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区域经济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区域经济报告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1

1.课程与教材不能体现民族高校的特点我国民族地区高校的区域经济学学科所使用的教材与课程的设置,和全国其他高等院校大致相同,并没有体现民族的地方特色。而民族高校的学生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知识储备相对欠缺,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区域经济学的学习方法,例如数学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法等相关的课程都没有开设,教师在教学时只选择部分章节授课,学生听课也只是一知半解,一些教学活动很难展开。大部分民族高校使用的都是全国统编教材,很少涉及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的问题与案例,因此,需要当地的学校组织教师来编写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2.区域经济学教师的师资力量较弱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决定教学环节的关键因素就是提高师资力量。而民族高校的师资力量很薄弱:教师数量少,分配结构不合理,教师能力有限。

尤其是区域经济学这类的专业教师数量更少,出现很严重的代课现象,许多新增的专业很少有青年教师,并且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民族高校对于教师的培训经费太少,教师很少能有机会去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都很难提高,难以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区域经济学缺乏教学实践由于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在实践经验的总结上很重要,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可是民族高校受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实践。并且民族地区的条件有限,很难有条件能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而有些企业为了正常的生产,又拒绝学生实习,虽然有些学校有安排,也大都是进行分散实习,没有专门的教师指导,很难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如何改进区域经济学教学

1.课程设置从实际出发,添加实践案例区域经济学发展时间并不长,是伴随着现代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主要致力于发展良好的区域经济体系。民族地区高校要从实际出发,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学。

民族地区高校除了使用基本的全国统编教材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坚持以“科学适用”为原则,注重理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讲解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难点。教学中积极引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热点事件引导学生自行自主讨论,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完成培养目标。

2.打造良好的教师队伍民族地区的高校发展历史较短,大多是由中专和大专院校合并升级而来,在面对本科阶段的学生时,原本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结构不合理之处。所以,现阶段来说,我们必须要打造更加良好的区域经济学教学队伍,增强整个高校的师资力量。

首先,增加骨干教师,提供优惠待遇集中引进高素质人才,共同搭建科研平台。其次,将年轻教师送到国内外优秀的经济学院校进行学习深造,将学习到的先进区域经济学内容应用到日常教学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学术讲座报告,与本校师生分享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课题。

3.更新教学硬件设施和考试方法民族地区高校硬件设施较为缺乏且落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反应一些区域经济学知识点通过现有的硬件设施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高校应适当拨出相应的款项来购买合适教学的电脑及投影仪设施。这样一来,文字、图像、影音资料能够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方便了教师教学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2

关键词:科技创新;江苏;区域经济发展;驱动

1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1.1区域科技创新理论。区域科技创新理论主要包括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区域科技创新概念、区域科技创新结构及能力等。其中,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还包括区域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其研究的重点是区域科技创新对区域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该理论认为,科技创新和进步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而科技进步速度和科技创新效率的差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1.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最终会达到均衡状态。而非均衡发展理论则认为,如果没有外部因素发生作用,则区域经济发展很难达到均衡,且差异会不断增加。另外,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理论认为,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条件下,如果技术水平和经济偏好相同,则落后区域的增长速度比发达预期经济增长得快,进而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趋于不断收敛趋势。相反,如果出现“马太效应”,则会使得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变大。

2江苏省科技创新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1科技创新现状。2019年,江苏省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分别为59.4万件和31.4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7.2万件和4.0万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同比增长1%。江苏省科技产业不断加速发展,2019年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02项,省资助资金投入9.4亿元,新增总投入86.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0689家,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6%。拥有11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6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019年,江苏省R&D占GDP总量的比重为2.72%,R&D人员有58.0万人,有183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275个科技服务平台,367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9个院士工作站。《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结果显示,在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市位居前20名,依次为第4、6、11、16名;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徐州、盐城、连云港市依次为第21、30、33、36、40、45、56名。尤其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这4个城市,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指数排名靠前,创新资源丰富,创新生态良好,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经济、社会、民生发展,创新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江苏省科技创新投入和能力不断提升,且各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还存在一定差异,这也导致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

2.2区域经济发展现状。2019年,江苏省GDP总量达到99631.5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6.1%。从三次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296.3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4270.5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1064.7亿元,同比增长6.6%。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加速调整,其增加值比例为4.3∶44.4∶51.3。全省经济活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74125.9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74.4%,同比增加0.9%。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总量的51.2%,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总量的55.9%。2019年,江苏省人均GDP为123607元,同比增长5.8%。2014—2019年江苏省GDP总量如下表所示:江苏省GDP总量和人均GDP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虽然GDP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不影响江苏省经济总量的增长。从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呈现出“南快北慢”的特点,从2006年开始,苏中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苏南地区,从2008年开始,苏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过了苏南地区,但是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值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与三大区域内城市创新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对江苏省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整体较强,同时其驱动作用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且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各城市之间的支撑作用相差较大,所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具有较大的复杂性特点。

