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成语范例6篇

历史故事成语

历史故事成语范文1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利令智昏

战国时期,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伐韩国。不几天,秦国便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泌阳县),断绝了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北)的交通。这样一来,上党城孤立无援,眼看就要失守。上党守将冯亭看到野王已经失守,认为上党也会保不住的,与其让秦国占了上党,还不如亲手把它转交给赵国,韩国就可以和赵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侵略。

当冯亭派人把上党的地图带给赵孝成王时,赵王左右为难,他不知该怎么办,于是召集大臣们商议,其中有一个叫赵豹的大臣劝赵王不要接受,因为无端地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就会引起祸患,韩国之所以把上党献给赵国,目的是想让秦国把矛头指向赵国。可是赵王并不同意他的意见,于是又和平原君赵胜商议,平原君认为即使发兵百万,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现在却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得到上党的土地,决不能坐失良机。

赵王听了平原君的话,非常高兴,于是派平原君到上党去接受土地,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然而,没过多久,赵国就大祸降临了。这是因为秦国看到即将到手的土地却被赵国占领了,便又派白起去攻打赵国,赵国派出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详见“纸上谈兵”小节)去应战,结果吃了败仗,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消灭赵国士卒40多万。后来,差一点儿还打进赵国的都城邯郸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求解驿站】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不辨是非。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

【活学活用】他见钱眼开,~,如今被绳之于法,实在是大快人心。

【妙语点拨】司马迁在评价这件事时,认为平原君是一个行为高出一般世俗弟子的公子,但却不明白“利令智昏”的道理,利这个东西,能够使聪明人冲昏头脑,丧失理智。平原君贪图冯亭的利诱,以致赵国在长平损失了40多万人,几乎连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快失去了。后来,人们用“利令智昏”来形容因贪利而失去了理智。

【近义】见利忘义、利欲熏心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投笔从戎

东汉初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轻的时候,班超家里很穷,靠帮官府抄写公文勉强过日子。

抄写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写的东西还非常多,经常要工作到半夜才能睡觉。官府对于抄写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抄错一个字,就要责骂,还要扣工钱,甚至开除。因此,班超工作时特别小心翼翼,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眼睛直冒金星。除了累以外,抄写工作还特别枯燥。一份同样的公文常常要抄好几遍,有时甚至多达几十遍,这使得班超非常烦躁。

有一天,他正在抄写公文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间站起来,狠狠地将笔扔到地上,非常愤怒地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白白地消耗一生呢!”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

从那以后,班超就扔掉了手中的笔参了军。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在军中任假司马(司马)之职。假司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军旅之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他率兵进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昆湖),小试牛刀,斩俘很多敌人。窦固很赏识他的军事才干。

由于他作战非常勇敢,立下许多战功,很快就被封了官。

后来,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

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后被封为定远侯。后来,人们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用来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后汉书·班超传》

【求解驿站】扔掉笔去参军。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戎,军队。

【活学活用】抗日战争爆发后,革命青年纷纷~,奔赴抗日的前方。

【妙语点拨】班超四十岁投笔从戎,弃文就武,体现了他的雄心壮志。我们应像班超学习,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栋梁之材,报效祖国。我们要意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尚不能国,何及家与个人?武能定国,文能安邦,不管投笔从戎也好,弃武从文也罢,都只有一个目的,为国雄于地球而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近义】弃文就武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改过自新

汉朝初年,有个名医叫淳于意,作过齐国都城管理粮仓的长官,又称太仓公,从小就喜欢钻研医术。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拜师学习医术。这时阳庆已七十多岁,就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给了他,并传授给他黄帝、扁鹊的脉书,和观察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使他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学了三年之后,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他诊治疾病和决断生死的能力深受患者好评。

有一次,一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状告淳于意医错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汉文帝初期的刑罚,刺面削鼻,剜膝砍脚)。

根据刑律罪状,要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她们都跟在后面哭泣。淳于意又急又恼,大声骂道:“生孩子不生男孩,到紧要关头就没有可用的人!”最小的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很感伤。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去长安,家里人再三劝阻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当朝皇帝是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

