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1

1农业旅游经济

农业旅游经济是以乡村原始的生态环境为平台,以生态农业生产和乡村民俗文化和农民生活方式为旅游资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观光开发和布局进行营销设计,以保护自然生态为目的,集合了生态农业生产和农村旅游,展现了生态农业建设、农事劳作、体验农村风土人情,是获取农业知识和地域文化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项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体制变革和技术的运用,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保证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满足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要的不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涵盖了农村、农民、农业以及生态环境领域,强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1]

3创意农业旅游

3.1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提出

创意农业旅游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的不足,找出一条创意+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笔者认为:创意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创意环境为背景、以创意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创意学、旅游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乡村文化的整合,将创意元素作为农业旅游的核心,以创意农业生产和创意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创意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创意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参与创意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乡村情趣、获取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创意旅游活动。[2]

3.2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

由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可以看出,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到农业创意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创意元素为核心;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创意农业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实际上包含了上述创意旅游、创意农业和农业旅游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从农业旅游的角度对三者的优化结合。从创意旅游的角度,它强调在旅游者参与互动、以创意元素为基础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从创意农业的角度讲,它把旅游产品贯穿于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益、高价值含量的“三高”创意农业生产中。从农业旅游的角度讲,它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它把创意农业观光、农事劳作、农业研修、乡村度假、农家旅游、乡村民俗风情旅游、手工艺品制作和购物等旅游活动建立在创意农业的基础上,是创意农业生产、创意旅游活动、创意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创意型”旅游方式。

作为农业旅游的一种形式,创意农业旅游与传统农业旅游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建立的资源基础已由一般农业转变为创意农业,它以创意学、旅游学、农业景观学、美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具有旅游价值的创意农业资源和创意农业产品的开发和布局。

4创意农业旅游与区域农业经济的关系--以海南为例

海南省1988年建省以来。一直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以此带动省内经济发展1988―2009年海南 省旅游产业总收入连年均以两位数字递增 (其中2008―2003年为17.03%,2003-2009年为13.41%)。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农业旅游以形式多样、功能齐全、服务范围广泛不断地将农业与旅游联系起来。特别是2009年12月31日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推动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农业旅游资源的形成,各种创意农业旅游应运而生。目前,海南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有农家乐、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等几个模式。

创意农业旅游形式即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同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创意的构思活动、新颖的主题,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购、娱的旅游区形式或者通过农业高新技术在示范同的展示与示范,游客观摩、农民学习模仿,使农业技术推广由行政命令型转变为示范带动型,为农业科技 成果辐射推广做贡献。海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2011年就有33家,其中著名的有: 海口绿枫农庄、文昌龙泉乡园、香世界庄园等这些示范点每年接待客流量达上万人次。使当地农村人均收入增加了一千多元以上。 创意农业旅游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作用有以下几个共点:

首先,为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参与现代产业分工和分享现代产业利益找到了有效途径。据海南省旅游局统计,2008年底海南现有农家乐近50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7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l500多万元。在农家乐工作的农民每年净收入在1.0―1.5万元之间。

其次,提升产业层次。创新农业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相互促进发展。在创新农业旅游中,既要做到发展生产,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由单纯提供农产品向提供生态产品、文化产品、休闲产品的转化升级,从而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旅游业等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最后,实现协调发展。创新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旅游业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顺应了城乡社会融合的要求,促进了城乡互动、市民与农民的交流。[3]

5创意农业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带动着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旅游如果缺少统一规划、过度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的出现,必将导致当地农业经济陷入困境,因此如何使创意农业旅游得以循环发展至关重要。

5.1利用市场机制,优化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是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要改变农业旅游园区职能不清、角色不明的命运,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人手,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合作,优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宏观调控机制。依托市场,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依法管理,经济激励,科技发展和教育宣传等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保障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5.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环保法律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有序进行是发展农业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规范农业园区与旅游景区开发和建设的政策法规,颁布《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草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

5.3依托高新技术,大力推进环保技术在农业旅游中的应用,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从农业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始就要重视循环经济理论及其配套技术的应用;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修复技术,及时对农业旅游开发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修复。因此要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变先污染后治理为“源头削减和事后修复并重”的模式,建立环境保护协调机构,优化环保旅游产品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加快农业环保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旅游环保产业体系的建设,最终达到农业旅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2

