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1

【关键词】社会信用环境;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层次分析

一、研究综述

开展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评价研究,是希望通过对影响郑州市区域信用环境主要因素的分析,制定出科学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计算出反映郑州市各区域信用环境状况的区域信用总指数和分类指数,以用于判别郑州市各县(市)区信用环境的优劣,提出改进信用工作的意见和改善信用环境的对策,推进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的不断改善。

二、实证研究

(1)指标体系建立。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本课题采用专家法,该方法是集中若干专家的经验与意见,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郑州市各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指标体系,以“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企业信用状况、公共服务状况、行政管理状况”为指标体系,规定的满分值为100%,它们的权重分别为20%、12%、16%、24%、14%和14%,该指标体系共设置六个一级指标以及四十一个定量与定性二级指标。(2)数据来源。前三个指标为定量指标,数据可以通过《郑州统计年鉴》得到,信用体系建设状况和企业信用状况由各区自查获得,公共服务状况和行政管理状况数据的获得。(3)计算结果与分析。第一,层次分析法。结合郑州市信用环境指标体系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各年平均值为对比标准计算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信用环境平均发展指数。为了比较2011年郑州市各区社会信用环境的状况,我们将2011年郑州市各区指标按照郑州市全部区的各指标平均值为基数,计算社会信用环境综合指数,最终得到2011年各区的综合指数。可以看出,2011年郑州市各区社会信用环境评价综合指数中,金水区的社会信用环境最好,各个指标在社会信用环境中相对来说都比较高,尤其是在企业信用状况方面,金水区优于其它区。中原区排在第二位,值得指出的是,中原区在信用体系建设状况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好,该指数同金水区一样并列第一;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共服务状况这两方面还有待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的是上街区和惠济区,从经济发展状况来比较,惠济区劣于上街区,其他方面的发展较为均衡、差距不大。二七区与其他各区社会信用环境相比有待提高,二七区在行政管理状况建设中排名第一,但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只完成了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与具体办事机构这一项内容,未能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导致该指标指数排名靠后,且该指数对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影响比较大,进而引起二七区在整个市区中的排名较为落后,在今后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第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浓缩数据。通过计算可知,2011年郑州市六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状况排序情况如下:排在前两名的区分别为管城区、中原区。管城区在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上表现最为抢眼,在六区稳居首位,发展最为突出;而中原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形势也较为优异,仅次于排名首位的管城区;二七区与金水区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状况在郑州六区中处于中等水平,排名分别位列三、四名;排名较为靠后的则为惠济区和上街区,分别位列五、六名,说明这两个区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发展形势不太乐观,这需要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以后的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中不断努力,加大投入力度。

三、政策建议

(1)着眼全局,促进经济与民生的和谐发展。各区应立足本地地理资源优势,注重区域发展特色。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外资,增强经济发展的外向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大教育投入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社区建设,促进邻里关系和谐,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与民生的和谐发展。(2)内外兼施,提升政府形象。各区对外应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和偷税漏税企业的打击力度,帮助合法经营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政府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应对突发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2

关键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目标;特点;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6-1453-03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System Structure Analysis

TANG Jing

(Chang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de 415000,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sharing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edical services,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 vice, medical service accessibility and reduction of medical risk. Its role has been fully demonstrated,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develop? 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health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play a huge role, all re? gions in China is gradually building the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hinese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problems, to explore how to create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Key words: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resident health recor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design principles

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作为国家安全基本战略予以重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作为保证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实现手段,其体系建设得到国家及各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它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可及性以及降低医疗风险。然而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起步较晚,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其体系架构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完善与优化。因此,如何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体系成为我国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

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适宜的软件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多元化子系统整合的一个综合业务平台。可见,它是对数字化区域协同服务共同体的建设。是一项在一定区域内,为卫生管理机构、医疗服务者、患者以及医药产品供应商等主体提供以数字化形式搜集、传递、存储、处理卫生行业数据的业务和技术平台。从技术角度出发,目前我国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软件存在种类多、复杂等特点,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软件。如何在复杂的众多软件中,选择符合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的适宜软件,并使其标准化与规范化,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1.2信息资源不够标准与规范

信息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中需要优先的考虑的问题。统一区域卫生信息标准与规范,既是信息平台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工作,也是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前提条件。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就会形成信息孤岛,导致系统信息不能实现互通,产生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

1.3缺少动态的健康信息

当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居民每一次体格检查、门诊或住院信息不能及时地输入到电子健康信息库中,以致于缺少动态的居民健康信息。

2如何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体系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重要性及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应该明确它的特点、建设目标以及设计原则, 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其体系架构进行有效地构建。2.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特点

2.1.1建立健康档案,实现全科医生工作站的信息互通

健康档案,是记录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的档案。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等。它的建立,使得卫生信息平台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能够满足其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进而实现全科医生工作站的信息互通。全科医生工作站通过健康档案,能够快速地了解居民个人的健康信息,便于对患者做出准确而快速的诊断。所以,建立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成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核心内容。2.1.2建立多功能居民电子健康信息库,形成动态的健康信息

卫生信息平台系统的构建与完善,能够建立多功能居民电子健康信息库。它能够在居民每一次体格检查、门诊或住院中得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形成动态的健康信息。有效避免了因居民健康信息陈旧而导致诊治不快速,浪费时间的弊端。2.1.3建立居民疾病监测、预警系统,达到预知疾病的效果

