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设计风格范例6篇

商业设计风格

商业设计风格范文1

关键词: 商业建筑 设计风格 设计原则

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度,现代商业空间有着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不同风格流派的出现,符合现代人们的心理和审美要求。

一、商业风格

1.现代高技派风格,运用现代技术、现代材料、现代设备及现代施工手段创造商业空间环境。多综合运用铝合金、不锈钢、大理石、花岗岩和玻璃等反光性能强的装饰材料,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吸引顾客,达到销售的目的。

2.主张运用当地各种自然材料,力求表现自然质感与色彩的自然风格。在快节奏、交流少、拥挤喧哗的城市生活中人们追求田园生活的宁静气氛,结合灯光、山石、水景,产生清晰的自然景观,找回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

3.迎合人们的购物心理,创造出有利于吸引购物者的潜在气氛,将商业空间景观化,使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将购物环境与景观结合在一起形成景观式风格。

4.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前卫风格,商业环境借用前卫艺术的表达语言与造型手段形成一种浅显、通俗的前卫风格,其前卫风格对塑造商业空间气氛具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其表现方法有以下几种。

(1)激烈的视觉冲突,变异的视觉形象。其应用的手法有材料对比、新旧对比、空间体量的对比、点线面的对比、光线强弱及冷暖对比、色彩的对比等。

(2)运用高科技的材料和设备,对管道线路不加掩饰,体现现代主义的直率个性。有的通过悬挂和漂浮的物体,使空间产生可变性和不变性。

(3)极简的或观念化的设计手法。在材料和色彩的运用上力求统一或微差或者做最大限度的变化。采用极为单纯的几何形体,做规整的排列组合,注重秩序与比例,追求简洁的构图或完整的空间形式。

(4)直接将现代艺术中的绘画、壁挂、雕刻等原作或复制品用于室内陈设和装饰。

二、商业设施选址

其意义就在于它是一项长期性的投资,直接关系企业经营的战略决策,是零售企业贯彻以消费者为中心观点的重要体现,是影响企业效益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也是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商业设施的选址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客流规划

商业中心是消费中心,从经济效益上讲,商业中心必须满足整个城市消费市场的要求,争取尽可能多的顾客;从成本效益上讲,要争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形态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相同客流规模的不同地区,因客充的目的、速度、时间不同,对选址条件有不同差别。

在商业集中的繁华地区客流目的一般是以购买商品为主流或是与购买商品有联系的观光浏览,为以后购买作准备,这类地区的客流特点一般是速度缓慢,停留时间较长,流动时间相对分散。

有些时候,除了人口的密度因素之外,人口的职业分布、收入状况、年龄也是影响购买能力、购买习惯的主要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前者可以作为商业规模的主要参考指标,后者则除影响规模之外,还决定了商业的特色和内容。

(2)选择店址需要调查分析街道两侧的客流量规模,选择客流较多的街道一侧。

(3)选择店址要分析街道特点与客流规模的关系,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是选址的最好位置。

(4)对于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除了被动适应客流规律之外,还可以在原有路网基础上加以改善开发,选择有开发前景的区域,开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统,主动地引导客流,制造客流,进而创造新的商业环境。

2.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是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因此,它是制约商业聚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商业活动的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因此商业设施的选址必须是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地点。在商业的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下,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小。所以商业中心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实质是:所有购物出行者到达中心的出行时间总和最小。

3.商业环境

选择店址应考虑设店地点附近的商店的规模和数量,如果在同一地区内已有过多的同行业商店,就势必影响商店的经营效果,此为趋异性。但是,由于顾客希望就近广泛地比较选择商品及希望一次购足所需的商品,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趋势,相邻而居,此为趋同性。

一般来说,比较专一的商品,顾客希望有广泛的比较和选择余地,希望有集中的专门店。这种顾客以购买一类商品为目的,对商业气氛、娱乐性、环境没有过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并比较其质量、价格等因素。

另外一些顾客,购物的范围比较杂,也比较随意或完全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当然不会去逛上面提到的结构单一的商业区,而是希望到集购物、娱乐、休闲等需要为一体的综合商场。一般大商场就是以此为目标而设置的,尽可能丰富功能满足这类顾客的要求。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赖于为其他原因而来的顾客,如商业中心区的小型商店设于大型商店附近,主要经营小商品,以品种齐全而取得优势。或开办大商场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务业,有的经营连带消费商品的商店相互邻近,互为补充,便利顾客。

4.地形特点

选择店址还要分析地形特点,主要选择能见度高的地点,如选择在两面临街的地点能见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扩充橱窗面积,增辟出入口以减缓拥挤,这是最好的设址地点。位于街道的入口处、公共场所的迎面处都是能见度高的地点。有的地点如位于街道的凹进部位能见度就差。

5.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都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规定,商业建筑的选址应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服从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

在选择店址过程中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实际调查,搜集资料,具体分析研究,了解建店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不仅要考虑现状,而且要了解未来的发展变化,尤其要了解城市建设的长期规划,如所选地区的街道、交通市政、公共设施、居民住宅及其他建设或改造项目的规划,有的地点从当前看很优越,而随着城市的改造将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不适合设店。

三、结语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几种商业空间设计风格及商业建筑设计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商业空间设计.

