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精神范例6篇

社会实践精神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1

一、突出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主题。为深入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配合和推动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服务于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我校各学院团学组织在实践活动中紧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采取了理论宣讲、实践服务、学习考察等形式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如电子信息分院赴安吉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和软件分院三个代表实践小分队,通过信息支教、计算机知识培训、乡镇网站建设帮助乡镇村民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在服务中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自动化分院赴岱山科技下海岛、文化送船头--三个代表实践活动在海岛小分队、计算机分院轻纺城之信息化实践小分队和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社区行实践团则通过寻访革命旧址、社会调研、参观调查、文艺演出、图片宣传等使学生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参与海岛建设、经济建设和社区团建工作。二、围绕我省’生态省’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紧密结合抗击非典的伟大实践,通过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参与文艺演出、发放资料、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大力弘扬和实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健康成长。作为省级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的管理分院省内主要城镇绿化环境状况调研小分队和机电分院生态浙江、环保调查小分队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赴桐庐农村基本卫生状况调查小分队对我省主要城区、城镇、农村如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发挥了在校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优势,引导和帮助广大市民群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及参与自身生存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了解了各级政府在非典时期及此后的各种有效防治举措,为人类如何保护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

整个实践活动,将围绕’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参与’生态省’建设实践服务、’非典防治与环境保护’实践服务、’信息化与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实践服务等四方面内容展开。

三、进一步探索两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今年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继续结合高校两课的改革,组织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课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团委与人文学院共同组织了新时期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调查小分队、全球化对青年人生活期望及教育期望的影响调研小分队、对浙江公众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调查小分队等三支小分队,分别由人文学院任课教师担任带队和指导 老师开展实践活动。参与两课实践小分队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分院、各个年级,通过问卷调查、讲座、调研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在实践中渗透教育思想,两课教师、两课研究课题继续充实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四、尝试社团独立组队与建立实践基地两条新路子。

几年来,校团委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有所创新。社团独立组织社会实践小分队并建立长期的社团实践基地将是我校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又一特色。

我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活动的号召,组织了三个代表社区行社会实践服务团,并成为全国百支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伍的一支。应共青团杭州市上城区团区委的邀请,在20__年暑期将年初由杭电团委与原杭州市上城区城站街道(现小营街道)开展的党团共建兴社区,携手共奔小康路的系列活动进行全面升级,将前期的共建成果和经验在整个上城区六大街道进行推广,把"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社区团建工作"作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课题,合力探索区校共建这一社区团建工作的新模型,并将其确立为长期的实践基地。除了校邓研会外,今年我校独立组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还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在校党委、团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独立组团,组织队员开展此类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为思政工作三进中的进社团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校社团发展的新面貌。学生社团负责人在活动方案的策划、实际联系以及组织开展等方面体现出来的领导能力,使我们对社团的发展和定位有了新的认识。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2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用发展的眼光和思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高效有序、充满生机和活力。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

科学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术,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基础。科学精神源于探索科学真理、追求技术创新的科学活动,其第一要义就是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把社会物质财富这块“蛋糕”做大,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能使和谐社会建设高效有序地向前推进。在科学的视野里,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要素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当社会建设的主体遵循这些规律时,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状态;当社会建设的主体违背这些规律时,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矛盾激化,甚至引发震荡和冲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政治、文化,人、自然、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的现实状况和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使对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作用的各种规律都得到妥善运用,使和谐社会建设走上高效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科学真理具有相对性:事物总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的,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这就决定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必须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新领域、揭示新规律、取得新成果。从特定的历史阶段来看,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是内在统一、和谐有序、生机勃勃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对社会和谐有利的因素也可能演变为不利的因素,以前激发社会活力的力量也可能转变为遏制社会生机的障碍。如果社会建设的主体不具备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不能与时俱进地体察这些变化,而是抱着过时的经验和教条不放,那么,社会和谐就难以有效推进,社会活力也难以长久保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和谐社会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支撑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等。和谐社会建设是以人为主体来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服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还要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引导和谐社会建设向着正确的目标健康发展。始终把人置于核心的位置,维护人的正当权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助于人类社会逐步向着更加符合人类本性的状态演进,最终达到高度和谐的理想境界。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引导社会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初级阶段的和谐走向高级阶段的和谐的重要力量。在新世纪新阶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作为社会建设主体的创造性、价值和尊严,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引导和谐社会建设向着正确的人文目标健康发展。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调动人们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把人文关怀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使人们充分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生活在其中的幸福,进而自觉地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既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建设和谐社会根本力量的作用,又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和其他阶层人员积极贡献力量,使一切能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人都具有主人翁的光荣感、自豪感,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是人文精神的产物,也是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忽视在全社会营造团结互助、诚信友爱、谅解宽容的人文环境,就有可能使社会群体之间产生隔阂和鸿沟,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承担起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的重任,努力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整个社会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相互区别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面,自觉地把二者统一起来。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3