3科技创新驱动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强化人员创新意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全员参与,充分发挥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人员的智慧,进一步凝聚创造力和创新力,实现新的突破。要强化科技创新投入,根据创新项目研发实际需求,适度提升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比例,强化技术引进和开发能力,全面助推科技创新。要强化激励,为全面提升企业相关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需要借助多种激励措施,充分激发内部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力。

3.2完善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目前,江苏省三大区域中,苏南地区的创新资源最为丰富,其创新能力较强,经济发展水平也明显较高。而苏北和苏中科技创新也在持续改进,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也较强。要想长期强化科技创新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需要根据各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状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强化财政资金的支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充分带动各行业的持续发展,将科技创新作为促进江苏省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3.3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品牌。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产业与军民融合产业的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江苏省经济的全面增长。另外,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及要素结构等,全面优化产业布局,根据江苏省各地区发展情况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得各区域能够打造出自身的科技创新品牌,以此助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唐坚.试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驱动作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5):67.

[2]张育齐,袁连升.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04):53.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3

1.1参与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丰富的研究体验和科学的文化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探索和体验。研究型教学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索实践。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

放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索是其主要目标所在。师生关系平等能让课堂气氛融洽,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碰撞,使学生成为自我开发创造力的主体。

1.3创造性与潜在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它是一个能动、创造性地教学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寻求“主观能动性”的解答。

2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地位和实践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分享,但其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也受到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学科自身发展不足,教学方式不科学,教学效果不佳等。

2.1学科自身发展不足

近年来,区域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索均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高校开设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博士点,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经济学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教师资源紧张、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课程设置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等自身发展不足的问题。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大多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而其理论体系建设相对较落后。

2.2教学方式不科学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大多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用一种教案和教学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去创新和探索。老师把学生看成接纳知识的容器,要求全盘记录和死记硬背所教内容,缺乏课堂沟通与实践教学环节。

2.3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学生真正学到的内容不多。课程学时普遍过短及课堂教学内容过多致使学生不能全部消化现象较为突出,还有些课程内容不能进行详细讲述等问题十分突出。其二,学生缺乏实际转化能力。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取,而往往忽略实际转化应用能力的培养。现实当中大多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学习和应用脱钩现象十分突出。

3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3.1更新教学理念

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由于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理论而缺乏对区域经济学的应用实践应用,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没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较抽象的理论层面,例如,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时,更多关注的是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而忽略现实区域问题与区域经济理论相结合等问题。与区域经济学作为“致用之学”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区域经济学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学生知晓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适用条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整个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通过定量化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学生应用区域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要紧紧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热点”与“难点”问题,把抽象化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加深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3.2改革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能力。

区域经济学作为偏重实践的一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2)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同样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思维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素质。

素质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践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严谨的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辩证唯物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品格、节约勤俭的品质都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的。

3.3转换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跟着考试走,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活力,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更是陷入了单一化。教师的角色是教材的执行者,任务是传授知识。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将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转换教师角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

3.4改变考核评价

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改变单一的考试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在平时研究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分析应用能力,考核方法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写作、科技制作,等等。

4结束语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4

1.课程与教材不能体现民族高校的特点

我国民族地区高校的区域经济学学科所使用的教材与课程的设置,和全国其他高等院校大致相同,并没有体现民族的地方特色。而民族高校的学生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知识储备相对欠缺,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区域经济学的学习方法,例如数学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法等相关的课程都没有开设,教师在教学时只选择部分章节授课,学生听课也只是一知半解,一些教学活动很难展开。大部分民族高校使用的都是全国统编教材,很少涉及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的问题与案例,因此,需要当地的学校组织教师来编写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2.区域经济学教师的师资力量较弱

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决定教学环节的关键因素就是提高师资力量。而民族高校的师资力量很薄弱:教师数量少,分配结构不合理,教师能力有限。尤其是区域经济学这类的专业教师数量更少,出现很严重的代课现象,许多新增的专业很少有青年教师,并且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民族高校对于教师的培训经费太少,教师很少能有机会去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都很难提高,难以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区域经济学缺乏教学实践

由于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在实践经验的总结上很重要,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可是民族高校受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实践。并且民族地区的条件有限,很难有条件能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而有些企业为了正常的生产,又拒绝学生实习,虽然有些学校有安排,也大都是进行分散实习,没有专门的教师指导,很难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如何改进区域经济学教学

1.课程设置从实际出发,添加实践案例

区域经济学发展时间并不长,是伴随着现代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主要致力于发展良好的区域经济体系。民族地区高校要从实际出发,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学。民族地区高校除了使用基本的全国统编教材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坚持以“科学适用”为原则,注重理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讲解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难点。教学中积极引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热点事件引导学生自行自主讨论,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完成培养目标。

