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概论范例

劳动经济学概论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1

关键词:专题教学法;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应用

1《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农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等稀缺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的价格与市场、农业的组织方式、农业的产业结构以及农业的保护与发展的部门经济科学。农业经济学是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在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学课程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1.1多学科知识交叉

从农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它是由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等学科综合、交叉和相互融合而成,因此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外延较大,学科知识犬牙交错,涵盖了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理论、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理论、农地制度理论、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理论、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变迁理论、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

1.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农业经济学课程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应用性强。在我国,农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为农业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和做出政策诠释。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质,希望能够解决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等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资源及其利用、农民收入增长、粮食安全和流通、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公共品供给、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宏观调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农业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科边界不够清晰,教学内容缺乏相应的理论深度

农业经济学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缺乏清晰的学科边界。农业是产业范畴、农村是社区范畴、农民则是身份或职业范畴。这就使得农业经济学学科内容体系较为宽泛,教学内容多而不精并与相关学科交叉重复,如《农业概论》、《土地经济学》、《农产品商品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与法规学》、《发展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近年来的教材不但没有突破其在内容体系和框架上的局限,反而成了更多学科的综合体。外延的不断扩大导致内涵变浅,内容缺乏理论深度,过于侧重宏观和概念化的说教,微观和定量分析较少,很难体现农业经济学原本的学科特点。

2.2教学方法多以说教为主,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农业经济学课程内容繁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多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很难体现出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仅限于课堂上被动地听取教师的讲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课后很少进行自主学习或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导致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教学效果自然也不尽如人意。通常学生学完课程后,只是简单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理论和知识用于农业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2.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核

农业经济学的课程考核大多还是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很大程度上只注重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能力,没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却导致学生普遍采取课堂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这却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作为任课老师明显感觉到卷面成绩无法真实反应学生的课堂表现,体现不出学生对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高低。

3专题式教学法的内涵及在《农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实施意义

专题式教学是指是指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打破原有教材章节体系的限制,有选择地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整合成若干个专题,使其更具根据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3.1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限制,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农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及国家“三农”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农业经济学教材滞后于现实需要。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对现有教材和时下的热点问题进行整合,着重体现农业经济发展所特有的规律性。专题式教学便于教师突破教材的束缚,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和新案例及时导入课堂教学中,并与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设计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专题,使学生能接触到农业经济学的前沿知识。如在教材“农业产业结构”一章中可以加入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加具有应用价值。

3.2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突破师资的限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传统的教学大多数采用一名教师负责制,即一个任课教师负责一个教学班一门功课的全部教学,教师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缺乏与相关专业教师的交流与促进,不利于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师的成长。专题式教学鼓励两个或更多教师一起合作,共同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拟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过程,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进行专题分工,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可以突破单个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上的不足,使每个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师资的资源共享。同时,由于一位教师只需要负责一个或几个专题的教学,缩小了教师们的备课范围,使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备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3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专题式教学法要求授课老师要紧密结合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来安排教学内容,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化、农业合作社、城镇化、农民增收与精准扶贫等。学生围绕某一专题内容,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在师生相互交流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农业经济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将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按照教材讲授给学生,缺乏实用性,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专题式教学方法通常给学生一个兼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启发性的主题,让学生通过理论综述、实地调查、个案分析、演讲辩论等多种手段来消化和吸收主题内容,这有助于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化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提升教学的效果。

4专题式教学法在《农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实施建议

4.1对课程内容的解剖和重构,将其分为若干个教学专题

专题式教学的基础是教学专题的确定,在农业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被放在核心位置,它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应,进而影响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与价格,农业生产的组织是重点。除去导论,笔者把农业经济学课程从微观到宏观层面,分为农产品市场(包括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农产品现货市场、农产期货市场、农产品国际市场)、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与信息的组合与管理)、农业生产组织(包括农业家庭经营、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结构(包括粮食安全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的保护与发展(包括农业保护政策、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五大专题,每一个大的专题又可以根据需要细分成若干个小专题。

4.2根据教学专题的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在专题的理论部分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基本原理及相关的知识体系;在学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应用性内容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教学,效果很好;在农地制度的专题中,可以采用讨论或者辩论的方法,对比各种土地制度的优缺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可以将农业经济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重视过程考核,完善评价体系

考核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对于运用专题教学法进行讲授和学习的课程,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如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发言情况、课外调研以及报告质量,重点考察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消化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农业生产要素这个专题中,笔者要求每一个学生调查其家乡的一个典型农户,详细地了解其家中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情况,并对上一年该农户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做分析,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问卷的设计、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报告的撰写质量和主题的发言都要做好记录及评价,才能更全面和客观的反映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波,张红云.《农业经济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5).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金融效率理论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编号:11BJY080)的成果;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互联网+’视域下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的对策研究”(编号:15JYB012)的成果

内容摘要: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地租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尽相同。因此,比较两种理论的特点及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适用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地租理论,比较,启示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本质理论

首先,马克思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地租不论以什么形式存在,都有其本质特点,即地租产生的前提是土地所有权的存在,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决定了地租的性质。他认为土地所有权的前提是某些人占有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并把它作为排斥其他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体现了农业领域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前提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资本家从地主所有者那里租赁土地,雇佣劳动者劳动,支付给劳动者相应的工资,按照土地租赁契约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相当数量的报酬,这个报酬就是地租。其次,马克思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物。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土地所有者可以像其他商品所有者那样处理土地。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土地所有者不再像封建社会地主那样同时占有并经营土地并强迫农民劳动,而是将土地租给资本家经营,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农业资本家收取地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地租分离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地租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只代表一定的货币收入,从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得,土地所有权转变为纯粹的经济形式。在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中,土地所有者不再经营土地,没有人身依附和经济强制,土地成为生产要素,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土地使用者得到利润,土地将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连接起来。

(二)地租形式理论

1.级差地租。

马克思认为从本质上讲,级差地租是投在不同土地上等量资本所产生的不同生产率的成果,级差地租可以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级差地租I是指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的等面积的土地上,因为土壤肥力不同和地理位置不同产生的地租,是由超额利润转化来的。级差地租Ⅱ是指对相同的土地进行连续投资产生的较高生产率而产生的地租,也是由超额利润转化而来。马克思认为两种级差地租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从本质上讲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都是个别农产品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平均生产价格的差额转化来的,但二者也有区别,级差地租I在经营方式上属于粗放式,级差地租II在经营方式上属于集约式,级差地租I产生的原因是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因此农业生产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没有任何困难地转化为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II产生的原因在于对同一处土地进行连续追加投资产生的生产率的变化。因此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II是有条件的。在土地租赁期内,这种超额利润归资本家所有,不能转化为地租。在租约到期后重新签订合同时才能转化为级差地租II。