通过居民健康档案以及多功能居民电子健康信息库,全科医生工作站能够对区域居民的健康情况进行综合性、连续性的跟踪与监测,针对重点人群或重点疾病等设置不同的症状或体征预警线,从而建立居民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利用疾病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提早预知到居民的健康情况,发现病症,进而达到预知疾病的效果。

2.2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

1)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及其与临床信息一体化的联动更新,将居民个人健康信息形成动态、智能化的信息,建立居民电子健康信息库。2)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电子双向转诊。所谓的双向诊断就是“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双向诊断,不仅充分发挥了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社区,也充分利用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将社区群众危重病、疑难病的救治转到大中型医院。3)实现区域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等)的跟踪、监测以及连续性治疗。4)实现区域内妇幼保健的跟踪服务。5)实现区域卫生业务数据统计分析与决策。6)实现区域内、外卫生信息的共享和协同。7)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8)实现医疗、医保、新农合系统“三位一体”的运营平台。

2.3区域卫生信息的设计原则

1)可靠性:充分保证大规模并发、长期运行条件下的系统可靠;2)安全性:引入多层次的安全机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3)易操作:统一合理的人机接口和环境仿真,操作简便;4)标准化:支持业内各类成熟工业标准,如XML标准、HL7等;5)先进性:业界先进系统架构理念和技术,为方案升级和迁移打下扎实基础;6)兼容性:遵循技术无关性的原则,实现广泛的技术兼容;7)易管理:实现技术与业务的隔离,方便最终用户管理;8)简单性:设计力求方案架构简单,通用多种系统环境下使用;9)开放性:基于工业标

图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总体框架结构 准,提供多种开放接口;10)高效性:建立在方法、模式应用的灵活性上的高效架构。

3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体系架构

3.1平台总体框架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框架应结合中间件技术的多层构架,以此为服务门户层、业务应用层、服务支撑层、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层,如图1。3.2平台分层结构

利用基于分层的系统分析方法,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分解为四个层次结构:部门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统一应用平台以及贯穿整个系统的系统管理维护平台。3.3平台数据交换模型

数据交换平台是提供接入端软件部署在每个应用系统的前置机上,实现数据交换平台和各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在客户接入端实现数据的自动提取与转换,同时支持手工录入与审核数据。它是一个为不同数据库、不同数据格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提供服务的平台。通过它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各级卫生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最终实现数据统一存储,为决策支持以及协同服务提供应用基础。有效地解决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用户在不同信息库间信息数据无法自由转换的问题,实现区域与不同区域间数据交互与共享。

4总结

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区域、不同区域间的卫生信息共享,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可及性以及降低医疗风险。要想真正地到达这些效果,国家及各地政府部门必须积极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体系。在明确信息平台特点、建设目标以及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将平台总架构分为服务门户层、业务应用层、服务支撑层、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层。同时,尤其注重平台数据交换模型的建设,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祝丽玲,邱洪斌,关宝生.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9(18).

[2]龚怀宇,范戎,郭剑锋,冯东雷.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探讨[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0(4).

[3]用友医疗力助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10(6).

[4]王春容.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3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科技资源整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核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也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成渝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重点开发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完全有可能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更具辐射带动功能的增长极,因此,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走自主创新道路,无论对国家或是对成渝经济区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使用效率的高低。所以,对科技资源整合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成渝经济区科技资源整合的现实必要性

1.1 整合成渝经济区科技资源是加强川渝合作,共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

跨区域创新体系对接结构理论认为:大区域创新体系之间融合,应首先找到对接结合部,必须通过对接达到系统集成、优势整合的效果。这种对接是有序的,是按照一定价值关系融合起来的,对接后产生1+1>2的创新实效。科技资源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依赖于众多的科技资源支撑。因此,对于成渝经济区这样的科技资源丰富的大经济带,建设跨区域创新体系应遵循对接结构理论找到对接的接口,以集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等创新资源为对接口,明晰各方对接后的价值关系,选择系统集成、优势整合的对接模式与运行机制,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合作逐步实现科技一体化、经济一体化。

此外,整合跨区域的科技资源也是维持创新网络运行的重要保证。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建立在资源关系的基础上相互依赖不断发展的体系,这些资源关系的总体特征是交互、过程、程序和制度化的结果。而对科技资源的整合是对创新网络内部发生的活动,这些活动包含了资源在正式或者非正式关系内部创造、结合、交换、转化、吸收和利用。因此对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区域创新网络,“产、学、研”紧密合作,真正把区域的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轨道上来。

1.2 整合成渝经济区科技资源是改变现阶段科技资源现状的重要措施

成渝经济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资源丰富的地区(见表1)。2006年,四川省共拥有科技活动机构1 294个,其中,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9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6个:重庆市科技机构数达到715个。四川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93 000人,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63.9%,拥有两院院士57人;重庆市科技活动人员达到77 616人。科技投入方面,2006年四川省R&D经费投入103.65亿元,占GDP比重1.2%;重庆市R&D经费投入38.0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09%。

但是,成渝经济区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行政区划的人为界线,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滋生,对科技资源的流动产生了障碍;此外,科技力量的条块分割尤为突出,军用和民用科技力量、中央“国家队”和地方“地方军”科技力量、国有和民营科技力量相互隔离、自成体系、各自为阵,科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造成了科技资金分散投入、科技设施重复建设、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低、科技人才浪费等问题,致使科技资源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必须充分整合现有各类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区域科技资源整合路径及经验

要实现区域科技资源整合,有多种途径,如利用区域科技计划进行整合,利用科技投入指南进行整合,乃至于建设以企业为网络中心的各种类型的研究开发联盟进行整合,等等。在这里,笔者只详细讨论利用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资源整合的途径。