商业设计风格范文2

1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特点

营销方式理念的变化。所谓的营销模式,是指存储实现商品交易方式。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时间观念的提高,传统的购物方式——客户只能通过推销员可以联系,这是浪费时间和缺乏情感交流和自由选择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顾客的消费需求。现代空间设计已将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扭转过来,在物理空间和视觉空间,强调其渗透性、灵活性。为客户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的前提下,要多注意休息的设施和舒适的环境创造,并添加促销专员系统装置,处处体现“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理念。

2色彩和软装饰在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的应用

色彩及软装饰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要遵循以下几个法则:

(1)商业空间设计需要协调人与商品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打造方便愉快的购物空间。一般来说,商业空间的软装饰应注意突出设计风格,视觉设计中心是重要的环节,在商业软装设计中,要明确整体设计风格和售卖商品的品牌内涵之间的关系;对于商品的特性及象征意义要重点设计。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视觉中心有一个就足够了。在对某一部分进行重点设计时,就可以打破全局的单调感,让商业空间显得更有朝气。

(2)商业空间装修在色调、风格上的统一不难做到,但关键在于如何让色调和风格呼应。在具体的设计中,就要保持立面与平面、顶棚与墙面、各种摆件之间,形体与色彩层次过渡自然、风格统一。

(3)以灯光塑造温馨的购物环境,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灯光设计来表达色彩和视觉效果,明暗对比的光以及灯光色彩冷暖对比,通过灯光的设计我们可以传达材料质地的对比,建立多层次的视觉体验以及更多样的购物形式,从而表达出不同的品牌理念。

(4)营销方式的设计理念的变化。所谓的营销模式,它是指存储实现商品交易方式。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商业空间的软装饰设计的外观造型和色彩变得非常重要。概念的颜色和商业空间的设计搭配,我们要采用的法则是:在选择色彩时要注意色彩的统一与变化,尽可能不使用的色相太类似的颜色和色彩对比过于大的色彩,要选择使用给人以愉悦感觉得稳定的调和色彩,还可以使用一些对比的色彩来强调商业空间的氛围。如温馨爽快的色调,给人以高贵的感觉,能使人快乐,开朗,暖色如橙色和红色给人以温暖的视觉体验,在一些年轻化的品牌商业空间设计中,我们可以选择等比较跳跃大胆的色彩,来表达品牌的个性化。商业空间的摆件及灯具的色彩选择也要和商业环境的风格统一。现在的商业空间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化,软装饰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有中式的风格,也有欧式的风格以及美式的风格等等。而优秀的商业空间设计可以使整个购物环境无论是在使用和视觉享受上都达到很好的统一,好的商业空间设计能够结合商业空间家具将光线和色彩融合在一起,使得购物气氛得到最好的表达。

结语

商业设计风格范文3

关键词:服装陈列,陈列风格,艺术性,商业性

 陈列,在英文中称Display或Showing。简单地说,就是把物品摆放出来给人看。从深的层面上来讲,陈列是一门创造性的视觉与空间艺术,它包括商店设计、装修、橱窗、通道、模特、背板、道具、灯光、音乐、POP广告、产品宣传册、商标及吊牌等零售终端的所有视觉要素,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集合概念。服装陈列设计是开拓品牌、立足消费者市场的重要武器,其最能体现品牌风格特色和品牌营销理念。成功的陈列设计既要服从商业需求,又要兼顾艺术创意。随着全球性的“品牌消费”、“体验经济”浪潮席卷着整个世界,服装陈列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在整个营销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更是格外重要。

1.服装陈列的重要性

纵观当今的服装市场领域,单纯从最基本的质量角度看,中国本土民族服装品牌与国际品牌相差无几,然而从单品的销售来说,两者的差距仍然很大。所以,除了在服装自身设计和品质上的竞争之外,对于服装销售终端的竞争愈演愈烈,服装品牌的推广也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能起到直接影响作用的陈列设计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各大商家都在绞尽脑汁的致力于服装陈列设计的开发和研究。在国内,陈列概念虽已引起了许多服装企业的注意和重视,相当一部分服装企业深知要在陈列上下功夫,然而所做的陈列在专业上不是很讲究,有的太偏重纯艺术的表现,缺乏商业表现的灵活和时尚;有的在风格上纯粹模仿国外,忽略了服装品牌文化的内在要求,形似而神不备,没有完全理解——陈列不只是简单的摆放商品,而更要使品牌深入人心的最终目标。

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者要“购买”的已不只是服装本身,他们开始关注品牌所体现的文化以及带来的精神诉求。而终端店铺正是品牌与消费者的窗口,它的形象直接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该品牌产品。美国的橱窗设计领域资深专家马丁?M?派格勒说,设计、灯光、道具能赋予产品生命。如果说设计创造了产品,那么,陈列就是赋予产品新的生命,诠释品牌理念,展示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形象。Esprit从上个世纪90年代入驻温州以来,便开始培养陈列队伍。据其统计,店面如能正确运用商品的配置和陈列技术,销售额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以上,由此可见陈列的作用不可小觑。消费者走近服装,欣赏服装,认同服装,购买服装这一系列的行为也正是服装陈列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2.服装陈列的艺术性与商业性

 服装陈列的艺术性在于用色彩、造型、道具和整体氛围灯具体要素表达服装产品的设计意图和文化理念,最终达到传递服装产品情绪的目的;而服装陈列的商业性,则是在艺术表现的基础上达到体现、宣扬产品价值的效果,这是陈列设计最终的诉求。设计师在进行服装陈列设计时要考虑影响服装美感的因素,结合形式美法则,把不同风格的服装个性和美感用不同的形式区分开来。

2.1 从艺术性角度看服装陈列设计

陈列的服装是艺术品。商品本身是无生命的,要通过艺术手段的塑造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给顾客美的视觉冲击,提高商品的档次与品质,从而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在当今国际流行的服装陈列艺术风格中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美式风格,注重空间展示,多用动态各异、表情丰富的模特,陈列带有一定的情节场景,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视觉吸引力;色彩多为中性,在统一气氛后把顾客的视线降低到商品上。二是法、意式风格,利用服装自身的材质和精美的制作工艺,展示时装的美感,无需过多的装饰物,以简单的陈列手法突出商品的本质优势。三是英式风格,整体表现比较严谨、华贵端庄,古典气息浓厚;注重对空间的处理,以对称式效果烘托气氛,装饰物运用丰富。四是瑞士风格,陈列技术含量高,表现形式和陈列技巧全面,讲究细节和章法,讲求精湛的搭配技法,注重制作工艺与细节,常以静态展示出动态的视觉。五是日式风格,技术全面、精致完美,以装饰映衬法为主,表现手法极其细腻,震撼感强烈。这几种艺术手法的陈列趋向也被国内企业纷纷效仿,但效果却往往不理想。因此,如何借鉴欧美及日本服装陈列风格,如何因地制宜将这些陈列风格本土化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难题。

