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来历范例6篇

传统节日的来历

传统节日的来历范文1

摘 要: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80后的青年人来说似乎变的越来越陌生了,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青年人更加期待西方节日。倘若任此种情况无限扩大,不单是中国传统节日受到打击,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保护好传统节日,有助于达成人类内心与精神的和谐,从而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文化动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巩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使中国青少年懂得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西方文化;青少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然而近些年不少的中国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更多人愿意去过西方的节日。就拿圣诞节来说,每到圣诞节前后各大商场都会弥漫着圣诞的气息,圣诞树圣诞老人随处可见,不少的中国人也会以西方的方式来庆祝圣诞节。然而到春节来临,贴对联,蒸扣碗,吃祭灶糖,这些活动在人们心中也淡化了不少,以前年三十晚上各地都会放鞭炮来庆祝春节,可是由于鞭炮对空气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影响各地都颁布了禁鞭令,这更加使得中国人觉得过年没意思。的确,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冲突和较量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象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社会各界也都在高呼捍卫中国传统节日的崇高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但是,怎样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1]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形成历史。

春节 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了。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每逢春节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张灯结彩,孩子们都穿上崭新的衣服,寓意新年新气象。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都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当然大年三十晚上的春晚,也成了现在中国人春节晚宴的一道“硬菜”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因其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取名而来。其又名灯节,道教称上元节,元夕节。“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孩子们提着花灯在院中玩耍,夜空被绚丽的烟花点亮。美丽的烟花,美丽的元宵佳节。

清明节 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起源于“寒食节”风俗。相传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故将这一天定位为“寒食节”,后来因为和清明节气相近渐渐合二为一,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从古到今,此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起到郊外清扫墓碑、供祭食品、焚烧纸钱,同时阳春三月也是踏青的好时节。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午日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嫦娥奔月这一神话也为中秋节蒙上了一层美丽而又神秘的面纱。在现在,圆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月饼,品着香茗、饮着美酒,倾诉着团圆的喜悦,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中秋月圆人应圆,人们即使漂泊在外,也要表达对家人的思念,所以自古就有“千里共婵娟”的佳话。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传统节日的淡化

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大地,全球化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如今,文化全球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毫无疑问,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被这浪潮所覆盖。受这股浪潮的影响,传统节日正日益呈现出淡化的趋势。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的较大的提高,为传统节日的淡化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中国传统节日多围绕饮食、娱乐、团聚等功能展开,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这几项功能也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强大的诱惑力。改革开放同样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看法。观念的转变势必会引起传统节日不适宜方面的产生,从而淡化传统节日的影响力。

(二)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自从1978年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中国也涌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伴随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趁机叩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那特有的狂欢和浪漫气氛的洋节日,洋节日逐渐呈现火爆局面,并隐隐有超过传统节日的趋势。西方节日的引入,势必分流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加剧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淡化。正如近几年的春节西方的情人节有冲突的现象,二零一三年年初四同时也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本来这天应当是亲人走亲访友,拜年道贺的日子。可是大街上满是一对对的情侣,而且玫瑰花店也被挤得水泄不通,各地的金银手饰店同样门庭若市。青年们忘记了今天是春节他们只记得今天是情人节。我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也颇受影响,都问我“姐姐是不是一到春节就要买玫瑰花啊?”多么可怕的现象,西方节日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

三、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是根植于民间的文化瑰宝,不同季节,不同特色的传统节日,对于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设文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的传承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若文脉断了,下一代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他们与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所以,要恢复已中断百年的千年文脉,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节日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化形态,不仅包括仪式、饮食、服饰、歌舞、体育等形式,还包括节日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内涵。前者是节日的外在形式,后者是节日的内核。要保护节日的内核,必须保护节日的外在形式。因而,必须加强对节日仪式、节日饮食、节日服饰、节日歌舞、节日体育的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2]

(一)提高保节日保护意识 作为思想教育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传统节日保护意识。从自己做起,积极认识并了解各个节日的来源,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庆祝方式等。并鼓励亲朋好友共同努力。中国传统节日是大家的节日,是我们自己的节日。需要每个人去捍卫它。其次,努力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例如每到节日即将来临可以组织自己小区的孩子们来参加有奖问答活动,准备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小礼品。好比中秋节,可以买一些小月饼,然后出一些关于中秋节有关的问答题然孩子们来回答。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孩子们节日意识匮乏将断送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命脉。所以传统节日的发展也要从娃娃抓起。

