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理论范例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1

1、方法论

在哲学当中,方法论源于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所以也可以说方法论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方法论可以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最高层次的方法。具体来说,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包含了一定程度上的哲学思想,这也为区域经济学家开辟新思路提供了一种动力。每一位学者都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区域经济学家也不例外,他们的方法论的形成极其重要,会对整个行业的进步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2、基本方法

首先要说的是观察法,所谓观察法是指人们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之下同通过观察推测来进行理论研究,研究中所使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测和考察。在这个观测和考察的过程中,要依靠一定的感性判断来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当然,这种感性也建立在一定的逻辑思维之上。因为能做出科学合理的感性判断,就说明其本身对想要感知的事物有一个整体上的领悟和了解,而领悟和了解又建立在一定的理论知识之上。另外,观察法并不局限于现有的对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数据,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出合理的想象。

其次是系统法,在科学领域的研究当中,系统法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当中,更是将系统法作为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重点推进。譬如说研究区域经济学理论实践和外界环境关系、分析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探索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区域经济学实践的联系等,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系统法,也可以说,系统法有着其他方法不可代替的优越性。

然后是抽象思维法,事实上,抽象思维法蕴含着两个分支,分别是形象逻辑和辩证逻辑。前者强调程序化,这一程序化又包括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往往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或者方法存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最终使其自身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和公理性。后者主要是前者的深化,可以说辩证逻辑从侧面矛盾上入手,具体分析了矛盾在思维活动中存在方式和解决方法。辩证逻辑不仅以全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了一系列方法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够将每一个关系看做一个矛盾体,从哲学的视角来解决问题。总而言之,抽象思维方法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抽象思维方法的使用和分析不容小觑。

最后要说的是假说法,假说法顾名思义,就是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的一种假设,这种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它可以被应用到任何一个理论学说的领域。用假说法来探讨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崭新的方法,也就是实证法。众所周知,实证法需要一定的假说,并将这些假说有选择的运用到实际需求当中,这样一来,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这种纯理论学术就不再受到主观猜想缺陷而带来的阻碍,使其自身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科学研究的属性。

3、具体方法

根据有关数据现实,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依靠两种方法,一种是系统分析法,一种是统计图表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把研究的对象当作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系统,并且将系统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也会注意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质量。统计图表分析法主要将统计数据作为一种可依靠的条件,在此前提之下,相关工作人员就务必要牢牢掌握统计学的技术,并熟练掌握图表信息。由于图表具有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等特点,所以也可以说,统计图表将统计数据进一步通俗化,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工具。

二、结语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2

1.1参与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丰富的研究体验和科学的文化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探索和体验。研究型教学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索实践。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

放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索是其主要目标所在。师生关系平等能让课堂气氛融洽,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碰撞,使学生成为自我开发创造力的主体。

1.3创造性与潜在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它是一个能动、创造性地教学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寻求“主观能动性”的解答。

2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地位和实践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分享,但其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也受到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学科自身发展不足,教学方式不科学,教学效果不佳等。

2.1学科自身发展不足

近年来,区域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索均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高校开设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博士点,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经济学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教师资源紧张、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课程设置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等自身发展不足的问题。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大多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而其理论体系建设相对较落后。

2.2教学方式不科学

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大多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用一种教案和教学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去创新和探索。老师把学生看成接纳知识的容器,要求全盘记录和死记硬背所教内容,缺乏课堂沟通与实践教学环节。

2.3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学生真正学到的内容不多。课程学时普遍过短及课堂教学内容过多致使学生不能全部消化现象较为突出,还有些课程内容不能进行详细讲述等问题十分突出。其二,学生缺乏实际转化能力。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取,而往往忽略实际转化应用能力的培养。现实当中大多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学习和应用脱钩现象十分突出。

3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3.1更新教学理念

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由于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理论而缺乏对区域经济学的应用实践应用,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没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较抽象的理论层面,例如,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时,更多关注的是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而忽略现实区域问题与区域经济理论相结合等问题。与区域经济学作为“致用之学”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区域经济学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学生知晓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适用条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整个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通过定量化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学生应用区域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要紧紧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热点”与“难点”问题,把抽象化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加深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3.2改革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能力。

区域经济学作为偏重实践的一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2)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同样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思维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素质。

素质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践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严谨的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辩证唯物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品格、节约勤俭的品质都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的。

3.3转换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跟着考试走,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活力,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更是陷入了单一化。教师的角色是教材的执行者,任务是传授知识。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将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转换教师角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

3.4改变考核评价

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改变单一的考试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在平时研究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分析应用能力,考核方法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写作、科技制作,等等。

4结束语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3

1、高等学校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现状和基本要求

①要创新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②要重视区域经济学教材建设,妥善处理拿来与创新的关系,根据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不同要求,编写特色鲜明并经得起教学实践检验的教材。

2、本科阶段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建设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一些学校在教材选择、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各方面,不能密切结合培养目标要求。尤其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出现教材专著化现象,难以适应本科教学要求。同时,也没有建立反映课程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课程建设全面铺开,不分主次,既浪费资源,又不能解决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

2.2课程建设重教学,轻创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它的功能是为解决区域经济问题和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根据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和实践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行重构。但目前对课程建设考核更注重教学本身,忽视理论与实践领域创新,从长期看,将会制约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2.3课程建设重形式,轻内容目前的课程建设从评价指标体系来看,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但是课程建设有规定期限,课程建设师资精力有限,于是就出现了注重形式建设,忽略内容质量的现象。比如在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方面,花费大量资金建设课程网站,却很少在教学中使用;课程建设中刻意追求信息化,制作全程课程录像,导致一些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反而影响教学质量。在课程考核方面,盲目照搬一些基础理论课建设试题库的做法,既花费大量精力,又不能起到全面考核学习效果的作用。

2.4课程建设重课内,轻课外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重点仍在课内教学环节,对于课外的研究与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在课程建设中,重视课堂学习条件和手段建设,忽视实践环节设计以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另外,在课程建设中,只强调本课程的发展和建设,忽视课程之间的关系,造成了本专业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背景知识的逻辑关联认识不清,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课程建设的价值也不能充分体现。

3、本科阶段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价值工程分析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产品、作业或服务等)的功能与寿命周期成本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建设什么(重点内容)以及怎样建设(方法),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价值工程的功能分析来回答。

3.1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功能分析

价值工程中产品(服务)功能按其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结合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要求,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综合实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也是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②进行教学环境条件建设:包括教材建设、案例编写、网站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③改善教学方法手段:制作和开发教学课件,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④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将更符合教学实际的创新型教学理念和模式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化,进一步增强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功能。⑤教学科研团队培养。通过课程建设,形成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⑥辐射带动相关课程建设和发展。区域经济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综合性强,与本专业诸多专业课有密切联系。通过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及时推广建设成果和经验,提高本专业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在以上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功能中,前4项可以视为基本功能,后两项可以理解为辅助功能。基本功能的实现是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是通过对当前学生教育目标的完成来实现的。而辅助功能的不断提升将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长远影响。因此课程建设不能只注重短期效果,不考虑课程建设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3.2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成本分析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就是花多少代价提供产品(服务)的功能,在课程建设中体现为所花费的建设资金、时间成本(建设过程中花费的时间、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时间)以及课程建设成果的使用成本等,每一项成本都与一定的功能相对应。课程建设中要保障用以实现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条件以及开展教学研究等各项基本功能的投资,并重视投入的资金成本的管理,更要重视教师投入的时间成本以及后期教师与学生的使用成本。通过课程建设应当为更多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出时间进行实践和综合素质培养。

3.3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价值分析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表示为:V=F/C。其中,F是所要求的功能,C是产品(服务)的寿命周期成本。提高产品(服务)价值的途径包括:①F↑,C↓;②F→,C↓;③F↑,C→;④F↑↑,C↑;⑤F↓,C↓↓。从区域经济学课程现状来说,课程建设的各项功能都远没有达到要求,而相应的投入仍然不足,所以应当是通过途径④来提升课程建设的价值。即在充分运用原有教学设施和教学力量的基础上,通过重点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大大提升课程建设的功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课程建设价值和高等教育社会效益的增加。价值工程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进和创新,而创新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因此在设计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目标时,也应该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凡是有助于课程建设价值提升的创新活动,都应当得到相应的支持。