2.2从商业性角度看服装陈列设计

陈列的服装既是艺术品,又是商品。前面提到的几种国际流行陈列风格,表现形式与技术手段都有着明显的特色,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服装销售。所以说,服装陈列必须为其商业目的服务,企业真正关心的是艺术性基础之上的商业性陈列。在商业性指导下巧妙地运用艺术手段进行陈列,引起顾客注意,传递给顾客更多的商品信息,提高顾客选购商品的主动性。作为商品来说,它的陈列必须要依据其品牌定位、时尚流行趋势、季节变化和消费者心理等因素来制定详尽的服装陈列方案。

2.2.1根据自身品牌定位陈列:如潮流品牌“美特斯邦威”主要产品是面向年轻一族的休闲服装,因此在陈列时营造了活跃的气氛,活力四射,突出动感、时尚的色彩组合,摆放产品时强调运动休闲的氛围。糅合中国五千年传统与廿一世纪风格完美化身的“上海滩”品牌,不论是店内的服装,还是店面的装修,完全是按照古式的上海风格装修,走进店内,立即有一种仿佛置身于古上海的感觉。

2.2.2根据时尚流行趋势陈列:服装陈列应在大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流行趋势呼应。“ONLY”等多家时尚品牌把当季的流行色、流行款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让人直接感觉到最前沿的时尚气息,从而暗示消费者:这就是引领时尚的品牌。

2.2.3根据季节变化陈列:夏季时应给顾客一种凉爽飘逸的感觉,冬季时应塑造出一种暖和舒适的感觉。

2.2.4根据消费心理: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来制定陈列策略,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天意TANGY”时装品牌服装大量运用莨绸、棉麻等天然面料,设计含蓄优雅,崇尚纯粹与天然,店铺陈列风格也多是迎合现代都市人提倡的环保、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心理。

3.结论

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服装陈列是服装产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较完整的构成系统和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内不少服装企业奉行“拿来主义”,照搬或模仿国外品牌,忽视了国家、区域之间的本土文化、民族情感化差异。随着中国时装产业的日趋繁荣,强大的视觉指引能更大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艺术性的陈列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如何找到艺术与商业之间最佳的权衡点,是销售制胜的关键。这个最佳的权衡点就是吸引消费者。中国服装陈列行业要发展,必然是要学习和借鉴欧美及日本的艺术陈列风格。但因为民族文化大背景和消费者审美习惯的差异,不能照抄照搬,要在众多的陈列风格中选择适合自身文化环境的来借鉴,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顾客的认同,促进销售。(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商业设计风格范文4

关键词:EPC合同模式 特点 投标风险控制

一、概述

传统的施工合同是固定单价合同,以工程量清单报价居多,施工中按实际工程量进行计价,承包商仅对施工负责,业主处于项目的主导地位,承担合同项下的主要风险;而EPC项目的投资额一般是固定的,是固定总价合同。但随着全球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形势低迷、通胀增快,金融货币汇率变化无常,工程项目结算货币贬值、金融汇兑风险增大,物资材料和设备价格上涨增速、成本增加,这些不利的因素都将对EPC合同产生影响。因此,承包商如何规避风险实现项目目标,EPC项目在招投标阶段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在项目初期是不容忽视且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EPC合同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EPC的英文全称为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即由一个承包商承包整个工程项目,包括是设计、采购、施工以及管理,直至最后竣工,工程交付业主时能够立即投入使用的总承包模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总承包。对项目全程负责,避免了设计、施工的不协调,可以显著减少成本,缩短工期。

该合同模式与我们FIDIC红皮书《土木工程施工合同》和黄皮书《机电工程合同标准格式》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 EPC合同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固定总价。在EPC合同模式条件下,业主与承包商双方先谈妥价钱,签约时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合同价格一旦确定后,不能再随意变动,除了工程范围发生变动,业主允许承包商因费用变化而调价的情况是极少见的,必须按合同约定的总价完成工作。这样对业主来说不用再花费精力去考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市场变化因素,超出合同预算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也不用考虑工程完工时发生调价的情况。

2. 承包商承包内容、深度不同。 传统模式要求承包商严格照图施工,而EPC总承包要负责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全过程,且设计阶段仅到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出施工图。由于承担的内容不同,承担的风险也就不同。在传统合同模式下,业主一般承担自然条件风险、经济风险(如物价上涨、汇率波动、融资风险等)、法律风险(如立法的变更)、安全环保风险、设计风险、工程量增加等风险。对于出现不可抗力风险如地震、火山爆发等,业主也承担承包商的直接损失。但在EPC合同模式下,总承包商必须对参与项目的各种要素实施全方位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承包商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和风险,例如经济风险,设计风险等,业主承担风险减少。

3. EPC合同模式是一种快速跟进方式的合同管理模式。与过去将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再进行招标、建设的模式不同,EPC合同模式是在主体设计方案确定并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完成一部分分项工程的设计后,即组织招标和进行施工。大大缩短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的周期,节约了建设投资,降低了投资风险,可较早投产取得收益。

4. 业主对承包商的工作进行有限地控制。只要工程最终能满足业主规定的功能标准,业主对承包商的工作不进行全过程实质管理只进行有限地控制。业主一般不聘请工程师而是直接委派业主代表对项目实施管理,23并且EPC合同中业主对承包商的监管参与度变小,业主的行为原则是“业主基本不干涉承包商的工作”,业主代表的实权主要是在监控进度和质量上,当发现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慢了,他有权要求承包商采取补救措施。

