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精神教育范例

劳动精神教育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1

[关键词]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教育培训

一、职业精神的内涵

在内容方面,职业精神鲜明地表达职业根本利益,以及职业责任、职业行为上的精神要求;鲜活地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以及从业者特定的心理和素质特征,兼具世代相传的稳定性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精神具体、灵活、多样。各种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精神要求总是从本职业的活动及其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出发,适应于本职业活动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因而它不仅有原则性要求,往往还很具体,有可操作性。在调节范围方面,职业精神主要调整两方面的关系:一是同一职业内部的关系,二是同一职业内部的人同其所接触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在功能方面,职业精神一方面使社会的精神原则“职业化”;另一方面又使个人精神“成熟化”。职业精神与职业生活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具有导向性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着劳动者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品行,影响着个体的精神风貌。

二、我国职业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劳动力职业精神培育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基础教育投入、教育内容结构失衡。各类院校片面注重实训基地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忽视育才理念、道德文化、师德氛围等精神环境的营造;在教育课程内容上,现有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体系,不仅缺乏职业启蒙意识的培养,也普遍缺乏职业精神教育,导致厚植职业精神的社会土壤逐渐消失殆尽。第二,高等教育中职业精神教育缺位。现有技能人才教育体系在高职教育后中断了大部分毕业生的教育上升通道,以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为核心内容的职业精神教育也随之中断,这既背离了人才成长规律,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第三,培训机构对职业精神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现有职业培训大多集中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等职业精神的培养,致使大部分劳动者对职业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四,企业对职业精神培育缺乏正确认识,致使积极性不强,参与度不高。部分企业的文化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创造力方面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同时,部分企业认为在校企合作中,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不对等,加之担心劳动者流动快,因此不重视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得劳动者对工作岗位缺乏认同感。

三、促进职业精神培育的建议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2

【关键词】劳动教育;担当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概述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概述。1.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1]为构建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又一次回到了大众视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2]由以上内容可见,我国的劳动教育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实践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实践能力和劳动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受教育者的劳动类型包括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2.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新时期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内容有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指出:“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所以,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主要是围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展开。首先是生产劳动,对大学生来说,生产劳动包括勤工助学、实习实训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校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劳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为毕业后的创新创业和就业发展奠定实践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是服务性劳动,这里所指的服务性劳动是带有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加强学生的服务性劳动教育能够有利于培养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以及为公共服务的意识,一定程度上对塑造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起到推动作用。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概述。1.担当精神的内涵。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到“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横眉冷对千夫指”,虽然历朝历代对担当精神的理解不同,但是,担当精神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民族精神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担当精神做出了全新阐释: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3]。由此可见,担当精神的内涵是由坚持原则和认真负责两个方面构成。首先,坚持原则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和行为导向,不被邪恶蛊惑,敢于同邪恶势力做斗争。对大学生而言,坚持原则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被外物蛊惑,积极从事对祖国和人民有利的活动。其次,认真负责是指,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面对危机能够迎难而上,不畏缩不后退,积极站好每一班岗。对大学生而言,犯错并不可怕,需要有积极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需要积极面对并解决。2.我国高校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现状。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立足新时代,把握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现实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3]。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集中体现在高校不断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放“慕课”等公共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担当意识。另一方面,在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等现象。首先是课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体现在我国高校虽然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但是没有做到将课本中担当精神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其次,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课程是通过教育者口头讲授实现的,口头讲授法由于局限性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而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大多仅限于通过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实现,这就造成了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不应该仅局限于通过思政课程,还可以将其渗透进各个学科教学,潜移默化让学生接受教育。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对 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作用

(一)新时代我国开展高校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必要性。1.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都有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对大学生实行劳动教育,特别是生产性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我国普通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实行生产性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快适应社会。其次,通过对大学生实行劳动教育,特别是服务性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理解。比如:很多同学毕业后选择参加“三支一扶”或在社区进行义务劳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青春。这些同学用自己的行动为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上了一堂课,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担当精神,这就是劳动教育优越性,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2.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可以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主要育人目标就是针对一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劳动教育目标,突出强调劳动教育的思想性。”[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对于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进行了阐述。由此可知,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和能力习惯三个角度来阐释。想要养成良好的能力习惯就必须从思想上坚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情感上培养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能够使大学生思想上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从情感上养成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家国观、人生观。这对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重要性。1.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使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从理论走向实践。针对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等现状,在高校实施劳动教育能够丰富担当精神培育的形式和内容,使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从教育者的口头讲述和课本的理论知识中得到延伸,采取更加生动灵活的劳动实践手段,让大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学习担当精神,并对他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主要还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理论知识的教育往往存在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的现象。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使同学们走向实践,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的热情,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了担当精神培育的效果。2.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创新了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我国高校传统的担当精神培育方式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理论灌输和引导。其他方式还有开展活动或主题班会,以及学生组织的引导等。劳动教育的开展,为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学生可以走出课堂,用切身体验去领悟什么是担当精神。在这种新的教育方式的推动下,学生可以在劳动中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担当精神培育教学的内容,也完善了担当精神培育教育教学模式。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路径探析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应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理论的融合。新时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大学生应该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不仅要靠实践,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进行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与担当精神教育的联系。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作为大学生担当精神的重要内容,不仅体现在担当精神的培育中,还体现在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中。劳动不仅要做,还要“做好”。要教育学生“做好”劳动,认真负责,就必须在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过程中融入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劳动效率,将劳动教育的成果充分展现。与此同时,也能在劳动中培养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一举两得。

