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范例6篇

高校人才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1

高校党建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高校党建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干部队伍。建立和依靠党政工团干部、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这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吸纳一批思想过硬、能力较强、作风正派的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骨干作为学生的领头人,是党建工作的优势,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坚强领导力量。二是高校党建为人才培养工作构建育人框架。即健全组织机构,以党委学生工作部为节点,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以团委为节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教工党总支(支部)为节点,开展党员帮扶贫困学生的结对子活动;以学生党支部为节点,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以院(系)为节点,在各院系成立学生工作办公室,直接负责实施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进而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全方位开展。三是高校党建为人才培养工作打造高素质的育人主体。干部教师是高校的人才资源,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力军。党建工作坚持管宏观、管协调、管政策、管服务的党管人才原则,以科学的人才观,建立健全人才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为干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注入强大力量。高校党建对人才培养工作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高校党建可分为教师党建、学生党建和行政机关党建。学生党建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教师是育人的主体,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发挥着承上启下作用,人才培养工作离不开教师队伍的辛勤耕耘,教师党建搞好了,才能更好的把党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传承给学生;行政机关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人员执行力的强弱,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用的发挥,也会对人才培养工作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高校人才培养效果彰显党建工作水平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是高校的四大使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党委承担着把握办学方向、领导事业发展、维护校园稳定的重任,人才培养工作效果如何,直接反应高校党建的工作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是高校党建的外在表现,它凸显着党建的工作水平和效果。人才培养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反应党组织的决策水平和执行力。高校党组织是学校的核心力量,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统一育人价值理念,团结人才培养力量,整合人才培养资源,深化育人工作。也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始终把握人才培养规律,才能更好地将学生全面发展纳入育人体系,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将校内教育教学机构的长远发展纳入学校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教育者素质的高低展现党建的工作力度。大学之大乃大师之大,人才培养重在教师,而教师的育人态度、个人素质有赖于党的培育。也只有富有成效地开展党建工作,才能使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学态度内化为全体教师的精神追求,使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培养观深化为全体教师的思想共识,使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工作转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彰显高校党建效果。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于素质教育,而高校党建承担着为素质教育提供思想导向、组织保证和方法论指导的重要责任。只有发挥党建的思想导向功能,大力倡导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并重理念;发挥党建的文化引领功能,积极构建文化校园;发挥党建的教育管理功能,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才能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党和教师的辛勤培育。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对其党建工作水平的最好检验。

三、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契合

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同质性。一是工作目标的同质性。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大问题,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党建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共同目标;二是工作任务的同质性。传承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培养热爱祖国、道德高尚、业务精良、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党建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共同责任,党建工作必须立足于此,人才培养工作也必须立足于此;三是工作对象的同质性。人才培养工作的对象是高校全体学生,而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等,显然高校党建工作的对象也包括全体大学生;四是工作内容的同质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人才培养工作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二者工作内容和要求具有一致性;五是工作过程的同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而且覆盖全部教学、实践活动,这几乎就是大学生成才的过程,即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六是工作效果的同质性。高校党建和人才培养工作都是通过教育管理,帮助教育对象成长成才,最终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工作效果和落脚点一致。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工作存在差异性。一是所属范围不同。党建工作属于政治范畴,其本质上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宏观性,带有上层建筑色彩;人才培养工作属于教育管理范畴,其本质属性为教育性和微观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二是工作侧重点不同。党建工作着眼于社会共性,具有普遍指导的特点;人才培养工作着眼于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落脚点是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三是工作主体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党建工作的主体是干部党员、教工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是直接的育人者----全体教职员工,甚至包括相互影响者----全体学生。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工作相互支撑、互为动力。人才培养工作的教育资源是党建工作的有力支撑,高校党建工作可以充分运用这些丰富资源教育、培养师生党员,进一步增强党员、党组织的先进性;师生党员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有生力量,他们通过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传播着先进思想和文化,并成为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中坚力量。

四、结语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2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特征;有效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质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可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更是大学办学的使命。

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等学校担当着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努力培养具有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迫切任务。

1.1 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而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她的任务是伟大、光荣而艰巨的,实现伟大中国梦速度和进程的快慢取决于高校能否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2 是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那些只有较窄的知识面、较差的适应能力和较低的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不仅就业困难,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是当今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索的全新课题,也是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并使其飞速发展必须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以教育创新推动创新教育,使高等教育卓有成效地服务于新形势新任务,培养创新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是当前高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迫切任务。