4、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根据区域经济学本科课程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价值工程方法对提高区域经济学课程功能、降低课程建设成本的具体分析,结合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提出以下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4.1开展课程调查,明确课程定位

课程调查既是明确课程建设价值的最基本手段,也是课程建设本身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时,首先应进行课程调查,理清本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通过开展课程调查,明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定位以及课程作用,有助于课程建设重点的选择和课程建设特色的凝练,并最终为经济学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4.2教材建设

区域经济学综合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意味着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进展和区域经济实践将为区域经济学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而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的侧重点也必将有所不同,所以在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必须重视教材建设。这既包括翻译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也包括编写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在教材编写方面,既要注重理论体系方面有所创新,也要体现不同区域经济实践的成果;既要编写反映区域经济一般理论的教材,也应当编写适应不同专业背景的不同层次的教材,以更好满足不同专业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从而大大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4.3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课程建设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培养稳定发展的教学科研团队。通过团队建设,凝练教师队伍,不但能促进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凝练团队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得到学校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在课程建设的投入方面,应当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既要重视课程主持人的学历、职称、教学和学术水平的提升,更要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建立。只有通过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才能形成该学科领域稳定的教学科研人员梯队,才能通过课程建设形成一批真正的精品课程,提升课程建设价值。4.4确立“教-学-研”互动的教学模式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突出课程教学与实践结合,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科研活动积累教学素材和案例,使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现区域特色;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等形式,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知识增加与能力提升并举,形成“教-学-研”互动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创新,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的扩散效应,提升课程建设的效果。

4.5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践基地建设

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而言,除了采取开设实验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常规形式之外,实践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稳定的实践基地既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和调研的场所,也可以作为教师进行区域经济研究的对象。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可以采用大学与地方政府协议共建实习基地模式,不但使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场所,也能够通过共建减少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本,还可以为教师科研、学生就业提供平台。大学与地方共建专业实习基地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双赢”机制,是有效降低课程建设成本、提升课程建设价值的重要举措。总之,通过价值工程方法进行课程建设功能与成本分析,有助于提高课程建设的价值,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能够在各类课程建设中推广使用。

作者:丁生喜 张宏岩 殷颂葵 孙立霞 于继明 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第二篇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产生的时间比较短,对低碳经济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统一对低碳经济的权威的标准化的概念界定。但是从低碳经济的来源以及发展方式来看,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依托于低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模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入变革,不仅仅只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考虑经济的发展,更注重追求经济发展的更高层次,将人们的生活水平、思想价值观念甚至是全球的生态环境都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中去,是一种在保持当代经济高速、合理化发展的同时,为后续经济的发展留下充分的发展资源,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们生活的永恒福祉为最终目标,是经济发展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标志。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生产的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量,促进生态化生产效益的实现。

二、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学是在众多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拥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纵观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福利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激励理论以及产业结构理论四个方面。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对低碳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环境的经济效应上。企业的生产发展中,所依赖的生产资源,除了原始自身资源禀赋以及通过市场交换所获得资源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具有公共性质的社会环境中的资源。由于这部分资源的公共性和共享性,社会环境需要政府发挥调控作用,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价值。另外,环境污染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而环境保护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效应。故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方式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应,也必然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福利学的理论阐明了提高社会福利的有效方式之一,是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思想很早就引起了各领域的关注,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可持续发展理论更是成为各国最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思想之一。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强调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在满足当代经济发展需求的条件下,也要为经济的持续发展保留足够的资源。同时,可持续发展理论还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当前全球变暖,全球各类自然灾害频繁的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更是成为国际中的热点话题。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效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思想也为低碳经济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成为低碳经济的主要的基础理论。

(三)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从满足需要的角度出发,激发员工动机并使其发生相应行为的一种经济发展理论。激励理论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员工的需要,激发起内心的动机来促使员工行为保持与组织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并激励员工主动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激励理论作为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主要表现在,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和组织体系,激发低碳生产方式的选择和产生。在这一作用机制中,目前来说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指导,通过政府的各种政策、标准促使低碳生产方式在社会经济中的推广。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制定碳排放标准。

(四)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作为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主要表现在环保节能产业日益发展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新经济增长点。现代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但是在这样形势紧张的发展环境中,节能减排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在经济领域中崭露头角。节能环保行业作为产业结构中的后起之秀,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利用环保节能产业的发展优势,优化整个产业结构,促使整体产业结构呈现出最优化状态是产业结构化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低碳经济重点研究问题。

三、低碳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低碳经济体系

低碳经济理论在其发展中逐渐与生态经济理论、绿色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三个理论相互融合和发展,形成了低碳经济学的四个经济学体系。生态经济学主要是讲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理论;绿色经济则强调环境和经济平衡发展的经济思想;循环经济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需要以自然的发展规律为基础。四个经济体系共同促进了低碳经济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完善,共同强调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维持生态的平衡,只是在具体的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低碳经济与气候经济学理论

气候经济学是将气候学与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学理论。在当前经济的发展中,气候对经济的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随着经济发展对石油化工等能源资源的消耗量的增加,致使大气层中的碳元素过多,而导致全球变暖现象日益突出。全球变暖对经济发展的负作用越来越严重,致使气候经济学中对缓解全球变暖于经济发展的矛盾的研究也逐渐增加。而低碳经济学的主要着力点也是通过发现和创新更多的措施,减少碳排放量,减少温室气体,故而广泛地借鉴了气候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促进自身理论的完善。

(三)低碳经济与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

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主要致力于资源和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研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一直都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对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促使资源价值最大化发挥方面。资源也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产生于各种环境系统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代经济发展资源紧张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资源不仅在利用率上对经济产生影响,与所生存的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保护资源的重要途径就是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低碳经济学的出发点也是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与资源环境经济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故而将其作为基础理论之一。

四、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一)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完善

经济学理论处于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之中,使其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与更多的领域产生交集,从而使得对经济学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全面和具体。低碳经济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学的分支,促使经济学的外延得以不断的扩展,不仅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也产生了更多的诸如碳货币、碳交易、碳期货等经济发展工具,而且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不确定也在这些概念的发展中,需要重新选择和确立研究模型,以便增强经济学研究的与时俱进。

(二)丰富了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模式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了人类历史上经济的大发展,但是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不断地增加物质资源的投入,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基础之上的,往往仅侧重于对单个经济系统因素的考虑,而忽略资源储存量以及环境承载量等因素的影响。故而发展方式比较的粗放,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之上的。随着各类可用资源可供使用量的逐渐减少,以及环境破坏负作用对经济阻滞作用的增大,人们才开始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重新定位和思索。诚然,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需要低碳经济等更为科学理论的指导,创造出更多的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促使经济更具有长远性的发展意义。

(三)拓展了环境问题的解决方式

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当环境破坏对经济产生阻碍作用时,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环境的整治和保护,通常情况下都是得不偿失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则从经济发展之初就强调对环境的保护,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统一,获得环境与经济的共赢,从而能够极大的提高保护环境的效率。低碳经济也通过对环境保护的专门化的研究,能够探索出更多的解决环境的方法。

(四)完善了国际经济的合作体系

在传统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体系中,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而欠发达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发达国家往往将资源消耗量大、环境影响大的产业迁移到欠发达国家。由于欠发达国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资源和环境问题,促使资源和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范围内,对发达国家也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利益,国际间合作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国际共同合作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共同化解国际合作的困境。

五、结论

低碳经济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备受重视的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转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低碳经济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生态保护,鼓励和支持生态环保的生态方式。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不仅仅表现在短期的经济效应上,更为突出的是能够促进长远经济效应的实现和长远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当代由于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的不成熟,低碳经济的推广领域和推广力度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坚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一定会实现高效的生产方式。

