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知识点整理总结范例6篇

区域地理知识点整理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整理总结范文1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说明》把地理高考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中区域地理部分包括世界海洋与陆地的分布、中国地理概况、区域可持续发展条件与发展方向的分析等。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世界上只有相似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不同规模的地域系统在地球表面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与区位属性,有着地理环境差异性,区域间也具有差异性。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的各地理要素存在差异。例如长江三角洲平原与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的气候差异,进而影响到土壤、河流、植被等地理要素,从而影响到人类活动,造成整体的差异。

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复习记忆方法的指导,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堆砌着所学过的所有区域的区域特征,它们之间没有区域联系,也没有差异比较。当接触到这类试题,学生就会出现没有上位思想,不能从整体性角度看待问题的现象,进而陷入区域特征记忆的“海洋”中,在头脑中快速地提取出相似的内容,不管试题是要求比较分析,还是归纳总结。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对于不同国家和区域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对于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看出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做到既兼顾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又不被某地理要素或区域禁锢,就区域讲区域。

例如,在复习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后,可以将世界几个干旱地区,如我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和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端东坡地区的气候进行异同的比较。明确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却形成了气候特征相同的干旱气候。

再如,带着学生分析完“日本”的区域特征之后,除了相应的巩固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与该区域相似的英国,让学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分析方法的落实,达到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将日本与英国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即使同为岛国,但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两国的区域地理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4.针对学生“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整合”的解决策略——依据地理事物联系,进行知识滚动复习很多学生感到迷茫的是地理试题在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中来回转换,同一道题,前面让分析区域特征,后面又要求分析某现象的成因,学生应接不暇,思维混乱。学生在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师在高三总复习中没有将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进行有机整合,因此学生对这种试题不适应。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教师一般的复习顺序是在高二年级进行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复习,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高中必修选修5本教材的复习,到高三第二学期进行专题复习。如果复习区域地理时仅要求学生在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而复习系统地理时只关注成因规律,那么这样的复习方法就是不科学的,是违反地理学科本质的。

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间一个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的整体,各要素共同构成了地域系统。例如在认识某区域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关系来揭示区域特征的,因此区域地理特征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地理事象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区位意义,还要解释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结合空间分布,重视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而在系统地理复习中,要重视在区域中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两部分内容的复习虽各有侧重,但一定要相互渗透,要重视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二者有机结合,进行滚动复习,将系统地理穿插到区域地理复习中,同时将区域地理贯彻复习的整个过程。

例如,利用世界地图,在复习大气环流时,在图中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复习气候类型时,在图中填绘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在复习洋流分布规律时,在大洋中绘制洋流分布图等等。在一张图中叠加多个地理要素,既可以复习某个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又可以针对某个区域分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

三、结语

区域地理知识点整理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知识流动 产业结构

一、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等要素。知识流动是指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在不同行为主体间的转移、传播、扩散的过程,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基本方式之一。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流动效率。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内部的知识流动,即系统要素内部以及要素之间的流动,其实质是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组合,提高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二是区域间的知识流动。

二、区域间知识流动的方式及其特点

1.技术转移。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的加速转移和创造。技术转移过程可以看作是三个知识移动过程的有机统一体:一是硬件转移过程,比如存在于产品、设备、零部件以及生产企业中的知识;二是软件移动过程,即类似专有技术、专利等信息;三是存在于国家、地区、企业组织以及个体之间的宏观和微观的信息流动。技术转移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技术购买、技术引进等机制。

2.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是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流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外商直接投资在带来资本、设备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管理等知识类信息,显著地提高了区域的产业技术水平,优化了产业结构。

三、知识流动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1.模型的建立。本文选取2005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的知识流动中技术转移(包括技术购买、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指标数据。用三次产业产值来表示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建立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知识流动两个指标数据分别与三次产业产值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如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LOG(GDP1)=b0+b1LOG(TGM)+b2LOG (TYJ)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2:LOG(GDP2)=b0+b1LOG(TGM)+b2LOG (TYJ)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LOG(GDP3)=b0+b1LOG(TGM)+b2LOG (TYJ)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1:LOG(GDP1)=b0+b1LOG(FDI)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LOG(GDP2)=b0+b1LOG(FDI)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3:LOG(GDP3)=b0+b1LOG(FDI)