(二)促进商业宣传 要促进商业圈对传统节日的宣传活动。二十一世纪逐渐成为消费社会,民众的消费意识大大提升。可以就此利用好这一趋势,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使各个商场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相关习俗。做好相关商品的促销活动。西方的节日中融入了大量的商业元素,如圣诞节礼物和卡片、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复活节的彩蛋等都营造了节日气氛,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可以学习和借鉴这一优秀特色,适度引入商业元素,如开发传统节日的节日吉祥物和各种饰品,增添节日氛围。例如,端午节,商场可以将端午节的来源,以及为何要吃粽子等相关信息,印在海报或者商品促销单上;元宵节可以在人流高峰处举办有奖灯谜活动,这样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氛围,也可以以这种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如此种种都可以使民众在购买商品时也了解了这种庆祝节日方式的由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设定法定假日 国家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应该将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法定形式来去认定为公共假日,这样既尊重了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风俗,又能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共同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活动和文化内涵,才能让全社会都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就是传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这对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对于我们长大的这一代,逐渐感觉到过节慢慢逝去了儿时的兴趣;尽管到了春节,我们不再愿意去赶趟买新衣;尽管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不会包饺子;尽管我们已经不再收压岁钱。我们依然要我们依然要从自己做起,积极参加各个节日庆祝活动。因为我们肩上担负着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我们要让自己的下一代期盼着过节,要让他们向我们小时候那样盼望着收到压岁钱,盼望着吃月饼,喝汤圆,盼望着重阳节登高采菊。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增加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传统节日的来历范文2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民族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这部公约中,首次提到对传统节日与仪式的保护问题,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以官方的名义提出对历时性文化遗产――传统节日实施全方位保护。①

2006年我国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518项代表作中,文化空间类项目只有50项,;2008年,第二批510项代表作,民俗文化遗产51项;2011年第三批191项代表作,文化空间类项目23项。三批民俗类文化空间都很稳定,都没有超过10%,而文学艺术类的代表作高达60%,这种比例显然很不平衡。国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轻视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和重视或偏向艺术遗产保护的倾向,是不符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真实国情的。而其中被明显忽视的民俗文化空间的节日文化和庙会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式本文作者要谈论的。

自2005年韩国成功申请“端午祭”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越来越重视。2008 年国务院公布新的节假日管理办法,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列入法定假日。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五个传统节日是以汉族为主体的部分族群的传统节日,而其他少数民族②的传统节日被忽视了。单是春节,藏彝侗蒙等每个族群的时间和节庆都不一样,和汉族也有很大区别,但在立法和文化上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随着全国各地民俗组织和政府机构对当地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空间“申遗”的热烈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越来越成为焦点。在对这些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相对小众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缺乏科学的导向。

一、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的价值

“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在联合国《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我国制定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都属于重要内容。所谓的“传统节日”,民俗学研究员苑利认为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的传统节庆活动”。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的人们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下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丰富的传统节日。

民俗学教授萧放把传统节日归纳为三大层面、五个要素。三大层面指:节日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节日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节日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三大层面也可归结为五大要素:信仰、伦理、传说、饮食、娱乐。③同样,这三大层面、五大要素也适用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各民族的历史、社会、经济、天文、历法、音乐、歌舞、饮食、服饰和宗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每个少数族群意识的个性表达。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价值也体现在这些方面。

首先,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对族群历史的补充和佐证。我国很多小族群地处偏僻、人数稀少,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但他们的历史往往缺乏文献资料的佐证,历史依靠传说和祖辈口耳相传的习俗来保存,而这些习俗一般都体现在这些族群的传统节日当中。很多少数民族都有以崇拜英雄人物和纪念历史上重大事件为主题的节日。人们往往在事件发生的地区集会,颂歌或念祭文怀念民族英雄以及本民族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集会时族中的老者或长辈会一代又一代向后人讲述先民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被神化或缺失了元素,但它们一般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如贵阳地区的节日“四月八”,记述了“格罗格桑”( 今贵阳市一带)的苗族英雄首领古波禄率领苗民与异族作战的故事。④如四川尔苏藏族的“还山鸡”节是源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入蜀与当地少数民族作战的故事。这些节日不仅记载了这些民族自身的历史,同时也能佐证其他民族的历史。

其次,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对每个民族的尊重。几乎我国的每个族群都有以祭祀神灵、纪念祖先为主的节日。这些节日一般由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进化而来,而晚期可能与外来的如佛教文化产生联系。对自然地崇拜如蒙古族的祭天、祭海、祭地母、祭秋、祭敖包;鄂伦春族的祭太阳、祭月亮、祭春、送火神、祭北斗星;对祖先崇拜有水族的祭祖节;瑶族的敬祖节;畲族的祭祖节、迎祖节等等。而像尔苏藏族的“还山鸡节”,是宗教和祖先崇拜的结合,在三国以前尔苏先民并没有这个节日,但他们都是原始的古老的“本教徒”,本教徒是崇拜山、崇拜石头的。三国后期,孔明将蜀地的土著们驱逐到大渡河以南,尔苏藏族在迁移的过程中形成了“还山鸡节”,既是敬奉山神,又是祭祀祖先。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信仰,而我国民族关系复杂,更要了解每个族群的宗教文化,维护他们的信仰,尊重他们的宗教自由,这样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

再次,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对族群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有的还兼营捕鱼、狩猎和采集,一般都有以欢庆丰收、农业生产为主的节日。在这些节日,人们庆祝丰收,必定要食用当地的农作物或渔猎或以其为祭品奉神。正如汉族的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凉山彝族的“火把节”的特色食物是“坨坨肉”;蒙古族“那达幕”、“马奶节”喝马奶酒、吃烤全羊;藏族的“雪顿节”吃牦牛奶制成的酸奶。这些传统肯定与当时的农作物生产和经济发展有关系。所以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不仅传承了饮食文化,还折射出了历史上的经济生产。

