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论文范例

区域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1

“低碳经济”最早见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布朗首相于2007年11月阐述英国的主张是,努力维持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于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而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是由碳资源变成碳危害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过程实现的,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工业革命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大洗牌、大调整,都会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和企业,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和企业。不少产业和企业已经成为这次经济危机的牺牲品,世界就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发展和前进的。这次经济危机留下的主要成果和今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引擎也许就是低碳经济,与此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将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弄潮儿和主导者。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当前的形式下,发展应对气候恶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还有利于化解因气候恶化所产生的国际压力,也是我国承担国际义务,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浙江省永康市工业发展现状

“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这是永康工匠走南闯北、出外谋生的真实写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康五金业不断突破,实力不断壮大:一天生产15万台滑板车,在世界上无人能及;电动工具与日本、德国并称“全球三强”……可以说,永康把小五金做成了巨大的市场“蛋糕”。

永康市作为全国性五金产品制造、销售中心的地位己基本确立。五金工业和五金市场成为永康的两大支柱,并显现旺盛发展的势头,其手扶拖拉机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50%以上,出口创汇连续九年名列全国手拖行业第一;永康是南方最大的防盗门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农用变型运输车生产基地;永康虽没有铜矿,却是最大的铜材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没有铅矿,却是全国最大的铅锭生产供应基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近年来永康的市场秩序、集群中介、政府行业服务组织等取得了显著发展,如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经纪、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业得到极大发展,为永康“小五金”向“大五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逐步形成了较强的自组织与自适应能力,集群自身的适应能力与竞争力得到加强。如今在永康,摩托车和电动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嵌入式电子元器件,以钻合金、钦合金和镶合金为代表的新材料,以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等一批蕴涵自主创新内容的新行业、新品种,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三、浙江省永康市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低碳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

说到低碳经济给浙江永康的“五金”行业带来的,主要是因为在唯GDP的时代背景下,永康的有些企业淡化了节能和环保意识;一些企业本身是耗能、用能和碳排放大户,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污染事故大多与金属特别是“五金”的企业有关;有色金属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急需尽快调整结构和产业布局,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节能降耗与碳减排的压力和潜力很大。浙江的“五金”工业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在新技术包括低碳经济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能够高度重视,急起直追,那么与发达国家已经缩小的差距将会再次拉大,在后危机时代失去话语权。

2、小规模作坊造成产业集群内的恶性竞争

目前永康市的产业集群有8大五金行业,比如电动工具、小家电及厨房用具、不锈钢产品、电动自行车、汽车摩托车配件等。但是目前永康市的集群产业发展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水平比较低,一些农民通过模仿、学习,就以2-3人组成了家庭工厂开始了生产制作的过程,形成了金属制品的专业镇、专业村。随着发展形成了上下游产品及各类配件齐全的产业集群,但是由于金属制品产业集群内生产企业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产品的挤压、积压,再加之土地、原料的短缺,造成了目前几圈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使得永康市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威胁。

3、产品同质化

由于创新投资风险较大,且创新产品外部效应较强,企业创新的收益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假冒而侵占,创新成本则由企业承担。因此,在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市场环境中,作为理性企业人通常不会选择自主创新,而希望成为创新产品的“免费搭车者”。如果,集群内部企业都选择模仿的话,就会陷入所谓的“囚徒困境”,使集群丧失创新的活力,产品质量趋同,恶性的价格战将会难以避免。永康市的有些企业只在价格上竞争,价格竞争转为成本竞争,成本竞争迫使企业只聘廉价的外地民工,使用最便宜的生产原料,导致集群产品质量下降,而且在功能、外观、品种、等级、花色以及于售后服务上同质化严重,最终出现恶性的价格竞争。

四、借力低碳经济加快永康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措施

在新的形式下,浙江永康市必须要思考: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领域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以求新形势的健康发展。这一章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政府层面

(1)、推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制度与环境建设

地方制度是各种关系不同的组织形式,既可以包括一些正式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社会文化制度,而后者是具有不易模仿性以及历史继承性而成为区域竞争的根本性优势。最具有发展动力的产业集群通常需要以现有的社会文化准则为基础的集体制度安排,以此来克服市场的失效,对浙江永康市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①推进企业建立起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建设。

在产业集群中,相互信任与产业氛围,这两个因素对产业区内的企业来说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信任能使得产业区内新技术的引进更加快速、便捷,而信任是企业间交流和合作的共赢机制,能减少交易成本。在氛围与信任的共同作用下,企业能使用最有效的时间实现最大的利润,创造更多的价值。永康市政府应该在园区内建立企业资信认证评估工作,采用宣传、教育、示范等的宣传形式,提高园区内的文化、价值,并使其实现统一性。

②建立促进集群内专业技术人员流动的创新机制。

目前,众多企业对产业网络和人脉网络共同发展,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阻碍或限制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或者不愿意增加职业培训的投入。这实质上严重制约了集群的技术创新。政府应该建立起既有利于企业加强员工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又有利于技术人员流动的良性互动机制是重庆产业集群发展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

③加强行业协会组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应该通过引导、培育,逐步建立、健全行业组织,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在行业协调、行业自律、政策研究、信息传递、技术交流、专业培训、企业融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的作用。这些行业协会组织能实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很好沟通与协调。

(2)为极高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力,政府需采取的措施

为了不断提高集群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企业集群,永康市政府应考虑以下措施:第一,努力构建公共商务平台、打造地方品牌效应、进一步完善各种中介服务的治理,促进行业内企业沟通与交流,润滑企业之间的交易。第二,力加强法制与市场监管,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3)政府支持,引导企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作的机制。对于永康市而言,利用清洁发展机制,通过项目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五金工业的工艺生产水平,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永康市也应该建立这样的专门部门或服务机构,加强对清洁发展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有关政府官员、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训,出台支持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清洁发展项目的政策,促进更多的企业进入清洁发展市场。

2、企业层面

(1)、完善有色金属的回收体系

规范五金也就是有色金属回收体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回收渠道;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行业集中度。在预处理、熔炼、自动配比、快速检测、节能环保等领域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建设一篇再生有色金属示范工程,并样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保治理,提高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再生金属政策法规体系及标准化建设。

