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于区域认知能力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于区域认知能力培养

摘要: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之一。通过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凸显地理学科教学价值,提升其地理核心素养水平。论文阐述区域认知能力相关内涵,分析当前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寻找相关解决措施,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高中阶段区域地理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问题;措施

一、地理区域认知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区域

在古代,认为区域是地域的界划,可理解为当前我们所说的地区。当前对于区域存在多种定义内容,郝寿易、安虎森在《区域经济学》中表示:“区域是一个客观的,又是具体的,是人们观念上的概念集合;其并非各种无序事物的简单结合,而是按照一定网络所组合成的统一整体。”张可云、陈秀山在《区域经济论》中表示,区域的概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国内的经济区域,如我国东部地区实质上是一个区域;第二,不同国家共同组成的跨国界线的世界经济区域,如上合组织就属于一个区域;第三,不同国家的不同地区共同组成区域,其更侧重经济区域。国外在区域方面的定义,经济学家查森认为“准确地对区域进行定义较为艰难,所以很多区域经济学者都在回避这项任务。”其中,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以阐述、分析、规划与制定规划为目的的,遵循功能性的原则进行划分的。”国内在区域方面,则认为区域是指具有相同民族特征、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人类社会群落,其能够超脱地理的界限,跨越形态截然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在行政学中,将区域认为是国家管理中所划分的行政单元,所以区域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界线。经济学认为区域是指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但就此定义缺乏有效共识;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其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方法与指标所划分出来的。区域存在一定的区位特征和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如我国的干湿区分布就存在明显的区别划分。

(二)认知

“认知”一词最早于法律用语中出现,用于承认父子的关系,后来被应用到心理学及哲学中。认知又称作为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感觉器官,对周围事物进行了解,并进行信息重组的过程。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大词典》作者朱智贤教授及《心理学百科全书》作者陈立教授在认知的概念理解方面观点一致,认为其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上的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特点和其联系的反应,狭义上的认知没有明确的定义,心理学工作者按照自身意图,对其进行不同阐述。哲学方面,认为认知是人的头脑对周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主要分为感性与理性两类认知。感性认知分为感觉、知觉与表象三类,属于认知的低级阶段;理性认知则主要分为概念、判断、推理、假说与理论等,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存在抽象和间接的特点。

(三)区域认知能力相关内涵

区域认知,是指从系统化角度分析、解释和预测区域相关特点及问题的能力,其实质上是认知过程的组成部分,一直处于动态状态下变化。在地理学科中,区域认知属于其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人们生活在不同区域,互相之间有所区别,如此也是导致自然、历史、人文及人地关系之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认知能力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可应用地理知识中的认知方法和工具研究区域区位条件,并基于此将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及事物进行总结,对其特点、结构与作用进行分析;第二,确定同区域内不同个体间所存在差异,了解其内在联系,确定其中的差异点和差异出现的规律;第三,明确区域是持续发展变化的,对区域现象,以动态的视角进行探究;第四,要高度认同区域和国家,对其形成强烈归属感,同时要能够拥有从顶部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能力高中阶段的培养,应当将“认知什么”“怎样认知”作为对学生要求的主要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区域层面的位置判定、信息整合、特征比较、联系及发展、发展规划等多个方面的认知能力。

二、培养区域认知能力的意义

(一)有效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综合性及区域性是地理学两大特点,所以在地理的四大核心素养中,区域认知素养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地理学科关注空间分异。为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区域,掌握借助区域理念分析地球不同地域、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原因、分布原理、分布机制和人的协调思想,并解决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极为重要。区域作为地理学科研究的基本单元,大部分地理原理与规律都是在不同区域相似性和相近区域差异性上所发现。培养学生区域相关的观念及视角,是地理学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体现。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区域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让采取的策略更具针对性。深入分析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现状及困难,是有效落实我国素质教育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要求教师必须要积极寻找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措施,以更好的培养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新时代人才。