[关键词]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逻辑理路与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16 — 03

在现代化、工业化、全球化和信息化席卷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腾飞遮蔽了世界的真实性。生态系统的失衡将导致人类陷入生存困境。如何重建和谐、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寻找生态智慧、破译生态危机的密码势在必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人类要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应对的良策;对社会生态的断裂,寻求出一剂弥合的良方;可是对于精神生态的失落,人类如何走出沼泽,进行自我救赎呢?本文以窥斑见豹的方式对三者关系及理论逻辑与实践行动进行解读,以期给生态文明的研究增添一点涵盖力和升腾力。

一、自然生态:反思与应对

生态系统首要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稳定和持续正是生态系统存在的表征,也是生态系统所追求的极致境界。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核心内容包括:自然对人的影响;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及作用;人对自然的征服、改造以及摧毁与肆意掠夺;自然对人的包容与惩罚;人对自然的审美、尊重、保护及重建等。人类要保护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首先得牺牲自身的利益而维护生态整体利益。因为生态责任是人对自然的终极关怀。然而,在现代化、商业化社会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白热化。人类史无前例的无限制地竭泽而渔榨取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彰显其急剧膨胀的能力。目前,大量事实表明自然生态已到了最危机的时刻:能源危机,海平面上升,全球沙漠化,气候变暖,特别是高污染严重而导致的高危病种如糖尿病、癌症、生育能力急剧下降等,自然正遭劫难,人类必须承担生态责任,进行自我救赎。人类受“欲望动力论”所支配,驱使人类不断向自然攫取和占有大量的物质财富,并靠消耗自然资源来实现自我价值。这超出了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能力范围来满足人类自身的欲望。人类必须做出理性思考,重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代“巨科技”的罪行罄竹难书,无异于“撒旦”,给自然生态带来了灾难。科技工作者缺乏生态责任,违背自然规律,时令颠倒,冬天可以吃夏天的菜,种什么“黄金大米”,人为搞转基因食品,让不懂科技的人摸不着头脑,孕妇、小孩全吃。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本来活蹦乱跳的鸡,人类为了让它们提高产蛋的能力,整天把它们关在笼子里,光不停的照着,它们昼夜睁大可怜的眼睛,乞求人们能遵循自然规律给人类生产出又香又纯的鸡蛋。还有日本为了实现军国主义野心,在海底建起了核电厂发生辐射外泄事故,高浓度的污染水外泄甚至波及我国沿海地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恐慌。

面对人类对自然造成的灭顶之灾,人类应该勇敢而有所担当,解决自然生态危机最深层的根源问题乃当务之急。

首先,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人类要进行自我反省,虽然教科书上说“生产力就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地能力”,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但(卡森,1972)指出“长期栖居在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当中,没有人不深入地思考,不追问那些往往是没有答案的问题,不努力获得某些哲学的理解……我相信,在任何个人或任何社会的精神发展过程中,自然美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我相信,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毁掉了自然美,只要我们用人造的、手工的东西取代了自然物,我们都会在一些方面阻碍人类精神的发展。”把毁灭自然提高到了精神的层面。