2.打造良好的教师队伍

民族地区的高校发展历史较短,大多是由中专和大专院校合并升级而来,在面对本科阶段的学生时,原本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结构不合理之处。所以,现阶段来说,我们必须要打造更加良好的区域经济学教学队伍,增强整个高校的师资力量。首先,增加骨干教师,提供优惠待遇集中引进高素质人才,共同搭建科研平台。其次,将年轻教师送到国内外优秀的经济学院校进行学习深造,将学习到的先进区域经济学内容应用到日常教学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学术讲座报告,与本校师生分享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课题。

3.更新教学硬件设施和考试方法

民族地区高校硬件设施较为缺乏且落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反应一些区域经济学知识点通过现有的硬件设施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高校应适当拨出相应的款项来购买合适教学的电脑及投影仪设施。这样一来,文字、图像、影音资料能够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方便了教师教学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建设现状;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及方法,分析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及其空间效应,以此促进人类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及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及其相关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区域经济学课程也在很多高校开始开设,一些著名高校都设置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或博士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成为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领域,为国家发展和区域协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和兰州大学等高校的区域经济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其研究方向或内容也应契合社会实践的需要。因此,通过梳理我国高校对区域经济学的开设情况,把握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根据社会实践背景分析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无疑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学的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研究具有导向性意义。

一、区域经济学学科溯源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1826)在《孤立国》中提出的农业区位论。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60年代,区域经济学发展迅速,在许多西方国家掀起研究的热潮。此间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代表性著述如N•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和E•M胡弗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相继问世。国外区域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为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及相互关系等问题,其在发展中融入了大量的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内容。研究焦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间均衡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研究中的数学模型等。目前,国外区域经济学关注趋势是非都市区发展、人口迁移和产业再布局等问题,体现了区域科学的学科交叉性。国内区域经济学是伴随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问题突出而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重点围绕生产力布局进行相关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将国外区位论的主要思想引入到国内相关区域经济问题分析中,并对区域经济理论开展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但此时区域经济学依附于经济地理学和国民经济学等,缺乏独立的学科地位。1989年,程必定《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出版,成为我国第一本研究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著作,也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伴随着社会区域经济建设的实践开展,诸多经济学者、地理学者及工程技术专家等,都加入了区域经济研究的行列。区域经济学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

二、我国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设置情况

目前,已有170多所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其中区域经济学科在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部分高校区域经济学的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表1)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是全国最早的设立区域经济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单位之一,2002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政策与产业布局、城市经济与城乡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投融资等,形成了跨学科、高质量、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区域经济教学和科研体系,是国内高层次区域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由原经济地理和城市经济两个博士点学科合并而成。在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2002年建立了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土地与房地产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解决许多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决策参考。2014年以来,该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顶层设计,发挥国家智库功能,撰写的成果直接进入中央设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综合报告,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支持。兰州大学首先是在政治经济学硕士专业中增设了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向,随后在国内首批申请到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开始较大幅度地招收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得了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2001年区域经济学学科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该校在国内率先开展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立足“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学科”的发展思想,凝练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如西北民族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比较分析以及区域生态经济问题研究,寻求区域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新途径。北京大学于1991年发起和创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1993年成立北京大学区域科学中心,以发挥其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1998年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目录调整精神,设立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该校区域经济学科融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于一体,在全国率先开展空间复杂系统研究、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等。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具有一支跨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集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等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和学术梯队。以吴殿廷教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者是该校区域经济研究的主体,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在此担任客座教授。其研究方向包括区域和城市经济、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已在国家经济决策中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于90年代中期开始招收区域经济学的硕士研究生,2001年设立区域经济学博士点。该校区域经济学学科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探索及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主要开展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房地产(土地)经济等方面研究;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河南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区域经济学于2006年获批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李小建教授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学科团队在公司与区域发展、区域要素流动与产业聚集、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并形成了较明显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三、国内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一)区域经济学建设特点分析。根据上述国内部分高校区域经济学的建设情况,首先从归属学院(系)来看,区域经济学主要设置在经济学院,如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区域经济学也有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如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中国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地理和生产力布局学转化而来,与此类似的是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原来在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系,现在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他们目前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设置多少留有原来的痕迹。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由经济地理学演化而来,目前设置在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这说明高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之间越来越交叉。另外,也反映出高校区域经济学的学科设置较为杂乱,也为某些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从研究方向来看,各高校既有重叠之处,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其中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是各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向。南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偏重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兰州大学立足西北区域经济和生态,地区特色明显;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发展和经济地理,对于地理学的倾斜度比较大;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区域经济学设置土地和房地产经济研究方向成为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点之一。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经济学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整体来说,各高校区域经济学强调经济学、地理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结合,空间形态与过程分析相结合,宏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计算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注重在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体系分析。区域经济学是由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科。这种交叉性、复杂性,也使得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或理论体系建设的观点不尽相同。以孙久文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等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工具)和区域经济关系协同等;以郝寿义、安虎森为代表的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区位与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策与区域治理等方面。这里区位与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是对中心城市或城镇、广大乡村及各种网络构成的结构状态、相互关系等进行研究;以魏后凯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包括经济活动区位、区域供给与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政策与管理等五个领域。其中,经济活动区位研究主要指企业或产业区位决策和选择。上述研究内容反映了区域经济学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不可否认的是,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还存在争议,缺少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等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产生的基本机理,如何正确认识要素聚集与分散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创新对比较优势的挑战等成为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遇到的短板”。

