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例6篇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1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意义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3]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7-12.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2

论文关键词:劳动异化,教育异化,教育改革

 

劳动异化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引入哲学领域,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唯物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劳动异化是个历史的过程,每个社会阶段的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公有,才能消灭劳动异化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劳动异化

1、劳动异化含义

马克思研究劳动异化是以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和分工为着力点,《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中提到“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1]分工和财产私有是表述同一件事的同义词,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结果。

劳动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劳动主体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外在于自己并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的物体,是一个用以表达本质的存在,主体向客体转化关系的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为了生存从事劳动,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物支配了工人,这就是劳动异化。

2、劳动异化内容:

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

劳动产品是工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教育异化,体现工人体力和智力的外化,应该属于工人所得。但是在资本私有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产品不归工人支配,成为资本家奴役工人的工具,劳动产品成为工人的对立面、异己力量而存在,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相异化。

第二,劳动自身的异化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劳动中,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劳动是人愉悦的活动。[2]但是,如果劳动是外在强加的,劳动者不得不进行的一种压迫劳动就是劳动自身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无所有的工人不得不靠出卖自己的体力维持生活,资本家为了得到更多剩余价值压缩工资、延长工作时间,把劳动自身异化的程度激烈化。 第三,人与类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是在于人的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身劳动把本质力量对象化,体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证明自身是类存在物。但是劳动本身异化, 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 变成了动物的活动,人类失去了自身的类生活和类本质。

第四,人与人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 劳动产品、劳动自身、人与类本质的异化直接造成了人与人的异化。导致异化的劳动活动本身是作为独立于人以外的异己力量而存在,产品和活动本身也属于人类以外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是劳动者之外的另一个人或一些人。[3]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存在物是资本家,工人和劳动产品都异化为资本家这个异己力量,成为资本家剥削奴役工人的工具。

二、教育异化存在的表现和原因

劳动异化概括起来就是物支配人。教育异化就是教育活动支配了学生、老师杂志网。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异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与劳动异化的内容相对应。劳动异化不只是在资本主义存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存在,不只是存在于经济领域,其他领域也存在比如教育领域。

1、教育异化存在的表现主要是四点:

第一,考核目的异化

教育领域,考试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考核手段,分数只是一个学习成果的指标,然而现实生活中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老师绩效的硬件、学校名次的标牌。每年高考志愿报名,各大学排名、分数线划分揪动全国人民的心。考上重点院校成了无数家长、学生的梦想,每年都有因高考失利导致自杀的事件。分数成了奴役教育的手段,处于教育的对立面、异化的产物。应试教育奴役了数代人。

第二教育异化,学习本身异化

在教育界劳动自身的异化体现在,延长放学时间、增加课外作业、参加课外辅导、分数奖惩制等手段。学习对于学生应该是自由获取知识的手段,这一过程应该是愉悦的。但是外在的强加、考评,使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异化了的劳动。

第三,学生与学习活动异化

在教育界这种异化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流行“60分万岁”的口号,一种消极的学习方式。60分是掌握一门学科的底线,也仅仅达到了解的程度,而不是掌握甚至突破。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了维持学籍的一种消极活动,失去了目标。 第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异化

在教育界不能说剥削奴役,但是学生优秀的考试成绩往往被夸大为某学校、某培训机构或某老师的成果,从而提高知名度、增加生源。冠以“小清华”、“小北大”之称的学校,学生削尖了脑袋要考进去。学校、老师的职责是培养优秀的学生,而不应该成为挣取名誉的筹码。教书育人的活动异化成挣取名利的手段。

2、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教育异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教育异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教育资源有限。

虽然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教育资源有限而且分配不均,学生想接收高校教育必须经过选拔考试。目前高校在扩招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考试的目的由深造演变为争夺重点院校的优秀教育资源。清华、北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成了中国各地学业最优秀学生争夺的靶子。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商品经济,讲究效益,注重激励。