2.1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建立以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主线,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的有效方式

2004年科技部会同其他三部委制定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该纲要,同年科技部出台了《“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标志着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这对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集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于一体的区域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2.2 目前,开展较好已经初具雏形的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长三角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长三角地区也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过去由于行政区域的条块分割和归口管理,以及缺乏“共享”意识,导致相当多的科技资源被闲置,无法发挥百分百的功效。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科技资源的优势,集聚创新资源,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成为了长三角三地合作的首选议题。2003年,江浙沪共同签订了《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3年多来三地致力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的整合与高效配置利用。在2007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上,三方共同签署了《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建协议书》,明确了未来长三角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1+8”框架,即建设1个“资源共享平台门户”以及“科学仪器共用”等8个子系统,力争在2010年建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区域性创新服务平台。截至目前,“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已经建成开通,通过该平台可以查阅430余家仪器单位共3 620台(套)入网仪器设施。此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享服务平台的另外两个子系统文献服务系统和技术转移系统的建设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总之,长三角通过跨区域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向全社会开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促进了资源跨区域共享,降低了科技创新成本,推进了区域技术

转移系统的建设,培育了一大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构筑了高效便捷的成果转化孵化支撑条件和环境.提升了区域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对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成渝经济区区域科技资源整合路径安排与推进措施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对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整合科技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成渝经济区科技资源整合的路径应该以搭建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来对区域内的科技资源进行整合。

3.1 成渝经济区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具体解决方案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长三角在经历了4年的建设后,目前也刚刚初具雏形,而成渝经济区相对于长三角来说,科技实力要远远落后,因此,成渝经济区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更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笔者认为,近期所要集中建设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1 以建设“科学仪器共用系统平台”作为成渝经济区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先期突破口

2004年,四川省通过开通建设“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打造大型科学仪器平台,初步实现了仪器设备的优化配置和社会共享。截至2007年,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现已收录全川800多台仪器的资料信息。同样,重庆市也于2004年开始启动科技基础平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重庆市逐步完善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等平台建设工作,开通了“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门户网站”,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成果显著。目前入网仪器已经达到1221台/套。仪器资源主要分布于12个服务领域,协作入网单位包括教学、科研、事业、企业等62家单位。

因此,川渝两地完全具备建设“科学仪器共用系统平台”的能力,再加上四川省是全国7个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建设试点省市之一,取得了西南区域共享网总节点地位,初步实现了与国家共享网络的联通与互动,随着全国七大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在2007年11月22日正式开通,会更加促进川渝两地科学仪器的开放共享。

成渝经济区是一个典型的跨行政区的区域,因此在科学仪器共用系统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成立一个跨区域的协调机构,来协调分布在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内的科技资源(见图1)。同时,还需要颁布一些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和法规,来支撑整个系统平台的运行。例如,颁布区域内的《科学仪器共用系统平台建设指南》、《科学仪器共用系统网站管理办法》、《科学仪器共用系统运行规范》以及《科学仪器共用系统收费标准》等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和指南,确保整个系统平台的平稳运行。

3.1.2 建设成渝经济区统一的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能够将原本离散的、多元的、异构的科技文献资源通过逻辑的或者物理的方式整合为一个整体,使之有利于管理。成渝经济区内科技文献资源众多,因此,对科技文献资源整合的需要非常迫切。以四川为例,四川的科技文献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央和省属科研文献情报机构、62所高校图书馆和132所公共图书馆,那么对这些分布于各地、各部门的科技文献如何整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通过可以用网络、计算机手段检索到的资源,我们采取异构检索的方法,即将用户的检索要求转化为不同数据源的检索表达式,检索本地和广域网上的多个分布式异构数据源,并对检索结果加以集成,以统一的格式将检索结果呈现给用户:针对特色期刊、特色书籍等,我们通过建立特殊的服务机制,通过若干资源采集点,将一些非数字化的文献资源加工为文摘提供用户检索。用户可通过统一资源门户订购这些资源,由资源采集点负责把被订购的文献加工为电子书并通过E-mail、传真及邮递等办法送达用户手中。

3.1.3 建设成渝区域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

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同样也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的重要内容。成渝经济区一直很重视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但是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区域性的科技资源整合共享平台。笔者认为要充分整合成渝经济区内的科技信息资源,搭建区域性的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十分有必要。具体的方案设计如图3所示。

成员节点是指加入区域性共享平台的所有成员,他们在统一的标准规范下,共享信息资源的技术、环境和工具。成员节点之间、成员节点和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分布交互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服务,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成员节点要及时向整合共享平台提供自身资源建设的动态信息,增加信息资源的可获取性,从而促进信息资源的利用;而整合共享平台则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整合各成员节点的数据库及馆藏。另外,整合共享平台也要与非成员节点建立外部联系,从而扩展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同时还要为国家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提供整合过的本地区的科技信息资源,并根据国家统一规划负责研究和规划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组织和开发本地区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

3.2 成渝经济区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推进措施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一项持续建设、长期积累的工作,因此,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进平台的建设工作。

3.2.1 规范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相关制度

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及资源共享的政策,建立科技资源的投入、汇交管理、共享服务和调整配置等制度,从两地实际出发,制定《成渝经济区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及管理办法》,统一制定相关政策,避免相互冲突,通过制度规范,促使科技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全社会范围的共享。

3.2.2 建立科技人才跨区域流动的动态协调机制

通过实施人才信息共享,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设置跨区域科技人才流动信息库和流动人才专管人员,在科技人才集中的企事业单位设立人才交流中心,定期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科技人才的交流。

3.2.3 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和激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同时,要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投资提供条件,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投入机制。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4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科技信息 信息整合 信息平台 信息服务

分类号 G250.7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Oriented to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Xu Junlin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is the major part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si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based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distribu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integration and produces strategie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platform establishment.