四、区域经济学发展

走向近年来,随着各种区域问题的增多以及国家一系列区域政策的实施,对区域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地理学者等各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加入到区域经济研究中来,发表和出版了很多区域经济研究和理论方法方面的论文和专著。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和区域经济网站的建立,更是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讨和信息交流。这些都为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体系、理论范式、学科结构和分析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实践日趋丰富,原有理论解释新问题碰到了很多困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一,规范学科发展。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其发展以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6

 

城市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系统,高度集聚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并创造丰富的国民财富。同时,城市是开放生态系统,在与环境广泛的交流中,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生产、传输、转化、消耗,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和市场的争夺是必然的,城市之间会因为这种争夺中产生强烈的竞争。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城市面临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城市竞争力成为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对我国城市政府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城市管理者要有独特的眼光、思路、知识与水平,而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综合实力和能力的体现,绝非是宽修马路,大建广场,多做广告这么简单,必须兼顾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研究城市竞争力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城市竞争力话题,许多学者基于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生态环境理论等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使得城市竞争力理论有了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本文重点梳理与城市竞争力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并试图寻找出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一、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   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兴盛于上世纪80到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的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MichaelE.Porte)教授,他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且提出其理论适用于次级的经济体,即城市或区域[1]。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或区域经济体更适合于作为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单元。道格拉斯•韦伯斯特(DouglasWebster)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区域性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四个要素的城市竞争力模型[2],并把这种模型运用到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竞争力研究上[3]。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2006年了关于《全球经济中的城市竞争力报告》[4],2007年又出版了《城市竞争力:一个立体发展的创业模式》报告[5]。世界经济论坛(WEF)在2011年出版的《世界竞争力报告:2011-2012》,从机构、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高等教育和培训、健康和初级教育、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准备、市场规模、商业成熟度、创新等十二个方面来测评世界各国的竞争力[6]。   我国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而且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研究更加深入,成果更加丰富。一方面是以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为侧重点的研究,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上海社科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2001年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等,本文重点研究的是与城市竞争力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因此不对评价模型进行过多探讨。   另一方面是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如倪鹏飞博士建立了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7],他定义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仇保兴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很难准确界定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竞争力,则是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人才资源以创造价值和占领市场的能力”[8]。宁越敏教授借鉴国家竞争力模型,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9]。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从城市竞争力评价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五要素论,认为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包括五个层面:即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10]。《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在国际化和市场化舞台上,在生产力要素的综合表达上,在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动力培育上,在发展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上所表现出的比较优势和综合潜力[11]。连玉明教授提出了“城市价值链”模型,强调城市竞争力必须以市场为目标,以战略为核心,以整合为导向,本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运行模式,可以把城市竞争力理解为一种知识体系[12]。王桂新等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三维竞争力理论[13]。而生态学家马世骏等学者从生态学角度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与人类的社会及经济活动紧密相连[14]。   二、不同视角的城市竞争力理论基础研究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系统,因此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从不同的视角来诠释城市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从而构建起来一个丰富而立体的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体系。通过梳理各种理论,构建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竞争优势理论、城市区域规划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生态城市理论。   (一)竞争优势理论   1.绝对成本-比较成本理论。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ht)提出:资本积累是一国财富增长的重要途径[15]。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优势或后来获得的优势,只要甲国有此优势,乙国无此优势,乙国向甲国购买,总是比自己制造有利。这就是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16]。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在一个具有充分商业自由的体制下,每个国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置于对自己最有利的用途”[17]。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等。   2.集聚优势理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的概念,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18]。提出当企业集聚时,由于大量生产要素的集聚所产生的相互间积极影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后来研究表明,产业聚集的成本优势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如科技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制度因素、人力资源素质等。#p#分页标题#e#   3.技术差距理论。美国学者M.V.波斯纳(MichaelV.Posner)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19]。他把国家间的贸易与各国的技术禀赋联系起来,认为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由于各国的技术水平不同,技术领先国家在技术上占据比较优势,得以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从而引发了技术贸易这种特殊的国际贸易形式。   4.体制性竞争优势理论。在资源禀赋意义逐渐下降的情况下,竞争优势的研究转向更深层的体制性层面,它们主要是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为代表[20]。认为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或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这些观点主要是从现代市场竞争的基本体制性因素———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制、公共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服务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判。   5.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竞争优势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产业竞争优势理论重在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等[21]。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可以综合研究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优势,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各行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取决于一国产业结构是否体现其国际竞争优势,即一国行业总体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反应。   6.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将竞争优势理论由企业上升到国家,提出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分析钻石模型[22]。强调一个国家的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的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中,包含了要素条件、需求状况、关联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和政府。