2.绝对地租。

马克思在批判李嘉图和洛贝尔图斯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地地租理论,他认为绝对地租是农产品价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部分,是土地所有者以土地私有权为基础得到的地租。首先,马克思指出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由于土地所有者垄断了土地所有权,资本家租用什么样的土地,即使是最差的土地,也必须支付地租,这就是绝对地租。单纯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权,不会产生地租,但这种所有权可以限制其他人经营土地,这种经济关系可以为土地使用者创造一个余额,不管土地用于何种目的,可见,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产生绝对地租的原因。其次,马克思认为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资本家在劣质土地上生产既要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又要支付地租,因此,农产品就必须以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售,这个差额就是绝对地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消失了,但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这时绝对地租的来源就演变为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或一部分农业工人的工资。最后,马克思对绝对地租的数量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绝对地租是农产品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差额的全部还是差额一部分,取决于农产品供求状况,如果农产品供大于求,绝对地租就是差额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参加利润的社会平均分配。

3.垄断地租。

马克思认为垄断地租是土地主凭借少数条件特别优越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占有的超过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是地租的一种特殊形式,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第一种表现形式是能生产某种珍惜农产品的土地,由于这种土地非常稀少,社会需求非常强烈,因此该种产品由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决定,会以远远高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销售,从而产生巨大的超额利润。如果这种土地是租来的,这种超额利润就会转化为垄断地租。第二种表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依靠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或稀有矿山所有权取得的垄断地租。本质上讲,垄断地租也来源于剩余价值,它以垄断资本的存在为前提,垄断地租的多少只能由购买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决定。

二、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一)古典学派的地租理论

威廉•配第是欧洲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古典学派的开创者,他在《赋税论》中最早提出了地租的概念,认为地租是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所得成果的剩余收入。地租产生的原因在于土地肥沃程度和离市区的远近不同,地租不同于土地价格,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的多少与工人工资相关,这些对地租的初步认识成为了级差地租的理论基础。由于历史和阶级的限制,他没有认识到地租的本质,虽然可以从配第地租理论中看到级差地租的影子,但他却没有提出绝对地租。亚当•斯密是古典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国富论》中阐述了自己的地租理论,他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为了获得土地的使用权而支付给地主阶级的代价,从本质上说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劳动者的劳动是地租的真实来源,亚当•斯密没有明确提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概念,但在他的思想中肯定了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存在,此外,亚当•斯密还首次将地租理论的范围从农业用地扩展到非农业用地,指出非农业用地支付的地租,一定要高于农业用地产生的地租,他还将房租分解为建筑物租和地皮租两部分。大卫•李嘉图是古典学派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稀缺性、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不同。在这种判断的基础上,他认为不同肥沃程度的土地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决定了地租的数量,土地不是无限供给的,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贫瘠和偏远的土地也会被利用,使用这种劣等土地也会支付地租,因此地租的多少取决于土地的等级和位置,并明确提出了级差地租的理论,他认为从长远看,地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可以说大卫•李嘉图对地租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将劳动价值论与地租理论结合起来,创立了级差地租理论,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他没能意识到土地的垄断是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否认绝对地租思想。

(二)庸俗学派的地租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结合“生产三要素理论”—“三位一体”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地租理论,他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生产出产品。与工资是对劳动的补偿、利息是对资本的补偿一样,地租是对土地使用的补偿,他认为三种收入是对劳动、资本、土地这三种生产性服务支付的代价,是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做贡献的应有回报。萨伊认为这三种要素可以属于同一个人所有,也可以属于不同人所有。萨伊的地租理论解释了地租产生的原因,但忽略了社会生产关系,没有看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马尔萨斯从土地贵族的角度出发,具有较强的阶级局限性,他对安德森的级差地租理论进行了修改,与自己的反动人口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地租理论。他认为地租的产生不是因为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劣等土地不能产生地租,因此他不承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是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差额地租理论,他在《孤立国》一书中系统提出了地租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使用静态分析方法,以区位差额地租为基础,提出农业应该根据中心市场采用不同的空间地理布局和经营方式,区位地租通常等于中心市场价格与产地到中心市场运费的差额。

三、两种理论的比较与启示

(一)两种地租理论的相同之处

首先,从理论来源看,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大都来源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学派地租理论,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继承了其中的合理成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运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深入分析了地租产生的原因、形成条件、本质、类型等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则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古典学派地租理论为基础,以克拉克的边际分析方法为主要分析方法进行发展。其次,从研究对象看,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论述了土地这种重要生产要素的使用及收益分配问题,都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报酬。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向土地使用者收取的费用。

(二)两种地租理论的区别

首先,从两种理论的理论基础看,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将辩证唯物主义与社会历史研究相结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地租理论提供了科学研究方法和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学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抛弃了其中的庸俗成分,创立自身的劳动价值论,成为解决地租计量问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创造源泉。西方经济学以具体经济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为基础,偏重于对具体历史阶段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土地在生产中如何分配,忽视了生产关系对地租的决定影响,无法说明地租产生的内在原因,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道德意识的变迁。其次,从两种理论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看。马克思经济学从理论研究范式出发研究地租问题,马克思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地租现象的观察和研究,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通过抽象、归纳和总结,形成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因此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从应用研究范式出发研究地租理论,庸俗学派研究地租是为了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证明地主获得地租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西方经济学中的很多地租理论建立在大量假定和设想的基础上,将一些明显带有时间和地域特征的信息作为研究依据,通过纯粹的逻辑推演得出结论。通过对两种地租理论的比较分析,发现马克思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具有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更为完整,研究更为深入,但实用性较弱。西方经济学从应用角度出发,侧重对具体地租问题的研究,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实用性较强。可以说将两种地租理论割裂开来,任何一种单一的地租理论都无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因此应结合两种理论的优点,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连接起来,创造出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地租理论。

作者:王家旭 周丹 杨晓玉 仲深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汤在新.近代西方经济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王志学.现代西方经济主要思潮及流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3

职业教育要发展,当前面临着最直接的难题是教育资源问题,学校除了应加强管理、增加教学设施外,还需要一批适应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师资力量———人力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更需要有一大批有专业知识的实用新型人才。这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南靖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公办农村职业学校,自1992年创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如药剂士、村务会计、乡镇管理、缝纫技术、饭店服务、电子技术等初级人才。学校领导集团班子树立科学发展观,更新办学理念,改变办学模式,采取优化整合教育人力资源,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大胆开拓创新,使该校成为漳州市农村职教中的一朵奇葩。

