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低碳规划范例6篇

区域低碳规划

区域低碳规划范文1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建筑能源规划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 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 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

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因此,在保障人类美好生活的同时,城市应该重视环境和资源的和谐相处,通过建设低碳城市,实现向低能耗、低碳型城市转型。

当前,低碳城市规划相关理论研究主要是对于新能源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较多。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是否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 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一种理想的、可持续的低碳城市模式。

一、低碳城市下建筑能源规划的意义

1、针对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具有低能量密度和产能不连续的特点,通过区域层面的统筹规划,利用同时使用系数和负荷参差率,实现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的供给均衡;

2、将建筑能源规划和减碳规划融入区域规划体系,有利于在区域范围内实现节能减碳的规模效应,并实现碳排量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3、根据综合资源规划法(IRP),基于需求侧管理理论,将区域内节约的建筑能源资源化,并作为虚拟能源和无碳的替代能源,降低区域开发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使用中的比例。

二、我国城市能源建筑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方案相对独立,指导思想片面

我国当前能源建筑规划主要规划三个方面:供电、供热和供气。这三方面的规划方案相对独立,三者之间没有统筹兼顾,相互考虑,形成共同促进的局面。相反,三者之间的能源使用相互重复,计算繁琐。比如我国城市大部分使用独立空调,过多依赖电力,而不是用中央空调取代独立空调实现节能目的。

2、重视能源生产,而轻视能源管理

我国能源建筑规划过于重视能源生产,比如采暖主要是最大外部负荷进行叠加,累积能耗。大量的能源生产,但是相应的管理比较松散,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整体系统的效率值较低。例如某些地区使用了集中中央空调系统,但是输送系统效率低,浪费情况严重,系统整体输送效率就被拉低了。

3、能源建筑规划的国家标准较低

我国相应的能源建筑规划标准和规范相对不太健全,技术指标明显偏低,对于建筑用电设备的购买没有明确的规定。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较小,只是出现某些个体户采用可再生资源,并不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区域能源规划。特别是在公共建筑较多的区域中,可再生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的利用率就更低了。

三、建筑能源规划的方法

建筑能源规划不仅仅是技术工艺方面的规划设计,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领域,应该采用前沿方法进行方案设计。常用的区域能源建筑规划有:综合资源规划法和情景分析法。

综合资源规划法是结合了需求侧资源管理和能源规划结合的方法,其主要核心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的方法,主要实现方式是减少节约末端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合理适用余热和废热。情景分析法是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的综合考虑方法,对于不确定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构建定性模型,实现供需平衡。

四、建筑能源规划的步骤

根据“综合资源规划法”理论,将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分成几个步骤: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目标制定、评估区域可利用能源资源量、建筑能源的负荷预测、确定能源系统和技术方案(能源站方案)、区域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价。

1、目标制定

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制定目标通常包括两种方法:标准评比法和实质性技术指标。定性技术评估的标准评比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是此方法准确性差,缺少详实的数据支撑评估结果。

通过目标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等规划程序,按建筑类型,分别确定单位建筑能耗基准值与单位建筑碳排量基准值,并作为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定量技术评估的依据,这是理论界建筑能源研究的主要方向。

2、评估可利用能源量

区域内的能源通常分为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低品位能源。对所有能源进行综合的系统性定量分析,是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的前提。

常规能源包括电力、天然气、石油、燃煤等;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低品位能源包括发电厂余热、土壤蓄热、江河湖海的温差能、地铁排热回收、工厂废热回收、垃圾焚烧、污水温差能、免费冷源等。

3、建筑能源的负荷预测

以往建筑能源预测采用传统的负荷指标估算法,往往估值偏高,造成大量的设备冗余和浪费。而区域建筑能源预测,应该采用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即不同建筑类型,应设定不同的人口密度和使用时段情景,同时考虑系统的峰荷、腰荷和基荷,估算出区域的典型负荷曲线以及情景负荷的出现概率,叠加给出区域能源的总负荷。

4、建筑能源系统配置方案

根据区域内可利用资源量和建筑能源负荷的预测,编制区域能源整体配置技术方案,其核心即区域能源站的建设及运营模式。能源站的建设,应考虑经济性指标(运行管理费、投资回报、能源价格)、技术性指标、碳排放指标、能效指标(设备能效、输送能效、末端使用能效以及损失)、环境影响指标(热污染、热岛效应、噪声)等因素,并确定能源站的规模及位置。