“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会儿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奏章,十分同情这个小姑娘,又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对大臣说:“犯了罪该受罚,这是没有话说的。可是受了罚,也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大臣们一商议,拟定一个办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这样,缇萦救了她父亲。

——《史记·吴王濞列传》

【求解驿站】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或者错误,重新做人。

【活学活用】原本以为他从监狱出来后,能够~,没想到又犯事了,真是不可救药。

【妙语点拨】缇萦舍身救父的事迹令人钦佩,后被编入中国古代着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里,万代流传。汉文帝废除肉刑,看起来是件好事。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弊病不少。有些犯人被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就给打死了,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刑罚。后来到了他的儿子汉景帝手里,才又把打板子的刑罚减轻。

历史故事成语范文2

唐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杨家一门都发达了,她的堂兄杨国忠做了宰相,还兼四十余个官职,大权在握,朝廷选任官员都是在他家里私下定的。

当时,陕西有一名叫张彖的进士,没有机会作官。朋友们都劝他去投靠杨国忠,以便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可是他始终不去,说:“你们都把杨国忠看得像一座泰山,可是我以为他不过是一座冰山罢了。将来天下稍有变化,他就会垮掉,好比冰山遇到太阳化掉一样,到那时候你们就失掉靠山了。”

不久,安禄山叛乱,攻下京城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在马嵬坡(在陕西),杨国忠被士兵杀死。无奈唐玄宗将杨贵妃赐死,杨家这座靠山果然倒了。

“冰山难靠”比喻依靠别人权势,不能长久。

冰山难靠的意思是: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历史故事成语范文3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

回顾历史是更好地了解过去,“以史为鉴”,为以后的道路指明方向。通过对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学习,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历史教学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并且也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形成。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化复杂为简单,渗透一种思想,这样的探讨是很有现实价值的。

一、历史故事应用的价值所在

1.讲故事符合初中生的口味

故事是一种口头传播的形式,在历史故事中也能传递民族的文化,在形式上与历史记载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来讲,故事比书本上的记载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尤其是初中生,这种教学方式也与他们的心理特点相协调,初中生求知欲旺盛,记忆能力也比较好,通过故事教学,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相关的历史情节,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2.讲故事能化繁为简

通过叙述事件发展的过程,描述相关的历史细节,把一些复杂的历史关系线索变成简单的小故事,把不便于记忆的时间、地点等融入故事情节中,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从而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重现当初的场景,加深对历史的认知。

二、历史故事的选取原则

1.符合历史事实

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之前,要认真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比对相关资料,尽量选取真实的历史故事,不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伪造故事或篡改历史真相。对于一些野史,或者是真相还有待考证的传奇故事,一定要查阅文献,经过鉴定后才能使用,不能只是一味追求故事的趣味,而对历史故事私自添加传奇色彩。

2.选择与教学有关的历史故事

初中的历史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要寻找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故事来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如在北师大版教材《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中,就有关于嫦娥奔月、夏柴和商封、姜太公和周厉王的暴政引发暴动等四个故事。教师则舍去第一个故事,对后几个历史故事进行讲解即可,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历史。

三、历史故事的应用策略

1.合理地处理故事情节

如果历史故事充满跌宕起伏的情节,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这个情节还必须合理,符合历史事实。一般来说,教师在讲解历史故事时,如果开头就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内容上也比较丰富,每一个情节都互相窜在一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该详细讲的地方就要铺开来讲,在故事结尾的时候,要与开头互相呼应,或者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对故事情节进行必要的处理。

2.通过故事引入新课

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就必须通过起伏的故事来导入新的课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讲《伐无道,诛暴秦》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成为世界上的封建强国作为开头,然后设置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秦始皇的学习上来。通过故事导入新课,并设置悬念,学生会对这个故事产生相关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课程讲解,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也更容易把握历史知识的方向。

3.课末设置历史故事

一堂课要想完美收官,必须有好的结尾,这同样也适合于初中历史教学。在历史教学临近课末的时候,通过设置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强化历史故事意识,为下节课埋下伏笔。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主动学习,对教师讲解的故事进行分析,也是对下一节课的预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注意历史故事的语言表述策略