(2)、加强五金行业的全区建设和管理

从国家和行业的角度分析,永康市应该大力提倡推动“五金”行业的拆解和冶炼加工企业进入园区实行圈区管理的制度,这是针对行业存在的企业小、多、散现状,必须要加强管理,解决环境保护,统一解决污水治理,不可分解的废弃物要坚决处理掉,为企业创造园区内报关、商检、放射性检测便利条件,提高效率和保证物料安全的好办法。

(3)以区域经济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永康市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在整个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通过适当扩大大城市的区划空间,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能力,实现高度城市化与高度现代化相结合,且城市经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经济创造了规模效益。永康市应该以区域经济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永康市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同时,2010年每县启动一条示范沟域建设,全区重点推进3条低碳经济示范区域建设。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高效课堂;创新改革;教学质量

一、如何选择课程教材

教材建设是学科(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教材含有学生所需要的系统化知识。完整系统的教材内容相比于其他资料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经典的、难于理解的内容以图表等多种形式呈现的方式,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和记忆存储。教材编写组成员通常都是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获得显著科研成果的著名教授学者,他们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精心撰写教材,因此教材是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和学习资料。同时,目前国内不同高校学生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面对同一门课程时选择的教材也要符合学生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范围,故授课教师综合考虑授课对象的知识基础、学科背景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课程教材尤为重要。区域经济学课程内容丰富,包含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政策与管理等诸多经济学知识点,同时也包括地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当前“双一流”院校的本科生基础良好、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强,这类院校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该选择国外经典教材或学科前沿教材是合理的[2]。然而对于普通院校的本科学生而言,尤其是本科低年级学生,应从经典教材、易于理解与应用的入门教材开始。国内现有区域经济学教材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囊括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重点领域,如《现代区域经济学》(魏后凯)等。对于学有余力的区域经济学本科生、研究生而言,增加一些课外的辅助资料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课程大纲和培养目标等有针对性地讲解教材中的重点理论知识,同时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实践,适当安排具体的区域经济实例以便于学生理解其复杂理论。

二、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一)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高校应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力度,要结合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把以知识讲授、能力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目标融为一体,积极,鼓励授课教师积极探索和采用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多元、师生共同合作交流等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学需要教师具有高度责任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授课对象的现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的不同,授课教师应灵活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予以辅助。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区域经济经典理论,常配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案例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意识。此外,要充分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尝试“翻转课堂”、“慕课”等线上线下互动的教学方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课堂模式转型,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也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核心能力。

(二)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储备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效的课堂教学应倡导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和规划实践案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转化能力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复杂,交叉与分支学科内容众多,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间去覆盖所有的知识点,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一知半解。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图书馆馆藏书籍和学术文献等途径,丰富自我学习通道、自觉主动探索前沿的学科发展方向。归根结底,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用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正所谓“没有达不到的目标,只有想不到的办法”。课堂转型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有在不断地尝试与大胆实践后进行反思、改进,才有可能实现目标。

(三)鼓励科研促进教学

近年来,随着国家做出“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部分高校不同程度地出现科研重于教学的趋势,此现象在研究型或综合性大学中更为突出[2],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教学与科研工作虽存在本质区别,但有较大的相容性,即教学具有科研性质,科研也具有教学价值[3],二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才能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因此,授课教师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兼顾好教学、科研并重,以教提研、以研促教,。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剔除教研分离管理意识,建立科研促进教学的有效机制。根深蒂固的捆绑式课堂教学文化,有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授课教师应营造平等对话、鼓励创新的课堂氛围,借助科研过程,首先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将最新的科研动态与成果与学生及时分享,创新授课内容,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因此,区域经济学授课教师要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在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此外,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还为教材和教学讲义的编写提供了第一手素材,对于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将科研课题分解成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或毕业论文(或设计),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得到科研过程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确保教学中心地位和科研先导作用。

三、提升授课教师教学能力

(一)教师层面的提升路径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要长流水”。授课教师要及时更新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掌握学科发展历程、理论体系以及最新前沿动态。教学能力是教师必备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职业素质。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师要拥有除—般课堂教学能力外所需的特有教学能力。我们认为,高校区域经济学教师教学能力应当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掌握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互动与评价能力等基本要素。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和课程大纲要求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教学诸要素。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将课程理论、案例等巧妙设计成典型化情境,设疑激思,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听课热情和学习兴趣,大幅提高区域经济学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授课教师经常与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城市规划部门以及统计部门进行调研和访谈交流,积极搜集区域发展或区域经济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为区域经济学的授课提供更为真实的辅助资料,能够多方面的扩充学生的知识体量。总之,授课教师应不断学习和认真总结,加强教学反思、促进自身成长,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关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实践,进而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二)院校层面的提升路径

1.完善考评制度

教学能力评价应关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做到与授课教师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方向,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教学积极性。此外,树立教学科研并重的思想意识。一方面,将授课教师的课堂表现和教学成果纳入评价范围;另一方面,将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纳入评价范围。还有,将教改项目等同对待于科研项目,纳入到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与聘任岗位时的科研业绩参考。

2.健全教师培训制度

高校要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那么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各行各业的运转模式、行业动态及各单位的人才需求。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策略。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一线部门采访调研,了解生产流程和具体技能要求;另一方面,聘请同行专家做兼职教授或开展学术交流,向一线教师传授实践技能等。

3.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学校应鼓励并出资提供教师参加各类学科会议或交流项目的机会,让教师在专家引领与合作交流中更新教学思想、提高教学技能、探索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4.创新激励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协调发挥,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详细调研了解授课教师需求层次,兼顾公平突出效率,对教学效果突出,师生评价高的教师进行特殊奖励(如聘岗、职称评审、年度评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此外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等。

四、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评价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效果考核体系有诸多种类,如侧重于评价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的课程考试、测度实际操作水平的项目作业或上机操作等。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质量考核的测度、诊断、诊断、反馈等功能,不但能够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据了解,当前多数高校区域经济学教学效果考核主要采用以闭卷笔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这种考核方式容易诱导学生只关注考什么或交什么作业,通常采取突击熬夜方式来应对考试,教学效果很难保证。更有甚者,学生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通过考试作弊等手段来取得高分数好成绩。显然,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和考核要求。鉴于应用性强的特征,刘迎霞(2011)认为区域经济学课程考核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性[4],学生考核模式不应单一化,不能仅仅关注期末试卷成绩,应该也注重学习过程考核。根据传统的课程考核体系,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中很小的一部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期末成绩。因此,若重视过程考核势必要调低期末成绩所占比重,提高过程考核成绩权重。对于过程考核成绩赋分,通常依据出勤率、课堂问答、提交作业、小组讨论来赋分,不同院校具有不同的要求和依据。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重视过程考核不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还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是与期末考试一起全面反应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建议采用理论部分的笔试与技能部分的操作性或项目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闭卷笔试和课程论文之外,还应灵活采取开卷考试、平时作业、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单元测验、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命题内容范围应以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教学目标层次要求为依据,应以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3.