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更多的优秀资源分配在核心城市,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中东部经济发展快,人才利用率高,效益快。改革开放,一些学术腐败、拜金主义、沽名钓誉等现象出现在教育领域,导致学习目的功利化,成绩名利化等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教育异化。

第三,绩效奖励制扭曲。

每年中高考、考研成绩出来时教育异化,满校园贴满了喜讯的彩条,广播里都是捷报。政府、媒体奖励、报道名校、模范老师、各科状元,从精神奖励到物质奖励不等。如果学校有考上北大、清华等重点院校的学生,学校、老师、学生会有几千到几万不同档次的物质奖励。这种奖励由鼓励异化为欲望,学校间、老师间、学生间的努力异化为名利的竞争。各学校间竞争名誉,学校向老师要业绩,老师向学生要名次,学习、分数异化为功利的筹码。

三、改变教育异化,实施教育改革

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每一个社会阶段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都有新的要求。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前,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每年毛升学率只有5%左右,扩招之后招生增幅42%以上。扩招前,学校的教育方式多是死读书,读死书。应试教育突出,学生成了那个时代教育的牺牲品。1999年以来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高校扩招了但也有一些弊端。我国一年所需学术性人才大约10万人,而每年有50万研究生涌入社会,这种“千人一面”、“一刀切”的招收、教育模式在21世纪已经过时。分数不是一个人能力的标签,分数奴役了人。近年,我国实施教育改革的举措有所成效。

1、 教育管理去行政化

教育去行政化。学校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自主权。教育部要向省级放权,地方政府要向学校放权,学校向教师和学生放权杂志网。新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她们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比如带学生春天踏青、外国人自愿导游活动等,学校应该鼓励用于教学活动中,为教育界注入新的血液。这才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活动才能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色。

2、加强学术交流互动

我国教育机构要改变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各高校和研究所要改变传统的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的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传承一家学术,但是更容易落入僵化、保守的怪圈。现在我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被体制层层分割,高校和企业、外国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必须加大学术交流避免学术名利化。

3、考核制度的多元化

第一,招生考核方式自主化

考试制度的改革在技术层面上是有限的教育异化,最主要的还是招生方面的改革。自主招生选拔是由高校自行组织,分笔试、面试两部分。学校跟学生直接相互选择才能实现人才资源最优化。2010年我国80所知名高校进行了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在招生方面打破了传统国家统一招生模式。这种模式更利于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体现人本思想。

第二,学校、老师绩效考核多元化

学校分档次,班级分快慢,老师分高低等最初只是为了激励,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现在演变为功利、名利的筹码,更多在于分数、名次是绩效的唯一硬件方式过于死板。学校把学生培养模式全面化,德智体美兼顾;老师把教育模式具体化,突出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其特长;学生把学习娱乐化,享受学习过程。人才,先成人后成才。绩效考核要多元化,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为准。

中国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利益分化可能产生各种矛盾。在教育领域,有些人急功近利出现学术腐败等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在一定时期、某些人中存在异化现象就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活动。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高,一些异化现象的存在是正常的。

在人类被物化的当代,研究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有助于解决人的各种异化现象及诸多发展问题。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又是通过人的发展得以体现和衡量。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指导,解决教育异化现象,实现人、自然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J].兰州学刊,2006,(5):37-38

[3]杨建华.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3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导向,经历了不同发展道路一为政治服务升学导向、就业导向等。现阶段教育部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类院校建设是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的。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理论依据

(一)劳动市场足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

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不仅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制度,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不但有《教育法》,还有《劳动法》。劳动市场对职业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一个方面:第一,体系的从属性。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劳动市场体系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宽窄是由社会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的,教育层次也是由社会人才结构决定的职业教育采取学校式还是校企合作式办学模式也同样是由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劳动市场的不同比重决定的。第二,需求的决定性。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决定的,前者对后者的适应,才会实现职业教育真正的质量和效益。第三,政策的导向性。劳动就业政策历来是职业教育的社会驱动力,它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业政策设定了就业的“门槛”,规定了职业岗位资格,不仅对劳动者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政策不仅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