其次,消除“唯发展论”。众所周知,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标准和生态标准。然而全球自然生态严重遭破坏,甚至威胁到了人的健康、生存。这不是与原初目的“更自由、更健康、更安全、更舒适的生存环境”相反吗?这种发展的异化,呼吁人类重建自然生态平衡,与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和谐相处。

自然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溃败,丧钟为谁而鸣?谁种下了祸根?如果人类再执迷不悟,难免成为毁灭后代的刽子手。

二、社会生态:断裂与弥合

人既是生物性的存在也是社会性的存在。社会生态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与其他群体或个体之间的关系。当下,社会生态平衡严重被破坏,重新建构健康的社会生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正值转轨时期,社会问题不断突现。

宏观上,由于制度性缺陷,社会稳定逐渐缺失。在政治市场、官场中,形成了利益生态圈、社会蜘蛛网、腐败政治生态圈。这些现象为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的的崛起提供了客观条件,突出了社会结构性的问题,这些情绪共振把外界的注意力直接导向了是否会发生社会动荡的问题。

从微观来考量,经济发展与利益的博弈使钱权结盟,规则的合法性受到动摇,社会颓风生长,暗箱操作,政府“绑架”民众。社会信任解体,不再依靠法律。如此经济的发展使政府陷入了困局,因为我们是以社会的断裂为代价。特别令人担忧的是社会思维发生了危机,价值观念的倾斜,催生着坑蒙拐骗的行为。刚出生的婴儿就遭受了劣质奶粉的戕害,就让这些祖国的未来带着“病毒”生存。实践道德品质乃是对人的尊重,对他人的忧虑,对社会的回馈。国人需要建立道德共识,否则会滋生暴力,孕育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若要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重建社会生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首先,强化社会福利制度,给人们营造宽松、舒适的政治环境。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提供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就业、医疗和卫生等政策,让弱势群体也感受到社会的关怀,政治体制的温暖。否则他们会以制造麻烦来争取自己的利益,会挑战政策,暴力事件会频繁发生。

其次,改革房地产体制,实行彻底转型,使失范机制规范化。领导阶层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房地产问题就是社会问题。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保护机制,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

总之,执政党实行的亲商、亲民,三贴近,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低保等惠民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生态、全面奔小康,使执政党的地位更加稳固的良举。要保卫社会、顺民意、得人心就得营造健康、稳定、良性循环的社会生态。

三、精神生态:失落与救赎

精神生态主要指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主体,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一样,由不同的精神个体和精神群落相互交融,共同组成了精神生态系统。(鲁枢元,1996)。它是指人的精神与自然、社会、物质及生命等这一整体性的观念系统,其中人的精神得到密切关注。

由于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恶化,甚至侵蚀和蔓延到了精神生态,使人类陷入莫名的尴尬与深深地痛苦之中。人类通过努力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感觉不到精神生活的幸福。为何人类会陷入如此的精神生态的尴尬境地呢?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得到阐释:

首先,畸形消费之风盛行,助长了人们的虚荣心和贪图心,成为了人们精神物化、异化的表征。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的欲望急剧膨胀,商业界引领消费的各种手段狂轰滥炸,许多民众陷入盲目地消费之中,“消费就是这样一个踏轮,每个人都用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来判断他们的位置”( 艾伦、杜宁,1999)“炫耀性消费”成为了地位的象征,身份符号的东西。非“大宝马、大奔驰”不买;暴发户购买多套豪宅;富豪子女结婚花上亿元;有人要吃珍奇动物、海味,更有甚者要尝尝国家保护的动物,突显他们的豪华、气派。攀比性、模仿性消费疯狂显露。但是,消耗资源的过程带来了严重地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 “一股追求丰饶的无度的精神空虚之风开始主宰人们的行为”(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1994)人类满足了消费的愉悦,实现了人生的追求,心理却开始失衡,因为这是一种以占有欲来实现自我的消费,注定要失缺内心的价值。一句“穷得只剩下钱了”表白了精神的无限空虚。

