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承文化范例

历史传承文化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1

一、“立德树人”的传承性———以二程思想中的“立德”表述为切入

(一)二程思想概述

程颢(字伯淳,号明道,1032—1085年)、程颐(字正叔,号伊川,1033—1107年)合称为二程,此二人及其弟子创立了宋学的“洛学”流派。二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者和理学创始人,“理”的思想是二程思想的核心基石,其思想是遵循着儒学发展的谱系,对于两汉今古经学及唐代古文运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核心思想观点,着重于修业者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修养。二程创立的“理学”体系,基本上继承了儒家经典中“仁、义、礼、智、信”等“心性之学”的观念,尤重对于“德”的修行。二程有言:“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①二程倡导应以培养人的品格德行为教育目的。程颐说:“人皆可以至圣人。”①这种具有早期启蒙意识的思想表述,对于固有封建阶级体系起到了撼动的作用;置于客观的历史语境之中来看,有着极强的民主先进性。

(二)二程思想中的“立德”表述与阐释

二程认为德为人之本,德立人则立。纵观二程所传世文著,其思想论述对于“德”在成人、立人过程中所起到的具体作用与价值十分关注,其论认为“德”为人之根基,国之根本。程颢言:“德者本也”、“一德立而百善从之”①。程颐言:“德盛者,物不能扰而形不能病。形不能病,以物不能扰也。故善学者,临死生而色不变,疾痛惨切而心不动,由养之有素也,非一朝一夕之力。”①在二程的理论之中,人的道德情操是由其秉气的清浊造成的。“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①。关于气的培育与修养,程颐提到:“养生”、“养形”、“养德”、“养人”四个方面,程颐认为做到了此四方面,便可称为贤德之人。而在此四项之中,“养德”与“养心”是尤为关键之所在。在二程学说中,“养德”与“养心”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养德”的前提在于“养心”。二程认为,人的本心是原本就是具有欲望的。在此“养心”的基础之上,明义利之辨,对于道德底线坚守是为“养德”的根本要义所在。在义利之辨问题上,二程继承了往圣儒学的基本思想,但在具体问题的讨论上,拥有着时代的前瞻性与创新性。在二程学说中,对于“德”的培育着重强调对于所学之人“公德”的培育。例如程颢所言的:“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①在二程学说之中,当政者与所学者皆应具有“公德”之心,即为拥有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亦如程颢所言:“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全在公私之间尔。”①其论所言之“公德”、“公心”,若大行于天下可使国家兴盛,倘若一切从私心出发,就会使国家灭亡。“至诚无私,可以蹈险难者,乾之行也。无私,天德也”①由此可见二程将对于“德”的修养培育,作为对于所学者的基本人格要求。由此可见,二程学说对于立“德”在传统思想教育之中的重要性,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二、“立德树人”的时代性———以“立德树人”思想为视角

(一)“立德树人”思想表述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②这是对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给出了明确的方向与具体要求。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政课座谈会上多次提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纵观对“立德树人”思想的表述其意义,并非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单纯的“德育”之概念,而更多的是对于青年,特别是高等教育过程中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形成问题上,要如何进行规导及养成。就此问题具体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③。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思政教育体系,如何实际践行重要讲话精神,是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与传统文化之关联

围绕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可以看出,所强调的内容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我国古代儒学及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着极强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根源性及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时代性。对于的重要指示,不能简单的仅仅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导思想,其思想表述中的外延性及输出性也要加以正确的认识和利用。要明确的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及国情背景的,这些历史背景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属于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道路。所阐述的“立德树人”思想,与二程思想中的“立德”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体现出了新时代的新特点。二程思想强调对个体德行的培育培养,强调“德”为人之本,对道德的认知提升到了较高的高度。的“立德树人”思想,亦是充分肯定了“德”的价值,认识到了“立德”对“树人”所产生的根深蒂固的积极作用,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承经典文化,立足当下实际,将“立德”作为“树人”的前提与根本,以此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优化教育体系,方能真正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立德树人”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高校思政教育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与此同时应当注意到,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在高校思政工作的发展与推进中,无论是进而求与社会现状相结合,还是退而求以深耕于校园思政工作的本身,都面临着层层阻碍与局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进入新时期以来面临的新挑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与社会、外部讯息与内部体系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高校思政教育在此社会环境的背景下,难以规范于具有明确性的、统一性的思想依存与指导之中;二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流文化思想导向受到了“欲求主义”的影响与冲击。当学生进入高校学习阶段伊始,其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确立就受到了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在校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背离了正确的轨道,使得其对于正面思想教育的接受产生了抵触与阻碍,例如“金钱崇拜”、“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高校学生思想的流行。某些社会思潮中的“利己主义”与“权钱至上”等错误思想观念的盛行,致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群体中推行与实践面临了阻碍与困难,往往在高校所规定的思想政治课程结束时,对于受教群体的思想教育却并未达到真正的、彻底的教学效果,德育教育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最终影响的还是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甚至对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结合“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丰富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立德树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高校思政教育其教学目的与核心内容,是要对高校受教育群体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引导,帮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正面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规范;践行内涵式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以期在高等教育课程结束步入社会之后,能以正确的思想规范影响与归正社会思想,带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建立出具有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与正确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文化思想。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就在于通过“立德”的方式,实现“树人”的目标,其与“立德树人”的思想也是统一的,是对这一思想的践行。与此同时,“立德树人”的思想又能够对高校思政教育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基,也应该贯穿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结合“立德树人”思想的传承性与时代性,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实现教育的目标,也要将传统的文化观念融入到当前的教育体系之中,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以充实丰富,教育的根基更加稳固。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若要真正契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时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承进行深度挖掘,将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内涵不断加以丰富。此外,要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在高校这一教育阵地上依然有着积极的价值,但如果传统文化缺乏富有时代特色的“包装”,如果依然采取传统的“说教”模式,势必会难以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要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形成“互联网+”思维,也成为必然之选。开发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资源,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开设“立德树人”专门的教育网站,吸引高校学生的广泛关注,使“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得以通过网络这一备受大学生青睐的平台传播出去,最终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吴建设.二程理学思想新解[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3]严红霞,庄桂山.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工作中心环节的实现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2017(12).