[2]汪立夏.以本为本,把高校内涵发展做实在课堂上[J].江西教育,2018(31):14-15.

[3]王强,姜莉,李雯,等.“以本为本”背景下高校教师如何以科研促进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19(2):68-69.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3

(一)优势(Strength)

高州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适合发展以种植荔枝、龙眼和反季蔬菜等蔬果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境内蕴藏高岭土、磷矿等资源,其中高岭土藏量达7000多万吨,磷矿储量达2亿吨。河流干系较多,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78公里。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冼夫人庙、宝光塔、古城遗址和根子贡园等景点,有利于发展商贸旅游业。属于珠三角五小时经济圈范围,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临近三茂铁路,距湛江港和湛江机场不到100公里,有利于对外经贸往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高州设立高职分院,辖区建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

(二)劣势(Weaknesses)

高州的三次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关联性弱。目前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暂未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农产品仍以鲜活销售为主,荔枝、龙眼等水果市场竞争激烈,价低与滞销并存,果农增收遇瓶颈。工业体系仍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的中小型工业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分布较散,未能发挥集群效应。微小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发展落后,乡镇多但规模小,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城乡经济聚集效应。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珠三角部分产业逐渐向外转移,高州可以利用毗邻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珠三角工贸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吸引区外转移的企业、资金和技术。粤桂黔高铁正在建设中,计划将于2014底完工通行,作为地处这条高铁沿线的城市,将有利于当地农副产品对外流通,促进对外商业贸易发展。

(四)挑战(Threats)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高州的“三高农业”已颇具地方特色,然而其他地区也相继效仿,荔枝、农眼等水果市场相对饱和,供应量高致使销价竞争大,滞销情况时有出现。粤西的湛江市、云浮市以及茂名市境内的其他县区都会过滤减弱珠三角对高州经济发展的辐射扩散作用。近年茂名市逐渐把经济发展重心向南部沿海区域转移,这对地处茂名北部的高州而言将是一种威胁。

二、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

(一)以农起步,发展“三高”农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许多干部群众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农业以粮为纲,生产结构过于单一。面对这些客观事实,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只有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挥山地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种植蔬果经济作物,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于是开始大作“农”字文章,积极发展“三高农业”。首先是规划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建立区域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鉴江沿岸10个镇沙地多,雨水充足,冬季寒害较少,集中发展香蕉、反季蔬菜;东部气温相对较高雨水少,集中发展荔枝、芒果;西部丘陵坡地多,集中发展龙眼、芒果;北部气温相对低,集中发展杂果、南药。目前已形成东部荔枝、中部香蕉、西部龙眼、北部杂果的水果特色生产格局,多个乡镇被评为广东省专业特色镇,多种农产品被评为全国农业博览会优质金奖。其次是对尚有的荒山地、荒滩和低产农田及林地进行改造,把低产田和山坡地改种水果或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大力推广以种植名优水果为主的、“鱼—禽—畜—果”综合经营和“稻—稻—菜”的耕作生产模式,利用产业链进行循环化生产,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率。

(二)以农促工,积极发展涉农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为发展工业积累建设资金

“三高农业”为高州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高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87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3.45%。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政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市—镇—村—组”交通网络。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政府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实行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政策,扶持引进涉农的规模专业种植户和中小型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干果加工、水果罐头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一批涉农工业企业。在农村组建生产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和链式生产配送农业,使农产品滞销问题得到缓解。

(三)以工带农,加大招商引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凭借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依托靠近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高州对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依据区位优势把涉农工业做大做强,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和涉农商贸流通企业被培育起来。1993年广东省批准设立高州市金山经济开发试验区后,外商慢慢进入高州投资办厂,皮革手套、铸铁件、医药保健、橡胶制品、造纸等产业逐渐发展为高州市的龙头工业。201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24.2亿元,增加值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35.7%。工业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非农收入也因此显著增加。

(四)抓住契机,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商贸产业,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水果之乡和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源地,高州市积极对外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唱响“古色、绿色、红色”的旅游主打戏。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及初具规模的旅游业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品需求,带动了商贸经济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商贸网点遍布城乡。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9亿元,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9.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4︰30.4︰46.2,可见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高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观念,激发民众生产发展意识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市首先从地情出发,出台政策狠抓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工作,提高他们对“三高农业”的认识,改变“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思路,提出利用山坡地和调整部分宜果的低产粮田发展以水果种植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其次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经营成功人士和农业专家到当地讲授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和耕作方法,解放群众小农思想,增强发展信心。政府还组织农村干部、民营企业家和有相当经济头脑的群众到珠江三角参观学习取经,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二)重视教育和技术推广,依靠制度营造“三高农业”发展氛围

在经济发展初期,高州经济发展政策主要突出一个“农”字,通过制定小额信贷、涉农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等政策,在社会营造重农促工和以工带农的经济发展氛围。在面临因地处山区招贤纳才难的情况下,高州注重“教育造血”功能建设,建立职业学校培养本地技能人才,尤其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良种和技术推广,并主动走出去与珠三角农业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他们为当地“三高农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

(三)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并重,注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与合理布局

基于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山区县要综合分析地情和市场需求,根据不同时期下的区位条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适时有侧重地发展三次产业,做到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两者并重。对优势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特色,在产业内外部之间做好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州的“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三大产业齐发展”的路径模式充分体现和贯彻了这一思想。