再次,道德、情感、信念的缺失使人们的内在价值丧失,成为了精神上疏离和扭曲的重要源泉。诚信危机面临严峻的考验,公信力减弱,信念资源匮乏。整个社会的信任机器崩溃诸如不再信任政府、政策、法律,怀疑主义弥漫。令人胆战心惊的是发生了地沟油、假酒、双汇掺杂瘦肉精,吃出黑心棉事件、肯德基速成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使社会的道德感、责任心、良心受到质疑。很难想象这些都是知名的大公司、著名企业家所为。更让人费解的是深圳的锋这样的黑老大曾经是慈善家,有人认为他的善举乃舒解他内心的需要,“假亦真时真亦假”呀!像这样道德底线崩溃的现象已深入到了个人生活各个方面:工作的压力、婆媳的不和、小三与二奶的介入,婚姻家庭感情的破裂、纯真友情与亲情的变异、房奴的焦虑等等,人们的道德、情感、信念受到严重拷问,追问情感生活的依托在何方?深深陷入道义困境和纠葛之中。

最后,文学艺术、审美和教育功能的逐渐弱化,使人们失去了精神正能量。人的精神能量从文学艺术、审美中获得,犹如尼采和朗格视其为生命。弗洛伊德曾把艺术的冲动解释为性的冲动,由于性的冲动才使艺术和审美得到升华。“假如没有某种过于炽烈的,就无法设想会有拉斐尔……创作音乐也还是创造孩子的一种方式”。(尼采,1986)而如今,物质生活的安逸,抑制了对求知的欲望,想象力、思绪不再喷涌不止,大学校园的学生、教授再也很少写出如陶渊明、李白返归自然、与自然合一的,凭借生命的升华才获得的美丽诗句。他们的灵感来自于自然,是一种与自然高峰体验的活跃的领悟,亦是一种生态审美。但现在的教授的成果被量化管理,只需填一些表格,一连串的数字就够了,他们的理智代替了理性,狡猾替代了文化,更为悲哀的是一些科学家不再充满人情关怀。另外,教育界的学术浮躁之风盛行,学术垃圾随处可见,成为了利他行为的凝固剂。

四、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共振与互动

三者共存于一个生态大系统中,三者的关系犹如男女关系。其中,性、婚姻和爱情是男女复杂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三个层面。不妨这样设想:性属于生物方面的渴求;婚姻来自于社会关系的需要;而爱情则是最高级的存在形式,即人的精神性的渴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男女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但又相互不可替代。同样,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三个不同的层面。自然生态是生物性的存在,社会生态是社会性的存在,毫无疑问,精神生态是作为精神性的存在。而统领整个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人是作为这三者的存在,所以人不能缺席。解读生态系统中的关系首先得全面考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

作为精神主体的人,要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稳定、和谐,以“绿色范式”为标准,尊重自然规律,摒弃“人类中心主义”观,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社会生态更是一个社会的根基。政策、制度需要完善,再造转轨社会时期的秩序,消解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为和谐、小康社会的建立提供良好的、健康的社会生态。在经济高速发展、高消费、物质生活丰腴的时代,精神生态却遭遇高污染,人类的幸福指数却并没有提高。因此,精神生态需要契合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携手并进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共建美好家园。

〔参 考 文 献〕

〔1〕〔美〕 艾伦·杜宁.多少算够〔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113.

〔2〕鲁枢元.文学艺术与生态学时代——兼谈“地球精神圈”》〔J〕.学术月刊1996.(3),36.

〔3〕〔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 北京:三联书店, 1986:363.

〔4〕〔美〕约翰·格拉夫,大卫·瓦恩,托马斯·内勒.流行性物欲症〔M〕.闾佳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94.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4

【关键词】雷锋精神,党员,青年,实践活动

一、雷锋精神的概述

(一)雷锋精神的含义

雷锋精神是火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孕育出来的,把伟大体现于平凡之中,做好事不留姓名,这就是雷锋的形象。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甘当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就是雷锋精神。雷锋和焦裕录等革命前辈都是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高高飘扬的鲜亮旗帜,都是雷锋精神的体现。