1.3 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的一切工作都源于目标,并终于目标。我们的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诸多方面尚待着力探索,如创新意识薄弱,创新导向不明,创新愿望不强,创新标准缺乏,课程设置欠科学,教学内容单调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或多或少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这些都需要在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伟大工程中明确和达成。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师传授为主,通过口头表述、文字讲解、直观展示等手段实现,而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深刻理解、复习巩固、尝试运用等方式消化吸收知识,最后由学校考核和学生自我评定来检测掌握知识的情况。这种培养人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它的长处是: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教师完全控制教学的整个过程;能在同一时间内对大多数学生传授同一教学内容,因而教学效率较高;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整系统的知识传授。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束缚,这也是最大的弊病;凸显了知识的继承,这是件好事,但却忽视了对所学知识的批判和创造,容易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培养能力的欲望;过分强调整体性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进行施教,系统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强壮体力,提高素质,它是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它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这个层面上说,传统的教学过程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根据《纲要》的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应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和努力实践,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2.1 突出主体地位

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学生不单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是主动学习者、积极发现者和执着的探索者。

2.2 强调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学习精神,让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完善认知,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追求创造性的学习成果。

2.3 体现全面发展

强调丰富知识、拓展能力和增强素质并进,不仅强调三者对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注重三者在教学过程中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从以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看,它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国家的实现。

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历史给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等教育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也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的一个重要课题。

3.1 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积极确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理念转变的核心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等教育核心内容,就是要坚持把学生的全面培养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要重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要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发展个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独立的人格,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分辩、善于发现。同时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宽松氛围,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广阔空间,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创造的态度去掌握知识、增强本领,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3.2 提高教师素质

塑造创新型的人才依赖于创新型的教师。要卓有成效的培养创新型教师。首先要尊师重教,尊重教师的意愿、了解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次,要鼓励教师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有与众不同的思路、方法和特色,有开拓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再次,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制订和完善一系列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行为。

3.3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强调知识内容的更新。高校的教学内容必须顺应形势,体现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精心锤炼、挑选传授的内容。其次,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注重实验、实习和设计等教学环节。再次,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在各学科、各教学环节之中给予充分的体现。改革教学方法。教师要从传统的“填鸭式”、“注入式”的教法中摆脱出来,使之以启发式、研究式或讨论式的新教法来开展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高校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最神圣的教育目标,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智远.对我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

[2]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26-27.

[3]詹木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未来与发展.2013,2.97-98.

[4]张维和,黄晓红.高校创新人才群体功能及结构优化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16.143-148.

[5]李军锋.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实施机制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2,3:34-37.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培养模式服装专业教学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服装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对服装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目前,一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服装行业所需人才的规格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一些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专业理论知识结构老化,不能很快地找到就业岗位,即使找到就业岗位也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进入角色。现有的服装专业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的新需求。当前一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服装行业所需求人才规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有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模式、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较单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均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如何进行高校服装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更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观念

重设计轻工艺是目前较普遍的现象,导致误解服装专业这个概念,“美”只是服装要素之一,服装专业如果步入“唯美”的误区,就脱离了实用性、生产性和科学性。服装专业是工业化的应用专业,是一门跨艺术和科学的两大门类的综合学科。严格地说,服装专业包括款式设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三大部分,不能将其分割开,教学中就设计讲设计,使得服装专业成为一种孤芳自赏的独立艺术形式。我们应重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齐抓并管,更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观念。对服装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主动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使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既掌握服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服装设计理论和服装结构,也掌握服装工艺实践技能,并具备一定现代工业服装企业的管理能力、技术管理和创新能力、服装营销贸易能力。

二、设置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应考虑知识结构与能力结合的整合和统一,形成整体连贯的知识结构平台,改变设计课程数量庞大繁琐、总体课程不平衡、课程之间知识衔接不够,导致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平台。