区域能源站一般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进行建设及运营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又称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提供能源服务,是以赢利为目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专业化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诊断、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运行、维护和管理一整套的系统化服务,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

五、结语

建筑能源规划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实现低碳生活和绿色生活,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的节能措施。区域能源规划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建设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区域低碳规划范文2

成立山东省低碳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研发、资金筹措等重大支持政策,组织协调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成立山东省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同时,组建由大学、科研机构等相关专家共同参与的山东省低碳经济专家委员会,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依法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适时出台或修改有关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加速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化、标准化、常规化进程。建立碳减排协会、碳交易平台。按照国家碳排放有关规定,出台碳交易管理办法,鼓励企业自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碳减排协会,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组织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摸清“家底”,确定各主体单位的碳排放额度及其减排的目标任务。

构筑发展低碳经济规划体系

借鉴先进省市发展低碳经济专项规划编制的经验和做法,调整规划思路,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山东特色,尽快研究和编制中长期的《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同时,做好发展低碳经济规划与各类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统筹分类制定减排重点行业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交通、绿色建筑、森林碳汇等专项规划,促进重点领域的发展模式向低碳型转变。

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绿色产业体系

以技术创新实现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改造升级,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以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的整合与重组,以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和绿色发展为方向,引导企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培育发展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电子信息等战略性绿色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增加碳汇。

开展低碳试点,探索有山东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重点选择低碳特征比较明显、低碳产业发展和低碳产品应用已有一定基础的城市,在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绿色发展配套政策、产业体系建设、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方面开展工作。依托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按照“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原则进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设以低碳、清洁、高效为特征,以低碳能源、低碳物流、低碳建筑为支撑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在钢铁、建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选择示范企业,推动低碳化发展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选择居住相对集中、设施相对完善、环境承载量大、群众基础较好的社区(街区),推广绿色建筑,提倡绿色出行,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制定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规范,引导社区居民普遍接受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以绿色、便捷、节能、低碳为特征的低碳社区。工业领域,组织实施电力、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建筑领域,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加快建筑节能低碳整装配套技术、低碳建造和施工关键技术及节能低碳建材成套应用技术研发应用;交通领域,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车辆,适当投放混合动力公交车;公共机构,增强低碳意识,抓好节电、节气、节水综合改造。

区域低碳规划范文3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生态;优化;制定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低碳生态规划研究综述

从城市诞生之初,生态规划的理念就存在了。按发展历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萌芽阶段的生态规划理念主要反映在城市的依水而建、向阳而居,主要理念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等,对生态规划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阶段的生态规划理念以赖特的“广亩城”、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等为代表,其理念围绕城市生态格局的发展变化,致力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和生态环境的相融。成熟期的生态规划,其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生态城市建设和评价标准、方法研究。提出了低碳城市、低碳生态规划等规划理念,并在城市规划实践中科学实施。

二、低碳生态规划的编制

从规划的编制形式来看,低碳生态规划的编制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自下而上的规划反馈形式和从上到下的规划体系建构形式。前者强调规划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施性,常以具体的项目规划、项目设计等多种形式出现;后者则从规划政策、标准、导则等方面,强调了规划体系的系统性、规划管理的方法性和规划的目标性,从而指导生态规划的编制。

三、低碳生态规划的实施

低碳生态规划作为一种新的规划理念,如何与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笔者认为,低碳生态规划应立足于现有城市规划体系。将低碳生态规划理念、技术、方法等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管理、编制和实施中去,以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实施。

1. 规划管理程序的优化

要实现低碳生态规划的目标、理念,必须通过与规划管理相关的规划程序和行政许可两条路径来实施规划的核心要素等内容。在规划审查中,要体现低碳、生态理念和方法的控制与引导作用,必须对规划的审查流程和方式进行优化才能实现。在规划行政许可方面,以“一书三证”为主要载体,在规划许可中体现低碳生态规划具体要求。针对具体项目,增加低碳生态规划所涉及的核心要素。并在项目后续建设中,按照规划许可要求落实低碳生态的相关内容。