(四)发挥市场、政府和公共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州始终把地情与市况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三高农业”,对农业专业户和涉农企业给予信贷、税收、补贴等扶持补助。在农村组建生产专业合作社,并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充当区内外企业经济组织之间联姻桥梁,促进当地农业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的合作交流,如今该市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已被广东省确定为学习范例。在搞好交通物流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当地政府积极与市内外企业商业协会、村社农户共同培育组建市场体系和构建营销网络,着力搞活商品流通。

(五)利用区内外资源,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圈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4

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16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将样本期设定为2002-2013年,相关变量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如下:

(一)内生变量。

一是环境污染程度(epd)。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利用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以及工业废气中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等5类环境污染排放指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衡量指标。参考Ma等的方法,采用熵值法计算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二是经济集聚程度(agd)。经济集聚反映的是经济活动在单位空间内的集中程度,传统的集聚指标有Herfindahl指数、Gini指数和地理集中度指数等,但这些指标未考虑较小地理单元面积的差异所产生的空间偏倚。单位面积上承载的经济活动量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集聚的良好指标,因而本文采用单位面积的非农产出来测度经济集聚。

(二)控制变量。

为了尽量减少因其他变量遗漏造成的估计结果的偏差,本文在计量模型中增加了影响环境污染和经济集聚程度的其他控制变量,主要有:①劳动生产率(pro)。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生产的集中和促进经济集聚,同时在生产和环保技术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污染也越多。本文采用人均非农产出来测度。②对外开放度(open)。采用人民币表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来测度。③环境规制(regul)。采用人均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完成额来测度。环境规制会抑制企业的排污行为,同时过高的环境规制会影响企业的选址,从而影响经济集聚。④产业结构(lis)。采用各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测度。⑤经济发展水平(rgdp)。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测度。⑥人口规模(pop)。人口的扩张和集中是导致经济集聚的原因之一,采用各市常住人口数量测度。⑦交通便利度(tran)。采用人均道路面积测度。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区域对外经济交流和要素的流通,吸引更多的投资,提高经济集聚水平。本文所选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产出指标均根据GDP平减指数调整为2002年不变价格。为了减少异方差和偏误,在实证分析之前,对所有变量均进行了自然对数处理。计量分析均采用EViews7.0软件进行。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一般而言,用不平稳的数据进行回归往往会出现“伪回归”现象,因此在回归之前须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分别采用LLC检验法和Fisher-ADF检验法进行面板数据的同质单位根和异质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中除了环境污染指标(epd)为平稳序列之外,其他变量均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为非平稳序列。对这些非平稳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各检验值均拒绝了原假设,表明这些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体现出了一定的平稳性。

(二)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虽然非平稳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为平稳序列,但是还需对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本文分别采用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进行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其中Pedroni检验选取Panel-PP统计量和Group-ADF统计量。结果显示,各统计量均显著拒绝了“无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即各模型中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因此,可对原值方程进行回归分析。

(三)联立方程实证结果与分析

由联立方程模型的工具变量个数大于其内生解释变量个数可以看出,联立方程(2)和(3)均为过度识别。为了提高估计结果的有效性,本文采用系统估计法中的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对方程进行整体估计。其显著优点是既考虑了内生变量的潜在相关性,同时还考虑了各方程随机误差项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

1.环境污染方程估计结果分析。

经济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经济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污染排放强度的增加,经济集聚每增长1%,污染排放就增长0.626%。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依赖于工业化的推动,大量工业集中于城市,当经济活动密度较高时,必然伴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张和能源消耗的增加,产生更多的污染,从而影响环境质量。劳动生产率对环境污染的估计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强了污染排放。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劳动、资本、技术和环境等投入要素组合的优化,其对环境要素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相对减缓了污染排放。但是劳动生产率伴随着产出规模扩大而引起的污染排放增加却大于要素替代对污染的节约。污染排放的空间滞后项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污染排放强度与周边地区的污染排放密切相关。对外开放度和环境规制的估计系数均为负且显著,表明对外开放和环境规制整体上改善了长三角城市的环境。大量的FDI和国际产业向长三角转移,外企的生产技术和污染处理技术相对较高,在环保标准上更倾向于执行来源国的标准,加上近年来长三角城市对环境保护重视度增加,环境治理投入不断增加,因而整体上改善了长三角城市的环境状况。产业结构的估计系数为正且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产业结构中工业份额比重越大,污染排放强度就越大,因此上海等地为了治理污染将大量污染产业外迁或者淘汰。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平方项的估计系数在5%的统计水平下分别为正和负,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符合EKC假说,呈现出倒“U”型关系,即经济发展初期,污染排放强度随人均GDP增长而增加,当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后,污染排放强度就随人均GDP增长反而下降。随着长三角各城市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充裕的财政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均是形成拐点的重要原因。

2.经济集聚方程估计结果分析。

经济集聚方程中的环境污染强度和环境规制估计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负,表明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对经济集聚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环境作为一种要素投入,企业需要为此付出成本,为改善环境质量,政府不断提高企业的排污费用或者提高环保标准,那些污染费用占总成本较高的企业会由于污染成本的增加而重新选址,从而影响经济集聚的程度。经济集聚空间滞后项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周围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每提高1%,本地的经济集聚水平提高幅度便为0.025%。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关联度较高,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梯度,中心城市上海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相互依赖程度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即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会促进经济集聚。对外开放对经济集聚的影响为正,表明大量的国外资本和产业的进入有利于形成更高的经济集聚度。人口规模、交通便利度的估计系数均为正且显著,表明人口规模越大、交通越便利,就越有利于促进经济集聚。近年来,户籍制度的松动导致大量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集聚,为城市的经济集聚创造了条件。同时,长三角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城市间的经济互动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城市的经济集聚。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运用2003-2013年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经济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经济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污染排放强度的增加,反过来环境污染对经济集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2)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城市的经济集聚程度与周围临近城市的经济集聚程度密切相关,城市的环境质量受到周围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3)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产生了正向影响,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和环境规制的加强则有效改善了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

4)环境规制对经济集聚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劳动生产率、对外开放度、人口规模以及交通便利度均有利于城市的经济集聚。