它是指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建设好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对探索坤都营子乡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辽宁省仅有我们喀左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名单,这将成为我乡和全县未来五年内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因此,做好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民行动,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需要大家积极参与。全乡广大人民群众,都应该积极投入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果园产业、农产品深加工、合作社种植、双尖山旅游等资源优势,深入实践,敢于创新,大胆谋思路,真正从内心里把好的想法反馈给我们。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2019年末完成以玉米、大豆,谷子等为主的粮食生产区域划定;改建、新建标准化畜禽养殖舍及消毒室、饲料储藏库等设施;推广在丘陵山区建设标准化果园,建设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产业园。

(二)对现有耕地进行土地平整、保护,实施轮流休耕,降低耕地利用强度,提升耕地质量,推动耕地污染的治理;禁止过度开采地下水,保证正常的饮水安全。

(三)全面推广秸秆深耕还田,实现资源化利用,将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四)健全河长制,对大凌河流域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完成大凌河流域改造、保护工作,不断强化流域生态系统修复,确保水质持续向好。

(五)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全民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倡导家庭开展“光盘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模式又是什么?

(一)“种—养—加”绿色区域生态循环模式。以“农业资源配置优化、友好、生态提升”为核心,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为方向,推广“种—养—加”绿色循环模式。

(二)“建—管—用”农业节水灌溉应用模式。以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为重点,通过加强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的模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三)“治—管—控”绿色农业生态管理机制。以补齐农业资源环境短板为重点,采取生态治理、依法管理、资源配置调控的手段,实施“治—管—控”绿色可持续发展机制。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3

[关键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性动态评价;农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

一、引言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该处理好农业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而进行的。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许信旺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应该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可持续性五个方面[1];赵学平和陆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子系统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2];何秀丽等认为应该从农业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3];张尔升和王勇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评价[4]。 徐根兴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5]。

(二) 评价方法的选择

许联芳和刘新平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主要县(市)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6];张丽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7];韩瑛等采用均方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区 1999年至 2006年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8];文余源和邓宏兵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9];崔和瑞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10];孙艳玲和黎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1];赵莉和王生林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对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复杂系统,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另外,从已有的研究方法来看,多数学者采用了某区域一年的相关指标。 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动态分析角度选择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动态的综合评价结果,以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 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 0 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 27 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 28 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 57 68%;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42 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国家统计局 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 13 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 1%)、东部地区(6 30%)和东北地区(10 63%),略低于西部地区(13 15%);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30 6%、27 89%和 43 36%,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 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509 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 01元)和东北地区(6434 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 8543hm2/人)[13]。 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面积目前只有 1 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 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35%。 河南省耕地面积每年以 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14]。

(二)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中的大多省份是农业大省,因此,对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须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评价指标应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地区农业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准确地评估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文在设置各个具体评价指标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借鉴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根据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构建了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这一结构模型包含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 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有二级指标,共 25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 1所示。 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分别下设 3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经济系统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设有 6项二级指标;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分别下设 4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部六省统计年鉴(2001—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部分数据参阅了中部各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各地区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劳动力转移人数”数据来自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0)。 部分指标的计算如下:乡村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 =100 -乡村文盲人口占 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劳均农业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总产值/乡村人口数,土地生产率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农村人均用电量 =农村用电量/乡村人口数,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 =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 =粮食总产量/总人口数,化肥使用强度 =化肥使用量/耕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 =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耕地面积。(三)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实际应用,但由于层次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借鉴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根据德尔非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首先,本文通过咨询具有实际经验又有较深理论素养的农业经济专家,将待定权数的指标和有关数据发给六位专家,请他们独自给出各指标的标度值,根据回收结果计算各标度值的均质和标准差,将计算结果返回专家组重新确定标度值,重复以上方法,直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各指标标度值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均值,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其次,把专家建议和层次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15],保证所得权重分配合理(如表 1所示)。

本研究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将各指标值转化为无单位的相对数(比重),数值大小规范在

三、实证分析

(一) 人口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从表 2可以看出,2001年到 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份人口系统可持续性水平有较大差距,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序为山西(强)、湖南(中)、江西(弱)、河南(弱)、湖北(差)、安徽(差),山西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湖南、江西和河南。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来,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 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与 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 2 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都在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 1 08个百分点。

第二,山西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较低。 笔者通过计算得到,2001年至 2010年,山西省乡村人口所占比重除 2010年略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年份这一比重均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山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2000年到 2010年江西省人口净增量减少了 39 93万人。 另外,山西省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处于中部地区较高水平。