2. 相关标准与配套政策的制定

城市规划的相关法规、标准及配套政策是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规划编制和规划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修订并完善低碳生态规划相关法规、标准及政策文件,是促进低碳生态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要途径。

(1)规划标准

由于低碳生态规划引入时间不长,现有多数规划设计标准并没有针对项目实际考虑低碳、生态要求,同时也不能较好的指导低碳生态规划编制和实施。因此,在规划标准中引入低碳生态理念。通过结合低碳生态核心要素,将核心要素列入现行规划标准体系,从而指导低碳生态规划管理、编制及建设实施。

(2)配套政策文件

规划标准虽然指导性强,但由于其修订周期长、审批程序复杂,因此也可以采取在规划技术规范、指引等配套文件中引入低碳生态规划核心要素的方式,指导低碳生态规划编制与管理审批。

3. 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关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既是低碳生态规划作用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也是规划管理的技术支持与应用平台。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包括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规、修规与建筑设计等不同规划设计编制层次,因此可以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实际,将低碳生态规划核心要素、指标融入各种层次和类型的规划,从而在实施中落实低碳生态要素。从规划编制的空间层次来看,可以从区域、城市、具体地块三个层次,实现低碳生态规划核心要素与不同类型、层次的规划编制的衔接。

(1)区域层次

在区域层次,低碳生态规划编制主要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种形式,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目标并在实施中发挥作用。生态规划的重点在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设;区域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生态薄弱部分保护和整治;城市交通、河道、海域、生态廊道的整合,生态都市圈的共建与发展等内容。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其区域的特点及优势以科技发展模式的方式有效的体现出来。这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重要系统,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旧的知识体系不仅不足以支撑这项系统工程,搞得不好甚至会将其导人歧途。因此,区域创新原则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必须坚持,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存在问题和现状要以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科学分析和评价,以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将现代生态学和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就应用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我国城市拥有比较丰富的科技资源,能够为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一定的机构、人力、支撑条件、资金和实施平台。

(2)城市层次

在城市层面,低碳生态规划可以依托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策略等规划形式体现,也可以计划、政策等形式出现。其重点应关注城市生态与城市容量的相互关系并科学预测、引导绿色生态系统的构建,强调环境污染治理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内容。针对城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确定核心要素,则是控制、指引城市低碳生态建设发展的重要措施。

(3)具体地块

具体地块的规划包括控规、修规及建筑设计三个层次。如何在控规层面落实低碳生态规划要求,是低碳生态规划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应在控规编制中,通过增加低碳生态规划核心要素控制指标等内容,有效指导具体地块的低碳生态规划与建设管理。在修规和建筑设计过程中,除落实控规设计要点和核心要素之外,通过增加用地混合比例、绿化与景观、节能材料使用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等控制指标,以及其他有关低碳生态规划建设的内容及图纸,进一步引导具体地块的低碳生态规划建设。

(4)道路步行系统规划。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步行系统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它不但是现代城市个性化的代表,还是城市节能的表现,将低碳理念融入到了社会经济建设当中。目前,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当前,步行系统规划主要由商业步行区、住区步行区、休闲娱乐步行区和交通集散区这四个部分组成,而且这四个方面根据城市特色,有着不同的规划模式。因此,我们在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的时候,要从各个部分进行全面的处理,并且结合当前的低碳理念,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5)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建设则是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这也完全的表达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低碳理念,这不但减少了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对城市居民的生态健康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对于绿色环境的工程建设对城市起到了一定的美化作用,从而使其更适合人们居住。目前,我们在进行城市绿化建设的时候,我们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以保证对人们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还要结合各种生态系统进行工程施工,从而建立起一个适合人民居住的环境。目前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更注重对园林城市的打造,重点突出城市的风格、特色和品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依托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充分的挖掘出城市的文化内蕴,从而树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形象,实现了自然、传统、创新和时代气息相互之间的良好衔接,从而以绿来装饰城市,以美来突出城市个性,实现了城市园林规划、建设和管理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区域低碳规划范文4

低碳生态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转型模式],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学界的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自身发展,从规划设计、技术应用,到体制机制、政策体系,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的探讨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受制于行政区划,我国目前各地方和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割裂的状况还比较严重,对低碳生态城市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从关注的程度和探究的深度上都有待开拓。值得欣喜的是,中新天津生态城从规划伊始,就对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在指标体系中提出了4条表征区域协调融合的引导性指标,开辟了一个以指标体系为导向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新模式]。为此,本文将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延展“从城市的概念到区域的概念”[3],着重探讨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1低碳生态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融合