(二)就业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伞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四个服务,反映了现实的要求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四个服务可分为对经济社会服务和为个人的服务,在为经济社会服务中又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培养劳动力和吸收劳动力而发生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直接服务是有限的,其主要是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而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为个人服务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就成为了四个服务的核心,成为其他三个服务的前提条件。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推广科研成果、校办产业、咨询服务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但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来。既然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职业学校就必须抓住这个结合点不放,要抓好这个结合点,就必须找准经济的增长点,尤其是地方经济增长点。

(三)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无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全面的、多样化。同样,职业教育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发展,所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需求的主观性和社会需求的客观性,两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职业教育到底应向社会需求还是个人需求倾斜,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也是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的两难选择。尽管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两种不同的倾斜都存在,但都不能简单地照搬。我们认为,无论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需求都只能通过就业来实现。从共同的效果出发,我们就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能否顺利就业、较好地就业。当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冲突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必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成功的就业来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专业口径的宽窄上始终在寻求平衡,其实合理的平衡标准就是能否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是职教宏观政策的本特点

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存在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成功的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多数是劳动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表现之一是形成政策合力,如,世纪20世纪80年代初的“先培训、后就业”政策,就使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相关政策相得益彰。表现之二是两种政策相互促进对方的事业发展,如,劳动部门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教育部门把就业准人政策作为自身发展的社会推动力。表现之一是职业教育部门把劳动部门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就业率,作为评价院校办学效益的第一指标。表现之四是政策扶持目标对象有较大的重合度,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部门疏通转移渠道,教育部门提供转移培训;对城市失业职工,劳动部门提供资金购买教育部门提供的再就业培训。表现之五是一些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将教育部与劳动部进行合并,从政策协调的角度实行部门整合。表现之六是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组合,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困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要求同时荻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发展规律看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合理选择。而建设类高职院校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更需依据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和岗位针对性,随着我国建设行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和执业注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高职建设类专业人才的岗位定位将会越来越明确。通过对建设行k现有岗位进行分析,参照《建设行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和现行执业注册制度,高职土建类专业可按4种类型确定其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1.土建施工类:在土建施工企业从事项目组织、质量控制、材料检测、安全监督、程监理等。主要岗位是建造师助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检测实验员、监理员等)。

2.建筑没备类:在土木T程设备安装企业从事设备安装凋试,在城市供水系统、环卫系统从事水质榆测、污水处理。主要岗位是安装建造师助理(安装工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水质检验员).

3.经济管理类:在工程施企业从事工程概算、预算、决算,以及投标报价等,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在房地产管理部¨从事物业管删等工作,主要岗位是造价师助理、物业管理员等。

4.建筑艺术类:在设计单位从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等工作,主要岗位是设计师助理。

这些岗位应具备的主要岗位能力是: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的基本设计原理与概念;了解相邻专业建筑产品的原理、构造和施工艺熟练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的基本构造、基本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熟练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成本计算与控制方法;熟练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和方法;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具备必要的基层施工人员沟通与调的能力尽管对专业类型的划分和列各类专业毕、世生的就业岗位的确定在理论上和现实中还不尽完善,但对确定各类专业的培养规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因此建设类专培养目标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建设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鬲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建没施工企业和建设管理部门从事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慨预算、中小型工程设计、工程质量检查、建设监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重点,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按照职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拓展的不同要求,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每一模块又依职业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确定若干个二级单元课程模块。其中职业文化素质模块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模块教学的目标是形成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如可将职业能力分为:制图与识图能力、施工技术能力、计量计价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根据四大核心能力,对专业课教学体系进行模块化整合,形成了相应的四大教学模块,即:建筑制图识图模块、建筑施工模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模块、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块;职业技能拓展模块教学的目标是为学生的专业提升打好基础。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1采用“技能层进”的教学方式代替“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专业课往往按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先学基础的知识,然后逐步深入提高。但在以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单项技能的初级阶段,越是摹础的知识越“没用”,只有随着技能的层进和模块组合的时候才有可能逐渐地接近基础知识。因此,在模块化教学中,知识体系将呈现出一种“倒挣”或者“断层”的状态,学生是在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中去获取他们所需要的足够的知识。