第四,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对族群的民俗艺术的传承。在盛大的节日集会中,人们都会穿出本民族最隆重的服装,唱起本民族语言的歌曲,跳起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奏起本民族可能传承数代的乐章,这些都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通民众对相对人数多的少数民族的服装比较熟悉如藏族、蒙古族,但对其他很多小民族的服饰就不甚清楚了,甚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这些民族的人们自己都不再穿着本民族的服饰了。可能真的只有在这些重大的传统节日里才会出现这些造型各异、传承千载的服饰了。音乐舞蹈,尤其是歌曲保存下来的较多,大多都是言传身教,虽有删改变异,相较于语言可能还是好得多。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对民俗艺术传承的意义是迫切的、重要的。

二、民族旅游下的节日保护

高速发展的经济冲击着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生存土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如今正面临危机。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不断完善,网络媒体的普及和兴盛,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对于群众文化选择的唯一性被打破,传统节日对群众的凝聚力正在逐渐减弱。

随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民俗文化空间的研究,我国从政府到普通百姓都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传统节日。不约而同地,全国各地在申请少数民族民俗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轰轰烈烈的特色旅游遍地开花――大家都选择了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或者称“民族旅游”。民族旅游( Ethnic Tourism)在国外被称为AboriginalTourism 或Indigenous Tourism (土著/ 原著民旅游),在中国台湾地区又被称作异族观光,它是一种根据当地人口和社会文化特征来命名的旅游形式。⑤一般而言,民族旅游是指旅游者前往少数民族(土著民族)的居住地区旅游。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许多知名的民族旅游,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纳西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芦笙节”、白族的“三月街”、京族的“哈节”、毛难族的“庙节”等等,这些节日每年都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起到了作用。

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确实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受到了空前关注,但许多有关保护传统节日遗产的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原汁原味”的保护还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之争一直没有停止。不少因开发“民族旅游”而产生的“保护”问题更是加剧了这场争议,“原汁原味”的民族旅游似乎缺乏了商业吸引,“与时俱进”的民族旅游又似乎丧失了传统节日的某些精髓流于庸俗。确实,在民族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不少地方为了紧抓经济利益,文化旅游项目匆匆上马,传统节日缺乏科学的考证,传说故事生搬硬套,旅游景点穿凿附会,不仅令内行人贻笑大方,更使得不知情者信以为真,歪曲历史真相。如尔苏藏族的“还山鸡节”,在2007年申请省级非遗时,就被误为“环山鸡节”,认为与摩梭人的“环山”一样,是基于对山神的崇拜、绕山祈福的行为。其实“还山鸡节”又称“放山鸡节”,是向山神还愿敬献白色公鸡的祭祀活动,与“环山”是两回事。但是由于尔苏藏族族群太小,大家了解太少,即使是一些民族学家也误以为是“环山”,在早几年的报章杂志上多有此误读。这就是事先没有进行严密考证的缘故。

其次,为了接待一些VIP客人,或为了招商引资,也可能只是为了吸引游客,一些传统的隆重的节祭活动逐渐演变为纯粹的表演性活动了。不仅游客可以参加、拍照,电视台可以摄影、录像,甚至还要人为地增加一些热闹的气氛,失去了节日最初的神圣性和功能性,沦为获利的一种工具。再举“还山鸡节”的例子,据当地的规矩,上神山祭祖外人不可参加,十二岁以上的女人也不能参加,但自从变为当地县政府的旅游项目后,规矩都被打破了。不得不说,这样的行为给当地文化持有者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挫伤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再则,政府行政干预过度。为了提高效率,一些地方政府把传统节庆活动一手包办,制定流程、安排彩排、统一服装、指导歌舞,将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包装的越来越像,同质化也庸俗化了,丧失了民俗节庆活动的活态性。行政化严重干预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与开发中的文化资源配置。像“锅庄”是流行于西南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但每个民族势必是有所不同的。在地方权利认证的“锅庄”舞老师的教导下,藏族、彝族、羌族、门巴、纳西最终都跳着一样的舞蹈,穿着一样的舞衣了。

“要保护好传统节日遗产,应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则、原真性保护原则、活态保护原则和整体保护原则。”⑥“原真性”原则可以说是非遗保护的基础。美国人类学家MacCannell最先提出了原真性(Authenticity)概念。他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用来回应现代生活的方式,一种寻找生活真实性的体验。原真性可以理解为是旅游者对旅游情境的主观判别或者赋予它的一种价值”。⑦文化的区隔必从原真性中体现出来,而有独特元素的文化才是吸引人的、有价值的。但“原真性”并不代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传统节日是可以变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流变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有的一切都在产生变化,今时今日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细节已无法复制或难以复制。譬如尼泊尔德赛节的“血祭”,早先用活人祭,现在如何可行,只能用牲畜代替。又如“还山鸡节”要“烧麸子”从前都用柏香枝,现在这种树已濒临绝种,所以拿沙枝代替也是无可厚非。然而变化是有“度”的。自然的流变不能阻挡,但人为地、刻意地,为逢迎经济利益而做出的有损文化内涵的改变则应坚决抵制。如上文说到的,被定制的节日流程,被统一的服装乐舞,被营造的传说故事等等都会扭曲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伤害文化传承的独立性和延续性。