(二)我国高校应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实践的融合。1.高校应因地制宜利用社会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在劳动中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高校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遗迹,将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的培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和担当精神的培育,这样还能使历史文化遗迹在当今社会焕发新的活力。比如:组织学生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志愿讲解员,或者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场馆,通过组织同学实地参观或调研达到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2.高校应充分发挥服务性学生组织的影响力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我国高校有形式各样的学生组织。其中,有很多服务性的学生组织,比如志愿者协会、学生服务中心等等。但是,这类学生组织开展活动过程中往往存在无法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等问题。这与高校对此类学生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该看到这类学生组织的潜力,充分利用好学生组织资源,分配老师配合学生组织工作。通过学生组织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在自我管理中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督促学生在服务性劳动结束后,积极总结感悟,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3.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目前,各高校都会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种类非常丰富,小到社区服务,大到环境治理等等。随着这些年高校对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模式的不断探索,部分高校有了较为完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体系。但是,对于寒暑假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大多数的高校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高以及并没有将其与实际劳动学分相结合的现象。这就导致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趋于形式化,并没有充分挖掘其教育潜力。所以,针对以上现象,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功能,使高校学生正确认识责任与担当、劳动的意义与价值的关系。比如:高校可以将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学分与劳动教育的学分挂钩;组织负责劳动教育教师做社会实践的带队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和开学后,对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评价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能在评价中找到信心,更加积极地接受劳动教育。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3).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3].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张洁,温程芳.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理论遵循与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9(11).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职业精神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1],强调“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2020年7月,为了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意见》的落地,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系列文件出台,其本质就是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增强学生劳动兴趣,培养学生劳动自觉,树立正确劳动观,在劳动教育中锤炼学生的劳动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劳动教育意见和精神,加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研究,探索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概念解析

1.1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意在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及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劳动兴趣;(2)让学生在劳动实践当中习得劳动技能,躬身感受劳动的魅力,感知劳动人民的伟大;(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以正确的劳动观作为人生道路的指引,创造自己的社会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甚为丰富,相对于劳动教育而言,劳动教育课程仅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途径之一。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是指在学校层面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调整,在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打造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社会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的特点,针对性地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职业院校强调要围绕专业学科、实训课、实习活动开展劳动教育,重点强调针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设置专题教育,《意见》中指出三大精神的专题教育学时不能少于16学时。

1.2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和价值追求。从内在品质上讲,职业精神表现为个体对职业生活的能动表现、自我完善、自我追求[2];从外在规范上讲,职业精神则表现为社会对个体在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价值等方面的要求。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通过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融通教育,培养高职学生文化涵养和劳动价值观,从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意识。

2劳动教育与职业精神融通的学理依据

2.1在理论上具有同源性

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在本质上都是对劳动精神的强调。劳动教育课是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课,劳动教育课程要守好学生教育的第一个关口,要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劳动意识,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新生从踏入学校开始就意味着校园的学习生活是以学习技能和就业为导向的,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而职业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劳动精神在职场上的具体表现,劳动精神对于提升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具有巨大作用。所以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在理论上具有同源性。

2.2在教学上具有融合性

职业精神作为高职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凸显了劳动教育课程和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教学内容而言,将职业精神纳入劳动教育课程是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如强调劳动教育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相匹配,重视职业信念、劳动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二者均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职业精神离不开职场实践上的精神凝练,而劳动教育课程则强调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后的教育意义,所以职业精神和劳动教育课程都离不开劳动实践的教育方法。

2.3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契合性

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上,希望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学生。而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则希望培养出掌握较好劳动技能的人才。两者的人才培养预期都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自然离不开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高技能则要求学生掌握较好的职业技能。因此,职业精神和劳动教育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契合性[3]。