Keywords Region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Information services.

科技信息资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重视科技信息的采集与利用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科技信息资源作为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原始性、基础性数据源,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1],既是区域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然而,与区域科技资源的分布规律一样,区域科技信息资源也呈分散无序状态,制约了区域科技创新。因此,只有将分散在各个创新主体的科技信息资源整合起来,才能发挥科技信息对创新的支撑作用,成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分布的现状,论述区域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并探索区域科技信息整合的策略。

1 区域科技信息资源概述

系统认识区域科技信息资源的内涵、分类及其存在的不足,是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1.1 区域科技信息资源的分类

科技信息资源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类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基本科学技术数据、资料;二是经过加工整理形成的各种科学数据产品,以及以各种载体形式存在的科技图书、期刊、报告、论文、专利等科技文献[2]。刘鹏飞等认为,科技信息可分为科技理论信息、工程技术信息、再度开发信息和科技动态信息等[3]。张公一等[4]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出发,认为区域科技信息资源的构成包括:①区域科技创新过程中,经过系统加工处理有序且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管理信息、研发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②创新主体在创新中产生的新信息,包括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信息;③创新主体及其信息活动要素信息,包括个人、机构、企业以及创新平台、仪器设备、技术需求等信息。

综合文献研究成果,可以将区域科技科技信息主要分为四类:科技文献信息、科技公共信息、科技基础设施信息、科技服务信息(见表1)。

1.2 区域科技信息的分布现状

信息的分布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一个区域的科技信息往往与科技基础资源的分布相吻合,拥有科技基础资源的创新主体一般也拥有较多的科技信息,如高校不仅拥有较多的专家学者信息,而且还拥有科技文献、实验平台、科技成果、科研课题等信息。因此,科技文献信息主要是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所拥有;科技公共信息一般由政府及其管理部门拥有;科技基础设施信息分散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见表2)。

表1 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分类表

表2 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分布现状表

1.3 区域科技信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体制,区域科技信息在宏观上缺乏协调管理,微观上缺乏分工合作,表现出信息分散、无序和不对称的状态,造成科技信息的分布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不协调、不匹配,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用率低、对科技创新贡献率不高等问题。

1.3.1 区域科技信息处于分散和无序状态

区域的各个创新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服务机构等都拥有或在创新过程中生产出较多的信息,但是各个主体之间很大程度上各自为政,信息数据不能进行统一整理、汇交和建库,科技信息无法从源头上进行共享。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呈几何级数递增,因信息的传输通道、信息加工、信息服务等方面能力有限和不足,更加凸显了科技信息在业务内容深化和信息组织过程中信息资源配置的滞后性,客观上造成了科技信息的无序状态。

1.3.2 区域科技信息不对称,信息利用率不高

由于缺乏统一布局和整体规划,各创新主体科技信息系统各自独立建设,分散投入,横向互不相通,数据库无法互联,导致同一地区类似平台相继重复投资建设、资源大同小异、处于低效或无效运转的状况。其结果是区域科技信息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信息需求与供给脱节,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得不到满足,科研机构的创新缺乏企业的支持,人员、设备和技术成果有效利用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据统计,我国科研项目重复率达40%,而另外60%中部分重复又在20%以上,同时与国外重复也在30%左右[5]。

总之,区域科技信息的分布和现状与创新需求不相适应的状态,制约了科技创新,不利于区域创新发展。因此,集成和整合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构建区域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和平台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趋势。

2 区域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加强区域科技信息的整合和揭示,形成有效支撑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信息体系,有助于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满足区域创新主体的需求,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

2.1 科技信息整合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政府及主管部门、科技中介机构等科技服务主体和科技政策法规、科研仪器设备、公共创新平台等创新环境条件共同构成的开放式系统[6]。在这个系统中,作为创新平台内容的区域科技信息整合,对于增强知识和技术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高效流动,促进创新知识及技术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各个创新主体都或多或少掌握着创新所需的科技信息,但由于知识产权的限制或信息垄断,造成了信息壁垒。如有些科技信息不加以有效的整合,创新主体就无法高效、准确获得所需科技信息,导致科技创新活动出现盲目性、重复性、低效性等问题。只有通过信息整合,消除区域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才能提高科技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发挥其经济效益,进而节省公共财政开支,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如美国在实施科学数据共享政策的10年间,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后5年比前5年增长了1.1%,其中0.5%是源于数据和信息的流通和应用[7]。因此,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

2.2 科技信息整合是区域创新主体的迫切愿望

区域科技创新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五大主体,这些主体的创新活动都离不开科技信息的有效支持,获取有效的科技信息是区域创新主体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迫切要求。

创新是科技人员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突破,同时又是对前人研究基础和知识的继承。即创新不可能凭空而起,而是建立在原有的事物或其转化的基础上,原有事物的研究成果信息是创新的基础。因此,广泛获取、吸纳前人研究的最新知识成果,并有效地发掘利用这些信息,能够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造灵感。科技人员在创新中一旦掌握了前沿性、及时性、准确性的科技信息,就能够把握住创新方向,消除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减少创新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提高创新的效率。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70%以上的工作是在前人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同时,利用科技文献信息进行研究开发,可以节约研发资金40%,节省时间60%[8]。因此,科技人员只有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创新所需的科技信息,才能在创新活动中把握制胜先机,获得走向成功的主动权。