三、结语

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是口头历史的重要传承形式,对民族的语言、服装、音乐舞蹈、饮食习惯、都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更是保护传承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意识、民族个性、民族爱好与审美等深层次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表现,同时还是各族群众进行物质生产、精神文化交流的场所,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如今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冲击下,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文化受到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挑战,在发展地区经济和保护文化传承上产生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但这些阻碍都是可以探讨清除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是维护我国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化,传承中华优秀精神财富,我们必须重而又重,慎而又慎。(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学苑出版社,2011.

[3] 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4] 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艺术评论,2012,(7).

[5] 李竹青,杜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功能及发展趋势[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7,(30,3).

[6] MacCannell ,D.Staged Aut henticity : Arrangement 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9).

注解

① 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②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③ 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艺术评论.2012,(7).

④ 李竹青,杜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功能及发展趋势[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7,(30,3).

⑤ 杨,王晓云,冯学钢.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6).

传统节日的来历范文3

我想如果讲“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就得从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遗产这个事情讲起。因为在2004年,韩国把端午作为世界遗产来申报的事件,在中国的网民和中国社会引起非常大的震动,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

因此,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公众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因为在之前,我们觉得那些东西都是过去的东西,你爱拿走拿走吧,我们好轻装奔向现代化。当时是急切地摆脱这个东西。那今天何以老百姓又开始关心自己的传统呢?经济强大了不代表国家真正强大,其实国家真正强大是它的精神。我们开始对民族文化意识有种自觉,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所改变。传统从来就是复杂的构成,传统也是历史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前面讲了很多传统的优越性的时候,我们今天讲它的优越性是要继承传统的精华。但是传统里的确也有糟粕,“五四”时期就是抓住那些僵化的、糟粕的内容来否定传统文化,但是否定得太过。所以我们今天应该有个修正的工夫。我们看到五四非常激烈地反传统,“打倒孔家店”。但是我们看到,今天孔子又回来了,当然回来的意义不一样。

我们已经逐渐发现传统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意义。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不仅仅是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今天在世界范围之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之中,在国际的一个角度里来看待它。所以,我们在面对传统、继承传统的时候,多了个“合法性”。我们经常会说我们要强调世界性,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就是非常具有世界性的一项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3年10月17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就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是公约发起国家之一。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呈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我理解它的几层意思:第一,人是主体的;第二,是人的实践与表达;第三,一定的物质形式;第四,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它是“各社区、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我们为什么重视过去的东西呢?为什么重视那些精神性的传统文化?实际就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了我们文化的多样性,为了文化创造力的延伸。

非遗公约里把节日庆典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第一批世界非遗名录中只有波利维亚的狂欢,这个狂欢节是南美的文化传统。第二批就有四个节日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又增加了四个,这四个里边就有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第四批有我们的端午节。在前四批世界非遗名录中,我们看到传统节庆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从世界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看,传统节庆不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非遗名录看,2006年、2008年、2011年,国务院公布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00项,其涵盖范围远超出此数目。民俗类非遗:第一批70项,第二批51项(扩展15项),第三批23项(扩展24项)。节庆类:86项。中国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基本都列入了国家保护名录。

二、传统节日遗产体系的构成要素

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社会影响与普遍意义的非遗是传统节日。2005年6月17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号召大家珍重传统节日。2008年国务院公布新的节假日管理办法,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列入法定假日。大家知道,把传统节日和公众假日结合,这个意义非同寻常,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意义的新认知。

1.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概况

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主干内容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磨合过程。现在的节日体系是在汉魏时开始形成,它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

中国的节日有什么特点呢?中国的节日自然性很强,古人确定节日时间考虑自然时序和社会人文时序的协调。柳诒徵曾经说过:“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古代人想要国家良性运行的话,必须要对天有观察,对自然时间有掌握。大家知道,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一旦季节反常的话,那就意味着歉收与社会危机。中国人有阴阳观念,“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所有的季节、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白天黑夜的变化,都跟阴阳有关系,是阴阳代换。“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夏者阳气很高了,万物都生长起来了。“秋者阳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阳气毕下,故万物藏。”就是说,春夏秋冬的变化,是阳气的生长和衰微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人事活动要跟随春夏秋冬的变化,所以说“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我们的很多节日是依靠节气的。节日是依节气发展过来的。我们的春节跟立春的关系,端午跟夏至的关系,中秋跟秋分的关系,都是有关系的。所以“故天有时,人以为正。”“不知四时,失国之基。”如果不能掌握四时的话,国家就守不住。而圣人是知道四时的,圣人怎么知道四时呢?根据天象的变化,然后把时间给老百姓。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时间观,自然时间是个支配时间,然后进行人文的调节。自然时间和人文时间的合一、结合,然后形成我们的节日。