(二)政策建议

1.相互协调。

建立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协调组织,全面协调区域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环保政策。由于经济活动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因而经济协同发展是污染联合治理的根本,长三角地区应形成地区经济协同为主、政策管理协同为辅的联合治污格局,制定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同行动纲领。要依托各地发展优势,做好统筹协调,促进形成各具特色、互补互助的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工合作效应。

2.监督到位。

构建长三角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环境污染联动预警机制。各地区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不仅要关注城市的规模和经济密度,而且要考虑到环境污染对经济集聚的负面影响。应借鉴国际经验,分阶段逐步提高环保、技术、质量、安全等各类标准等级,并建立严格的监管和执法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长三角城市经济密度与污染数据的动态关联监控平台,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资源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收益的分配制度,利用市场机制有效控制污染排放。

3.市场与政府各施其责。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5

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反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途径,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语言不具有商品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来往更加频繁,语言的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外语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可以使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外语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其他人力资本,这就使得外语教育具有经济价值,所以学习外语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投入,通过学习外语来消除不同国家人们之间交流的障碍,从而获得某种需求。同时,语言也成为一种职业,通过语言传输获得回报。因此,文化服务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元素,其发展迅速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就是积累人力资本的过程。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在逐步加快,国际竞争与合作越来越密切,与国际需要加强外语人才的培养,外语继续教育是加快融入国际社会的有效途径。东北作为传统重工业基地主要是依靠工业拉动经济发展,随着近年来经济转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迫切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服务产业是经济建设的灵魂,而外语是东北经济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介质,在振兴东北区域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外语继续教育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扩建,各种教育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继续教育资源充足,社会成员可以获得高水平的师资和最新最全的教学仪器、教学方法等优势;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外语继续教育水平和质量则存在明显的差距,不少地区的外语教师数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学员知识需求量与教师数量的比例严重失衡,更谈不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了。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越来越广泛,英语不可避免成为当今国际间所通用的流行性的语言。作为一门语言,学习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然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对语法词汇的掌握,而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目前学校教育所培养出的大部分人才听不懂和表达不出完整的意思。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服务产业的英语继续教学现状,把信息技术引入外语课堂,对提高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至关重要。

三、外语继续教育服务文化产业对齐市区域经济建设的促进

东北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东北文化在华夏文明中不是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核心,与孔孟时代所产生的精英文化不同,东北文化在农耕文明时代相对比较落后,文化主体是地方文化结合华夏文化的产物,同时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建国初,是全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东北经济增长逐步衰退,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区域的经济发展势必要发展文化建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学习好的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才会更加迅速。外语教育服务文化服务产业是搭建文化和经济的桥梁,通过与国际接轨,利用东北特色文化吸引海外资本投入,同时将东北文化传输到海外,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国外优秀文化引进东北区域,外语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充分了解国外文化的风俗习惯,才能吸取其文化中的优点为己所用。加大外语教育的普及也是将东北文化向外传输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实现外语继续教育服务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增长。为促进经济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齐齐哈尔市重视文化服务产业人员的素质提高,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齐齐哈尔市商务局的数据统计:2014年,在消费市场萎缩的不利形势下,我市商务系统上下齐力,完成了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4亿元,同比增长13.5%。万力皮革城、国际五金建材城、居然之家等项目建成运营,北方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出台电子商务发展意见,成立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协会。启动绿色食品推广服务中心建设。限上企业增至110户,推动消费品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务实招商,实际利用内资、外资位居全省前列。对外贸易额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值9.9个百分点。

四、齐市区域文化服务产业发展的环境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以齐齐哈尔为代表的东北区域文化服务产业发展具有很多环境优势,首先东北地广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和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文化消费上的投入大大增加,为推动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其次,东北具有先天的区域优势,与俄罗斯比邻,贸易出口量大,交通便利发达,有着良好的基础建设和经济来源,为文化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再次,东北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多元的关东文化,东北土著民族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积淀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者前来参观,大大促进文化服务产业发展。此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东北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东方小巴黎哈尔滨、滨城大连、鹤城齐齐哈尔等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文化在推动东北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齐市服务产业发展具有诸多的优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齐市经济水平较低,对文化服务产业建设比较落后,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文化服务产业发展得不到有效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与国外文化对接上缺乏外语专业人才,外语人才匮乏现象严重。另外,在外语服务上,齐市教育质量相对较低,外语教育普及率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外语服务文化市场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外语教育的不完善导致无法有效的将文化服务产业转换为经济效益,外语人才的缺乏使东北文化无法走出国门,文化对经济发展也无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诸多问题的存在也说明外语教育在服务文化服务产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改善和转变外语教育情况,将有利于将东北文化在国外的推广,促进齐市乃至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外语继续教育服务文化产业对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文化服务产业中外语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建设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外语教育作为走出国门的必要途径,促进文化的建设势必拉动经济的发展,为提高东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制定规范的外语服务市场体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为外语培训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外语教育在促进文化和经济繁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相应的规范制度却没有跟上,导致外语教育市场混乱,各教育机构良莠不齐。有关机构应该彻底清查和取缔无资质教育机构,确保学习者在外语机构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完善外语服务市场的制度。

(二)组建外语专业人才队伍

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语言的表达,通过文化服务产业增加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需要专业外语人才将文化服务产业推向国外,并将国外优秀文化带回国内,通过这种彼此的相互沟通,振兴东北经济发展。因此,组建外语专业人才队伍是发挥文化服务产业的利剑,应加强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切实做好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策略,鼓励人们外语教育深造和进修,增强国际合作,为外语人才提供一个可以展现自身价值平台,为东北文化服务产业持久发展打下基础。

(三)以外语作为连接国际的纽带,扩大文化服务产业的影响范围

通过外语教育,将文化服务产业对外发展,拓展国外市场,只有与世界接轨才能更好的发展东北文化服务产业,促进东北区域的经济增长。通过外语专业人才在海外市场上宣传,增加我们的文化知名度,可以吸引更多外资的投入,使之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体制,对增强经济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六、结语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6