教师在讲解历史故事时,要考虑是否正确运用语言来表达,并要学会使用一些语气词来营造一种探讨的氛围。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在充分熟悉历史学科内容后,才能挥洒自如;其次,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精练,做到没有错误的用词,把一个故事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完;另外,教师的语言要有灵气,有饱满的情感,为学生讲述有趣的历史事实,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故事来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北师大版本的历史教科书越来越理性化了,更加严谨,避开了一些主观上的认识,历史本来就是一种叙事思维,而通过讲解故事就能满足要求,也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历史。另外,历史教师也必须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表达能力,把历史故事讲好、讲精彩。

参考文献:

[1]徐波.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

历史故事成语范文4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这是莫言在瑞典学院所作演讲《讲故事的人》的结语部分。故事在文明传承与人类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讲故事成就了莫言,如何让讲故事成就学生和课堂呢?受此启发,我在历史课堂中大胆采用故事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故事的曲折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真切感受到历史与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厚厚的墙”,学生在这边,历史在那边,学生并不能真正走到墙的那一边去,所以他们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历史教师应该要有勇气推倒这堵墙,跟学生彼此真心面对、真诚对话。连接学生和历史之间最好的介质就是故事。这是因为故事有很强的代入感,使人不自觉地进入到主人公的情境中去;故事通常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能够迅速抓住人的内心;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往往比书本上的结论更吸引人。一段好的历史,一定要有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教师,一定要善于讲好的故事;一个有好故事的课堂,一定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课堂。

第二,故事的代入感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新课标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能体验历史课程,而历史事实及其发展过程具有客观性、一维性、不在场性和不可变更性,这些特点制约了体验的实现。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历史课程?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很好的尝试,它将历史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一种主人公的代人感,与历史人物同悲、同喜,通过体验当事人的经历与心情,达到“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的效果。

第三,故事的细节性能填补历史的“空档”。历史是人们记载下来的,人们对各种历史事件的记载各有取舍,详略不一。多少年之后,当我们再去寻找自己想要看到的历史时,会不无遗憾地发现历史记载中存在着许多的“空档”,那些最精彩的细节已经被湮没了,这时就需要通过想象,重新架构起历史的网络体系。在课堂中,教师通过故事想象和经验掺入,在证据支持下,构建一种将历史空间、时间和人物整合为一的故事情境,把分散的历史碎片整合起来,把孤立的证据联系起来,从而还原整个鲜活、生动、丰盈的历史给学生。

运用故事教学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优化历史课堂,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尊重历史真实。历史故事虽然含有想象创作的成分,但虚构绝不等于虚假,完全脱离史实胡编乱造的做法断不可取。近几年穿越题材影视剧蔚然成风,作为历史教师,更应该有严谨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在运用故事教学时以史料为依托,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加工。

第二,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环节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故事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重难点、学情、课时等有侧重地选择故事,不能漫无目的地说故事,一味追求刺激学生兴奋点而偏离了教学知识点,那样的课堂也许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但同时又可能会失去历史课的教学价值。

第三,设计有效的提问。问题是历史情境创设的核心概念。由故事引出的提问要指向明确,紧扣主题,简单明了;要具有思考性,使问题成为“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还要有发展性,从一个问题开始而引发出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在学生意犹未尽时让他们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教学做法。

历史故事成语范文5

安德列•巴赞说过:“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①按照他 的观点,一切艺术都以人的参与为基础,惟独在摄影(像)中,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因此 由摄像机记录的电视“影像上不再出现艺术家随意处理的痕迹,影像也不再受时间的不可逆 的影响”。②影视艺术被称为第七艺术,它和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戏剧这些艺 术门类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它更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于摄像机的魔力,电视把影 像和声音再现于屏幕之上。影像和声音的还原保证了再现现实生活的逼真。从这个意义上说 ,电视剧能够再现本真的历史。