(符号说明:GDP1:第一产业产值;GDP2:第二产业产值;GDP3:第三产业产值;TGM:技术购买成交金额;TYJ:技术引进成交金额;FDI:外商直接投资。)

2.样本数据分析。(1)技术转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将样本数据带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中,得到如下回归分析:

R2为0.655,调整的R2为0.626,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不高,对于TGM和TYJ的t统计量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TGM和TYJ对GDP1解释力不强,即技术转移对GDP1增长影响不大。

再将样本数据带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2中,得到如下回归分析:

R2为0.883,调整的R2为0.873,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回归方程的F值90.0653大于F0.05(2,24)=3.40,TGM的t统计量5.44和TYJ的t统计量3.83均大于t0.025(24) =2.0639,说明回归方程在9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即技术转移对GDP2存在显著影响。

最后将样本数据带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中,得到如下回归分析:

R2为0.916,调整的R2为0.909,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非常高,回归方程的F值131.05大于F0.05(2,24)=3.40,TGM的t统计量6.07和TYJ的t统计量5.10均大于t0.025(24)=2.0639,说明回归方程在9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即技术转移对GDP3存在显著影响。

从回归结果可知,技术转移与二、三产业产值增长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第一产业却没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技术转移促进了我国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但对二、三产业产值增长的拉动稍有不同。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技术购买成交金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增加0.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增加0.53个百分点;说明技术购买成交金额对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最大,第三产业次之,因此,技术购买成交金额的提升会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而使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相对下降。同时,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讲,第二产业的比重增加又要略微快于第三产业。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技术引进成交金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0.43个百分点和0.45个百分点;说明技术引进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最大,第二产业次之,因此,技术引进成交金额的提升也会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而使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相对下降。同时,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讲,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又要略微快于第二产业。

(2)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将样本数据带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1中,回归分析如下:

虽然FDI的t统计量4.60大于t0.025(25)=2.0595,但决定系数R2仅为0.459,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不高,即FDI对GDP1的解释力不强。

再将样本数据带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中,回归分析如下:

R2为0.766,调整的R2为0.757,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FDI的t统计量9.047大于t0.025(25)=2.0595,说明回归方程在9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即FDI对GDP2存在显著影响。

最后,将样本数据带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3中,回归分析如下:

R2为0.817,调整的R2为0.809,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FDI的t统计量10.555大于t0.025(25)=2.0595,说明回归方程在9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即FDI对 GDP3存在显著影响。

从回归结果可知,FDI与二、三产业产值增长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第一产业却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FDI促进了我国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FDI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增加0.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增加0.48个百分点,因此,FDI的增加会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而使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相对下降。

四、结论

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流动,不论是技术转移还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即提升第二、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实证结果表明:区域知识流动,尤其是技术转移及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一实证结果也与我国的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相吻合。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应注重提高知识流动的效率。提高对技术转移作用的认识,通过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完善保护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技术市场等手段积极推动技术转移。积极推动外商直接投资,并主动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通过产业关联在更短的时间内和更广的范围内承接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转移效应。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刘曙光徐树建: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国际进展综述.中国科技论坛,2002.5

区域地理知识点整理总结范文3

根据新课程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课堂地位的转变,我将区域地理复习的导学案设计分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基础部分的复习、利用主干知识探究和解决区域问题能力的培养、反馈练习和总结反思几个环节。现结合南亚地区的学习具体阐述。

一、导学案学习目标的设计

在新课程中目标的设计需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知识模块的使用,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目的地,还要明白怎么达到目的的,并要注意目标达成的可测性。具体到区域地理学习中,目标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明确通过什么手段熟练把握区域主要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提高区域定位的能力;对于问题的探究,学生需要明确所运用的知识、所使用的技能和所达到的程度。

南亚地区学习目标的设定:

1.通过填图练习,能结合地图描述南亚主要半岛、岛屿和其他要素的空间分布以及印度半岛的地形特征。

2.能够结合地图描述印度工业区的空间分布,能够利用区位因素理论去解释工业空间分布特征的原因。

3.能够利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解释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二、导学案学习方法、建议的设计

这一块有的导学案上更多的是以学习重点和难点来呈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多的是针对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案在呈现相关的重难点基础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形成地理学习的方法,树立地理学习的信心。