2.民族节日传统的三大层面与四大要素

传统节日三大层面,第一,节日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具体指吃。中国几乎每个节日都要吃,都有一个食品做象征。比如说春节我们要吃饺子、年糕,喝春酒。春酒里面有椒柏酒、屠苏酒、春酒、葡萄酒。我们讲饺子,现在都说“交子”,交子实际上就是吃饺子。但饺子这个食物,考古发现唐代在新疆就有了,最早的文献记载说是六朝。其实再早的时候它不是饺子这个样子,而是馄饨。因为我们刚才说到,最早的年节是在冬至,我们今天还在冬至吃馄饨。最早是皮子包了馅的圆圆的东西,后来变成扁的东西,也叫扁食。元朝还叫扁食呢,明朝也叫扁食,饺子是比较近期的称呼。饺子变成现代中国人过年的食物象征。还有酒,我们以前过年一定要喝酒。椒柏酒,就是花椒和柏叶一起泡的药酒,这是汉魏时期。为什么汉魏时期喝这种酒?跟当时时代有关系。当时修身讲究道,学道的东西。那时候瘟疫很多,要防疠气防瘟疫的话,一定在过年的时候来加强。到明朝的时候叫春酒,强调春天喝酒。今天讲葡萄酒红色,是调和节日气氛的,但首先它是祭神的祭祖先的。过去喝酒有规矩,不是老人先喝,是小孩先喝。小孩过一年长一岁,值得庆贺;老人过一年少一年,不值得庆贺。所以酒先给小孩喝。元宵节吃元宵、清明节吃清明团。寒食、清明有很多好吃的。因为寒食禁火,禁火就做很多预备的东西。寒食节有很多好吃的。后来寒食和清明合并了,寒食节物就变成了清明的节物。

第二,节日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节日跟社会生活什么关系呢?我们讲讲春节联欢晚会和传统的关系。我们每到过年的时候,大家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个联欢晚会,今天好多人说要废掉它,觉得没意思了,一年不如一年。其实不是说晚会办得不好,是我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让全国人民看一个东西,很难都接受。但是这个晚会的形式,是现代国家管理的形式,它不是纯文化的东西。你说它是民俗吗?它才20多年,不算民俗,但可以找到文化传统。什么传统呢?我们从汉朝开始,我们国家在正旦的时候有一个朝会,就是在过年那一天,所有的大官都要上朝去给皇帝祝贺,恭贺皇帝新年到了。皇帝在这个时候给大臣发点礼物,吃顿饭。这个传统是一直都有的。春节联欢晚会跟朝会有个文化逻辑的关系。我们今天看联欢晚会对国外的华人来讲更重要,他们都看这个东西,寓意四海同心。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间,看同一台晚会,享受同一种情感,它的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我们不能苛求细节的问题,不能苛求哪一个表演的好,要看大局。

第三,节日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节日是文化的节点,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是人们沟通、调节天人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安抚、表达人们内在情感的时机。我们从岁时信仰、节日传说、节日娱乐中可以提炼出节日民俗的精神传统。我们从传统节日民俗中可以经常看到与神灵对话的仪式,人们往往在自然时序的转接点与重要的农事季节时间上跟神灵沟通。

伴随着节日民俗仪式与祭祀活动的是人们的系列民俗解释,“与节庆历史同时并行的是节庆诠释的历史”,这种解释既有对过去历史的片段的、变形的、或象征性的记忆,也有从民众理解的角度对新习俗产生的说明。节日传说构成了民众精神生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日娱乐与节日游艺同样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表达方式,民众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技的展演,抒发内心的情感、期望,显示自己的生活地位,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与精神联系,从而促进民俗共同体的内聚意识,保证民俗共同体的内部和谐。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中的这种精神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大层面也可归结为五大要素:信仰、伦理、传说、饮食、娱乐。信仰是节日的灵魂,伦理是节日的价值核心、传说是节日民俗的解释,饮食是节日物质象征,娱乐是活跃节日气氛的动力。

三、传统节日的资源开掘与文化价值分析

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祀日、庆祝日与亲情日的复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传统节日的伦理意识特别浓厚。我们从发掘传统节日资源与文化价值的角度,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伦理的养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内聚性的家庭节日,春节是最大的家庭回归日,春运的人潮是鲜明的表征。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都有回归家庭的意义。传统节日给人们提供一个回归家庭的良机,亲人的周期性的团聚,血缘关系与孝亲意识在节日中得到加强。

节日不仅是跟世间的家人团聚,同时也是跟亡故的祖先对话的机会,每到节日人们都要祭祀祖先。清明是祭扫的节日,人们通过祭祀祖先,感恩先人,加强家庭的凝聚力。端午,也称女儿节,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中秋节是团圆节,家人团圆,同吃月饼赏月。九九重阳是敬老节,老人是家庭的核心,是社会的财富,重阳孝敬老人,给为家庭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前辈以情感关怀与物质馈赠,是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