然而,电视剧创作的本体阐述是多重的,它既是科学意义上的叙事记录,又是人文意义上 的叙事虚构。科学与艺术似乎正好相反,纪录的纪实性意义只是说明电视媒介的重要特征— —摄像;虚构的意义则说明,创作主体利用电视媒介并把握其特征实现艺术目的。创作者们 总是以自己的头脑和经验,有意图地进行选择、概括、提炼、有序化和典型化。主体在多种 心理机制(心理结构、逻辑图式、情感模型、具体心境)综合作用下的体验与感受必然倾注、 渗透到作品中。电影符号学家麦茨将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结合起来,认为影视文本的运作是现 实、梦、幻想的三重奏。在现实、梦、幻想的三重组合关系中,每个成分都有不同的作用, 但虚构行为的作用最为重要。麦茨说,“没有戏剧性,没有虚构,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影片 。要么,就只有纪录片、报告片。”③这个判断同样适用于电视剧艺术。任何历史故事,即 便是声称最忠实于原生态历史的艺术创作,在本质上都只能是对历史进行的审美化、有序化 的选择、整理、重塑,是一种艺术的虚构。因此,任何历史故事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本 真历史等同,电视剧中的历史故事不是对历史的直观反映或镜子式的复现,它是经过主体加 工 酿造的历史之酒,是主体化了的历史变形,是心理化了的历史折射。

海登•怀特认为,任何一部历史文本都呈现为叙述话语的形式,是用语言把一系列的历史 事件贯穿起来,以形成与所叙述的历史相对应的一个重新结构的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 历史话语所生产的是对历史学家掌握的任何关于过去的资料和源于过去的知识的种种阐释。 ”④电视剧中的历史故事在其本质上是对于历史的一种电视语言的阐释。而语言作为一种社 会规则,它是与所处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决定了历史故事的叙述 不可能是超然的、绝对的,必然与其具体语境有关。作为视听形象出现的电视剧中的历史故 事是叙述者在当时语言、生存状况下重述历史的尝试,就其本质,再现着当时特定意识形态 和话语的动作过程,而不是所述历史时空的真实。温别尔托•艾柯在《电影符码的分节方式 》一文中说:“信息的传达必然取决于信息发送者组织信息的方式,而信息的接受者必然按 照社会通行的约定性规则接受信息。”⑤电视剧中的历史故事留给观众的并不是关于历史的 自然的真实印象,“形似性”不存在原物与影像之间,只存在于影像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所 造成的观念之间。

历史在时间上已成为过去,同时又延续到现在和未来。历史并非纯粹的客体,而是历史真 实与我们理解中的历史真实之间的相互交融。伽达默尔说:“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 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 理解的实在。”⑥伽达默尔将这种历史称为“效果历史”。历史故事所展现的正是“效果历 史”。历史故事既不是史料的简单堆积,也不是历史规律的机械演绎,而是站在当代的角度 对过往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独立的思考,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映照中,俯瞰历史长河, 描写历史画卷。处在历史进程中的我们,历史视野注定了不可能完全再现历史真实,我们与 历史永远处于一种张力中。然而历史又是开放的,它没有死亡,它不仅属于昨天,而且也属 于今天和明天。历史的叙述并不仅仅指代怀旧,而且也植根于现实的热情,通过理解者与历 史的辩证对话,从中可以达到新的理解。正如福柯所认为的那样,历史的叙述,重要的不是 话语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这也就是说,任何历史文本都必然地反映着当代史 。对于电视剧而言,任何一个历史故事都不可能超然于所处的历史,任何一个历史故事都指 涉着当代人的情感与认知,折射出讲述故事年代的浮光掠影。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二)

新时期以来,在新思潮的催生、滋润下,影视创作与时代和社会同步,经历着旧的裂变和 新的生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与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相生相伴的中国当代文化意识 形态的转换,使历史故事的叙述呈现出新的历史观念的演化和多角度审美追求的趋向。

1.主流文化的传递

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创作者极力表现了“改革皇帝”——雍正,波澜壮阔、惊心 动魄的人生。雍正面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烂摊子,提出“愿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 下奉一人”的“人治”和“民生”思想,勤政敬业,日理万机,惩治腐败,倾力改革,一扫 其在民间记忆中杀人无数还兼搞文字狱和密奏、黑箱政治的形象。主演唐国强一语道出了拍 摄该剧的现实意义,“历史有惊人相似之处。雍正当年做的事情,我们今天依然在做,像反 腐 倡廉等,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当家难啊,国家要强大,经济要发展,有些事情不做不行 。”⑦显然,类似的历史故事以“再现”中国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己任,以奋 发昂扬的基调、深沉博大的历史感来撼动观众的心,体现出强烈的宣传和教化观念,表露出 明显的意识形态趋向,达成了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默契。