(二)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要想让雷锋精神活跃在新的时代,新的时代必须能够留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本质是共产主义精神,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科学理论哺育的结果。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理想信仰多元,学雷锋更要区分层次,对不同的群众要提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对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而言,首先学习雷锋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习他言行一致的品格和公而忘私的精神,真正做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学雷锋要同健全完善法制,弘扬社会公德,酿成良好社会风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目前我国党员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的概况

(一)目前我国党员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每年的3月5日为学雷锋纪念日,每年的3月份是学雷锋纪念月。此时社会上会掀起一场学雷锋的浪潮。各企业、学校、机关单位都会举办形式各异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各级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关爱弱势群体、投身公共设施的保养与维护、保护生态环境等形式各异的活动均取得丰硕的效果,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达到了引导群众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目的。

(二)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虽然目前的党员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历史使命,承担起党员的历史任务。因此对于目前开展的党员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笔者认为还存在不足:

1. 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开展具有时间上的限制;

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必须时刻把雷锋精神铭记在心中,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事不留名。现阶段开展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存在时间上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雷锋精神的弘扬。

2. 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形式单一,有些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浮于表面,没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到雷锋精神的内涵;

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现实的意义,不能因学雷锋而学雷锋,作为中共党员要把雷锋精神深入骨髓,而不是因为要学习雷锋而学习。雷锋精神应该时刻的体现在中共党员日常行为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刻彰显雷锋精神,杜绝把雷锋精神形式化、浮夸化。

3. 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与现实请形相脱节,与人民群众相脱节,收效甚微。

学习雷锋精神要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把雷锋精神融入到现实情况之中,通过与现实情况的相结合,把雷锋精神更加的具体化、简单化,使其更加被群众所理解、所感悟,从而进一步的弘扬雷锋精神,并引导更多的群众弘扬雷锋精神、践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党员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的探索

(一)高校青年党员及广大高校师生应作为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的主力军

青年群体充满了创新与活力,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中也应当成为主力军,展现出青年群体的特有的精神与风貌。我国高等学校数量众多,我们更应该利用高校青年数量众多的优势,特别是高校青年党员的优势,青年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高校青年还未正式的进入社会,人格和价值观的可塑性较高。我们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应把高校的青年党员和广大师生动员起来,给予高校青年党员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弘扬雷锋精神,更好的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的升华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二)开展活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推进党员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常态化

党员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不能盲目,不能因为学雷锋而机械的学雷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的展开是一个联系生活的过程,活动的开展需要良好的睿智和眼光。如何办好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如何使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的影响做到最好?这是我们开展活动前所必须考虑的。2016年3月,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发起了一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影响巨大,该学院信息工程系的肖婵娟在2016年年初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费用高达60万元以上,家里一时陷入了困境。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在院系老师的指导下,青年党员自发的组织了为肖婵娟的募捐活动,募捐活动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多家媒体纷纷采访进行报道,在烟台范围的高校学生纷纷为单婵娟捐款,祝愿她早日康复。这就是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开展成功的事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就是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把雷锋精神更好的与周边的事物相结合,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不应局限在固定的时间段或时间点,要常态化,生活中需要“雷锋”的时候,雷锋精神就会出现,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雷锋精神的影响,使雷锋精神能够更好的弘扬和传承下去。

(三)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实践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赋予雷锋精神更多的时代内涵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5

关键词:雷锋精神;时代化;大众化;常态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053-03

一、雷锋精神的认知维度

(一)雷锋精神的时代化

雷锋精神的时代化是永葆雷锋精神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雷锋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与时代的社会需求相对接,总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的”。

雷锋精神的时代化就是要解决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解读问题,而如何解读,是问题的关键。从价值判断上来讲,要正视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雷锋精神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学习雷锋精神?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雷锋精神如何时代化的问题”。我们在探究雷锋精神的时代化问题时,要特别认识到,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或是文化存在,其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契合程度应该是重要的时代化评价尺度,这也是解决雷锋精神合法性的重要问题。“合法性”所要解决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亦可认为是能否为时代所留存,最根本的在于其是否与执政者的社会意识形态存在一致性。同时,执政者的理念也在与时俱进,也只有与时俱进的雷锋精神才能在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找到其合法性。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实质,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全面把握雷锋精神与时代的契合程度。“雷锋精神不能丢,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和其他常青的价值观一样,雷锋精神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应该在保持其实质和内核不变的情况下,努力使形式和内容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具实效性。归结起来,就是要实现雷锋精神的时代化”。

