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会议解读范例6篇

农村工作会议解读

农村工作会议解读范文1

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二、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三、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统筹研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这次会议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华社记者在第一时间连线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对这次会议的精神进行了解读。

首要任务是“稳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会议提出了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加快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一系列工作重点。

“粮食产量‘七连增’,很大程度得益于这几年播种面积恢复性增加,今后播种面积增加的空间很小。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也有不确定性,农业抗灾夺丰收任务繁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

韩长赋表示,2011年继续推动强化生产大县奖励政策,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继续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业部将增加粳稻生产,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玉米、杂粮等短缺品种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韩长赋说。

重要信号:加快水利发展

系统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与改革,是这次会议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这意味着中央开始着手解决水利等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

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对水利工作进行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治水兴水合力,为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010年,我国干旱、洪涝、山洪灾害覆盖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灾害损失之重,为1998年以来之最。“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陈雷说。

据陈雷介绍,“十二五”期间,水利部将突出抓好四件大事: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解决民生水利问题;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利改革。

加大投入 夯实农业基础

此次会议提出,2011年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三个重点”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向,而“三个确保”则表明了支农资金如何落实到位的具体手段。这些表述体现了国家支农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

宋洪远解释说,这些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支农投入的重点和方向,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化强农政策,大幅度增加生产性投入,并突出政策的针对性。

征地力保农民权益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此次会议有关耕地问题的表述,根本立足点是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在四川、广东等地设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的试点,对农民每年给予每亩200元到500元补贴的探索,为我国探索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创造了鲜活经验。

据介绍,国土资源部门将抓紧落实“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的措施,缩小征地范围,提高补偿标准,落实同地同价原则,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到2010年9月,我国已有28个省份公布实施了新的征地补偿标准,补偿水平普遍提高了20%至30%。今后,各地将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调整一次。

这位负责人分析,在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方面,陆续选择天津、重庆、沈阳等11个城市作为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重点在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拓展安置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探索,逐步建立征地补偿安置长效机制。

“菜园子”“菜篮子”“菜摊子”都要抓

此次会议提出,下大气力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同时,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解释说,农业部2011年将推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落实城市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建设好“菜园子”,提高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

农业部还提出,“十二五”时期将重点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扶持批发市场、冷链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站点建设,促进“菜篮子”产品有效供应和质量提升。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常晓村表示,今后将鼓励更多的流通企业参与“农超对接”,到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扩大农超对接政策效果,提高订单农业比重。继续支持建设产地预冷等冷链设施,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

加大气象服务 提高防灾能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表示,2010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农村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面临风险不可低估。气象部门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矫梅燕说,今后努力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重点加强农村地区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预警广播平台建设,力争实现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气象预警信息送达到农村每一个地区,延伸到每一个村镇、传递到每一位农民,实现气象信息的“进村入户”。

农村工作会议解读范文2

同志们:

全旗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工作会议现在开会。

这次会议是旗委、旗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在新形势下,研究新办法、采取新措施,深入推进全旗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全旗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工作任务,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工作,为我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旗委副书记、旗长某同志,旗委常委、常务副旗长某同志,(来自)旗人大副主任某同志,旗政府副旗长某同志,旗政协副主席某同志,旗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苏木乡镇场党政一把手。

今天的会议议程有六项:一是宣读《关于成立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二是宣读《全旗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工作实施方案》;三是宣读《旗人民政府关于通过“一事一议”筹劳方式进行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的实施意见》;四是旗政府与各苏木乡镇场签订专项工作责任状;五是表奖2004年度全旗重点公路建设和全民义务整修公路先进单位;六是某旗长讲话。

首先,请旗委办副主任某同志宣读《关于成立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下面,进行大会第二项,请旗交通局局长某同志宣读《全旗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工作实施方案》。

下面,进行大会第三项,请某旗长宣读《旗人民政府关于通过“一事一议”筹劳方式进行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的实施意见》。