(二)有助于提升因材施教的有效性

自我国开始研究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开始,到目前为止,对地理核心素养形成四个方面的认知,分别为地理实践能力、区域认知、人的协调管和综合思维。挖掘与研究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地理学科教学的关键所在。要高度重视四大核心素养教学工作的落实,所以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实质上是后世对于孔子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及升华。当前我国对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定义是:“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有的放矢的开展差异化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补足短板,实现最佳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及个体差异,提升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以凸显教学活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三)促进地理教学策略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与内容也因此而发生改变,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此对于改革创新教学策略、促进其与时俱进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阶段地理教学的目的,创新教学方法,并积极讨论教学活动的组织及调控,确保深入了解学生现状与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寻找能够更加契合教学规律、更满足新时代教学需求的教学策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地理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寻找当前学生的困难所在,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推动地理学科的创新。

三、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一)区域认知能力薄弱,能力培养受阻

能力是区域认知培养的关键,但必要的区域背景知识也不可或缺。当前存在部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因为缺乏足够的区域背景知识,导致地理学习出现障碍。究其原因,学生在七年级与八年级学习过区域背景知识,而直到高二下学期才开始复习区域地理,两年多的时间间隔,导致学生将所学习的区域背景知识完全忘记,对其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严重阻碍。

(二)缺乏理论认知,教学措施僵化

存在部分教师与学生对区域认知缺乏深度理解,由于学生的区域知识相对薄弱,所以导致地理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填鸭式教学现象,侧重讲解知识,忽略过程方法和区域价值观的教学,教学方式过于死板生硬,忽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1-2]。因为未能从综合角度形成方法认知,所以学生对此缺乏较高的参与度;所使用的区域教学案例,自身代表性较差,不具备必要的针对性和典型性特点,因此存在事倍功半的问题。

(三)高中地理课时较少,系统复习较为困难

课时不足是大部分高中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几乎所有高三地理教研会,所讨论的重点之一都是应当安排多少时间进行区域地理复习。部分学校选择用一学期时间复习区域地理,还有部分学校只为此安排几周时间,甚至并未针对此独立安排时间。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区域地理相关知识掌握方面,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策略也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四、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对于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区域认知能力培养贯穿高中教学始终

在高中地理各教学阶段,贯穿区域认知能力培养教学,通过点滴学习,丰富其区域知识,强化区域认知能力,促进区域认知方法在其他区域的迁移应用。例如,就气候受洋流相关因素影响分析时,可以以欧洲的海岸线和地形为例,安排学生了解其分布特点相关区域知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洋流相关知识点,以此为基础,引出冰川侵蚀所形成的峡湾相关知识点;讲解农业区位选择和地形间关系时,从立体农业相关案例入手,引出我国南方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山区,让学生能够对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并且可以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帮助学生明确立体农业在此区域的必要性,强化区域认知能力;在教学荒漠化相关知识点时,以非洲、中亚容易出现荒漠化区域为例,为学生讲解其地形特点,深化学生在此区域类型的认知。

(二)借助教材案例强化区域知识的掌握

随着当前社会对于学生区域认知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区域知识重要性逐渐凸显。对于相关区域知识,可合理使用教学案例进行教学。教材中的案例普遍为经典案例,将其作为区域认知的辅助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由于教师对于教材的重视,所以学生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案例及相关细节。而且使用教材中案例作为区域政治的辅导材料,能够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提升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效率和质量[3]。此外,教材所选择的区域普遍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区域,教师只需要适当引导,要求相关学习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以此方式应对课时不足的缺点。如在讲解传统工业区时,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欧洲的气候、地形、水文特征及其内河的航运情况,让学生理解如何选择工业区位,达到强化其区域知识的目的;在讲解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时,按照其所种植的冬小麦判定其属于低纬度地区,可以以我国华北为例进行理解,从而确定墨累-达令盆地所处地区纬度不会高于40°S;由于美国中央平原北部的商品主要为春小麦,所以可以基于此确定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纬度。