2采用“项目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

“项目教学法”足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中,所有课程我们均围绕一个真实的项目作为一个共同的同标进行讲授。在实训环节中,如施工方案的编制施组织设计,计量计价实训,模拟招投标中均围绕这个共同的项目展开训练。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把课堂搬到工地上,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3.教学过程“案例化”

教学过程“案例化”,是高职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的切人点。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实习、实洲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新的人才培养案制订过程中,要求所有的专业都要在硬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精心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过程,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达到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一年左右的顶岗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职业岗位,实现就业“零距离”。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与学院共同定岗位、定技能、定模块、定内容、定教材、定教法,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企业满意、学生满意、老师满意、社会肯定的效果。

4考核方式“多样化”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4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315-02

顶岗实习,是指职业院校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将学生有针对性地派往专业对口的现场,如工厂、酒店等,运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的生产工作任务,实现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融合,熟练掌握生产技能,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的教学形式。本文着重就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所遇到的困惑、社会各界的看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顶岗实习是提高职业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全国各地职业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了“引厂入校”、“引校进厂”、“前店后校”、“厂校合一、人员同训、设备共享”等做法,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就业,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缓解了企业和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顶岗实习作为其中一个经验证明效果明显的方法,受到很多职业教育者的青睐。

对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来说,顶岗实习是经过多年摸索总结、能够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对学校而言,顶岗实习有利于实现校企对接,检验职业教学成果,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对企业而言,顶岗实习是培养能吃苦、善学习的未来企业员工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缓解人手紧张的压力;对学生而言,顶岗实习能加快书本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可以实现从学生到技能人才的转变。

二、职业学校推行顶岗实习制度的困惑

职业学校推行顶岗实习的初衷是增长学生的实践经验,弥补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凸显了顶岗实习制度设计上的不足。

(一)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落实难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在劳动关系中,凭借从事劳动或从事过劳动这一客观存在获得应享有的权益,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用人单位看准用实习生不视为建立劳动关系,无须承担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的“空子”,频频占实习生的“便宜”。一些用人单位不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导致顶岗实习人员所获权益是少之又少,除了能象征性地拿到一点津贴外,其他什么待遇也没有;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甚至偏爱用顶岗实习人员,把顶岗实习生当作了廉价劳动力,颇有一点剥削者的味道。

(二)顶岗实习难以真正做到“专业对口”

顶岗实习的初衷是:在学生基本完成基础理论课程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实践。但受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职业教育专业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很难真正做到“专业对口”,换句话说,多数学生顶岗实习场所并非学生所学专业,他们一般是通过打包方式,被派往用人单位。上述现象的存在,主要是顶岗实习制度预计不足。与工科专业的学生不同,经贸、会计、文秘、管理等文科生实习岗位的落实并不容易,要想专业对口更是难上加难。文科的生产性和实践性体现在哪里?这类学生究竟该参加什么样的顶岗实习才能做到“专业对口”?还有没有其他的可替代的实习办法?这些问题本身就值得深入探讨,需要一个界定的标准。

(三)顶岗实习未必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特征

从字面上看,“顶岗”要求学生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扮演企业员工的角色;而“实习”则要求保持顶岗者的学生身份,将顶岗过程作为一个学习过程。工作与学习的矛盾无法得到合理解决,最终的结果是一些学生只能在一些低技能岗位重复劳动,基本丧失了实习功能。同时,当前的职业教育面临的是市场化、信息化等时代背景,现代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先进的学习手段,一些设备故障利用信息技术也可以方便地模拟出来,顶岗实习也未必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特征