(二)雷锋精神的大众化

雷锋精神的大众化,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认知、学习雷锋精神,以雷锋精神为指导原则,在实践中践行雷锋精神,完成自我道德自觉与道德实践。“所有的人都去学习雷锋行为、领悟雷锋精神的过程,也就是实现雷锋精神大众化的过程”。要实现雷锋精神的大众化,就要在大众化的具体路径上下工夫,要贴合民众的生活实际,要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活实际中真正有效的感知雷锋精神的感人之处、伟大之处。雷锋精神大众化绝不仅仅是雷锋精神的生活化。雷锋精神大众化要防止庸俗的生活化,即要在坚持雷锋精神的道德价值引导的基础上,通过熏陶、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使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还应该是一个理论问题。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对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加以论证,为雷锋精神的好“合法性”进行确证。雷锋精神的大众化,要在时代化“合法性”的基础上,完成对雷锋精神“合理性”的论证。人民群众的认可度和实践度,是衡量雷锋精神大众化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雷锋精神的合理性的核心要件。

(三)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

雷锋精神的时代化和大众化解决了雷锋精神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问题,而雷锋精神的常态化,正是在实践中巩固其“合法性”与“合理性”地位的必然抉择。在一定程度上,现实生活中雷锋精神的践行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正是“时代化与大众化”的低水平实现程度引起的,这制约着雷锋精神常态化的推进。要实现雷锋精神的常态化,就要切实解决在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在现实中真正高效地彰显雷锋精神时代化和大众化带来效果,才能为时代化、大众化的雷锋精神保持旺盛活力。

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不光要在形式上开拓创新,而且要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的创新同样重要。要实现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就要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为使活动步入常态化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注重学习雷锋活动中重点人群的榜样示范作用,用先进典型带动人、教育人、引导人。

(四)辩证统一的三个理论维度

新时期雷锋精神的相关研究,离不开时代化、大众化、常态化三个理论维度。当前,学术界关于雷锋精神的众多研究都可以划入到这三个维度之中。雷锋精神的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过程。时代化、大众化、常态化不仅仅昭示着各自所代表的研究范畴,还在总体上构成了雷锋精神研究的整体视野。

在哲学意义上,雷锋精神时代化解决的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史观;雷锋精神的大众化,解决的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文化现象,其与时展的协同,应该依靠的历史社会主体力量是什么的问题,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雷锋精神只有实现大众化,才意味着其实现了时代化,而历史的发展方向总是向前的。

从现实层面看,雷锋精神产生的那个时代已一去不返,雷锋精神只有顺应时代化,才能存在和发展,这是雷锋精神时代化最根本的前提。雷锋精神时代化要解决依靠力量、衡量标准等问题,而大众化正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反之,也只有大众化的雷锋精神才具有时代化特征。雷锋精神只有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结合,才能实现时代化;雷锋精神也只能把大众化作为其衡量的标准,才能走向大众化。雷锋精神时代化和大众化必然依靠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常态化是手段,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存在态势。

二、雷锋精神的价值意蕴

(一)强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雷锋精神的全部精髓,在新时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自然地要求践行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雷锋精神的一致性,决定了雷锋精神在新时期具有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价值。同时,践行雷锋精神,才能从形式上和内容上有效推动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的实践性、群众性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当前,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动,人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社会价值评鉴和价值选择也呈现出扭曲态势,社会价值离心态势已然成型。我们只有在现实中找到具有说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价值观和生动具体的典型价值观,去说服人、引导人、塑造人,统一思想,才能遏制社会离心之趋势,才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雷锋精神恰恰满足这样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雷锋精神自然担负起维护这一要旨的责任。雷锋精神所包含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限奉献,是宣传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典型,是凝聚人的最好素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二)巩固公民道德建设成果