1.1低碳生态城市的系统观概念低碳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新概念,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给出的定义各有侧重。笔者从系统观出发定义低碳生态城市:以低碳发展为中轴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促进自然生态、经济低碳和社会幸福的城市发展新模式[4]。由自然、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可解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3个外延:外延一:自然环境生态化,即充分尊重自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生态格局,充分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自然、自然地形风貌和能源储备等,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始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观有机统一起来。外延二:经济发展低碳化,即朝着实现经济发展与化石能源消耗和CO2排放脱钩努力,提高碳效率,使城市经济发展在低碳模式上运行,采取政策、能源、技术、市场和社会(PETMS)五位一体的低碳组合发展模式[5],真正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外延三:社会生活幸福化,即在实现外延一和二的过程中,使城市居民直接地而非城市居民间接地在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幸福感受度不断提高。

可持续发展是对提高和保持“生活品质(qualityoflife)”的追求],“国民幸福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重要。概而言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人与环境协同进化的渐进过程,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和循环再生功能渐进完善及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服务功能渐进熟化的过程”[7]。自然环境生态化是本底,经济发展低碳化是途径,社会生活幸福化是本原,三者在低碳生态化理念下协同融贯,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本质。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涌现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仅意味着系统一般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接受环境的输入和扰动、向外境提供输出,而且还具有主动适应和进化的含义”;“强调把系统优化与环境优化结合起来”;系统是动态的和发展变化的,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问题[9]。基于21世纪城市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城市对石油动力小汽车的过度依赖)、人口挑战(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中小城市快速增长和青年人口扩张,发达国家城市衰退、老年化以及城市文化构成日益多元化)、经济挑战(不确定的未来增长,对造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市场导向的根本怀疑,非正式城市活动的不断增加)、社会空间挑战(特别是社会与空间的不平等、城市蔓延和未规划的边缘城镇化)和挑战与机遇(决策日益民主化,平民百姓的社会经济权利意识不断觉醒)[10],“无限制的发展工业文明模式是不当的,而要倡导走向生态文明,人要与地球共同进化、相互依赖”[11],必须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为此,生态城市旨在重建与自然平衡[12],换言之,城市的运行应该与自然界相协调[13]。这种交互作用、自组织功能和动态演进特性,决定了低碳生态城市必然要在与区域协调的统筹融合中才能最终达成的客观必然性。

1.2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拓展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大空间尺度概念,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因而,多数学者主要从经济角度看待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强调了区域发展中的经济效率与公平问题,突出了区域协调中的重点。可以说,这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14]。本文在此基础上,将经济、社会、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纳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将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拓展为:区域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上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协同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以形成区域间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显然,区域协调发展是基于区际而非区域内部的关系,本质是维护“区际公平”[15],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概念使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宽泛。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概念的拓展,依归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本质要求。低碳生态城市作为结构完整的城乡有机复合体,必须建立在区域平衡协调基础之上,其发展也凭借大区域环境作共生支撑。这样一来,区域协调与低碳生态城市在发展内涵上和时空维度上都高度地耦合在了一起,为低碳生态城市在政策、文化、生态、经济诸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3低碳生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考量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意味着低碳生态城市并非只关注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须考量由外来影响而产生的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目前,大多城市发展处于同一平台上。在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和资源,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区域间的城市应注重区域发展一体化,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想,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之路,避免恶性竞争。因而,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形势使然、出路所在,主要有以下4个考量点:

1.3.1核心在于制度合作。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强化府际间的协调力,创新区域协调制度,消除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高效流转和合理配置,推进区域的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资源节约和环保一体化、创新体系一体化、社会事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1.3.2难点在于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区域管理有着相当的复杂性,不仅城市有行政级别大小的严格划分,而且还设立各种派出机构,如开发区、功能区等,囿于地方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面临着权限大小不一而无法有效协调的实际。因此,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明确的区域协同合作关系,以打破由于行政区划带来的体制掣肘。

1.3.3根本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共同的发展理念之上。低碳生态城市必须立足区域协调大发展,根据自身特点,坚持错位发展和产业合理布局,探索“3R”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辐射、带动和服务作用中做优做强自己。

