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中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新时期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

历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极具传统特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脱节:历史学专业的社会功用和教化作用日渐降低;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待遇低;历史教育教学欠缺生机,鲜有学生热爱,难于学以致用……上述种种尴尬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科学化发展的瓶颈,克服这些不足,探索一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之路,对今后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现存不足

纵观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其主要不足突出表现在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这两个方面。

1.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历史无用论”泛滥

任何学科的设置,都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符合这一标准。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历史学科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这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史学人才培养相对独立、重意识形态、强理论积淀的要求。新时期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出理论知识完备的人才,而且还要求每个史学人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用所学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见解,并增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历史学教育,需要将历史学科摆在一种社会“显学科”的地位,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社会的直接、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旧按照传统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历史学科教育不但现实应用性差,不占有“显学”学科地位,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与“服务社会”理念相互脱节,这种明显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在传统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中,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教化功能,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不是出于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他们或者是由于专业调剂,或者是仅仅为一纸文凭,那么,对于本身对历史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历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社会实用价值,“历史无用论”日渐泛滥。

2.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向宽泛庞杂,面面俱到,授课内容涉及大量的史料和史实。然而高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学历史课无异,即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为主,教师上课一味地将庞杂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呆板乏味,偶尔出现一些课堂讨论和学习互动,也多是一些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陈旧话题,或者讨论和互动本身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并不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言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多以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完试做完试卷之后,那些短期内突击背诵和记忆的知识,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应用,基本上就又“还给了书本”。长此以往,学生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则得到的只是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历史事件的记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二、对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路,突出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史学人才。

1.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渗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它要求史学人才不仅具备传统意义培养模式下丰厚的理论积淀,更要求他们能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见解,同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种学科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科学合理地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设计,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史学人才。

首先,要从课程理论改革出发。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思辨色彩浓厚,又极为驳杂和枯燥。现有的理论专业课程设计,大多是空洞地阐释某一理论,就理论本身来讲解理论;或者就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花大量的时间全方位展开某一门通史或专门史,而忽略学生乃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难于联系实际,进而让整个历史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审明某一历史理论,结合一些“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模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吸收历史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再尝试去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变“乏味”为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转化成了实践应用知识,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历史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要以就业导向作为参考,即以学生的社会应用和服务性为参考。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所谓“历史人才”,就是其历史专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满足其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校里,极少有专业的设置能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当下普遍认为“偏冷”的专业,尤为直接地面临同样的尴尬: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不高、专业特色应用能力不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主动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加之存在“历史无用论”的不良社会认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教师也随之丧失了历史的教学热情。破解历史专业的就业难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本质需求。一方面,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失传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达到历史学科自古以来的教化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全面考察社会对历史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就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制定合理的大学发展规划,让学生对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发展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让他们真正看到历史的魅力,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完成对相关职业的定位和追求,最终使自己达到社会“人才”的标准。

此外,还必须选拔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是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2.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权威的知识传播模式,强调教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知识推荐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体到历史学科本身,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是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热情。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博大庞杂,但并非全部内容都与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予以优化,突出重点,合理取舍,做到通史和专门史的相互协调,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讲通史,又不能把专门史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要合理地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通史与专门史的学习,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此外,对一些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要及时组织学生探讨学习,在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二是改变现有的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一直难以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着“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对历史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应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试卷考试类的考核方式要占有学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达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

三是让高校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服务价值。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旨在培养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见解的人才,那么就要求我们史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走向社会,对社会建设发展中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史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所需,服务社会全面建设发展。让历史学课程教学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深入实地调研,再适时相互交流、开展讨论,并分析整合学习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加开放,也更加贴近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史学专业的学生能直接体会到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自己专业方向的认同,能促进史学专业学生做出有价值,令社会满意的研究成果。

当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针对历史学科的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深入,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也为培养高素质史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不衰老的主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通过一定的改革,才会促使一门学科不断发展,才能培养出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使其真正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雅妮.合作学习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1, (5).