[4]黎博,戴成波.坚持立德树人开创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重要讲话[J].青春岁月,2017(3).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2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特色传统文旅产业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实践证明,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这一举措在全国范围内的的深入实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得到了彰显。

1.1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体现在诸多方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传统文学艺术则被称之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想要振兴沈阳,提升文化软实力,自然要先筑牢地基,再徐徐图之。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在竞争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文化产业近年的飞速发展也有目共睹。“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近代,沈阳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有着“东方鲁尔”的美誉;现代,沈阳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速度却逐渐减缓。如何让昔日的大沈阳焕发青春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2沈阳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

2.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展需求

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源,亦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自然就有了发展自身文化软实力的底气。如今的中国也正在不断输出自己的文化,表达自己的声音,让世界看到中国沉淀千年的底蕴。

2.2沈阳发展文化软实力的自身潜力

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必然要围绕着城市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以满族文化为主。辽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沈阳文化的根。正是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它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特点,自北部融合了蒙、藏等民族文化,自南吸收了汉族文化,与此同时还从西部吸收了朝鲜族文化。由于“盛京文化”的丰富多元,使得作为沈阳文化核心的特色历史建筑更具有时代感和地域文化。“盛京文化”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兼容并包,博采众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也是中华民族大文化内一段十分重要的、独特的、区域性的文化形态。这为现代沈阳丰富的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本应该灿烂辉煌的沈阳文化却并没有闪耀出应有的光彩,甚至被视为是文化贫瘠的“沙漠地带”。因此弘扬沈阳特色传统文化,发挥沈阳地理历史独特优势,深化沈阳文化内涵,建立新的文化符号、打造城市大IP势在必行。

3.如何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助推沈阳文化软实力提升

3.1以文化育新人,弘扬沈阳特色传统

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文化是教育的根本,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发展。着手教育,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近些年全国大中小学相继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培育,但是还远远达不到“人人可学,随处可得”的标准。据2019年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80%的大学生都展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70%的大学生希望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但是他们所能从身边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少之又少。[3]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并非开展几堂古色古香的讲座就可一蹴而就。这种培养是系统化和深层次的学习,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使其深深植根于内里。

3.1.1增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提升其课程总体比重

在大中小学增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提升师资力量,提升课程比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就像是对方法论的掌握,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深化,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用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自身内涵修养。要因势利导,抓住机遇,不断加强教育改革,培育成更适合时展的有志青年,为沈阳,乃至辽宁今后的发展积蓄文化力量。

3.1.2推动传统文化深化发展,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养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普及,不只拘泥于学生。扩展教育方式,结合时代特色,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发展更符合现代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扩展到各个年龄段的学习。结合各类群体不同需求,开设多样文化宣传。通过与高校联合的艺术惠民活动,建设老年大学,建设城市艺术广场等丰富的形式,提高市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市民的思想道德、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使市民的浸润和熏陶于传统文化之中,从而为城市文化建设夯实文化底蕴和建设根基。

3.1.3开拓城市小型公共空间的文化艺术传播途径

我们可以依托高校、企业从城市公共空间着手探索“文化艺术景观化”的发展模式,从中可以使更多的市民在茶余饭后之余能够欣赏、领略、参与到艺术形式中来,营造文化氛围、展示城市形象。艺术以其具有的独特感染力,不仅可以缓解环境压力、激发城市活力,增强市民幸福感、建设宜居城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城市更新的有效途径,为全面提升沈城文化软实力和创新驱动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2以地域为优势,撬动文旅产业发展

3.2.1升级“盛京风味”、展现“满蒙风情”

沈阳有着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素来就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称,地处辽河平原的沈阳,在历史上有多个民族活动过的迹象,有着显著的民族融合特点,在历史长河中也形成了它所特有的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升级“盛京风味”,体现民族特色,展现“满蒙风情”,才能发挥自身竞争优势。由于沈阳文化的多元融合,兼收并蓄,使得无论服饰,建筑,还是语言都带有着浓厚的“盛京风味”。“盛京八景”便是文化融合的产物,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沈阳的山川之美与内在的文化魅力,与此同时还体现了我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与传统文化内涵。要充分发挥“八景”优势,打造景点文创,恰当融入现代元素,吸引更多市民的目光,使自觉文化活动成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3.2.2以传统为支点,撬动文旅产业发展

沈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像故宫,北陵等带有着浓厚清代满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自是不必多说。在近代,作为抗日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的主战场,沈阳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旅产业。在同一座城市既有着浓郁的古代文化氛围,又有着深厚的近代历史背景,这是其他很多城市所不能相比的,我们便可以此为支点,进行深化发展,走出沈阳特有的“红色文旅产业路”。[4]将历史用现代人的方式,通过对历史文化元素的提炼和整合,结合沈阳文化的独特性,激活文化产业业态活力,进一步强化、活化地方文化。

3.3以科技促发展,助推传统文化弘扬

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在不断地交融,这两者的碰撞必然会擦出可喜的火花。在如今这个时代,传统文化早已润物细无声的融进现代科技之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3.3.1科技带来社会的变革

现代科技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生动的还原历史,亦可以迅速而广泛的进行传播。传统文化所传递出来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满足国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还可以帮助人们去解决和克服一些较困难的问题,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5]传统文化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启迪,现代科技也都是在前人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发明出来的。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这方面,科学技术可以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防控疫情的大形势下,网上观展,网上讲座等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各类有关传统文化的综艺开播,甚至很多老牌节目都加大了传统文化在其中的比重。