作者:陈素琴 单位:重庆涪陵广播电视大学

第三篇

一、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实行并轨和收费制度以后,个人的教育投资成本急剧上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促进社会教育公平,保障家庭经济学生能顺利上学,降低个人的教育投资成本,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高贫困人口教育收益率,对贫困人口进行相应资助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方向。大学生资助工作恰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绿色通道”、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高校在实施政策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贫困生认定标准不完善,认定机制不健全。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助学金发放的前提和基础,目前贫困生认定主要依据学生的申请和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结合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评议小组进行评议,并经系院的审核确定。整个认定过程中,由于评议标准体系不健全,无定量评价指标,评议小组要一一核实个人信息,成本较高,困难较大。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在资助名额分配时,往往按照系、班级人数进行平均划分,忽略了贫困生实际的分布情况,易造成资助不公平现象。

2、学生诚信度低,感恩意识缺失,交易成本高。大学生资助是国家的一项福利性政策,是国家调节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具有稀缺性,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供给不足。作为理性经济人,人们都会试图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因贫困生资助是一种无偿资助,被人们认为是免费的午餐,而目前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不健全,无刚性的认定标准,往往依据学生所交的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来进行认定,因信息不对称,学校无法完全核实其真实性,从而导致学生获取贫困生认定名额的成本较低,加上实际操作中,无完备的反馈惩罚机制,学生失信的机会成本很小,在此情况下,学生就有很大的动力,采取失信行为,进行虚假申报,以造成假贫困现象,骗取国家资助金等,造成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由于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且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价值观偏功利化,感恩意识较弱。在假贫困生获取资助成功后,不仅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且产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如因诚信缺失,使真正贫困的学生心理产生倾斜,对学校、老师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学生产生心理失衡,都纷纷去争夺助学金等,给后期的资助工作带来更大的工作难度,增加交易成本,同时也会加大银行资金风险,造成银行惜贷的恶性循环。

3、勤工俭学岗位不足,资助方式缺乏激励性。目前,勤工俭学岗位分为校内和校外,由于校内岗位一般工作量小,酬劳低,难有太大吸引力,而校外岗位因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各大高校的校外岗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贫困生对勤工俭学岗位的需求。现在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中,除了“勤”外,“贷、补、免”都有严格的要求,而“奖”和“助”是主要的资助方式,而无论从资助力度还是资助额度方面,助学金都比奖学金有优势,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产生思想偏差,学习动力不足,资助方式的激励性大为削弱。

三、完善大学生资助工作对策研究

1、扩大资助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助供给,优化资助产品结构。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资助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社会援助较少,在面对贫困生对资助的巨大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应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广开渠道,吸引社会资源甚至是优秀贫困生毕业生反哺学校,让爱传递。在增加资助供给的同时,我们还需优化资助产品结构,作为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我们要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等产品选择时,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大学生资助项目,可适当加大奖学金的比例和金额,发挥项目的激励作用,在资金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效用最大化。

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标准,减少资助需求。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们目前的资助制度供给不足,对利益相关人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造成了制度的非均衡发展。在资助工作中,首先应加强基层民政部门的责任意识,完善问责制度,确保其所出具的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可靠性;其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一要尽快完善认定标准,并以文件形式发放执行;二要加强评议认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多轮次化,使资助工作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建立贫困生档案,加强资助工作的监督和反馈,让学生在重复博弈中,加大失信成本,减少投机行为;三要研究建立高校学生信息库、贫困生征信系统,在政府、学校、银行、社会之间共享信息,加快大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彻底消除搭便车行为,在源头上杜绝失信行为,减少对资助的不合理需求。

3、明确人力资本投资目标,变“输血型”资助为“造血型”资助。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方面,这有利于解决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但却并非是治本之策。高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大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要继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明确投资目标,改变传统的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的做法,变“输血型”资助为“造血型”资助,实现大学生资助工作良性循环。在资助工作中,一方面要结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解决其上学资金问题的前提下,加强能力培养与训练,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职业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广开勤工助学岗位、为他们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切实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提高贫困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应将助学与育人相结合,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使其树立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真正实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自我解困。资助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提高资助工作绩效,提升贫困生竞争力,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这才是资助工作的最终目标。

作者:汪高元 单位:合肥学院

第四篇

1、洪水管理的理论基础及目标

洪水资源化利用是为了解决淡水资源的短缺,减轻洪水灾害而开发利用的新型水源,能够满足人们对水的需求和对水环境改善的愿望,从而具有了效用,因此按照效用价值论来解释,洪水资源就具备了价值。另外,资源化的洪水转变为人们可利用的资源,是福利增加的办法之一。福利经济理论中关于福利的概念、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以及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概念对水资源的评价都有着很好的适应性。从消费者获得的满意度以及个人偏好可替代性作为基础能够更好地衡量和反映资源化洪水的价值,特别是其分析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把水环境资源为福利水平的提高考虑到价值评价体系中,是目前环境资源和生态价值评价的最主要的方法和思想。现代产权经济学认为,合理的产权制度就是明确界定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在资源使用中获益、受益、受损的边界和补偿原则,并规定产权交易的原则及保护产权所有者利益等。如果水资源的产权明确清晰,其各项权能、风险责任的主体也是清楚的,不同的经济当事人对其拥有的水资源的某项权利的边界是确定的,资源就不会被滥用或过度使用。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传统目标:控制洪水降低洪灾损失,逐步实现人水和谐;②促使洪水效益最大化,利用洪水资源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洪水管理的内涵

2.1适度承担风险我国人口众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只能实行有风险的洪水管理。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不可能投入巨资兴建可以防御所有级别洪水的水利工程,也不可能利用使河流湖泊恢复其本来面貌。国内外的防洪实践已经证明,要完全消除洪涝灾害是不可能的。美国的防洪工程体系控制了江河年径流量的60%,而中国才22%,但即便是美国也承受了许多防洪风险。由此可见,我国的洪水管理适度承担风险是合理可行的,应该充分利用防洪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把洪水风险降低到最低,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牺牲局部,保全大局”一直是防汛抗洪中提倡的精神,但是蓄滞洪区承担的极高的洪水风险,本质上来讲是不公平的。承担适度的防洪风险还意味着全社会应该公平地分担洪水风险,而不是一味地将风险转移到蓄滞洪区。目前,国家对蓄滞洪区进行的经济补偿是一种进步,但是补偿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要和其承担的洪灾风险相匹配。并且今后的补偿不应该只局限于对经济损失的补偿,还应该对生态、文化景观和历史古迹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发展生态文明。

2.2从人水和谐的角度入手管理洪水控制洪水阶段,很少考虑人水合一,大部分时候想的是如何控制水,不让水肆虐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管理洪水,不仅是人对洪水的管理,也有人对人的管理,注重的是人与水的和谐与统一。1993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后,美国提出“给洪水以回旋空间”的洪泛区管理新理念。我们在控制洪水的同时,要给洪水以出路,要允许洪水淹没土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转移洪泛区内的居民以降低洪灾损失,力求做到人不与水争地。在洪灾可能发生的区域,我们要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教育手段来规范人的行为,主动防灾减灾。要逐步提高全社会的防洪意识,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到防洪事务中来,真正认识到防范洪灾,人人有责。

3、目前洪水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防洪工程的主要目标还是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利用洪水资源发展国民经济是更高层次的洪水管理,我国现有能力不足以达到。10多年的洪水管理实践虽取得重大成效,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3.1区域经济发展中基于洪水风险的矛盾突出

河流往往流经多个地区,但考虑和处理防洪问题时,大多数决策者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忽视整个流域的利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乡间基于洪水风险的厉害关系将趋于激化,可协调的余地日益减少。例如上游与支流上加高或新建堤防后,洪水自然调蓄能力减弱,洪水风险可能向干流或中下游平原经济更发达的地区转移。以往“牺牲局部保重点”被认为是合理的减灾策略,但如今与缩小贫富差异、创建和谐社会又构成了深刻的矛盾。既要提高“防洪标准”,又要摆脱盲目“拼实力”的怪圈,区域之间基于洪水风险的利害关系的协调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3.2对水利工程的负外部性估计不足