三、EPC模式下投标阶段的理解和风险控制

EPC项目通常是大型复杂的项目,且建设时间长,从设计到最终调试全面负责,有时项目还要与融资挂钩,承包商要为业主提供前期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融资安排、初步方案设计、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建造)、安装、调试的全部或其中大多数阶段的工作,业主只接收最终产品,承包商处于项目的主导地位,这样就增大了承包商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跌倒在一个EPC项目上,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因此做好EPC项目的初步设计、投标报价等前期工作,是决胜EPC项目的关键一步。

1. 重视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EPC项目实地考察是投标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整个项目工作的第一步,考察的结果将影响到以后施工设计的内容、质量和报价的高低。派设计、施工、商务人员参与的实地考察是必要的,考察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1.1 对工程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类似工程情况等进行了解。对工程进行现场补测、补勘,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当地的有关政策法规、行业规定、建筑设计习惯、常用的标准(如采用英制标准,还是美制标准)等,这些都是设计工作的基础,也是编写施工方案的基础。

1.2 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特点、经济水平、市场条件、材料来源等进行了解。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调查,可以解决工程的适用性。例如材料的选用,我公司在一水电站的投标中,通过补勘发现水电站坝址附近的岩石是碱活性骨料,会引起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工程开裂,不能作为混凝土骨料,通过价格比选,按坝址开挖料不利用全部弃除另从20km外取料加工计入报价,从而规避了地质风险。

1.3 如果条件允许,应与业主方多进行沟通,了解业主的背景,以及业主对工程的想法和期望,并认真学习招投标文件和业主方的各项澄清。在项目策划阶段是否对业主有承诺。这一点至关重要,是设计工作的依据所在。

2. 工程设计在EPC项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设计作品是影响业主投资回收成功与否的关键

2.1把握和理解设计文件要求。EPC合同造价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EPC的设计这个阶段控制、决定的。虽然设计费用在工程总承包中的比重很小(一般不超过5%),但60%~70%左右的工程费用是通过设计所确定的工作量进行消耗的,如果没有可以索赔的技术变更,工程量的变动或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将对EPC总承包工程造价产生影响。作为设计方要正确把握和理解合同及其技术规范的要求,在不同规范和标准体系之间尽快找到沟通的桥梁,文件的编写要尽可能将自身经验和业主习惯相结合,按合同要求使工程设计满足业主要求的前提下对设计进行优化,尽量减少工程量和降低成本,争取设计文件一次性通过业主审核。

2.2设计标准的确定。设计标准在国际工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决定了工程材料的选购、施工方案的确定、验收标准以及工程造价等。在我国对外承包的EPC项目中,一般有三种标准:欧美标准、中国标准或其它标准(在非洲国家一般也采用南非标准),对我国的企业来说选择国标是最有利的,因此,在招标文件没有强调必须使用欧美标准或非洲标准时,在投标文件中可采用国产设备,引导业主采用中国标准。

2.3与设计单位的合作。国内施工企业设计能力较专业设计单位相对欠缺,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所承包的国外EPC项目的设计工作,都采用分包给国内设计单位的方式来完成。如何兼顾设计方和施工方的利益,同时保证整个设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可在合作前与设计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充分明确双方的义务、责任。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明确设计的计划进度节点控制目标,设计交图的进度表,同时也明确因工作量差异所带来效益变化的分配形式,形成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存机制。但不是签完设计协议只等设计出成果了,总承包方、施工单位同样必须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在完成建议书或者投标书前设计单位与总承包方、施工单位要对设计资料进行认真讨论、审查,共同对设计技术可行性,材料选用经济性和施工手段合理性进行审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3.合同条件的研究和理解。在EPC 合同中, 承包商的风险贯穿在整个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和每一份附件。在拿到招标文件,尤其是合同条款以及有关附件应该从头到尾仔细研究, 不遗漏任何一个潜在的风险。EPC合同要求承包商对合同文件中业主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和充分性负责。也就是说,如果合同文件中存在错误、遗漏、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等,即使有关数据或资料来自业主方,业主也不承担由此造成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长的责任。这就要求竞标阶段组织商务和专业人员查找招标文件中的缺陷,要求业主给予书面澄清,拔掉钉子,或在报价中予以考虑。给业主的建议书或者投标书在文字上要避免向业主做出在数量、质量等方面太笼统的承诺。

3.1 EPC合同条件不调价条款。在传统施工合同中物价波动风险承包商可通过合同中的调价公式进行规避,但在EPC合同中此类风险往往由承包商承担,因此在投标报价时应注意把握确定市场的未来走势,适度考虑物价波动风险。我们国内承包商在国外承包项目一般在经济欠发达国家,由于存在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出现物价大幅上涨的情况是可能的,因此在报价时对涉及主材、物价波动大的大宗材料的项目单价适度提高,考虑到竞标的因素,提高的幅度是有限的,但适度调高单价还是不能完全消化物价波动,这就需要施工时从采购环节下功夫。

3.2 EPC合同条件下的汇率风险。国际项目往往以美元、欧元或者美元、欧元组合作为支付方式,中国公司在国外承担工程一般采购中国的永久设备和施工机械,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美元或欧元采用固定汇率对我方规避汇率风险有利,因此,谈合同时尽量争取采用固定汇率。如根据合同条款固定汇率不可能,就要在报价中考虑汇兑损失,把风险降低。