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一国产业结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可选择性,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谋求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23]。   (二)城市区域规划理论   1.区域空间格局理论。区域空间格局理论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探讨城市发展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的过程与模式、城镇之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与模式、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等级规模的形成及其空间分布等一般规律[24]。用于平衡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负荷,平衡区域之间的差别。目前,国外对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尺度越来越大,已从一国一地区向跨国、跨区域发展,从传统的区域城镇空间机制的研究转向新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全球范围空间机制的研究[25]。   2.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关于三角形经济中心(市场、聚落、城市)和正六边形市场区(销售区、商业服务区)的企业、事业分布的区位理论。其奠基人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另一位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osch)则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理论,从而开辟了人文地理数量运动的先河[26]。该理论在提升城市竞争力时主要用于城市政府干预时服务机构布局决策,在许多国家政府的城市政策和城市规划中,都反映出该理论的思想。   3.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perroux)提出,许多区域经济学者将这种理论引入地理空间,用它来解释和预测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中[27]。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的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增长极。增长极理论已经成为了区域开发工作中的流行观点。   4.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Zaremba)等提出[28],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城市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会导致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城市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   5.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更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9]。   6.城市圈域经济理论。“城市圈”(Megalopolis)这一概念是法国学者简•戈特曼(JeanGottman)提出的,城市圈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和城镇网络,发达的枢纽和交通通信设施,模糊的形状和边界,有历史联系的、多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组合体,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新趋势的培育地。它是一种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态,即若干个城市、城镇相对集中或成片集中,并且在这些城市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功能联系的城市有机体[30]。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大推进理论。大推动理论是均衡发展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它是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31]。该理论的核心是国家或地区在投资方向上,同时要针对多个产业并保持一定的规模与速度,进而打破其发展瓶颈。城市竞争力的增加需要产业的共同增长,而不是单个部门、行业或区域的发展,不同的行业、产业之间彼此提供产品及市场,才为需求提供稳定性,降低了单一市场的风险,突破市场瓶颈,以促进各产业的平均增长,形成经济空间,推动整个经济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p#分页标题#e#   2.累积因果理论。累积因果理论,又有叫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unnarMyrdal)提出了循环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描绘出了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过程[32]。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市场的力量会倾向于扩大区域差异而不是缩小区域差异,因此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的区域政策应优先发展那些经济基础条件好的地区,以效率为目标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及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政府要防止由于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需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进而缩小区域差异。   3.区域经济的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这是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历史基础等原因造成的。同时一个地区的经济梯度水平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而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取决于区域主导产业部门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33]。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四)生态城市建设理论   1.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生态城市(Ecopolis)作为城市未来发展模式,旨在建设一种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联合国MAB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最早提出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性的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问题和城市生态系统,并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即“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34]。强调“生态城市规划,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将城市建设与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建设融入一体。   2.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生态结构的合理组合,将自然环境系统、建设环境系统、运转保障系统作为支撑着城市最基本的三个功能系统,对此综合系统进行生态因素整合、系统结构整合以及过程功能整合,从新的“生态”视角来理解城市生长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系统关系。并希望通过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的建构,来揭示城市生长、发育的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本质,搭建起生态学和城市学之间的桥梁[35]。   三、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的特点   城市竞争力研究是在不同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综合发展、综合应用的研究模式,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经济、社会矛盾,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提高城市发展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因此利用某一种理论是难以解决存在的复杂问题,必须在基础理论之上形成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的能力。通过重点梳理与城市竞争力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出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一)目标性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既不是由主外的行为主义,也不是主内的认知主义,而是内外兼修的建构主义,城市竞争力理论作为解决城市发展矛盾和管理问题的重要基础对研究者来说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和指向性,明确了指导的理论才会头脑更加清醒,眼光更加明亮,成果也会更显著。反之,则只会亦步亦趋,事倍功半。   (二)实践性   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有很强的实际需求,特别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理实践即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又为理论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案例,创造了很多的实践机会。目前城市竞争力研究还多停留在测算排名等操作层面方面,对符合城市竞争力研究自身规律的核心理论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综合性   城市竞争力是由各种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不同的城市以及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运用的理论是不同的。而目前我们研究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中更偏重于经济和区域发展领域,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和谐环境建设的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各种理论综合运用,调整好各因素的强弱时段,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始终把握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的。   (四)开放性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而研究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同样是来自各种不同的理论,无论是经济、社会、管理、区域发展还是生态建设,都逐渐融入到城市竞争力理论中来,成为了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城市竞争力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研究领域的理论会融合到城市竞争力理论中来。因此,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博采众长、优化组合的开放性系统。   (五)平衡性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研究城市竞争力的时候需要强调各种因素的相对平衡,目前的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强调了城市硬实力的建设和比较测评,对城市软实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在进行城市间横向比较的时候,也要注意指标的均衡性,才能体现出竞争力的大小。同一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竞争力水平也各不相同,对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研究也需要相应的平衡性。   (六)创新性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给了城市竞争力理论创新的源泉,而其他学科理论的创新发展,也为城市竞争力理论的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城市管理实践的不断创新以及对其内在规律的深入研究,将不断推进理论研究创新,观念更新,为城市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资源