堤防是用来抵挡洪水的工程措施,它的功能和作用不可忽视也不可替代。但运行工程中存在溃堤风险,其后果也需要得到重视。溃决后被集中的洪水流出肆虐造成的灾害损失通常远高于自然情况下的洪灾损失。某些民堤的建立划分了土地区块,滋生了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盲目的侵占河滩和填湖造耕挤占了河湖调蓄洪水的天然空间,更加剧了溃决风险。多数堤坝的建立没有进行合理性评估,随意拉直建造破坏了自然环境,加剧了洪灾发生的可能性。

3.3现行防洪思路需要转变

2003年,国家防洪抗旱指挥部提出要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提出不能单纯地把洪水当做一种灾害,而是要对其加以利用。10年来,我国洪水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长江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等的洪水资源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鲜有学者对这种资源化利用进行经济评估明确其经济价值,只是单纯地提到洪水资源化可以产生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赵飞和陈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洪水资源化的成本和收益,但也只是文字性的叙述没有用具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洪水资源化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经济效益源自何方该如何利用却没有一种理论方法的指导。因此,笔者坚持应该从管理洪水到经营洪水,以适应水利实践的发展的观点。

4、管理洪水的新思路

4.1实行规范的灾后评价,提高洪水管理水平

洪水管理战略通常伴随着大洪水的发生而呈波浪式的推进,大灾之后有大治。国外很多国家实行了灾后评价,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洪水管理水平。在有规范化的洪水管理政策和实践指南的国家,“指南”规定了大洪灾发生后必须进行灾后评价及灾后评价中应该完成的规定工作,并且所开展的调研都要有详细的文档记录。洪水期间和之后的数据收集是灾后评价及调研的关键环节。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洪灾后,往往选取河流和洪泛区系统中更多的地点调查洪水水位,记录建筑物及洪水漂浮物标志的最高水位。为了评估损失,必须要收集现场有关造成影响的信息———建筑物、农作物和牲畜、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其他资产、商业及生产率的损失。这些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管理机构需要准备好调集资源保障在灾后收集这种类型的数据。可见,许多国家正是通过灾后评价才逐步提高了洪水管理的水平。

4.2对资源化洪水进行经营管理

洪水管理阶段,资源化的洪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市场价值法可以对此洪水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管理。谢永刚教授在其《大庆地区洪水管理模式研究报告》中提出经营洪水的概念:经营洪水是指在洪水资源化以后,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资源化洪水利用方式、途径、成本效益分析等进行综合经营和管理。这种管理分为两个部分:①把资源化的洪水合理调配到不同用水部门(如通过水权明晰、交易等);②把资源化洪水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合理分配到利益相关的各方(如供水者、用水者、管理者、存在冲突的不同单位等),以此来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雨洪资源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对资源化的洪水进行经营管理可以更好地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洪水加以利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4.3加强资源化洪水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

从洪水控制到洪水管理阶段,最后提升到经营洪水,这不仅是理念的转变,也是为了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步骤。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是核心,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所在,而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也像人的肌体一样,缺了水,它的肌体也会萎缩、功能就会丧失。特别是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这一点尤为重要。为了使资源化的洪水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如《国家水试点》计划通过多个法律法规以保障顺利实施。因此,目前加强我国资源化洪水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是当务之急,这是保证资源化洪水得到合理、科学利用的前提。

作者:刘森 王建丽 栗端付 单位:大庆市防洪工程管理处黑龙江大学

第五篇

一、市场经济下经济学教育重点的探讨

凯恩斯曾经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使学生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经济学更像一种工具而不是一部优美的诗篇,需要我们去背诵,它是一种技术,需要我们去学习其中的方法与技术,它的终极目的是为我们服务。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去改革创新。我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我们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最后肯定在实践中受挫。所以切合国情的教学,应该是实践大于理论,真正能将运用于实践中的,就是真正学到的。这对现在的教学可能是一种冲击,但是这种教学的改革时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能力,为学校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好处。

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教学重点

1、将现实生活与经济学进行联系

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将生活中的例子运用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的看到经济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同时他们会发现经济学其实并不枯燥与无味。同时多媒体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多媒体可以将大量的经济学的图表与曲线进行表达,不仅可以节省课堂的时间而且更加生动。

2.教学要与时俱进

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的框架下。在当前经济学教学中要将市场经济作为重点,不能抛弃主流的古典经济学,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正确的认识经济学在发展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的现实意义。

3.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与鼓励

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很多同学都不能坚持的学习下去,需要老师的指引与鼓励,这是教学中的重点。只有学生愿意学,老师用好的方法教,这样才能学得好。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让他们通过所学去分析与理解。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对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进行运用,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经济学兴趣,从而提升他们在经济学领域的知识。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学是不同于古典的西方经济学,如果仅仅是用课本上知识去看,那么这肯定是错的。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学更注重于生产关系的调节和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将重点放在从社会实践中寻找经济学而不是将经济学生搬硬套的放在教学中。

作者:马明贵 单位: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

1、国庆黄金周拥堵的现状分析

2012年中秋和国庆双节叠加,又逢首个高速路“免费通行”假期,“尝鲜”自驾出行的市民出现了骤增,高速公路交通压力明显上升。各大高速公路甚至交通枢纽城市拥堵现象严重。可见,自驾游的出行方式已然成为了我国国庆黄金周的一大特点,也是拥堵现象的重要原因。

2、改善黄金周拥堵现象的政策建议

2.1对景区资源和道路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整体的运营能力对于我国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主要是基于我国黄金周期间旅游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以现有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一定形式的挖掘、加工和完善,已达到展示其价值,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的目的。通过整合与开发为旅游者创造时间与空间的差异,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的供给量。对于我国道路资源的整合,首先,应转变城市发展的“摊大饼”传统模式,树立组团式开发理念,把城市空间垂直界面超饱和的交通运输频次疏散到水平界面,稀释城市中心区交通流的“浓度”。其次,优化公共交通结构,提高混合交通效率。城市交通应是一种包括地铁、地面公交、高架轻轨等多方式、多层次的立体系统。要发展多种方式的公共交通,改变仅以路面公交为主的单一结构。从而在城区减轻黄金周期间的拥堵压力。再次,实施疏堵工程,提高既有道路通行能力。每隔几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优化平交路口、建设公交港湾等常规疏堵项目和区域交通组织优化、交通信号优化,增设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和安全防护设施等。最后,借鉴国内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经验,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车载导航等科学手段。

2.2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建立国庆黄金周期间的旅游信息预警机制。把全国各地旅游景点和游客的旅游意向、景点信息、组团情况、接待能力等信息及时输入互联网,加以正确统计后定期予以权威的旅游信息公布。同时,根据这些旅游市场信息,尽快建立游客流量的测报制度,特别是在黄金周前运用各种媒体加强对重点城市、天气预报热线景区和热门景点的预测、统计和预警工作。以确保黄金周假日游客和旅游企业合理科学的安排旅游和接待计划,避免人流和车流的过度集中导致的黄金周假日旅游质量不达标,最大限度地杜绝各地游客利益受损害的现象。

2.3完善我国的休假制度

世界各国和地区实行的带薪休假制度,保证个人自主选择休假时间,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休假时间过于集中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提升了国民休闲品质,提高了国民旅游质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带薪休假制度有名无实。只有切实推行带薪休假制,职工才有比较大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选择旅游“黄金周”以外的时间外出旅游。落实带薪休假制是平衡旅游“黄金周”客源,乃至旅游淡旺季客源的重要措施,真正做到旅游客流的合理分流,维持旅游供需关系的相对平衡。因此相关部部门要加强立法步伐,彻底贯彻带薪休假制度。

2.4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建设现状;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及方法,分析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及其空间效应,以此促进人类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及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及其相关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区域经济学课程也在很多高校开始开设,一些著名高校都设置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或博士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成为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领域,为国家发展和区域协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和兰州大学等高校的区域经济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其研究方向或内容也应契合社会实践的需要。因此,通过梳理我国高校对区域经济学的开设情况,把握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根据社会实践背景分析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无疑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学的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研究具有导向性意义。