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践远未完结。自2001年10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发至今,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新时期的社会道德现状仍警示我们,公民道德建设仍要常抓不懈。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践行雷锋精神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公民道德素质,要着重提升民众的道德归属感,道德归属感是建立在公民道德素质基础之上的,对本国、本民族的的道德认同和道德选择。人们可以选择这样或者那样的道德,其根本在于人们在选择之后对其选择的坚守、信仰。这种道德信仰具有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雷锋精神对人们的道德选择具有引导力量和塑造功能。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公民所学习的道德楷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其巨大的感召力,能够促使人们信任它、选择它,对其背后所隐藏的道德价值加以认同,形成道德归属。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在新时期就是培养民众的道德归属感和民族道德自豪感。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问题。雷锋精神作为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结合,业已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雷锋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与现实期的文化建设有着密切联结,雷锋精神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部分,践行雷锋精神就是要巩固我们的民族之魂。我们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绝不仅是为了维护我们的意识形态的安全,更是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守。人类的延续,绝不仅是血缘的传承,而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对待雷锋精神是抛弃还是坚守,折射出我们在审视我们民族文化的心态。雷锋精神是民族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结合体,践行雷锋精神,就是推动我们民族的国家的文化发展与创新。

(四)坚定执政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带领全国人民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在新时期,践行雷锋精神也是完成执政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最根本的是实现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执政党的历史使命决定她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就是要求执政党在执政理念上要“权为民所用”,在执政方式上密切联系群众,在价值追求上,做到“利为民所谋”。践行雷锋精神,符合民众期许,会得到民众拥护。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可以通过革命的方式取得,而执政合理却来源于其自身的作为和服务宗旨。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实践精神范文6

社会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途径,目前我国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表现出多样化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很多问题。赵伟等调查指出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无主人翁和责任意识”;〔1〕雷世富指出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参与各方存在利益冲突问题;”张俊琴等指出当前研究生的“任务式和团队式”社会实践多,“自发性和个体式”实践少,实践认识存有偏差、忽视过程,“实践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而医学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当以疾病、生命实践对象等为研究范围,这一领域依然有许多缺失人文理性的行为存在。杨国荣认为“实践要以求善为指向,扬弃功利主义的正值与负值”。当前研究生社会实践所表现的负态与教育中的功利主义有关。冯向东认为,教育中“功利主义的肆意扩张和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扭曲了教育实践”。因此,要设计科学的实践路径和机制来为研究生社会实践赋予人文理性价值和精神。

二、医学研究生项目化社会实践的人文需求

“项目化社会实践”是一种依托项目来培育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嵌入道德伦理、科研精神和服务公众等人文理性的社会实践模式。在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中推行这一模式,是当下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缺失人文理性的现实需要和弥补。

(一)医德缺失下的实践需求

当下医患关系并不和谐,这与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德教育缺失或失效有关。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德医风建设的呼声下,高等院校的医学教育和实践需要找出医学教育的最佳路径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对于医学研究生教育来说,其医疗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在“生物———心理———社会”的教育模式转换下,医学研究生的医德和人文素养不可或缺。因此,除了课堂教育的改进和改革,还需要辅以具有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模式来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因此,从实践角度“项目化社会实践”功能之一就是要建构出新的医德内涵和体系,在实践过程中以理性的视野预前重构医患伦理关系和医德医风。

(二)生命意识淡薄下的主体需求

医学教育和研究的终极目标始终围绕着生命的延续和存在,但是当下生命意识的淡薄使得医学人文教育及实践严重缺失。王一方指出,二十世纪的医学将“征服疾病和敬畏生命对立起来,忘掉了生命的敬畏”〔6〕。人文精神严重缺失使得医患失语。功利主义和利己思想不断消解着传统医德精神,医学科技和工具不断遮蔽了“生命”的人文关切。因此,在观念层医学研究生的“项目化社会实践”需要在浓厚的“生命”意识下重构“疾病”和“生命”的关系。