下面,进行大会第四项,请某旗长代表旗政府与各苏木乡镇场签订专项工作责任状。某旗长已于会前在责任状上签了字,请各苏木乡镇场的代表在责任状上签字。

下面,进行大会第五项,表奖2004年全旗重点公路建设和全民义务整修公路先进单位。请某旗长宣读《表奖决定》。

(读完表奖决定)由于时间关系,会上不再举行表奖仪式,会后,请各受奖单位到宾馆接待大厅领取奖金。

下面,进行大会第六项,请某旗长讲话。

同志们,有关文件已在会上宣读,刚才,某旗长又代表旗政府做了重要讲话,对全旗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同志们按照会议的有关部署和某旗长提出的工作要求,全力以赴,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某旗长的重要讲话和这次会议精神,我再提几点要求。

一要认识到位。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我想关键在于思想要统一、认识要到位。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不仅要增强发展意识,充分认识修路与发展的因果关系,克服畏难情绪,坚定必胜信心,而且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奉献意识,树立“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充分认识筑路养路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善举,积极主动地为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养护出工出劳。

二要组织到位。各苏木乡镇场和相关部门要把此项工作摆到重要议程,当作大事来抓。回去后,要马上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尽快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组织,对每一条道路的建设养护都要排定工期、排定进度、排定责任人,责任人要对建设进度负总责、负全责。同时要层层分解责任,确保事事有人管,有了问题能够查到责任人。

三要措施到位。各地区、各部门在推进工作中,一定要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制定得更细、更实一些,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农村牧区的社会稳定。(来自)工作中,集中精力,打攻坚战,确保重点路段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刚才,某旗长在讲话中已讲到,这次整修公路工作的关键是“一事一议”。在这个事关农牧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工作一定要做实做细,既要严格遵循党的农村政策,又要大胆发动群众,将建设任务转化成群众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这项工作是对我们各级干部工作水平和推进工作能力的一次实践检验,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认真、扎实、细致的工作,得到农牧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欢迎,确保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任务顺利完成。

四要质量到位。必须充分认识到,搞好公路建设养护,是惠及全旗广大农牧民的一件大事,务必办好、办实,保证质量,使建设养护的每一条道路,都成为“放心工程”和“满意工程”。交通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管力度,确保施工质量。

同志们,现在我们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希望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旗委、旗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建设养护任务,为全旗的农村牧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农村工作会议解读范文3

【关键词】“两会”报道 安徽日报农村版 “两会民声” 策划

每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包括全国“两会”在内的各级“两会”已成为举国关注的盛会。当前国人关注各级“两会”,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的新闻报道。然而,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组织的2009年全国“两会”报道受众需求调查表明,33%的受众担心“报道没有好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两会’内容没有通过好的形式介绍出去”;其次是担心“报道缺乏深度和广度”,占29%。可见,“两会”报道的可读性还有待加强,需要从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的广度、深度等方面加以努力,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满足更多读者通过媒体关注“两会”,表达利益诉求的愿望。与此同时,媒体也能通过报道“两会”,实现媒体自身发展。

本文以安徽日报农村版近年来在省 “两会”期间开设的“两会民声”栏目为例,着重解析“两会”报道是如何畅通信息渠道、创新报道形式,从而增强“两会”新闻的可读性和“两会”报道的持续性,在竞争激烈的“两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的。

一、从场内到场外,增强“两会”报道的贴近性

就“两会”报道而言,关注的焦点无外乎场内和场外,新闻主角无外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普通百姓。通常的“两会”报道,往往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代表、委员身上,做会内新闻,而对与议案提案直接攸关的普通百姓却鲜有报道,导致“两会”新闻多是单方面输送,读者没有参与到其中来,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这也是“两会”报道可读性不强的症结所在。

以往,安徽日报农村版亦是如此。虽然年年关注“两会”,但大多囿于规定性动作,拘泥于会议流程报道以及代表委员议案提案摘登,很少突破会议去寻找新的新闻角度。这种程式化的报道虽无错误,但也鲜有亮点,更遑论特色,报纸的可读性和独家性不强,对读者的吸引力自然差强人意。