(四)“校企合作”仍只停留在表面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体现、纽带,但事实上,这一合作目前仍停留在表面,一些院校的“校企合作”貌合神离,只是保留了一个顶岗实习的“空架子”而已。按理说,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教学的一部分,顶岗实习制度的设计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有企业参与进来共同制定,但由于学校的顶岗实习和企业结合并不紧密,企业没有话语权,不能真正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来。同时,由于企业生产任务紧,实习工厂普遍存在加班现象,企业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轻易地利用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也不想真正参与进来。

三、完善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制度的对策

(一)科学制定顶岗实习规划

要保证顶岗实习环节的安全,首先要做好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规划,校长是规划设计的第一责任人。各职业学校应成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就业处、教务处、学工处、院系领导等为成员,组织、管理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在组织保障下制定实践教学规范、顶岗实习工作细则、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细则等制度保障,同时鼓励学生与学校签订实习管理协议书。

(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层次发展

目前,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偏差,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确保劳动者在就业或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有关部门应从法律层面刚性规定实施校企合作制度,强化校企合作制度的执行力,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同时,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出资办学、捐资助学,鼓励企业接收职校学生顶岗实习,并建立职校生实习、就业基地,使企业真正成为职业学校的第二课堂。

(三)建立顶岗实习考核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顶岗实习取得圆满,就必须建立顶岗实习考核制度,否则,顶岗实习就会流于形式。因此,考核制度的制定要全面,内容应包括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对指导教师的考核标准、考核的时间和方式等。对学生的考核应包括顶岗前考核和顶岗后考核,顶岗前考核的重点是学生是否具备顶岗的基本素质,顶岗后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对教师的考核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如访谈、笔试等,考核目标在于确定教师是否具有指导顶岗实习的能力、指导过程是否规范、指导水平和指导效果如何;考核的组织应由学校教务部门全程监督,院系领导具体负责,责任到人,充分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

(四)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

我们发现,在顶岗实习中,一些学生由于实习目标不正确,实习生角色转换不到位,或体力劳动强度不适应等都有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因此,学校作为统筹组织者,对此要多加以关注,并采取应对措施。学校应重视实习学生岗前的心理教育,在学生离校顶岗实习前,要对他们普及心理知识,强化实习目的性的教育,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走向顶岗实习单位;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爱拼才会赢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在困难面前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去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五)进一步完善企业对顶岗实习人员权益的法律规定

顶岗实习制度目前仍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还有许多方面亟待规范。一方面,学生顶岗实习时对企业许多制度不够清楚,对顶岗实习企业的认可度不是很高,企业师傅配合力度不够等;另一方面,企业对顶岗实习人员的权益维护不够,未完全按照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赋予顶岗实习人员应享的权益,致使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顶岗实习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必须完善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让学生明白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环节,让企业明白我国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顶岗实习人员的应得利益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予以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需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相关制约因素,才能把好顶岗实习这一关,才能彻底保证顶岗实习安全顺畅,实现高质、和谐就业。

参考文献:

[1]王明达.建立法规,形成机制,多种形式推进校企合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2]刘学文.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提高学生职业素质[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3]徐丽香,黎旺星.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5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原理》课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发挥理论优势,开拓价值认知的新维度