南亚地区学习方法建议:

1.重视填图练习,画经纬线时,注意经纬线与所填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用铅笔填)。

2.在分析恒河三角洲的洪涝灾害时,注意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3.注意原料因素在学习印度工业分布当中的应用。

4.全心投入,体验点滴的成功,树立地理学习的信心。

三、学习过程的设计

区域地理在高中的复习中分为基础部分的自学和能力部分的探究两个知识块。

(一)基础部分学习过程设计

基础部分分为填图训练和区域要素的基础学习。填图训练中必须是空白的图,而且没有经纬网,要求学生能在空白图上填充基本的地形区,并画出该区域重要的经纬线。在区域要素的学习中,通过表格或者文字的设计将区域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条理化,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能对零碎的要素特征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南亚地区基础部分学案设计:

1.填图练习:在图中填充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湾、斯里兰卡岛;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东高止山、西高止山;在图中填充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画出70°E、80°E、90°E、30°N、北回归线、10°N。

2.区域要素特征。

①自然要素特征。

②人文要素特征(印度)。

人口:结合地图说出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类型及特征,说出印度人口迁移特征并解释原因。

农业:结合地图说出印度主要粮食作物的类型及其分布,说出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资源:结合地图说出印度主要的铁矿、锰矿和能源矿产的类型及其分布。

工业和城市:结合印度资源分布说出印度主要的传统工业的类型、分布的地区和主要工业城市,结合地图说出印度新兴工业的分布及典型城市。

(二)区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近几年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点看,区域地理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区域自然要素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特征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分析区域农业和工业的分布以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区域城市化的特征以及影响。

从世界主要的地理分区和中国地区来说,上述的主干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学习思路上的相似性和具体区域的差异性。从高考重点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的角度考虑,在各个分区导学案的设计上应该重点注重区域问题分析方法的培养。

结合南亚地区的具体特征,我分别设计了两个问题重点讨论。

问题一:印度工业。

1.加尔各答成为印度钢铁工业中心和麻纺织工业中心的原因。

2.孟买成为印度棉纺织工业中心的原因。

问题二: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的原因。

利用自然地理的整体性理论,并结合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解释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的自然原因。

提示:区域自然地理包括哪些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四、反馈练习和课后反思的设计

反馈练习与导学案开始的目标要一致,这样可测试目标的达成度。练习的选取注意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的比例,可适当增加主观题,强调区域综合性的考察。

总结反思往往放在导学案设计的最后,主要是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和呈现针对自己的重点和难点。

南亚地区课后反思的设计:

1.我的知识框图。

2.我的难点和疑点。

区域地理知识点整理总结范文4

一、有利影响

1.有利于区域特征尺度差异的理解

根据空间尺度大小分析区域地理事象,分析地理学的重要思想。把一个区域放置于多大尺度的背景来分析,其复杂程度是有差别的。仅从视觉感受来说,观察到的地物特征就不相同:视野越开阔、越远,观察尺度越大,观察到的地物细节越粗略,其特征越抽象和概括。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区域特征表述因区域尺度大小而不同,呈现给学生的是较为合理的空间结构体系。教材对大洲、大区、国家、国家各级分区、局地等尺度渐小的区域的表述,表现出由宏观到微观、由一般性到特殊性、由抽象到具体、由概括到详尽等特点,符合空间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区域特征尺度差异的理解。

2.有利于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区域的划分具有层次性,存在从属和嵌套的关系,大尺度区域是小尺度区域研究的背景和依据,小尺度区域所呈现的特征是大尺度区域特征的具体化和细化。利用教材表述的这种特点,结合教师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按尺度“大小”分析概括区域的整体性,总结地理空间的有序性规律,并灵活转换分析的尺度以深入了解地理过程和现象,提高地理空间思维的灵活性。若能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在球观、域观和局地观之间灵活转换,养成良好的空间思维习惯,会使他一生受益。空间素养良好的人,会自觉变换尺度认识世界,因地制宜分析或大或小的问题。例如,在看待现代诸如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产生时,就懂得既要在区域、局地尺度上分析原因,又要在全球尺度上寻求解决方案。

