣誉。这种团队联盟的形式非常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1.2.3正式比赛正式比赛是运动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运动季真正的含义,贯穿于各部分练习之中,其比赛形式主要有对抗赛、循环赛、联赛等。

1.2.4最终比赛也可称为决赛,它有益于强化运动季的重要性,强调所有学生的参与性和欢庆气氛的营造,并向学生提供进步与努力的高潮体验。

1.2.5成绩记录成绩记录主要用以提升教育经验。运动教育中成绩记录的形式多种多样,这些记录可以为个人和团队的表现提供反馈,产生刺激与激励的作用。还可以为学生改进以后的比赛策略提供参考借鉴。

1.2.6庆祝活动在运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创造一系列庆祝活动。个人和团队的表现会将得到认同与赞扬。这种活动具有多重教育内涵。

2我国中小学传统体育课的弊端

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中小学校的资源分配并不均衡,因此不同地区中小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有所不同,但据目前来看,不论发达地区、一般地区或是贫困地区的学校体育教学仍存在一些普遍现象。随着人们对教学本质的认识越深入,对传统体育教学的片面性认识就越深刻,纷纷指责传统体育教学过程。

2.1重教轻学

过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过于注重单向的知识灌输,上体育课时教师重视的是示范讲解,强调的是学生“跟我学”,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忽略了教学中最主要的角色——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接受学习、模仿学习,忽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体验、自我生成。对教学能力的开发,过于关注教师教法的研究,忽视学生学法的探索;在教学评价上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

2.2重技能训练,轻身心发展

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技能,对发展学生身体健康、非智力因素及个性品质重视不够。忽视了体育人文素质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心理素质培养,忽视了体育健身、运动保健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热情,逐渐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因此,传统体育教学助长了对学习的依赖性,抑制了学习的创造性,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等现念给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带来了彻底的变革,同时也向学校体育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对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就势在必行了。

3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教学理念变革的启示

3.1扩大单元教学

运动教育模式提倡大单元教学,运动教育的教学单元叫一个赛季或运动季。一个赛季一般有20节课组成,它要比传统体育课单元跨度长得多,也可以称为一个扩大的教学单元。在整个运动赛季中,学生均归属于某个团队,不同团队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水平相当。学生不仅要在团队中共同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又要体验不同的角色,一起为队伍的成长和整个赛季的胜利而努力。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对某一竞赛运动有更深入的认知与了解,并在运动经验上得到精熟的机会。这本身需要较长的时间跨度。而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团队集体,并在集体性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受到集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要形成这一集体也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在运动教育模式中强调学生的探索性、体验性、发现性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本身也需要较长的摸索时间。因此,单元教学的扩大是我国现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3.2参与多种角色,激发学习动机

在运动教育中,学生要分别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这是运动教育模式的重要特点。学生会分别扮演运动员、教练员、裁判、管理人员、记分员、保健员,甚至是宣传员、舞蹈指导、道具员等。还可以根据需要来添加各种角色,使比赛变得更复杂,并且让学生在各个角色中互换。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不同角色中全面体验和学习互动,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提高认识能力。例如,教练员角色要求指导队员的技巧、战术运用,决定队员的出场阵容和替换等;运动员角色要求学生努力练习技术和战术,奋力拼搏,公平竞争;裁判员角色要求熟悉比赛规则,公平公正判罚,使比赛顺利进行。其它角色也都各负其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可以进行角色互换,体验不同角色带来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这种角色多元化是运动教育模式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教学改革有借鉴意义。

3.3强调过程评价

运动教育模式下的评价是在为学生创设的真实的赛季中进行的。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比赛过程中学习、锻炼、发展自己、展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因此这是一种过程评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评价系统,有经过培训的统计员(学生)在教学和比赛过程中记录学生的技术表现。核检表可以用来评价学生的角色承担情况。经过一个赛季不断的记录,每一位学生的表现便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种评价方式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技术水平,还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又能形成激励机制,形成了系统的评价体系。运动教育模式的评价体系可以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使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成果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价。