基于以上的分析,安徽日报农村版在创新“两会”报道的过程中,果断地把创新的突破口放在新闻主角的转移上,即引导农民读者积极参与“两会”,发出他们的声音。

2008年安徽省“两会”召开之前,报社适时开通“两会民声”特别栏目,向广大基层群众征集意见和建议。针对基层群众使用通讯工具日趋多元化的特点,报社开设了热线电话、短信平台、信件以及电子邮箱,全方位、多渠道随时倾听读者心声。

栏目开通之初,大家也有些忐忑,基层读者会不会关心“两会”?参与“两会”的积极性高不高?这些都是未知数。但随后的事实证明这些担忧纯属多余。热线开通两天后,电话几乎被打爆,短信和信件也如雪片般从全省各地接连传来,广大读者对于“两会”的热情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基层群众身边的困难和烦恼、生活中的难题和尴尬、自己关注的社会问题,一一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两会”报道的话题、角度旋即活络了起来。

对征集来的热线和短信,报社进行了认真整理,并开辟专栏逐一刊发。而对一些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譬如农村师资力量匮乏、个体户工商费不合理等,很多人提出了相似的意见和建议,报社在做进一步采访的基础上,策划了“把好教师留在农村”和“取消个体户工商费”两大专题报道。这些贴近生活的报道一经发表,立即引发广大读者共鸣,参与的读者也越来越多。

二、从场外到场内,提高“两会”报道的持续性

怎样让农民群众发出的“声音”受到重视,并最终得到落实?这直接关系着“两会”报道的可持续性和报社的影响力,报社于是决定将“两会报道”策划做深做透。

报社联系了一些代表和委员,邀请他们到报社进行访谈,并组织召开了代表委员座谈会,就本报征集的读者集中关注的话题与他们沟通交流。与会代表和委员对本报创新两会报道的做法热情很高,在认真听取本报反馈的基层读者心声后,决定将他们关心的话题纳入到他们的议案和提案中递交到“两会”。随后,有关代表、委员分别提交了《政府把好教师留在农村》和《农村个体户工商费不要再收了》等议案和提案,引起其他代表和委员的热议和共鸣。在此期间,报纸又对这些过程进行追踪报道。可以说,广大读者直击了他们的“声音”变成议案和提案,然后又上传到“两会”全过程,这让读者觉得自己就置身在“两会”其中,“两会”报道成为了代表、委员和基层读者互动的平台。

三、从会中到会后,延续“两会”报道的生命力

通常,“两会”报道随“两会”召开而始,结束而终,报道周期短暂,缺乏持久的影响力。安徽日报农村版另辟蹊径,将“两会”报道从会中一直延伸到会后,大大提高了“两会”报道的生命力。

“两会民声”中反映了很多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焦点问题,这些问题有没有引起基层重视、得到妥善解决?通过“两会民声”提交的议案和提案最终交付到哪个部门?获得了怎样的处理?报社与读者及代表委员保持沟通,持续关注“民声”动态,一旦有进展就及时跟进报道。

在多方的努力促成下,《政府把好教师留在农村》的议案得到了安徽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他们又邀请人大代表前去深谈,并形成了通过“特岗教师”、“教师安居工程”等把好教师留在农村的解决方案。此后,“特岗教师”就为我省农村补充了新鲜的师资血液,大大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质量。“个体户工商费”也最终得以在全省完全取消,一举优化了农村个私经营的环境。基层群众的呼吁真正得到落实,“两会”报道这才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纵观安徽日报农村版“两会民声”策划成功的启示,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实现了新闻报道主角的转移,将农民读者的声音传到“两会”这个大舞台,实现了党委政府、代表委员、媒体舆论、普通百姓的充分互动。从会场到会外,又从会外到会场,再从会中到会后,这种突破过去仅仅聚焦场内的新思路,极大地提升了“两会”报道的生命力和影响力。2009年和2010年,报社沿用了这种报道模式,做出了大量有分量的“两会”报道,在众多媒体报道中独树一帜,取得了积极反响。