第三,湖南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较高主要源于其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与 2000年相比,湖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2926人上升到 2010年的 759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11177人上升到 154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708人上升到39528人。 另外,2001年到2010年湖南省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均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第四,安徽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受教育程度水平在中部地区都处于落后水平。 比如,2009年和 2010年安徽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别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8 59个百分点和 4 16个百分点;除 2010年外,安徽乡村人口所占比重在其余年份均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尽管中部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主要受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的影响。 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量农民工回流,中部农业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只有通过培育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农业资源与人口问题。一是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业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特别是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二是要积极创新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提升他们在农村地区的创业能力。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不断增强农业自身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应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加强中部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推进农业机械化力度,增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衔接,从而有助于减少农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提高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克服分散农户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损害。 (四) 建立农村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中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防止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是要建立农业资源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避免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是要统筹农业人口、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信旺.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5861.

[2]赵学平,陆迁.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722.

[3]何秀丽,张平宇,程叶青.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与总体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4):413416.

[4]张尔升,王勇.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策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760.

[5]徐根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因素冲突与矫正[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2):4143.

[6]许联芳,刘新平,王克林,等.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6(3):8793.

[7]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3136.

[8]韩瑛,陈忠祥,韩臖.宁夏移民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基于对红寺堡移民区的调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9297.

[9]文余源,邓宏兵.基于 GIS和 SPSS的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8990.

[10]崔和瑞.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2):103105.

[11]孙艳玲,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3435.

[12]赵莉,王生林.甘肃省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9150.

[13]黄细兵,李海东,赵定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部地区发展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3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4

1.1农业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

结合前面的叙述,定义农业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为:单位农产品所含虚拟水与单位农产品所含虚拟土地之比。通过计算同一地区不同农产品的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从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角度提出针对该区域的虚拟水土资源贸易顺序,确定合理的种植结构和产业布局,发展优势农业,以指导该区域虚拟水土资源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2农业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的计算根据

1.1节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公式:VWL[i,j]=VWD[i,j]/VCL[i,j]。(1)式中:VWL[i,j]为i地区单位j农产品的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m3/m2;VWD[i,j]为i地区单位j22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m3/kg;VCL[i,j]为i地区单位j农产品的虚拟土地面积,m2/kg。由于全国农业水土资源及特色农业的显著差别,农产品贸易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从资源富足地区流向资源短缺地区,而是通过双向流动最终达到动态平衡。因此从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考虑,通过计算区域内农业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并进行排序,依此优先种植和出口区域内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小的农产品,而进口区域内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较大的农产品,据此来确定农产品贸易原则,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供一定的依据。

1.3各类农产品虚拟水量及虚拟土地量的计算

国内外学者对各类农产品的虚拟水量计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结果[14-16]。植物产品主要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作物需水量和作物产量资料,计算不同国家或地区每种农作物的虚拟水量;动物产品的计算,主要参考Chapagain等[13]对牛生长需要的虚拟水量和由牛得到的畜产品所需要的虚拟水量的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以及由此给出的其虚拟水量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而对于各类农产品的虚拟土地量的计算分为两类:一是植物产品的计算可以直接由单位面积的产量得到,二是对于动物产品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由于其生活的土地相对于其耗费的虚拟土地资源很小,因此在计算动物产品虚拟土地量时可忽略不计,但应计入饲料的虚拟土地量,具体公式为:VCL[e,a]=∫出栏出生∑Ncc=1SLC[e,c]×C[e,a,c]dt/Wa[e,a]。(2)式中:VCL[e,a]为单位a动物产品所含的虚拟土地量,m2/kg;Nc为e饲料中农作物的种类总数;SLC[e,c]为生产的e饲料中单位农作物c所含的虚拟土地量,m2/kg;C[e,a,c]为a动物生长所需e饲料中农作物c的质量,kg;t为a动物从出生到出栏的时间;Wa[e,a]为活体动物a出栏时的总质量,kg。

2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的定义与计算

2.1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

本研究将不同农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定义为实际水土资源系数与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的比值。实际上,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的意义是单产可供给农业水土资源与单产农业水土资源需求之比。人们普遍认为,我国北方缺水,南方缺地。缺水可以通过实体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来实现,而缺少土地资源却难以实施“北土南运”工程。通过计算同种农产品在不同地区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对其进行纵向比较,可以深刻认识不同区域水土资源平衡的差异,对促进我国农业水土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及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的计算