3.4重视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学习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是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3种方式相结合。在前期以直接指导为主,在后期以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充分重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及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整个运动季中团队成员为促使本集体的进步与胜利,会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共同学习、练习,以提高技战术水平。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会以饱满的热情完成自己的职责,为团队的任何一次进步与收获而欢呼鼓舞,任何一次困难与失败而总结经验。这种教学方式使每位成员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都关爱、关心自己的团体,提高每位学生参与的兴趣。以促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归属感与集体的强大力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西登托普在教学方法上的特点把这种教育理念迁移到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教学改革中来。

3.5培养公平竞争意识,提高运动文化修养

运动教育模式中的一个基本部分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公平比赛的意义,并评估他人是否公平竞争。在运动教育模式中所提倡的公平竞争的系统有5个主要因素:充分地、负责地参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尊重队友和官员;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有用而无害的人。这些公平竞争的特征要在学习和比赛中明显地显现出来,并且成为计分制度的一部分来参评赛季冠军。这也正是运动教育评价体系科学、客观的表现。

在运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应一起努力,组织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主要包括:运动员宣誓,邀请特别来宾,颁奖典礼,比赛场地的布置等。这些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参与者的运动文化意识和参与的热隋。这样可以使运动教育富有欢乐性,学生乐于参加。运动教育模式以人文关怀和运动文化的培养为基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运动教育模式中提出的有运动能力、运动素养、运动热隋的体育人的培养目标值

4结束语

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体系完善、目的目标明确,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该模式为学生创造机会体验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该模式的课程和教学思想与当今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改革提倡的理念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运动参与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该模式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提倡的有机的教育、整合的教育、全员参与、体验式教学的观点相一致。因此系统地研究是必要的,但当我们引用时,要深入研究我国国情和中小学校体育的现状,要看到我国基础教育中学生人数众多而教学资源有限这一现实,充分合理地运用场地、师资、器材资源进行改革与创新,决不能照搬照抄,盲目模仿。

参考文献

[1]蒋新国,肖海婷,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1],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82-85,

[2]高航,运动教育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基础体育运动范文2

关键词 音乐 体育 运动效果

中图分类号:G80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67

Abstract Music art and sports has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form, but they are still inextricably linked to the impact of the human body. How to use the inherent law between the two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is article.

Keywords music; sports; effect of sports

音乐艺术与体育运动结合在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以“击刺之法”,配以音乐的武舞,而汉代的“喊鞠舞”也是一种配乐性体育运动。音乐融入体育运动对运动神经具有协调和刺激作用,能起到协调肢体动作,舒缓神经等作用。

1 音乐融入体育运动中的可能性

(1)音乐艺术与体育运动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们常会沉浸在优美的旋律当中,而一些体育运动也会将观众带入到某些特定的节奏和气氛当中,体育和音乐同样对观赏者都具备一定的感染力。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总体来说也就是这种效果上的感染性。但是,深入具体的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音乐对人体的作用机理与体育对人体的神经元作用其实都是殊途同归。例如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一些欢快的节奏音乐放松心情,同时参加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同样能达到如此效果。究其原因就是音乐艺术通过对神经的刺激作用,向大脑神经传输一些复杂信号,这些控制人情绪的大脑区域收到这些信号会异常活跃,或者向着人希望的效果发生变化。这些都已经成为影响和提升信号的一些重要基础。而且这些内容也都为现代体育运动研究人员证实。总之音乐艺术与体育运动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将二者的潜力和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这为音乐融入体育运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2)音乐旋律与肢体动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研究证明,音乐训练能够协调运动肢体动作。在体育训练当中训练员会有意识的播放适合运动项目特点的音乐节奏,以此来增强运动的效果。同时这些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和提升运动员效果的意向重要基础。音乐的旋律和体育运动中的肢体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不是受意识决定的,二是由人体的潜在本能对外界信号的附和。同时这种互补性最终也成为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形式。众所周知,我们的肢体动作都是有小脑神经信号指令控制,而且这些原因也对我们的正常程度收到了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一些影响。这为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产生的基础和外在的压力导致了一些正在发生的肢体变化。欣赏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知音乐的,是可感可知的,这种感知上的共通属性会经过大脑传递给运动神经,进入达到动作和大脑的完美和谐。而且之间是互通互补的,也正是这种互补性使得人体的运动效率大大提升,这种提升作用也成为影响音乐和提议融入效果的一项重要基础。