(三)以思维链条强化区域认知

高中地理学习存在知识碎片化、知识零散的特点,若能够将部分知识碎片进行连接,形成思维链条,就可以让学生在此区域相关知识点方面的理解更为深入,强化解题能力。例如在开展大西洋洋流分布规律相关知识点教学时,可围绕其构建对应的思维链条:大西洋南师大暖流在南美洲陆地轮廓分布的影响下,被部分分流到北赤道暖流,强化了墨西哥湾暖流,进而强化了北大西洋暖流,并成为全球最强盛的暖流;因为北大西洋暖流并未被欧洲海陆轮廓所阻挡,所以其可以直接到达北冰洋,让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结冰。通过此思维链条,学生可以有效掌握南美洲大陆东北部轮廓、南美洲大陆北部有赤道穿过、墨西哥暖流的命名是因为其流经墨西哥湾、掌握欧洲西部陆地轮廓分布、地处高纬度的摩尔曼斯克不会结冰的原因、北大西洋暖流强盛是上行西方强盛和其他洋流汇入的共同原因、暖流增温效应能够对北极圈以北产生影响、摩尔曼斯克的纬度高于极圈、掌握亚欧大陆北界大致纬度和北冰洋的大致纬度范围等相关区域知识。

(四)重视整体性原理,理解区域特点

高中地理的综合考题普遍是基于某一区域,就相关问题逐渐形成链条。因此区域整体思想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如此要求学生必须能够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把握发展脉络,明晰存在的关联,方可准确完成高考试题要求。所以,必须强化学生整体性意识,要能够将不同地理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关联准确发掘,并基于此建立完整的思维逻辑链条,让学生对于区域特点的理解更为深入,提升其此方面认知[4-5]。以我国青藏高原为例,具有空气稀薄、地势高、大气削弱作用小、海拔高、阳光辐射强烈、热量不足、大气稀薄、气温低、气候高寒、冰川与冻土广阔分布、动植物稀少且耐寒、植被侧重高山草甸等特点,此类自然因素直接制约当地工农业生产及人口聚落分布,因此河谷地带由于其具有温暖的优势,大部分聚居区和农业区都属于此范围内。

(五)应用高考试题强化区域认知

高考试题是用于了解学生在区域认知方面掌握情况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时,教师需要针对性选择和应用高考试题,以此考查学生对于某一区域地理事物特点、成因与时空分布变化等因素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案例解答的形式为学生讲解与本堂课内容相关的高考试题,不仅能够将高考试题资料相关问题的设置方式及表现形式,完整且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还可以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标准的答题思路,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对于高考的信心[6]。例如高考题“相对于岐阜,在设计和施工大连地下工厂时候,所欠考虑的问题有哪些(D.防地震)”,所涉及的区域相关知识是:日本地理位置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该区域地壳活跃,地震频发;“根据实例,讲述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的区位因素”,对产业聚集、工业区位相关条件和意义进行分析等。以此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在区域认知和地理信息解读方面的能力。

五、结语

区域认知能力属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区域位置的判定、整合、特征比较、联系及发展、发展规划等多个方面认知能力共同组成。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其对于地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其未来发展也会产生持续影响。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能够积极采取措施,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贯穿高中教学始终,借助教材案例强化区域知识的掌握,以思维链条强化区域认知,重视整体性原理,理解区域特点,应用高考试题强化区域认知,切实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7-8]。

本文引用:

[1]陈红.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2):25-27.

[2]曹国景,钟全林.高中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策略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4):8-9.

[3]张旭彦,朱雪梅.看见地理教育的未来——2019年地理教科研论文风向标[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05):24-28.

[4]凌华.提升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0):96-98.

[5]陈红.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2):25-27.

[6]梅桂芬.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建构与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9(01):34.

[7]李煜.探究主题式区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J].新课程(下),2019(06):218.

[8]刘雅慧,徐志梅,马金玉.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区域认知教学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1):70-73.

作者:王琪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