定义不同农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为实际水土资源系数与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的比值,即:WL[i,j]=CWL[i,j]/VWL[i,j]。(3)式中:WL[i,j]为i地区单位j农产品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CWL[i,j]为i地区单位j农产品耕地面积的农业水资源量,m3/m2;VWL[i,j]为i地区单位j农产品的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m3/m2。另外,全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生产及发展受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全国相互依赖性更强,自发式的农产品贸易无法考虑到水土资源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计算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可为衡量区域内水土资源平衡提供一定的参考。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小于1时,表明农业水资源不足,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确保农业灌溉用水;农业水土资源系数大于1时,说明该区域内有着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应成为主要的粮食产区;当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等于1时,则该区域内的水土资源相对较为平衡。

3实例分析

3.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实例分析

3.1.1研究区域概况及相关数据

本研究选择西北地区的甘肃省为例进行计算。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域狭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面积45.44×106hm2。由于地处西北干旱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气候干燥,降水量少,蒸发强烈,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水土资源配置极不平衡。其相关水土资源数据见表1。甘肃省各种农产品虚拟水及虚拟土地量[18-19]见表2。

3.1.2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的计算及排序根

据公式(1),计算得到甘肃省各主要农产品以及动物产品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见表3。甘肃省水资源紧张,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要保证省区内水土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仅在该省内考虑问题显然是不行的,需要进行外部调水或虚拟水土资源贸易。由表3可知,甘肃当地水稻、牛羊肉、水果、糖料、棉花、玉米等在相同土地资源下含有较多的虚拟水,应作为优先进口的产品;而排序靠后的猪肉、蔬菜、烤烟、小麦等可以出口。因此以区域水土资源现状及农产品水土资源禀赋系数排序为依据,无论在我国南部、中部,还是在西北旱区,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考虑,都应优先出口区域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小的农产品,而进口区域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较大的农产品,即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排序是基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的进出口排序依据,可据此优化本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

3.2农产品贸易的实例分析

利用上述方法,各选择我国南部、北部具有代表性的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陕西、甘肃6个省份为例,计算其主要农产品水土资源平衡系数,结果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南方3省各种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普遍大于北方3省,符合北方缺水南方缺地的实际;同时,南方3省仅有部分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大于1,而多数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小于1。说明从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全国存在严重的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基于水土资源平衡观点,无论是我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急需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确保农业灌溉用水。图1显示,北方3省所有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都远小于南方3省且远小于1,南北3省水土资源平衡性相差极大,表明相对于北方3省而言,南方3省有着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从资源可持续发展及降低农业水资源开发成本角度看,南方应是农业生产的主产区。但因南方工业及经济发达,固定人口及流动人口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更多,在粮食生产上必然要从北方贸易,出现“北粮南运”,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这种趋势将延续很长一段时期,但这是不可持续的,应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3.3基于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产品贸易原则及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原则的确立

首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农作物生长需要特定的自然环境。因此,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各地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调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加强各区域农业生产主产区建设,不断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即在北方地区优先种植及贸易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小的作物,在南方地区优先种植及贸易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大的作物,实现基于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其次,从全国来看,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多小于1,表明农业水资源不足,因此从长期发展考虑,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南方水土资源平衡系数普遍高于北方,说明南方应是粮食主产区;但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大“北粮南运”即“虚拟北水南调”工程,加剧了南北水土资源不平衡的严重程度。因此,应加大“南水北调”工程力度及步伐,建立“北粮南运”贸易逆差补给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进一步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确保全国经济平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资源的无效贸易。最后,实施虚拟“南水北调,北土南运”工程。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但依靠实体的调水工程难以支撑未来中国北方粮食的生产[20]。因此,南方向北方贸易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高的农产品,而北方则向南方贸易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小的农产品,通过虚拟资源的流动,发挥不同区域之间各自的比较优势,不但可以缓解北部地区干旱缺水的压力,同时也可为南方提供足够的虚拟土地资源,从而使水土资源得以高效可持续利用,更有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