(3)从体育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看,音乐有提高教学效果的可能。在体育运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基础,同时这也为我们更加有效的运动效果成为影响和提升运动效率的一项重要基础。在这些重要基础之上我们能够更加有效的运动教学措施和设备实现体育运动或者训练的既定目标。这也已经成为影响和提升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基础,同时也为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音乐的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影响和提升运动效果的关键所在,这为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这些效果提供了重要基础。也为我们能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创造条件。体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创新一直是困扰有效性提升的一项重要基础,同时也为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条件打下坚实基础。在以往的教学训练过程中学生在接受指令和重复动作方面存在很大障碍,而将音乐融入这个训练过程中也成为影响和提升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成果。

2 音乐运用在体育运动中的可行性

(1)音乐能促使学生愉快地接受训练。音乐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旋律线条起伏的变化是表达情绪的最有效方式,训练不同对大脑的刺激作用也存在很大差异,同时这也为我们能够更好的完善他们在这样的基础上达到的条件,也成为影响和提升这项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和提升教学训练的效果的一个关键点。当前,体育运动中由于存在动作上的重复性或者训练项目的枯燥性,导致运动员在执行训练任务的时候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而且训练的效率也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这些都为我们更好地表达他们对学生或者其他效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将音乐融入一定的体育教学当中能对运动人员的情绪调节起到很大的刺激和缓解作用,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来,调节情绪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调动积极性,而且就训练本身来说,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的结合也是帮助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些运动效果的一项重要基础,同时这些教学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和提升运动效率的一项重要基础。

(2)音乐节奏可间接促进学生的运动成绩。人体能量代谢是影响体育运动效果的生理学基础。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以及神经紧张和情绪活动四个方而。神经紧张程度与情绪是影响代谢的因素之一,运动中神经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的活跃性也成为影响和提升教学效果的突破口,音乐对于缓解紧张或者适当增加紧张感都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而且这些调节作用也成为影响和导致人体产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情绪调节也是影响代谢能力的一项重要基础。这为我们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整个调节活动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运动过程中当我们从事速度、力量、爆发力项目时,由ATP-CP系统供能。该系统的调节作用由右脑完成,右脑是控制人情绪的区域,右脑活跃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些项目在其中一个因素的控制作用。这也为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这个项目使之成为影响和提升运动效果的一项重要基础。同时也为我们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肢体动作协调提供了必备能量基础。由此可见,音乐节奏不是直接作用于体育运动的,他首先将音乐中接受的感知信号传到人体大脑,大脑接受刺激后会产生刺激信号传送到人体各个系统,其中就包含人体调节能量代谢的系统,能量代谢旺盛的情况下就相当于运动员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可以利用,从而促进运动员才体育比赛或者运动中取得好的成绩。

(3)速度耐力性项目与音乐的互补。速度耐力项目训练中融入音乐元素是一项新课题,之所以说是新课题不是以往的训练和科研中没有接触到这样的尝试,而是这种尝试如何能够在体育训练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完成他们对这些能量的利用率,乳酸能系统供能的速度耐力项目,需要异常活跃的大脑为这些成功活着失败之处提供一个良好的运作基础,音乐对于系统的调节正式打下这个基础的关键所在。进行耐力性项目时,由有氧氧化系统供能,能量的聚散对运动员的耐力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和导致效果存在力量的重要基础,同时这也为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成为影响和提升效果的关键所在。将音乐融入速度耐力项目,促使能量代谢持续增加需要对音乐的融入形式和融入时间做精准的设计和安排,因此在日常训练中音乐融入的效率也是一个难以确定的值,但是,就教学实践层面来看,音乐融入体育运动效果还是可以肯定的,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基本能满足现实需求。