3.3 EPC合同中随机备件的确定。EPC合同模式包含了设计、采购,对于设备采购的具体范围、规格不做具体要求,业主一般只给出项目功能性的描述,但要求承包商提供一至三年的备品备件、专用用具及易耗品。作为总承包方很难准确、科学的确定,主要由供货厂家决定,这样在投标阶段就要和供货商确定好易损坏、易消耗的备件数量、价格及价格的有效期,以免设备厂家投标时压低设备价格,实施时抬高设备和备件的价格,留下潜在的风险。投标时列明带价格的备件清单的同时,在签合同时最好得到业主的认可。

商业设计风格范文5

关键词: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生态

前言

根据现代营销理论,产品链的整个生产销售推广等环节都需要基于统一的营销理念,才能使品牌营销效果最大化。商业空间是商业经营的基本要素,商业空间的设计也要为营销服务,在设计中贯穿营销理念,可以使商业空间设计成为营销的重要节点,推进品牌营销,因此对商业空间的设计必须通过商业空间自身的功能发挥而成为营销策略的一部分。商业空间是指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提供具有审美意味的商业建筑空间是商业空间设计的目标。审美是商业空间除却使用功能外最重要的功能,因此商业空间设计可以通过审美创造促进商业空间营销目标达成。近年来,具有民族特色的商业街、餐饮空间、民族风情园等民族商业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民族商业空间的营销压力越来越大,基于空间审美的营销逐渐成为商业空间营销关注的内容。商业空间审美源于设计,进行审美营销渗透是商业空间设计适应市场需要的必然选择。虽然商业空间设计对审美和营销一直有所兼顾,但是直接以营销为目的的审美设计在现有研究中少有关注,本文对此方面相关问题的深入剖析,不仅有助于民族商业空间营销的全面实施,同时也可为商业空间设计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一、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需求

商业空间是指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内部空间。商业是商业空间的基本属性,也是商业空间设计规划的基本出发点。满足消费者多元知觉需求,吸引消费者兴趣,促进消费者消费是商业空间设计规划的基本原则,另外,市场经济下的商业活动,必然不能避开商业竞争。商业空间的审美功能需求主要源于以上两个方面,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需求也不例外。[1]首先,从消费者多元知觉需求来说,虽然民族商业空间定位于民族风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业空间的消费者仅仅限定于民族民众,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更多的外部民众进入到民族地区,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商业空间的消费群体。不同消费群体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商业空间需要综合考虑消费者的审美特征。作为消费者群体,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是需求、动机和经济基础、消费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提供消费场所的民族商业空间必然要结合促成消费的各种因素来构建审美,从刺激消费者消费需求、消费动机和消费心理等主观意识需求出发,通过空间的色彩、空间布局、氛围、声音等情境要素的设计,形成满足消费者视觉、味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审美,最终达成和消费者一致的审美效果。其次,从商业竞争来说,市场经济下,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打造差异化商业空间,吸引消费者眼球是商业空间的共同追求。随着民族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各种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民族商业空间遍地开花,民族度假旅游村、民族餐饮、民俗村及内部的各种营业空间越来越多,这些基于不同民族文化打造的商业空间一方面需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差异区别开来,另一方面还要在特色化的民族市场竞争中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各种各样的民族商业空间必须通过审美建构来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的两个支点

审美是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功能,但是基于审美的营销策略要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渗透,就需要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必须找准立足点,才能使基于审美的营销策略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得以实现。民族商业空间是指以民族文化积淀为资源而形成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民族风格的商业空间,包括民族特征的卖场空间、娱乐空间、服务空间、旅游区商业等。结合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内涵和功能界定,在民族商业空间设计中进行审美营销渗透需要基于民族和市场两个支点来着手。

(一)民族属性

民族特色是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风格,民族商业空间和其他商业空间的区别主要是通过民族风格区别开来,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必须体现出民族审美意味来,才能使商业空间的民族定位和空间的最终效果实至名归。虽然在本文中提出了要基于审美促成营销,但这只是对商业空间审美的功能进行定向,并不影响民族商业空间的民族基本属性。民族性是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属性,也是民族商业空间市场竞争的差异化策略实施的关键支撑点,因此对于民族商业空间审美营销的实施仍然需要基于民族性来阐发,这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实施的前提。

(二)市场心理

营销的本质是通过产业链中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刺激、吸引消费者,并促成消费者的消费忠诚,市场心理是营销策略的轴心,也是营销策略展开的逻辑起点,民族商业空间设计的审美营销策略同样也是如此。[2]虽然民族商业空间定位为民族风格,但在本质上仍然是以商业活动为中心,促成商业交易是民族商业空间不变的主题。市场经济下,众多商业空间共同在市场中竞争,民族商业空间不仅要和类似民族风格定位的商业空间竞争,同样,也要和普通商业空间竞争,激烈竞争下,民族商业空间必须紧紧把握市场心理,引导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因此民族商业空间基于审美的营销策略在设计中的渗透必须以市场心理为出发点,根据市场心理进行空间的审美设计,才能促成空间的审美营销策略。

三、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的基本构成

简单而言,审美营销策略是以审美为基础、以营销为目标的策略活动,结合以上分析,民族商业空间设计的审美营销策略需要一方面来保持民族定位,另一方面要贴合市场心理,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促成空间设计基于审美的营销目标达成。