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融通路径

3.1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

学校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立足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重视劳动教育中的职业精神培养。劳动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传授劳动技能的载体,更应该承担起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任务,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在学校的层面上为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合进行系统安排和提供人、财、物方面的保障。

3.2改革教学板块,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融合

为实现劳动技能与人才职业素质的两手抓,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融通的必要性,并贯穿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过程中[4]。在理论教育上,一方面,可以根据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融合的需要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材进行修订,开发校本教材[5]。修订人员应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优秀企业人员等共同组成,修订时要结合高职学生的阶段特点以及各自的专业特点适当加入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在授课上可采用案例的理论讲授方式,讲述劳模人物事迹和工匠典型故事[6]。摈弃枯燥单调的理论填鸭,以故事发展和人物成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实践教育上,指导高职学生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包括日常学习生活劳动技能和职业劳动技能。实践教育要突破日常学习生活劳动技能的桎梏,在职业劳动技能方面进行拓新,特别是与高职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劳动技能,把职业劳动技能培育与专业实训实习融合起来,重点培养本专业的主要职业技能。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既能收获职业劳动技能,又能提升个人职业精神、职业素养。

3.3拓展劳动空间,让学生在多样化劳动实践活动中体现和强化职业精神

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立足于实践的学科,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必然离不开劳动实践活动,要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与职业精神的融通,就要把职业精神融入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活动之中。多样化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劳动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在校内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拓展劳动空间,创设更多的劳动场景[7]。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仅仅局限于校内的空间是完全不够的,高职院校还应该广开渠道,拓展劳动空间,寻求更多更大的劳动实践场地。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的街道、社区、兄弟院校、共青团、志愿者协会、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加强联系合作,共享场地空间,共同创设活动[8]。这样既解决了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场地不足的问题,又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可以接触到各种团体、组织以及行业内的“佼佼者”,有助于体验和强化职业精神。

3.4整合校企资源,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内容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企业的需求密不可分,因此,劳动教育内容要体现与市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企业资源,把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等职业体验感强的场地,如此既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又能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劳动教育内容,同时职业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当中深入高职学生的心里[9-11]。

3.5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促进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深度融合

落实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离不开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专业教师队伍[12]。这样的教师队伍既要体现劳动教育的专业性又要体现出职业性的特点。在专业性上,劳动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至少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之一:(1)具有劳动教育学历背景;(2)接受过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3)具有定期下企业实践锻炼经历。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本领,确保课程质量。在职业性上,可聘请行业、企业导师作为校内兼职教师[13],为学生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工作实践经验,通过真实的案例讲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专业的特点和职业精神。

3.6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职业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全过程融合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劳动教育;途径探究

小学是学生奠定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而数学教学需要在整合课程改革内容的同时,做好思想教学的指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要将与劳动相关的知识内容渗透其中,更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起到典范作用,让学生的劳动学习逐步走向正轨。同时劳动教育在小学教学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而且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渗透劳动教育。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应用现状

(一)学生参与程度较低。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可以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但由于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数学知识与劳动教育相互分离,教学规划更加严重,导致参与学生人数少,课程效率低。

(二)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的教学模式相对简单,教学的灵活性非常有限:只能在课堂上解决,导致缺乏实践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热情有所下降,导致小学数学教育中劳动教育渗透的现象不足。3.对教学的过程缺乏重视当劳动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时,整个教学过程会变得非常重要。在目前的教学状况下,对教学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只注重数学教学的结果,导致在课堂教学上很少渗透劳动教育,这种举措并不高明。

二、劳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一)教师在课堂教育中,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在生活中提取劳动教育素材。课堂教育离不开生活实际,教育就是依托生活进行。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联系生活实际,制定教学计划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制定较为合理的学习计划。例如,教师在进行锐角的讲解时,就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讲解,通过为学生展示一些农具(很多农具上都有锐角),还能渗透劳动教育,并且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锐角的概念。接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新知识快速理解,熟练地掌握,同时还能渗透生活的劳动本质。教师不仅仅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还要在课后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品质修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德,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念。

(二)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劳动教育渗透。通过研读数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虽然看似没有太多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其实有许多的知识内容都与劳动教育有关,可以充当劳动教育的资源。例如,在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史料,对我国古代数学家进行了介绍,大多数都是出身贫寒的农民家庭,以劳动为本。如,早在2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如何对土地面积进行计算来合理种植劳作,早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的木匠就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同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关于古代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家的成就是有多么的伟大,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以劳动为本的社会使命感。