一、区域经济学学科溯源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1826)在《孤立国》中提出的农业区位论。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60年代,区域经济学发展迅速,在许多西方国家掀起研究的热潮。此间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代表性著述如N•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和E•M胡弗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相继问世。国外区域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为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及相互关系等问题,其在发展中融入了大量的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内容。研究焦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间均衡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研究中的数学模型等。目前,国外区域经济学关注趋势是非都市区发展、人口迁移和产业再布局等问题,体现了区域科学的学科交叉性。国内区域经济学是伴随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问题突出而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重点围绕生产力布局进行相关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将国外区位论的主要思想引入到国内相关区域经济问题分析中,并对区域经济理论开展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但此时区域经济学依附于经济地理学和国民经济学等,缺乏独立的学科地位。1989年,程必定《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出版,成为我国第一本研究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著作,也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伴随着社会区域经济建设的实践开展,诸多经济学者、地理学者及工程技术专家等,都加入了区域经济研究的行列。区域经济学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

二、我国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设置情况

目前,已有170多所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其中区域经济学科在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部分高校区域经济学的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表1)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是全国最早的设立区域经济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单位之一,2002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政策与产业布局、城市经济与城乡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投融资等,形成了跨学科、高质量、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区域经济教学和科研体系,是国内高层次区域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由原经济地理和城市经济两个博士点学科合并而成。在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2002年建立了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土地与房地产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解决许多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决策参考。2014年以来,该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顶层设计,发挥国家智库功能,撰写的成果直接进入中央设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综合报告,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支持。兰州大学首先是在政治经济学硕士专业中增设了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向,随后在国内首批申请到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开始较大幅度地招收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得了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2001年区域经济学学科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该校在国内率先开展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立足“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学科”的发展思想,凝练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如西北民族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比较分析以及区域生态经济问题研究,寻求区域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新途径。北京大学于1991年发起和创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1993年成立北京大学区域科学中心,以发挥其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1998年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目录调整精神,设立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该校区域经济学科融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于一体,在全国率先开展空间复杂系统研究、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等。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具有一支跨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集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等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和学术梯队。以吴殿廷教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者是该校区域经济研究的主体,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在此担任客座教授。其研究方向包括区域和城市经济、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已在国家经济决策中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于90年代中期开始招收区域经济学的硕士研究生,2001年设立区域经济学博士点。该校区域经济学学科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探索及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主要开展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房地产(土地)经济等方面研究;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河南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区域经济学于2006年获批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李小建教授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学科团队在公司与区域发展、区域要素流动与产业聚集、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并形成了较明显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三、国内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一)区域经济学建设特点分析。根据上述国内部分高校区域经济学的建设情况,首先从归属学院(系)来看,区域经济学主要设置在经济学院,如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区域经济学也有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如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中国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地理和生产力布局学转化而来,与此类似的是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原来在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系,现在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他们目前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设置多少留有原来的痕迹。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由经济地理学演化而来,目前设置在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这说明高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之间越来越交叉。另外,也反映出高校区域经济学的学科设置较为杂乱,也为某些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从研究方向来看,各高校既有重叠之处,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其中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是各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向。南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偏重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兰州大学立足西北区域经济和生态,地区特色明显;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发展和经济地理,对于地理学的倾斜度比较大;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区域经济学设置土地和房地产经济研究方向成为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点之一。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经济学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整体来说,各高校区域经济学强调经济学、地理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结合,空间形态与过程分析相结合,宏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计算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注重在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体系分析。区域经济学是由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科。这种交叉性、复杂性,也使得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或理论体系建设的观点不尽相同。以孙久文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等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工具)和区域经济关系协同等;以郝寿义、安虎森为代表的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区位与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策与区域治理等方面。这里区位与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是对中心城市或城镇、广大乡村及各种网络构成的结构状态、相互关系等进行研究;以魏后凯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包括经济活动区位、区域供给与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政策与管理等五个领域。其中,经济活动区位研究主要指企业或产业区位决策和选择。上述研究内容反映了区域经济学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不可否认的是,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还存在争议,缺少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等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产生的基本机理,如何正确认识要素聚集与分散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创新对比较优势的挑战等成为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遇到的短板”。

四、区域经济学发展

走向近年来,随着各种区域问题的增多以及国家一系列区域政策的实施,对区域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地理学者等各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加入到区域经济研究中来,发表和出版了很多区域经济研究和理论方法方面的论文和专著。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和区域经济网站的建立,更是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讨和信息交流。这些都为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体系、理论范式、学科结构和分析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实践日趋丰富,原有理论解释新问题碰到了很多困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一,规范学科发展。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其发展以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疆物流;旅游业;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区域化的步伐而逐渐加快,在这一进程中,不同区域也在结合自身优势寻求突破之路,以优化整体城镇化布局新疆物流业作为服务经济的重要表现,已成为推动新疆地区经济结构转变的中心环节。而旅游业作为对接各地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其与新疆物流融合发展,必然增强新疆整体产业结构的区域竞争力,而这又反哺城镇化推动新疆地区与周边区域经济共同进步。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疆物流与旅游业融合的机理分析

1.1新型城镇化概述。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工业化程度提升后的必然反正进程,它是通过需求释放和供给强化来推动经济的持续性增长。而不断的产业结构转型与变迁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协同要素,为此城镇化的走向必然是以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为依据进行的。当前新兴服务业是为突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束缚而由工业化转变的一种跨越式发展,它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城镇化的新常态变革。新型城镇化便是在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围绕建造较高质量与品质的生态文明城镇而产生的城镇化发展新方向。这一方向下,城镇化坚持完成以城市优先发展为主导逐步向城乡协调互补式发展过渡的模式建构,坚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原则融入城镇化低能耗和低环境冲击型打造的过程,以全体共同富裕为目标让城镇化以质量提高型经济体制为导向,来全方位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下,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行为方式,以产城融合为区域整体发展模式,通过建设定位明确、城乡互动、布局均衡的现代产业园区来为城镇化的推进提供承载力。

1.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疆物流与旅游业融合坚实的理论基石。融合经济理论是新疆物流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重要理论基石,它主要包括产业融合、产镇融合和业态融合三大部分。第一,产业融合是为实现“有针对性地大众化”而对市场细分,改变产品特征来将产业边界进行收缩和模糊,以此来形成各个企业与产业间一种竞合的关系。新疆物流与旅游业便是一种结合错综复杂的产业融合进程,而形成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对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二,产镇融合总体而言也是新型城镇化模态的一种重要特征,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产业集聚效应借助城市群这一空间与平台作为集聚地,来引导生产要素、资本要素等的流动,为产业规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区位选择。第三,产业业态是为描述深度发展和分工细化的产业,具体实现形式或存在方式的一种概念。随着新疆物流与旅游业的市场趋势在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要求中而不断演变,这两大产业也在随事态来及时改进相应的管理和经营方式,它们所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呈现出来的形态总和便是新疆物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总之,新型城镇化发展必然会为新疆物流、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延伸拓展其发展范围,利用这两个产业来一定程度去带动区域经济整体的增长。而新疆物流与旅游业这两大产业也能通过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和配置调动,从而推动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并建设现代化的产业经济结构。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疆物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2.1政企及产权关系较不明确。在新疆城镇化改革发展新阶段,产权分配模式呈现一种经营权和所有权相交杂,相关管理机构无法形成一个对产业管理的良好规划。新疆物流与旅游业二者的融合发展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导致政府及相关机构不能及时加以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且与企业管理力度与权重究竟如何分配,共同发展的目标取向落实到何种地方都存在着较大的质疑,降低了新疆区域经济的提升效率,始终无法将新疆产业的区域经济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程度,降低了新型城镇化趋势所为现代服务业提供的巨大竞争力。

2.2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仍有所不足。自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行,新疆的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但在这一过程中,新疆的中心城市体系化建设力度仍有所欠缺,在充分利用国家对口援疆政策等优势条件上,对开展资源与产业信息的交流通道仍处于建立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中虽然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首的六大经济区正在逐步确立各自发展定位,但并未充分形成生产要素流动的整体效应,也未能将错位发展与产业互补结合到城市集群中来突显整个新疆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也间接导致了新疆及周边地区产业经济的附加值并未完全发挥显映,让融合经济真正体现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3产业结构层次不能给予良好支撑。就目前新疆的产业结构来看还是相较偏低,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的产业相对落后,不足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主体。虽然我国已经处于中上等收入的国家水平,但是产业结构却还是存在第一产业过大,第二产业比重过低,而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心应该结合地理环境因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人文旅游,物流运输,服务行业等相融合的产业链,这样能够解决第三产业比重低的问题。从旅游业来说,新疆地区的的旅游文化底蕴还是非常丰厚的,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构建完善的旅游线路,在结合当地的特色工艺品,与民族文化,创新独居特色的旅游产业。总而言之,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有制约的新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尤为重要。不过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地区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要结合考虑环境因素、地理因素、人文因素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积极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在新时期实现新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疆物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之探