3.3.2充分利用科技传播传统文化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成为了人们新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聚焦传统文化故事、沈阳经济、沈阳特色文化、特色小吃,借助融媒体发力,一方面推动经济发展,一方面促进文化渗透。其形式可丰富多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可以称为有力抓手。以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短片介绍沈阳风土人情、美食文化,精亮制作、形成品牌,就会称为沈阳一张漂亮而含金量十足的名片。这里要强调的是,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盲目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在几千年的沧桑巨变中一直沉淀,兼收并蓄,更要厘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是继承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要看到市场经济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一个城市如果想要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只有充分激发市民对大沈阳的爱、对故乡的情,让他们把自己的行动转化为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为沈阳振兴贡献力量的星星之火,才能打造“美丽沈阳”,再创盛京辉煌。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7-28.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1-57

[3]王超.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D].秦皇岛: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2020.6.12:34

[4]余杨,许宁芮.文化强国背景下推进沈阳文商旅一体化建设发展对策研究[C].辽宁传媒学院,2020.9.8

[5]崔龙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D].郑州:郑州博物馆,2020.7.5:62-63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3

关键词:文物档案;档案管理;文化传承

目前,我国共有文物1000多万件,其中比较珍贵的文物有300多万件。文物的管理离不开高效准确的文物档案管理。

1文物档案的内涵

1.1文物档案的定义。文物档案主要是指能够反映文物全部情况的记录材料。目前对于文物档案具体详细的定义还存在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文物档案就是记录和表现文物相关的内容文字以及在文物工作中形成的和文物联系比较紧密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记录[1]。也有人认为文物档案就是对文物进行的相关工作比如研究管理的历史记录。笔者认为应当将这两种概念结合起来,文物档案应该是指文物在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文字、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的记录。文物档案具有记录性、目的性、专业性,有一些历史档案本身就是文物。

1.2文物档案的种类。一般来说,文物档案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文物自身的档案,主要对文物相关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第二种是文物参展档案,文物在展览期间所产生的相关资料比如参展的时间地点、展览文物目录、展览现场的影像资料等都属于文物参展档案。第三种是与文物相关的信息档案,这种档案类型与文物本身没有关系,主要是一些专业领域对文物进行考证的记录、文物发掘过程的研究和报告,以及对文物档案进行相关调研和研究工作的记录等内容。

1.3文物档案的特点。文物档案详细具体记录了文物的物理性质和历史文化性质[2],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将文物的各项内容表现出来,进而体现出文物的价值。相比于一般档案来说文物档案内容更加详细具体,种类更加丰富多样。与文物相匹配的文物档案,具有永久保存和流传的价值,即文物档案具有较高的保存价值和使用价值特点。同时,文物档案具有不断变化发展特点,在文物被发现之初与文物相关的文物档案就已经被建立起来,详细记录着与文物相关的各种内容。随着对文物研究的不断深入,文物档案也会逐渐增加,将文物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不断提高文物档案所涉及的内容深度和广度。

2加强文物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2.1加强文物档案管理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措施。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财富。加强文物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我国文物收藏中有许多价值较高的文物存世数量仅有一件,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并且这些文物的维护和保存工作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才能进行,非常不利于对文物研究和利用。完善的文物档案管理通过对文物详细的记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文物进行相应工作,保存和使用都十分方便。相关工作人员和参观者通过对文物档案的阅读就可以了解文物的具体情况,减少了因为人为因素对文物造成的损害和不良影响,能够有效保护历史文物。

2.2加强文物档案管理是鉴别文物真伪的重要凭证。文物档案对文物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记录,可以依照文物档案鉴别文物的真假。文物档案的产生和建立都是基于真实的文物研究材料形成的,特别是图像、视频等影像资料能够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文物所具有的特征。如果文物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问题,文物档案就是文物最佳的身份证明[3]。文物档案记录了与文物相关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就成为文物真伪鉴别的重要依据和凭证。

2.3加强文物档案管理是管理文物的科学依据。文物档案记录着文物各方面详细的内容,是文物管理部门对文物归类整理的依据。文物管理部门对相关文物进行展出宣传等活动时都会进行相应的记录,可以使文物管理部门对文物展览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同一个文物在短时间内多次展览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没有文物档案管理制度时,许多文物因为没有详细的登记说明和相应的查询目录,导致大量的文物得不到妥善的管理甚至出现了有文物丢失的情况,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文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地对文物进行管理。

3文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工作开展不全面。我国的文物主要是由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以及文物保管单位进行保管,一些级别较高的文物管理单位能够按照标准对文物档案进行具体详细的记录和管理,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管理人员缺乏文物档案管理的意识,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文物的保护工作中,没有意识到文物档案的建立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性,直接阻碍了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同时,一些文物管理单位受到编制所限,相关工作人员较少,一般基层的文物保管所只有二到三人的编制,重心主要在文物保管和修复、寻找和管理历史遗址等方面,缺少文物档案工作的精力和时间,不利于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3.2管理制度不严谨。在我国文物管理过程中,一般由文物出土所在区域的各个文物保管单位对文物进行管理,然后统一在文物管理部门进行备案[4]。这会导致文物管理工作中,文物档案交由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不及时现象。一些文物管理单位因为怕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上级部门对珍贵文物进行借出展览不及时归还等原因,对比较珍贵文物的定级备案工作消极抵触,存在文物建档能拖就拖现象。工作中也存在文物档案的内容不完整,甚至出现记录错误和文物档案格式不规范等情况。

3.3建档标准不统一。目前,文物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我国对文物级别分为一、二、三级,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是一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是二级文物,具有比较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是三级文物[5]。三种级别文物的划分标准不是统一明确的,并且都是由鉴定委员会对文物进行定级,这就导致在定级工作中必然会存在着鉴定委员的主观判断,会出现定级偏差。文物有一个准确利于理解的名称可以极大地方便文物档案的管理和查询工作,但是在文物定名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通过文物的名称无法知道该文物所处的年代。并且一些文物自身的名称和文物档案中的名称不一致,查询起来十分困难。还有一些文物的名称非常复杂,字数很多,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