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是中国电视荧幕上又一热闹景观。在20世纪90年代改编创 作的《三国演义》、《水浒》中,令人欲罢不能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身上所附载的传统文 化谱系中的“忠、孝、节、义、礼、智、信”,是对主流文化整合大众心理过程中明显力不 从心的一次鼎力相助。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中以儒道互补为主导,多种它类文化共存的多元 复合体,具有非同凡响的凝聚力和整合力,这与主流文化所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内 在地形成一种同构和契合,从而得到了来自主流文化的鼓励和嘉许。

近期掀起一股“宅门文化”热潮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顶礼膜拜 ,和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撞击下的民族心理的重建。《大宅门》营造了神秘的、 幽深的、凝重的、充满京味的传统文化氛围,并在宗法观念、人情世故的生动、准确的表现 中进行着对老北京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全剧以传统的手法演绎了一个古老的故事,褒扬了传 统美德,以怀旧式的价值填补了社会心理的巨大空白。通观全剧,观众看到的是“白家老号 ”的兴衰际遇、家族传奇与中华民族时代变迁的侧面,在从清光绪六年至抗日战争近一个世 纪以来的世态和人际关系中,白文氏、白景琦坚强干练,苦苦支撑偌大的门庭,呕心沥血开 发中草药,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使得“白家老号”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而支撑几代人的精 神支柱,也就是支持大宅门的文化根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白景琦表面看来为所欲为 ,无拘无束,一时被视为异类,而在他思想深处却还是集中体现着忠、孝、仁、义等传统道 德观念。义薄云天、忠孝空前是他无往不胜的法宝,也是其最本质的精神个性。毋庸讳言, 《大宅门》在内质上表露为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梳理,更隐蔽地、固执地传达着主流 意识话语。

2.人性世界的表述

李少红将电影的叙事移植到了电视屏幕上,力图建立一种新的电影语言语法与美学原则, 在历史故事的叙述中,超越阶级斗争的历史遮蔽,追寻蕴涵人性深度的心灵化的情感历史。 绮丽绚烂的场景,瑰丽华彩的服饰,风格化的影象,莎士比亚式的、现代味极浓的花腔语体 ,情感细腻的细节处理以及行云流水般的叙事方式,像工笔画一样描绘出了唐朝的繁华旧梦 。《大明宫词》突破历史肃穆沉重的叙述,展现出别样的艺术文化气息。激情、艳丽、浪漫 、精致,《大明宫词》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宫廷气氛,散发着梦一样的气息,它以现代人的眼 光和立场来解读那段众说纷纭的历史。在《大明宫词》中,随着太平公主平静而苍老的回忆 和 叙述,展现着在大明宫中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一曲曲凄凉挽歌。围绕着“权力”和“情 感”这两个人性中最永恒、最重要的母题,武则天、太平公主被界定为两种生存法则的代表 ,分别立足于权力与情感的两端,形成了一个寓言式的人为的对方,在一个巍峨强大的帝国 中,华丽庄严的宫廷之上,她们互相交流、交锋,演绎着似乎永远没有终结的矛盾和困顿。 其间,生杀予夺、报复嫉恨、阴森恐怖、宿命乖戾、厮咬搏杀……种种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的争斗都在不动声色中默默进行,从中刻画出了人在权力漩涡中的挣扎和混沌,人性世界的 光彩与悲哀、感性与理性。那个真切清晰的历史句段,只是酷烈跌宕的悲剧人生得以出演的 一幅背景,每一个可以真切指认、负载太过沉重的记忆的历史时刻,都仅仅作为一种背景为 人物间的真情流露与情感讹诈提供了契机与舞台。历史成了人生的舞台,人生成了历史的缩 影,我们在对历史的回忆中体验了生命的复杂与壮烈,促使我们去思索人生的意义。这种反 叛传统史传精神的新的历史叙述方式,为理念而更改历史,借助于历史故事显现着艺术的本 体美及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3.娱乐快感的宣泄