3.1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全面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战略,形成跨区域、跨产业的创新融合,通过确立主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交通运输、服务行业、物流仓储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各产业的发展。以此推进个产业的融合创新。例如通过旅游业宣传开发新的特色产品,不断努力对接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物流产等业的融合,打造文化品牌,坚持文化核心,以旅游业为核心主体,加速引领产业的融合创新,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特色产品的外销,打造新疆特色的旅游业、物流业、服务业一体化的产业链,进而推进物流行业的发展,通过这种产业融合的模式,通过多种行业的产业模式下,进一步推动新疆的旅游特色,逐步实现产业链升级融合,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3.2立足新型城镇化建设整体格局。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的经济仍面临着较为沉重的压力,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压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城镇居民不断增长,城镇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群体也得到了相应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合理的产业链与功能互补对各产业的推进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地区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平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发展理念逐步转型。让旅游业与新疆物流两大产业在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支撑之下,将旅游业将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之中,加上政府的优惠政策与基础设施的完善,推进旅游业与物流业的产业融合,构建合理的共生关系,形成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3.3深化新疆物流与旅游业融资模式。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对于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疆地形多样,有许多的自然神奇景观,这些都构成了新疆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重中之重的就是投资与旅游资源,而资源有了,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融资?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进行投资,通过吸纳社会投资壮大自身的经济,第二是通过政府政策,利用新疆地区的特殊性,通过国家的有关部门进行相对应的项目资金和贷款补贴;第三是吸引业内人士进行投资,在不违背行业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筹措资金,并统一建立健全投资体系,加强对投资的管理。总之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发融资手段,并对其相关的政策加以完善,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善的产业体系。

4.结语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6

一、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采用应试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师进行“满堂灌”甚至“填鸦式”课堂讲授,而学生则采取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无疑,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接受的知识是有限的。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区域经济学课程老师,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注重要最新社会热点的应用,同时采用同学们更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随着“两会”的召开,可以快速将两会传递的最新信息,利用专题讲座,或者案例讨论等形式,应用于自己课堂教学中。

二、理论教学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如区位论、产业理论及增长理论等,因此,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的讲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熟悉与系统掌握整门课程的系统知识;另一方面,理论知识可以有效地指导案例教学,如增长理论,在讲授学习完基本理论,清楚理解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的基本理念后,可以在课程上,让同学们讨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采取的发展策略,如“”时期实行的发展策略,而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因此,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是前提和基础,而案例教学是对区域经济理论学习的升华与应用。

三、经典案例与地方性案例相结合

在区域经济学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经典案例与地方性案例相结合。在区域经济学发展中,一些经济学家总结和积累了许多经典案例,在经济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案例时,应注重学生的熟悉度,尽量选择学生有所认知的。如区域经济学中“区域开发”理论,其经典案例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但对于广西的学校与学生来说,更加熟知的是“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开发。经典案例比较典型,在教学中可以对讲授的理论进行分析说明,但是由于学生认知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会对自己城市自己身边的案例更感兴趣,更加容易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会使理论学习更加有效。

四、案例教学多形式并重

区域经济学案例教学应多种形式并重,热点讨论、专题讲座及PPT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不同的教学形式,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如热点讨论更多的是,在教师对理论知识讲授到,针对已讲授理论知识,结合热点,让同学逐个或者组成不同的小组讨论,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点,锻炼同学们应用已学理论的能力。而专题讲座,主要是任课老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到其他高等院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专家、企业家或官员到校开展相关专题讲座。这种形式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并能够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如在讲授区域规划相关知识时,可以邀请发改局的官员做一场关于所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这样一方面,可以形成对理论知识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区域经济学知识的兴趣,以及更加关心区域经济发展。

五、总结

案例教学在法学、工商管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注重应用性,因此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是,目前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形成成熟的案例教材、教学形式单一、案例教学应用较少等问题。尽管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教学中还不成熟,但是通过案例教学,可以看到学生在经过多次案例讨论之后,学生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因此,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同学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热点的讨论,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贺春先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第二篇

1案例教学发展现状

1.1理论经济学与案例教学

梅森教授在20世纪初将案例教学引入理论经济学之中,并且由“梅森联谊会”收集整理相关理论案例,根据案例进行实验研究,将研究成果在哈佛大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应用推广。经过梅森弟子的大力推广,经济学案例教学已经在全美甚至欧洲普及。案例教学在经济学中并没有法学与工商管理领域一样成熟,影响力也弱于两者。我国在教学模式上受到应试教育影响颇深,在理论经济学中也有根深蒂固的观念。应试教育模式主要通过统一标准教材,由老师进行填鸭式传授,无论学生是否可以理解其含义,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进行学习,并且在课程完结后通过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学习成果。这种教育形式下,以知识量来作为教学目的,案例教学根本无法良好推广,即便使用案例教学,也只是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并没有将案例教学的作用挖掘出来。我国案例教学已经在法学与工商管理学科逐步普及,但是理论经济学处于试验阶段,所以并没有得到很大重视。

1.2我国案例教学现状

在1991年开始,我国就开展了经济学案例引进与研究工作,通过世界银行的帮助,在我国举办了第一届案例教学经济管理进修班。进修班通过多名国际一流经济学家授课,并且编制了相关教材,但是这次尝试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又开始尝试系统性研究经济学案例,在1996年北京学者根据改革开放案例进行分析,制作了大量案例教学方案,并且在社会上积极推广。项目负责人张曙光教授也曾说过:“案例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理论经济学中,案例教学可以改变目前教学模式的不足,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高分低能的情况。”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已经开展理论经济案例教学活动,在一些著名大学中不断实践。例如2000年北京大学在经济学院中尝试的案例教学,并且成立了案例教学成果观察小组,有计划的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在2004年由浙江大学出版了第一套案例丛书,在未来教育体系不断改革下,应试教育体系将受到极大冲击,传统教育模式将发生重大改革。在教育模式改革下,案例教学在经济院校的普及将更加快捷,我国对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也将更加深入,前景十分广阔。

2完善案例教学体系

经济学的应用型与实践性较强,所以教学应当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进行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相关问题,并且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为了全面完成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完善经济学案例教学体系。

2.1明确选编原则

明确原则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选编案例必须获得充足的素材,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经济学案例编写能力,并且经过正确指导进行编制。经济学案例需要根据课题、材料、案例、讨论等流程进行编写,案例必须真实可靠,而且需要贴近现实生活。教师如果需要自己进行编写,也需要保证案例客观实际。案例必须具备较强的经济学原理,并且可以反映出典型特征,通过分析案例可以找出与经济学原理有关的内在联系。案例选择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要适应当今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并且案例必须具备较强的经济学意义,确保教学价值得到保障。

2.2划分案例类型

案例内容并不相同,根据内容特点可以划分为现实案例与实验室案例。现实案例以我们熟悉的生活为主,以经济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提炼出与经济学理论相符合的案例,并且由教师应用到课堂之中。实验室案例较为少见,主要是根据一个理论问题引出假设,由实验室完成检验,虽然形式与结果十分抽象,但是对经济学教学十分重要,一些不能在实际中体现的教学实例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根据案例形式可以分为文字与图像两种案例,文字哪里主要通过文字呈现内容,包括主要情节与相关数据。图像案例以符号或者图像呈现内容,经过对比发现,图像案例更加直观,并且蕴含信息更多。也可以根据情境划分案例类型,语言案例或者实际案例。语言案例是教师运用语言呈现案例情境,引导学生使用经济学知识,并且对案例进行分析。实际案例是教师根据真实案例设计场景,让学生还原场景内涵,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探讨,最终找出解决方案。