节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化家庭意识,表达孝道的机会。中国人的孝亲意识就这样通过节日时间周期性的强化与延续。以孝亲意识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应该成为我们现代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2.社会伦理的培育

中国人也善于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乡里合作与社会团结,以春节拜年来说,虽然先是家族内部互拜,但是逐渐就要拜邻里。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人们重视利用节日来修复、弥补或加强邻里关系。人们在正月拜年、耍社火、闹元宵的活动中进行群体性的组织活动以互相协作,互惠互利的方式实现社会团结。

3.历史伦理的教育

历史伦理教育在中国传统节日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主要表现在清明与端午两个节日上。清明节是祖先祭祀的日子,我们现在祭祀的是家族祖先,其实在古代祭法中,除了血缘祖先应该祭祀外,还要祭祀对人类群体的生存发展有特殊贡献的人物,“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礼记·曲礼》)人们以特定的祭祀活动,表达对先贤的追念与感恩之情。这些历史人物的纪念都有特定的时间,但人们为了操作的方便,在近代以来集中到了清明节,这是一个新传统,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端午节同样也是一个追念先贤的节日,人们称端午节为诗人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仲夏的节日,端午本来是祭祀水神的节日。但在汉魏时期随着历史时势的变化,民间流传了一种新的传说,五月五日为屈原投江的日子,人们在这天要举行祭祀屈原的仪式,传说龙舟、粽子都与屈原有关。传统节日中的历史伦理教育有利于培养人们乐于奉献,勇于为国牺牲的高尚情操。

4.自然伦理意识的建立

传统节日是天时与人时的协调,人们以四季时令为基础,通过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祭祀,登高、踏青、祓禊等活动建立天人关系;节日期间的祭天、祭地、朝山、亲水都是与自然沟通的民俗方式,人们在传统节日中表达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与观念。“与天地相往来”、“以自然为邻,以山水为友”。人们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获得生态的互动与平衡,同时也树立起对自然感恩的伦理意识。

四、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

民族传统节日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遗产不是历史的陈迹,遗产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传统节日因其特有历史文化内涵,它在当代社会有着特定的文化功用。

1.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

传统节日是民族时间认知的重要标志,它起源于民族成员对年度时间的感受与时间经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时间认知方式。首先,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其次,节日保守与强化着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民族文化传统记忆需要有持续的反复加强,民俗节日的周期性出现,不断地为人们提供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回归神圣的历史时空的现实条件。

2.传统节日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民族自信心是维护民族尊严与文化本位的精神基础,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在精神迷茫中失去自己的民族位置。保持高度的民族自信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民族自信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它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上。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建立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的精神基础。

3.传统节日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与凭借

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也为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凭借。一是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有着适应社会需要的更新变化的文化创造力。我们一向强调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核心是和谐,这种和谐就经历了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在古代偏重于人与上天,人与家族的和谐,后来逐渐发展为人与具有高尚情操的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个人与社区民众的情感联系等。由中国节日文化演进的历史看,传统节日不仅保守着文化传统,同时也不断更新发展着民族文化。二是任何民族新文化的创新离不开既有的历史文化基础。钟敬文先生曾经说过“真实的建造,大都是要有已经存在的事物作凭借或借鉴的。它的选择、消化,进而综合、创造。新的东西主要从旧的东西蜕化出来。”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的形成应该从中国节日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

4.传统节日是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

精神思想与文化心理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要调动民众的精神力量,就不能忽视我们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民俗文化传统。而民族节日文化传统是民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传统,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

传统节日在和谐社会建设作用上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传统节日适应人们定期精神调整的需要,通过祭祀娱乐的节俗进行精神调剂与休闲,以积蓄未来生产生活的心理能量。其次,传统节日能有效协调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其三,传统节日以其独有的传统魅力,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我们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它的文化价值与文化魅力不仅奠定了其在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地位,同样也影响着民族文化的未来。

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外摄影名家长安大PK”在东莞市长安镇举行

6月16日上午,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中国摄影家》杂志、长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中外摄影家大PK活动”在长安镇图书馆启动,中外著名摄影大师齐聚一堂,以长安为题进行摄影创作。

传统节日的来历范文4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旦(阳历1月1日)、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或6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冬至(12月22日或23日)、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传统节日的来历范文5

关键词:双历并行 公历 农历

历法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方法,现行历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阳历又称太阳历,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格里历)就是太阳历的一种,故又简称为阳历;阴历亦称月亮历,或太阴历,其历月是一个朔望月,历年为12个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伊斯兰历就是阴历的一种;阴阳历是太阳历和太阴历的规范合历,其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历月为朔望月,但12个朔望月与回归年相差太大,所以阴阳历中设置闰月。因此这种历法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