1.3.4保障在于空间管治。区域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双重失灵,需要引入机制创新,通过多方参与的对话、协调与合作,以空间统一管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空间管治应建立在政府与市场基础之上,作为政府与市场的补充,重点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16],实现多赢目标。2低碳生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指区域协调的主体、客体、目标、工具和程序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协同融贯的运行机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构筑区位优势互补、功能定位清晰、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发展格局,须靠建立完善的机制来达成。

2.1区域市场机制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是区际关系演进过程中所内生出的共同发展需求。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推动区域市场开放,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产业跨区域转移,有助于增强区域协同发展的合理分工与效率。同时,市场机制也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防止“市场失灵”导致“协调失灵”[17]。2.2区域规划机制区域规划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18]。通过区域空间规划引领协调发展,是进行空间治理的战略选择[19]。西方国家在1920~1930年代就兴起了区域空间规划,目的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缓解生态恶化、缩小区际差距等,典型的如美国田纳西流域开发规划、联邦德国鲁尔地区区域总体规划等,已发展成为政府的制度性选择。1990年代以来,我国以城镇体系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带规划为代表的区域空间规划逐步兴起,逐步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空间资源保护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2.3区域循环机制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区域循环发展需要构建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循环产业体系,以节能降耗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以及包括生态保护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的自然生态保障体系。因而,区域循环发展必须要从个性化与一体化双重角度发展区域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资源生产化管理、市场化配置和循环化利用[20]。

2.4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利用经济手段,体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生态环境补贴补偿机制,通过国家财政投入和建立生态受益方责任制度,不断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供给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提供生态屏障的区域构筑发展平台和空间。重点是要采取项目支持等方式的“造血型”补偿,将补偿金转化为实物、人力、技术等,培育造血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21]。

2.5联合治污机制我国当前采取的环境属地管理模式与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征相悖。实施区域管理及合作是更为合理有效的出路,实现环境管理从局地到区域的转变应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变革的方向之一[22]。环境污染的治理,要两只“手”并用,通过确定最优污染标准、污染许可证交易、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手段,构建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新机制。总之,“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改善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以生态建设再造环境优势,是有效减轻环境治理压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治本之策”[23]。

3实例分析———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中新天津生态城建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区域———天津滨海新区内,总面积约31km2,规划居住人口35万。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核心目标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成为新型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模式的示范区。

3.1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为实现上述目标,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科学性与操作性、前瞻性与可达性、定性与定量、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包含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等3个方面的22条控制性指标和区域协调融合的4条引导性指标,突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社会和谐、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等理念。其中,富有创新意义的4条区域协调融合的引导性指标包括自然生态协调、区域政策协调、社会文化协调、区域经济协调,为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3.2区域协调融合指标的释义与目标将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融合引导性指标释义与目标列示表1:

3.3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实现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基于滨海新区城市区域共同的规划愿景和功能优化[24],以“整合生成的整体论方法”[25],坚持整体论与还原论的统一,“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同时缔造”[26],将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社会发展融合为一个整体,以共同的目标使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3.1自然生态协调。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尊重区域自然生态条件,采取适宜的生态修复手段,恢复自然水系、湿地和植被,构筑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蓟运河和蓟运河故道围合的区域为生态核心区,建设6条生态廊道,加强生态核心区与生态系统的连接,形成开放的生态空间格局,实现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格局,保留西南侧水系入海口的大面积生态湿地,形成咸淡水交错的复合式水生态系统;预留七里海湿地鸟类迁徙的驿站和栖息地,保障“大黄堡—七里海”湿地连绵区向海边的延续;完整保留蓟运河故道,保障北部蓟县自然保护区通往渤海湾廊道的畅通,形成以河流为脉络的区域生态网络(图1)。图1中新天津生态城市域空间结构图在实现生态健康安全上,要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研究开展区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实现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的探索,并设置产业准入“门槛”,从源头遏制生态退化;针对区域生态特点,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功能分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推进低碳运行上,生态城区域发展的低碳转型需要多层级、多专业和多主体的合作得以实现。