“两会民声”让安徽日报农村版在读者中的威望大大提升,服务读者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很多读者还坚持用“民声报道”热线电话和短信平台向报社反映问题和意见,直接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与此同时,报社还积极尝试将“两会”报道模式大胆延伸到其他类似的新闻报道活动中去。在今年3月份全省“水利干部进镇村”活动启动之时,报社主动介入,策划了“水利直通间”栏目,让农民群众参与其中,提出他们关心的问题和有关水利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水利干部据此进村访户进行查访,同样获得了积极影响。■

农村工作会议解读范文4

关键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五字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14-01

一.农村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八十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为了解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于2015年秋季学期设计了一份问卷,对灵川县潮田乡初中及海洋乡初中两所学校七至九年级学生共952人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如下:

1、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环境欠佳。从问卷问题一(“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环境调查统计表”)反馈可知,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文言图书拥有量很少,71.6%的学生家庭文言图书拥有量是2册以下,62.3%的学生从未选择文言文类课外读物自由阅读,这样的教育环境及阅读习惯制约着文言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2、尽管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篇目已经进行了筛选,但许多内容和情节往往是现代农村初中生没有亲历、没有听说、不能理解的。同时许多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农村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学文言文,使学生不能产生亲切感,实用感,对文言文产生疏离的心理。

3、农村初中教师教授文言文教学手段生硬单一。调查发现:高达68、8%的农村初中学生知道要多学文言文,却只有13、5%的学生喜欢学文言文,平日里教师授课要求学生机械背诵多,死记词句翻译多,理解朗读少,探讨赏析少,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文言文不好学。

(四)教学效果不理想。许多教师以为初中是义务教学,学生只要粗浅的了解一点基本知识点就行了,忽视文言文教学向课外迁移。农村初中语文教育踏在薄弱的文言文教学这块“薄冰”上负重而行,要取得理想的成绩谈何容易啊。

二.农村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五字教学法”

课标指出:初中生在学习文言文中要求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业十六年来,我一直担任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本人探索出一种“导――读――议――记――用”的文言文“五字教学法”,它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一条有效的教学思路。

1、导。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要让学生喜欢读,能读懂文言文,必须缩短二者距离。要学好文言文就要特别注意一课之始的“导入环节”。例如教《孙权劝学》时可以利用“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成语导入;教《木兰诗》时,利用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导入……以此来营造浓厚的走进古文的氛围,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读。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通文言文,是《大纲》的基本要求。重视文言文的朗读,指导学生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带着问题听读。所涉及的问题可以是有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可以是有关文中重点人物重点句子的识记的等。

(2)学生自由仿读。仿第一步的读法,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

(3)译读。教师指导学生读懂文意,概括大意。要求学生根据文中注解,口译原文,在此环节上可强调运用口译的“留、替、调、补、删”五字学习法。

(4)读出语气和感情。这是在以上几步的基础上对文言文的朗读提出的最高要求。

3、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议”的过程中体会丰富的感情、感悟深沉的思想,理解精巧的结构,品味优美简约的语言。

(1)让学生在课堂上评价他人朗诵的断句、感情到不到位。通过朗读教师可以清晰的了解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并且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指导,让学生在评读中不断进步。

(2)让学生为全班同学讲解课程。学生通过对文章知识点的整理,会对文章有深入的了解。

(3)让学生对所学文言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可以通过书面或是口头的形式分享课文中重要的知识点。

4、记,即积累。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从古典文学中优选出来的精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变化多样的词义,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与借鉴。

积累文言文语言首先是词的积累,如文中的一词多义的积累、词类活用的积累、古今异议字的积累、通假字的积累,学生积累多了,对类文的学习自然会应用自如。其次是句段或篇的积累。如诵记《陋室铭》中意蕴丰富的五字骈句;还有那些要求全文背诵的篇目,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诵的要点,帮学生背起来更快、更牢。再次,需要进行课外名句的摘录及阅读一些文言小短文。