4加强文物档案管理的对策

4.1全面开展文物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基层文物管理单位领导对文物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文物档案工作的作用以及在文物管理方面的价值。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到比较完备的文物管理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将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理念应用到自身工作中。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基层文物管理单位相关人员和资金的支持,使基层文物管理单位有充足的人手进行文物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对于具备相应条件的文物管理单位可以建立专门的文物档案室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于不具备相应条件的文物管理单位可以由工作人员兼任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高文物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4.2健全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在严格遵守《博物馆工作条例》的基础上,文物管理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各文物管理单位的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统一标准的工作流程,使这套工作流程在各个文物管理单位中都可以使用,提高工作的效率。各个文物管理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对工作流程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或者删减,使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适应自己的具体工作情况,充分发挥工作流程的作用。

4.3制定统一的文物档案标准。借鉴现有的划分标准制定统一的文物档案标准,如将文物分为历史文物、艺术藏品、自然标本等类别[6]。在每一大类中根据文物的实际情况再划分各个小类,比如按照文物存在的具体时期可将历史文物再分为古代文物、近代文物等类别。在对文物进行命名时应当有明确的标准,名称中要包括年代、特征、用途等内容,并结合文物具体情况进行命名,尽量使文物的名称简明准确,方便理解。

4.4加强新技术应用。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开展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如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文物档案各项具体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录入分类,增强检索和数据备份等功能,提高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降低工作人员查找文物档案的时间成本,充分发挥文物档案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何雪梅.肩负使命,让历史记忆再现光晕——我国馆藏历史文物档案管理与研发侧论[A].甘肃省档案学会.2017—2018年甘肃省档案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甘肃省档案学会:甘肃省档案学会,2018:5.

[2]东海梅,高俊.浅谈新时代加强古建筑文物档案管理及对策[J].档案天地,2018(07):57-58+61.

[3]程春艳.浅谈如何做好文物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4):179-180.

[4]李贝.文物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8.

[5]庞倩华.对现行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6-08-16(003).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4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把它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推进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是一个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是以城市为主导的世界。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其规模日益扩大,占据的空间达到前所未有之高度。近30亿的全球城市人口已占据全球总人口的一半。而文化软实力所呈现出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等在城市发展的诸多要素中愈显重要。犹若每一片树叶都有自身特有的形状,每一个城市也有其自身特有的文脉和性情。这特有的文脉和性情历经岁月轮回,逐步壮大。从人文历史到古迹名胜,从巍山秀水到风俗民情,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全部都凝聚着一个城市对历史的认知和感受,也往往凝聚一个城市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判断。因此,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个性与特色的塑造,正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成为我们国家当前的重要发展战略。   一、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由于其深藏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音,因此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①中国有着丰厚宝贵的戏曲资源,宋金时期形成,形态更迭不断,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递嬗流变,从民间到城市,南曲北曲形成“四大声腔”,一直长盛不衰。如今,随着时代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许多民族文化精髓濒临灭绝,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一,大量外来强势文化的涌入,客观上造成了我国民众文化心理上的“下潜”,导致传统文化继承人和欣赏人的数量迅速下降;其二,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缩小,其消亡数量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周期性越来越短,许多承载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秀戏曲文化品种随着历史的流逝而衰落。传统戏曲艺术逐步退出城市文艺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慢慢缩小。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中国戏曲有368个剧种,到80年代初编纂《中国戏曲志》时为317个,2005年时剩267个,且有一半剧种为业余演出,有近60多个现有剧种没有音像资料保存。   二、衡阳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四周高山环绕,为盆地地形,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因其位于南岳衡山之南,故名“衡阳”,又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又称“雁城”。南岳衡山为五岳独秀,湘江、蒸水和耒水汇流于此,是一方天成之“宝地”。衡阳是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大思想家王船山的故里,共和国元帅的家乡。这里拥有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移民抗战文化、山水景观文化等。衡阳戏曲文化遗产丰富,有着其它地、市所不能比拟的极为厚重的戏曲文化资源。其一,迄今为止,衡阳拥有11个专业剧团,各县(市)每地1个,市直4个。在湖南省十数个地(市)中是独有的;其二,衡阳拥有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剧团、剧种3个,这在全省地、市当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是高雅文化与地域文化混然一体珠联璧合的雅俗共赏之戏剧———衡阳湘剧。衡阳湘剧与湖南的“湘剧”没有任何渊源,现在的称谓只是历史留下的一个符号。上世纪70年代末,省文化厅来衡阳商定将“湖南昆剧院”一牌挂与衡阳湘剧,因为“衡阳湘剧”的精髓就是“昆曲”。可惜,当时的“昆曲”濒临绝境,其时又因其他缘故,省厅的多次挂牌终未成行,使“衡阳湘剧”人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机遇。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上,外来剧种与本地剧种在高度融合后的“二次开花”真可视为不可多见的特例,唯独衡阳湘剧凝露芳华,风骚独领。二是祁剧———虽以发源地小县城“祁阳”命名,但却是比京剧还要更早流传的古老大剧种;三是衡州花鼓戏。在我省庞大的花鼓戏群体中,它是唯一以古地域“衡州”命名的地方小戏,也是湖南省地级市中唯一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花鼓戏剧团。不难看出,中国戏曲艺术的两端———“极雅”(衡阳湘剧)和“大俗”(衡州花鼓戏)在衡阳的戏剧遗产中居然同时得以体现。在戏曲文化的融合流变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古衡州”人(或日衡州地域)由来已久的大度、宽容的“集体潜意识”。尽管衡阳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资源,在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中,也积极组织成功申报了三项“国字头”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衡阳的戏曲艺术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票房急剧下降,剧团经营困难。几十年前剧场观众场场爆满的场面已不复存在。戏曲艺术遭遇到现代社会多元的娱乐文化挑战。在城市,很多人已没有欣赏戏曲的习惯,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无人学戏,即使存在观众人们也找不到看戏的渠道。   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   目前戏曲剧团存在的困难,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给予三方面的调控:第一,制订出统一的保护措施和发展计划。根据剧团历年来创作、获奖、演出和观众等量化指标,来作为重点扶持的评介条件,给予创新求实、艺术精湛、作风优良的地方戏曲剧种、剧团政策上的照顾;对一些观众面窄、演出少、创作跟不上的剧种,加紧进行资料整理和挖掘工作,尽可能让其保留。第二,扶持地方戏曲不宜用一般齐、一刀切的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出轻重缓急,列出需要重点扶持的剧种、剧团,兼顾全面保护的原则来实施。第三,及时提高戏曲编创与演职队伍的工资福利待遇,使他们能减去后顾之忧,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戏曲创新与发展的工作中去。#p#分页标题#e#   2、创新戏曲教育模式   现今从事戏曲艺术的人才很少,而戏曲教育又是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今戏曲教育主要是通过戏校和艺术学校来承担,这种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戏曲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艺术思维。但其不足之处是往往忽视了传统的戏曲教育方式———“科班”,而这恰好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科班”学习是演出实践和戏曲艺术理论相结合的传授方式,“科班”大都聘请舞台经验丰富的戏曲从业人员或著名演员进行教学,他们近乎残酷的训练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手段,以及大量的演出实践,使“科班”学员的技艺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我们大力提倡传统的“科班”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从小接受“科班”历练,适龄后进入专业的学校深造,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戏曲人才,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3、积极培养农村观众   戏曲艺术是直接面对观众进行当场表演的特定综合艺术,如果失去了观众,就失去了戏曲艺术存在的价值。我国戏曲艺术在农村历来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戏曲表演往往与传统节日、集市贸易、宗教信仰等密切联系,剧团演出也呈饱和之态,在此基础上观众一个都不会少,演出收入状况良好,戏曲演出呈现出一派繁盛。可是,“现在许多剧目演出将目标转向城市,且每场都是大手笔,豪华化的戏曲制作越来越强调篇幅的巨大,人物的众多、场面的恢弘、情景的逼真等。”②演出门票价格则是“水涨船高”,这不但没有吸引更多观众去关注戏曲,而是将他们拒之门外。因此,戏曲工作者需要注意挖掘农村这片广阔的发展市场,以此为重心,将更多演出资源投入到农村中去,只有满足最广泛的观众需要,才能更有利于戏曲艺术与观众形成水乳交融的良好关系,进而推动戏曲艺术的加速发展。   结语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独有的精神体现、价值观念、人文习俗等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造就的现实作用力,乃现实文化元素碰撞之果。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源自文化本身吸引力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要植根于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特性。文化软实力的社会表象决定了它鲜明的个体文化气质,唯有实现了个体的文化自觉、自醒和自悟,才能传承、创新和塑造文化个性鲜明之社会个体。而文化软实力的深层具象是社会群体的整体文化神韵,只有完成群体文化之“通融”,建立“和而不同”的类群文化,才能聚合高度凝聚的文化合力,文化软实力最终表现为文化的竞争力,必须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才能开辟世界文化角力场的新天地。③   文化不仅是一种感召力,也是一种生产力。戏曲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衡阳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千百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衡阳独特、丰富、深厚的地方戏曲音乐文化成为衡阳传统文化中一朵耀眼炫目的奇葩,这些本土戏曲音乐文化是千百年来衡阳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前衡阳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些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遗产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尤为重要。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5