中国社会的市民阶层不愿向深邃幽暗的精神极地作艰苦的跋涉,也不愿意去承受过于沉重 的道义感和责任感。消解深度的世界观造成了普遍的游戏心态。因此,以“戏说”为代表的 电视剧把历史从人的记忆深处放逐出去,在消解历史深度性、严肃性、崇高性、神圣性的同 时将历史推向了片段化、零散化、低幼化和卑琐化。

《宰相刘罗锅》以四十集的长卷,叙述了乾隆年间内阁大臣刘墉智慧、幽默、神奇灿烂的 一生。清正而滑稽、庄谐并陈的材料更多地来源于色彩绚烂、令人兴趣盎然的民间传说。这 部电视剧在传说中建立起来,编织了一个大众心目中的理想的、栩栩如生的形象。那是在乾 隆王朝近五十年兴衰史里一个关于宰相的童话,一个君臣之间的令人忍俊不禁的寓言。这里 ,历史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

《还珠格格》是一个“皇帝女儿”的梦想,是一部爱情童话剧。两位民间的姑娘,一跃而 成格格,并得到最高权力者皇帝的宠爱,于是一系列爱恨情仇、恩恩怨怨都在言情——武打 ——古装的杂糅中上演。这样荒诞不经的历史,昨天没有,今天没有,将来更不会有。

《康熙微服私访》、《铁嘴铜牙纪晓岚》、《风流才子纪晓岚》等也无不将正统的历史故 事用传奇的笔法来改编,将历史揉入世俗生活的视野之中,以消费历史客观性、严肃性的方 式,使电视观众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在这样的历史故事中,仪态万方、正襟危坐的 帝王将相与市井俚民一样嬉笑怒骂,操持着令普通百姓哈哈一笑的小品式游戏。在一片嘻嘻 哈哈、打打闹闹之中,历史故事进行着大众对历史文化的现时消费。历史不再是用来还原过 去和追求永恒,而是现在对过去、永恒的侵蚀,现在成为唯一存在的可能。这种现象,应该 引起电视剧创作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①②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④海登•怀特:《历史的世界,文学的历史》,载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历史故事成语范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应用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历史故事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人们常说“勿忘国耻”,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努力。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1.通过创设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天生就有爱玩的天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抽出一小部分上课时间来给学生讲一个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通过听故事进入历史学习的最佳状态。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将历史故事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

2.通过引入历史故事,能够很好地将历史内容化抽象为具体

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世界性历史,另一部分是中国历史,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内容化为具体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教师在讲经济危机这一知识的时候,可以讲一些美国大萧条时的故事,让学生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了解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让他们明白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学会珍惜。

3.通过对学生进行历史故事相关问题的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听历史故事的时候边听边思考,让他们了解历史故事要真正传授给人们的知识,从而不断地去努力。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一定要尽量选择那些具有激励性作用的题材,并且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掌握好讲故事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大大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二、选取历史故事的主要原则

1.内容生动,形式多样

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深入了解学生真正喜欢哪方面的历史故事,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感悟,并且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内容生动有趣并且积极向上的历史故事,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主题明确,围绕大纲

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不能选择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历史故事,并且最好能够通过故事将教学重难点凸显出来,从而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选择历史故事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根据主题将历史故事层次清晰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学习。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

1.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的思维方式一味地注重求同,从而忽视了求异,这样的思维方式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一味地讲解和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归纳和吸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能力,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变这种教育方式,要充分利用好历史故事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尤为重要,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进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教师一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渐提高自身的水平,进而很好地进行教学,除此以外,学校也要提高对教师的教学培训力度,要定期组织培训,真正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

3.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地使用语言

历史学科有专门的语言,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并且,在讲课时,可以带上一些肢体语言,这样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在讲历史故事时还应该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绪,让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讲故事的时候还要把握好节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将历史故事引入历史教学中,能够很好地符合学生学习的天性,可以很好地将历史故事与实际历史结合在一起,并且历史故事可以给历史教学注入生命与活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秋收作文

下一篇中外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