二、不利影响

1.不利于区域地理教学中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以典型案例的形式组织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弱化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减少了区域案例的数量,教材容量十分有限,对能力的要求却大大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大多采用归纳、比较、综合等方法探究教材中的区域案例,归纳区域特征、认识地理差异、了解地理成因,从而“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自主建构认知体系,并在以后独立认识一个新的区域时,知道如何获取需要的区域地理知识和阐释一个地区的区域特性。而后面这个过程更为重要,所需要的正是演绎与迁移能力。教材对同一尺度不同区域特征表述的差异使学生在综合分析并构建认知体系时会产生混乱,理不清思路,很难构建适合迁移的知识体系,自主构建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这样一来,认知方法无论在同一尺度不同区域间迁移,还是在不同尺度同一地点间迁移,都很难进行。

2.不利于区域特征认知结构的构建

荷兰学者认为,足够的地理知识是学生成功发现和探索世界的基础,要提供给学生清楚明确的地理事实和概念上的框架。到了高三总复习,由于课时少、时间紧、任务重,对区域地理的复习必须以典型区域为例,并与系统地理相整合,在高考的维度下整合提升。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区域是典型的,但区域特征知识是零散的,分析尺度、表述维度、概括程度等都存在差异,学生即使掌握了大量具体零散的区域知识,在实际应用时,思维方式也会被记忆中的某个知识点左右,而如果这个知识点是片面的、不具有普遍性的,回答问题的角度自然就被限制在某一个方向上,甚至出现错误的结论,这就是迁移能力僵化的表现。如果一个学生的双基越扎实,这种负迁移作用就会越小;自主建构合理的地理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可以系统整合、内化所学的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3.不利于区域特征教学评价的标准化

教学评价是我国地理教育教学中的难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地理表现标准,评价方法始终以笔纸测验这种终结性评价为主。新课程理念又认为,学习评价的重点不在于识记知识的准确性,而在于使用技能的熟练度,更在于探索问题的多角度性和思维的合理性、灵活性。这对以笔纸测验为主的评价方式提出挑战,组编怎样的试题能体现过程和思维评价?我国初中地理教材在微观尺度上的区域特征分析案例很少,表述也是残缺不完整的,这对整合构建特征知识体系造成干扰,使学生在分析具体问题的维度和准度方面存在缺陷,很难形成“标准化”的答案。

综上所述,地理教师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不同尺度区域特征表述的差异和不同尺度区域特征表述的重构与转换,提升学生空间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思维能力。

区域地理知识点整理总结范文5

关键词:区域地理;地理备考;教学策略

区域地理部分是高考重点考查部分,在高考地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地理知识点繁多,各章节知识点自成体系,而试卷所呈现的题量又不足以覆盖整个知识体系。所以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自然或人文地理知识的题目十分常见,成为高考出题的主要套路。但在近些年的高考中,并没有直接考查所熟悉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以陌生国家或地区为背景,给出图文材料来考查考生的能力。这一方面是一种减负,因为不再过分要求对几个国家的各种地理事实的准确识记,但在另一方面,却是加大了难度。它突出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宏观把握、读图识图、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从近三年的新课标卷来看,每张试卷的主观题都至少有一题是给出一个新地理区域来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在笔者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对新情景过于陌生,导致对这类试题的惧怕,不敢下笔答题。在答题中也只敢写一些自己所记忆过的知识,不会结合材料,导致分数很低。笔者认为,考生不能对这些新的地理区域完全陌生,完全不知道这类问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而盲目地去应对这些新地理区域下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准备,应该在区域地理的备考过程中完成。

在高中学习的区域地理,一般以初中的地理事实为依托,运用高中所学的地理原理。而在义务教育阶段,种种原因使得大部分高中生的区域地理事实基础不牢,使得在高一高二的区域地理教学中普遍以教授地理事实为主,甚至将高中原理所适用的区域的现象也要求识记。这显然是淡化了对地理原理运用在地理事实上的教学目的。而在区域地理的备考环节,不应该简单地重复对地理事实的要求,而应该更注重地理原理在具体区域的应用,着重锻炼在区域情景下,如何利用所学的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同时关注高考对区域地理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才是高效的。