[2]王红信.就业导向与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导刊,2010,(7).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教师;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对教师提出了基本的工作要求,也是古人给“教师”下的定义,教师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使学生通明事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师是历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体现主要依赖历史教师的辛勤工作。历史教师是完成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之一,对历史教育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师的修养怎样、素质如何,就关系到中学历史教育质量,更关系到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历史观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现代教育要求,才能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呢?总的来讲,就是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专业技能;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

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在我国,思想政治素质集中表现为一个人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态度和参与情况。中学历史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即良好的政治思想、明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等,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史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科学地讲授历史知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教师要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历史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地理与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史论结合,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知历史、分析历史。要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来分析历史事件。这就需要加强对马列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能灵活运用。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史和史学理论等。要加强学习这些专业知识,掌握各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熟悉其中的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强化,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的工作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只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如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并运用于指导工作实践,才能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短短的45分钟,更高地发挥教学效率,就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中学历史教师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有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制作直观教具的能力、制作课件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等。

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文学、数学、天文、生物、地理、化学、军事、建筑等。历史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是广泛的,没有广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就很难把有关的历史问题解释清楚,例如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就涉及到建筑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历史教师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那就很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熟练驾驭教学内容,讲起课来就会枯燥无味,不能科学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历史。

处于科学技术和教育快速发展中的现代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各种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环境中的教师,不只是一个教书匠,主要责任不只是教书而是教书育人,而重在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靠着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不够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探究历史教育的教学论、历史教育的课程论、历史教育的原理、历史教育的方法论等,在探究过程中强化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使自己从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一个“专家型”、“学者型”、“教育家型”的教师。

中学教师的社交活动是频繁的、广阔的也是必要的,历史教师也不例外。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与学生友好交往,建立平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和谐共处,而且还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与其他单位的人员进行友好往来,这些都是社交活动的重要表现。也体现一个教师的社交能力的高低,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教师,在学校与学生建立不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不能进行和谐交往与合作,与学生家长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当然所谓“朋友圈”就会很小了。这样就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不到同伴的帮助和支持,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那又怎么能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呢?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师,要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一点儿都不假。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师,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时刻都体弱多病,一副“病夫”模样,哪有精力去备课、上课和开展教育研究呢?作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者,有时要跋山涉水去作科学考查,这时没有强健的身体作保障是不行的,只会半途而废。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以保证完成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

中学历史教师,面对的是青春焕发的中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对世界满怀憧憬,对事物或事情的分辩还比较模糊,特别是对某些事情的处理上还欠成熟,但又想如成年人那样显示自己的“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学习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同时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修养,使自己拥有良好而健康的心理素质,冷静地科学地处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用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用父母般的真爱去关怀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总之,中学历史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任务是艰巨的,要更新自身各种落后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等,不断加强历史专业知识、文学、教育教学理论等学习和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版。

[2] 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范文3

一、“what why how”理论的具体内容

(一) 怎样开展教学(what)

“What”指的是教师该如何开展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 、社会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去自主探究历史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 为什么这样开展教学(why)

在进行教学活动前,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找到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同时还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些课前准备,能够帮助教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三) 教学的效果如何(how)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对教学实践和活动进行在思考和在认识,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对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才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教学进行改善。

二、“what why how”理论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提出的要求

(一)更新初中历史与社会与社会教学原则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内容在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上都有很强的联系性,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纵向关系;同一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横向关系;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世界历史和我国历史之间的关系;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等。这些联系能够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拓,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历史与社会。素质教育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提出了要求,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教学中运用“what why how”理论,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需要对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原则进行有效的更新,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为原则,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改革传统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的内在引导,是进行教学创新的先导,对教学发挥着引导的作用。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是新的课程改革提出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历史与社会素养的提高,增强教学的人文色彩。在“what why how”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要及时转变现有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对学生情感的变化给予格外的关注,大力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确保素质教育的良好进行。既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历史与社会知识,更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现有的教学理念过于注重教师的授课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没有认识到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要对教学理念进行及时的创新,将学生作为教学的真正主体,改变以往教师统领课堂的教学模式,不能在一味的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创新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方法