(三)教师言传身教进行劳动教育渗透。小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性,他们对于身边大人的行为习惯有着强烈的模仿兴趣。而作为小学生时常接触的人——教师需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防止自己的不良习惯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渗透劳动教育,就必须要树立模范榜样,这样学生才会受教师高尚品格的影响。反之,如果教师自身存在着懒惰的问题,反而对学生的行为准则提出各项要求,那么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先从外表着手,对自己的着装以及行为习惯进行规范。一般而言,着装整洁干净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赖,相反,穿着邋遢、行为放荡的人更容易被人所轻视,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另外,需要戒掉自己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例如,许多教师喜欢抽烟,那么切勿在课堂中或者在学校中抽烟,否则也会让学生争相模仿,养成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2)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想更好进行言传身教,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要改变以往严肃古板的形象,要做到平易近人,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才能够使学生更加亲近教师,从而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利用课堂例题渗透劳动教育。1.学习“应用题”这一课时时,教师可通过例题,比如:现有10吨垃圾需要处理,因处于山区地带,车辆难以直接到达,需要环卫工人进行处理,一个环卫工人一天的工钱是100元,每天可以处理1000斤垃圾,现有5个环卫工人来处理这些垃圾,需要多长时间和需要多少工钱来给工人们结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题意分析,与此同时为学生渗透劳动思想,通过这道例题教育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人们生活的根本,有效利用处理垃圾的问题来渗透劳动教育.2.以做家务来举例,小明周末在家做家务,爸爸妈妈为了奖励小明,并培养他热爱劳动的品质,决定小明每做一件家务奖励5元,一天最多可以做5件家务,最少做1件家务,请问小明想要攒够100元最少需要几天?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对应用计算的题型熟练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品质。

三、劳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对数学课本中的劳动教育素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虽然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很少,但是这些知识点都是由我国一些权威专家编订的。数学内容看似与劳动教育无关,但它包含了一个非常丰富和生动的劳动内容教育。许多内容可以用来进行劳动教育,就比如上文在数学例题中渗透劳动教育,还对获得良好的劳动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有必要充分重视这方面的要素,与同事进行沟通如何施教。平日教学研究,借鉴他人的良好实践,并运用实际的数学教学。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在教学中找到有效的劳动教育要素,使学生因此获得良好的劳动教育,数学教师应在数学教科书中对劳动教育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将数学课堂转化为数学与劳动教育课程相结合的课堂。

(二)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数学来源我们的生活。许多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式导致很难学习数学的本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师应该在设计数学教育内容时结合生活现实,并根据生活的实际内容渗透劳动教育,而生活的实质就是劳动。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结合生活来思考问题的答案。这种情况在学生生活中很常见。学生知道数学在思考过程中的重要性,然后改变学习数学仅用于考试的误解,这种接近生活的数学可以是有效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本金和利息计算,还要学习纳税人依法负责纳税。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将这个实际问题应用于数学课程的好处。在未来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劳动教育将贯穿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以及生活教学的实际设计。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三)身体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很快,小学发展的行为会影响未来的生活发展,因此,如果数学教师想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就必须向学生展示良好的形象,做学生的劳动模范。利用自己劳动的魅力感染周围的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教育的态度必须细致,教学风格必须科学严谨,情感和热情都是最真实的才最有效。

四、结束语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5

1.在教育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其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有许多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例如,“吃穿用哪里来”这一内容从两个层面教导学生:一是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二是尊重农业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而言,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选择“水稻的生产”和“工业与生活”等两个视频,以使学生了解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工业产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并体会农业劳动者与工业劳动者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粮食,注重勤俭节约,真正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二,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许多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行为,更让他们明白幸福生活与美好环境的来之不易。教师在教学“鲜艳的红领巾”这一内容时可引用。首先,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可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狼牙山五壮士》同名电影的片段,以展示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大无畏精神,为课堂营造悲壮、激昂的气氛,于是,学生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另外,在革命烈士的精神感召下,学生不仅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更懂得爱社会、爱集体和爱家庭。其三,在校园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例如:在学校的报栏里张贴与民族精神教育相关的宣传图册,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和升旗仪式等形式宣扬中国的民族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认知社会,还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具体有三点。其一,充分挖掘并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力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可利用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碑)、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烈士陵园和英雄纪念馆等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也可带领学生以参观、悼念等形式缅怀英雄人物与革命先烈,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理解,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最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其二,紧跟时展,加强被赋予崭新内涵的民族精神的教育。我国民族精神的实质不变,但在不同时代会被赋予不同内涵。例如,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自然灾害(例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和重大意外(例如,马航失联等),对此,我们团结一致,理性应对,无私奉献,这既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又是赋予民族精神崭新的内涵。在民族精神崭新内涵的感召下,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并乐于追求理想。其三,学校应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组织相关活动,以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例如,我校开展了“心系航天,瞩望未来”的主题活动。这次活动以图片展览、视频展示以及抒发感悟等形式展开。在图片展览环节,一系列具有纪念意义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使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感到骄傲,从而激发他们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在视频展示环节,当载人航天飞机发射成功的那一刻,学生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待视频展示结束后,他们积极讨论,为抒发感悟这一环节奠定基础。在抒发感悟环节,学生不仅通过写作的方式抒发感情,更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思想。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崭新内涵,更使他们生发出要做“祖国发展的推动力”的强烈愿望。总之,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既要让学生记住历史,即了解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存在形态,又要让他们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即了解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存在形态。这样,民族精神教育便具有时代特征,并不断产生崭新的前进力量。