中国从古到今使用的历法不下百种,农历是现行到今日的传统历法。另外一种与农历并行的纪年方法是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的引进最早追溯到中华民国政府建立时,孙中山在就职临时大总统时,本着“行夏利,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原则,决定使用格列高利历(即“公历”),隔年1月开始实行。同时,考虑到传统历法的使用习惯,便也保留了传统纪年法。但中国随后进入军阀割据的时代,各军阀使用的历法亦是不同,时值历法使用混乱。1928年10月北伐统一中国,中华民国政府下令1929年1月1日起使用公历,但仍保留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的民国纪年法。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接受公元纪年法。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与世界接轨,即用公元为新中国的纪年。规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名“春节”,以立法形式在中国推行公历。

农历是中国的长期使用的历法,相传起于夏代所以称夏历,也称旧历,在民间也称阴历。其实,农历并非阴历,实际上是把以月亮为依据制定的阴历月和以太阳为依据制定的阳历年合并使用的阴阳规范合历。农历的特点是既考虑到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又考虑到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既重视月相盈亏的变化,又重视二十四节气。阴阳历的历月和阴历的历月完全一样,历年分平年和闰年两种。平年12个月,共354天,回归年为365.2422天,相差11天左右。为了使平均历年接近回归年,约每隔三年设置一个闰月,这一年就叫闰年,闰年有13个月,共计384或385天。但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平均每年仍比回归年少几天。①我国的农历是最适宜于我们地球人生产生活的历法,世界上现存的任何一种历法的功能都不能与其相媲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该历法中强调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而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②

公历俗称“阳历”,即格列高利历,是太阳历的一种。其前身是奥古斯都历,由“儒略历”修订而成,也是现行国际通行的历法。格列高利历每年平均为365.25天,平年为365日,四年一闰,闰年366日;历年分12个月,其中7个历月为31日,4个历月为30日,只有2月平年29日,闰年30日。置闰的法则以公元纪年为标准:被4除尽的年为闰年,但逢整百之年只能被400除尽才能算作闰年,闰年2月份增加一日(即29日),这就是现令通用的公历。

自从人类文明开始,只有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和中国人创制的自己的历法。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现已灰飞烟灭,只有华夏的历法仍在使用。作为民族文明的标志,摒弃农历显然是愚昧的。而把国际通行的公历拒之于门外也是不明智的。所以在新中国以后,两历并行这个折中的办法便以立法的形式推广出现了。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自开播以来,播音员开场语是:“各位观众晚上好,今天是XXXX年X月X日,星期X,农历X月XX。”作为官方媒体,此举表现了官方对双利并行的认同态度。在民间,从农历承载的各种传统节日的庆祝盛况,以及公历承载的各种节日的认同程度,都体现着双历并行在民众中理所当然的推行现状。

现下,历法双行的国家和民族不多,就这个文化现象而言,许多人持保留态度,更有极端文化者直指中国盲目学习西方,逐步丧失自己的文化。信息文化爆炸的今天,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计划渐趋成熟的今天,此种片面的观点自然不再能取信于人。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说道:“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③文人墨客也纷纷呼吁,在器物层面可以允许中国在特定时期内充当“世界工厂”的角色,但是在文化层面决不能成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复制工厂”。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必须的,警惕遭遇“文化殖民”。要进步,要与世界接轨,但必须保留自身特色,不能被同化。

故此,既要让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完整保存并得以流传,又要敞开大门与世界无障碍交流。就历法而言,双历并行就是目前乃至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最好的方式。

另外,农历承载着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在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上扮演着精神纽带这一重要角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农历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养着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汇,充分运用农历及其承载的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共荣交流的当前,我们应该以世界眼光开放胸襟面对全球文化认同,但必须是基于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不管是东学西渐或是西学东渐,其实质都旨在学习对方的文化,消除文化误解,避免不必要冲突,以和而不同的处世姿态建立和谐的共存状态。

注解:

1 严蓉.不能不知的1000个最基本的文化常识 [M].中国致公,2007年5月1日

2 傅恒杰.两历并用,和而不同[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第4期

3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N].中国青年报,2006年4月23日

参考文献:

[1] 高丙中.我们这个时代的传统节日[N].中华读书报,2006年1月25日

传统节日的来历范文6

一、羌族主要传统节日概析

羌族自称尔玛人,意为本地人,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因依山而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在四川阿坝州的茂县和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人口约20万。羌族在数千年的岁月中,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成为研究历史文化的“活标本”。羌族有些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还有一些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比如羌历年、领歌节、祭山会、六月节等。每逢节日,都要乡里聚会,亲友团圆,歌舞欢庆,饮酒叙情。

(一)羌历年,在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羌语称“日美吉”,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是羌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过年时,全寨停止劳动,远行人要赶回家,男女老少身着色彩鲜明的节日盛装,畅饮咂酒,高唱喜庆歌,在铜锣、铜铃、羊皮鼓、竹笛的伴奏下,跳起欢快的羌族锅庄舞和皮鼓舞,并结队到各户祝贺新年,直至夜深兴尽。有的地方还要身披盔甲,跳起古朴矫健的“盔甲舞”。同时,要抬白石神游全寨,祭祀天神,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平安。