在“what why how”理论的指导下,想要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最主要的是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方法与社会发展情况要相适应,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发展时期,历史与社会教学方法是不同的。相比前几年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现用的教材内容和课程安排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效地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其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时,其创新能力和思维得到了提高。这是由于学生需要借助创造性的发散思维来对历史与社会进行正确的认识,这对其思维能力提出了要求。由于以上原因,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情境法

初中生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思维活跃性较强,善于动手,对于故事和游戏等有着很强的兴趣。在进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要有效地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特定的历史与社会情节,确定教学的具体任务,并将其传达给学生。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中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历史与社会故事进行模拟表演。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与社会任务,对其思想和感情进行正确的把握,在表演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进一步的明确自己身上所担负的民族使命。

2.启发法

在进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时,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需要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反问。针对本节课所涉及到内容,从问题的发面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例如在进行“鸦片战争”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假设林则徐没有领导禁烟运动,英国还会发动战争么?通过类似的提问,在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与社会事件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2)辩论。在如今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老师在本节课的讨论题告诉学生们之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但是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学生很难进行积极有效的探讨,大多数时间是在讨论与问题没有关系的内容或者是不进行讨论,直接等到讨论时间结束。辩论法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设置与教学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去进行辩论,评出优胜的一方。在开始辩论前,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辩论题,两组同学持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受到人数的限制,每次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辩论,对于不能参加辩论的学生要为其设定一定的角色,可以去做评审或仲裁,也可以去做亲友团,给辩论选手提供意见。这样,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辩论之中,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透彻和牢固。

3.串联法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弄混历史与社会事件发生的具体事件,记错历史与社会事件的人物和发生地点,说不出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这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了解这些历史与社会事件,没有搞清楚各个事件之间的联系。串联法指的是找到有关的线索,将这些历史与社会事件联系到一起向学生进行讲授。串联法的运用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范文4

史学理论的培养已然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力以及知识整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其历史学习的成效与在高考中历史成绩的高低,因此史学理论的加强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进行的教学任务与责任。而高中历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惯性思维,不能够将史学理论运用在教学过程与实践中,进而影响课堂的有效性与质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现代史学观点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充分的掌握,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史观应用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具备整合掌握知识的能力,充分掌握高三复习知识,切实做到加强学生的史学理论修养,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品位的提升。

一、运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质量

历史教学中的全球史观即为以全球为视角而非国家与地区进行世界各国人类文明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考察,研究与考察的重点为对全人类的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具体的活动以及这些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从而反映局部对整体的对抗以及相互影响关系。全球史观研究与解释的主线为全球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散到整合的全过程,并以此为依据解释全球的历史运动发展轨迹。新航路的开辟直接导致了全球的快速融合与共同发展,欧洲、亚洲、美洲的全球性交流快速的推动了全球的一体化进程,这也是人类由分散到融合的分界性标志。数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现代化交通与交流工具的发展和普及,全球化发展更呈现突飞猛进的趋势。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全球史观的历史学习与思考方式教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以整体的角度研究和学习历史,以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思考进行历史知识的整合,加强其整合历史知识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与必修二的中国近代史专题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全球史观与近代史观。全球史观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全球化视野的形成,对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独特的历史发展特点都有深刻的了解。并且同时能够做到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与精神营养,明确不同的国家在不断地交流与影响中是如何对历史的进程发展起到作用的。促进学生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明确进步的意义与曲折的作用,将中国史置于全球史中进行研究与分析,认识到中国历史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全球史观的理论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历史分析能力,避免由于思想存在片面性而导致的偏见与盲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利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史论修养