3.以良好的榜样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小学生对他人有着强烈的模仿欲,因此,可通过良好的榜样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良好的榜样大致有三种。其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杰出人物和革命先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形式呈现这些人物的主要事迹,以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他们,并努力向他们学习。其二,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例如:著名科学家邓稼先,巾帼英雄花木兰)。教师可结合课内外知识,让学生熟悉这些榜样,并向他们学习。其三,教师和家长是小学生最容易模仿的人,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提升素质、规范言行,努力成为学生(孩子)学习的良好榜样。这样,有了良好的榜样,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便能落到实处。

4.通过亲身实践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要让民族精神教育化作小学生的实际行动,就要有目的、有组织地带领他们参加弘扬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学校可设计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德育活动。例如,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在客流量较大的广场、公园等地宣传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其实,学生既是民族精神教育的接受者,又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归根结底,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可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并使他们富有使命感与责任感,最终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升华

二、结语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6

关键词:劳模精神;立德树人;劳动模范;校园文化

劳动模范(以下简称劳模),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主体劳动者中的先进分子和标兵榜样,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和历史性。[1]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发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设,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纵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历程,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涵育的劳模精神都独具特色,并发挥着巨大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抓住“中心环节”,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将对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如何把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审视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缺少针对性。不同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传播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劳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精神内涵使其具备独特的教化育人作用。如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实施固定和统一的教学模式,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而忽视劳模文化自身的差异性,就会直接影响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和教育效果,增加教学难度。广大师生对“劳模精神”认知水平偏低,以劳模精神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适合广大师生的现实需要,教育形式单一,不能够引起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只有准确理解劳模精神的真正内涵,针对高校不同的受教育主体采取针对性教学模式,在不同时间段加强在校师生以“劳模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劳模精神的德育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然而,在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高校忽略了劳模精神同其他精神文化在价值观念引领作用和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结合在校师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致使劳模精神教育效果差强人意,达不到预期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有待丰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丰富的。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方式。劳模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对广大师生的道德培养、精神凝聚和价值观塑造,进而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最重要的就是它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劳模精神的关注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没有深刻认识到劳模精神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其二,缺乏把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机制。其三,没有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来反思劳模精神的重要性。其四,虽然部分高校将劳模精神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个别式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在全国取得广泛的社会效应。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劳模精神容易受到轻视,从而真正忽视劳模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总的来说,劳模精神的思想内容、教学效果、精神价值等,都没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得到展现。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健全的评价机制是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和抓手。目前以劳模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评价机制不健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评价机制僵硬,缺少人文关怀。道德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社会的工具。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不是教人去遵守社会规范、恪守道德规范,而是要使人回归为一个真正的人,进而实现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与本质力量的增强。[2]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来进行,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问题。如果说教育教学评价单纯地为了教学管理、制定规则而评价,那么,这种评价是比较僵硬和陈旧。进行教育教学评价的时候,不注重人文关怀,就不会清楚,以劳模精神为主的德育教学成效如何,对人的价值观念影响有多大,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其二,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不公正。教育评价主体主要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组成。通常情况下,评价结果主要是指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的评价、或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的评价。复杂性是教育评价活动的特征之一,评价主体单一,缺少第三方参与,评价主体缺少互动等因素都可能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例如,在劳模精神教学实践评价过程中,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做出的评价结果只能呈现教育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状况,侧重于教育客体,然而,教育主体如何参与教学的基本情况可能被忽略,无法反馈。反之亦然。因此,缺少第三方参与的评价机制,评价主体也很难做到自我评价,其结果只是针对评价客体。摒弃评价主体单一,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是评价结果公正的前提。