2.3 科技信息整合是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最终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发展新产业的活动[9]。区域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就在于实现创新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来看,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就是科技成果信息的流动,在信息流动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10]。由于信息不对称,增加了用户感知科技成果的不确定性,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公平交易和产生不公平竞争。在不公平竞争的情况下,购买者知道自己很难获得科技成果的实际价格和真实质量信息,而对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以及市场的动机持怀疑态度,就会大大降低购买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并最终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降低。因此,只有通过科技信息的整合,实现科技成果的信息对称,才能彻底消除科技成果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从产学研结合来看,由于科研和生产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缺乏信息沟通,技术成果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互不知情,出现科技成果供给过剩和用户需求缺口共存的现象。科研机构拥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却苦于找不到推广机会,导致大量科技成果的闲置,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从而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7月,我国已累计授权100万件发明专利,但专利的实际转化率不足20%,并且真正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平均转化率相距甚远[11]。为此,通过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架起需求与供给者之间的信息桥梁,才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说,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3 区域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的策略

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就是将所有科技活动的信息流进行有机集成并有效地综合利用。实现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管理体制建设是基础,运行机制建设是关键,信息平台构建是重点。

3.1 管理体制建设是区域科技信息整合的基础

科技信息资源属于公共性、公益性、非营利性信息资源,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特性,而政府部门是公共财政投入的主体,因此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是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的主导者。

从科技信息共享的实践来看,各国政府都重视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从法律、法规、制度上给予大力支持。以美国为例,美国国会制定了政府公开法、信息自由法、电子信息自由法修正案、政府纸张消灭法等法律法规,同时还重视科技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美国政府最大的门户网站FirstGov.gov,美国科技信息门户网站science,以及“Science.gov联盟”共建的Science.gov网站等,通过整合科技信息资源,加速科技信息传播和促进科技信息的广泛利用[12]。区域政府应立足于科技创新体系的长远发展,深刻认识到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承担起区域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的责任和义务,科学系统地制订区域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的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从政策法规、协调管理、设备与资金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持。

区域科技信息的整合涉及科技信息数据的获取、汇总、存储、管理等信息数据生产的大量标准化工作,而且整合的范围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只有改变保守观念,打破信息垄断,通过区域政府介入管理和协调,建立起科技信息整合的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引导和鼓励区域创新主体参与科技信息的建设,并通过协议明确相关利益主体的责、权、利,才能够在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所以,区域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应做到:①建立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和整合的相关制度;②成立专门的科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管理机构;③明确其对区域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实施管理、考核和监督职能等。只有这样,区域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3.2 运行机制建设是区域科技信息整合的关键

区域科技信息整合需要建立有效的协作与运行机制。由于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信息平台建设涉及到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科技信息数据获取、收集、汇总、存储、管理和分发等科技信息数据生产的大量标准化工作,所涉单位有区域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因此需改变观念,建立起合作单位之间的协作与运行机制。

协作机制的建立要在各成员单位就资源与服务的共享合作取得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共同愿景,通过协议明确相关利益主体的责、权、利,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形成会商机制和共同认可的合作制度与规范,使合作各方的利益都能得到合理的体现。只有建立起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协作机制,才能够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加速科技信息传播和促进科技信息的广泛利用。

运行机制是指科技信息资源长效管理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我国各类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享之所以使用率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运行机制不完善。因此,区域科技信息整合应创新运行机制。①管理机制。科技信息整合需要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包括理事会制度、信息资源发展规划与计划、信息数据征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使资源整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②标准规范的服务机制。根据规划,建立科技信息服务工作体系,通过协议明确各单位的目标任务,制订相应的服务质量要求、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③经费合理补偿机制。为保障合作单位利益对其进行合理补偿,包括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原文传递、专题情报产品、科技查新等通过合理收费进行补偿,其目的是调动协作单位的积极性。④健全的评估考核机制。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服务能力指标、服务成效指标、服务质量指标和资源整合等指标,通过科学实用的评估模型,促进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3 信息平台建设是区域科技信息整合的重点

区域科技信息整合的目的在于实现科技信息的显性化,提高区域创新主体科技信息的可获知和可获得能力。为此,建立统一的信息门户是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的重点。

信息门户在网络上表现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站,是由一系列软件和硬件构成的实体,是实现科技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数据加工和开展科技信息检索服务的平台。科技信息平台结构由系统管理层、资源管理层及应用服务层组成。①资源整合层。利用同构跨库检索技术把多种标准、多种格式或非标准自建的数据库进行整合,包括科技文献、科学数据资源、科技动态信息及自建区域特色产业数据库,实现不同结构的信息资源智能跳转检索,帮助用户方便快速地一站式访问各个数据库。②系统管理层。包括站点、服务管理、用户管理、统计分析”等模块系统。这些模块组成的应用系统能够支持平台实现各类功能,如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科技资源导航系统、科技创新服务系统等,为平台应用服务层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和统一的接口标准[13]。③应用服务层。应用层是在应用支撑平台基础上开展的应用,是面向区域创新主体,满足其信息需求的应用服务系统的集合。以乐山高新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例,门户网站搭建是基于服务器端的先进编程语言PHP与数据库服务MYSQL的完美组合,采用多用户、多线程数据库服务,经优化的SQL函数在数据库访问中具有占用内存小、响应速度快等优势。