  一、培育和挖掘人力资源   1.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优化教学资源近年来,该校年轻教师人数越来越多,原有骨干教师大多数年龄偏高,知识和经验明显退化,教学教育的方法大多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而年轻教师虽然在教学经验上比不上老教师,但往往他们的学历较高,思维较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敢闯也敢干,富有创新精神。为此,着重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推动骨干教师年轻化。对于培养年轻骨干教师:   (1)鼓励他们参加各项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2002年至今已有11名参加本科函授学习,21名参加自学考试,10名参加网络大学学习,9名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推荐3位教师参加技能鉴定师培训班学习。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率达98%以上;   (2)委于重任,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建舞台,为他们提供各种展现自己特长和才能的机会;   (3)采用新老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等方法,使培养年青骨干教师已获得显著效果。在培训教师方面黄校长是最好的带头人,经三年的研修班学习,现已获研究生毕业证书。 2.培养第二专业,优化教师资源   因为是公办学校,有一部分是以前不及学历的教师,一部分是专业师资过剩,有些专业师资紧缺,例如我校现有教师113名,其中体育教师9人,生物教师8人,采取鼓励教师培训第二学历,近年来已有4位老师参加计算机专业的专科学习,现已获第二学历,满足信息技术教学。有2位生物老师参加教学本科函授学习,弥补数学教师不足。   3.借用社会专业人才,充实教育人力资源   在职业教育方面,砍掉部分教育资源较不满足的专业有:药剂士、财务会计、食品和乡镇管理等。保留附近企业较需求的学生家长能认可的四个专业:旅游专业的饭店服务与管理、电子电器、缝纫和行政管理(电视大专班)。其中有些专业本校教师经短期培训可以任教,但有些课程必须借用社会人才,行政管理大专班的《西方经济学》聘请厦门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前来任教。《国家税收》《国土资源》等专业聘请国税局和国土局有关人士任教。《旅游概论》聘请旅游局有关人员来开讲座。   二、合并学校,优化人力资源   本校所处于南靖县龙山镇境内,本镇共有三所中学,一是南靖二职校,二是永丰中学,三是竹园中学。由于中学多,政府投资和建设规模、师资配备、教育管理等方面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经调查,宣传动员,现已形成共识,并已拟定合并时间表,采取合并措施。2005年竹园中学合并到二职校,2007年永丰中学合并到二职校。今年8月竹园中学300多名学生和29名教师以及校产已合并,现已顺利开学,教学秩序良好,其中竹园中学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为二职校的电子专业增添了信息技术课的专任教师,这充分证明经合并校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更好的整合和利用。   三、校企联合办学,优化人力资源   专业知识有的校内没有相应的教师和设备,到企业中利用企业的设备和企业中的专业人员直接培训,实地操作并由企业发给生活费,毕业后由企业直接招聘。这是最有实效的办法。   1.旅游专业的饭店服务与管理班,招进来的学生第一年在本校学习《旅游概论》《旅游地理》《礼貌礼仪》《形体训练》及《英语》《普通话训练》等基础课,第二年把学生送到北京国宏宾馆学习,由国宏宾馆培训饭店服务与饭店管理等知识,成为宾馆服务生。一年实习结束后返校参加毕业考试,由学校推荐就业。   2.电子电器专业高一年在校学习《物理》《电工基础》《电子基础》等知识,高二年到万利达电子厂实习,实习结束后返校参加漳州市劳动局举办的劳动技能鉴定考试。2004年有160多名学生参加鉴定获“无线电焊接工”四级证书。这些学生现在已成为万利达的技术工人。2000年起到现在已有900多名学生到万利达实习并已大部分直接招进万利达。有的推荐到灿坤集团,有的到昆山市一诠电子厂就业,有的到厦门万利达就业。   3.服装专业在校学习基础课,利用校内现有的十多台缝纫机练习缝纫,然后到彩虹服装厂实习。毕业生直接被工厂录用,有的推荐到厦门中西青公司或瑞品公司就业。   通过校企联办方式解决了专业教师不足问题,职业高中从2000年招生420人,到2005年招生738人,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四、加强风险管理,巩固人力资源   在进行人才资源管理时,企业人事管理中都可能遇到风险,如招聘失败,新政策引起员工不满等原因,技术骨干突然离职等这些事件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职业教育何偿不是如此呢?如何防范这些风险的发生呢?每学期都要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前设置11个风险识别条目:   1.待遇:工资、职称等2.工作成就感:工作成绩是否被肯定3.自我发展:能满足发挥才能吗?4.人际关系5.公平感:报酬、工作量等6.地位:与其他学校如私立学校相比较7.信心:对学校发展8.沟通:是否与大家沟通9.关心:关心10.认同:管理方式、文化、发展战略11.其他:结婚、留学、继续深造等#p#分页标题#e#   通过工会调查发现:条目中:1.0%2.20%3.10%4.0%5.40%6.30%7.5%8.70%9.20%10.5%11.0%其中公平感的风险最大,其次是地位。在驾驭风险中,组织工会、教代会重新审核《学校规章制度》,对于这40%的教职工进行个别座谈了解,发现不是规章制度问题也不是执行规章者的问题,原因是教职工对规章制度没完全理解造成的偏见。解决办法:召开教职工大会,组织学习教育方针,学习有关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职业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本校规章制度,使教职工明了规章制度,释弃嫌疑,使之安心工作。   由于对风险的防范工作做得好,使教师能安心工作,加上用科学发展观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得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4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决定着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兴衰。而人才的培养来自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否拥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决定着国家培养人才的水平,甚至是国家的未来。   一、中外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所以课程设置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我们现以俄罗斯为例简要介绍中外课程设置的差异:俄罗斯某高校金融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国家历史、俄罗斯及国外文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宗教研究、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基础、外语、俄罗斯宪法基础、生态学基础、生命安全、国防、劳动保护基础、体育、政治经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经济学说史、经济历史、经济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企业经济、管理学、市场经济、企业金融、会计、经济分析、保险、投资、经济法、国际经济、财务管理、税收体系、银行程序、金融市场、财务分析、基金市场、货币与信贷、资产定价、国际金融市场、第二外语、国家经济部门和区域金融、区域金融的当代问题、审计学基础、金融风险管理、国家资金目标学期论文政治经济、微观经济、企业财务、保险、国家金融、税收体系、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国内某高校金融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大学语文、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必修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经济法专业限定选修课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工具、金融工程、西方金融理论、公司财务、资本运营、信用管理、管理学、金融英语、财务管理通过以上两所学校课程设置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内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外存在一些差异:   1.国内课程设置单一和僵化,没有重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比较落后,决定了我国金融专业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主要是银行、证券领域,因此导致了课程设置单一和僵化。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货币银行、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长期以来课程设置单一僵化,不能紧跟金融实践的发展需要。而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发展,要求大学课程必须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和横向联系[2]。国外的课程中涉及到了哲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第二外语,甚至是劳动保护和宗教,这些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更有利于毕业生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   2.从国外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到除了基本课程以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学期论文。国外高校从大二开始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就本学期的课程完成一至两篇学期论文。这是列入教学计划并在学期末要进行考核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综合阅读文献资料,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国外,国内在这方面做的稍显欠缺。   3.国外大学四年每学期都安排有课程,并且学生到课率非常高,因此以上的课程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学习。而国内到大四安排课程非常少,大四第二学期基本没有课,而且大四学生由于考研、找工作、写论文等诸多原因,到课率非常低,因此以上很多课程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学习。   二、中外高校教学模式比较   1.我国金融学本科阶段课程多,主要依靠教师课堂授课,这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但是有可能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障碍。教师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以统一式的课堂讲授为主,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太少,使有限的学习讨论流于形式。相比而言,俄罗斯高校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灵活。每门课程通常都分为大课小课两种形式。每门课程在每周都设有一次大课,叫做讲授课,这种课程是合班上的,教师统一式的授课,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每周该课程还设有一次小课,即讨论课,这时要分成小班,由不同教师组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学生可以与教师自由交换意见和观点。这也是一个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过程。   2.国内高校本科阶段课堂时间繁多,课外时间不足。除了安排满满的课堂学习时间外,还有学校规定了早晚自习。而国外的教育是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俄罗斯教育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启发他们主动学习,不是简单地从老师那里接收知识的单向过程,而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并就所学内容提出疑问,不断思考[3]。俄罗斯高校一般一天时间只有半天是在学校上课,其余时间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这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形成自己的问题和观点,然后拿到讨论课上去研究讨论。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全面掌握学科知识,而且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国内高校考核方式僵化落后,无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全靠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的成绩。其中客观题占40-50分,主观题占50-60分。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有很多学生全靠期末突击,不论其是否真正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也能考一个不错的成绩。而国外的考核方式就相对较为灵活,教师在考核中的主动性也比较强。考查课有很多不是笔试,而是口试。每个学生接受教师面对面地提问问题,一般为3个问题左右。考查课成绩没有等级,只有过与不过,并且教师有资格对每班学生中的3-5个进行考查课免试。考试课不是出一套试卷,而是针对这门课程,每个学生有3-5个论述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考试课成绩实行五分制。并且有些课程要求完成学期论文,完成学期论文是参加期末考试的前提,否则将不具有参加考试的资格。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教师具有比较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p#分页标题#e#   三、启示与借鉴通过以上对中外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课程设置要从社会需求、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既要学习国外课程设置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又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开设课程,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课程设置。比如,虽然我国当前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但我国还是银行主导型国家,银行还是金融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所以在开设金融学课程的时候就要针对这一点,立足于宏观金融,以微观金融为辅,这样才能既适应我国国情又能与世界接轨[4]。   2.国外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很多金融学、经济学的教授都是各大银行的行长、保险公司的高层,拥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国外学生的实践机会也比国内学生多很多。   3.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国内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了大量的类似“1+1=2”这样的“无用的、绝对正确的”知识,而教给学生的有用的方法太少,这样的学生动手和科研能力都会比较低下,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少讲多做,真正把相应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教给学生,促使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习惯,有更多的思想空间。   4.改革考核方式,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主动权。让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笔试、口试或是其他考核方式,消除仅凭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应试教育的弊端。   我国金融学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够适应和满足经济全球化要求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熟练掌握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管理、决策、科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改革那些陈旧过时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如应对来自各方面、全方位的挑战,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5