《原理》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以为了找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适方法,我们首先要了解马克思研究价值问题的方法。一般的来区分,马克思研究价值问题有两种基本研究路径,一种是经济学的思维路径,另一种是哲学性的思维路径。哲学思维是思考价值问题的一种新维度,就是要从劳动的自由和解放、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发展和完善的维度来考量价值问题。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观念、劳动、商品、职业等的价值时,不能单从人类的感性享受和物质需要来评价即在评价,而是应根据当事主体劳动的自由和解放、其自身本质力量的展现、发展和完善的角度来评价。而当我们沿着马克思的这一价值研究维度来思考、评价人生以及人类劳动的时候,会对各种人类社会活动都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种价值认知的新维度,成为人类新型劳动观和职业观建构的理论基础。而这种劳动观和职业观又恰恰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这也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中国不懈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不会再把劳动单一地视为一种谋生手段,劳动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因为劳动的过程被视为展现、发展及完善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人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享受生命自身。区别于现代经济学所定义的谋生劳动论,这种劳动论就是马克思的自由劳动论。只有在这种劳动理论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摆脱物欲的控制,才能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水平,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层面不断彰显,最终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表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讲,价值判断是价值追求的前提,所以每一个价值追求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或若干个价值判断标准。我们衡量价值追求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其背后的价值判断是否合理。“三个倡导”背后自然都存在着各自的价值判断。“三个倡导”所倡导的 12 个价值追求之所以是合理的,能得到社会各界认同的,就是因为追根溯源到其背后的价值判断都是合理的,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所以在《原理》课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其理论优势,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判断方法,并且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树立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价值追求深入内心并落实到实践。

二、利用对立统一,处理不同价值体系关系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是积极且健康向上的。但是也不难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受各种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些思想上的问题。比如追逐权力,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人利用越来越开放的媒体进行价值观入侵,导致还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迷失在西方价值观中。同时,我国封建时期遗留的一些腐朽价值观不断沉渣泛起,成为大学生价值追求上的错误的导向。另外,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等引起的思想的变化,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出现了偏离。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已然变得迫在眉睫。

《原理》课的教学要宣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处理好其与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关系。而在宣讲中,应该尝试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不单单讨论不同价值观的对立,不要求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其它价值观,而是辩证地看待其它价值体系,明确是非判断,合理利用宣扬。

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人文的关怀,认为人做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完成别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其本身。所以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所有价值都是外部价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却恰恰相反,尤其重视以人为本。它把尊重人、发展人、提高人作为目标,而其最高的目标则是人类的解放。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商品经济社会的价值观是对立的。我们必须明确区分并且教会学生如何辨明其对立点。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又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注定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必然包含了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观念。我们要抓住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点,继续毫不动摇地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对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一方面强调义务本位,即臣民对权利的漠视和对君主的义务。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依附人格,由小农经济造成的小农社会,农民必须找人来代表他们的利益,而这些代表则成为他们的主宰,用其权威来保护他们免受其他阶级的侵犯。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等级观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等级制度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一统天下。显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和体现的这些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而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腐蚀性。所以我们要明确抛弃。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相通之处。第一,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是相似的,这也让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民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第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一直流传有民本的思想,尤其是儒家文化强调的仁治,这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共鸣之处,这也有利于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传达;第三,中国历史上,从孔子开始便有了均平、富民的思想,这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又是相互印证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的这些部分,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去伪存真,深入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提升教师素质,自觉内化传授价值思维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顺利进大学生头脑的引路人。教师没有渊博丰富的知识、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讲课时便会底气不足而且难以驾驭课堂。这样的老师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重,学生更难以有发自内在的动力向其学习知识。所以,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加强修炼自己的政治素养并且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知识。同时,积极主动地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自己先吃透消化,成为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学习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才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再认为这些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从而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思维,真正的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学生头脑的目标。

另外,《原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他们感受到的大都是一味的理论阐述和说教,难以让人提起兴趣,更难以转变成一种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行为。大学公共课的时间设置一般是11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而根据科学测验,人的注意力平均只能高度集中20至30分钟。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这100分钟的课堂上只是不停的讲,学生只是听,那么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不过半小时而已。并且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兴趣,甚至抗拒上公共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也就收效甚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原理》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而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胆走出课本,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思维传导的新模式。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一些颇具成效的教学探索,比如专题式教学。我们的课程内容不能太过繁琐,不能片面追求理论讲授的系统性而造成内容量过于庞大。利用专题式教学,合理分割重组课本内容,并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各个专题当中,重点突出,简化繁杂的理论体系。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借鉴西方价值观教育方法中的价值澄清法,提出问题,充分发散学生思维,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活跃起来,形成良好互动。把被动式的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过程,这也有助于我们提倡的价值思维的传导和内化。