利用科技信息平台可以为区域用户开展科技创新提供全面服务。①科技信息检索。为区域用户提供科技文献、科技基础数据、科研仪器设施和科技成果等信息检索。②专家咨询服务。集聚省内外行业专家,面向区域用户提品创新、技术工艺、技术引进、竞争情报、经济分析、专利等多个领域科技咨询。③科技查新、国际联机检索、专利咨询等服务。为区域用户科研立项、成果鉴定、专利申请、知识产权、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开展查新咨询并出具科技查新报告。④定题情报产品服务。为区域主体创新提供专题情报产品,如可行性论证报告等。⑤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为区域用户提供科技成果展示、项目推介、政策咨询、供需配对和技术供需信息等。⑥产品销售信息。定期企业产品信息、产品市场预测分析等,为企业市场销售提供信息服务。

4 结语

科技信息资源是推动创新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科技信息资源整合是解决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条块分割、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和低利用率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目的就是要消除科技信息的不对称性,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机结合,降低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提高创新的先进性、实用性。通过区域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对于建立起区域科技创新信息保障体系,满足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 1 ] 张小红,李思经.农业科学数据共享管理研究[J].科技导报,2006(8):80-83.

[ 2 ] 赵伟,赵魁涛,王运红,等.科技信息资源在共享过程中的价值传递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5):8-11.

[ 3 ] 刘鹏飞,张艳芳.科技信息传播功能解析:以“5W”传播模式为例[J].情报科学,2012,30(1):40-43.

[ 4 ] 张公一,刘琳,孙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2(7):985-988,1053.

[ 5 ] 周敦波.三大公共领域国资浪费知多少[EB/OL].[2013-

08-06].http://.cn/GB/1045/4575373.

html,2006-07-10.

[ 6 ] 王林,陈新根.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4(3):137-138.

[ 7 ] 魏宜瑞.科技中介机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4(4):111-114.

[ 8 ] 龚雪梅,高燕.充分发挥科技情报在科研中的作用[J].新疆石油科技,2011,21(1):77-78.

[ 9 ] 百度百科・科技成果转化[EB/OL].[2013-08-10].http:///view/969768.htm.

[10] 黄传慧,郑彦宁.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23):188-191.

[11] 林洲钰,林汉川,邓兴华.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创新与实现路径[J].新视野,2013(2):33-36.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5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教育信息化;策略;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1-0055-03

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辐射沈阳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铁岭市等八个城市,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沈阳经济区将本着一个核心、多个副中心的都市圈战略建设,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教育一体化合作”是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合作发展框架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将通过区域合作,不断完善区域教育合作交流机制和扶持机制,加速推进沈阳经济区教育要素自由流动、资源共享,建立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综合教育体系,把沈阳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内区域教育一体化典范。

一、沈阳经济区教育的基本现状

沈阳经济区包括共有常住人口244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06.9万人。区域生产总值11737.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8055元。沈阳经济区教育经费合计259.4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22.8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201.4亿元;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2.94亿元;社会捐助赠经费0.06亿元;事业收入31.5亿元,其中,学费和杂费26.0亿元;其他教育经费2.15亿元(以上数据来源于《辽宁统计年鉴2011》)。

沈阳经济区内各级各类教育学校数(不含机构数)共有8370所,占全省50.9%,专任教师共有22.94万人,占全省51.1%,各级学历教育学生共有350.96万人,占全省54.5%。

学前教育:幼儿园共有4708所,入园儿童18.97万人,在园儿童45.3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2.9%,专任教师2.14万人。

义务教育:小学学校共有2214所,在校生114.47万人,小学毛入学率为108.3%,专任教师7.81万人,生机比为9.4:1,校园网覆盖率为40.8%。初中学校共有874所,在校生62.77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16.8%,专任教师5.51万人,生机比为7.3:1,校园网覆盖率为73.5%。

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447所,其中普通高中237所,中等职业学校210所。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59.78万人,专任教师2.45万人,生机比为7.4:1,校园网覆盖率为86.9%。

高等教育:共有教育机构90所,其中,科研机构12所,普通高等学校64所(含独立学院12所),成人高等学校14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37所,专科院校27所,中央部委院校2所。高等教育研究生、本科和专科在校生共计68.10万人,专任教师3.35人。

二、沈阳经济区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1.基础教育信息化稳步发展

沈阳经济区内教育行政部门中有26家建设了教育城域网,共有835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络;区域内中小学已建成303个数字图书馆系统,734所学校使用了家校通平台,677所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

沈阳经济区内教育行政部门共建有电子政务系统19个,办公自动化系统(OA)17个,视频会议系统15个;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共建有12个数字化图书馆,39个教育教学资源库,资源库的资源量达到1057.5TB,共有6个地区开设网络课堂,8个地区开设名师课堂。

2012年沈阳市开通“沈阳网络教育电视平台”,2013年重点打造《公益学堂》课程、中学微课程开发等项目,所有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全部在沈阳网络教育电视平台播出。

2013年,沈阳市与抚顺沈抚新城达成教科研合作协议,以《沈阳经济区教育一体化合作协议》为指导,在沈抚新城教育发展规划研制,教师队伍培训,教育教学质量的诊断、评价与提升等方面进行合作,沈抚新城与沈阳教育信息资源共享。