3.3.2区域政策协调。结合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制定实施具有生态城特色的各项政策,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参与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规划管理制度上,推进空间研究,融合政治、社会、环境、交通等因素,实现空间发展战略。在建设模式上,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建设上实现城乡接轨、城乡融合。在生态环境政策上,建立有效的区域联合治污机制和区域污染协调机制,改变上下游各自为政、治污脱节的现象。在城市管理模式上,完善区域综合执法管理、运营维护和应急处理等机制。

3.3.3社会文化协调。由于外来人口急增带来的文化碰撞和文化建设滞后,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开发建设中难以形成统一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规范。为“突出河口文化特色”,需要在传承津派文化、汉沽海盐文化的基础上,倡导生态主义的简约质朴理念,塑造生态城市文化。在传统物质文化的保护上,大力保护大清工部地、大沽炮台等历史遗迹,保育海盐、河口生态文化,培育河上船家文化和旅游文化。在传统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上,主要是保护人类学意义上的场所、河口生态文化记忆和民间非物质文化,建立北塘海鲜美食文化和曲艺欣赏文化的一体发展模式。在生态新文化的开创上,倡导生态主义的新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以创意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辅翼的生态新经济;实现中国和新加坡乃至其他国家多元文化的汇合,创立生态城特色的文体品牌[2]。

3.3.4区域经济协调。中新生态城地处沿海发展带上,靠近汉沽城区,同时又位于生态绿楔上。因此,其产业发展和布局必须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功能布局相协调,形成“内外均衡、一体循环”[27]格局。首先,使生态城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健全市场机制,促进区域职能分工合理、市场有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职住比平衡,力求带动地区经济科学发展。其次,制定区域循环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实现产业循环发展的横向祸合、纵向闭合和区域耦合[20],与滨海新区其他功能区形成互补的产业集群,构建形成一体化的滨海新区产业体系。再次,建设静脉产业园,利用紧邻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在天津市乃至环渤海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上发挥协同发展示范作用。

3.4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设计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京津冀发展主轴和环渤海产业带交汇处的特殊区位,使得4条引导性指标需要统筹区域协同完成,而且即便是控制性指标体系中的空气、地表水等多项环境指标,仅靠生态城自身的努力也是无法完成的。因而,需要创新公共管理体系,建立区域间协同合作关系,为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合力提供制度保障。

3.4.1建立综合性区域协调管理权威机构。美国、日本、德国在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时,都建立了专门的区域发展管理机构。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阿巴拉契亚区域委员会、日本的北海道开发厅、德国的区域经济政策部际委员会等。这些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落实[28]。由于在我国的政府体制中,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功能分明,区域合作时受到等级的区别,不对等的部门和政府合作会影响各自的权责和效率。建立独立的委员会,在区域决策上拥有高于其他政府的权力,将有助于区域中不同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因此,为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区域协调发展,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如“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该机构可由天津市政府和滨海新区的有关领导和区域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政策和规划,指导推动区域合作机构的运用。

3.4.2加强区域发展立法。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发展的法规,尽快将上述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和途径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予以确认,明确地区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为实施区域发展提供法律依据,使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有法可依,走上法制化轨道。

3.4.3构建区域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解决区域间“资源诅咒”[29]、“资源剥夺”[30]等而带来的区域不协调问题,可考虑由区域协调机构构建区域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城周边区域给予财政转移支付,援助区域发展,避免出现新的区域发展落差和加剧城乡二元结构升级。

3.4.4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改变单纯以GDP增长等经济指标考核不同区域发展成效和决定官员升迁的办法,建立适应各区域实际情况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可持续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从制度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等弊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4.5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如前所述,区域协调发展旨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使得利益相关的公众参与区域协同管理与合作显得格外重要。我国已出台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环保等领域的法规,但实际上除了少数案例中参与比较积极外,公众参与度非常低。因此,需要大力培育“参与型”公民和“共同体意识”[31],形成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低碳生态城市的共建共享格局。