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主观学习和教师客观引导,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面对现今低级工程人才过剩造成的就业压力和高级工程人才的稀缺带来的产业发展瓶颈等等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那么,如何让学生从学习态度上有根本的改观?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不少教育者一直寻求长效的处理方法。但由于学习个体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使得教育活动的过程繁复而灵活。究其根源,笔者认为理清三个问题,对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益处。第一,为什么学?也就是学习的目的性,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言:“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学习目标反映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定时间内所有学习活动的期望结果。它往往会受到来自学习个体内部和外部客观条件的双重影响:内部主要有态度、能力、性格、身体状况等;外部主要有人际、环境、目标难度、机遇等。因而,在学习者制定目标时,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该思考学习目标的时长问题。CDIO以“工程项目”为学习目标,很好地解决了因时间过长和任务不清晰带来的影响。它从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都包含了无数个阶段,学习者不妨每一阶段都设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在不断的实现目标和自我激励中,达到预期的结果。第二,学什么?优秀的工程师除了具备的专业工程技术知识以外,还应该有相应的“延伸知识”,例如: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和语言等。第三,怎样去用?主要是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目标的途径是多种的,如何高效地完成目标是个人能力的具体体现。CDIO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包括人际能力、管理能力。当然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考虑到这一点,CDIO的标准3——一体化教学计划,将个人能力、人际能力、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列入了培养计划中。让学生在工程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塑造卓越工程师所具备的职业能力。

2高等工程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高等工程教育是否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当前地方高等工程教育面临哪些困境?怎样培养具有国际化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下文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主线,探讨区域经济视角下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之路。

2.1明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在产业升级和转型急速发展的今天,工程教育同时也面临着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全国经济浪潮带来的变化。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探寻“卓越”之路上,不少工科院校纷纷借鉴美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学习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理念。CDIO教育培养在企业研发或市场运作环境下,能够独立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的高级工程师。整个教育过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它以工程项目(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充分把所“知”运用到社会的“行”中,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天然的妙合。CDIO教育理念革新了中国工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把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轮廓描绘得更加清晰。传统的研究型人才专注对学术研究的追求,定位大多是研究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毕业后困于“学以致用”,产生了一系列就业难问题。而CDIO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企业与社会上的不同类型和层次人才的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或方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各类工程项目为中心,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积累高级工程师所具备的专业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之外,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2.2优化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类高校在明确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必须由内至外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来自社会或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在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上,现代工程类高校闭门办学状况已有好转,但与社会相脱离,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并又是亟待解决的。我们不妨把大学看成是多个板块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占主要人数的板块是学校、教师、学生。本文拟从这三个层面来探讨工程教育的困境与展望。

2.2.1基于学校的角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中国工程教育顺应历史发展,取得了跨越性的成绩。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方案、模式的摸索和锐意创新。2013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通知,通用标准中明确了对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工程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向社会和企业敞开了大门。但从工程教育部门的层面上来讲,存在的困难依然很多。首先,工程类高校的办学模式与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的工程教育起步较晚,始发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以京师同文馆开设天文、算学、化学等科为开端。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工程教育且行且停。受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工程教育模式先是依照苏联的工业教育模式,尔后又学习或借鉴了美国、英国、欧州的大学制度,让中国的工程教育渐近世界。2013年6月,在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这是对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充分肯定,迈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标准工程师的重要一步,也加强了工程类高校与产业界的密切联系。但工程教育会受到来自当地政策、经济水平和传统文化的制约,它们之间相互适应、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和学校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工程类高校的具体操作细节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实践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等。教学大纲是学科的教学纲要,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准备工作都围绕着教学大纲展开,是评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本依据。CDIO对教学大纲做了专门的阐释,即CDIO教学大纲建构了大学工程教育改革基础的现代工程知识、能力及态度等规范。CDIO教学大纲中,首先要求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这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来锻炼学生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完成产品从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工作。在此教学大纲的框架之下,对照现代工程类高校的教学内容。现有的教学内容太过老套,一些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地重复同样的教案,没有创新,远落后于工程技术的发展。相关产业需要什么,最新的专业技术是什么,学生们无从得知。所知所得仅源于教科书上的文字描述,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新奇感,缺乏主动的实践空间。同时,这些教学内容重专业知识轻素质教育,突出个人能力的表现,忽略团队协作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其忽略部分正是现代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也是产业界强烈要求的。CDIO课程设置有效地弱化了上述问题,其主要措施在于:(1)学科间互相支持;(2)课程体系间互相支持;(3)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最后,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作和团队学习的空间,高等工程教育需要积极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实践教学除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外,还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和物质支持。这不仅依赖于高校自身的运作,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2.2.2基于教师的角度

教师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者,在几千年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中国历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但在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逐渐被淡化。归根结底是学校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无法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教师考核的标准。现在高校的考核或职称的评定多以教师的科研项目、论文、出版书籍等可量化指标为考核的标准,所以众高校教师纷纷以申请科研项目为奋斗目标,而疲于教学,对教学水平的要求较低。除此之外,社会服务工作也在考核之列。二、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大学对教师的学历或学位极为倚重,引进的教师大都直接来源于高校,使得学历不足但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人很难进入大学课堂。但来自产业一线的工程经验是培养工程师的可贵“教材”,于是学校一方面引进多素质型教师,另一方面又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并加强校企合作与培训。但同样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引进教师在学术领域的权威性,对学科建设和工程师培养的贡献率。学校对引进教师考核制度的适用性和可执行性,以及重视程度。其次,教师进修或培训大多选择在国内外高校,而少有去工厂、企业或行业相关单位进行实践学习。近年来,来自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产学研合作已较多地提到日程上来讨论。这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有不小的促进作用,与此相关的教师考核标准仍相对滞后,重形式轻质量的现象依然存在。改善这些问题,建议有三:首先,考虑各行业精英或专家加入考核的队伍中。只有他们了解当前国际社会本专业的前沿,能够把握专业的最新动态和未来方向的需要,同时也了解教师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意义。其次,加大对“创新性”、“应用性”研究成果的支持和评价。第三,注重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和考核标准的多样化,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优势,使其在科研、教学、成果转化、实践经验等各个方面扬其所长,不被既定的、一统的考核制度所累。