1.以服装设计课程为先导。包括服装造型基础课程、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服装绘画,以及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配套的一些辅助类选修课程,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一味传播知识型的教学方法,力求在设计理念、设计方式、服装文化及流行趋势各方面融会贯通,把设计理论与市场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2.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材料为主线的实践技能课程。包括服装结构学、服装工艺学制作学、服装材料、工业制板、工业生产质量等课程,改变以往重设计轻结构轻工艺的倾向,加大实践技能课程时数,以求所学课程与服装行业的现代化生产趋于同步。

3.服装营销、贸易理论为辅线的课程。包括服装市场营销学、现代服装、企业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服装专业英语、商贸英语等,加强了解现代化服装市场营销及其他先进的管理手段。

三、专业课程教材的选用和修订

专业课程教材纷乱且繁杂,多种版本推荐作为教材使用,其中一些教材内容老化,理论体系、思维方式陈旧,所用数据、结论不尽相同,个别教材之间相互矛盾,使教师无所适从。对原有教材进行修订,删除内容老化、结构不合理的专业知识,增加新的合理的专业理论知识,编写出新的教材,适用于高校服装专业需求。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师队伍状况,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分配的毕业生、研究生,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还有一些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这样,他们就缺乏一定的现代化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陈旧难以胜任教学。教师所具有的业务水平、知识面以及各方面的素质对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必要和必行的。

首先,抓好“双师型”队伍的培养,让教师到服装企业中进修,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抽出一定时间到生产一线接受锻炼,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其次,坚持专兼相结合的方针,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改善专业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要求。

在教学中引进必要的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知识面以及各方面的素质。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服装专业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另外,还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从教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明确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服装专业应走向社会,校企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国内先进服装企业的运作中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来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使高校服装专业培养的学生经得起社会的挑选。

结语

高校服装专业是培养综合型、素质型、应用型服装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服装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服装专业的前提,更新培养模式,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以及在新形势下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苏惠民.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影响[J].江苏高教.2005年第6期.

[3]戴教林等.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物业管理 教学改革 模式创新

    物业管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文明、人居和谐的必需品,而物业管理蔓延恶化的纠纷,却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物业管理行业本身也因此陷入发展的困境之中。物业管理行业专业人才的匮乏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物业管理企业服务意识缺乏,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是引起物业管理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物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与能力的不足,是物业管理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更是担负培养物业管理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物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与人才能力的不足

    物业管理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物业管理人员有这样几个来源:一类是随房管部门的企业化转制而来,一类是由房屋开发公司后续转化而来的,这两类人员虽然能担当基本的物业管理工作,但往往缺乏管理的思维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有一类是物业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向社会招聘的不具备任何物业管理知识的人员,在工作中处于边学边做的被动地位。另外,还有一类是经过物业管理培训的专业人员,但他们的数量有限,在实际管理中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即现有的物业管理企业人才也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传统型的房产管理人才多,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少;二是胜任单一普遍岗位工作的人才多,能胜任多个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少;三是初级管理人才多,高级管理人才少。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匮乏和人才能力不足并存的局面,已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

    作为新兴行业的物业管理业正处于发展的加速期,对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企业和社会都期望拥有更多的技术型和经营型兼备的复合人才,也对高校培养高水平的物业管理人才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因此,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教育要主动适应行业的需求,深化专业建设和改革,办出职业特色,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与市场的需要,使物业管理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物业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也具有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二、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中的物业管理专业教育,是随着物业管理的普及而开始的,其时间经历并不长,专业建设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在物业管理理论的研究、物业管理理念的普及、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致使物业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在制定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往往只是笼统地定位为培养具有物业管理能力的高级物业管理专门人才,但对这种能力的构成缺少进一步的细化说明,致使培养的人才能力目标不清晰,造成专业能力的不足。

    2、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分离,缺乏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表现为工作中的专业基础理论不扎实和专业技能不强,不能达到物业管理人员“一专多能”的要求。

    3、物业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缺陷。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不够清晰,课程交叉重复,专业基本技能内涵不够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培养的学生缺乏专业竞争优势。

    4、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落后。主要表现为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导致教学效果与目标偏离,加上教学质量保障不力,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5、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调。培养的人才既缺乏专业特色,也缺乏学校特色,更缺乏个人能力特色,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不足,与物业管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期望有很大差距。

    三、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物业管理人才的客观需求,是进行物业管理教育的依据;物业管理行业及企业对人才及其技能的需要,是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在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指导下,结合行业用人实际和毕业生的社会定位,对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是进行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只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才能根据培养目标,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通常物业管理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服务社会和经济建设,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建筑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房地产、物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住宅及商业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和房地产市场管理等经营管理工作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物业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