3 音乐融入体育运动的实施步骤

(1)合理选择乐曲。不同的乐曲,不用的旋律对体育运动的促进效果也存在一些差异,同时,不同的运动项目也需要不同的乐曲进行搭配。因此合理选择乐曲是影响二者融合效果的第一步。正如上文所述,音乐节奏和旋律能够对体育运动神经起到有效的促进和改善作用,但是这种改善作用也是在充分提升运动效果重要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潜力。总体而言,选择乐曲需要送三个方面做出尝试,首先是体育运动技能中的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的结合。技能节奏是训练的重点,技能的熟练性和训练中的重复次数有关。这种高强度的动作重复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成为影响和提升关键点的一项重要力量。二是乐曲选择还应当结合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感悟能力,音乐信号的接受与接受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情商存在一定关系,古有对牛弹琴之说,如果对学生灌输他们完全不了解和完全没有节奏的音乐,那么对他们在运动中取得的效果和效率也并非完全是有帮助的,甚至会影响他们在运动中的发挥。

(2)根据训练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乐曲。训练阶段不用选择的乐曲性质也应该不同。这就需要运动员自身对自己所处的阶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这些已经都成为影响和提升关键因素的一项重要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成为影响和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点所在。对于运动员所处的阶段判断一是靠运动员自身把握,二是靠训练员合理安排。具体而言,训练初期,是音乐和运动在运动员体内融合的阶段,他们还不能熟悉音乐节奏与动作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阶段需要二者结合得更加完善,同时也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比较深入的接触层面。而且这些层面对于训练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基础。这为我们能够成为影响和提升运动效果和效率的一个关键之处,同时也成为对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整个层面的关键。在训练进入中间阶段或者收尾阶段可以尝试加强音乐的内在节奏,选择一些符合运动会项目本身的旋律。

(3)运动员和训练员应当增加音乐知识学习。音乐融入体育运动需要接受对象和实施者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音乐艺术是一项独立于体育运动之外的科目,同时更是一个浩如烟海的资源宝库,在这个复杂的资源体系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乐曲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此需要运动员和训练员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这些都已经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完成音乐项目的积累和调节。学习音乐知识应当偏向于自己熟悉的领域,同时也要适当增加这些项目在不同程度上的完善项目,这些都已经为我们在这个必要前提下完成项目的不同之处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只有多多涉猎音乐知识,了解音乐语言,懂得音乐的表现手段才能更加有效地将节奏旋律速度等因素转移到运动项目当中。

参考文献

[1] 陈德云.浅论音乐与体育教学及训练比赛的关系[J].山东体育科技,2003(3).

[2] 张宇清.将音乐引入体育活动的尝试[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2016(4).

基础体育运动范文3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教学;教学目标

乔恩・威尔斯认为:“课程即学习计划,据此,由目标去决定什么样的学习是重要的。”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度有量质方面的要求,它也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首先,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型课程,主要是通过人体本体感觉形成的认知。体育课程是进行运动活动与身体练习,并通过这些运动活动与身体练习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其次,体育课程是一门生活教育课程,体育为学生带来了快乐、健康、幸福的生活,已经成为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了重要准备。人的主观世界是通过活动的体验在一系列的情感意志冲突中不断升华。并且体育课程不仅仅是认知活动,在进行运动性认知的过程中还大量涉及发展人的情感、情绪、态度、价值等,尤其是对人的意志力的培养,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作用。同时,我更认为体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涉及方方面面:体育、生理卫生、健康、环境、娱乐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还涉及身体发展、人际关系、运动技能技巧等实际活动方面的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二、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有生物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教育学基础。

生物学基础: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是根据生理学新陈代谢规律提出来的,人体在运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规律为体育课程如何安排练习,有效地提高身体机能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是指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机能活动能力是逐步进入工作状态的,逐步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最后逐步下降的阶段性特征、体能发展的适应性规律。体能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身体成分,也包括力量、灵敏性、神经肌肉协调性,平衡及反应。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的体能发展有一定的共性,各种体能的发展变化也有其特殊的个性,只有遵循体能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心理学基础:体育具有特殊的认知领域――身体认知。体育课程学习中,学生通过运动技术或技能的练习产生丰富的身体体验,获得对自身的认识。可见,运动技术是人在从事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身体练习过程中,在自身内部之间和自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通过综合体验所获得的身体认知。因此,不仅体育理论知识属于知识的范畴,体育运动技术――特殊的身体认知也隶属于人类知识的范畴。同时,体育课程对促进非智力因素具有特定的作用。