当前会计本科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不足,譬如:课时少、内容多,且部分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关联性不大、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把经济法教学与CPA考试融合,不失为一种提升经济法教学效果的好方法。为此,我们的教学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生素养三个方面协调好与CPA考试的关系。

【关键词】

会计本科;CPA考试;教学内容;案例教学

经济法课程是会计本科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学好该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学好会计专业知识,参加后续的CPA考试都息息相关。CPA考试体现了社会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在地方性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CPA考试也能检验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我们应审视会计本科专业经济法教学现状,研究经济法教学与CPA考试融合对策。

一、会计本科专业经济法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与CPA考试脱节

我国现有的经济法教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适用于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材,一类是适用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没有专门适用于会计专业的经济法教材。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材主要讲述的是部门经济法内容,通常不予选用。会计专业选用的教材通常是适用于经济管理专业的教材。该类教材通常是从广义上去编写经济法内容,但市场上种类繁多,且内容也不一致。比如刘文华主编的适用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经济法律通论》,是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也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其内容就包括总论篇、市场主体篇、市场行为规制篇、宏观调控篇、劳动和社会保障篇、环境和资源保护篇、经济犯罪篇、程序篇6篇28章。[1]还有高晋康、[2]吴四江[3]等老师编写的教材,内容亦各不相同。与CPA教材比较,这些教材通常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由于不是会计专业专用教材,内容上并未与会计专业紧密关联。许多内容,如环境法、自然资源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与会计专业关联度不高,而与会计高度关联的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等往往又未涵盖进来。第二,内容过于繁杂,教师学生压力大。一部教材涵盖了几十部法律,从民商法、经济法到刑法、行政法都有涉及,不仅对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授课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三,教材内容偏重于理论讲述,忽视了实践应用。教材中几乎都未牵涉到法条的论述、案例的讲解。与CPA经济法考试注重应用能力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2.教学模式难以适应CPA考试的要求

CPA考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其中的经济法不仅仅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相当熟悉,还要求其能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去分析具体案例。当下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主要还是传统的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模式,俗称的“填鸭式”教育。这种模式的教学有其优点:课堂比较完整,课堂信息量大。但由于学生未主动参与教学,很难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尤为重要的是,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师生素养方面与CPA考试的差距

CPA考试中的经济法,其内容涵盖了公司、票据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与经济学、会计学密切相关。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经济法教师除了法律精通外,还必须得掌握比较扎实的经济学、会计学知识。但在实际中,可能还有很大部分经济法教师对经济学、会计学并非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学经济法之前,他们与此相关的先修课程只有一门,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该门课程中,法律部分的比重很小,更何况这门课程通常由思政老师担任,法律部分往往略讲,甚至不讲。这也就意味着在学经济法之前,学生的所掌握的法律知识非常少,甚至是零基础。第二、经济法课时比较少。翻阅了许多应用型地方高校会计专业的培养计划,经济法一般都在50课时左右。而所需学习的经济法内容,在法学本科专业都需要几百课时,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用几十个学时去学习法学专业几个学年的学习内容,自然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