一、博山“四四席”礼食文化的传承

博山“四四席”以传统的烹饪技法作为基础,且在传统的炉窑之上进行美食的烹饪,它吸收了多种菜系的做法,由于诞生于博山民间,因此群众基础是比较广泛的,有多种档次和价位可以选择。在传统的基础上,博山菜系有多种大众化的菜品,并且体现了师承的烹饪手法,吸收了孔府菜和宫廷菜等经典的菜系。在民间烹饪技术的基础上,博山菜注重自身技巧的创新,在传承过程中还发扬了当地民间浓厚的地域特色。在日常的宴席之中,根据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群体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宴席,既能够享受到美味,也包含了普世价值的饮食文化。传统宴席之中必须要具备方形的八仙桌;在宴席开始的时候,充分体现长幼尊卑的顺序;在桌子的摆放过程中,需要合乎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因此也体现了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对于博山“四四席”礼食文化的传承,可以发挥当地高等院校的作用,认真调研,通过视频记录、消息推送等方式加强宣传。结合大学生所学,用SAI绘图软件,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卡通“四四席”菜单。博山菜的每一道菜都有其独特之道与蕴藏之味,比如从一开始的起型比例,再到大色绘制以及追加光影关系,最后再加上场景的细节绘制,卡通版的博山豆腐箱更加具有质感与韵味。

二、博山“四四席”礼食文化的创新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间文学;宁德畲族;畲茶;文化记忆

历代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作为研究中华文明的模板,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与兼容性,在东西方文化互鉴上,具有民族史研究意义与文明母本的参考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的重要资料来源,民族文学中世代累积的文化记忆,以其“民间故事书”的形式,为保留人类思想与文化中的宝贵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在以山海地域为主要生态特色的宁德畲族茶文化建构过程中,宁德畲族茶乡立足世代茶俗中的民族史,在山海垦拓与耕耘中,将有关畲茶的文化记忆融入畲歌与史传中,宁德畲族茶文化对民族精神起到了深度滋养作用。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历程中,总书记曾倡导,将宁德“山海”与“海经”唱好、念活,深入发掘民俗文章的文化内涵,活用“畲茶古廉红”文化元素,带动宁德“民族风情型”畲村的设计,以茶叶生产与茶叶旅游,使宁德畲村摆脱贫困,同时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极为重视当地畲族茶乡自然生态的保护与重塑,而宁德众畲茶产地,由当初的贫困闭塞,到如今的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建成了畲汉民族共融的美丽乡村,亦为对总书记期望宁德“摆脱贫困”的最佳答卷。而重拾宁德畲族茶俗史,亦是立足当地茶叶经济与茶文化发展实践,力行学史、学史增信,是畲族茶乡经济与文化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重点。而立足当下重拾民族历史、于史传中再现畲族集体性文化记忆,既是发展地方文化生态、振兴民族文化的理论突破口,也是立足地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实践。