(一)促成民族审美

民族商业空间一般分布于民族地区,在审美上和当地市场环境融为一体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民族市场的审美在根本上就是民族审美,因此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设计必须和民族审美达成一致。另外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空间竞争激烈,商业空间设计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来形成与其他商业空间的审美风格相区别。[3]而对于拥有少数民族文化或习俗资源的民族商业空间来说,民族审美在天然上与其他审美有区别,民族文化独特的审美是其独有的优势,因此民族商业空间设计需要依托民族文化审美的渗透而形成自身独有的审美风格和其他商业空间进行区别。对于这一点,当前大部分民族商业空间都做到了这一点,如新疆的二道桥市场和云南、贵州等地的民俗村都富有当地民族的审美特征。[4]对于在商业空间中的民族审美表现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是引用民族文化元素,少数民族大多有民族特色的事物,这些事物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符号,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哈达、鄂伦春人的鱼皮衣服,这些民族文化符号一方面表征了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是民族审美的产物,在民族商业空间中的引用不仅有助于民族商业空间形成民族风格,也有助于商业空间特有的民族审美形成。其次,按照民族色彩喜好装饰商业空间,色彩喜好是民族审美最突出的表现形式,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喜好,蒙古族人喜好蓝色、白色,拉祜人崇尚黑色,而苗族人靛蓝的服饰也说明了当地民族对蜡染蓝色的喜爱,依据不同民族色彩喜好在民族商业空间中对色彩的应用,也是民族商业空间体现民族审美的重要方式。最后是民族审美文化的外延设计,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于民族审美在商业空间的渗透不仅是对现有民族审美特色事物或色彩的应用,同时也表现在依据民族审美习俗在民族空间设计上对相关审美特征进行外展延伸,从而使商业空间在整体上的审美设计和民族审美一致,又有所创新。少数民族丰富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审美,而这种审美不仅使得民族商业空间和普通商业空间区别开来,同时也满足了当前消费者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在对消费者审美满足的基础上,自然也有助民众进入商业空间进行消费,这是民族商业空间审美营销策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坚持自然审美

相较于人为加工的审美,自然审美由于自身的独特性、生动性和原始性更容易引发民众情感上的共鸣,特别是在当前各种装饰美、加工美等人工美包围下,自然美的自然原始对民众有独特的吸引力。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便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实施的基础。消费者对自然审美的追求,自然要求民族商业空间设计时必然要把空间的自然审美效果作为审美设计的一个标准。另外从民族商业空间的民族定位来说,自然是民族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民族文化相较于当前大众文化的一个优势特征。自然性是大众对民族事物的共性认知,其对于民族商业空间的青睐自然也包含着自然审美的推崇。消费者对于民族风格的自然内涵认定,以及其对于商品消费的自然审美推动,意味着民族商业空间设计要基于审美营销,就必然要把自然审美纳入设计的标准中。对于民族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自然审美实施,一方面在于空间构造的材质的自然特征,另一方面则在于其在整体上所形成的自然风格。对于前者,便是在民族商业空间营造时,使用各种天然材质,利用天然材质的原始纹理、色彩和气味营造商业空间的自然审美特征,如西南部分民族地区盛产竹子,在商业空间中心设计时对于竹子材质在空间中的合理应用很容易使商业空间表现出自然审美特征。对于后者,则是对商业空间整体自然风格的要求,商业空间风格分为多个类型,复古、田园、时尚等都是当前商业空间设计时常用的风格,民族美,并不是在其工业技术先进,而是美在其天然无雕饰,在民族地区的商业运作要和当地的自然美保持一致才能使当地的审美在整体上保持一致,而这种自然审美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所形成的和当地环境的协调一致美,可以使商业空间满足消费者潜在的自然审美需求,吸引消费者的进入。

(三)倡导生态审美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崭新的文化形态,逐渐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下,环境的审美也由之前自然美的欣赏上升到生态审美。美的生态性、生态均衡的美、生态意味的美、生态公正、荒野审美是生态审美的主要内涵,和谐、公正、生态、自然是生态审美的主要特征。生态审美的发展使得民众在消费时不自觉地便会用生态审美的标尺来衡量其消费的事物或环境。民族商业中心是在原有传统民族场景基础上所进行的社会长期重构,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也是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导向标,在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审美的潮流时,民族商业空间自然也要把生态审美作为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和消费者潜在的生态审美吻合,引导消费者进入商业空间,并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发生。[5]鉴于生态审美的内涵,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在实施审美营销渗透时,需要以空间的生态美、和周围环境的生态均衡及蕴含生态意味作为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来执行,最终使商业空间形成倡导生态审美的效果。商业活动本身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人类活动和生态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商业空间设计以生态环境的均衡保持、体现人性化特征、展示生态之美时,已经意味着生态和人类活动的有机结合,民族商业空间设计自然便会和消费者的生态审美需求契合。生态问题一直是民族地区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生态问题愈发突出。民族地区的原始和自然美,以及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高度协调一直是外部民众对民族文化的推崇之处,在民族地区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当下,民族商业中心对于生态审美的倡导实际上也是对大众对民族地区良好生态期望的正面回馈,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因此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倡导生态审美同样也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民族商业空间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民族商业空间的成功运作得益于市场定位、市场营销、运作管理等环节的共同作用。市场营销贯穿于商业空间运作的整个过程,包括商业空间设计环节,在当下民族地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越早越全面地进行营销策划有助民族商业空间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商业空间审美贯穿于民族商业空间运作的整个过程,也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基本要素,在民族商业空间设计中依据市场心理需求渗透审美营销理念,形成审美营销策略,是民族商业中心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新的突破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林.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35).

[2]王浩澂,熊曦.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

[3]毕曼.商业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差异化表征[J].南通大学学报,2015,(1).

[4]顾海英.新疆少数民族商业社区的变迁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民族传统经济模式的取舍[J].贵州民族研究,2015,(5).