社会学基础:体育课程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即保存、传递和重建体育文化。

教育学基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教育的构成要素,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对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的亚目标,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制定教学目标需要分析教学对象和体育教学内容,从而编制出体育教学目标,并且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层次性。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内容的前提。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内容是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等为形式,经过组织加工后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的总称。体育教学内容具有身体运动性、健身性、娱乐性、非阶梯性四个特点。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要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条件来选择,并且体育教学方法要具备整体性、启发性,灵活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和游戏与竞赛法。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有自主学习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和领会教学法。

总之,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教学中,仍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基础体育运动范文4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学科定位;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4-0059-04

体育心理学是我国发展较早的体育学科之一。早在1942年,萧忠国和吴文忠就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编译作。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心理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关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一学科也成为体育专业教育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由于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含混、概念模糊,致使体育心理学课程在不同体育专业教育中的差异性体现得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在不同的专业教育中使用同一种体育心理学教材。

学科定位与课程改革存在一种相互依赖、互相支持的关系。学科定位是根,课程改革为末。学科定位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起点,课程改革是对学科定位的诠释和反映。学科定位与课程改革的内在关联,决定了课程改革必须以认识学科属性为根本出发点。本文从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谈起,在此基础上探究体育心理学的课程改革,从而使体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建立在牢固的学科基础之上。

1 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实践形式的分野日益突出,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三足鼎立的态势逐步形成。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这3种体育实践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与之相适应,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门学科的分离与独立发展,也大势所趋。这正如学者们指出的那样:“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即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这里的“体育心理学”是“小体育心理学”的概念,大致相当于身体教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或称健身)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其研究对象比“健身休闲心理学”狭窄。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体育的诉求,除了增强体质的需要外,休闲娱乐已成为大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休闲娱乐体育成为锻炼外,大众体育另一种新兴的体育形式。因此,研究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感受和体验,除了锻炼心理学外,还包括休闲心理理论与实践,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健身休闲心理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了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具体的研究内容外,还要有特定的研究方法。马启伟和张力为曾经指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不可能超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围,不过是在实际应用的操作过程中有些不同特点,但无本质的区别。”可见,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它的母学科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在学术界,人们通常把体育心理学界定于“科学”和“应用科学”之下。如祝蓓里等人认为,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身体教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启伟、张力为认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应用科学。不管是“科学”和“应用科学”,都不是体育心理学最临近的属概念,都显得比较宽泛。体育心理学是体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体育心理学的交叉性决定了体育心理学属概念的两重性:第一,相对于心理学而言,体育心理学是应用性分支学科;第二,相对于体育学而言,体育心理学是基础性学科。体育心理学是母学科心理学联系体育学的媒介,它既可以为体育学发展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科学基础和基本原理,又可以为一般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材料和应用基地。

综上所述,体育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用学科和体育学基础学科,具体包括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

2 体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方向

2.1 按专业需求编写教材满足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统计显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包括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6个专业,分别分布于248、60、143、25、3、34所高等学校中。在本科专业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是体育本科专业中分布最为广泛的3个专业,且这3个专业都针对具体的体育实践;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表现形式,可以被包含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活动中,且专业覆盖面小;运动人体科学及运动康复与健康是体育基础学科,与前几个专业不在同一层次上,且专业覆盖面小。因此,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实质上只应设置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3个专业。然而,由于“体育教育”一词使用的逻辑错误,“运动训练”一词内涵的相对狭隘,以及表示体育工作领域的概念――“社会体育”与其它2个专业在分类学上的逻辑错误,这3个专业还需逐步规范为身体教育专业、运动竞技专业、健身休闲专业。

身体教育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身体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运动竞技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运动竞技、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健身休闲专业以培养能够在大众体育领域里从事健身休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技术指导、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3个本科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要求不同的知识体系与之相适应。

体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科学基础,研究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形成了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个分支学科。这3个分支学科为学生未来从事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工作提供心理学知识与指导,分别成为身体教育专业、运动竞技专业和健身休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体育心理学3个分支学科对体育实践的适应性发展,要求在专业教育中联系不同的专业实际使用不同的教材,从而使体育心理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发挥得更充分。鉴于此,原有《体育心理学》教材的呈现形式和课程内容都要做一些调整。