新型的史观理论强调了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合理的运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内容的变化与教学要求的进步。文明史观对于许多的具体历史问题都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中日本的明治维新教学时,这一历史事件常常被置于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加以认识和理解,美国、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常常从国家的民主政治角度进行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文明史观角度的评价与认识。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以文明史为依据构建历史体系进而体现历史的发展进程。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与高三复习时,应当根据高考考纲的具体要求,以文明史观为划分依据,进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知识重新整合,构建体现文明史发展顺序与时间顺序的新型通史体系。

同时,教师务必关注文明史观的学习对学生高考能力的指导作用。文明史观对于高考的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作用也较为明确。近年来的高考发展与研究性进步都使得这一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高考命题专家明确提出了以文明史观进行学科知识整合与学科体系构建的观点,文明史观有利于整合新课程标准的历史专题,而高考应当以这一体系进行知识的考察与命题的思路确定。文明史观已然成为高考中历史课目试题的设计依据与标准,而以此进行高考重点与考点的原则教育部也有明文规定。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还应当将中国历史文明置于世界文明中进行研究与考察探究。这样一来,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就可以以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背景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与特点。以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中国文明发展的角度进行世界文明发展的研究。此外,在进行历史发展线索的探寻以及具体发展阶段的划分时,还应当改变并且摒弃由低入高的方式和传统做法,将中国文化文明的演变过程为主要线索,以中国文明发展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时期为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

三、运用近代史观教学,促进课堂品质提升

近代史观史观是新的历史理论范式中又一重要的观点,其主要关注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与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与改变,分析的主要形式也是现代化理论的应用。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发生在16世纪开始,新型的工业文明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即工业文明社会有着民主与法制化的社会政治,其经济形态具有市场化与专业化的特点。此外,工业文明的社会思想具备科学并且理性的特点,而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社会的城市化发展脚步不断的加快,社会福利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每一个生活在社会集体中的个体都能够实现开放与平等参与的权利拥有。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理论进行近现代史的研究,可以得出西方的国家在各个层面与领域中都实现了快速的现代化发展的结论。西方国家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发展得益于其国家现代化政治体制的推进与演变,其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等行为都直接促进了工业化社会的产生。这些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观的引入与运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历史的横向与纵向研究和剖析,使高中历史教学开展与设计都能够梳理出清晰明确的发展时间轴。近代史观的运用与分析,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西方社会国家发展的清晰脉络及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社会变迁与思想文明等。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明确地向学生指出西方国家近代民主化的发展过程得益于其资产阶级新制度的产生,运用近代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此有充分地认识。又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讲解时,教师要明确运用近代史观进行知识的整合与模块的划分归类,让学生能够明确地了解西方近代史发展的依据及其与现代化的密切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将西方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充分地利用现代化分析理论明确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形态与现代化发展程度对其近代史演变的重要影响作用。运用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充分的认识近代史的发展规律与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史学理论素养,具备缜密的历史分析思维并掌握历史评价能力。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范文5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23-02

现行高中历史课程必修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涉及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这一模块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偏深偏难的,如先秦诸子的思想、宋明理学、希腊智者学派、宗教改革等。教师要讲清楚并不容易,学生要真正理解也不是轻松的事。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搞好思想史的教学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必须要攻破的难关。

说思想史的教学是难关,主要是指如何阐释清楚有关思想理论成果的内涵,这是教师最为关注的,也是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设计时用力最多之处。与此相关的,是某一思想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对学术思想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然而,如果我们只是把关注点集中在思想理论本身,实际的教学过程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是教师在概述宏观的历史背景后,重点对某些思想观点进行阐释;要么是教师出示思想家的言论,与学生共同讨论、归纳这些言论中的微言大义;要么干脆是列出表格,把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填进去,让学生记住。

凡此种种教法,都会有两个问题,一是历史课上得像是理论课,只是就理论讲理论、学理论,以至失去了历史课的历史味;二是忽略了学生的认识逻辑,导致学生只是暂时明白或记住了思想理论的观点,而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中的内涵及意义。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讲思想史未能注意到将思想理论的提出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认识,尤其是未能认识到要讲好思想史中有关人事。钱穆先生曾经指出:“历史讲人事,人事该以人为主,事为副。非有人生,何来人事?”“思想要有事实表现,事背后要有人主持。如果没有了人,制度、思想、理论都是空的,靠不住的。”钱穆先生的这番话,实是道出了讲好历史尤其是思想史的真谛。