(二)领歌节,羌语又称“瓦尔俄足”,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三开始,是羌民族古老的传统节庆活动。整个节日活动持续三天,主要由妇女主持和举办,因此,又称为羌族的“妇女节”。这个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主管歌舞的莎朗女神。节日中,凡本寨妇女,不分老幼,皆着艳丽的本地域民族服饰,佩银饰前往参加,祭祀女神莎朗,唱歌跳舞,气氛异常热烈。瓦尔俄足是一项以女性为主的综合性民间节庆活动,它集歌舞、饮食、宗教、习俗、服饰、建筑等于一体,能较完整地反映羌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特性,在羌民族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羌族古老的女神崇拜习俗,民间歌曲、原始舞蹈等民间文化艺术特别是对羌族民间舞蹈莎朗的发展、演变,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

(三)祭山会,又称祭山大典,是羌族祭祀山神、祈求丰年的最盛大、最隆重的活动。农历四月初一,是羌族的传统节日———祭山会。节日这天,每家屋顶上插杉树枝,室内神台上挂剪纸花并点松光、烧柏枝。在祭祀天神“木比塔”时,巫师敲着羊皮鼓,唱本民族的史诗,并宰羊作为祭品。参与活动的都是男性成员,地点是在村寨附近山上的石塔旁。塔顶有白百,象征着天神、山神、树神等。

二、羌族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在民族节日传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陈鹤琴、张雪门等教育家就非常注重传统的节日文化,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将之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并在其具体办园实践中加以利用。幼儿教师在当前幼儿教育中,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族节日文化,充分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选择合适的题材,并以幼儿易于接受的形式来让幼儿了解和领会。因此,在幼儿园,如果每个节日都能够整合成相应的特定活动,会对孩子们起到强化相关节日文化认识、增加直接感受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家庭生活和社区活动结合起来,能够极大地促进羌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在节日教育中,幼儿教师应积极创设节日的氛围、情景,设法调动幼儿参与节日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喜爱节日文化的情感。因为感染性是情感的一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从而达到情感迁移,使节日教育收效。每个羌族传统节日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但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抛弃传统文化中死记硬背、迷信封建的教育思想,提炼能促进幼儿发展,易于幼儿理解、接受的节日文化内容,并能够通过幼儿乐于接受的游戏、绘画、舞蹈、操作等亲身体验的活动来体验和体现,进而让幼儿了解相应的羌族传统节日文化。比如,在羌历年,引导幼儿在窗户上张贴自己动手剪出的窗花,通过设计窗花、剪窗花、贴窗花的过程,既让幼儿了解和体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欣赏能力。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活动,经过幼儿亲身体验窗花的制作过程,在收集、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对剪纸文化的进一步了解,而且也能使幼儿更好地了解羌族剪纸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幼儿园羌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传承方面,首先应依据节日的表现形态和文化内涵,善于利用幼儿园外在环境所隐含的教育功能,如活动室、主题墙、走廊、门厅、大门以及民族节庆服饰等,进行精心设计与布置,突出羌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性,在环境创设中尽量做到动态和静态相结合,节日形态和幼儿相结合的特点,让孩子在环境创设中感受到节日所表现的审美情趣,让孩子在环境建设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

其次应力求把羌族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幼儿园课程里面,老师通过引导,甚至可以用表演的方式,让儿童多感悟节日文化的意义是什么。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幼儿园生活中,使其成为弘扬羌族文化的载体和基础平台,比如,羌历年与和谐理念教育、领歌节与女性教育、祭山会与信仰观教育……如果在农历正月时,借用祭山会爱护山林、信仰神林的环境保护精神,可以在校园内外组织一次小范围的“人人爱花草”活动,既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促进热爱劳动生活方式养成,又使幼儿体会到羌族传统文化,这一行动就具有了文化的含义,因为,它代表了一个传统文化符号。如果这一活动年复一年地进行下去,其文化符号与文化记忆将会固化在幼儿一生的生活行为之中。如果在夏日,在领歌节前后,通过融进民间的歌舞文化,举行舞蹈莎朗活动,能更好地使羌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在形式上得以实现。

三、羌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幼儿社区教育、家庭教育

我国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区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幼儿教育需要社区、家庭和幼儿园的通力合作,这是幼教界公认的定理。因此,节日生活既是整个民族社会的,又是家庭的。这样,在节日的时机,很容易在社区、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建立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主题,因而幼儿园节日教育活动更应力求发挥社区和家庭的参与性。

现代幼儿教育不仅包括幼儿园的教育,还包括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幼儿社区教育方面,可以利用电视媒体等社会教育方式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传承羌族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的影响最大、普及率最高、消费门槛最低,幼儿也可以看电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幼儿都可以欣赏音乐、体育,乃至舞蹈等等节目形态,多种形式的节目在节日文化的传播、传统文化的传播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羌族文化讲坛,完全可以讲一些关于羌族传统节日由来的历史传奇,我们通过羌族文化讲坛可以把羌族传统节日搬上荧幕,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大的课堂上传播羌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