【经典例题】(2014全国新课标2卷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1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这道试题就是以亚洲为背景来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的。背景是熟悉的北亚,这道试题并没有在区域定位上为难考生。也有很多考生在备考时对这一地区所发生的凌汛现象做了复习。但题目所问的并非是凌汛。三道试题都发力在对地理现象的原因解释上。力求考查考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思维能力。这道试题由于背景熟,所以答题易上手,但正由于题目背景熟悉,导致考生直接按照固定模式不仔细审题,加之题目信息量大,所以很容易导致题目答不全。

在第一问中,如果考生能从沼泽定义(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出发,加之题目所给的条件(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和平时所学知识(此地多凌汛)就可以完整得到满分。

在第二问中,在所学知识中,惯用的通过植被覆盖率作答已无法奏效,但考生在充分解读图文信息后,就可以从河流侵蚀、沉积角度作答,从而得到较高分数。

在第三问中,通过材料解读,可以得出水中营养物质含量低与纬度高、水温低的特点,但无法继续作答,这时就要借助题目分值所给暗示,挖掘河流与河口地区的水文特征并与题中所给的水温和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相对应,从而得到因结冰期长和北冰洋营养物质少。这也是本题的难点所在。但试题答案也是可以通过合情的推理结合所学推断出来的。

附参考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笔者反思】通过这道经典试题可以看出,在熟悉的背景下,仍有新鲜的问题可以考查。并不是说简单地识记就可以解决问题,很多考生都知道鄂毕河有凌汛,结冰期长,却无法正确地在答案中写出,这并不是识记没有到位,而是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没有完整的地理学科思维,无法准确清晰地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这道题可以启发出我们在区域地理复习备考中的一些方法。

第一,注重高中地理原理运用于初中地理事实之上的训练。[1]在区域地理备考中,不光关注地理事实的识记,还要运用高中所学地理原理,解决地理现象。侧重通过历年高考题考过的区域,锻炼描述阐述事物的能力,自主分析其他显著地理现象,以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第二,注重地理思维能力。在学习区域地理过程中,往往以某一或某两个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备考中,要宏观地从地理的区域性角度出发,以一个区域为单位,着眼区域整体性,同时分析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目的是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第三,注重图像的识读认读,培养读图能力。[2]对图像的认读是一项基本能力,对图像识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考试中得到的信息量的大小,也直接影响考试分数。尤其是区域地理问题,所给的图像尤为重要。但在备考中,由于所学地区已经十分熟悉,往往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读图,从而导致复习不高效。所以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读图识图,还需要把某一地区的不同地图对照起来,组成一幅地图,从而做到融合多图为一图。

【新题赏析】(2015新课标2卷36部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图2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

(2)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4分)

这道试题的两个问题比较常规,第一问在考查学科基础知识之上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故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而根据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结合生活即可答出防范问题是蚊虫叮咬,疫病(高温湿热)中暑,晒伤(太阳辐射强)等。第二问则考查工业联系,通过材料(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所示,可以得出有关机械制造、钢铁、管线等和铁路建设有关的工业部门均可获益。

附参考答案:

(1)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蚊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

(2)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4分)

【笔者反思】通过这道新题,可以看出,高考并未放松基础识记部分,考查的世界气候分布图也属于高中地理学科的重点知识。同为一套试卷的同一出题位置,也沿袭了之前的风格。在第二问出现的考查联系的内容也值得我们关注。从这道题中可以总结出我们在区域地理复习备考中的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第一,对基本识记内容特别是有关高中部分的要落实。在备考过程中不能放松识记内容,往往识记内容在高考中得分并不高。但在备考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往往不能把初高中所有地理事实全部背诵下来,此时就应该重点注重高中知识。此外,也要注意高中原理的镶嵌,不能不知原理应用而盲目添加背诵。

第二,要有“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在复习备考中,要有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能准确定位所考的是哪一区域下的地理事物,有些问题就可以解决,或者说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十分丰富的考生地理成绩不会太差。但在有限的时间中,大量提升区域地理知识是不现实的,因为无法短时间识记大量的知识,就算能记下来也是无法灵活运用的,而高考考查的不在于知识量的大小,而在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在短时间内需要掌握“一定”的定位能力就够了。

第三,适当采取对比不同区域的方法进行复习。在高考中,由于试题量不大。比较的题型因为可以考查较多的知识点而受命题人青睐。在复习中有所训练,重点是掌握这种问题的分析方法,锻炼地理思维能力。

总结上述方法,区域地理学在于三点。第一,不盲目求多,精确重点知识,真正落实好识记,对所知道的地理事实能够运用。第二,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会读图识图与分析解决问题。第三,明确考查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参考文献:

[1]梁玉霞.区域地理复习中认知结构的整合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Z1).