4结语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5

关键词:区域特色;旅游管理;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五项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全方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是积极因素中的一个最为有利可行的。我们知道,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势,自然的、人文的、种植的都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只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规划、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管理就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区域特色旅游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区域特色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态,明显表现出市场的适应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特色旅游打破了产业界限,延伸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带动了农产品加工、商贸、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二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区域特色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出城市、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也把城市的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特色旅游业是“绿色朝阳产业”,以绿色、生态、高效为出发点,进一步增进了实现“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2加强区域特色旅游管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区域特色旅游业要更好的发展,更有效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条例,形成管理机制。基于此考虑,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良好环境。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协同做好区域特色旅游的服务指导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是有效途径之一,如“农家乐”休闲旅游,就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有效渠道。区域特色旅游业起步阶段比较困难,如经费问题、发展模式等,都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扶持与引导。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各级领导要对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作专题研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办公室,加强对区域特色旅游开发的领导。二要明确发展思路。领导办公室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明确特色旅游的发展思路,确立发展试点,确保特色旅游健康发展。三要拓宽投资渠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2)注重区域特色旅游的科学规划,确保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发展。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有历史文化背景和市场背景,应该因地制宜,力避无序性和盲目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将区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田园景观、村居民舍、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实现区域特色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一要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保持适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区域特色旅游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理念的,要保护好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做好区域特色旅游开发配套项目的规划。区域特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其相关产业要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推进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地发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6

关键词:能源矿区;生态农业社区;分区指导;模式;陕甘宁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2-5662-03

1 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与经济学的一般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综合性的现代化农业。它主要运用众多资源的有效结合、物质之间能量的有机转化以及生物体之间的融合共生规律,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设施的有效运用,逐步建立起符合自然规律要求的现代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该概念的基本特征是按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的技术措施包括结构调整、生物技术、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施用而施用生态肥料等手段,进而从根本上有效保护场地的整体生态系统,最终保证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达到有机、绿色、生态的要求。

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陕甘宁能源矿区位于广袤的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南部,行政区域主要包括两省一区的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和吴忠市,区域整体处于西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活质量较差,同时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国家“十二五”规划已将该区域划定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1]。在该地区农业产业占33%,第二产业占38%;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到70%以上。该区域黄土分布广阔,降水稀少,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存在山地、丘陵区、河川区、坡谷地、沙化地、盐渍地等不同的地形与地貌区域,同时由于气候与土壤等生态要素的差异,其社区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并不能运用单一的模式进行生态农业社区的营建。通过系统分析陕甘宁能源矿区区域各类农业发展的特点与区域环境的特质,可以将其划分为山地农业社区模式、旱作农业社区模式、沙化地农业社区模式、黄河水灌溉农业社区模式、盐碱地农业社区模式5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2.1 山地农业社区模式

2.1.1 地理位置及特点 山地农业社区主要位于陕甘宁能源矿区的中部,包括陕北榆林市的子洲、吴堡、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延安市的宝塔区、延长、安塞、甘泉、子长、吴旗、志丹;甘肃庆阳地区的华池、环县,平凉地区的静宁、庄浪;宁夏固原地区全部6县,一共包括23个县(市)。该区域的地势大体以山地为主,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降雨相对比较充沛,年降雨量大约为400~600 mm,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社区所在地坡度比较大,地形变化复杂,平地相对稀少,土壤肥力低下,缺雨即旱,多雨则流,土地生产力较低,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设施农业种植。其发展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的发展立体化农业循环经济,并根据自然环境的容量、土地容量确定社区人口规模。

2.1.2 山地农业社区营建思路 该区域生态农业社区的发展应当根据当地地形地貌的特征,以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防治山地自然灾害为出发点,综合发展立体农业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从上到下、全方位的充分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创造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地方优势农业,多方面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结合的良好效果。山地农业社区的整体营建思路为:山顶种树、山腰修田、山脚建棚的立体化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1.3 农业经济模式 ①山顶积极发展“林-菜-沼”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在山顶种植广阔的自然生态林以涵养水源、防风固土,其间种植一些能够适应高山气候的绿色蔬菜,同时考虑在该区域就近建造沼气池将绿色肥料有效还田,强调其循环与可持续生产。②山腰发展“果-菌-沼”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在山腰栽种猕猴桃、花椒、无花果等经济类果木,在其间套种木耳、香菇、党参、天麻等食用菌和药材,提高光能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果木能够为食用菌和药材遮阳,果木的枝干可以成为食用菌培养的原料,栽培废料可作为果木肥料逐步返田,进一步增加原有土地的肥力,一定程度上满足社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③山脚发展“粮-果-鱼-沼”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充分考虑山脚土地资源良好(水热条件充分),利用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广种粮食,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较为突出的林果业与渔业,有效利用建立的沼气池和渔塘将有机肥料充分还田,增强区域土壤的肥力。