随着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区域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为使大学生毕业后更快融入社会经济中,我国高等院校开始结合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展教育培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同时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是,当前大部分院校在“双创”教育培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培养目标、方向、资源进行优化,才能进一步提高“双创”教育的质量,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新的驱动力。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双创”培养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是经济活动相对独立,但是内部又紧密联系的一种体系较为完善的地域空间,具有开放性、独立性等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可从四个层面体现出来,即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产业升级与居民幸福感。经济发展可总结为三个要素推动阶段,即生产要素、资本与创新,创新阶段的核心在于人才,且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大,对人才素质也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培养大量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具备“双创”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二)人才培养本质

高等院校面向大学生开展“双创”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大学生才创业成功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从本质上看,“双创”教育建设重在培养有扎实功底、较强创业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提供实践基础设施与教育机制,与当地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符合。在树立“双创”教育理念后,与区域经济中的有利资源相结合,使教育模式得到完善,理论与实际教育相结合,培养出一批批“双创”型人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1]。

(三)二者关系

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改变人才培养方向,前者对后者具有直接影响。在高等院校教育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率始终是高校教育工作的焦点所在。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促进大学生价值发挥,各高校陆续开展“双创”教育工作,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以创业促进就业。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密切关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区域经济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方向,以此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使大学生的能力符合区域发展需求,并树立正确价值观,为区域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另一方面,“双创”人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双创”人才资源开发不但可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还可使区域人才资源结构得以优化,从本质上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此外,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实力决定区域竞争力,培养“双创”人才不但符合高校自身发展需求,还与区域经济发展客观需求相符。地区发展建设对多种多样人才需求,“双创”人才成为个区域人才引进的竞争焦点,谁拥有更多“双创”人才便拥有主动权,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创业促进地区就业。区域综合实力可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出来,而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特别是“双创”人才,人才是通过教育培养而成,各高等院校教育发展又需要经济实力支持,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二、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现状

2015年,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随后几年中对“双创”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现状不够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双创”意愿不强

人的行为是在意识驱动下产生,而意识强弱取决于行为态度,因此,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强弱对创业成败具有直接影响。对浙江某高校学生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其中问到“是否支持大学生创业时”,有57%的学生表示“支持”,有34%的学生表示“风险太大”,剩余学生表示“不太支持”;在问及“自己是否有创业意愿时”,只有6%的学生表示“有打算”,有23%表示“尚未确定”,剩余71%学生表示“暂时没有此类打算”。可见,即便大学生对创业本身持有开放心态,但当涉及自身时,大部分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敢或者不愿意从事该项活动。

(二)学生“双创”资源不足

大学生初进社会,创业经验较少,与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多年、拥有广阔人脉与融资渠道的创业人士相比,在自主创业道路上面临的困难与风险更多。创业活动对大学生的社会环境适应力、资源整合力要求较高,可见大学生在创业群体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大部分高等院校教学中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训练为辅,学生长期沉浸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中,很少与社会接触,没有机会积累创业经验。尽管在高校中参与一些“双创”大赛,但“学院派”知识仍然无法满足“现实版”创业需求,因对新创业政策知之甚少,在项目选择上往往短视,缺乏战略眼光,对创业风险的认知不足,心理素质较弱,创业失败案例数不胜数[2]。

(三)学生“双创”教育体系不完善

在“双创”战略与教育政策的双重支持下,国内各大院校陆续开设多样化“双创”教育工作,但在实际教育中仍存在弊端。一方面,“双创”教育体系不够完善,许多高校承袭原有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单一,授课体系不够完整,影响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双创”教师短缺,许多创业课程教师是从学工处调任过来,或者由思政教师兼职讲解此类课程,虽然上岗之前接受过临时培训,但理论根基与实践经验不足,存在理实脱节情况。专业从事双创教育的教师处于边缘地位,个别教师单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忽视深入调研,影响“双创”教学效率提升。

三、区域经济发展下大学生“双创”培养措施

(一)明确创新创业目标,激发创新创业意愿

针对大学生对“双创”意愿低下问题,高校应帮助学生明确创新创业目标,树立创新创业动机。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双创”活动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目标,将创业动机提升到奋斗目标的层面,将创新创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联,在创新实践中履行社会责任,在创业中发挥自身价值。此外,“双创”教育可引入新媒体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前沿创业动态。同时邀请当地有知名度的创业人士,开展一些创新创业的引导讲座,由此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此外,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双创”社会活动,主动融入社会,在创业中积累经验和阅历,为日后正式创业打好基础。