一、从茶俗到茶史:宁德畲族的茶文化记忆

恩格斯指出,当代问题可以从古老的民间故事书中汲取智慧力量,源于人民的优秀民间智慧,形成了世代的深刻民族智慧,引导着优美历史传说在民族间的流传与互鉴。而畲茶作为宁德畲民的重要民俗对应物,迎合了地域性民族文化融合的“大众古俗”,即以宁德畲族民族史为主导的集体性文化记忆,也是宁德畲民“智力创造物”(mentifacts)和“人工创造物”(artifacts)所合力铸就的“超有机体”(superorgan-ic)[2]。援引威廉•格林提出的关于民间故事起源的看法,认为民间故事是远古神话在后世的变形物,承载了民族的最初记忆与生存智慧,从文化记忆层面诠释了“大众古俗”的渊源。而推演到具体民族的“大众古俗”,地方民俗以“大众古俗”(popularantiquities)为发生始基,将民族中富有隐含意义的“对素材的古老、创作的匿名或集体性,以及俗民(folk)的单一性的评判”[3]5。畲茶韵久远,世代咏流传。在宁德畲茶歌谣与史传中,既可回溯畲茶历史渊源,又能管窥宁德畲民礼俗文化,作为宁德畲族茶人的文化记忆,茶叶歌谣中深植着地方民族史。因此,宁德畲民茶歌不仅是反观畲族文化的幽径,也为了解周边汉民族茶俗与畲汉茶俗交流历程,提供了大量的口头与文字资料。民俗所涵盖的民族艺术形式多样,“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笑话、谚语、谜语、颂词”等各类畲民文化[4]149,但“由于畲族没有本土文字,所以只能采用歌式教育,每个时代都是用歌代替文化教育,以传承历史礼仪、孝道和族规”,畲歌以淳朴的形式传承畲茶故事与茶俗古制,是山海宁德畲文化的百科全书。宁德畲茶史话所寄载的丰富文学形式,反映了以“田地、小农和樵夫”为主要角色的沿海山区畲民茶叶史,“使人深感兴趣地去了解它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从而走入“本地化”的畲家茶俗[3]394。“博厄斯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种镜子,他认为一个民族的民俗是那个民族的自传体民族志。这意味着尽管民俗是了解过去的钥匙,它同样也反映了现在的文化,这样它也是了解现在的钥匙。”[4]143正如宁德畲族茶歌与茶谚中至今存留着独具特色的茶俗,如“无茶不讲话”“茶哥米弟”,不泡“单身茶”,礼俗上有“擂麻茶”和“打油茶”,待客“三道茶”和“打蛋茶”、大年初一饮糖渍“做年茶”并与亲友分享“迎春茶”、正月出门归来的“出行茶”、正月初五“开年驾”喝祝祷丰年茶、清明饮清明茶清肝明目、小年祭灶饮“送神茶”等,都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样本[5]。口传文学作为畲族历代史料传播与承袭的途径,以生活化的口吻,将茶文化记忆融入畲族民俗的细微之处,也世代形成了与茶叶相关的集体性文化记忆。宁德畲族茶俗渗透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的细节中,无论日常生活、田间地头,还是节日礼仪等重要场合,畲茶如自然与畲民的礼仪使者,歌言与史传中记录各式畲家茶俗。最隆重的婚丧嫁娶仪式上,订婚礼俗的“下茶礼、定茶礼、合茶礼”的“三道茶礼”,婚礼的“新妇茶”“食蛋茶”,丧礼的“祭动身”“富娘家”等,今仍存留[6]。畲民“日不离茶”“人客落寮便泡茶”“谈天泡芽,卤菜下茶”,传承的待客礼如斯、贤惠的主妇礼如斯、山脚的畲茶韵如斯[7]43。除了畲茶歌谣,宁德畲茶故事作为畲民集体文化记忆原型,以口传与文字并重的途径不断重获再生,是文化人类学研究宁德畲茶文化原型与潜在集体记忆的突破口。畲茶承载着宁德畲民淳朴辩证的“天人合一”观,于天然生态中施展人工智巧、在传承与信仰中保存民族文化记忆,将同根同源的畲族文化融入畲茶故事与歌言中,丰富了以口传文学与文字记录并存的宁德畲族志表现形式。将畲茶渊源神化话,并形成文化模因,体现宁德畲民对茶神的礼敬,是“天人合一”生态观的群体文化自觉。在融合“天人合一”生态观的同时,畲茶故事还与宁德当地畲汉文化融合紧密相关。在畲汉融合的大潮流中,“社会化带动了民族个体,逐渐强化其出生的民族的历史和起源的特异性”,并形成了独具性别指向的民族意象[8]。如宁德宁德镇畲村“茶水碧绿,清澈透明,连泡三道,色味不褪”的“猪母石”野生茶,其故事即源于道家仙人吕洞宾“点石成猪”助畲民移徙的神奇传说,融合了宁德畲汉民族的文化信仰[9]185—186。畲茶故事讲述迎合自然规律、感应“天人合一”的畲族先民,锻造天人和谐共生的文化土壤,构筑畲茶文化模因,镌刻民俗记忆。在国内外学者与史料学人的敦促下,为挽救地方畲民文化与畲茶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宁德地方文化机构及史料研究部门,相继整理并出版畲歌合集,其中就有大量畲茶歌谣,可管窥历史中的宁德畲族茶文化图景。