区域地理知识点整理总结范文6

11..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区域地理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等的重要载体,是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近年来的高考题看,区域地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托。高考命题通过呈现世界地理或中国地理的图文等材料,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材整合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重要内容,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区域认知也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可见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22..学生学习情况

区域地理知识庞杂,学生要想学好需要有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在初中的区域地理学习中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答较综合的试题时举步维艰,这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软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考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采用“进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区域地理教学。

二、进阶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进阶课堂”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分为基阶课堂和高阶课堂两部分。基阶课堂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高阶课堂主要环节为答疑解惑。基本流程为:基阶课堂(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学习任务—基础知识检测—小组成员针对教师列出的问题合作探究)、进阶检测、高阶课堂(师生针对后期生成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直击高考。每一环节主要由小组合作完成,并对其进行量化考核。

三、进阶课堂模式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的策略

下面以“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中国的气温和降水”为例,展示该模式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1..基阶课堂

(1)课前预习。由于本校学生地理基础较差,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更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夯实基础,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做到既夯实基础又巩固知识。(2)课上研讨。课上研讨主要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自主识气候,模块二:合作析原因。模块一是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基础知识检测,主要以识图检测和无图考图的模式考查学生对导学案的学习情况。模块二主要是通过读图分析得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规律及成因。学生主要采取合作探究模式进行学习。第一部分:中国的气温。[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学生回答]一月份等温线数值总体上自南向北递减;一月份最低温在漠河,最高温在海南;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各异;四川盆地比同纬度气温高。[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学生回答]七月份等温线数值总体上自北向南递增;七月份最低温在五道梁,最高温在吐鲁番;[教师提问]对比两张不同月份的中国气温分布图,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一月份南北温差大,等温线较密集,七月份温差小,等温线较稀疏。高考侧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读出中国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的内容,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学生获取的信息进一步追问形成原因,从而生成课堂研讨问题。课堂生成的问题主要有:①分析冬夏季气温等温线数值总体上由南向北减小的原因;②分别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③分析一月份南北温差大及七月份南北温差小的原因;④分析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的原因;⑤分析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分别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地区的原因;⑥每组找出一处等温线弯曲的地方,分析其弯曲原因;⑦总结归纳影响气温的因素。小组成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整理答案,展示研讨成果。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可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参与,降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难度。根据学生自己获取的信息设置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演绎的能力。高中地理学习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即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提升。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分析“为什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生疑、质疑的意识,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第二部分:中国的降水。[教师活动]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读取信息。[学生回答]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学生生成的问题:我国降水量为何会呈现如此规律?天山北侧和青藏高原东南侧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学生生成的问题。[教师引导]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总结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学生回答]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教师活动]①通过展示锋面雨带推移图和我国不同地区降水量变化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特点。②出示我国不同年份降水量折线图,让学生寻找规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问]请总结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学生回答]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第三部分:分析气候与建筑、饮食、民俗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这一问题设置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用于分析生活实际问题,且地理环境本身具有整体性,这一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让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

22..进阶检测

进阶检测主要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是判断学生能否进入高阶课堂学习的关键。习题主要选取:①常考点,夯实学生基础;②易混点,培养学生分析辨别能力;③变形变式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采取的形式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进阶检测习题,针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研讨;教师公布答案;小组间交换评判习题;公布各小组习题成绩;解答错误率较高的习题。

33..高阶课堂

高阶课堂中的主要环节是“答疑解惑”。这一环节主要基于问题教学理论,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结论,还要掌握这些结论获得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答疑解惑”的“疑”来源于学生讨论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本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国的气候不仅与建筑、饮食、民俗关系密切,还与哪些地理知识相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让各小组用一定的时间合作讨论解答。“答疑解惑”环节还可以选取相关的材料,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生疑、析疑的意识,促进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44..直击高考

选取近五年与“中国的气候”相关的高考真题。学生在解答时既要说出答案,也要说出思考过程或试题考查方向,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