2.3组织案例教学

为了达到案例教学目的,必须细致组合经济学课堂教学,基本以三个方面为主。首先提供经济学案例,并且将相关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主要通过印发材料、教师讲述、多媒体教学、模拟再现、学生表演等手段。并且选择合理时机呈现出来,一般在讲解知识点时呈现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接收知识点。其次要进行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教学关键是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串联案例内容与知识点,通过分析了解案例中存在的经济学原理,并且的发展规律进行讨论。教师需要启发与引导学生,创建和谐的课堂范围,使学生可以轻松的进行学习,学生自主创作,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并且通过小组开展讨论与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课堂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小组讨论、个人预习、集体辩论、情景扮演、现场考察等教学手段,发挥出案例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实效性。最后需要总结案例中的知识结构,这一阶段需要由教师完成,对经济学案例进行详细评估。教师指出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并且引出后续课堂教学的基础内容,对学生在分析中的优点与不足也需要进行针对性指导,并且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得到锻炼。

3结语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7

 

城市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系统,高度集聚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并创造丰富的国民财富。同时,城市是开放生态系统,在与环境广泛的交流中,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生产、传输、转化、消耗,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和市场的争夺是必然的,城市之间会因为这种争夺中产生强烈的竞争。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城市面临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城市竞争力成为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对我国城市政府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城市管理者要有独特的眼光、思路、知识与水平,而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综合实力和能力的体现,绝非是宽修马路,大建广场,多做广告这么简单,必须兼顾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研究城市竞争力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城市竞争力话题,许多学者基于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生态环境理论等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使得城市竞争力理论有了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本文重点梳理与城市竞争力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并试图寻找出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一、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   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兴盛于上世纪80到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的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MichaelE.Porte)教授,他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且提出其理论适用于次级的经济体,即城市或区域[1]。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或区域经济体更适合于作为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单元。道格拉斯•韦伯斯特(DouglasWebster)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区域性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四个要素的城市竞争力模型[2],并把这种模型运用到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竞争力研究上[3]。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2006年了关于《全球经济中的城市竞争力报告》[4],2007年又出版了《城市竞争力:一个立体发展的创业模式》报告[5]。世界经济论坛(WEF)在2011年出版的《世界竞争力报告:2011-2012》,从机构、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高等教育和培训、健康和初级教育、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准备、市场规模、商业成熟度、创新等十二个方面来测评世界各国的竞争力[6]。   我国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而且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研究更加深入,成果更加丰富。一方面是以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为侧重点的研究,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上海社科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2001年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等,本文重点研究的是与城市竞争力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因此不对评价模型进行过多探讨。   另一方面是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如倪鹏飞博士建立了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7],他定义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仇保兴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很难准确界定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竞争力,则是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人才资源以创造价值和占领市场的能力”[8]。宁越敏教授借鉴国家竞争力模型,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9]。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从城市竞争力评价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五要素论,认为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包括五个层面:即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10]。《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在国际化和市场化舞台上,在生产力要素的综合表达上,在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动力培育上,在发展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上所表现出的比较优势和综合潜力[11]。连玉明教授提出了“城市价值链”模型,强调城市竞争力必须以市场为目标,以战略为核心,以整合为导向,本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运行模式,可以把城市竞争力理解为一种知识体系[12]。王桂新等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三维竞争力理论[13]。而生态学家马世骏等学者从生态学角度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与人类的社会及经济活动紧密相连[14]。   二、不同视角的城市竞争力理论基础研究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系统,因此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从不同的视角来诠释城市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从而构建起来一个丰富而立体的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体系。通过梳理各种理论,构建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竞争优势理论、城市区域规划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生态城市理论。   (一)竞争优势理论   1.绝对成本-比较成本理论。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ht)提出:资本积累是一国财富增长的重要途径[15]。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优势或后来获得的优势,只要甲国有此优势,乙国无此优势,乙国向甲国购买,总是比自己制造有利。这就是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16]。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在一个具有充分商业自由的体制下,每个国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置于对自己最有利的用途”[17]。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等。   2.集聚优势理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的概念,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18]。提出当企业集聚时,由于大量生产要素的集聚所产生的相互间积极影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后来研究表明,产业聚集的成本优势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如科技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制度因素、人力资源素质等。#p#分页标题#e#   3.技术差距理论。美国学者M.V.波斯纳(MichaelV.Posner)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19]。他把国家间的贸易与各国的技术禀赋联系起来,认为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由于各国的技术水平不同,技术领先国家在技术上占据比较优势,得以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从而引发了技术贸易这种特殊的国际贸易形式。   4.体制性竞争优势理论。在资源禀赋意义逐渐下降的情况下,竞争优势的研究转向更深层的体制性层面,它们主要是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为代表[20]。认为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或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这些观点主要是从现代市场竞争的基本体制性因素———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制、公共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服务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判。   5.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竞争优势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产业竞争优势理论重在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等[21]。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可以综合研究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优势,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各行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取决于一国产业结构是否体现其国际竞争优势,即一国行业总体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反应。   6.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将竞争优势理论由企业上升到国家,提出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分析钻石模型[22]。强调一个国家的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的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中,包含了要素条件、需求状况、关联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和政府。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一国产业结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可选择性,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谋求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23]。   (二)城市区域规划理论   1.区域空间格局理论。区域空间格局理论主要是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探讨城市发展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的过程与模式、城镇之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与模式、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等级规模的形成及其空间分布等一般规律[24]。用于平衡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负荷,平衡区域之间的差别。目前,国外对区域空间格局的研究尺度越来越大,已从一国一地区向跨国、跨区域发展,从传统的区域城镇空间机制的研究转向新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全球范围空间机制的研究[25]。   2.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关于三角形经济中心(市场、聚落、城市)和正六边形市场区(销售区、商业服务区)的企业、事业分布的区位理论。其奠基人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另一位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osch)则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理论,从而开辟了人文地理数量运动的先河[26]。该理论在提升城市竞争力时主要用于城市政府干预时服务机构布局决策,在许多国家政府的城市政策和城市规划中,都反映出该理论的思想。   3.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perroux)提出,许多区域经济学者将这种理论引入地理空间,用它来解释和预测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中[27]。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的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增长极。增长极理论已经成为了区域开发工作中的流行观点。   4.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Zaremba)等提出[28],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城市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会导致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城市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   5.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更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9]。   6.城市圈域经济理论。“城市圈”(Megalopolis)这一概念是法国学者简•戈特曼(JeanGottman)提出的,城市圈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和城镇网络,发达的枢纽和交通通信设施,模糊的形状和边界,有历史联系的、多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组合体,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新趋势的培育地。它是一种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态,即若干个城市、城镇相对集中或成片集中,并且在这些城市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功能联系的城市有机体[30]。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大推进理论。大推动理论是均衡发展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它是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31]。该理论的核心是国家或地区在投资方向上,同时要针对多个产业并保持一定的规模与速度,进而打破其发展瓶颈。城市竞争力的增加需要产业的共同增长,而不是单个部门、行业或区域的发展,不同的行业、产业之间彼此提供产品及市场,才为需求提供稳定性,降低了单一市场的风险,突破市场瓶颈,以促进各产业的平均增长,形成经济空间,推动整个经济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p#分页标题#e#   2.累积因果理论。累积因果理论,又有叫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unnarMyrdal)提出了循环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描绘出了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过程[32]。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市场的力量会倾向于扩大区域差异而不是缩小区域差异,因此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的区域政策应优先发展那些经济基础条件好的地区,以效率为目标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及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政府要防止由于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需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进而缩小区域差异。   3.区域经济的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这是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历史基础等原因造成的。同时一个地区的经济梯度水平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而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取决于区域主导产业部门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33]。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四)生态城市建设理论   1.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生态城市(Ecopolis)作为城市未来发展模式,旨在建设一种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联合国MAB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最早提出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性的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问题和城市生态系统,并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即“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34]。强调“生态城市规划,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将城市建设与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建设融入一体。   2.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生态结构的合理组合,将自然环境系统、建设环境系统、运转保障系统作为支撑着城市最基本的三个功能系统,对此综合系统进行生态因素整合、系统结构整合以及过程功能整合,从新的“生态”视角来理解城市生长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系统关系。并希望通过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的建构,来揭示城市生长、发育的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本质,搭建起生态学和城市学之间的桥梁[35]。   三、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的特点   城市竞争力研究是在不同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综合发展、综合应用的研究模式,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经济、社会矛盾,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提高城市发展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因此利用某一种理论是难以解决存在的复杂问题,必须在基础理论之上形成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的能力。通过重点梳理与城市竞争力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出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一)目标性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既不是由主外的行为主义,也不是主内的认知主义,而是内外兼修的建构主义,城市竞争力理论作为解决城市发展矛盾和管理问题的重要基础对研究者来说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和指向性,明确了指导的理论才会头脑更加清醒,眼光更加明亮,成果也会更显著。反之,则只会亦步亦趋,事倍功半。   (二)实践性   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有很强的实际需求,特别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理实践即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又为理论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案例,创造了很多的实践机会。目前城市竞争力研究还多停留在测算排名等操作层面方面,对符合城市竞争力研究自身规律的核心理论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综合性   城市竞争力是由各种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不同的城市以及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运用的理论是不同的。而目前我们研究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中更偏重于经济和区域发展领域,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和谐环境建设的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各种理论综合运用,调整好各因素的强弱时段,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始终把握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的。   (四)开放性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而研究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同样是来自各种不同的理论,无论是经济、社会、管理、区域发展还是生态建设,都逐渐融入到城市竞争力理论中来,成为了城市竞争力研究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城市竞争力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研究领域的理论会融合到城市竞争力理论中来。因此,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博采众长、优化组合的开放性系统。   (五)平衡性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研究城市竞争力的时候需要强调各种因素的相对平衡,目前的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强调了城市硬实力的建设和比较测评,对城市软实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在进行城市间横向比较的时候,也要注意指标的均衡性,才能体现出竞争力的大小。同一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竞争力水平也各不相同,对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研究也需要相应的平衡性。   (六)创新性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给了城市竞争力理论创新的源泉,而其他学科理论的创新发展,也为城市竞争力理论的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城市管理实践的不断创新以及对其内在规律的深入研究,将不断推进理论研究创新,观念更新,为城市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8