(三)医生污名化下的话语需求

在“自媒体”时代,随着医患矛盾关系的时常紧张,“医生”和“护士”不断地被妖魔化。与此同时,“白衣天使”和“白衣大褂”等传统的“隐喻”词汇也不断地被污名化。医生的“救死扶伤”形象和“大医精诚”精神被整个社会集体怀疑和不信任,由此传统的隐喻词汇的形象夸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看病难、看病贵”、“缝”、“八毛门”、“医闹”等话语。这些话语的背后除了医德沦丧和医风不良的现实写照外,更是医学人文精神崩塌和严重缺失的表现。因此,在话语层“项目化社会实践”还需要重构医患话语表达的修辞和词汇。总之,“项目化社会实践”要把工具理念和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在引导研究生进行主动实践的同时充分尊重和调动实践主体的自主性,不仅要培育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更要提升其生命意识、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等。

三、医学研究生项目化社会实践的现代性人文赋值

医学研究生的项目化社会实践把训练研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精神作为实践的重要内容,但更重视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因此,在项目的执行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效赋入具有现代性精神内核的人文理性。

(一)赋入传统医德的精神内核

中国数千年的传统医德和精神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和规范是在长久的医疗实践中积累和形成的,它已经超出了职业素养的范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层的道德哲学思想。尽管“大医精诚”的观念仍历久弥新,但在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社会现实相脱离的大背景下,传统医德及其理论体系的消解,成为了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继承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医乃仁术”的医德内核,形成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医德伦理体系。传统医德“人贵物贱”的仁德理念和“重义轻利”的职业精神使得整个医疗体系充满浓厚的人文精神。现代医术和工具以及“重利轻义”的观念彻底消解了传统医德伦理,因此,医学研究生的社会实践需要面对并构建新的医德伦理。在路径选择上,以“疾病”和“生命”作为选题和实践的核心议题,积极嵌入传统医德的“仁心”和“好生之心”,在继承传统医德精神的基础上赋予现代性的价值内涵。现代医学的“生命哲学”如何践行为具有传统医德精神的实践行为和模式,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关乎疾病、敬畏生命和关爱生命”的现代人文精神,是医学社会实践正在探讨和总结的课题。疾病信息、医疗技术和医德情感在现代医学转型下需要赋入传统医德的精神内核,形成现代的医德伦理和观念。

(二)建构出现代人文的创新人格和精神

研究生创新能力核心要素要求具有发散和抽象的思维能力,具有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具有科学演绎和科学阐释的能力等。就能力构成看,创新的核心要素是智力层面的,需要经过学科的系统学习和专业化的训练才能达成。另外,创新能力的最终形成离不开非智力因素。医学研究生的项目化社会实践除了担负着重构和践行现代医德伦理的功能外,还要承担起培育和训练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素养的任务。赵伟和张俊琴等关于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问题调查和阐发,启示我们对社会实践进行理性反思。医学研究生在面对“疾病”和“生命”时如何保持具有现代科学所需的创新人格和精神,也是我们推行的项目化社会实践着力思考和建构的人文价值要素之一。医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和死的范畴,“征服疾病”和“延续生命”需要医学技术和医疗工具,更需要人的正能量的心态。医学研究生保持积极正态的学术动机,是创新人格形成的重要内容。向善性的学术动机是当前研究生需要培育和具备的,也是项目化社会实践要积极构建的。以谋取利益和金钱的学术心态来对待生命,必然会导致整个医学伦理和道德秩序的崩塌。项目化社会实践还要着力培养研究生对生命的好奇心、对问题的质疑力和洞察力等。在项目实施过程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好奇,以积极、幽默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和钻研,都是现代科学研究所要具备的非智力因素。如果丧失对课题项目的兴趣、参与和交流,整个实践也就失去了人文性和科学价值。培育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是项目化社会实践建构人文理性的重要议题。项目的选题、论证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团队协作。在具体和系统的分工协作中,实践主体才能感受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才能认识到整体和个体的力量。同时,现代科学的竞争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建构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精神、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和协作能力等,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实践,也是一个长久过程,需要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和精神。

(三)赋入公众意识和公平精神