(1)《体育心理学》教材不再使用,针对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3个不同专业,使用“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种教材。

(2)“身体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

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掌握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帮助所教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因此,“身体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包括体育教学心理、体育学习心理、运动技能学习、体育心理健康和团体游戏心理等方面。在以往的体育心理学教材中,比较重视体育学习心理,而体育教学心理、团体游戏心理和体育心理健康所占篇幅相当少。例如,在晋通高校“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体育心理学》中,共11章,除1章绪论外,10章中有6章关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关于体育教学心理、团体活动心理、体育心理健康仅各占1章。在由季浏主编的“十五”《体育心理学》规划教材中,这一状况仍没有多大改变。目前,颜军和邵伟德已经出版了《体育教学心理学》著作,对体育教学心理做了积极性探索,可补充到身体教育心理学教材中。体育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内容还需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本土化。此外,李莱的《团体游戏心理学》可以为身体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和补充。总的来说,“身体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仍需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3)“运动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掌握运动员的心理诊断与选材、心理技能训练、心理咨询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因此,“运动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包括心理诊断与选材、心理技能训练、运动竞赛心理等。目前,“运动心理学”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其分支学科现出端倪,如运动训练心理学、运动竞赛心理学、教练员心理学、运动员心理学等,为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4)“健身休闲心理学”应包括健身心理学和休闲心理学2个领域。目前,健身休闲心理学发展还不够成熟,有关健身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但休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较少。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体育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健身休闲心理学应以“健身心理学”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充实新近的研究成果。“健身休闲心理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应包括影响个体参与健身和休闲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健身和休闲对健身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等。

2.2 重视实验课程改革

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应用性是体育心理学最基本的学科特性。体育心理学的应用性。要求我们不止于学习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将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体育实践中,以解释体育实践中的心理现象、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从而为体育实践科学有效地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程,就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走入科学殿堂的重要依据,是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九五”、“十五”等已有的各版本《体育心理学》教材中,大都对实验内容未作安排,相关介绍有的作为辅助内容出现,有的简单呈现在研究方法的内容中。在组织形式上,大都由实验员先准备、调试好实验仪器,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实验内容、目的、材料、程序等,最后让学生按计划被动地进行。季浏依据“十一五”《体育心理学》教材体系,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身体教育专业主干课配套教材《体育心理学测量与评价》,选编了10个心理实验和27个心理问卷(量表),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但实验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基本知识和加强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开展实验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学过的心理学理论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方法和步骤,甚至把自己在实践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课题。在体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内,实验运动心理学对于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而言,具有基础性地位,因此,可开设“实验体育心理学”课程。

2.3 心理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软着陆”

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体育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心理学与体育学的结合有两种形式:一是心理学以长驱直入之势进入体育学领域,将心理学强硬地套在体育学之上,称之为“硬着落”;二是心理学在与体育学的长期作用中,不断调适、变通、跟进、完善,使其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发展,从而推进心理学与体育学的结合,称之为“软着陆”。“硬着陆”在学科发展之初较短的时间内能产生很高的效率和很好的作用,但在学科深入发展之时会因其“生搬硬套”和“消化不良”影响学科的发展。“软着陆”在学科发展之初效果不明显,因为它要经历长时间的磨合而在短时间内难以奏效,但也因为其长期磨合而使新兴学科具有较强适应性、应用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体育实践的发展,体育心理学的分化之势越来越明显。但从当前体育心理学的教材建设来看,还存在许多“生搬硬套”和“消化不良”的现象,心理学的痕迹比较严重,体育学的特色明显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当前的体育心理学教材中既有身体教育的心理学问题,也有运动竞技、健身休闲的心理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对体育种种形式和现象的特殊性认识不清,从而使心理学理论含混地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各种实践形式中。