分析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现状的成因,应从该系统形成的初始状态与形成条件入手

(1)我国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的初始结构,形成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以区域资源利用最大化为系统边界,以宏观经济的计划性和经济政策的强制性等外生推动力为能量流;以信贷资金对口支持和信贷额度划拨为物质流,以各类主体之间达成各自预期利益目标而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反复互动形成的主体认知改变与决策调整为信息流;系统内企业主体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优先进入资源产业,或为追求产能最大化而对企业进行过度投入而形成聚集,即:一是基于认知锁定的产业结构单一;金融机构主体为完成资金的划拨指标并追求收益形成聚集。二是基于功能锁定的信贷结构失衡;政府类主体为追求政治利益和地方收益而形成聚集。三是基于路径锁定的区域经济制度供给的路径依赖;三者结合构成区域金融系统的内部模型,系统运行机制。

(2)区域金融系统显现出自身发展锁定的问题,并拖累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在经历了过去几十年收益递增的过程后,经济资源的逐渐耗竭,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侧重点的偏移,导致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运行所依存的周边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通过信息、能量和物质流影响着系统内主体的决策与行为。按照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各主体将主动进行适应性的决策与行为调整,这种调整将通过系统的自身组织特性形成多样性涌现,从而突破旧的系统稳态形成新的子系统,新的层次,新的功能或者新的结构,从而实现系统的发展与进化。目前,区域金融系统开始显现出自身发展锁定的问题,并通过整体性参与上层经济系统的运行而拖累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

(3)当前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出现投资类主体脱逃、区域经济制度供给失灵等“流”量的欠缺与质的不足等问题。当前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内部主体的行为已经通过对所掌握的信息的分析和相互交流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行为改变。个人类主体,尤其是拥有大量资金的民间投资人以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为目的进行聚集,将大量区域内资本转出本区域以寻求更高的收益率;金融机构类主体处于风险规避和收益最大化的目的进行聚集,将区域内存款和可用资金转入其他经济效益较好的地区和行业,而大部分被用于区域内的信贷资金,鉴于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国有企业的支柱性地位,仍然集中于资源产业;而区域政府类主体则由于对区域内金融机构的控制力降低,区域财政收入来源单一和原有制度路径依赖的惯性,不得不继续进行倾向于资源型产业的制度供给。因此当前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普遍形成投资类主体脱逃、金融系统结构失衡、区域发展资金外流、企业主体单一,社会融资有效需求不足、区域经济制度供给失灵等“流”的量的欠缺与质的不足。

二、区域金融系统主体微观决策模式

1.当面临区域经济增长停滞,资本边际效应下降的刺激条件时,不同类型的主体按照各自内部决策机制的引导开展业务

(1)在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中,系统内银行机构类主体以自身风险收益目标为标准,同时其经营活动与资金运用须满足上级金融机构的调遣指挥。

(2)大型国有企业在当前自然资源及企业所有制状况,及其派生的各种运营管理体制的弊端下,资源开发最大化成为资源企业及其相关各方的共同核心策略之一。

(3)区域内其他产业,中小企业及私营企业则面临区域内金融支持,行业依存环境和技术水平,劳动力水平,政策支持等多重困难,难以构建企业成长通路,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目标。

2.资源型区域的信贷结构锁定、金融结构锁定,导致金融发展停滞以及区域金融风险聚集等问题

(1)区域内政府的制度供给既受制于区域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又无法有效聚集调动区域内资金存量,同时又必须兼顾区域政府的既得利益。

(2)区域金融系统作为子系统全面参与经济系统的运行,并由于自身系统功能与效率问题拖累整体区域经济系统的绩效表现。银行机构选择将大部分区域内存款与其他可用资本转入其他高收益地区;国有大型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因此更加依赖银行贷款,同时加大资源开采力度;而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则“逃出”资源型区域寻求更佳的增长与收益;而资源型区域政府在经济增长和政治利益双重压力下选择继续进行资源型制度供给;在这个反复进行的反馈——匹配过程中,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主体依据自身目标进行决策,使得资源型区域的信贷结构锁定,可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等多方面因素不断互相推进,彼此强化,进而形成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运行现状,即:产业结构单一,民间资本外逃,制造业萎缩,金融资本流失以及制度供给路径锁定等困难。金融结构锁定,金融发展停滞以及区域金融风险聚集等问题。

三、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转型路径

1.当前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运行的特点与难点,其根源在于系统内主体赖以决策并调整自身行为的依据出现了问题

(1)在以往对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中,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合理推进资源型区域金融发展,构建适合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更加有效率的金融结构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为此类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撑的,以发展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等传统范式的经济理论为主,而忽略了任何经济发展与进步的实质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这一事实。

(2)扭转主体当前的思维与决策模式,成为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转型机制中最具决定性的环节。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功能、结构及其效率的改变,实质上是由系统主体行为发生的一系列后果所引致;而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的个体,其决策制定与行为改变的机制只遵循其内部模型。因此,如何扭转主体当前的思维与决策模式,引导主体进行更多的既有利于自身利益,又有助于区域金融系统效率提升、功能改进的决策制定与行为调整,成为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转型机制中最具决定性的环节。

2.制度成为由系统运行机制内生形成的系统运行动力要素

在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中,始终存在着子系统之一——金融制度子系统,而金融制度是该系统与外部其他主体和其他系统进行联系时最主要的“流”。比较制度分析的创始人青木昌彦将制度定义为“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主要方式的共有信念的自我维系系统”,阐明了主体决策行为机制中最为关键的几组范畴:制度作用的对象是主体;制度调节的过程是主体间的适应性行为,即博弈过程;制度运行的目标是形成并维系主体间的共有信念,即博弈规则。由此,制度不再是经典经济学理论中外生给定的约束性条件或基础假设,而成为由系统运行机制内生形成的系统运行动力要素,这意味着制度与系统主体行为规则,进而与系统整体结构形成及变迁互为因果。

3.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转型的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