二、从仙草到灵药:宁德畲茶的药用价值

自古便有茶可入药之文献记载,《天台记》云:“丹丘出大茶,服之生羽翼。”隋人有茶能“换骨轻身,延年益寿”之说,史载隋文帝“微时夜梦为神人换去头脑骨”,僧引其采山中茗草“煎而饮之可愈”,此后,茶成为帝王显贵珍藏,世代被列为“贡品”[10]。唐人温庭筠在《采茶录》中,已将唐朝以茶入药史传录入,载“白乐天方斋,禹锡正病酒,禹锡乃馈苗、齑、芦菔、鲊,换取乐天六班茶二囊,以自醒酒”,而刘琨亦常仰仗茶驱积郁[11]。而古时闭塞畲村的落后医疗条件,使宁德畲民倚重自然力量,发现茶的更多药用价值与药饮方法,“除了解渴之茶以及婚礼茶、敬客茶这样的茶俗,还有用于保健医疗的药用茶。”[6]在历代宁德畲民故事中,记载了大量畲茶史话,既突出山海区域特色,又延展了畲茶历史渊源、文学意韵与珍贵药性。如今,宁德畲族仍有大量关于茶俗的谚语,“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淡温茶清香养人,对歌唱来润喉音”,宁德畲民开口不离茶,畲茶是构成宁德畲族文化的核心元素。畲茶记载的人文故事,见证了宁德畲民奋斗史,为新时期畲茶文化奠定了厚重人文基调,发挥文化符号的重要作用,立足民族古俗也是马克思主义民间文学研究的突破口。除了加入地域性的特殊入药方法,在畲汉民族共融的文化环境下,畲民还将茶药单方分享给当地汉族同胞,如“用茶泡姜,以治痢疾;用茶泡糖,以和肠胃;用茶拌鸡蛋煎炖,以平肝壮肾。此外,还以茶防感冒,以茶消毒,以茶压惊等等,堪称‘茶治百病’”[12]。畲药以青草单方为主要特色,茶叶有强心利尿、抗菌消炎、收敛止泻的药用价值,而宁德畲茶种类丰富,绿茶保肝、红茶养胃、白茶生津、花茶润燥,更是兼多种药用价值于一炉,不仅为古时畲民祛除时疫,亦为如今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民俗佐证。畲茶故事中,茶最初作为解救灾疫之药。宁德太姥山畲民,世代多以种菁为业,擅采茶、制茶,太姥畲茶主要品种为“绿雪芽”,茶汤如碧雪覆翠般清新透亮,最为人所称道。《福鼎牛埕下村雷氏置山场宅基记事》载:“一年,四邻土瘟大发,男女老幼求之,凡饮此皆病除,家就渐富。后来,‘樵苏’与绿雪芽,就成为今天的福鼎大白茶和早逢春茶树。”[7]46另有畲茶神话故事记载,“绿雪芽”为天赐“仙药”的起源,则因古时疫疠频发,蓝菇施茶救助百姓,还将茶苗传下山供附近村民栽种。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文人谢肇淛还曾为太姥“绿雪芽”畲村题诗,记载此地古来优美的生态环境与人文气息[13]170。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间文学需要记忆重拾,而且需要复现其原生状态,古老风格并非落后于时代,而是能立足生态视角,为当代的民族文化建设贡献古老智慧。因此,基于史料重拾宁德畲茶文化记忆,对于以生态视角审视畲茶史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宁德市福安穆云畲族高山村,流传着畲祖尝仙草克瘟疫的故事,既体现畲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又展示畲民的医学思想与灾厄智慧。福安当地至今仍有棵曾救助畲民的大白茶树,名唤“皇帝茶”,树干逾二十尺,“根径长到碗口粗,树冠像把伞,茶叶巴掌大”,被奉若神明。畲茶故事以宁德福安为发生背景,钟大弟据疫情病症,探索茶食疗法,“姜茶治痢,糖茶和胃”,这款“皇帝茶”也被称为“高山云雾茶或高山大白茶”[13]171—172。如是的古老畲茶文化记忆,伴随着民间文学成果与民族生态智慧,造福了世代畲汉子孙。畲茶作为宁德畲族文化模因,形成联通自然力量与人类社会间的文化符号媒介,既是自然赠予虔诚礼敬生态者的信物,也是畲民呼应自然生态的见证。从缺衣少药时期的引茶入药,到如今注重畲茶的药用价值,打造健康生活元素,既是宁德畲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实证,亦是宁德畲民发挥区域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茶与人之间的价值互证,正是基于实践对总书记倡导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经济与人文价值的呼应。