2.2.3基于学生的角度

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多观注对教师的评估和考核,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多见于考试后的分数中。学生“分数至上”的价值观,使得学习脱离了生活,也远离了社会。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在学生从业前占据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它是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过程。教育的目的与生活的目的一致,“生活也即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生活和发展,工程教育的本质是为工程师的生活奠定基础。因此,应把实践能力作为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因素。当代中国工程教育的模式下,高校学生应从学校学到哪些知识和能力?如何检验大学生已获得的能力?问题的核心在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的评估。评估的标准是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反映,因此,它必须在社会人才需求的框架下,符合工程教育中各专业利益相关者的切实要求。这些专业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来自产业界的精英,也包括在校的和已毕业的学生,以及大学教师和管理人员。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渠道来收集业界利益相关者的建设性意见与形势分析,并与教师和已毕业的学生讨论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中需优化的部分,通过对归纳总结各利益方的意见,评判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的时候,所反映出来的技术基础知识、操作能力、推理能力、社会人际关系,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隐性因素的不可量化性,评估标准在制定时,应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权重。评估的方法或形式亦可以是多样化的,诸如:笔试、口试、目标问题的解决、学期中的独到意见和创新发明。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旨于对教学的适应性进行改进,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以满足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加速中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步伐。

3结语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7

职院校可以成立与当地企业、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会计师事务所等行业企业组成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平台。依据此多方合作平台,本着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思想,充分调研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制定出符合国家高职高专教育要求的专业建设目标,积极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广东地区为例,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属外向型经济类型,投资环境优越,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建厂,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势明显。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定位于中小型企业会计,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性、应用性、实操性,即要求学生必须是一个“多能手”,具有较全面的会计电算化、会计、结算、税务、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技能,以适应中小型企业财务部门人手单一,一个人需要负责多个岗位的职业要求。

2校企合作完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融入职业资格标准

在专业的建设中,只有增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实现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才能使高职教育更有效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根据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历年就业岗位分析,依据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让企业成员提出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分析企业中这些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由校方总结出本专业学生培养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素质结构,并由此重新构架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种类和内容,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行业合格的入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过程中,强调“一专多能、一凭多证”就是一项专业能力多种辅助能力,一项毕业证书多项职业证书,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统计员资格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一至多种。在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全面考察了行业内通行的职业资格标准,有些职业资格标准是属于资格证书,是从业人员的最低门槛;有些职业资格标准属于协会或主管部门推荐,是从业人员的参考标准。依据这些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标准的内容设计、考试要求以及教学参考材料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使得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更好地衔接。在人才培养的设计中从大一到大三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考证目标,体现出进阶式的知识培养和证书获得能力。让学生在3年的学习中,既具备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同时具备行业从业的多种资格,满足其发展的不同需要。

3“学、技”双搭配,合理构建职业教育师资团队

教学与科研实力强大的师资团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现有教师团队中实现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的比例为1∶1,形成既要能讲理论又有实战经验的师资团队。在专职教师团队中应有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中级职称(讲师),初级职称(助教),让教学团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要把科研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研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强调校内教师具有会计师、统计师、会计电算化等职业证书,具有双师资格。师资团队中,校内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应具有1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验。兼职教师应是在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和各单位的主要业务、技术中坚力量,具有非常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

4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构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按照会计电算化企业人才培养需求,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评审会专家及相关企业的共同调研,与本经济区域内的财会类企业合作,在教学模式上进一步构建“进阶式顶岗实习预就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基础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都能得到全面提高。“进阶式实训实习预就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考虑到会计电算化的知识涉及企业核心,在校生在企业短期实习较难直面了解和接触到企业账务的问题,根据企业工作过程,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习,分成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3类,单项实训在各学期进行2~3周针对本学期理论知识点的对应实践操作训练,综合实训安排在3年理论课程结束以后,在学生进入社会前对3年所学知识点进行跨课程共融合的实践训练,为期4~7周,最后,让学生进入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通过以上3个阶段的实践训练,学生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与岗位的充分接触,使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有较大提高,动手能力增强。

5依托区域经济实体,进行校企合作

5.1依托行业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带动工学结合的实训实习模式

在校企合作上,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理事平台的行业优势:一是加强企业的合作,并通过以点带面,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二是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到企业了解企业真实的会计电算化制度、财务业务操作,增加学生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认识。三是聘请企业高管人员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在实践课上指导学生,或定期为学生举办讲座,增进学生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计信息化前沿知识的了解。

5.2共建科学高效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1)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主动与企业联系顶岗实习事宜。在顶岗计划实施前一个半月,组织相关企业到校与学生见面,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实习单位、工作岗位及实习时间。为使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学校与实习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后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2)建立学生校内课程学习质量考核与企业实践课程学习质量考核相结合的监控和评价机制。通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对校内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结合企业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对校内学习内容方法进行修正和调整,形成校内学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监控评价机制。(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办法。为加强对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结合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殊性,由企业主持、学院参与共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提升学生实习质量,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记录、考勤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4)学校与企业齐心协力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指导管理,抓好学生的自我管理。在顶岗实习期间,按照4个阶段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为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前,由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顶岗实习安全教育,企业根据其生产情况及所提供的实习岗位,确定每批次接收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院聘请企业管理层为兼职老师负责管理在岗学生的考勤和工作绩效,校内专任教师,每人负责一定数量校外实习学生的实习管理,要求学生定期汇报实习情况,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由“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老师共同指导,完成顶岗实习教学。

6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实践训练。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边学边做,学做合一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应具备一个基于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模拟教学场所,以进行仿真教学。建设一个以职业岗位真实工作环境为标准,模拟现代办公情景,通过导入真实项目或仿真项目,采用最新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的会计实践操作场景,漂亮、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实现校内实践与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该校内实训基地,可模拟企业财务科室场景,能模拟会计、出纳、财务主管等工作岗位,模拟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同时具有授课、实训、展示、分组研究、模拟工作、证券投资操作等不种功能,在实践教学基地内可以完成本专业的基础会计模拟实践,会计电算化实践训练、分岗位的会计工作模拟等,与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7定期反馈毕业情况,“师友计划”推动专业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8

1.中职教育的特点

中职教育招生对象面向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员,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没有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与管理上难度都较大。另外由于离开传统教学的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心态和阅历都欠成熟,导致缺乏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意识,因此我们在中职教育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应对的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使得中职教育更好的适应区域社会经济。