农村工作会议解读范文5

话引号,即充分体现地市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舆论引导力,做好政策解读,传递好党的声音和战略部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起方向标。引号作为一种标点符号,表达的内容常常是具有特殊的意义、需要论述的对象或引述的内容。在这里,我们所言及的引号就是指党报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时,要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做好政策解读,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党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建设新农村,怎么建设新农村,以及建设新农村能为他们带来哪些实惠,解决哪些问题,让他们带着对未来美好农村生活的向往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起方向标、导向标。

许多政策法规都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但由于信息渠道、教育程度等一些原因,不少群众对政策不能理解或不能及时利用。他们希望看到和自己利益相关的政策的解释,从而正确认识和运用政策。由此可见,做好政策解读对地市党报来讲,就要把政策内容向群众交代清楚,解读到位,使政策信息好看、耐看、易看,体现出党报的权威性、影响力。只有解读群众爱看、想看、需要、有用的政策信息,采用群众喜欢的解读形式,使用群众易懂明白的语言、方式,才能吸引他们。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主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及新农村建设方向,《许昌日报》推出了《解读新农村建设》组合报道,以联系许昌实际的形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进行了解读,从多角度、多视角解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重要认识问题,并通过分析许昌实际,提出和分析了新农村“新”在哪里的问题,强调了新农村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综合建设,是尊重农民意愿,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并指出要突出“实”:要着眼许昌实际,讲求实效。报道还提出“首先要让农业增收、农民富裕”、“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要求最迫切并容易见效的事情做起”等诸多意见和观点,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解问号,即服务大局、服务群众,解答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做好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工作,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解问号”就是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不断突出党报的针对性、服务性、有用性,强化党报释疑解惑的功能,解答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做好舆论引导,使党报成为群众生产、生活的好参谋、好助手。

许昌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农业大市,对新农村建设倾注的精力很多。《许昌日报》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报道时,注意把立足点选在对许昌基本市情的把握上,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意愿相结合,抓住发展要务不放松,从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生活持续改善方面把握主题、选取角度,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担忧、期望,表达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心愿。《许昌日报》通过针对这些实际问题释疑解惑,正面回答,明确思路,体现了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结合。

点叹号,即以理性的视点挖掘鲜活新闻,通过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动向、新作为,以典型引路,丰富报道内涵,为新农村建设助力。对于新农村建设这样一个还处于探索阶段的新生事物,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认识和不正确的做法。对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必须自觉地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开展宣传报道,为新农村建设鼓与呼。

近年以来,《许昌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强势推出了“农民话说新农村”“乡镇长话说新农村”“城里人话说新农村”“专家话说新农村”等系列专栏,报道许昌农村生产生活中发生的新变化,广泛反映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呼声和建议,及时宣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气象、新探索和新做法。这组报道以组合式专栏形式刊发,均采用现场访谈配发漫画的形式,图文并茂地报道普通农民和城市居民对新农村的憧憬,以及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想法和建议,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和可读性。

《许昌日报》还注重以鲜活的个体为切入点,捕捉新农村建设中富有感染力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生动而真切地再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对全市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党报在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中一定要开阔视野,增强全局性观念,以理性的视点统筹把握,做到帮忙不添乱,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农村工作会议解读范文6

一要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当代农村财经》要把服务城乡一体化,服务财政支农工作,服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与原刊物相比,新刊物涉及面更广,内涵更丰富,不仅要关注农业生产发展和财政支农领域,而且要关注整个农村改革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既要增强刊物的学术性、理论性、指导性,又要提高刊物的务实性、针对性、可读性。要坚持诚恳精良的专业精神、严谨务实的学术品格、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把《当代农村财经》办成指导思想正确、刊物品格高尚、文章质量上乘、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期刊。

二要发挥财政支农宣传阵地作用。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报道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举措。对重大财政支农政策,包括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内容,进行及时传达和准确解读,交流财政支农政策实施成效和基层的意见建议,使《当代农村财经》成为宣传财政支农政策、传递财政支农信息的重要阵地。

三要服务农村财经理论研究。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好《当代农村财经》这一平台,建立健全专家库,加强农村财经理论研究与基层实践探索的交流。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突出研究农村财经领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主线,展现和交流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重点报道基层改革创新的典型案例和经验,以实践推动理论和政策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