区域低碳规划范文5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国内外研究及发展动态

和其它泛泛而谈的规划理念不同,低碳城市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量化分析基础之上,“碳审计”技术就成为低碳导向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关键支撑。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即己开始城市碳足迹和碳排放的研究。2003年英国在政府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一词,之后通过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进一步将碳减排目标向社区和邻里尺度分解。同时,相关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分析工具,也将气候影响因子和碳排放指标考虑进来,通过多部门合作,建立具体而完备的地方性建筑、基础设施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数据的共享平台,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来管理和分析本地化动态信息,以形成对发展政策的技术支撑(邱红、林姚宇,2012)。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MarilynBrown教授所提交的BrookingsInstitution研究报告针对美国200个都会区的碳足迹,提出城市碳足迹研究的方法论,对低碳城市研究有很大参考价值。美洲发展银行的Magalhaes(2009)等认为城市形态影响了城市的能源消费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和街区结构、大小、密度,以及土地利用模式、交通模式等均影响了城市的碳足迹,并通过对巴西首都Brazilia和东南部的Curitiba两个城市燃料消耗量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低密度开发的Brazilia相较于适度密度开发的Curitiba,在城市运行过程中消耗了更多的能量。日本学者Harashina(2009)通过对比东京大都市区与纽约都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认为低碳的城市结构应是多核心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杨沛儒教授等(Yang,2011)则在澳门填海区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中,采取自上而下的系统输入输出(input一output)研究方法(即Brown教授所应用的估计碳排放在区域发展中的总量)和自下而上的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intemalstructure)包括密度及空间形态以及碳排放的关系。目的在于让碳足迹的分析落实到城区及街廓尺度,提供了一个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所关注的密度、开发形态及生态绩效的评估等关保等的操作方法。

关于低(零)碳社区(城市)的实践,全球己经有部分成功案例,如1980年竣工的丹麦Beder的太阳和风社区,是由居民自发组织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以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能源。再如英国伦敦南郊的BeddingtonzeroEne oevelopment,占地1.65hmZ,将众多节能减排的措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与之相比,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寇有观(2010)认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即需对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体系进行整体研究,并针对不同地区在功能、开发强度、建筑和空间形态方面的差异,提出各地区在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一方面实施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的规划设计对策。顾朝林等(2008)认为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重点在于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框架,揭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祸合关系。潘海啸等(2008)认为低碳城市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应坚持5个导向原则:POD>BOD>TOD>XOD>COD,即步行导向发展>自行车导向发展>公共交通导向发展>形象导向发展>小汽车导向发展,低碳目标下的区域规划应采用“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且强调区域公交网络与区域空间布局模式相适应。

目前国内低碳城市规划的实践,较有代表性的有天津中新生态城、上海临港新城(上海首批八个低碳发展实践区之一)、曹妃甸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等。天津中新生态城规划总结了生态型规划步骤,即指标体系建立一定位与产业选择规模确定一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确立一整套配套政策制订,从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理念、生态社区模式、文化保护理念、水资源利用理念和能源利用理念等七个方面总结生态型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杨保军等,2008)。临港新城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层面研究低碳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并提出低碳城市能源和产业规划设想。在总体规划层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构建紧凑式城市空间格局,建设绿色交通等。曹妃甸开发区则基于碳足迹计算提出了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

总体而言,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主要还停留在理念和定性分析的阶段,缺乏详实的地方性基础数据,也缺少将“碳审计”技术融入城市规划与设计程序中的经验,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也未就低碳城市规划的实施提出具体方法。

2基于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低碳规划框架构建

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能耗和碳排放评估及计算方法也不同,对应的低碳城市规划内容和方法亦有所差别。结合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法定规划编制体系,并考虑城市设计等非法定层次规划,在各个层次以低碳规划设计为导向,可相应构建我国的低碳规划框架。

2.1低碳规划空间层次

(1)宏观空间层次

宏观空间层次主要包括大尺度的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在这一层面,收集有关能耗与城市或地区的人口、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通过比较这一尺度的数据,得到能耗排放情况和城市人口密度、面积等大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制定明确的、可定量的碳排放目标。

(2)中观空间层次

中观空间层次主要包括中尺度的地区或街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能耗通过由下而上的方法计算,即首先计算建筑的能耗,然后迭加累计。太阳能可接受率在GIS平台上直接计算.在这一层面,研究能耗/太阳能接受情况与更具体的城市规划参数(街区长度、建筑容积率、人口密度、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