2.中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中职教育无论从办学还是招生,不同于高等教育面向全国范围。中职教育一般地域性较强,局限于某个区域内,因此为该区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基层劳动者,从而带动了区域内的整体劳动者素质提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就广告行业来说,广告设计可应用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推广,也可助力企业提升公众形象、宣传企业产品,从而扩大经济效益。中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为区域内企业提供基层广告制作人员,从事宣传海报、图册的具体制作,宣传促销活动的文案执行等,提升企业宣传水平和质量。因此广告人才的培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区域经济发展对中职教育的影响

所谓区域经济,是指以一定区域为范围的经济综合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中职教育的投入及运行机制,影响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分布。同时区域经济也反映了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科建设应以区域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根本。广告设计作为支撑全行业的技术专业,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应用,但不同的区域经济状况也使得不同区域的广告设计行业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无论从行业角度、应用深度、设计方向以及新理念新技术的使用等,都存在差异。若中职学校培养的广告从业者不能符合本区域的发展状况,则产生“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象,供需不和。

二、当前中职教育广告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发展对广告业的需求不断加大,不同于高等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培养广告设计师的目标,中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应致力于培养广告制作人员,才能使得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取一席之地。近些年,笔者通过对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以及对相关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发现中职学校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广告制作人才的培养。

1.专业与人才定位模糊,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近些年来广告产业发展异常迅速,很多中职院校跟随形势办起了广告设计专业,但对这个专业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尤其是全国各高等院校以及职业学校多数都开办了广告设计专业,毕业生大量涌入社会,导致人才市场竞争激烈,而中职学生在整体素质上逊色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也比本科院校少,如果在专业能力上没有优势,那么毕业生将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夺取一席之地。当前广告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国际广告运作人才、广告高层管理人才、营销策划复合型人才、创作设计人才及制作技能型人才。有些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贪图“大而全”的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反而让学生找不到准确的专业定位。造成就业困难。

2.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欠缺,达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由于专业设置缺乏合理规划,很多院校对师资力量并没有足够重视,师资结构的不合理也制约了中职学校的专业发展。一方面由于广告专业的快速增加,全社会对于师资的需求增大,很多高学历毕业生未经社会实践就承担起了广告专业教学的责任,导致学生学不致用;另一方面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每天疲于上课,没有多余的精力对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无法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教不致用。另外,很多学校缺乏必要的设备投入,实训基地建设严重不足等。这些都成为制约当前中职学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的问题。

3.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和长期规划,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由于对专业定位模糊,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有些中职学校因人设课,只针对现有师资力量开设部分课程;有的学校以设备设课,对某些不具备条件的课程采取回避策略;有的学校甚至无法保证广告设计专业开展的持续稳定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广告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中职教育广告专业的课程目标着重于培养基础人才、提升技能,才最有利于良性循环。

4.学生综合能力对社会适应性差,难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

由于中职的生源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后无法升入高中的学生组成,因此学生在学习积极主动性上欠缺,加上本身知识基础薄弱,从工作适应性上看,多数学生只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加上缺乏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导致就业之后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也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之,当前中职教育广告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就业与区域经济紧密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推动,只有重视两者关系,解决中职教育中的问题,才能因势利导,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的思考

1.区域经济发展对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要求

中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必须契合本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特点,为区域内企业培养合格的广告专业工作者。专业建设水平要高于社会需求水平,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不断调整,承担起吸引先进技术的责任。在专业建设上,应突出本区域特点,对区域内重点的行业、特色产品等有一定的专业积累。

2.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

中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制定自身发展目标。若区域内经济发达,社会与公众对广告业的认可度高,新技术新应用实施度高,则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走高端路线,多吸收引进国际先进的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力求精益求精,在实践上寻求与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学生实践基地。若区域内经济欠发达,社会对广告业的认可度偏低,则专业建设应注重实用性,培养具有广告制作基础能力的劳动者,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营销从而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致力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以为区域企业培养人才为目标

中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为区域内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广告设计与制作从业人员,贴合企业人才需求,在充分调查企业对广告设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技能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可以避免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还可做到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使得专业建设与企业实现良好的互动。

4.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应兼顾学生就业及职业规划

中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建设要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人文本质,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能力提升。专业建设在课程设置环节应放眼学生的长期发展,在稳固扎实基础的同时,注重对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未来职业所需能力的延伸。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打造多元化的模式创新,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实践优势。了解区域经济特点,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才能找准建设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关键,达到教学与就业双赢的目标。

四、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和就业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探索实践

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和就业与区域经济结合是一个逐渐摸索、不断总结和改进的过程,要稳步求稳定,实践证成效。

1.通过充分的调研实现合理的专业定位

改变过去专业设置的随意性,通过与区域内大中小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企业与学校沟通的平台。每年学校与企业进行两次固定沟通,可以以学校到企业调研的方式,也可由学校出面组织企业人力资源调研会,或者通过对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调研,得到准确的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信息,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本年度的学科建设。在狠抓专业基础的同时,加强对企业需求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可与部分企业实现定向培养。

2.双师制和实践为本的教学模式改革

师资建设上,扩展师资渠道,提高师资水平。吸引区域内广告行业的优秀从业者担当兼职教师,专门从事实践课程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对学生基础课程以及美术功底的训练,开设素描、色彩、平面设计基础、创意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课程。同时,适当减少纯理论的照本宣科,改为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重点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设计、制作软件的教学课程中,如PS、CDR、室内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课程,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试验课程的模式,采用全课程试验教学,利用最新的基于云平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在讲课的同时,学生即可进行实际操作,并将操作结果上传至云平台,教师可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检验。同时在学科的考核上,以课题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以一些实际的案例作为考核题目,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前进行了社会实践。此外,可在校内建设广告工作室,对外承接企业或个人的设计要求,如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宣传册设计、名片设计、展板制作等广告设计与制作业务,完成任务可获得相应的学分,作为教学之外有效的实践补充。当然,中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和就业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方式与手段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还应随着区域经济环境的微妙改变来不断调整,做到顺势而为,蓬勃发展。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