那么,如何在思想史的教学中讲出人事呢?我觉得丁丁老师所教的《挑战教皇的权威》这节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案例。丁老师在分析教材和学情时,认识到宗教改革的内容是比较难教的,与学生的现有认识有着一定的距离。如何拉近学生与所学的这段历史内容之间的距离,如何深入浅出地将宗教改革前后西欧社会的变化讲清楚,尤其是如何对宗教改革中提出的“因信称义”等主张进行具体分析,是这节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教学问题,丁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在搞清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本课教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其中,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以形象的方式展开当时的历史画卷,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感受并进而理解那些抽象的教义、社会矛盾等。这节课是从学生家乡的宗教场所入手,在学生识别出不同教派的教堂建筑之间的区别后,引出本课的主题。然后又运用教皇徽和教皇皇冠的图片,引出教皇的权威,进而叙述罗马教会对社会各阶层的盘剥,揭示出当时的社会矛盾。这样的设计,好像是绕了一个不小的弯子,但能够有效地拉近学生与历史、宗教等方面的距离,将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具体地勾画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的症结所在,宗教改革运动也就呼之欲出了。同样,在讲述加尔文的改革时,丁老师从一幅漫画入手,通过形象的方式揭示出新教与罗马教会的不同主张,进而引出加尔文的“先定论”。

二是重点讲述了马丁·路德这个历史人物,尤其是他的心路历程。这就是上面说到的讲思想史要注重人事,尤其是思想家的经历和思想变化。教师先是介绍了路德是一个非常虔诚的神职人员,严格遵循教义,并深入研究经典;进而说出路德的困惑与质疑,并说明路德为什么会试图摆脱罗马教会的权威理论,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正是这样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路德在思想上的转变,理解他为什么要进行自己的宗教理论探索。而这就为宗教改革的发端做了清晰的铺垫,能够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路德会对教皇提出挑战。这样,接下来本课的教学重点,即路德反对赎罪券、提出“因信称义”的主张,就比较容易使学生理解了。在具体讲述路德的思想时,教师也是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通过路德与教皇代表的辩论、与罗马教会的决裂、翻译并解释《圣经》、冲破罗马教会的束缚等史事,讲出了路德的主张,以及新的教会与罗马教会的不同。丁老师的这种设计,使得思想史教学建立在突出人物的经历和思想变化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思想要有事实表现,事背后要有人主持”,使得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内容摆脱了枯燥无味、干瘪抽象的情况,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这正是本课最突出的亮点。其实,中国的传统史学是非常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记述的,很多的史书是以人物的经历为叙史的基本结构,如纪传体史书。现在我们讲历史,要注意避免将历史人物淡化出历史的进程,或是将历史人物抽象化、概念化、脸谱化。从重要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入手,是有利于把历史尤其是思想史讲“活”的。

三是使学生认识宗教改革的社会意义。这应该说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因为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这一专题的教学中,使学生理解智者学派、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主张和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若要学生认识到宗教改革也是人文精神的彰显、也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传播,这就有一定难度了。对此,丁老师的做法一是揭示了宗教改革运动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广泛的影响力;二是将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综合放在大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评述,使学生认识到正是这些历史的]进推动着欧洲由黑暗的中世纪走向近代的步伐。她在这方面的讲述虽然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较为到位。当然,若能在这两点上再加强一些则更好。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范文6

   论文内容摘要:构建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又是这一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历史教科书为基袖,了解、熟悉、把握科学的教育学知识、课程与学习论知识和历史教育知识,充分认识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体系、历史课程知识体系、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建立的五个层次,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到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层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必须以它前面四个层次体系的完整建立为依托。所以,这其中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至关重要。