    在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中,更应培养学生的服务与管理理念,加强行业规范和物业管理服务意识教育,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与业主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对人才复合能力的培养上,强化围绕物业管理和维护各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物业的属性和特点有较多的了解,通过对物业的精心管理,实现服务业主的最终目标。

    四、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通过对物业管理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解决物业管理人才短缺和专业素质不高问题,摆脱影响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人才瓶颈,是高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提出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复合型培养目标和强化专业特色的要求,构建培养具有管理理论和建筑工程知识的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使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明确,专业定位更准确,专业特色更突出。为此,需要重新设计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评估体系,使专业建设体现出物业管理的专业特色,保证教学质量;并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教学,注重技能训练,让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高端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样也可以通过探索物业管理专业教改的经验与教训,为也在摸索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同行提供启示和参考,共同促进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1、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物业管理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讲,既要有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要求有建筑、建筑设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物业管理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要兼顾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课程匹配序列化,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形成以管理学科为主干,以建筑工程学科为横梁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方面,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服务方向的要求,筑起现代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实务操作技术—定量分析方法”的知识结构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 高校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融合

所谓科学教育是指为了更好地开发和改造自然界,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以及社会生活的进步而进行的以传授科学知识、训练科学技能、掌握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一项教育。人文教育则是指通过传授人文科学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培养其人文精神,进而能够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服务社会。

目前高校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

1.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误区

社会价值观对高校教育的冲击是造成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加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以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专业化”、“科学化”逐渐成为主宰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

2.精于知识、荒于精神的误区

知识教育与精神教育是完整的现代教育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知识是精神的载体,精神则是知识的升华,二者是内化与外化、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因为真正的科学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真正的科学精神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真正的科学教育有助于科学精神的养成,而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1]

3.人文教育本身畸形发展的误区

高校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普遍推行,重理轻文现象在高校教育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是高校人文教育的境况仍然不容乐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文教育自身的畸形发展――人文教育科学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趋向日益严重。

首先,办学目标的片面性导致人文教育的程式化。在“专业对口,提高就业率”的办学目标的指引下,高校开始走向“科技至上,智育至上”的片面化道路,导致了一些单纯的人文学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受到挤压,他们不得不追求自身的科学化趋向。

其次,社会的政治背景导致了人文教育意识形态的强化。也就是说“人文教育出现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取向,使人文教育变成了一种空穴,人文性遭受障蔽,使人的心灵变得越来越简单、狭隘,越来越教条、刻板”[2]。

实现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客观必然性

1.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适应现实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人们追求精神富裕的客观现实要求强化人文教育。“大学生在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同时,高校科学教育开始有所偏离,人文教育旁落,学生被物化和工具化了。”[3]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下,应该在不断传授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不断夯实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创新的能力;积极推进人文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2.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推行素质教育机制的中心环节。为了使高校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和教学环节的完善上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3.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的群体特性决定了其应该接受全面的教育。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不仅仅是通过考试选的同龄人中的一部分优秀分子,而且是正在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受教育者,今天的大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知识和文化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的主力军。只有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大学生才能具备更合理的知识结构、更强适应性和更高创造力。

实现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分析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重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是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完成的。为了使学生得到系统全面的完整教育,必须突出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2.以校园文化环境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环境是进行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对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高校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因此,应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着力建设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用健康向上、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精神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风尚统领校园”[4]。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铸就具有强烈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师资力量

实现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关键在于教师。现代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弊端就是教书育人“两张皮”,高校教师只注重“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个性的需求,忽略了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5]因此,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积极促进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杨跃民.高校人文教育问题与建议[J].理论探讨,2005(6).

[2]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8.

[3]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4]韦素玲.完善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机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6).