二、“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1.坚持“双主体”育人原则,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劳模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和当代大学生同为“主体”,因为只有这样,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主要是指,作为大学生群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自身接受的教育信息和内容,通过学习和交流对其他成员进行“劳模精神”的传播和交流,从而由教育客体转换为教育主体。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在劳模精神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理论课程内容正确引导大学生,使其学会积极主动思考,使“劳模精神”相关课程内容内化为正确价值观塑造力量,外化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积极行动。一方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体引导作用。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教育事业处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模精神教育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队伍的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和大局意识,使教师队伍成为一支德艺双馨、发挥教育引导作用的合格工作队伍。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在参与实际教学过程中是教育主体。因此,思政课教师对劳模精神理解、掌握程度以及自身理论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劳模精神的认知,劳模精神德育功能是否正常发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思政课教师首先进行“劳模精神”的专题培训,使思政课教师深刻理解“劳模精神”的内涵,强化问题意识,明确“劳模精神”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念,全面的掌握“劳模精神”学习的相关资料。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政课教师需要系统地学习劳模精神相关知识,让劳模精神的敬业精神、首创精神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化自己,塑造自己,才能发挥教师主体引导作用,才能向学生传授“劳模精神”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加强自我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3]劳模精神德育育人过程也是大学生由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转变的过程。作为教育客体的当代大学生,自觉接受劳模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领悟劳模精神内涵,抓住劳模精神学习要点,拓展劳模精神学习领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人生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劳模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生生活全过程,大学生在自我提升的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的人,从而实现由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的转变。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他们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悟,不断提升自我教育的水平和能力。2.重视劳模精神的教育价值,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不是机械地把劳模精神强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而是要深刻审思劳模精神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充分阐释劳模精神的理论内涵,深入挖掘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丰富劳模精神自身的内涵,这是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前提。另一方面,要把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全国推广,切实在更大的空间上体现劳模精神的重要性,切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彰显劳模精神的教育价值。除此之外,要把劳模精神的传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充分让劳模精神的教育价值“活”起来,从而真正彰显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性。尤其是要深刻领悟劳模精神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性,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刻性。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各个环节。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教师、学生为文化传承创新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并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4]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建设校园文化这个着力点,可以把“劳模精神”主题教育融入高校的各个环节。多措并举,以弘扬劳模精神为核心,以改善校园整体环境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文化育人的功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高等院校是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把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其一,通过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劳模精神宣传力度。在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为弘扬劳模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注重隐性教育。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是加大劳模精神宣传力度的重要方式。例如,增加各学院文化宣传栏专栏、建设适当的文化长廊、建设特色建设和文化景观等硬件设施建设都可以使“劳模精神”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去,让劳模精神通过校园环境的改变而深入人心。其二,完善教育机制,使劳模精神教育常态化。完善劳模精神德育教育机制,努力促使劳模精神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制度文化来实现劳模精神教育与规章制度相结合,规约甚至强制教育客体接受劳模精神教育。健全教育机制,为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支持。劳模精神教育和党日活动相结合,在保证劳模精神教育正常开展的同时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制度保障,让劳模精神教育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另外,高校的相关院系,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要高度重视弘扬劳模精神、加大师资投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为劳模精神教育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对“双主体”的文化熏陶和培育功能,从而实现劳模精神内化为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和培育作用。实现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不动摇,高度重视教育者和当代大学生二者之间的互动,努力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将劳模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整合驾驭能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直面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丁建安.简论劳模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1).

[2]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3]黄永明.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4).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教育;职业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和机遇。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批示,他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因此,职业教育要更加注重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品质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职业素养教育是除了职业技能培养外还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这部分是作为公民的职业人角色对思想道德素养中在职业范畴的部分要求,所以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更显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职业素养教育不仅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还能增强职业教育的时代担当,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教育的必然性