二、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与CPA考试的融合路径

在地方性高校应用型转变背景下,增强学生通过各种资格考试的能力,自是应有之义。尤其是CPA考试,更是学生走向会计类高层次人才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与CPA考试接轨,创新教学模式,适应CPA考试能力的要求。

1.教学内容与CPA考试接轨

首先,CPA经济法在内容上,涵盖了四编十二章的内容,分别是法律概论编,包括法律基本原理一章;民法相关制度编,包括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物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共三章;商法相关制度编,包括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共五章;经济法相关制度编,包括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涉外经济法律制度共三章。[5]我认为,这些内容都应该纳入教学范围。此外,应用型转变不仅仅是要求学生通过资格考试,还要求对生活、工作所涉法律问题有所了解,所以,除上述教学内容外,还应添加会计法、审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教学内容。至于几乎所有的经济管理类经济法教材都涵盖的税法,对会计专业来说,是至为重要的,但因本专业有专门的税法课程,所以,经济法就不必涉及了。其次,这些教学内容不能并重,应有主次之分。我们区分主次,划定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该部分内容对学好整个经济法的重要性,所以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当中的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制度应重点对待;二是该部分内容在CPA考试中所占的比重,所以合同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支付与结算法律制度应为重中之重;三是该部分内容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会计法、审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也应该重点关注。最后,由于法律的变动性,尤其是商事法律变动频繁,加之法学教材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应时刻关注法律的变革,使教学内容跟上法律的变化。

2.创新教学模式,适应CPA考试能力要求

CPA经济法考试,无论主观题,还是客观题,对考生的理解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其有效性首先就在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意味着就成功了一半。其次,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不再只是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而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这一来,教学相长,师生水平都会获得极大地提高。此外,多媒体技术于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也可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经济法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图像、视频以及声音等功能,将枯燥、乏味、抽象的经济法知识点转换为形象、具体、生动易于理解的知识点。[6]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时间的节约,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经济法课时相当少的情形下。

3.提升教师学科融合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经济法教师应主动适应CPA经济法考试的高标准,严要求,主动学习经济学、会计学等与经济法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学校亦可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去学习。此外,针对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课时,达到72课时左右还是比较合适的;另一方面,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亦可弥补课时的不足。

作者:石小叶 单位:邵阳学院会计系

参考文献:

[1]刘文华.经济法律通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高晋康.经济法.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3]吴四江.经济法.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

[4]谷春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6

关键词: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科建设;

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安全监管、安全服务、安全技术应用人才缺口达43万人,基层应急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不足。2020年初突发的肺炎疫情,大量物业服务人员、志愿者经简短集训后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凸显了基层社区安全与应急管理力量的严重不足。现有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匮乏,难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高等教育是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夯实理论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的根本所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材建设等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笔者调研了我国7所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情况,研究分析其共通与差异之处,从顶层设计、培养方案编写、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给出建议。

1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1.1素质培育与行为养成

素质培育与行为养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应急管理理念和行动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与风险社会相适应的学习型和弹性化校园应急文化;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构建多元素质培育与行为养成体系。高校还应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人才能力、素质与行为培育科学研究,通过应急管理领域的持续学习避免僵化、鼓励创新。

1.2专业知识传授

应急管理是一个高度专业化、技术化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应确保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训练齐头并进。在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中,没有系统的应急管理基础知识传授,就无法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扎实的理论知识传授也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兼顾理论知识的基础性与实践性的联系,设计创新教学案例,保持教学内容与应用需求同步。

1.3实践能力培养

应急管理人才运用专业化应急管理知识与技能服务于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从事与应急事务相关的预防、预警、处置、评估、恢复等工作。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过程应与区域公共安全管理相融合,重视与地方行业和企业深层次交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实践能力培养、技术应用以及技术创新。应急管理人才应具备风险防范、应急响应与应急处置等能力,将应急管理知识付诸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转化为安全效益,最终为政府、基层社区、行业企业的应急管理保驾护航。

2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应急管理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长期以来,我国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独立的应急管理专业,应急管理学科知识体系教育在国内尚未成熟。2019年,教育部虽批准增设管理学门类下的应急管理专业,但开设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和相关专业的院校仍较少。

2.1主要课程

在7所院校中,武汉理工大学应急管理专业、暨南大学与河南理工大学、防灾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青岛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设置安全工程专业公共安全或应急管理方向,主干学科为安全科学与工程,见表3、表4所示。武汉理工大学将安全科学中的公共安全问题与管理科学中的应急管理问题相结合,体现了学科交叉和防灾减灾特色。暨南大学从公共治理角度系统的开展应急管理知识体系建设,特别注重满足地理区位对处置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要求。河南理工大学依托矿业安全拓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并将安全系统工程等安全学科主干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另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政府应急管理与安全社区建设方向,培养社区应急管理人才。防灾科技学院依托地震行业优势,开展地震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知识体系建设。青岛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在高端化工和现代海洋产业背景下建设应急管理知识体系。安徽理工大学依托矿业安全开展公共安全方向知识体系建设。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设置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基本理论课程,其专业必修课明确分为安全工程课程知识群和公共安全管理课程知识群,见表4所示,专业选修课明确分为安全类、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类、消防与安防类、能力拓展类4类课程知识群。对比分析看出,7所院校的专业课设置体现了各自的地域性或行业性特色。应急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侧重于管理科学,其他交叉学科课程多为选修课;安全工程专业必修课侧重于安全科学,管理类课程多为选修课。整体而言,由于各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不同院校在构建应急管理课程体系时,主要根据本院校性质、办学特色、学科背景等开展,应急管理学科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稳定的课程体系。

2.2实践教学

各院校培养方案变革体现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弱化军训、金工实习、思政课程实践等。7所高校的集中性实践教学多围绕传统模式展开,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线(见表5、表6)。从学分比例上看,武汉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防灾科技学院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12.2%~18.8%;青岛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和劳动关系学院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16.5%~26.5%,工学学科背景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比重高于管理学科背景。从内容上看,武汉理工大学设置有机械制造工程实训、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推演实训、不同学期的专业调查和管理技能实践等环节;劳动关系学院实践环节体现“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消防和安防技术”的逻辑体系,两高校的实践教学内容比较系统和具体。从调查情况看,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尚未形成有效的跨学科实践技能培养体系,仍侧重理论储备,技能实践培养能力薄弱,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

2.3教材建设

7所院校中应急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理论教材建设比较突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导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等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学》、《应急管理理论与实务》、《灾害社会学》、《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等教材;河南理工大学出版的《中国公共安全管理概论》、《公共安全法律法规概论》、《国家安全论》等教材;防灾科技学院出版的《灾害经济学》、《应急管理概论》、《灾害风险管理》等特色教材;安徽理工大学出版的《通风安全学》等。各院校主要围绕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进行应急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目前,本科院校缺少符合本科层次要求的应急管理专业技能实践教材,在实践教学中更多依赖于自编的指导教案或高职类培训教材。综观教材建设现状,尚未形成统一的应急管理系列规划教材,亟需进行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组织专业教师及行业专家展开编写。