高校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多校区:人才培养;布局

多校区高校的人才培养布局涉及办学思想、学科专业、校区资源等许多重要而复杂的因素,而每种因素对多校区高校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按照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校区特点,确定适当的原则和方法,合理安排各校区的人才培养是发挥多校区优势,降低多校区办学成本,提高多校区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一、多校区高校人才培养布局的主要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1 布局类型

(1)主校区集中型。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各方面条件许可,通过土地置换适当地将若干分散的校区合并成比较集中、规模较大的校区,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多校区管理的困难。(2)层次分布为主型。大多数新校区都采取了边建设边使用的办法,新校区首先用于一年级的教学,逐年形成了 、二年级学生在新校区,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在老校区的布局。(3)学科分布为主型。以学科和学院为人才培养布局的主要依据,如吉林大学六个校区在人才培养的分布上主要以学科和学院划分。(4)混合型。经过若干年的运行大多数多校区高校采取了混合型人才培养的布局方式,即在布局上既考虑层次分布,又考虑学科分布,将低年级的学生放在一个校区集中培养,同时将若干学科集中在一定校区。

2 多校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校园文化的传承问题。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并形成的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不同高校毕业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受到不同校园文化的熏陶。主校区集中型高校人才培养集中校区主要为新校区,而新校区一般建在远离老校区的城郊地区,基本上是在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老校区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的校园文化“移植”到新校区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可能导致相当长的时间内新校区校园文化缺失,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2)师生、学生间的交流问题。师生间的交流和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间的交流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采用层次分布型的各校区学生构成比较单一,造成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接触较少,各种交流困难,容易产生“高四”、“高五”现象;教师的科研、研究生教学集中在老校区,新校区学生与教师课后交流十分困难。(3)教学资源的共享问题。无论是按层次还是按学科确定布局,都存在多校区的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如新校区的建设和管理开始都处于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实验设备、图书资源等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到位,学生不能充分享有学校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影响。同时,不同校区间的学生跨校区选课和上课都比较困难。

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大规模、跨越式发展的结果,多校区形成的时间短,布局、调整的过程相对较短。而且,无论采取哪种布局,都需要对学校整体进行切分,都是有利有弊,不可能求全。因此,多校区高校人才培养布局没有最好,只能在一定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尽量发挥不同布局的优势,克服其弊端,力求利大于弊。

二、多校区高校人才培养布局原则

1 成本效益原则

多校区的形成满足了高校发展对空间条件的需要,满足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的需要,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对新校区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但是新校区建设耗资巨大,一般高校新校区都是通过贷款建设,学校为此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和还贷压力。多校区投入使用后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上的距离给多校区高校运行带来较大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浪费和闲置了大量的可用资源,提高了办学成本,降低了学校收益,使学校经济负担更加沉重。因此在多校区人才培养布局时,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通过置换等方式,减少校区数量、缩短校区距离,尽量将人才培养集中在主校区:如果各校区规模相当、老校区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在难以确定主校区情况下。在人才培养布局中则首先要考虑如何减少重复投入,降低闲置浪费,提高办学资源使用率。

2 学生为先原则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多校区人才培养布局上,更应该将有利于学生的成人和成才作为基本原则。校区布局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关键在于能否给学生提供优质、可及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大学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比如非文科类的学生能获得良好的人文教育与熏陶;文科类的学生能得到必要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培养;不同学科间的学生能够无障碍地交流和沟通:应用型、技术型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早期接触专业实践、培养专业意识等。

3 学科发展原则

学科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高校的所有功能、属性都与学科相关,因此,在多校区高校人才培养布局上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不能不成为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以高度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多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优势学科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优质资源和重要基础。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特色,鼓励交叉培养,开设交叉专业、交叉课程,支持交叉团队建设,建立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综合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原有的学科结构与布局是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逐渐优化形成的,在不得不进行分割时,应考虑有利于学校整体学科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创造相对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尽力避免因校区分散而受到割裂和削弱。

三、四川大学多校区人才培养布局的进一步思考

1 四川大学多校区人才培养布局概况

四川大学有望江、华西、江安三个校区,占地7千余亩,其中望江校区为原四川大学校址,占地2千余亩,华西校区为原华西医科大学校址,包括紧邻的4所附属医院,占地近2千亩,两校区均为百年老址,相距不远:江安校区为新校区,占地3千余亩,距老校区约20公里。新校区于2003年投入使用,由于是采取边建设边使用的方式,在人才培养布局上,逐渐形成了层次分布型,即一、二年级学生集中在新校区,文、理、工类三、四年级和研究生集中在望江校区,医科类三、四(五)年级和研究生集中在华西校区。

2 完善多校医人才培养布局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