(二)优化教学策略,开展区域型人才培养合作教育

1.组织结构“双创”人才培养中参与主体众多,且主体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为确保合作模式顺利进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应立足于“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创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教育组织结构。由区域内企业项目负责人、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校领导组成董事会,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负责与企业对接,为各高校合作教育提供指导;二级学院下设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部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对学生实施创业培训,制定创业规划[3]。2.培养过程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双创”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实结合,采取“1+2+1”模式提高实践能力。在高校招生时按照院系招生,学生入学后便开始了解行业需求、市场现状、特色课程等,并由学院专业实践部门指导制定创业规划,开始第一学年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从第三学期开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的方向,在导师的带领下带薪在当地企业实习,实习完毕提交报告,经过自我评价后选择创业方向;从第四学期开始学习专业课,并注重实践联系,课内外学习交替开展;在第四学年回归学校完成毕业设计,决定创业的学生可向学校申请经费,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开展创业活动。3.“双创”教育的课程结构在“双创”人才培养中课程属于核心所在,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由谁制定、如何制定成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难点。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应当由当地知名的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联合制定课程,企业专家具有多年当地实践经验,掌握行业内前沿技术,由其参与课程制定有助于课程制定与行业关系更为紧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区域行业态势,获得市场需求。同时,院校教师理论知识深厚,由其参与课程设置可保障学生理论层面知识学习,为后期实践训练夯实理论基础。此外,还应注重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信息技术的渗透为网络课程开发提供充足技术支持,教师团队应善于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与企业一同借助MOOC、SPOC等平台开发网课,不但可整合区域内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出精品课程,还可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高实践水平。4.考核评价学生评价是学习能力、学业成就的评判,也是衡量人才的一种标准。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对“双创”教育考核评价主体、内容与方法进行优化。在评价主体方面,整个评价过程受到董事会监督,并由校企教学顾问评价“双创”教育教学质量,还受到教授、教辅人员、学生的评价,创建完善的“双创”教育教育评价机制,根据企业、教师与学生自身的意见进行改革创新,由此提高“双创”教学质量。在“双创”教育评价内容方面,不但注重学生成绩、专利等理论水平,更要建立“双创”能力本位评价观念,将基本的观察能力、创业策划能力、信息整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引入“双创”考核之中,为考核评价提供重要参照指标。对大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行多元评价,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基础,还要在各项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卓越的创新思维,同时还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勇于面对困难、执着品质,才可成为一名优秀的“双创”人才。

(三)挖掘“双创”教育资源,完善“双创”教学体系

一是创业资源优化。与社会上阅历丰富的创业者相比,大学生自主创业承担更多风险,失败率更高。对此,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应积极介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政策、制度、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解决创业初期面临的困境。同时,当地政府还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区域内的社会服务机构、中介机构、投资企业等为“双创”工作开展提供资源与服务支持,引导社会多方力量支持学生创业,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增加公共服务与产品的供给,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支持。在产学研一体化背景下,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校和区域内的企业应加强合作,依照区域行业发展规定对“双创”人才严格要求,并与省内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提高达学生实践能力打好基础。在教育资源挖掘中,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将能力培养放在核心位置,并为“双创”教育提供技能训练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大赛,巩固“双创”教育成效。二是完善“双创”教学体系。高校应完善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并派遣专业团队负责教学与管理工作,使“双创”教育相关内容得到协调。为提高“双创”实践水平,高校应积极与区域内相邻院校、相关企业建立联盟,使“双创”教育与服务平台得以完善。除专业知识外,大学生还应积极了解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规律,学习商业模式、专利品牌、经营思想等无形抽象类知识。对此,高校应吸取国外院校的成功经验,实施“双创”教育体系改革,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创建大学生“双创”发展良性机制。高校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双创”教育工作,创造有利环境,鼓励支持有理想、有能力、有兴趣的教师参与到双创高端论坛、学术会议中,使有能力的“双创”教师脱颖而出,积极引进区域内的优秀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共同打造高质量的“双创”教育师资团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下,产业经济不断升级转型,对高质量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对此,高等院校应正确看待“双创”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重视学生创造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其对商机有较强的敏锐力,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以创业带动就业,助力区域经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吴鹏飞,和红梅.基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研究[J].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19(3):12-14.

[2]卞嵩.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优化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23):65-67.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商务外语;商学结合;实训课程

一、研究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双主体,全过程,工学交替”为指导的人才培养的改革,很多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究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实训课程改革有效整合校企资源,发挥企业优势,拓展校企合作内涵,切实解决职业教育模式下,企业对高质量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与学校难以提供符合企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的矛盾,以及学校培养出了大量毕业生,却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难以就业的现实矛盾,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以及《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和《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8]1号)的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高职院校的商务外语专业群的生存与发展应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以及广西全面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实施,广西的区域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与东南亚国家衔接的重要省份。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广西与“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与东盟各国的贸易与投资。国内知名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2017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7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13.35万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B2B市场交易额9.8万亿元,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3.1万亿元,生活服务电商交易额0.45万亿元。报告了2017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及各细分领域发展现状等,包括:B2B电商、零售电商、生活服务电商、跨境电商等。交易规模13.35万亿元,同比增长27.1%。2018年,该中心《2018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9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出口跨境电商规模7.1万亿元,进口跨境电商规模1.9万亿元。因此,广西对外经贸交往将会日趋频繁和紧密,社会对应用型的商务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这些都为商务外语的各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有前景的发展空间。深度发展“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做、用融为一体的教学路子,完善双能力的培养,开展以商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商务能力为核心,重视学生的“双能力”即商务专业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二、高职商务外语实训课程改革思路