3建议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7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分析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实验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紧贴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实践平台的特色,围绕提升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实现具备规划模拟、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价值核算等三种功能的实验平台。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用型;实践平台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是一个介于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重庆科技学院从2013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目前注册人数约200人。高级技术类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实验教学体系的合理设置。本文以本校为例,来研究资环专业实验平台构建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资环专业实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满足经济学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

重庆科技学院正在向应用型科技大学转型,传统授课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资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程才能使学生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理论及相关评价方法,才能掌握资源开发与利用绩效评估、资源与环境综合规划。

(二)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资环专业是学校的新办专业,现有仿真模拟实验室不能满足学生对实践技能训练的基本需求,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实验室的建立使学生能够在高仿真模拟的条件下,掌握本专业岗位的基本技能,缩短从学生到专业人员的转变时间。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重点围绕石油、冶金等产业中面临的突出的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建成具有较高水平和特色鲜明的综合实验室,下设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环境规划评价两个模块。

(三)服务重庆市优势产业、先导产业发展的需要

重庆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石化、装备制造、冶金、电子、综合能源、生物医药和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集群。而这些企业都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借助学校的学科发展优势,以资环综合实验室为平台,可为当地政府部门、企业提供资源环境规划、环境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估、资源环境管理信息及环境认证与审计专业人员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满足重庆优势产业发展。

二现有的资环专业实验平台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

目前学校资环专业教学实验室存在的主要缺陷和问题是,环评、价值核算等专业软件以及一些常用的环境测试工具等缺乏,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实验实训设备不足,环境核算体系以及资源价值评估等核心软件缺失,从而难以系统、充分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现有的实验室硬件较为欠缺

由于资环专业设立较晚,与之对应的实验室建设基础相对较弱。比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如果能购买其它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软件设备,不仅有利于各专业各学科的共同发展,而且更有利于推进学校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发展转型。而目前核心软件并不完善,对高效开展本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活动造成了障碍,也无法对本校的石油化工、冶金等办学特色难以形成强力支撑,而且也不利于科研成果的突破创新。

(三)实验室对外技术服务能力缺乏

重庆科技学院定位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石油、冶金两大行业。随着校企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入,学校与企业界接触交流机会增多,共同研究解决技术问题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验室成为对外合作的良好载体。由于缺乏处理实际数据的软件、数据库等软硬件,学校对外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效能核算以及资源价值评估等方面的设备还不能满足校企技术合作发展的需要。

三资环专业实验平台构建设计

(一)实验平台的定位

通过实验平台有计划开展特定学生群体的特色实践,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成为资源、环境、经济学交叉学科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实验基地;开设特色鲜明的资源评价、环境规划研发基地;努力建成重庆市资源环境保护信息共享平台,拓展实验平台辐射功能。

(二)组成部分及功能

1.资源与环境规划模拟实验室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模拟。以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和承载力空间分布为基础,根据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承载力利用强度的不同,按照环境准入角度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生态环境功能区,对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及资源环境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等问题进行模拟。环境规划情景模拟。根据环境规划目标与方案的不确定性,建立多情景方案、模型及决策支持平台,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设计多种不同方案,利用优选模拟理论选择最优的环境规划方案进行模拟优选。区域国土资源规划模拟。根据资源环境政策法规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合理规划地区的各类自然资源,从地域总体上处理好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证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供应和需求预测模拟。根据国家能源政策、发展战略及规划,对油气资源供应及市场需求进行模拟预测,为政府、企业了解中国能源政策及市场供给,合理开发自然提供咨询。

2.资源与环境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模拟实验室

油气资源价格及环境质量预测模拟。借助智能模拟系统,深入挖掘研究对象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在回避精确数学建模的前提下为社会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主要运用趋势外推、回归分析、灰色预测等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现状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监测。碳排放权、排污权及大宗资源类模拟交易。在环境及能源政策下,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配额分配、大宗资源类商品及交易与相关政策研究和评价工作;开展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相关公平理论、战略目标、规划方案、体制机制及谈判对策等研究;为当地政府部门、企业提供能源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环境政策影响模拟。以投入产出模型、CGE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费用效益模型等理论为基础,开展各种政策手段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研究。油气资源项目开发的国民经济效益及社会风险评价分析。针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对自然环境影响、国民经济效益及社会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油气资源项目开发的可行性。

3.资源环境价值核算与影响评估实验室

资源环境价值模拟核算。根据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原则与分类,运用资源环境价值投入产出混合模型,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算方法及指标体系,对不同地区资源环境价值进行模拟核算。资源环境价值的动态评估模拟核算。对资源环境资产(包括资源环境的组成要素、环境质量)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进行定量评估;通过对资源环境价值的周期性波动分析及动态化发展、资源价值补偿等因素变动的影响,对资源环境价值进行动态监测、预测和模拟核算。资源环境价值的补偿及政策影响模拟。通过对环境税收管理、排污权及碳交易、资源环境价值补偿机制的监管,开展环境经济模拟和贸易政策研究。建立环境与经济分析模型;开展宏观经济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及环境保护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模拟;开展环境与贸易政策研究。资源开发与环境影响风险评估模拟。评估自然资源开发(包括建设项目、区域性开发、立法议案、重大方针、战略性规划或行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破坏作用;分别针对大气、水、噪声等某类环境要素进行专项评价。评估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引发的危害(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等造成的可能损失进行评估,并据此进行管理和决策。

四配套措施

为高效率低成本建设实验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对已有校内实验室资源进行摸底,对已有的设备或软件可以不用购置。第二,实验室要依托科研项目进行开展工作。第三,部分软硬件要与校外企业、或高校进行合作。

作者:吴文建 李炳林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董贺新,王亚辉,王训遒.构建化工与能源跨学科实验平台[J].实验室科学,2010,13(5):138-139.