    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即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它是中学历史教师把握课程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钻研历史教科书,并应用其他课程资源,从教学的实际倩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出发,自己所构建起的、具体的在日常教学中所应用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上承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下接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建立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其对建立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笔者在此仅就如何构建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做一论述。

    一、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建立的理论先导

    理论引导实践。历史教师自身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往往取决于其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历史教师只有接受现代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吸取历史知识,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各种知识内化为符合教育教学的历史教学知识。

    然而,纵观教育史,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纷繁,莫衷一是。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惫识,明辨的思维能力,对这些理论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能明确教育的最本质功能。如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教育学术界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教育功能的界说与分类、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等;从纵的方面看,关于教育功能间题的研讨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工具职能到生产斗争工具职能,从工具功能到教育多种功能的综合”的发展过程。以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要清楚地知道教育的作用是要使受教育者成“材”成“人”,发展学生个性,即牢牢把握住“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而非学科内容;是课程过程本身而非课程目标、计划;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而非单一的教材因素;是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课程)与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性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的有效结合而非只是显性课程;是“实际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选择的课程)与“空无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排除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的并重而非只强调“实际课程”;是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而非只是学校课程。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教不同于学。不过,教与学又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方向,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教师的教就意味,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单向的教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和以学生为主体而放弃教师的教学组织、指导、咨询的“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以至错误的。教学论界长期存在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教师要认识教学既是科学义是艺术,才不会认为教学是科学而忽视教学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价值及创造性,也不会以为教学是艺术而使教学不能量化、不能理性、无规律准则可循。

    教师对这些理论的准确解读与把握,结合历史教科书,就能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当然,这种知识体系不是教育理论加教科书知识的简单结合,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其内容是开放的、丰富的,其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不熟悉课程教学理论,就不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教育的目标,拿握历史教育内容,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教育思想会迷途,其教学行为会盲动,其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会窄化、甚至异化。教师对课程教学理论的不同理解,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观,教师对历史教科书各知识内容取舍将会有所轻重,教师历史知识构成必然有所差异。教师只有熟知教育理论,具备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才能做到高屋建辘,充分级取各种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历史教学服务,建构起完普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二、教师对裸程改革文本、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的解读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理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都门领布了一系列课改纲要、文件;此外还有一些教育教学专家有关课程改革方面内容的著作、译著等也相继面众。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能对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形势、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有一个清趁明确的认识,也是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必要前提。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家质橄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攀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建构符合索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堂改革的促进与实施等内容做了纲要性的规定,在新课改下每个教师必须要领会其内容与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有关课程改革内容的纲要性文本,它以离度浓缩的语词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要领,对教师充分把握这次课改显然存在课程改革资料信息源上的不足。因此,教师还可读阅《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议》、《面向素质教育、墓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及((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关于课程改革的文本、洽楚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任务、使命、方向、方法、目标以及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该书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对《纲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此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方案》导读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做了具体规定,是高中历史教师了解高中新课程的必读文本。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估和历史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教育意志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具体包含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的墓本理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从中可以看出,标准对历史课程的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培养学生的目标、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及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做了纲要性规定。因此,历史教师梅建自身教学知识体系,就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穆标准,把握课程标准中趁涵的历史教育塞本理念,逐步提高执行历史课程标准的水平。

    作为执行历史课程的最主要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与《历史课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选择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为学生学习发展所浦的最墓本最重要的历史内容编侧而成的。教师掌握并内化教科书内容知识是对其起码要求。不过,教师把教科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知识,不能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内容,还要认识与理解教科书的功能、结构、体系,拓展教科书上知识内容。做到教科书上有我有,教科书上无我亦有〔实现历史三维日标教学为准则),以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基石,以深刻理解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为支柱,把丰富的史学知识、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各自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然与脚,在教学时运用自如,构筑起坚实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大厦。