目前职业教育领域面临的诸多困境之一就是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甚至价值观功利化、虚无化或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危机。价值观功利化指强调拥有物质财富就是人生的意义,不愿去探求人生的深刻意义。虚无化反映了在职场压力和社会整体的焦虑氛围面前的无奈和消极态度,反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否认个人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极端个人主义是把个人的私利摆在第一位,不管他人的、社会的利益,甚至为了实现个人私利,可以不择手段,无视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这样的价值观问题结果导致学生在学习选择上重实用知识与技能、轻基础理论。职业选择上重经济收入与自我、轻社会需求。面对工作既不认同职场文化,又陷入盲从状态;既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态,又有对优良品质讽刺挖苦、围观打趣的闲情。部分学生懒得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更不愿积极做出职业生涯规划,不相信崇高的职业精神,更是对优良的职业道德嗤之以鼻。具体到个人职业发展来说,价值观的虚无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自我价值的关注,缺乏对他人的关心,缺乏对行业的认知和对国家社会的了解。这样致使学生无法做出价值判断,对自身思想和行为进行深刻反省深刻,从而丧失了职业发展动力。在科学技术高歌猛进的社会形态中,不仅部分学生奉行功利主义、推崇拜金主义,追求享乐主义。迫于招生的无奈,部分学校也出现办学功利化现象,不顾师资力量和办学能力盲目开始所谓热门专业或者无原则扩招,教学过程中片面关注职业证书的获取、专升本升学率或是就业率。教育价值观的虚无导致职业素质教育日常工作中很多问题无法从价值观的理论高度有效地引导学生,将高职院校异化成为职业技能训练的机械化场所。所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也强调,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培养人的问题。“职业教育担任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教学全过程。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坚定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溯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人生观理论科学阐释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即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们应该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达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论著中详细论述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首先,马克思主义的职业目标观指出任何人都应该有具体的奋斗目标,这是需要充分理性思考自我条件和社会需求。在正确理论和科学方法指导的基础上,选择人类共同目标的职业才是科学的职业目标。其次,马克思主义职业价值观认为职业中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辨证统一的,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前提,个人价值只有在社会价值中才能体现。最后,正如马克思所言“认真地权衡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责任。”职业选择万分重要,这就从理论彻底否定了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源。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现状决定了每个职业人的职业选择范围,决定了职业的发展的综合环境,这就从理论上指明青年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不能光考虑个人因素而忽视社会发展状况。这三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了马克思对待职业的立场和方法,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指导,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在动力,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将大大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教育的目标

从社会主义办学的终极目标来说,职业素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育个性丰富,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要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观念、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精神、了解职业行为准则、完善职业人格,建设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从国家层面上明确国家发展目标、社会层面阐明社会发展需要的环境建设方向,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和环境保障,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其最高指导和最终的价值旨归。从目标性角度讲,虽然青年学生从人生发展角度出发无可厚非,但是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置于个人职业价值追求之上,在个人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家国共赢的和谐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克服狭隘和短视,引导生活的方向感和人生的意义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有序和青年的健康成长。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胸襟和气魄,在困境中培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职业品质和奉献精神。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教育的操作性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价值支撑”。在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引领上,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引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社会层面引领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个人层面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在职业素养教育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部分,引导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坚持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引领学生前进方向和努力目标,克服社会转型发展对价值观的巨大冲击。引导学生承担起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以宽广的胸怀放眼全球,在坚持四个自信基础上在理性对待基本国情和全球化国际形势,提高对各种功利思想和错误思潮的思辨力和免疫力。从而,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就可以理性的认识当前职业发展观念异质化、职业道德素养差异化等问题产生的根源,能够更好适应职业发展方式多样化、途径灵活化、发展多样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克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甚或是极端个人主义,引领青年从校园时期就开展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二)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中国精神引领职业精神教育

每个普通劳动者都是历史的创造者,职业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一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作为职业发展的内驱力,面对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盛行的竞争社会,职业精神不是孤立劳动者个人在职业行为上的具体体现,也不是若干企业文化所反映的,它从本质上应该是由社会精神所决定。职业素养教育中的职业精神教育务必以国民性为基础的,将它和中国精神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所以,在职业素养教育中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抗日精神和红岩精神等民族精神,以免在复杂的全球化国际形势中迷失自我。加强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石油精神和航空航天精神等,培养学生职业抗挫力,鼓励其在工作中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改革创新。以“爱国、敬业、诚信”的价值观引领职业精神品质提高,提升职业素养教育的育人实效。

(三)以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引领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从广义上讲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狭义上讲是指从事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个人职业成功发展的保证,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为职业发展提供价值取向和环境基本保障。职业素养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和以职业纪律为底线的规则教育,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知法、守法,敢于同破坏法治的规则和行为作斗争,共同维护社会各行各业的公平与正义。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学生从个人行为层面坚持基本价值标准,坚守“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团结友善”道德规范,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职业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年6月23日.

[2]鲁昕在职教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讲话[EB/OL].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年6月26日.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劳动精神教育范文8

[关键词]中职学校;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中职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极大地满足了社会上众多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企业的准入门槛也越来越高,要求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面对这种人才需求的改变,作为中职学校以及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企业的切实需求,设计相应的课程,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教学,致力于学生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以此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国家需要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出于这样的目的,本文就新时代中职学校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路径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劳模,顾名思义,就是劳动模范,重点在“劳动”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劳模都被时代赋予了新的特点和内容,但他们都展现出了共同的优秀品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劳模工作都十分重视,并为此召开了多次表彰大会,各个级别的劳模荣誉称号都曾设立过[1]。劳模精神,主要指的是劳模所呈现出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以及国家需要更多的劳模。他们是行业的榜样、工作中的标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远比他们取得的成绩更令人瞩目,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向这样优秀的人看齐。工匠,即有手艺或技能的匠人。虽然工匠所处的行业、所从事的工种不同,有不同的种类,但其具有共同的特点,具有一种职业精神,这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我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就曾这样说过:千万不能让“中国制造”还没发展起来,就在中道夭折了[2]。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和前提。要拥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工匠精神大致可概括为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劳模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创新的、实践的、鲜活的存在。时代不断更替,但工匠所展现出的职业精神却未曾改变[3]。敬业、专注、精益、创新是其基本特征。劳模精神,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劳动者作为时代的楷模,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超越别人所展现的精神[4]。工匠精神,则是对自我进行不断地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相辅相成,两者是动静的结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简言之,劳模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基础,而工匠精神则是劳模精神的延续和升华。