同时,学校应当从更多方面去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让广大师生可以更便捷的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接受,自觉内化。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6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新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105-02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物质资本积累已初具规模,人力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中国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能否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所在。

一、新型农村劳动力特征

与传统农村劳动力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相比,新型农村劳动力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转变,新型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性较强。新型农村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担负着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具有强烈的勤劳致富愿望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开拓能力。

2.适应性较强。新型农村劳动力能够不断调整自己,通过学习适应社会变化,具有不断进取和勤劳致富的能力。

3.权益保障意识较强。新型农村劳动力具有独立思想,追求公平、公正和民主,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意识,强调个人权利。

4.文化水平较高。新型农村劳动力能努力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善于抓住机遇,大胆开拓,敢于冒险,重视经济投入,具有一定的合作、协调和管理能力。

二、秦皇岛市农村劳动力培训状况

2011年秦皇岛市农业局、财政厅联合制定了《秦皇岛市2011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全市共安排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9 800人。根据国家培训岗位设置并结合秦皇岛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培训重点在种植业、畜牧和渔业、兽医、农机、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涉农企业等六大领域,开展病虫专业防治员、肥料配方师、蔬菜园艺工、果树园艺工、畜禽繁殖员、畜禽养殖技术员、人工草地建植员、渔业船员、水产养殖技术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兽药经销员、农机操作员、农机维修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民信息员(气象)、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工人,乡村旅游服务员等20个专业的培训。为我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现代农业产业大军。

三、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存在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合力不足。从横向看,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包括农办、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妇联、共青团等多家单位,培训部门、单位较多,部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从纵向看,在农业系统内部,推广体系、农广校体系、科研体系也大都各自为政,没有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结合,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培训资源分散、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致使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影响培训质量的提高。同时,培训以政府部门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没有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良好机制。

2.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前没对培训对象深入的调查了解, 没有考虑农民就业、再就业的需要,也未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导致未能按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培训。

3.技能培训滞后。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缺乏实际操作,培训内容陈旧,人才培训、农产品加工、销售技术和创业以及现代物流技术等培训较少,针对性和适用性缺乏。

4.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长期受小生产思想影响,满足于掌握简单的生产技能,加上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不强,宣传、组织和引导不力,导致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5.监督机制缺乏。部分劳动力培训项目未被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地方政府拨付培训费后,没有跟踪检查培训效果,考核培训工作成效。

四、新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研究

(一)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村劳动力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能培训,利用各种形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

2.实事求是原则。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构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主导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组建科技讲师团、科技小分队,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推广、科技示范、政策法规普及等内容,通过举办科技之春、科技之冬、科普大集、科技知识竞赛、编演科技地方戏、开办电视、广播板报专栏、印发科技小册、宣传单等形式,多渠道地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3.资源整合原则。按照农村经济发展规模与社会发展要求,整合与优化农村劳动力科技教育培训资源,使之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对现代知识的需求相适应,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效果。

(二)建设重点

1.课程体系。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的重点应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对培训主体进行科学定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原则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基础文化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教材内容要通俗、编排要合理。同时,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实践操作性。在注重理论和实践培训基础上,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制纪律、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科技水平,通过适应性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逐步融入城市文明与职业文明。

2.培训内容。做好前期调研,了解农村劳动力想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围绕农村劳动力需求按照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骨干、农村劳动力党员干部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区域、当地特色产业及不同类型的农村劳动力采取适应其需求的培训形式,确保各个层次的农村劳动力根据自己的需求接受不同类别的教育。使农村劳动力学得会、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