三、从贡茶到佳茗:畲民文艺中的茶叶种植史

正如恩格斯在《德国民间故事书》中所指出的,古老的民族文化记忆固然存在历史语言上的隔阂,但却拥有如诗般超凡的文化魅力,在文化记忆形态复现时,使得领略其风格的后人,再次进入形成文化记忆时的自然情境中。因此,借茶俗复兴民族文化,并以民族文化记忆助推畲茶产业发展,成为活用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理论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证。援引马克思的观点,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体内部结构,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与发展程度,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取决于各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民族内部与民族间生产关系与文化关系的日趋密切,并以此形成的文化仪式与民族史传,是民族生产力发展史的见证。宁德畲茶种植史与畲茶文艺形式,为考证宁德畲民的生产力发展脉络提供了史料依据。地理环境上,由于宁德多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古宁德畲民便以种菁、育茶为主业,宁德畲茶品类众多、品质优越,茶叶贸易不仅为历代宁德畲民提供了致富的渠道,也开启了畲汉民族间的经济与文化交融。在畲族史传中,记载了大量畲茶古事,为当代人回溯宁德畲族茶叶种植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宝藏。诗载“一日里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相传古时候,畲族茶农为了赶上皇宫的‘清明宴’,故在‘春分’夜露未晞前,就要进山采茶进贡。”[7]40宁德有大量具古典神话寓意的畲茶传说与诗文,至今仍存留在畲族民间故事、歌谣、俗谚与史传中,见证了宁德各地畲茶的历史同源性。在史传形成过程中,宁德畲民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融入歌谣、俗谚与故事中,此外,在民俗与仪式的层面,还发展出缤纷的畲族茶艺,有松罗、溪尾“宝塔茶”、福安“敬茶舞”、柘荣“蝴蝶舞”等,“许多會族茶歌有《畲山茶歌》《草岗变茶岗》《泡茶歌》《畲民向党献茗茶》等,还有《采茶舞》这样的传统舞蹈表现畲族人民采茶气氛的热闹景象”,更丰富了畲茶文化演绎形式[14]。“山高水清茶叶香”,一盏清水泡茶,既有民族史传承,也有浓郁的亲情、友情、人情味,“山区生活靠勤劳,山哈历来靠种茶;茶叶远销国内外,增加财税利国家。”[9]57—58如今,宁德畲茶形成了更为丰富的品类,因产地不同,畲歌中的畲茶,既有鲜香浪漫、宜诗宜画的后房村花茶,也有滴翠回甘、如竹林般清新高雅的宁德猴盾绿茶,还有传说玄奇、飘逸轻盈的“绿雪牙”,抑或高香浓醇、年代久远的“福安大白茶”。上金坝雾霭氤氲、日潮如烟的茶园里,赤溪冬见落雪的高海拨茶山上,都留下宁德畲族茶人的辛勤身影,见证了古往今来绵长弥新的畲乡茶文化。比人高的福云茶六号白茶、“大白铁观音”,种在“高山岭”与“高山园”中,由“清明谷雨茶梢青”到“清明谷雨茶盛旺”时分采摘。时至今日,在总书记对宁德畲民“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勉励下,宁德畲族茶园已形成规模宏大的系统化产业链,昔日的绿水青山,如今已成金山银山,引领畲民种茶脱贫、以茶致富,而对茶文化记忆的重构,通过更多文化艺术形式加以呈现。而基于民族经济与文化发展,成立规模化种植、茶叶制作、旅游观摩、学术研究等为一体的茶叶基地,不仅传承茶叶礼俗、重振宁德畲族茶史,而且真正将史传民谣中的畲茶蓝图,变成了现实可感的繁荣图景,既成就昔日畲民欲使畲茶入京的“北京梦”,更呼应了畲汉团结共荣的“中国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活用。在民族文化记忆的保护意识形成过程中,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德国民间文学的传承理论,能使民族文化气质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之源。当代宁德畲族茶文化,秉承既有的历史渊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为当地畲汉民族共融铭记,并不断书写当代畲茶文化史。由昔日贡茶,变成今朝风靡世界的佳茗,以民族文艺记录史传的宁德畲民,将畲族茶叶种植史重新复现于今人眼前。

四、结束语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7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中国有着非常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随着当代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特别在青少年身上可以体现出来。所以,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从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的教学通常局限于历史教材,一般很少会有教师把教学的内容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紧密的结合,致使学生也没有很高的传统文化意识。所以,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一、深入挖掘历史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历史教材作为课堂主要的载体,是历史教学中的很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对历史的教学不能单单局限在教材。教材往往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我国历史的知识结构编制而成的,教师要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时,不要只是给学生传统理论方面的知识,要结合教材里的史料内容一起教学,这样才可以加强历史教学的说服力,从而有效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中关于“百家争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以荀子的观点作为例子来给学生进行讲解。在教材中往往会穿插一些与知识点有关的史料内容,或者有一些著作,教师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合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吸收。教师可以把荀子在《荣辱》里有代表性的观点找出来,特别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这一句很好地代表了荀子的观点。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荀子的观点,也进一步掌握了儒家传统的文化。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讲解历史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认真地听讲,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消磨掉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做成多媒体课件,在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历史的知识点,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比如,在对高中历史必修中“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小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把“孔子”作为例子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讲解,提前搜集有关“孔子”的图像和影视作品,或者是一些文化作品,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学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俗与习惯,在文字中要体现出“孔子”的各种观点,帮助学生学习儒家思想的提出和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印象。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般高中文科生的学习任务比较沉重,如果教师总是让学生通读历史教材,学生就会对教材中繁多的文字失去耐心,不愿意进行通读,严重的就会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的内容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创造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历史知识。比如,在学习第一单元第三课“宋明理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抢答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故事。学生就可以在愉悦的游戏中学到了历史知识。或者是让学生对“儒家几位代表人物的观点”在游戏中进行竞答,可以充分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历史课堂的参与度。

四、结束语

教师要认识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运用各种方法来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地位,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深入挖掘历史教材,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传统文化的兴趣,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与掌握我国传统的文化,把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8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中国有着非常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随着当代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特别在青少年身上可以体现出来。所以,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从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的教学通常局限于历史教材,一般很少会有教师把教学的内容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紧密的结合,致使学生也没有很高的传统文化意识。所以,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一、深入挖掘历史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历史教材作为课堂主要的载体,是历史教学中的很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对历史的教学不能单单局限在教材。教材往往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我国历史的知识结构编制而成的,教师要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时,不要只是给学生传统理论方面的知识,要结合教材里的史料内容一起教学,这样才可以加强历史教学的说服力,从而有效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中关于“百家争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以荀子的观点作为例子来给学生进行讲解。在教材中往往会穿插一些与知识点有关的史料内容,或者有一些著作,教师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合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吸收。教师可以把荀子在《荣辱》里有代表性的观点找出来,特别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这一句很好地代表了荀子的观点。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荀子的观点,也进一步掌握了儒家传统的文化。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讲解历史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认真地听讲,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消磨掉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做成多媒体课件,在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历史的知识点,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比如,在对高中历史必修中“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小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把“孔子”作为例子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讲解,提前搜集有关“孔子”的图像和影视作品,或者是一些文化作品,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学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俗与习惯,在文字中要体现出“孔子”的各种观点,帮助学生学习儒家思想的提出和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印象。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般高中文科生的学习任务比较沉重,如果教师总是让学生通读历史教材,学生就会对教材中繁多的文字失去耐心,不愿意进行通读,严重的就会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的内容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创造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历史知识。比如,在学习第一单元第三课“宋明理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抢答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故事。学生就可以在愉悦的游戏中学到了历史知识。或者是让学生对“儒家几位代表人物的观点”在游戏中进行竞答,可以充分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历史课堂的参与度。

四、结束语

教师要认识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运用各种方法来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地位,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深入挖掘历史教材,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传统文化的兴趣,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与掌握我国传统的文化,把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