2.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特色突出

沈阳经济区域内中职学校中已建立21个数字图书馆,127个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上网课程数486门,数字教学资源总量达到2446.14TB。区域内中职学校中有4所学校已经建立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6所学校建立校园公告系统(BBS),21所学校建有校园卡系统。

3.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全面提升

沈阳经济区域内高校已基本实现100%覆盖网络。区域内高校中有25所学校建立了网上统一校务管理系统,15所学校建成了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6所学校建立了学校网上备课平台,27所学校建立了校园卡系统,12学校建成视频会议系统,有6所高校建立校园公告系统(BBS),注册用户总数达到7.3万人。

沈阳经济区共有13所高校加入国家网络图书馆,有14所高校加入省级网络图书馆,学校能提供的图书馆电子资源总量约有3588.01TB;30所建立了校级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15所已建立数字化的网络实验平台与资源,并运行于实验和实训教学中。共有4577门完整在线课程,网络课程9726门,国家级精品课80门,网上共享50门;省级精品课数量557门,网上共享数量414门。

沈阳经济区内拥有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学三所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校,他们对区域内继续教育向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沈阳经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沈阳经济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处于省内的前列,发挥了引领与辐射的作用,但在具体建设与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教育观念落后,体制、机制急待创新。目前,经济区内各级教育机构虽已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推进办,但大多是兼职机构,存在多口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造成许多信息化项目没有全局观,不能很好地适应需要,影响教育信息化整体进程。二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较大;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相对滞后;高校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阻碍了各院校之间的沟通,造成资源浪费。三是,缺少统一的标准及评价体系。区域内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普遍缺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已经妨碍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发展,促进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应用效果的提升。四是,经费不足,师资短缺。财政性教育经费用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不足,特别是用于信息安全、设备运维、购买服务等方面更没有固定的、长期的资金支持。师资力量短缺,教师素养不足,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影响了新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五是,教育资源较为匮乏。教师无实用资源可教学,网络无优秀资源可共享,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沈阳经济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建议

1.建设较为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沈阳经济区按省政府要求成立了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作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决策参谋机构,根据信息化发展形势,制定整个沈阳经济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应该是:着眼信息化发展的未来,积极应对信息化的挑战,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实施全方位整合、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应用、全社会共享,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

2.重点改善沈阳经济区内教学点办学条件,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沈阳经济区内共有教学点12个,根据教育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技术方案》总体要求,以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目标,按省级要求完成区域内教学点的设备改造、教师培训、资源应用任务,力争与中心学校开设同步课堂,提高教学点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3.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按照国家标准,结合省级“校校通”工程建设方案为沈阳经济区内院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接入宽带网络,努力探索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数字化教学与管理。到2015年,宽带网络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其中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小学和教学点接入带宽达到10M以上,中心校以上学校接入带宽达到100M以上,其中普通高中实现500M以上光纤接入;中等职业学校接入带宽达到200M以上;高等院校接入带宽达到1000M以上,基本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4.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

沈阳经济区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组织、大胆实践,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实用、好用、管用的资源应用模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提高优质资源使用率。到2015年,基础教育中心校以上学校建成校园网络,村小学搭建局域网网络环境。乡镇中心幼儿园以上和中小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设备,其中交互式多媒体设备占50%以上。

5.对接省级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教育决策能力

根据省级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度,完成沈阳经济区的平台基础架构建设,实现区域内教育行政电子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系统化,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支撑。建立区域内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倡导校标间网络课程互选,鼓励名校开设网络学校、网络选修课,通过办好教育软件制作大赛等活动,有效支撑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对优质、特色数字教育资源的需求,建成区域内高水平的优质教育资源库,提高使用率,为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服务。

6.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实现学习空间人人通

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政府规范引导、企业建设运营、学校购买服务”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运营机制以及“教师率先使用、职教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的原则启动实施沈阳经济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到2015年,全部教师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并开展教学与教研活动;初中以上学生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

7.加大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

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定级标准,着力沈阳经济区内教育信息化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抓好区域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导力的建设,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普及应用信息技术,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人力支撑。

8.参照省级标准,建立健全信息化评价体系和技术支撑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根据省级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服务和管理标准规范以及教育系统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制定沈阳经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统筹协调沈阳经济区技术支撑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建立一支区域内上下联动、步调一致、技术精湛的专业化技术运维保障队伍,建设区域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专业人员队伍,确保沈阳经济区域各级各类教育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9.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地区与学校建设

目前,教育部已颁布第一批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沈阳经济区内共有11家单位入选,其中区域信息化试点2个、中小学信息化试点6个、职业院校信息化试点1个、本科院校信息化试点2个。按教育部和教育厅工作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沈阳经济区内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带动引领沈阳经济区的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重点完成国家级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的实施工作,配合教育厅,确定区域内省级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五、沈阳经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1.建立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保障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综合性工作,必须加强领导,做好协调,必须加强机构和人员的建设,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统筹规划、任务实施、设备运营、系统管理、安全监督、组织协调工作等。

2.建立教育信息化投入保障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维护等都需要稳定的经费做保证。沈阳经济区内的中、高等院校要保证信息化经费的基本投入,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人员培训所需经费可纳入公用经费,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公用经费的一定比例可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

3.建立教育信息化政策保障机制

沈阳经济区要统一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保证教育信息化依法、依规的健康发展和应用。包括:教育信息化发展应用、机构人员编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的教师配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认证管理,信息数据标准等政策意见。

4.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保障机制

要始终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应用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提高应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要在沈阳经济区范围内建设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要加快各级技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确保信息化设施的正常运行,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保障机制。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6