商业设计风格范文6

本次鲜鱼口街区城市设计的研究是针对于鲜鱼口重点保护区和周边的部分区域,依据《前门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的地块划分,本次研究范围包括以重点保护区为核心的B6、B7、B8、B9、C5、C6地块,面积为24033m2(图1)。

本次城市设计研究分为以下几点:

鲜鱼口街区城市设计的基础研究

1 把握鲜鱼口街区的基本特色

(1)鲜鱼口街区是千以商业,居住为主的功能混合地区,地区特点来自于丰富的功能混合,整个街区以步行为主,吃、喝、玩、购于一体,调动了各种消费形式,聚积着活力和人气(围2、图3)。

(2)鲜鱼口街区形成发展是以自由发展的曲线形态为主,受到明清时期规整式城市规划的影响较小(图4)。

(3)“多目的、多功能”的商居混合空间形态是鲜鱼口街区的文化特色。鲜鱼口街区现存的传统“商居混合”的建筑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筑形态分为三种,“上宅下店”的独立式,“前店后宅”的院落式和功能混合的天井式。

(4)建筑样式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建造时代从清到民国到近现代,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建筑和民国中西混合风格为主;大部分建筑属于小式做法,建筑的规格和建筑型制虽不统一却相互协调。

(5)鲜鱼口街区至今保存天兴居炒肝店(1930年)、兴华西浴池(1921年)、便宜坊烤鸭店(公元1416年)、天乐园(光绪初年),鸿庆楼等老字号店铺,延续着老字号“诚信经营”、“货真价实”的基本经营理念。并根据与大栅栏地区处于商业上竞争的特点,形成了街区内永争一流的竞争观念,正如兴华园浴池匾额“不是华清胜是华清、难比趵突敢比趵突”所述。

2 总结鲜鱼口街区的主要问题

(1)经营项目单一,特色不鲜明,规模偏小,人气不足、业态萎缩的商业(图5)。

(2)传统韵味丧失、空间形态单一混杂,空间层次和规模不清的街巷空间(图6)。

(3)年久失修、私搭乱建、人口压力造成的有“量”无“质”的建筑质量。

(4)增建改建等随意性改造形成的局部有“貌”、整体无“风”的建筑风貌。

3 SWOTT综合分析

(1)S(优势):鲜鱼口地区是老北京城南部最重要的传统商业街区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至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

(2)W(劣势)现状中认定的保护建筑数量较少(图7)整体建筑质量和风貌较差,现状商业衰败导致消费人气严重不足,使得该地区现有的商业严重萎缩,

(3)O(机会):在现代人追忆历史的潮流中,鲜鱼口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机会,通过城市设计改造,保持古街风貌,恢复商业活力,鲜鱼口地区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4)T(挑战):北京城新的商业格局已经形成,旧的传统商业格局已经被打破,重新激发老街的活力,成功重组大区域和小范围的商业格局,势必是一种挑战,传统商业受到现代商业的严重冲击。

鲜鱼口街区城市设计

1 确定鲜鱼口街区城市设计目标

通过鲜鱼口街区城市设计,强化街区五大特色,整治现状四大问题,营造出符合现代商业行为并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风貌的商业文化综合街区。

2 明晰鲜鱼口街区城市设计原则

鉴于鲜鱼口街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独特的平民化商业街区氛围,为切实保护和延续街区的特色,并结合现代商业活动的行为方式和商业场所的规模需求,在保护,修缮和更新改造基础上营造出承载街区特色商业活动的空间环境场所。从以下五个原则对鲜鱼口街区进行城市设计。

(1) 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现代人商业行为方式为内涵的基础,规划整个鲜鱼口街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建筑功能组成,构建将当代价值取向与街区传统文脉相叠合的行为场所。

(2)保护优先的原则:保护现存的历史建筑和具有历史文化信息的传统建筑,以保护的传统建筑为实体和空间形态的控制关节点,引导整个街区形态的构建,营建符合历史特征的街区环境。

(3)合理利用的原则:利用保护的传统建筑和传统院落,以原有院落为基本单位进行合并,控制合理的业态规模和形态规模,以确保街区整体风貌的协调尺度和突出表达新旧建筑之间的关联。

(4)激发活力的原则:调整整个地区的商业业态结构。将传统商业、特色餐饮、文化休闲,戏曲娱乐和客栈体验等活动,根据街区内各地段的不同区位度进行配置,从商业集聚度和人流集聚度两个方面激发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力,

(5)环境优化的原则:整治现状形态和功能杂乱的环境,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的配置,建立起整个街区的环境质量支撑保障体系,营造胡同内部的空间趣味。

(6)弹性操作的原则:基于商业环境的多样性特征和发展灵活性要求,在延续街区整体特色的目标框架下,引导和鼓励功能构成及环境形态的“有度”创新,制订弹性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方式。

3 构建鲜鱼口街区的整体功能形态

(1)按适当规模合理划分地块大小

规模太小不利于土地的高效利用,规模太大则不利于有机更新的进行和延续地块肌理的生成文脉。城市设计中调整合并街区地块规模,形成街区功能建构的基础。

地块合并原则如下:①以原有院落为基本单元,以重点历史建筑为基点 合并相邻接的面积过小的地块,优先合并与胡同走向相垂直的纵向地块,②以胡同和支胡同为边界确定分地块的划分规模,即地块合并在任何情况下不可跨越胡同或支胡同。②出于商业经营和防火疏散的要求,合并地块须至少具有两个方向的临街道、临胡同或临支胡同的人行出入口。

以上述三点为依据,将鲜鱼口街区划分为6大块12小块。

(2)按现状空间布局明确功能分区

根据鲜鱼口街区西连前门大街、东临前门东侧路的区位条件,以及街区内保护与保留建筑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依托历史文脉进行街区功能的建构。街区土地分为餐饮,市井商业、传统休闲,保健休闲体验,戏曲娱乐五大功能区块,空间上的具体分布如:

B6地块,以“都一处”和“全聚德”两个老字号餐饮店铺为功能主体形成“京味饮食区”,展现出老北京饮食特色BS地块形成以老字号“黑猴”商业店铺为功能引领“京昧市井商街”,生产或经营与旅游相关的地域特色商品和纪念品;B7地块形成以兴华园浴池为功能主体的“休闲保健区”、形成文化传统浓厚的休闲保健集聚区域,B9地块形成以鸿庆楼老字号餐饮为功能主体的“京味餐饮区”,形成品种多样化的小吃餐饮功能集聚区域,C5地块形成“地方特色小吃区”,强化街区平民化的功能特征;C6地块以天乐园和关帝庙为功能主体,形成“戏曲娱乐文化区”。形成娱乐文化的综合业态模式。