2.1.4 民居组建方式 山地农业社区规划应当采用山脚与山腰居住组团化的形式营建,有利于进一步拉近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实现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充分提高单位土地上的生产效率。比较理想的规划模式应当包括:每个组团内部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辐射圈,小组团的户数至少应当控制在10户左右,这样能够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组团与组团之间以500 m的距离为宜,这样能够方便各组团之间的联系与物质沟通。山地农业社区的发展应当适当向山脚与山腰地段集中,尽可能最大化的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时,黄土高原的山地地形使得以窑洞为主的生土建筑仍然具有一定的普及度,以便极大地发挥区域地形特征,最大化的节地与节能。由于该区域地下水缺乏,地区土地资源及其丰富,山地与沟壑地貌多样,民居的建筑类型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了窑洞建筑以外,还有平原区类型的平房四合院和地下窑洞四合院,同时也有窑洞与砖瓦房相结合的院落形式[2]。

2.2 旱作农业社区模式

2.2.1 地理位置及特点 旱作农业社区处于该区域的东部和南部,主要包括陕北延安市的富县、洛川、黄陵、宜川、黄龙等16县(市);甘肃庆阳地区的西峰、庆城、合水、正宁、镇原、宁县,平凉地区的平凉、华亭、灵台、泾川、崇信。该地区的地形地貌主要包括低山、塬、梁与沟壑,土壤多以黑垆土和黄绵土为主,便于耕作。区域为无灌溉条件的地区,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为200~400 mm。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旱作农业生产为主,自然性的干旱缺水导致该地区发展农业较为艰难,社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小麦、玉米、马铃薯、红枣等是该社区的主导产业,该社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应当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水土保持为主导,通过马铃薯、林木、苜蓿等多种植被的种植,最大化地防止水土进一步流失。

2.2.2 旱作农业社区营建思路 在旱作农业社区模式的规划营建中,应当注意“突出特色,节约用地,集中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使得社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生产区主要包括农业种植区、牲畜饲养区、农产品加工区等,其中牲畜饲养区和居民居住区尽量分离,通过集中化的管理和舍饲精养,充分发挥集聚效应。生产区改变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方式,取而代之以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积极鼓励社区居民走出庭院搞生产,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集中统筹生产区的各项安排,做好生产区内道路交通、水电管线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2.2.3 民居组建方式 生活区应当尽量少占用农田耕地,多利用原有土地与空地进行集约化的生活区建设。社区聚落多呈院落式或组团式形态,一般其生活区的规模应控制在200户以下,以便于社区的集中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由于社区采取规模化生产方式,集中化的居住形态,因此可以考虑在社区中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进一步减少运营成本。旱作农业社区的居住建筑形式可以采用半生土建筑院落式的布局形态,结合新的结构形式,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由于生活区与牲畜饲养区的充分分离,所以居民的居住条件将会得到极大的改观,住宅卫生标准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在尊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民风的前提下,当社区经济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时,也可以进一步考虑社区居住建筑加高层数,进一步节约土地资源,对于居住建筑的用地集约化建设既可以增加一定的耕地面积,又为旱作农业社区的产业多元化发展和土地开发储备大量的土地资源[3]。

2.3 沙化地农业社区模式

2.3.1 地理位置及特点 该地区位于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南部边缘、北部长城沿线,主要包括陕北榆林市的榆林、横山、神木、府谷、定边等7县(市);宁夏吴忠市的盐池、同心。该区域为低山丘陵荒漠区,气候十分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大约为200~250 mm,土壤为风沙土、栗钙土等,属中温带半干旱向干旱区过渡的地带,是能源矿区生态功能极其脆弱的地区。由于该区域草场长期超载放牧,加之能源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区域天然植被大幅度地减少,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土地的风蚀沙化现象十分严重,草场严重退化,产量大幅度降低。