[2] 杨怀宇,杨正勇,李晟.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验实践教学的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5,3(9):133-134.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8

一、发现人力资本:问题的提出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体系建立在以“人”为重心的认识论基础之上,这是全部体系的逻辑起点。晏阳初在论及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及最后使命时曾说:“今日我国的问题……所谓根本的解决法,在将欲从各种问题的事上去求的时节,先从发生问题的‘人’上去求,因为社会的各种问题,不自发生,自‘人’而生。”[1]P8又说:“假若人民全体或多数,具有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那就不怕问题之多且难。”[1]P9在1935年举办的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次大会上,晏阳初更于演讲中强调:“乡村运动是民本的,建设是包括科学的技术和内容。”[2]P50即是说,晏阳初将“人”的问题视为乡村建设中关键性的着力点,认为要复兴农村经济必须从“人”入手,而只要能解决好与“人”有关的问题、使“人”具有智识力和改造力,那么乡村建设的成效就可以预见。以人力资本作为解答当时中国农村贫困凋敝问题的关键,既是人力资本问题逐渐进入思想史视野的结果,也是对自近代以来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思想进行经验教训总结之后反思得到的结论。上述两个思想来源在晏阳初对乡村建设的思考中都有明确的反映。

就中国近代史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人”的认识的觉醒。钱理群教授曾在一场“知识分子下乡运动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的讲座中指出,“五四时期,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人的觉醒。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三大发现———儿童的发现、妇女的发现和农民的发现,他们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以新文化运动本身而言,它所关注的“人”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作为一场文化运动其目的也侧重于思想上的解放,但“人的觉醒”这一转变的实质正是对人力资本重要性的重新认识。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劳动力的思想和素质停滞不前,建设科学民主的现代社会就无法实现。而在所有重新发现的人力资本当中,农民的发现无疑影响最为巨大,正如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所写的:“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层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3]P287-288晏阳初在中外生产水平的对比中发现了劳动者素质的重要,并且怀有对民族复兴的人文热忱。如他在《平民教育》一文中所呼告,“诸君要知道‘民为邦本’的古训,平民是代表我们国家,可是人民居下流的有80%……我们想把中国弄成上流,非我们具有牺牲的精神、服务的精神去提高下流的程度不可。否则缘木求鱼,必不可得。”[1]P3-4而“中国的民族,人数有4万万,在农村生活的,要占80%”,因此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自然成为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乡村建设运动所要解决的振兴中国、复兴民族的问题,事实上由来已久。自近代以来,寻找中国发展的道路一直是有志之士孜孜以求的愿望,对此所作的思考和探索几经挫折但从未停止过。从洋务运动的失败到维新变法的流产,辛亥革命也并未如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愿建立起资本主义的民主政体,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单纯依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或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来谋求民族的复兴是行不通的。从最初的“器物上感觉不足”,到“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在30年代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之后转变为“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即“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不可”。[2]P287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技术进步和制度革命都没能实现预定的发展生产力的目标,究其原因是因为缺少能够与技术进步和管理方式改变相配合的人力资本积累。晏阳初对于这一问题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他曾说“中国今日的生死问题,不是别的,是民族衰老,民族堕落,民族涣散,根本是‘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比任何问题都严重;它的根本性,也比任何问题还根本。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对于其他问题的一切努力和奋斗,结果恐怕是白费力、白牺牲。近数十年来一切的改革建设失败的经验,已经够给我们认识这个问题的根本性与严重性了。”[4]P33从人力资本入手谋求乡村建设的全面改造,正是出于对乡村经济中人力资本瓶颈的正确认识。由“人”出发谋求乡村整体经济的重建,是认识和理解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的关键所在。尽管从未使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术语来表述其思想,但晏阳初实际上以人文色彩的语言阐明了农村人力资本的缺失在农村经济问题中的关键地位,逐步总结出人力资本投资所应涉及的方面,在分析当时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建立人力资本积累体系的工作。晏阳初的乡村建设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在改造中国农村、建立新的农村社会问题上的具有时代和实践意义的尝试。

在现代经济学中,人力资本定义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所谓人力资本都是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所开发形成的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5]P63。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从个体角度而言,人力资本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从群体的角度而言,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的总和。在晏阳初的理论中,他以其他方式表述了相同的含义,例如在《平民教育概论》中把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和公德心的人称为“整个的人”,以做“整个的人”为教育的目标;在分析农村“愚、贫、弱、私”的四大问题时,涵盖了知识、能力、健康、道德多个方面。晏阳初的整个乡村建设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是对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的探索和求解。

二、研究人力资本:问题的分析

人力资本理论进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大致是在20世纪的中叶,主要以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等为代表。在经济分析中引入人力资本理论,往往能够对某些经济现象做出全新的解释,为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解答,使经济学理论在分析社会领域问题时更具有启发意义。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舒尔茨对农业和教育问题独到而深刻的经济学论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参照,而晏阳初关于乡村建设的理论,在这一问题上体现了异曲同工的经济学思想,并具有贴近当时中国现实的特色。首先是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价值。在人力资本理论中,增长存在依靠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和不依靠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但舒尔茨证明对于现代农业而言,“为了生产丰富的农产品,要求农民获得并具有使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和机械的科学知识的技能和知识。”[6]P153对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的状况而言,农民几乎不具有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准备,也因此导致科学技术无法在广大农村普及推广。晏阳初由中西方生产水平的对比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在与欧洲华工苦力的接触中发现了改变的潜力。他论及华工苦力的学习潜力时说,“我一方面知道他们过的那牛马般的生活,一方面知道他们并不是不能学,只要启发他们,他们就能表现成绩出来。我知道苦力的‘苦’,也知道苦力的‘力’。”[7]P55从这一信念出发,晏阳初开展了一系列投资人力资本的乡村建设实践,事实证明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在1965年晏阳初所作的《关于乡村改造运动的总结》中,晏阳初对乡村建设中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做出了明确评价:“在现代科学技术与农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果不消除这个差距,占世界人口2/3的农民就永远也不能参与他们本地区、本国的乡村改造,更谈不上参与国际的乡村改造了……消除这种差距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向农民介绍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使他们成为现代化的农民。”[8]P124其次是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涵盖方面。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舒尔茨将人力资本投资分为五类:医疗和保健;在职人员培训;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多见之于农业的技术推广);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9]P9-10在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体系中,对于人力资本涵盖范围的认识是逐步推进的,但最终形成了一个与舒尔茨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但更具有当时时代特征的体系。#p#分页标题#e#