(一)实训课程改革的思路

根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实训课程改革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思路是:在“商学结合”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构建凸显“技能化”的商务外语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将商务外语专业群建设成为服务于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专业群,推进产教融合,实现“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人才群直通企业群”。培养符合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复合型商务外语人才。构建行业职业认知—课内训练—实训课程—集中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六个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校内充分利用商务外语的实训基地,校外密切与实训基地和外贸物流行业企业的合作,充分体现“商学结合”,形成以培养学生商务外语交际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形成多元化评价标准。

(二)以商务外语专业群的龙头专业商务英语为例

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定位是: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对现代商务外语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切实服务行业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商务+英语”双行业职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注重综合职业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以商学结合为主线,开发核心课程,构建“一个导向,一个核心,两种能力”为思路的实训课程体系,即以国际商务工作过程为导向,国际商务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和国际商务两种能力。建立层次合理的“双师”结构、复合型、专家型教学团队。拓展和深化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探索学徒制教学,带动商务外语专业群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商务英语专业的目标:主要面向商贸行业以及涉外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良好的商务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国际贸易综合业务能力,具有商务英语和外贸业务的知识和综合素质,并能较好掌握“互联网+”的商务发展趋势下的实践技能,从事商务助理、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岗位等工作,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优质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商务外语的专业内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按照“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积极开展各种专业调研,找出精准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建设的思路,加强专业内涵的建设,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根据需求适时调整优化,主动开发与区域经济相吻合的实践教学内容,把工作过程渗透到专业建设、实训课程改革、实习实训等建设方面,从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借助实训基地的仿真平台,更好地实现“全方位全过程渗透式”的商学结合。打造精品,树立标志性教学成果,大力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共享专业教学资源,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及学生选修课、课外自主学习等需要。采取自行开发、与专业公司合作、收集整理已有资源等方式进行共享型实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平台,争取为全国同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共享实训课程教学平台。

三、高职商务外语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宗旨,以商学结合为主线,构建“一个导向,一个核心,两种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可概括为“一个导向,一个核心,两种能力”即以商务工作过程为导向;国际商务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国际商务业务能力商务外语交际能力。第一,建立了一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广泛吸取现有多种课程观之所长,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第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和加强实践环节,按照培养目标建设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一个目标明确、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要围绕职业岗位资格标准,积极推行毕业证书与岗位资格证书的“双证”制度。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职业定向性,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三,将本专业要培养的两种职业专业能力归纳为商务英语交际能力和国际商务业务能力,是根据本专业的行业背景和就业岗位群,如主要就业岗位有商务助理、商务英语翻译和进出口业务员等,对应设置的专业课程有《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实训》、《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函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二)有效改革“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三转换、三双、六位一体”的教学在深化和完善

2.5+0.5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行“2+0.5+0.5、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三转换、三双、六位一体”的教学。“三转换”指在教学中实行国内学习与国外留学、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践、学生身份与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三双”指双模块课程、双职业能力培养、双证书;“六位一体”指构建行业职业认知—课内训练—实训课程—集中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六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切实落实到人才培养工作中。以“商务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专业和课程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创新校企合作,鼓励师生参与社会服务,带动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实训基地集教学、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作用,通过建设带动“行业认知、课内训练、实训课程、集中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六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努力达到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目标,即语言交际能力+职业技能。

(三)培养技能型和复合型商务外语人才

校企深度融合,开启现代学徒制之路,强化实践教学,对接产业,紧扣岗位任职要求,优化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双模块课程结构,校企合作开发新课程,更新课程内容。让学生体验、模仿、尝试、感悟企业文化加强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管理规章制度,探索创新协同培养模式。加强创新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在“外语+商务”基础上,学生可以选修第二外语课程,形成“双外语+商务”特色,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可以从越南语、泰国语等东盟语种中选择修读,东盟语种专业第二外语课程统一为英语。

四、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开展,契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充分认识基础理论对专业技能的支撑作用,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改革“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商务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实训课程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创新校企合作,鼓励师生参与社会服务,带动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实训基地集教学、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作用,努力达到外语能力+国贸业务能力+小语种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围绕商务英语这一核心专业,借助校内商务外语实训中心,通过改革实训课程,培养学生商务外语的语言能力及岗位工作能力。树立全球意识,进一步丰富专业的内涵,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2]《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