二、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的积极作用

中职学校开展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活动,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就现阶段来看,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在职业道德教育上却略显不足。因此,将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中就显得尤为必要[5]。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就业以及个人发展的需求,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岗敬业、爱国爱校,拥有强烈的自信心及责任感,能够积极就业、精益求精,并甘于奉献。中职院校进行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有利于打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教职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严格履行职责,努力做科研,获得教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能够充分去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并可以将所学知识积极应用于实践。加强师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能够促进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并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致力于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快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此来为社会输送更多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在满足众多企业生产与经营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的影响力。

三、推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育的必要性

回归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本真,渗透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本质,是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矛盾的重要抓手。推进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课程建设的有机融合,中职学校需要从以下这三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转变培育观念

要想增强学生对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的认知,就必须在教育理念上予以更新,这是重要前提。作为中职学校,应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弘扬与培育融入学校的发展战略之中,从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到校训、教风、学风设定,从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到专业教学标准设置,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改进以及考核制度完善等,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教育的充分结合。在专业建设中,学校应进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理念的树立,加强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融合,致力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氛围的营造,以便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不断提升。

(二)强化落实,完善育人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与合理的规范。因此,在践行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方面,需要对育人制度予以改进和完善。主要可分为两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在宏观上,需要国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为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经费支持和人员支持;另一方面,在微观上,中职院校应针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立一套科学性、系统化的培育制度,规划出具体专业以及学校的发展愿景,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下“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种子,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量化考评机制中享受“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制度带来的益处,从而推进“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落地生根。

(三)厚植情怀,创新教育模式

要想促使学生“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形成,就必须让学生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赋予深厚的情怀,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一点尤为重要。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创新教育模式是必由之路,应予以充分的重视。首先,课程创新。专业课程中应融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致力于职业素质专业课程的转变,也就是在学生学习和应用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劳品”和“匠品”的塑造。其次,活动创新。“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应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外实践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渗透。比如,在学生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需要融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此来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等优良品行的培养。最后,平台创新。加快职业素质平台的建设进度,争取实现线上、线下的沟通互联,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以此更好地促进“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

四、新时代中职学校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路径

(一)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涵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可对校园广播、校报、校训、校史、校歌等进行充分利用,用文化软实力推送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充分利用包含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名言、标语、雕塑等,使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充分利用军训、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等重大节日,进行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并需要对形式以及内涵予以不断创新和丰富,以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体会到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深刻含义及内在价值,从而加强自我的不断提升。

(二)用多彩的主题活动渗透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开展校园文化月、劳动周、文明风采大赛等活动,组织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来加大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同时,可举办一些诵读活动,对一些国外以及本国的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的故事、事迹予以学习,并通过电影放映的形式在校园内播放《状元360》《大国工匠》等教育视频,以便学生能够对工匠精神以及劳模精神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感悟;可将社会上知名的技能大师以及劳动模范邀请到学校中来,开展宣讲或报告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接受到直观、生动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

(三)用扎实的实习实践锻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每一个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进行实习和实践,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开展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实习老师,应发挥出模范带头的作用,在实操环节应尽可能地展现出精湛的技艺以及严谨认真、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以便学生能习得老师身上可贵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学生顶岗实习期,为确保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学校可施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即委派专人来负责学生的教学实习和德育管理,并对学生工匠精神以及劳模精神的养成情况予以观察,在此过程中,学生职业素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技术不足之处,应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此外,应注重校企合作,并联合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方案,在方案中标明“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模式以及考核标准,以此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总的来说,新时代中职学校弘扬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对于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增强、职业素养的提高、道德品质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守军,代政,徐海霞.论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J].中州学刊,2018,257(5):104-107.

[2]汪淼.新时代职业院校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路径[J].劳动保障世界,2020,570(14):61.

[3]李珂,蔡元帅.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教师为中国劳动教育事业建功立业[J].中国教工,2018(10):9-10.

[4]周辉君,蓝海南.农村职校多渠道整体性德育与工匠精神培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时代人物,2019(1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