学校教育和非正式的推广课程是最先采用也最为主要的方面,学校式和社会式教育是乡村建设所采用的主要手段;对于健康的关注成为重要环节,建立起适合农村接受水平的乡村卫生保健制度;考虑到当时战乱频仍的国情,提高自卫能力、亦农亦战的训练也成为当时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还注意培养民众自发的组织力和团结力。对于人力资本的涵盖方面,晏阳初并没有直接列举,而是通过其分析问题的过程和实践表现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晏阳初所提的“愚、贫、弱、私”四症,隐含了他认为应当提高农民之中教育、技术、健康卫生、组织观念几个方面素质的认识,而在他带领下开展的一系列乡村建设实践,也是基于这一认识划分和展开,从上述几个方面投资于人力资本。再次是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其他收益。在人力资本投资当中,来自医疗保健方面的收益是相对固定的,而来自教育方面的收益则十分微妙。晏阳初以教育为主要手段对乡村人力资本进行投资,除了希望实现改造传统农业、提高生产力、增加农村收入的经济收益之外,还要实现更为广泛的长期收益。其一,教育机构同时负担研究的职能,在教育进行的过程中收集到的反馈能够修正和改进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和手段,实现良性互动,从而使人力资本投资获得更好的收益率。其二,人力资本投资饱含筛选的过程,即发现和培养有才能的人,这些人能够在未来成为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中的领导者,一方面保证了乡村改造成果的巩固和延续,另一方面能促成乡村建设最终步向民主自治的目标的实现。其三,在通过教育手段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中,学校式或家庭式的组织改变了中国农村传统的以家族为基础的组织方式,在农民之中建立起广泛的社会联系、培养出团结协作的意识,这一公德力的培养为建立合作经济组织、设立财政和开展公共事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三、投资人力资本:问题的解答

在明确了人力资本与乡村建设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之后,如何在中国农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是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在实践层面上所要解答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主要体现在以定县实验县为代表的局部乡村建设实践中,即从认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的基础工作开始,晏阳初逐步建立了一个包含“基础—推广—提升—巩固”四个层面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大致而言,晏阳初所倡导的从人力资本投资入手的乡村建设以调查研究为第一步,即首先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现状、分析人力资本积累的问题所在,为投资计划的开展准备基础;其次,采取表证的方式,即在学校和样本农家先行开展工作、发起生活方式的改变,以榜样的力量来引起民众自发的接受、学习,使投资活动能够顺利普及并形成扩散;随后依靠投资带来的民众人力资本积累,以更高等的教育和不断进行的农业技术研发普及来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再次,投资人力资本的目的是发扬民众的潜伏力而非“授人以鱼”的救济,故而最终通过建立具有自治性质的组织来对人力资本积累进行巩固和维持。

基础层面的工作,是为了解决人力资本投资从哪里开始的问题。晏阳初极为重视调查研究,倡导“实验地改造民族生活的教育”[4]P36,号召有知识、有理想的学术专家深入民间与平民共同生活、向平民诚心学习,深入其中调查研究农村最真实的本质问题。晏阳初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误教”与“无教”的区别,他认为,“中国近几十年来教育上最大的错误,在一切制度方法材料多半从东西洋抄袭来的,那工商业发达的国家的都市人的教育,如何能适合尤滞在农业时代的中国社会的需要……所以为实现民族再造的使命而创造的改造生活的教育,断不能不深入乡间从农民实际生活里,去找问题去找材料去求方法来研究实验”[4]P38。在具体实行上,晏阳初等人将平民教育的手段与研究实验的步骤巧妙结合,通过设立平民学校与人民接近探查,开展所谓“探查性质的初步农民教育工作”,形成了《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定县农村工业调查》等对中国农村状况入木三分的调查报告,平教总会“博士下乡”的风气也一时传为佳话。推广层面的工作,是为了解决如何开展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翔实材料的基础上,晏阳初提出并坚持“从他们所知开始,用他们已有来改造”的原则。如晏阳初所论,“发扬民力,开发民力,改造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千头万绪从何开始?我们认为要从平民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从他们所知道并能理解的地方开始,在他们现有的基础上来进行改造。”[10]P147因此晏阳初及其同仁以平民教育扫除文盲为基础,将复杂而高深的知识简单化,将农业科学技术简单化、经济化、实际化,在推行医疗卫生等事业时也充分考虑当时农村的经济承受力和传统观念的接受力,确保生活方式改造的平民化实现,并且注意选择最为经济有效的推广途径。举例而言,在农业科学化上,平教总会秉持只可渐进而不能突变的方针,以土产及土法应用为研究改进的主要材料;在卫生普及上,保健员制度照顾了农村的经济状况,而助产士计划则经实验之后最终决定缓行;通过初级平民学校施行普遍教育、扫除文盲的任务时,晏阳初等人精心选编了具有实用性并适合农民学习的课本和教学法,在三个月的极短时间里就能取得很大的成绩;巡回生计训练学校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按照农时教授即学即用的实用技术,导生制则是针对零碎散漫的村落建立平民学校代价太高的问题而创造的独特解决法。

提升层面的工作,是为了解决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进一步投资的问题。晏阳初在对乡村建设理论的论述中最为重视的是基础层面人力资本投资的推广,但也涉及完成基础教育之后如何进一步获取知识的问题,其主要思想一方面是在供给层面上推进与农村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实验、持续开发推广新知识新科技,一方面在需求层面上建立社会组织保护和支持民众要求进一步提高的主动性。前者以高校等研究机构与农村生产实践的互动为代表,在研究实验与表证推广之间建立“重复实验”的关系,由表证推广中测证的实验结果指导下一步的研究实验,形成科技知识更新的连锁制度。后者以平民学校毕业同学会为最重要的尝试,同学会以共同参加平民学校因而互相熟识和合作过的农民为核心形成一种继续受教育的团体,推行文艺、公民、卫生、生计多种方面的教育活动。此外,“高级平民学校为毕业于初级平民学校的一部分青年农民所设立,为满足他们向上的要求,进一步传授更具体的关于四大教育的知识能力做主要课程内容”[11]P173,但在具体的乡村建设实践中居于较次要的地位。巩固层面的工作,是为了解决如何维护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社会进步的成果问题。晏阳初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主要受到现实压力的影响,由于他所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改良主义道路谋求农村的全面改造,他必须在农村现有的社会组织基础上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乡村建设运动成果的制度,主要是建立合作性质的经济和政治组织。在晏阳初对中国农村所存在的“四症”的分析中,“私”即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训练是中国农民的弊端之一,因此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中尤为注意发扬团结合作的原则。合作的一种表现是经济上的,即“利用合作方式教育农民,组织合作社、自助社等,使农民在破产的农村经济状况下,能得到相当的补救办法”[12]P12,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农民的借贷、购买、运销等问题,使技术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够得到与之匹配的发挥作用的环境。在后期的实践中也有“应用合作的原则,把分散的、原始式的小手工业组织联合起来,做共同之经营。”[11]P143另一种表现是社会上的,即打破原有的个人、家庭相对封闭独立的状态,通过平民学校的开展形成同学会等社会组织,推行家主会、闺女会等教育手段实现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合,更组织起自卫、修桥、修路等公共事务,在农村中培养领袖、建立自有、自治的组织。由经济上的改变上升到政治上的自治,才能保证乡村建设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扩大。#p#分页标题#e#

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