基础体育运动范文5

艺术体操专业基础教学学科主要涉及: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等,同时包括了体育运动相关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之间的交互和融合的部分。运动心理学主要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人格特征、抗压性和抗干扰性、赛前心理素质、自信心、审美观等方面着手,为艺术体操专业受训学员从心里层面进行培养,使其真正符合艺术体操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运动生物力学是通过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的运动规律。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知识的普及,使得艺术体操专业学员能够了解运动中人体的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及骨骼系统是如何协调工作的,通过调控自己的肌肉系统和骨骼系统,最终提升自身运动系统的水平。运动生物化学是生命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人类实现自我挑战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通过运动生物化学学科的开设,使艺术体操专业学员了解为什么有的人能跳那么高,为什么有的人能跑那么快,经过什么样的科学系统训练能够提升运动能力,如何经过科学合理的锻炼以增强体质。运动医学主要是通过教授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一些医学知识,以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员健康并提高运动品质和运动成绩的目的。这其中又分为了运动义务监督:主要是教授如何防治疲劳、运动员自我监督、兴奋剂等问题;运动损伤:如何防止运动损伤、上后康复训练等内容;运动营养学: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以提高运动能力;医疗体育:对常见病的体育疗法的研究。

2艺术体操专业基础教学任务分析

本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艺术体操专业的教学任务,分别从基础课程教学、提升课程教学、选修课程教学这三个部分分别进行分析。基础课程任务主要包括:艺术体操基础技能和知识、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知识、运动心理学、艺术体操基本动作、运动员柔韧度及耐力、音乐基础知识、自信心等内容。提升课程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器械技术、艺术体操比赛鉴赏、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基础知识、比赛抗压能力培养、色彩搭配及审美等内容。选修课程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国内外艺术鉴赏、歌曲创作、艺术体操节目编排等。艺术体操专业基础教学手段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主要贯穿于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员对艺术体操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认识艺术体操的起源、发展特点等内容,培养其对艺术体操的兴趣。随后在提升课程教学中将主要介绍艺术体操的裁判知识、欣赏艺术体操比赛及名将风采等。与此同时,通过选修课程教学实现对基础课程教学和提升课程教学的补充,使学员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与艺术气息,同时掌握运动员应了解的急救、防治伤病的方法。对于实践部分,艺术体操专业基础教学主要涉及基础舞蹈动作教学、形体练习、器械使用练习、球操动作教学等内容,使学员能够将课本所学转化为自身的运动热情及运动技能。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配备基础教学、提升教学和选修课程三层次教学体系,最终能够初步形成艺术体操专业基础教学结构。其中,我们更为关注学员在基础教学阶段对于艺术体操基本姿势的掌握。教师应在前期将主要教学经历倾注于学员对于基础姿势的学习和把握上,这将影响学员日后动作的协调程度和难易程度。这要求学员首先习得正确的身体姿态,将身体各个部位都调动起来,使动作富于技术和美感。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掌握身体重心,减轻肌肉紧张部位,提高腰背的控制力和身体的平衡能力。艺术体操专业训练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身体素质训练,需要学员具有一定的柔韧度、平衡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等,弹跳、压胸、劈叉、压脚尖、仰头等动作均需要身体肌肉的收缩与调节。由于艺术体操是力与美、体育运动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艺术体操专业基础教学除了要涉及运动理论、运动技能培养、动作指导等内容,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节奏感等。同时应关注人体在音乐伴奏下脉搏、心率等机能的变化,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韵律感、节奏感和动作表现力的激发,还可以调动学员对艺术体操的学习热情。

3艺术体操专业基础教学目标

基础体育运动范文6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田径课程 新课程标准 发展趋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在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目标的体育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中,田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田径课程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名称与内涵的变化,使田径课程在实施“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中,面临着迫切的改革要求。为了培养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教育人才,田径课程的体系、内容、教学方式等都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在田径健身领域改革、开拓,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田径运动的功能和作用上去重新认识该课程的目标,从未来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上重构田径课程框架,使田径课程获得新的生命力。“新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不同阶段学生制定的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为适应新“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素质的需要,教学中要体现实施“新课标”的精神,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新课标的培养,使他们具备新课标的素养和知识,这对推动“新课标”有序地实施有重要的意义,高师田径课程的改革发展必须与新“新课标”要求相适应。