4 保护街区整体的传统风貌格局

此次城市设计延续鲜鱼口地区典型市井商业风貌特征,继承地区传统城市肌理、街巷格局。空间形态及建筑风格等。构建传统与现代时尚特色相结合的商业步行街区(图8)。

(1)梳理完善的街巷格局

本次城市设计梳理街区内现有的街巷,延续历史街区由街、巷、胡同的空间序列构成的道路层级及街巷格局。以鲜鱼口街作为主要商业街,横向连接布巷子、肉市街。肉市二巷,新潮胡同、北晓顺胡同及南晓顺胡同六条次级商业街,形成纵横交织的街巷格局。并在地块内开辟庆隆胡同,德丰西巷等胡同串联各个院落,构建人性化网络步行系统(图9)。

(2)营造宜人的街巷节点

街巷节点的设计以营造充满活力的开放空间为目的,街巷节点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街巷胡同的交叉点:第二类是重要历史建筑节点,第三类是部分开放院落。

(3)强化基本的院落单元

鲜鱼口街区环境肌理的基础单元为典型的合院形态,本次城市设计通过整治私搭乱建和年久失修的建筑,明晰组成街区整体环境的基础单元形态(图10)。

(4)延续传统的街巷肌理

历史上鲜鱼口地区的基本形态机理就是街巷胡同的交通格局和院落组成单元格局,对街区形态机理的设计上也主要是从以上两方面展开。

(5)建立街区的门户形象

本次城市设计的门户形象突出对街区的环境性格特征和风貌特征的展现,与所处地点的空间尺度相协调。鲜鱼口街区形象门户分为两类,以鲜鱼口街为主导的东西两侧入口,加上天乐园广场构成主要门户形象,通向街区的各胡同口构成了次要门户形象(图11)。

(6)保持传统的街区风貌

街区风貌控制上强调以下三点 ①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图12),②街区建筑高度的控制,①在整体风貌协调的情况下注重各功能地块风貌的差异性。

5 明晰鲜鱼口街区的公共空间形态

(1)建立规模层级分明的公共空间

鲜鱼口街区原有的“鱼骨形”街道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街、巷、胡同和合院四个等级的街区公共空间,形成规模完善和层级关系清晰的街区公共空间体系。

(2)构建形态比例多变的公共空间

鲜鱼口主街和六条次级胡同作为主要街巷结构骨架,街道空间形态不宜狭窄,压抑,地块内支胡同作为平民化商业与老北京文化生活的体验空间以及次级交通系统 在空间序列上体现收放变化,避免平直,单一的胡同空间 广场与街道开放空间作为人们集散、驻留与休憩的场所,不宜给人封闭感。

(3)注重公共设施文化品位

依据老北京传统商业风貌特征以及鲜鱼口地区各空间层级的特定环境氛围性格。以满足并完善公共空间驻留与集散功能,提升街道景观品质为目标,在街区内适当设置城市家具小品和其他基础服务设施。统一设计。风格与街巷风格协调,引入古典元素符号,反映时代感。

6 控制街区的建筑单体风貌

(1)控制建筑单体要素  建筑单体设计的控制着重体现在布局型制,风格形式、比例尺度,材料与建构,色彩与装饰五项主要内容:  ①布局型制:保护和整治建筑功能平面与外观造型相对完整的现状建筑,在保护区范围内以鲜鱼口街区典型的三种建筑样式传统商业建筑为参照来更新建筑单体的布局(图13)。

②风格形式,在北京传统商业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局部近代西洋式风格的商业建筑形态,延续街区内多样混合的建筑形式特色。

③比例尺度:侧重控制沿街面的建筑单体形态的开间、层高和部件尺寸,将整治和更新建筑的外观立面控制在民间商业建筑常规的比例尺度之下。

④材料与建构:在保护区范围内侧重传统材料的运用,保护区范围外侧重传统材料的局部运用;在更新和整治建筑上以钢筋混凝土框架替代传统木框架,在保护建筑上延续传统的木构方式。

⑤色彩与装饰:侧重材料本色等朴素的色彩在建筑单体形态塑造中的运用,侧重民间多样化装饰主题和多种材质装饰构件的选用(图14)。

(2)以嵌入式的设计方法延续传统建筑风貌

嵌入式的设计方法出发点是尊重历史和现状。把街区和地快作为整体来考虑,具体设计步骤 ①定点建筑设计,依据现状资料调研,参考历史文献考证确定文物建筑。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现状质量和风貌较好的三大建筑作为固定点来保护。①嵌入式建筑设计 在固定点之间采用嵌入式的建筑设计方法,具体协调因素主要指上述所提到的布局型制、风格形式、比例尺度,材料与建构,色彩与装饰五种设计要素(图15)。

7 引导鲜鱼口街区的细部装饰形态

鲜鱼口街区从整体环境一建筑单体一细部装饰的序列,是城市中街区尺度的完整实体造型系统。细部装饰形态是街区内部观赏的对象,本次城市设计注重在亲切的近人尺度上具有延续街区特色和凸显商业环境氛围的价值,细部装饰形态设计原则上分别注重以下几点:

①突出细部装饰形态塑造的主题,烘托平民化商业街区的环境氛围(图16),②明确各种细部装饰构件的位置,与商业建筑共同组成和谐的整体(图17)。③区分传统商业店面装饰的类型,构建形式丰富多样的商业街景观。④设置传统风格的商业招幌标志 连贯展现出商业店铺的性格特征。①控制户外广告尺寸和悬挂位置。以凸显商业建筑形象和装饰纹样。

上一篇儿童安全

下一篇散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