关键词:规划 区域 教育信息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化的程度已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在加快,为了促进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许多学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新的世纪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许多中小学校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但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大城市的区或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各个学校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学校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教育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学校的校园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城区,在区域教育网络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已经分别结合本区域整体信息网络建设规划,作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并在规划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今后其他地区的网络建设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他一些地区也正在或准备进行类似的规划。通过对典型规划的分析,我们认为一个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应该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 地位和意义: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最大的实际用途将越来越集中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电子商务,二就是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建设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所以,每个地区在规划本地区综合信息网络建设时,不把区域教育网络的规划工作考虑在内,是不可理解的,至少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备的。可见,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整个区域的信息化进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但是,如果仅在区域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中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是不够的,因为教育网络与其他网络的建设有比较大的区别,应该相对独立地进行规划;同时,教育信息化规划是总体规划的视野和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规划水平的高与低,不仅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区域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所以将这个规划喻为区域现代化的显示度和标志毫不为过。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是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没有好的规划,信息化的进程就会受到大的影响,甚至事倍功半。因此规划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不仅应该用文字明确表述,还应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

二、 现状与需求: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的发展水平、速度和目标都不一致,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在制定区域教育信息化规划时,必须首先很好地分析当地的各种现实情况,既要分析教育发展的现状,更要分析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各种需求目标。例如,在规划中应对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各年级学生和教职工数,教育经费,普通教学设施以及其他信息化教学硬环境--包括计算机总台数、多媒体教室个数、校园网建设情况等作一个详细的统计,同时,要对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信息化知识应用水平作一个客观的评估;除此之外,还要摸清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信息产业和商业网络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总之,应对各方面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现实情况、规划年限、教育发展的前景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提出一个既具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的且有本区域特色的总体需求目标。当然,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三、 分阶段目标体系的规划:

一般来说,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少则三年,多则十年,甚至更长,所以应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将一个相对较长的规划分割成几段,设置每一阶段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与总体目标比较起来,分阶段目标--尤其是近期目标应制定得更具体。例如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制定的教育信息化近期规划中将阶段目标分解成七个方面,并对实现区域教育决策管理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教学模式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师资培训信息化和教研科研信息化七项指标作了详细的定性说明。

四、 战略重点:

这一部分是规划的难点和核心。由于规划中需求目标大多为定性说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还应有定量的指标作为目标实现的参照和指导,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就是根据规划要求,将目标分解成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而且各项指标中能量化的应规定具体数据,有些不能量化的指标则必须定性准确。

1、 设立规划实施的指挥决策系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工程量巨大的综合系统工程,没有一个精干、高效的指挥决策系统,规划将成为一纸空文。系统中除了建立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外,还应建立其他相关的工作组织,各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2、 对区域教育主干网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内部网络的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其中的内容包括网络的功能需求、网络协议和标准、网络系统组成和系统设计、接入因特网、网络系统和客户端软件运行平台、网络的管理(网站和网管中心)等。由于主干网建设受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应在大框架内设计,但要考虑教育方面的特殊需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之间在类型、规模、档次上存在差别,信息化需求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规划应对区域内各学校校园网的建设进行分类指导,按不同标准和要求分步实施。

3、 区域教育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益处是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所以区域内应考虑设立教育资源中心,专门负责从基层学校和其他地方(网上下载或购置)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和维护教育资源库;管理区域中心网站和各校园网上的所有资源;上传下送各种有关的教育信息;研究和开发适合本区域交流的各种教学软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师生服务等。

4、 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培训基地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信息化人才,提高区域内干部、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规划应涉及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普及教育--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材的选择与编写、开办网上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等;信息化师资培训--培训的目标和原则、对象和内容、方法和考核等;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人员配备、培养和引进、进修和提高等。

五、 保障体系: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以保障实施。这里包括政策、法规上的保障,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证以及建立合理的投资体系。

政策、法规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例如制定工程招、投标的有关法规,可以确保工程投资的合理以及工程建设的质量;建立教育资源开发及使用制度,可以保证开发者的合法利益,鼓励各校及师生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制定培训学习的奖惩制度,可以鞭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努力提高信息素养等。

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证,也是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要明确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奖惩条例,对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机构的顺利运行。

建设区域信息化工程是一项投资额较大的工程,需要有大量的经费投入,而且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维护经费也不是小数目,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要下这样的大本钱,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些人认为地方财政无法负担这样大的投资,所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尚为时过早,待经济发达了,财政富裕了再搞不迟。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仅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且对工程本身的性质也没弄清楚。事实上,区域教育信息化工程不是一个纯粹的消费工程,它的投资来源,并不一定完全依靠地方财政,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投资方法和多条投资渠道,可以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甚至可以作为产业模式运行。例如,某大集团公司在某地区与当地教育部门以股份制形式合作,拟投资数百万元(全由集团出资)进行校网建设,建立网络公司。在总股本中,教育局占51%,集团公司只占49%,因为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有经济头脑的人士会看到投资背后的巨大潜在利益。我们在规划前,首先应对投资方式和投资渠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落实经费来源,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六、 评价、检测机制:

为保证工程的速度、质量,除了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外,还需建立与其配套的检查评估系统。在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上,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评估体系和标准,建立评估队伍和评估程序,在工程建设期间和工程完成后,及时、准确地进行检查监督,保证工程按标准实施和验收。例如某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中的评估体系,包括了《中小学计算机教学评估标准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标准》、《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与考核标准》、《计算机教育教学软件评审标准》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区一级学校评估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