在中观空间层次的低碳规划上,需要广泛应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模型。采用主流的三维建模技术,结合城市模型对建模精细程度的要求,组合使用多种建模工具和三维软件平台。例如,三维城市规划应用基于Skyline软件平台开发建设,三维地形场景采用TerraBuilder制作,灰盒子模型和简体模型均采用TerraExPlorerPro生成,精细模型采用3DsMax软件建模。另外也可选择CAD与Creator结合的建模方法:基于真实城市大比例尺高精度地形数据,严格遵循工程项目设计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建立逼真的三维场景。可以通过开发各种人机交互辅助工具,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实现自动作操作。

2.2低碳规划设计框架

由于低碳城市的实践起步较晚,因此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和成熟的规划体系。研究应广一泛收集国内外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的案例,形成案例库,总结分析其规划方法、规划内容和规划实效,为建构低碳城市规划框架提供基础和依据。基于上文的分析和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3结语

低碳规划设计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在国外也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低碳为导向的规划设计将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主导思想之一。在低碳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起步阶段。作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我国城市的低碳发展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也为中国规划师在低碳规划的理沦和实践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区域低碳规划范文6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现状;前景

[基金项目] 江西科技学院2012年(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XYSK12007)。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90-1

一、低碳旅游的概念

低碳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发展领域,2003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名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面对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日益突出的矛盾,以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成为了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低碳旅游是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概念最早是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被正式提出。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旨在通过发展低碳技术、推行绿色消费等方式,降低碳在旅游业中的排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存在问题

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被国务院正式批复,从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的县(市、区)的组成,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均比较丰富,是江西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建设及低碳旅游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粗放式开发,资源遭到破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目前仍处于一种粗放式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散点状的数量型粗放开发,对旅游资源的依赖性高,加上不断加快的工业化步伐,对自然和生态的压力日益增加。

(二)旅游企业对低碳旅游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尽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些旅游企业在发展低碳旅游方面采取了很多有利的措施,但是大部分旅游企业在其生产运营的过程中没有大力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如产品环保、建筑节能、照明节能、交通减排等方面。

(三)低碳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完善。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尚没有建立低碳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该区域内的低碳旅游发展进行政策引导和法律约束。例如政府部门重视经济效益,造成了科学、有效的审批标准的缺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未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存在失职现象,没有制定旅游行业低碳旅游新标准,鲜有将低碳纳人行业发展的考量和评价因素。

(四)旅游者低碳旅游意识未树立。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旅游者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部分游客对“低碳旅游”的内涵知之甚少。部分游客表示对节能减排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多,认为节能减排是国家政府的责任,而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例如,在“住”方面,多数游客仍偏好传统酒店,而不是选择独具乡土风情的农家院或节能型、简约型环保宾馆酒店;在“行”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驾车或包车出行,而不是选择节能环保出游方式。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升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想实现低碳旅游发展,必须改变目前粗放的发展方式,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实现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旅游产业要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水利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为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水利等融合打下坚实基础,是该区域最具竞争优势的资源,已经形成了“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品牌。同时,旅游业还要与工业、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例如,景德镇的瓷器产业和瓷文化,就已经和旅游产生了很好的融合效果。

(二)低碳旅游行业标准促进低碳旅游规范发展。旅游业虽然被称为绿色产业,但在第三产业当中,旅游业的碳排放水平并不算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正面临全面转型,相关部门应尽快制订旅游业减排规划,并出台低碳旅游的行业指导标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对该区域旅游产业的碳排放状况进行普查梳理,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旅游业的减排规划和低碳旅游的发展战略,并制定低碳旅游的行业指导标准,如对景区碳排放量、垃圾处理量、低碳公共交通方式等制定严格标准。同时,出台新的行业政策和标准,引导各相关利益主体参与低碳旅游中来。

(三)旅游产业技术升级推动节能环保的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的发展,应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实现节能环保,从而达到资源保护的目的。例如在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低碳旅游城市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等领域,推行利用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新能源新材料;在建筑、供热、空调、照明、电器使用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用新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推进绿色经营体系建设,开展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等创建活动。

(四)建立低碳旅游示范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在区域范围内逐步设立一批低碳旅游示范区。相关部门可通过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低碳培训,在景区和酒店管理、经营等各环节制定严格的低碳指标,先在庐山、龙虎山、三清山等条件较好景区,率先建立示范区,制定分阶段、有目标、高标准的节能减碳实施方案,按照生态旅游区的有关标准,全面践行低碳旅游方式,并为其他地区创造可供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宋一兵,古翠芝.广东省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挑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