2.3.2 沙化地农业社区营建思路 在生态农业社区建设过程中,该区域应进一步加强生态沙产业和荒漠牧业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本地区的生态农业应以牧为主,逐步培育推广抗性较强、改良的新型耐旱植被(柠条、苜蓿、沙棘等),根据土壤、水分、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草场的产量来确定不同的牲畜结构和承载量,合理安排放牧的时间与空间,尽可能地减少放牧强度,进一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沙化地农业社区的营建中,我们应当立足于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水土、光热资源充足),采用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广种瓜果与蔬菜,逐步带动沙区沙生农产品(耐旱圆枣、甘草、甜菜等)的精深加工,不断的延伸产业链条,有力地促进社区居民的收入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产区的建设规划中,应当积极利用现有的地形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养殖区尽量位于坡顶,利用重力将牲畜粪便排向底层的沙化地作物种植区;比较陡的坡地可以退耕还草或者开辟为果林;基本农田可考虑位于中坡地带,利用以“窖灌”为标志的集雨节水技术进行有效地生产与耕作;底层的沙化地作物种植区为农业节水型生产区,利用平坦的地势进行交通道路的建设,有利于产品运输。

2.3.3 民居组建方式 生活区一般位于坡底平坦的地方或是平缓的坡地,尽量和生产区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地区现有的的环境状况确定社区的户数容量,居住的形态可以考虑沿主要的交通道路进行沿线布局。建筑的形式以适应沙地环境的半生土建筑为主,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区分开来,杜绝生活区进行生产和养殖,从根本上创造一个环境优良、分区明确、规整有序、功能齐全的沙化地农业社区。

2.4 黄河水灌溉农业社区模式

2.4.1 地理位置及特点 该地区位于区域西北黄河沿岸,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灵武市、吴忠市、青铜峡市、中宁县、中卫县。区域绝大部分以平地为主,土壤类型以灌淤土和潮土为主,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约为170~200 mm,由于临近黄河,因此该地区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同时可以考虑取黄河水进行农业灌溉,水土光热条件优良,小麦、玉米、蔬菜等种植业及畜牧业都相对发达。

2.4.2 经济模式及思路 该地区的生态农业社区建设应当重点推广“种植业-沼气-畜牧业”和“温棚-畜舍-沼气”三位一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该区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都比较发达,种植业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饲料,畜牧业可以将相对低廉的粮食转化为附加值较高的肉类产品。“种植业-沼气-畜牧业”的社区发展模式应当采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种植与畜牧相结合的良性复合生态模式[4]。该模式以沼气为主要的能源、以人畜粪为基本肥源,将种植业与畜牧业进行有机结合,将温室大棚、畜、沼、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种养结合,并且能够通过沼气池的发酵作用,实现有机物的多级循环利用。黄河水灌溉农业社区模式能够有效地利用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效地促进社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5 盐碱地农业社区模式

2.5.1 地理位置及特点 该区域气候比较干燥,降雨量稀少,年降雨量为150~170 mm,由于地势较低、排水不力,最终导致区域土壤次生盐渍化、碱化,可耕层较浅且十分贫瘠,该区域不宜直接发展种植业,必须首先进行土壤的改良,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5.2 经济模式及思路 该社区的营建模式必须因地制宜,采用“上粮下渔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盐碱地农业社区的营建与发展。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该区域的低洼盐碱地开挖渔塘发展水产业,开挖鱼塘后产生的土方围合成高起的田台,田台高出原地面约2 m,有效降低原有区域的地下水位,这样可以保证区域土壤不易返碱[5]。当夏季雨量丰沛时,可以考虑将大量雨水集中排入至已开挖的池塘;干旱时可以考虑利用池塘较为充足的蓄水来进行农作物的补水和浇灌,通过丰蓄与枯用的充分考虑,将进一步解决社区农业用水紧张的问题。人工构筑的田台在刚开始可以考虑先种植耐盐碱的农作物以便一定程度上改良现有的土壤,经过3~4年,可以考虑广种农作物以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渔塘可以优先考虑利用生长期较短、耐盐碱性较强的鱼虾进行混养,鱼虾亦可饲养家禽,同时也可以作为商品出售,塘底的淤泥可以进一步考虑用于肥田。

3 结语

陕甘宁能源矿区不同区域的5类生态农业社区模式的营建构想,提出了分区指导生态农业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其本质在于因地制宜的对区域循环农业的创新性运用。陕甘宁能源矿区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同时矿产资源随着开采程度的加大必将枯竭。陕甘宁能源矿区可以充分考虑通过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大量资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社区的营建,让工业反哺农业,最终实现陕甘宁能源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远景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文驹.中国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周若祁.绿色建筑体系与黄土高原基本聚居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李 钰,王 军.陕北旱作农业区乡村人居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1(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