三、历史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家都是课程资佩。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历史教学知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它毕竟是固定化文本,它所承载的历史资料与历史信息是有限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如果历史教师在应用课程资源时仅限于此,教师的教学知识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师的教学也会因此陷人绝境。可见,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对充实和完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多么重要。历史教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可做到:

    (一)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核心。我们知道,历史教科书是历史学科专家、学者、历史教科书编辑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选取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能理解并且是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学生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它的趣味性、形象性、可读性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它也具有历史学习指南的性质、带有读书笔记的功能,充当史料选集的作用。能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并发展一定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阅读与学习历史教科书,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师要以教科书提供的历史内容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来拓展、充实教学内容,讲述历史,发掘教科书蕊涵的各种教育因素,启迪学生思维,力求全面落实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

    这次课程改革,历史教材实行的是“多纲多本”,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有供全国选用的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以及供上海使用的上海版等,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版本更有十几种之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

    (二)开发自身资源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影响历史教师的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魅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知识储备、历史专业知识量、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离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过硬的业务本领及不断的创新能力。

    (三)开发其他资源

    如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图书馆中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历史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历史资源,对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

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与参与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当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资源。

四、把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

    在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历史教科书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载体,也是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最重要课程资源。所以,在对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这次课改的理念及历史课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在明白其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与方法后,构建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关键在于把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对教材开发,新课程提倡“多纲多本”,目前,初中段有十几种历史教科书,高中有五种。这些教科书虽然都是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但在教科书具体内容与结构安排上又不尽相同,有的还相差甚远。那么,教师怎样使用历史教科书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呢?

    (一)明晰教科书意图

    历史教科书是教科书编者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制而成,《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唯一依据。《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规定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这就保证了在目标教育一致的基础上能使教科书表现出一些个性。当然,由于教科书编者的史学兴趣、史学方法、价值观念及编制方式的不尽相同,就是在同一内容段不同版本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也有差异。如有的概括,有的描述;有的叙事详细,有的较简略;有的说明,有的议论;有的配图,有的则作表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所使用教科书的风格,明晰教科书意图,做到使用时得心应手,讲解时条条是道。

    (二)把握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

    《历史课标(北师大版)》(初中)规定,“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历史课标(人教社)》(高中)中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和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在这样编写教科书思想的指导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可呈现多样化,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

    在前面讲到为适应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版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与内容呈现上就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对专题进行重组,把标准中的九个专题整合成教科书中的七大单元,教科书单元的排列顺序也按时间先后把中国史内容与世界史内容统整成一体加似编排。

    新课程下这种教科书的开发模式改变了过去“千人一书”、“万人一面”的局面,有利于丰富历史教与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多样化教材给教师施教带来了挑战。体系多样的、内容灵活的各版本新教科书已不同于过去程式化的教科书,除了模块—专题式的教科书结构不同于过去教科书结构,课文内容呈现方式比过去更多样、更活泼。如人教版课文内插栏目“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测评部分的“本课测评”、“学习延伸”、“重要概念解释”、“归纳与总结”及“历史感悟”等;人民版高中的“学习建议”、“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一学习活动记录”等。这些栏目及内容的设置,有的补充、说明或延伸了正文,有的拓展了自由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迎合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彰显“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对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教材,教师应以手中使用的教科书为“本”,熟练、灵活应用;以其他教科书为“末”,参照使用,切莫因怕遗漏知识点而把其他教材的内容寒来一概使用,本末不分,甚至本末倒置,违背教材改革的初衷。

    (三)广采博取、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

    历史教科书内容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包容性,它涉及汉语言、地理历史风情、民族风貌甚至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还应对语言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种学、等社会学科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理科学科有所涉猎。当然,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有一个学习的指导思想与方法问题:要以服务于历史教学为指导思想,以与教科书上有的或者可能涉及的知识为学习对象。现代教学论提倡教学资源共享、交流与合作。历史教师可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如与历史组其他老师相互探讨、互相切磋;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等。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与精力,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也能开阔视野,获得差异教学方式方法,这对教师形成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很有益处。

    (四)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分化、归类教科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