一、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定位要适应新课程标准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基础教育合格的体育师资,同时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未来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还应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应进一步拓宽专业培养口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应增强学生选课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基础体育教育服务,在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中发挥主导作用。为此,《课程方案》设置了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方向、体育教学训练方向、社会体育方向、体育保健康复方向及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等方向的选修课程。而田径类课程是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体育实践课程。因此,从《课程方案》和田径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将田径课程定位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方向和体育教学训练方向比较适合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新课程标准需要相衔接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可根据培养目标、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学生身心特点、学校硬件设施和新课程标准三维健康观的要求,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水平目标制定田径课程的总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课程内容的决策能力,因为“新课标”对教学内容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结合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要去拓深、拓宽田径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目前,高校田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田径竞技项目为主,积极挖掘和拓展田径类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纵向拓展:围绕走、跑、跳、投四大块的运动形式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开发更多的适合学生健身目的的锻炼形式和方法,使课程内容更具体化、实用化、简单化,符合基础体育教育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田径中来,达到提高体能、发展身心的目的;横向拓展:吸收其他类似的项目到田径教学中来,将定向越野,无线电测向、野外生存,拓展训练和户外运动等新兴的运动形式与田径教学相结合,从而弥补田径教学的枯燥无味,增强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另外田径项目向生活化、实用化的教材化方向发展,体育源于生活,应该服务于生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把生活中的素材与田径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投掷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以及上肢力量,掷铅球可以用其它投掷方式代替,如掷纸飞机、丢沙包、抛实心球等;跳高可以用跨跃较高的障碍物、头顶高处的悬挂物、跳起摸高等。

三、田径课程教学目标要与新课标下素质教育的需求相一致

“新课标”已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在原有的体育课程基础上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且“新课标”中对运动技术的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运动技术不仅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而且还是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

田径运动是以走、跑、跳、投等项目组成的运动,参加的人数不限,灵活方便:可以是个人的锻炼,也可以是多人合作;田径内容丰富,凡是人以自身能力进行的走、跑、跳、投等练习,都可以成为田径内容;田径运动规则简单;田径运动的练习负荷可以随练习者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四季皆宜,老少皆宜。田径运动有着其它项目所不能替代的优势:它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满足学生实现自我的需要;田径运动对运动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田径运动具备这些特点而成为一项简单易行且健身价值较高的运动,对中学生在生长发育阶段打好体能和素质的基础以及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新课程标准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充分突出学生是教学中心这一主体。由“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此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四、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学习评价要与新课程标准评价接轨

学习评价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对教与学产生强烈的影响,被评价的方面会受到特别重视,不被评价的方面则不予关注。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环境下,高师田径课程的评价方式要求进一步改革与基础教育评价相适应,进一步拓宽评价领域,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习评价服从并服务于素质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导向和强化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的学习评价要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相结合,也要求注重对学生的健康观、终身观的培养。新课标评价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程度为标志,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评价内容上以基础运动能力、教学基本技能、传承田径运动文化、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为主,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重点,同时看学生在田径课程学习中各方面的进步幅度。这种改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从理论上规定了评价指标的选择视角,即评价指标不仅要多元化,还要求评价指标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实行主客观评价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切合实际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评价中得到新的目标和新的动机。

五、结论及建议

1.结论

(1)以我国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重新思考与定位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根据中学田径教学的重要和它特有的健身价值拓展新的田径领域和教学内容。

(2)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定位要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新课程标准需要相衔接,新课程标准下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与新课标下素质教育的需求相一致,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学习评价要与新课程标准评价接轨,为解决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体育教育人才需求对接问题提供有益思路。

(3)新型的体育教师是一个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培养出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材。

2.建议

(1)把新《课程标准》列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使之成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学内容,这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将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

(2)根据田径教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特有的健身价值是其它项目所不具备的,应放弃旧的教学观念,结合本地特征和实际情况,充分开发田径教材资源,更新田径教材内容、形式,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种多样的兴趣和要求,使田径教材内容为中学体育课的内容服务。

(3)教材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上,不能完全抛弃竞技性,在考虑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注意与竞技性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运动乐趣的有机结合,提倡个性化的教育,尊重个性的价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改革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田径内容的评价应打破竞技能力评价的传统,从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出发,采用运动技能的评价、身体素质的评价以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兵.田径健身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滕子敬.学校体育研究与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245.

[3]胡庆山,王健.基础体育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对接与整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105-107.

[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2003.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体育与健康教师培训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0-38.

[6]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